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双争双促”示范企业创建申报材料

2024-05-07

共青团“双争双促”示范企业创建申报材料(通用2篇)

篇1:共青团“双争双促”示范企业创建申报材料

有活力、有发展

打造特色鲜明的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

**公司现有员工6000余名,35岁以下青工1500人,其中共青团员320名。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公司团委围绕公司工作重心,积极探索、不断实践,走出了一条与青工思维变化相适应、和非公有制企业环境相协调的团建之路,为教育青工、服务青工、稳定企业员工、丰富企业文化做出了贡献。

1、以思想教育作先导

组织开展以“我与**同发展”为主题的演讲和征文,以“我为**发展献一计”为主题的谈心会,了解青年员工心里动态,帮助员工解决工作生活总的各种困难,倾听员工对于企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谋求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配合公司党委、工会组织开展的“文明行车”、“节能降耗”等一件件全员参与的体验式教育活动,都提升了员工的文明素质。

2、以文化活动作载体

公司投资建立了**和谐家园职工活动中心,中心有网吧、阅览室、篮球场、乒乓球台、以及定期为员工安排文艺演出的职工大舞台。在公司党委的支持下,团委联合各团支部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广大团员青年踊跃报名参加,每天工作之余积极参加,极大丰富了青年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由公司团委主办的“**杯”男子篮球联赛已连续举办了十届,深受广大青年员工的喜爱,不仅增进了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友谊,更加强了各个支部团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每年的外来员工纳凉会、演讲比赛、十佳歌手评选、青年员工旅游、新春联欢会,每月的电影专场、知识讲座极大地丰富了青年员工的业余生活,通过健身休闲活动提升青工自身修养,排斥了不文明、不健康活动的文化市场,真正实践了寓教于乐。

3、有要求,打造学习型员工,争先进

为了让青工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我们多方筹资设立了藏书近五万余册的阅览室,创办了职工夜校,公司与宁波当地高校联合开班的大专班已经第三届,已有200多名员工顺利毕业拿到了毕业证书。除此之外公司团委、人力资源部还不定期的组织各类知识培训和讲座,以满足广大员工获取各类知识的要求。

4、有活力,建设“青年志愿者队伍”,塑形象

现在的青年人不愿参加受制于人的强迫式活动,愿意参与适于自身个性发挥的活动,公司团委抓住这一特点,适时地在公司内外大力推广、推进青年志愿者活动,通过此项活动培养当代青年的奉献精神和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的服务意识,从共青团这一窗口展示企业精神文明。多年来,**的志愿者活动遍地开花,在厂区有自发清扫卫生的活雷锋;在员工食堂有义务维持秩序的执勤员;在**女篮的赛场里有充满激情的啦啦队。

公司团委先后多次组织青年参与希望工程,以捐款、捐物等形式帮助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关爱聋哑儿童。志愿行动促进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陶冶了青工情操,并通过实践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5、有创新,树立先进标兵,促发展

公司团委在开展活动中始终坚持围绕企业增创效益的中心,多层面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生产革新活动、操作技能大赛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选拔出一大批青年岗位能手和技术标兵。

6、有发展,推优入党,创一流

在企业内部建立青年团员成长进步的培养体系,让有能力又想干的人承担更多的工作责任。集团团委在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同时,注重提高团员青年的科学文化水平,通过老员工带新员工、操作技能比武及各类专业知识培训,结合工作岗位和工作实际培养复合型、专业型人才。以各类活动为契机,发现优秀青年团员,及时推荐给组织部门,为优秀青年脱颖而出奠定坚实基础。

2009年公司被团中央评定为“国家级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专门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已毕业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青年和青年农民工等人员提供见习岗位,通过这样的见习互动,使见习人员为单位的创新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我们企业也为见习人员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积累就业创业经验创造条件,为企业储备人才、促进长远发展搭建平台,实现双赢。

公司团委工作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提高集团经营收入和促进集团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和谐发展,正确处理生产发展、人员稳定、宣传鼓动的关系,以团员意识教育为重点,全面加强了团员青年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维权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化了服务企业、服务青年和服务社会的职能,团结带领团员青年为完成公司的各项任务努力奋斗,增强广大青年员工凝聚力、战斗力。

篇2:共青团“双争双促”示范企业创建申报材料

——大许镇后王村示范站点申报材料

铜山区大许镇后王村位于县城东侧,离县城约35公里处,323省道和陇海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总人口2124人,5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正式党员52人。从2009 年7月村里配置电脑以来,党员远程教育工作开始展开,我村围绕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新农村建设,以学用成果转化为核心,加大了远程教育硬件设施投入,以远程教育为引导,着力解决技术操作、技能培训、群众科技知识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远程教育计划、定期安排远程教育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远程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资金,为远程教育开展打好基础。村两委对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位,坚持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与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列入后王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以党支部书记王茂元为组长的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两委成员罗贤辉专门负责远程、电教的管理和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工作职责落实。投资36万元兴建了村委会办公室和宽敞明亮的远程教育、电教室,切实为远程教育、电教工作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切实成为我村学科技、增本领、奔小康的重要手段和主渠道,有效提升了远程教育、电教工作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二、活动经常、分类施教,发挥远程教育的培训优势。村党支部利用终端接收站点在周五、周六定时强化对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培训,改变了过去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枯燥乏味的状况,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观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农村党建》、《农村纠纷的解决机制》、《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等专题讲座,凝聚了人气,鼓舞了人心,做到了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党员参与率达90%以上,取得了一定成效。针对党员、干部、致富能手、农村经纪人、农村专业户、妇女、青少年等不同人群的需求,适时安排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农村实用技术、市场信息、致富经验、农村卫生、计划生育、科普知识、文化体育、公民道德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远程教育技能培训,使不同层次的党员干部群众受到教育。

三、培养典型,以点带面,远程教育取得成效

远程教育的成效主要是提高了党员干部群众素质,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了各项工作开展。

1、远程教育转变了群众的生育观念。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党员干部群众通过观看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及相关知识,随着群众政策知晓率的不断提高,观念逐步转变,计划生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有56户申请办理独生子女证,二0一0年被县委授予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村”称号。

2、远程教育密切干群关系,提高群众致富本领。通过村党支部组织远程教育培训,我村涌现出了大批的种植、养殖示范户,如优质大蒜、景甜甜瓜、黄冠梨、肉鸭养殖。该村村民闫奎松,通过村远程教育节目的学习不仅自己养殖上万羽肉鸭,搞起了肉鸭深加工,而且还带动了村里的几个年轻人扩建了20多个肉鸭养殖大棚,提高了致富本领,增加了收入。同时使党员群众了解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思想认识水平得到了提高,学技术、发展生产,尽快致富已经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学以所用,提高认识,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在远程教育播放的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先进典型事迹的影响下,后王村的村民深受鼓舞,村民王成春说“看了他们的典型事迹,我觉得咱村的条件也不差,只要把基础设施搞好了,一定赶上他”。通过党建扶贫项目的实施,后王村上下一心、鼓足干劲,走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组组通水泥路,切实解决了全村的行路难问题。同时在全村进行了“清洁城乡、美化家园”活动,改变了村里“脏、乱、差”现象,一排排笔直的绿化树、错落有致的清洁池成了后王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该村还在每组的主干道路旁安装了路灯,方便了村民夜间出现。二是实施农民健身娱乐工程。解决本村健身娱乐没处去的问题,确保村民身心愉悦。三是加强农业水利建设。投资兴建泵站2座,实施10条水渠共3公里,逐步提高农业有效灌溉,保证粮食生产安全,进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上一篇:欢庆八一建军节歌颂军人的现代诗歌5首下一篇:一年级上期安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