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兰散文

2024-04-27

赏兰散文(共7篇)

篇1:赏兰散文

赏兰散文

清晨推开家里客厅玻璃门到室外花园,一阵幽香扑面而来:养的建兰之市长红开花了!在她含苞之始我就日日端详她的身影,记录她的成长,今日终于迎来了她的绽放。在姿态优美,纤长微垂的叶中,一枝直立的花茎上,开出两朵浅桃红色的兰花,另有三个花苞欲开还掩,观之清丽脱俗。她的香味清新幽远,贴近之处却又似有还无。她虽不在空谷,亦幽然独立,如斯美好。我的欣喜油然而生。

养兰已有数年。爱兰之心,源于十来年前。

当时是春节前夕,我随同单位领导到桂林去看望已退休多年的老领导。这位老领导,在当时单位历任领导中任一把手时间最长,历经了单位发展中最重要的阶段。在他任职期间,单位地质找矿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探明了闻名世界的特大特富矿体,授予单位的国家级、省部级等一系列荣誉接踵而来,可说是与单位一同栉风沐雨,创造和见证了单位发展篇章中的辉煌历史。退休之后,他搬到了桂林居住。在我想像中,他应该在美丽的山水间,高尚的楼宇小区中颐养天年。可是,到了他居住的地方,我大吃一惊!

嘈杂的公路边,一排毫不出奇的,外墙写着大大的“拆”字的平房里,一套简陋的两室一厅就是他的居所。随着朗朗的笑声,他健步迎了出来,老伴跟随其后。正值寒冷的冬日,已是古稀的老人衣着整洁,身穿一件中长皮衣,脖子搭着一条暗红格子围巾,头发往后梳得整整齐齐,面色红润,声音洪亮;他的老伴,一件中式红棉袄,满头银发挽起盘在脑后,端庄典雅,手腕上戴一个银手镯,轻声细语和我们打招呼,仿佛旧上海名媛。两位老人,在这个用的是简易木家具,地面是硬水泥地的陋室中,未让人觉得有一丝暮年落魄之感,又让我暗暗吃了一惊。

一阵寒暄过后,落坐下来,新老领导拉起了家常,老领导关心着单位的发展,新领导在一一介绍。在言谈间隙,我环顾四周。这样的家,在我们的职工中有很多,我去过不少,但在这里,一进来就总感觉哪里有不同。朝地上看,年代久远的水泥地,乌青光亮,不染一点尘埃;再看家具,原木色的沙发和一些小凳摆放得错落有致,擦得油亮;茶几上的茶具用洁白的绣有暗花的棉布垫着;再望向茶几旁、窗台及屋角,我知道答案在哪里了。茶几上,摆了一盆叶形细秀的兰,木格的窗台边上,小距离间隔的并排着至少五盆品种不一的兰,几个屋角,也立着数盆。这些兰,叶姿清雅潇洒,飘逸洒脱。凡软垂叶者,娇姿婀娜;斜立叶者,刚柔相济;直立叶者,雄健刚劲。顿时觉得这满室皆清奇雅致,徒增灵性,和神态自若的两老交辉相映。

我情不自禁站立起来,在这些兰花跟前,眼睛久久的定格在上面,耳边是老人爽朗的话语和笑声。数盆兰花在室,居然从根本上改变了这陋室的品格。方想起来时路上,听同行者说,老领导是北方人,极注重生活品质,在食不饱穿不暖的清贫年代,却爱兰已近成痴,几十年未间断的养着,皆是珍贵的各种下山兰。在任时,曾有一名矿老板前往他家中拜访,过后,他和人们说起在这位领导家,简直不敢直视他,只有仰视的份。我未想到的是,这满室的兰,依然随老人转辗南北,依旧如老人一样精神矍铄,从容自在。我凝神而想,究意是这满室的兰使当年叱咤风云如今低调安然的他豁达开朗,还是他宽厚的胸怀使这些兰如他般清雅超脱。我想,用三句话来描述他最为恰当:往事忘却看今日,犹有屋中芳幽草,夕阳余辉铸清明。

自此,生起爱兰之心并持久不衰。

其实,此前并不是不爱。只是在我心目中,兰自古以来就是君王臣候所拥高贵清雅之物,必是娇贵无比,寻常百姓一定难以伺候,除了仰而望之,是从不敢动下养兰之心。在老领导家看到他的兰,我才意识到兰原来是可以和主人一样随遇而安的。桂林回来后,动起了养兰之念。先是一些便宜的基本品种,从花市往家里带,一盆,两盆,还有从朋友养好的兰中分株出来,或是到外地旅行时,到花市走走,无意中收获一些好品种,还在网上淘一些比较珍贵之品。渐渐的,这些兰在毫无经验的我侍弄下,有的香消玉殒,有的顽强的生存下来。我也积累下一些养兰的经验,学会了鉴兰赏兰。现在,家中的花园里,有三十来盆各种品种的兰,春兰,墨兰,建兰,惠兰、寒兰皆有一些,矮种的,铁骨的,线艺的,高矮粗瘦,形态不一。

生性不够灵动的我,本不奢望所养之兰能按期开出花来。不是有诗云:“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观叶胜观花。”我借此安慰自己:全年未开花的――赏叶胜观花。日日出入家中映入眼帘的先是这些兰,与她们朝夕相处,浇水施肥,耳鬓厮磨,感情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乐趣也倍增。这些兰,春夏秋冬皆舒展着她们的姿态万千的`叶,让我逐渐学会了和她们一样气定神闲,也驱散不少工作和生活上的烦恼。长满盆后,也分出数株给亲朋好友一同分享。而一旦有哪盆兰步入花期,必惊喜不已,每日细微观察,并留存她的身影。

一路跌跌撞撞的摸索过来,养兰渐入佳境,近几年,每每有兰开出花来。12月到2月间,墨兰总长出两支花箭,花开时,一支花箭上常能有十来朵花。她的叶有50至60厘米长,紫褐色的花与碧绿的叶相融,可想而知其气势有多蓬勃。花开之时,满屋是极淡极淡让人不敢惊动的香味;2、3月,春兰芳华尽绽,花与枝皆翠绿色,花形如雀之灵,芳香袭人;瑞梅开出小小珍贵一朵,却幽香绕鼻。6、7月,大荷素心和玉红双娇先后吐露芬芳。素心的花茎长花7朵,花朵很大,花形如荷,浅浅嫩绿如玉,十分清香。玉红双娇柔美娇小,让人一见倾心。

这些花的形变化无穷,姿态万千,有的如荷,有的如梅,有的如菊,还有的像松竹……好似聚集了各种花卉的精魂,百花皆缩影在此。

花开时节,邀好友知己共赏。坐在花前细细欣赏、品味,简直是一种妙不可言的享受,美哉妙哉。能如今晨一样领悟兰花的灵动清幽,真可谓人生之一大乐事也。她是如此让人神清气爽,久久沉醉。

养兰数年,家中兰花长势越来越好,每每得到好友赞叹。虽然我仍旧是个新手,但也积累一些心得:对兰,一定要通兰心,知兰性。如:兰喜净、喜阴、需通风。培以兰花专用土石,长年以清水养之,宁干不沤,偶施小肥,不可过勤。我曾吃过这方面的亏,生怕她旱了瘦了,频而浇水施肥,却害她沤烂了根,黄了黑了秀美的叶,有承受不了者,直接失了生命。这些教训使我悟出:人有人的习性,草木有草木的习性,顺应其自然习性,就不难养好。而赏兰,更不必拘泥于历代文人墨客对兰花的品赏。源远流长的兰文化自不用说,让我们走捷径得以了解兰花丰富的内涵。然而,我最赞赏的还是革命前辈董必武先生的赏兰妙论。他称兰花有四清:“气清、色清、姿清、韵清。”生动地概括出了赏兰的精髓。

据我养兰以来按此论细细品味兰之气、色、姿、韵,确实,各种兰花之色都共同体现了一个“清”字的本质,素净的清雅、洁白的清纯、红紫的清艳、碧绿的清新……俱显出玉肌翠骨、纯朴雅丽。都说人如兰花,兰心惠质、内敛温润,我想,赏兰的最高境界,应是将这“四清”浸透自身,使己内外皆“清”也。

篇2:散文与散文教学

众所周知,散文是所有文学样式中最自由,最活泼,无拘无束的体裁。轻巧灵活,战斗性强,便于及时反映迅速变化的事物,富有现实性。

散文有时似银光闪闪的匕首,直刺敌人的心脏;有时像抒情诗,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有时如娓娓动听的故事,叙述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有时若水墨画,描绘山水草木、花鸟虫鱼。

散文的题材无限广阔,不应画地为牢,这可以写那不可以写,应以作者的个性、爱好、素质、经历、情感思想而定。现在正处在新世纪大变革中,应加强作品的时代感,用散文轻便灵活的形式,倡改革之风,赞创业之人,抒时代之情,绘神洲之美。把人民最关心的事情和心愿反映出来,体现时代的风貌,开阔视野,扩大自己的心胸怀,与时俱进,和人民群众共呼吸。

散文要有思想的光辉。散文家是用形象化的语言来刻画生活的美文家,也是思想家。凡是读者赞叹击节,印象深刻的散文,大都含蓄着鲜明的立意,闪耀着思想的光辉。思想越是崇高,作品的艺术光辉就越强烈,越有艺术生命力。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就是一篇好散文。作家在这个散文当中极力描写了父亲的背影,反映了伟大的父爱,所以它的魅力性,感动性对读者影响就高。

我们正处在新世纪的大变革、大建设、大发展的崭新时代,多彩的现实生活正在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新的任务,新的问题,新的思想,新的感情,新的道德观念,新的审美观念……要求散文工作者去体验、去观察、思索、反映,写出带有时代特色的,为人民喜爱的佳作。

一篇优秀的散文,几乎难以离开联想。所谓联想,就是指对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想象活动。由一事物过渡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当人们由当前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波及到另一事物时,都离不开联想。在这种联想活动中,事物的本质特征,更容易鲜明和突出,作者的思想认识也会不断提高和深化。

作者的知识积累,储藏愈厚实,对生活的感受愈敏锐,易于触类旁通,浮想联翩,文思泉涌。联想,在心里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回忆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联想还有助于举一反三的推理过程。特别是散文创作及其他的样式,联想有着增强作品艺术魅力的功效。

散文的联想,总是同精细的观察、细微的描述相结合。散文的画面,力求真实、具体、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同时也要做到含蓄、深邃,使人读之能临景生情。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回旋的余地愈大,则诗意的芬芳愈浓。联想,实质上是观察的深化,是此时此地的观察,与彼时彼地的观察融会贯通,否则,便没有感受的加深,思想的升华,诗意的结晶。如果说,精细的观察,为作者采集了丰富的矿石,那活跃的联想,则是对这些矿石的冶炼和加工。

联想不是凭着个人的闪念所得,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要让联想的翅膀飞起来,没有渊博的学识,没有个人的创造性和激情,没有广大的爱好空间,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大空间,是高飞不起来的。只能像蓬间雀那样在草间徘徊,而不能像大鹏那样展翅万里,自由傲游天地。

以上谈了散文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下面来谈谈对散文教学的一点拙见。

语文教师进行散文教学前一定要全面认真备课,做好各方面的教学手段,掌握散文的主要特点,深刻理解散文的各种表现方法和手段以及作家的主要思想情感和意义。例如,冰心的《小桔灯》,这是作者的散文名篇,篇幅短小,构思精巧,语言优美生动感人。这样的美文,既能让学生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以得到审美的熏陶。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体现教学的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主动学习。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过多地分析、讲解,结果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浪费了时间,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参与的程度是学习好坏的重要因素。

阅读教学主要以课本作为凭借,因此读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如果学生不读书,或学生读书不充分,即使教师讲的再精妙绝伦,学生也不会有多少收获,更难有深刻的体会。读的过程是学生对文章的感受、理解、吸收的过程,也是想象、加工、创造的过程,它可以把无声的语言化为渗透自己感情、意识的有声语言,这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应是学语文的根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先自由朗读整体感知,再重点朗读品味鉴赏,最后是集体朗读深入体验。

当然,“读”只是阅读教学的第一层面,要进一步知其然,就需要质疑和释疑了。在课堂讨论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一些问题,如“文中写了哪些景物?作者笔下的景物描写给你怎样的印象?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你是如何感受的?”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尤其是在研读赏析环节中,教师不要过多限制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景物、段落、语句来进行品味,给学生较多的空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讨论中学生自己思考,相互答辩释疑,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课堂气氛活跃。

在学生反复研读课文,并对课文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适时地予以引导,帮助学生总结一些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和写好此类文章的方法,这样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学会赏读文章,学会观察描绘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

摘要:散文是所有文学样式中最自由, 最活泼, 无拘无束的体裁, 题材无限广阔。优秀的散文, 几乎难以离开联想。联想, 总是同精细的观察、细微的描述相结合, 是观察的深化。散文教学前一定要全面认真备课, 做好各方面的教学手段, 掌握散文的主要特点, 深刻理解散文的各种表现方法和手段以及作家的主要思想情感和意义。

篇3:把散文当作散文读

读不懂散文吗?这与生活阅历浅、阅读积累不足、审美经验欠缺、阅读方法不当等因素有关。但是,在查找这些原因前,请先问问自己,有没有把散文当作散文来读?

读散文,不要把精力放在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故事情节的曲折上,而是要努力体会作者由人物、事件所生发的真挚情感和人生感悟。

读散文,不能锱铢必较以求获取某种特定的知识或明白某些具体的事理,而应设身处地,尽可能融入文本去体验、感悟、生发。

散文描写的人物、记述的事件往往是真实的,记述的事件可以只是个片段,不必情节完整,更不讲究曲折。

一篇散文中往往有展示作者情与思的文段,即便没有,阅读时也一定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的情与思。

不同文体的文本,写作内容侧重不同,写作手法不同,语言风格不同,因而阅读理解的方法与侧重点也有差别。拿到一篇散文,却没有把它当作散文来读,显然从源头上导致了读不懂文章、答不好题。

别把散文当小说读。

散文,特别是一些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很容易让人“走眼”。

可以说,散文是属于“此地”的,内容往往是作者身边的真人真事(当然会进行一定的选择与提炼),抒写的是作者的真性情、真体验、真感悟。更通俗地说,散文,特别是写人记事的散文,写的人、记的事都是真实的,作者会借此生发开去,或抒发自己的生活感受,或表达对历史、人生的哲学感悟。

而小说往往是属于“彼岸”的。这“彼岸”可能是人类社会的集中缩影,如巴尔扎克描绘的19世纪欧洲的生活景象;也可能是人们想象中的世界,如金庸笔下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活。无论如何,小说一般会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具体的环境背景等。处在“彼岸”的它们常常是虚构的,通过合理的虚拟、想象、联想、幻想等手段,描写和反映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可能存在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人和事。

所以,别把散文当作小说来读。特别是阅读写人记事的散文,不要把精力放在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故事情节的曲折上,而是要努力体会作者由人物、事件所生发的真挚情感和人生感悟。

朱光潜先生曾假托一棵古松,说木材商人看到的只是可以派作实际用场的木料,一心盘算的是“生意经”;植物学家看到的只是一种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裸子植物,琢磨着应该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并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长久;画家则什么都不管,全身心投入,欣赏它苍翠的树色、盘曲的枝干以及昂然高举、不屈不挠的气概。

这个比方饶有趣味,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我们切不可当木材商人和植物学家。阅读散文,不能像读药品说明书或事理论述文那样冷静、客观,锱铢必较以求获取某种特定的知识或明白某些具体的事理。阅读散文,应设身处地,尽可能融入文本去体验、感悟、生发。

比如2012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选文《母亲的中药铺》,不是在介绍中药知识,让人懂得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道理;2013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选文《牛铃叮当》,也不是在说明水牛的筋络结构,让人“目无全牛,切中肯綮”。它们写的都是作者最熟悉最亲近的人和事,通过对这些人和事的记述,抒发自己凝结在心底的真挚情愫和人生感悟。

细心的同学可以发现,有的试卷会在文本的最后标注选自何处,如果选自《散文》《美文》等散文类的刊物,这显然就是一篇散文。然而大多数试卷并不提供这类信息,这时怎么来判断文本是不是散文呢?

前面在谈别把散文当小说读的时候已经提到,散文有别于小说,如果写人记事,其描写的人物、记述的事件往往是真实的。同时,散文记述的事件可以只是片段,不必情节完整,更不讲究曲折。

此外,散文饱含作者的情与思。我们常说散文“形散神聚”,这个“不散的神”,就是作者的情思。散文中无论是写人、记事、描景,都是为了抒写作者独特、深刻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所以,一篇散文中往往有展示作者情与思的文段,即便没有,阅读时也一定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的情与思,由此得到深刻的感动或丰富的启悟。

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描写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光之前,有一段内心独白: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作者通过描写夜间“我”在荷塘边散步时独特的感受,从字里行间透露出高洁的人格、脱俗的美学趣味以及对人生的态度:厌倦一切卑俗的烦扰,只想寄身于一个静谧的世界中,哪怕只是暂时的清净,也可以抚慰烦闷的心灵。

篇4:理解散文特征,重构散文有效教学

一、散文贵在处处有“我”。

1. 散文中有“我”的存在:

正因为散文中有“我”的存在, 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握每一位作者、每一篇散文情思的独特与深刻, 切忌出现肤浅化、概念化、标签化的“主旨”。

对于《背影》这样的经典作品, 要破解文本, 就要从文章的最后一段开始。这是文章的收穴之处, 隐藏着《背影》之所以“好”的秘密, 也蕴涵着《背影》文学经典性的最重要的潜质。因此,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体会。第一, 在主题内容和思想上, 朱自清虽“只是写实”, 却真切地写出了父子之间的血缘关系, 会有摩擦, 也会有波折。由此可见, 《背影》不像一般同类作品那样简单、浅显, 即便失去了“纯情”, 却收获了家庭、人生等多个角度的复合的厚重的体验。第二, 只有发现了《背影》中轻易不露真容的“豹尾”, 才能发现《背影》在艺术上的讲究与到位, 即对文章结构、情感表达、语言选择等多方面的控制, 这种控制是那样强大有力, 又收放有度, 浑然天成, 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写《背影》其实用情极深、用力极猛, 处处可见“我”的身世经历, “我”的情感所在。

2. 散文中没有主人公的问题:

散文教学的关键不是抓人物, 而是找到作者最想说的那句话。即便是叙事性散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也要有别于小说的人物分析。有的老师在对《背影》进行教学设计时确定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本文抓住人物形象在特写环境下的典型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手法。这些都是吃力不讨好的教学策略, 属于小说教学的范畴。散文中的“我”是“我之情”“我之意”“我之志”———“我”之思想感受, 只有抓住“我”之情感所在, 才是散文教学的重点。

二、现代散文越来越重视思想、理性、理趣。

“情”是散文的命脉和魂魄。因此, 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散文“思想”, 不要止于简单抒情、议论, 还要结合文中的“形象”来感染读者, 体会其中的哲思。

例如《囚绿》一文, 作者用大量篇幅极言对绿之爱, 为“囚绿”铺垫;接着用繁笔写“囚绿”之执著, 最后却不得不放“放绿”。“放绿”部分是文章主题所在。有前两部分的恣情抒写, 步步“放纵”, 到这一部分文意逆转, 猛然收住, 不仅造成了文势的变化多姿, 在主题的揭示上更是发人深省。“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珍重”一词, 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 以及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

三、精读文章, 品味文章的语言。

著名作家柯灵说过:散文的文字虽小道, 却是探察内心的窗口。品味散文的语言, 主要是品味散文的重点语句。把握关键句, 对于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至关重要。

1. 重视文中反常的语言:

散文中有些语言看似反常, 实则含义深刻, 我们一定要重视这样的反常性语言。例如《家》一文, 作者把家分别比喻为“一只船”、“温暖的港湾”、“永远的彼岸”。这三个比喻层层递进, 表达了家不仅是港湾, 而且从人生的起始到终结来看, 家还是永远的岸———它既是每个人登临人生世界的起步之岸, 又是每个人离开现实人生的离别之岸。

2. 重视对文章结构有影响的语句:

有重要代词的语句;运用修辞的语句;能揭示文章主旨、概括段意的语句等。因为这些语句在文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伊瓦什凯维奇的《草莓》一文, 教学中要真正把握作者的构思之美, 就要帮助学生抓住文中的重要语句。一是要抓住一些直接抒情的句子。如“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 似水流年, 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等。二是要抓住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如“有所剥夺, 也有所增添”。三是要抓住在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如第2段中的“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 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这一句引发了联想, 引起了下文。

3. 重视文章的结束语:

很多散文都采用了“卒章显志”的写法, 这样的语言是文章的神, 要言不烦, 以一驭万, 如果说全文是“画龙”的话, 那么这样的语言就是“点睛”。例如《废墟的召唤》的结束语:“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唁这一段凝固的历史, 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篇末点题, 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悲剧, 不要忘记现实的召唤, 给读者留下了绵长的思索。

四、抓线索, 理文脉, 理解作者情思。

宋人陈师道认为:“读书如禹治水, 知天下脉络。”就散文而言, 线索最重要, 材料是依赖线索展示的, 思想是随线索发展的, 事理是循线索演绎的。

写人叙事类散文, 所叙事情虽不完整, 但总有一定的情节性, 因此应当从情节方面寻找线索。例如《永久的悔》一文, 通过记叙“永久的悔”的具体内容:家庭的基本情况, 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及母亲的艰苦生活三方面, 达到扣题———作者后悔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结果造成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结果。

写景状物类散文, 或寄情于景, 或托物言志, 物象和情感在文中总是具体可感的, 所以抒情散文的线索可以从面面展开的层次或从作者与借托物之间的关系方面寻找。例如《白杨礼赞》一文, 要引导学生明白本文赞树的目的是赞人, 但不直接说, 而是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 采用含蓄的形式用白杨树表现对北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纵横决荡、誓死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紧密团结、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的讴歌。

议论哲理类散文讲究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阅读时要注意分析推理过程和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注意画出各段的中心句, 从而了解作者思维流程中的每一个凝聚点。例如《更浩瀚的海洋》一文, 作者用七个相同的行文思路, 为读者描绘了七个场面和在其中活动的七个人物。作者在描述每一种人后, 都用“我”和“我的心”的对话, 对那种人进行否定, 并以“不配看见我的身体”为理由, 继续理想之所追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中描绘的七种人生状态进行归纳、讨论, 体会作者执著追求理想境地的精神品格。

篇5:散文与散文家

散文形式多样,犹如人的姿态,韵味丰赡,恰似霍华德·约翰逊销售的冰淇淋。散文家清晨起来,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从他那眼花缭乱的衣服中挑选出他所要的外衣:他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心境和所需的主题,自由地选择,且不论是他是哲学家、骂人者、诙谐士、讲述人,还是知音好友、学术权威、吹毛求疵、热心人士。我热爱散文,始终不渝,自孩提时代就跃跃欲试,试着将我幼年的思想与稚嫩的经历形诸笔墨,强加他人。我写的散文最早变成铅字,是在《圣尼古拉杂志》上。按当时的想法,我还是倾向于取散文这种形式(或者说是无形式),不过我也清楚,在20世纪的美国文坛上,散文几乎是毫无地位可言的。散文家必须满足于自己封赠在头上的二等公民的桂冠,这是小说家、诗人或剧作家所不曾享有的。一个瞄准诺贝尔奖或是其他荣誉的作家,最好写小说、诗歌或戏剧,而让散文家去神游四方,满足他那自由瀟洒的生活,享受那散漫不羁的种种快慰。

不过散文家也并非无所不为,像坑蒙拐骗之类就为他所不齿。因为那样一来,他很快就会被识破。德斯蒙德·麦卡锡在渡藤公司1928年出版的《蒙田文集》序言里称蒙田“天性坦诚”,这是散文家最基本的素质。散文家即或越轨,也有限度;散文形式虽然松散,却有法则,亦有自己的课题。这些法则和课题会立刻变得明朗,成为一种制约因素,以约束那些仅仅因为自己思绪泛滥,或因心血来潮,甚或胡思乱想而提起涂鸦者。

我想有些人认为散文是利己主义者的最后归宿,是一种违背他们趣味的扭捏作态、自私自利的形式。他们觉得,一个作家不要自以为是,总以为他那些微不足道的阅历或是烦琐细碎的见闻让读者感兴趣。他们的批评也不无道理。我深知,我生性就自我陶醉,自私自利。将我自己刻画成这样,表明我对自我的过分关注,而不太在意他人。我穿过无数件衬衫,也并非所有的都合身。不过在我心灰意懒,怅然若失之际,我便轻轻打开衣橱的门,在那精彩纷呈的里面,就藏着米歇尔·德·蒙田的披风,还微微地散发出樟脑的气息呢。

The Essay and the Essayist

The essayist is a self-liberated man, sustained by the childish belief that everything he thinks about,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to him, is of general interest. He is a fellow who thoroughly enjoys his work, just as people who take bird walks enjoy theirs. Each new excursion of the essayist, each new“attempt”differs from the last and takes him into new country. This delights him. Only a person who is congenitally self-centered has the effrontery and the stamina to write essays.

There are as many kinds of essays as there are human attitudes or poses, as many essay flavors as there are Howard Johnson ice creams. The essayist arises in the morning and, if he has work to do, selects his garb from an unusually extensive wardrobe: he can pull on any sort of shirt, be any sort of person, according to his mood or his subject matter-philosopher, scold, jester, raconteur, confident, pundit, devil's advocate, enthusiast. I like the essay, have always liked it, and even as a child at work, attempting to inflict my young thoughts and experiences on others by putting them on paper. I early broke into print in the pages of St. Nicholas. I tend still to fall back on the essay form(or lack of form)when an idea strikes me, but I am not fooled about the place of the essay in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letters-it stands a short distance down the line. The essayist, unlike the novelist, the poet, and the playwright, must be content in his self-imposed role of second-class citizen. A writer who has his sights trained on the Nobel Prize or other earthly triumphs had best write a novel, a poem, or a play, and leave the essayist to ramble about, content with living a free life and enjoying the satisfactions of somewhat undisciplined existence.

This is one thing the essayist do, though-he cannot indulge himself in deceit or in concealment, for he will be found out in no time. Desmond MacCarthy, in his introductory remarks to the 1928 E.P.Dutton & company edition of Montaigne, observes that Moutaign“had the gift of natural candor”. It is the basic ingredient. And even the essayist's escape from discipline is only a partial escape: the essay, although a relaxed form, imposes its own disciplines, raises its own problems, and these disciplines and problems soon become apparent and act as a deterrent to anyone wielding a pen merely because he entertain random thoughts or is in a happy or wandering mood.

篇6:赏兰散文

散文相较于小说, 它的受众面积显然要更狭小一些。少了跌宕起伏的情节, 缺了血肉丰满的人物, 一篇小小的散文到底凭什么打动读者, 甚至让读者深深地为之着迷呢?难道仅仅凭借我们在日常散文教学中所反复强调的那古老的散文写作规律——“形散而神不散”, 我们就可以说服我们的学生体会到散文独特的美吗?

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年轻的鲁迅在仙台师从藤野先生学医期间, 为了好看的缘故, 在完成讲义的解剖图时, 故意将下臂的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事后藤野先生找到鲁迅“……自然, 这样一移, 的确比较好看一些, 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 实物是那么样的, 我们没法改换它……”[1]科学不可能完全等同于艺术, 科学强调的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的东西, 而艺术却强调的是人的感觉, 显然它带有更强的主观色彩。如果承认了这一点, 再去反思一下我们平时解读散文的过程:先看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接下来分析为了抒发这样的情感作者组织了哪些材料。这样的阅读过程无异于是在对散文进行一种客观地解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缺乏美感, 而且它似乎也很难让读者体会到散文的美。将这样的理念用于高中语文教学恐怕也仅仅是教授学生如何更好地应付考试, 却很难激起青年学生对于散文的热爱。那么到底该如何去读散文, 我想应该读出散文的散文味, 尽量去体会不同散文不同的美, 去感受作者的个性情怀, 个性格调。

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尔有一句著名的论断——“我思故我在”。孙绍振先生则将其幻化为“我感故美在, 我不感故美不在。”[2]散文, 实际上传达地就是一种感觉, 是个人的一种审美经验!作者的某一次经历让其感受到了一种细腻深刻的美, 接下来, 他将这种体验诉诸文字, 从而将自己特殊的感觉准确地传达出来。因此, 相较小说而言, 散文往往带有更为浓厚鲜明的个性色彩。以实际的生活经验来看, 越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东西, 就越不可能是那种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一眼望得到的美。以朱自清的散文为例, 欣赏他的, 热情地称颂“……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 除冰心外, 文章之美, 要算他了。”[3]不喜欢的则毫不留情地批判“想象不够充沛……欠缺开阖吞吐之势……句法变化少, 有时嫌太俚俗繁琐, 且带点欧化。他的譬喻过于明显, 形象的取材又过于狭隘。至于感性, 则仍停留在农业时代, 太软太旧……”[4]。其实赞美也好, 批判也罢, 都围绕着朱自清本人的创作展开, 他们都承认朱自清的散文带有极强的个性色彩, 只是作为读者在阅读时有不同的喜好而得出不同的评价罢了。仔细留意一下不难发现, 大多数读者在阅读散文时往往会呈现出一种类型化的需求。有人喜好周树人的睿智犀利, 有人赞赏汪曾祺的平和冲淡, 有人推崇舒舍予的温暖, 有人偏爱郁达夫的冷清……就想听歌, 有人专听某一个歌手, 有人为着类似的曲调, 有人则冲着优美的歌词。读散文时, 散文的文字美, 以及文字背后所透露出的格调, 都会成为我们喜欢某一类散文的理由。我想这里所说的格调便是“散文味”吧!

“散文味”或者可以说就像一个人所散发出的气质。作家本身的气质会决定他的散文所散发出的“味道”。在中国现当代的散文作家中, 郁达夫也是一位极富个性色彩的作家。《故都的秋》中一句“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便摄住了他笔下所描绘的故都北京秋日里的花花草草、闲人闲事的魂魄。这里最值得玩味的莫过于“悲凉”二字。“清”“静”当然令人回味, 古往今来也不知有多少文人写下了清静的秋的文字。可郁达夫所表现的“北国的秋”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便是他眼中看到了故都秋景中诗意的悲凉, 并且将这“悲凉”当作一种美来加以怀念欣赏!于是在他的文字中, 我们看到了郁达夫所怀念的北国之秋出现在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上, 他想念西山的虫唱, 玉泉的夜月, 潭柘寺的钟声。没有故宫的熙熙攘攘, 没有颐和园的摩肩接踵, 他所钟爱的都是些幽静、古老的所在。他甚至刻意过滤掉了秋阳下那五光十色的景象, 于是中山公园里花团锦簇的秋菊不见了, 景山上红黄相间的霜叶也消失了, 只留下冷冷淡淡白色蓝色的牵牛花, 以及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衰草。而且, 不仅在视觉上作者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还有听觉。在《故都的秋》中, 听不到繁华市井中交易的喧嚣, 听不到胡同深巷里小贩的吆喝, 只听到悠远的钟声、萧索的鸽哨。甚至郁达夫在嗅觉上也只偏爱连气味也没有的槐花的落蕊。细细比较, 我们会发现, 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少了老舍《北平的秋》中的五光十色、热热闹闹。也没有林语堂《动人的北平》中的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故都的秋”只是郁达夫一个人感受到的宁静自然之美。这种美和他的文化修养以及与众不同的个性存在莫大的关系。也许别人并不觉得北方那稀里索落的秋雨有什么味, 也不觉得都是闲人悠闲微叹的问答, 可郁达夫偏偏“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这北国的秋天。

仔细品味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会发现, 他对于秋的描绘既不同于“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悲凉, 也不同于“我言秋日胜春朝”“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豪迈。他对于秋的审美有其独特的个性, 那样一种感受是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所迥然不同的。中国古代的传统文人经常会在诗文中表现秋天,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秋天在四季中是最富诗意的。然而, 在绝大多数时候, 由于个人经历、人生际遇的关系, 这些文人在秋天里是孤独痛苦的, 秋只是他们作品中深沉悲凉的底色, 而非单纯地欣赏对象。马致远写下“枯藤老树昏鸦”, 只是为了感慨“断肠人在天涯”。范仲淹吟唱“碧云天, 黄叶地”, 也只是想引出“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秋天在古代极易引发文人骚客感伤的原因自不必多说, 在古诗文中还有一类将秋天的格调表现得极其高远的, 则更多的是政治家的专利。从刘禹锡、黄巢, 直至毛泽东, 他们那表现秋天的诗词中异乎寻常的高昂的调子, 实际上更多的是他们作为政治家的一种独特的临秋情怀。郁达夫和他们都不同, 他对于北京的秋日的描绘是将秋的深沉、萧索甚至衰亡当作美来欣赏。趣味独特的作者偏要在繁华的北京城租一椽破屋去玩味扫帚在地上留下的细腻的灰痕, 甚至还有无生命的衰草、落蕊。这样的心境, 估计只有“诗鬼”李贺那种以死亡恐怖为美与之相类似。众所周知, 郁达夫曾留学日本。日本传统文学中的幽玄美、物哀美本来就推崇将苦闷、忧郁、悲哀作为美。川端康成就曾直言不讳——“悲哀这个词与美是相通的”[5]。在日本期间, 郁达夫必定会受到日本文化的深刻影响, 以至于他的文章才显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个人色彩。

可以说《故都的秋》中的全部文字都是郁达夫自己的独特经验。他对于北国之秋有一种深沉的爱, 它青睐北方郊外那种“悲哉, 秋之为气”, 他会为那种“胡笳互动, 牧马悲鸣”的哀感而泣零。他是这样一位感性的作家, 假若你欣赏这样一种气质, 你就会深切地体会到他要表现的“草木摇落, 金风肃杀”的美, 也必定会喜欢上他所描绘的“严肃、凄凉、沉静”的北方之秋。

其实, 不仅仅是郁达夫, 每个人的散文恐怕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散文真正的美也就在此。为什么不去仔细品味散文中五彩缤纷的个性呢?要知道, 品读散文就像与不同的人闲聊, 在散文中, 我们结识不同的人, 看到他们别样的生活状态, 或许我们会体会到他们的甘苦, 会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落泪, 这恐怕才是阅读的真正乐趣所在。我总固执地坚持读出散文的散文味要比简单地从情感、材料的角度解剖文章有意思得多。毕竟, 优秀的文章都是浑然一体的。

读出散文的散文味, 去读林语堂的广博, 去品谢冰心的清新, 去了解陆蠡的自我剖析, 去感悟史铁生的艰难成长。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欣赏散文真纯的美。

摘要:读出散文的散文味, 去读林语堂的广博, 去品谢冰心的清新, 去了解陆蠡的自我剖析, 去感悟史铁生的艰难成长。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欣赏散文真纯的美。

关键词:散文,散文味,《古都的秋》

注释

1[1]鲁迅.藤野先生[M] (选自《朝花夕拾》) .

2[2]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3

4[4]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篇7:不端“散文架子”的散文更好

我写这类短文,如果从青年时代给地方报刊投稿涂鸦,写那些零零散散的教育随笔算起,也已达半个世纪了。那时候似没有“学术散文”这一称呼,札记、评论(后来有一种小评论,实在是大批判,应不在此列)、小品(有科学小品)、笔记、读后感都是有的,因为鲁迅的关系“杂文”一语更是流行,像《门外文谈》《上海文艺之一瞥》等说文论史,均可视为这类学术性杂文的典范。“学者散文”的概念也沿用过,特别是读了王了一(王力)先生的《龙虫并雕斋琐语》,十分仰慕。但那些散文偏不谈学术,而只谈战时生计,“学者”仅是作者的身份,并不是文学的身份,虽然字里行间骨子里仍不免透出书斋的底色来。这些年,才渐渐有了“学术散文”一语。我自己早年的几篇谈作家个性化的信纸信封、谈海派京派文化的各种浅陋文字,竟也被执行宽大主义的编者收入几种学术散文选集中去,不知不觉接受了这种文体,以至今日还有了这个专门的集子露面。

那么,何谓“学术散文”呢?我想套用唐弢先生他心中的“书话”应写成什么样子的话,来试着分辨阐释一下。唐先生以《晦庵书话》闻名于世。他的书话体,依我看具有浓冽的学术兼散文的色彩,所以他提出的要求是:“书话的散文因素需要包括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它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晦庵书话〉序》)我自写这类文章,几乎一开始便遵循着这几个“一点”:大凡挖掘出零星的新材料了,有了些与别人不同的看法了,但料子还不够做大衣长衫,写不成长篇论文的,便作成短文;追求文采却不允矫饰,笔调在松动些的论文和活泼不过分的散文之间。这即是学术散文。

回想刚开始写这类文字的时节,一般的环境多半是这样:在两次学术思考的间隙,在完成了一篇论文或一本论著需要喘口气的当儿,正巧有报刊编辑约稿,恰好还有点边角余料,有点想法,于是用一天到两天时间涂抹成一篇小文,三四千字,五六干字不等,正是“瓮牖剩墨”(王了一语)的境地。这么说,并无轻佻之意。我说的是真实的写作状态,是学人文化休息的副产品。什么是“休息”?天天行走的挑夫,坐着便觉是歇着了;日日坐冷板凳的职员呢,当“驴友”钻山过河行走那才叫休息。通俗文学研究者看武侠肯定是正经工作,航天科学家或数学家读金庸方是养脑子。所以说,休憩状态写“学术散文”并不辱没学术和散文。我经常觉得专门的散文家要不得。散文家一旦端起散文架子,尤其是端起了“抒情”架子,咿咿呀呀不止,会让人受不了。最好是不以散文为专业的人一齐跨界来写:小说家写富有细节人间味的散文,诗人写带感情且带韵律的散文,戏剧家写人生纠结不开的散文。这其中,学者就应该保持他那饱满的书生气,有余暇便写点有知识有学问并有长短句的文字。开初不必当回事,可它自会生长,出苗挺茎抽叶,转眼间长成葱茏草木,有了独立的气候,这便是学术散文了。

2010年秋,河南大学的《汉语言文学研究》以全新的面目改版,编辑来找我开一个栏目,我拟了“石斋语痕”这个总题,正式开张,专意写起学术散文来。这里编入第一辑的,便是依时序排列的五年的全部栏目文章。第二辑是我参与写作以文学广告为核心的编年史的产物。第三辑是同时期所写的也符合这种规格的文字。我在这些年里长期尝试这种文体,认为选题不妨杂些,写法可采用材料阐释、笔记批注、实地考证、读书劄记、答读者问、名作重评等多种多样。现在的形式受材料的束缚,显得还不够开放,散文的味道也还不够醇厚。

在确定本书书名时,我顺理成章便采了“石斋语痕”四个字。这并无多少微言大义,仅是“写实”。不过是申明,自己是在一个摆满石块的书房里用功,“杭育杭育”留下了一点文字的痕迹罢了。我喜欢石头,因其坚实,同时不乏圆润,正合王瑶先生所持做人宜外圆内方之说。石头本身便显方圆二体,历来为中国文人珍爱,认为是精魂足可寄托之物。至于书房起名小石居,实在是寒舍狭仄,不堪负重,只宜在书案、台架、文橱上放置细微顽石,无须用厅堂院落来承载的意思。玩石头,最初是受老作家、老馆长李準的影响,跟着他到山东、河南看石;后来是每星期得闲到附近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去访石;现在则是每到一地无论国内国外,先要问石。家中则是凡能放石头的地方都已石满为患。于是坐拥石头城,读写我文学,此为我的幸运,岂有他哉。

说到运气,今日能将几年来的旧作在“学术散文”的名义下而集合,而出书,又逢我年龄上一个可纪念的日子,也算其一吧。感谢师友们的正面相助,学生从旁给予刺激,引我在商业大潮下自顾自走我的学术之路。感谢河南大学文学院和《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社同仁的支持,感谢河大出版社及我的责任编辑的辛劳,是你们多年如一日地给我以鼓励、鞭策,才使我有了将拙文汇集起来的勇气!

现在的人,寿命大大延长了。我读过一本世界史,说这是地球的生态使然。人类对于这个生态现状负有责任,也享有成果。所以至今我还可以在这里饶舌。夕阳的年纪,总还存留着中年后期的生命感觉。但这种感觉会不会被某种突然降临的力量所打断,也是不可测的。至少我要在这长长的文化休息时段里,将短文继续写下去。拿得动笔的时候就不嫌笔重,就不封笔。

上一篇:标签初二作文550字下一篇:写照词语的解析及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