杜甫望岳诗歌鉴赏

2022-06-26

第一篇:杜甫望岳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望岳》

(一)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下列与“一览众山小”在语意上互为因果的一句是。(2分) A.齐鲁青未了 B. 造化钟神秀 C. 阴阳割昏晓 D.荡胸生曾云 7.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2分)

(二)6.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B.前六句写泰山之景,显其宏伟气势。 C.全诗表达了诗人登上山顶后的畅快。 D.泰山位于今山东境内,为“五岳之首”。 7.“齐鲁青未了”描绘了景象。(2分)

(三)7.泰山是“五岳之首”,被尊称为________。(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险峻奇崛。 B.“决眦入归鸟”表明薄暮时分诗人细望泰山所见之景。 C.前三联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极写泰山的高峻神秀景象。 D.尾联表达诗人意欲登上泰山之巅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

(四)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7——8题。(4分) 7.这是首诗,表现泰山、 的特点。(2分) 8.下列对着首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泰山别名“岱”,因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B.首句以设问的方式体现了诗人乍见泰山的惊叹。 C.末句描写诗人登上山顶后所看到的景象,极富哲理。 D.全诗由远望到近望、细望,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热爱。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6-7题(4分) 6. 诗中“岱宗”的意思是___。(2分) 7. 第三联“决眦”一词夸张地表现了___。(2分)

(一)(4分,每空2分)

6. C

7.

勇于攀登、傲视天下

(二)

6、( 2分)C (诗人尚未登及山顶,他在望的过程中想象登顶后的景和情)

7、( 2分)描绘了泰山山色绵延数千里的壮丽景象。

(三)7.岱宗(2分) 8.C(2分)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

(四)7五言古高大险峻神奇秀丽 8 C

(五)6.泰山(或对泰山的尊称)(2分) 7.诗人为泰山神奇缥缈的景象着迷(2分)

第二篇:杜甫诗歌《登高》鉴赏

登高,悲秋,叹此生,忧国运

众所周知,杜甫是中国诗坛上的一大文豪。他以真实务实的笔触,记录了历史事实,悲欢离合。他善陈实事,诗风沉郁顿挫。他这样真实明朗的特征使他拥有了自己独具一格且无人能及的风格,造就了他“诗圣”的崇高地位和“诗史”的永垂青史。

《登高》无疑是他的代表作。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从细处着笔,写具体景物。时值深秋重阳,天高气朗,山风猎猎,猿啼声哀。此联写明作者登高之时,所见之景。这一联诗人用工笔描摹了“风急”、“天高”、“渚清”、“沙白”、“猿啸哀”、“鸟飞回”这六种景物,既展示了此时节气的苍茫、凄清、肃杀的气氛,又烘托了诗人悲怆、愁苦的情怀。此联描写出立体的深秋三峡图,而且为下文垫定悲苦的基调。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现诗人在写景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感想。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联想到时光流逝飞速,韶光已尽,不禁感慨自己的壮志难酬。此联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且意义深远。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更是整首诗的绝妙之笔。此联第一次明确的点明“秋”的主题,以“悲秋”承接上文两联,且引出作者的悲苦命运。作者离家万里,独自登高,悲伤之情压抑在心中,更受眼前的肃秋风景影响,不禁将压抑在心中的情绪流泻出来。此联巧妙地运用意象的叠加,是典型的意象密集型诗句。此联包含了八种“悲”,以八种“悲”写明作者流离奔波的愁苦命运。分别是:秋天的悲;离家万里的悲秋;离家万里作为游子的悲;离家万里,作为游子常年作客的悲;多病的悲;年事已高多病的悲;独自登台的悲;带着多病的身体独自登台的悲。读完此联,在我眼前展现的画面是这样的: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身体虚弱,拄着拐杖,站立在高高的山巅上,萧瑟的秋风无情地吹动他的头发,衣服。他用已经被泪水模糊的双眼向家乡的方向痴痴地凝视着,也许他也知道,望穿秋水,他也无法望到他在万里之外,亲爱的家乡。此联着重描写了作者的羁旅愁思,忧国忧民。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更是直白的描写出作者的身世之苦和家国之恨,将诗歌的主题和层次又拉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体现出杜甫诗的特征。作者经历了艰苦的流离失所的生活之后,两鬓斑白,潦倒之时,借酒浇愁,但又不得不放下酒杯,担心国家什么时候能够走出困境,给百姓安定快乐的生活。此联已经将作者悲秋的感情转移到悲国的感情上,因为国家的安危对于作者来说,是远远高于个人的利益之上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杜甫那份深沉的爱国之情。

《登高》一诗,层次分明,含义深远,情感丰富,精神至上,是一首值得我们好好品读的诗歌。

第三篇:望岳杜甫

杜甫《望岳》

李林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介绍的是唐代杜甫的诗歌。我们首先来看看近代名人对诗圣杜甫的评价: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一、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仕途坎坷,身经离乱。他看到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变,用诗歌抒写情怀,反映时事。由于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所处的时代,被称为“诗史”;又由于他能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代表作品:《前出塞》 《咏怀五百字》《北征》《兵车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三吏”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 。

二、学习《望岳》

1、配乐朗诵: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写作背景:

这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3、这是一首五言律诗,由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句组成。分别从远望、近望、细望、极望四个角度描写了泰山的整体形象、高大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勃的朝气。(赏图片)

4、解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表达了作者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伟大抱负。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近代才有诗人黄莽(山水悟道)在《清晨登悬剑山》中写出“登高方始远,天地纳于心。”之佳句。

三、知识延伸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东岳泰山”的。还有两首写分别写“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望岳》(西岳华山)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望岳》(南岳衡山)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xū)吸领地灵 ,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 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 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 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四、英译

A VIEW OF TAISHAN

What shall I say of the Great Peak? The ancient dukedoms are everywhere green, Inspired and stirred by the breath of creation, With the Twin Forces balancing day and night. I bare my breast toward opening clouds, I strain my sight after birds flying home. When shall I reach the top and hold All mountains in a single glance? 3

第四篇:杜甫《望岳》赏析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第五篇:望岳 杜甫[精选]

望岳

杜甫 第一首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第二首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第三首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歘(xū)吸领地灵 ,鸿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洎吾隘世网, 行迈越潇湘。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fēng)尊,峯峯次低昴。紫盖独不朝, 争长嶫相望。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 曷以赞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à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xiàn)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王维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chóu)躇(chù)。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赠从弟 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上一篇:顶岗实习报告周记下一篇:第二阶段工作小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