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清明节诗歌

2024-05-24

小学清明节诗歌(通用18篇)

篇1:小学清明节诗歌

思念

一年,和一年之间

一些粗粝的东西

在磨,磨短那些思念

磨短不经意的来,和不经意的去

黄土,隔开生,或者死

然后,在尘埃里

树一块碑,碑上会覆上尘土

尘土上边又会覆上尘土

直到我们

终于挖不动

任何一锹新土

再也无法用一个日子

盖住,厚厚的尘土

【小学生清明节诗歌(通用6首)】

篇2:小学清明节诗歌

(一)

清明的雨呀纷纷扬扬,

就是咱们的热泪涌出心房。

先烈呀,今天咱们集合在一起,

向您敬礼!为您歌唱。

咱们就像纪念碑边的小松树。

时刻守卫在您的身旁,

咱们就像墓地上的鲜花,

向您送去问侯,向您送去芬芳。

清明的雨呀就是点点滴滴的音符,

谱写出英雄的篇章。

(二)

想当年,抗日的烽火燃烧大地,

在腥风血雨的日子里,

多少将士迎着风雨英勇出击。

为了华夏的锦绣河山,

他们面对敌人的屠刀,笑迎明天;

八年抗战换来了壮烈的胜利。

想当年,解放战争的军号响彻天地;

有多少英雄在枪林弹雨中所向无敌,

为了华夏儿女的翻身解放,

他们高举火炬冲破黑暗,

星星之火在亿万人民心中点燃。

(三)

在白雪皑皑的森林里,

她的英名至今代代相传。

轻盈,醉在这无助的尘世

点一烛清香

膜拜一生的寂然

闪烁间

回忆打开,排山倒海

层次分明的年轮

回应着无情的钟声

清明的泪眸,清明的心灵

在清明节里,静默,安心

更盛大的祭礼。

没有比被人民永远缅怀

更崇高的奠仪!

你的碑文就是

人民铭刻于心的

你的丰功伟绩,

气壮山河的壮举。

抑或平凡中的点点滴滴

却因为你真情的浸润,

璀璨如星

光彩熠熠。

我用灵魂

虔诚的抚摸

你短暂却永恒的生命

凝聚成的文字,

每一次触摸

我蒙昧的灵魂都如经历

脱胎换骨的.洗礼;

我被欲望荒芜的良知

都在接受刑罚与拷问。

所有洁白淡雅的花朵

都应堆簇在你的墓前,

这就是你风华的延续,

这就是你音响的凝聚。

所有悲悯的心灵

都应接受你的检阅,

即便就是伪善的凭吊

那也就是敬畏,

那也就是卑微

在高尚面前的惊惧畏缩。

站在你的墓前,

我感知着我的心在滴血!

慨叹苍茫的天穹

谁的堕落

让你们的荣光

为他们的腐败陪绑?

就是谁的糜烂

篇3:小学清明节诗歌

中国新闻网消息,为期三天的首届北京诗歌节前不久在京落幕。 由中国诗歌网主办的“国人记忆: 中小学课本里的诗(1949-2015)”公共空间展,在首届北京诗歌节上亮相。这是1949年以来第一次对我国通用中小学教材里的诗篇进行系统梳理。该展览从1949年到2015年全部人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挑选出近100首现代诗歌,划分为“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大建设”、“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新世纪” 五个单元。“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除了五个现代诗单元,20首最受中小学课本“青睐” 的古体诗 词被单独 设为 “ 古诗单元”。看罢该展,诗人祁国表示心情比较复杂。“前三十年的诗歌,用一句话很难描述。后三十年诗歌, 给语言带来的变化、给诗歌带来的变化,还是让我们对这个时代充满自信的。”在他看来,诗歌给了自己想象力和情怀的给养。而对于当下的诗歌教育,诗人远村认为核心应该是情趣的培养。“当代生活的科技发达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快速导致了人的情感被挤压,好像一点情趣都没有了”,他说,这会让人的见识特别小,人的自我和本性弱点随之越来越凸显,于是街上有人摔倒没人敢扶。“整个当代生活,生活挤压了情感的趣味,成了人的精神往上发展的障碍。”在他看来,诵读是诗歌教育的最正确方式。 “对诗,不要局限于主题、字和句, 这样格局太小。要有对整首诗的意境进行解读,这是诗歌教育现在比较缺少但又是必须的。”

篇4:小学清明节诗歌

【关键词】唐代 清明节诗歌 文人情感表达

在古代节日中,清明节和寒食节、上巳节时间相近,后来清明节承袭了以上这两个节日的特点,并且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一代代流传下来。对于唐人而言,清明节丰富了他们的节日生活,而且很多文人也以清明节为主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这对于我们研究唐朝人的精神世界,深入探究唐代的民俗生活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清明节主要是为了祭奠亲人,因此透露出一种伤感的情调,正因为如此,无数文人骚客才会在这个节日里感慨自己的身世、思乡怀人。笔者主要从唐代清明节诗歌中探讨文人如何表达惆怅失意的情感。

一、落第失意情绪的表达

在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主要负责为统治阶级选拔优秀的人才。广大士子主要是利用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然后才得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历朝历代的科举考试竞争极为激烈,很少出现“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情况,从无数落第者的痛苦中也可以看出科举考试的难度。唐代著名诗人孟郊曾经在《落第》一诗中这样写道:“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谁言春物荣,独见叶上霜。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后来,孟郊又写了一首《再下第》。他连续两次参加科举考试,但结果都是落第,可想而知孟郊的惆怅心情,虽然眼前春光烂漫,但诗人认为也是叶上冰霜,连续两次千里迢迢来到长安,但是最后的结果都不尽人意,只能含恨而归。因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科举考试不代表荣耀,更多的是痛苦。如果当时正值清明时节,这些文人就会把自己的落第情绪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下面主要以顾非熊为例进行分析。

清明节本身就会渲染一种惆怅、伤感的情感,如果在清明节落第的话对于文人而言无疑是双重心理折磨。文人墨客借助节日的伤感进而将自身的失意婉转地表达出来,这也是清明节诗歌的一种独特之处。顾非熊是顾况的儿子,气势凌人,而且性格善变,但是他在科场上受到了很多折磨。他在科场上花费了30多年的时间,但是每次都是落第东归,其中的辛酸可想而知。在《陈情上郑主司》一诗中,顾非熊就曾经表达过这种艰辛之情,诗中作者将自己多次落第,但是欲归不能的情形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希望可以受到主司的垂青。

顾非熊对于科场失意感到无比惆怅,他的父亲顾况是一个大文豪,但是他自己并没有考取功名。顾非熊有一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长安清明言怀》,这首诗歌是顾非熊落第之后,恰巧遇到清明节时创作的。当时清明节的长安异常热闹,但是自己落第的伤心之情无以言表,两种情绪形成鲜明对比,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在唐代,因为当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非常繁荣,人们的思想也比较开放,在很大程度上冲洗了清明节的伤感氛围。在清明节当天,人们可以外出踏青游玩,肆意享受这一片明媚的春光。“万家车马”“九陌芳菲”都说明了当时春景明朗,有很多外出游玩的人,但是在这大好春色面前,作者始终觉得满腹惆怅。其中“厌”字就说明作者没有心思欣赏,甚至产生了轻生的想法。

在唐代,清明节也需要扫墓祭祖,借此表达自己对先祖的崇敬之情,也可以体现出人们珍惜时光,希望能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光宗耀祖,有一番作为,这也体现了唐朝人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科举考试是实现自己理想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是科场失意是广大文人最痛苦的事情,清明节诗歌很好地表达了这种失意情绪。比如,顾非熊的《下第后送友人不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首诗歌描写了清明节万物欣欣向荣、草长莺飞的美好景象,但是再次落第只能让他借酒消愁,徒增伤感,利用清明节的乐景衬托出失意的苦楚。

二、官场失意的情绪表达

古代有一句名言“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利用科举考试来考取功名,然后再参加国家政治建设,但如果想仕途保持一帆风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唐代清明节诗歌中就有很多官场失意的情绪表达。人们在清明节时的情感往往都是悲怆和凄凉,如果在这时被贬,很容易增加愁苦和忧郁之情。描写清明节的景色以及风俗,利用这种特殊的媒介可以将自身的失意情绪更好地烘托出来,有机融合了内心的失意以及节日的惆怅,使事理和情景能够达到和谐统一的境况。韩偓刚开始擢进士及第,后来又累迁到谏议大夫,但他的官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没有附和朱全忠,因此被贬为濮州司马,后来又被贬为荣懿尉,称为邓州司马。他被贬任濮州司马的时候正好是清明时节,当时凄凉的环境正好和他的伤感呼应,使得他当时创作的诗歌透露出的情感更加深刻。比如,《出官经硖石县》这首诗歌就是在清明节被贬时创作,主要描写了清明节人们在祭奠亲人时痛哭的场景,同时还描写了硖石县的萧条景象,在诗歌中也表达了对唐昭宗庇护自己的感谢之情。“暝鸟”两句也描写了老百姓经过连年战乱后的穷苦生活,作者面对如此黑暗的社会感到非常伤感和悲愤,加上作者此时被贬,更是将这种伤感和惆怅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唐代清明节诗歌中不仅记录了当时文人的生活场景,同时也表达了文人的失意情绪,清明节是文人联系诗歌和情思的重要桥梁。不管是科场失意还是官场失意,这种独特的伤感习俗和文人的失意情绪有机结合都使清明节诗歌传达出一种独特的情怀,这也进一步丰富了清明节诗歌的内容,提高了其文学价值以及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欧阳修.新唐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0: 5100.

篇5:小学清明节诗歌朗诵稿

荒山秃岭;亲人们失声痛哭

我不为所动,出神入境

我的灵魂在与你的灵魂对话

草枝折断,我手中发出的细微声音

都是给你的信息;经过大自然

生的喧嚣和死的孤寂得以默契

就像两道相对的门敞开

篇6:小学生清明节长篇诗歌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下面是小学生清明节长篇诗歌,请参考!

小学生清明节长篇诗歌

站在烈士纪念碑前

为什么我们的脚步轻轻?

为什么我们的心情沉重?

为什么苍天落泪?

为什么松柏也动情?

这是一所伟大的学校,

播撒着革命的火种。

这是一片圣洁的净土,

安放着先烈的英灵。

从戊戍六君子的甘洒热血,

到狼牙山五壮士的惊世壮动;

从“四.一二”的白色恐怖,

到秋收起义的隆隆炮声;

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

到抗日战争的滚滚硝烟;

从三大战役的辉煌胜利,

到天安门城楼上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

先烈们斗志昂扬、势不可挡。

先烈们视死如归、气贯长虹!

把滚烫的热血倾洒,

把鲜花般的年华奉献。

枪林弹雨中,

您挺起坚毅的身躯;

硝烟弥漫中,

您发出震天的吼声!

前面的战士倒下了,

又有无数的战士冲向前;

一面红旗倒下了,

又有无数面红旗高高举起。

热血奏响壮烈的凯歌,

青春谱写光辉的历程。

烈士长存!

丰碑永恒!

忆往昔,

诉不尽我们对烈士无限的.崇敬。

看今朝,

唱不完我们对明天无限的憧憬。

长江、黄河,

因为你们满腔的热血而沸腾。

巍巍昆仑、万里长城,

因为你们豪迈的壮志而永恒!

敬爱的烈士啊!

你们虽然长眠不醒,

但我们却将你们永记。

雄碑耸立,是你高大的身影,

溪水长流,是你不朽的心灵,

松柏常青,是你长存的浩气,

蓝天白云,是你英魂的栖地。

如今,我们站在金色的阳光下,

手抚滚烫的赤心,充满壮志豪情;

就让鲜艳的五星红旗为我们作证,

你们未能走完的征程将有我们进行!

我们是文明礼貌的人;

我们是勇敢顽强的人;

我们是探索新知的人;

我们是雷锋精神的传人;

篇7:小学生清明节的诗歌

一年一年的清明,一年一年的牵挂,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记忆。不会忘记,也不会离去,为了身边的,离去的,好好努力,好好珍惜。

(一)

清明的雨呀纷纷扬扬,

是我们的热泪涌出心房。

先烈呀,今天我们集合在一起,

向您敬礼!为您歌唱。

我们就像纪念碑边的小松树。

时刻守卫在您的身旁,

我们就像墓地上的鲜花,

向您送去问侯,向您送去芬芳。

清明的雨呀是点点滴滴的音符,

谱写出英雄的篇章。

(二)

想当年,抗日的烽火燃烧大地,

在腥风血雨的日子里,

多少将士迎着风雨英勇出击。

为了华夏的锦绣河山,

他们面对敌人的屠刀,笑迎明天;

八年抗战换来了壮烈的胜利。

想当年,解放战争的军号响彻天地;

有多少英雄在枪林弹雨中所向无敌,

为了华夏儿女的翻身解放,

他们高举火炬冲破黑暗,

星星之火在亿万人民心中点燃。

(三)

在白雪皑皑的森林里,

有杨靖宇将军住过的茅草房:

在波涛滚滚的赣江旁,

有方志敏同志战斗过的.山冈。

那十三岁的王二小啊!

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他的鲜血却染红了一座大山。

那十五岁的刘胡兰啊

昂首挺胸走向敌人的铡刀边,

她的英名至今代代相传。

(三)清明节

轻盈,醉在这无助的尘世

点一烛清香

膜拜一生的寂然

闪烁间

回忆打开,排山倒海

层次分明的年轮

回应着无情的钟声

清明的泪眸,清明的心灵

在清明节里,静默,安心

(四)清明节的哀思

没有比被每一个人牢记

更盛大的祭礼。

没有比被人民永远缅怀

更崇高的奠仪!

你的碑文是

人民铭刻于心的

你的丰功伟绩,

气壮山河的壮举。

抑或平凡中的点点滴滴

却因为你真情的浸润,

璀璨如星

光彩熠熠。

我用灵魂

虔诚的抚摸

你短暂却永恒的生命

凝聚成的文字,

每一次触摸

我蒙昧的灵魂都如经历

脱胎换骨的洗礼;

我被欲望荒芜的良知

都在接受刑罚与拷问。

所有洁白淡雅的花朵

都应堆簇在你的墓前,

这是你风华的延续,

这是你音响的凝聚。

所有悲悯的心灵

都应接受你的检阅,

即便是伪善的凭吊

那也是敬畏,

那也是卑微

在高尚面前的惊惧畏缩。

站在你的墓前,

我感知着我的心在滴血!

慨叹苍茫的天穹

谁的堕落

让你们的荣光

为他们的腐败陪绑?

是谁的糜烂

让你们的风华

为他们的罪恶殉葬?

★ 清明节朗诵诗歌

★ 清明节的诗歌

★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

★ 小学生清明节演讲稿

★ 关于清明节小学生日记

★ 清明节祭奠英烈诗歌

★ 清明节缅怀先烈诗歌

★ 有关清明节的小学生日记

★ 清明节四年级小学生日记

篇8:小学清明节诗歌

一、加强朗读, 体验情感熏陶美

语言是表现诗歌特征、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点, 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 就能弄清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从而能够对作者所流露出的各种情感感同身受。我国的汉字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诗人对于汉字的运用可谓是掌控自如, 信手拈来, 显示出高超的文学修养, 他们往往只用一个字, 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因此, 古诗词的一大特点, 就是高度的凝练美, 起到“留白”的艺术效果, 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去感受诗歌的意境。对于小学生, 教师可以让他们用近义词进行替换, 然后多朗读几遍, 去反复比较因字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意境。用字不同, 表达的情感也是截然不同的。例如, 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最后两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因为这个“绿”字, 可谓是神来之笔, 使得这两句诗成为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名篇。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绿”字换成“过”“吹”“经”“满”等进行对比, 反复诵读, 比较出不同的艺术效果。经过比较可发现, 只有“绿”字才能将春风给江南岸带来的变化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

二、动笔绘图, 感受诗歌描绘美

美需要自己去感受, 但是在感受到了美之后, 还需要将美表现出来。学生在感受到了诗歌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和美丽情境以后, 下面一步就是学会去描绘出自己心中的诗歌景象。小学生由于年龄尚浅, 绘画仍然是一项非常适合他们的教学手段, 通过绘画, 学生可以将诗人用文字描写的抽象的场景转化为直观的画面。例如, 在学习了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咏鹅》之后, 那只美丽的白鹅在湖中浮游的场景, 无疑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一项任务:“用自己手中的画笔, 画出你心中的白鹅戏水的场景。”学生根据第一句诗“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画出神态高昂的鹅, 紧接着“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学生画出鹅在湖水中划水的动作, 然后就可以给学生以启示, 让学生注意到这首诗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鲜艳的色彩对比, 红、白、绿、青等颜色交相映衬, 构建成一副鲜艳的图画。另外, 教师还可以为这幅画补充一些场景, 例如蔚蓝的蓝天、淡淡的白云, 让诗歌的场景变得更加丰富一些。绘画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诗歌的优美意境。

三、陶冶情操, 享受诗歌意境美

现代教育崇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 主张德、智、体、美全方位共同发展, 其中美育是指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与心理, 以美好的事物去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 唤醒他们内心美好的一面, 例如童心、童趣与同情心、善良等。俗话说“从小看到大。”人的性格与品质, 往往都是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形成,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 美育也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古典诗词中蕴含了优美的意境, 是用来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良好素材。学生在用诗歌陶冶自己情操的时候, 也让自己融入到了诗歌所描写的优美意境之中, 情景交融, 情与景交相辉映, 充分感受诗人所流露出的情感。例如,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雀楼》, 开头两句“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构建出了一副壮美的黄河远眺之境, 成为千百年来无数人所赞赏的经典景象。登高望远, 张目远眺, 顿感空间上的开阔, 宇宙的广袤无垠, 许多道理也就自然而然的彻悟了。跟随着诗人登楼的脚步, 学生的思想境界不断提高, 心灵得到了升华, 美育的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

四、展开想象, 引导学生欣赏美

对于古典诗词的鉴赏, 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对诗人所描写的情境进行合理的发挥和想象。想象是艺术的根本, 是文学的生命力, 没有了想象, 诗歌就会失去应有的活力与生命力, 自由浪漫的诗歌就会异化成生搬硬套的八股文。不仅是诗歌本身, 而且对于诗歌的审美来说, 想象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诗歌审美的过程, 其实也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融入了想象的诗歌审美, 才能让学生对诗歌内容产生共鸣, 从而感诗人之所感, 想诗人之所想。例如,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描写了一个壮观奇幻的场景: 红日照耀下的香炉峰高耸入天, 稳立大地, 紫红色的烟雾缭绕在周围, 李白的诗歌风格是豪放飘逸的, 在创作时, 李白往往运用了大量的夸张和想象, 这也就需要学生在鉴赏时也展开想象的翅膀, 跟上诗人的节奏, 将一条倾泻而下的飞珠泼玉的瀑布想象出来, 感受诗人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以及对于自然界玄妙的创造力的大胆想象与赞叹。试想如果没有了想象, 那么也就无法体会到诗歌的绝妙之处了。

总而言之, 诗歌审美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应该把美学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中, 教会学生正确审美的方法, 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从而使他们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情操得到陶冶, 了解到古代仁人志士的广阔的人文情怀。因此, 美育的发展目标, 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来实现。

摘要:诗歌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通过诗歌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文章围绕加强朗读, 体验情感熏陶美;动笔绘图, 感受诗歌描绘美;陶冶情操, 享受诗歌意境美;展开想象, 引导学生欣赏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诗歌,教学

参考文献

[1]沈健.也谈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 2015 (2) .

[2]张德玲.坚持三步走, 提高阅读能力不用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 (3) .

篇9:小学诗歌教学浅探

一、做好导入新课的准备

诗歌教学的导入方式很多,但不管是哪一种导入,都是生动简洁的,可以收到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学习目的的效果。他要求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激起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探索欲望的效果。课前找一些学过的感情相似或者与诗歌内容相关的事物导入新课,使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入手去接受新课,在讲授新课之前,介绍时代背景或者诗人的写作意图,让学生充分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便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如在《咏鹅》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导入的:我们生活在农村,有些人家喂鹅了,你能说出鹅的特征吗,你能用几句话说出鹅的样子吗?我告诉大家一个故事,有一个7岁的小孩,在池塘边玩耍,看到池塘里游来一只鹅,就写了4句话,把这只鹅写得栩栩如生,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唐初四杰骆宾王。想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这样就激起了学习新课的兴趣,明确了学习本课的目的。

二、重视诗歌的朗读,以朗读促理解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一些跳跃性的语言接受得较慢,这就会影响他们对诗词的理解。诗歌的语言富于音乐美,这种美只有通过听觉才能感受得到。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是学会语言表达的一种手段,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朗朗上口的语言都是小学生乐意接受的,以歌唱般的语气语感,使诗中的情景再现,置身于诗的世界,就可以体会诗人当时的感受,从而也就能领会诗的意境。其次,朗读时要读出真情实感,读不只是读在嘴上,而是要用心去读,所以在朗读前,要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创设一种感情的意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进而和作者产生共鸣,从而用心去读,这样就不会产生“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情况了,也就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深刻。

如在《清明》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用心去读,带着感情去读,在读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心情。在读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一句时,让学生说出春雨的特点:绵绵,细密,纷乱,再结合本诗,体会路人的心情,也是和春雨一样的“纷纷”,在桃花红,柳树绿的初春,本该是欣喜地欣赏春雨的时节,却被清明搅乱了心情。在读到“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一句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会“断魂”?清明节这天,是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先人的日子,在怀念先人,伤心悲伤的时候遇上这一场小雨,更增加了悲伤的情绪。同时也写出了诗人的感受,在这个日子里,自己一人孤身在外,又被小雨浇了个透,个中滋味无与言说。在读到“借问酒家何处有”这一句时,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要找个酒家?体会诗人的心情。歇歇脚,避避雨,喝杯小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顺便排遣一下心头的愁绪。在读到“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句时,让学生领会遥指,无需语言,只是一指,就让人看到了远处杏花盛开的深处,隐约可见一个酒家的招牌在迎风飘摇,迎接酒客的光临,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一遍遍朗读,一次次身临其境地想象,仿佛置身于诗中,充分地领会了诗的精华。

三、要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各种形式的朗读都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引起兴趣或者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感情朗读时,宜用范读,范读只是引路,起“示范启发”的作用,不要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引导学生融入到情境当中,让学生有所得。

在学生朗读时需要五个注意,第一要注意停顿,诗也是由一个一个的词句构成,适当的停顿,可以把语言表达得更加清晰,可以品味诗人的思想,不能把句子读破,更不能在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第二个要注意速度,朗读的速度一般比口语稍慢一些,太慢了会影响感情变化,太快了会读不出感情。朗读时要根据诗歌的内容来确定快慢,一般愉快、兴奋的读得快些,平静的、悲痛的读得慢些。第三个要注意节奏,朗读前可以适当地给诗歌划分一下节奏,注意节拍,按节拍来读才能使人感到悦耳动听,给人以美的享受。第四个要注意重音,把诗句表达主要意思的词强弱、轻重、快慢、长短等声音读出来,它对于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启发学生的想象,起着很大作用。它是通过加强音量并配合音节的延长来表现的,用重读、轻读,延长音调进行。第五要注意语调,语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及变化,表示喜悦、兴奋的语句,语调要高昂,沉郁和含义艰难的语句,语调要低沉。

如在教读《示儿》时,第一句读降调表达诗人的复杂心情,第二句用升调倾吐悲愤心情,第三句语势微扬,表达豪迈的气概,第四句语调深沉,表达出诗人临终前的全部感情。

四、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身临其境的体会诗的意境

诗歌的特点是凭借丰富的想象,用新颖的比喻,夸张等手段,创造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想象,使诗歌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鲜明的图画,把学生的心带到诗的意境中去,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对于一些古诗中所描绘的意境,由于年代久远,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小学生来说,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可能从未见过,也谈不上有什么情感体验,对这种情况,就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或电视剧入手,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现诗中的情境,这样就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如在教授《宿新市徐公店》时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学生对于“篱落疏疏一径深”这句就不太了解,我就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就有这样的景色,羊村有一条条的木栅栏围着,还有一条弯弯的小路直通羊村。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在远处有一座童话般的小房子,房子周围都是绿草,有一条篱笆围成了一个小院子,一条小路弯弯曲曲直通小院,路旁是树木成荫,一片片的小草一直延伸到远处……学生沉浸在这美好的风光之中,浮想联翩,享受了诗带来的愉悦。

总之,诗是语言的精华,诗人精神的写照,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多读,深思,透彻理解它的内容,可以发展思维,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篇10:小学生清明节缅怀先烈诗歌

我们站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

天空为今天垂泪,

松涛为今天呜咽。

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

有多少革命先烈长眠于地下。

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

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们。

曾几何时,

我们的祖先以先进的科学和灿烂的文化矗立在世界民族的峰巅。

而近百年黑暗与屈辱的历史,又将她推向深渊。

为了改变这一切,

多少仁人志士在苦苦探索与奋斗中含恨而去。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烈士们的鲜血才点亮了中国的今天。

今天,我们在这里以少先队员的名义想想过去,

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我们应记心间。

我们要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去建设美好的未来来告慰英魂。

先烈们,你们安息吧!

先烈们,如果你们在天有灵,

就请你们看一看你们的鲜血浇灌出的美丽的鲜花吧!

历史刻在石头上的记录可以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

但刻在人们头脑中的记忆,却永远清晰。

有形的纪念碑可能会垮掉,

但人们心里的纪念碑却永远屹立。

我们不会忘记,我们怎能忘记!

男前辈流血牺牲,仅仅是为了让我们拥有一片晴空,

呼吸自由的空气,欣赏这美丽的鲜花吗?

不,他们希望的是受过深重灾难的祖国

在我们的手中变得更加强盛、美丽。

先辈们,你们祈盼的幼鸟羽翼已日渐丰满,

我们将把重担挑上逐渐成熟的肩,

未来的社会需要我们建设,

美好的未来在向我们召唤,

我们将用勤劳和智慧去开创明天,

男让我们记住这庄严的时刻,

让我们记住这郑重的承诺,

我们,要让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旗帜,

篇11:小学生清明节缅怀先烈诗歌

这里没有雪月,

这里有……

只有一种信仰

为了这信仰,

他们甘愿

燃烧,燃烧,燃烧……

这里没有掌声,

没有赞扬,

没有鼓励,

也没有报偿,

即使死去了,

也没人瞻仰!

这里有……

只有这一个真理,

为了这真理,

他们甘愿

燃烧,燃烧,燃烧……

这里有……

只有黑暗,

只有压迫,

只有恐怖,

只有杀戮,

只有血腥,

只有孤苦,

……

还有这信仰,

信仰的真理,

为了这真理,

他们甘愿

篇12:小学生清明节缅怀先烈诗歌朗诵

我们不会忘记,

今天的美好生活,

源于昨天你们血与汗的奉献。

没有你们抛头颅,洒热血,

现在的旗帜就不会如此灿烂。

你们把生存的权利留给了后代,

用血肉之躯筑成了新的长城。

你们用浩然的正气,

英勇的行为,

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如今,

天空更蓝,花儿更艳,

社会主义艳阳天上,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我 们 前 进 的 歌 声 更 加 嘹 亮!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如今,

我们新一代的少先队员,

正踏着你们开辟出来的道路,勇往直前!

明天在我们手中创造, 让我们一起期盼……

安息吧,英雄!

你们那不朽的灵魂, 已融入我们的信念;

你们那不灭的精神, 会传给一代又一代少先队 员,

篇13:小学诗歌教学浅探

一、做好导入新课的准备

诗歌教学的导入方式很多, 但不管是哪一种导入, 都是生动简洁的, 可以收到激发学生的兴趣, 明确学习目的的效果。他要求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 达到激起学习的兴趣, 激起学生探索欲望的效果。课前找一些学过的感情相似或者与诗歌内容相关的事物导入新课, 使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入手去接受新课, 在讲授新课之前, 介绍时代背景或者诗人的写作意图, 让学生充分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以便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如在《咏鹅》的教学中, 我是这样导入的:我们生活在农村, 有些人家喂鹅了, 你能说出鹅的特征吗, 你能用几句话说出鹅的样子吗?我告诉大家一个故事, 有一个7岁的小孩, 在池塘边玩耍, 看到池塘里游来一只鹅, 就写了4句话, 把这只鹅写得栩栩如生, 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唐初四杰骆宾王。想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这样就激起了学习新课的兴趣, 明确了学习本课的目的。

二、重视诗歌的朗读, 以朗读促理解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 对一些跳跃性的语言接受得较慢, 这就会影响他们对诗词的理解。诗歌的语言富于音乐美, 这种美只有通过听觉才能感受得到。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是学会语言表达的一种手段, 和谐的音韵, 鲜明的节奏, 朗朗上口的语言都是小学生乐意接受的, 以歌唱般的语气语感, 使诗中的情景再现, 置身于诗的世界, 就可以体会诗人当时的感受, 从而也就能领会诗的意境。其次, 朗读时要读出真情实感, 读不只是读在嘴上, 而是要用心去读, 所以在朗读前, 要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创设一种感情的意境,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进而和作者产生共鸣, 从而用心去读, 这样就不会产生“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情况了, 也就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深刻。

如在《清明》的教学中, 要求学生用心去读, 带着感情去读, 在读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心情。在读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一句时, 让学生说出春雨的特点:绵绵, 细密, 纷乱, 再结合本诗, 体会路人的心情, 也是和春雨一样的“纷纷”, 在桃花红, 柳树绿的初春, 本该是欣喜地欣赏春雨的时节, 却被清明搅乱了心情。在读到“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一句时,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会“断魂”?清明节这天, 是家人团聚, 一起上坟祭扫先人的日子, 在怀念先人, 伤心悲伤的时候遇上这一场小雨, 更增加了悲伤的情绪。同时也写出了诗人的感受, 在这个日子里, 自己一人孤身在外, 又被小雨浇了个透, 个中滋味无与言说。在读到“借问酒家何处有”这一句时, 让学生想想, 为什么要找个酒家?体会诗人的心情。歇歇脚, 避避雨, 喝杯小酒, 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 顺便排遣一下心头的愁绪。在读到“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句时, 让学生领会遥指, 无需语言, 只是一指, 就让人看到了远处杏花盛开的深处, 隐约可见一个酒家的招牌在迎风飘摇, 迎接酒客的光临, 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一遍遍朗读, 一次次身临其境地想象, 仿佛置身于诗中, 充分地领会了诗的精华。

三、要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 各种形式的朗读都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引起兴趣或者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感情朗读时, 宜用范读, 范读只是引路, 起“示范启发”的作用, 不要让学生机械地模仿, 引导学生融入到情境当中, 让学生有所得。

在学生朗读时需要五个注意, 第一要注意停顿, 诗也是由一个一个的词句构成, 适当的停顿, 可以把语言表达得更加清晰, 可以品味诗人的思想, 不能把句子读破, 更不能在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第二个要注意速度, 朗读的速度一般比口语稍慢一些, 太慢了会影响感情变化, 太快了会读不出感情。朗读时要根据诗歌的内容来确定快慢, 一般愉快、兴奋的读得快些, 平静的、悲痛的读得慢些。第三个要注意节奏, 朗读前可以适当地给诗歌划分一下节奏, 注意节拍, 按节拍来读才能使人感到悦耳动听, 给人以美的享受。第四个要注意重音, 把诗句表达主要意思的词强弱、轻重、快慢、长短等声音读出来, 它对于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 启发学生的想象, 起着很大作用。它是通过加强音量并配合音节的延长来表现的, 用重读、轻读, 延长音调进行。第五要注意语调, 语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及变化, 表示喜悦、兴奋的语句, 语调要高昂, 沉郁和含义艰难的语句, 语调要低沉。

如在教读《示儿》时, 第一句读降调表达诗人的复杂心情, 第二句用升调倾吐悲愤心情, 第三句语势微扬, 表达豪迈的气概, 第四句语调深沉, 表达出诗人临终前的全部感情。

四、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身临其境的体会诗的意境

诗歌的特点是凭借丰富的想象, 用新颖的比喻, 夸张等手段, 创造生动的艺术形象, 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因此, 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想象, 使诗歌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鲜明的图画, 把学生的心带到诗的意境中去, 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对于一些古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由于年代久远, 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小学生来说, 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可能从未见过, 也谈不上有什么情感体验, 对这种情况, 就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或电视剧入手, 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再现诗中的情境, 这样就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如在教授《宿新市徐公店》时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学生对于“篱落疏疏一径深”这句就不太了解, 我就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就有这样的景色, 羊村有一条条的木栅栏围着, 还有一条弯弯的小路直通羊村。然后引导学生想象, 在远处有一座童话般的小房子, 房子周围都是绿草, 有一条篱笆围成了一个小院子, 一条小路弯弯曲曲直通小院, 路旁是树木成荫, 一片片的小草一直延伸到远处……学生沉浸在这美好的风光之中, 浮想联翩, 享受了诗带来的愉悦。

篇14:小学语文诗歌朗读教学

1.立足现状,突出小学诗歌教学作用

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诗歌素养,或者为了应付考试,将诗歌教学简化,只是简单的让学生读写背诵,忽视小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表面上看来,学生学到了一些东西,但实际上学习诗歌的学习能力和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他们可能只记住了词句和老师讲解的译文,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其中的内容,教师这种为了考试而教学方法,将诗歌学习本末倒置,可以说是“买椟还珠”。这种现象在小学诗歌教学中并不少见,甚至大部分的教师仍在采用这些教学方法,长此以往,将影响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朗读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小学生理解课文最有效的途径,诗歌朗读也是如此。朗读诗歌不仅可以从听觉上使小学生产生共鸣,也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让他们从情感上产生共鸣,激发他们对诗歌的热爱,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理解及使用语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艺术创造力。因此,朗读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诗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注重方式,提升小学诗歌朗读能力

诗歌讲求韵律、节奏,非常适合朗读。小学生在进行诗歌学习时,可以通过诗歌朗读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小学生理解了诗歌所要表达的内容,学习起来自然更加容易。但是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单调的朗读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枯燥乏味,所以教师应适当改进朗读方法,提高小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兴趣。

2.1范读

诗歌年代久远,诗歌中某些字可能是多音字或者读音已经发生了变化。读音的不同将会影响小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所以教师首先应对诗歌进行范读,帮助小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以杜甫《春夜喜雨》为例,此诗中“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重”应为“zhong”而非“chong”,词句是要表现春雨过后花儿沉甸甸、娇艳欲滴的状态,若是念“chong”则表现不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

2.2领会节奏

诗歌的节奏感非常强,所以在进行诗歌朗读时要特别注意节奏。以高适的《别董大》为例,此诗为送别诗,但是却打破了送别诗的悲情,诗歌通过“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也凸显出作者的豪迈情怀。因此在对此诗进行朗读时,应体现出作者的豪情壮志。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对诗歌节奏的把握,这样一来,小学生在进行诗歌朗读时就更能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2.3理解诗歌的内容

朗读好诗歌的前提是理解诗歌的内容,朗读与内容理解相辅相成,朗读可以加深小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但是要朗读好,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必不可少。以王昌龄的《出塞》为例,《出塞》是著名的边塞诗,诗歌表现了诗人希望尽早平息战乱,使人们过上安定生活的心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人将平息战乱的希望寄托在有能力、英勇的将军,只要有英勇善战的将军在,就有平息战乱的希望。整首诗悲壮但不凄凉,理解诗歌的内容,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进行诗歌朗读。

2.4展现诗歌中表现的艺术美

诗歌是一门艺术,可以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诗歌教学时,要特别注意从语言、意境以及情感上体现诗歌的美,可以体会到诗歌的美,更加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下面从语言、意境及情感三方面对诗歌的艺术美做出说明。

首先是语言美。诗歌是由语言组成的,简洁、准确、形象是诗歌的特点。教师要尽可能多向小学生展示诗歌的语言美,让他们体验诗歌中语言的美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字用的巧妙至极,含义深远,换成其他的词,则表现不出作者想要看的更远的心情,这也正是诗歌语言美的体现。其次是意境美。小学生可以通过对诗歌的理解,想象诗人所展现的意境。不同的诗歌描写的情景不同,小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诗歌,在不同的诗歌所描述的意境之中自由的翱翔。教师进行诗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完整的展现出诗人所描述的情境。最后是情感美。诗歌是诗人抒发情感的产物,是诗人作诗时情感的体现,好的诗歌不仅是抒发出自己的情感,还可以使读者身临其境。将诗歌反复朗读,是小学生领悟诗歌情感的重要途径。

篇15:适合小学生朗诵的清明节诗歌

忧伤。不安的灵魂走动,

我不能看见

黑色的睡眠,黄昏,都住在这里

一批雨被分割成泪眼睛

上酒、祭拜,明灭的香火

肃穆。

让祖先走进来。

扔掉缺水的雷电

篇16:小学生清明节缅怀先烈诗歌朗诵稿

《清明追思英烈》

日朗晴空,春风踊跃

屋檐下杨柳青青,正迎风飞舞

几个顽皮,头戴着青青的柳帽

挥舞着杨柳枝,正玩着冲锋打仗

你们,秦汉勇士,也头顶着青青的柳条

你们,正埋伏在树丛野草之中

你们双手紧握,正义的刀枪

你们,正等待出击杀敌的号令

你们誓要消灭,胆敢来犯的虎狼

你们何其英勇,战斗何其悲壮

敌尸遍野,血流成河,残敌鼠窜逃亡

凶奴胆寒,多少年不敢中原南望

青山长埋忠骨,清明祭洒英烈

烈士陵园,是谁在举手敬礼

英雄碑前,是谁在朗读颂词

铁血关隘,是谁在庄严宣示

也有后人严肃神情,点燃缅怀的纸钱

你们,唐宋壮士,也点燃预警的烽火

狼烟滚滚,瞬间直扑云天

号角四起,立时惊天动地

胡骑蜂拥而至,刀枪漫山遍野

箭雨倾盆而覆,一时遮云蔽天

弓箭射光了,长矛折断了,刀剑砍卷了

记不清,多少个不眠的夜晚

记不清,多少次惨烈的激战

数不清,多少次击退凶残的豺狼

数不清,多少人尸骨长埋在异乡

或清明乱云蒙蒙,冷雨纷纷

野外杨柳独舞,道中少有游人

灰蒙天际,不时震响雷声隆隆

救亡的前线,战场也震响炮声隆隆

战士们湿衣空腹,在坚守着阵地

战士们寒意阵阵,胸中却燃烧着怒火

多少次,大炮停歇了敌人冲锋

多少次,敌人退却了大炮轰隆

多少人,在炮火中丢腿断臂

多少人,在爆炸中尸骨无存

多少人,在坚守时身负重伤

多少人,在出击时壮烈牺牲

子弹打光了,你们就拼刺刀

刺刀折断了,你们就用枪砸

枪托砸烂了,你们就用肉搏

只要血没流干,你们就让敌人流血

只要气没断绝,你们就让敌人命绝

或是清明风和日丽,踏青游玩

有谁健步攀登,在青翠的高山

有谁跃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

有谁流连忘返,在花红之间

有谁信步田园,在青草之畔

但请英雄,放心安息

和平的岁月,永远铭记你们

幸福的人们,永远讴歌你们

壮美的山河,永远展现你们

你们的脊梁,正是民族的脊梁

如高山一般——挺拔巍峨

你们的胸怀,正是民族的胸怀

如草原一般——壮美辽阔

你们的精神,正是民族的精神

篇17:夏垫小学清明诗歌朗诵会活动方案

“缅怀革命先烈,争做四好少年”

—夏垫小学清明诗歌朗诵会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烈的传统节日。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弘扬民族精神,争做合格小公民,我校图书室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争做四好少年”为主题的清明诗歌朗诵会。

二、训练辅导: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三、时间安排:2010年4月12日下午15:00

四、比赛地点:多媒体教室

五、活动对象:四、五、六年级学生

六、比赛规则

1、参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切合主题,适合学生朗诵。

2、参赛采取抽签为序。

3、参赛选手必须脱稿朗诵。

4、每号选手朗诵时间为3——5分钟。

5、参赛选手必须仪表大方,着装整齐,符合诗歌表现内容。发音清晰,声音富有表现力,达到一定的朗诵效果。

6、参赛人数:每班一首诗歌,参赛人数不限;如有特别优秀的班主任可报名时进行推荐。

7、每个班级各出2名学生去观看本次活动,提前十五分钟到场。

8、参赛作品于4月8日前报到教导处。

七、评奖办法:

1、评分采用十分制:

选手仪表2分,朗诵内容2分,朗诵技巧3分,朗诵效果3分。

2、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取总分,按分数按年级从高到低取前三名,评出一二三等奖各一名。

八、评委:

主任:李君兵校长

副主任:姚术军副校长侯春敏主任

评委:左海军主任肖智慧主任

高大芹刘永泉左桂英

夏垫小学图书室

2010年3月30日

夏垫中心小学开展“我爱我祖国”演讲比赛方案

为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培养他们与伟大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热情,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增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我校少先队借此契机开展“我爱我的祖国”演讲比赛。

一、参赛对象

四——六年级各班每班3名学生参加

二、参赛时间

2010年 5月30日下午

三、参赛地点

夏垫中心小学小操场

四、具体要求

(一)内容要求:

1、围绕“我爱我的祖国”这一主题,讴歌祖国建国以来在各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切身感受到的巨大变化,预祝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充分展现青年学子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2.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贴近小学生生活,生动感人。

3.演讲时要求仪态大方,可以配多媒体图片和音乐,但不会因此加分。

(二)着装及语言要求

1.演讲者着装整洁,服饰、鞋子、首饰和发型等符合小学生的形象要求。

2.演讲时要求脱稿。

3.讲普通话。

(三)规则:

1.演讲者必须遵守组织纪律,按时参加抽签、比赛及临时会议。

2.演讲者必须提前10分钟到比赛现场签到。演讲时间不超过6分钟。

3.现场同学必须遵守会场秩序,对每一位演讲者的表现都给予掌声鼓励。

(四)报名要求

四——六年级各班主任请在5月20日之前将参加学校“我爱我的祖国”演讲比赛的学生名单,上报到教导处。

五、评分及奖项

(一)评分

1.评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演讲者的表现打分;

2.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出平均分,即为演讲者的成绩;

3.评分实行十分制。

(二)奖项设立

设一等奖 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

六、评委:

主任:李君兵校长

副主任:姚术军副校长侯春敏主任

评委:左海军主任肖智慧主任

高大芹刘永泉左桂英

篇18: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创新分析

一、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目标化

虽然现在我国强力推行素质教育, 但是传统的高分制影响依然很重, 很多学校在进行教学时看重的依然是高分率、升学率, 使得教学目标过于功利化。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 很多教师只是针对考试重点进行讲解, 将重点放在考试用知识以及技能教授上, 忽略了诗歌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想要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进行创新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将背诵和默写作为辅助教学, 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诗歌内涵, 将高分目标变为内容理解。

(二) 教学方式落后

以我国目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现状来看, 采用的教学方式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对所学的诗歌进行逐字逐句的解释, 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背诵以及默写。在这个过程中不关注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情况, 本来可以生动活泼的课堂变成一潭死水, 学生对诗歌学习不能产生激情, 甚至因为要求背诵、默写对其产生排斥心理。大部分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都是按照教参来教学, 整个课堂可以说是流水线式教学, 所有环节安排得严丝合缝, 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因此, 想要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 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对诗歌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二、创新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改进策略

(一) 转变教学观念, 丰富教学手段

随着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观念也应该随之改变, 从原有的应试教育目标中走出来, 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应用, 增强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 促进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观念的改变需要教师正确认识诗歌教学的重要性, 不照搬教参教学, 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按照学生发展规律, 对所有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例如,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 在学习《山行》这一课时, 教师首先可以以几个问题来调动起学生对将要学习诗歌的好奇心:“同学们都有爬过山吗?有没有在秋天去爬山呢?”“如果你去爬山, 在山上可以看到什么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作者是什么感觉呢?”接下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读一遍古诗, 然后引导学生对描写的景象进行想象, “大家想象一下作者描写的景象是怎样的, 大家觉得美不美呢?”接着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每一句描写的景象逐步显现出来, 整首诗采取从下往上的角度呈现, 先是从脚下往上看“远上寒山石径斜”, 然后走到路上“白云深处有人家”, 然后是上到山上因为贪恋枫叶“停车坐爱枫林晚”, 最后是作者为什么会留恋枫叶“霜叶红于二月花”。整体流程下来, 学生对整个思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可以更有效的记忆, 教学质量也相应的会得到提高。

(二) 创设情境, 实行情感教学

相对于普通文章来说, 诗歌本身更凝练, 是对描写内容的压缩, 通过几行字、几句话来表达作者浓厚的情感。而小学生思维能力还不成熟, 在对诗歌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来促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理解诗歌内容以及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根据诗歌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 让学生“走”进去置身其中, 自己就是作者, 进而可以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在学习《题西林壁》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同学们都有出去逛街吧, 在路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楼房都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换个方向再看的话会是怎样的呢?”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在每个位置上看到的楼房样子都不一样”, 教师可以接着问“假设你是站在一个特别高的位置, 并且可以环绕四周观察一个楼房会怎样呢?”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思路思考回答“可以将楼房各个方面都看清楚”, 教师问“那为什么你在楼下各个位置观察的楼房都不一样呢?而站在高处就可以看清楚呢?”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思路来进行回答“因为楼下能看到的位置没有楼上多”。这时教师就可以引进诗歌教学“同学们都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看楼房, 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那大家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吧!”学生因为诗歌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就会对其产生兴趣, 进而可以更投入地参与到教学中, 进而可以提升教学质量。

三、结语

在语文教学中诗歌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引起重视。并且诗歌无论是在内容还是思想上都更具有研究意义, 对小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更具重要意义。对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进行创新, 就需要认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进行改进, 才能更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

摘要:通过语文学习可以接触到更多文化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质。而诗歌是语文中重要组成部分, 是文化知识的凝练,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加强对诗歌教学的重视。本文就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创新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创新教学

参考文献

[1]高辉.诗教结合以诗育人——浅谈加强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之策略[J].小学科学 (教师版) , 2011 (12) .

[2]谢晓梅.感受诗歌的美——浅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J].都市家教 (上半月) , 2013 (12) .

上一篇:中年级作文教学应重视教学历程下一篇:一个地方,一个个神奇的梦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