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

2024-04-27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共9篇)

篇1: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

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个体群体行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

组织中个体及群体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组织中个体及群体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学科。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

过程。

个体差异: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稳定的类型或特征差异,它由多种心理特征组合而成,主要包

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气质:是个体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能力: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心理特征。

情绪智力:是指人理解和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

力。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控制点:在对待命运的看法上,有的人认为自己能够控制命运,自己是命运的主人,这些人

被称为内控者;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自己受命运的操纵,认为现实中所发生的一切是运气和机遇,自己受外界力量左右,他们被称为外控者。

自尊:就是人们喜欢或不喜欢自己的程度。

价值观:是指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持久的社会信念和价值系统。人格:指一个人稳定的情感,思考和行为的方式,是决定员工工作态度的首要因素。

组织公民行为:指的是员工自发的不被组织正式奖励系统直接或明确识别的,但从整体上有

利于提高组织效能的行为。

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组织的态度,是员工投入组织及认同组织的程度。

激励: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

群体:是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人群集合体,是在特定的目标和需要导向下,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个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而形成的稳定的规范的彼此认同的集合体。团队性诊断:就是运用概念化的模型和一些实用的研究方法对特定团队的能力倾向进行诊断,为设计变革干预方法提供必需的信息的过程。

基本模型:人们用于理解组织的概念框架被称为诊断模型。

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内形成的,能够指导组织成员行为的共同价值观,理念及准则的体

系。

组织变革:是组织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依据其核心价值观对其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等不

断调整以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系列策略和体系总和。

篇2: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

1.下行沟通: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沟通,由上级直接向下级发布命令和指示。

2.群体风气:是群体规范的一部分,是一种非正式的、非强制性的行为标准,它由群体成员相互作用、约定俗成。一般来讲,群体风气是指群体在长期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3.正强化: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

4.负强化:是惩罚那些与组织目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

5.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持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6.需要: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7.动机:指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

8.激励: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具体而言,激励就是利用某种手段或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9.价值观: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和判断,代表了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10.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11.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12.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13.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14.气质:是一个人的自然特征、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

15.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16.: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17.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18.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人对一定事物的态度。

19.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相互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20.凝聚力: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

21.从众:是指群体成员在团体中因受到团体的影响和压力,使其在知觉、判断及行为上倾向于与群体中多数人行为保持一致的现象。

22.小集团思想:是参与一个统一群体中的人们的一种思想作风,在这个群体中,认为追求思想一致比现实的评价各种可能行动方案更为重要。为保持群体的统一、创造和谐的气氛有特殊意义。23.非正式组织:是一种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不是由法定的权力建立的,也不是出于权力机构的要求,而是在人们彼此交往的联系中自发形成的。

24.正式沟通:指命令和指示经指挥链条向下传达,意见和建议经指挥链条向上汇报。25.上行沟通:是一种由下而上的沟通,是由下级向上级报告情况、提出自己意见和建议的沟通方式。

26.组织:是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

27.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28.“经济人”假设:是古典经济学家和古典管理学家关于人性的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篇3:科学也无法解释的行为

笑当人类 笑的时候 , 会释放改善情绪的安多酚。虽然 这个理由 令人感到 信服, 但这项长达10年的研究发现: 老调重弹似乎比笑话更能使人发笑, 这似乎与化学方法的解释相矛盾, 令人感到迷惑。

做梦弗洛 伊德认为 , 梦表达了人类潜意识中的欲望。尽管这种说法还不能使所有人相信, 但他们也承认, 做梦能帮助人类释放情绪。不过, 目前科学家还不清楚奇怪梦境产生的原因。

挖鼻孔这一行为会使旁人感到非常厌烦, 但是研究发现, 有将近1 / 4的青少年会这么做。他们平均每天要挖四次鼻孔, 科学家猜测, 这一行为或许能提高人的免疫力。

迷信它能使人们平静与安心, 对它的研究至今没有什么进展。

青春期这是人类特有的行为, 在其他动物身上, 目前还没有发现类似的成长阶段。有的科学家认为:经历这一阶段, 有助于人类大脑在成年以前进行再构建。也有科学家认为: 这是成人前的实验。

利他行为人类会做出有益他人的行为, 而不索取回报。科学家认为, 这种行为有益于团队融合, 或者做出此行为的人仅仅出于自己的喜欢。

艺术人类 喜欢绘画 、舞蹈、雕塑和音乐等艺术, 并愿意将其展示给世人。这不同于动物界, 像孔雀等动物通过开屏、鸣叫等行为, 向对方展示自己是一个理想的伴侣。科学家认为, 艺术还能传播知识、分享经验。

篇4:对人类“奇怪”行为的科学解释

眨眼

眨眼并不奇怪,这项持续时间仅有十分之一秒的动作主要是用来清除尘埃,并把润滑液涂抹到整个眼球上。然而奇怪的是,我们并未意识到每隔2至10秒我们的世界就会陷入一次黑暗。科学家发现,人脑具备忽略这一短暂陷入黑暗状态的能力。当人眨眼时,大脑中负责对视觉输入作出反应的那些区域的脑细胞活动被抑制了,因此你不会感觉你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中断了。

当你被笑话打动,或者对什么事感到有趣时,你会抑制不住笑出声来。笑很奇怪,我们为什么会笑呢?心理学家认为,这一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笑可以向他人传递积极情绪,具有减压和增强团队凝聚力的作用。出于相同原因,黑猩猩和猩猩在社交互动时,也会微笑或者大笑。事实上,很多人认为笑是由喘息进化而来的:当我们的祖先摔跤打闹时,他们会发出扑哧扑哧的喘息声,最终这种声音转变成了笑声。

放屁

放屁产生的气味确实不好闻,但是我们吃的和喝的每一样东西都会在我们体内产生气体。事实上,每天排气达1.9升或者排气15至20次均属正常情况。肠胃胀气是由生活在我们肠道里的细菌造成的。在把食物分解成有用营养物质时,这些细菌会产生带有臭味的副产品——硫化氢气体,变质的鸡蛋也会发出相同气味。跟我们人类一样,这些细菌也喜欢吃含糖食物。牛奶、水果和豆类等食品里所含的糖分会在人体内产生更多气体。

脸红

研究发现,如果大家都注意你,你的脸颊就会变红,这是人类的一个普遍反应。每个人都会脸红,只是有些人更频繁。引起脸红的原因包括:遇到重要的人、受到称赞和在社交环境下经历了较强的情感波动。脸红的生物学原理如下:面部血管扩张,致使更多血液流入脸颊,使皮肤微微泛出红色。但人为什么会脸红,脸红的作用是什么,这些问题仍困扰着科学家。

视觉的3D效果

3D视觉是如何产生的?其实这是大脑玩的一个小把戏,我们的大脑利用了“双眼像差”——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图像之间的轻微差异,重新安排了它们的深度。当看一个距离我们很近的物体时,大脑会记下眼睛的“会聚”程度,或者它们在看这个物体时的旋转角度,以确定它与我们之间的距离。看一个物体时,我们会下意识地通过“视差”测量物体的距离。当你从物体前面经过时,距离我们更近和较远的物体的移动速度是有差别的。

死亡

从学术上来说,死亡并非日常活动。然而,我们所有人每天都在经历这个过程。我们会死,是因为我们的细胞在死亡。尽管在70余年的时间里,细胞会不断更新自己,但是它们并不会永远更新下去。每个细胞里的端粒(位于染色体末端)所含的遗传信息会随每次细胞分裂而减少。端粒会慢慢变短,直至消失。在这个过程中,它会逐渐失去很多“修剪”能力,最终它们会丧失它们携带的所有信息,细胞再也无法分裂。科学家目前正在努力寻找延长人类生命的办法,他们认为,总有一天他们会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一倍。

睡眠

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没人能连续很多天一直保持清醒状态。然而在我们的所有活动中,我们对睡眠了解最少。进入梦乡其实是身体在进行大量的“维修工作”,例如产生化学物质供清醒时使用,或者正在发育的大脑里的神经元自我组织。快眼动(REM)睡眠时,神经元很活跃,在大脑生长时期,每晚这种睡眠方式持续时间会更长。几种理论指出,睡眠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记忆和学习状态,它可能有助于把情景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

打嗝

打嗝是横膈膜(胸腔里的肌肉薄膜,对呼吸至关重要)的无意识痉挛造成的。横膈膜受到刺激就会痉挛,让人不断打嗝。胃里的食物过多或过少都会刺激横膈膜。非常奇怪的是,打嗝对人并没有什么显著的作用,因此经常被忽视。一种假设认为,它们可能是原始吸吮反射的残余。

篇5: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

A型人格:总是不断的驱动自己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干最多的事情,并在必要的情

况下,对阻碍自己的其他人进行攻击。

B

不确定性规避:一个国家的人民喜欢结构化而不是非结构化情境的程度。保健因素:诸如管理质量,薪金水平,公司政策,工作环境这些因素,当这些因

素充分时,员工便没有了不满意感。

报酬:泛指雇员做出有偿劳动而获得的回报,包括工资和其他项目,以及非现金的各种员工福利。

C

操作性条件发射:一种条件发射类型,认为行为是其结果的函数。

惩罚与忽视:对个人或集体的不良品德行为作出否定的评价或设置了令人不愉快的条件,目的在于控制和促进改正不良品德行为,称为惩罚。取消

维持莫伊行为的所有强化物的方法称为忽视。

长期取向:一种民族文化属性,强调未来,节俭和持久。

创造性:产生新颖而实效想法的能力。

承诺的升级:人们一直固守着某项政策,尽管有明显证据表明该决策是错误的。成就需要:追求卓越,达到标准,争取成功的内驱力。

从众:个体依据群体规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D

登门坎效应:又称为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请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前后一致的现象,就

更有可能接受更大的需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一级一级的往上,这样就更容易登上高处。

短期取向:一种民族文化属性,强调过去和现在。

对比效应:对一个人的评价并不是孤立进行的,他常常受到最近接触的其他人的影响。

代表性偏见:不恰当的认为现在的状态与过去的一致,并按此评估一件事的可能

性。

动机:个体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强度,方向和坚持性。

地位:指的是他人对于群体或群体成员的位置或层次进行的一种社会界定。德尔菲法: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团

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

反复的填写问卷,以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

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

多功能型团队:有来自同一等级,不同工作领域的员工组成,他们走到了一起的目的就是完成某项任务。

E

ERG理论:包括三类核心需要:存在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工作场所的越轨行为:(也被称作反社会行为或工作场所的无礼行为),是指违反

重要的组织规则,从而危胁组织和个人健康的主动性行为。

工作满意度:由于对工作特点进行总结而产生的对工作的积极的感觉。

工作参与:他测量一个人从心理上对其工作的认同程度以及认为他的绩效水平的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

工具价值观:是个体更偏好的行为模式或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

个人主义:指人们喜欢以个体为活动单位而不是成为群体成员进行活动的程度,他们认为个人权力高于一切。

告密者:向组织内外的权威机构报告他们雇主不道德行为活动的个体。

工作扩大化:工作的横向发展,通过增加员工完成任务的数量和变化性,从而使

工作本身更具多样化。

工作丰富化:指工作的纵向发展,他增加了员工对于工作在规则,执行和评估方

面的控制程度。

工作轮换:一名工人定期从一项任务轮换做另一项任务。

归属需要:建立友好的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愿望。

规范: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

工作群体:成员进行相互作用主要是为了共享信息,进行决策,帮助每个成员更

好的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工作团队:团队队员努力地结果导致团队绩效远远大于个体绩效之和。

H

互动群体:一种典型的群体,群体成员面对面的相互作用。

J

经典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一种类型,个体对那些并不产生反应的刺激做出回应。积极强化:在实施强化与惩罚的过程中,如果呈现某事物,导致行为者愉快并使

行动者特定行为表现频率增加,称为积极强化。

价值观: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

模式或存在的最终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更可取。集体主义:人们生活在具有严谨架构的社会中,期望得到同一群体的其他人的照

顾和保护。

基本归因错误:当人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但是我们总是倾

向于低估外部因素,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决策:在两个或多个备选方案中做出选择。

较低层次的需求:通过外部得到满足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较高层次的需求:通过内部得到满足的需要,包括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

现需要。

激励因素:指能够对被激励者的行为产生刺激作用,从而调动起积极的因素,他

代表被激励者最本质的需求。

角色:指人们对于在某一社会单元中占据特定位置的个体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角色认同/角色同一性:在一种角色当中态度和行为保持一致。

角色期待: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中别人认为你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

控制点:个体对自己掌握命运程度的认知。

刻板印象:基于某人所在团体知觉判断某人。

L

流动率:指员工永久的离开一个组织,这可能是主动行为也可能是非主动行为。理性:在具体的限定条件下做出的稳定的,价值最大化的选择。

路西法效应:指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好人也会犯下罪行,这种人的性格变化被

称为“路西法效应”。

M

模型:模型是对现实的一种抽象的概括。

马基雅维利主义:个体讲究实效,保持着情感的距离,相信结果能够替手段辩护的程度。

锚定偏见:把信息固定在初始阶段,一旦固定,我们就无法对接下来的信息作出

全面的判断。

麦考利兰的需求理论:认为成就,权利和归属是三种可以解释动机的重要因素。目标设置理论:关于目标的具体化,挑战性和绩效反馈会导致更高的绩效的理论。目标管理:一中包括了目标,员工参与,明确的时间阶段,对目标过程反馈的方

案。

名义群体法:一种群体决策方法,个体成员面对面综合他们的判断,但以一种系

统而且独立的方案进行。

N

能力:指的是个体能够完成工作中各项任务的可能性,它是对个体所能做的事情的一种评估。

内控型: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命运的人。

男性气质:一种民族文化属性,它描述文化支持男性角色如成就,权力及控制力的程度。

女性气质:一种民族文化属性,它描述文化支持男女之间差异小,强调男女平等的程度。

内在报酬:是指员工由于工作本身而获得的精神满足感,是精神形态的报酬,包

括:参与决策权,自由分配工作时间与消费方式;较多的职权,较有兴趣的工作,活动范围的多样化。

P 破窗效应: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坏

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这个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Q

缺勤率:没有来上班的现象。

权变变量:情境因素,调节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变量。

情感成分:态度中的情绪或感情的一部分内容。

权力距离:一个国家的人民对于机构和组织内权利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的接纳和

认可程度。

权力需要:控制别人以某种方式行为而不以其他方式行为的需要。

期望理论:个体以某种特定的方式采取行动的强度,取决于个体对该行动能给自

己带来某种结果的期望程度,以及这种结果对个体的吸引力。

期望概率:某人认为他所能的得到的结果的概率。

群体凝聚力:又称为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对群体的向心

力以及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综合形成的,使群体成员固守

在群体内聚力量。

群体思维:由于群众压力的影响,严重抑制了那些不同寻常的,有少数派提出的不受欢迎的观点。

群体偏移:群体决策与群体成员的个人决策风险上存在差异,群体决策可能更为

保守或更为冒险。

R

认知成分:态度的信念或观点的一部分。

认知失调:指两种或多种态度之间,或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和谐。

人格:个体对他人的反应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总和。

人格特质:用于描述个体行为的一些持久而稳定的特点。

认知评价理论:一种理论,认为对原来受到内部奖励的行为进行外部奖励时,则

可能会降低个体的总体动机水平。

S

生产率:对工作绩效的测量,包括效果和效率两个方向。

社会学习理论:个体可以通过观察和直接经验进行学习。

随机错误: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能够预测随机事件的结果。

社会惰化:个体与他人共同工作时,比自己单独工作付出的努力更少的倾向。社会助长:也称“社会促进”,是人们在完成简单人物或熟练任务时,如果有观

察者在场(观众效应)或者有竞争者在场(合作者效应),将会激发

起优于独处时的表现的倾向,但是对于复杂人物或者不熟练任务,情

况则相反,常会出现表现较次的情形,对于人类,关心他人意见者,以及在不认识观众的情况下,这种效应表现最为激烈。

体质能力:能够成功的从事要求耐力,手指灵活性,腿部力量以及其他特点的工

作能力。

态度:是关于事物,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这种评述可以是赞同的,也可以

是反对的,它反映了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内心感受。

投射作用: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激发想象与观念的过程,鼓励人们提出各种备选方案,杜绝

人和对这些观念的批评意见。

W

外控型:认为外界的力量如运气和机会控制着自己命运的人。

问题:事件的当前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异。

外在报酬:指单位针对员工工作作的贡献而支付给员工的各种形式的收入,包括

工资,奖金,福利,津贴,股票期权以及各种间接货币形式支付的福利等。

问题解决型团队:有相同的一部门的5—12名计时工组成,他们每周用几小时来

会面,讨论如何促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作环境等问题。

X

系统研究:通过对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考察来试图解释其中的原因和结果,并把结

论建立在科学论证之上。

心理能力:即从事那些如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等心理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学习:在经验作用下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

消极强化:当一种反应之后人们做出的是中止或逃离不愉快的行为时,称为消极

强化。

行为成分:个体以某种方式对某人和某事做出行动的意向。

选择性知觉:个体在兴趣,背景,经验和态度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对看到的内容作

出解释。

需求层次理论:包括五种需求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而且,任何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下

一层需要就会成为主导需要。

X理论:该理论认为员工不喜欢工作,懒惰,逃避责任,必须强迫他们工作。效价/目标价值:一个心理学概念,市值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他人需要的价值。心理契约:管理层期望员工做什么的一种不成文的协定,反之亦然。

因变量:由于受到自变量的影响而引起的反应。

晕轮效应:根据个体的某一特征(如智力,社会活动力,外貌),从而形成总体

印象。

有限理性:个体建构简化的模型来作出决策,他们从问题中抽取的重要的特点,而不是抓住问题的所有复杂面。

易获性偏见:人们倾向于那些容易获得的信息作出判断。

验证偏见:人们普遍偏好能够验证假设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假设的信息。赢家诅咒:拍卖活动中的赢家一般都对战利品支付了太多的金钱。

Y理论:该理论认为员工喜欢工作,有创造性,愿意承担责任,能够进行自我引

导。

羊群效应: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的影响,而更从大众的思想行为,也被称为“从

众效应”,人们会追随大众的意见和看法,自己并不会思考事件的意义。

Z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他研究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直觉:一种未必得到研究支持的感觉。直接感觉,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观点。直觉决策:从经验中提取精华的无意识过程。

自变量:导致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假设性原因。

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由员工自由决定的行为,他不包括在员工的正式工作要求

当中,但这种行为无疑会促进组织有效的运作和作用。

传记特点:即个人特点(如年龄,性别,种族,婚姻状况),他们是客观的而且

很容易从员工的人事档案中得到。

自我知觉理论:在事实发生之后能够使已经发生的活动讲的通的一种态度。组织承诺: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之间的认同,希望保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

种心态。

自尊:个体对自己的喜好以及自身价值的认知。

自我监控:指的是个体根据外部情境因素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

终极价值观:理想的终极存在状态,个体愿意用他的整个生命去实现的目标。自利偏差/偏好(自我服务偏见):个体和组织更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比

如能力和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或同事)。

自我实现预言: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A未能准确的认识B,但这种认识所产生的预期却导致了B行为符合A最初的过程。

自我实现:使个体成为他可以成为的人的动力,包括成长,开发自我潜能和自我实现。

自我效能感:个体认为自己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念。

篇6: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名词解释

2、社会环境: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系统,包括家庭,组织,社区,文化等。

3、家庭:在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基本单位。

4、社区: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生活上相关联的人群。

5、文化:广义的文化指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6、人在环境中:用来描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重要概念,说明人类行为离不开社会环境。

7、遗传:亲代通过生孕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使子代和亲代表现出相似性状。

8、堕胎:中断怀孕或人工流产,指故意结束妊娠,取出胚胎或导致胎儿死亡行为。

9、胎教:为促进胎儿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育成长,同时确保孕妇能顺利通过孕产期所采取的精神,饮食,环境,老姨等各方保护措施。

10、遗传咨询:为服务对象提供遗传疾病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服务。

11、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客观刺激物所作的有规律的反应。

12、运动能力:自我发动的运动中的能力。

13、感觉:个体感觉到刺激并将其进行信息编码传递到大脑的过程,是一种依赖于感觉活动的心理过程

14、知觉:个体对感觉信息进行分类和理解的过程。

15、社会参照:使用其他人的反应作为标准或者参照点,来指导某人的个人行为。

16、智力:有解决问题、适应和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组成,是个体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

17、依恋:两个人形成的亲密的情感联系,以相互关爱和希望保持亲近为特征。

18、从属行为:想要与某人一起交流或者做事情的行为,例如微笑、观看、哈哈大笑或者把某些东西给那个人。

19、具体形象思维: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

20、游戏: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并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

21、自我评价: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人格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22、性别认同:个体内心对自己是男还是女的感觉,即人对自我性别的认知。

23、攻击行为:个体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采取的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

24、自闭症:发生于幼儿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

25、自我概念:个体对自己各方面觉知的总和,包括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志趣的了解,个体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对生活的评价等

26、自尊: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对社会主体(包括群体和他人)以及作为主题的自我的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

27、同伴关系:年龄相近或相同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28、友谊:2个个体之间以忠诚和相互的情感为特征的亲密而又持久的关系

29、儿童虐待: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性行为。

30、学习障碍:智力正常儿童在阅读、书写、拼字、表达、计算等方面的基本心理过程中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特殊性障碍,是一种异质性综合症。

31、校园欺负:又称校园欺凌,是在学校内发生的儿童间的暴力、攻击行为,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心理、物品和权益等,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行为。

32、儿童性伤害:又称为儿童性侵犯、儿童性侵害,是指以性刺激、性满足为目的,对不满18周岁的儿童进行性接触的违法犯罪行为和以任何目的的引诱、强迫儿童从事性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

33、自我的同一性: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我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独具“同一风格”的自我。

34、逆反心理: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于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35、物质滥用:反复,大量地使用改变自己的精神状态,而与医疗目的无关且具有依赖性的异类有害物质。

36、网络成瘾综合征(简称IAD):由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

37、生命教育: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38、职业能力: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必须具备的,影响职业活动效率的个人心理特征。

39、社会角色: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40、未婚同居:男女双方不受法律约束,带有一定试验性质的同居行为。

41、性别歧视: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种性别成员的不平等对待。

42、更年期:人到中年后,生理从鼎盛开始走向衰退的转折时期,一般女性45-55,男性50-60.43、猝死: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6-12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这是一种急骤的,出人意料的的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

44、早衰综合症:由于各种原因,中壮年过早出现生理上的衰老,体制上的衰退,心理上的衰弱的现象。

45、流体智力: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智力,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相对地不受教育与文化影响。

46、晶体智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获得的智力,如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联想力等。一直保持相对稳定。

47、工作满意度:对工作本身及其相关方面有良性感受的心理状态。

48、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个体在工作重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

49、家庭暴力:共同生活中,家庭成员对另一成员直接或间接的暴力行为,它所造成的伤害包括身体上的,精神上的,以及对当事人各类权利的限制或侵犯。

50、失业:有劳动negligence的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没有得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

51、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并且老龄系数超过一定比例的人口结构状态。

52、抑郁症:主要以抑郁、孤僻、悲观等负面情绪为主,表现为对自身的极低的自我评价和对环境的极度悲观。

53、老年歧视:社会对老年群体毫无理由的偏见、刻板印象和差别待遇。

54、哀伤辅导:协助人们在面临悲伤事件时,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抒发正常的情绪,并健康的完成悲伤任务,以增进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能力。

55、老年痴呆:老年人长剑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精神性疾病,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情况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时空辨认 情绪等方面的障碍。

56、临终关怀:又称安宁照、善终服务等,主要指对生命临终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的生活护理 心理安慰及社会服务等全方位的缓解性、支持性关怀照顾。

篇7:信息组织名词解释

2、情报检索语言:一种由表达文献主题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词汇及规则组成的人工语言系统。

3、文献目录:通常是以各种媒体的文献单元为对象,11、复分表:亦称副表、辅助表、共性区分表,指由共性子目构成,供主表有关类目共同使用的表。

12、混合号码: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固定次序的符号系统构成的号码。

13、层累标记制:按照类目划分的等级配置相应位数号码,号码不仅可以反映类目次序,并可以根据标记对其进行记录、报道与揭示的工具,包括文献收藏目录和书目。

4、索引:是以文献集合中的文献单元或文献中的信息单元为揭示对象的检索工具。

5、检准率:亦称查准率、相关率、指系统实施检索时检出的与某一检索提问相关的信息资源量与检出的信息资源总量之比。

6、引用次序:在列举式分类法中,是指类目划分标准使用的先后顺序;在分面组配式分类法中,则表现为复合主题中不同组面被引用的先后次序。

7、信息资源分类:根据信息资源的内容属性和其他特征,将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和揭示的方法。

8、等级列举式分类法:是一种将所有的类目组织成一个等级系统,并且采用尽量列举的方式编制的分类法,亦称列举式分类法,枚举式分类法。

9、分面组配式分类法:是一种依据分析兼综合的原则编制的分类法类型。

10、基本部类:是为分类法的合理展开对知识范畴所做的最概括、最本质的划分。的位数判断出类目的等级,这种标记方式,称为层累标记制。

14、相关索引:是一种不仅可以从主题名称出发查找对应的类目,而且可以将被分类体系分散的一个主题各个方面的类目加以集中的工具。

15、同位类:从同一个上位类区分出来的一组处于同等地位的子类/目,称为同位类。

16、交替类目:为多重从属关系重复设置的类目中,规定不用来进行标引的类目。

17、分类标引:又称为归类,是指依据一定的分类语言,对信息资源的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判断、选择、赋予分类标识的过程。

18、确定使用本:根据文献单位分类标引的需要,对选定的通用性文献分类法进行适当调整的过程,称为确定使用本。

19、分类索书号:又称分类排架号,是表示一文献在分类收藏中位置的号码。

20、书次号:表示同类书先后次序的号码称为同类书区分号,亦称书次号。

21、主题法:直接以表达文献主题的语词做检索标识,以子顺为主要检索途径的标引和检索文献的方法。

22、标题法:标题法是一种以标题词作为主题标识,以词表预先确定的组配方式标引和检索的主题法。

23、叙词表:是一种将标引人员或用户的自然语言转换成规范化语言的术语控制工具;是概括各门或某一学科领域并由词义相关、语义相关的术语组成的可以30、元数据:一般认为,所谓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或关于数据的结构化的数据,是信息描述的结果。

32、MARC格式:机读编目(machine readable cataloging.MARC)格式是根据文献特点和文献机构

之间信息交换的需要建立的标准化的计算机可读形式。

33、计算机标识语言:(Markup Language)一种能描不断补充的规范化辞典。

24、主题词款目:亦称叙词款目,由叙词及其相关语义关系项构成的独立排检单位。

25、范畴索引:亦称分类索引,范畴表,是一种按照词汇所属学科或专业范畴编制的概略分类系统,是从分类角度查找叙词的辅助工具。

26、词族索引:是一种以词族为款目单元,按照款目词的字顺排列,供从等级关系的角度查找叙词的索引,亦称等级索引。

27、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是一种实现分类语言和主题语言兼容互换的系统。通常在一个检索语言系统中,对分类表部与主题词表部的术语、参照、标示、索引四部分实施统一的控制,以满足分类标引、主题标引的需要。

28、参照系统:通过在叙词下设置参照项的方式,在叙词之间建立起一种反映主题词之间联系的语义网络,是字顺表对词间关系进行控制的主要形式。

29、信息描述:亦称信息资源描述,是指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对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形式特征、物质形态等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活动。

述信息资源的格式成分、结构信息等数据的计算机语言。

篇8:盈余管理行为契约化解释

一、单方契约目标的实现——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动机

契约关系中的双方都是典型的经济人, 即为了实现各自契约目标, 往往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来谋求自身的利益。

随着分工的细化, 权利的所有者由于在知识、精力等方面的限制, 不能行使全部权利, 这就促使他们寻求具有专业知识充实, 精力充沛的代理人, 这样, 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步分离。然而, 委托人与代理人各自追求的目标并不一致, 财富最大化与工资薪金、闲暇时间最大化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激励与约束是两种解决途径, 其中通过薪酬进行激励的方式较为普遍, 即所有者与管理者签订薪酬契约, 约定目标绩效与薪酬的关系, 来激励管理者为股东价值最大化而努力, 然而多数绩效的考核与会计盈余信息挂钩, 在会计盈余的多寡决定薪酬高低的促使下, 管理者为了单方契约目标———薪酬最大化的实现, 会竭尽全力提高会计盈余而违背可靠性的要求, 即进行盈余管理。

通过承担债务的方式获取资本使用权是企业筹措资金的途径之一, 由此与债权人签订的契约即为债务契约, 债权人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 在让渡资本使用权时会对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严格的筛选, 只有当债权人认为收回本息保障较高的情况下, 才会与企业达成契约。由此可见, 债务契约的成立与否取决于企业的盈余信息是否满足债权人设置的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为了单方契约目标———筹措资金, 会通过盈余管理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符合债权人的要求。

作为企业利益相关者中的政府与企业也存在着契约关系。为保证财政收入, 调控宏观经济, 政府会向企业征收一部分税款, 即企业与政府之间签订的税收契约。然而, 政府制定的税法不可能是完备契约, 企业为了单方面的契约目标——节约税金支出, 会向下调节盈余, 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二、契约成本的降低———盈余管理行为存在的客观性

契约实质上是囊括了契约双方在未来预期的事件发生时所有的权利和义务。契约具有不完全性, 即契约双方并未能完全描述未来所可能发生的一切状况或者是未能完全规定某一方的责任。契约的订立需要付出成本, 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来看, 降低成本成为必然, 这其中就包括了契约成本, 而契约的不完全性又给企业降低契约成本创造了机会。以债务契约为例, 债权人往往设定最低流动比率、限制企业进行高风险的兼并及投资活动来保证承担债务的企业具备一定的债务清偿能力。然而, 契约的不完备性决定了债务契约不可能完全考虑到承担债务的企业未来将会发生的影响偿债能力的行为。另外, 契约所规定的只是行为的结果, 并未考虑到达到此种结果的途径, 在债务契约中就表现为, 承担债务的企业很可能通过影响盈余的方式将债权人所要求的流动比率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这样企业就可以顺利的获得资本的临时让渡, 维持企业的正常运作, 避免了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重新谈判成本。因此, 从降低契约成本的角度来看, 盈余管理的存在是有其客观性的, 只要盈余管理的程度不至于影响到相关者的利益, 适度的盈余管理是有必要的。

三、契约对方利益的保障———合理限制盈余管理行为的必要性

与企业订立契约的对象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如股东、债权人、政府等, 尽管企业为实现单方契约目标而产生了盈余管理的动机, 契约的不完全性又给了盈余管理一个实施的空间, 只要不损害到相关者的利益, 在一定的限度内是可以对其进行容忍的。然而, 由于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 管理者总是比相关者了解更多关于其经营业绩和发展潜力的信息, 因而利益相关者被至于信息的劣势一方, 由于权力以及信息上的优势, 管理者往往直接干预盈余信息的生成, 使其对自身有利, 这样, 管理者以牺牲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代价使自身私人利益得到了满足, 显然违背了中立性的原则。因此, 出于对契约对方利益的保障, 合理限制盈余管理行为是必要的。

四、结论

企业是由一系列契约组成的, 作为契约中的一方, 经济人性质的企业为了单方契约目标的考虑, 会进行盈余管理行为, 然而对于盈余管理并不能绝对的否定, 从降低契约成本、实现企业价值的角度来看, 适度的盈余管理是允许的, 但是如果盈余管理的程度已经违背了信息可靠性, 并损害到了相关者即契约对方的利益时, 就应当受到合理的限制。

参考文献

[1]顾兆峰.论盈余管理[J].财经研究, 2000.3.

[2]韩芳, 张志红.基于契约成本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分析机制[J].财会通讯, 2008.4.

篇9:“厌世”能否解释青年人极端行为

本该在追梦的季节却匆匆告别梦想,在盛开的花季却过早凋谢,不论伤人还是自杀,各方解读时常常将原因归结为年轻人因心理脆弱而产生的“厌世”情绪。然而,追本溯源,分析每一例个案,那些令人震惊的极端事件、匆匆而去的灰色身影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大环境?深藏着哪些令人心痛的原因?是否简单“厌世”就能解释所有问题?

“厌世”背后是绝望

2013年8月19日下午,一辆河南省安阳市区至安阳县北郭乡的A1路公交车发生一起持刀杀人案。据警方描述,一名男子持刀捅伤15人后跳车蹿入玉米地逃跑,两人在救治途中死亡,其余13人分别被送至安阳市人民医院、安阳县第二人民医院救治。安阳市人民医院和安阳县第二人民医院救治的伤亡名单显示,3名遇难者都是未成年人,最大的不到18岁,最小的仅有8个月。重伤者中有名18岁的女孩儿,刚刚领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只是录取通知书上已经沾满了血渍。造成这场悲剧的犯罪嫌疑人周江波,在作案、逃跑后忍受了一夜的饥饿后,被警方抓获。

据安阳市内黄县马上乡善宜阁村村书记杨春法及另几名村民称,周江波今年24岁,除父母外,还有一个上大学的哥哥。目前他的哥哥已经毕业,在北京工作。杨春法说,据他了解,周江波小学没有毕业,随后多年,多次前往天津等地打工,曾做过造船厂的工人。因为周的父母均50岁左右,完全可以侍弄家中的六七亩农田,因此周江波这些年很少回家。8月18日,周江波因为邻居周大飞家堆积护墙土一事,与之发生肢体冲突,用铁锹、剪子等利器将邻家3人砍伤。其中,周大飞的奶奶伤势较重。周江波因害怕而逃走,遂产生厌世心理。19日,他来到安阳一公交车上准备抢车撞其他车辆,在和司机发生争执没有夺到方向盘后,开始行凶并发生惨剧。

2013年7月7日,刘亚飞最后一次更新QQ空间,上传了一张3人合影,记录下他们最后的笑容。刘亚飞是湖北京山县人,1992年出生。7月7日,他与四川人程清亮和广西人黎树强相约来到广州白云区一个小旅馆,3人将门窗缝隙用封口胶贴好,服用安眠药,点燃木炭。7月8日,警方通报,当日下午1时许,警方在嘉禾南街发现3名男子倒卧在屋内。经医务人员检查,3人已死亡。刘亚飞堂兄钱伯说:“警察调出了他们的QQ聊天记录,他们厌世、绝望,于是相约自杀。”

刘亚飞出生在雁门镇北部的一个名叫白虎村的小村落。对于他轻生的原因,也许从村支书王平清的话中能体会一二:“像刘亚飞家这样的单亲家庭有10余户,现实的困境对这类家庭的孩子显得更加艰难。况且现在又流行拼爹,他们没有父母可以依靠。”父辈的死难或离弃让子辈从零开始。“小时候好办,有吃有住就行了。一旦他们长大,有想法有要求时,问题就来了。”这位村官认为,逆境可以锻炼人,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因逆境改变命运。

近年来,不论伤害他人还是轻生,类似事件频频见诸媒体。在这些案例中,嫌犯都不是精神病患者,轻生者也往往不是身处绝望,但他们却都选择采取极端方式发泄心中不满,“解决”心理问题。痛定思痛,人们似乎更应该对事发诱因进行深刻的反思。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那么反之,当一个年轻人吃了上顿没下顿,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和希望之时,会变得很危险。

这让我们感觉到,开放、包容还只是一种目标,前路光明而征途漫漫。

心理脆弱只是表面解读

各方往往将周江波、刘亚飞等类似事件的背后动因解读为年轻人心理脆弱。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80后”、“90后”视野开阔,有冲劲,综合素质更全面,但似乎显得比上一代人冲动、易怒,一旦遇到挫折或拒绝,容易表现过激,甚至一蹶不振,显得心理特别脆弱。从心理分析上来看,首先是缺少化解壓力的手段;其次,部分青少年心里一直存在“心理病毒”,那就是“如果……我就自杀”,遇到事件的突然刺激,就会激活“病毒语句”;再次,青少年生活空间狭小,遇到负面事件刺激更容易失去生活乐趣。

2013年5月2日,四川泸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北校区一名22岁的大学生坠楼身亡。6月14日凌晨,复旦大学一名男生在校内坠楼,虽然在第一时间送医急救,但仍然宣告不治。据复旦大学的学生透露,坠楼男生系复旦大学2012级历史系本科生。据警方介绍,在其寝室发现了遗书,上面称其“厌世”……这些年轻人,他们拥有青春与活力,应该正处在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年纪,却因着不同的悲观情绪而仓促结束自己的生命,给家人带来沉重的打击,也让无数人惋惜。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理科主任刘军对此解释:“总体来说是不能与时俱进,适应能力差。首先,社会变化太快,快到人们心理适应能力的提高难以跟上社会变化的脚步;其次,成年人自身的心理调节没有做得很好。家长们给予孩子过多的物质享受,回避不断变化的家庭、孩子存在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愤怒、悲伤、焦虑等情绪,以致孩子采取极端的行为。家长们常常帮孩子铺平成长道路,剥夺了孩子们体验生活的机会,让他们长不大,处理问题的能力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再者,社会的诱惑太多,年轻人自我功能没有很好地培养起来。家庭氛围的不适,学业的压力大,独立性与依赖性之间的矛盾,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生理发育激素水平改变以及过分理想化产生的孤独感,社会支持资源不充分等等。”

2013年又逢“史上最难就业年”,大量高校毕业生临近7月1日离校时节,工作仍无着落。看到家有“富爸爸”的同龄人,一毕业就进入企业管理层或者得到创业资助,再听到个别用人单位“萝卜招聘”的消息,不公平感从心底滋生。有人气馁,再怎么努力也没用,好工作轮不到寒门子弟。有人感叹,阶层固化严重,向上流动是空想。网络上、现实中,不少人表示“不再相信奋斗”。“无机会”似乎已成为青年逐梦的绊脚石。社会消极意识的产生与所处的环境和接触的事情息息相关,“厌世”情绪导致的一系列悲剧事件的背后,正是社会阴暗面的情绪爆发。由于越处于社会下层,“上升”路径更难、过程更艰辛,因此,当他们在青春期转型阶段,人格被认同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心理教育的缺失之处,便容易在此时集中爆发。

nlc202309051109

悲观情绪呼唤社会公平

一篇题为《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文章曾在网上被广泛传阅,引得无数网友跟帖评论,唏嘘不已。文章讲述了一个农村学子艰苦奋斗的人生经历:他经过艰苦的高中学习考入了上海某大学,后来他又读了研究生,勤奋工作,终于,他融入了这个城市。在一个午后,他遇见了一位当年的上海籍同学,于是请他喝一杯咖啡,他发现他们终于平等了,回头望去,他为此付出了18年的努力。这正是“穷人”上升通道窄的真实写照。

贫富分化和收入差距日益悬殊,这种社会分层现象在国内日益突出(基尼系数突破警戒线就是证明),并直接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更催生了更多“厌世”的悲剧。这些让人痛心疾首事件的发生,或者可以表面地归咎于这些年轻人的心理脆弱,情绪冲动,但是隐藏在这些因素背后的社会根源,更值得我们深思和重视。

1978年中国吹响的改革开放号角中,社会层面的最强音就是打破了“出身论”与“血统论”对人的桎梏。恢复高考,让无数青年有了改变命运的平等机会,实现了正常的社会流动。正是充分的阶层流动,为30多年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持续动力和人才支撑。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步伐明显加快,社会阶层的分化成为必然趋势。中国社科院2001年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将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虽然引发争议,但是每个社会实际上都存在一个地位较低的社会群体。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国有没有一个底层群体存在,而在于处在社会底层的人群日趋定型,缺乏改变自己命运的渠道和机会,难以实现公正、合理、开放的向上流动。

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张翼认为,分布在城市社会底层的草根群体仅在维持生命的延续,上升渠道还没有对他们真正开放。与此同时,一些年轻人“炫官”、“炫富”,在掩饰某些上层社会子弟无力驾驭财富与权力的同时,也给更多处于艰苦奋斗的年轻人群体带来了无处释放的被剥夺感。而当下的中国社会,官员与民众,富人与穷人,精英与草根,体制内与体制外,日益分成界限清晰的“你们”和“我们”,各自的话语体系犹如鸡同鸭讲。

而今,“无权势、无背景、无关系”的“80后”、“90后”年轻人一步入社会,面对的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凭借个人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社会经济地位的难度加大,他們要在事业上跟“官二代”竞争,在感情上与“富二代”竞争,不少人成为漂荡在城市的“蚁族”或“底层知识青年”。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决定着国家未来的走向。如果强烈的不公平感、挫败感与被剥夺感始终左右着一代年轻人的情绪,那么培养出的就是“愤怒的一代”,当他们成为国家主人翁时,可能就是一个“愤怒国家”,在世界上“愤怒崛起”。

幸福是以安全为前提的,我们的不安是由于随时会有人砍人,因为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精神病人砍人是不可理喻的,可当正常人砍杀无辜之时,那是由于他们不能安身立命而厌世、绝望。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提倡包容更不是一种言辞上的争辩,它需要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乃至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守土有责、履职尽责,对社会多一点责任,对他人多一点关爱。

防止阶层固化关键是建立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法”就是规则,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对滥用公权、破坏社会公平的人必须依法处理,而不是大事化小,敷衍民意。只有通过对每一起公众事件的穷追猛打,一查到底,让践踏规则的人付出相应代价,只有这样才能打破社会固化、板结的现状,重现底层民众向上流动的空间与活力。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壁垒,如户籍、入学与就业,让大众真切感受到:通过自身的努力,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与希望。

责任编辑 李菡丹

上一篇: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总结201下一篇:家初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