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案例

2024-05-23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案例(精选6篇)

篇1: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案例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案例分析

新华小学

陈玉凤

一、问题的提出

浓郁的文化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底蕴,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提出来供大家交流、探讨。

二、问题解决的方法 我们是这样做的:

1、打造书香校园,彰显人文教育

为给全体师生创造一个更优雅的教学环境,为将新华小学打造成更有品位、有内涵的特色小学,今年以来我校全体教师就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大下功夫。我们在校园内根据不同的区域创建不同的阵地和版块,我校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到目前为止,学校已布置完成以展示学校校训、学校校风、教风、学风的标语,以及以古诗文诵读为内容的大型喷绘,以此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另外还有笑脸墙、文化长廊、经典古诗文、醒目标语、师生礼仪守则等项目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散发出文化的芬芳,彰显了我们新华小学的办学特色和校园内涵。此外,我们在教室里也设立相应的各类园地,如图书角、学习园地、风采展示栏、雏鹰起飞等平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学习和生活中,进取,拓展,超越,创新!很多来访的人都说:“这样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彰显出了新华小学独特的办学特色和校园内涵,而且还育人于无声。”

2、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让学生从小多读优秀古诗文,积累名言警句,不仅有利于开发语言能力,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有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学校广泛开展了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并形成特色。为传承中华经典,丰富了学生语言积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学校编写了一套古诗文诵读校本教材,制作20余幅以古诗文为内容的大幅喷绘版面,并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要求各班每天抽出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诵读,诵读活动以自读和集体诵读结合的方式进行,各班集体诵读主要利用早晨和课前进行诵读,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学校校本教材上的内容和喷绘版面内容各年级段要按要求诵读并背诵,每生每期不少于20首/篇。每学期期末,学校以比赛的方式,对班级诵读工作进行验收,评选优秀班集体和诵读小能手,予以表彰奖励。目前,无论是上课前还是放学路队上,学校到处充满朗朗的诵读声,传承中华文化的氛围十分浓厚。

为了促进落实新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的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加大语文积累,提高古诗文诵读水平,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优秀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特别是今年的庆“六一”文艺汇演,更突出了古诗文诵读这一校园文化建设特色。2011年5月31日上午,新华小学隆重举行了“经典润泽生命”庆六一文艺演出,全校2200多名师生和部分前来观看的家长,共同度过了快乐的节日。伴随着欢快的旋律,小演员们身着节日的盛装,分别以合唱、舞蹈、歌伴舞、快板、课本剧表演、国学经典诵读等形式,给学校的全体学生送上了节日的大餐。他们一个个惟妙惟肖的演出赢得了师生阵阵掌声。特别是2.4班的《游子吟》,家长和孩子同台演出,赢得了所有观众的极高赞誉。校园里鲜花与笑脸相映,歌声与笑声齐飞,处处洋溢着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欢快气氛。整个校园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这次汇报演出,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和积极的人生信念,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度过了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节日,也向社会各界展示了新华小学的以经典古诗文诵读为办校特色与经典育人的成果。

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的开展,使我校的文化气息更浓,文化品位更高。

3、成功创办校刊

校刊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深层次的精神底蕴与人文内涵的浓缩。

在教育体育局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学校原有校报的基础上,2011年5月13日,新华小学第一期校刊——《春芽》创办成功。县教育体育局王灿业局长为校刊题词。校刊的成功创办,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才华的舞台,为每一位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成长的平台。

4、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我校确立了“团结,勤奋,自尊,自立”的校风,“敬业,爱生,博学,严谨”的教风,“勤奋,善思,乐学,践行”的学风。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教风可以形成团结协作、高效严谨、开拓进取的氛围,推动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和谐发展,稳步攀升;好的学风可以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和谐的人。

三、解决后的反思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全力塑造而形成的,并为全校师生所认同的学校精神风貌和物质状态,它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准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优秀的校园文化,能以感染、凝聚、激励等形式,促进学生的知、意、情、行向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方向发展。要使学校教育工作行之有效,除正面教育、积极灌输外,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稳定渐进的,要相信,优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会结出硕果。

篇2: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案例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东江镇永康逸夫中心小学申报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案例材料

执笔:韦建水

一、背景和起因

我校地处河池市金城江区东部,共有教师126人,学生1768人,是金城江区最大的乡镇学校。绿色生态教育是一种绿色的、生态的进步文化,它具有核心价值观构建、现代改革观精神、多元价值观融合的价值维度。

因此,我们的办学理念是让教育充满绿色生态文化,即:崇尚师生人格平等、向师生倾注人文关怀、唤醒师生的创造潜能,使师生在高尚和谐、安全、健康的绿色生态文化教育环境中得到生动、活泼、个性化的自由发展。

二、做法和经过

(一)营造绿色文化,建设温馨校园

我们注重学校硬件环境的整体性建设。通过精心设计,统一规划,对学校硬件寄予丰富的文化教育内涵,让学校里的每一个楼房、教室、图书室,所有的墙壁、走廊、草坪等都寄予寓意,都让它成为“会说活、能说活”,变成有生命的育人环境。我们设置特色文化走廊,每个楼层都根据所分布的不同年级的年龄特点,结合我校的绿色文化等内涵,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如,针对一二楼分布了低年级学生,主题就设置为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守时、惜时、诚实、守信、关爱他人等方面。三四楼分布了中高年级学生,主题就是爱科学、爱探究、爱动手,展示学生环保、科技制作等原创作品。每个班教室外墙壁为班级个性展示墙(温馨提示、班级照片、学生作品展等),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在教学楼内,处处可以看见学生们的作品,有美术作品、书法作品,小制作。我们还实施班班图书角,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

(二)着力培育精神文化 

1. 加强了管理层面的精神文化建设。

管理层包括校级和中层两个层面,在学校处于核心地位。我们的做法是在班子成员中倡导求真务实、团结高效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勤学争先、公正廉洁的精神状态和自律精神。目前领导班子集体初步形成了富有“发现”的睿智、“人本” 的情怀、“示范”的巨力、“期待”的激励。在先进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和教育目标的引领下带领全体师生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2.加强了教师层面的精神文化建设。

(1)通过“和谐团队的评选”润物细无声的宣传了“和谐的教师团队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凝聚力更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的绿色生态文化理念,赋于了更多的文化内涵。(2)通过优秀教师的评选调试教师的健康、平和、宽容、大度、崇高、自信、积极的心态,使教师充分感受到作为现代教育者的快乐与幸福,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促进绿色生态教育的研究,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3)通过优秀班主任评选,捕捉了班主任最平凡、最鲜为人知的点点滴滴。宣传先进班主任敬业奉献事迹;评选活动带给班主任们的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目标清晰而身心轻松,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为着自己更高的目标向前迈进。

(4)通过民主生活会凝民智,聚民心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意识,进而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潜能。

(5)通过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旨在为教师搭建理论和实践的交流空间让教师敢于广开言路,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注入了活力。

(6)通过开展《把信送给加西亚》读书活动,实现思维碰撞,产生教育灵感。(7)通过“三八”妇女节,“七一”建党节,教师生日送鲜花、生日贺卡、温馨的生日祝福等活动,让教师体验到“家”的温暖和关爱,塑造家庭型的校园氛围。

3.加强了绿色生态课堂文化的建设。

(1)规范中创新集体备课,形成课堂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我们改革了备课制度,由最早的手写教案到集体备课,再到集体备课与个人教学简案的书写同时并用,形成更加完善的合作式备课模式:定量主备—集体研讨—完整印发—二次备课—观摩研讨—总结反思。以引领教师凸现教学个性,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

(2)以校级课堂教学竞赛等活动为主线的校本研修,融入了同课异构课例研讨-说课评比-反思交流—课型展示等活动,逐步构建起了“和谐平等、乐学善教”的课堂文化。2014年5月14日,我校成功举办了“深化课程改革、实施高效教学”的绿色课堂比赛活动,获得了好评。

(3)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采用“请、送、搭;传、帮、带”等方法,遵循“一视同仁,量才使用”,输送骨干教师到区外市外学习、旨在引领教师开拓眼界。

4.加强学生层面的精神文化建设。

(1)学校以绿苗苗成长计划为主线,以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锻炼习惯为重点,倡导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列队、走路、扫地、护绿、读书、写字、做操、说话、就餐、礼仪等小事做起,通过班集体建设,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训练,逐渐形成优秀的师生行为文化。

通过互爱互助献爱心活动,如汶川、玉树、雅安大地震过后,开展“爱心募捐”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人情美,培植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同时我们利用植树节、六一儿童节、交通安全日等节日进行教育活动。新春之际,学校都会给每一位师生赠送新年贺词,带去温馨的问候!(2)加强了科学技术教育。在学校绿色生态文化建设中,我们将科技教育放到重要位置,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小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良好行为习惯,开展创新设计、发明制作等活动。

(3)开展了以艺术社团活动为载体的学校艺术创新教育活动。我们举行校艺术文化节、校运会,开展好田径、篮球、乒乓球、科技、书法等社团活动,给每个学生搭建施展创新才华的舞台。在河池市金城江区文艺展演比赛中我校参选节目都获佳绩。

(4)创建最美班级,加强了班级文化建设。教室门口温馨提示和班级个性展示墙上,班级荣誉,“小组比赛”,“成长的足迹”等,充分体现了不同的集体和个人对校园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形成了各班独特的人文氛围。

(5)通过开展一系列让学生主动参与的绿色德育活动,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情操素养。2013年11月1日,学校邀请中国关工委刘玉玲讲师到校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感恩励志教育讲座。2014年4月25日,学校组织各班学生学习了感恩励志名人陈州和尼克.胡哲的故事。

(6)组织学生走进社区的五保户家庭进行关爱老人,走进社会进行服务体验;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培训、参与家校趣味运动会。

三、成效和反响

我校绿色生态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得到了提升,学校也因此被评为“金城江区主题班会先进学校”、“金城江区德育示范学校”,被选为“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受到了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及社会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四、案例评析

绿色生态校园文化是我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全力塑造而形成的,并为全校师生所认同的我校精神风貌和物质状态,是我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我校办学水准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以感染、凝聚、激励等形式,促进学生的知、意、情、行向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方向发展。绿色生态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稳定渐进的。我们相信,在上级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下,在家长和社会的支持配合下,我校绿色生态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会结出硕果。

河池市金城江区东江镇永康逸夫中心小学

篇3: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案例

秘笈一:管理规范化

学校高度重视数字校园建设工作, 并把数字校园建设作为江津中学整体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学校成立了数字校园建设办公室、信息化管理与技术支持部, 形成了学校、年级、班级、处室等几个层面的数字校园建设网络。学校建立了数字校园建设相关的规章制度, 制订了网络安全、信息安全、设备使用与管理、资源建设与使用等制度, 各种设备设施使用、保管、维护均有专人负责, 为学校的数字校园建设稳步有序地向前推进提供了前提。

秘笈二:校园建设网络化

学校重视数字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 每年都要投入巨资新建、改变或更新部分设备, 不断完善数字校园建设:建成了高考电子监控系统、红外线防盗系统等, 其中校园安保系统和红外线防盗系统与1 1 0报警系统实现了联动;每间教室和办公室均布有2个或2个以上的信息点, 家属区每户均布有一个校园网络信息点;有校园电视台和电视演播厅, 可以实现6套自制节目实况转播;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数字化实验室、电子阅览室等, 软硬件建设为数字校园的畅通提供了保证。

秘笈三:资源建设数字化

学校构建了江津中学网站、远程教育网站、聂荣臻德育专题网站、江津中学报刊杂志电子版等, 所有网站的服务器全部是学校自己搭建, 在时间和空间上提供了保证。学校教师有自己构建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资源库, 还购置了清华同方、国之源

/张志勇彭公明邓正益

教学资源库, 坚持下载远程教育网站中的资源, 建有科利华电子图书馆、洪恩电子图书馆供师生学习。学校的电子备课系统、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多媒体教学支持系统、考试系统等在应用中形成规范的资源库, 把数字校园的畅通推到了前沿阵地。

秘笈四:校务管理信息化

学校构建了以浙大网络为技术支持的校园网络教育平台, 购买了校园信息化应用管理系统、慧尔图书管理系统、成绩分析管理系统等2 0个管理系统。学生进出校园、食堂就餐、超市购物、图书馆借阅图书等都融入了“一卡通”, 实现了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数字化管理。

秘笈五:培养应用常态化

师生能在数字校园中畅游, 才能让数字校园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通过送出去、请进来、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对全校教职工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涉及电脑的基本操作、O f f i c e系列软件的应用、课件制作、电脑的简单维护等方面, 每学期至少举办二期培训班, 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全体教师都能独立制作课件上课。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按重庆市标准开设, 网页制作、程序设计、动画制作等课外活动精彩纷呈。

秘笈六:维护人员专业化

学校有一支1 2人组成的专业维护人员, 全部由信息技术教师担任, 网络、网站、广播、电视计算机等设备均有专人负责, 全校实行报修登记, 零时间安排人员维护, 简单问题立即处理, 复杂问题集体处理, 疑难问题集体排查, 为数字校园的畅通提供技术和硬件支撑, 确保了1 2年学校各种系统、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保证了数字校园建设的成功推进。

篇4: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一、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体现。学生与老师是小学校园的主体,校园文化是老师、学生学习和工作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环境,每个老师和学生也都会受到这种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陶冶和塑造。因此,好的校园文化对培养优良学风、校风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就是通过采取符合现代化教学的理念,形成良好的校园精神思想文化环境;通过全体师生的参与,创造良好的校园自然环境,形成文明的物质文化;同时科学创建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有效的制度文化,从整体上建设独特的小学校园文化,提升小学校园的内涵和综合水平。

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1、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时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外在形式上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校园文化精神内涵。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反映了校园师生的心理层面,是校园师生思想观念和精神素养的体现。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指引着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水平。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提高思想品味,良好的学风和校风能够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要实现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需要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2、小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小学校园物质文化是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直观体现,是小学校园发展水平的外在标志,也是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内容。良好的小学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包括校园建筑、设施、绿化等组成的自然、优美的教学环境。人在不同的环境里心理状态是不同的,优美的物质文化环境对师生的感染力是较强的。比如,一个严肃、整洁、安静的图书馆环境里是不会有人大声喧哗、嬉闹玩耍的,也不会随地吐痰和乱扔纸屑。这就是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再比如在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学生不自主的就会放弃玩耍的机会而开始静下心来学习;而像运动会这样激动振奋的环境中学生又会热血沸腾,积极参与,大声加油。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小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将教育的魅力深深的印刻在师生的心里,从而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3、小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规章制度是约束师生行为,实现小学校园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顺利、高效实施的重要基础。通过建设和完善小学校园各项规章制度,促进教育工作能够科学开展。当然,小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需要结合老师和学生的意见,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制定和完善各項规章制度的内容,形成独具特色、展现学校优势的制度管理体系。小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学校的人文关怀,让制度文化成为规范师生行为,促进师生积极开展教育和学习工作的润滑剂。

4、小学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需要由师生共同维持,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校园领导要重视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从多方面加强对校园师生行为的约束,营造良好的行为文化,同时激发老师的爱岗敬业精神,从自我做起,约束教育教学行为,为学生做好榜样作用,指导学生学会团结、包容、尊重和文明[5]。老师也需要尊重和理解学生,以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实现师生间的和谐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推进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正确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几个方面入手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有效。这也对小学校园领导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以广阔的视野,敏锐的观察力,科学提取教育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掌握小学校园改革动态,准确定位学校的发展方向,运用科学管理手段实现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篇5: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案例

——民族小学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引言:(引用陶行知的一句话)——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县民族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案例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融水县民族小学建于1990年秋,现有师生1677人,是一所环境幽美,设施齐全的学校,近年来,各种殊荣接踵而至,学校先后荣获:柳州市素质教育综合评估一等奖,市“文明学校” “优秀学校”、“优美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等光荣称号,获国家级区市级团体奖达数十项,师生获奖达五百人次。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以及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让我们这所座落在大苗山的民族小学,脱颖而出。学校一直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办特色学校,育全面人才”的原则,努力探索以民族文化进校园为教育特色的素质教育之路,形成了以艺促教、以美育人、以体健身的艺体教育特色,以民族文化教育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如今学校形成“春绿满眼,夏荫成凉,桂花飘香”的靓丽风景,绿化覆盖率为82%,是融水县名符其实的美丽校园。

背景分析

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艺体特长、创建学校特色,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个性化学生”。

作为一所处在少数民族聚集区,有多个少数民族成分学生的学校,我们在艺体教育方面,独树一帜,敢为人先。在实践教学中,根据地域特点和学校办学实际把艺体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并确定了“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校本课程研究为主形式,以特色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校园文化为依托,突破制约发展瓶颈,实施整体推进战略”的创建特色学校的工作思路。学校立足科学发展,以学生为本,将现代教育思想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结合学生爱活动、好模仿、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形成以弘扬国学经典文化、传承科技创新文化、开发校本研究课程、打造学校“特色大课间活动”、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民族艺术教育活动及阳光体育运动等多元化发展的艺体教育特色发展格局。形成具有民小特色的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让家、校形成教育合力。

基本做法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为美丽校园的创建创建营造氛围。

(1)组织学习,统一认识

结合上级提出的“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在·美丽校园”及我县的“美丽融水·清洁乡村”为契机,我校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十分重视思想的转变,创建美丽校园是我校多年的目标。为了形成共识,我们以校本培训为基本途径,致力打造一支热爱环境教育事业,观念领先的教师,我们在学校计划中列入绩效目标管理,同时通过学习有关法规,增强教职工意识,通过举办讲座,让教职工了解环境知识,通过校刊、竞赛让教职工重视环境教育。通过学习及创建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创建美丽校园不仅能推动校园建设,而且能促进学校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组织保障,加强领导

为了切实搞好创建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政教主任、教导主任、总务主任、班主任、骨干教师为组员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并形成网络工作图以及责任分工,形成部门互相配合,齐抓共管。我校还注重建章立制工作,不断完善和优化各项制度,规范和实施方案,做到领导重视,师生参与,责任明确,职责落实。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一所学校文化积淀,办学品位,办学特色的体现。校园文化对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民族小学以育人为宗旨,积极构建校园文化大厦,让学校真正成为育人的有效载体。

2.以民族教育为抓手,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加强校园民族文化建设为核心;以优化校园环境、增强人文底蕴、建设书香校园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家庭、社会文化活动为辅助,全方位、多次面地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民族小学。

自2008年以来,我们一边探索,一边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普及民族文化知识。为了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学校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地方课、班队会等阵地进行民族知识的教育,请我县民间艺人到校解读《融水民族文化简明读本》,让学生了解各民族和本民族本地区的地理概况、民族成分、民族来源、风土人情等常识,同时还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把理想教育与民族教育相结合,有效整合教育资源。

(二)营造浓郁的民族文化环境

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从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学风、校风、发展规划、师生规范等方面综合考虑,形成特色鲜明、统一和谐的校园形象。我们建设以“民族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利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让学生所处的空间,充满民族特色的温馨气息,学校把师生创作的以反映“苗族风情”为主题的绘画创作作品在校园的走廊里进行了张贴,利用学校的“童星闪亮”涂鸦墙以“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为题材,自主创作以苗山少年儿童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心怀祖国,放飞梦的主题作品,靓丽了校园,陶冶了情操。为美丽校园的创建添加了浓重的一笔,营造了浓郁的民族文化环境。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传统文化——国学经典30米宣传版块也同样异常耀眼、还有我们的“阳光”文化长廊,每一个版块都呈现我们民族小学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三)利用民族文化渗透课程,促进课程改革,开设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1)综合科为突破,在体育课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普及活动。(2)在音乐课中教学吹芦笙、跳民族舞蹈、学唱原生态苗歌。(3)在美术课中教育学生创作民俗风情画、学习手工刺绣技能等。(4)成立了“苗娃合唱团”,专门演唱原生态苗歌;

(5)建设一支70人的芦笙队,请我县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校指导

(四).利用阳光体育大课间平台,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及“五彩校园特色操”活动。在大课间活动中,把竹竿舞、踢毽球、拉鼓、板鞋舞等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列为主要活动项目。

3.美化自然环境,奠定育人基础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一所学校文化积淀,办学品位,办学特色的体现。

(1)我们以优化育人环境为切入点,以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为突破口,以创建“县级名校”为发展目标,不断加大经费投入。近几年,民族小学加大校园环境美化力度,力求绿中求美,美中求乐。目前,步入民族小学,映入眼帘的是百花争艳,绿树成荫的自然美景。大操场四周的桂花树,教学楼间的桂花树、高大挺拔的棕榈树,还有四季适时的鲜花 ……无不渗透花的美丽、清香。内操场里两个长条形花坛,一个六边形花池,梯形草坪,构成一幅美丽无比的图案。花丛中“爱护花木,从我做起”等的警句时时警醒学生,学生们在绿草如茵的校园里吮吸着知识的甘泉,享受着环境的幽雅,心情舒畅!师生们步入校园犹如置身于美丽的大花园,真感赏心悦目。

(2)“处处是育人之地”是民族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学校号召各班自拟班训,学校自编校歌。我们注重阵地建设,刻意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在学校设计、班级文化建设方面都凸显国学经典的特色,利用校报、橱窗、走廊抄录经典词句,利用校园广播配乐朗诵历代名篇,做到“处处可见经文,时时可闻经声”,使整个校园古韵飘香,让学生沐浴在经典文化的长河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精选出来的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经典诗文,培养学生“双文”素养。我校已于2005年秋季在精心研究古代传统蒙学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精心编撰了两套切合学校实际的国学读本,名为《融水镇民族小学学生经典读本》。通过多种异彩纷呈的读、背、用竞赛活动,引导让他们通过“读千古经典,做君子少年”,让他们“腹有诗书气自华”。

同时学校还将这些内容编成一本精美的《好习惯养成手册》,编印民族小学《学生读书成长手册》发至每位学生。在教室外墙上悬挂着名人名言和行为礼仪歌,在楼梯拐弯处展示了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作文等作品。在知识橱窗里展示了教师风采图片,优秀学生图片……学生们在这种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校园里打骂声,粗言痞语声销声匿迹,文明礼貌语言,自拾垃圾行为蔚然兴起,真可谓润物细无声!(3)构建班级文化,丰富文化内涵

教室是学生在校园里感情最深,影响最大,最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人文环境,也为了给学生展示才华,挖掘潜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在校园整体规划的同时,学校还创造性地让每位学生共同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班自拟、自定、自制了很富创意的班规、班主任寄语、学生感言、少先队角、书香园、板报栏,低年级的教室设计了“争星园等,学生们个个参与,人人争优,营造了不甘示弱,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4)开展多样活动,提升文化品位

在搞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来净化学生灵魂,丰富学生文化内涵,崇尚高尚品质。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旗下讲话,优秀班级评比。每学期各年级都有各自的思想品德主题活动,进敬老院、进特教学校等到德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每期一次的“读书活动”“行为礼仪见行动”“主题班队会”“新生开笔礼““队前知识教育”“学雷锋活动”“感恩教育活动”,“庆国庆 中秋——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趣味运动会”“田径运动会”“校园小歌手大赛”“校园达人秀”“元旦书画展”等,校际举办的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感染了学生,熏陶了学生。使学生学会了做人,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劳动。不仅丰富了文化内涵,而且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了张扬和升华。学生们初步懂得了劳动光荣,知识宝贵,爱心无价,奉献无比的道理。

(5)建立四星评价,增进家校互动

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校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建立由学生、家长、学校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小学生行为习惯星级评比 ”评价机制。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并人手一册《民族小学学生行为习惯星级评比手册》。不同的年级设定不同的争星目标。评价活动以“档案袋”的评价方式记录。每月,我们都将“档案袋”下发,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成长的动态记录,并邀请家长参与每月“成长档案”的互动评价。例如,一年级新生开笔礼的观摩反馈;家长开放日的听课评价;家校校讯通互动平台等。

成效与反响

篇6:小学校园法制案例

12岁的六年级学生庄海在五年级时就加入了共青团,当选为班长,工作负责、学习优良,先后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有一天与父母告别后准备回家时,发现一个学生在他父母后面做鬼脸,这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问一问、说一说,都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庄海非常生气,认为是对自己父母的侮辱,竟和几个同学一起上去教训他一顿。原以为被教训者不会怎样,没想到却引起这个学生邀约一帮人来报复。为了不甘示弱,又发生了对报复者的报复,在双方殴打中,庄海拿出随身带的一把刀捅上去,造成一死一伤,法院判处庄海犯故意伤害罪。在监狱里,庄海面对铁窗、铁门,回顾这不该发生事,无限悔恨……

 

上一篇:3分钟自由陈述范文下一篇:保险业务员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