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屈原人格魅力的理解

2024-04-29

对屈原人格魅力的理解(精选6篇)

篇1:对屈原人格魅力的理解

我对教师的人格魅力的理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成长、成人、成才,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

教师的人格魅力应该包含这样几个方面:

一、渊博的知识、灵动的智慧、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魅力需要知识的承载方能显出迷人的风采。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师作为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最新学术动态,更新、优化自身的知识系统,使自己在教学更具主动和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的精神食粮。教师更要有育人的真本领。教师不是操作工,依教参画课。要独立思考,追求真知,力求业务精湛。须知:“教过”不等于“教会”,每个教师都能做到“教过”,而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受益,教师就须好学不倦,苦练基本功,研究学生,因材施教。

二、为人师,德为先

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教师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他们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教师时时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

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

“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一个让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师,必须要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如慈母般地用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一个教师是否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主要是看他是否真正地去关心爱护学生。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然而,教师只有“爱的教育”和“奉献的教育”还远远不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方向。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慈祥的笑容、亲切的言语、文雅的举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灵,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教师,应以虚怀若谷的胸怀,诲人不倦的精神,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去照亮学生的心灵,去培养好每一个学生

篇2:对屈原人格魅力的理解

②季羡林在北大是闻名遐迩的名教授,在全国是誉满天下的学术大师,可是在一般人眼里,他却远远“配不上”这些头衔,他衣着平常,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卡其布中山装,圆口布鞋,出门时提着一个50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

③他走在人群中,绝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像一个工友,说话平常,总是面带笑容;他像一个老农,声音低沉,平易近人。他的家谁都可以推门而入,同他谈话,如沐春风,决不会感到紧张局促。总之,他没有一点“大人物”的架子,但是,他却受到人们的普遍敬仰。

④季羡林走在校园里,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

⑤忽然一辆自行车停在他面前,一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从车上下来,问道:“你是季羨林教授吗?” “是我。” “季先生,我没有什么事,我只想当面向您说一句:我很敬佩您。”说完,年轻人向季羨林鞠躬,转身上车,飞驰而去。甚至正开着车的年轻人, 认出了迎面走来的是季羨林,便立刻停下来,打开车门,走出汽车,双手合十,向季羡林深深鞠躬。人们这种发自内心的崇敬心情,在今天的社会中是十分罕见的。

⑥没有“大人物”架子的季羨林,却蠃得了群众的极大尊敬,他靠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人格的魅力。

⑦人格,乃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但高挂于人格之树并常开不败的人格之花,首推不是性格,不是气质,也不是能力,而是品德。这是人格之本。金钱买不来品德,权力换不来品德,邪恶压不住品德,历史忘不了品德,而且越是在金钱和权力面前,越是在邪恶猖獗的`时候,越是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之中,品德越是闪光,越是具有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

⑧一位哲人说过:“伟大来自平凡。”这个平凡的真理,在季羡林身上得到了证实。 他平凡,平凡到不需要任何装饰,所以才会令人感到他的伟大。他这种平凡的伟大,没有什么惊人之处,就是一个“真”字。“怀真情,讲真情”,这就形成了季羨林人格的独特魅力。

⑨季羨林对一切善良的人,从来都以真情实意相待。他对世人充满真诚的爱心。他爱亲属,爱朋友,爱师生,他爱与他童年时一起割草、玩耍,至今仍然目不识丁的农民;他爱一切爱过他、帮助过他的人;他还爱那些虽不知道姓名,但正直、善良的人。

⑩季羡林还以敢讲真话而闻名。早在1986年,他就写了《为胡适说几句话》一文, 震惊文坛。当时胡适还是个“反面教员”,人人谈胡色变,无人敢涉足这一 “禁区”,有朋友劝他不要写这样的文章,风险太大。季羨林认为,由于胡适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胡适的评价问题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评价问题,而是一件涉及到许多重大学术问题的大事,自己有必要站出来说话,把真相告诉大家,还胡适以真面目。他的文章发表后,得到学界的普遍肯定和响应,开启了重新评价百年学术史的先河。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季羡林先生是位名教授,是学术大师,但他衣着平常、出门经常提着人造革旧书包,一般人都认为他不配当教授。B.“人们这种发自内心的崇敬心情,在今天的社会中是十分罕见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季羡林先生的由衷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今社会崇尚物质忽视精神的拷问。C.季羡林先生赢得了群众的极大尊敬,靠的是没有大人物架子。D.季羡林先生勇敢地为胡适说话还胡适以真面目,非常鲜明地昭示出他对艺术、人才的远见卓识和对是非的认识标准。E. 本文通过对季羡林先生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他平易近人、真诚善良、 实事求是、顾全大局的高尚品德及独特的人格魅力,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敬仰之情.

2.这篇文章是写季羡林先生人格魅力的,可是直到第⑥段才开始涉及,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

3.从全文看,季羡林先生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

答:

4.文章第⑧段说“伟大来自平凡”,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 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答案:

1.B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

2.①前边所写的内容都是季羡林先生人格魅力的具体表现,作者用事实说话,更真实生动、令人信服。(3分)②能够以小见大,水到渠成地去揭示其本质。(3分)

3.这种人格魅力表现在:①不做任何修饰的平凡中蕴蓄着伟大的“真”字;②他对正直、善良的人充满真诚的爱心,真情实意地相待;③在学术上,不避风险,敢讲真话。

4.同意。(2分)

①作为一位名教授、学术大师,季羡林却衣着平常;走在人群中,说话平常,总是面带笑容,声音低沉,平易近人;去他家很容易,同他谈话,如沐春风,不紧张局促。这都表现出他很平凡,平凡到不需要任何装饰。(2分)

②他怀真情,讲真话,他对正直、善良的人充满真诚的爱心,真情实意地相待;在学术上,不避风险,敢讲真话。这都体现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闪光的品德,形成了平凡的伟大。(2分)

篇3:对屈原人格魅力的理解

纵观整个文学史, 我们发现, 比兴象征的艺术手法, 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我国古代的诗词当中都有对香草美人的描写, 可以说这一现象早己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而得到了不断地继承和发展。“香草美人”最早产生与原始的生殖巫术和宗教祭祀活动紧密相连, 《尚书》中提到:“至治馨香, 感于神明”, 古人认为神灵比较喜爱香草, 所以香草就成为古代巫术祭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当时的楚国巫风很重, 连楚怀王都曾“隆祭祀, 事鬼神, 欲以获福助, 却秦师” (《汉书·郊祀志》) 。楚人用香草祭神祈福, 驱邪避凶的习俗说明其在宗教或祭祀中的特殊意义, 理所当然, 这也为屈辞香草意象的形成提供了文化背景。我们不能单纯的将屈辞中的“香草美人”看成是一种比兴寄托。

早在楚辞之前的《诗经》已经开始以大量的草木作为抒情表意的意象, 如《有女同车》中“有女同车, 颜如舜华”, 《野有蔓草》中“野有蔓草, 零露漙兮”等。在《诗经郑风》中, “舜华”, “蔓草”, “芍药”等各种花草都沉淀为诗人常用的意象, 用以比喻人的容颜。但严格来说, 《诗经》中的香草美人描写大多只是一种心理上的反应和联想, 并没有被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而屈原在继承《诗经》比兴手法的同时, 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 除以香草象征自己高洁的品格外, 又以与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象征比喻君臣关系, 这是《诗经》中所没有的。

二、“香草美人”意象在屈原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及所表现出的高尚人格魅力

在屈原的诗作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香草美人”意象, 它包含着诗人的经历、理想、人格和情感。《离骚》中常以香草美人比喻高尚的人品和美好的政治制度。正如司马迁赞屈原道:“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张德纯说:“兰芳秋而弥烈, 君子佩之, 所以像德, 篇中香草, 取譬甚繁, 指各有属。”

先来看看屈原作品中的“香草”体系。细读《离骚》, 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 大致有这样一些植物:芰荷、江蓠、蕙茝、菌桂、白芷、荃、兰、椒、菊、芙蓉、杜衡等等。诗人用鲜花、香草作为一种象征物, 一方面是象征自身的高洁品质;另一方面用臭草和萧艾比喻变节者或坏人, 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离骚》开篇即以自序的方式表明自己天赋“内美”, 尤重“修能”, 他写道“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但在当时的困境中, 一些人高贵的天赋德行很容易在世俗的黑暗中失落, 不能洁身自好, 如“兰芷变而不芳兮, 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 今直为此萧艾也”, 只有诗人自己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德。屈原对于香草的倾心还表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 他把香草作为一种装饰物穿在身上, 佩在腰间,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不仅如此, 他还饮花露, 食落花,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兮餐秋菊之落英”。甚至诗人积蓄已久的情感得到彻底宣泄的时候都离不开香草, 用惠草揩拭眼泪, “揽茹蕙以掩涕兮, 沾余襟之浪浪”。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香草”世界已经浸入了诗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在“举世皆浊我独清”的环境中, 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中, “香草”对诗人而言, 已经不再仅仅是散发着芳香之气的植物, 它的清香如同他“高洁之志”。

再来看看“美人”体系。王逸《章句》谓:“美人, 谓怀王也;人君服饰美好, 故言美人也。”屈原多是以对美人的渴慕比喻对理想的追求, 以男女之情比喻君臣之义, 用男女意象来象征君臣关系, 作品《抽思》曰:“结微情以陈词兮, 矫以遗夫美人。”, 《思美人》曰:“思美人兮, 揽涕而伫眙。”, 他将美人和美政结合起来, 所以屈辞的“美人”有一种特殊的政治托寓色彩, 这种隐喻性可以指君王, 如“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也可以自喻, 如“众女嫉余之峨眉兮, 谣琢谓余以善淫”。总之, “美人”之于屈原已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事物, 而是承载了诗人更多的情感信息。

三、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香草美人”意象由于融汇着屈原的身世悲剧和人格魅力, 更富于现实感, 获得一代代诗人的认同, 因此对后世作品影响非常深远。建安时期的诗人曹植, 对于屈原的为人及其辞赋作品表现出极大的敬仰和推崇, 将这种“香草美人“的模式也恰到好处的运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 他的名篇《洛神赋》讲述了一个人神恋爱的故事, 文中洛神宓妃的容颜美丽, 体态柔美, “其形也, 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荣曜秋菊, 华茂春松。”但“人神殊途”, 他们的爱情注定不会长久。其实曹植并非真想描述这样一个失败的爱情故事, 他只不过假托这样一个娴熟、善良的女子比喻君王, 进而达到托寓身世, 表明心迹的目的。它既吸收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 又为辞赋的发展增加了新的色彩。再如苏轼《赤壁赋》中对“美人”的描写也是寄寓了作者的忠君之情。此外, 还有汉代张衡的《四愁诗》效屈原以美人喻君子;唐代李贺的《苏小小墓》亦多寄情于香草美人, 由此可见“香草美人“之所以可以打动人, 在历代文人的作品中频频出现, 是因为它表现出的“发愤抒情”的文学传统和磅礴的人格魅力成为了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归属。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通过对屈原和他的“香草美人”的分析, 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瑰丽的文采和独立不迁的人格魅力。正是因为有了屈原伟大的人格, 才有了楚辞的精彩辉煌。无论香草也好, 美人也罢, 屈原用坦荡的胸襟, 伟大的爱国情怀, 宁死不屈的坚定信念,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屈原向我们展示的是诗人博大而又复杂的生命境界。从他的作品中, 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美的享受, 更是灵魂深处的思索!

参考文献

[1]楚辞补注, 中华书局, 1983年。

[2]宗白华:《美学与意境》, 人民出版社, 1987年。

篇4:屈原的乡国之情与人格魅力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诗经》,“骚”指“楚辞”,两者都是中国文学的典范,影响后世极为深远。屈原是“楚辞”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真正的诗人,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为追求真理和自我完善,不愿与世俗社会妥协,宁愿自沉汨罗,以保其峻洁品格的超凡行为,令人无限景仰。两千多年来,无论是作为诗人的屈原,还是作为一个人格类型的屈原,得到了历代人们的崇敬,甚至进入了我国的民俗,形成一年一度的端午龙舟竞渡,其地位崇高不言而喻。1953年,世界和平组织将屈原选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更加提高了他的地位,屈原已经成为湖湘文化乃至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替代的杰出代表。

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屈原这个人呢?这个问题的提出,或许会令人感到非常惊讶:这还是一个问题吗?然而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而且围绕这个问题,在学术界争论了半个多世纪。

早在“五四”以前,四川学者廖季平在《楚辞新解》与《楚辞讲义》中,就开始怀疑《史记·屈原列传》中关于屈原的记载,认为屈原“25篇”,都是秦博士所作的《仙真人诗》,后来因为汉朝人厌恶暴秦,而将其归在所谓“屈原”的名下。

1922年,胡适在《努力周报》上发表《读楚辞》一文,文中说:“屈原是谁?这个问题是没有人发问过的。我现在不但要问屈原是什么人,并且要问屈原这个人究竟有没有。”并且说:“《史记》本来不很可靠,而《屈原贾生列传》尤其不可靠。”认为“屈原是一种复合物,是一种‘箭垛式的人物”,是后人根据需要而塑造出的“传说”式的人物,这就像西方的古希腊名著《荷马史诗》,本来是民间流传已久的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属于早期口头的集体创作,后人却将这些作品的著作权归于虚构的盲诗人“荷马”一样,这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处理这类作品的主要方式。也就是说,他认为屈原与荷马一样,都是虚构的、“箭垛式”的人物,绝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而著名学者梁启超、谢无量、陆侃如等人,则对廖季平、胡适的观点进行了反驳。

到20世纪30年代,又有许笃仁发表《楚辞识疑》,认为《离骚》为刘安作,《懷沙》《九歌》《天问》等,都是汉代人的作品。1938年由吴越史地研究会出版的何天行《楚辞新考》(1948年以《楚辞作于汉代考》书名再版),约有十余万字,以一部专著的形式,更详细、更系统、更全面地否认《史记·屈原列传》,并进而否定屈原的存在,可以说是否定屈原其人的集大成之作。

这一公案在1949年以后又引起了两次更大的争讼。

首先是1951年,复旦大学朱东润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楚辞探故”系列论文:《楚歌及楚辞》《离骚的作者》《淮南王安及其作品》《离骚以外的“屈骚”》。在这些论文中,他认为《离骚》是淮南王刘安所作,传统的屈原25篇及《招魂》等,都不是屈原的作品,并怀疑屈原是否真有其人。紧接着,有郭沫若、宋云彬、沈知方,以及前苏联著名学者费德林等人撰文与之争论。

第二次则是从日本引起的。早在1965年,就有日本国立九州大学冈村繁博士,说《离骚》等作品,是屈原死后人们对他的追叙,是多人的集体创作。此后,广岛大学的铃木修次等人,也认为《离骚》《九歌》《九章》等作品不是屈原所作,屈原本人也只是一个传说。日本学者的怀疑以及怀疑的依据,都是胡适、何天行等人观点的老调重弹,并没有什么新意。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怀疑屈原的真实性呢?关键的问题在于:在目前可见到的先秦所有文献中,确实没有关于屈原的任何记载。人们通常认为,屈原“三阊大夫”的政治地位,“入则与王图议大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的政治影响,创作千古杰作《离骚》的文学影响,还有自沉身死的悲剧命运,以这样的身份,竟然在史籍中完全没有留下一点痕迹,这确实是不正常的。我认为,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因为屈原在他的作品《离骚》《九章》中,多次对楚王的行为进行直接而严厉的批评,这种“暴显君过”(班固语)的行为,不容于楚国当时的统治者,所以楚国的典籍故意不记载;其二是有关文献遭秦火散佚了,故而不传。大家想一想,战国以来,天下“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秦、楚两国在政治上的矛盾激烈而不可化解,楚怀王被骗人秦,又客死于秦,更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积怨。这种对立甚至到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仍然没有消除,“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当时流传很广的口号,便生动地反映了楚人对秦朝的愤懑。而屈原是坚决主张抗秦的人物,又是敌国文化的代表,那么秦始皇作为文化灭绝主义的坚定推行者,将与屈原有关的文献销毁,顺理成章,并不是一件令人难以理解的事。

不管怎样,要否定屈原的存在,首先要推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真实性,胡适、何天行等学者就是这么做的,不过因为他们的论证缺乏说服力,所以并不能达到“否定屈原其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妨就此问题略加论述。

首先,汉初的贾谊就写过《吊屈原赋》,篇中写道:“仄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贾谊离屈原的时代不过一百多年,他本人又是处于汉王朝中心的政治文化名人,因此可以说,这对于证明屈原其人与《离骚》的真实性,是很有说服力的。

其次,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桓宽的《盐铁论》卷二:“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卷五:“屈原放逐于楚国。”“屈原行吟泽畔。”多次提到屈原,以及他遭人诋毁、流放泽畔的经历。刘向的《新序·节士》中,也有一段相当详细的、关于屈原事迹的记载和传说。这些产生于西汉、时间在司马迁前后的文献,完全可以构成一个证据链,作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佐证材料,从而说明这篇文献的真实可靠。因此,在没有充分可靠的证据来证明屈原其人确实不存在的情况下,人们没有理由去主观地怀疑屈原的存在。

因此,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屈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是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二、屈原的“乡国之情”与爱国主义精神

在人们的心目中,屈原这个名字总是与爱国主义精神联系在一起的。可是到20世纪80年代,楚辞学者曹大中却接连发表了《屈原——爱国诗人之我见》、《再谈“屈原——爱国诗人之我见”》《三谈“屈原——爱国诗人之我见”》等文章,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核心观点是:第一,在先秦时代,在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并不存在中国与外国的对立与区别,因此也就不存在“热爱祖国”的观念;第二,先秦文献中,“虽然很多著作都论述过‘忠君,却没有一家论述过爱国”;第三,“在先秦时代,普通百姓对某一国所采取的或去、或就、或留的态度,并不是他爱国与否的标志”;等等。他的这一观点在当时引发了一场大争论。

其实曹大中的说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这是因为:先秦时期的“中国”,也就是“天下”,就是“四海”,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使武王伐纣、秦灭六国,诸侯与诸侯之间的战争,当时战争的各方,也并不认为那是发生在国与国之间的国际战争,而只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斗争,是在争夺这个大家所共有的“天下”。因此,从楚国到宋国去,到其他任何一个诸侯国去,无须关文,更无须签证,完全可以自由來往。楚国人到晋国去做官,也不会被他人或舆论认为是不爱自己的祖国。最典型的例子是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他身为楚国人,为报家仇逃奔吴国,并领兵杀回自己的祖国,毁掉楚国的宗庙,挖开楚平王的坟墓,鞭打楚平王的尸体。可这样的行为,在当时也并没有被认为是“卖国”或“不爱国”。

然而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屈原精神中也确实存在着爱国主义的胚胎,那便是特别浓烈而执着的故国乡土之情。我们知道,周成王时,“封熊绎于楚蛮”(《史记·楚世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经过数百年的苦心经营与努力,到春秋战国才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由于楚国地处边远,又相对封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相对独立的文化传统,那就是现在学术界非常重视的“楚文化”。

由于楚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发展历史,深恋故土已成为楚人的传统性格,再加上屈原偏执重情的诗人气质、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对乡国的爱恋显得更为突出。所以他在作品中反复表达这种感情:“受命不迁”,“深固难徙”(《橘颂》)“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哀郢》)。在《离骚》中,抒情主人公,也就是诗人自己,在经历了反复多次的犹豫彷徨之后,下定决心离开楚国,去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可是当他从天上看到故乡,所有的决心便顷刻瓦解:“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乎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大意是说:透过太阳的光明,我看到我的故乡,仆人悲伤马也留恋,弯着身子回头凝望,不愿走向他乡。正是这种特别突出的“恋乡”情结,逐渐成就了屈原的爱国精神。

两汉时期,人们对屈原人格的认知,主要集中在忠直之臣、迁谪之客、狂狷之士这三个层面上。虽也有司马迁等人提到过屈原“睠顾楚国”的感情,但对于他热恋故国乡土的精神层面,始终没有过多关注。此后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对屈原的评价,大抵遵循汉人的基本框架,未能有大的变化和发展。

最早将屈原的“忠君”与“爱国”联系起来的是洪兴祖。洪兴祖所处的北宋、南宋之交的时代,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宋王朝岌岌可危;他本人也因冒犯秦桧而遭贬职。国家危亡、个人怨愤交织于心,于是借屈原之事抒己之怀,他在《楚辞补注·离骚后叙》中,将屈原自沉的原因归结为两点:一为“同姓无可去之义,有死而已”;一为“去则国而从亡”,不忍离去。前为忠君,后为爱国,故“屈原虽死,犹不死也”。他还反复强调:“屈原之忧,忧国也。”“长太息而掩涕,思故国也。”尽管洪兴祖还没有明确地标明屈原的“爱国”精神,但他对屈原的“恋乡”情结予以突出和扩张,在屈原接受史上第一次将其提升到恋“国”的高度来认识,并赋予屈子“自沉”以浓重的殉宗国色彩,从“乡”到“国”,屈原人格中的爱国层面初具雏形。

南宋时期,鉴于金人南侵的危亡形势和“增夫三纲五典之重”的政治伦理需要,朱熹的《楚辞集注》在洪兴祖的基础上,对屈原的爱国情操给予了进一步的提炼和强化,大力表彰其“忠君爱国,眷恋不忘之意”、歌颂其“忠君爱国之诚心”。朱熹在对待北方失地的问题上,是一个非常坚定的主战派。他从现实的政治目的出发,以这种借古讽今的手法,力图为抗金救亡树立一面“忠君爱国”的精神旗帜,同时,也是想把它作为投向南宋投降派的批判枪矛。

从前面的叙述可以看出,尽管在屈原所处的战国时期,并没有形成独立而完整的爱国意识,但屈原特别突出的故土观念,客观上已经孕育着爱国主义的胚胎,而在此后对屈原人格的解读与认知过程中,历史给予了屈原故土观念以新的意义和新的内涵。

从“恋乡”到“爱国”,从“宗族之国”到“民族之国”,长达一千多年的、漫长的屈原接受史,终于完成了对接受对象的一个重要精神层面的提升与完善。从此以后,以爱国精神为主要特征的屈原人格日益深入人心,并在外患迭起的中国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地得到宣传和张扬,渐次融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例如明末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在《楚辞通释·哀郢》中,说屈原“为楚之社稷人民哀”,是“忠臣之极也”。王夫之在清兵入关后,曾在衡山组织义军奋起反抗,晚年隐居衡阳石鼓山,多次拒绝清王朝的馈赠与招聘。他的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无疑深受屈原精神的影响。又例如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所创作的历史剧《屈原》,强调屈原坚持齐楚联盟,团结抗秦,反对与强秦妥协的精神,实际上是在呼吁全国人民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投降,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事实上,这个历史剧在激励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方面,也确实产生了很好的作用。

总之,我们完全有理由大张旗鼓地宣传屈原的爱国精神,不过作为宣传者和教育者,首先应该知道屈原的爱国精神是怎么形成的,这样才有说服力,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三、屈原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里

屈原自沉汨罗江,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他坎坷而忧愤的一生。然而,肉体的毁灭却正是辉煌精神和伟大人格诞生的标志,诗人以死的悲剧启迪着后人去思索生的价值和意义。那么,作为一个被漫长的历史所充分肯定而又很少有人可以企及的人格类型,其核心的层面是什么呢?屈原人格的特质,也就是区别于其他人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呢?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有多种多样的回答,而主要集中在爱国精神、对国家人民的责任感、忧患意识等方面。但我认为,屈原人格最本质的东西不是爱国精神,因为那是一种几乎所有人都具有的普遍的情感倾向,我相信,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成员,绝大多数都会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同时也不应该是人们所说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因为这两者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主流的价值观念,在儒家思想熏染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大部分人都把对天下苍生的责任当成自己的应有本分,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古训,也会伴随着启蒙开始的教育,融人人的血液中。因此,这两者也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认为,屈原人格的核心层面,不是爱国精神、责任感或忧患意识,而是一种超出世俗与常人的独立意识。

要说屈原的独立意识,首先不可避免要谈谈他的“独醒”与“独忧”,因为此二者与他的“独立”精神实在是密切相关。

《楚辞·渔父》记载,屈原被流放之后,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在江潭边沉吟、徘徊,一位打鱼的老人问他何以至此,他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独醒”,实际上是一种超出常人的意识和洞察力,一种把握时代脉搏和预测未来的超前意识。可以说,它是屈原实现完美人格的前提,也是他走向自沉悲剧的起点。屈原融楚国地方文化和中原文化为一体,集热烈情感与理性哲思于一身,他的才能、识见,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同时代的楚国人。这种超凡的个人素质,使他能够明察天下大势,预见楚国的前途和个人的命运。假如屈原置身于与其相适应的外部环境,也许他的才能可以通过安邦定国的常规方式得到发挥,从而实现他梦寐以求的“美政理想”。但楚国内部的政治环境非常黑暗,楚王昏庸,奸臣当权,外面又面临着强秦步步紧逼所带来的压力。内忧外患挤压着他,苦闷焦灼纠缠着他,使他承载着比普通人要多得多的忧虑和心理重荷。

事实上,无论在哪个时代,独醒者永远是痛苦的、忧伤的,他们注定要与世俗社会产生剧烈的冲突和矛盾。无知者无畏,糊涂者无忧。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只要喝了两口酒,吃了两颗茴香豆,就唱着“手执钢鞭将你打”,回到土谷祠倒头就睡,绝对不会失眠。所以中国有“难得糊涂”的古训,意思就是不要自寻烦恼。屈原是非常清醒的,同时又是非常认真的,他做不到刻意的“糊涂”,所以他的忧患非常深广,这里面既有年华老去、事业难成的叹息,有对楚国危亡的担忧,也有对生存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忧思,这种忧患意识,使屈原的独立精神具备了更为强烈的悲剧性。

屈原在《橘颂》中写道:“后皇佳树,橘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这里的“橘”,正是屈原的自我写照,“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精神,正是屈原人格的核心内容。在《渔父》中,渔父劝屈原说:“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泥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歃其醨?”大意是说,聪明人不要太拘泥,应该通达,随机应变,舉世皆浊我亦浊,众人皆醉我同醉。

在《离骚》中,与“渔父”持有同样看法的则是“女媭”。女媭,有人说她是屈原的姐姐,有人说她是屈原的侍妾,不管怎样,她都是屈原很亲近的人。她苦口婆心地劝说屈原:“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黄菜蔬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大意是说:你为什么那么爱说真话,注重修养,追求纯洁美好的操守?社会上到处是随波逐流的俗人,你为什么不也这样做呢?世俗人们不可能挨门逐户去解说,谁会真正懂得你的内心?所有的人都在互相吹捧,结党营私,你为什么不听从我的劝告呢?在这里,女媭连用四个反问句,以一种非常严厉的语气,质问屈原为什么要那么执着地坚持个人的操守,而不混同世俗,随波逐流。

无论“渔父”还是“女媭”,他们都是善意地希望屈原通达权变,调整自己的处世态度,与世俗社会和谐相处,以求自身的平安。但屈原的回答是,我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为保持纯洁的节操,“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宁愿投身汨罗江,失去生命,也决不向世俗屈服。这就是屈原的独立人格!

屈原的独立人格,主要指他为保持人性的尊严,而决不与世俗妥协同流的高峻和超拔。屈原的特立独行,与世俗环境是根本对立,无法相容相安的。好嫉妒的同僚攻击他,培养的学生背弃他,就连关心他的亲人也不理解他、指责他。因此他将批判的枪矛对准了整个世俗社会。在他看来,除了重华、彭咸等几位古人可引为同道,比干、伍子胥等人的遭遇值得同情外,一切皆丑恶。这种对整个社会普遍的、绝对的否定与排斥,使屈原的作品充满了浓重的孤独感和自豪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世浑浊而莫我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屈原的形象,就是超脱于世俗之上、鹤立鸡群的形象,因此有些研究者说他具有一种“拜伦式的高傲”,也就是一种贵族式的高傲。

为保持现状的稳定,世俗社会对少数超前性个体,往往有一种排斥的内在机制,从而使这些少数的“天才”,很难避免被扼杀的悲剧。为了防止这种悲剧的发生,很善于总结生活经验的中国古代哲人,给了人们很多的告诫。老庄“柔弱胜刚强”“介于材与不材之间”,是要求人们以退求进,保全自己;儒家“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说无论显达,还是困窘,都要适应环境,顺其自然;等等。这些策略性原则,都是要求人们主动调整自己,去适应社会环境。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几乎都是这样去实践的。而屈原却冲破了儒、道两家处世哲学的藩篱。他一生所追求的,不是对环境的被动适应与中和,而是对环境的改造与抗争,是“我”之美善与“众”之丑恶的对立和斗争。后来班固批评屈原“扬才露己”、“狂狷”,扬雄说屈原应该“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正是从反面对屈原独立意识的肯定。

我们知道,个人的力量相对社会环境是非常渺小的,比如我们都明白说假话不好,但我们还在不断地说,因为全说真话会招致麻烦甚至带来祸患,所以我们很难“免俗”。《楚辞·渔父》中写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水清就“濯我缨”,水浊就“濯我足”,随机应变,游刃有余,这就是世俗所赞美的“达人”。屈原却不是这样,他明知个人无法与环境相抗衡,但他仍然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决不以对恶劣环境的让步换取任何实际的利益,或生活的转折。这种个人与环境的剧烈冲突反映在他的诗作中,表现出一种格外能打动人的悲剧崇高美,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极为罕见,也是极为可贵的。

屈原的独立精神,是一种以较高文化素养为基础的,纯而又纯、容不得半点儿瑕疵的人格类型,它远远地超出现实和世俗,无论在哪个时代,现实生活中的芸芸众生都不可能全面仿效,但作为一面精神旗帜,一种人格理想,特别是经由“自沉”这种极端方式的渲染与高扬,屈原人格一直受到人们的崇敬,并对后人,尤其是对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大影响。

篇5: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

教育事业是一项神圣的伟大的事业,承载着照料人心魄的伟大使命。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格和人格对学生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的日常工作虽然平凡,但教育的工作意义却很不平凡。教师应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的良师益友,成为受到全社会尊敬的人。中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让学生从崇高的人格魅力中汲取营养,真正给学生人格上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有高尚的师德、博大的爱心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教师的工作方式具有独立性、灵活性、自主性等特点。教师的每一天的教育教学活动,这些工作的完成往往是没有外界监督的,是教师个人的道德信念的外化与道德水平的显现,教师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教师用健康的、正确的思想教育学生,以自己高尚的灵魂和言行感染、影响学生,这就是教师人格魅力所在。著名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人格,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具备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满腔热血育英才,才能对学生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并拥有持续的影响力。有位教育家说得好:“以人格培养人格是最简单,最明了,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界的人格,就是把社会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人格化,通过人的个性来体现这种道德规范。这种人格化的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深刻而久远。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我们切不可忽视教师的人格的潜在作用,应该充分发挥教师人格独具风采的魅力。

一,教师的举止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教师在日常生活和班级管理中的举止行为最易成为学生的楷模,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说:孩子在家里如果是老师布置的任务,他们一定完成,如果是家长布置的任务他们就会讲价钱.又如,管理班级卫生时,教师能做到自己衣着整洁,办公室收拾整齐,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丢杂物,走进教室习惯检查桌子是否排的整齐,随手把讲台上的粉笔盒摆好,看见地上有团纸便随手捡起,把门口到了的拖把扶起来等等。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也就是要求做教师的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要以身作则,要为人师表,因为身教重于言教。只有教师处处以表率,就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二,教师的爱对学生的影响

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策略,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老师情感魅力的核心体现就是爱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爱心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生活细节上的关心,学习进步的肯定,学习退步的激励,激动时的理解,错误是的宽容。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宽容。教师要最大限度的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宽容和帮助,绝不是粗暴的批评,更不可示众惩罚。成长中的孩子需要教育,而成功的教育在于师生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赖。把真诚的爱给予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关怀相信他们,对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进步,都大加表扬,使师生间架起和谐的感情桥梁。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孩子,他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自制力差,比较浮躁,上课爱和别人讲话,老实的批评无动于衷.有一次学校组织对教师进行考核,他给批评自己的老师全部打零分。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去指责他,而是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他的落后,对抗心里针对这种情况,我去看过他生病的母亲,和他谈心,表扬他的孝顺、诚实,消除了与他的隔阂,并使他信耐你,敢于对你说出真心话。经过一番有的放矢的启发诱导,对症下药解决了他心中的困惑,并对班集体的事也积极主动了,他在课堂上也能遵守纪律,和同学们之间出现摩擦也能积极的调整情绪,保持状态稳定,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荀况在《劝学》中说.“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就是说近君子而习其说,则可养成尊贵的人格,获得普遍的知识,而普遍于世用。可见,教育者的高尚品格对受教育者的影响非常之大。

三 ,教师的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对学生的影响 具有渊博知识和高尚人格的教师,可以在教书育人中享受人生的乐趣,以自己的真诚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以胜不骄、败不馁的形象去感召学生追求卓越。事实证明,一个知识贫乏、水平低下、表达不清、课堂教学气氛沉闷的教师不可能受人尊重。教育是“一切艺术中最渊博、最复杂、最高的和最充分的艺术”。有的学者认为“教师既要有理论家分析综合、雄辩之才,又要有艺术家想象概括、表现之才,既要有科学家观察、试验、推理之才,又要有语言家凝练、形象、表达之才”。自古以来,身为一名合格教师,其首要一条就是具有深厚而广博的学识。我们都知道,一名理想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三个方面,那就是: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应有广博的知识。所谓“精”就是要“知得深”,对专业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知得广”,能触类旁通,具有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作为今天的老师,这一点尤为重要。新世纪已经来临,对于那些拥有新知识的人来说,新时代意味着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界。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学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一个博学多知的教师必须具有演说家的口才和艺术家的风采,让学生从语言到行动上都羡慕他,模仿他;必须是一个不断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勇于进取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在他们的身上应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精益求精的优良品质,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一个对知识永不满足的学者形象。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教育,需要渊博的知识。班主任的学识越多,业务水平越高,综合素质越强,他在学生中威信就越高,学生就越容易被他吸引,听从他的教诲。“长绠易汲深井之水,潜水难负载重之舟”班主任知识渊博,谈吐幽默,学生才会感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学校是传承、创新文化的主阵地,教师在知识的传播和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只有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学识渊博,专业精深的教师才能承担起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赢的学生及家长的尊敬,也才能激励学生刻苦攀登科学高峰。

篇6: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

——西湖小学教育集团办学经验心得体会

5月份,我有幸聆听了由区教育局组织的“西湖小学教育集团办学经验宣讲团”几位老师的讲座,使我感触颇深。不由得对小学班主任工作又有了全新的认识。下面就我以自己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和听西湖集团教学感触谈谈自己的理解。

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管理者,使学生道德、知识、意志逐渐形成的引导者。而我们小学班主任更是一个人一生最美好也是最重要时期的最为关键的启蒙者和领路人。班主任教师的打扮、师德风范、学识修养、综合素质,甚至是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我想先谈班主任老师的外部形象对学生的影响。

小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是神圣的、伟大的,班主任老师的头上都有一道美丽的光环。作为小学班主任,留给学生的应该是最完美的形象,首先要从外部形象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

1、着装要整洁大方、庄重合体,同时也要得体。

2、不浓妆艳抹,要清新自然。保持头发的整洁。

3、进入有关场合(如:教室或集会等活动场合)前要先检查一下自己的仪表仪容。

4、要精神饱满。

我们都知道有这么一句话:身教重于言教。而班主任老师良好的外部形象,会使学生产生愉悦,容易产生亲和力。因为班主任特殊的身份——他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一定会形成一个健康正确的审美观。

再有第二点:班主任的品德对学生产生着相当重大的影响。“德高为范。”班主任必须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班主任的品德具有教育性,能产生强烈的教育示范性作用。班主任首先要爱岗、敬业、爱学生;以身作则、表里如

一、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善于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诚实守信,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能积极地去补救,这很重要。一是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二是可以树立自己的威信,取得学生的信赖,还能使学生形成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和纠正错误的正确方法。班主任应努力地使自己所管理的班级形成人人平等、个个争先、充满爱的大家庭。学生在这样的大家庭里学习生活,肯定会被班主任的“魅力”所感染,所折服,学生对班主任就会产生深厚的感情,进而由衷地产生尊敬和信任。这样,以班主任为中心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会形成。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班主任老师的影响会对它产生良好的道德榜样作用,不仅可以激起小学生在道德体验上的共鸣,而且还能使他们更为具体地领会到许多有关要求和重要意义。从而使他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体验完全联系,成为今后的自觉行为。这会使他们受益终身。

第三点:班主任的业务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学高为师。”班主任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管理班级的能力,更要精通业务。要成为教学的硬手。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大量事实证明: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喜欢得不得了,听课津津有味,做作业一丝不苟。“知识是一种力量。”这是哲学家培根所说的。班主任老师严谨的工作作风、渊博丰富的专业知识会使学产生对他的无限信赖,产生对知识、对人才无限尊重的正确观念,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而使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起来。

第四点:班主任老师的综合素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求知欲强,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在小学生心目中,班主任老师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唱歌﹑跳舞﹑画画,甚至认为连他们会玩的游戏班主任也应该是玩得最棒的。这种认识是小学生特殊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阶段形成的。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一个综合素质高的班主任,能激发或影响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精神。而且能尽可能的使小学生心目中的班主任与“我”趋于近似,取得学生的尊敬与好感,从而对学生全面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理论情感的投入使这种影响更为深远而巨大。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也从来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缺乏感情的投入便失去感情的沟通,特别是热情,它是一种具有巨大鼓舞力量的情感,是人活动的强大动力,它能使人们积极地去从事智慧活动和创造。我曾写过有关这方面的论文《用爱催开艳丽的花朵》„„

我深信,在班主任充满热情的劳动中,在班主任无比美好的人格魅力的熏陶中,学生们定会茁壮地成长起来,成长为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期盼„„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

——西湖小学教育集团办学经验心得体会

凉州区四坝镇北仓小学:杨

上一篇:感悟律师与法官沟通下一篇:浅谈任职教育学员的管理的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