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抱怨的包袱散文

2024-04-07

卸下抱怨的包袱散文(共4篇)

篇1:卸下历史的包袱

正值团队新作《故宫100》热播期,主创团队接受了《投资者报》记者的采访,讲述他们眼中的故宫和故宫团队。

《投资者报》:行走“宫中”多年,你表达“故宫”的语言变了吗?

徐欢:故宫可以说对我的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除了工作上的牵挂,最重要的是有说不完的解读不完的话题。继续拍故宫也是把它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具象来表达。第一部更想实现作品感,第二部是从传播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希望更多人能知道,更多年轻人能理解,而不是走马观花地去看。

金明哲:我们在转化视角上下了很大工夫,比如说微观的,特别感动你的。故宫拍久了老是感觉里面有种灵气,很生动,稍纵即逝。故宫的质感曾经熠熠生辉,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些褪色,但是它有时间感,所以可能塑造出故宫的另一面。

王冲霄:从05年到现在,导演能力、包括价值观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技术方面,创意手段更多了;另外一个,看故宫的眼光不一样了。第一部的时候,我更多的把故宫看成一个缩影、一个象征,既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粹,也浓缩了很多比较黑暗的东西。现在,对整个中国文明的进程有了一定的理解,对包括故宫这样的中国文化也有新的认识,就是不再把它当成一个载体或者仅仅表达自我价值观的工具,故宫本身就是我要表达的东西。

《投资者报》:新一批的导演加入你们团队,你希望他们以怎样的视角或者态度去创作,之前有过设想吗?

王冲霄:这一批年轻导演,大多数是在第一部《故宫》完成之后,陆陆续续加入到我们这个团队。他们在学习导演功课的过程中,实际上受到我们这批参加过故宫第一部拍摄的人的影响。我们在第二部拍摄的时候,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們对他们的影响会不会成为阻碍他们的创造力。

我们基本上是让他们换一个创作思维,跟他们沟通的时候,一直检讨我们在第一部的时候犯下的一些错误或者是我们认知上的偏差。我不是认为原来的认知有错,它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认知。只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年轻导演处理这种题材应该扔掉这种历史包袱,不要这么沉重地去看它。所以最初的时候,我希望他们能拍一部青春版故宫、阳光版故宫,不要有历史包袱。如果说上一部故宫算成功的话,不是为了复制上一部的成功,而是走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金明哲:对于个人观念和个人感受的表达,我们鼓励。而幼稚的,原则上错误的,说法太主观的,这就得控制一个度。年轻人做纪录片都会觉得有点累,比如来电视台,可能干半年就能独立成为一个记者或者栏目编导了,纪录片少说要干两年以上助理,你才可以有独立制作的能力。因为这里面包括你的观念、文化背景、知识面和表达等各方面。

《投资者报》:其实很多人会对年轻人能否驾驭这么大的题材产生质疑,你觉得这批年轻导演表现如何?

徐欢:我觉得80后导演最大的优点是有热情,整个精神状态特别好。我以为他们会比我们更现代,但有时候他们固有的传统思维好像比我们更严重。但也不是完全格格不入,大家还是气场相投。

篇2:卸下秘密的“包袱”

“什么?什么?”B的神经不自觉地兴奋起来

……

“告诉你一个秘密,A给我讲的,你千万千万不要传出去啊。”讲完后不久,内疚、忧虑感替代了兴奋感,B感觉自己背叛了密友A。

“憋不住”的秘密

秘密,是指在小范围内传播着的,包括自己和他人的事情。自出生以来,我们便活在不断更替的秘密中。在心智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三岁左右我们学会说一些小谎,守住一点小秘密,具备“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能力,开始体察周遭。在不断学习的人际互动中,个体逐渐形成自我认同。慢慢地,拥有自己的秘密和倾听他人的秘密成为日常。

而在一些心理咨询案例中,会有这样一种求助者,刚接触几分钟就急切袒露心声,抛出自己的秘密。这可能来源于失去自体感的恐慌,需要通过向咨询师“转移”心事,来获得自我的平衡。守住自己的秘密,并且保持内心的安定,拥有稳定的自我认同感,是自我功能健全的体现。

你可以不告诉别人你做了一个多么可笑的梦,这是属于你的秘密;你也可以偷偷爱慕任何一个对象,藏在心里不告诉任何人,你的秘密你做主。然而,要保守住别人的秘密,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压力山大”的心理负担

保守秘密的英文是“Keep a lid on something”,其中,“Lid”是“盖子”“限制”的意思,十分形象,同时也预示着保密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人类都有打破边界、冲出禁锢的一种原生力量。要对一件事情守口如瓶,“密封一个盖子”,这本身就与人类的本性相冲突。

秘密从本质上来说因社交而生,人类的社交需要又决定了保守秘密是一件“压力山大”的事情。我们从意识层面克制自己为别人保密,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从潜意识层面产生一个缺口,泄露出来,表现为梦境中重现秘密、生活中的“口误”“一不小心说了出来”。意识是自己能直接感知到的部分,而潜意识则是自己不了解的一些本能欲望,被道德等压制在意识之下,却会时不时地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被要求保守秘密的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承受着压力与负担。澳大利亚著名心理学家Kelly和Yip在研究中发现,那些人格特质上很能保守秘密的人,会更抑郁、更焦虑,甚至更有可能发生胃痛(什么鬼?)。

保守秘密难在哪里?神经科学给出的解释是,保守秘密的认知机制本质是记忆抑制的过程。当我们努力不去想或者做某件事的时候,反而会对它投入更多的认知资源,大脑理智控制脑区一直处于活跃状态,诱发一定程度的压力和焦虑。而理智中枢和情绪中枢在相互抗衡中促使我们作出抉择。情绪中枢直截了当作出粗糙的判断,理智中枢更多为我们提供全面、精细的分析。当我们逐渐感觉“憋不住了”,情绪系统便占据优势,结果:“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啊……”。在倾吐的一瞬间,似乎还有一种释然、快乐的感受(说出秘密时,大脑分泌内啡肽)。显然,被要求保密是在与大脑认知系统作抗争,而泄密减轻了个体的认知负担。

保密or泄密,因人而异

相对而言,不同人格特质的人,对待秘密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做法和态度。保守秘密到底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还是“压力山大”的泰山之重?根源是个体的认知模式。

尽责心强的人一诺千金,反之则“管它呢,无所谓”;同理心强的人体察他人的感受,愿意为他人承受压力,相反则“关我什么事”。另外,诸如自恋、反社会、表演型人格者,都更容易背叛诺言,也倾向于八卦或造谣;还有最纠结的一种,心理边界不清的人,极易“憋不住事儿”,泄密不自知。泄密后懊悔、难受,但又总是一不小心说了出来。“我需要有人和我分享知道别人秘密的感觉,或高兴或悲伤”,这样的理由听起来可怜又可恨,把同伴秘密泄露出去的B就属于这一类,称作共生关系爱好者,需要有人分享感受,秘密也不例外。这类人没有清晰的自我边界,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这也意味着无法独自面对事情,十分需要别人的认同或评价。但泄密后,他们又会更加自责、忧虑,因为被泄密者对他们的不满和责怪会直接导致他们对自我的攻击,然而这并不会让他们下一次成为一个好的Secret keeper,秘密来临时,他们依旧需要寻求感受共享。

邂逅秘密,别紧张

黎巴嫩作家纪伯伦这样说过:假如你对风泄露了你的秘密,那你就不应当去责备风对树林泄露了秘密。当你把秘密告知某一个人的时候,就应该做好全世界会分享这个秘密的准备。这句话有点像在为泄密者开脱,但确是如此。如果你的秘密被扩散,这样宽慰自己未尝不可。

然而当秘密找上我们,我们变为保守秘密的那个人,为了让自己符合可靠守信的形象,简直饱受生理、心理的折磨,显然我们无法接受自己成为“风”。可无论出于好奇还是社交,当秘密来敲门,我们都无法拒绝。保守住秘密需要我们懂得调节心态、转变认知,给自己预留一席心理缓冲地带,不让它成为一种负担。

篇3:为干部卸下怕犯错误的思想包袱

在现实中,有部分干部在推进改革、促进发展上瞻前顾后,顾虑重重,行动迟缓,甚至存有少作为、不作为的现象。

一些这样的干部,一旦中央有重要精神和决定,表态都很积极,无不坚决拥护,可嘴上说得热热闹闹,头头是道,行动上却“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甚而下焉者,则是有的干部自己不作为不说,反倒是眼光时刻盯着戮力作为的干部,对勇于任事的干部背后闲言碎语、指指点点、评头品足、说三道四,如果干事的干部工作中出了一点点差池,则是鼓噪而攻之,大加挞伐,横挑鼻子竖挑眼。

“平平安安占位子、舒舒服服领票子、庸庸碌碌混日子”,群众对一些长期尸位素餐者反映强烈。

细究那些不作为的干部类型,大抵有三类,一是由于自身能力不足而不会为,一是因为意志消沉而不愿为,一是因为怕犯错误而不敢为。

对于那些由于能力欠缺而不能为的干部来说,当务之急是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对于那些因意志消沉而不愿为的干部,则需当头棒喝,猛击一掌,让他们幡然醒悟,迅速振作精神,以坚定的意志和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之中。

对于那些想作为而又怕犯错误的干部,则要切实为他们卸下思想包袱。

怕犯错误并不丢人。心有敬畏,行止才会有所节制。但是,如果过分害怕犯错误,干部就会成为“溜肩膀”,遇事绕着走,该拿的主意不敢拿,该承担的任务不敢承担,该推进的改革不敢推进,该解决的矛盾不敢解决,什么责任都一卸了之,什么事情都一拖了之。這不是人民和时代需要的工作状态。

春秋责备贤者。在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干部要在各方面做出表率。怕犯错误是人之常情。在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力度加大而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繁巨、各种矛盾又错综复杂的当下,有的干部怕犯错误,表面上看有可以理解的一面,但本质上看则是不正确的。干工作就可能会有犯错误的风险,干的工作越多,犯错误的可能性就越大,不干工作少干工作似乎就可以避免这些风险;干工作出了问题,问责制度是硬的,而不干或少干工作的问责是软的;犯了错误,受了处分,本身就灰头土脸的,而发达的当代传媒,又会把所犯的工作错误的影响放大,乃至引发社会舆论场的关注。对于好面子的国人来说,这种物议情何以堪?这些可能是有心作为,但因害怕承担犯错误的后果而踌躇不前的内外因。

也因此,为想作为又忧心犯错误的干部卸掉思想包袱是一件重要的事。卸包袱关键在于把握好三个“区分开来”。这就是——

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用这三个“区分开来”辨别错误,更可以清楚地分辨出哪些错误是不允许犯和不能犯的,犯了就是违纪违法,犯了这样的错误,就会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其实,这也正是为想作为的干部大胆推进工作筑起了明确的底线。

干部卸掉了怕犯错误的思想包袱后,也不能鲁莽蛮干,仍要时刻把制度和规矩挺在前面。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程序化的规矩不能破,规划的科学性不能降,政务的公开性不能废,接受监督的制度不能破。

(摘自《瞭望新闻周刊》)

篇4:单身中老年卸下包袱谈恋爱

现在的中老年人身体比上几代人更健康,看起来也似乎更年轻。他们不愿意被贴上衰老的标签,不放弃生活的激情。大量中老年人因为丧偶、离异等原因而处于单身状态,而调查发现在40-70岁的年龄段仍有很多人在谈恋爱。他们希望找到一个合得来的人,一起聊天、玩耍、工作。心理专家指出,上了年纪的人重新谈恋爱面临不少阻力,需主动卸下历史包袱,勇于突破“屡战屡败”的魔咒,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老来谈恋爱 请卸下历史包袱

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老人家还讲什么爱情?有人甚至鄙视地说什么“临老入花丛”、“为老不尊”等。很多中老年人自己也相信:“谈恋爱是年轻人的事情,我们都老了,不好看了。”

美国心理学专家莉萨·费尔斯通博士认为,谈恋爱永远不是“愚蠢”或者“羞耻”的事情,无论对哪个年龄段的人来说,有人陪伴都是很重要的。即使过了四五十岁的年纪,继续谈恋爱仍有很多好处,可以让人活得更加长寿、幸福。中老年人谈恋爱时会更加相互珍惜,一起度过生命的分分秒秒,体验到人生的真正快乐。

两个走到一起的中老年人彼此有着不同的人生,很可能还有两个不同的家庭,例如各自都有子女。这需要相互尊重,以及比年轻恋爱时更大的耐心。换个角度看,这是轻装上阵的有利条件,中老年人没有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养家糊口的压力,在一起的目的比较纯粹——找一个人陪伴,彼此过得开心就行了。

老来谈恋爱,主要的障碍是走不出过去的阴影。费尔斯通称,无论中老年人曾有过多少次“遇人不淑”,也不意味着下一个遇到的人也不好。进入情场,他们的内心会出现针对自己或者对方的批评声音,例如:

“好的人都有主了,别人挑剩下的能好到哪里去?”

“他(她)肯定是有什么问题,才会单身到现在。”

费尔斯通称,不能逃避这些想法,但也不能屈服,建议有针对性地逐一反驳,告诉自己外面的世界总是有好人的,不要轻率地否定自己和别人,更不要把大脑中的“分析”套入下一段恋爱中。

感情路上避免重蹈覆辙

50多岁的她情路坎坷,每次总是跟事业失败的男人在一起,由她担任“支持者”的角色。原来,她的父亲盼望有个儿子,却未能如愿,于是把她当儿子培养,鼓励她成为一个凡事靠自己的女强人。父亲后来因为经营不善而破产,家庭生计也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照顾别人”的想法在她的内心根深蒂固。最后,她尝试和一个自食其力的男人在一起,结果感到没有安全感——对方似乎并不需要自己的支持。所幸她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打破了以前的谈恋爱模式,最终收获了幸福。

中老年人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往往已经有过至少一段情史。很多人总是爱上同类型的人,开展同类型的关系,最后发生同类型的崩盘。费尔斯通称,他们没有意识到问题源于自己的成长经历,建议中老年人寻找爱情时反思过去的爱情:当年的选择对吗?我在追求怎样的人?

做到这一点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过去的感情让人不堪,例如自己曾经受到伤害。但是,这让中老年人重新了解自己和前任伴侣,例如发现自己控制欲过强,或者嫉妒心太重,或者欠缺主动,或者爱把自己看成受害者;发现前任不尊重自己,对自己诸多挑剔和干涉。某种类型的人也许很吸引自己,但实际上不会真正对自己好,明白到这个道理以后,下一次恋爱就懂得选择不同类型的人了。

有时中老年人当局者迷,费尔斯通建议多听取朋友的意见,再决定跟谁出去约会。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妪在相亲网站上认识了一个对自己十分感兴趣的单身汉,但她回信拒绝了,说他“太执着”、“太死板”、“太老了”。后来她听了一个闺密的话,同意和对方出来约会。开始的时候,她还是有点抵触,但无法否认朋友的意见是对的——这个男人能让她开怀大笑,彼此在一起很开心。从此,他们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亲密。

上一篇:一个难忘的中秋节作文500字下一篇:聪慧的解释及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