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误作文评析:季节

2024-04-18

高考失误作文评析:季节(精选12篇)

篇1:高考失误作文评析:季节

“尽管世界上有过无数朵花,还会有无数朵花,尽管一切花瓣都终将凋落,我仍然要抽出自己的嫩芽。”花儿享受着自己开花的过程,也在传递着生命中绚丽的花香。?

当一个人开始思考花开的意义时,我想,他也开始思考人生了。生命很绚丽,也很轻易枯萎,可又怎样传递自己青春的花香呢??

青春是一丛注定要历经风雨、注定要生气勃勃的植物。王蒙的《青春万岁》里就有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这样响亮地唱着:“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我们也只有感受青春的激情,享受青春花开的声音,才能将青春的花香传递。我们应该蜕去青涩,震动生命的力量,开出花朵。我们的生命无法承载太过轻飘的生活,米兰昆德拉的《生命难以承受之轻》诠释着生命的重量,诠释着青春的花香。当西西弗斯无休无止地推着石头上山时,他用微笑去承受生活的循环往复的单调和沉重,传递着自己的青春花香;当贝多芬在两耳失聪后还奏响《欢乐颂》的时候,他用美丽的旋律表达对音乐的渴望,传递着自己的青春花香。?

“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海子的青春,也许有许多痛苦,但是海子从来不把痛苦留在世上,他写诗,他创作,他在酝酿自己的青春的花香:“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一层层白云覆盖着/我/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地/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泥土高溅/扑打面颊/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虽然海子的生命早早地随风而逝了,但谁能说他没有绽放绚丽的生命之花,把自己的青春的花香在世间相向流传呢??

青春之花盛开的时候就必然要承受凋落,唯有在花开的时候让生命有了意义,让享受有了目的,让生命也插上了羽翼,才能将青春之花香传递。?

名师点评:?

文章以“青春的花香”为立意点,来写青春的内涵,并且扣住了“唯有在花开的时候让生命有了意义,让享受有了目的,让生命也插上了羽翼,才能将青春之花香传递”这一立意,较好。语言也颇有文化味道,诗意化,但有堆砌套作的嫌疑。?

文章在构思布局等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一是立意不具体不明确,什么是“青春的花香”,它有什么具体的精神内涵,虽然也有一些事例,总是在似是而非中滑过,没有明确的阐释。?

二是结构不严谨紧凑,中间的具体论证缺乏系统的调度组织,假如按照用什么是“青春的花香”来阐释内涵,用为什么要传递揭示“青春的价值”,用怎么样传递来延伸“青春的长度”,这样再丰实内容就会浑然一体了。?

三是叙述和议论的结合,没有根据需要取舍材料,比如王蒙的《青春万岁》想用来说什么呢,海子的诗歌引用那么多是不是有点堆砌呢,假如以翔实而富有说服力的事例再加上精准的议论点化,什么问题不迎刃而解呢。

篇2:高考失误作文评析:季节

曾有学者批评那些在海外演讲演唱的学者歌手们,他们只懂得讲那里的语言,唱那里的歌,完全地道的英语,不懂得如何发扬自己的母语,不懂得如何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母语作为人与生俱来最初学会的语言,我们有理由维护它,有理由发扬它。正是因为母语,我们才学会了更多的知识,懂得了更多的道理,使我们成为一个有知识有理想的人,才能使得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秉承继续,发扬光大。?

先有成龙海外演出坚持说汉语,后有韩寒炮轰如今的中国“闭上眼睛以为在牛津,睁开眼睛却在天津”,痛斥英语在中国的泛滥。诚然,中国正处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时期,学外语固然没错,它能使我们更好地与国际友人交流,但是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汉语的漠视。假如整日听到四周的人叽里咕噜地“ABC”,谁敢承认这是在自己的国家?我们要寻根,寻找我们的根。?

作为中国人,我想第一是学会母语,第二是将母语传承并发扬下去,然后汲取外国的优良文化。只有守住我们的根,我们才能将根发扬光大。同样的,我们的根发扬光大了,不正代表着中国的崛起吗??

不是否定外国文化,只是强调一点,只有将自己的传统文化守住并发扬光大,我们才有立国之本,才能更好地汲取别的文化。忘了自己的根,忘了自己的母语,算什么呢??

我们要守住自己的根,我们应该去热爱自己的母语,是它让我们懂得生活,懂得感恩,懂得传承。传承我们自己的文化,不正是祖先们对我们的希望和要求吗??

守住根,就是守住了希望。?

守住根,就是守住了未来。?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紧扣话题“母语”,从反面入手,通过名人、学者之口,列举出种植恢厥幽赣锛按车南肿床⒓右云牢觯缓蟠诱娌瞿赣锏闹匾裕啡夏赣锸俏颐堑母耪俅蠹沂刈∥颐堑母劬莩浞郑急嫘越锨俊?

篇3:高考命题失误评析

1近年高考命题失误例谈

1.1命题考虑不全面,造成答案开放

数学以严谨、周密著称,数学命题的条件、结论必须相容,条件不多、不少、和谐清楚,不出现歧义.但如果命题时考虑问题不全面,就会出现以下2007年高考浙江卷的一道填空题(即理科第16题,文科第17题)的问题.

例1已知点O在二面角α—AB—β的棱上,点P在α内,且∠POB=45°. 若对于β内异于O的任意一点Q,都有∠POQ≥45°,则二面角α—AB—β的大小是______.

分析参考答案先给出的是90°,后来加以更正,答案改为:大于或等于90°,其实前者是错误的,后者从严谨性来讲也是不当的,笔者认为准确答案应为:[90°,180°]内的某一个角!并且其叙述方式出现失误,易误导考生.特注析如下:

(1)若二面角α—AB—β小于或等于90°,如图1,不妨设PS⊥β于点S,连结OS. 则由最小角定理可知,∠POS≤∠POB,即∠POS≤45°,即,这说明S点正好位于棱AB上,否则将与条件矛盾!则此时所求角应为90°.

由上可知,出题者仅考虑了第一种情况,忽略了第二种情况,从而导致命题失误,故答案应为:[90°,180°]内的某一个角.

1.2命题条件与结论相斥,导致无所适从

毋庸讳言,数学题目的条件与条件之间应该相互融合,不能出现矛盾或者顾其左右而言他的情况.而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的一道解答题(即理科第18题,文科第19题)就出现这样的问题,原题如下:

例2从某批产品中,有放回地抽取产品二次,每次随机抽取1件.假设事件A:“取出的2件产品中至多有1件是二等品”的概率P(A)=0.96.

(Ⅰ)求从该批产品中任取1件是二等品的概率P;

(Ⅱ)若该批产品共100件,从中任意抽取2件,ξ表示取出的2件产品中二等品的件数,求ξ的分布列.

分析我们都知道,抽取有2种方式:有放回的抽取和无放回的抽取.在题干中已经明确了抽取方式是有放回的抽取.根据答题原则,题干是背景,应当依照题干回答第(Ⅱ)问,在无法决定采取有放回还是无放回做题时,当然依照题干进行计算.这样如果考生理所当然的认为第(Ⅱ)问中的抽取是有放回的抽取并依此回答了问题,那么这样就会出现差错,因为标准答案的做法是把其当成了无放回的抽取,与题干相矛盾.

标准答案的结果(不放回抽取)(过程略)

1.3命题考虑不细致,引致答案不完整

由于命题人在命题时考虑不周全,忽略了某些特殊因素,导致了标准答案引发争议.下以2005年全国高考试题Ⅰ理科第15题为例加以说明.

1.4命题考虑不严密,引致答案错误

有时命题人在思维上陷入定势,不能看出问题的纰露所在.特别是出现在选择题中,可能出现选择支没有正确答案的情形.下以2005年福建高考试题理科第12题为例加以说明.

1.5命题范围失控,引发考核超纲

高考考试范围应严格限制在考试大纲及课程标准的要求之内,但在高考命题时也出现了某些超纲的题目,导致众多考生在答题时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障碍.下以2007年宁夏、海南卷理科卷第18题为例.

评析在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科内容中不包括复合函数的求导,而上题的解决过程显然要用到复合函数的求导,否则此题的求解显得繁杂异常,因此这道高考题有超纲之嫌.另外,宁夏、海南卷理科卷的解答题第(18)题中出现了新教材中被淡化的“二面角”的身影,等等.这些都是高考命题者对考试大纲及新课标研究不够所导致的.

另外,文[1]中也对实行高考制度始至2000年之间的高考数学命题中的一些失误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说明高考数学命题的确是白璧微瑕,值得深思.

2命题失误的原因探析

2.1主观原因

命题失误有命题和审题人员的主观因素,如责任心不够强、粗心大意、对数学命题工作

抱有轻视或者是对数学命题缺乏耐心、没有经过反复推敲审视等等.在编拟数学试题时,命题者要对问题的各个方面考虑周密.一方面,数学试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和严密性,即从逻辑的角度来看,必须满足条件的充分性、条件的相容性、条件和结论的相容性和条件的独立性,其中前3条是绝对的,第4条是相对的,这也是命题者常常加以忽略从而导致失误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除避免出现上述知识上的科学性错误外,还应注意题目是否超纲、是否脱离学生实际、是否与现实生活常识相悖、题意是否简洁明了等,所有这些都是命题者必须值得重视的.

2.2客观原因

数学学科有它自身的学科特征.它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严密的符号体系,独特的公式结构,形象的图像语言.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高度抽象,逻辑严密,广泛应用.笔者认为,正由于它具有前两个特点,所以在高考命题时,部分试题的条件与条件之间或者条件与结论之间存在着不易觉察的内在脉络,而恰好是这种内在的逻辑联系的不识得导致了失误的产生.在不能出现与各种层出不穷的模拟试卷雷同的情况下,编撰答案一般是唯一的高考试题,特别是构思出具有创新特点的试题,笔者认为,的确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困难.

3避免命题失误的几点建议

毋庸讳言,高考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在分省命题逐渐推广后,各地可根据本地教育和考生状况命制难度适中、考试内容凸显地方特色、考试科目与形式符合本地要求的试卷,有利于发挥高考对地方基础教育的正面促进作用.随着我国逐渐推行高考分省命题政策,尽量保证命题质量是国家和各命题省份的责任,也是参与命题的专业工作者的义务.笔者认为以下措施对避免命题失误有借鉴作用.

首先,应挑选本领域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加命题,舍弃职称越高、学历越高,命题能力与水平越强的观点.并且加强对高考试题的审核,控制各个环节以保证命题质量.特别是应让具有较高素质的高中数学教师或教研员参加审核,从而避免失误的发生;其次,命题者不但应具备扎实的数学能力,也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并积极对待高考命题的各种培训,严格执行命题程序;最后,为了加强命题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导致重大命题失误的责任人应取消今后继续命题的资格,同时对命题工作中表现杰出的专家等进行嘉奖,等等措施.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周志泉.高考数学命题失误初探[J].数学教学通讯,2002,(12)

篇4:高考失误作文评析:请迷茫走开

少年强则国家强,反之,少年迷茫那国家之路又何处去寻?当今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模糊甚至错误,在我看来是个严重的问题啊!如首段所问:为什么?是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还是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他们失去了精神依靠?

当工业的轰鸣声打破冰原上空的平静,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必不可能安然如昔;倘若没有仁义礼智信的教化,也就不会有无数英雄儿女在中华危难时挺身而出,只手擎天!所以我想二者兼而有之,在外来不良文化冲击和传统优秀文化的退缩中,青少年失去正确依托的不成熟的心智难以自觉形成完善的道德标准(价值观),才出现了道德模糊的问题。

那么,我们应如何去做,帮助迷茫的青少年找回丢失的信念?

那信念是埋藏在心底的种子,它只是需要一个春天!

那信念是游荡在天上的白云,它只是需要一片朝晖!

那信念是摆在桌上的纸飞机,它只是需要一次起飞!

这个春天来自于我们携手共筑文明的长城,抵御那些蛊惑人心的不正之气:要对外来的文化有分析有见解,要在区分的基础上进行吸收,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任外来的烟雾肆意纠缠我们的青少年!

这片朝晖来自于我们对中华文化的景仰与关爱,传承与发扬: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有伟大的历史而骄傲,而我们不能浮于表面,更应该认真学习,圣人难至,但求君子。不要任先辈的教诲离现代的青少年渐行渐远!

这次起飞来自于我们对青少年至深至诚的关怀,把他们当做祖国的未来,民族复兴的根基:让他们自由地飞翔,更别忘了用年长者成熟的目光为他们护航!不要任一颗赤子之心在纷扰的世俗中失去自我!

就这样,迷茫的种子也会开出花朵,怒放;

就这样,迷茫的白云也会染满一身,金黄;

就这样,迷茫的纸飞机也会冲向湛蓝的天空,翱翔!

【失分警示】

这是一篇考场二类文。其优点在于:一、观点鲜明。开篇作者援引考题材料,亮出自己的观点:“当今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模糊甚至错误,在我看来是个严重的问题啊!”应该说还是不错的。二、语言很有文采。大量排比、比喻、对偶、反问句的运用,使文章颇具美感。?

篇5:历届高考作文审题失误评说



上海高考作文题是《我的财富》。有些考生不理解“财富”的含义,把祖国、时代、伟人视为财富,显得牵强附会。有的考生避“实”就“虚”(尤其怕写“钱”),尽说些令人生厌的大话、假话。有的考生开头写“我的财富”,如时间、健康等,可中间却以许



多篇幅写“我们的财富”,丢失了“我的”个性。更多的考生,重在写“我的财富”是什么,而没有突出说明“为什么”,即没有阐述我的“财富观”,这样文章就失去了灵魂的价值,成为意浮文浅的庸作。



上海高考的作文题是:阅读下面材料,以“我看课外阅读”为题写一篇文章,题后所附命题和材料相结合的题型。有不少考生只看题目而置材料于不顾,或是选择其中的一则或两则材料,而没有将三则材料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和议论,这就影响了文章说理分析的深度和广度。还有一些考生不理解题目中“看”的意思,没有写对课外阅读的“看法”,却写成看书报杂志的感想,或是“我是怎样进行课外阅读的”,这就完全违背了题旨。



上海高考作文题是: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副标题为“读报有感”,正标题自拟。材料是新华社发的一则消息:日本反动影片《自尊》美化战犯东条英机,否定侵略历史,否定“南京大屠杀”,公然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不少考生不理解写此文应针对《自尊》的谬论进行驳斥,同时阐述正面的观点,却写成由此及彼地引申型的读后感,没有触及《自尊》的反动本质,这当然是严重的失误。有的考生虽然对缪论有所批驳,但抓不住要害,缺乏历史的纵深感和现实意义,显现不出驳论的思辨性和战斗力。



高考作文题是:阅读下面的文字,以“‘回声’的启示”为题,写700—800字的文章。考生审题失误主要表现在:1、认识偏狭,不得要旨。材料的重点在母亲说的话:“……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界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啊!”而有些考生却关注孩子与小山的对话,或谈不应“骂人”,或说“好有好报,恶有恶报”,这就偏离了材料的主旨。2、理解表浅,言不及义。有不少考生虽然看懂了寓义,但不能就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作深层次的论述。3、囿于一点,不善联想。很少有考生突破待人接物的范围,联想到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思维闭锁,人云亦云,自然写不出创见和新意。



 上海高考作文题要求为上海世博会确立主题,并加以论证和谈谈有关设想。的高考作文题是以“文化遗产”为话题,谈谈自己的“了解、认识和思考”。前者,不少考生对世博会不甚了解,虽有话题文字作说明,但仍不得要领,故而作文“主题”不明、不新,“论证”和“设想”也就言不及义。后者,没紧扣题目的要求,大多写文化遗产是什么,而对“认识和思考”也即文化遗产的价值、意义和怎样辩证地对待等,缺乏深刻的论述。同样,写的命题作文《面对大海》,许多考生由于对大海的本质特征缺乏理性认识,又不善于联想和感悟,再加知识储备匮乏,因此只能就海的“大”和“深”说些肤浅的道理,而不能就大海的比喻义、象征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方面作深层次的阐述,也很少有人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阐述大海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意蕴。



 上海高考作文题是以“杂”为话题不限文体写作,应该说这是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对深化语文教改很有意义的作文题目。然而,遗憾的是,有相当多的考生不解题意,把说“杂”写成“杂说”。如果写议论文,“杂”是论说的对象和内容,可联系“生活、科学和艺术”等方面展开论述,而“杂说”是体裁,有如“漫谈”。有不少考生宿构套袭,写“杂说SARS”,这当然与题旨相悖,成绩也就严重滑坡。还有的考生将“杂”混同于“博”,写求知应博古通今,为人要胸怀博大,这显然文不对题。



篇6:一九九五年高考语文失误评析

[作者]  张雪来  北京

[内容]

1995年高考语文试题,充分体现两“纲”(《语文教学大纲》《考试说明》)的总体要求,体现了两个“有利”(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利于中学教学)的原则,与近几年新老高考保持了良好的连续性,稳定、平实又适度创新,试题更臻成熟、规范。

试卷的长度(约5300字符)、难度(设计为0.55左右)以及题型等都与去年大致相当:试题继续突出能力的考查;取材仍以课外为主,内容紧密联系社会生活。体现了试题的稳定。

平实,一是指取材平易、朴实。语知语用部分,选用多为生活中常见、易误的语言材料;文言文内容涉及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关联紧密,语言“浅易”(因无注释,增加了难度)与课本选文难易相当。现代文,科技说明文内容集中,事理也不复杂,另一则序文所及语文性质与教学的根本原则,为师生熟知。二是指试题命意清楚、准确,情境设置充分、合理,设问要求得当、严谨,不偏不怪,测试目标明确。

试题稳中有变,适度创新。在传统题型中增设新的测试功能,如第1题,除了常规的音、形外,还涉及了我国古代文化常识;书法(拓片)、官位(禅让)、佛孝(皈依)等;在主观试题中增加了测试的角度与层面,与前两年比较,更强调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如第25、26、27题;增加了文中语句与文外语句的理解与相关性判断的测试,如第28题;引入了把图表资料转换为说明性文字的测试,如第31题。试题涉及了语言信息的筛选、分析、概括、阐释,句式的变换和选择,句间关系的确定和表述,语言的转换,语句的衔接等,设题新颖,层面丰富。

试题也有可以商榷的地方,如第13题,两个“勤”字、两个“徇”字意思的判定。“忠勤”的“勤”是形容词性,“自勤”的“勤”是动词性(使动用法);前者“勤”在“为官清恪,未尝问私”――勤的是“国政”,后者“勤”在“恒自纺绩,夜分而寐”――勤的是“家务”。无论用法还是意义,二者的区别都很明显。“徇”从上下文看,两处意义也应不同。

此外,今年试卷的长度虽与近几年相当,但由于含量增大,要求提高,增加了考生思考时间和书写量(比去年多110字符),许多考生觉得用时较紧。从卷面看,阅读和作文互相挤占时间,各有所“伤”的情况也占了一定比例。

从基础知识方面看,考生的视野不够开阔,知识不扎实仍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第1题涉及的文化常识,许多考生缺乏起码的相关知识,或是曾读过,对生字只是“猜读”,甚至误读成习,没有及时确定、纠正,平时不“养兵”,战时慌手脚。再如第4题中的“半斤八两”、“首当其冲”、“想入非非”等等,虽都常见,却很少根究,或以误为正,或以偏(现今习用义)概全(本文、引申义),结果应该得分的题,却不得分。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狙击”、“歼灭”、“化装”、“戮力同心”等是一年来频繁见诸报章、杂志的词语(体现了取材要关联社会热点),读音不准,解释不明,是对“只读书备考,不管国家大事”的有力批评,余如标点,句子的正误辨析,病句修改等失误率也较高。这些题目浅易,难度不大,得分率低,值得深思。

从阅读方面看,考生的信息处理(或叫“语言操作”)能力亟待提高。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主观试题中。

语言信息处理能力,主要是指:一能正确理解重要语言信息的意义和作用;二要依题意辨别、筛选相关信息,特别是提炼隐含信息;三是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能够概括、阐发、解释:四是根据要求作定向表述。与历年试题相比,今年更侧重于多角度、多层面的综合能力的测试,提出了较高要求。如第26题,题干上的“通观”、“概括”、“参照”即是要求考生在正确理解第二段语言材料的基础上,筛选出“错误认识”,并对此加以条理、概括,最后比照“第三段表述”形式,把正面述理的肯定句改变为否定句,句子之间还必须包含因果关系。这一要求严格、明确,但相当多的考生第一、二步就已失误,自然无法进行下一步处理;即使前三项都操作正确,未按题目要求表述的,也大有人在。从北京考区600份试卷抽样看,本题得分率仅为26.46%,说明多数考生对这一高要求尚不适应。具有同一特点的第25题得分率为37.28%,也说明同一问题。

阅读测试中反映出的考生理性活动能力较低的问题,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第31题是个创意新颖的题目,要求将图表资料转换成说明性文字。这种转换,一如过去文体、语体、表达形式的转换一样,只是要求考生有更高的理性思考的`能力。这是语文学科与其它基础学科(尤其是理科)在共同开发学生智力上的“交汇点”,也是现代社会的需求。这种测试正是适应了学科间互相渗透的特点。如本题表中给定的“1987年比1980年”、“1994年比1987年”两个年份段,实际上要求考生就男女就业增长率作“等时段”的比较,因此,得用“前七年”与“后七年”来界定、表述,否则字数会超出要求,但多数考生未发现上述信息的含义;再如,命题中“妇女就业增长率越来越高于男性”的引导语,包含了男女两性就业增长率相比较以及渐次(“越来越”)增长的两个给定信息,许多考生未能提炼出这些隐含指令,只续写出了妇女就业增长率(未比较)或一个年段男女两率的比较(没有“渐次”意),这些较大的失误,都是由于缺乏严谨、有序的理性思考造成的。显然,大一统的“语感”在这里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至于脱离数学背景知识(使用自己不甚了了的“百分点”语法),生编硬造(在基数不同的情况下,男女两率相减),全然不考虑语文学科的特点(大兴数学运算),这种考生的“无奈”,反映了我们教学上的疏失。

从应答技巧上看,失误于不够冷静居多。有的考生以“定势”作答,如第20-23题,其中20-22题都是选择“理解正确文句”的题,依次做下来,到了23题,就势选择‘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尽管题干上“不适合”三字下面加了着重号。

还有的考生审题不仔细、不完整。如第27题,题干上的“实际”这一关键词语,强调了对“前提”的本质认识,而不是“一般”、“通常”的说法,但多数考生选择了“认为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的通俗说法;一部分素质较好的考生理解了“实际”这一指令的内容,选择了第三段第一句话,但却忽视单个“定义句”与句群中“解说句”的区别,未能概括、升华出“单纯”“简单”这样的意思,依然不能得满分。(正确的答案是“把语文课看成是单纯传授知识”)命题蕴含丰富,由于考生审题不完整,到位的只是少数。本题得分率仅为18.33%。

作文的材料是一首寓言诗,篇幅短小,内容单纯,寓意显豁,直指社会生活中某些不良倾向,指向某些人的错误思想行为。在阅读理解上本不该存在什么问题,但在动笔之先,却在审读材料,确立论题论点出现了较多偏差,成了这次作文带倾向性的问题。“参与式”,考生参与其间,成为个中一员,与群鸟一样饶舌;“裁判式”,燕子有错误,麻雀有缺点,把空穴来风当作真凭实据;“远离式”,小作文已然另立炉灶,“新编”《鸟的评说》,远离要求,大作文再从自己的“创作”漫议开去,除了袭用题目之外,与给定的材料一无相干。这里反映的是审题问题,也有阅读理解的问题,更有思维能力的问题,如何“综合治理”值得认真研究。

小作文多为“拉长”,间以多种点缀,鲜有“想象丰富、描写生动”的作文出现。这与去年已经考了命题记叙文,今年不会再考的想法有关,也说明“重议轻叙”的倾向依然存在。

高考所形成的模式已经为广大师生认同,认真研究高考、研究高考试题,成了研究教、学、考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1.认真学好用好“两纲”(《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一本”(《语文》课本)“一题”(历年“高考语文试题”)。《教学大纲》规范了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也规范了教学过程,《考试说明》则规范了教学结果。完整理解、执行“两纲”,把教学的每一个具体行为纳入教学的“全过程”中,教与学才有可能获得最大限度的主动权,才可能日益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课本无非是例子”,而且是经过专家学者认真筛选的典型、优秀的例子,是知识和训练的严格有序的例子,不认真研究课本,无休止地开辟“第二战场”,舍本逐末,最不足取。必要的“模拟”,训练应试,必不可少,最好的“模拟题”就是高考试题。研究它,用好它(而不是用来“狂轰溢炸”难为学生)应该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基础知识要积累、要序列化:字、词、语句、语法、修辞(尤其是消极修辞)、逻辑知识、文体、文学、文化常识,优秀的古代诗歌,有生命力的名句、谚语等,要长期积累,及时归纳,帮助学生作到,分则“点”明,合则“序”清,用则融汇贯通。不肯平时下功夫,想“毕其功于一役”,不切实际,也作不到。

3.提高阅读能力,首要的工作是开阔学生的视野,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中,增长才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问题和表述自己思想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内外政治事件,关注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适当引入相关信息以补充教材的缺漏(教材的相对稳定性,使它不能在这点上作的尽善尽美)。这是从宏观上说。

具体说,阅读中要坚持整体性的原则。对于具体的 篇章,不但要求学生对其中重要的语言信息有正确的理解,还要求作全面准确的把握,我们反对把 篇章仅做“信息学”式解剖,也反对仅作“文章学”概括。“点”“面”结合,二者互补,不可偏废。

阅读中要加强学生理性活动能力的训练,语文教学、考试会涉及文学、文学鉴赏,当然要进行形象思维的训练,但逻辑思维也很重要。尤其是在语言操作过程中,思考的方式,切入的角度,层面的分割,答问的技巧等方面要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使他们分析有法,表述有序。

在选材难易与阅读训练的关系上要有辩证的认识。一般说来,如果阅读材料比较平实、浅易,训练或试题就应该有一定难度;如果材料专业化倾向较强,文字比较艰深,训练、试题就要平易些。二者互补,使难度保持在某一层次上。教学中不可偏执某一种情况,以免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全方位提高。

4.文言文阅读,要立足于课本,强化课本内容和相关知识。文言文测试取材于课外,但知识必定来自于课内,测试即使重在能力,也不可能超越教学所形成的认知和能力领域,作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这一点,它像外语,同为阅读,现代文作为母语环境下富于现代特点的语言材料,和我们生活密不可分,难易度的弹性就更大些,取材面更广,而前者教学必须严守教材。

篇7:高考失误作文评析:季节

“谢谢”?

江西考生?

尊敬的食客先生(:)?

您好(!)?

我代表田鼠家族向您致以诚至(挚)的敬意,感谢你们消灭了我们的天敌。?

在我们小时候经常听到老一辈人说蛇、猫头鹰,(、)黄鼠狼对田鼠家族的屠杀,心中对他们有种莫名的害怕。?

我小心翼翼跟着妈妈东奔西跑,我亲眼看着(到)妈妈被猫头鹰抓去,只好躲在洞中,洞庭湖大水导致我们集体大迁徙,在迁徙途中吾(我们)头一次没有受到天敌的攻击(。)后来一打听(,)方知他们已经被他们的天敌――人类吃了(。)所以(,)感谢您(!)我现在知道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奥妙了。?

蛇,(、)猫头鹰,(、)黄鼠狼消灭我们(,)保护粮食(,)而你们却杀了他们(,)我只想说:“天敌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他们还来不及出师讨伐我们,“身先死”的悲壮让我不由得(地)感谢上苍让我是一只田鼠(,)(当然也感谢你)(!)?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语境是天敌遭遇的讽刺。李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唐玄宗不重用(,)赐金放还(,)只好聊以自慰的(地)高唱“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情感。高力士害民害国把大唐中兴大业毁于一旦,唐玄宗却仍旧重用(他。)你们人类是否对朋友残忍,对敌人都是仁慈(?)还是你们分不清朋友和敌人。(?)谢谢你们远离你的朋友。?

你们从山珍海味到各种奇珍异宝(,)世界资源都在你们掌握上(中,)是不会有“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情感。你们只会吃自己没有吃过的东西吃(,)却不会想到对环境的影响。我记起来了(,)你们还没有吃过我们吧!(?)当你吃我们(的.)时候(,)我们就都得死(,)因为我们的天敌都比不上你们(的贪婪与残忍。)但我不得不思考(,)你们最后会吃什么?吃植物还是吃你们同类?感谢你们还没有成为我们的天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我们生活不在(再)躲躲藏藏(,)因为“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了,我们可以尽情享受农田(,)共产(主义)社会在我们这里先实验(实现)了。感谢你们让我们成为唯一不缺粮食的动物(――)(听说)你们闹粮荒,还发生地震(,)我们深表同情。?

最后(,)感谢你们吃掉了我们的天敌(,)即使你们某一天会成为我们的天敌。?

田鼠?

敬礼

【失分警示】?

该文无视命题材料的文章立意的暗示,开头部分转述材料内容后,即游离出命题材料,将自己背诵过的一些诗文名句与命题作牵强附会的联结,被视为离题作文。加之内容空洞无物,文章支离破碎,语言缺乏逻辑,别字、漏字乃至标点符号残缺或误用的现象十分严重

(括号内为正确字形及正确标点用法),书信格式也不完整、不规范(“敬礼”应放在正文结束后,且与“此致”呼应;落款处署名后要另起一行注明写信时间),被评为28分。?

篇8:失误为话题的高考作文800字

因失误而失败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西楚霸王项利。因用人,军事方面的失误被国图乌江自别而死。曹操因军事上的失误,被孙权,刘备联合夹击败走华容道。就是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因失误招致失败的例子。有一个千万富翁,他曾因为投资失误,导致破产,多年以后,人们再见到他时他正在靠检废品维生,因此,有人认为,失误就等于失败。但我却这不这么看,我认为失谋=失败。

失误会导致失败,那是对面对失误,丧失情心与前进的动力的弱者而言。对那些不惧失误,依然奋勇向前的强者来说失误,有时只是激起他们创新的灵感,使他们另辟跳径走向成功的个插曲。

一个面家面成的画作上不慎演上了一滴基迹,他没有放弃,而是把那滴昌迹画成了只鸟,融合成为画作的一部分面作得以四满完成。

一个栽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条高档棋子烧了一个窟隆。致使其成了度品。这位蔽缝凭帽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勇了许多鼠隆,井精心的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风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大。

还有英国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当他倾尽多年心血写出的第一部书稿法国革命史)。不慎被朋友的仆人扔进火炉里后,他没有故弃而是凭着惊人的毅力,重新写了一遍,皇皇巨著得以流传后世。面且他的第二稿,无论文字还是内涵都达到了其写作生理的服峰。

即使是那些失败者项莉如能听从渔夫的劝告。逃至江东。未尝不会东山再起,曹操虽败走华容道但他没有放弃,而是驿精竭虑,养精蓄锐。

最终成为三国精立中的最强者。就是那个捡度129品的千万富翁。后来据说也没有放弃,开起了一个大型垃圾回收站。取得了另一番成功。

纵观那些战胜失误走向成功的人,无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具有永不言弃的坚毅。设想一下。如果画家放弃了画作。如果裁缝放弃了裙子。如果卡莱尔放弃了书稿,如果青操放弃了养精蓄锐,如果千万富翁放弃了事业追求,那么,还会有以上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成功吗?或许,只有项利式的自别乌江的彻底失败。

篇9:高考失误作文评析:季节

2.敢于承认失败,是内心强大的表现,进步。赞!

3.难得失败一次,不过失败意味着更大的成功。

篇10:高考失误作文评析:季节

一次发射失误,折射出的进步还远不止这些。此次火箭发射出现失误,中国航天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新闻媒体果断推送。没有遮遮掩掩,没有犹抱琵琶,公开透明地发布信息体现了航天人的开放与自信。这样开放和自信的心态,亦是百炼成金的结果。回首中国的航天路,今天的挫折纵然令人遗憾,但中国航天发射依然有超高的发射成功率。在全球航天大国中,长征系列火箭早已蜚声海内外。正是由于几十年来中国航天的不断积淀,才让人们心里有底气,才让我们摈弃“一叶障目”的思维,看到失误背后的汗水。

篇11:高考失误作文评析:季节

━━━━与张X X同学商榷高考作文技巧的问题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近几年来,高考改卷发展为网上阅卷,这对得分还是有些影响的。假设瑞阁你能在高考中避免低级失误,仅作文一项就能多得10分以上。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考场如同战场,我们先了解评分标准。

评卷标准有四项。第一项就是题意,是不是切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第二个是内容,内容是否充实、丰富,是否写得精彩,材料运用是否新鲜。第三个就是结构,你的文章结构是否脉络清晰,写的是否严谨。第四项就是语言。

第一点是最重要的,如果不符合题意,偏题跑题,你的语言再好分数也高不了。但是如果符合题意了,内容、语言、结构有一个方面突出,就可以得到较高的分数。一般而言,结构上没有多少花样,语言也非一日之功,学生在考场上,能做的工作就是内容与立意。

有位名师曾说“作文就是要求两个标准,一是细节,一是感悟,这是写作坚定的准备方向”,他说的“细节”实际上指的是内容具体充实到位,“感悟”实际上指的是思想立意深刻。

其次,我们还必须知道:阅卷时,老师们盯着屏幕,时间紧、任务重,他们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判断出好坏。所以,考生在写作文时心里必须要有批卷者,提供一些视觉上的方便,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你所写的内容,领会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那么,考生应该怎么做呢?这也就是我今天所要谈的高考作文的应试技巧。

二、明确命题特点

2009年高考多数作文在审题难度上都做了降低,如山东卷的“见证”,四川卷的“熟悉”,广东卷的“常识”,天津卷的“我说90后”,辽宁卷的“明星代言”。这些作文学生一般不会写跑题,但要写出新意却不容易。

好写但不易写好,是当前及2011年后高考作文的一个趋势。也有些题目,如北京卷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觉得容易写,但不少考生写出来的作文却是形似神不似。为此,学生在备考中,更应注意在立意构思上下功夫。

三、考场写作过程提示

1.留足60分钟写作文

历年考场显示,不少考生写作文的时间太短,通常剩不足40分钟时才开始写作文,这真有点“悬”,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认真审题就要匆匆下笔,非常容易偏题、跑题。

要留出60分钟才好。因为150分的语文题,考150分钟,按1∶1的分值比例看,60分的作文应该留出60分钟才好(至少50分钟左右),更何况,作文是语文的大头,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审题再落笔。

2.须逐字逐句审题

考生写作文时一定要先审好题。要把握题目的关键词,要准确。拿到题目,至少要审题五分钟,彻底明白问的是什么。比如,往年的高考作文题“不要轻易说不”,93%的考生在只审到“不要说不”,而没有审到“轻易”这个关键词,所以很容易忽略了这个点,写起来就不够准确。

再如,某年某校高三一模考题“一叶落知天下秋?” 考生往往理解为“叶子落了不要悲观”,这种理解其实是错误的,而是要体现一种生活哲理,根据特定的条件推出未来发展的趋势“叶落知秋也可,叶落不知秋也可”。

那么审题时要怎么把握好呢?要注意以下两个要点:(1)客观理解题,不要太主观。

(2)如果是文字材料,要读懂材料,不要盲目想当然作答。(后附高考作文如何避免偏题跑题)

3.先打腹稿、写提纲而后再下笔

写作文时要构思好再写。考场上受时间限制,通常不鼓励考生打草稿,但考生要在心中构思好架构,不要边想边写,最好在草稿纸上写一个提纲,以提纲为骨架行文。有些考生往往想到哪写到哪,到末了才意识到写了很多废话,这是最可怕的。考生一定要先构思再写作。

4.不要出现错别字

作文错一字扣一分,因此,在写后要重视检查。当然,最好在写的过程中就尽量避免错别字,写了再改,会导致卷面不洁,影响评卷老师给分。

5.作文构思五步走

第一步:选定角度。

第二步:想观点。文章的总论点,分论点要一一明确。

第三步:动脑搜索与观点有关的材料,千万不要先堆砌材料再找观点。第四步:确定中心思想。应该围绕中心思想来写作。

第五步:谋篇布局。整个文章大概分多少段落来写,心里要先构思好一个雏形。

四、临场应试十八法

1.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平时你擅长写什么文体,考场上就写什么文体

2.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要精雕细刻,要出彩。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巧述故事,吸引读者;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写好结尾和过渡段。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的扫描全文。结尾可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或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虚笔拓展,扩大容量;或精辟议论,深化主题。

3.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不要急于动笔,“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写到一半,突然发现把题目理解错了,或没领会好命题的要求,又想重新开头。时间没了,心情坏了,干着急!建议作文防止“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也不 能见异思迁,边写边改。要贯彻一种构思,一旦构思已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4.要力避前松后紧、虎头蛇尾、合理安排时间。有些同学构思、提纲拟好后,开头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不得不草草收尾。此外,要谨慎对待修改。修改一般只限于字词方面,结构方面不能修改。要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要努力做到改动少而效果好。

5.如果偏题或跑题,主要分数就失去了。为防止跑题,一是将材料、引语和话题联系起来思考,不可单看话题;二是看自己确立的观点能否用话题所给材料来证明;三是想一想这则材料发在媒体上登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万一跑题了,要考虑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形态。

6.一定要完篇。熟话说,好文章是凤头、猪肚、豹尾。没有豹尾,老鼠尾巴也要有一个,绝不能写半篇作文。凭半篇文章给你打分,怎么会得高分?

7.要重视拟题,特别要注意不能缺题。不是万不得已,不要以话题做标题。拟题是显示你才气的一个好平台,不能轻易放弃。缺题目影响不止2分。正好给了评卷老师扣分的理由。

8.文章要有一至两个亮点。如果是记叙文,应该用抓故事的情节和对人的生动描写来表现真情,记叙文不能没有描写;如果是议论文,就一定要有一至两个典型的论据,就应该有纵横捭阖、很深刻的见解;如果是微型小说一定要有巧妙的构思。“亮点”还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警句,也可以是一个精彩的比喻,也可以是一个超常的搭配(酽酽的歌喉)。总之,要能使评卷老师精神为之一震。

9.行文中要多次扣题,要一路扣题一路歌。开头三句话内必须点题一次,结尾必须回扣标题一次。文中的几次扣题事实上也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跑题。这样做有球场上叫暂停的效果,可以调整思路和写法。

10.思想要健康。“思想健康”不是要你刻意拔高,“健康”是针对“病态”、“庸俗”而言的,它的底线是不能欣赏违背法律法规和偏离社会公德的事。恋爱题材是考场作文的禁区,因其行为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不能允许的,这类作文自然得不到高分。

11.观点不可太绝对,不要走极端,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联系现实生活时,涉及社会黑暗面时,要有分寸,不要一味指责。批评家长、老师和社会时,要与人为善,抱着协商与治病救人的态度,要提建设性的意见。不可尖刻、讽刺、挖苦,甚至恶意地进行人身攻击。

12.临场写作时可以根据题意和你的表达需要想象一个或一类读者就在你的面前。如以“沟通”为话题作文,写与家长的沟通,可想象父母就在身边;写“沟通”之艰难和必要就好像误解过你的人在聆听你的倾诉;写国际间通过沟通走向合作,就设想自己参与了国与国之间的谈判。即使所写文章没有明确的阅读对象,你也可以想象此文是写你的语文老师的。你要知道,你的文章唯一的读者是那位跟你的语文老师非常相似的人。写记叙文,且最好将主人公定为自己。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话,尽可能赢得评卷老师的青睐。

13.写法上可以求新,要考虑怎样表现更艺术、更有可读性,更要求稳。你一定要在一种比较稳定的情况下,确有把握时才可写小小说或者写戏剧,或者是写别的。如果没有把握的话,就选择比较稳妥的老文体、老的写法,不主张写诗歌、文言文等。避免弄巧成拙。

14.求新、求变是时代所追求的,作文也不例外。生搬往年高考作文,盲目拿来硬套,是不行的,在平时就要把阅读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考场上要围绕自己的立意构思,灵活运用、融会贯通、自成一体,才能得高分。

15.材料缺乏则可以突出自己的爱好。你喜欢体育,那你就像体育记者一样,叙体育、议体育,只要切合题意就好;你喜欢听某某的歌、看某某的书、爱好上网„„你就可以将自己这一方面经历和感受与命题联系起来;你也完全可以把政史地课本上知识用到作文上;运用数理化生的自然法则来阐述你的观点,那样就不愁内容贫乏、文思枯竭了。16.要美化自己,而不能贬低自己。要显现自己的高境界、大抱负、多知识、感恩心、同情心,要显现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不要由于反衬别人而故意贬低自己,使评卷老师对你的品行造成错觉,高考是选拔考试,评卷过程就是一个选择、淘汰的过程。

17.文字以900字左右为宜。不能给别人凑字数的感觉,喜欢写长文的同学,开篇要注意不要展得太开,开口不要太大,要相信读者的理解能力。要注意节省篇幅,要防止高潮来了没地方写。切忌三段文,要突出的句子(扣题的、表现主旨的、文眼、点睛之笔、抒情议论、议论文的分论点等)最好单独成段。

18.看到题目后,可先搜索一下自己以往所写的、所掌握的、甚至老师评讲过的优秀作文、看看有没有可以再利用的,这样即节省了时间,又能保证质量,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牵强。

五.高考作文如何避免偏题跑题

一般情况下高考作文题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而近两年的新材料作文在材料之后常常会出现命题人对材料的说明或评述,这些评述或对材料的话题范围有所限制,或体现命题者的命题倾向,或对学生思维角度和方向有所启发和暗示,或对材料进行归纳和概括。看到这种类型就应该对这些评述性的文字审视一番,从而准确把握材料内容的含义和范围,做到多角度快速审题立意。

1、评价文字的限制性

例:“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作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出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见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的碎片划伤。他立刻联想到那两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盛过硝酸纤维素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的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保护作用。‘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迪克博士获得了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会,更需要执著的追求。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2007年宁夏海南卷)

解析:显然“对此”之后是对材料的评述。这个评述告诉学生不管怎样的多角度立意都要在“创造”这个话题之下,否则就是偏题或跑题,诸如“生活需要积累”,“事业的成功来源于执著的追求”等等。正确的立意是“创造源于积累”,“创造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其实评述的文字本身就是很好的立意角度。

2、评价文字的倾向性

例:“半个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你心中有水仙花吗?当你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解析:材料自然分成两段,第二段明显的表达出命题的倾向性在于“水仙花”即“精神道德层面”,而绝不是把“面包”“水仙花”等量齐观。正确的立意是,在注重物质文明的同时更要关注人们的精神道德的提升。“精神道德”可涉及到 “理想目标”“公德意识”以及“审美情趣”等等不一而足。

3、评价文字的暗示性

例:“‘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美好的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所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符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2007年北京卷)

解析:看到这则材料,有一部分同学只从两句诗或者干脆说是从前一句提炼,于是得出了“生活需要积累”,“细节决定成败”,“人生应当奉献”等观点,这当然是跑题了。其实,从“有人说”之后是对两句诗的正确理解,更重要的是,“有人说”的列举恰是暗示了学生可以顺着这样的评述去立意,甚至提供了逆向思维的角度,学生正是因为没有这种对评述文字仔细把握的意识,才出现了审题的错误,当然也辜负了命题人的一番美意。

4、评价文字的归纳性

例4:“一位记者采访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探寻成功的秘诀。这位企业家笑了一笑,告诉记者:‘„„16岁的经历让我明白,一个人要想被人接受,并且被他人尊重,首先得自己尊重自己;24岁我知道,要想求职成功,首先要自信;而27岁在美国上班的第一天,我知道了美国人为什么实行AA制——每个人都不能指望别人会为自己买单,要想获得成功,你就得自己努力,根本不能指望别人,这就叫自强。’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何尝不是由这样一些片段构成的?”

解析: 这则材料的审题比较简单,“成功源于自尊,自信,自强”,也可以就每一个进行单独立意。评述只有一句,是对上述材料的归纳小结,据此还可以立意,即“成功来源于生活片段的积累、感悟和智慧”,值得注意的是必须在“成功”的话题下立论。

六.避免低级失误的九大法宝(视觉策略)

1.作文题目一定要“刺眼”

现在作文题多数还是要求题目自拟的,但是学生拟的题目往往缺乏新意,甚至说“俗”。每次模考,老师都爱念念学生自拟的题目,每次学生都笑。那么,你设想一下,高考阅卷老师如果看一篇,是这个题目,再看一篇还是类似题目,一天下来几百篇,烦不烦不说,就审美感觉来说,也进入了疲劳期了。批卷时间长了,已经麻木了,在这种情况下,你的作文怎么能得高分?想打高分,首先要把麻木的老师唤醒。怎么唤醒?这就需要你的作文有个“刺眼”的题目,一个“扎人”的题目,评卷者一看,赏心悦目,眼前一亮。

平时教学中,语文老师强调“作文题目尽可能表明中心观点”,同时还要有新意、要美、要有意境。总之,作文的题目要给评卷者视觉上的吸引力和冲击力。

2005年全国卷Ⅱ“位置与价值”这个话题,80%的题目是“位置与价值”这个话题简单变形。什么《位置》《价值》《位置不决定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不同人有不同的 价值》《位置不同价值相同》《位置不等于价值》,一百份卷子当中有八十份这样题目的卷子,即使让你来批,你做何感受?相反,你看下边的题目,是不是能眼前一亮。

《那树、那花、那人》 《十八岁和你一起喝咖啡》 《千江有水千江月》 《雨珠·露珠·泪珠》 《我是磨盘上的一头驴》 《爷爷、父亲和我》 《骏马,自当嘶啸江山》 《睹一蕊而知晓春将至》 《只是点缀也完美》

《我是一滴牡丹花瓣上的露珠》

2005年全国卷Ⅰ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作文。一些满分作文的题目:

《尽数圈中无限事》 《惊异过后是叹服》 《愚公移山吃官司》 《一双绣花鞋》 《报着有雨天却晴》 《聪明反被聪明误》

2.运用小标题

运用小标题,会把一篇很板的文字切割成视觉上很清晰的几块,使文章疏落不发闷。任务繁重的批卷者不喜欢阅读一篇写得满满的、结构不清晰文字。

这里先说一下分段的事:某校二模的作文批改过程中,发现大家没有分段的意识,有几个考生全篇竟然就两段,并且看那架势,写得一定很投入,写呀写呀,写到800字的标记了,一块石头落地了,“可够字数了!结尾。”于是能看到他那只有两行的结尾,这文章从形式上看,就是一个长着大象身子的人,长了两只蚊子的腿,头重脚轻。最为关键的是,网上阅卷,电脑每屏显示13行,800字的文章得显示4屏,老师在滚动鼠标过程中,要迅速的搜索文中的信息,可是老师滚动一下鼠标,一看还是第一段,再滚动一下还是第一段,阅卷老师心情就不爽了,他怀疑你是想累死他,你的作文还能打高分了吗?

那么,使用小标题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阅卷老师可以通过小标题很快的掌握你写的内容,他心情舒畅清晰,你的分值也就上去了。当然,使用小标题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1)尽量不要标序号;

(2)要简洁,一般少于七个字;

(3)彼此之间有内在联系;

(4)最好是三个到四个。

3.写好段首句

阅卷教师先看题目,再看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看每段的段首句了。有学生听说老师批卷只看开头和结尾,所以都重视作文的这两部分,实际上不完全是这样。大多数老师还是会快速的浏览全文的,每段的段首基本是要看的。因此,无论说理的文章还是抒情的文章,使用段首句,会使读者一眼就知道你这段写的是什么内容;写好段首句,就会吸引住老师的眼球。

写好段首句的一些要求:

(1)段首句要表明本段主要观点或是文章的分论点。

(2)段首句要运用修辞方法,使之生动活泼。

(3)段首句还要简洁,不要超过稿纸的一行。

4.善用文中点题句

如果文章你没用小标题,又没有很好的段首句,又怎么在快速的高考阅卷中,把文章的主要信息传达给阅卷者呢?使用点题句。

点题句有助于扣题。高考作文最怕的就是跑题,如果作文跑题了,语文就没戏了。点题句的使用可以时刻提醒你围绕中心写作。最为关键的是,你可以通过点题句,向阅卷者传达文章的信息,使其快捷的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使用点题句注意两点:

(1)可以出现在段首、段中和段末。

(2)可以有一处,也可以有多处。

5.提倡写“一眼半”作文

前边讲到要通过题目、小标题、段首句、点题句的使用,让阅卷者“方便、快捷”地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这都是从文章的局部去探究的。下面从整体上来说一下,为阅卷者“快捷”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提倡大家写“一眼半”作文。

何谓“一眼半”作文呢?先说“半眼”作文,由于主体考生的素质,思考能力相差并不大,所以写出的作文内容层次相差无几。当阅卷老师看了大量的考卷后,就掌握了考生的主体状况,往往是看了题目、第一段,就知道了下边的内容了。有的阅卷老师说,当卷子批到一定程度,看到学生写的上句都能猜到下句写的是什么。这样的卷子,被戏称为“半眼”作文。看“半眼”就知道文意了,“分”自然也出来了,可这“半眼”的作文分能高吗?

最好写“一眼半”作文。如果你的作文,阅卷老师看了“半眼”,不自觉地再从头完整地再看“一眼”,读之满口余香,回味无穷,你就成功了。

比方2006年,全国2卷关于“纸介读书与网介读书”的作文,大多数学生作文的题目是《纸介读书好》《网络阅读危害大》《开卷有益,打“脑”害处大》,老师看“半眼”,分数出来了。可有个学生的题目是《世界上最后的图书馆》,老师一看“半眼”,没想出来学生能写什么,再看“一眼”吧。“啊,明白了。”原来写的是多少年之后,现代化的城市快速发展,市长要求人人使用电脑,把书通通毁掉,可是一个老人却很“顽固”,偷藏了许多的书。市长为了搬掉这个城市现代化路上的绊脚石,就把老人抓进了监狱。结果这个时候,全市爆发了大规模的电脑病毒,一切网络瘫痪。电子信息全部丢失。人们沮丧的时候,想起了那个老人,可老人已经在狱中抑郁的死去,人们在他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后的图书馆”。

“一眼半”作文,实质讲是要求学生立意要新,别写“大众文”,也别走“偏锋”(极端)。考生在考场如果能做到别拿过笔就写,三思之后再动笔,还是能做到这点的。

以上是从立意构思上去探讨视觉策略的,下面我们再从形式上强调作文的视觉策略。

6.开头和结尾要给人简洁之感

通常我们强调开头结尾的构思立意,其实,我们也要注意它的形式。作文的开头和结尾,都不宜过长,要简洁。作文还是直接正文,直接入题,最好学会一句话开头。忌讳以复述材料为开头。

就开头结尾总结两点:

(1)开头入题要快,开头结尾要短,两行半即可。

(2)不提倡写题记、后记。

7.要注意留白与空行

前边强调了,作文忌讳写的太满,这里我们再做下具体要求:

(1)题目居中,上下要各空一行。

(2)小标题上空一行,下边就不空了,要居中。

(3)要适当地分段,避免“老三段”。议论文五段左右为宜,散文根据情感内容需要,可以多分一些段落。(4)四五行就可以分一段,有的段落可以是一行,甚至几个字。电脑每屏显示13行,至少要显示出2段。

当然,考生也不宜刻意地留白。因为网批的时候,字迹是被放大的,且分块扫描,中间接合处已经有些空白了。再刻意留白,就显得太空了。

8.卷面尽量不要涂改

答卷本身不允许使用涂改液和胶带,所以学生要三思之后下笔,行文中想2—3句再写一句,避免出错;反之,想一句写一句,像挤牙膏一样,错误率高。尤其是作文的开头,不允许写错了勾,勾了又写。写错了,简单的划一下就可以了,不可过重过滥,影响整体视觉。

个别词语写完了就不要改了,写完的段落也别再做调整。因为高考评卷注重一种整体感觉,不是像平时作文批改那样字斟句酌。但错别字一定要改,那是文章里的沙子。

(1)段首和段尾不允许出现涂抹的情况。

(2)如果在文中,出现小的错误以不改为宜。

9.注意书写和标点符号

书写不能潦草,字不一定非常美观,但一定要干净整洁。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能一 “逗”到底,更不能全用 “圆”点,或没有标点。

瑞阁同学:高考中你不一定要把这些技巧都用上,注意这些事项,能用上两三项就很好了。另外,需要强调的是,以上都是为应试的,都只是技巧。对于怎样写好作文,根本上还是靠平时加强修养:

1.保存写过的习作,抽空反复修改,从立意、结构、内容、语言等方面进行多方位审视,不断完善,力争达到满分水平。

2.训练在45—55分钟内,按高考要求写800字作文的能力,是最直接、最实用、最有效的方法。

以上观点仅供张瑞阁同学参考,望提出不同见解以供商榷提高!

篇12:高考失误作文评析:季节

带着感动出发?

岁月浸染红尘,时间风化记忆。?

你们的身影依旧立于高高的精神山冈上。?

那么今朝,请允许我。?

带着出发,为你们,怆然涕下。?

——题记?

翻开史书,我常常会被那些垂青史册的历史人物所感动。他们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感动,为自己的行为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章。(于是今夕,不如挂一盏明心灯,流一脉思古情,驾一叶之扁舟,带着感动出发,寻找那些感动于心的人们。)?

心随苏武?

(让我们带着感动从贝加尔湖畔出发。)?

胡茄幽怨,如泣如诉,似九霄鹤唳,若高野鸿哀。随苏武同去的节杖已经光秃。寒风再寒,也吹不冷苏武这个汉家男儿的热血。我们怎能不感动?当同伴卫律、李陵已成叛徒之时,只有苏武断然拒绝匈奴的威逼利诱,站在坚贞与铭记之间,他选择与孤冢相伴,与牧羊为群。十九年啊!一个只能靠吃毡毛和雪的汉子,倘若没有心中对大汉的坚守,怎能笑看风雪,赏高山雪莲??

(苏武,你用汉家男儿的热血谱写了一曲感动。而我,将携带这份感动出发,顺历史渊源而下。)?

风追司马?

(让我们带着感动从西汉大牢里出发。)?

冷月相照,透过牢房里窗户的栅栏,静静地泻在冰冷的地面上。司马迁蜷缩在角落里,心中呐喊,汉武帝啊,你怎能因我直谏就动用宫刑?月华如水,抚慰着司马迁受伤的心灵。是的,或许每个人在经受到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压迫后,都会从此一蹶不振,然而令人感动的是司马迁没有放弃。宁愿伏案泼墨,也不愿消沉颓靡;宁愿继承父志,也不愿平庸偷生;于是,人们看到了史家之绝唱后坚稳的背影。?

(司马迁,你用挫折编成了一支羊毫,抒写了感动的心。而我,将携带这份感动出发,穿越历史的长河。)?

天佑中华?

(让我们带着感动从5月12日后的中国每一处出发。)?

2008年5月12日,一个灾难性的时间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且不说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且不说献血者的积极,且不说武装奔赴四川,就说全国哀悼日的三天,令死者安息,令生者敬畏。当人们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高呼“中国加油!四川雄起!”时,我早已泪眼婆娑。没有什么比灾难更痛,而它却也让中华民族凝聚成一座长城,坚不可摧!?

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手拉手,心连心,共同描绘一幅名叫“感动”的中国画!?

(让我们怀着对古人的追忆,对死者的哀悼,将感动种植于心,时时刻刻带着感动出发!)?

【失分警示】?

上一篇:观交通安全讲座有感下一篇:给汉字的一封道歉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