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名著阅读题集萃

2024-05-06

课外名著阅读题集萃(精选9篇)

篇1:课外名著阅读题集萃

罗贯中《三国演义》

1、主要人物: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诸葛亮(足智多谋、忠心耿耿)、曹操(善用人才、生性多疑)、周瑜、孙权。经典故事: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周瑜火烧赤壁;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三气周瑜、空城计;关羽刮骨疗毒;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三英(刘备、关羽、张飞)战吕布;刘备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刘禅乐不思蜀。

2、“七擒孟获”中,是谁擒了孟获?为什么要七擒?

七擒孟获的是诸葛亮。他听从马谡的建议,七擒七纵,从心理上征服孟获,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

3、《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关羽。他斩杀了曹操手下的六将,因为这六人阻挡他寻找大哥刘备的去路。

4、“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5、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 “刘备三顾茅庐”? 表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6、《三国演义》中 “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孙权;诸葛亮。

7、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 反对这观点:因为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自私的人生观; 赞成这观点:要成大业就要在关键时刻忍痛割爱,不能有妇人之仁。

8、杜牧《赤壁》诗中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到哪两个主要人物?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9、《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10、《三国演义》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施耐庵《水浒传》

1、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

主要人物:林冲(逆来顺受,武艺高强)、武松(豪侠仗义)、宋江、吴用(足智多谋)、李逵(粗犷豪爽、有反抗精神)、鲁智深(粗犷豪爽、疾恶如仇、粗中有细)。

主要情节:李逵探母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雪夜上梁山 吴用智取生辰纲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景阳岗打虎宋江怒杀阎婆惜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2、《水浒传》中 “大闹野猪林”涉及到哪两个重要人物,他们的性格怎样? 鲁智深:性格粗犷,敢作敢当,重朋友义气;林冲:逆来顺受,武艺高强。

3、《水浒传》中,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转变成奋起反抗,杀人报仇,“逼上梁山”的人

物是谁?

林冲。

4、鲁智深、林冲、武松三个人物有什么相同之处? 武艺高强,嫉恶如仇,有正义感,有反抗精神。

曹雪芹《红楼梦》

1、《红楼梦》中《红楼梦》中经典情节有:元妃省亲;刘姥姥进大观园;黛玉焚稿。(第九十七回 宝玉和宝钗定婚 质本洁来还洁去)尤三姐自刎黛玉葬花(暮春时节伤心落花,将它们理葬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2、《红楼梦》中有“金陵十二钗”,你能写出其中的2个吗?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

3、《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句话是谁说的? 贾宝玉。

4、《红楼梦》中 “两弯似蹙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写的是哪一位?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林黛玉;多愁善感、多才多艺。

5、贾宝玉主要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追求自由平等,富有同情心,还有就是单纯,没有功利心

吴承恩《西游记》

1、经典情节: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

2、人物形象:唐僧:心地善良,不怕艰难险阻,但有时不明是非、迂腐可笑。

孙悟空:武艺高强,聪明伶俐,具有反抗精神。

猪八戒:有憨厚可爱的一面,但也贪生怕死,好吃贪睡。

沙僧:忠厚老实,吃苦耐劳。

3、《西游记》中最能表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情节是——孙悟空大闹天宫。

其他名著之中国部分

1、鲁迅的作品集有哪些?

小说集:《呐喊》《彷徨》(初中学过的小说《故乡》《孔乙己》都选自《呐喊》)

杂文集:《且介亭杂文》《而已集》《华盖集》《坟》。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2、鲁迅散文集的“朝花夕拾”,有什么含义?我们学过的哪些课文选自其中?

回忆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的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

3、茅盾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什么?他的农村三部曲是什么?

《子夜》《春蚕》、《秋收》、《残冬》

4、老舍的有关资料: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骆驼祥子》:小说表现的是旧社会以祥子为代表的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他娶的是车行老板刘四爷的女儿虎妞,该人性格泼辣,蛮不讲理。

5、巴金的代表作是什么?

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

6、郭沫若代表作是什么?诗集:《女神》《星空》戏剧:《屈原》《蔡文姬》

7、曹禺的代表作是戏剧《雷雨》《北京人》。

8、经典诗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北岛)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食指《相信未来》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海子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其他名著之外国部分

1、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是谁?我们在初中分别学过他们什么作品?

俄国契诃夫 《变色龙》法国 莫伯桑 《我的叔叔于勒》美国欧·亨利 《麦琪的礼物》

2、被誉为 “英国小说之父”的笛福的代表作是什么?其主人公是谁?有什么性格特点?

《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是鲁滨逊,他是世界文学中第一个资产阶级正面典形象。他出身不好,文化程度也不高。但他有较丰富的生活阅历,他充满野心,有顽强毅力和冒险进取、百折不回的精神。

3、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人与海》

4、有人说,青春期的男孩子要读《水浒传》,青春期的女孩子要读《简爱》,你认为其理由分别是什么? 《水浒传》可以给男孩子以英雄精神,正义感。《简爱》可以给女孩子以自尊、自爱、独立,追求平等。

5、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丹麦安徒生《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

6、他是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早年旅行欧美,1924年访问中国,他的作品《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他就是___________,他因《__________》的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吉檀迦利》(直接翻译为中文是“歌之献”)

7、____(人物名)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__________》、《__________》。高尔基在人间我的大学

8、请列举你最喜欢的一位外国作家,并写出其代表作和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做简单分析。

篇2:课外名著阅读题集萃

(20XX——20XX学年

第X学期)

(本文档共

】页/【

2953

】字)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知识点专题

——中考课外名著阅读集萃

1、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关羽

。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

2、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不少于5人)

“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4、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

鲁宾逊这部作品叫《鲁宾逊漂流记

》。

5、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

保尔,作品是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6、““醉打

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

武松的故事。

7、古代的“岁寒三友”指

松、竹、梅。

8、著名作家郭沫若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对联称赞了一位借“写鬼写妖”来“刺贪刺虐”的清代名家,请你写出这位清代名家的姓名

蒲松龄

。他的一部著作

《聊斋志异》。

9、《三国演义》中

“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10、《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11、“群英会中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

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

12、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

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是诸葛亮擒的孟获。共七擒七纵,是谈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征服心理,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

13、“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

《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14、《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关羽,斩了曹操手下的六主将,因为这六人阻挡他寻找大哥刘备的去路。

15、“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16、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

“刘备三顾茅庐”?

表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17、《三国演义》中

“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孙权;诸葛亮

_。

18、《三国演义》中,你最欢地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从中可见关羽对刘备的一片忠心。

19、《三国演义》中

“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哪三个人?

刘备;关羽

;张飞。

20、《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

“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21、“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

<三国演义>_;_关羽_。

22、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

反对这观点:因为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自私的人生观;或赞成这观点:要成大业就要在关键时刻忍痛割爱,不能有妇人这仁。

23、杜牧《赤壁》诗中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到哪两个主要人物?

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24、《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是哪几位好汉?各自的绰号是什么?

晁盖:晁天王

;陆云龙:公孙胜;吴用:智多星;阮小二:立地太岁;

阮小五:短命三郎;阮小七:话阎罗;刘塘:赤发鬼;白胜:白日暑。

25、“风雪山神庙”是哪部书的情节?涉及到哪两个人物,性格怎样?

林冲:逆来顺受;陆骞:阴险狡诈出卖朋友。

26、《水浒传》中

“大闹野猪林”涉及到哪两个重要人物,他们的性格怎样?

鲁智深:性格粗犷,敢作敢当为朋友两肋插刀;林冲:逆来顺受,武艺高强。

27、《水浒传》中写出林冲性格中忍辱含诟,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转变成奋起反抗,杀人报仇,投奔梁山的情节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声场。

28、《水浒传》中这样写道:

“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

‘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

‘山东呼保义’一书

‘河北玉麒麟’”。请问,上段话中的字是哪两位首领的称谓?

宋江、卢俊义。

29、《水浒传》中宋江率军战胜方腊以后,在回师途中鲁智深坐化、林冲、杨志、杨雄、时迁病死,燕青、李俊、童威、童猛全身退隐。由李俊带头,在太湖小结义。

30、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传》写得荡气回肠轰轰,全书的高潮部分是_梁山英雄排座次;全书的低潮部分是_魂聚蓼儿洼_。

31、《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_元妃省亲_,最有趣的情节是_刘姥姥进大观园_,最凄惨的情节是_黛玉焚稿__。

32、《红楼梦》中提到的”金陵十二钗正册里都有谁?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

33、《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袭人_,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_晴雯_,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_鸳鸯_。

34、《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句话是谁说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_贾宝玉_;_不同意。因为男人并不都污浊不堪。这只是贾宝玉就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所说的比较偏激。用于批评一部分男人可以,倘加之全体则不正确了_。

35、《红楼梦》中

“两弯似蹙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昭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写的是哪一位?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林黛玉_;_多愁善感、多才多艺。

36、世界名著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出自哪国的哪位作家的什么作品?吝啬鬼的姓名各是什么?

A、法国

巴乐扎克《欧也妮

葛朗台》

葛朗台;

B、英国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夏洛克;

C、法国

莫里哀《吝啬鬼》阿巴贡;

D、俄国

果戈里

《死魂灵》泼留希金。

篇3:课外名著阅读题集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四百万字以上。语文教学中一直在强调要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虽然各个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的篇目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优秀文章,但是对于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面来说还是杯水车薪,因此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历年来考试所要考查的一项内容。中考语文对课外读本的考查有多种形式,但是无论哪种形式都是在督促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学会思考。

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的确,阅读经典名著能够给人带来不少好处:提高自身的修养,拓展知识面;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启迪思想,指引人生之路。在名著中,我们能够看见英雄气概,学到高尚品质,体会伟大情怀,领悟人生道理,看一本书就等于给我们的灵魂上了一节精彩纷呈的好课。有人总结过,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的熏陶,在于心灵的滋养,在于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

虽然课外阅读对学生有如此多的益处,但是作为教师却总是遇到学生不重视课外名著阅读的尴尬局面:考试中关于名著阅读的题目很多学生不会做;课堂上提及有关名著的问题,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甚至有学生根本没有看过。所以名著阅读成为了很多语文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让学生主动去看书,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何让学生在考场中少失分,如何让他们看完后有所思,有所悟,这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我们。

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自己的摸索,我觉得对于课外名著阅读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提供内容概要

这种方法是很多教师都用过的,主要是教师收集相关资料,整理后提供给学生。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帮助没有认真看过名著的学生了解大致内容、理清思路。弊端是对于已经认真看过的学生益处不大,而且既然是内容概要就不可能涉及方方面面,一旦考试遇到,还是会有很多学生不会。另外这种做法显然是教师主动,学生被动,效果也不一定会很好。

二、制作手抄报

手抄报是一种可传阅、可观赏、也可张贴的报纸的另一种形式。通过让学生制作手抄报,让学生主动去阅读名著、收集资料、分类整理。制作的过程就是无形地督促学生看书的过程,对于制作优秀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当然这种做法也有它的弱点,学生可能对于名著的阅读只是走马观花,根本没有理解内容,领悟不到文中的精华,更没有自己的思考。

三、出习题

这种做法包括教师出题和学生出题两种,教师出题是我们经常会使用的方法,教师出完题学生做,教师批改后再评讲,这种方法固然能短时间考查学生阅读的情况,但是题目涉及的范围不一定全面,所以学生出习题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让学生出完题目后,教师收集起来,对其中好的题目进行编排整理,这样做不仅督促学生去看书,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兴致,当学生看到自己出的题目出现在习题中时那种自豪感必然是无可替代的。

四、看影视资料

很多经典名著谁都是有相关的影视资料的,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起这些有利资源播放给学生看,一方面学生对影视资料比较感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内容。但是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影视资料都是比较长的,到底放多长时间,选取那个片段就需要教师斟酌一下。此外影视资料与原著还是有差别的,会有一定的不同,这时就要提醒学生,或者让学生自己找出不同之处。

五、写作文

这种方法也是教师经常用的,通常是让学生写读后感。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首先要让学生阅读名著,另外读后还要写出自己的感想,所受的启发。对于前面几种只是知道名著概要的要求又进一步提高了,在读好书的同时要学会思考,要有所收获。

六、举行知识竞赛

竞赛活动不仅趣味性强,学生参与面广,激烈程度强,关键是能让学生自己主动去阅读,而且读得比较细致,比较认真。因为在比赛时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小组成功,这种带有目的、趣味、竞争性质的阅读往往比毫无目的的阅读要更受学生喜欢。

七、表演

表演是学生十分热衷的一种活动形式,它将书本上的字幻化成眼前有趣的场景和鲜活的形象,加之参加表演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同学,这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当然,表演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阅读书籍,了解相关知识,并通过自己的思考表现在语言和形体动作上。

八、开展辩论赛

辩论是一种探求真理的手段,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名著时不仅要认真细致,而且要有自己的思想,要学会质疑,学会探索。辩论赛正反方的观点必须建立在对名著深入了解,有自己的想法,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这种方法的要求比较高,但是一旦条件成熟,开展起来也是趣味盎然的。

篇4:课外名著阅读如何进行

一、让名著导读、影视作品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人心浮躁,大多数的高中生都普遍反映:“我们喜欢经典,但不爱经典。”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想,只有激发了他们阅读的热情,才能使阅读自然而愉快。

每每介绍一部名著,我都会先上一课时的名著导读,导读内容包括“背景介绍”“作品导读”。如讲到《欧也妮·葛朗台》这部世界经典小说,我就会讲到《巨匠的手杖》。他本来是学法律的,可大学毕业后,偏偏想当作家,全然不听父亲让他当律师的忠告,将父子关系搞得十分紧张。不久,他的父亲便拒绝向他提供任何的生活费用,他写的玩意儿又不断地被退回来,他开始陷入困境,开始负债累累。最困难的时候只能喝白开水充饥。但是他很乐观,每当就餐,便在餐桌上画上香肠、火腿、奶酪等等,然后在想象的欢乐中狼吞虎咽。正是这段最失意的日子里,巴尔扎克破费了700法朗,买了一根镶着玛瑙的手杖,在手杖上刻了一行字:我将粉碎一切障碍。正是这句无所畏惧的话、一往无前的名言,帮他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刻,直至他成功。

事实证明,这样的背景介绍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强了他们的斗志。

接着本人选择了一些蕴含丰厚的文化底蕴的影视来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如,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这是有唐国强、鲍国安等主演的84集影视作品。该片气势磅礴,真实再现三国时期战事连绵、哀鸿遍野的战争场面及人才辈出、各领风骚的英雄时代。我特地选了几个经典的场面,比如“三英战吕布”“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等等,同学们热情澎湃,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期待上这样的课。于是我适时地点拨他们,主动去看作品《三国演义》,边看连续剧边读名著,边读边看,每天花半个小时读个三四回,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二、让相关评论导航阅读方向

每次推荐一本好书的时候,我总是会提前把与作品相关的评论印发给大家,如,当讲到高中语文第四册里的《林黛玉进贾府》。我就印发了《名作欣赏》的哈斯宝的《〈林黛玉进贾府〉的笔墨技巧》、张超《浓妆淡抹总相宜——王熙凤,林黛玉肖像描写比较读》。让大家对工笔雕琢、虚笔写意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再经过反反复复地诵读课文,了解肖像描写是文学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从而提高学生鉴赏名著的修养水平。

在学生对肖像描写有个大致的认识后,我便指导他们把作品中的王熙凤、林黛玉出场时自以为精彩的片段描写摘抄下来,很多学生都做了这样的笔记: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稍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王熙凤

同时倡议他们,青少年读名著,应当首先采用精读的方法,以熟读、细读、精读作为基础,过滤掉无关的信息,达到心领神会、透彻理解的读书效果。精读就是要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读书时采用圈点评注的形式,把重点内容画点、难点画圈、对学习目标有指导意义的句子给予简单评价,对不懂的词、不认识的字加以注释。

三、让知识竞赛保持阅读的持久性

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为了保证他们的阅读量,为了使他们“温故而知新”,我每到一定阶段,都会做一个专题知识竞赛。如,高一上学期我就举行了一次《水浒传》专题知识竞赛。设了三个项目,分别是必答题、抢答题、表演题。把班级分成四个小组,给获胜的小组以适当的奖励。

学生反应热烈,特别是抽签决定的表演题,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花和尚打闹野猪林、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杨志卖刀……把这次活动掀上了一个高潮。他们尽情地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教室里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读名著,我不仅要求学生要有精读的好习惯,还要有反复阅读的好习惯。举办此类活动的意义就是要使他们坚持反复阅读,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面对收获,体验成功,可能是他们这次活动最大的感受。这样一来,名著阅读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讲,已经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不断成功、不断愉悦的体验。

四、让读书征文比赛进一步明确阅读的目的

读与写,灵犀互启,密切相关。实实在在地、意荡神驰地读一些名著,可以使中学生拓展胸襟、开阔眼界。审美眼界宽了,自然会带动写作实践,把文章写得更有内涵,更有底蕴。能写文章,会写文章才是我们阅读的最终目的。

每到暑假,我會推荐学生读上两三部名著。开学不久学校举办了“假期读好书”的征文比赛,我们班学生佳作层出不穷。有《当贝多芬走进我的生活》《缺陷创造精英》《拓展生命的宽度》……

有学生这样写道:面对梦想道路上的艰难困苦,巴尔扎克的执著是把利刃,它会帮助一个人劈开艰难,穿越困境,抵达铺满鲜花的梦想……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若没有进行大量的名著阅读,就不可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

通过以上四个做法的有机结合,名著阅读不再流于形式,而是真真切切落到了实处。实践证明,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篇5:课外名著阅读

实 施 方 案

立项级别:校级

立项编号:

课题名称:课外名著阅读

主持人姓名: 刘金刚__ ___

实验单位:费县朱田中学初三语文组课题组

篇6:初中课外名著阅读教学实践体会

麻城市顺河镇罗铺中学 刘彬

一本好书,就像一位导师,引导我们走向睿智与理性,教导我们学会宽容与温情,陪伴我们懂得真诚与信赖。名著是经过历史淘洗和时间筛选的作品,是超越了时空和文化局限的作品,有着强大的人文教育功能。经典名著更是人类的精魂,它连接着历史和未来,寄托着我们的梦想与期待。

中学生阅读课外名著,这对于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为此,《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7—9九年级的学生要完成26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每学期要求读两三部名著。

著名人文学者钱理群先生曾说过:每一民族、每一时代的精神的精华,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名著”之中,其中的一部分经过历史的筛选,就成了民族与人类“经典”。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的名著、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名著、经典”。在一个语文教师的职业责任感的驱使下,我努力消除了语文教学中的短视和功利主义,克服困难,进行课外名著阅读教学实践。

1、以班级为单位举办“图书漂流”活动。学生每人捐出一本书,放在班级的“图书角”,教师尽可能想办法不断丰富图书角的“藏书量”。大家随意传阅,读完后放回书架,让它继续“漂流”。图书角开办几个星期,不光7-9年级语文书后名著导读涉及到的名著都齐了,常见的中外名著也不少,有的还有多套,许多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自发购买了很多图书。我拿出了一整套《中学生必读名著》和几十本其它图书,这样以来,图书的问题就完全解决了。

2、根据教材内容制定阅读计划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教师在制定阅读计划时应遵循这一规律并考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制定阅读计划,这样的做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正带的初二学生更爱看一些反映自己年龄段心理的小说,思维趋向理性。所以,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并调查学生的阅读意向,向他们推荐《少年维特之烦恼》《文化苦旅》《 三国演义》等,可在完成规定阅读任务后,再扩展一下阅读视野。

阅读名著是个长期的过程,有学生会因兴趣转移或课余时间不足而放弃,也有学生会因单纯追求情节去突击。因此,有必要对阅读内容、进度进行跟踪调查。我班根据情况每两周安排一节课进行课堂阅读,课余时间自己阅读。采取课堂阅读的目的是了解学生阅读的书目,对阅读内容、进度进行宏观调控。大部分同学阅读习惯也会基本养成。

3、趣中导,导中读

“名著导读”要着眼于“导”,“导”是手段,学生的“读”才是目的。初中学生的名著阅读指导需要教师深入了解阅读主体的情感和心理世界,激发其自主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在开放的阅读时空里,对名著进行主动的、参与的、探究的、创造性地阅读,通过学生个性化的自由阅读体验、感悟,学生自身的反复涵泳品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升感悟和认识,使情感获得熏陶,思想得到启迪,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同时还丰厚语文素养,促进个性发展,促使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完善。

名著导读的立足点在课堂,名著导读课立足于“导”,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传授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在导读《三国演义》中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开首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新课,将歌曲与画面融为一体,仿佛把人们带进了群雄逐鹿、赤壁鏖兵那样一种气势恢弘的战争场面,使人顿时精神振奋,内心激荡起对三国人物浓浓的兴趣。

4、鼓励探究创造,追求深层阅读

名著阅读如果仅仅停留在故事情节等表层意义上,就不能叫真正的阅读。真正的阅读是心灵的对话与交融,真正的阅读要透过文字表象,从作品中获得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初中生求知欲强、独立意识强,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研究的眼光从名著出发,联系实际,进行主题探究。如在学了《出师表》《隆中对》后,在阅读《三国演义》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易中天品三国》中第1-3集,然后确定了综合性学习活动“我看三国人物””。讨论中,学生对诸葛亮的认识较为统一,但对曹操的认识是截然相反的,学生针对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进行了辩论活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写读书笔记也是引导学生进入深层阅读的好方法。在名著阅读中,学生对作品总会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美词佳句、名言华章的摘抄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随时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为了促使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班级举行了优秀读书笔记展、优秀读后感展评活动,以优秀领跑、推动整体进步,来促进名著阅读深层次化。

篇7:课外名著阅读题集萃

《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我是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写的,后四十回据说是高鹗续写的。故事始于贾宝玉衔玉出生,为贾母所钟爱,林黛玉失恃,来依外祖母家,迄于黛玉死和宝玉出家。其中插叙金陵十二钗的身世、经历和结局。全书可分七个部分:第一回至十八回主要介绍荣、宁两府及大观园的环境,以及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秦可卿等的生活。第十九回至四十一回主要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对爱情的探索,贾宝玉和封建正统思想的斗争,以及薛宝钗、史湘云、花袭人、妙玉和刘姥姥等人物。第四十二回至七十回主要写其他人物,如探春、薛宝琴、邢岫烟、尤二姐、鸳鸯、晴雯、香菱等的活动。第七十一回至八十回主要写贾府的衰败之兆,晴雯之死。第八十一回至九十八回主要写宝玉和黛玉的婚姻发生了波折,在贾母和王熙凤的策划下,宝玉和宝钗结成夫妻,黛玉以死殉情。第九十九回至一百零六回主要写贾府被查抄和贾母对天悔罪。第一百零七回至结尾主要写贾府衰败和宝玉的出家。全书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贾府兴衰历史的叙述,揭露了封建家族的荒淫、腐败,显示出封建制度濒于崩溃和必然灭亡的命运。作者通过对贾府的描写,还展示了这个由少数封建主子和数百个奴仆所组成的封建贵族大家庭,显示出那一社会不得不发生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书中的宝玉、黛玉、晴雯、芳官代表了反封建反迫害的一方面。

《呐喊》是一本短篇小说的结集,作者是鲁迅(1881.9.25~1936.10.19)。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书中包含篇目:《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小说。《边城》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纯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作者极力状写湘西自然之明净,也是为了状写湘西人的心灵之明净。《边城》写以歌求婚、兄弟让婚、外公和翠翠相依之情,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态和人生的方式,都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于1605年和1615年分两部分岀版的反骑士小说。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主角唐吉诃德却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回到家乡后死去。

篇8:课外名著阅读题集萃

一、语文教师对学生名著阅读活动管理的现状

语文教师在学生课外经典名著阅读管理中缺位。新型的师生关系中, 学生是主体, 这种理念是不能动摇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建构过程, 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才能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但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功能就可以弱化, 教师应从以往的主宰者角色转为主导者。正如杜威所说:“教师在旧式教学里是独裁之王, 在新式教学里是无用之物。但在事实上, 他应该是一个社会集团 (儿童与青年的学问的集团) 的领导者。他的领导, 不以地位, 而以他的渊博知识和成熟的经验。若说儿童享有自由以后, 教师便应逊位而退处无权, 那是愚笨的话。”作为语文教育教学管理的延伸与补充的课外阅读活动, 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不能弱化或缺失。笔者对某校的25位在职一线语文教师的问卷调查, 发现能推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外的经典只有2人, 只占8.0%, 虽然有28.0%教师表示会向学生推荐教材外的经典名著, 但很少指导, 大部分教师只是在教材涉及时才会介绍并给学生指导。总之, 现状就是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与管理中, 很少会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更少指导。可以说在课外经典阅读管理中, 学生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而教师也不是居于主导地位, 而是缺位。

二、制约高中语文教师有效管理学生名著阅读活动的因素

1.职业压力大, 功利化倾向明显

经典名著的阅读, 无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和人文素养的发展都有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 这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而目前普通高中, 追求考试成绩成了唯一的目标, 一切活动安排都是围绕快速提升教学成绩展开, 经典阅读虽有诸多好处, 但因见效慢而被教师排除在考虑之外。

同时, 教师任教岗位变化较大, 不能相对稳定地带班, 也是教师不愿考虑长远的原因之一。高一升入高二, 就要重新选科分班, 成效还没有显现, 班级就打乱了。另外, 每届高三开始, 学校都要更换大批教师, 让有经验的教师来带毕业班, 以保证高考质量。这也大大挫伤了高一、高二语文教师的积极性。可以说教师教育教学的功利化倾向十分明显, 这里有教师认识理念方面的原因, 而评价机制不合理、教师岗位不稳固也是重要的外力推手。

2.专业素养不够, 指导力不从心

应该说相对于学生而言, 教师的阅读面还是比较广的, 有80%的教师能阅读经典名著, 但从阅读深度来看, 阅读的经典“大部分只是了解基本内容”, 而且主要是在自己的学生时代涉猎。就笔者自己的经验看, 很多篇目都是当年大学老师作为功课布置才看的。当然, 也有部分教师出于兴趣, 理解较为深刻。所以, 如果教师自己对新课标所推荐的经典名著都不甚了解, 当然也不会向学生推荐, 更无力对学生作深入浅出的指导。

另外, 缺乏突出的专业技能, 也不利于引导学生,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如果有较强的朗诵能力, 那么通过示范朗诵经典篇目中的诗歌散文,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经典的魅力, 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将目光投向他们之前不了解或不感兴趣的经典名著。

3.设备设施不完善, 正常活动受影响

首先图书馆的管理存在问题。笔者所在学校地处苏南经济发展地区, 各项硬件设施近年来更新很快。学校建有校图书馆, 但使用情况就很不理想。笔者特意到校图书馆了解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推荐书目的收藏情况, 篇目中大部分图书在该馆中均可找到, 尽管版本不同, 但内容上基本没有差别。不过管理上确实存在很大问题, 首先, 阅读制度不健全, 导致图书馆、阅览室成为摆设;其次由于人员不足, 无法向学生开放, 只是有限度地向教师开放。正是由于当前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才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了无根的浮萍, 也才使得一些爱好读书的教师、学生找不到要读或该读的书。

4.可供借鉴的管理策略操作性不强

关于这一点, 是笔者自身的深切体会。处于网络时代, 资源的获得更便捷。但在众多的管理策略中, 多数存在操作性不强的缺陷。笔者查阅了数量众多的相关资料, 发现多数研究者 (其实基本上都是教师) 要么列举现象而无实际做法;要么提的建议过于抽象, 无法很好地贴近实际情况;要么只顾提出建议, 而完全忽视客观条件等。所以, 教师缺乏可以直接借鉴的管理学生课外经典名著阅读的操作策略。

要改变高中学生经典名著课外阅读量少的现状, 教育行政部门和语文教师都有责任。教育行政部门要创设良好的大环境, 比如完善对学校、教师的评价机制, 改善物质条件等;语文教师则要转变理念, 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积极探索与现行体制相兼容的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篇9:基于初中课外名著阅读指导实践

【关键词】初中 课外名著 阅读指导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67-02

德国伟大的文学家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群高尚的人在谈话一般”。确实如此,古今中外的很多经典文学著作,都饱含着历代先贤深邃的思想号情感,积淀着民族的智慧与文化。所以,我国教育部早在2007年颁布的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要求中学生(初中生与高中生)课外实践阅读的文学名著的种类不低于30种。优秀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初中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还能使学生通过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理解社会、感悟人生。下面本文简要分析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指导实践方法,以期提高初中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其人生体验。

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名著的兴趣

其一,要营造良好的阅读名著的学习氛围,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学生具体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不停督促学生阅读相比,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进而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的内在动力,增强他们阅读的紧迫感,更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其二,语文老师自身的阅读素养会对学生的名著阅读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只有热爱阅读的教师,才能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的课堂,并很容易和学生的阅读产生共鸣,进而和学生展开心灵对话,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而向学生及时推荐有益读物。所以,语文老师本人也要热爱阅读名著,并且在班级组织建立“图书角”,规范图书的管理,让每位学生在心中自觉产生“我捐一本换几十本图书”的阅读理念。此外还要制订出相应的图书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由于阅读名著的主体是学生,故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依靠学生来开展读书活动,在阅读实践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自主性。

其二,教师要为学生精选课外阅读文学名著中的课文,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如:引导学生阅读《杨修之死》这篇经典顾问,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文学艺术特色,从宏观角度思考杨修这个人物恃才傲物的性格特点,进而分析出杨修之死的深层次原因,充分体会到曹操奸诈狠辣、多思多疑的性格特点,在学生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组织学生讨论杨修究竟该不该杀,这样以来,学生就会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语言艺术产生一定的认识,进而自然而然对名著产生兴趣,甚至会产生一种向往、期待。

此外,除了教材中要求的初中生必读名著之外,还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为学生推荐优秀的作品。比如:为喜欢古典文学作品的学生推荐《诗经》、《史记》中的篇章;为偏爱外国著作的学生推荐《巨人传》、《乱世佳人》等著作;与此同时,还要为学生推荐一些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报刊,像:《读者》、《青年文摘》等等,拓宽其阅读范围。

二、教学生正确阅读名著的方法

其一,将精读与略读有机结合。读书的方法因人因文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像:优美的诗文适宜诵读,议论文适合提纲契领的粗略阅读,而长篇小说适合采用评点方法。

哲学家培根曾说:“有的书只需要阅读其中的一部分,了解其梗概;但有的书需要细读、精读,反复阅读”。若学生精读时,可以教学生品读、背诵、写摘录及体会心得的方法。略读可以教学生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核心内容、抓住其中的片段等各种方法了解所读文章的主要意思,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信息。而精读与略读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将精读与略读有机结合,既能确保学生获得大的阅读量,又能确保阅读效果。

其二,教学生学会讨论阅读内容,探究所读文章的深刻寓意,这是学生真正领悟作品核心意义的重要方法。理解一篇文章要站在多个角度思考,这和读者本人的生活阅历、文化素养、思维能力等各种因素息息相关。当阅读完一部文学著作之后,通过广泛的讨论,集思广益,可以让学生对所读作品产生更广更深的认识,此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作品的多重意义,学生甚至可能会提出很多文学评论家不能想到的独特的见解。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启发、求同存异,逐渐触摸到著作的核心内容,进而获得最贴切、深刻的认识。讨论式的阅读方法,既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名著的内涵,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达到理解的最高境界。

其三,提倡自主阅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真正地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及其发展变化,灵活地为学生选择要阅读的书目。同时,还要不断探索新颖的读书活动形式,让学生对阅读名著产生浓厚的兴趣。当学生读完了大纲规定的必读篇目之后,要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地确定好读书思路、明确个人读书的方向,进而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阅读。不管是现代科技书、古时人文历史书等能够拿来阅读,这些书对于提高初中生的人文素养都有一定的帮助。无论学生选择阅读什么类型的名著,只要其乐于阅读,就能够从中获得丰富的精神营养。主张自主阅读,允许每位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本,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综合、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选用合适的课外阅读指导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只有调整教学的宏观思路和具体策略,教学活动才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目标才有可能得到落实。

课外名著阅读指导实践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其指导形式不拘一格,多种多样,教师需要依照教学进度灵活选用合适的指导方式。比如:合理安排一定的课时指导学生阅读,定期安排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组织课外阅读小组等等。

名著阅读作为语文课本内容的延伸,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其智力,陶冶心情,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故可以设计出生动多姿、形式新颖的课外阅读活动,并展示阅读成果,充分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激发其自豪感与求知欲望,促使其主动阅读。

其次,还要多鼓励、评价学生的阅读活动,使其对阅读产生兴趣,主动自觉地去阅读。比如:建立QQ群,让学生自由地分享、交流阅读名著、观看电影电视之后的感想,收集和阅读相关的专家评论、名家品评等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类似“名著知识知多少”的竞赛活动,开设“和名著人物对话”的语文活动课程,让一本经典的名著广泛在学生中间流传,对于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颁发奖状,并通知其家长,以促进阅读。

最后,指导学生明确阅读目标。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要让一位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兴趣的最佳方法,使他感到这门学科值得学习”。在课外阅读名著时,学生只有明确了阅读目标,才能提高阅读自觉性。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提升自身的注意力,对阅读材料的分析能力;同时当阅读完作品之后,还要能够从中汲取文化精髓,拓展文化视野,刺激思维,进一步唤醒个人潜藏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阅读促使个人养成爱思考、爱质疑的良好习惯,进而不断提升个人逻辑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首先,教师要明确要求学生每个星期至少写两篇随笔,从思想意识层面重视量的积累,且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反馈。按照心理学的定义:

习惯是一个人长时间积累养成的一种高度自觉的自动化行为,其会长时间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因此,教师在具体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名著习惯,比如:正确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以及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这些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会让学生受益一生。

其次,语文学习时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而阅读也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学生的阅读量要大,面要广阔,选择精华,当学生的阅读达到一定的量之后,其视野自然就会得到拓展,进而在以后学习语文的过程巾得心应手,渐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佳境。语文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时,要有计划地为学生介绍和课文相关的内容,使其进行扩展性阅读,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生学习《送东阳马生序》这篇课文时,可以为推升推荐《送薛义存序》等等,让学生充分理解“序”的文体特色。

最后,教师本人也不能充当学生课外阅读的旁观者,教师推荐给学生的书籍,自己要先认真阅读,并将阅读后的所思所感分享给学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上一篇:重庆整形医院简介下一篇:探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