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法规和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汇报

2024-05-23

劳动法律法规和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汇报(通用9篇)

篇1:劳动法律法规和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汇报

劳动法律法规和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汇报

1、劳动行政处罚和劳动纠纷数量、分类和分析

按照《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做好人力资源工作,目前公司无劳动行政处罚和劳动纠纷。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履行、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情况 依据《劳动合同法》,公司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履行合同义务;并按相关规定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情况

按照劳动保障部门的要求,组织职工参加社会保险,定期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

4、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规定情况 在岗职工根据出勤率,按时支付劳动报酬工资,临时放假职工执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按时支付工资。

5、我公司职工未执行带薪休假制度,休息休假按照国家规定执行。节日加班工资支付200%,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支付100%,延长劳动时间支付100%。

6、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我公司每年修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按照集体合同中女职工的劳动权益保护、女职工的特殊利益保护、合作与监督等有关内容逐一落实。我公司不招收未成年职工。

7、技术工种从业人员一律持证上岗,确保职工安全生产。

8、集体合同签订及履行情况

我公司每年修订《集体合同》,按照集体合同中劳动合同、工作制度、工资和津贴、职工福利、劳动保险、劳动保护、纪律与奖惩等有关内容逐一落实。

篇2:劳动法律法规和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汇报

股份公司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检查小组:

首先,代表五公司对股份公司xx部长、任经理,集团公司张部长一行莅临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现就五公司2014《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人力资源及劳动合同管理

(一)生产经营情况:截至2014年3季度末,公司年累完成生产任务18.85亿元,占计划31.5亿元的60%;已完成新签合同额59.94亿元,为计划50亿元的120%,实现利润274万元。

(二)人力资源及劳动合同管理。

1、人员情况:五公司现有员工3433人(包括协议工436人,其中男2994人,女439人)。目前在岗员工2202人,其中管理层981人,作业层1221人;未在岗员工1231人,其中内部退养22人,长病长伤30人,临时息工待岗970人,其它不在岗人员209人。2014年办理内退职工4名,未办理提前离岗。

2、员工合同管理情况:公司加强了员工合同的清理和签订工作,截止目前,已签订劳动合同3368人,其中新分配大中专毕业生新签订合同20人,劳务派遣生84人。有97人合同到期未续签,合同签订率为98.1%。

(三)外协队伍(人员)管理情况:公司目前在建项目32个,共使用外协队伍48个,按照集团公司《工程项目管理标准》中对“劳务队伍管理标准”和五公司的相关规定,与外协队伍签订施工合同或协议381份,截止到9月底共有农民工2691人。

二、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及保险福利

1、劳动报酬情况:公司机关实行动态岗位绩效风险工资制,工资由基本生活保障工资、年功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津贴五部分组成;各项目部实行项目部动态岗位绩效工资办法和责任成本承包两种方式。

难职工再上岗工作,以彻底解决困难职工家庭贫困,今年以来共举办转岗培训班3期,推荐待岗职工重新上岗105名。

(3)社会救助情况:公司在职工生活保障上拓展思路、“眼光向外”,加强与民政局、街道办事处的工作联系,积极为困难职工家庭争取社会救助。目前,五公司累计已办理低保304户,享受人员508人,年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费183.44万余元。此外,通过公司社区居委会的努力争取,公司职工家属参加城镇居民、少年儿童医疗保险5285人;参保社区居民养老保险1012人;申报城市居民廉租房24套,公租房14套;办理再就业优惠证11人。公司工会加强引导单位职工发扬互助友爱精神,为大病或特困职工捐款活动,云桂铁路项目部、甘青铁路项目部及公司机关等单位先后为5名大病或特困职工捐款11.5万余元,拓宽了救助渠道。

(4)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情况:公司深入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以“三工建设” 和建设职工之家为载体,年内建设职工书屋14个,建设窦铁成技术业校16个,其中职工医院职工书屋获得“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各项目部建有员工活动室15个、男女浴室41个、员工食堂43个、篮球场12个、乒乓球台42个、图书屋31个、窦铁成技术业校33个等,大部分项目都为员工办公室和宿舍安装了空调和电视;通过积极与宝鸡体育局加强沟通联系,今年5月底拨给五公司社区14件套约10万元的体育器材。今年,是公司成立60周年,公司举办了成立60周年座谈会及文艺演出,以“弘扬优良传统、再铸企业辉煌”为主题,简洁,大方,凸显优良文化传承,剔除铺张浪费不良风气。五公司员工自编自演,通过悠扬的歌声、优美的舞姿、诙谐幽默的小品、慷慨激昂的诗歌朗诵,体现了五公司人60年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历程,歌颂了六十年来的丰功伟绩,颂扬了五公司优良传统,展现了为五公司新发展、新辉煌而努力奋斗的豪情壮志。来自五公司机关和基层的150名员工、30余名老领导及200余名职工家属一同观看了文艺演出。

(5)员工再上岗情况:近些年来,受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缩减大环境影响,特别是今年,铁路项目急剧萎缩,公司生产经营形势严峻,息工待岗职工大幅度增加,通过多方努力,截止到2014年三季度,已经安排在职工上岗173名,但息工待岗职工仍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7.7%。为此,下一阶段我们将密切关注待岗职工中的困难群体,转移“三不让”承诺帮扶重心,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同时,努力在促进困难职工再上岗。一是加强调查研究,把群众呼声及时反馈给党政主要领导,引起各方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二是积极呼吁、多方沟通,优先推荐困难职工再上岗;三是加强培训,鼓励职工自主创业,推动实现更加广泛的就业渠道;四是做好思想工作,化解矛盾,努力维护内部稳定。

(6)职工住房情况:一直以来,公司对职工的住房问题高度重视,在职工住房建设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了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及环境,近两年来,除了加强原有小区环境配套设施建设外,还先后建设了路西综合楼,解决无房职工170户;正在建设的石坝河3、4号高层住宅楼,解决无房职工360户。计划在2014年开工建设石坝河1、2号高层住宅楼及高新综合楼,计划实施后将彻底改善长期以来职工住房紧张的局面。

三、劳动安全与卫生

公司在建的云桂铁路石林隧道、晋中南发鸠山隧道、宝兰客专、蒙河铁路、林拉公路等工程,均为集团公司的重点项目,具有施工安全风险大、技术含量高、施工地质条件差等特点,为确保安全生产和员工职业健康安全与卫生,公司一方面抓好安全责任的落实;另一方面抓好施工技术管理对安全生产的支撑。同时,在各项目部设立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员178名,其中分包方群安员53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群安员共督促整改安全隐患、制止违章作业和报告安全隐患1650余项,提出安全生产建议230条;参加安全学习、培训和检查1265人/次。今年以来,安全工作基本处于受控状态。

1、安全教育活动情况:一是按照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与新开工项目部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8份。二是安质部在职代会上对88名与会代表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今年1-10份组织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参加住建厅和交通部“三类人员”安全考核培训,共有126人通过考试取得证书,组织群安员培训7期109人次;三是创新安全教育模式,提升了员工安全意识。由公司工会牵头组织的职工安全演讲赛已连续举办了六届,今年我们把安全质量工作会纳入活动内容,开展了包括安全质量案例及群安工作培训、现场安全巡视、安全承诺签名等7项内容,把“安全生产月”活动推向了高潮。同时,我们对10个具有代表性的安全事故案例进行整理,绘制70余张漫画,喷绘后在全公司10余个重点项目巡展,深受一线职工欢迎,并制作了安全漫画扑克下发到班组,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五是公司工会组织两级职工代表,先后对云桂铁路、甘青铁路、宝兰客专等9个项目进行了安全巡视,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26项。

2、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公司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铁一局职业健康、环境安全实施细则》等法规和制度,加强隧道、桥梁等作业过程的安全防护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公司卫检所今年先后对宝兰客专、甘青、合肥地铁等5个项目的有毒、有害场所进行了检测,出具了检测报告。同时,公司医院为以上项目的1765名作业人员(其中包括外协劳务工1456人)进行了常规体检。

3、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情况:按照《集体合同》及相关法律规定,公司对429名女职工进行了妇科普查,查出患妇科疾病者56人。公司工会女工委在公司本部和各项目部进行了《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检查,各单位在工作中能够认真履行女职工特殊权益专项保护合同,女职工的特殊权益和合法利益得到了有效保护。

4、一线职工取证情况:公司一线职工今年取得特殊工种上岗证76人,在岗员工中有542名职工持有效证件上岗,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达100%。

篇3: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报告

(2011年4月25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一届二次职工会委员会委托,对2010年《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合同”和“女职工特殊利益专项合同”的履行情况向各位代表报告,请予审议。

为了保证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和女职工特殊利益专项合同的各项条款落到实处,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公司《集体合同》监督检查组于一届二次职代会期间分两次对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和女职工特殊利益专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1.在合同的贯彻执行中,公司与工会坚持定期检查与日常动态检查相结合,加强合同执行的动态管理,组织人员对各基层单位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环境,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了检查,并对在生产操作过程中违规操作等不安全问题进行了整改。2010年没有发生一起劳动安全纠纷案件。

2.企业严格执行《劳动人事管理办法》,及时修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办法,并根据公司经济发展情况,对工资分配

办法进行了调整,工资增长15.4%,并按时足额为职工发放工资。

3.公司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按时为职工缴纳各类保险统筹金,并按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职工福利费。

4.公司按合同规定,认真履行了对全体职工进行综合素质培训。

5.按照《集体合同》的约定,公司做到了三年将退休人员的欠发工资全部补发完的承诺。

6.2010年,公司为480多名女职工免费进行了体检。

2010年集体合同总的履行情况是:合同兑现率达100%。劳动用工制度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得到保证,合同规定的各项福利待遇落实到位,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各类奖罚制度、措施得到了有效地落实,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切实的保障。

篇4:集体合同履行情况自查

一些企业认为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有必要,而签订集体合同没有多大必要;一些职工对集体合同制度认识不深,认为个人已经和单位签了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是工会和单位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签不签无所谓;还有一些有一定专业特长和技术的职工,担心签订劳动合同后限制其择业自由,不愿和企业签订合同。这些认识上的差距,使得集体合同制度和劳动合同制度的执行缺乏一种内在动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同的签订和执行。

集体合同签订的程序不规范。一是平等协商难实现。目前一部分企业对平等协商制度的重要性还没有完全认同,集体合同制度执行中重签约、轻协商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企业是“一次协商管几年”。工会代表广大职工与单位签订集体合同,从法律上讲是平等的,但从实际运行看,往往考虑单位困难多一些,考虑职工利益少一些。二是没有严格执行审查备案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集体合同签订后必须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查备案,才能生效。而我县虽然有212家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但按规定报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审查只有2家,绝大多数企业没有按规定备案审查。

要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一种法律制度,它既是建立劳动关系的标志,又是劳动关系是否稳定、和谐的基础,同时也是国家、工会以及劳动者自身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和集体合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进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把企业法人和职工作为重点对象,使他们对签订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目的、意义、性质及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增强企业法人的法律意识和广大职工的维权意识。

要不断完善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工会组织。要把改制企业、新建企业作为重点,把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作为难点,积极推进工会组织的建立,做到凡是有职工的地方都有工会组织。同时,要加强工会干部的培训,增强工会组织维护职工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为推进集体合同制度打下基础。二是要全面建立和完善平等协商机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工会组织,要指导企业建立平等协商制度,对平等协商的主体、原则、内容、程序等进行规范,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机制,使得平等协商有章可循。三是要建立和完善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用人单位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内部配套规章制度,落实专人或兼职人员对合同进行动态管理。

篇5:劳动法律法规和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汇报

履行情况进行巡察的工作报告

根据集团公司工会[2011]57号文件《关于组织职工代表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巡察和做好《集体合同》续签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公司工会于2011年9月15日由工会主席牵头,人力资源部、党群工作部、安全质量环保部、综合管理部、计划财务部以及部分职工代表共计18人组成了巡察组,根据集体合同的内容,通过查阅各种台帐、记录、报表等资料,对公司《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了检查。通过巡察,公司认真履行集体合同,没有违反合同条款,现将巡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和福利方面:

1、公司对公休日安排职工加班而无法补休的职工及节假日加班的职工,按照《劳动法》规定,支付了职工的加班工资。今年1月—9月共支付加班工资139.8万元。

2、针对职工年功工资占工资比重较小的情况,今年在年功工资的基础上,实行了工龄补贴政策。今年1月—9月共发放工龄补贴65.8万元。

3、为促进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技术素质,提高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落实各项专业技术基础管理工作,今年实行了专业技术津贴,即:对于获得与所从事岗位相符合的专业技术资格的一般管理技术人员享受专业技术津贴;对于

所获专业技术资格与所从事岗位不符的一般管理技术人员,按现从事岗位专业下调一档享受专业技术津贴。

4、为保证职工队伍的稳定,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促进公司经济效益的提升,2011年在岗职工全年人均工资将达到42423元,比2010年同口径增加5553元、提高15.1%。

5、工作时间按照《劳动法》及国家有关工作时间的规定,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一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由于公司扩大规模后,人员短缺,公司为解决这一问题,今年新招职工54人,使职工有了正常的休息时间,解决了人员短缺的问题,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利。

6、对符合休假条件、履行了休假手续的职工,按照规定支付了职工假期工资,保证了职工的工作、休息时间,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基本得到了维护。

7、公司全年依法足额交纳了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没有拖欠现象发生。

8、公司党委建立了季度职工民主管理沟通会制度,每季度都向职工汇报生产经营情况及涉及职工利益的事项,并征求职工意见建议。这种双向交流机制,为统一思想,理顺情绪,凝聚人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劳动用工、员工培训、纪律与奖惩、员工福利方面:

1、公司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劳动用工制度,履行人员录用招聘审批、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等手续。另外,对于临时工一方面报集团公司审批,一方面委托派遣公司进行人员管理

并签订劳动合同。

2、积极组织三项人员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领证、换证培训,共计45人次。另外,从提高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的角度出发,公司加大了对领导干部的特种作业培训。截止目前,各级领导干部经培训取得天车工操作证的10人、取得低压电工操作证的7人、取得高压电工操作证的3人,另外,取得企业负责人安全资格证的4人、取得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的20人。

3、公司组织开展了两期职工安全上岗培训,除已取得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合格证的以外,其他人员包括职能人员全部参加了安全培训,共培训483人,并经过集团公司职教部考核后,全部取得了安全培训合格证,实现了全员安全上岗。

4、制定了详细的“领导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实施细则以及相应的考核办法。助理以上领导干部38人全部按分管单位包干培训职工,另外8名技术主管也承担了现场培训任务。公司安排专人负责周一、周二、周五现场培训的资料记录、检查考核,组织规程案例、手指口述的考核,落实公司对领导干部现场培训情况的考核,按照领导干部包干职工安全行为的原则,对于“三违”职工,同等考核包干干部,到目前已累计考核包干干部1030元。

5、公司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工艺操作以及环境卫生等考核奖惩制度,每月12号组织进行月度考评会,对于违反

规定的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考核,对于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

6、公司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组织职工进行健康疗养;一站三室文化活动正常开放;积极开展扶贫解困送温暖活动,扶贫解困资金及时到位,受到了职工的好评。

三、劳动安全卫生、女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方面:

1、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职工提供了优越的工作环境,新建的厂区作业环境优美,保证了职工的身心健康。另外,按计划组织对在有粉尘、噪音工作环境工作的职工及特殊工种职工进行职业病防治体检,共检查264人。

2、在女职工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方面,严格按照《奥伦公司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合同实施办法》执行,今年对127名女职工进行了妇女病健康体检。公司没有用未成年工。

3、劳动保护的发放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去年对劳保用品的发放和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对几个配备不合理的岗位增加了劳保用品。

奥伦分公司工会

篇6:劳动法律法规和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汇报

二、开展劳动合同制度情况调研的方法和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开展劳动合同制度执行情况调研是全省统一开展的劳动合同的一次调研活动,为了保障此次调研工作的按期完成,结合我市实际,市、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均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劳动保障法制监察机构为主、各相关科、室(局)、中心参加的调研领导小组,抽调了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召开相关会议,研究布置调研工作,明确调研范围、内容和重点,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确保了调研行动的顺利进行。

(二)认真调研,突出重点。开展劳动合同制度执行情况调研工作非常必要,通过调研,可以掌握各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对当前企业深化改革中劳动关系的调整和规范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市深入各用人单位以开展劳动合同制度执行情况调研为契机,采取召开座谈会与职工访谈,查看劳动合同书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各类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签订、续订、终止、备案情况进行调查。调研中,要求用人单位报送材料,调研人员实际翻阅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劳动合同鉴证名册、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备案报送情况等,现场询问劳动者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等情况。并对发现问题较多的用人单位,进行重点分析,同时采取召开部分企业行政领导、工会负责人、劳资人员、职工代表等人员参加的座谈会等方式,对劳动合同的签订、续订、终止、备案情况及有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等进行广泛的宣传和讲解,促使用人单位完善和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工作。

(三)督促用工单位规范劳动合同制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做到热情服务、耐心解释,对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耐心帮助其解决完善。如对于发现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首先应通知补签,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及时补签的,做到严格操作程序,依法行政。

篇7: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

来源:胡律师网作者:上海律师 胡燕来所属栏目:劳动纠纷律师案例

小周与某企业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工资每月计发一次。合同履行期间,工会又与企业经协商签订了一份集体合同,该份集体合同中约定:企业所有员工每年年终可获得一次第13个月的工资。该企业的集体合同获得企业职代会的通过并经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审核后开始生效实施,但小周没有得到企业支付的第13个月工资。于是,他向企业提出补发第13个月工资的要求。但企业表示,小周和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劳动报酬的支付次数,双方应当严格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双方由此产生争议。

当集体合同的条款与劳动合同的条款发生冲突时,究竟哪个合同的法律效力更大?《劳动合同法》第55条规定,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国勰法及实施帑例之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这个规定是针对集体合同对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的。对于签订了集体合同的企业来说,集体合同对于本企业全部劳动合同都具有约束力,或者称为基准作用。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补充性效力,即集体合同所规定的标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劳动合同的补充。集体合同中有的内容是单个的劳动合同未涉及的,这些内容对劳动者和企业也是有约束力的,即都应当按照集体合同的规定执行。(2)不可贬低性效力,郎集体合同所规定的标准在其效力范围内是劳动者利益的最低标准,劳动合同中关于劳动者利益的规定可以高手但不得低于这些标准,若低于此标准就由集体合同的规定取而代之。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低于集体合同规定标准的,确认为无效;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变更的,劳动合同中相关内容的标准也要变更,以使其不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案例中昀企业的说沐是不对的,当用人单位的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条款发生了冲突,若集体合同规定的劳动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的标准,那么,就应当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苯办。因此,该企业应当支付小周13个月的薪水。

实践中,用人单位一定要了解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效力关系,在同劳动者制定集体合同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劳动合同的标准木低于集体合同的标准。否则,用人单位就有可能出无效或部分无效的劳动合同,面临法律的风险。

篇8:劳动法律法规和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汇报

一、分工明确

此次调查,我局严格按市局的统一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制定相应工作纪律,明确各自职责,对选定的100家企业做到事先有勾通,事后有汇报,对抽查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按制定方案、预案进行解决,确保抽查质量,对停产、倒闭、转让等无法调查的企业,及时与市局领导汇报,并按企业的性质、特点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本次调查前后共召开全体人员会议5次,即时调整各类用工企业56家,保障了抽查工作按时序进度顺利完成。

二,领导重视

本次调查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题会议,专门研讨这次抽查调查工作,明确了分管局长统筹负责,劳动工资牵头,各股、室、处、大队参与,督导、调查、录入人员按要求专人专职。并相应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自职责。对我县抽查到的100家企业分布状况,进行专题研究,自定好抽查工作方案及预案,为保障此次抽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各单位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确保二辆专车参与调查,从物质上保证了此次调查工作的圆满完成。

三、抽查结果

本次抽查的结果:抽查企业数100家,涉及职工571人。按行业类型分:其中制造业占38%,批零及餐饮业占25%,交通运输业占4%建筑业1%,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5%,其他行业占17%。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企业占25%、集体企业占5%、外商投资企业占6%、港澳台投资企业占3%、私营企业占35%、其他企业占1%、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占25%。按企业隶属关系:中央驻省和省属企业占5%、其他企业占95%。企业与职工签定劳动合同占41%。职工表情况:来自本地城镇418人、本地农村141人、外地城镇7人、外地农村5人。男女职工比例男职工占57%、女职工占上风43%。职工年龄31-50占76%、30以下占22%、51以上占4%,职工学历初高中占61%,大专以上占39%。职工签订合同人数占全体职工的69%,职工工作年限为1年以下的60人、1-3年132人、3-10年167人、10年以上的212人。职工与企业签订合同66%,职工对现有劳动合同满意度为88%,经过协商的劳动合同占74%,劳动合同个人保留一份占59%,职工收入在500-1000元占71%,企业确定的劳动定额在8小时内完成的占88%,职工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占50%,办理了社会保险的职工占63%。签定集体合同的企业18家占抽查企业的18%。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个体工商户劳动合同签订率相对较低。家庭作访式经营方式在一定范围依然存在,在广大乡镇与行政村用这种方式生产经营比较普遍,劳动合同签订及各种社会保险参加,有待进一步加强。改进措施,一是加大法制宣传,增加法制宣传的履盖面。依托“信息村村通工程”将劳动法律、法规送到行家万户,增强广大农村个体经营者,依法经营的法制意识。二是举办以电视短剧、版画等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手法,举案说法增加广大群众的守法意识,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三是加大投入,依托每年的开展的法制宣传月,印发宣传单、制作专题片,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加大宣传。

二,劳动合同签定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次调查中了解到大部份企业业主与职工对出台的《劳动合同法》非常关注,下半年,我县将结合《劳动合同法》的宣传与劳动合同三年行动方案的落实的大好机会,加在执法力度为《五个充分》按时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行政执法力度相对薄弱。一是表现在有些生产经营场所对劳动保障监察人员开展的调查活动不配合,还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正常的执法行动在某些方面还难以开展,解决方法,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对,对恶意违法行为或拒不配合的单位采用法律程序加强执法,并在报纸杂志上公布,达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二是,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学习,特别是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升执法人员自身怕业务素质。

篇9:劳动法律法规和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汇报

担保合同是债权人为保证债权的实现要求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担保所签订的合同。担保合同首先受作为特别法的担保法的调整,对于担保法没有规定的,则应适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按照我国《担保法》的规定,担保的形式有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五种。严格来说,由于担保形式实行法定主义,因此,只有设定这五种形式担保的合同,方可称为担保合同。由于担保合同签订后,担保人担保责任的实际履行是或有事项,即只有在债务人不履行清偿义务时,担保人才履行担保责任。故担保合同的法律风险很容易被担保人忽视而对企业经营产生损失。而对债权人而言,如果担保合同约定不当违反了担保法的强制性规定,则又会导致担保合同的不生效或者无效后果的发生。因此,担保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法律风险的防范应当引起债权人和担保人的足够重视。此外,目前的经济活动中一些新的非典型担保方式的出现,不仅提出了理论上的新课题,也促使债权人和担保人应了解非典型担保合同的基本法理。

《担保法》出台以前,由于担保合同及相关程序不规范导致大量担保合同无效,1995年《担保法》和2000年《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以后,有关担保的形式、合同效力等问题更加明确,因担保产生的纠纷相对减少。因此,今天主要就担保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法律风险的防范与大家进行探讨。

案例一:抵押合同

主要法律问题:

(1)、抵押合同的生效要件

(2)、流质契约禁止

(3)、让与担保问题

基本案情:本所在代理某上市公司诉某集团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企业出售合同纠纷一案中,集团公司提出用其名下的价值1100余元的十套房屋偿抵所欠上市公司的1125万元的债务。经调查集团公司已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考虑到此因素,双方于2005年1月6日签署了关于以房抵债的和解协议。和解协议经法院出具调解书予以确认而结案后。集团公司迟迟不履行债务。上市公司遂于2005年3月12日向法院申请对集团公司强制执行,并申请对集团公司名下的十套房产进行了查封。此时,集团公司才透露不能履行和解协议的主要原因是房产已于2004年10月抵押给了某建设银行。而建设银行也在房产查封后向法院提出了执行异议,并向法院提交了其与集团公司签署的抵押合同和公证书。该抵押合同约定,集团公司为其向建设银行的800万元一年期借款提供十套房屋的抵押担保。担保范围包括主合同的本息、罚金、逾期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双方还约定,抵押合同经办理公证后生效。具体抵押方式为,抵押合同办理公证后,集团公司将房屋所有权证交给建行,建行享有对该十套房屋的所有权,如果集团公司在借款到期后6个月仍不能归还全部欠款,则其愿将房屋产权永属建行所有。一件顺理成章的执行案件由于建行的异议突然风生水起,陡填变数,执行的前景变的难以预料。

法理分析与诉讼策略:为了保证案件的顺利执行,必须立即从事实和法律上寻找依据,请求法院驳回建行的执行异议,即通过釜底抽薪的办法保证执行程序的顺利进行。我们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得知,集团公司在签署抵押合同时只有房屋所有权证,并无土地证,当时无法办理抵押登记,才将房产证交给建行并约定由建行享有房屋所有权,在其还款后,建行再将担保标的物的所有权返还给债务人。目前,集团公司虽然取得了土地使用权证,但建行尚未办理抵押登记。在获悉上述情况后,我们豁然开朗、信心陡增,立即从以下几方面向法院出具了法律意见书:

1、集团公司与建行的抵押合同并未生效。《担保法》以登记作为抵押的生效要件或者对抗要件。本案所涉及的抵押物为房地产,属于登记生效的抵押范畴。《担保法》对抵押物登记的法定机关作出了规定,当事人必须在法定的登记机关进行登记,才具有登记的法律效力。本案中抵押合同虽然进行了公证。但公证机关不是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的法定机关,其公证不产生登记的法律效力。因此,根据担保法第41条、42条的规定,本案中的抵押合同并未生效。虽然199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没有书面合同,但有其他证据证明抵押物或者其权利证书已交给抵押权人的,可以认定抵押关系成立。但是,这一规定已被后来实施的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所取代。已不符合担保法关于登记制度的要求。

2、建行并不享有被执行房屋的所有权。首先,我国担保法第40条规定:“订立抵押合同时,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在合同中不得约定在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时,抵押物的所有权转移为债权人所有”。根据这一流质契约禁止原则,集团公司和建行在抵押合同中约定的房屋所有权归建行所有是无效的。况且,双方约定的房屋永归建行所有的情形即中环未偿债超过6个月的情形尚未发生。

3、房屋土地的权利人应以登记为准。物权实行登记公示制度。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五十九条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制度”,因此集团公司与建行在抵押合同中关于房屋产权的约定,必须取得房地产行政主管机关的同意并予以办理产权分割登记后才能产生物权变动的法律后果。所以,被执行的房屋仍是被执行人集团公司的财产,建行对被执行房屋既不享有抵押权也不享有所有权。

我们提出的以上三个观点基本被法院所接受。法院在裁定中认定集团公司与建行的抵押合同虽然办理了公证,但并未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因此抵押合同未生效,建行亦不是执行房屋的所有权人,故裁定驳回了建行的执行异议。之后,法院向房地产行政主管机关下达了协助执行通知书,集团公司的10套房屋顺利过户到上市公司名下。我方的执行得以圆满实现。

从本案看抵押权人签订、履行抵押合同应当注意防范的法律风险:

1、注意抵押合同的要式合同特征,及时办理抵押登记。由于抵押合同是为抵押权人创设担保物权的行为,我国担保法不仅规定了抵押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签订,而且规定了大多数的抵押合同是以登记作为生效要件的。如担保法第42条规定的生效意义的抵押物登记部门是:

(一)以无地上定着物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的,为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的土地管理部门;

(二)以城市房地产或者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

(三)以林木抵押的,为县级以上林木主管部门;

(四)以航空器、船舶、车辆抵押的,为运输工具的登记部门;

(五)以企业的设备和其他动产抵押的,为财产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除了上述生效意义上的抵押物登记外,担保法规定了其他抵押物登记可以自愿在公证部门办理,但登记后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这种对抗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抵押权人享有追及权。而未经登记的抵押物在转让给善意第三人时,抵押权人是不得主张受让行为无效的。二是登记的抵押优于未登记的抵押。因此,作为抵押权人应当及时办理抵押物的登记。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有关规定,单纯扣押土地证书的行为无效,土地使用权人可以申请原土地证书作废,并办理补发新证手续。

2、防止在抵押合同中签署流质契约条款。流质契约又称流抵押、抵押物代偿条款或者流抵条款,即在设立抵押合同时约定的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时,抵押物的所有权转移为债权人所有的协议。担保法第40条规定流质契约禁止主要是从民事活动平等、公平的角度出发,为保护抵押人的合法权益。防止一些抵押人为了眼前的急迫需要而做出不利于自己的选择。当然,按照担保法的司法解释,流质条款的无效,并不影响整个抵押合同的效力。

3、在实现抵押权时,完全可以与抵押人协商,以抵押物直接抵债。实践中,有人片面地理解了流质契约禁止,认为在实现抵押权时,抵押权人亦不得直接取得抵押物的所有权。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抵押之所以能够赢得担保之王的美誉,是因为在抵押期间并不转移抵押物的占有,从而在不影响抵押物的使用价值的情况下,使得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各得其所和各得其便,但抵押的根本目的在于将抵押物作为债权的担保。因此,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流质契约禁止指的是禁止签署抵押合同时设定抵押物的所有权归入条款,而在实现抵押权时,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则完全可以将抵押物直接归抵押权人所有。当然,对于抵押物价值多出的部分,可以由抵押权人找补,而不足部分则可由抵押人继续清偿。

4、在抵押合同中明确约定抵押人应对设定抵押的合法性负责。鉴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修改后的《公司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时,应当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因此,为了保证抵押人提供抵押的内部合规性,减少抵押权人的审查之累,建议在抵押合同中明确约定“抵押人签署本合同已经得到公司内部的合法授权,其履行本协议的行为不会构成对其公司章程的违反,亦不会与其签署的其他合同或法律文件产生矛盾而发生履约的实质性障碍,若有,则抵押人保证已经或可以取得他方的批准、同意、放弃或许可。”

5、注意让与担保等非典型担保方式。严格来说,上述案例中,集团公司和建行所签署的抵押合同虽然名为抵押实际上并非抵押担保方式,而是一种非典型担保方式。我国担保法规定,本法规定的担保方式为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这五种担保方式明白无误地体现了担保方式的法定主义。即担保方式或者形式是法定的,与担保形式相对应的内容也是法定的,民事主体只能在法定的形式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担保形式,并遵循担保法对相应的担保形式的具体规范。民事主体可以在法定担保形式之外订立具有担保意义的协议,但这些协议只受契约自由原则和合同法的约束,并不受担保法的调整。上述案例中,抵押合同中约定,债务人将房屋所有权转移给债权人作为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担保,在债务人履行义务后,再将担保标的物的所有权返还给债务人,这种担保方式虽然名为抵押,但显然不是在设定抵押,而是让与担保。上述行为并不违反我国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也不违反社会公德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因而是有效的。

目前实务中的非典型担保方式有:

让与担保: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担保物的权利转移给担保权人以担保债务的履行,在债务人清偿后,再将担保物返还于债务人或者第三人,而在债务不履行时,债权人可以确定地取得该财产权利。让与担保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附买回权的合同。在实践上曾经有人认为住房按揭贷款的担保就是让与担保,这实际上是不对的。因为按揭担保方式是阶段性保证加抵押,其与让与担保有本质区别。

所有权保留:指在买卖合同中,一方当事人为确保交易价款的全部清偿,在向另一方交付标的物时,约定待价款全部付清时才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订立所有权保留合同的主要依据是合同法第133条的规定: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了解这些非典型担保方式的意义在于:非典型担保合同虽然不受担保法的调整,但是作为合同的一种,其是受合同法调整的。只要其没有合同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则就是有效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时,是仍然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的,而如果合同无效或未成立,则当事人应承担相应的缔约过失责任。

案例二:保证合同

主要法律问题:

(1)

保证合同的效力认定

(2)

保证人民事责任的分担

(3)

独立担保条款的效力

基本案情: 1999年7月原告**钢铁厂(以下简称“钢铁厂”)与被告一**制药厂(以下简称“制药厂”)、被告二**电厂(以下简称“电厂”)订立了一份借款合同,约定制药厂向钢铁厂借款200万元,期限为一年,如制药厂不按计划归还借款本息,则电厂将承担全部经济责任,负责偿还制药厂所借款项的本息。制药厂又向电厂书面承诺“如到期后确因制药厂无偿还能力,则将设备作为抵押”。2000年1月,制药厂又向钢铁厂借款15万元,借款协议约定借款期限为三个月,月利息1.5%。上述借款到期后,制药厂未归还借款本息。2000年11月钢铁厂起诉制药厂和电厂,要求制药厂归还借款215万元,并要求电厂对其中200万元承担连带责任。本所为电厂的二审代理人。

法理分析和诉讼策略: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保证合同纠纷,涉及担保合同的效力认定、因主合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时责任分担等问题。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担保人、债务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过错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因此,我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答辩:

1、担保合同的效力认定问题。由于本案中借款合同双方应认定为资金拆借行为,而该“借款合同”违反国家金融法规应认定无效。担保合同是一种从属性的合同,主合同无效必然从合同也随之无效。因此,电厂在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况下,不承担保证责任。

2、保证人民事责任的分担。虽然电厂在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况下,免除了担保责任,但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并不能免除担保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在担保人有过错的情况下,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是补充性的赔偿责任而非连带责任,因此担保人的责任限额是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在诉讼中,我们就有关担保人应承担补充性的民事责任进行了充分论述,并着重强调了担保人的责任限额。

本案经审理,一审法院认为:制药厂和钢铁厂之间的借款合同违反国家金融法规,因此合同无效。制药厂应返还钢铁厂215万元,并判令电厂对上述债务中的200万元承担连带责任。我们代理电厂上诉后,强调本案的审理应当适用担保法的司法解释。二审法院接受了此观点,经审理认为:因借款合同无效,故电厂的担保行为亦无效,电厂应根据其过错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因此,判决电厂对制药厂的上述债务中的67万元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风险防范:

对保证人而言:

1、应对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和借款资金的盈利情况进行充分考察和分析,避免盲目提供保证而对保证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债务人提供可供执行的反担保。

对债权人而言:

1、对债务人和担保人的实际偿债能力进行考察,选择有实际保证能力的保证人为债务提供担保。

2、对与债务人、保证人所签订的主合同和保证合同的合法性进行审查,避免因合同无效而丧失对债务人和保证人的权益。

3、对保证合同,应重点注意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保证期间,并在实际履行时,在保证期间内向保证人主张权利。如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内对保证人主张权利,将导致保证人免则。

4、有关在担保合同中约定“独立担保条款”的效力问题。债权人为防止因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权利的丧失,可以考虑在担保合同中约定“独立担保条款”。“独立担保条款”的法律依据是《担保法》第五条第一款 “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对这一条款的理解,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有观点认为,担保合同与主合同之间从法理上和法条上都已经明确为从属关系,担保合同以主合同的存在和生效为前提,主合同不成立,从合同就不能有效成立。因此如果约定“担保合同的效力独立于被担保的借款合同。借款合同无效并不影响本合同的效力”,将割裂主合同与从合同的从属关系,似乎从法理上难以得到支持。但实践中主流观点认为独立担保条款是有效的。比从上海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个判例来看,对“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理解是,担保合同中可以由担保人与债权人就担保人是否对债务人因主合同无效而产生的责任承担担保责任进行约定。即将担保人对债务人履行主合同义务承担的保证责任,增加到对因主合同无效而应由债务人承担的民事责任提供担保。因此,债权人可以在担保合同中增加“如主合同无效,则担保人对债务人因主合同无效而应承担的责任承担担保责任”的条款,将更好的保护债权人利益。

案例三:股权质押合同

主要法律问题:

(1)

股权质押标的物的限制

(2)

股权质押的设立

(3)

股权质押的风险

基本案情:

A公司和B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大华有限责任公司。大华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人民币,A公司和B公司分别出资70%和30%。2002年6月大华公司为购买原材料向银行申请贷款,并提出由A公司以其持有的大华公司70%的股份作为质押。银行分别与大华公司和A公司签订了借款合同和质押合同,并向大华公司提供了100万元的借款。双方对股份出质在股东名册上作了记录。2003年6月借款合同到期,大华公司无力偿还本息。银行要求A公司承担责任。由于大华公司亏损导致其企业价值下降,A公司质押的股份也严重贬值。银行起诉要求确认质押合同无效,要求A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本所为A公司的代理人。

法理分析和诉讼策略:

1、股权质押包括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质押、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质押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股权质押。对股权质押标的物的唯一限制是股权必须是可以依法转让的。因此,本案中A公司以其持有的大华公司70%的股权提供质押担保是合法的,银行要求确认质押合同无效是没有依据。

2、对不同性质的股权,设立股权质押的程序和要求是不一样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质押应适用公司法关于股份转让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应在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后生效。以其他公司的股份出质的在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后生效。办理根据公司法有关股份转让的规定,可以认为:(1)股东向作为债权人的同一公司的其他股东以股权设质,不受限制;(2)股东向同一公司股东以外的债权人以股权出质,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而且该同意必须以书面形式即股东会决议的形式作出;(3)如过半数的股东不同意,又不购买该出质的股权,应视为同意出质。同时,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出质在形式上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签订书面的质押合同;(2)经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同意后,将股权出质记载在股东名册上。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出质的,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在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记载需要具备:质权人的姓名或名称、住所、出质的出资额或股份数以及出质期限等。本案中A公司以大华公司股权出质,已经记载在股东名册上,股权质押是有效的。

本案经法院审理,一二审均支持了本所观点,银行要求确认质押合同无效的请求没有得到支持。

法律风险防范:

实践中,以股权出质成为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应该注意的是,股权质押与其他担保方式相比,法律风险是比较大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是一种权利,不像抵押和动产质押的标的,是实在的“物”。质押权的实现,很大程度取决于被质押的公司的“含金量”;而且,股份质押后,公司可以通过将财产抵押给他人、不予年检、歇业、投资高风险项目、大量增加经营负债等方式,降低公司的价值,使质权难以实现。因此,债权人在接受股权出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严格审查出质人的资格。新公司法出台后,有限责任公司在出资范围、出资期限、股权出质和股权转让方面与旧公司法有了重大变化,公司本身的自治范围扩大,因此,严格审查出质人出资情况、公司章程对股权出质和股权转让的限制性规定等都成为签订股权质押合同的前提。

2、审查股权出质的合法性。首先,《公司法》和《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都严格禁止股东或投资者将其拥有的股权质押给本公司。其次,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发起人股份和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公司的股份在法律上都有一定的限制转让的规定,因此,在股份限制转让期间,该部分股份是不能设定质押的。对外商投资企业而言,其股权出质必须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未经一致同意则不能出质;并且,其股权出质范围只能是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出资。

3、应合理评估股权价值。从上述案例就可以看出,对股权价值的合理评估成为质权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质押合同签订之前,债权人就应当对质押股权进行全面调查和合理评估,正确判断出质股权的担保价值,特别对公司的或有债务应有充分的认识和判断。另一方面,本案中直接以持有的债务人股权作为质押并不能增强对债权的担保,因为债务人本身就以公司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对债权人提供了一种偿债保证,而股权的价值也依赖于公司法人财产的盈利。对债权人而言,股权的价值并不能超出公司法人财产的价值,因此,以债务人股权提供质押并不能增加对债权的担保,这种股权出质对债权人而言是没有价值的(当然债权人以投资和并购为目的的除外)。

4、完善质押合同。股权出质过程中,仅仅只限制了股权的转让。但质押人可以通过增加负债、对外借款、抵押或低价转让资产等各种形式实质性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债权人为保护自身权益,应在质押合同中增加对质押人行使股权的监管,甚至对公司的重大财产处置和重大负债行为都应作出严格限制。

上一篇:跳蚤市场优秀作文下一篇:学习新宪法的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