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学

2024-04-15

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学(通用12篇)

篇1: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学

《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学》读后感

包河中学 孔家萍

个人认为作为班主任,肩上一直有沉重的压力——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班级常规、家长协调工作„„面对着一件又一件待处理的事情,在面对着孩子们身上发生的各种琐事,情绪波动比较厉害,有时会很耐性地倾听孩子的心声,与他们一起交谈、分享;有时非常像一个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的完美分子,孩子只要有一丝没有达到要求,就大吼大叫不止。看到孩子们呐喊总莫名的眼神,心里也有不忍,也知道正确的处理方法,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在《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学》一书中提到:教师的心理情绪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如果学生每天看到的老师面带微笑,有着愉快的情绪,那么学生也会在班主任的这种情绪的感染下,主动地去学习、活动,甚至进行忘我的拼搏。幼儿园教学更加区别与其他教学模式,学龄前的孩子的认知、表达、理解能力有限,在集体教学过程中,当我们提出问题时,经常会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紧接着就会绝大部分孩子跟着套进那个误区,远离教师的初衷。精彩的内容、投入的情感一下子被冻结掉,并且怎样引导都不成功时,情绪一下子就爆发出来了“你们不会好好地听挺清楚啊?”“不动动脑筋!”„„孩子们被盛怒的老师吓呆了,再也回不去营造的氛围中,再完美的准备在此时都失去了作用。可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又会如何呢?“你们都很动脑筋,都是这样觉得的啊,那我们再欣赏一下,你会有不同的意见吗?”消除了孩子因为回答不到位的紧张感,激发了孩子继续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教师宽容的态度下投入到活动中去,二者的情绪都在积极放松的状态中,活动的效果自然会增色不少。

就上个情况所描述的一样,要允许孩子犯错,大人都避免不了的事情又怎能去苛求孩子呢?孩子本身的特性就是好模仿,容易被一些自己觉得新鲜有趣的事物吸引,“好的学不会,坏的一学就会”,我们在孩子身上往往能发现这样的情况。《蜘蛛侠》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电影,不仅体现在穿着上,更深深体现在动作方面。在实践中,我们一味地“不可以”“不行”“不对”对孩子来说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反而是变本加厉,这可能是孩子本身的逆反、渴求心理的作祟。在我班级里,我反其道而行,允许他们看,还在班级里一起看,鼓励他们交流一下看过的感受,“蜘蛛侠是个怎样的人?”“他为我们做了些什么?”“什么时候他才会变身?”„„帮助他们辩证的去认识

事物,而不是绝对的否定,让他们知道蜘蛛侠在平时也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当破坏人类平静生活的怪兽出现的时候他就变身成超人,用自己的勇敢、机智来保护我们。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或许孩子们的辨别能力不是很清楚,但是通过生活的点滴去引导、去分析,经验积累了,对于好坏的认识自然就加强了,即使班级总有那么几个捣蛋鬼控制不住自己,也总有很多的小小监督员会不断的提醒他们、帮助他们。

读了《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学》,令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孩子要成长,我们更要成长,一起努力吧!

篇2: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学

dddd 在《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学》封面有这样一句话:“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说过:‘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心理学家。’的确,作为优秀班主任,要想真正了解学生、真正有效地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就一定要懂心理学,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这样才能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作为一个工作了十余年的班主任,我也深切感受到要管好、教育好学生,就一定要懂心理学,要掌握和应用好心理学。

作为班主任,肩上一直有沉重的压力——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班级常规、家长协调工作„„面对着一件又一件待处理的事情,在面对着学生身上发生的各种琐事,有时候颇感劳累与无奈。那么,如何有效地管理班级?如何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都是班主任们在无数次思考的问题。《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学》这本书采取了理论、经典案例以及案例分析的形式向班主任老师介绍了21个案例说明班主任自身最需要的心理学、20个案例说明班主任教育最需要的心理学、19个案例说明班主任管理最需要的心理学三大方面的知识,从而帮助班主任老师真正了解学生,真正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自身最需要的心理学这部分内容,强调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心灵的艺术,是以心灵感受心灵、以心灵感染心灵的艺术。作为班主任,要想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就必须不断修炼自我、提升自我,拥有美好而高贵的心灵。班主任要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应该以积极的情绪激发和感染学生。为此,班主任培养良好的心态,要上升到师德修养高 度来认识:我们教育学生心胸开阔,自己也不要小肚鸡肠;教育学生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己也不要誉喜毁怒;教育学生全面辩证看问题,自己也不要牢骚太盛。“重师首在师自重”,教师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才能激发和感染学生,使他们终生受益。班主任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必须有一颗青春不老的心,使自己的生命丰富多彩,不断学习。成长发展不仅仅是青少年的事情,也是班主任贯穿一生的追求。在做蜡烛照亮别人的同时,要不断给自己充电,使自己不至于在消耗知识和健康的同时,蜡烛燃尽,变成一个空虚的躯壳。班主任保持健康的心理,要有独特的个性。在学生面前既是班主任又是朋友,个性不泯灭,学生单纯热情的心态时刻感染着你,也有利于班主任保持健康的心态。其中《作为班主任,你幸福吗?》推荐班主任具有“五心”即“知心朋友的贴心”、“学习和生活导师的热心”、“父母代理者的爱心”、“心理医生的细心”、“精神家园主要设计者的施工者的精心”。《你愿意一直做班主任吗?》建议在面对职业倦怠后时,学会享受过程,让每一天精彩快乐;学会关爱学生,在关爱中感受幸福;学会乐观开朗,把厌教情绪抛到九霄云外;学会顺势弯曲,感悟太极中的刚柔并济。

班主任教育最需要的心理学这部分内容对我的指导性更强。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学校里,对学生的教育应当是主要的工作,也就是以一个人的心灵去精细接触另一个人心灵的工作”。因此,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更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使教育取得实效。这部分案例涉及《班主任谈心更要抓住“心”》、《积极引导“唱反调”的学生》、《学生有自私心理怎么办?》、《如何面对学 生自卑的心理?》、《如何帮助学生克服交往障碍?》等,用专业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班主任管理最需要的心理学这部分内容强调成功的班级管理,应从“心”入手,使学生能敞开心扉,开启心智,形成完美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指出对班主任而言,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是解决是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班主任工作中的情绪管理》建议在班级中发展积极情绪,提升自控意识,关注特殊群体,稳定学生心理。《班主任应善用心理暗示》需要教师巧妙做到幽默讽喻法、对比法、激将法、神态表情法、示范法。还有《班主任应为班级人际关系的协调者》、《班主任需与家长架起沟通的桥梁》等案例具有指导作用。

总之,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因此,班主任要在了解学生和自身心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心灵教育的规律,让我们的教育真正的抵及学生的心灵,这才是最打动人心的教育。

篇3: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学

一、应付心理

一些班主任安全工作的责任心和主动性不强, 对学校和上级有关部门安排的安全工作, 他们往往不是认真研究、真抓实干、讲求实效, 而是搞搞形式、走走过场、交交差事, 应付应付检查。平时只论工作搞没搞, 不谈工作好不好。要班会有班会, 要制度有制度, 要活动有活动, 要责任书有责任书, 但是就是没有效果。

二、侥幸心理

也有一些班主任不吸取他人教训, 认为事故发生在其他地方, 与自己班级无关, 自己班级存在的安全问题也都是些小问题, 不妨大碍, 再说以前一直平安无事, 以后也不会发生什么问题, 没必要挂在心上。因而对安全隐患熟视无睹, 该止的不止, 该查的不查, 该抓的不抓, 该改的不改, 致使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消除, 积微成著, 最终酿成大祸。

三、推脱心理

一旦发生学生伤亡事故, 有的教师就想方设法推卸责任, 常说的话是:“我不了解”“我不清楚”“我不在现场”“这事与我无关”“我多次讲了, 他们不听”“这事由班长负责”“学校没有安排”“不是在课堂上发生的”“怪家长和他自己”等。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强, 平时因学习成绩差, 经常逃课。一次考试, 小强独自一人跑到郊外山里游荡, 在山间采摘野果时不慎跌落山崖死亡。小强父母找到学校要求承担赔偿责任。校长调查班主任时, 班主任说, 学生不遵守纪律, 与我有什么相干, 又不是我把他弄死的。如果属于责任事故, 那么无论你怎么辩解, 也是徒劳的, 责任多少就是多少, 谁的就是谁的, 推脱不掉, 要知道划分责任是以事实为依据。

四、依赖心理

有的班主任认为, 学校发生学生伤亡事故有学校出面承担, 政府买单, 咱们能做什么?要钱没钱, 要权没权, 无非是把这个班主任的职位免了, 有什么可怕的。正因如此, 班主任对班级安全工作没有任何顾虑, 愿意做就做, 不愿意做就不做。还有的班主任为图清闲, 把班级管理托付给班长, 自己当了甩手掌柜。大家应该清楚, 班长是班主任的助手, 只能协助班主任做些辅助性工作, 他是没有能力、义务和责任管理班级的, 如果同学发生伤亡事故, 他是不承担责任的。

五、厌倦心理

由于班主任平时工作比较繁忙, 安全工作又需要天天抓、月月抓、年年抓, 常抓不懈, 时间长了, 自然会产生厌倦心理, 抓安全工作的热情、干劲便会大打折扣, 从而放松了警惕, 疏漏了环节, 结果给事故苗头的萌发提供了机会。

六、怕事心理

有的班主任因担心自己班级的学生发生事故, 平时许多有益的活动都不敢组织开展, 甚至有的班主任在课间休息时间也不提倡学生出教室活动, 生怕学生在楼道打闹拥挤, 从而造成踩踏事故。班主任的这种心理, 导致了班级气氛的死气沉沉, 学生只知道上课听讲, 下课做作业,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些寄宿制学校取消了双休日, 学生一学期回一次家。还有的班级不敢组织学生活动, 即使下了课也不让学生在校园活动, 对学生实行圈养管理制。)

七、恐慌心理

篇4:谁是最需要心理支援的人?

我是北川人,死里逃生以后,和其他人一起先被转移到绵阳九洲体育馆,在那里临危受命为临时副支部书记,负责安抚群众,分发物资,登记党员人数。后来到了永安第三安置点,又转到现在的永兴板房区,担任一个负责200 多群众工作的小组长。

在永安的时候我们住在临时搭建在路边田地的帐篷里,地面很潮湿,没有床,天气又很热,我自己本身腿部有点残疾,缺医少药,再加上失去妻子和财产,那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时刻。

我后来和一个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人聊天,得知救援的时候一定要在旁边守着——那个人就是不住地请求救援人员一定要继续挖不能放弃,他的家人才最终获救,我听过后更加难受。地震刚发生时我也想过要去找妻子,可是周围的人都不让去,作为一个男人,我是失职的。尤其想到结婚后刚开始感情不好,近半年才亲密起来,妻子一直没享过什么福,刚过几天好日子就没了,特别内疚。

当初和妻子感情不合时,我想过去找心理咨询师,不过当时北川县根本就没有,所以就耽搁下了。地震以后近一个月的时间,震后的恢复工作异常繁重,经常会有群众和上级沟通不畅导致矛盾发生,作为夹在中间的基层干部,我和同事们经历了很多无可奈何的事情,种种情绪汇聚在一起,我觉得已经无法承受了。

在九洲体育馆,我看到一个挂着心理援助牌子的帐篷,门口有一个工作者,就过去问她是不是心理咨询师,对方说是,我就进去坐下跟她聊,聊了一个多小时。几乎都是自己在说,谈了所有不痛快的事情,大哭了一场。出来以后觉得很舒服,生活又可以继续了。我曾经鼓励我母亲接受心理咨询,结果我母亲很生气,说那是疯子才去的地方。

那是我唯一一次接触心理干预,有那一次就足够,其他的事情可以自己解决。只有在最痛苦最难过的时候,才去找心理咨询师,一次效果就很好,会终身受益。平常小事自己化解就行,我这人从来不钻牛角尖。

口述/永兴板房区回龙社区干部 黄勇

据调查,震后幸存的1400 名北川干部中,半数以上干部家庭中有直系亲属死亡,几乎所有人都有旁系亲属死亡。这些干部在自身存在震后严重心理障碍的同时,身上还肩负着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繁重工作。

心理危机干预显然被黄勇当作了一剂强心针。一方面,他接受干预的时机是地震过后一个月左右,这个时期正是从混乱中趋于平静的最初阶段。在创伤慢慢消失的过程中,一些不平衡的因素会导致重组发生,受创伤的心理状态会重新构建平衡,这些重组如果建构得不恰当,会造成一个人心理状态的不健康。

举例来说,一个人在灾难中丧亲,他如果在恢复中形成“老天爷对我太不公平”的认知让自己平衡,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任何一点点不公平的事情就会让他变得非常愤怒和沮丧,甚至丧失主动性。所以,早期心理干预应该发生在不适当的重组之前。黄勇比较及时地通过专业帮助构建了比较正确的认知,于是他现在觉得一切都还不错。

另一方面,如果硬要把心理危机干预比作是药的话,它应该更像中药,用药过程长,但是理论上应该可以“去根”,一次干预难以完全消除所有的隐患。

目前广为接受的一个完整心理干预过程应该包括六个步骤:第一,精神状态评估,确定救助者的问题。第二,和求助者建立关系,让他感觉到安全, 取得彼此的信任。第三,给予支持,主要是倾听他的讲述,表达理解,陪伴他。第四,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第五,制定可行的计划。第六,获得承诺,让求助者自己对计划进行承诺。

这确实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过程,目前由于条件所限,大部分的心理干预工作都只进行到第三个阶段,后期的工作还没有开展,或者已经中断。但是后期的巩固和强化绝对是不容忽视的必要环节。

同时, 更多类似黄勇的基层干部,要么没有时间,要么对心理援助不了解,选择独自面对创伤,或者干脆湮没在繁忙琐碎的工作中。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另外一个北川干部家中丧亲10 余口,连遗体现在都不知道在哪里。他地震之后一直失眠,常常想,如果他们是一下子就被砸死了也好,可如果被埋了很久窒息而死,或者饥渴而死怎么办,当时要是试着去找找她们,也许今天的故事又不一样⋯⋯这些想法通常让他凌晨一两点才能勉强入睡。

这位干部也曾想过去心理咨询室说说话,但两次都是在去的半路上接到工作电话,只好作罢。他说,也只有心情特别好时才会想着去找个人聊天,真正痛苦的时刻,他的选择是独自承受。他在心理援助志愿者访谈时只是说,“能不能教我们一些和群众做工作时的方法?让我们知道他们的心理?”

面对灾难,干部大都只是一味强调自己的角色,将个人的创伤隔离压抑起来,不去面对;或者认为自己有能力应付这些创伤,不需要外界的干预,这是两种典型的灾后心理状态,正是这种想法,使很多人陷入了延迟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在几个月甚至十几年以后,他们仍然有很大可能出现应激性的不适应症状。

北川干部董玉飞的自杀让所有人开始关注干部的心理状态。其实在悲剧发生之前,中科院心理所的心理援助志愿者就试图去做一些相关的工作。他们在开展曲山镇干部心理援助项目时,恰逢干部上山征地没有时间安排接受心理干预,他们只好跑到山上征地现场,追着干部做访谈。

2009 年3 月,心理所终于协调好各方面因素,组织了一次曲山镇干部团体心理辅导,包括心理知识的普及和增强融洽的团体游戏。黄勇的体会是,“大家玩了游戏都很高兴,气氛也很好,以后工作不忙的话倒是可以搞一些这样的活动。不过没有什么针对性,不能完全解决个人的问题。”

在对心理咨询的普遍认识还停留于“那是疯子去的地方”时,团体的心理辅导小组是比较容易被接受的形式。将十几个有相同经历的人聚在一起,由一个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做指导,大家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支持,这是危机心理干预常用的方法之一。

但是这种小组一个广泛的前提是要互相获得信任,而干部群体如此特殊,让这些天天工作在一起、关系相对复杂的一群人彼此袒露心声恐怕还是有一定障碍的。头几次活动时若关系没有建立、效果不明显则将直接导致组员丧失信心,失去继续参加的动力。

到3 月30 日为止,心理专家已经完成了30 余名干部的访谈提纲。中科院心理所还在组织香港大学、清华大学的专家,先开展访谈,然后逐步开展深入的心理干预。这样的行动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篇5:《校长最需要的心理学》读后感

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如今,校长对于学校的发展,对于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对于素质教育的深刻理解和拂袖推进,其积极性可以说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作为校长,要带领全体教师,实实在在地去实现这样的教育要求,去体现以至发展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特色的办学思想,这就疾苦肝很高的素质来促进创造力的形成。实践表明,把一所学校办好,对校长的创造能力的要求尤为重要。

要使校长有很强的创造力,急需提高心下几项主要素质

1、献身精神

献身精神是指为了自己的信仰、事业,心甘情愿地付出自己的一切,也就是古人、前人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那样一种精神。校长的献身精神集中表现为做“整个的校长”,即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无私地奉献给教育事业,奉献给自己服务的学校;还表现为校长对体现自己个性的办学思想全身心地。那么首先需要高瞻远瞩,总结前人的经验,并以此作为自己探索的起点;其次要在实践中殚精竭虑,孜孜以求;再次要发前人未发之秘,辟前人未辟之境,做出独创性贡献。

2、协和能力

生气勃勃的学校各项工作不是校长单枪匹马创造的,而是校长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创造出来的。师生中和社会各界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校长具备了相当的协和能力,就能使他们焕发出来,凝聚起来,形成无坚不摧的办学合力。另一方面,全校师生不仅是建设学校的动力,而且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载体。校长的协和能力,首先要能够凝聚起教师的聪明才智;赢得教师支持就赢得了办学活动,就能使哪怕原来很差的学校声誉拔地而起。校长赢得教育的尊重和支持,决不应该靠什么“权术”,而是靠校长崇高价格所具有的强大感召力、凝聚力。校长的超群出众的办学思想和高瞻远瞩的办学目标吸引着广大教师,使广大教师感到有奔头,从而心甘情愿地为之奋斗,为之奉献。校长对教师的关心、体贴和宽容,能有效地解除教师生活上、精神上的后顾之忧,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其次,校长的协和能力还表现在能充分争取到领导机关的重视和关心,调动起社会上的积极因素,服务学校的办学目标。这也非常重要。

3、学习能力

学习,既是古老的又是全新的。“古老”在于人类从生命开始就学观察、学说话、学走路、学做事。“全新”是说我们处在一个新事物、新知识、新经验层出不穷的时代,在科技、经济、文化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的校长又不得不重新认识、审视、思考学习问题。

学习能力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毅力、学习的能力的总和。”同时也构成了学习能力的三要素。新时代的校长必须加强学习,因为谁的学习能力强,学习速度快,谁就能跟上时代,超过竞争对手。具体表现在:快速全面获取教育停息和知识的能力;符合当今时代发展要求更新观念的能力;符合实际的有利于推动教育发展的创新思维能力

校长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教育要求的日益提高,使校长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付出沉重的体力,更要耗费大量的心力,久而久之容易陷入紧张、焦虑之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校长身体状况不佳,会导致学校的许多工作无法及时、顺利地展开,学校的发展也势必会受到影响。要有健康的身体,首先要强化健康意识,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足够的重视,定期到医疗部门进行身体检查,注意劳逸结合,注重日常保养,同时,科学地、有规律地进行体育活动,形成健康的体魄;另一方面,养成良好的性格,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也同样重要,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和处理各种关系,使 自己在工作中保有旺盛的精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校长积极进取的源泉。校长要有乐观开朗的性格,这是管理者联系群众,协调校内外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条件。在特定条件下,这种性格可以成为消除人际障碍、化解人际矛盾的必要手段。作为一校之长,无论在何时都应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要善于抑制自己的冲动情绪。校长要有宽容的心态,对师生员工要有爱心,面对持不同意见者不能简单粗暴地一棒子打死,应该认真地倾听他人意见,合理的要接受,能包容他人的个性,对人之长无嫉妒心,宽容犯过错误的人,积极主动地帮助对方改正错误,对反对过自己的人要宽宏大量,切忌利用自己的权力公报私仇。只有具有宽容的心态,才能把各种各样的人才团结在自己周围,群策群力办好学校。

篇6:教师最需要的心理1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个人的语言影响另一个人,是一个人的行为影响另一个人,是一个人的灵魂影响另一个人。”这样的话语让我们每一个做教师都知道了要想真正教育好孩子,搞好教学,一定得了解、懂得心理学,就要掌握、应用好心理学。一个真正懂得心理学的教师,定能够洞察学生的心里,感知孩子的心里,让孩子从心底喜欢你。

作为教师,长期以来,社会对教师一味强调风险、责任,相对忽视了我们作为一个平凡人的需要、获得,这也是造成教师压力增大从而产生心理问题的一大原因,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增强职业认同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未来发展,对学生未来的影响更是长远而不可逆转的,因此,它是一个非常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的职业。所谓幸福感,它是一种乐观的态度,培养自身的幸福感,就是要学会多看看身边的快乐满足的事,学会脚踏实地追求切近的目标。

书中对教师应当怎样保持健康的心理做了细致的阐述:

一、正确认识自我,保持乐观心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的职业是“开放”的,要接受学生、校长、教研员、学生家长、教育局、乃至社会的检查和监督。并且教师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随时随地的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这使得教师的身心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因此教师

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才能正确的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推己及人,也能客观的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还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学会用微笑面对,以真诚对待,尽量避免正面冲突,改善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客观环境。

二、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

1、形成“压力免疫”

在应对压力之前,首先要对压力有明确的认识和接受的态度,认识到压力极其反映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而是人人都会体验的正常心理现象。其次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模式。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着手解决,再次,主动寻求社会支持。

2、合理宣泄情感

教师面对繁重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难免会产生各种消极情绪反应,但千万不要把不良情绪闷在心里,要及时地宣泄出来,如写日记倾吐、向亲友倾诉,或参加各种文体娱乐活动。

三、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兴趣爱好

教师要认清教育改革的迫切性,了解改革的基本思路,做到“有备无患”而非“措手不及”,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兴趣和爱好与人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密切的联系。教师拥有良好的兴趣爱好,不仅可以在教学中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还能使教师获得

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还可以陶冶教师的思想情操,消除疲劳,对心理健康大有裨益。

四、换个角度思考,做到宽容待人

1、换个角度思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件不好的事情,换个角度去思考,或许会觉得并没有那么糟糕,这也是排解烦恼的一剂良方。有了自我安慰的理由,生活就会多些弹性和人性,凡事也就不必钻牛角尖了,由此减轻了生活的压力,换个角度看问题,常能海阔天空。

2、做到宽容待人

宽容待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吃点亏显风格,不生气就是福。凡事不用斤斤计较,用尊重与宽容去赢得快乐、赢得健康。

篇7:青年班主任最需要把握的三个度

青年班主任最需要把握的三个度

年青是财富,因为敢想敢拼,朝气蓬勃;年青也有不足,因为阅历不丰富,容易动怒。

所以年青班主任往往是下功夫不少,教育效果却不理想。用辩证法来分析,这主要是没有把握好事物的度。“一切事物都是特定质和量的统一,都有自己的度。一旦超过这个度,事物就会发生质变”,事与愿违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我个人亲身体验来看,青年班主任把握好三个度最为关键,即班级管理的力度,与学生距离的尺度,自我评价的适度。

一、把握好班级管理的力度,力求宽严相济

年青班主任,尤其是女班主任容易对学生过度宽容,大概是因为极富同情心的缘故。但这样的后果很严重,因为过度的宽容就等于放纵,等于放弃老师的指导地位而让学生放任自流。由于中学生思想还不成熟,自控力较差,过度宽容只会助长歪风邪气的蔓延,最终使班级管理名存实亡。假如第一个逃课者没有受到严厉的批评,步其后尘者必然会受到“鼓励”。我亲眼看见一个迟到的男生理直气壮地和他的女班主任唇枪舌剑地争执(看来学生并不买她宽容的账)。所以必须有适度的严格管理,尤其对屡教不改者、严重违纪者。从实践来看,我们那一届年青的新班主任中,凡是管理力度不够的,班级纪律、学习就比较差,最后,学

校不得不“换帅”。而以严字当头的几个班,总体情况都比较好,尤其我班,高一时四次综合测评一直在全年级16个班中名列前茅。我终于领悟了很多老班主任的箴言“没有严格的纪律,绝对没有良好的班级”。

当然,过度严格的管理也不可取。从思想根源来看,许多教师迷信“棍棒之下出人才”、“打是疼、骂是爱”、“师为生纲”等封建思想。从处理手段来看,管理往往流于简单粗暴,常常不惜动用武力。这样,只能培养一批唯唯诺诺、循规蹈矩的顺民,长此以往甚至会扭曲学生的人格。年青的男班主任容易走向过度严格管理的极端,在这方面我也曾走过一段弯路。因为我对学生过于严厉,高一开学数月后班里出现一些问题:课堂上气氛沉闷,几乎没有人主动发言;课下同学之间几乎“老死不相往来”,简直变成学习的机器。对此我深感震惊,于是急忙煞费苦心地搞起各种各样的活动,使班级很快恢复了正常。

二、把握好与学生距离的尺度,力求若即若离

教师与学生距离太远,例行公事,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学生对你会难以接受,避而远

之,很多重要信息不能及时获得,这样在做工作时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所以一定要与学

生融为一体。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放下管理者的架子,以一个兄长甚至朋友的身份去真心对待每一个同学。比如我对班上的一些“双差生”,经过认真观察和谈话,发现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长处,或知识广博、或反应灵敏、或孝敬父母、或有一手绝活。利用这些第一手材料,我通过不同的活动和方式,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展现自己的特长,然后再激励他们刻苦学习,效果不错。又比如我组织的班会主题很丰富,除了常规的四项――纪律、学习、安全、卫生之外,还有游戏、幽默、电影大餐、科技快递、青春期保健、社交心理、创新思维、“班主任揭密”(我的生活、学习)等多种主题,目的就是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仅仅瞄准高考。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这些活动无形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为班级工作创造出良好的氛围。

但是我们要注意到,与学生走得太近,危害

篇8:产妇最需要心理照顾

不久前,南昌市发表了一份引人注目的调查材料,在接受调查的1240名待产妇中,有各种心理负担的竟占总数的87.8%,虽然这种心理负担轻重的程度不同,她们的主要精神负担是怕字当头:怕难产、怕分娩疼痛难以忍受、怕生畸形怪胎、怕婴儿性别不如人愿,其次是精神焦虑不安和情绪紧张。当受调查者被问到临产时最需要什么时,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迫切希望自己最亲的人——丈夫或母亲守护在自己身边。

不要轻视这些心理负担。据研究,临产妇的情绪对能否顺利分娩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了解上述事实和道理之后,就应该特别重视临产妇的心理保健。这个工作需要医务人员去做,更需要家属的积极配合。而且,从妊娠晚期就应该开始。作为丈夫,应该给予即将分娩的妻子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针对妻子思想上存在的一些不必要的顾虑,耐心地解释、鼓励和安慰。尤其是在分娩期间,一般情况下尽量不外出,在妻子身边,为她壮胆。作为母亲或婆母,应该采用“现身说法”的方法给临产妇解除精神负担。家里的亲人们都应该做这项细微的工作,努力给产妇创造一个安静、轻松的临产环境,一些能引起临产妇不快或忧虑的事情不要告诉她,以保证她能安心地待产。

篇9: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学

文公主岭、李素怀

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自我的心理教师!要善于自我诊断、自我调节、自我保健、自我激励、自我积极心理暗示,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林格伦

一路走来,和问题学生成长,对别人来说,可是是一种痛苦,或是一种折磨,当我们三年一起寻找自我,感知幸福。追逐梦想,才发现我们的资源是共享,我们的成长是互赢。不仅孩子健康,我的心灵也得到清透。看到一句话,让自己感动。从来是思想和头脑导引了我们的命运,不是天意弄人,也跟上帝无关。所以当时我要真正的教育好孩子们,必须心理入手,打开心灵这扇窗子,不要心门反锁。

我们的目的是要培养健康快乐的孩子,拥有幸福乐观的人生,可是我如何做到这些,我们的教育不是把孩子教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影响成什么人,我们不要把重点看到“教育”二字上,把重点放在“影响”二字上。雅思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所以想让你的教育起到最高的境界,那就做最打动人心的教育。

如何打动人心,作为教师,做好心灵教育,必须让自己具备强大的心理庄园,其次要懂的教育心理学。

做一个健康的人。初中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重要阶段,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作为初中老师,我们一言一行都影响孩子们。你的人际关系、工作态度、教学风格都具备榜样力量,你抱怨,学生不会宽容,你自卑,学生不会自信,你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孩子心理成长。所以,做个心理健康的老师,为人友善,认真生活,幸福工作。通过你的表情、态度、言语、行为对学生惊醒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给孩子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更新,不断进步,不断创造。

当时为了让孩子学会努力,学会阳光心态,我才走上了学习的这条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才发现自己的成长就是一种收获。孩子们通过我的学习状态,也学会了努力,并建立起了自信,他们的信念和我的一样,就是坚守梦想不放弃,我是最棒。不管是将来做什么,那怕我要开一个馒头店,也要全世界最像样的店铺。三年里就是在这样的信念的支撑下,在一点一滴的影响下,孩子们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学会了成长,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努力,学会了经营自己。

所以要想让你的班级乐观、积极、向上,就先改变自己,让自己拥有良好的情绪,素洁的心灵,具有了影响力,才会具备领导力。

二是懂得一点心理学,中考期间,和一位老师闲聊。她问我,你学习心理学?我说我没学。她说你怎么懂这么多心理学。我说因为用心教育孩子的缘故吧。用心教育学生才会投入的去了解学生的特征、意志、性格、个性品质,和学生的心理变化,只有了解他们,读懂他们,才会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个老师特别的严格,可是学生就是不喜欢他,对他的教育不听从,我从不让学生怕我,学生却很敬畏我,因为恐惧是师生面前的一堵墙,无法看到彼此。这样教育就会失效。

我们按照孩子的心理特点去营造良好的班风,塑造特有的班级文化,来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让你的集体具有凝聚力,做好孩子的情绪管理,捕捉孩子成长的困惑和心理,做恰到好处的教育。孩子有的时候需要忽悠,通过煽情来调动他们的情感。用心理暗示建立自信心,告诉他们世界是美好,梦想是有力量的。

篇10:金融人才最需要最热门的四大证书

CFA:投资行业的“黄金标准”

CFA考试号称“全球金融第一考”,取得CFA认证,不仅有助于个人进入高薪金融行业,也是职业晋升的重要保障。作为投资行业的“黄金标准”,CFA持证人炙手可热,每年中国大陆有14000余人参加一、二、三级考试,在香港,这一数字也基本持平。越来越多的人加入CFA考试的行列,但是,其历年平均通过率却只有35%左右。目前,国内CFA持证人大多活跃在各大金融机构,已经成为中国高级金融人才的中坚力量。近年来,CFA考试在中国得到认可和升温,聘用和培养CFA持证人已经成为金融机构提升专业形象、提升管理水平、市场价值的重要举措。

FRM:最具公信力的证书

FRM(金融风险管理师)由美国GARP协会组织命题、考试并颁发证书,每年11月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城市举行,全球考试通过率为50%左右。

FRM证书是国际公认的,证明持有者个人拥有能作出客观风险分析和相对应决策等风险管理必备的完整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标准。在国际上,FRM证书是许多雇主在雇佣、提升及在其公司内部委派附加职责的时候用来衡量风险管理能力和专业化程度的基准。

FRM证书培训不仅是帮助有志于取得FRM证书的候选人强化知识、帮助提高其合格率、缩减备考时间。更主要的是向中国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管理阶层、大量的风险分析研究人员普及系统全面的金融风险管理知识和现代国际有关的制度遵守与道德的规范和理念,拓宽视野,关注世界范围内的风险。近年来,国内多家银行已经在行内展开了FRM培训,以提高在业内的核心竞争力。

CFRM:融合本土化的专业风险管理证书

近年来,国内金融从业人员考证面临种种困境。一方面,国际上比较权威的金融风险管理师认证主要来自美国,存在着是否适合我国国情的问题。当下,很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在诸如金融风险管理师(FRM)、国际职业风险管理师(PRM)等国际认证面前不知所措,不知道选择哪个更好。另一方面,英语不精而导致的语言障碍问题。我国具有实战经验的大批金融人才因语言等原因被挡在了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师的门槛之外。

CFRM(香港注册金融风险管理师)认证是本土化、专业化的认证。它由香港金融风险管理师协会组织命题、考试并颁发证书。CFRM的知识体系在FRM的基础上作了调整,增加了更适合于中国本土实际的内部控制和财务报表分析等内容。

更为重要的是,CFRM采用全中文培训和考试,将国外最先进的金融风险理念与中国本土金融实践结合,特别适合于中国本土金融人士。所以,CFRM认证既吸收了国际上最先进的金融风险管理理念,又符合中国实际,是有中国特色的金融风险管理资格认证,它为中国有丰富经验的金融从业者打开了通往专业金融风险管理师的大门。作为配合上海市建设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建立金融人才战略高地的目标,CFRM证书成为获得上海市紧缺人才办公室认可的颁证项目。

RFP:全球四大理财证书之一

RFP(美国注册财务策划师)是由总部位于美国,成立于1983年的美国注册财务策划师协会(RFPI)所特许定制的国际权威认证资质。作为世界投资理财管理行业最高水品的四大专业认证之一,RFP证书是当今金融行业指导个人投资理财业务最高的标准之一。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加速,理财策划、理财规划人员供不应求,屡被列入人才紧缺榜首。无论是理财策划人员还是理财规划人员,在行业内统称理财师。在欧美发达国家,个人理财服务市场已相当成熟,个人理财师更是成为含金量较高的职业。在美国,注册理财规划师平均年薪高达11万美元。在香港,理财策划师每月收入比老外经理还要高。

篇11:职场新人最需要的建议

我最近带三个新人,在对比之下,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就是有聪明人、普通人和笨蛋的区别的。聪明人一点就明白的事情,普通人要给他讲透,而笨蛋呢,要掰碎了讲好几遍。但是工作和上学的区别是,工作不像学习那么难的。其实大部分的工作,只要你不是智障的话,都能够做好。一遍没有搞明白的事情,做两遍,两遍不行,做三遍。脑子不够,笔头凑。自己要做的工作,工作中的重点,拿笔记下就不会出错了。时间久了,工作自然没有太大问题了。

抖包袱的可以,抖机灵的不要。

上一条说了,聪明人工作上手是比较快的。但是,聪明是一把双刃剑,大多数新人,自以为聪明。抖机灵真的是新人招人烦里,非常致命的一项。因为你抖机灵就意味着把别人当傻*,这会直接导致别人暴起的。暴起的后果是什么?杀之而后快。自以为看明白了办公室生态,说一些自作聪明的话,干一些以为很漂亮其实很屎的事情。真的,这些东西绝对是分分钟让别人把你拉黑。这么说吧,所有的你能察觉到的自己的聪明,其实都是自作聪明。工作单位里呆久的都是人精,你打的什么小九九我拿脚趾头都能想出来,所以孩咋,把脖子上内玩艺儿擦擦再出来现。踏踏实实的呆着,比什么都靠谱。

理由总是用不完的。

工作肯定会出错。无论你是新人还是职场老油条,工作中都难免出现问题。数算错了,表填错了,文件弄混了等等等等。无非就是新人出错的机率大一些,老油条出错的机率小一些而已。出错不是问题,问题是很多人给自己的错误找理由,这不是我的错,这是因为什么什么什么什么原因才出得错。出错就是出错,找出理由来错也是你的,你的理由只是给你的错上再负分而已。出错的当务之急就是,核对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有些人忙着找理由了,其实你核对的时候就可能发现,可能真的不是你的问题。如果真的是你的问题,改正它,然后自己长记性,不要再出同样的问题。

你不是在给别人上班。

在新人的时候,大多会被分到一些琐碎而枯燥的工作。那是因为我们才不高兴做那些跑腿的事情类,傲娇脸。还有就是,没有人会把重要的工作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分给一个刚出校门的新人的。尤其是,如果你是一个连复印、文件归档、发快递、记单子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的新人。你越是做不好,你去做真正的工作的机会就越少。我见过许多姑娘,刚开始工作,让她们去做什么都说,我做不了,我学不了,我弄不了,我干不好。嗯,恭喜你去了裁员第一波就会被裁掉的位置,恭喜你去了涨薪水最后才涨的位置。如果在新人的时候,都没有人要你去做一些你没做过的事情的话,以后也不会有。工作是一个吸收积累的过程,每个人都有机会,无非就是你不要而已。对,因为你觉得过完今天今天的薪水就拿到了,工作忙是过一天,什么事情都不做也是过一天。

有人教的时候,速度学。

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会有老员工来带新员工的。当有人带你的时候,一定要迅速学。多问,但是不要像十万个为什么。多做,无论带你的人给你什么工作。这个时候,是唯一一个会有人检查你是不是出错了的时候,会有人告诉你如何避免错误的时候,你有问题会有人解答的时候。无论是否喜欢对方,无论是否欣赏对方,这是你在职场吃到的第一份对你有营养的饭,即便是粗粮,消化它。学习可以,不要依赖。

只是一份工而已。

虽然我认为在工作中有自己的位置很重要。但是我一向觉得,工作只是一份工,要卖力,但是不要卖命。不要让工作变成你的全部。这是一个很微妙的平衡,要自己努力去做。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努力就够了,如果努力还做不到的话,放过自己。努力还做不好的事情,证明是不适合你的事情,要放弃。放弃,是长大之后,好难学但是好重要的一门课程。可以催促自己,但是不要*迫自己。

其实对于新人来说,态度比能力重要得多。因为能力还可以靠经验来弥补,但是新人的态度如果有问题就真的是大问题。什么是态度好呢?不仅仅是把事情做完了,而且也努力做好了。自己出错敢于承认。不偷奸耍滑抖机灵。别部门人都没认全呢就想站队。不卑不亢。尊重别人。

1.职场新人的建议

2. 对职场新人的建议

3.职场新人需要培养的十大技能

4.职场新人需要遵守职场里的十大潜规则

5.职场新人必学规则

6.职场新人如何生存?

7.职场新人处事原则

8.职场新人最困惑的五大问题

9.职场新人必看的职场电影

篇12:最年轻“教授”最需要的是什么

因为破解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中南大学本科生刘路一举成名。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中南大学给予他一连串“破格特批”的奖励和荣誉:从本科提前毕业、硕博连读,到作为青年教师后备人才进入中国著名数学家侯振挺教授研究所,再到近日聘用他担任教授级研究员,提供100万元奖金。

荣誉奖励来得太快、太热烈,甚至有些太大、太重,不知道22岁的小伙子刘路有没有被砸得晕头转向。从他面对媒体的表态中,至少可以看出他的惶然、压力感和对新身份的不适应,尤其是当他被媒体简称为“教授”,甚至被校长当作“大师”谈论时。幸亏,刘路确有从事学术研究者最可贵的淡定心态,没有因为太早的黄袍加身、媒体追逐而轻狂膨胀,让研究数理逻辑的头脑,被诱引迷失到关注100万能买什么房子这样的歧路上来。

大四本科生一年之内跃升“教授”,刘路创下了中国学术界一项最年轻纪录。这样的破格特批,值得称道。相比于改革开放之初,高龄研究生出国遭遇教授比自己还年轻的尴尬;相比于多年前,高校和科研院所论资排辈、一人得奖几十人分奖金的僵化体制和思维习惯,足可引为社会进步、有利于创新人才茁壮成长的例证。

中南大学聘请刘路的岗位是“研究员”而不是“教授”——聘用教授还需要其他资质条件,绝不是只要拥有突出学术成果就能充任,更不该是当作“奖励”授予的荣誉地位。在不拘一格降人才方面,今天的高校确已拥有了相当大的自主权、自由度,以至于某些地方已有随意、过滥的嫌疑。破格云者,常常只被当作日趋白热化的国内高校人才争夺混战的一种手段。

我们的高校、社会似乎并没有认真思量过:刘路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热闹追捧、全然陌生的“教授”身份和100万元奖金,究竟是有利于他的学术发展,或是对平静心境的干扰?22岁,也许他最需要的还是继续学习进修,是自由生长,而非被挂上“大师”标签,面对“出成果”的热烈期待。

我们千呼万唤的可贵创造力,既能被棒杀,也会被炫煞。这样的例子,我们有过方仲永,也有过科大少年班,切须慎重。

(据《京华时报》)

上一篇:在迎接市委调研结对共建工作情况的汇报材料下一篇:酒店采购经理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