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建设性舆论监督一例

2024-04-10

【申论】建设性舆论监督一例(共11篇)

篇1:【申论】建设性舆论监督一例

建设性舆论监督一例

【东方时评】2012年2月15日

上海闵行区推出免费自行车租赁业务,已近两年。一辆辆橙色自行车,给好多人上下班提供了便利。然而始料未及,后来会引发供需矛盾,尤其在早晚高峰时段。加上后来少数人为确保自己能在上班前成功借车,而想出“对策”,即私自为自行车加配车锁,更使借车大战愈演愈烈。

对此类乱象,无疑要批评。问题在于如何批评?我赞赏《东方早报》的积极批评,或曰建设性舆论监督态度。建设性舆论监督,绝非绕开矛盾。你看该报2011年10月17日以整版篇幅率先发起批评,标题够醒目:《公共自行车频发“抢车大战”(主题)上班族为“抢车”加配车锁、借车不还,闵行区拟向全市征集解决方案(副题)》。一方面,文章富有冲击力,监督当局,直击问题,旗帜鲜明,毫不含糊。但是,另一方面,文章又实事求是地记述了问题正在得到重视,正处于当局认真解决的通道中。这种解决,包括眼前的应对,即“记者了解到,目前因私配车锁、借车不还而被拉入„黑名单‟的市民已经达到两三百人”,和长远的安排:“不久前,区长莫负春组织区领导对该项目进行专项调研。区领导要求区建交委做评估,鼓励私家自行车出行,并拓展项目运行经费的筹集渠道”,“通过媒体对全社会征集意见,请市民为自行车项目的发展出谋划策”。

可贵的是,《东方早报》不是监督过一回就罢手,而是持续地关注、鼓励地方执政者平息“抢车大战”之火的一系列努力。该报于2011年11月16日刊出记者报道《闵行免费单车明年拟增7000辆》:近日“根据闵行区建交委提供的项目预算报告,明年,闵行免费自行车的总数将再增加36%,达到26000辆。车身广告所带来的收益也将冲抵单车投入,以减少政府开支。”这是着眼于开源,增加车辆投入以缓解供需矛盾,很有必要。到了2011年11月26日,该报又有报道《“公共自行车不应全部免费”》,介绍闵行区人大举行专题听证会上“10位公众代表均呼吁改变现有公共自行车全免费模式,而采取办卡收押金的做法,以提升使用率。闵行区建交委则透露,霸车、诚信分过低的用车者,都将受到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办卡的限制。”这是着眼于改良规则,使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更加重要。

《东方早报》的做法可取。面对困扰百姓的“抢车大战”,必须监督之、批评之。舆论监督的对象,主要是公权力。百姓有困扰,你执政者得想方设法解除。你不能解决,就监督批评没商量。倘若你不想好好办事,还想一手遮天,想要压制,想都别想,没门!只是舆论监督讲究的是建设性。破,是为了立;披露“大战”,是为了熄灭战火。因而,对于主管部门的每一步真诚而有效的解决之方,理宜予以报道、鼓励。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在闵行,“抢车大战”的乱麻日益厘清,战火有望熄灭,媒体在此过程中无疑发挥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媒体岂可粉饰太平。新闻监督对社会进步有巨大作用。但是新闻监督切忌抱着猎奇眼光、炒作心理,只顾暴露人家的阴暗面,忽略当地的积极面,目的全在“吸引眼球”。相反,务须有实事求是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既如实揭露问题,又反映当局者克难攻坚的努力,目的在于推进工作,裨益民生。

篇2:【申论】建设性舆论监督一例

来源: 武汉晚报(武汉)2013-04-10

武汉晚报经济部记者 左洋

一提起媒体舆论监督,“被监督”的单位多是“皱眉头、板着脸”,甚至让一些单位一把手感到难堪,下不来台。《武汉晚报》推出的“金家墩客运站门口有个‘兔子窝的连续报道,却让“被监督”单位笑起来了。

2012年暑运,记者接到旅客反映武汉最大客运站金家墩站“兔子”拉客、黑车宰客的投诉。据记者了解,该站一直在武汉市交通窗口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垫底。

当年7月,记者蹲守一周暗访,并在《武汉晚报》推出重头报道后,江汉区政府立即责令“被监督”单位江汉区交通局组织执法人员整顿周边秩序。

记者没有按常理鸣金收兵。在一个月里,访“兔子”、跟执法,连续跟踪报道,找到症结:区交通局缺乏有效执法权,只能驱赶,导致兔子、黑车司机有恃无恐。9月,江汉区政府决定:具有综合执法资格的汉口火车站地区综管办接管车站周边管理,使执法难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今年1-2月,该站在全市文明指数测评中位居前列。江汉区交通局给《武汉晚报》送来锦旗,感谢帮助解决“大难题”。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新闻工作者在舆论监督过程中应该始终站在“建设者”的角度,切勿“一稿了之”。我的体会,一是要保持持续关注,客观公正反映当事各方意见,不能偏听偏信,以偏概全。二是理性分析问题症结,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使舆论监督真正发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部门工作,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篇3:公众舆论监督与政治文明建设

一、公众舆论监督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

(一) 公众舆论监督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

公众舆论, 简言之, 就是公众对社会生活和社会事件公开表露的认识和意见, 是公众心态和情绪的社会集纳。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 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充分发表意见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 他们可以对国家公职人员评头论足, 包括对一些腐败现象进行揭露和抨击。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现代公民社会, 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传媒以“公众舆论”的形式与代表国家机器的官方机构进行沟通、交流、对话, 以图实现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一种互动、影响关系。在这种互动、影响过程中, 公众舆论监督可以形成一种既无形又巨大的舆论压力, 来催促国家机关的从政人员不致于滥用权力, 尊重普通劳动者, 为公民真诚服务, 这种舆论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

如果说, 把“以权力制约权力”看成是现代法治国家自治的一种法治信条的话, 那么, “以公众舆论去监督权力, 制约权力”, 则可堪称是现代社会文明中公民用民主理念彰显的一面旗帜。毋庸讳言, 由于国家公用权力天生具有一种扩张性, 因而在国家对公民的侵权方面, 广泛且脆弱的社会个体大都无能为力, 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公众舆论, 对处于绝对强势的国家执政者来说, 给予一定的舆论压力是完全必要的。公众舆论, 是关系国家安定团结的巨大民间力量资源, 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个资源。

(二) 媒体舆论是公众舆论的主导

媒介舆论在公众舆论中影响力最大。一般讲, 媒介舆论监督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这种层次性首先是对国家政权方面的党务、政务以及重大决策的选择与报道;其次是对国家各级公务员执政工作的评估与报道;再其次就是对社会上一切违纪人员、犯罪人员的人和事的评价与报道。舆论监督的主体在这里显然是公民, 而新闻媒介通常也就成了公众实施舆论监督的代表和喉舌, 它们既可以矛头对上, 又可以矛头对下。中国媒介作为政治工具有它浓厚的属性特点, 他对政府有一种依附, 而恰恰是这种依附, 决定了中国媒介传播在对权力机关实施舆论监督时, 就不能不处于一种天然的劣势境地。但对权力机构来说, 诚如尤根·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型转型》中指出的:“它们能够操纵‘公共舆论’, 而本身却不受公众舆论的控制。”

二、保证公众舆论与政治文明关系正常发展的对策

(一) 培育公众舆论发展土壤, 为公众舆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我国公众舆论发展不够成熟, 与公众舆论本身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公众舆论的主体是广大民众, 公众舆论的发展必须依靠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

1.积极吸取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

长期以来, 在封建专制环境下,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积极因素被掩盖甚至变异。例如, 儒家的“民本”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这种思想反映到具体统治政策上, 就是要求统治者能够纳谏如流, 高度重视民众的意愿呼声。虽然统治阶层关注民生的目的在于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其积极作用是不容抹煞的。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积极的入世思想,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其实就是要求人们要积极地参与到政治中去。新中国成立之后, 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宪法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义务。“虽然我们表面上也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也说批判继承, 但实际上却只有批判而没有继承, 把传统都当做糟粕抛弃了。这使整个社会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支撑, 以至社会缺乏精神和道德上的凝聚力, 变得十分浅薄和散漫。”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 从中吸取真正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精华, 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消除头脑中“莫谈国是”这种特定时期的文化痼疾, 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 真正以国家主人的态度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去。

2.提高公众文化水平和政治素养以提升公众舆论质量

公众舆论参与到政治过程必须有一定的质量保证, 尤其是在民主政治发达的今天, 群氓式的盲目表达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政治的发展, 公众舆论需要更加理性、更有说服力。作为公众舆论主体的广大民众, 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能够对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作出一定程度的分析, 用理性来指导自己的意见表达, 防止被特定集团或者个人诱导和利用。同时, 公众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 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秩序和结构, 防止由于政治上的偏见和盲目引起更大范围内的混乱。

3.公众必须明确自身的社会定位, 使公众舆论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我国公众舆论与西方公众舆论有着根本性质的不同, 西方公众舆论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其所属集团的利益, 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公众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 我国出现社会阶层的分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这种分化直接导致了公众舆论关注对象的多元化, 这对于公众舆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没有社会利益的分化, 公众舆论的趋同甚至毫无差别将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公众在维护自己以及本阶层利益的同时, 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内部没有根本利益的差别, 对于自身利益的维护, 不能以牺牲其他阶层民众的利益为代价, 否则有悖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 在依法治国框架下促进公众舆论发展

1.加强公众舆论法制保障体系建设

对公众舆论进行立法, 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首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公众舆论的发展要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这是立法的前提。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公众舆论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 加强公众舆论立法工作, 从根本上讲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服务的。其次, 立法必须避免空洞化, 必须对公众舆论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方式做出明确规定。法律不仅要保障公众舆论的顺利和深入发展, 更要为公众舆论的发展提供一个合理的规范, 使公众舆论发挥作用的整个过程都在法律许可的框架内进行。再次, 公众舆论立法中必须明确舆论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社会主义的权利和义务不可分割, 公众舆论也是一样。媒体作为现代公众舆论的主体之一, 媒体的合法权利必须得到保障, 但是媒体也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新闻工作者必须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以及违反法律要承担的责任, 在法治框架之下进行舆论监督。最后, 做到立法工作的与时俱进。只有不断适应社会进步, 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便于执行的法律。例如国务院2005年l月颁布并于5月1日正式施行了新的《信访条例》, 规定“疑难信访事项可以举行听证、信访绩效纳入公务员考核范围、行政机关负责人坐镇信访接待日、信访事项必须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等新内容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新条例充分体现了现代政府注重参与, 强调对话和互动的理念, 也体现了政府宽容行政、注重民意疏导而非围追堵截的执政思路的转变。”这体现出公众舆论立法上的与时俱进。

2.坚持有法必依, 维护公众舆论的法律尊严

制定法律的目的在于实施, 有法可依的同时必须做到有法必依, 只有这样, 才能将关于公众舆论的法律规范落到实处。在这个问题上我国还存在许多的不足。首先, 我国没有形成一个有法必依的社会环境, 法律的强制效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 这对于我国公众舆论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例如民众对遇到的一些问题希望通过上访的方式由上一级政府解决, 这是我国宪法赋予公众的一项权利。但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信访渠道不够畅通、信访问题处理只转不办、缺乏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等问题, 政府相关部门对待上访者经常采取堵截和推诿的方式, 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其次, 公众舆论在传播和形成过程中也必须做到有法必依。公众舆论在其形成和传播的最初阶段, 往往是不可控的。民众在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时, 应该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采用合法的手段表达意愿, 以形成强大的公众舆论, 而不能滥用公众舆论。例如极少数人打着“上访”的旗号, 组织非法跨地区串联聚会, 这就是一种滥用公众舆论权力的行为, 对此必须严格依法处理。有法必依是维护公众舆论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否则公众舆论的发展将是盲目而无序的, 不仅无助于政治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还会引发诸多的社会问题。

3.培养公众的法律意识, 保证公众舆论的规范性

“法律不仅是世俗政策的工具, 而且还是生活终极目的和意义的一部分。”法律不仅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更是一种民众应该具有的社会意识。建国以来, 虽然有过破坏法制的非常时期, 但总体来讲, 我国立法以及普法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改革开放以后, 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公众舆论的迅速发展其实也是我国公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的反映。但是在公众舆论的发展过程中, 也暴露出民众的法制意识不够完备、法律观念淡泊等问题。例如一些地方出现的过激行为, 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某些地方政府举措失当引起民众极其强烈的反抗情绪, 另一方面, 也说明群众法制观念比较淡泊, 对人民政府机关的权威缺少应有的尊重。因此, 必须培养民众的法律意识, 使法律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基本意识。只有这样, 民众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表达意愿时, 首先考虑是否合乎法律规范, 自己的要求在法律上是否成立, 然后再形成个人意见, 经过一定的途径进行传播, 形成公众舆论。这样公众舆论就带有相当程度的理性色彩, 其参与到政治进程的可能性也就要大的多。反之则公众舆论的情绪化色彩比较浓, 一些要求没有合法的依据, 很难得到满足。所以说, 培养民众的基本法律意识, 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公众舆论的质量, 还能保证公众舆论从产生、发展到传播都能够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

摘要:公众舆论, 简言之, 就是公众对社会生活和社会事件公开表露的认识和意见, 是公众心态和情绪的社会集纳。舆论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 因此它能极大地促进政治文明建设, 在我国当前情形下, 只有通过培育公众舆论发展土壤和在依法治国框架下促进公众舆论发展才能保证公众舆论与政治文明关系正常发展。

关键词:公众舆论监督,政治文明,建设,关系

参考文献

[1]吴献举.“媒体审判”是“媒体舆论监督权”的滥用[J].新闻记者, 2007, (9) .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07-09-27 (1) .

[3]徐创俊.中国咨询业的现状和未来[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 2008, (2) .

篇4:舆论监督与法制建设

舆论监督的含义和作用

舆论监督是公众及其组织借助舆论的手段和力量对现实社会中有关公共利益和公共事务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实施监察和督促的社会行为。它既是行使民主权利的行为,也是维护其他权利的一种监督手段,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监督机制,有着众多的社会功能:第一,舆论监督具有规范作用。它与法律监督和行政监督协同运行,能够监视政治、经济运行中的异常现象,监督管理部门或经济领域的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监督各种无视或违反市场规则的行为,起到制约、规范的作用。第二,舆论监督具有导向作用。它对社会生活运行中出现的偏差行为进行敏锐地报道、揭露和抨击,常起着敲山震虎、杀鸡吓猴的警示和导向作用。第三,它具有定式作用。舆论监督往往是制定和实施有关法律、法规的重要依据,使有关社会行为成为一种心理定式和行为习惯。第四,它具有保证作用。舆论监督是“社会雷达”,是“人民精神随时睁开的眼睛”,可对社会的正常运行起某种保证作用。正因为舆论监督具有这些积极的社会功能,所以正确地开展舆论监督,旗帜鲜明地同官僚主义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把舆论监督与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是深得党心和民心的。

舆论监督的法律依据和法律制约

舆论监督的权利主体是人民群众而不是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舆论监督的威力并不是来自新闻本身,而是来自新闻背后所代表的民意。现代民主政治对权力运作的约束要求使公共權力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人民以其知情权和言论自由权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并监督公共权力的运作,而把二者结合起来靠的就是公众传媒,靠的就是舆论监督。所以说,舆论监督是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制度性选择,是确保公共权力正当行使的重要保障。

我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时起,就逐步确立了舆论监督的重要地位,不断强化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尤其是对公共权力的批评权。我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第三十五条又规定和保障公民享有向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这是舆论监督公共权力的宪法依据和保障。我国《法官法》、《检察官法》、《人民警察法》也都规定了人民法官、检察宫、民警必须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接受社会监督。《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也规定,国家公务员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这里的“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都包括舆论监督。

我国宪法和法律在保护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的同时,也规定了一些限制性的内容。比如,宪法在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的同时,也确立了要确保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原则,即这意味着宪法还保障司法活动不受新闻舆论在内的任何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国务院1997年颁布实施的《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危害安全、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分裂,侵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破坏民族团结的;泄露秘密的;宣扬淫秽、迷信或渲染暴力、危害社会公德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的;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也规定新闻工作者要“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维护司法尊严。对司法部门审理的案件不得在法庭判决前作定性、定罪和案情的报道;公开审理案件的报道,应符合司法程序”等。

如何进行正确的舆论监督

正确的舆论监督应坚持“三个原则”:第一,合宪性原则。舆论监督必须符合促进社会进步与增进安定团结的宪法精神,而不能打着“舆论监督”的幌子,搞乱社会、搞乱人心,也不可像西方的“揭丑”报道那样进行人身攻击。第二,合法性原则。舆论监督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大多数人的要求,反映真实的情况并形成正确的舆论,而不是利用虚伪的报道和虚伪的舆论,来混淆是非、蒙骗视听。在这方面,我们日常工作中有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如今年1月1日,我们办的《内部参考》对卢氏县大批学生和村民铅中毒进行报道,由于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报道引起了省委书记徐光春和省长李成玉等领导同志的重视,省委省政府派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前往卢氏现场办公,两个污染源铅厂被炸,记者反映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反面典型也有,如有的记者采访时受利益驱动,偏听偏信,以致报道失实,在群众中产生了不良影响。第三,治病救人原则。舆论监督必须提供事实、平等讨论,无情揭露、有情帮扶,要治病救人,不要一棍子打死。江泽民同志说过:“对于人民内部的缺点错误,也应进行揭露和批评,但这种揭露和批评是‘恨铁不成钢’,目的是以同志似的态度帮助其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就是说,进行揭露性报道,其目的是为了向犯错误的人及时敲响警钟,帮助他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从而把工作干得更好。只有坚持上述原则,才能实施正确的舆论监督。

总之,舆论监督促进法制建设和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法制建设保障和规范舆论监督的正常运行,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既要相信舆论监督具有深厚的法律基础而大胆地进行舆论监督,又要明确法律对舆论监督的制约作用而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实施正确的舆论监督。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篇5:【申论】建设性舆论监督一例

舆论监督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2006年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分工》文件精神,加强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舆论监督工作,按照责任分工,区委宣传部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舆论监督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以区委学习中心组为龙头,在区、场两级中心组及广大党员干部中重点开展一次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和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学习教育形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增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各单位在集中学习过程中,要有辅导提纲、有笔记、有心得体 1

会文章、有个人发言讨论提纲。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自学,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笔记要在3000字以上,一般党员干部学习笔记要在2000字以上。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紧密结合廉政文化“五进”、“五上”活动的开展,把“八荣八耻”和学习党章活动引进廉政教育课堂。要继续在区电视台播放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电教片,典型示范,在全区长期保持反腐倡廉的浓厚舆论氛围。

二、强化舆论监督

按照服务大局、客观公正、事实准确、依法监督、遵守纪律的原则和要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网站、电视、广播、宣传栏、板报等舆论阵地的作用,在网站开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论坛;在电视、广播上开设专栏、专题,播发宣传口号;各单位、部门要制作宣传栏、板报展等对反腐倡廉工作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电视台、记者站和广大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

工作进行跟踪采访。对各单位、各部门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广泛宣传;对在反腐倡廉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进行深度报道。同时对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揭露和批评。

三、加强舆论环境建设

要进一步改善舆论监督环境,正确看待新闻舆论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充分认识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意义,让广大群众满腔热情地支持舆论监督。要建立健全舆论监督机制,对勇于和腐败现象做斗争的进行保护。要不断提高舆论监督人员的素质,通过大众传媒对某些行为进行批评和谴责,必须做到事实准确无误;不得有任何虚构和夸张,更不得把新闻舆论监督作为谋取个人某种目的的工具,进行人身攻击、造谣、诬陷。要继续聘请一批责任心强,政治素质高的老党员、老同志为反腐倡廉义务监督员,利用他

篇6:新闻舆论监督——廉政建设的利剑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概括、新的论述和新的要求。报告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其中“纯洁性”是一个新的关键词, 体现了我们党对腐败的清醒认识和反腐败的坚决态度。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 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 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 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 甚至亡党亡国。近年来, 经过媒体曝光而落马的大大小小官员已经不胜枚举, 新闻舆论监督在廉政建设方面已经体现出了它自身的特点, 老百姓也深深意识到媒体的力量和舆论的公信力, 这对于中国的反腐工作是一个非常好的迹象。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伴随着中国改革的进程在不断深入, 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成绩是显著的、作用是明显的。1994年, 中央电视台推出《焦点访谈》栏目, 被认为是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领军者, 18年间, 在中国大地, 从中央到地方, 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开设了与《焦点访谈》类似的栏目, 这些栏目有的直击时弊、有的反映民生, 成为政府部门和各大机构最有力的监督者和督促者, 它们的产生充分说明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事业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新闻舆论监督在廉政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第一, 新闻舆论监督对于有腐败意图和腐败行为的官员形成一种巨大的震慑作用。俗话说的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捅不破的窗户纸, 腐败分子所做的任何勾当最终都将在阳光下被公之于众, 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身败名裂锒铛入狱, 而新闻舆论监督就能够起到震慑作用。当报纸电视上出现某某官员从高高在上的领导者成为阶下囚的时候, 想想身边那些企图或意图腐败人员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子的, 心情又是何等沉重, 所谓“积销毁骨, 众口铄金”, 就表明了舆论监督所具有的巨大威力。国外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 “绝大多数实验资料表明,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一个人受宣传的惊吓越大, 就越有可能采取积极的预防行动。”可以预见, 腐败官员为了免受心灵的痛苦和精神的折磨, 其合理选择一般也就只能是悬崖勒马, 退出腐败之路。

第二, 新闻舆论监督对于不作为的官员同样起着警示作用。有资料显示, 腐败分子绝大部分都是不作为的官员, 不作为已经成为很多人腐败的思想根源。新闻舆论监督对于腐败分子有震慑作用, 对于不作为的官员作用同样明显, 所以现在社会上流传着“防火防盗防记者”的“三防”准则, 说穿了就是某些不作为的官员害怕被媒体抓住自己的痛处。虽然不作为还构不成腐败这么严重的程度, 但是防微杜渐, 只有从小处做起才能避免大错误的发生。我国多个城市都在不断加强舆论监督的力度, 吉林省长春市政府就成立了专门的“读报机制”, 将每天在报纸上发生的与百姓相关且涉事部门不作为的报道一一落实, 年底还要进行反馈, 这就是在利用新闻舆论监督来完善政府部门的工作。

三、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自身建设

第一, 加强新闻工作者政治和业务素质。新闻舆论监督已经成为百姓心中的一杆秤, 使得新闻从业人员更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的提高。

第二, 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心细的群众经常会发现, 媒体是无事不来, 而出了事就一窝蜂地来, 这种事前不警告事后往前挤的工作, 体现了媒体工作的浮躁。新闻舆论监督最重要的是监督, 而监督最高的境界就是事情发生前进行监督和提醒, 目前我国的舆论监督还处于初级阶段, 很多监督都无法做到及时准确, 而媒体只能在事发之后才开始关注, 同时在事件发生之后, 报道跟风不断, 但当事件过去之后, 很快就会偃旗息鼓, 缺少对事情本质的关注和报道, 常常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 这是媒体自身要提高的地方。

第三, 理性引导民众, 严禁失实报道。近年来, 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越来越高, 百姓对于社会事件的关注比起改革开放初期发生了极大转变, 而新闻舆论在监督政府官员和各大机构的同时, 也对于群众有着引导作用。尤其是近些年, 互联网的普及, 网络已经成为新兴媒体, 很多大型事件都是经过网络媒体率先发表出来才被人关注的, 但同时也有许多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网络传播一些虚假失实的报道, 从而煽动群众的不满情绪, 许多大型群体事件都因为失实报道导致的, 因此媒体在新闻舆论监督的时候必须分辨真伪、去伪存真, 为百姓传递真正的声音给政府部门, 为政府传达真正的声音给百姓, 成为百姓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实现媒体真正的公信力。

总之, 要有效推进我国的廉政文化建设, 就必须高度重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是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和有效手段。

摘要:2012年11月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 胡锦涛总书记作了主旨深刻的十八大报告, 报告中反复提及从严治党的问题。在廉政建设方面, 新闻舆论监督应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从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新闻舆论监督在廉政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 以及如何更好地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为新闻舆论监督在廉政建设方面提出了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新闻舆论监督,廉政建设

参考文献

[1].陆红梅, 江海燕, 《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两点分析》, 《广西社会科学》2002第2期

[2].杨晓敏,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阵地与熔炉 (哲学社会科学) 》2005年第3期

篇7:舆论监督与党风建设

在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就是强化监督。因为“没有监督制约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这已为古今中外的历史所证明。而监督的渠道和形式有多种多样,诸如党内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等等。

一、舆论监督的作用

我们党历来重视和倡导新闻舆论监督,表明我们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坚定信心,同时也显示了舆论监督在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舆论监督作为一项社会权利,虽然受我国《宪法》的保障,有法可依,但和其他权利一样,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即“舆论监督权”必须在法律规范内行使,也就是要依法进行舆论监督。依法进行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行使舆论监督权的同时不应侵害国家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企事业法人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舆论监督要有建设意识,着眼解决问题,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报纸搞批评,要抓住典型、有头有尾、向积极方面诱导,有时还要有意识地做好坏对比。这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才有力量,才说明是为了改进工作,而不是消极的。”因此,舆论监督要强化“建设意识”,应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重点,抓住带有全局性的关键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监督。

我们在强化舆论监督工作中体会到,搞批评报道不能批一番了事,不管有多大阻力和困难,都要注意跟踪报道,反应监督效果,从而使批评报道有始有终,有个圆满的结局。

二、舆论监督的形式

新闻媒体要开展舆论监督,就要担负起敢不敢于监督、善不善于监督的问题。应该说,必须要把社会效果作为衡量舆论监督正确与否的首要标志。而要想保证舆论监督取得好的效果,除了坚持真实、客观、公正、准确和组织纪律等原则外,还必须注意和善于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方法。

舆论监督可以采取批评、揭露、评论、建议、希望、讨论等多种形式。向有关部门传达群众的举报和来信来访,向领导机关通过内部参考和内部简报反映情况和问题,也是新闻媒体经常采取的方式。有时通过表扬的手段也能够达到批评和监督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讲求宣传艺术,把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与舆论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党的方针政策为基点,紧紧配合政府工作,通过舆论监督简洁、直观的方式,去披露问题,督促解决问题,达到化解矛盾、稳定大局的目的。新闻舆论监督反映问题,应当是带有普遍性、阶段性的大问题,侧重于政府当前主要工作的落实。因此,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与新闻舆论监督的重点应该是一致的。政府工作全面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新闻舆论监督则抓住不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问题,曝其一点,以小见大。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优势,督促、配合政府部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特殊问题,对政府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批评和监督固然是舆论监督的重要方式,它可以一针见血、简洁直观。但它毕竟不是唯一的、可以轻易地采取的方式。搞舆论监督既要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又要掌握政策,有礼有节,还要顾全大局,把握分寸。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治病救人、促进工作,因此舆论监督同样需要讲究方法,注意分寸,强调效果。总之,运用哪一种方法好,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舆论监督所选择的方式要有良好的社会效果,必须要有利于解决问题,有利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其目的是端正党风,通政济民。搞好舆论监督还要注意事实准确,要正确把握舆论监督的“度”,做到依法、依理。

搞好舆论监督,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又是党和人民群众赋予新闻战线的一项崇高而特殊的使命。广大新闻工作者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勇敢地拿起法律这一“护身符”,理直气壮地开展舆论监督。

篇8:更加科学地建设性地开展舆论监督

一是以建设性的态度开展舆论监督。批评也好, 揭露也好, 都应该是建设性的。建设性是舆论监督的基本要求, 在这里, 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求;要善于区分不同性质的问题, 对于涉及民生而又整改不力的问题, 要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对于未成年人、教育等社会敏感问题, 要谨慎使用媒体公开监督的方式, 而采用通过有关管理部门促其整改的方式进行监督;要分清轻重缓急, 根据地区和部门的实际情况合理调配舆论监督的分布和节奏;要特别强调监督的责任感, 着眼于解决问题、改进工作, 加强追踪报道, 积极探索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形成舆论监督和职能部门工作的良性互动, 协调有关部门督促问题的解决, 让读者、听众、观众了解监督的过程和问题解决的结果, 切实摒弃满足于摆问题、就监督而监督, 更要反对“找茬子”、炒作等不良倾向。

二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开展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力量来自事实, 客观性、真实性、全面性是新闻的生命线。开展舆论监督必须深入采访和调查研究, 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掌握准确、全面、翔实的第一手材料。要辩证地观察和分析问题, 不夸大、不缩小, 既不说过头话, 也不搞绝对化, 坚持报道事实不带有任何偏见;特别不要把作者的主观意图夹杂在报道中, 不能偏听偏信, 不能主观臆断, 夸大其词, 着意渲染, 必须充分考虑新闻报道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 使舆论的效果与初始的目的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抓住那些群众关心、政府重视、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事例, 进行具体细致的深度分析, 研究矛盾问题的症结所在, 指明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以形成正确舆论, 化解各方矛盾, 平衡利益关系。

三是以合理的方式开展舆论监督。对舆论监督时机的把握要坚持有理有力有节, 注意火候, 注重实际效果;对力度的掌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数量适度, 密度适中, 角度适当, 提高工作质量;对形式的运用要灵活多样, 既善于运用公开报道的手段, 又善于运用内参等形式反映, 切忌一味追求轰动效应。批评是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基本手段, 但批评不仅是揭示问题, 也是善意的提醒, 引起决策者的注意, 开拓决策者的思路。《经济日报》一位记者到景德镇采访, 看到听到许多、有感触的东西, 认为景德镇陶瓷如果满足现状, 将来就要落伍, 为此采写了题为《景德镇, 放下你的包袱》的稿件。编辑负责人看了以后, 觉得有点刺激人, 把题目改为;《景德镇, 我想对你说》, 这样一改, 人家看了就觉得是热心帮助他, 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是以法律为依据开展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具有传播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 一旦造成不良影响, 则很难挽回, 必须慎重对待, 依法行事。舆论监督报道的内容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 不能干扰和妨碍政法机关依法办案, 不能侵犯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舆论监督的手段、方法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获取新闻素材、核实报道内容都要通过合法的途径、程序和正当的方式, 不能采取非法和不道德的手段进行采访。对舆论监督活动的法律保护和法律限制是事物的正反两面, 是高度统一, 不可分割的。新闻工作者要认清责任, 摆正位置, 不能包打官司当法官, 不能当信访办公室主任, 不能以个人感情和好恶判断是非, 坚持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开展监督, 这是正确行使监督权, 保护他人合法权益的需要, 也是维护媒体权利, 减少不必要的新闻诉讼的需要。这里还要特别强调一点: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对自己的舆论监督承担可能的法律后果, 对于“有偿新闻”问题、弄虚作假问题、失实报道问题、严重失职问题等等, 一经查实, 严惩不贷, 决不姑息, 相关媒体和从业人员必须承担纪律处罚、经济处罚、舆论处罚 (公开道歉) 、职务处罚、公职处罚、法律处罚等相应的后果。■

篇9:【申论】建设性舆论监督一例

【关键词】新闻;舆论监;机制体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报告同时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我党历来重视反腐倡廉工作,特别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反腐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我们应清醒的看到,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当前,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得力,改革不到位,仍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主要原因。

1.新闻舆论监督能有效制约和惩处腐败行为

新闻舆论监督是现行监督体系中一种特殊的监督形式,实质是一种群众监督,是反腐败工作的有力武器,具有公开性、广泛性和时效性,有预警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患于未然,“是无处不在的眼睛”,因而具有其它监督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是现代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手段,其传播快速、影响广泛、揭露深刻、处置及时等特性和优势,通过报道进行曝光和揭露,抨击时弊、抑恶扬善,能够迅速将人们的注意力聚焦,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引起人民群众和政府高度关注,促使司法机关秉公办事,对腐败分子及时依法惩处。

多年来,我国充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积极作用,初步形成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但总体而言,对公共权力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制约,特别是在发挥新闻舆论监督方面,更显苍白无力。因此,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新闻舆论监督体制,充分发挥其防治腐败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因此,扩大包括新闻舆论监督在内的公民的民主监督,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手段,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更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反腐倡廉工作中,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发挥。

2.新闻舆论监督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2.1新闻舆论监督缺乏法律保障

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虽然规定有言论和出版自由,但是没有通过宪法解释来上升为宪法权利,也即是说我国宪法并未明确规定有新闻监督权。同时,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应是法律法规下的自由和权利。但是,我国现在未制定出台《新闻法》、《新闻监督法》或相关的法律,大都以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来进行规范。所以,从法律地位的角度来讲,我国新闻监督权的地位,既不具有宪法地位,也不具有法律地位,新闻舆论监督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障。因此,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报道权、监督权得不到应有的维护,有时甚至连人身安全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这就使许多媒体和工作者在实施舆论监督时如履薄冰,对舆论监督望而却步。此外,一些公众人物还往往借助宪法对隐私权的保护,对新闻媒体的报道提起诉讼,导致新闻纠纷和诉讼不断产生,新闻舆论监督在实际工作中面临诸多困难。

2.2行政干预新闻舆论监督现象较为普遍

一是存在行政权力干预新闻舆论监督现象。根据有关规定,新闻媒体在严格遵守有关法律、规定和新闻纪律的前提下,有自主采访报道的权利,记者的采访活动应当依法受到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和限制。但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须接受党的领导,由于党管新闻媒体的体制影响,对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干扰就会经常出现。一些地方的领导非常害怕新闻舆论监督,认为新闻舆论监督揭露了地方的丑,会对本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破坏自己的政绩,影响自己的升迁,从而封堵消息,阻挡采访,利用关系说情。如果报道不利于自己的利益,他们会利用手中职权歪曲事实,扭曲真相,捂住盖子。行政干预新闻舆论,是新闻舆论监督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二是相对而言,新闻舆论对较高领导层监督较少。胡锦涛、习近平总书记都曾表示接受全国人民的监督,为我们作出了表率。但种种原因,对较高领导层监督较少,新闻媒体成了个别领导机关和个人意志的体现,客观上起到了掩饰一部分领导干部工作不力、失误的作用。同时,由于新闻层层把关审批的做法,使许多好的具有揭露性或针砭时事的报道或文章被修改,失去了原汁原味,不具实效性、针对性和真实性。

2.3新闻舆论监督偏重于事后监督

我国的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应该清醒的看到,仍有不够完善之处。因新闻舆论监督的多方面制度保障未全部到位,使得事前监督难以进行,监督工作侧重于追惩性的事后监督,忽略了行为发生之前的预防和进行过程中的控制约束。同时,对社会和群众关注的一些重点、难点事件以及大事要案等,关注得不够。报喜不报忧,对成绩报道得较多,削弱了新闻舆论监督的预防作用。事前监督少、事后监督多现状,使得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和危害不能避免,从而给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造成了损害。

2.4个别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不高

在市场经济时代,一些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面对现代商业文化气息的氛围,以金钱为惟一驱动和价值追求,置职业道德于不顾,人为制造、传播假一些新闻,侵犯了受众的知情权,使媒体的公信力受到损害。一些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受利益的诱惑,往往会把手中的报道权利视为一种“权力”,将新闻舆论监督变成生财工具。个别新闻工作者搞有偿新闻,对当事人威逼利诱,用新闻曝光吓唬当事人;有的不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和百姓的疾苦放在首位,却热衷于明星绯闻,休闲娱乐;有的对客观事实缺乏深入了解,不做科学分析,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使报道失之偏颇。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却严重影响到新闻队伍的纯洁性,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3.建立健全新闻舆论监督机制体制

3.1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权利的立法保障

完善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保障,是发挥其作用的前提条件。一是完善宪法依据。可以在宪法增加如下内容: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人民的舆论监督。为新闻舆论监督提供根本大法的保护。二是在条件较为成熟时,根据国情,着手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法》或《新闻舆论监督法》。明确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功能、范围、对象、重点、原则、方法、程序、权限等,明确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的义务、权力及法律责任等,为新闻舆论监督提供法律保障,使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目前未制定和出台专门的法律之前,应认真执行现行法律法规中保护新闻舆论监督的有关规定,切实维护新闻媒体及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保障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正常进行。

3.2注重监督力量的整合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对党和政府实施制约的监督体系,这些监督体系包括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等。新闻舆论监督是非权力的监督,只有与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民主监督等监督的协同配合,才能增强社会制约机制,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要建构舆论监督与其他监督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与各种监督形式结合起来,并肩作战,形成整体合力,才能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威慑力,有效地预防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产生。

3.3发挥人民群众主力军作用

反腐的动力来自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群众是反腐的主力军,依靠人民的力量反腐是廉政建设的根本。因此,在新闻舆论监督中,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要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畅通和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和有效性,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调动全社会和群众参与新闻舆论监督,有效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3.4重视新兴媒体的的监督作用

篇10:【申论】建设性舆论监督一例

近年来, 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情况下, 新闻舆论监督在我国法治建设中也具有了更为显著的作用。这其中包括积极的作用, 也包括一定的负面作用。如何辩证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两者间的冲突进行妥善的处理, 则成为现今法治建设中需要重点解决的一项问题。

二、新闻舆论监督对法治建设的积极作用

(一) 促进立法机关完善法规

对于新闻传播来说, 其具有传播范围广以及及时性强的特点, 对于部分严重违反伦理道德且暂时没有法律规范的问题, 在经过新闻报道之后则能够在社会中形成较大的舆论, 以此促使立法机关及时给出回应, 并在后续法规建设中对相关内容进行完善。

(二) 促使司法机关正当行使司法权

要想国家公共权力以有效、正当的方式行使, 则需要设置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如果这种公共权力没有得到正确的行使, 在经过新闻媒体报道后, 则会形成较强的舆论压力, 并让相关部门在这种压力下改正错误。而社会公众通过新闻舆论的方式, 则能够对我国司法权的运作以及行使情况进行有效的了解以及监督, 并对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不合理情况进行回应, 以此在对司法权行使产生制约的情况下实现司法公正。

(三) 抑制司法腐败

在司法权行使中, 司法腐败可以说是最为严重的问题, 是公正行使司法权的天敌。虽然我国近年来在司法公正方面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改善, 但司法腐败情况依然存在。在我国司法队伍中, 少数人员依然存在素质不高, 甚至存在同黑社会以及不法商人沆瀣一气的情况, 对我国司法公正的职权发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为社会监督的重要力量, 通过记者对相关案件的调查以及采访, 能够为司法机构提供更多的违法线索, 在将部分案件幕后交易进行曝光的基础上使更多司法不公以及司法腐败现象暴露在阳光之下, 并最终得到及时的处理。可以说, 舆论监督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新闻舆论监督对法治建设的负面作用

新闻舆论监督虽然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 但毕竟司法审判同新闻传播两者间具有不同的性质, 在规则以及标准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别。从某种角度看来, 舆论监督也是一把双刃剑, 虽然能够对司法运作起到良好的监督、避免腐败情况发生的作用, 但如果没有对其做好限制, 则很可能因此对司法的公正性以及独立性造成损害以及破坏。对于舆论效果的产生来说, 其主要分为以下步骤:第一, 媒体通过宣传报道的形式帮助公众对相关事件的起因以及过程等进行了解; 第二, 公众在获得信息后, 则对目标事件形成属于自身的意见以及看法。在这两个步骤中, 媒体不仅负责传递事件信息, 同时也对公众产生了一定的指引作用, 即在媒体的引导下形成浓厚的社会舆论。对于该种舆论来说, 其对于司法权力的公正应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但如果应用不当, 则可能会产生相反的结果。例如, 媒体在部分报道中掺入过多的主观意愿以及情感, 则可能使公众先入为主地对事件形成刻板, 甚至是错误的印象。这种情况不仅给司法机关的审判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且将对司法机关职权的独立行使产生较大的影响, 更有人将这种情况称为“媒体审判”。

四、实现法治建设同舆论监督良性互动的方式

(一) 依法开展舆论监督

1. 要对新闻舆论监督原则进行合理的规范。就我国目前的法律来说, 在媒体报道规则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如何能够对新闻舆论监督的合理界限进行界定, 则成了现今新闻、法律界的一项重点以及难点。目前, 有研究者提出, 新闻舆论在监督司法活动方面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 保证报道的全面以及客观性, 即在司法监督过程中, 所发出的报道一定要实事求是, 即以公正、客观的方式反映司法活动的本来面目, 不能主观判断、推理, 随意夸大事实, 不得使用具有明显倾向性以及煽情的语言;第二, 对于未决的案件, 不得作出具有倾向性的报道;第三, 慎重对待诉讼过程, 以谨慎的姿态对待未决案件, 始终保持中立的立场, 避免因发表具有倾向性的意见对公众产生误导, 进而对司法人员开展工作产生压力。

2. 记者要具有必要的法律素养。作为新闻从业人员, 要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 在对相关法律文件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提升法律意识, 克服法盲现象。同时, 要树立法律信念, 避免因缺乏法律意识以及知识导致媒体不能恰当过滤公众情绪, 进而导致出现干扰司法公正的情况。

(二) 司法机关恪守独立公正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重要体现, 法院则是对案件进行审理的权威机关。因此, 司法机关在开展工作时, 要高度重视来自新闻舆论的帮助以及提示, 加强司法审判职能同舆论职能的内在衔接。同时, 也需要严格恪守司法公正以及独立性, 在将事实作为工作依据的基础上以法律为准绳开展司法审判活动, 这不仅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要求, 也是实现法治建设同舆论监督良性互动的最佳选择。为了实现该目标, 首先就需要推进我国司法改革的步伐, 通过司法改革实现我国的司法公正;其次, 要积极倡导程序公正同实体公正并行, 以此保证司法公正的完整性。

五、结语

新闻监督同我国的法治建设具有密切的联系。在本文中, 笔者对我国新闻舆论监督与法制建设的互动关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 新闻媒体要正视两者之间的关系, 应用科学的措施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摘要:近年来, 我国的法治建设得到了积极的健全与完善。在此过程中, 新闻舆论也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本文中, 就我国新闻舆论监督与法制建设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闻舆论监督,法制建设,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李伶.谈谈如何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06) :77.

篇11:【申论】建设性舆论监督一例

一、媒体舆论监督是我国政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政治建设的关键和核心问题是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诸多内容中,实质问题是权力分配和权力制约。在权力分配问题上,大部分专家学者主张分权、放权,但在我国的政治实践中,政治权力往往出现“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实际上,一定的集权对于我们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是非常必要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与制约,即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一)从权力结构外部建立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十分必要

多年来,我们党和政府在建立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先后建立并加强了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机关、反贪机关、审计机关、人大、政协等监督和制约权力的专门机构,然而这些专门监督机构所发挥的监督作用却十分有限,一些地方和部门的监督机构更是形同虚设,致使一些消极腐败现象愈演愈烈,极大地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专门的监督机构部分属于各级党政领导机关或各个企业事业单位,它们都处在特定的权力结构之内,在人财物等方面都依赖于同级政府或企业事业单位。在这样一种体制中,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就不可能有自己独立的意志,也就很难对同级权力机构形成真正有效的监督与制约。同时,上级对下级、下级对上级也因上述等体制方面的原因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因此,在我国,对权力实现有效监督与制约的必要条件是:监督者必须是处在被监督机关的权力结构之外,并且必须隔开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之间的所有厉害关系即监督者相对独立,而媒体舆论监督则符合这一要件。

(二)媒体舆论监督是我国政治建设中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的必要方式

2009年10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媒体发展,鼓励和支持中国媒体在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和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表明媒体舆论监督已经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传媒促进舆论监督的作用,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已成为我国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媒体作为具有一种特殊作用的社会力量,是一个舆论平台,人民群众通过媒体这个舆论监督平台,在促进公开公平公正、遏制权力腐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媒体舆论监督的这种作用和特点决定了其成为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的必要方式。以传媒为载体的舆论监督,既是监督公共权力,遏制权力腐败的“利剑”,同时又堪称保障公民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盾牌”。舆论监督具有事实公开、传播快速、影响广泛、揭露深刻、导向明显、处置及时等特性和优势,能够迅速将人们的注意力聚焦,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引起政府高度关注,迫使司法机关秉公办事,对腐败分子及时依法严惩。一些部门和官员“不怕通报,就怕见报”,就是人们对舆论监督的作用和威力的生动描绘。舆论监督虽然没有强制执行力,但其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影响力却是不可小觑。

值得指出的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突破了信息传播与扩散的时空界限,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事件都有可能借助互联网等途径迅速传遍世界,这种信息传播的突飞猛进使得网络舆论监督异军突起。和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相比,网络舆论监督具有其独特优势和强烈的时代特征。网络舆论监督的主要内容是监督权力运行,反对腐败现象。各种网络形态的并存与互动,使得网络监督不仅快速、便捷,而且廉价、有效;网络蕴藏的海量信息,为纪检监察以及司法部门提供了丰富、直接且不易灭失的反腐败线索,网络监督成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重要构成和最佳结合;中国有近6亿多网民参与的普遍性和不受控制性,使得网络监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俨然一张群众监督的“天网”。有研究者曾对近年来210起中国重大舆论事件进行研究,网络舆论在67%的事件中起到了推动政府解决问题的积极作用,71%的微博使用者认为,微博提高了他们对政治的关注度。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日益崛起,主体地位日渐形成,为网络监督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依靠群众反腐败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拒腐防变机制,网络舆论监督无疑为这一机制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

二、我国政治建设进程中媒体舆论监督现状

(一)我国政治建设中媒体舆论监督发展历程

我们党历来把媒体舆论监督作为政治建设进程中对监督权力、发扬民主、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主要手段。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与黄炎培谈论关于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的谈话中,就明确提出舆论监督权力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把媒体舆论监督提升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体现出来。从1987年开始,“舆论监督”连续六次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十三大报告指出,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十四大报告强调要“重视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逐步完善监督机制,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十五大报告指出要“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04年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非常重视党外监督,把“舆论监督”特别单列一节,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在党内法规这个层面上,专门就舆论监督问题作出规定,意义尤其重要。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

nlc202309041111

自2003年以来每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中,就有十次强调要重视和加强媒体舆论监督: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各级政府要“做好信访工作,加强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各级政府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其目的也是为了方便人民群众进行舆论监督。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接受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高舆论监督的分量,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社会各个方面的监督。…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更有效地监督政府”。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指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做到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提出“加强行政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仍然“坚持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政务公开,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上述事实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媒体舆论监督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功能,并把它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

在上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下,在一些政策法规的保障下,我国的媒体舆论监督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1994年4月1日开通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在当代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成为中国媒体舆论监督的典型代表。《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作用既包括对中央政策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如歪曲执行政策和官员腐败渎职之类行为的监督,也包括及时反馈地方民情,促进新的政策议程的建立和政策完善,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在既成体制下,如何发展舆论监督的操作性技术,同时,其监督范围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事实上已经以微妙方式开始涉及中央政府的边缘了。在《焦点访谈》的影响和示范下,国家和地方其他各类媒体包括网络媒体也纷纷开设类似节目、栏目,使得媒体舆论监督成为一种常态行为。进入21世纪,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2003年的孙志刚案件,在媒体舆论的监督和影响下,不仅得到了及时解决,而且使得一项实行了二十多年的法规宣告废止,在我国媒体舆论监督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此后,2007年的山西黑砖窑事件,2008年的陕西华南虎事件,2009年的云南躲猫猫事件等众多事件的妥善解决,无不显示出媒体舆论监督的巨大作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也逐步主动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党务政务工作开始推行透明公开,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对于各个领域的公开办事制度的建立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009年至2010年各级政府和党委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的制定和施行,2011年中央和地方政府“三公”经费的初步公开等,可以说与舆论监督的大力推动密切相关,也表明了我们国家在公开、透明的进程中,媒体舆论监督工作取得了重大、快速进展。

(二)当前我国媒体舆论监督存在问题及表现

尽管我们党和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并强调媒体舆论监督在政治建设中的重要性,采取措施、制定政策推动政务公开透明、权力公开运行,加大媒体舆论监督对公权力的力度,地方各级政府也在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实践中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由于传统思维习惯的影响以及缺乏保障媒体舆论监督的相应机制等因素,媒体舆论监督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是由于权力部门的干预,媒体舆论监督对权力的制衡作用和监督效果与政治建设的要求相去甚远。一些党政机关及某些主要领导干部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认识不足,他们过于担心新闻舆论监督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因此总是左顾右盼,顾虑重重,怕这怕那,缺乏勇气;他们怕新闻舆论监督会“影响团结”、“伤害同志”;怕揭露问题、批评缺点会“给党抹黑”、“给国家添乱”;有的则因为自身有短处、有疮疤而惧怕批评。对于媒体舆论监督特别是批评性报道,他们不是虚心主动去接受、改正,而是千方百计回避、变通、抵制、拖延甚至动用各种力量手段进行疏通关系或进行压制、打击,这就使得所曝光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事件在不同地方此伏彼起的现象,舆论监督权力效果差强人意,同时也侵害了媒体工作者的正当权益。

二是由于管理和自律方面存在问题,媒体部门和新闻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导致舆论监督不力。部分主流媒体立场不稳、“刻意迎合”网络媒体和网络社会中少数人的意见,舆论报道低俗化、媚俗化、情绪化,对于一些些热点焦点问题负面报道过于集中,缺乏冷静理性分析,把握不好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尺度, 以至于出现“媒体讲故事悲情化”、“社会矛盾放大化”的趋势。部分记者素质偏低下,放弃基本原则,置新闻职业道德于不顾,以“无冕之王”自居,借手中权力,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在采访中谋取利益,或接受采访对象、单位、利益相关方和公关公司“红包”,或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广告,搞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或发泄私愤,乃至诽谤、诬陷被监督对象,甚至与被监督者沆瀣一气,违法乱纪。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假冒新闻机构和采编人员开展“新闻采访”活动及利用“新闻采访”活动敲诈勒索。上述种种,不但损害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损害舆论监督声誉,而且也极易引发群众的不满和反感,使得舆论监督的功能大打折扣。

三是由于“本位主义”思想作怪,媒体舆论监督存在着“职权范围”不清,自身角色定位不明,不时出现监督缺位或监督越位现象。监督缺位现象主要表现为选择性监督,即“避近就远”、“避重就轻”、“避实就虚”、“避大就小”。 一般都将监督的矛头对准本地区以外的地方,在对本地发生的问题监督时,选择那些没有后台、没有背景的、权小势小的、财小气不粗的,监督后不会给自己造成麻烦的部门和领域。监督越位现象则主要表现为所谓的“舆论审判”, 一些新闻媒体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为追求轰动效应,大胆越位,在一些案件仍处于法院未判决之前的侦查阶段,搞“媒体审判”,先声夺人给涉案当事人冠以“贪官”、“罪人”、“严惩不贷”等带有定论色彩的词汇,由此所引发的“舆论风暴”给司法机关秉公办案造成极大压力,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这种现象实际上损害了媒体舆论的监督功能。

四是网络舆论监督呈现鱼龙混杂的局面,亟待规范。尽管网络舆论在监督权力的运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舆论监督被滥用,从而分散了对权力监督的力度,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网络谣言喧嚣尘上,迅猛发展。从当前我国的网络谣言现状看,造谣者既有西方敌对势力支持下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所谓异议人士,也有基于个人或机构利益需要的虚假信息发布者;既有仇视国家和社会的恐怖谣言制造者,也有仅仅处于发泄个人不满的攻击而贬损他人名誉的无聊者,这些造谣者的目的就是通过来捏造或夸大事实来大肆造势,以获得一个“民意沸腾”舆情风暴。网络谣言混淆视听,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利益、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完全背离了舆论监督的宗旨,容易引发群体性的非理性情绪与行为,加剧群众生活的恐慌心理,严重干扰了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

当前,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已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来加强媒体舆论监督。中央纪委向党的十八大提交并通过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舆论监督,支持新闻媒体开展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和建设性监督,及时处理和回应新闻媒体及网络舆情反映的问题。这实际上就是指导建立和完善与我国政治建设相适应的媒体舆论监督制度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因此,学界有必要从理论上深入探索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媒体舆论监督机制的有效路径。

上一篇:学中秋节活动策划下一篇:文化艺术学院2010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