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人生》读后感

2024-04-23

《不抱怨的人生》读后感(通用18篇)

篇1:《不抱怨的人生》读后感

不抱怨,才能成就完美人生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请问一下在坐的各位:“您觉得自己快乐吗?”“快乐的时候觉得是多数的有多少人呢?”

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到不快乐,是因为我们要求太多却无法实现;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到很失望,是因为我们总按着自己的设想臆造客观世界,却发现事实原来不是所想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挫折,有的时候,我们会用抱怨来发泄情绪,适当的抱怨当然可以缓解压力,但是过度的抱怨反而会给我们带来压力和抑郁。使得生活始终在灰色领域徘徊,在失去信心的恐惧中迷离。抱怨把我们丢到了世界的边缘,每一分钟都感觉会被世界抛弃。

很久之前,有一个年轻的农夫,划着小船,给另一个村子的居民运送东西。那天天气酷热难耐,农夫汗流浃背,苦不堪言。他心急火燎地划着小船,希望赶紧完成运送任务,以便在天黑之前能返回家中。突然,农夫发现,前面有一只小船,沿河而下,迎面向自己快速驶来。眼看两只船就要撞上了,但那只船丝毫没有避让的意思,好像是有意要撞翻农夫的小船。“让开,快点让开!你这个白痴!”农夫大声地向对面喊道:“再不让开你就要撞上我了!”他的心里充满了抱怨,但农夫的吼叫完全没用,尽管农夫手忙脚乱地企图让开水道,但为时已晚,那只船还是重重地撞上了他的船。农夫被激怒了,他厉声斥责道:“你会不会驾船,这么宽的河面,你竟然撞到了我的船上!”当农夫怒目审视对方小船时,他吃惊地发现,小船上空无一人。听他大呼小叫、厉声斥骂的只是一只挣脱了绳索、顺河漂流的空船。

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在多数情况下,当你抱怨的时候,你的听众或许只是一只空船。那个一再惹怒你的人,决不会因为你的抱怨和斥责而改变他的航向。

因此,抱怨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改变。已故的音乐人迈克尔〃杰 克逊在他的音乐作品《镜中的你》中写到过“如果你要让这个世界更好,仔细地看看自己,然后改变自己。”

一个小孩子在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于是小男孩子就一直想啊想啊,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挑来一桶一桶的清水,然后,把它们倒进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而后忐忑不安的回家了。第二天一大早,小男孩就匆匆爬了起来,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木桶仍然排列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或吹歪。小男孩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改变不了风,也可以说我们改变不了世界和社会上太多的东西,但是我们可能通过改变自己,给自己不断加重,让自己变得强大。其实生活中,很多人就像一只只的空木桶,在抱怨的风雨中,东倒西歪。

其实在我自己的工作中,也有抱怨过(抱怨工作太多,事情太多、开会太多,还经常加班……)我也曾因为这些抱怨想过要放弃,要逃避这样的工作环境。在我没有看《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之前,我就觉得这些都不如人意,并不以为我这些就是无理的抱怨,但是当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对照检查发现自己也是一个经常抱怨的人,我边读边反省自己:

细细的想想我走过的这十年的工作岗位,这才发现,对比十年之前的我,成长甚小。最近一个月去分公司参加了一次培训,我真的感触颇深,不知何时,身边已经又有了很多优秀的人才。自己却还在原地踏步。也许当我在抱怨工作太多,没有时间休息的时候,他们已经抓紧时间,把工作做完,腾出时间给自己学习了;也许当我在抱怨领导要求太多太严格的时候,他们已经在无数次的完善中历练了自己,得到了成长。其实大部分抱怨的时候,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所以,与其埋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最近耳畔会听到:“最近怎么什么都要做了?”其实不难读懂这句话,因为以前在我们工作的环境中,听到的抱怨声会很多,做事会很少很慢。没有发现其实问题更多出在自己身上。我在想,与其怨天忧人,不如努力工作,不断提升自己、塑造自己,这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我们努力改变自己,总能成就自己的美丽人生。

篇2:《不抱怨的人生》读后感

抱怨孩子难带,抱怨丈夫不懂得心疼,抱怨亲友之间不能和睦相处,抱怨工作中遭遇的人事烦恼和各种不公。

细细想来,原来大家的生活都差不多,虽然发生的事情大不相同结果却又种种类似。

闲暇时与朋友聚会,每每见面彼此倾诉,说的最多的就是在自己生活的圈子里压抑着的不满与抱怨,然后在彼此这些没有利益之争的朋友面前如连珠炮弹般宣泄出来。

有几个能无所顾忌倾诉内心的朋友诚然可贵,但总是倾诉,倾诉多了,无形中会让人引起反感。除非是至亲的父母会没有原则的完全倾向自己,他人听之后往往嘴上不会表明,但大多心理也会想:一个巴掌能拍响吗?

挚友间尚且如此,普通之交更要注意讲话的分寸吧。

提到抱怨的代表人,莫过于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一个命运多舛明明让人很心疼的妇人,却因为一张嘴把自己沦落到人见人弃既悲惨又可笑的境遇。

人生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太多太多,可抱怨的事情也太多太多,但抱怨就像是黑色的墨水滴入到透明的水中,少许一点不会看得出来,但倒多了就会张牙舞爪的蔓延传染,把一池清澈的水搅弄的乌七八黑。

曾经看过一本外译的心灵励志书,书名叫《不抱怨的世界》,作者威尔-鲍温用一只紫色手环向大家传递“抱怨不如改变”的生活理念。书里从不同人遇到的不同抱怨的事情为案例,让大家学着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

我也曾学着作者书中描写的方法改变抱怨的心态,每每遇到不顺时,告诉自己:知足常乐,这是上天最好的安排。的确,改变自己的那段时间很艰难但也很快乐,不再会为了一件事情纠结很久,学会发现生活中不曾注意到的美好细节,但是不抱怨也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

抱怨是一种传染病,不会让事情变得更好,反而让自己觉得更无力,让周围的人避之不及。我们都懂得这个道理,但烦恼压抑依旧在在心中如何排解如何倾诉?

我想,每次遇见不开心的事情时,可不可以暂时先把它放在那里,去做一些让自己轻松开心的事情,比如看一本喜欢的小说,比如听一听音乐,或者约三五好友聚会但别着急发泄情绪,过一段时间再看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会不会就觉得不那么严重了呢?

篇3:《不抱怨的人生》读后感

《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 读起来有一种发人深省的感觉。书中不乏至理名言, 但笔者却深深记住了一句话:任何人和团队要成功, 就永远不要抱怨, 抱怨不如改变, 要有接纳批评的包容心, 以及解决问题的行动力。

抱怨, 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抱怨工作的繁重, 抱怨社会的不公, 抱怨人情的冷漠, 抱怨房价菜价涨工资没见涨, 抱怨自己没有别人那么幸运等。但抱怨之后会发现, 其实自己并没有得到和改变什么。正如书中所言, 抱怨往往只能得到一些同情心和注意力, 以及避免去做我们不能做的事情, 但对于我们改变现状, 取得进步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那么该如何认知抱怨, 停止抱怨呢?这本书给出了很好的建议, “你会为了最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感恩, 就连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的事也不例外”“活出感恩的生命, 而非抱怨的生命, 就能发挥这种确保健康的力量”。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 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心态看问题, 不要局限在眼前的微小得失里。比如, 感激斥责你的人, 因为他助长了你的智慧;感激绊倒你的人, 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遗弃你的人, 因为他教导你应该自立;感激欺骗你的人, 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伤害你的人, 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

篇4:不抱怨是人生的一大智慧

我们常常会遇到相互抱怨的现象:当领导的指责下属不积极行动,当下属的埋怨上级犯官僚主义;当教师的总抱怨自己学校怎么怎么不好,而学生又总是抱怨哪个老师怎么怎么差劲。即便在家里也少不了抱怨的情景,丈夫埋怨妻子,母亲责怪儿子,婆婆不满意媳妇,女儿对老爸有意见,等等。

当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相互联系、相互矛盾的统一体。总是抱怨别人或环境,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是徒劳无益的。

抱怨有什么用呢?生活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有所改变。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改变我们的态度。我们为什么不向空气学习——只要有空隙就钻进去或绕道而行呢? 抱怨总是让人觉得失败,想要放弃。这失败往往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找的。我们总是羡慕甚至嫉妒那些成功的人,却不曾看到他们的付出。在我们无聊地用肥皂剧打发时间时,在我们慵懒地翻着杂志时,这些成功的人刚刚熬完一个通宵,或者刚刚喝掉一杯提神的咖啡开始新的工作。其实,抱怨就是比较之后得出的消极结论——差距让人心焦,努力又是那么難。

不抱怨也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我们应该努力,用心做好自己的事。

篇5:不抱怨的人生读后感

书中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生活中有种种不如意,想抱怨的话,那么我们先想想我们拥有什么?稳定的工作,健康的身体,健在的父母,和睦的家庭?还要什么?人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尽善尽美?不完美才是真实的美,才是生活的常态。这么想了,心里的纠结、烦恼就一定会减少许多。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家庭中老公身上能挑出很多缺点不和我们心意;孩子的成长也感觉比我们的预期有不小的差距;年迈的父母思想保守,看法做法和我们也不太合拍,这么想就问题多多,日子好像就没法过了?

有时想想我们女人即患得患失又求全责备?总是要求自己家人(老公、孩子)比别人要强,要完美,就是不考虑自己是不是也比别人强,也比别人完美?还是那句话:要求别人易,自己做到难。你希望孩子、老公成为你的骄傲,那么你是不是也是他们的骄傲呢?

篇6:不抱怨的人生读后感

人生的职责无法逃避,我务必应对现实,我要用心的改变,只要改变心态去愉快的工作,开心的生活,那么枯燥的工作会变得让人愉快,新的一天会有好的情绪,每一天都要提醒自己,勇敢应对人生,正视自己,我想收获一个更加开阔的人生。

最后我想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和同龄人分享,“要发奋把每项工作做到完美,让自己成为不可多得的人。”朋友们,请不好再抱怨你的人生了,去发奋工作和生活吧,此刻的发奋终将成为你最完美的回忆!

不抱怨的人生读后感2

要一个人“不抱怨”很难,在生活上遇到任何的不顺遂,发发小牢骚、吐吐苦水,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别忘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吸引力法则”,要知道,当一个人在说些负面和不快乐的事时,就会接收到负面和不快乐的事,例如:当女生常抱怨世界上没有一个好男生的时候,就已经在心里种下了一个“不坚信有好男生”的因,因此即使遇到了好男生,可能也打从心里怀疑,这样即使遇到了真命天子,也可能会错过吧;同理,如果多说一些感恩的事,则会为自己引来更多喜乐之事。这样,你要选取抱怨还是不抱怨?

不禁使我想起以前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小故事,一位家庭主妇为家事与照顾孩子所累。一天此刻忍不住打了母亲的电话抱怨诉苦,电话那端听了之后。叹了一口气说:“孩子,不好意思。我务必告诉你打错电话了。我只有一个儿子在读大学,但是作为一名女生并且母亲。请容许我告诉你。你抱怨不开心,日子一天还是一天过去。开心地过日子,日子一天还是一天过去。何必不开心呢?”

原来开心的秘诀很简单,诚然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每个人都不可能不能一向顺风顺水。

不抱怨的人生读后感3

假期里看了一本书——《不抱怨的人生》,这是一本适合职场工作的人、个性适合教师心态调节的读本,教给我们一个合格的员工在工作中就应具备的一种心态。心态是什么?就是我们在对待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同事、我们的事业、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兄弟姐妹亲朋好友的时候,在我们事业上遇到困境、波澜不惊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想法,我们对待这些事情的一些态度。而我们内心的态度,我们的心态决定了我们未来工作和生活的走向。

我们每一天遇到的事情,能够有很多的解决方案,每一种方式方法都有利有弊,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这些事和人,其实也就是一个“选取”的问题!人的一生,有太多的选取,选取走什么样的道路,也就是选取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应对生活,应对未来,那么这种选取,决定了我们的明天和未来。几乎没有什么不能是我们抱怨的对象。生活、工作上不顺利时,发发小牢骚、吐吐苦水,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我们喜爱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后面,从中获得一种自我膨胀的优越感。我们很难意识到,所厌恶的种种问题,譬如身边人无休止的抱怨,同样也可能存在于自己身上。

《不抱怨的人生》透过讲故事,摆事实讲道理,给人们带给一个似乎真实的职场生存体验,也让他们了解职场中的成长之痛,并以何种心态去对待,去看待。这本书,其实都是在教给我们,当我们遇到在某种状况下自己认为的生活和职业中“问题”的时候,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成长和上升。然而,这些我们在某种状况下认为的是“问题”的问题,当我们以另外一种心态去看待,去思考的时候,这些问题,似乎看上去已经不再是什么让我们痛心疾首的问题,而是我们生活中最最正常的一部分,是我们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在人一生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学习到很多应对人生,应对学习所就应具备的心态,比如:“在绝望中寻找期望,人生终将辉煌!”“和优秀的人在一齐,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等等。

篇7:《不抱怨的人生》优秀读后感

可是没有人会因为你的喋喋不休的抱怨而获得提升,它只会使人浪费更多时间,错失更多机会。而空折腾、乱折腾、瞎折腾都不会达到成功的效果。而怠慢是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越怠慢就会越没有精神,越怠慢就会越没有信心,越怠慢就会越难有所成。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和这种心态,我在假期读了王娟娟所著的书《不抱怨的人生》。

其中讲了这样一位人物: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不幸病逝,母亲出去做工,幼小的他,在家照顾弟妹。十二岁的时候,母亲改嫁,继父经常趁着母亲不在家而痛打他,没有温情,只有暴力。十四岁的时候,他离开了学校,开始了流浪的生活。十六岁的时候,他为了参加远征军而谎报了年龄。在航行的途中,晕船严重,被遣送回乡。十八岁的时候,他娶的老婆这本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可是刚刚过了几个月,老婆就将家里所有的财产变卖,逃回了娘家,不再回来。二十岁的时候,他工作换了又换,从电工到渡轮水手,后来又成了铁路工人,可是没有一样干的顺利,他的人生看起来那么糟糕。三十一岁的时候,他萌生了学习的念头,他自学法律,并且在朋友的鼓励下进入律师行业。有一次审理案件的时候,法庭上的他对当事人大打出手,他的律师生涯宣告结束。三十二岁的时候,他再次失业,生活过得十分艰难。三十五岁的时候,厄运再次降临到他的身上。那天他开车路过一座大桥,不料大桥的钢索突然断裂,他整个人连同车一起跌倒河里。他身受重伤,再也不能做轮胎推销员了。四十岁的时候他白手起家,在镇上开了一家加油站,可是因为广告牌砸伤了竞争对手,一场纠纷随之展开。六十一岁的时候,他竞选参议员,结果可想而知――失败。六十五岁的时候,政府拆了他正开得红火的快餐店,这使他不得不低价销售出全部设备。六十六岁的时候,为了维持生计,他在小餐馆推销自己独特的炸鸡技术。七十五岁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力不从心了,于是转让了自己的品牌和专利。新主人说,给他一万股,作为购买价的一部分,他严词拒绝了。可是后来股票大涨,他就和亿万富翁失之交臂。八十三岁的时候,他又开了一家快餐店,可是因为商标注册的问题,与人打起了官司。八十八岁的时候,他终于成功了。全世界都知道了他的名字。他叫哈伦德山德士,是肯德基的创始人。他的一生经历了1009次的失败,可他却在1010次时成功了。

弱者遇到痛苦会心烦意乱,失意无主;强者遇到痛苦会学会成熟,变的豁达洒脱。接纳痛苦和收获幸福并不矛盾,只要你换一个角度,因为我痛苦是走向成功的试金石,也许人的一笔异常宝贵的财富。

篇8:《不抱怨的人生》读后感

复读结果:如愿以偿

决定复读是考完数学就计划好的事,以至于考文综的时候竟然睡着了。从此,我成为高三班主任嘴里在高考考场上睡觉的“大神”级笑料。然而,当高四与我正式遭遇后,我的感受只有四个字:措手不及。

遭遇战第一枪,在一所据说一本上线率神一般高的全寄宿制复读学校打响了。爸爸妈妈怀着火一般的热情拖着行李和我上了学校大巴,与他们的热情相反,我一直处在混沌状态。站在简陋的宿舍门口,我满眼乞求地看着妈妈,但是妈妈拍了拍我的肩:“姑娘,好好学习,明年这个时候我们要拿走学校的奖学金!”看着妈妈的信心满满,我刚才的混沌没了,无比清醒地意识到在这个学校我可能要失败。

果然,还没到一个星期,爸妈就意识到把我送到那里是多么的冲动,连忙把我从那里接出来。我匆忙地和刚认识的同学告别,带着迷茫在高四的第一场战役中惨败。

经过全家决议,我转战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由于复读班已满,我被安排进了一个应届班,成了插班生。

不得不说,我在这个应届班里过得很快活,丝毫感觉不到高考的压力,和这个班里的“原住民”们相处得格外融洽。

我还没来得及多乐呵几天,一模悄然结束。当看到惨红一片的卷子时,我才感到身为复读生的巨大压力。一向以为我的成绩很好、高考只是失误的爸妈颠来覆去地研究我的卷子,让我一道一道题地给他们分析失分的原因。分析来分析去,我连我自己都难以骗过:快一个学期了,我真的没学到什么。妈妈失望的眼神和絮絮不停的唠叨让我只想找个沙堆把头埋进去。爸爸没有说什么,背着我和班主任长谈一番。当天晚上,他当即和我商量转学的事情。惨淡的成绩让我丧失了发言权,只能服从安排。很快,我就从我的第二所复读学校转回了我的母校。

简而言之,在偷懒、放纵等糖衣炮弹的狂轰滥炸下,我高四的第二场战役又以失败告终。

不得不说,我还是非常幸运的。在母校的复读班里,我遇到了一个个子不高但永远一脸坚毅的女生。她是复读班的第一名,也是文科全年级第一名,能轻松地把第二名甩出五十分以上。她很少说话,却经常笑,笑得让你感觉整个世界都春暖花开。

我把她设为我的目标,用最笨的方法向她看齐——和她同时进班、同时学习、同时回家甚至同时上厕所。她成了我的精神支柱:做题做到快崩溃的时候,我只需看看她还在埋头苦战的身影就有了继续学下去的动力。慢慢地,我的成绩从入班时的倒数爬到全年级第二,和她相差20分。后来,这一差距维持到了高考。然而,挫挫的我总共只和她说过五句话,高考后甚至完全失去了联系,这不得不说是我高四最大的遗憾之一。

篇9:不抱怨也是人生一大智慧

时下,我们走到许多地方,常常会遇到各种抱怨的现象:在上下级之间,当领导的埋怨下属不积极行动。当下属的指责上级犯官僚主义;当教师的总抱怨自己学校怎么怎么不好,而学生又总是抱怨哪个老师怎么怎么差劲。即便在家庭里也少不了抱怨的情景,丈夫埋怨妻子,母亲责怪儿子,婆婆不满意媳妇。女儿对老爸有意见,如此等等。

当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相互联系,相互矛盾的统一体,在其运动的过程中,有些磕磕碰碰、烦闷、不快在所难免。问题是,总是抱怨别人或环境。不说对别人,就是于我们自己、于个人的生活和事业也实在是徒劳无益的。

抱怨有什么用呢?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一个差单位就会变成一个好单位;不会因为你的抱怨,就可以把讨厌的领导换成你喜欢的领导。客观的总是客观的,不会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我们为什么老是跟自己过不去呢?我们为什么不想想怎么样在既定条件下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呢?这种不满情绪尤如通往我们目的地的一大障碍,尽管你一个劲地抱怨:“你怎么还不快走?”“你怎么还在这?”现实依然不会改变。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改变我们的态度。我们为什么不向空气学习——只要有空隙就钻过去呢?

抱怨总是让人觉得失败,想要放弃。而这失败往往不是别人给的。而是我们自找的。我们总是羡慕、嫉妒那些闪闪发光的人,却不曾看到他们的付出。在我们无聊地用肥皂剧打发时间时,慵懒地翻着杂志时。这些闪闪发光的人刚刚熬完一个通宵,刚刚喝掉一杯用来提神的咖啡并开始新的工作。其实。抱怨就是比较之后得出的消极结论——差距让人心焦,努力又是那么难。

事实证明。上天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只是我們在不停地抱怨中错失了太多。

人生的智慧就是千万莫抱怨。要是你每天抱怨你的薪水微薄的话,你永远没有可能加薪,因为你把精力都集中在薪水上。而没有考虑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如果你每天都抱怨学校太差的话,你永远不可能读好书,因为读书需要全身心投入。我们应当把抱怨收起来,因为我们抱怨不起。前面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等着我们去做!

一切抱怨都是无益的。问问自己现在能够做些什么、能够做好什么才是最最重要的。

篇10:《不抱怨的人生》读后感优秀

看,这个青年人不仅拥有美满的家庭,还有成功的事业,但却因为消极的心态和不断地抱怨,把自己推向了不可自拔的万丈深渊。在现实中,有些人本来有很好的天赋,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努力成功,但是因为一味地抱怨,最后与成功擦肩而过。也有一部分人因为自身条件不好,但是他不抱怨,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所以说,人不可以抱怨,通过努力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篇11:不抱怨的人生

这几天,睡前的我总会拿起床头的那本《不抱怨的人生》,看两篇小故事,也学着豁达一下自己的心胸。书中的每篇小故事都给我很多的启示,总会感觉那故事中的内容都是自己的真实写照。

“不抱怨人生,不抱怨生活”,这是本书的主旨,可就在身边,恰恰有很多人无时不在抱怨生活,抱怨身边的人和事。当然,我也抱怨过,我曾抱怨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抱怨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抱怨成绩不够理想…… 然而,读懂这本书后,我才发现根本就是庸人自扰。有句老话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就不去做某件事,而面对一件困难的事情,你做了没有做好只是能力问题,但你如果根本没有去做,那就是态度问题了。

哭着也是过一天,笑着也是过一天,为什么不笑呢?这是很多人存在的矛盾。是的,为什么不笑呢!我们现在很多人,不管是面对学习还是生活总是牢骚满腹,愁眉苦脸,我认为还是我们的思想或是思维方式出现了偏差,我们不能因为一句批评就认为是在否定我们。对于一个积极要求进步的人来说,一定要正确的对待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勤于思考、认真改正,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有时候我认为压力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就看你有没有胆量去承受了!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生活也在于自己去创造。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原则。面对生活的不幸、社会的不公,我们不能只是埋怨,过多的计较必将失去的更多。永远不要抱怨自己拥有的太少,你应该静心思考,思考你到底付出了多少?

篇12:追求不抱怨的人生

一向以来,我都常常在扮演「张老师」这样的角色。不管在实际生活或是网路上,总会听到很多不同朋友各类的疑难杂症。有些帮得上忙,有些实在爱莫能助。

听多了,我发现需要找「倾听者」的,倒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一种是真的在某个迷惘的境地需要第三者客观的分析。但也有一种,他们纯粹只是想找人抱怨一番。讲讲老板多坏、情人多烂、父母家人老公老婆对自己多不理解、生活重担多重、经济政策多烂、社会多不公平之类。而这类朋友比较让我头痛之处在于,不管我给予客观上多好的选择,通常对方都不会真的接受。骂归骂、气归气、悲情归悲情,发泄完后还是又回去原本的生活继续下去。真能屈服也罢,通常是没多久,这抱怨戏码又周而复始的上演一遍。

虽然我自己不免俗,偶尔也会跟朋友发发牢骚,谈谈生活或工作伤脑筋之处。但我其实非常不习惯跟别人抱怨人生。因为我总觉得,除非那些负面的经历能对别人有甚么启发,否则单纯的埋怨似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人生的问题,自己始终要负大部份的责任。会让自己落入某个卡住的境地,追本溯源都跟自身的过去脱不了关系→要不是自己之前做了错误的决择,要不就是自己在该有抉择时选择了不作为。

若当事人愿意面对,那事情多半还有改善的空间。只可惜大部分人,老喜欢把这类问题推到外在因素上(如社会、伴侣、亲人、或是老板)。这就让问题越来越恶化下去。等到哪天承受不了,一下冲动的做了决定(如离职、离婚、离家出走),反而自己会因为这种不理性的动作失去变动上的余余。毕竟如果非得靠离婚、离职、或是离家出走来解决问题,那干嘛不更早筹画好、平静且稳当的做?非要等哪天气冲上头,才毫不思索的胡乱执行呢?

我总觉得,人生大事在决策前该多方想清楚。要执行或是不要执行,都需要有非常强大、且理性的「理由」去支撑。无论是升学、转职、进修、搬家、结婚、买房子、或是生小孩这类议题都是如此。毕竟这类议题对自己后续的人生影响力很高,所以不管如何,都得根据「自己的状况」与价值观去思考。找出支持或是反对的客观理由。

在这样的方式下。如果结果好,做对了,人自然没甚么好抱怨的。但若结果不好,毕竟一开始在决策时,已经是认真的做了思考。无论是因为当初有甚么讯息不知道,或是自己知识不充分,或是预估太乐观,这些通常都是可归咎于自己的问题→能责怪的也就是自己怎么当时没想周延。那既然是自己的问题,自然也没甚么好跟别人唠叨的抱怨不休了。

上面这一段文字或许看似老生常谈。但我要强调的,在于我上面那段有用到一个词–也就是「理由」。理由的意思我倒想特别谈一下。就我而言,所有人生大事的选择题中,其实不管是多选一、一选多、或是选择GoorNogo,其实必然都有一个「隐性或是显性的代价要去背负」。更重要的事情是,你要从整个人生的层面去思考,而非只是单就那件事情在考虑着。但这常常是大部分人在选择上会忽略的一点。他们只看到结果好的一面,却没有综观的去思考拥有那些结果下,自己在别的层面会失去的东西。

记得前段时间,有个历史系的博士在抱怨找不到工作的新闻。他觉得他辛苦念到博士,可是社会对他的辛苦没有回应,很是愤愤不平。可是这本来就是他选择这条路上可能要面对的代价。某些系所在台湾本来就是个冷门的需求,读下去自然会让他就业的广度受到限制;甚至读的越高段,就业反越困难。这是踏入前就该想到的事情。如果这代价他愿意承担,比方说读那东西就是他的毕生兴趣所在,那去念,我相信他现在不会抱怨。但他若在选择前没想这问题,选择的执行过程中又没往外看,等到辛苦半天毕了业,才发现状况跟原本想像不同,这岂不是就很可惜吗?这时候才抱怨社会,除了上新闻了几日,后半辈子的人生还不是得自己去背负?

我自己则常常碰到有人跟我抱怨他的工作、抱怨他的老板、或述说想离职创业的梦想。每次我都建议说:「那干嘛你不就离职去试试看呢?」他们大多白我一眼,回说「我没办法!我可每个月有房贷要缴、小孩有学费要付。」

我也每次都被这类论述搞得莫名其妙。我就又问,那当时为何决定买房子呢?他们都会回说:「因为老人家要我买」。或是「租房子也要付钱,还不如贷款买房」或是「结婚了就该买房子嘛」或是「可以藉此强迫存款」这类根本不成理由的说法。但我再问说,『你当时有考虑到这事情其实会降低你生活选择的自由度吗?』他们大多一脸茫然。

像我不愿意降低我对于人生突变状况应对的自由度,所以我也就不打算获取这些东西。换言之,我不愿意牺牲我的自由度,所以我不去取得。也因为我不背负,所以我就能过些我更需要能让自己较冒险的生活。或许最后我赌错了,或是我看偏了,但最少我是全面的想过,我不会对我的决定后悔、也不会跟别人抱怨命运的无情或是社会责任的牵绊。

但很多人并非如此。他们在深造、买房子、生孩子、买车子这类重大议题上。做之前丝毫没有认真的想过「到底要这些是为了甚么?」。很多人恐怕更没想过「要到这些后,我人生其他层面得付出甚么代价?」。

只知道别人说这些东西有了叫作「五子登科」,表示人生富足,所以跟着学。但这真的是自己要的吗?这些东西拥有下来后对于其余人生面向的影响都清楚思考了吗?大部分人其实都没有,所以等到这些东西的代价开始出现时,他们开始疑惑,或觉得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时候突然开始抱怨起运气不好、抱怨家庭卡住了自己、或是抱怨社会责任对自己的无情控制。但这些东西,不是一开始就该知道的吗?

这概念就如同专案管理中的「变更管理」一样。你越早思考决策对于后续的影响,你就能压低日后生活上变动所增加的成本。没甚么决定不用付出代价的。重点是「那代价对你而言,是否是愿意且能够牺牲的?」以及「牺牲所换取的目标,是否是自己所期待且盼望的?」如果是,那这牺牲值得,也该去努力获取。最后就算没拿到,你最少不会有对外在的埋怨。但若牺牲与目标根本不是你自己真心期盼的,那你往后走下去,就会把自己的人生交给命运去决定。

篇13:《不抱怨的人生》读后感

不知我们班上谁还记得他?高高的个子、憨憨的样子、寡言而真诚。他短暂的一生平凡又传奇, 也许真的是无人能续写的特例。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 他的生活是最简单、最朴素, 甚至可说是清贫的。身为教授博导, 他走之后留给妻儿的不仅是无车无存款, 连现住房的房款也未全部缴清!但他又是富有的, 无官无职的他在被吊唁期间, 住所外摆满了花篮, 其中多数是友人与学生们送的, 其壮观场景令人震撼, 更让人心酸!

永乐搬过几次家, 但每一次搬家他选的都是一楼。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他的书太多, 一层以外他担心楼板承重不够!他买书架不讲究样子只问是否足够结实能多装书, 一般都要顶天立地的那种!四室两厅的房子没有客厅, 因为客厅被当成了书房, 所有房间都被他放上了书 (包括地下室和一个小卫生间) 。全部图书加起来有四十架, 这几乎是他全部的家当, 也是绝大多数支出的去向。至今为止, 他是河大私人藏书最多的一位也许也是最后的一位。

1999年“教师节”前夕, 当时新到任的校长王洪瑞听说这样一件事, 有一位教师因所从事的专业对原始文献和文史工具书的需求和依赖很大, 而学校图书馆藏书不敷其用, 为保障教学效果遂节衣缩食、不计成本自行购置, 乃至家中除书之外别无长物, 包括其时普通人家皆应有之的日常家电如冰箱、洗衣机他都没有。王校长半信半疑之下到这位老师家中探访, 所见比听说更甚, 感动之余提出自掏腰包买个冰箱送给他。为婉拒校长好意, 永乐急急到商场拉了个冰箱回来, 并对身边人说:我又不是买不起冰箱, 只是钱用来买书更应该。王校长感动之下, 又改买了一套《中国通史》送给他��”

此刻, 我的心随着景明老师这沉痛而骄傲的话, 不断起伏着。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由自主地打上了一句:“怎么可能?今年春天, 时老师还跟我说起与咱们王 (景明) 老师、田 (兆恩) 主任一起到廊坊出差, 见了当地很多同学��”与时老师重逢那一幕, 仿佛就在昨天。老师的音容笑貌, 放电影一样一一浮现在眼前。

那个教给我打开知识宝库“金钥匙”的人

我是1991年考入河北大学图书情报学系的, 就读图书馆学专业。当时系里开设的专业课程中, 我比较喜欢的科目有《目录学》《中国文学史料学》《社会科学文献检索》等, 因为自己偏爱文学, 而这些文史性较强的课程, 让人感到不太枯燥, “有内容”可读。时永乐老师那时还在图书情报学系工作, 教我们《社会科学文献检索》。记得第一堂课, 一位身材高大、相貌憨厚的中年男子走上讲台, 习惯性的自我介绍之后, 时老师用“知识的一半是到哪里去寻找它”来做这门课的开场白, 突出了文献检索的重要性。

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 一下子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大家随着时老师专业引领, 慢慢跨入了知识的殿堂。二十多年过去, 时老师授课时的神情, 我仍记忆犹新;老师那句关于做学问, 始终“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的谦词, 更是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正是从那一刻起, 他教会了我要“敬畏学术, 有几分证据, 说几分话”。老师给我们上社科文献检索课, 注重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 教给我们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让我们这些图书馆学专业的科班生, 初步掌握了文献信息检索的技能, 为将来从事文献搜集、整理工作奠定了专业基础。

错过的一场师生缘

大学毕业, 我被分配到石家庄市一所中专学校图书馆工作。随着环境的变化对工作要求的提高, 我迫切需要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来提升自己。2008年, 我开始考虑报考研究生的专业方向。那时, 我的目标锁定在母校河北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学和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学两个专业。当时时永乐老师是河大古典文献学专业的硕士生导师, 因为他是我本科阶段的专业老师, 如果报考他的研究生, 可能会相对容易些。但是考虑到工作和家庭等诸多因素, 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后者, 也因此错过了与时老师再续一场师生缘的机会。多年之后见面提起这件事, 老师不禁为之惋惜。

有缘的人终会相逢

冥冥中我一直相信, 有缘的人一定会再度相逢。果然, 2013年5月9日, 在河北大学召开的“纪念孙犁诞辰100周年暨校园纯文学阅读推广研讨会”上, 我见到了阔别18年的时永乐老师。老师还是像先前那样憨厚而真诚地微笑着, 寒暄过后, 他关切地问起我毕业之后的情况。我遂一一向老师做了汇报。这些年来, 我一直在网上关注着系里老师们的信息, 知道时老师那时已经调到河北大学文学院, 担任中文系主任和博士生导师。正值壮年、孜孜矻矻、严谨治学的时老师, 在学问上越来越精纯, 有《古籍整理教程》《论衡词典》 (时永乐、王景明撰.人民出版社, 2005.2) 等多项社科成果问世。

那次会议结束后, 我和时老师成了博客中的好友。百忙之中的时老师, 不忘抽空过来看看我。向来沉默寡言的他, 即便不说话, 看到老师踩过的足迹, 心中就暖暖的。就在今年春天, 时老师还告诉我, 他和我们辅导员王景明老师、当年系办公室主任田兆恩老师一起去了廊坊, 见到很多同学��看得出那时的时老师很是开心, 我也由衷地为他高兴。

此情可待成追忆

一直以为, 好人会一生平安的。谁料想正值壮年的时老师, 竟会英年早逝, 撒手人寰?这突如其来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 一下子把我打懵了。怎么也不敢相信, 那样一个体格健康生龙活虎的人, 那样一位善良敦厚、勤奋笃学的中年学者, 那个不时来博客望我一眼, 默默关注我成长、给我信心和鼓励恩师, 怎么会在眨眼之间相隔两重天?

我心如刀绞。与老师相识的一幕一幕, 放电影般地一一浮现在眼前。我好后悔, 恨自己整天庸庸碌碌, 没有多去老师博客看看他。如果我能从他的文字中捕捉到一点蛛丝马迹, 早点回学校看看他多好。可惜晚了, 一切都晚了!得到消息时时老师的追悼会已过, 后事也已处理完毕, 我再也不能为自己敬爱的老师做些什么了!这样想着, 眼泪又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值得欣慰的是, 我在网上看到了时老师的当年同窗和学生纪念他的文章, 透过他们的文字, 我仿佛又看到那个在书山学海中奋力前行的高大的身影;看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他伏案工作的情形;看到了不问世事、专注学问的他那云淡风轻般的和蔼微笑, 自己的情绪才渐渐平缓下来。

我想, 多年来用力太勤, 严重透支了健康的时老师, 一定是太累了。一定老天爷是怜悯他, 想让他休息了。我知道, 有这么多的学生和师友爱戴他, 时老师就不会离我们远去, 他那勤学不怠、诲人不倦的勤勉精神永远活在师友弟子心中。时老师的新浪博客, 名字叫“无悔斋主人”, 为心爱的事业倾尽了毕生心血的他, 这下真的可以无怨无悔, 含笑九泉了!

篇14:不抱怨的力量

“没事”,温柔的声音释解了凝固的空气,“别害怕,我再摆上就是。”

孩子们惊讶地看着他,看着这个他们认为本该发怒的老板。他站起身,缓步来到货架前,弯下身子,收拾起来。孩子们满脸愧疚地站在那里,似乎并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几分钟之后,他们回过神来,开始用稚嫩的小手帮着老板整理柜台。我被这一幕深深地感动着,不忍离开。

孩子们走后,我问超市老板,为什么不发火,甚至都没有一句抱怨?他笑了,说:“发火、抱怨有什么用呢?无非让自己解解气,不还得自己收拾吗?弄不好吓坏了小孩子。得不偿失啊!”

我顿时觉得,眼前这个粗犷的男人从骨子里散发出一种力量,一种不抱怨的力量,那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芬芳。

小时候,我喜欢在阴凉的大树底下,看着一只只蚂蚁把从远方觅得的食物抬进洞去。有时,我也会恶作剧般的用树枝拨弄或者趴在地上使劲吹口气,瞬间把它们送回原点。然而,我发现,每当遭遇这样突如其来的“意外”,蚂蚁们总会抖抖身上的尘土,继续重复起刚才的动作。当我再次使用这种“手段”,它们依然不紧不慢,不急不躁,不慌不忙地重新来过,没有不安,没有躁动。每次,都是我输。现在才明白,它们身上也存在着这种力量,一种不抱怨的力量。

我还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一篇费尽心思写好的稿子,因为存储不当,再也无法打开。愤怒抓狂,却无济于事。去卫生间洗把脸,到阳台转一转,之后打开电脑,重新写过。竟然发现,文章比之前更加耐人寻味。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遭遇,辛辛苦苦付出的努力,最终却被别人抢了功;好心成人之美,却被人误解为另有企图;珍藏多年的心爱之物,遗失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

篇15:读“不抱怨的人生”有感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书《不抱怨的人生》,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从这本书里我对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有所感悟,使自己学到了从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知识。“改变你的言语,改变你的思维;停止抱怨,在好事发生时表达感激,你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也让所有人的未来更美好。抱怨是成功的天敌,抱怨是快乐的克星,抱怨是弱者的标签,抱怨是人生的毒药,如果你想收获幸福,充实的人生,就必须赶走抱怨。”我自己是一名普通的肿瘤外科护士,在很多人看来学医是目前比较容易就业的一门专业,但我觉得如果你没有真正从事过这门职业的话,你就无法体会到医务人员的辛苦与无奈。

时间过的好快呀,转眼间我来到科室都一年多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科室的每一位老师都对我特别好,把他们自己所学传授与我,我觉得她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闪光点,从每一位老师身上学到了我以前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到过的关于护理方面的知识。每一位老师对待工作都特别认真,特别负责任。虽然我们科室的病人,在我们科这只住一晚上,第二天就返回自己原病房了,就这短短的一晚上,我们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对病人细心照顾——病人口腔干燥的时候,我们会及时给予患者漱口;有的病人躺的时间长了,背特别疼,特别难受,有些病人怕麻烦我们,就自己忍受着疼痛,不愿说出自己的需求,这时我们会主动去给病人翻身,让病人侧卧位休息,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病人都会对你万分感激,这时我就觉得我们的工作特别高尚,虽然很平凡,但是特别有意义。

我们科室是一个特别科室,因为面对的都是一些癌症患者,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医护人员时时刻刻,跟患者沟通时要注意你的一言一行,生怕说错一句话对病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我觉得每一位患者都非常坚强,非常伟大,他们有顽强不屈的与病魔搏斗的精神,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永不言败的坚定信心,这种信念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护理人员学习的。

我们在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遇到的事,其实,都可以有很多的解决方案,有很多的方式和方法去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与我们周围的人相处,每一种方式方法都有利有弊,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这些事和人,其实也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人的一生有太多的选择,选择比坚持更重要,选择走什么样的道路,也就是选择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未来,那么这种选择决定了我们的明天和未来。

篇16:不抱怨的人生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来宾、督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的名字叫王琪乐。很高兴今天能站在这里为大家演讲。我要演讲的主题是不抱怨的人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抱怨是人们发泄不满情绪的一种方式。但是现今,抱怨却已成为某些人的生活习惯,成为他们对抗现实矛盾的一种手段。抱怨顾名思义就是人心里不满意或不顺心现实所发生的事,反而还去指责别人。人的一生并非是一帆风顺,相反的会有很多挫折、很多磨难。

常常听见有人抱怨,为什么这件衣服这么贵?为什么这房子又涨价了?为什么上帝这样对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容易会出现这些事使我们抱怨。但是,抱怨是没有任何作用的,相反可能还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好心情。在这个星期二我们抽签演讲的顺序时,我抽到的顺序是16,当时我抱怨了,我抱怨为什么我抽到的数字这么后。但是我并没有埋怨神,因为我相信神让这事发生有他的美意。但再说了,我抱怨了也不会有任何作用,不会使顺序调到前面,更不会直接不用演讲。在圣经里,以色列人出埃及后,重复出现一个不正常的生命状态----抱怨。以色列人抱怨神为什么带领他们出埃及?为什么来到旷野?为什么旷野没有肉吃、没有水喝?但抱怨并不能使我们更亲近神,反而有时拦阻了神借环境磨难我们。

既然抱怨没有任何作用,那我们就不要抱怨。在一次游学中,我们去了台山清潭。那里风景优美、有瀑布、有很多形状各异的大小石头。湖水清澈见底;树木枝繁叶茂。但是,在瀑布边有一块地方让人大倒胃口,那里满地是垃圾,垃圾还引来了苍蝇。但是我们无论是督导还是学生都没有抱怨这个现状,而是由督导带领着学生把垃圾捡起、聚集起来。诗人苏轼一生坎坷,家庭变故,官场失意,他被一贬再贬,但他没有因此意志消沉,没有抱怨环境不公,而是以潇洒乐观的态度游玩于山水之间,投身于文学创作。从此,官场上少了一位失意的官员,文坛上却多了一位诗人。当我们在抱怨作业太多,没有时间休息的时候,有人会抓紧时间,把作业做完,腾出时间给自己;当我们抱怨老师批卷太严格,分数太低的时候,有人会在这个时候认真分析错题,为下一次的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总是抱怨,其实大部分时候,问题是出在你自己身上。所以,与其抱怨环境,不如改变自我。

现在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抱怨没有好处,反而会带来极多的负面影响。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停止抱怨。当我们想要抱怨的时候,就要控制自己的嘴巴,用正面思维去学会感恩。我们还可以用听歌、跑步的方式来转移不良情绪。在座的各位,都是基督徒吧。基督徒比俗世的人有更多的方法治疗抱怨。我们可以向神祷告,把我们想要抱怨的人和事告诉他。我们还可以找教会的长老、牧师或是教会的弟兄姐妹,让他们帮助自己。

回想到自己以前,我发现其实我有很多的时候,我不应该抱怨,用正面思维仔细想想就知道爸爸妈妈是为了我好。小时候,我比同龄人早一些去上幼儿园。我不愿意去,可爸爸妈妈就要送我去,我就哭。我特别特别羡慕我的同龄人,他们在玩耍,我就上幼儿园。我祈求爸爸妈妈,让他们不要送我上幼儿园,但是他们不同意。每晚我都向爸爸妈妈抱怨:为什么我要上幼儿园?为什么有些小朋友不用上幼儿园?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在幼儿园里交到一位好朋友。每一次我哭她都会安慰我。前段时间,我和几个同学出去玩。看见同学们都有各自的手机,手机上有很多功能。例如:QQ、微信、淘宝、美拍等等。再看看我的手机,就只能打电话、发短信,基本上没有什么其他的功能。我回去后,向爸爸妈妈抱怨:为什么不给我买新手机?但是,用正面思维仔细想想,其实爸爸妈妈是为了我好,有新的手机,我就会玩,会影响我的学习。所以,换个角度想想,这一些都是不应该抱怨,应该感恩的事情。

不抱怨,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可是一点也不简单啊!作为基督徒的我们应该要比世俗的人更不能抱怨。基督徒的人生是神所掌权的,神给你困难为的是你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改进。神关起一扇门,他会为你再开一扇门。所以,基督徒的人生,就算是充满困难、磨难也有神的意义。圣经腓立比书说:“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让我们一起不再抱怨,活出精彩的人生。

拓展阅读:不抱怨的人生才美丽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看似无形无色,却能在人与人之间产生最深最重的伤痕。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在盛怒之下说出了自己原本不会说的话,伤害了原本不想伤害的人?可是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永远也收不回来。

恶言伤害,就像一地鸡毛一样,撒出去的时候只是一扬手的事,可是在外面这个风吹雨打的世界里,再想将它们捡回来,就算你愿意花费一生的时间,也许都不可能做到了。

一天,一个年轻的女子来到教堂,对牧师圣菲利普诉说自己的烦恼处境,她说她几乎没有朋友,人人都说她难以相处。通过她的诉说,圣菲利普了解了这位女子的性格,她并不是个坏人,只是喜欢背后说些闲话。于是圣菲利普对她说:“议论别人的缺点是不对的,因此你应该做一些弥补的事情来赎罪。离开这里以后,你就到市场上去买一只鸡,然后一直走出城去,一边走一边拔下鸡毛扔掉,直到拔完了,就可以回来了。”

这位女子觉得牧师的话非常奇怪,可她还是遵照圣菲利普的话去买了一只鸡,然后拔掉鸡毛到处撒,当她完成了这件事,再次回到教堂的时候,圣菲利普对她说:“刚刚你完成了赎罪的第一步,现在你去做第二步,那就是把你刚才拔掉的所有鸡毛再捡回来。”女子大惊失色,说道:“那不可能,牧师,那些鸡毛早就被风吹得到处都是了,我只能捡回来一部分,要全捡回来,那是不可能的。”圣菲利普点点头,说:“没错,孩子,你说出口的那些闲话,就和这些鸡毛是一样的啊!”女子恍然大悟。

我们应该从这个故事里学会,不要随意评论别人,更不要随意批评别人,鸡毛是会乱飞的,谣言也是会扩散的,当事情已经不在我们控制之中的时候,后悔也晚了。

吉姆放学回到家,踹开家里的大门,站在院子里对父亲说:“我讨厌我的同桌,他让我丢脸,我希望天底下最坏的事情都发生在他身上!”母亲安慰了他一下,可是吉姆仍然很不高兴,父亲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找出一袋木炭交给他说:“现在我们来出气,你看,衣架上晾着的那件衣服就是你的同桌,木炭就是坏事,你拿木炭用力去丢那件衣服,砸中了就表示同桌遇到一件坏事,好不好?”吉姆听了很高兴,于是抓起一块木炭冲着衣服扔了过去,直到把一袋木炭都扔完了,父亲问:“现在你还生气吗?”吉姆高兴地回答:“不生气了,我扔得好累,不过我砸中了好多次,真开心!”父亲摇摇头,拿来一面镜子对着吉姆说:“看看镜子里的你是什么样子?”吉姆冲着镜子一看,只见自己全身上下一团黑,连牙齿上都粘了不少黑炭,父亲缓缓地说:“吉姆,当你诅咒别人,希望他发生坏事的时候,就像扔木炭一样,结果只会把自己也弄黑,你明白了吗?做人是不可以这样的。”当我们说着别人的坏话时,那坏话也在伤害着我们自己。与其在涂黑别人的过程中将自己也染黑,不如在擦亮别人的过程中也照亮自己。

有一次,美国陆军部的长官斯坦顿来到林肯这里,怒气冲冲地说有一位少将侮辱他,说他做事不公平。林肯笑了笑,建议斯坦顿写一封信也狠狠地骂那个少将一顿解气,他说:“你写得越刻薄越好,最好把他骂得狗血淋头。”斯坦顿点点头觉得不错,于是就坐下来写了一封信,措辞强硬,语气激烈,然后拿给林肯看。“嗯,没错,就是这样,”林肯看了连连点头,“你写得好极了,就应该这样1斯坦顿写完这封责骂的信,心情好了很多,正准备把信装进信封里寄出去,林肯制止了他,问道:“斯坦顿,你要干什么啊?”斯坦顿莫名其妙地回答:“写了信当然是要寄出去埃”林肯摇摇头大声说:“这怎么行呢?你简直是胡闹,赶快把这封信烧掉,再重新写一封寄出去。刚才你正在气头上,写这封信是为了让你解气的,可不是让你寄出去的,现在你的气已经消了很多吧,那就重新写一封吧。”

篇17:关于不抱怨的励志人生格言

2、人生要有好处只有发扬性命,快乐就是发扬性命的最好方法。

3、失败了,你可能会失望;但如果不去尝试,那么你注定要失败。

4、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

5、累了,蹲下来抱抱自己,依旧倔强的说:也不过如此。

6、生命的成长,需要吃饭,还需要吃苦,吃亏。

7、有望得到的要努力,无望得到的不介意,无论输赢姿态都会好看。

8、永没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

9、以后的以后少一些自以为是,多一些自知之明。

10、敢于浪费自己生命当中一小时的人,尚未发现生命的价值。

11、一周有七天,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我随时可以搞定卡尔。

12、汗水浇灌幸福之花,泪水培植痛苦之果。

13、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14、别人认为你是哪一种人不要紧,关键是你到底是哪种人。

15、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16、如果,人世是一出永不谢幕的悲剧,那是因为每个人都知其不可而为,把多情勇敢地托付了出去。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8、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命运的好坏由自己去创造。

19、断了过去让明天好好继续。

20、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21、你要记得,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22、坚持了才叫梦想,放弃了就只是妄想。

23、那些把失败看成是结局而不是过程的人,很少能见到成功的曙光。

24、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25、多锻炼身体,身体垮了什么都没有了,男人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

26、永远不要埋怨你已经发生的事情,要么就改变它,要么就安静的接受它。

27、爱什么人,照顾他、保护他、给他自在,才是真正高雅的爱。

28、逆境有一种科学价值。一个好的学者是不会放弃这种机会来学习的。

29、给我一个温暖,我会给你一片蓝天;给我一片蓝天,我会给你全部的世界。

30、失败并不意味你浪费了时间和生命,失败表明你有理由重新开始。

31、随时保持,认识自己的价值,做一个能真正坚定自己的珍宝商。

32、你所选择的朋友,决定你的命运。

33、谤言只是挖在你身后的陷阱,只要你一直勇往直前,陷阱再多也不一定伤害到你。

34、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

35、我没有特别的天才,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好奇的心是永远进步的人。

36、手机明明不在身边,却感觉到手机在震动。

37、不需要整天去追随着太阳,你也可以做到自己发光。

38、鹰爱高飞,鸦栖一枝。

39、奔走在无尽的荒原,把一腔热血燃成绚丽的火焰。

40、女人要学会扮靓自己,不要拿朴素来做挡箭牌,不要拿家务做借口,不懂时尚,你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

41、一旦立下目标,不达目标绝不罢手,方可成功。

42、忘不掉的过去就别忘了,把他留在心底,当做人生的一种养料吧。

43、华丽的结束,却可能是另一次传奇的开端。

44、没有志向的人,就像失去了领航舵的航船。

45、山顶对我们半山腰的人来说并不遥远。

46、攻克科学堡垒,就像打仗一样,总会有人牺牲,有人受伤,我要为科学而献身。

47、保持交朋友的弹性。敌人也可以变朋友。

48、别让任何人毁灭了你的灵魂,你要让自己坚强,只为自己坚强。

49、雨是云的梦,云是雨的前世。

50、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

51、不一定要忘掉过去、但一定要放下过去。

52、宁愿选择跌跌撞撞过一辈子,也不平平凡凡混一辈子。

53、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

54、一个懒惰的少年,将来会是一个褴褛的老人。

55、尽管人们的社会经历不同,走过的道路不同,然而人们的过失却往往很相近。因此,聪明的人总是接受前人的教训,而愚蠢的人恰恰相反。

56、励志格言:成功的奥秘在于目标的坚定。

57、一个能思虑的人,才实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58、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生活。

59、对于学者获得的成就,是恭维还是挑战?我需要的是后者,因为前者只能使人陶醉、而后者却是鞭策。

60、幸福,就是寻一温暖的人,寻一温暖的角落,渡此余生。

61、爱或被爱,不如相爱。

62、那些失去的东西,就不要耿耿于怀,会失去的,原本就不属于自己。

63、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

64、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65、没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66、谎话,要怎样才不伤透人心;人心,要怎样才不再说谎话。

67、一些该拿起的要拿起,一些该舍弃的要舍弃。因为,只有让该结束的结束了,该开始的才会开始。

68、孩子,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别让人家在你背上踩上一脚。

69、缺点让你弄丢自信,优点让你找回自信。

篇18:《不抱怨的人生》读后感

关键词:性格,人生,女性,《女勇士》

一、无名女人之 “千万不能提起, 但必须时刻铭记于心”

无名女人以勇兰的一句话“你千万不能把我要给你说的话告诉任何人”开章。主人公的姑姑的新婚丈夫远走他乡, 剩她孤身一人。她在丈夫离去期间与别人私通、怀孕, 并诞下婴孩, 就在分娩的当天村里人砸了姑姑家, 她不甘受辱, 终抱婴投井自尽。自古中国妇女就处于从属地位, 如书中说起婚事, 即使姑姑明知一旦完婚, 丈夫便离去, 但婚事并没有搁置, 连姑姑也毫无异议。不难看出, 姑姑也如当时的中国女性一样, 对封建传统礼数逆来顺受。矛盾的是, 如此遵守传统礼数的人, 却接受其他男子的引诱, 若不愿意, 她一开始就可以抵命不从, 因为妇女的贞操如此珍贵。有说姑姑以投井自尽的方式向封建礼教提出强烈的控诉, 但本文以为, 这是软弱的逃避行为。作为母亲, 她应该不惜一切保护孩子, 有了孩子, 不管生活多难, 人生多么受辱, 还是要坚强生活。姑姑却选择自杀, 她终究是疼爱自己, 如书中所说她是家中独女, 备受宠爱的大家闺秀, 或许她还不懂处理这种人生复杂事。

2006年的电视剧集《火舞黄沙》一幕, 人妻家春分和仆人小翠在一次混乱中遭遇马贼, 小翠不幸被摛, 春分则被迫走到悬崖边沿。小翠惨受污辱, 不断叫春分向悬崖下跳, 以死殉节。而春分望向崖下百丈, 咬一咬牙, 终决定性命大于贞洁。春分不失为一个传统的妇女, 她先为兄妾, 后为弟妻。她选择马贼的凌辱, 保存自己的生命, 人生漫漫长路, 不能因为可治疗的伤痛而白白牺牲自己, 无需向世人向自己用这种方式证明作为妇女的坚贞。

二、中国的乡村医生VS美国的移民大妈

勇兰年轻时在广州读医。勇兰勇敢, 与鬼搏斗。成为医生后, 她出诊时穿着总是很体面的。勇兰虽只身留在中国, 但并没因悦己者不在旁而懈怠。反观第一章, 已婚的妇女们就像海螺一样——成捆的柴草, 什么东西都堆在身上, 婚后都将头发剪短……她与这些已婚妇女有别, 不甘于拿着丈夫的钱悠闲过日子, 而要成为一名医生。勇兰有想法, 有执行力, 她逆着大流, 从容淡定。

勇兰也有自己的一套的育儿经。汤亭亭曾回忆到:“每当她要对我们的生活提出警告时, 她就给我们讲像这样的故事, 成长的故事。” (周娜, 2002, 170) 。勇兰通过讲故事将中国文化传授给女儿, 既弥补了其母文化的缺失, 还对儿女予以心理教育。即使女儿面对来自白人社会的歧视, 勇兰没有指责白人, 却以花木兰、蔡文姬的故事使女儿明白只要肯努力, 她也能够成为一名女勇士。母爱给予作者力量, 今日所见的汤亭亭, 意气风发, 顶着一头银发依然自信满满, 相信部分是从母亲的教育下培养而成。

当然, 人有缺失, 勇兰思想固执, 投射心理非常强烈。 勇兰鲜少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 都以自己的感受出发, 强加于人。此种心理在第四章表现异常明显, 妹妹月兰到达美国的当天, 勇兰就对她说:“你丈夫得来见你, 我们得迫使他认你……” (《女勇士》, 112) 月兰胆怯, 不敢面对, 勇兰迫使她踏上抢夫的征途。勇兰虽计划周详, 可执行者是月兰, 结果事与愿违。最后, 月兰遭遇负心丈夫后精神失常, 最后 “一天早晨再未醒来” (《女勇士》, 145) 。月兰深爱着丈夫吗? 未必。月兰原本在香港生活得随意散漫, 而肩负生活重担的勇兰把自己对人与事物的占有性投射到妹妹的身上, 没有考虑过这种行为到底是否适合月兰, 而月兰又是没有主见的人, 最后连性命都赔上。

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勇兰, 无法行医, 没有精神寄托, 只得日夜重复洗衣店的枯燥工作。妹妹的事让勇兰再次感到自身的存在价值, 给她出谋献策。此等严肃的事儿, 勇兰却乐在其中。

三、不安叛逆的“我”只求他人听到“我”的歌声

“我”的童年是在压抑得近乎窒息的沉默中度过的。为了让“我”讲话流利, 母亲挑了“我”的舌筋, 反而让“我” 更沉默了。压抑中成长, 话语无法释放, 当遇到同样低声说话的华人女孩, “我”简直成了恶魔, 因为“我”深知不说话的痛苦, 于是“我”想方设法强迫她开口。“我”当年承受的痛苦越深, 爆发的力量越大。华人女孩终究没有开口, 她活在父母的庇荫下, 生活悠然自得。然而, “我”也是幸运儿, 终于开口表达自己, 让别人听见自己的声音。

公平公正是“我”成长过程中坚信却缺失的东西。她折磨完华人女孩以后, 得了一场大病, 一年半载, 卧病在床。 强者不能总当强者, 总有软弱的时候, 也点出了作者的观点——表现女人的力量, 同时没有任何人是绝对的主宰。

“我”幽默风趣, 敢于实行稚气的想法。“我”勇于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妈妈讲个明白, 先让熟悉的人听到我的声音。“我”盯着妈妈的眼睛大喊:“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我是废物……我要离开这里, 再在这里住下去我受不了。” (《女勇士》, 184--185) 慢慢地, 她学会更多地表达自我。这个生活在群鬼世界中的女孩努力长大了, 她心里所有的暗角落再也没有什么鬼怪。

以蔡文姬的故事结尾, 意味隽永。作者笔下的蔡文姬没有愁思没有痛苦, 是一个完全适应异邦生活的女子。而“我” 就是蔡文姬的化身, 虽在异乡, 但“我”努力融入, 最终克服心魔, 放声“歌唱”。

四、结语

《女勇士》故事趣味十足, 人物性格鲜明, 渗透着深刻道理。本文主要选择三名女主人公的经历对其性格进行分析, 无名姑姑的软弱逃避, 母亲勇兰的强势独立, 以及“我” 为梦想而努力, 不向现实低头。不同的人物性格造成不一样的人生, 这也许就是“性格决定命运”的真实写照。无名姑姑的妥协让她最终只能了结生命;母亲独立自主, 深谙育儿之道, 可惜后半生困在异国, 无法一展所长, 只能终日闷在洗衣房。而“我”童年虽然不快, 成长却慢慢懂得要释放自己, 让别人听到“我”的声音, 活出精彩人生。我们读《女勇士》 所获得的又何止是成长的责任, 当我们遇到人生中的“鬼”, 我们又该如何面对, 我们是否也能像作者那样, 面对“群鬼”, 忍受“群鬼”, 最终摆脱“群鬼”, 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托马斯·索威尔:《美国种族简史》, 沈宗美译, 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

[2]汤亭亭:《女勇士》, 漓江出版社1998年版。

上一篇:很真实的毕业感言下一篇:沾沾自喜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