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2024-05-01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精选8篇)

篇1: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0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是指识别、测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以下简称PPP)项目的各项财政支出责任,科学评估项目实施对当前及今后财政支出的影响,为PPP项目财政管理提供依据。

开展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有利于规范PPP项目财政支出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实现PPP可持续发展。“通过论证”的项目,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编制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时,将项目财政支出责任纳入预算统筹安排。“未通过论证”的项目,则不宜采用PPP模式。

每一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省级财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具体比例,并报财政部备案,同时对外公布。

1、财政能力论证的政策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财金[2014]113号文)、国务院《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2013年96号文)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2、财政能力论证的方法论依据:依据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

3、财政能力论证的目的:通过对XXPPP支持基金覆盖的项目包清晰识别、测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下简称PPP)项目的各项财 政支出责任,科学评估在基金范围内的项目实施对当前和今后财政收支平衡状况的影响,评估PPP项目的财政责任支出预算对财政的承受能力,规范PPP项目的各项财政支出管理,有序推进项目的投资管理,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

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流程图 报告目录

第一章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概述

一、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释义

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目的

三、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内容

(一)主要参与方

(二)论证对象

(三)论证范围

(四)论证基准日

四、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依据

(一)国务院政策文件

(二)财政部政策文件

(三)发改委政策文件

五、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流程

第二章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概况

一、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背景

二、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基本情况

(一)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名称

(二)实施机构

(三)授权主体

(四)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产品和服务

三、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一)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选址

(二)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

(三)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建设期

2、特许经营期

(四)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资本金比例及资金来源

第三章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运作方式

一、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运营模式

二、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公司股权情况

三、授权及合作期限

(一)授权

(二)合作期限

四、风险分配框架

五、社会投资人投资回报模式

(一)可用性付费(二)运营服务费

(三)政府对项目的支出责任

(1)政府对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的资本金支出责任(2)运营期付费责任(3)政府支付方式

六、价格调整机制

第四章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风险及财政承受能力影响因素

一、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存在的风险与合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一)风险的定义

(二)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风险的特点

1、风险的多样性

2、风险的偶然性

3、风险的阶段性

4、风险的渐进性

二、财政承受能力影响因素

(一)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

(二)财政内部因素

1、财源结构不合理是形成地方财政风险的经济因素

2、不合理的财税体制

3、债务负担日益沉重是财政风险不断累积的直接因素

4、地方财政过度扩张有可能加剧地方财政风险

第五章 财政支出责任的识别和测算

一、财政支出责任识别

(一)股权投资支出责任

(二)运营期支出责任

(三)风险承担支出责任

(四)配套投入支出责任

二、财政支出责任测算

第六章 财政承受能力评估

一、财政支出能力评估

(一)2012-2016年XX市XX区财政收支情况

(二)XX市XX区未来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测

(三)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PPP项目实施对财政支出的影响

二、行业和领域均衡性评估

三、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结论

第七章 信息披露

附图、附表:

1、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流程图

2、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目标段范围 图

3、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模式示意图 表

1、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风险分配基本框架 表

2、政府各年付费规模 表

3、财政对本项目的支出责任

表4、2012-2016年XX市XX区财政总收入 表5、2012-2016年XX市XX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表6、2016-2045 年XX市XX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测

7、财政对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

篇2: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相对于政府传统项目开发模式及公共融资方式,PPP项目有以下比较优势:

1、提高公共财政使用效率 PPP项目一般由社会私人资本或者联合体融资建设及运营,提供公共服务。共用财政投入很少,较好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这对公共财政短缺的情况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捆绑了建设和经营,并以服务和产出付费,使得私人部门能够发挥最大的能动性,通过创新、自我施压等避免项目成本超支。在风险管理上的合理分配和良好的合作机制也使得项目失败的概率大大降低,避免了公共资源的浪费。

2、保障项目和公共服务质量 评审中标的私人资本或联合体组建项目公司建设项目并提供公共服务。联合体一般是由建设方、融资方、运营方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它比传统开发模式具有更好的内部协调能力。另外,很多PPP项目通过引进国际知名建设、管理机构,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3、实现合作双方互利共赢 合理的PPP模式可以平衡公私双方的权责利。在风险分配上遵循“最优承担”原则,即将风险分配给最有能力承担的一方。同时,全寿命周期特点使得合同具有较大的灵活空间,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既能维护共用部门的利益,也能最大限度满足私人资本的诉求。

PPP项目在第一个项目识别阶段,项目发起时需要提供《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第一步,尤其对于投资规模大、社会影响广泛的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项目建议书主要是从项目自身的客观条件方面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般由项目发起人向发改委部门报送,提出立项申请,发改部门审查通过后下达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作为拟建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单位应为国家或地方发改委。

项目建议书大纲

一、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概况

(一)、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名称

(二)、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规模

二、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必要性

(一)、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现状及预测

(二)、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必要性

三、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规划

(一)、拟建地点

(二)、建设方案

(三)、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进度安排

四、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政策条件

(二)、建设区建设条件

(三)、建设技术条件

五、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投资估算

(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六、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计

(一)、经济效果

1、财务评价

2、国民经济评价

(二)、社会效益

1、环境影响

2、社会影响

篇3: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摘要:我国拟采用PPP模式加快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由于充电设施数量多、投资额大,有必要对项目中投资方的风险加以系统研究,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文章走访上海深圳等地开展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识别风险权重,构建马科维茨模型,确定投资方风险权重。结果表明,运营风险、信用风险等非系统风险是主要风险,社会投资方和政府承担风险权重接近,但社会资本以运营和维护风险为主,政府以信用和政策风险为主。

关键词:充电设施;PPP;风险分担;层次分析法;马科维茨模型

一、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大力推广电动汽车,为了匹配新投产的电动汽车,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部委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中提出,至2020年建成由450多万个充电桩组成的充电设施体系网。以目前市场价慢充桩2万元/个、快充桩20万元/个估算,仅建成体系网的资金就需600亿元,加上运营阶段后的人力财力成本,这将形成巨大的资金缺口。现阶段政府迫于财政压力无法满足充电设施体系网的投资需求,希望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其中,以PPP的形式合作完成建设和运营工作。

由于充电设施项目数量多、分布广、投资额大,有必要在项目实施之前,详尽地评估各环节的风险因素,并按投资者的特点进行风险分配,以此衡量不同投资者之间的责任和收益。对于风险的分担研究有助于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处理。本文从充电设施的实际现状出发,以项目潜在的风险及风险之间的比较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理评价方法构建模型,得到政府和社会资本的项目投资风险承担比例,为政府管理和社会资本投资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 文献综述

通过查询,列入国家PPP项目仅有天津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项目,较为全面的充电设施风险分担研究较少,只有少数集中的风险因素研究。郭建龙指出充电设施电力负荷的风险因素并分析相互之间的影响。

基础设施PPP项目在风险分担时,由最有能力控制、管理的一方承担。在此基础上,基础设施项目的风险分担方法分为评价和运算方法,评价方法包括博弈评价法、数学模拟实验法和层次分析法,运算方法较多。博弈评价法侧重估算主体互动产生影响的风险,李林构建了完全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PPP项目风险分配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得到相应子博弈均衡。蒙特卡洛模拟法适用性广泛,孙燕君采用蒙特卡洛法分析氯气泄漏事故中的主要风险,得到模拟结果与概率分布。层次分析法所需定量数据较少,李妍采用优化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础设施的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应用性较强。

由于我国的充电设施PPP项目尚处于初期阶段,缺乏相关资料和历史信息,而博弈评级法需要投资者的历史行为作为参考,并且蒙特卡洛模拟法准确性提高较慢,若产生伪随机数还会导致模拟结果错误;层次分析法所需的历史数据少,并能将难以量化的风险因素定量化评估。尽管有一定的主观性,但通过走访政府、社会资本和学者,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减评价模型带来的主观性。本文通过走访上海深圳等地开展问卷调查,搜集政府、专家学者、充电设施投资公司关于充电设施PPP项目的风险评价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风险评价模型识别风险权重,构建马科维茨模型,确定投资方在充电设施项目中的风险权重。

三、 研究方法

1. 风险初次分配。风险初次分配是指结合充电设施PPP项目的特点,将项目中涉及的风险按投资者的特点与能力在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分配,确定风险权重与分担主体。结合我国基础设施PPP项目的特点,参考文献Loosemore M、柯永建、宋金波和Xu Y等文献,总结归纳出对充电设施项目影响较大的系统与非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因素有政策风险、金融风险、法律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非系统风险因素有:(1)信用风险;(2)建造风险,包括技术、变更和完工风险;(3)运营风险,包括管理、维护和资金等风险;(4)市场风险,包括互补风险和竞争风险。充电设施PPP项目的风险较为复杂,因此对于风险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积法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得到投资方关于各风险因素的权重,并采用七级评价法确定风险承担主体。

2. 风险再次分配。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引入数学模型计算投资方之间的共担风险比例。经济学上的马柯维茨模型构建了一个最优投资组合,使得投资组合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投资收益最大,或者在一定的收益水平下风险最小。对于充电设施PPP项目来说,假设有n个投资者参与项目,根据描述“收益确定的前提下,风险水平最小”,可以构建如下的马科维茨模型:

X=R是給定期望回报的前提下,项目风险σ2最小的投资组合。通过引入Lagrange乘子法,得出了共担风险中各投资方所承担的比例,与初次分配的结果汇总,得出了其在项目中所承担的风险权重。

四、 实证分析

2015年9月~2016年1月,本文对上海深圳等地的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充电设施投资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50份问卷,收回41份,删除信息缺失和无效问卷7份,余下有效问卷34份。这34份问卷中,来源于政府部门的9份,专家学者13份,投资公司12份;学历在硕士研究生以上的16份,本科11份,高中及以下4份,未给出的3份。整理搜集的数据,得到以下结果。

1. 风险初次分配。

(1)风险权重分析。通过整理判断矩阵,计算得到特征向量结果如下:

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因此λMAX对应的特征向量即为各个风险的权重。最终权重=准则层权重×一级因素权重×二级因素权重,各风险的最终权重结果如表1所示。

(2)风险承担主体分析。根据搜集的数据,检验判断不同评价关于风险分担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零假设为34份评价对各项风险因素而言不存在显著差异。Kruskal Wallis检验结果显示,渐近显著性(双侧)为0.893并大于0.025。所以接受零假设,可认为数据是来源于同一个整体,不存在显著差异。

采用七级评价法时,评价范围划分为三个区间,分别是[1,3)为政府独自承担,[3,5)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承担,[5,7]为社会资本独自承担。统计数据之后,有10项风险的评价结果非常集中,均分布在同一区间内,因此可以认定这些风险的承担主体为区间对应的投资者,如表2所示。

余下6项风险的评价结果较为分散,均存在横跨至少两个区间的现象,需要通过单侧检验确定其承担主体。经验证,这6项风险评价结果符合正态分布,使用t检验进行单侧检验,检验结果(a=0.05)如表2所示。

参照表2可以发现,对于政府或社会资本独自承担的风险项,评价结果相对集中和统一,标准差较小;对于政府或社会资本共担的风险项,评价结果相对分散,标准差较大。这说明尽管数据来源不同,但对独自承担风险的评价比较一致,对于共担风险的评价由于受到评委自身的影响存在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通货膨胀的均值为5.18,位于[5,7]区间,但是在零假设:μ<5条件下不显著,因此它还是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承担。结合上一节的结果,得出政府承担的风险权重为31.13%,社会资本风险权重为45.83%,共担风险的风险权重为23.04%。

2. 共担风险的再分配。在风险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共担风险进行再分配,明确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承担比例。计算之前,先分析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投资偏好。

政府部门投资充电设施项目,更多地是考虑社会整体效益而非单单只是为了投资收益。因此采用十年期国债一级市场发行收益率作为政府投资回报的一个衡量标准,见表3,数据来源于万德。社会资本投资充电设施项目,是为了获得项目收益,参与充电设施的项目时主要是考虑自身的投资回报。因此,采用电力供应业资本收益率衡量社会资本的投资回报,见表3,数据来源于万德。

五、 结论与建议

充电设施PPP项目以非系统风为主,说明项目在微观层面导致项目受损的可能性远高于宏观层面。非系统性风险中影响突出的是运营风险和信用风险,这表明微观上项目受到运营和投资人信用的影响较大。

运营风险中影响最大的是社会投资方承担的管理风险和维护风险。在充电设施实际运行中,成本控制、效率提升、充电时间与车辆数量的调整等工作使得管理变的困难。充电项目分布更广,设备更复杂,这些都增加了维护的难度。对此,社会投资方应该提高充电设施PPP项目的运营水平,建立运营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信息披露规范化,提高充电设施的整体效益。

信用风险以政府信用风险为主,这是因为政府在项目中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除外,由政府承担的互补风险和政策风险在最终权重中占比也较高,对项目的影响也较大。当前,政府无论是在电动汽车行业还是充电设施行业,都居于主导地位。对此,政府一方面应建立监督机制接受新闻媒体和公众的监督,发挥调控职能,保持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政策的稳定性,支持行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应优化行政审批,建立产业信息平台和沟通机制。这样才能有效消除社会资本进入的顾虑,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到充电设施项目中,保证项目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郭建龙,文福拴.电动汽车充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其对策[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35(6):1-9.

[2] 李林,刘志华,章昆昌.参与方地位非对称條件下PPP项目风险分配的博弈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3,33(8):1940-1948.

[3] 李妍,赵蕾.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PPP项目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以上海莘庄CCAP项目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5,(5):17-23.

[4] 柯永建,王守清,陈炳泉.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分担[J].建筑经济,2008,(4):31-5.

[5] 宋金波,宋丹荣,姜珊.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的风险分担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7):71-79.

作者简介:马晓明(1962-),男,汉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环境管理、环境金融及环境数学模型;陈栋(1990-),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环境金融与管理;计军平(1983-),男,汉族,江苏省苏州市人,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博士后,北京大学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环境金融与管理。

篇4: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导读: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财金[2015]21号)第十七条:“折现率应考虑财,结合本项目实际,本项目折现率选定为4%,4、利润率选择:依据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财金[,根据项目实际,经测试选定项目投资合理利润率为8%,(详细参见附件九:项目财务方案分析筛选说明),5、项目周期设定:根据上述折现系数为4%,经对项目财务现金流量测算分析,项目在25年周期的净现值

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财金[2015]21号)第十七条:“折现率应考虑财政补贴支出发生年份,并参照同期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合理确定”,结合本项目实际,折现系数参考国债收益率确定,经网上查询,2015年3月27日中国国债收益率:20年期收盘价格为4.017%,30年期的收盘价格为4.19%,综合平均按4.1%,考虑市场因素和经济增长因素,结合市政公用行业情况,本项目折现率选定为4%;

4、利润率选择:依据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财金[2015]21号)第十八条“合理利润率应以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水平为基准,充分考虑可用性付费、使用量付费、绩效付费的不同情景,结合风险等因素确定”,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长期贷款利率约为8.19%(=基准利率5.65%*[(下限0.9+上限2)/2]=5.65%*1.45=8.19%),根据项目实际,分别按7%、8%、9%三个投资收益率方案的进行现金流量对比分析,经测试选定项目投资合理利润率为8%。

(详细参见附件九:项目财务方案分析筛选说明)。

5、项目周期设定:根据上述折现系数为4%,利润率为8%设定,经对项目财务现金流量测算分析,项目在25年周期的净现值为1233.10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18.9年,动态投资回收期20.8年,内部收益率为5.47%,与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基本持平,方案具有一定吸引力,可行性强,故项目生命周期方案为25年较为合适;如果项目周期为20年,运营期18年,则项目财务净现值为-197.42万元,内部收益率

(FIRR)为3.68%,低于银行贷款基准利率,方案不具有吸引力和融资可行,故20年期限不可取。

以上参见附件六:项目财务现金流量分析表(利润率=8%)以及附件九:项目财务分析方案筛选说明。

6、政府自留风险承担成本包括政府按比例承担的法律、政策等所支出的成本。3.2.3计算初始PSC值

初始PSC值=(建设成本-资本性收益)+(运营成本-第三方收入)+其他成本(1)建设成本:本项目未完投资8000万元,计划分两年投入。

(2)资本性收益:项目运营末年的折旧残值,参照会计折旧规定,项目残值为投资金额的5%。本项目估算实际投资10506万元,政府已经形成的投资不作为资本性投资,社会资本投资8000万元按照100%固定资产形成率测算,资本性收益为400万元,因项目到期后设施全部无偿移交给政府,收益资本性收益应归政府收益;

3)运营成本:项目运营期内的管理费用、检测维护费用等。项目运营成本参考《河南省吨污水处理运营费用参考指标》以及其他同类项目,并根据本项目自身情况确定费用取值,经测算,本项目年运营成本285.65万元(详见附件一:项目运营成本测算分析表以及附件十:项目运营成本测算说明)。

(4)第三方收入:政府按照测算核定价格(或最终竞争价格)付给项目公司的服务费收入。本项目为完全政府付费项目,第三方收入全部属于社会资本方收入,由于政府承担全部付费责任,为便于分析,将政府付费金额作为政府第三方收入为负值计算。

(5)其他成本:本项目不存在其他成本。3.2.4竞争性中立调整值

竞争性中立调整值是为了消除政府传统采购模式下公共部门相对社会资本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主要包括政府比社会资本少支出的土地费用、行政审批费用、所得税等有关税费。本项目是政府付费的市政公用设施在建项目,竞争性中立调整值主要为营业税金和所得税,传统模式下,政府拨付项目运营费用,不产生营业税金和企业所得税,采用PPP模式项目公司取得收入应按照税法规定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产生利润要缴纳所得税。

税金及附加=项目生产量*付费单价*税率 =3650万吨×0.2599元/吨×3.36%=31.87万元;

所得税=(项目收入-运营成本-税金及附加)×所得税率 =(3650万吨×0.2599元/吨-285.65万元-31.87万元)×25%=157.78万元

竞争性中立调整值=税金及附加+所得税 =31.87+157.78=189.65万元 3.2.5风险承担成本

由于项目的风险概率和风险后果值难以预测,因此风险承担成本结合本项目实际,按照可转移风险、可分担风险以

及不可转移分担风险进行分类,采用分类比例法进行测算。

第一类可转移风险包括:项目建设期间可能发生的组织机构、施工技术、工程、投资估算、资金、市场、财务等风险,项目公司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后,大部分风险可以有效转移,风险承担成本按项目建设成本的5%考虑,即400万元,其中自留风险占20%为80万元,可转移风险占80%为320万元。

第二类可分担风险包括: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法规政治风险、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风险等,需要政府和项目公司共担的风险,按照项目建设投资的1%考虑为80万元,项目公司和政府各分担50%;

第三类不可转移风险包括:主要项目运营期间受消费物价指数、劳动力市场指数等影响可能发生的价格调整和利润率对运营补贴支出风险责任,不可转移和分担,由政府承担风险支出。按照项目运营成本5%考虑,经测算为14.28万元,鉴于本项目运营维护简单的特点,项目运营期内不再考虑每年增长变化因素进行调价,影响成本增长超过5%时,可以按照程序申请调整服务费价格,具体调价方式在项目管理合同中双方协商确定。

3.2.6折现率

4%。3.2.7测算结果

经测算,本项目初始PSC值、PSC值和PSC现值如下:(详见附表二:项目PSC值测算分析表),经测算本项目PPPs值和PPP现值如下:,(详见附件三:项目PPPs值测算分析表),计算得到项目全生,3.5物有所值评价结论,根据物有所值评价要求,当物有所值评价量值和指数为,说明项目适宜采用PPP模式,本项目为全额政府付费项目,金流支撑能力,四、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本项目是东区污水厂升级改造的配套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安阳市发改委(安发改城市[20

初始PSC值=14,169.95万元; PSC值=20,860.44万元; PSC现值=15,393.64万元。

(详见附表二:项目PSC值测算分析表)。3.3 PPPs值计算

经测算本项目PPPs值和PPP现值如下: PPPs值=18,341.77万元 PPP现值=11,031.50万元

(详见附件三:项目PPPs值测算分析表)。3.4 计算结果

综合上述PSC值和PPPs值的分析,计算得到项目全生

命周期PSC值和PPPs值,并进行分析比较。具体计算结果见下表: 物有所值指标分析表 3.5 物有所值评价结论

根据物有所值评价要求,当物有所值评价量值和指数为

正的,说明项目适宜采用PPP模式,否则不宜采用PPP模式。物有所值量值和指数越大,说明PPP模式替代传统采购模式实现的价值越大。

本项目为全额政府付费项目,费价机制透明合理、有现

金流支撑能力,物有所值量值和指数均为正,适宜采用PPP模式。

四、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地技术,建设湿地面积约为43公顷,主要建设内容为提升泵站1座、输配水管线6.87公里、湿地工程、植物种植、河道修复、河道清淤、绿化景观、橡皮坝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地址位于安阳市东区污水处理厂排水口,沿茶店坡沟河道两侧规划绿化用地向东至文白棉路,全长约6.5公里。采用潜流人工湿地+表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安阳市发改委(安发改城市[2013]15号)复批,工艺技术方案可行性。项目于2013年9月开工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约3400万元。

项目投资估算1.28亿元,市住建局争取环保部“三河、三湖”海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专项资金2500万元已经到位,地方配套资金未落实,根据工程建设实际,项目实际投资

10500万元,其中:未完工程估算约8000万元。为加快和推进项目建设,拟采用BOT模式完成建设并运营,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社会投资者进行特许经营权合作,由社会投资者成立项目公司负责筹集资金完成建设并负责项目的整体运营与管理。

本项目PPP的实施机构为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5年5月24日作为安阳市PPP项目正式对外发布推介; 项目物有所值评估已经完成,为了科学评估项目实施对当前及今后财政收支平衡状况的影响,并为PPP项目财政预算管理提供依据,需要对项目的各项财政支出责任能够清晰识别和测算。

4.1责任识别

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应政府承担不同 的义务,财政支出责任主要包括股权投资、运营补贴、风险承担、配套投入。4.1.1股权投资支出

股权投资支出责任是指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组建项

目公司的情况下,政府承担的股权投资责任。本项目采取社会资本全资方式组建项目公司,因此,项目不存在政府股权投资支出。

4.1.2政府承担运营补贴支出

运营补贴支出责任是指在项目运营期间,政府承担的直 接付费责任。不同付费模式下,政府承担的运营补贴支出责 任不同。

本项目采用政府付费模式,项目运营期间,政府承担全部直接付费责任,政府每年直接付费数额包括:社会资本方承担的年均建设成本(折算成各现值)、运营成本和合理利润。

风险承担支出

风险承担支出责任是指由政府承担风险带来的财政或有支出责任。本项目由社会资本成立项目公司运作,因此政府不需要按照所出资比例承担项目风险。由于项目的风险概率和风险后果值难以预测,因此风险承担成本结合本项目实际,按照可转移风险、可分担风险以及不可转移分担风险进行分类,采用分类比例法进行测算。

第一类可转移风险包括:项目建设期间可能发生的组织机构、施工技术、工程、投资估算、资金、市场、财务等风险,项目公司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后,大部分风险可以有效转移,风险承担成本按项目建设成本的5%考虑,即400万元,其中自留风险占20%为80万元,可转移风险占80%为320万元。

第二类可分担风险包括: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法规政治风险、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风险等,需要政府和项目公司共担的风险,按照项目建设投资的1%考虑为80万元,项目公司和政府各分担50%;

第三类不可转移风险包括:主要项目运营期间受消费物价指数、劳动力市场指数等影响可能发生的价格调整和利润按照项目运营成本5%考虑,鉴于本项目运营维护简单的特点,项目运营期内不再考虑每年增长变化因素进行调价,具体调价方式在项目管理合同中双方协商确定,包括土地征收和整理、建设部分项目配套设施、完成项目与现有相关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本项目配套投入支出责任主要指建设用土地实物投入和已完工程投资,为降低项目运营成本支出,减少财政负担,不作为项目资本,项目占地采用无偿划拨方式,项目建成完工后,依据审定结果

率对运营补贴支出风险责任,不可转移和分担,由政府承担风险支出。按照项目运营成本5%考虑,经测算为14.28万元,鉴于本项目运营维护简单的特点,项目运营期内不再考虑每年增长变化因素进行调价,影响成本增长超过5%时,可以按照程序申请调整服务费价格,具体调价方式在项目管理合同中双方协商确定。4.1.4配套投入支出

配套投入支出责任是指政府承诺将提供的配套工程等其他投入责任,包括土地征收和整理、建设部分项目配套设施、完成项目与现有相关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对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

程未完部分实施BOT建设完成并整体运营,为降低项目运营成本支出,减少财政负担,已经到位的中央专项资金和政府配套土地投入,不作为项目资本,故不考虑配套投入支出责任。

项目占地采用无偿划拨方式,项目建成完工后,由政府审计部门进行投资审定,依据审定结果编制项目财务竣工决算报告和完整的项目资产清单(含土地数量及手续),作为合同附件,用于界定社会资本实际完成投资额和项目资产运营、维护、管理的依据,合同期满后项目公司将项目资产及相关权利等完整无偿移交给政府或政府指定机构。4.2支出测算 4.2.1股权投资支出

本项目由社会资本成立项目公司运作,政府不在项目公司占有股权,故政府股权投资支出为零。4.2.2风险承担支出

由于项目风险支出数额和概率难以准确测算,按照项目的全部建设成本和全生命周期内的运营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风险承担支出。

(1)可转移风险成本=项目建设投资×风险比例×自留风险比例×政府股权比例 =8000×5%×20%×0=0,即由项目公司全部承担;

(2)分担风险成本=项目建设投资×风险比例×政府分担比例 =8000×1%×50%=40万元

(3)不可分担转移风险=运营成本×风险比例 =285.65×5%=14.28万元,由政府风险承担成本

=承担的可转移风险成本+分担风险成本+不可分担转移风险成本 =0+40+14.28=54.28万元(年均)。4.2.3测算结果(1)政府支出

在项目分析生命周期25年内,经测算政府共需支出19,600.80万元,考虑到在全生命周期内发生的具体时间,采用4%的折现率,政府累计支出现值为11,951.34万元。(具体计算结果见附表四:项目财政支付能力测算分析表);

(2)当年运营补贴支出数(不含风险支出)

={[8000×(1+8%)×(1+4%)n]/23}+运营成本×(1+8%)=14305.81/23+308.5 =621.99+308.50 =930.49万元(平均值)。

经测算,项目运营期23年内各运营补贴支出现值合计21,401.36万元,平均每年930.49万元(具体每年运营补贴支出现值情况,参见附表五:运营补贴支出测算分析表)。

价格调整机制对政府补贴支出的影响

主要指价格调整和利润率对运营补贴支出责任影响,受消费物价指数、劳动力市场指数等因素影响,按照项目运营成本5%考虑测算为14.28万元,由政府承担风险支出,鉴于本项目运营维护简单的特点,项目运营期内不再考虑每年增长变化因素进行调价。如果运营期内受消费物价指数、劳动力市场指数等因素影响成本增长超过5%时,可以按照程序申

请调整服务费价格,具体调价方式在项目管理合同中双方协商确定。4.3财政支出基数

安阳市市本级财政预算收支测算分析表

单位:(亿元)该项目属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是公共服务领域的PPP项目,而目前安阳市仅在污水处理设施项目采用PPP模式,本项目政府支出责任主要包括运营期付费支出和风险承担支出,安阳市已经实施和拟实施的PPP项目总支出1.46亿元,在财政承受能力范围内,项目适宜采用PPP模式,建议项目PPP实施模式为BOT,合同期限为25年,附件一:项目运营成本测算分析表附件二:项目PSC值测算分析表附件三:项目PPPs,4.4.4补贴支出比例

4.5行业和领域均衡性分析评估

该项目属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是公共服务领域的PPP项目,是国家鼓励采用PPP模式的行业和领域范围。随着经 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提高,垃圾处理、污泥处置、供水、供热、供气、城市景观等均可适应PPP模式建设,而目前安阳市仅在污水处理设施项目采用PPP模式,整个公共服务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4.6论证结论

本项目政府支出责任主要包括运营期付费支出和风险承担支出,从上述表列数据可以看出,安阳市已经实施和拟实施的PPP项目总支出1.4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2亿元的2.59%,在财政承受能力范围内,项目适宜采用PPP模式。建议项目PPP实施模式为BOT,合同期限为25年。

篇5: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共部门-私人企业-合作”的模式)指的是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融资模式。

PPP模式的一个典型结构是公共部门与中标单位组成的特殊目的公司签订特许合同,由特殊目的公司负责融资、建设及经营。这种融资形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换取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政府的财政困境。

PPP项目运营的一种形式

“物有所值”评价是PPP项目实施的前置条件,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评判,一是直观上的性价比最高,即价格和性能综合考虑最优;二是从全生命周期来衡量的价格最优,即从采购、使用到处理的全过程成本最低;三是综合经济、社会效益考虑的性价比最高,通过将质量、价格和效益进行权重分配后综合评价。财政部、农业部日前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将重点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绿色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农产品物流与交易平台,“互联网+”现代农业等六个重点领域。

PPP模式适用于具有公共服务属性、政府无法独立承担、期限较长又具有微利的项目,农业产业建设与PPP模式的特点不谋而合,且市场规模巨大。

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是下一步三农工作的重点,因为目前农业投资的主体是财政,未来必须以财政作为杠杆撬动更多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资农业,这也是国家正在推行的政策方向。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田园综合体项目基本情况

(一)田园综合体项目背景

(二)田园综合体项目名称

(三)田园综合体项目位置与范围

(四)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

(五)田园综合体项目实施进度

(六)田园综合体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田园综合体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田园综合体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二、田园综合体项目财务分析

(一)资金筹措

(二)田园综合体项目总成本与费用

(三)田园综合体项目收入 第二章 田园综合体项目运作方式

一、田园综合体项目实施机构、授权出资机构

二、田园综合体项目运作方式

三、田园综合体项目公司股权情况

四、授权及合作期限

(一)授权

(二)合作期限

五、风险分配框架

六、付费机制

(一)政府付费的内容(1)可用性付费(2)运营服务费

(二)政府对项目的支出责任(1)政府对本项目的资本金支出责任(2)运营期付费责任(3)政府支付方式

第三章 田园综合体项目物有所值定性评价

一、物有所值评价概述

二、物有所值定性评价主要内容

三、物有所值定性评价程序

四、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一)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二)基本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三)补充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五、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意见及结论

(一)基本评价指标分析

1、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

2、风险识别与分配(1)组织机构风险(2)技术风险(3)工程风险(4)投资估算风险(5)资金风险(6)市场风险(7)政策风险(8)财务风险(9)不可抗力风险

3、绩效导向与鼓励创新

4、潜在竞争程度

5、政府机构能力

6、可融资性

(二)补充评价指标分析

1、田园综合体项目规模

2、预期使用寿命

3、田园综合体项目资产种类

(三)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意见

(四)物有所值定性评价结论 第四章 物有所值定量分析

一、物有所值定量分析

二、设定参照项目

三、参数指标选择

四、计算建设和运营维护净成本

五、PPP 值计算

(一)股权投资支出

(二)运营补贴支出

(三)风险承担

(四)配套投入支出

(五)计算结果

(六)小结

(七)计算附表 附表

1、PSC 值计算表 附表

2、PPP 值计算表

附表

3、运营成本和运营收入明细表 附表

4、还本付息表

第五章 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审意见附件 附件

1、基本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附件

2、补充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附件

3、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分表 附件

4、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分汇总表 附件

5、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意见

关联报告:

篇6: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值评价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共部门-私人企业-合作”的模式)指的是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融资模式。

PPP模式的一个典型结构是公共部门与中标单位组成的特殊目的公司签订特许合同,由特殊目的公司负责融资、建设及经营。这种融资形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换取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政府的财政困境。

PPP项目运营的一种形式

“物有所值”评价是PPP项目实施的前置条件,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评判,一是直观上的性价比最高,即价格和性能综合考虑最优;二是从全生命周期来衡量的价格最优,即从采购、使用到处理的全过程成本最低;三是综合经济、社会效益考虑的性价比最高,通过将质量、价格和效益进行权重分配后综合评价。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湿地公园及河道治理项目基本情况

(一)湿地公园及河道治理项目背景

(二)湿地公园及河道治理项目名称

(三)湿地公园及河道治理项目位置与范围

(四)湿地公园及河道治理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

(五)湿地公园及河道治理项目实施进度

(六)湿地公园及河道治理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湿地公园及河道治理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湿地公园及河道治理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二、湿地公园及河道治理项目财务分析

(一)资金筹措

(二)湿地公园及河道治理项目总成本与费用

(三)湿地公园及河道治理项目收入 第二章 湿地公园及河道治理项目运作方式

一、湿地公园及河道治理项目实施机构、授权出资机构

二、湿地公园及河道治理项目运作方式

三、湿地公园及河道治理项目公司股权情况

四、授权及合作期限

(一)授权

(二)合作期限

五、风险分配框架

六、付费机制

(一)政府付费的内容(1)可用性付费(2)运营服务费

(二)政府对项目的支出责任(1)政府对本项目的资本金支出责任(2)运营期付费责任(3)政府支付方式

第三章 湿地公园及河道治理项目物有所值定性评价

一、物有所值评价概述

二、物有所值定性评价主要内容

三、物有所值定性评价程序

四、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一)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二)基本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三)补充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五、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意见及结论

(一)基本评价指标分析

1、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

2、风险识别与分配(1)组织机构风险(2)技术风险(3)工程风险(4)投资估算风险(5)资金风险(6)市场风险(7)政策风险(8)财务风险(9)不可抗力风险

3、绩效导向与鼓励创新

4、潜在竞争程度

5、政府机构能力

6、可融资性

(二)补充评价指标分析

1、湿地公园及河道治理项目规模

2、预期使用寿命

3、湿地公园及河道治理项目资产种类

(三)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意见

(四)物有所值定性评价结论 第四章 物有所值定量分析

一、物有所值定量分析

二、设定参照项目

三、参数指标选择

四、计算建设和运营维护净成本

五、PPP 值计算

(一)股权投资支出

(二)运营补贴支出

(三)风险承担

(四)配套投入支出

(五)计算结果

(六)小结

(七)计算附表 附表

1、PSC 值计算表 附表

2、PPP 值计算表

附表

3、运营成本和运营收入明细表 附表

4、还本付息表

第五章 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审意见附件 附件

1、基本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附件

2、补充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附件

3、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分表 附件

4、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分汇总表 附件

5、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意见

关联报告:

篇7: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共部门-私人企业-合作”的模式)指的是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融资模式。

PPP模式的一个典型结构是公共部门与中标单位组成的特殊目的公司签订特许合同,由特殊目的公司负责融资、建设及经营。这种融资形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换取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政府的财政困境。

PPP项目运营的一种形式

“物有所值”评价是PPP项目实施的前置条件,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评判,一是直观上的性价比最高,即价格和性能综合考虑最优;二是从全生命周期来衡量的价格最优,即从采购、使用到处理的全过程成本最低;三是综合经济、社会效益考虑的性价比最高,通过将质量、价格和效益进行权重分配后综合评价。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处置场项目基本情况

(一)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处置场项目背景

(二)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处置场项目名称

(三)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处置场项目位置与范围

(四)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处置场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

(五)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处置场项目实施进度

(六)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处置场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处置场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处置场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二、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处置场项目财务分析

(一)资金筹措

(二)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处置场项目总成本与费用

(三)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处置场项目收入 第二章 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处置场项目运作方式

一、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处置场项目实施机构、授权出资机构

二、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处置场项目运作方式

三、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处置场项目公司股权情况

四、授权及合作期限

(一)授权

(二)合作期限

五、风险分配框架

六、付费机制

(一)政府付费的内容(1)可用性付费(2)运营服务费

(二)政府对项目的支出责任(1)政府对本项目的资本金支出责任(2)运营期付费责任(3)政府支付方式

第三章 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处置场项目物有所值定性评价

一、物有所值评价概述

二、物有所值定性评价主要内容

三、物有所值定性评价程序

四、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一)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二)基本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三)补充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五、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意见及结论

(一)基本评价指标分析

1、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

2、风险识别与分配(1)组织机构风险(2)技术风险(3)工程风险(4)投资估算风险(5)资金风险(6)市场风险(7)政策风险(8)财务风险(9)不可抗力风险

3、绩效导向与鼓励创新

4、潜在竞争程度

5、政府机构能力

6、可融资性

(二)补充评价指标分析

1、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处置场项目规模

2、预期使用寿命

3、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处置场项目资产种类

(三)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意见

(四)物有所值定性评价结论 第四章 物有所值定量分析

一、物有所值定量分析

二、设定参照项目

三、参数指标选择

四、计算建设和运营维护净成本

五、PPP 值计算

(一)股权投资支出

(二)运营补贴支出

(三)风险承担

(四)配套投入支出

(五)计算结果

(六)小结

(七)计算附表 附表

1、PSC 值计算表 附表

2、PPP 值计算表

附表

3、运营成本和运营收入明细表 附表

4、还本付息表

第五章 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审意见附件 附件

1、基本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附件

2、补充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附件

3、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分表 附件

4、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分汇总表 附件

篇8: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作者:赵铮博士 南京谋士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物有所值评价作为评判某项目能否采用PPP模式运作的重要依据,是PPP项目识别阶段中的核心工作之一。笔者作为“奋斗在PPP全生命周期咨询服务的一线工作人员”,又有幸作为“专家”参与了一些PPP项目的物有所值评审,已深刻体会到现阶段的物有所值评价方法存在一些问题或缺陷,现将这些问题与我们的应对之道撰文分享,希望能够得到业内同仁的共同探讨。

由于财政部对于物有所值评价的操作指引出台较晚(财金[2015]167号文于2015年12月底发布),造成之前的物有所值评价处于无序状态,仅笔者就见到过十余个版本的评价标准,而且部分标准或与PPP物有所值的评价思维脱轨——如某保障房PPP项目的定性评价标准基本上就是运作此项目的经济与社会价值(与项目可研报告的类同);或流于形式——如将定量评价做成“数字游戏”,部分定量评价甚至采用“不折现”的方法,以求“速战速决”。

在167号文发布之后,物有所值评价的标准与操作得到了规范,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定性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定性评价目前存在两方面问题:

1、现有的定性评价标准过于宽泛,不利于专家做出评判

我们作为第三方机构为PPP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咨询服务时,外部专家在对项目信息了解不足的情况下,都会有“指标能不能再细一点,评审原则能不能贴合实际一些”的诉求,比如许多专家都曾要求我们提供更细致的指标,以便于评价“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

对于此问题,我们采取三方面的应对措施: 一是对于财政部现行的“6+2”指标体系进行了精细化拆分——在每个评价指标下建立二级评价指标,例如,在风险识别与分配指标下建立风险管理能力、风险识别准确度、风险分配预案及其合理程度三个二级评价指标,以满足专家对于指标细化的要求。

二是除了对每一个二级指标都给出评价标准外,还结合项目内容,给出周详的评价信息,以便于评审专家获得更为详实的项目信息,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三是优化了评价操作——我们将每项二级指标分为三个等级,即很好、较好、一般及以下,对应的分值分别为81-100、61-80、0-60。这种操作方式能够在符合167号文规定的基础上(评分结果在60分以上的通过定性评价),提升评价效率。此外,针对部分专家提出的“究竟打多少分”(即85和95有何区别,以什么原则去评判)之类的问题,我们在部分项目的操作上,将财政部提出的“百分制”评价原则转换为“五分制”或“四分制”,以便于提升评价效率。

2、定性评价标准存在问题

作为评审专家对定性分析进行评判时,笔者认为,尽管财政部对于物有所值定性评价已有了相应的指标体系与操作指引,但是在实际执行时,仍然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是评价标准与行业政策或项目实际情况不符合。例如,某新建养老PPP项目使用“项目规模大小”作为物有所值定性分析的补充评价指标之一,但是第三方机构将“有利(81-100)”一项的评价标准定为“项目规模超过100亩”,这样的评价标准明显有悖于《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对于养老项目宗地规模的要求。

二是评价标准过于模糊。例如某污泥资源化再利用PPP项目,对于“绩效导向”处于“有利(81-100)”的评价标准为“产出数量、规模很大,能极大程度增加市场供给,充分满足市场需求”,“较有利(61-80)”的评价标准为“产出数量、规模较大,能较大程度增加市场供给,满足市场大部分需求”(一般及不利可以类推)——究竟什么能称为“极大程度”或“充分满足”,在PPP项目识别阶段,仅凭借评审专家的主观臆断,很难保证定性评价的准确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试图通过“将定性标准定量化”的方式予以解决,但是除了部分与当地实际情况有关的指标数据可以通过实地调研获取外,大部分定量化的标准制定需要项目所处行业的大数据支持,通过打造项目信息共享的综合平台,提升PPP项目咨询服务工作的效率与准度,应当是行业主管部门未来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定量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根据167号文的精神,现阶段的物有所值评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尚处于“鼓励与探索”阶段,可以肯定的说,目前开展的物有所值定量评价存在一定误差,对于评判一个项目是否能够以PPP模式运作的话语权有限,这主要是由于以下问题所致: 1、167号文对于定量分析的计算指引存在瑕疵

我们理解中的定量评价,是在产出、付费机制等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境下,衡量政府在两种不同模式(PPP与传统政府投资方式)下所承担的净成本的大小,成本小的则比较有利。按照167号文对定量评价的操作指引,PSC值由参照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维护净成本、竞争性中立调整值与项目全部风险成本的现值构成,其中,运营维护净成本需扣除假设参照项目与PPP项目付费机制相同情况下能够获得的使用者付费收入等;PPP值则等同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股权投资、运营补贴、风险承担和配套投入等各项财政支出责任的现值——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政府参股的,以使用者付费为主要收益来源的PPP项目(如文化旅游、养老等项目),政府以其参股比例所获取的第三方收入是否应列入PPP值的计算范围,167号文并未作说明——如果不计算,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双方的产出绩效必然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希望能和其他遇到同样情况的第三方咨询机构共同探讨,我们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按照167号文的操作指引,对于评价政府购买服务或可行性缺口补贴类的PPP项目(即政府方无法获得股权回报),可行性较高,但是对于评价依托运营,以第三方收入就能够实现合理回报的PPP项目,会存在一定误差。

2、折现率如何确定

此问题已基本属于“业内共识问题”,尤其对于合作期限不超过15年,且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要收益来源的PPP项目有着显著影响——通过折现率的“反复微调”,最终使PPP定量评价变成一场数字游戏——目前对于定量评价的共识性结论是,折现率越高,定量评价越容易通过,而这样的共识绝非“正能量”。

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财政部以同期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作为选择折现率的参照标准,这种标准存在的问题是,在“政府缺钱”已是不争事实的现状条件下,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不超过4%)究竟能否用来衡量政府方真正的资金成本?二是对于PSC值与PPP值的计算口径出入过大,仅从数值分布来看,PSC值属于“大数值在前”,而PPP值属于“年度平均,略微上浮”,这就导致折现率越高,项目越容易通过定量评价的情况出现。

在167号文已明确规定用于测算PSC值的折现率应与用于测算PPP值的折现率相同的情况下,我们目前采用以政府债券收益率为参考,并且上浮一定比例的方式来确定定量评价的折现率,上浮的比例主要参考当地政策性银行对于公益类或公用事业类项目(不包含棚改类项目)贷款基准利率的浮动比率确定。

3、参照项目如何确定

167号文对参照项目的选择提出了两个选择标准:一是假设政府采用现实可行的、最有效的传统投资方式实施的、与PPP项目产出相同的虚拟项目;二是最近五年内,相同或相似地区采用政府传统投资方式实施的、与PPP项目产出相同或非常相似的项目。目前,绝大多数PPP项目在进行定量分析时都以第一种方式选择参照项目,但是这种方式往往被变通为“总投入相当,只是变更了投资主体”,而缺少对于建设时间、实际成本节省或超支及融资成本的考量。

我们认为,随着各行业PPP项目的逐步开展与不断丰富创新,第二种标准将成为未来PPP项目进行定量评价的重心,而且以若干个相似项目作为参照系,通过设计地区间差异调整系数或项目差异调整系数的方式来打破167号文对于相同或相似地区/项目的限制,比较不同政府之间的投入与产出,不但更符合物有所值评价的初衷,也对于地方政府更具参考价值。

除上述问题外,对于风险的分类,以及究竟使用什么方式准确计算风险发生对于政府投入造成的影响,也尚无定论。我们认为,即便现阶段的定量评价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仍有开展的价值——即使得出PSC值小于PPP值的评价结论,在定性评价能够通过的情况下,项目采用PPP模式操作仍具备一定可行性。

尽管现有的物有所值评价体系与操作方法还存在一些不完美之处,但是正如PPP项目打开了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实体经济建设之路一样,它代表着一种理念或思路上的进步,因噎废食或缘木求鱼固不可取,唯有顺应潮流,上下求索,才能真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享受新一轮改革带来的“政策红利”。

PPP项目应如何交税 PPP的成功运行是建立在项目自身“财务平衡”的基础上的,而在此方面,税收激励措施又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与政府的合作过程中,税收是社会资本不能控制的变量,其高低及变化将直接影响着社会资本的运营成本与服务价格水平,PPP税收法规制度的设计成为决定PPP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需要及时地对现行税收法规政策作出适当的补充与修订,以实现PPP的稳定发展。

一、当前适用于PPP的主要税收法规政策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专门的法规政策来解决PPP的涉税问题,为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只能比照适用某些既有的税收法规及政策措施。通过梳理可以发现,与PPP项目紧密相关的税收法规政策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及增值税两个税种的征收优惠措施上。

1.企业所得税优惠方面的法律法规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等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规定,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所得、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如,企业从事符合规定的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电力、水利等项目经营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从事包括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经营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增值税优惠方面的政策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的通知》的规定,凡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污水、垃圾处理,以及发电等业务,可分别享有以下的增值税优惠政策:一是对销售自产再生水、提供污水处理劳务、提供垃圾处理与污泥处置劳务等,分别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70%、70%的政策;二是对销售以垃圾以及利用垃圾发酵产生的沼气为燃料生产的电力或热力,以及销售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压生产的电力或热力等,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100%的政策。

3.投资抵免政策

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二、与PPP有关的税收法规政策的不足之处 1.没能考虑到PPP的一些特殊涉税问题

比如,在TOT(转让—运营—移交)模式下,存量项目在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两次转让时可能存在的重复征税问题;在项目建设、运营期间,社会资本获得政府补助后的纳税问题;在出售回租模式(此模式还未包括在PPP中)下,如果特许经营期远超过有关资产的经济寿命时,资产所有权如何处理问题,以及PPP项目未抵扣完的进项税能否申请税收返还;等等。

2.税收优惠政策覆盖面过窄

前面提到的企业在从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以及垃圾、污水处理时可享受的所得税及增值税优惠政策,主要是在2008—2009年之间制定的。当时的大背景是,为了减少欧美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政府制定了激励企业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并不是针对PPP模式的运用而出台的。因此,也存在着如下的问题:一是政策优惠覆盖范围有限。PPP模式在公共交通(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城市轨道交通等)、公用设施(供电、供气、供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以及社会公共服务(医院、学校、养老、保障房等)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依此对照当时财政税务部门制定的鼓励企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显然,其覆盖面很有限,没有将上述领域的所有项目都涵盖在内。二是政策优惠期有限。当前的所得税优惠是“三免三减半”,期限短,而PPP项目多是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的项目,短则三、五年,长则二、三十年。所以,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时,应按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来设计。

3.税收减免政策与当前的税制改革不相适应

根据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均属于**与地方的共享税种。在既有的税收减免政策中,无论是所得税的减免,还是增值税的减免,都是一律全减或全免。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显然忽视了公共产品在受益范围以及**与地方在相应支出责任上的差别。除了全国性的PPP项目外,众多的PPP项目都是地方性的。PPP项目建成后,其产出的就是公共产品,其中,地方性公共产品应由地方政府提供,属于地方政府的事权,对应的则是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在对地方性PPP项目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时,减免的应是地方税,或共享税中属于地方享有的部分,而非全部。如果不只是针对地方享有的税收进行减免,而是连同**分享的部分也进行了减免,其实质构成了**对地方性PPP项目的直接补贴,或是**对地方的间接转移支付。这不仅与当前提出的要在**与地方之间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税体制相违背,也会造成地区间新的不公平问题,因为越是发达的地区,越有能力建设更多的PPP项目,享有**在此地减免的税收就越多。

4.对社会资本获得的政府补助如何征税缺乏明确规定

为了保障PPP项目在商业上的可行性,政府通常会向社会资本提供一定程度的补助,如建设阶段的投资补助、运营阶段的价格补贴等。对于这种补助,如何进行税务处理,目前并无明确规定。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的规定,企业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对于在项目建设阶段政府向社会资本提供的投资补助,很容易将其认定为不征税收入,但是,对于运营阶段政府向社会资本提供的价格补贴,则不能直观地判断其是否属于不征税收入。虽然在形式上,价格补贴有可能符合不征税收入的三个条件,但实质上,价格补贴并不具有不征税收入的本质属性。在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务领域,为了平抑公共产品的价格水平,政府通常会对PPP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政策。价格补贴就是政府对社会资本执行此类价格政策后向其提供的差价补偿,而这种差价原本就属于社会资本经营性收入的一部分,只是由社会资本先让渡给了消费者,最后又以政府补助的形式将其找补回来而已。实际上,价格补贴的真正受益人是消费者,而非社会资本,其并没有从政府那里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因此,在本质上,价格补贴并不属于不征税收入,仍应是社会资本经营性收入的组成部分。可见,不能仅从形式上判断PPP模式下的价格补贴是否属于不征税收入。

5.对社会资本获得项目公司中政府股东让渡的股利如何纳税没有规定

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居民企业股东从另一被投资的居民企业获得的股利是免税的。在项目公司分红时,如果政府向社会资本让渡部分红利(作为一种间接补贴手段),社会资本的分红比例就会超过其持股比例,那么,如何认定这部分超比例分红的性质?现行的税收法规并没有规定。其实,有三种可能的认定办法:一是认定为社会资本从项目公司分得的免税红利,二是认定为从政府或其部门获得的不征税收入,三是认定为社会资本从政府获得的应税偶然所得。至于选取何种办法,有待相应税收征管政策的出台。

三、完善税收法规促进PPP发展的建议

1.补充与完善税收法规政策

现行有关税收法规及政策主要是针对传统企业或事业单位制定的,不适应或不能完全适应PPP发展的需要。因此,随着PPP的全面推广运用,应及时地对税收法规政策进行相应的修订与完善,如:适当延长PPP项目公司所得税减免优惠期,对合作期超过20年以上的PPP项目可将其享有的所得税减免优惠期延长至10年以上;对社会资本从项目公司中获得的政府股东让渡的股利直接按免税红利处理;对PPP模式下的固定资产折旧、亏损弥补、税前抵扣等作出专门的规定。同时,还需要对双重征税、资产权属界定等问题,从法规的角度予以明确和解决。

2.制订PPP项目税务处理指南

由于PPP项目参与方众多、利益诉求不一,交易结构复杂、环节众多,投资规模巨大、回收周期长等,所以,PPP项目在其全生命周期内涉及的税务问题要比一般企业经营活动中遇到的税务问题复杂得多。为了便于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申报纳税,应分别就PPP项目涉及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主要税种编制税务处理指南。

3.建立区别对待的税收优惠政策

大多数PPP项目涉及的都是公共产品的生产,与公共利益息息相关,这些产品一般实施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政策,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难以根据供求变化来调整产品价格。为了使PPP项目能够实现“财务平衡”,除了政府提供相应的补助外,再给予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制订和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时要有所区别,并非只要是PPP项目都可享受同样的优惠政策。按照盈利性由低到高的顺序,可将PPP项目分为非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经营性项目,依此顺序,相应项目获得的税收优惠程度应是逐步降低的。具体地讲,如在征缴所得税时,对非经营性项目可实行免税政策,对准经营性项目可实施减税政策等。同时,对于地方性的PPP项目,如果涉及**与地方共享税的减免优惠,应该只减免地方分享的部分。另外,在制订税收优惠政策时,还要注意由此可能带来的市场竞争扭曲问题。政府总是倾向与大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进行PPP项目合作,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往往被排除在外,所以,常常只有少数企业能通过PPP合作的方式享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对其他市场主体是不公平的。为此,应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消除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

4.对PPP模式下的政府补助分类进行税务处理

由于PPP基本上涉及的是公共交通、公用设施、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社会资本代行了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责。所以,相比一般的法人企业,政府应向社会资本提供更多的补助或支持。这些补助或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投资补助、贷款贴息、价格补贴,以及无偿划拨土地、让渡项目公司中政府股东全部或部分分红权等。对于社会资本获得的政府补助应分类进行税务处理,如投资补助可认定为不征税收入,价格补贴按免税收入处理等。

关于在收费公路领域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交通运输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交通局:

为提高收费公路建管养运效率,促进公路可持续发展,依据《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和《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76号),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决定在收费公路领域鼓励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以下简称PPP)模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一)转变供给方式。

鼓励社会资本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参与收费公路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与政府共同参与项目全周期管理,发挥政府和社会资本各自优势,提高收费公路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二)创新公路投融资模式。

社会投资者按照市场化原则出资,独自或与政府指定机构共同成立项目公司建设和运营收费公路项目,政府要逐步从“补建设”向“补运营”转变,以项目运营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适时对价格和补贴进行调整,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收费公路建设运营,提高财政支出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拓宽社会资本发展空间,有效释放市场活力。

(三)完善收费公路建设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合同约束、收费调节、信息公开、过程监管、绩效考核等一系列改革配套制度与机制,实现合作双方风险分担、权益融合、有限追索。

二、基本原则

(四)公开透明,规范运作。

PPP项目推广工作应坚持“规范、公开、透明”的原则。在项目论证、选择合作伙伴、制定和履行各类合同、组织绩效评价等各个环节做到依法依规,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信息公开,接受各方监督;严格按照特许经营合同,规范运作,防止政府失信违约、合作伙伴获取不正当利益。

(五)循序渐进,逐步推广。

坚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分类施策。对于社会效益突出但经营性收费不足以覆盖投资成本、需政府补贴部分资金或资源才能进行商业化运作的项目,鼓励按照PPP模式设计运作。鉴于目前全国公路网络正处于联网关键阶段,建设任务繁重,重点推进确需建设但投入较大且预期收益稳定的公路建设项目,鼓励按照PPP模式设计运作。按照政府性债务管理要求,做好融资平台公司项目向PPP项目转型的风险控制工作。

三、实施要求

(六)明晰PPP项目边界。

收费公路项目实施PPP模式所涉及的收费公路权益包括收费权、广告经营权和服务设施经营权。不同的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各项权益通过有效打包整合提升收益能力,以促进一体化经营、提高运营效率。

(七)规范PPP项目操作流程。

在项目发起、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合作伙伴选择、收益补偿机制确立、项目公司组建、合作协议签署、绩效评价等操作过程中,应根据财政部关于PPP工作的统一指导和管理办法规范推进,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会同交通运输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操作办法,实现规范化管理。

(八)编制完整的PPP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包含项目实施内容、产品及服务质量和标准、投融资结构、财务测算与风险分析、技术及经济可行性论证、合作伙伴要求、合同结构、政府组织方式、必要的配套措施等。

(九)加大评价及监管力度。

各地财政、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组织实施,积极统筹协调,研究建立议事协调及联审机制,有力有序推进PPP推广工作,建立对PPP项目的监督机制。

四、保障措施

(十)资金政策支持。

收费不足以满足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成本回收和合理回报的,在依法给予融资支持,项目沿线一定范围土地开发使用等支持措施仍不能完全覆盖成本的,可考虑给予合理的财政补贴。对符合《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的项目,可按照交通运输重点项目资金申请和审核规定,申请投资补助。

(十一)相关配套政策。

上一篇:温馨七夕祝福语70条下一篇:徐志摩《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