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技术工程部采购工程师岗位职责

2024-04-23

表面技术工程部采购工程师岗位职责(精选18篇)

篇1:表面技术工程部采购工程师岗位职责

1.负责或组织完成公司各类需求物资的采购工作,保证物资供应。

2.负责供应商的开发和管理,建立可靠、稳固和高效的供货渠道。

3.参与制定和优化与采购工作相关的流程、规范和制度。

4.负责建立健全管理资产台账。

篇2:表面技术工程部采购工程师岗位职责

1.维护和提高渠道销售量,拓展新市场。

2.对市场做实地考察并作相应的分析报告。

3.对已有市场按规划实施布点及优化工作。

篇3:表面技术工程部采购工程师岗位职责

据统计,目前我国家用电器约80%的零件依靠模具加工,机电工业中约70%的零件采用模具成形,塑料制品、陶瓷制品、橡胶制品、建材产品等大部分也采用模具成形[1]。这就对模具制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模具的加工质量和使用寿命一直是人们不断探索的课题,而表面工程技术诸如化学热处理、热喷涂技术、电镀技术、镀膜技术、高能强化技术等以其广泛的功能性、良好的环保性以及巨大的增效性等优势正逐步成为提高模具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途径[2,3,4]。

1 模具制造中的表面工程技术

1.1 表面化学热处理技术

普通的化学热处理按渗入元素的不同分为渗碳、渗氮、碳氮共渗、渗硼、渗硫、渗铝、渗铬等。经过表面化学热处理后的钢件表面可以获得比普通淬火后更高的硬度、更好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而且心部仍具有良好的塑韧性和较高的强度。

对于模具而言,渗碳工艺是一种普遍使用的强化技术,渗碳工艺主要适用于强化采用低碳钢及低碳合金钢的塑料模。它具有渗速快、渗层深、渗层成分梯度与硬度可控制、成本低的特点。塑料模渗碳后,其表层1 mm~2 mm内可形成碳质量分数为0.8%~1.05%的渗层,该渗层经淬火、回火处理能发生相变强化,有效提高型腔面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从而提高模具寿命。但是,渗碳时要防止晶粒粗大,以避免渗层脆化,模具表面剥落。模具渗氮后,其表面硬度、耐磨性、抗蚀性、抗疲劳作用及抗咬合性都优于渗碳,模具变形小,适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模具。

1.2 表面热喷涂技术

热喷涂技术是利用一种热源,如电弧、离子弧或燃烧的火焰等,将粉末状或丝状的金属或非金属喷涂材料加热到熔化或半熔化状态,并用热源自身的动力或外加高速气流雾化,使喷涂材料的熔滴以一定的速度喷向经过预处理的基体表面,依靠喷涂材料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与基体形成结合层的工艺方法。

由于火焰喷涂技术成本较为低廉,操作简便,在模具表面强化方面应用较广,尤其近年来通过对此项技术的大力发展和完善,目前已开发出性能更为优良的超音速火焰喷涂并投入了实际应用,如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采用超音速喷涂硬质合金工艺,使Cr12钢制不锈钢拉伸模的修模频率从原来的500件1次提高到7 000件1次,寿命提高了3倍~10倍,获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5,6,7]。等离子喷涂技术也可以在模具表面获得所需性能的表面覆盖层。

由于模具表面形状复杂,且失效模具修复后直接应用于生产,一般无法对喷涂面进行直接检验,这给喷涂质量的检测与分析带来很大的难度。但郭幼丹、程晓农等人[8]采用了模拟试验法对等离子喷涂的陶瓷涂层进行检测和分析,得出采用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修复模具是一种上佳的修复方法,所得的陶瓷涂层具有孔隙度低、组织致密、涂层与模具结合强度高、涂层硬度高、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高等特点,完全可以满足失效模具修复的目的,且使模具寿命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1.3 表面电镀技术

目前,复合镀是塑料模乃至整个模具行业中现代镀层技术应用最具活力的领域[9,10]。与单金属镀层技术相比较,复合镀在镀层性能的提高与改进方面见效更显著,模具寿命更长。据文献介绍[11,12],采用镍、钴、二氧化锫复合电刷镀液,使处理的模具型腔表面耐磨性大为提高,并有较高的硬度,镀层表面比较理想,与本体结合力强,经抛光后达到镜面(Ra=0.01 μm),成本低,应用广泛。针对热锻模具、冲压模具、注射模具用量大、制造周期长、成本高的特点,利用复合电刷镀不仅可强化模具型腔表面,还可修复型腔面,从而延长模具寿命。如在模具型腔表面刷镀0.01 mm~0.02 mm的非晶态镀层,可使其寿命延长20%~100%[13,14]。另外,由于复合镀层的基质金属与分散微粒间具有清晰的界面,既易保持其各自特性,又能维持复合镀层典型的综合性能,同时由于加入微粒的品种、大小和含量都可在较宽范围内调整,而且改变工艺条件还可调整镀层结构,使性能转化,因此复合镀在镀层性能上更显多样性和综合性。

1.4 表面镀膜技术

气相沉积是将具有特殊性能的稳定化合物如TiC、TiN、TiCN、SiN、(Ti、Al)N、(Ti、Si)N等直接沉积于金属工件表面,形成一层超硬覆盖膜,从而使工件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抗蚀性等一系列优异性能。

目前,在模具表面强化方面,物理气相沉积(PVD)中的阴极溅射法和离子镀方法应用较多。由于PVD法具有沉积温度低(通常小于550 ℃)、沉积层成分各结构可以控制、工件几乎无变形及无公害等优点,因此适用于冷作模具尤其是要求精度很高的冷作模具。采用多弧离子镀法在冲孔模上进行TiN涂层处理,凸模的寿命提高了近5倍;65Nb和LM2钢制造的电池冲模采用PVD沉积TiN,也大大提高了硬度,减小了摩擦力,其使用寿命由常规处理6×104件~10×104件提高到20×104件以上[15]。但是PVD法也存在自身的缺点,如绕镀性比较差,不适合对有小孔、凹槽等复杂形状模具的处理,而且PVD设备成本较高,膜基结合强度较差。

化学气相沉积(CVD)在大约900 ℃~2 000 ℃形成镀层(TiC等),CVD法沉积温度高、涂层结合牢固,而且对形状复杂或带有槽沟及孔的工件可进行均匀涂覆,加之TiC等涂层硬度相当高(可达3 000 HV),耐磨性极好,而且摩擦因数小,具有很好的减摩性和抗咬合性,可大大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表1列出一些常用模具采用CVD法涂覆后对其使用寿命的改善效果。但是由于CVD处理的温度较高,基体硬度也会随之降低,同时处理后还需进行淬火处理,会产生较大变形,因此该技术不适合高精度的模具处理。

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CVD)是介于CVD和PVD之间的一种处理方法。实践证明,在模具上用PCVD法涂覆NiCN、TiCN、TiC、TiN等涂层,结合力高,模具使用性能良好,寿命能得到显著的提高,且模具的材料不会劣化,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6]。研究结果表明[17,18],采用SKH51的凸模经PCVD处理后其寿命可提高6倍以上,同样材料的冷镦模PCVD处理比CVD处理寿命也要提高2倍~4倍;而用H13钢制的铝热挤压模采用PCVD法沉积TiN涂层后,其模具寿命也可以提高3倍~5倍。由此可见,PCVD法将在今后的模具制造领域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1.5 高能束流强化技术

如今利用高能束流技术进行材料的表面改性及表面强化成为表面工程技术的又一个亮点,主要包括激光表面强化技术、电子束表面强化处理、离子注入技术等。其中,离子注入技术既不改变模具基体表面的几何尺寸,又能形成与基体材料完全结合的表面合金,不存在有明显的分界面而产生剥落的问题,同时由于大量离子(如氮、碳、硼、钼等)的注入可使模具基体表面产生明显的硬化效果,大大降低了摩擦因数,显著地提高了模具表面的耐磨性、耐腐蚀性以及抗疲劳等多种性能,因此近年来离子注入技术在模具领域中如冲裁模、拉丝模、挤压模、拉伸模、塑料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模具的平均寿命可提高2倍~10倍[19,20,21,22]。表2为离子注入技术在模具中的使用效果。

2 表面工程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前景

在模具表面强化技术中,稀土元素的加入可改善模具钢的表层组织结构以及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研究表明[23,24],稀土元素的加入可明显提高渗速,同时又可消除分布在晶界上微量杂质的有害作用,从而起着强化和稳定晶界作用。另外,随着模具使用要求的不断提高,单一的表面处理技术因自身的局限性往往不能满足要求,通过各类表面工程技术的复合和综合运用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25]。如在采用电刷镀制备的Ni-Cu-P-MoS2镀层中加入稀土,可抑制MoS2的氧化,明显改善镀层的减摩性能,提高抗蚀能力,并使模具型腔面的耐磨寿命延长近5倍。除此之外,稀土在其他表面强化技术如喷涂、电沉积、化学沉积以及激光涂覆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因此将稀土元素应用于模具表面强化技术中是今后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

另外,利用纳米表面技术的优异特性,结合传统的表面工程技术,能提高模具的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蚀性和抗高温氧化性,从而在提高模具寿命和生产率方面效果十分显著[26]。但纳米材料在模具表面强化处理的应用还处在发展阶段,要获得广泛的实际应用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可用于模具制造的表面工程技术十分广泛,而稀土表面工程技术的进展和纳米表面工程技术的兴起必将进一步推动模具制造中表面工程技术的发展。

3 结束语

篇4:表面技术工程部采购工程师岗位职责

关键词:先进表面工程技术再制造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

1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包括投入产出的效率还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2004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4%,而消耗的一次性能源约占全球的12%。我国工业产品单位能源消耗是美国的3.5倍、欧盟的5.9倍、日本的9.7倍:废水排放量居世界第一,超过环保允许量的68%;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也居世界第一,超过环保允许量的77%,全国七大水系竟有一半的河段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如此粗放式增长显然难以为继。从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看,根据有关方面的分析,按照现有的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水平,要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环境承受的压力将比2000年提高4至5倍;如果环境质量不变,单位资源消耗的产出就必须提高4至5倍;如果资源消耗和污染负荷比2000年减少一半,且环境明显改善,单位资源消耗的经济产出就必须提高8至10倍。

在当今世界,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资源使用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为目的,强调“清洁生产”,是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优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以最小的环境资源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约束性指标。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这种指标属性的划分强化了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共利益领域的职责。显然建立一个资源环境低负荷的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已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再制造是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

随着国家新兴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相关环保、节能标准的提高,中国正迎来一个大规模设备更新期。显然大规模的设备更新意味着有大量的设备要被淘汰,如果仍然沿用原来的回收方式回收,只是利用它的原材料,往往需要大量的能源并二次污染环境,蕴藏于报废产品中的可用附加值(也可以叫“剩余价值”)没有发挥作用,属于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处理的低级形式。在多数产品中,附加值如(劳动力价值,能源、资金等)在产品成本中占绝大部分,再制造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掘废旧产品中隐含的大部分价值(包括原料),是从废旧部件中获取高附加值的好方法,属于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处理的高级形式。再制造就是将大量相似的废旧产品回收拆卸后,按零部件的类型进行收集和检测,将有再制造价值的废旧产品作为再制造毛坯,利用先进表面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对其进行批量化修复、性能升级,简言之再制造就是废旧机电产品高科技维修的产业化,重要特征是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能够达到甚至超过新品,而成本只为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显著降低。据统计1996年,美国再制造工程一年创造了540亿美元产值!解决了430万人就业,与美国钢铁业产值相当。我国设备总资产已经达到几万亿,如果其中10%的报废设备能够利用再制造形成产品,就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显然再制造产业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将对我国构建循环经济做出突出贡献。

3先进表面工程技术是再制造工程的技术支撑

在一台机器中,各部件的使用寿命不相等,每个零件工作表面的使用寿命也不相等,腐蚀从零件表面开始,摩擦磨损在零件表面发生,疲劳裂纹从零件表面向内部延伸,往往会因为零部件局部表面的失效而造成整台机器报废。如果应用表面工程技术延长机械产品中那些易损零件和易损表面的有效使用期,则产品的整体性能就可以得到提高。表面工程技术的最大优势是能够以多种方法制备出优于基体材料性能的表面功能薄层。如参照美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国的计算方法,仅摩擦学科技在工业上所节约的费用可占GNP(国民总收入)的1.0~1.4%,2003年我国全国工矿企业在表面摩擦、磨损和润滑方面的节约潜能为1400亿元左右。

现在表面工程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已在传统的单一表面工程技术基础上发展了复合表面工程技术,进而发展到以微纳米材料、纳米技术与传统表面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纳米表面工程技术阶段。纳米表面工程中的纳米电刷镀、纳米等离子喷涂、纳米减摩自修复添加剂、纳米固体润滑膜、纳米粘涂技术等已进入到实用化阶段。纳米表面工程技术在再制造产品中的应用使零件表面的耐磨性、耐蚀性、抗高温氧化性、减摩性、抗疲劳损伤性等力学性能大幅度提高。同时一些自动化表面工程技术相继开发出来,如自动化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表面技术、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表面技术、半自动化微束等离子弧熔覆表面技术、自动化激光熔覆表面技术,先进表面工程技术已成为再制造工程的技术支撑。

4再制造是系统工程

由于我国对再制造的研究起步较晚,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包括再制造技术再制造设计,以及市场运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的制订和配套等一系列问题,显然再制造工程不单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门跨专业、跨学科的系统工程,必须将其与社会经济、政策、消费观念等结合起来,需要精心组织,系统研究,科学管理,尽快产业化。

参照国外再制造的发展轨迹及我国的发展现状,在我国促进再制造产业化,应从构筑以下三个体系入手:

4.1政府支持体系:政府不断完善与循环经济有关的政策法规,鼓励和积极支持企业进行再制造,加大对与再制造技术相关的基础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对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进行制裁与限制,促进能源、资源的定价市场化,加大教育投入,培养掌握再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经济、企业管理者的环境意识,使环境意识成为公民的基本认识,加强行业准入制度,对再制造实行严格监管,使再制造行业走向正轨。

4.2社会支持体系:进一步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使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的积极作用和广泛影响力,在社会层面大力推行再制造,使废弃产品资源化;消费者也要改变认识,提倡绿色消费和使用再制造产品。再制造产品非假冒伪劣产品,也不是通常所讲的“二手货”,世界上应用最多的恰恰是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及其应用尖端技术最多的军事领域。

篇5:表面处理工程师岗位职责范本

2、负责喷塑产品热转印工艺推动/喷塑漆染印工艺;

3、负责硅胶,塑胶产品水转印工艺推动;

4、负责内涂陶瓷工艺批量导入;

5、负责丝印UV油墨低温油墨工艺导入规划;

篇6:表面技术工程部采购工程师岗位职责

2.负责根据质量、服务、技术、价格(QSTP)原则确定最终供应商。

3.参与跟踪合同的执行,协调处理付款、交货进度、技术质量、安全、环保等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篇7:采购工程师岗位职责标准

1.负责公司所需外购品的采购,与生产厂家或代理商家进行沟通,保证我方所需的质量和周期;

2.通过网络收集、汇总供应商信息,为主管提供准确资料;

3.协助主管完成采购工作,包括合同签订工作、系统录入、文件管理等;

篇8:表面技术工程部采购工程师岗位职责

在模型重建之前, 应当详细了解模型的前期信息和后续应用的要求。前期信息包括实物样件的几何特征, 数据特点 (类型, 完整性) 等, 后序应用包括结构分析、加工制作模具、快速原型等, 据此选择正确有效的造型方法、支持软件、模型精度和模型质量。矩形域参数曲面拟合的方法又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先将测量点拟合成曲线, 再通过曲面造型的方式将曲线构建曲面 (曲面片) ;二是直接对测量数据拟合, 生成曲面 (曲面片) , 最终经过曲面片的过渡、拼接和裁剪等曲面编辑操作, 完成曲面模型的构建。

二、基于曲线的曲面重建方法

其原理是:在数据分割的基础上, 首先由测量点插值或拟合出曲面的网格样条曲线, 再利用系统提供的放样、混合、扫掠和四边曲面造型功能进行曲面模型重建, 最后通过延伸、求交、过渡、裁剪等操作, 将各曲面片光滑拼接或缝合成整体的符合曲面模型。它在预知曲面特征信息, 如原曲面类型, 构建方式等时, 能准确的重建原模型的几何拓扑特征, 对规则形状的物体是一种有效的模型重建方法。如果模型是复杂的曲面, 需要反复选取曲面的造型方式, 使构建的曲面片满足光滑和精度的要求。

基于曲线的曲面重建方法要求截面扫描时, 截面应尽量和曲面的母线或曲面的扫掠轨迹线垂直, 测量数据点的分布均匀, 最好是U、V两个方向都进行截面扫描, 但是在曲面数学模型未知的情况下较难做到。

三、基于测量点直接拟合的曲面造型方法

其原理是直接建立满足对数据点的插值或拟合曲面, 既能处理规则点也能直接拟合散乱点, 它有如下的优点:在大量数据点上工作, 支持面对点的最佳拟合。曲面一般选取B样条表示, 在曲面重建中, 能够构造出作为标准的B样条曲面, 并且, 其最终的曲面表达式也较为简洁。

在本系统中, 选用基于测量点直接拟合的曲面造型方法。因为先拟合数据点为曲线, 再由曲线进行曲面造型的方法仅仅适合于处理数据量不大 (如CMM测量数据) , 而且数据呈有序排列的情况, 但是, 在本系统中得到扫描点云为大量的不规则数据点。

1、曲面片拟合造型

在曲面的拟合中, 又有插值和逼近两种造型方法。

(1) 插值给定一组有序的数据点Pi (i=0, 1…, n) , 这些点既可以是从实物测量得到的, 也可以是设计员给出的。要求构造一条曲面顺序通过这些数据点, 称为对这些数据点进行插值, 所构造的曲面称为插值曲面。所采用的数学方法称为曲面插值法。

(2) 逼近在某些情况下, 如果测量得到的数据点比较粗糙﹑误差较大, 构造一个曲面严格通过给定的一组数据, 则所建立的曲面将不平滑, 尽管可以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 但是会丢失曲面的几何特征信息。这时可以构造一条曲线使之在某种意义下最为接近给定的数据点, 称为对这些数据点进行逼近, 所建立的曲面称为逼近曲面, 所采用的数学方法称为曲面逼近法。

以插值方式来建立曲面, 其优点是所得到的曲面必然会通过所有测量的点数据, 因此, 曲面和点数据的误差为零。缺点是当点数据过大时, 则曲面控制点也相对增多。同时, 若数据有噪声存在, 使用插值法拟合曲面时, 应该先进行数据平滑以去除噪声。

采用逼近法, 首先指定一个允许的误差值, 并设定控制点的数目, 基于所有的测量数据点, 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一条曲面后, 计算点到曲面的距离, 若最大距离大于设定的误差值, 则需要增加控制点的数目, 重新以最小二乘法拟合曲面, 直到误差满足为止。在本系统中, 由于所得到的点云中点的数目较多, 所以选用逼近法。

综上所述, 本文选用基于曲面的模型重建方法中的样条曲面逼近法

摘要: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在进行喷涂曲面模型重建的过程中, 利用逆向工程的技术方法, 使表面喷涂技术的数字化程度得到加强, 进而提高喷涂的质量和效率, 使生产具有很强的柔性, 降低成本。本文在研究过程中, 主要从曲线曲面的生成和拟合方法入手, 阐述了模型的重建技术的不同方案之间的特点。供技术人员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逆向工程,模型重建,曲面拟合,曲面编辑

参考文献

[1]王霄.逆向工程技术及其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2]金涛, 童小光.逆向工程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3]李发致.模具先进制造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4]卢秉恒.快速响应制造.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

篇9:表面技术工程部采购工程师岗位职责

【关键词】工程项目;招标采购;技术和方法

引言

工程项目设备是一个工程开展的必备条件,是关系到整个项目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工程项目设备的选购成本在整个工程项目的投资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工程项目设备是要通过招标实现采购,所以工程项目设备的招标采购是整个项目的源头也关系到整个项目是否能够完美收官,所以一定要提升工程项目设備招标采购的技术和方法来提升设备的质量,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一、工程项目设备招标采购存在的问题

1.供应商选择不规范。

工程项目设备招标采购首先要对供应商发出招标邀请,发出邀请的前提是工程项目单位先对大范围的供应商进行选择,选择符合自身条件并且资质较好的供应商来发出招标邀请。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后续的工程项目设备的质量。但是很多工程项目单位对于设备供应商的选择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操作,部分供应商会通过不当手段获利,这也导致供应商资源不规范。

2.专家评标组的组织不完善。

工程项目设备招标需要组织专业的物资招标采购小组来开展工作。但是大部分的工程项目设备招标的过程中并没有专业的组织,很多采购小组都是临时组建的。临时小组的成员大部分是来自招标采购部门,同时也会包含着其他部门的人员。这样的小组一方面对于项目工程设备招标采购缺乏专业性,另一方面则是各个人员之间缺乏沟通,导致工程开展中会出现各种意见,从而无法顺利的开展工作。所以在工程项目招标之前一定要成立专业的物资招标采购小组,做好充足的准备来完成工程项目设备的招标采购。

3.设备采购渠道单一。

在实际的设备采购工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就是采购渠道单一,独家物资采购普遍。这种现象不排除一些特殊情况的出现如:某些特殊设备的采购渠道就是单一的、采购过程中出现了紧急情况等等。但是设备采购渠道单一会导致整个项目的设备到位时间无法保障,也会导致设备的过于单一,不能实现多元化的施工,也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4.评标方法不够全面。

在实际的招标过程中也会按照正常的招标程序来开展,但是很多时候评标过程中价格因素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过于依赖价格因素进行招标,忽略了其他的因素,无法保证招标采购设备的质量。尤其对于一些新型的产品更加需要从综合性能,科技含量、技术投入等各个方面来进行考虑招标。所以在进行招标的过程中要完善评标方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评分。

二、招标采购过程技巧因素

1.设备采购人员的选调。

由于设备采购人员直接参与标书的编写、质疑、评定和定标等工作,因此设备采购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了整个采购过程是否能达到最佳效果。首先,设备采购人员要了解各种施工

设备的性能结构,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施工技术要求,以便能向设备销售者提出一定的要求,并尽力争取设备能很好的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除此之外,还应具备可根据施工条件向施工组织者提供设备选型参考意见的水平。其次,采购人员还应有必要的外语能力。随着国际化进程日益加速,国外设备的各种技术资料,报价材料等通常无中文译文[2]。为及时准确了解技术资料和投标文件的内容,方便进行对比分析,这些都要求采购人员有较好的外语水平。最后,采购人员必须了解所需采购设备的发展动态,熟悉各种设备当前技术水平,对投标设备做出准确的把握和评价。同时,还要求采购人员有较高的道德水准,能抗拒诱惑,避免因采购人员个人素质问题造成企业的损失。

2.设备采购过程中的技术要素。

技术要素包括招标文件的编写、评标的评价标准等。(1)招标文件的编写主要包括如下:①了解工程概况和设备使用条件,②了解拟采购设备的技术发展动态;③了解各生产厂家的产品性能、销售及售后服务、资信情况等,④确定拟采购设备的基本参数及结构要求,⑤确定基本参数数值及其区间。(2)关于评标的评价标准:①评标价法:评标价法以投标报价为基数,将可以用一定的方法折算为价格的评审要素加减到投标价上去,而形成评审价格或评标价,以评标价最低的标书为最优的评标方法[3]。②打分法:打分法一般使用综合打分法。

三、提高招标采购过程效能的方法

1.参与招标采购人员因素的改善。

在招投标采购的实践中形成了由财务、审计、监察、设备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组成的监督机制,在评标人员的选择上,注意吸收各方面的人员参加,这样,从源头上抑制了滋生各种腐败的可能,有利的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廉政建设。企业也要开展一系列的培训来提高参与招投标人员的各方面素质。随着商品的高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对设备采购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选择产品质量、性价比最高的产品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招标方式可以让采购者通过厂家竞争和答辩,迅速收集信息,并全面了解这类产品信息。同时也扩大选择范围,节约调研时间和精力,降低购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评标时也要强化民主作风和科学决策。

2.设备招标采购技术因素的提高。

严格操作程序,规范招标行为。一般来说,设备招标采购主要有五大步骤:(1)建立招标小组,由主管领导,财务处、资产管理部门、采购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组成管理小组,由学科专家和使用单位人员组成技术小组;(2)在组织招标工作前,先进行市场调研,考察投标人的资质;(3)制作招标文件,邀请供应商;(4)现场开标、评标、定标;(5)签定购置合同,进货验收。每个步骤都有其操作标准,因此,必须精选人员、全面掌握信息、规范技术指标。建立健全的采购部门与供应商之间的监督约束机制,实施全程监督是有效管理的重要保障。实行设备采购计划管理,坚决杜绝随意购置现象。还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制定年度购置计划,上报上级设备采购部门。除要做出预算外,购置计划还应从经济、技术性能及适用性等多方面进行论证。此外,计划制定时,充分发挥人员要素中使用单位人员的积极能动作用,由他们对本单位设备购置计划进行初审与分类。按照设备分类,采购部门可以根据使用效益预测与现有该类设备使用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在确保设备利用率的前提条件下实施总量控制,强化购置环节的管理,避免重复购置。

四、结束语

实施设备招标采购工作是一项具体、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和设备仪器水平的提升,要求设备采购工作不断的提升技术水平,创新方法,通过高质量的工程设备采购来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 宋慧刚 设备招标采购的评标方法应用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26. 3)58-62.

[2]陈卫权 设备招标采购[J] 北京市市政工程总公司国际部 96-99

[3] MILGROM P, WEBER R. A theory of auctions and competitive bidding[J]. Econametrica, 1982, 50(5):1089-1122.

篇10:物流采购工程师岗位职责

1.负责物流供应商的开发、整合、评估、引进和淘汰。

2.对分、子公司物流项目进行了解并参与商讨、建议、总结。

3.参与各公司的物流降本项目,落实物流供应商成本降低目标。

篇11:采购工程师岗位职责标准

2. 接收及分析使用部门的采购申请,对产品进行询价,议价,签订采购合同,负责EPR系统订单录入,并跟进订单到货事宜,处理与供应商的货款结算事宜。

3. 负责供应商的维护与管理,及时协调解决采购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突发情况。

4. 完成相关采购单据整理及制作、采购数据的定期整理及汇报。

篇12:采购工程师岗位职责优秀

2、根据项目时间计划对所负责的产品进行询价、报价分析、议价,以合理的成本争取产品的定点,签署开发合同和量产合同支持项目开发进度和成本要求;

3、负责对已经选点和投产项目进行持续成本优化,寻找成本降低机会,推动供应商优化成本状态;

4、负责支持公司内部、研发、售后、物流等部门的成本分析,零件采购等需求;

5、负责建立所负责产品的采购供应策略,优化供应链质量以支持车型项目的成本、时间、质量等目标要求的高质量交付;

篇13:表面技术工程部采购工程师岗位职责

工程项目招标采购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建设的规范化交易制度, 是项目管理的具体实施手段和方法。而工程项目设备系统涉及面广, 占工程总投资的比重大, 且跨越时间周期长。

在设备招标采购实践中要按国家的有关规定, 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有效竞争的招标采购原则, 以质量、工期、投资为目标, 完善工程项目设备招标采购方法, 从技术层面上明确市场定位和技术规格,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方便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维护和运管, 以防止价低质劣的产品流入。

本文运用工程项目招标采购的基本理论, 针对工程设备招标采购的特点, 结合工程建设的实践探讨工程项目设备招标采购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2 开展市场调研掌握第一手信息

市场调研是工程设备招标采购过程中一项基础性的准备工作, 主要是了解市场上的供应情况。设备招标采购部门要掌握市场信息和市场动向, 仅凭直觉和经验做出的分析和判断缺乏可靠性, 会造成招标采购决策的失误, 影响项目的投资效益。

一般说来, 采购部门的市场调查可分为:进行市场调查的价值与成本评价;明确调查目标;设计调查方案;组织实施调查;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撰写市场调查报告等六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工作完成得好坏关系着下一个阶段的工作质量。

所调查的信息来自供应商和同行业的情报以及市场情报 (包括广告、展销会、杂志、经济新闻与技术通讯等) 。为使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设计部门应提出为达到产品质量、满足生产工艺所要求的精度、性能、功能和效率。工程部门应提出为完成工程计划所要求的设备到货、安装和投入生产的时间。设备部门应配合设计部门共同进行设备的选型, 提出安全可靠、可维修性和环保的要求, 并提出设备试车验收质量标准、售后维护和备品备件的要求。

市场调研对于工程设备的功能定位和技术标准的设立尤其重要。产品的功能定位和技术标准需要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之后才能确定。否则, 可能造成以下情况:条件定得太高, 可能只有一两家供应商符合要求, 缺乏竞争性, 出现不公平的情况;条件设定过低, 就不能达到设计要求, 也失去了控制的意义。

通常, 调查中需要了解设备供应商或代理商和制造厂家的资格、资质、市场业绩、产品信息, 联系方式等信息。根据调研情况, 结合工程实际, 分析材料设备的供应价格、技术定位、供货范围、伴随服务需求以及商务要求, 如交货周期、付款方式等, 进一步完善所购材料设备品名、数量、规格及有关技术要求。

市场信息掌握得越充分, 就越能掌握工程设备招标采购的主动权。常用的设备技术参数有:工作状态、控制方式、基本功能、安全特性、控制装置、配合服务等方面;价格及服务信息有:制造厂商的年生产能力、工程业绩、环境质量体系认证、备品备件、维修服务等。

3 合理分标打包方便运营和维修

合理的分标打包是实现采购目标和内部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也是保持招标采购过程公开、透明的必要条件。对工程设备系统招标采购来说, 合理打包有利于将来的运行和维护, 满足建设进度的要求, 能够引起充分竞争, 获得满意经济性, 划清合同界面, 从而发挥了综合效益。由于工程设备系统的专业门类和技术规格特别多, 采购的合理打包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也是招标采购能否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的关键因素。

采用相对集中的采购模式, 合理组织打包, 可大大减轻了招标采购工作强度和固定费用支出。而且, 由于设备系统的技术参数、产品规格等方面的统一性, 相对集中的供应商队伍, 可以给施工安装、今后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带来很大的便利。例如某建设项目要求供应商提供质保期满后若干年内的报价。如果用户需要, 供应商应在用户确认后以不高于所报单价的价格提供备品备件, 有效的降低了运营维护的价格风险。

4 充分竞争量化入围资格预审条件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还是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所在。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竞争型经济, 竞争可自发地促使社会经济运行效率和效益优化, 调节社会供需的平衡。招标竞争体现了市场优胜劣汰机制。通过招标投标, 资本要素在选择中得到流动, 技术在选择中得到合理配置。

资格审查程序是为了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剔除资格条件不适合承担或履行合同的投标人或潜在投标人。该程序对复杂的或高价值的设备招标项目特别有效, 甚至对于价值较低但技术复杂或高度专业化的招标项目也非常有帮助。如果越过资格审查而直接对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进行审查和比较, 不仅费用要高得多, 而且也更加耗费时间。采用资格审查程序可缩减招标人评审和比较投标文件的数量。有的资信较好、能力较高的供应商往往不愿意与其他不合格或名声不好的供应承包商进行竞争, 以免失去他们的“面子”。因此, 资格审查程序, 可能是某些资信较好、能力较高的潜在投标人决定是否参加投标的一个重要条件。

建设工程业主是项目的总体组织者和资源集成者, 大量具体业务是通过聘用专业承包商、供应商和咨询服务单位来实施的。建设项目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大多数合作伙伴是一次性或临时性的, 不大可能形成固定的、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因此, 量化设定投标人入围资格条件既是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 选取具有良好社会信誉和持续生产能力的供应商, 防止不合格供应商进入的主要环节, 又是考察对项目需求理解透彻、产品功能及建设方案合理、售后服务完善的设备系统供应商的关键一步。

大型工程设备社会关注度比较高, 还会引起众多国内外供应商兴趣。合理控制设备系统供应商资质条件, 既能保证入围供应商的基本质量, 又能吸引投标竞争对手的积极参与, 增加招标的激烈程度, 从而得到质优价低的设备系统。

对于设备系统的供应商, 不仅对投标人的技术资格能力要提出详细的量化要求, 而且还对设备制造方、安装方 (特种设备) 、主要配套产品生产厂商的资格能力等都规定了非常详尽的评价指标。例如, 某发电厂2×600MW机组扩建电缆及电缆桥架项目要求投标方 (包括分包商) 应已设计、制造和提供过同类设备, 且使用条件应与本工程相类似或较规定的条件更严格, 投标方应在近7年内在国内至少有4台600MW火电机组及以上工程电缆桥架2年以上的运行业绩;投标方必须有权威机关颁发的ISO-9000系列的认证书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等。

此外, 站在项目全寿命周期的高度, 从客户的使用和维修角度, 对供应商的技术培训、售后服务、备用备件供应、技术扩展等能力的锁定, 从源头上保证了入围供应商的基本技术素质。

5 完善设备功能定位和技术标准

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 确定采购工程设备功能定位和技术标准, 搞清楚工程设备系统的技术需要是招标文件编制的首要工作。通过贯彻功能为主的原则, 将技术指标层层分解和细化, 形成三级以上的层次, 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要求。

对于所要采购的设备系统来说, 如果只提几个基本的技术参数, 大多数供应商都会满足该要求。由于供应商实现这些参数的途径不一样, 设备系统的成本也会千差万别。因此, 供应商的报价就没有可比性, 买家也就不可能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产品。

鉴于工程设备系统招标采购常用最低评标价中标的原则, 在技术条件合格的基础上, 按评标价格的高低选定中标单位。如果技术标准把握不严, 就很难避免劣质产品低价中标。因此, 通过将技术标准层层分解锁定细节, 不仅便于控制工程设备的质量, 防止还有利于供应商降低技术风险, 提出比较合理的报价。

例如, 某发电厂3×500MW机组扩建电缆及电缆桥架项目将技术性能指标进行了逐层详细分解, 包括的内容有:钢制梯架及其附件均采用优质冷轧钢板制作, 材质应符合GB/T700中Q235A钢和GB/T11253中的有关规定;支、吊架所选用材料为GB/T700-1988中规定的Q235A热扎钢板, 并应符合GB/T11253中的有关要求;板厚度不宜大于3mm (立柱支撑等除外) ;托盘、梯架宽度<400mm, 允许最小厚度1.5mm托盘、梯架宽度400~800mm, 允许最小厚度2mm托盘、梯架宽度>800mm, 允许最小厚度2.5mm连接板厚度至少按梯架等板厚选用, 也可以选厚一个等级, 盖板的厚度可以按梯架的厚度选低一个等级;梯架的横档中心间距不大于400mm, 横档宽度不小于30mm。所有结构体焊接表面均匀, 不得有漏焊、裂纹、夹渣、烧穿、弧坑等缺陷, 电缆桥架及其附件的使用寿命应不小于40年。

6 深入澄清锁定合同细节

工程设备大多是专业性强、技术复杂的产品, 在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的编制过程中难免有遗漏和不清楚的地方。投标人可以在投标截止前的一段时间内向招标人提问;同样, 招标人也可以在评标过程中要求投标人给予澄清。对于承包商来说, 澄清是与业主沟通的一次机会, 是合同谈判的铺垫, 因为合同谈判的一个细小问题可能会对工程实施或经营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业主来说, 评标过程中的澄清, 可以进一步锁定产品的技术标准和性能, 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降低质量风险。

评标委员会对初审中发现的问题可以采取澄清问题会的方式分别约请投标人予以说明。质疑提出问题不应超出招标文件的范围。投标书问题澄清的过程, 也就是合同谈判的过程。投标文件中的漏项和错误不得作为向投标单位提出的问题, 也不得向投标单位提出带有暗示性或诱导性的质疑。为了保证投标竞争的公平性, 一般质疑中补充的书面材料不作为评标的依据考虑, 但如果其中标, 则作为承诺文件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设备招标方应非常重视评标过程中的澄清, 对每一个有疑问的细节都要反复进行多次书面澄清, 直至到把问题彻底搞清楚, 并将澄清的事实纳入设备合同范围。

一般来说, 标书的澄清需要注意下列方面:

⑴澄清的主体。评标过程工程中的澄清, 一般提问人应是评审专家, 答复人应是投标人。澄清和确认的问题需经投标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 作为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但澄清的问题不允许更改投标价格或投标书中的实质性内容。

⑵澄清的内容。“不得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者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是投标人做出澄清时必须坚持的原则。投标人在对有关问题进行澄清时超范围答复或改变实质性内容, 无异于画蛇添足。

⑶澄清的形式。无论是要求澄清还是做出澄清均需采用书面形式, 不能采用简单的口头询问、答复且无记录、无录音的方式。

⑷澄清的保密。在问题澄清过程中常常会涉及投标供应商的商业秘密, 此类商业秘密一般是不能为他人所知, 评审专家在澄清时须加以保护。

因此, 设备系统投标书问题澄清, 表面上好像增加了招标工作量, 但却给以后的合同谈判扫清了障碍, 对于实施过程中的合同管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7 结束语

工程项目设备招标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专业人士结合大量的实际工程, 不断掌握其关键技术和方法, 探索创新的思路, 才能更好地完成工程项目设备采购的进度、质量和投资目标,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

摘要:工程项目设备招标采购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不仅涉及面广, 占工程总投资的比重大, 而且跨越时间周期长。为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有效竞争的招标采购原则, 以质量、工期、投资为目标, 本文运用工程项目招标采购的基本理论, 针对工程设备招标采购的特点, 结合工程建设的实践从技术层面上讨论市场调研、合理打包、资格预审、设备功能定位与技术标准以及合同细节的澄清等关键技术和方法,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程项目,设备招标,招标技术

参考文献

[1]舒美英, 蔡建国, 陈森彭.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规范化可拓综合评判[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7, (4)

[2]秦旋, 何伯森.招投标机制的本质及最低价中标法的理论分析[J].中国港湾建设, 2006, (6)

[3]陈熙, 骆仁俊.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社会成本的分析[J].项目管理技术, 2009, (10)

[4]杨松, 李启明, 郑磊等.南京市建筑市场招投标实证分析及建议[J].建筑经济, 2008, (5)

篇14:工程车辆发动机汽缸内表面的修复

关键词:工程车辆;发动机;维修

中图分类号:TK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151-01

一、材料表面强化技术的组成

材料表面强化技术是通过各种表面涂层技术与表面改性技术提高维修质量的工程方法。利用各种物理、化学或电化学、机械或电子的工艺过程,以满足零件表面的技术要求。针对各种零件表面的失效形式特征和机理,综合或复合应用各种材料表面强化技术进行维修与防护,广泛应用于制造行业和维修行业机械设备的防腐、耐磨、装饰或赋予零件表面特殊性能。材料表面强化技术种类较多,但常见的主要有以下三种,表面沉积强化技术、改变表面成分强化技术和改变表面组织强化技术。

(一)表面沉积强化技术

表面沉积强化是在零件表面加入或沉积与基体成分不同的材料,以获得强度高、耐磨性与抗蚀性好的表面层,主要包括表面薄膜强化和表面冶金强化。

1.表面薄膜强化

应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在金属表面涂覆于基体材料性能不同的强化膜层,称为表面薄膜强化。它包括电镀、化学镀(镀铬、镀镍、镀铜、镀银等)以及复合镀、刷镀或转化处理等,也包括近年来发展较快的高新技术:如CVD、PVD、P-CVD等气相沉积薄膜强化方法和离子注入表面强化技术(也称原子冶金技术)等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均能在工作表面形成特定性能的薄膜,以强化表面的耐磨性、耐疲劳、耐腐蚀和自润滑等性能。

2.表面冶金强化

利用工件表面层金属的重新融化和凝固,以得到预期的成分或组织的表面强化处理技术称为表面冶金强化。包括表面自溶性合金或复合粉末涂层、表面融化结晶或非晶态处理、表面合金化等方法。特点是采用高能量密度的快速加热,将金属表面层或涂覆于金属表面的合金化材料熔化,随后靠自己冷却进行凝固以得到特殊结构或特定性能的强化层。这种特殊的结构或许是细化的晶体组织,也或许是过饱和相、亚稳相、甚至是非晶体组织,这取决于表面冶金的工艺参数和方法。

(二)化学热处理强化

利用某种元素的固态扩散渗入,来改变金属表面层的化学成分,以实现表面强化的方法称为化学热处理强化,也称之为扩散热处理。包括渗硼、渗金属、渗碳及碳氮共渗、渗氮及氮碳共渗、渗硫及硫氮碳共渗、渗铬、渗铝及铬铝硅共渗、石墨化渗层等等,种类繁多、特点各异。渗入元素或溶入基体金属形成固溶体,或与其他金属元素结合形成化合物。总之渗入元素即能改变表面层的化学成分,又可以得到不同的相结构。

(三)改变表面组织强化技术

对于表面组织改变强化的零件,所有因处理而引起的变化均在基体内,属于显微组织的变化。表面形变强化和表面热处理强化是表面组织改变强化的两种形式。

表面形变强化一般是利用机械方法使金属表面层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形成高硬度、高强度的硬化层的强化方式。例如,喷丸处理生成的硬化层中的位错密度可达10的12次方/立方厘米,亚晶可碎化至0.02μm。表面层的密度越高、亚晶越细,则其强度、硬度越高。

表面热处理强化是利用固态相变,通过快速加热的办法,对工件表面进行淬火,所以也称表面粹火,火焰、激光、等离子淬火等,利用表面激光强化方法强化发动机关键零件的研究及应用已经较为广泛。

为了提高零件的耐磨性,可以从多种表面处理工艺中选用一种对零件表面进行强化,也可以选用一种以上进行复合处理,但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是效果好、成本低,即选用性价比高的强化工艺。

对于发动机气缸表面的强化所进行的材料表面强化技术的选用,要根据具体工作环境,采用适宜的材料表面强化技术,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

二、材料表面强化技术在工程车辆发动机维修中的应用

车辆发动机汽缸的磨损程度,直接影响工程车辆的使用,是决定发动机是否需要进行大修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本文选择工程车辆发动机汽缸内壁的修复和强化作为研究和探讨的重点。综合各种情况,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镀铁、化学镀镍等工艺对发动机汽缸耐磨性强化的试验。

(一)材料的选用

以发动机普遍采用的高磷铸铁材料作为对比材质,其它试件基材选用20钢,分别采用无刻蚀交直流低温镀铁工艺、化学镀镍工艺制备镀铁和化学镀镍试件。根据发动机汽缸的磨损规律,试验参数范围选定在做功行程时,汽缸内上止点下1-8mm内的负荷工况。

为了模拟实际活塞环材质,磨轮选用45钢,外圆面镀铬,保证与镀铬活塞环材质相近,以提高耐磨性强化试验的实用性。

(二)修复工艺

工程车辆发动机汽缸修复,根据不同表面强化处理方法,对处理后的汽缸进行加工,并进行必要的后处理。

镀铁试件采用低温镀铁工艺施镀,镀层达到0.8mm后按工件尺寸加工。化学镀镍试件选用氮化镍为主盐,试件经除油、水洗后施镀,镀后需进行热处理,以提高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以及与基材的结合强度。

(三)效果测试与工艺分析

在试验过程中,磨轮的轴是固定的,根据压力范围,通过平台对试件进行加力。对每个压力水平下试验的试件经清洗、烘干后,进行多次测量,得到不同材料磨损失重结果。选用每种材质试验中的重复试验数据,经平均处理后,得到各材质的相对耐磨性系数(标样取高磷铸铁材质)。通过分析可知,高磷铸铁和镀铁在低负荷时的耐磨性基本一致,化学镀镍的耐磨性较高。在中高负荷工况下,化学镀镍的耐磨性较高。在中高负荷工况下,化学镀镍的耐磨性明显高于另外两种材质,说明其适合于较大功率的发动机汽缸工作表面材料的强化。在试验过程中,由于很薄的化学镀镍层即可满足试验,工艺成本较低。在实际应用中,可用于磨损量较小的大功率汽缸修复或修复后汽缸的表面强化。

三、结论

篇15:采购工程师岗位职责标准模板

1、对公司产品的成本竞争力负责,确保公司产品的成本在行业内处于最低或较低水平;

2、确保整个供应链的安全,确保核心供应商形成竞争机制,优势互补;

3、及时、准确地开发公司需要的新的产品、工艺和供应商,支持新产品快速开发;

4、管理和维护本公司与协力供应商友好合作关系;

5、负责研发打样物料追踪,价格谈判等;

6、关键时刻协助采购,确保采购交期达成;

7、成本中心部门流程的拟制;

8、领导交代的其它工作。

采购工程师岗位职责(二)

1.负责公司所需外购品的采购,与生产厂家或代理商家进行沟通,保证我方所需的质量和周期;

2.通过网络收集、汇总供应商信息,为主管提供准确资料;

3.协助主管完成采购工作,包括合同签订工作、系统录入、文件管理等;

采购工程师岗位职责(三)

1、负责各种电子元器件、材料的寻源和询价;

2、负责供应商筛选、考核、评估及维护,及时申请供应商货款的付款及核对;

3、按计划完成各类物资的采购任务,实施价格控制,并在预算内尽量减少开支;

4、供应商对帐,库存沟通,对相关部门提交的采购需求做筛选整理;

5、降低采购成本,配合研发人员做成本预算方案。

采购工程师岗位职责(四)

1.负责试剂及其它生物原材料的采购业务。

2.接收及分析使用部门的采购申请,对产品进行询价,议价,签订采购合同,负责EPR系统订单录入,并跟进订单到货事宜,处理与供应商的货款结算事宜。

3.负责供应商的维护与管理,及时协调解决采购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突发情况。

4.完成相关采购单据整理及制作、采购数据的定期整理及汇报。

5.完成上级领导交代的其他工作。

采购工程师岗位职责(五)

1.按照计划核价组提供的采购计划、供应商、价格等信息,完成采购订单的制作和下发,并且跟踪执行,保证各种物料的准时交货。

2.物料到货信息的对外沟通窗口,向项目管理部、生产部等相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

3.售前、售后、通用采购申请单的下单和跟踪。

4.返修和返工零件的跟踪和落实。

5.外协工序的协调和周转。

6.订单的延期罚款。

篇16:采购工程师岗位职责详细说明

2、 对物料用量变化非常敏感,能够根据物料用量变化及消耗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提前调整库存数量,规划货物到货时间,做到物料既不积压,也不短缺;

3、 能够根据生产计划及配件计划追踪已下订单按时到货。对供方到货及时率敏感,能够主动记录相关数据,分析原因,及时给供方提要求并监督其执行,具备良好的供方管理能力;

4、 对价格非常敏感,有自己的判断,定期不定期进行相关商品的市场行情调查与分析,能够通过谈判实现部门降本目标;

5、 通过日常的工作发现其中的问题或症结,并积极推动解决,简化流程;

篇17:采购工程师岗位职责详细说明

2、主导新供应商开发及评审,及物料成本的分析;

3,新项目和量产升级物料的询价、比价、议价和bomcost管理;

4,量产物料供应资源优化及年度costdown的执行;

5、npi阶段未承认物料样品订单执行与交货追踪;

篇18:表面技术工程部采购工程师岗位职责

随着尖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工程陶瓷、功能陶瓷及其纤维、薄膜、非晶态、单晶、特种涂料为主要内容的高技术先进陶瓷,由于它们所具有金属和塑料所没有的高耐热性、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等特性以及在电磁、光学、热学、生物化学等方面所具有的优良功能,目前已从通信、计算机、能源、航空航天等特殊领域深入到汽车、机械、化工、医疗卫生、体育等领域[1]。这些陶瓷元器件的应用需要高表面完整性和尺寸精度,而且其对加工表面层特性的要求近乎苛刻。陶瓷元器件的高加工成本以及难以控测的加工表面损伤层,极大地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陶瓷磨削过程中引起的表面损伤能恶化加工表面品质,降低其使用性能,如:疲劳强度、韧性等。这也是陶瓷材料具有如此优良特性而不能推广使用的重要原因。大量研究发现陶瓷材料经过磨削后主要的损伤形式包括:表面/亚表面微裂纹、粉碎层、模糊表面、相变区域、材料粉末化、残余应力等[2,3,4]。

1 表面损伤/亚表面损伤

陶瓷的高硬度和高脆性使得其加工比一般材料要困难得多,磨削作为最高效的加工手段被广泛应用在陶瓷材料的加工中。但是陶瓷材料在磨削的过程中大多会产生表面/亚表面损伤。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表面/亚表面损伤主要有:表面/亚表面裂纹、残余应力、表面微破碎、模糊表面、相变区域等[2,3,4]。

表面/亚表面损伤的产生会对工件的使用性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能显著降低陶瓷工件的断裂强度、疲劳强度等。因此预测和控制陶瓷材料在磨削过程中引入磨削损伤已成为陶瓷材料推广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若要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磨削过程对陶瓷材料造成的表面/亚表面损伤,必须首先了解陶瓷磨削的材料去除机理及其与表面/亚表面损伤之间的关系。

1.1 工程陶瓷磨削过程中材料的去除机理

材料去除机理一般包括两种,即:脆性断裂和塑性成形[5]。通常情况下,脆性去除方式是通过裂纹的成形、延展、剥落及碎裂等方式完成的。而塑性变形去除方式则类似于金属磨削中的切屑变形过程,其中涉及了滑擦、耕犁和切屑成形[6,7],材料是以剪切切屑成形方式去除的。陶瓷材料磨削中的材料去除方式也包括脆性去除和塑性去除。

陶瓷材料磨削过程中材料的脆性去除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8]:晶粒去除、材料剥落、脆性断裂、晶界微破碎等。在晶粒去除过程中,材料是以整个晶粒从工件表面上脱落方式被去除的,这种材料去除机理发生的同时伴有材料的剥落去除方式,而剥落去除方式是陶瓷材料磨削中十分重要的去除机理。在材料剥落去除机理中,材料是因磨削过程中所产生的横向和径向裂纹的扩展而形成局部剥落块来去除的[9]。材料剥落去除会因裂纹的扩展使工件的机械强度大大降低。除了横向和径向裂纹的扩展断裂方式外,材料脆性去除还和破碎(碎裂)有关,磨粒前端和其下面的材料破碎是表面圆周应力和剪切应力分布引起的各种形式破坏的结果。有一种模型假设断裂产生的破碎(碎裂)是由弹性张力超过临界值以前存在的分散的裂纹引起的,还有一些模型则认为破碎是由运动压头下连续的裂纹分支引起的[5]。这些差别可能与纯弹性应力的假设有关。

陶瓷磨削中的塑性变形去除机理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致力于探索的课题,因为陶瓷等脆性材料的延性域磨削是学术界公认的获得理想表面质量的基础。当磨削在塑性域内进行时,材料将以塑性方式去除,就像切削金属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加工表面将不产生磨削裂纹、表面破碎。理论上在一定的加工条件下,任何脆性材料能够以塑性流动的方式被去除,压痕断裂力学模型预测了产生横向裂纹临界载荷,在低于这一临界载荷加工条件时,材料去除将以塑性变形去除为主。T.G.Bifano等人[10]从能量角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式中d为磨削深度。当磨削深度小于某一临界值,材料的去除方式将由脆性断裂向塑性变形转变,这就是脆塑转变理论。该研究表明脆塑转换的磨削深度d跟材料的脆性有很大关系,材料的脆性越大脆塑转换的磨削深度越小,反之材料的脆性越小脆塑转换的深度就越大。

1.2 表面/亚表面裂纹

目前对工程陶瓷等脆性材料磨削损伤的研究主要是实验性研究,成熟的理论还未建立,目前研究较为频繁的理论是基于压痕断裂力学的损伤模型。

压痕断裂力学模型是把陶瓷磨削中磨粒与工件的相互作用看作小规模的压痕现象。近似地将工程陶瓷磨削过程中损伤的产生过程看成是普通维氏四面体压头在陶瓷的法向方向接触下所获得的变形和断裂过程。Lawn和Evans[11]率先将压痕断裂力学应用于工程陶瓷磨削损伤的研究,提出磨削裂纹包括两个裂纹系:中央裂纹系/径向裂纹系、横向裂纹系,并提出了产生径向裂纹及横向裂纹的临界载荷,产生径向裂纹的临界载荷P*为:

P*=54.5(α/η2γ4)(Kundefined/H3)

式中:α——常数(普通维氏体压头α=2π);

η和γ——常数(η≈1,γ≈0.2);

Kc——材料的断裂韧性;

H——材料的硬度。

产生横向裂纹的临界载荷P*l[12]为:

P*l=ζ(Kundefined/H3)f(E/H)

式中:ζ——无量纲常数;

f(E/H)——一个衰减函数;

ζf(E/H)=2×105。

该研究表明产生裂纹的临界载荷与材料的特性有很大关系,当材料的硬度越大韧性越小产生裂纹的临界载荷就越小。但上述研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该理论是用普通维氏体在静态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然而陶瓷的磨削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磨粒与工件接触的过程中会产生冲击载荷,并且在磨削的整个过程中载荷的方向也是不断在变化的。

通过对压痕断裂理论模型地研究人们对陶瓷磨削过程中磨削裂纹的产生过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Malkin S和J.E. Ritter[3,13]等人研究表明,材料的弹塑性变形中的非均匀变形所产生的残余应力是这些裂纹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中把中央/径向裂纹扩展分解成两部分:弹性部分和不可逆(残余)部分,弹性部分产生中央裂纹并使其在加载中向下扩展,而残余部分则在压头回撤(卸载)过程中使裂纹继续扩展。材料强度的降低通常是由中央/径向裂纹和残余应力的扩展作用引起的。横向裂纹是在卸载时产生于靠近塑性区底部,并在与工件表面几乎平行的面上横向扩展,裂纹向自由表面的偏移导致材料的断裂去除(形成切屑)[14]。Zhang等人[15]用单粒圆锥金刚石对几种不同的精密陶瓷材料进行了划痕实验,实验证实了Malkin S和Ritter JE等人的观点。当磨粒逐渐加大时工件的变形则由最初的弹性变形阶段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在进一步进入微观裂纹的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工件的加工区表层形成一层非弹性变形区(inelastic zone),非弹性变形区主要有塑性变形、微观裂纹以及气孔坍塌所致。微观裂纹的形成使材料的晶界破碎从而形成非晶层[16],由于磨粒的作用非弹性变形的材料向磨粒两侧流动堆积,另一方面由于磨粒与工件的强烈摩擦所产生的接触应力及温升使得非弹性区的微细晶产生再烧结现象,从而使磨痕表面产生一层薄而光滑的再结晶层。当磨粒的切深进一步加大时非弹性区材料加剧侧向流动,磨粒与材料的摩擦力进一步加大,使得弹性边界材料产生拉应力,并可能从最大拉应力处产生裂纹,通常在磨粒的前下方产生微裂纹并最终扩展成为宏观裂纹即中位裂纹。当磨粒划过加工区域后,卸载过程开始。在卸载过程中,非弹性区内的材料不再增加,材料的侧向流动也停止,弹性区的材料则因卸载过程的终结而弹性恢复,中位裂纹开始闭合。由于非弹性区材料的抵制,非弹性/弹性边界的摩擦力方向发生改变,此时由于弹性区受拉应力作用,非弹性区受压应力作用。随着卸载过程的进一步完成,非弹性/弹性边界的拉应力进一步加大,此时加载过程中在非弹性/弹性边界产生的微裂纹会进一步扩展成为宏观裂纹即横向裂纹。部分横向裂纹失稳后会急剧向表面扩展,因为根据断裂力学可知裂纹总是向能低的方向扩展的。横向裂纹的扩展断裂将导致材料的剥落去除。

陶瓷等硬脆材料在磨削中产生磨削裂纹在许多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磨削力是产生裂纹的一个主要因素[17],除此之外磨削热也是磨削裂纹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某些请况下还是主要原因。由于陶瓷的散热能力差,即使在磨削过程中采用冷却液等手段进行冷却,磨削区的塑性变形和磨粒与工件的急剧摩擦会引起很高的磨削温度,由此在表面产生的热压应力为σsr[18],且undefined。当部分热影响磨削区冷却后,不能恢复的塑性变形将导致产生表面残余拉应力。如果残余拉应力超过材料的断裂极限材料将会开裂,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磨削裂纹。当磨削裂纹延伸到亚表面层时将形成亚表面裂纹。

除了上述两个裂纹研究模型外,还有人用疲劳理论解释陶瓷磨削裂纹的产生和扩展。T. Kawkubo等人[19]对Y2O3-ZrO2陶瓷在循环啦应力下裂纹扩展的研究中指出,循环载荷会加速裂纹扩展,而其断裂模型与静疲劳不同。因陶瓷材料在磨削加工过程中将承受拉-拉循环应力载荷,而拉-拉循环应力载荷是典型的I型裂纹扩展。循环应力对材料的附加损伤主要表现在:1)促使应力腐蚀开裂加速;2)在裂缝尖端诱发损伤区域。循环拉应力可以形成循环损伤区域。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在循环应力的作用下,裂纹尖端会发生不可逆变形,从而在裂纹尖端诱发损伤区域,从而使裂纹向前扩展,直至失稳断裂。

亚表面损伤是由表面损伤扩展至亚表面深度所致。亚表面损伤的存在同样能恶化工件的使用性能,由于其难以直接探测,所以亚表面损伤的存在是工件失效的潜在威胁。基于此国内外学者对亚表面损伤也做了深入地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早在1977年Lawn和Evans[11]就通过压痕断裂力学理论提出了产生亚表面损伤的临界条件:

Cmin=ξ(Kc/H)2

式中:Kc——材料的断裂韧性;

H ——材料的硬度。

美国Bifano[20]等人通过对硬脆材料延展性域磨削的研究,提出了一个临界磨粒切削深度和材料性能之间的模型:

dc=β(E/H)(Kc/H)2

该临界磨粒切削深度dc与单颗磨粒产生损伤的临界载荷相对应,在临界进给率等于单颗磨粒切削深度,并在磨削表面为10%脆性断裂,90%塑性流动的前提下β=0.15。该研究具有一定得局限性,其忽略了加工参数对加工损伤的影响,而相当的研究表明加工参数对加工质量有直接的影响[21,22,23]。综合考虑加工条件及加工材料特性,国内湖南大学张壁等人[24]提出了一种预测陶瓷磨削亚表面损伤的分析模型:δ=(ψ1hmax)ψ,其中:δ——最大损伤厚度;hmax——磨粒的最大磨削深度;ψ——材料性能的函数;ψ1——磨削参数的函数。但对于该模型来说寻找ψ,ψ1函数较为困难,从而大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1.3 残余应力

根据陶瓷材料的磨削材料去除机理可知,陶瓷材料在磨削过程中由于磨削力的作用会产生塑像变形,磨削力去除后未恢复的塑性变形会使工件表面产生一层残余应力。产生残余应力的另一个因素是磨削热,陶瓷材料在磨削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磨削热,磨削热将导致材料发生膨胀变形,其中部分变形在温度回复后不能恢复,这也将致使工件表面/亚表面产生残余拉应力。当残余应力超过材料的断裂极限时,材料将会被拉断,从而产生裂纹。残余应力尤其是由磨削热引起的残余应力可能分布在表面的任意方向上,故残余应力引起的磨削裂纹可能发生在任意方向,这是随机的。所以透过电镜观察磨削表面时经常能观察到各个方向上纵横交错的微裂纹[25]。

目前,国内外在工程陶瓷磨削表面残余应力方面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26]:一是对磨削后残余应力的观察测试;二是在烧结或加工过程中根据残余应力的动态分布来优化各种磨削参数以减少磨削表面残余应力。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大致可分为机械测量法和物理测量法[27]。机械测量法属于间接测量法,其通过测量零件的变形再根据弹性理论求出残余应力,如:腐蚀剥层应变法、研磨剥层应变法和挠度法等。物理方法属于直接测量法,其通过测量由于残余应力导致物理性能的变化,进而求出残余应力。如:X射线衍射法、光学法和超声波法等。研究陶瓷材料磨削残余应力最多的方法是采用X射线衍射法,也称之为sin2φ法,不过这种种方法只能工件表层的残余应力而不能测定亚表面残余应力。邓朝辉[28]等人联合使用sin2φ法和掠入射X射线衍射法克可测得亚表面层的残余应力。大部分研究表明磨削参数对残余应力有影响,另外H.G. Wobker[29]的研究指出磨削方向对残余应力有影响,该研究发现磨削方向上的残余应力最小,垂直于磨削方向上的参与应力最大。这主要是因为磨削过程中垂直于磨削方向上的塑性变形最多,由于在材料去除过程中的挤压影响,沿着磨削方向上余下的材料的塑像变形较小。

2 表面/亚表面损伤的控制

由陶瓷磨削损伤的产生机理可知消除磨削损伤的方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采用较小的磨削深度。由以上讨论可知,任何材料只要满足一定条件都实现塑性去除,研究表明当磨削深度小于某一特定值时磨削将在塑性域内进行,材料的去处方式将由脆性去除转为塑性去除。在塑性域内去除材料将不回产生表面/亚表面裂纹及粉碎层,残余应力也会大大减小。当然必须指出的是较小的磨削深度将使加工效率较低。研究表明磨削损伤的深度不仅与材料的自身特性有关,同时又与加工条件有关。Inoue等[30]的研究表明提高砂轮的转速可以降低磨削损伤,其用120#砂轮磨削RBSN时,当磨削速度由25m/s提高到170m/s时表面的崩裂面积由48%降到了12%。Kovch等[31]使用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在160m/s速度下磨削陶瓷,获得5100的高磨削比。Malkin等进行的研究则进一步说明,高速超高速磨削可使表面破碎减少,塑性流动显著增加,并指出这可能与在较高磨削温度下所形成的玻璃相有关。

其次,可以采用新的加工工艺。新型陶瓷材料的研究开发不断推动和促进陶瓷加工技术的发展,这些新型磨削方式的产生也为陶瓷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艺支持。由于陶瓷材料特殊的加工特性,传统的磨削方式很难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所以人们一直在探索新型的陶瓷磨削方式。近年来兴起的超声振动磨削,ELID (在线电解修整金刚石砂轮),ECD (电化学在线控制修整),ECDM (电化学放电加工),MEEC (机械—电解—电火花磨削)等都是很有代表性的新型复合加工方式[32,33,34]。这些磨削方式不仅可以解决难切削材料的加工问题并提高加工效率,而且可以改善加工质量。其中超声振动加工应用潜力最大,因为其不受被加工材料特性的制约,其他有些加工方法对材料有特殊要求如导电性等,并且能显著提高加工效率及表面品质。赵波等[35,36,37]人的研究表明超声振动磨削陶瓷材料能有效降低磨削损伤,提高表面品质。其在用二维超声振动磨削Al2O3-ZrO2(n)陶瓷的试验[38]中表明在较大磨削深度的情况下,材料仍能以塑性方式去除,脆性破环的到了有效的抑制,而磨削表面变质层也主要是塑性变质层。ELID技术对陶瓷材料的高效精密加工也有重要意义,其通过在线修整磨削砂轮使其一直处于锋利状态,可使磨削力稳定在较低的水平。

另外要有高刚度、高分辨率的工艺系统。由于陶瓷等硬脆材料的硬度高、脆性大等特性,使得其加工极其困难。相比于陶瓷材料的高硬度来说,常用的加工系统刚度较低,这使得在加工过程中机床容易产生震颤及让刀。由于陶瓷等材料的脆性大,工艺系统的震颤带来的冲击载荷会加剧磨削损伤的产生,与此同时震颤及让刀使得加工尺寸精度难以保证。另外由于陶瓷材料不能像金属那样采用较大的进给量,所以这就需要工艺系统要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3 结论

上一篇:公务用车使用管理通知下一篇:门岗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