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源于细节》教案

2024-04-24

《生动源于细节》教案(共9篇)

篇1:《生动源于细节》教案

《生动源于细节》教案

教学目标:在作文讲评训练课内,让学生当堂练习,有反馈、指正,能通过病文的修改和比较,领会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的一些方法,并能进行有效地提高。教学准备:

1、开学初,配合第一单元语文实践活动,每位同学写了一篇《这就是我》;

2、让学生平时注意观察每一位任课老师,用100字左右的语言着力写一位老师的特点(不做其他特殊要求)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今天这一节是下午的课,为了预防同学们下午的课上打磕睡,我们先进行一个游戏。(讲清游戏规则,见幻灯片)

(游戏分男女生两组进行,善于表现的孩子可以轻而易举地让猜词的同学猜到;不善于表现的同学则手忙脚乱,却总也达不到效果。)

游戏小结:我们能从不间断这个游戏中得到哪些启发?

(同学发言:说明平时我们要注意观察。要准确表达,否则别人理解较困难。还要让自己的表达尽量生动起来,这样也能帮助别人对你的理解。)我们不但在平时的说话中需要表达准确、生动,在我们的作文里,尤其是描写人物的时候,也应该尽量让我们的描写生动、准确起来,这样才能我们的作文才有看头。我们在平时也阅读过不少课外名著,有的人物已经成为经典,他们的一言一行中仿佛都透露着人物独特的性格,有的甚至仅是看一看外貌描写就知道是谁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们是谁。

二、进入人物外貌描写的专项训练

(看幻灯片人物描写片段)

学生:1是《水浒》中的李魁。因为这个头发,脸上的横肉都表明这是一个勇敢而又粗鲁的人,所以我断定是他。

学生:2是《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因为她穿戴的珠光宝气,说明她必然是个在家中有显赫地位的女性,所以我认为她是王熙凤。

名著当中的人物描写很有特点,以至我们能一下判断出来,说明这些外貌描写能突出人物特殊的性格,是有效的描写。再来看看我们同学在作文中对自己的外貌所进行,是不是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看“请你诊断1”)

请同学猜猜看,这一段描写是我们班的谁?大家意见不一。为什么我们不能一眼看出来他是睡呢?

同学分析,因为这一段外貌描写没能突出人物的特征。(也就是外貌描写模式化,没有能突出特征。应该进行有特点的描写。)(看第二段外貌描写)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本班某同学。

为什么呢?因为写得太像了,这位同学长得就是这样。

总结:我们之所以能一眼认出我们身边的同学,是因为这段外貌描写抓住了个人的外貌特点。两段文字相比较,第二段文字成功些。(看“他是谁”?)

能说一说他是我们班的谁吗?有人说甲,有人说乙。因为这段文字描写的也缺少特征,我们干脆锁定一个同学小丙,大家都来说说他,看看谁说的最能体现他本人特征。(大家说)(比较“请你诊断2”的描写)

你能说出这段文字集中表现妈妈的什么样心情?(着急)因为文中有“很着急的样子”一句。再看第二段文字,你还能看出妈妈什么样的心情?(着急)。注意,第二段里“着急”并没有出现,但我们也能感觉出妈妈的着急,通过那些具体的描写?

(妈妈伸长了脖子,向我回家的路上眺望着,随即又向我不常走的巷子张望了几眼。)

同样是写妈妈的着急,两段文字孰优孰劣呢?(第二段比第一段具体,虽然没有出现“着急”这个词,但具体的句子能将妈妈的这种心情表现出来。文章更形象、生动。)

总结:通过具体的人物动作来表现人物内心感受,比直接用概括的语言要形象、生动。

(小练笔)

请你走进“急诊室”

我们同学平时最喜欢美术老师,大家也都写过。有几篇我挑选出来,我们一起来评评看写得好不好。请每人挑选自己有话可说的语段进行修改,结合刚才我们得出的一些方法。

(同学交流,互相点评,强化人物描写的外貌、动作的技巧。)(请你当导演

给你设定的情景,选择人物,通过合适具体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的特殊情绪。)同学交流,强化技巧。

归纳:描写一个真实、生动的人,应该通过有特点的外貌描写,具体可感的动作描写和充满个性的语言描写。布置作业:

请你续写作文,用上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

附相关幻灯资料:

请你诊断(一)

走到镜子前面看一看:浓密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还有一张红红的小嘴巴能说会道,这就构成了一个可爱的我。

我呀,短头发圆脸像妈妈,浓眉大眼像爸爸。不够白净的脸上有许多褐色的雀斑。由于读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我成了近视眼,这不,最近我的鼻梁上又多了一副眼镜。别看我不漂亮,我可从来没为我的容貌烦恼过。

(二)……(我忘记和妈妈说今晚会晚些回家了),我飞快地向家奔去……我突然看见妈妈正站在楼上的窗口看我,好像很着急地样子。我被妈妈感动了,不禁加快了脚步。……(我忘记和妈妈说今晚会晚些回家了),我飞快地向家奔去……我透过树枝与树枝间的缝隙向家里的窗口望去,啊,一个人影!那是妈妈!妈妈伸长了脖子,向我回家的路上眺望着,随即又向我平时不常走的小巷子张望了几眼。我不禁心头一热,加快了脚步……情景:课间,数学老师通知下一节考试。还剩5分钟就打上课铃了。人物:数学课代表或数学不太好的小A 请你作文(续写)

“校园绿马甲”活动,就是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进行“你扔我捡”。这次轮到初一(1)班了,班长把十件绿马甲放在了讲台上,动员大家积极报名参加。下课了……

要求:写一个完整的片断。要用上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一律用A、B、C、D表示。

篇2:《生动源于细节》教案

——抓住特征和细节,化抽象为具象 【设计说明】: 高一学生的写作,长于记叙,但记叙中没有生动的人物、场景,记叙也没有个性,给人留不下深刻的印象,究其原因有很多都是因为描写中惯于用粗线条的语言,在这不经意间就忽视了对看到的本真的表达,如果能够改正这种习惯,学生的文章就能变得生动起来,观察事物也会逐渐变得细腻起来,所谓细节描写就自然有了。所以本堂课我想让学生怎样把自己笔下粗线条的人物或景物写成具体生动形象做初步尝试。【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怎样能使人物或景物具体形象化的几种方法;

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怎样能使人物或景物具体形象化的几种方法,提高对人物或景物具体形象描写的能力。

3、德育目标:让学生体会到具体形象文字的魅力并发现自己的写作潜力,激发写作兴趣。【教学方法】:

以学生动脑、动笔、动嘴为主,学生协作,老师适时引导。【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二、阶段一(方案一)(1)展示一幅风景图,学生看图找出图片中有什么,(图片中有水,有荷花,有树木,有水草、有风、有云。)请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这幅风景图,写在纸条上。

(2)老师在学生边写的过程中边观察学生写的内容,找出几位同学的作品,有存在问题的作品和写得比较成功的作品,将学生作品用投影仪展示出来比较。

(3)问哪些文字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哪些文字只能留下大致的、抽象的印象。为什么? 课堂预设:学生会说因为他运用了修辞,或写得比较具体,这时老师接着可以问:“为什么他能写得具体?”学生回答不上来可这样引导“他用这些句子都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如写湖水的“静”,再问“另一位同学的写出了什么特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学生总结将景物由抽象到具体的方法之一:

将抽象变为具象,抓住景物的特点,从这一点加以扩展,采用适当的修辞和运用联想与想象。(多媒体展示文字)

(4)展示例段,大声朗读,再次感受:

这湖水真静啊,平静得像一面镜子,轻盈盈的,没有一丝涟漪。微风像一双无形的手,把薄薄的晨雾轻轻地驱散了,袅袅地升入高空。湖中,荷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碧绿的荷叶微微地摇曳,好像怕惊动了静静的湖水似的。岸边的柳树像舒展腰枝的少女,将长长的柳条低垂到湖面上,在抚摩着静静的湖水„„

老师引导:同样写了湖水、荷花、树木、水草、风、云,有同学的作品是抓住了这些景物的特点来写的,比如说湖水的静、荷花的香„„写“静”又不是单独一个“静”字表达的,而是从这一点展开联想或想象,运用合适的修辞将其再现出来,这样,读者看到文字就如身临其境了一般。

篇3:精彩源于细节

一、及时追问,激发深层次思维

民主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然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交而不往”的现象比比皆是。面对一些难题,当优生说出自己的思路后,大部分学生还没体悟过来,教师马上就抢过话题进行解释,当学生的答案错误后,教师不置可否,或是简单粗暴地加以否定。我们不能以主观的分析或解释去代替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所学到的往往并非是教师预期的。

教师首先要有民主的意识与态度,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控课堂节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之处、错误之处,应该抓住时机及时追问,而不是随意评价就一笔带过了。有时甚至可以把“错误资源”加以挖掘放大,组织学生讨论、评价,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从而使他们在发展理性思维的同时,生成学习经验,生成情感体验,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精彩之处,错误之处及时发现,及时追问,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阐述自己的想法。及时追问,能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思维方法,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激发学生的无穷潜能。这样教师才能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启发与促进。

二、顺水推舟,变“预设”为“生成与建构”

《圆的认识》的教学案例,不同的教学理念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一种理念支持的是极精细的设计:环环相扣,对“画圆”、“圆的各部分名称”、“圆的特征”等主要知识点的连接语等都事先做了充分考虑,且对学生可能的回答作了必要的估计,整个教学方案滴水不漏而且容易操作。教师在执行教学方案时,指令明确,师生紧密配合,教学过程肯定十分流畅。但教学过程只是师生执行和落实教案的过程,课堂成为教师“预设”,师生公演的完美演出,却忽略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忽略了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再创造”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动态生成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互动中,教师既要努力促进学生实现“预设生成”,又要善于捕捉教学时机,巧妙无痕地变“预设”为“生成与建构”。精彩的“顺水推舟”式教学也可以是这样的:学生在探究画圆和圆的特征时,引导其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探究,交流各自的“发现”,教师捕捉反馈中的有关信息,动态生成教学资源。巧用学生的话;妙用学生的错;善用学生的问,在课堂上灵活运用随机反馈与调控的措施,采取因势利导、顺水推舟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

学生的学习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点,课堂上常会出现一些“节外生枝”的状况,处理不当,将会导致教学流程的中断,不但无法实现“动态生成”,甚至连原定的教学方案都无法继续执行,但如果善于借助学生本身的资源,加以发挥利用,就能在意外之中生成精彩,这就非常考验一位教师“顺水推舟”的能力和教学的智慧了。

三、评价到位,发挥导向功能

实施新课程后,我们的教学更重视了教学评价的功能。权威式的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当学生的回答“暗合”教师的预设时,教师立即肯定和表扬;当学生的回答不符合教师的预期时,就迫不及待地否定,其他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想法,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和创新思维无疑会因为教师过早地追求最优化而形同虚设。

盲目型的教师评价更注重营造激情高涨的氛围:学生刚解决了一个最基本的数学问题,小红花,五角星甚至练习本等奖品就能简单的获得。学生的回答不管深入与否,只要稍微与知识点沾点边,“你真棒”或是“Good, Good”竖起大拇指等群体表扬就被教师引导出来了,学生的错误回答总会被“你再想想”或者“真的吗?”这样的评价草草带过。

新课程要求我们不能把盲目的赏识或是教师的权威评判作为评价的主导思想,要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首先教师要做到态度真诚,语言具有针对性,例如“问得好,答得也好”“两种方法,相得益彰,但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它们呢?”。评价不光要在语言上肯定、眼神中真诚、宽容的态度,还体现在对不同和思考方法的包容和接纳。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师也完全可以放弃“裁判”的地位,教会学生怎么去评价,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对于他的方法,谁来评价?”,“对照自己找到的运算定律,你想对这位同学说些什么?”如果能把评价的目标定位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真正发挥了评价的导向功能,每个学生都成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对话者,不仅能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能主动沟通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在观点碰撞中擦出灵感的火花。

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实他们才是最关注自身表现,期盼获得认同的对象。评价到位与否,对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互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重视练习设计,跟上课改步伐

对新课程的理念理解的太简单和流于表面,有时会导致教师只重视新授课,草率设计练习课,小学数学的练习课在实践中越来越表面化,形式化,学生对练习课更是感觉痛苦和负担。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按照课本中的练习安排,粗略地备了课就进入课堂,偶尔找些较新颖的题型练习一下就认为练习非常到位了;也有的教师仍放不下对分数的固有观念,基础题,提高题,新旧题型轮番上场对学生进行疲劳轰炸,学生的解题技巧是掌握了,可是他们的学习兴趣早已烟消云散,哪有半点“学习的主人”的激情?

其实练习的任务不只是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掌握解题技能这样简单,练习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同时把数学学习与生活打通,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忽视练习设计这个细节,必然会导致教学实践与新课程理念的脱节,而重视练习的设计,精致而高效的的练习,往往更有利于培养出学生活学活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巧妙而精彩的数学课练习设计也要紧跟课改的步伐,把握好“节奏”和“度”。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感兴趣并有效的练习设计可以是这样的:第一步是夯实基础的“打地基”式练习,既巩固了知识点,又为后继练习铺路搭桥。第二步是知识点不变而形式多样的“魔方”式练习,一小组变式题让学生能够及时运用新学的方法思考,不仅能打破思维定势,而且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深入的讨论,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第三步可以是富有挑战性的“跳高训练”,也就是从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进化为挑战学生的潜能。根据知识本质设计一个与旧知关联,但又能从知识、技能或情感态度等角度提升的创造性、拓展性练习。第四步“返璞归真”式,这一环节可以不拘泥于形式,发挥得好可谓抓住了教学的真谛。可以设计富有文化内涵的组合题型,也可以从当下社会热点入手深入浅出设计生活化题型,更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原则是让学生感受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把握好这个“节奏”会让整个过程充满了数学自身的魅力,学生自然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产生成就感。

篇4:关注细节 生动描写

可爱的泥鳅

星期天,爸爸给我捉了几条小泥鳅,让我饲养。爸爸说是为了培养我对小动物的爱心,还为了让我写好观察日记。我可不管爸爸出于什么目的,反正我对养泥鳅很感兴趣。

这些小泥鳅的身子两侧长着像鱼一样的鳍(qí)。它们喜欢自由自在地游泳,小嘴一张一合,十分有趣。

我一点儿一点儿地喂食。它们不像别的动物那样抢着吃,而是远远地观察,直到没什么动静了,才游过来品尝美食。

怎么样?我家的泥鳅可爱吧?

【问诊就医】

这篇习作,层次是清楚的,结构也是完整的。为了表达“可爱”这一中心,作者写了小泥鳅的来历、饲养目的、观察所得以及自己的感受。然而小作者这样写小泥鳅,读者读了不但感觉不到小泥鳅可爱,反而觉得挺沉闷的。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你看,王老师和同学们正在议论呢——

泡泡:这篇习作一开头就介绍小泥鳅的来历、养泥鳅的目的,为后文仔细观察泥鳅做好了铺垫,很不错哟!

王老师:看得出来,小作者对小泥鳅很感兴趣,开头不错。不过读罢,总让人觉得小泥鳅可爱的特点不突出。

张敏:那怎么修改呢?

王老师:修改的入手处在于:关注细节,生动描写。虽然文中写了小泥鳅的外形特征,但只写了鳍和嘴,而小泥鳅颜色、表皮质感,用手摸小泥鳅的身子有什么感觉,都应该写一写。

张敏:我知道——小泥鳅的身上覆盖着土黄色的斑纹,用手摸上去非常滑溜。它小小的眼睛像两颗黑色的芝麻粒。我用手去抓它,感觉滑溜溜的。

王老师:嗯。那“滑溜”到什么程度?

张敏:我一抓它,它就迅速地从我的手指间滑溜出去了,我感觉手指上还留下一些滑滑的黏液。

王老师:还有,喂食的时候,小泥鳅是怎样游动的,怎样吃食的,怎样嬉戏的……

泡泡:我明白了,我们要关注细节,生动描写,突出小泥鳅的可爱。

王老师:对,细节要细致入微,描写要生动有趣。要让读者读了细节能产生如见其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

张敏:“关注细节,生动描写”,我马上修改!

星期天,爸爸带我到东水塘玩耍。他下水给我捉了几条小泥鳅,装在塑料袋中带回家,让我饲养;还说是为了培养我对小动物的爱心,是为了让我写好观察日记。我可不管爸爸出于什么目的,反正我对养那几条小泥鳅很感兴趣。

回到家,爸爸给我找来一个鱼缸,盛上水。我把小泥鳅从狭小的塑料袋里一下子倒到鱼缸里。这些小家伙高兴坏了,在鱼缸里快乐地游来游去。我好奇地观察起来,小泥鳅的身上覆盖着土黄色的斑纹,身子两侧长着像鱼一样的鳍,不停地摆动着。眼睛小小的,像两颗黑色的芝麻粒,一眨也不眨。它们在鱼缸里自由自在地游动,圆嘴一张一合的,不时会吐出一串串小泡泡,十分有趣。

爸爸不在跟前,我偷偷把手伸进鱼缸,用手抓小泥鳅,可它身上非常滑溜,刚抓住,它便从我的手指间迅速滑了出去。我感觉手指上留有一些滑滑的黏液。哎——你看,它们聚到一起啦!又分开了,一条从另一条的上面游过去……

我给它们喂食时,只能一点儿一点儿地投,因为它们不像别的动物那样抢着吃,而是先远远地观察,直到确定没什么危险了,才一摇一摆地游过来。哈哈——真是胆小鬼!它们游到食物跟前,短暂停一下,然后才慢慢靠近食物。食物在泥鳅面前不停浮动着,泥鳅突然张开嘴巴,迅速把食物吞了下去,然后快乐地摆动身子转身游走。

怎么样?我家的这群小泥鳅可爱吧?

【跟踪复查】

修改后的习作,注意抓细节,生动描写了小泥鳅的外形、游动、吃食等。更重要的是,小作者通过给小泥鳅喂食,写出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如果能在抓住小泥鳅主要特征的同时,再从它们的一举一动中注意体会和想象它们的喜怒哀乐,写出来的小泥鳅会更活泼、更可爱的。

篇5:精美源于细节细节造就成功11

养成教育总结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习惯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学校德育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确立校训——养成教育的指南。“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们把海尔总裁张瑞敏的名言作为校训,就是让学生在细节中养成习惯。如每一位同学整理好课桌内的书本,拉齐自己的课桌椅,整个教室就十分整齐;每一位同学将纸屑、果壳、包装袋之类的垃圾扔到垃圾筒,而不是随手随地乱扔,校园内、教室中就清洁;每一节课,同学们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适当笔记,主动发言,课堂气氛就活跃,听课效率就大增;每一次作业、每一个实验认真操作,技能就会逐步提高,知识就得以巩固…… 这些看似简单的事都做好了,其实就是不简单、不平凡,因为世界上的事都是由简单构成的。我们从不简单、不平凡的事做起,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一定会取得成功。

第二、编写“三字经”——行为习惯的准则。我们把学生的每一个行为习惯细化为具体的要求,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三字经,引导学生熟读成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收,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学生在诵读之前,教师对于诵读的内容都做一些浅显易懂的讲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在幼年时期,本性是善良的,虽然人的本性都不坏,可是,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大,所以,我们不能够轻易地判断一个人是善还是恶。“苟不教,性乃迁。教

之道,贵以专。”这句话也蕴涵着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再好的人才也不会闪耀光芒,而教育的根本,最重要的就是专心,恒心,耐心,以及毅力,而且,教育的方式也得恰到好处。我们发现,已经有很多同学在随时随地地实践着经典的教诲,那些曾经读过的美好纯洁的句子,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在微笑地告诉着我们,怎样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人。

第三、签订“我们的约定”承诺书—— 自我管理的开始。学生与学校签订行为习惯承诺书—“我们的约定”,以约定提醒学生的言行,承诺书促使学生将习惯养成内化为自我行为,将养成教育真正变成为内在的需要。老师和同学们大声地喊着:“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变。”约定后,老师说:“现在,你们和老师拉完钩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说到做到,遵守我们的约定。”我感受到,教育孩子,老师有时也可以变换一下方法,以“童心”换“童心”,也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四、设立“校长信箱”——沟通的桥梁。“校长信箱”开设了学校与学生沟通的另一个渠道,使学校更多的了解学生的心声,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加以指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两个月来共收学生来信216封,校长带领领导班子成员一一给学生做了回信,对学生进行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如阳光、雨露般潜移默化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第五、开办“我与校长面对面”——参与管理的平台。学校开办了“我与校长面对面”专栏,宣传养成教育的意义。领导、老师定期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阳光心态,拥有健康的心理„„等等。所有这些教育的专题,都是结合学生现实思想和行为实际,具有很强的教育针对性。通过“一故事,一道理”、“身边事,谈道理”、“经历事,说道理”、“即时事,议道理”等方式达到教育目的。活动中,孩子们与校长畅所欲言、轻松交流,既表达了对学校的感激,也传递了同学对校长的问候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六、开办“知心家庭学的学校”——巩固养成教育成果。教育要靠学校与家庭的合力。可是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充满困惑与迷茫,特别是一年级新生家长。为此,开学初学校为家长上知心家庭学校开学第一课——“爱孩子,从你我做起”;学期中,知心家庭学校对全体学生家长进行“家校共育——为了孩子灿烂的明天”专题培训,各班从安全管理、教育教学、养成教育三大方面向家长介绍了学校的新要求和新举措。向家长分别发放了《学校工作家长反馈单》、《致家长一封信》。学校希望家校协力,双管齐下,合力教育学生健康成长。举办了“让真爱洒满人间”亲子互动活动。累计培训人次达2000余人;学校还办了多期《知心家庭校报》,为家长提供学习资料。知心家庭学校的开办,促使家长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研究、齐心协力,巩固了学校养成教育的成果。

第七、专题教育系列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我们将以校园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通过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等途径,把养成教育与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利用各类德育载体,立足常规,提高专题教育的附加值。

3月份,组织开展了“雷锋精神与我同在”、“ 感恩在行动”、“ 环保从你我做起”、“历史的选择”为主题活动。并举办了以“弘扬世博精神”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教育图片展,4月份,组织高年级同学开展了“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清明网上祭祀活动,成功举办了春季运动会,在海港区中小学春季田径运动会上,我校不仅

取得了小学B组第一名,同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5月份,在全国“童星奖”和“飞天杯”书画大赛中,我校有40多名同学分别获得国家级特级金奖、金奖、银奖及铜奖,并有13名同学在科技活动中获奖。我校同时获得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六一节前夕开展了“红领巾,我为你自豪”入队活动和 “幸福像花儿一样”红歌大合唱活动。

7月份,在建党90周年的活动中,我校的文艺演出不仅为港城人民献上了一场大餐,而且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9月份校长亲自参策划了“爱孩子从你我做起” 一年级知心家庭第一课;在开学典礼上,全校师生代表庄严地在“文明成就素质习惯铸就未来”横幅上签上了自己的姓名,并表示争做优秀文明师生。开展了“感谢师恩,爱在我心”教师节活动。

10月份,举行了 “我用行动爱祖国”小手拉大手进社区活动,收到了居委会和周边居民的高度赞扬,活动同时刊登在秦皇岛日报上。成功举办了“秋赏中秋月 诉父母恩” 优秀作品书画展

11月份举办了“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快乐每一天”阳光体育活动之一广播体操、武术操比赛活动。大型感恩教育活动“让真爱洒满人间”。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我校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使行为习惯之树茁壮成长。

精美源于细节细节造就成功

----养成教育总结

篇6:关于源于细节的感动作文

真挚的情感是一篇文章打动读者的最朴素的原因。我的父母和天下所有父母一样,对于孩子的关爱远远超过对自己的照顾。我身体不舒服了,遭遇到挫折了,父母比我还着急;而他们对于自己的衰老,却从来没有放在心上。当父母急切地拔去我头上的白发时,当他们焦灼于我头顶那一根银丝时,一向大大咧咧的我刹那间就被感动了。

细节最能显露情感。在描写父母为我拔白发这个细节时,我放慢了描写的节奏,把父母的表情与动作特意放大:妈妈先是“盯着”我的白发,“突然起身”,而后“迅速捋起”“急切地问”,爸爸也“丢下筷子”……正是因为这些细节,我才能将父母看似平常的举动写出情感的力量。情感是文章的灵魂,而细节则是文章的生命,将细节放大,文章才显得饱满真实。

篇7:质量管理之质量源于细节

再次重温质量管理

搞好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消除制造不良品隐患源头的根本”。

“质量是干出来的,不是检出来的”这是大家经常喊的,但现状却是:一旦出现了质量事故,大家第一印象都老实认为不是自己的事,而是品质管理部所管的事,出现一切质量问题都是品保的责任,都应该由品保部来负责处理与自己好像毫无任何关系。如果出了质量事故,在处理事故时挂上本人就觉着不服气,就会骂爹骂娘。有一大部分干部员工认为质量上有检验员把关与自己无关,都是干计件,不良品相互见了也当没看见,如果混过质检员多干多挣钱,如果管了自找麻烦;自检互检只是口头喊,地下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还有一部分员工认为:产品缺陷一点点、尺寸超差一点点没问题,特采后仍然能入库计造工资,甚至有的主管及操作者,因为检验员对质量卡的严一些就觉着是与自己过不去,就与检验员发生口角,搞得红脖子涨脸。事故发生在内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发生在外部则找品保;致使质量隐患一再滋生,质量问题的一再发生;不能从根源上彻底根除;这样一来全员的质量意识淡薄了,粗制滥造的工作坏习惯养起来了,自检互检能力的严重下降了。因此见于以上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于各级主管及操作工急需彻底扭转当前异常局面,使全员的质量意识、观念重新得到改变。那么搞好产品质量从何处入手呢?应从“人、机、料、法、环

五个方面入手。

全面质量管理中讲到:“人员、机器、原料、方法、环境现场管理中,有五个方面是需要现场的各级主管注意的。也是工业制造企业管理中所讲的五要素。” “ 所谓人,就是指在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主管、生产一线员工、司机‘搬运工等一切存在的人。现场中的人,车间各级主管应当注意什么呢?首先应当了解自己的下属员工。” 人

1“.人是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最大的难点,也是目前所有管理理论中讨论的重点,围绕这“人”的因素,各种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方法”。

2.“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生产的进度,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就不一样。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做事只讲效率,缺乏质量意识,但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内向,有了困难不讲给主管听,对新知识,新事物不易接受;有的人性格外向,做事积极主动,但是好动,喜欢在工作场所讲闲话。那么,作为他们的领导者,你就不能用同样的态度或方法去领导所有人。应当区别对待(公平的前提下),对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能“人尽其才”。发掘性格特点的优势,削弱性格特点的劣势,就是要你能善于用人”。

3“.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首先要从现有的人员中去发掘,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特点,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应经常对他们的脑海灌输产品质量对企业和对本人的影响,让他们认识到产品质量是企业的命脉,与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让员工有了质量意识后,就要教育员工如何才能搞好产品质量。4.“产品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和细节工作质量的提高。因此质量管理必须对这种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和细节都进行管理”。

5.“由全体人员参加的管理。产品质量的好坏是企业许多环节细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每个环节和细节的每项工作都涉及到人。所有人员无论是高层和低层、无论是科室还是车间,没有一个人不与产品质量有直接联系的,每个人都重视产品,都从自己的工作中去发现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因素,并加以改进,产品质量就会不断提高。因此质量管理人人有责,只有人人都关心质量,都对质量高度负责,产品质量才能有真正的提高和保证,所以质量管理必须由全体人员进行管理而不是那个部门的事情”。6.“下道工序就是用户,只有下道工序对前道工序所生产的质量满意了,工作才算做到家”。“产品追求零缺陷,工作追求零缺点”这是我们左总一再贯穿的思想。如何把这思想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是关键;产品质量取决于工作质量,工作质量取决于个人素质;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就是体现在更好地为下道工序服务的行动”。

7.“好的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一切以预防为主。通常有很多人认为产品质量只要检验员检查从严就能保证产品质量,这些看法是对产品质量的误解,因为这种事后检查,把质量的重点放在检查上是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产品质量的;不在各个环节找出产生不良的原因,不解决产生不良品的问题,不良品还是照样还会产生。因此应把“事后把关”变为“事前控制积极预防”。机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量具、工装、模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精度是否达到要求;量具是否准确;工装设计是否合理;模具、工具是否良好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与产品质量的。一个企业的发展,除了人的素质要有提高外,公司内部的设备也很重要,也要不断更新。为什么呢?质量好的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所以说,工业化生产,设备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另一有力途径。料

是指所进的各种物料、配件、原料等生产用料。

1.现在高材质的铸件产品 生产原料很关键,一般都有几种材料配制而制成,当某一材料出现问题时,就会使整个产品材质出现问题,造成材质不合格。因此要求供应科:必须购买固定的、信得过合格的、有资质的供应商的材料;并应保证各种材料必须为合格品;进厂必须有供应商的自检报告和进厂检验报告,合格后方可入库使用。

2.所进各种配件、用具、用料也很关键,如不合格会直接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使用寿命及设备的精度;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所购各种配件、用具、用料必须有专业人员认可签字、品保检验签字后入库使用。法

顾名思义,法则。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它包括:工艺流程、工序过程控制指引,生产图纸,产品工序作业标准,检验标准,各种操作规程等。它们在这里的作用是,能及时准确的反映产品的生产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严格按照规程作业,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唯一条件。因此技术部在编写时应及时、准确、详细无误;让每道工序都有一套完整的可视化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让 每道工序操作工都知道要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环

工作环境:各级主管应组织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环境也会影响产品的质量。比如:工作场所窄小杂乱无章、照明黑暗、通道不畅、噪声过大、粉尘过大等。因此除设计、建立达到符合产品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外,还要做好5S管理、区域划分定置管理等项工作。

总之只有使全员的质量意识、观念重新得到改变,才能从根源上彻底根除隐患,避免事故的再发生,产品质量才能稳定提高。

篇8:保教质量源于细节管理

现象一:

幼儿园里要开办校讯通, 要求家长自愿报名。张老师看到班里大多数家长都十分乐意办理, 为方便管理就做起个别不愿意的家长工作。哪料东东奶奶在离园时气冲冲地边发牢骚边摔门而去:“不办校讯通就接不到通知, 那还上什么幼儿园?”一时间, 大家议论纷纷……

孩子是“小皇帝”, 家长是“上帝”。幼儿园的工作中心是为幼儿服务, 为家长服务。在工作中, 教师过于考虑自我利益, 那么她为幼儿与家长服务的意识就会淡漠。如果全园教职工人人如此, 必然造成全园工作作风涣散。从某个角度讲, 也暴露了该园在提高教师与家长沟通艺术方面的工作缺陷。幼儿园的服务质量都难以实现, 又如何让幼儿园在市场竞争机制下求得发展呢?

现象二:

一天早上, 笔者刚走进幼儿园大门, 正好遇到玲玲的奶奶送孩子过来, 只听她说:“快来呀, 你老师在这儿吃早饭呢!老师, 你让她在你面前吃吧!”笔者看见几个老师正坐在教室门口吃早餐, 吃饱来园的孩子散乱、无目的地呆在一边。操场边上也聚着几个老师, 她们边说说笑笑边吃早餐, 一些孩子在操场上打闹追逐着……

幼儿园制度中明确规定:“教师要按时到园, 不得到园用早餐。”幼儿园因未能扎实地落实幼儿入园和早餐这个环节, 使老师们纷纷在工作时间进餐, 孩子也学样将早餐带入园中, 这种情况导致孩子入园后没人管理, 给幼儿园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也埋下了许多不安全的隐患。

现象三:

又到周末, 大四班的月老师怕家长不能按时接回孩子, 自作主张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通知, 放在操场上, 且将放学时间写早了半个小时。看她写通知极其自然、顺畅。月老师私下还说:“我不写个通知, 很多家长都会忘记时间, 况且从实际情况来考虑, 我把放学时间提早, 等晚接孩子的家长来带孩子, 正好赶上标准的放学时间, 对老师来说并没有晚下班……”但幼儿园大小会议反复强调:“教师不得私自提早放学时间, 更不得要求家长提早接孩子。”

说实话, 谁不想早点下班回家休息呢?对有家庭、孩子的教师来说, 提早下班是一种美好愿望和现实需要。但提早下班时间会给许多家长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也不方便处理幼儿园放学与机关单位下班时间的衔接, 与幼儿园为家长服务的初衷相违背, 势必造成家长对幼儿园服务的强烈不满意。所以幼儿园将“教师不得私自写通知, 更不得要求家长提早接孩子”定为园规是非常必要的。月老师常在周末写通知的行为, 让幼儿园的规章制度成了摆设, 长此以往, 制度就不能对老师们产生应有的威慑作用, 更无法培养教师循章做事的自觉性, 容易导致全园形成消极的工作作风, 不利于园风园纪建设, 使幼儿园在社会上的整体形象受损。

规章制度是对幼儿园各项工作及各类人员比较系统的要求, 以保证各方面人员都能各自为政、自行其事。那么, 如何防止类似现象再次出现, 做到防微杜渐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处入手。

一、规范一日工作常规

规章制度依据国家立法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 结合本园实际制定的“法”, 是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一句话, 规章制度是园所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在制定规章制度时, 管理者要紧抓提高保教质量的生长点和起始环节。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 教师的工作琐碎又繁杂, 为了使教师明确工作任务, 减少忙乱现象, 可以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拟定一日保教工作常规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查漏补缺, 加以完善, 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工作行为。例如, 完善、细化有关的家长工作考核制度。首先, 家长工作考核制度要细, 责任要明。有了制度及相应的责任人, 就不可能出现无视家长感受草率动员加入校讯通的事件。其次, 实施制度的具体措施要可行。有了制度及具体措施, 制度就容易落到实处, 既对孩子负责, 又对家长有交代。

二、严格执行考核制度

制度有了, 并不是万事大吉了, 严格的规章制度只是实现保教质量的必要保证。为保持制度的严肃性, 需要上至领导下至教职员工一致地贯彻执行。比如出台“教师要按时到园, 不得到园用早餐”的规定, 要对其相应的环节进行规定。出现违反规定的情况后,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有条件的可创设条件解决教师早餐问题。对教师吃早餐时孩子们散乱地呆在教室的情况予以纠正, 并指出问题的严重性, 告诫全体教师在任何时候都必须认真负责地对待孩子与工作。在初步形成常规工作的基础上, 再去制定教师工作考勤、考绩等考核细则。为体现制度的合理性与规范性, 经大家讨论后再实施, 可以实行“月考核”或“学期考核”, 由园长、教学、保健、后勤各部门人员根据平时检查结果进行评比, 评比结果与当月或该学期奖金挂钩。这样, 既可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又能及时检查和督促保教工作状况。充分认识保育工作的实质是一个教育的过程, 保育工作是每个幼教工作者的职责, 保育工作要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 让制度深入人心, 使教师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管理制度的统一性, 才能使全园步调一致地贯彻执行幼儿园规章制度, 切实发挥制度对工作的督导作用, 保证幼儿园教育工作秩序的建立, 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幼儿园的两大任务———服务好幼儿, 服务好家长。

三、优化考核评价机制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实行严格的管理和考核, 使幼儿园的一切工作有要求、有标准、有规范、有约束, 以此来保证幼儿园工作的有章、有理、有序、有力。但是幼儿园以女同志居多, 女人心细又敏感, 再严的管理, 只是解决必须干的问题, 主动干、愿意干还是难以解决。对于处理灵活多变的各种情况, 规章制度难免显得过于呆板, 不能灵活机动, 对于某些与自己平日习惯相去甚远的规章制度, 员工还会产生抵触情绪, 就如“月老师私自写通知”这种现象。这就要求领导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 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优化考核评价机制。

1. 拟订落实考核细则

在拟订细则时坚持实事求是, 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 使之民主参与制定考核细则, 并经过讨论、试用、修改, 使教职工对考评抱积极的态度, 从而保证考评工作的顺利实施。

2. 考核过程科学合理

在考核过程中, 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月目标管理与学期目标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注重每位教师工作的实际效果, 做到公平竞争, 能者为上。

3. 因势利导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公布后, 首先是奖励优胜者, 对她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次对考核结果不理想者, 针对不同情况加以区别对待:属工作态度不佳的, 严加批评, 提出希望;属工作能力弱的, 鼓励她们, 帮助她们制订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计划, 并与考核优胜者结对帮扶。

篇9:成功源于细节

“插上”腾飞的翅膀

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是英国伦敦大学圣丽医学院的细菌学家,从事疫苗的研究工作。1928年9月的一天,作为自己的日常工作,他逐一检查玻璃细菌培养皿。在有意无意之间,弗莱明教授突然注意到一只直径为5厘米的过期的玻璃细菌培养皿上,由于盖子没有盖好,结果空气中的霉菌潜入,污染了培养基,长出了一大团霉。刚开始时,看到青绿色的“霉花”出现在培养皿中间,弗莱明教授以为这是再普通不过的污染现象,不足为奇。就在他准备倒掉溶液时,猛地发现“霉花”周围有一圈清澈可见的环状带。他初步判断,原先这里生长的细菌被神秘地杀死了,消失了,只有在离“霉团”较远的地方才有细菌继续生长。弗莱明教授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科学家,并没有仅仅满足于喜出望外,而是心生一计,把这种“霉团”接种到无菌的琼浆培养基和肉汤培养基上。结果发现这种霉菌在肉汤里生长速度很快,形成一个又一个白中透绿和暗绿色的“霉团”。鉴定结果表明,这种霉菌属于青霉菌中的一种。后来,他把经过过滤得到的含有这种霉菌分泌物的液体叫做“青霉素”。弗莱明教授将这种霉菌接种到各种细菌的培养皿中,发现它能抑制许多细菌。后来的一系列试验和研究证实,青霉素杀菌消炎能力极强,即使稀释到1000倍,照样可以杀灭细菌。这种物质被定名为“盘尼西林”,即“青霉素”。由于它的特殊价值和巨大的杀菌作用,被人们誉为神奇的“灵丹妙药”,从死神中拯救出许许多多的生命,因而弗莱明获得了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抗菌消炎的药品推陈出新,种类繁多,但青霉素仍然被公认应用最广、疗效极佳的抗菌素,不断地造福于人类。1996年3月8日,当年弗莱明教授最早发现青绿色“霉花”的这只玻璃细菌培养皿在伦敦的索斯比拍卖行被拍卖,售价为3.5万美元。为了纪念“青霉素”的问世和它的发明者,这个玻璃细菌培养皿的壁上雕刻着“ 盘尼西林的产床亚历山大·弗莱明”的字样。

1947年,英国科学家亚历山大·格雷翰姆·贝尔发明的第一部电话机轰动世界。可是在提出发明专利权的申请之后,却面临着另一位名叫菲利普·莱斯的德国科学家向美国最高法院对他进行的控诉。法院考虑到此事非同小可,涉及到一项重大的发明权和当事人的名誉,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它一方面组织力量进行认真的调查,另一方面聘请资深专家鉴定他们各自的申诉。专家们一致断定,菲利普·莱斯早在1863年就成功地研制出利用电流把声音传到1000米以外的新装置,的确先于贝尔,然而它只可以单向传送,无法相互交谈。对于这一点,菲利普·莱斯也确认不讳。结果法院最后得出结论,该装置还不能够叫电话机。在接受调查时,贝尔也直言不讳,承认自己曾经借助过莱斯的实验,与此同时还发现了对方的不足之处。为了解决菲利普·莱斯装置中话声短促多变的问题,贝尔将他所用的间歇电流改为连续的直流电。另外,还把菲利普·莱斯装置上的一颗螺丝钉往里面多拧了半圈,仅仅0.5毫米就可以使话声互相传递了。最后,法院判决菲利普·莱斯败诉,贝尔拥有电话机的发明权。贝尔觉得自己利用了菲利普·莱斯的实验,提出要与他共享发明的专利。菲利普·莱斯听说后,坚决不同意。他拒绝道:“对此,我不能接受,因为电话机是贝尔发明的。我在距离成功只相差0.5毫米的地方失败了,对于这个深刻的教训,我将终生记取。”

细节为创业者

“开拓”一片新天地

在日本,有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电子公司。它的总部设在东京,生产区和分部却远在大阪。为了给前来接洽业务的外商和客人提供方便,公司有专门的值勤人员订购往返于东京和大阪之间的专线火车票。德国一家大公司的商务经理汉森具体负责与这家公司的业务往来,每次都能享受到这种方便。他坐过几回车后,饶有兴趣地发现每一次去大阪,座位总是在右窗边;而返回东京时,座位却老是在左窗边。一次,汉森好奇地问道:“小姐,您为什么总是这样给我安排座位?”“先生,这是特意安排的,火车驶往大阪时,富士山在您的右边;而在回东京的路上,富士山却到了您的左边。”小姐继续回答说,“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外国朋友都喜欢欣赏它那美丽壮观的景色。我想客人们经常多看一看富士山,就能更好地记住这个地方,记住我们的公司。”听完这番话,德国经理颇有感触,心里热呼呼的。想不到这样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却被对方考虑得如此周到。这家公司的员工在微不足道的事情上尚能做得如此认真负责,那么同他们做生意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后来,他把对这家公司的贸易额,由原来的400万马克增加到1200万马克。对别人细微的关怀,折射出感人的品德,这常常是被人接纳、受人赏识的切入口。渴望关怀是人们内心世界的一种需求,只要能使这颗心受到感动,那么无论在商场、官场,还是情场、战场,也不管身处什么角色,你都能稳操胜券。

一天,一位年轻人来到德国奔驰公司,想选购一辆轿车。他看完陈列厅里摆放着的100多辆各种款式的汽车后,发现没有一辆自己中意的。推销员迷惑不解地问:“先生,您要什么样的车?”“我想要一辆灰底黑边的车。”对方答道。推销员耸了耸肩,无可奈何地告之说:“对不起,本公司没有这种车。”销售部主任知道这件事后,十分生气地批评了推销员。他警告道:“像你这样做生意,最后只会让公司关门歇业!”他设法找到这位客户,承诺两天后可来取车。对方如期而至,看了看车,还是不满意,说车的规格不是自己所要的。销售部主任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人,他耐心地询问顾客对车的规格、型号、式样等具体要求,详细做了记录,并答应完全可以满足。3天后,客户很高兴地瞧见自己梦寐以求的汽车。可是在试开了一圈之后,提出要在车里安装一台收音机。在当时,刚刚问世不久的汽车收音机尚未推广开来,理由是它被认为极易导致交通事故。销售部主任犹豫了片刻之后,约好顾客下午再来。经过几番周折,这位挑剔的客户终于如愿以偿,从奔驰公司买到了自己中意的车。他紧紧握住销售部主任的手,激动地说:“先生,太谢谢了!有您这样热情周到的服务,我想贵公司肯定会赚大钱的。”作为世界知名的汽车制造商,能这样放下架子,千方百计地去满足一名普通客户的种种要求,有的近乎苛求,的确是难能可贵的。这正是奔驰公司紧跟市场变化、与时俱进的经营哲学的具体体现,也是奔驰汽车得以在世界各个角落永葆活力、身价百倍的秘诀。显而易见,无论企业的规模多大,只有深入每一个细节,学会以“小”行事,才能获得永久的成功。

细节为求职者

“敲开”成功的大门

早在读书时,恰科就立志要当一个银行家。开始时,他鼓起勇气到巴黎一家最有名气的银行里碰运气。结果很不理想,吃了一个“闭门羹”。然而这位年轻人雄心勃勃,并不气馁,又先后走进其他几家银行去求职,可是连连被拒之门外。几个月之后,恰科又去了开始到过的那家最好的银行,并且有幸见到行长,但是再遭拒绝。他慢慢地从银行大门出来,突然发现脚边有一枚大头针。想到进进出出的人可能会被大头针弄伤,小伙子马上弯腰拾起了针,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旁边的垃圾桶里。到家后,奔跑了一天的恰科躺在床上休息。他先后求职52次,可连一次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尽管命运对自己这么不公,可第二天恰科还是准备出去碰运气。在他离开住所关门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信箱里有一封信。拆开一看,天哪!原来是那家赫赫有名的银行发出的录取函。这真是喜从天降,年轻人怀疑自己是否在做梦。原来,恰科昨日拾起大头针的一幕被行长看见了。他认为精细小心正是银行职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于是改变了原先的想法,决定录用这个小伙子。凭着这枚小小的大头针,恰科走进了银行的大门。在后来的工作中,他业绩辉煌,成为了法国的“银行大王”。细节往往容易被人忽略,但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则能反映出一个人深层次的修养,它能代替财富,弥补缺陷,提升人的竞争力。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生动源于细节》教案】相关文章:

党课生动范文05-16

生动党课范文05-17

生动教学范文04-19

格外生动造句04-20

党课生动的范文05-19

生动的党课范文05-21

描写生动的成语04-08

源于05-03

幸福源于什么04-26

生动课改课管理论文04-18

上一篇:第一桶金作文500字下一篇:为校运喝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