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法

2024-05-08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法(精选6篇)

篇1: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法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探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我校学生英语水平普遍偏低,尤其是学生英语词汇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死学死记而不会活学活用英语单词,甚至一个单元学完,连最基本的词汇都无法完全掌握.为此,笔者对学生进行了访谈:有的学生学生提出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新单词还没学会就开始课文了,导致理解课文很困难,单词也记不住。经过仔细调查分析笔者发现,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首先,新课程教材每个单元的词汇量比较大,学生背记单词的任务加强,记忆单词的方法却没有改变。有的学生还不会读单词就死记硬背,记得快,忘得也快。其次,我校学生生源质量差,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差,不能认真完成词汇练习,导致新单词得不到及时巩固。

《英语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第八级中语言知识中对词汇的要求是这样规定的: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运用词汇描述比较复杂的事物;学会使用30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所以研究词汇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单词正是促进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综述:

《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八级的要求是,“学会使用3300左右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因此可见,词汇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可见,要学好英语,就应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相当数量的词汇。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听到学生说,学习英语最大的困难就是记单词,单词容易忘记。显然,词汇量的限制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因此,如何突破英语词汇学习的难关便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关键。寻求一个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英语单词以扩大词汇量的方法,一直是英语教师研究的课题。

三、理论依据

1、语义场理论

语义场理论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很多语言学家放弃了对个别词项的历时研究,从对个别词项的无系统研究转人对词汇结构的系统研究。德国语言学家Jos

t Trier把一种语言的词汇看作是一个组合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任何词项的意义均受其他词项的制约,并由它们定义。一种语言中的任何词项均属于某一词汇(子)系统,没有词项能独立于词汇的其他部分而单独存在。词项集结成较大的集合团,称为词义场,小词义场又是大词义场的子系统,从而构成整个词汇系统。Trier用这一理论来具体观察某些语义场以便对词义在历时演进中的变化情况作出描写。某个词义场就Trier看来就是代表了某种概念⋯。Grandy是试图精确定义词义场的学者之一。在他看来,既然词义的集合代表了概念,那么将词义的集合改称为语义场(semantic Field)比较恰当。语义场理论(The Theory of Semantic Fields,亦称为Field Theory或Semantic Field)认为:语言系统中的词汇在语义上是互相联系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词汇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某些词可以在一个共同概念支配下组成一个语义场。例如,在animal这个共同概念下,cat,tiger,wolf,cattle,dog,elephant,sheep,fox等词共同构成一个语义场。在这个语义场中,animal表示类概念(genus),即一般概念;cat,tiger,sheep,panda等则表示种概念(species),即个别概念。像animal这种词称为上义词(super ordinate),而把tiger,sheep等这样的词称为下义词(hyponym)。上下义关系是词义关系的一种显著体现。Animal(动物)语义场中的一些下义词又可作为上义词与其他一些下义词构成一个子语义场,在fruit(水果)这个上义词下有apple(苹果),pear(梨),orange(橘子),pineapple(菠萝),kiwi(无花果),lemon(柠檬),ychee(荔枝),strawberry(草莓),olive(橄榄),mango(芒果),pomegranate(石榴),cocout(椰子),pomelo(柚子)等下义词构成语义场。这些语义场中的词汇在语义上是相互联系的。语义场理论主要有两个论点:

(1).一种语言所拥有的各个词不是彼此孤立地存在着,而是按一定的概念组成语义场。一种语言中同一个语义场里的词,其意义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其中某一个词所表示的意义同它所处的语义场包括哪些词以及它们表示了哪些意义是分不开的;词只有在语义场里与其它词汇形成一定的关系时才有“意义”。语言中的某些词,在一个共同概念下,它既可以用上下义词来表示,也可以用语义特征来表示。例如,由honesty,sincerity,chastity,fidelity等词组成的语义场,可由virtue这个语义特征加以概括。

(2).语义变化的相关性。语言系统内部的成分彼此休戚相关,属于同一语义场的词,不仅在语义上相当,而且在语义上相互制约,相互规定,作为语言系统的子系统,词汇系统内各词的价值都受其他词的影响。要确定某个词的意思,必须首先比较该词与同一语义场中其它词在语义上的联系,以及该词在语义场中所占的位置。例如,在kinship这个共同概念下,由father,mother,grandfather,grandmother,brother,sister,cousin,nephew等共同构成一个语义场。如果我们想确定这个语义场中某一个词(例如cousin)的意义,就必须了解cousin与其他亲属之间的关系,以及cousin在语义场中所占的位置。2.建构主义情景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内容、能力等不能被训练或被吸收,而只能被建构。但是,这种建构过程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总是以一个已有的知识结构作为基础的。这种学习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学习在其中进行的情境联系。学习主要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被利用的先前知识不是从记忆中原封不动地提取而是本身也要根据具体事例的变异性而重新建构。学习者是借助他人的帮助对知识进行建构的。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事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隋境教学”。3.构词法知识

四、研究内容:

1、语义场理论下的词汇教学:(1)设立上下义场。(2)设立同义关系的语义场。(3)设立反义关系的语义场。(4)设立整体与部分义场

2、建构主义情景理论下的词汇教学:(1)创造语境学习词汇。(2)结合文章学习词汇。(3)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词汇

3、构词法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五、研究方法及要求:

1、通过问卷,调查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包括教师的教法及学生的学法),找出存在的问题及症结所在。

2、通过上网及查阅文献资料,搜集各种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及记忆单词的方法。

3、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各种词汇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记单词的方法,并比较各种方法的效果。

4、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要做教学科研的有心人,收集整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5、及时进行反思,认真记录课题研究中的相关内容。

6、注重总结与提炼,本学年内完成课题研究相关内容的理论研究,写出相关的课堂教学实录1-2个,争取发表论文一至二篇。

六、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0.11-2011.2)

1、学习相关理论.2、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初步指定活动的目标、主题、内容、方式及相关的活动形.3、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二)实施阶段(2011.3-2011.8)

1、全面实施研究方案.2、根据研究情况对研究方案进行修正,补充,完善.3、交流经验论文,组织观摩,积累研究成果资料.(三)总结阶段(2011.9—2011.11)

1、完善研究成果.2、完成课题终结检测.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4、综合拟定推行措施.七、人员分工

由盛耀进承担课题的主要工作,包括人员的分工、落实,课题的具体操作、分析和总结.

篇2: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法

【课程简介】

词汇在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词汇量的多少,决定着学生有没有丰富的语言知识,能不能在适当场合用英语进行恰当的表达,因此 词汇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头戏。本课程结合《课标》中词汇学习的要求与内容,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词汇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尤其是把词汇教学融入阅读教学中的建议和操作方法。除此之外,本课程还介绍了一些词汇学习的策略,如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复现词汇,如何对所学词汇进行有效地检测,以及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词汇的积累等非常实用的策略。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课标》中词汇学习的要求与内容

二、词汇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1.阅读中的词汇学习:分别介绍了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词汇学习的原则,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2.词汇学习的策略:包括词汇复现、词汇检测以及词汇积累。

三、案例分析

【学习要求】

一、学前思考:学员在学习之前,结合自己目前的教学实际,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掌握单词的依据是什么? 2.词汇是教会的还是背会的?

3.在日常教学中,您是怎样渗透词汇学习的? 4.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的难点是什么?

二、学习重点:学员认真学习《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讲座内容,理解新课标理念下词汇学习的要求和方法,对照自己日常教学的实际,找到自己词汇教学中符合或者不符合新课标理念的做法,进行深入思考,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尤其考虑以下几点:

1.为什么要重视阅读课中的词汇学习? 2.在阅读教学中如何选择处理词汇的时机?

3.给学生讲解每单元大部分词汇的用法是否就能达到词汇学习的目的? 4.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单词?

三、学后实践:学员学习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相关内容后,就自己所教教材的某一单元话题,设计以下两种词汇课: 1.阅读课中的词汇处理课。

2.单元词汇学习课(即通常所说的语言点讲解课)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关媛(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高级教师)

一、《课标》中词汇学习的要求与内容

二、词汇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阅读中的词汇学习词汇学习的策略

三、案例分析

一、《课标》中词汇学习的要求与内容 1.理解话语中词汇表达的不同功能、意图和态度等(7 级要求)

运用词汇表达的不同功能、意图和态度等(8 级要求)

层次不同: 7 级 8 级目标要求的本质区别在于目标的层次要求不同: 7 级为理解,8 级为运用。理解为先,运用为后。本要求体现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及认知的层次,在词汇教学的设计中应体现该目标要求。

例如:

get :表意功能(即意义):“得到、变成”等; 语法功能:及物动词、连系动词、句子中作谓语等。• couch potato • Are you drunk? • Come in, please.• Yours sincerely & Love 功能是指词汇本身的表意功能和语法功能。例如:get 表意功能,即意义可以是“得到、变成”等;其语法功能是及物动词、连系动词、句子中作谓语等。在学习词汇时我们可以从词汇表中直接了解其意思及用法,但是理解词义,特别是多义词的词义却只有在语篇中获取真正的含义。提到词汇所表达的意图和态度也一定要依据特定的语境(也就是课标中提及的话语中)获得意思。

此处举两个例子。例一:北师大版教材中提及的 couch potato, 如只是就两个词的字面意思一个是长沙发,一个是土豆。都是中性词,而其在描述

lifestyle 的语篇中则是 “ 懒蛋 ” 的意思,是一个贬义词。例二:当我们说 Are you drunk? 这句话时,在饭桌上一定是喝醉了的意义,态度是积极的,关心或询问;而在马路上一个司机开车拐来拐去,其含义就会是他疯了,态度是蔑视的。同时课标还提倡我们引导学生在话语(语料)中观察、发现相关话题词汇的结构和用法,并了解其在文段中的意义,为话题词汇学习打下基础。以上就是对 7 级要求的具体理解。

对于 8 级的要求是在运用层面上,我们可以在交谈或书面表达中使用恰当的词汇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举两例说明。例一:(Come in, please,可以用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态度(迟到或是邀请)。例二:信件中使用的结尾的词汇(Yours sincerely ; yours, 和 Love)可以表达不同的人物关系。

2.运用词汇给事物命名、进行指称、描述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7 级要求)

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运用词汇给事物命名、进行指称、描述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8 级要求)

使用范围不同:两级要求的区别在于 8 级目标的描述是:“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可以理解为不明确,较特殊等)。举一例说明命名、指称、行为和特征、概念。

例如:

a cat(名词)给事物命名

It is a cat.(代词)(体现词语间的连贯性,逻辑关系)对事物进行指称 It eats fish and catches mice.(动词)描述行为 It is black and white.(形容词)描述事物特征 A cat is an animal.说明概念

该要求体现词汇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学了词汇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会话中及书面表达练习积极主动地使用它,这样做可以达到掌握词汇意义、用法及积累相关词汇的目的,同时它还提供了书面表达练习中运用词汇描述事物的思路。说明一个概念要从其命名、行为、特征进行描述;表达一个人的思想也应从所要表达的话题出发,围绕该话题表达思想。(从词到句到文;从概括到细节)3.学会使用 2400—2500 个单词和 300—400 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7 级要求)

学会使用 3300 个单词和 400—500 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8 级要求)

词汇量不同:两级的词汇量要求不一样。7 级为课标中不带星号的词汇。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的出处课标中没有界定。8 级词汇为课标中所有的词汇。

4.了解英语单词的词义变化以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词汇。(7 级要求)eg.cool, blog , e-pal 该要求旨在了解课标中词汇在新的语境中的意义如: cool(帅呆了),本身是俚语,过去很少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成为时尚语。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发现并积累课标外出现的新词汇(如: blog , e-pal),这些词都体现了语言的时代感及交际性。

二、词汇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一)阅读中的词汇学习

1.分层处理: 读前、读中、读后 读前词汇学习:

原则:课前处理词汇的目的是扫清学生的阅读障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因此要先将词汇进行分类处理。(1)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影响课文理解 , 且不能通过上下文推测其意义的词语;(2)所采用的方式应能够呈现该词语在本课中的意思,避免引发歧义;(3)尽量作为语块(lexical chunks)处理

课前处理词汇的目的是扫清学生的阅读障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因此要先将词汇进行分类处理。

词块(lexical chunks)是真实交际中高频率出现的大于单一一个词的语言现象,形式相对稳定。一般来说,词块包括习语、词语搭配、短语等等。语块不仅指 “in the end” 这样的连续性短语结构;也包括不连续的句子框架,如“not only...but also ”,还包括一些完整的句子,如“How do you do? ”。这些词块有完整的意义,可以直接运用于口笔头交际。

(4)检测的目的是确保学生理解这些词汇。同时要引导学生对读前处理的词汇进行瞬间记忆。词汇呈现方式:(常见的五种)

(1)图片呈现。图片呈现的特点:生动﹑形象﹑直观地揭示词汇意义,便于映像记忆,减少母语干扰。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 图片必须清晰﹑准确,使用恰当; ②呈现后给予必要的检测,确保学生理解。搜图小窍门:

• 百度搜图:直接找“大图”

• 在要搜索的图片名称后加上“矢量图” • 谷歌搜图:外国的东西直接用英文找

与使用图片类似的方式:简笔画、实物、肢体语言

(2)英文呈现。英文呈现的特点:新旧知识结合,用已知推出未知;摆脱母语干扰。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选择适合用这种方式呈现的词语; ②用于解释的词语必须是已知的; ③解释意思仅限于本课意思; ④呈现后进行必要的检测。(3)中文呈现。特点:明确。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选择适合用这种方式呈现的词语; ②解释意思仅限于本课意思。

(4)同义词或反义词呈现。如果用同义词进行呈现,对于程度好的学生,要注意在后续的词汇课中区别能相互解释的近义词之间的细微不同。(5)构词法呈现——派生词:

同义词、反义词和构词法呈现的特点:便于记忆,有利于词汇量的扩充。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 操作必须清晰﹑准确,真正有利于记忆; ② 进行必要的检测。

此部分只是读前的词汇处理,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大意,因此不可占用过多时间,影响阅读课其它环节的安排。本节课词汇在后面环节中还做进一步处理。

(6)学习者思考部分:以下的词用什么样的呈现方式比较适合? drought, represent, government, damp, competition drought :图片呈现。图片可以生动﹑形象﹑直观地揭示词汇意义,便于映像记忆,减少母语干扰。

represent :英文呈现。能够用英文解释的尽量用英文解释。新旧知识结合,用已知推出未知;摆脱母语干扰。government :中文呈现。抽象名词,难以用英文表达清楚,中文呈现明确。damp :同义词或反义词呈现。选择契机。新旧知识结合,便于联想记忆。

competition :构词法呈现。词性和意义不能有太大变化。便于联想记忆,有利于词汇量的扩充。读中词汇学习:

阅读中学习词汇的环节是将词汇放在课文这个情景中去理解并获取信息的过程,所以词汇学习与课文情景紧密相连。读中的词汇学习是培养学生在篇章中猜测词义的最佳时机。

原则:阅读中(while reading)的主要任务是理解课文,获取信息,读的同时需注意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习惯,因此词汇学习应该为这个目标服务。

阅读中学习词汇的方法应根据课文内容和情景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同话题的课文需采取不同的策略。方法:

(1)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阅读技巧,如果在阅读中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会有很大的作用。这也是课标列出的学生需要达到的语言技能之一。

备课时应注意选词,课文中有推测依据的词,才能够根据上下文内容和情景进行推测,在备课时要选出需要练习推测能力的词。(2)在上下文情景中用构词法推测词义

构词法的学习贯穿于英语学习的始终,如果在教学中经常注意对构词法的关注、总结和归纳,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词汇量的扩大有很大的帮助。

(3)利用非语言形式在情景中理解词汇 有一些名词可以展示图片让学生理解,方便形象。注意事项:

① 用时不可过多,主要任务是阅读,词汇学习以能使学生理解为限。② 阅读中词汇的学习一般不展开讲。

③ 在不同话题的课文中可以灵活使用各种方法。④ 注意老师的引导。(介绍案例)

这篇课文有三段: 第一段介绍了主人公王威和王坤的梦想 — 骑自行车沿湄公河游览,是如何来的,也就是梦想的由来; 第二段介绍了两人在计划行程的过程中出现的分歧和对这个计划不同的态度;第三段介绍了两人达成共识后,准备行程查阅资料时,了解到的湄公河(在中国部分称为澜沧江)的部分基本概况。

从本课的教学流程可以看出,词汇的处理是在 while-reading 这个环节进行的,学生带着生词阅读,体现了真实的阅读过程。我们说阅读课主要是获取处理理解和归纳信息为主——即 meaning first,那么词汇的学习就应该是在阅读过程中对学生理解信息形成障碍的词汇必须要处理,而处理词汇的方式也必须依托所阅读文章的信息理解的需要。为准确理解信息服务,一是主要信息中的词汇;二是通过上下文猜测能理解意思的词汇,不关注用法,只理解词义。

在 while reading 中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逐段设计阅读活动获取大意和细节信息。然后进入了词汇的学习。本节课在阅读过程中处理的主要词汇有:

stubborn, atlas, 和 landform words。

Stubborn 是黑体词 , 需要理解。老师发现对于该词的含义上下文给出了足够的信息,所以就让学生把有助于猜测该词的依据在文中划出来。对于另外一个生词 atlas 的处理:老师同样采用了在语境中猜测的办法。老师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句子猜测 atlas 的意思,给该词下定义。图中的照片就是老师正在用手中的地图册检测学生对该词的理解。

第三类词是关于 landform 的一组词汇。现在请各位老师看看,您会用什么方法处理它们?有的老师会想到用图片,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词汇有较强的专业性,不常见,用英语解释起来比较困难。那么咱们一起来想一想,如果用图片来处理,具体怎么做呢?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学生先在书上圈出这些词汇,并识别这些 landform 的图片,然后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根据阅读理解将有关地形的词汇贴到所发地图的相应位置,核实了阅读理解和词汇理解的准确性,最后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将 landform 的单词卡片再贴到相应的图片旁边,对词汇的理解再一次进行了检测。我们不难发现,对于理解 landform 这类词汇,这种非语言手段清晰直观,实际效果非常好,老师在没有给出任何一个 definition 情况下,却最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词汇。

读后词汇学习: 读后的词汇运用原则:

(1)传达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学生主动尝试运用文章中的关键词汇;(2)话题和语境要尽可能一致;目标和任务要符合学生实际;

(3)词汇运用分层要求,满足各层次学生需求;突出重点动词和词块的运用.在阅读获取信息之后不要急于输出活动,应提供给学生一定的活动,让学生将所接触词汇结合阅读内容进行语言的内化。内化过程

(1)在句子层面运用词汇(例如选词填空,用所给单词造句)

(2)在语篇层面运用词汇(结合语篇内容,对话题词汇的选择不宜过多,要重视动词和词块的使用)输出过程(要注意传达信息和表达观点之间的差异)

(3)在传达信息中运用词汇(看图复述课文:将读前用于词汇教学的图片和读中用于词汇理解的图片,加以整合,在读后的活动中再次利用。)(4)在表达观点中运用词汇

读后的讨论活动,也是中学阅读课堂教学常采用的活动形式。如推测作者的观点、意图,或评价主人翁的品质、性格等。讨论要依据原文中的信息,找出能够支持自己看法的依据;并尽可能用所学重点词汇。

(二)词汇学习的策略 1.词汇复现

(1)复现大体分为两种:在学习新词汇的当堂进行,在随后的课堂学习中进行。

(2)复现一般以三次为宜:第一次:呈现词义、读音。第二次:呈现用法、词性。第三次:让学生尝试应用。(3)学习时在语境中理解记忆,教师要使用固定颜色标注新词汇。复习时以相同的图片让学生回想话题及相关的词串。

这种复现方式使学生回想的内容更丰富,更开放。既复现词汇又复现话题。学习时分类,延时再现时综合。

使用(不同的)相关图片引发学生联想,检测学生对词场的理解,同时提供选择空间,照顾到学生间的差异。2.词汇检测

与复现同时进行的是检测,如:第二天课上的复习:图片、联想、词串等;随后课堂教学中的有意识使用:讲解、例句等。前期一次呈现一个图片并学习单个单词,后期检测:综合前期的学习内容并汇总。

检测分为两种:辨认型检测和回想型检测。目的是为了验证词义的准确性和记忆方法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辨认型检测只要求听出认出即可。通常当堂进行,有时与词汇的即时再现同步。课堂辨认型检测最好以自评为主。

回想型检测则要求说出写出。通常为延时检测。回想型检测方法之一,例:

老师给出五个提示(图片或文字),学生依自己的记忆任意写出三个即为达标,然后同伴进行互补性核对,既体现互助学习又隐含竞争因素。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老师先不必求全,以学生互评为好。

回想型检测方法之二,单元词汇验收(他评)。这类检测应在多次小检测之后进行。检测应包括拼写词汇和认读词汇。为求落实,可再分解为两次检测:拼写和应用。

拼写词汇应根据以下两点来选择:课标中的高频词;学生能力所及的基础词。(为写作准备)认读词汇以课标词和话题词为主。(为阅读准备)3.词汇积累(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

积累不仅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方法。因为词汇积累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追求数量,更重要的是讲求其应用价值。即,为用而学。从学生学习角度,如何有效学会词汇?

学生积累,老师的作用是什么?(指导、监督、反馈、评价、鼓励 „)积累方法:

词库(word bank)(扩展)

在教学过程当中为学生建立分类词库。根据教学需要可做以下分类:

按词性分类,按功能分类(用法、结构),按共性和个性分类,按词义关系 分类。

• word map(扩展): 开放式思维,词汇预习或复习环节,学生自由选择词汇进行网络联想,教师可以提出希望学生关注的重点词汇范围,如:必须是动词等,要有复习和交流。

• using dictionary(自主学习):

英语学习中学会使用工具书是必须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查什么?怎么查? 何时查?(介绍案例)

这个活动是老师引导学生使用字典的一个生动的例子。活动内容是:读句子选择正确的图片。教师问学生 “There is nothing in the sky but clouds”

这句话对应的图片到底是哪一幅?在学生们各执己见的时候,老师提出问题:“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呢?”学生自然就明白了没有正确答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可以添加适当的形容词使之更明确这样的结论,从而把学生引入下一步体验活动 —— 查字典。这样的活动用学生的体验取代了教师繁冗的解释,使学生的感受深刻、具体。

之后老师再次发问 “There is nothing in the sky but heavy clouds” 对应的又是哪一幅图片呢?学生毫不迟疑的选出相应图片,这既是对前面教学效果的有力评价又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到了为什么要进行搭配的原因。

学生的生词未必是单词表中的生词,如何解决学生的词汇问题? 方案一:就单词表选择重点词汇查词,至少覆盖课本词义;

方案二:学生在阅读和听力中的生词(对他 / 她自己而言);结合猜词训练。• vocabulary story(运用)

单元结束时学生自己决定使用单元新词若干,进行故事创作。可以分层选择进行: 第一层:仿写句子:学生按照课文中重点句式进行仿写。第二层:学生选择课文内的重点词进行造句。

第三层,学生选用重点词汇编写故事。教师可以提前要求词汇故事创作的用词或语法范围。• word card(检测)•

四、词汇教学需要思考和关注的两个问题

篇3: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法

在英语语言教学中, 最小单位是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英语教学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词汇教学的成败, 词汇量的多少和学生记忆词汇、学习词汇能力的高低。Allen Valletta曾指出:无论是哪种目的语, 语言在所有语言教学中都是重要因素。语言学家博林格也曾说过:任何一个掌握一门外语的人都清楚地知道, 主要时间都是花在掌握这门语言的词汇上面的。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Wilkins) 曾经说:“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词汇学习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基础” (Rivers, 1983) 。进入高三,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一个头等难题就凸显出来, 即词汇量不足。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选择题的题干看不懂, 阅读文章因为生词太多而无法正确解释, 解题的正确率低。此外, 词汇方面的困难还会影响到听力、翻译和写作等方面。在教学中, 由于沉重的升学压力, 种种形象有趣的词汇教学法显得有些无力。因此, 英语词汇作为英语三种核心要素之一及英语习得的基础, 如何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 理应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目前, 在英语教学中, 词汇教学还存在着以下的一些弊端。

(一) 词汇的讲解缺乏有效性

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 我们不难发现, 有的老师习惯在讲课文之前, 按照单词表逐一地把单词讲解一遍, 唯恐有疏漏。这种词汇教学法无法体现词汇的学习的重难点, 不顾文章, 不顾语境, 不顾单词之间的练习, 只是为了讲单词而讲单词。课堂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只是“被”学习。

(二) 词汇的巩固缺乏科学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 词汇的巩固就是英译中或中译英的单一模式, 脱离了单词的发音规律, 脱离了词语的使用语境, 脱离了词汇教学的最终目标, 学生只是机械记忆, 即机械重复、反复记忆。特别中考英语取消考音标之后, 初中英语教师不太重视单词的拼写与发音规则这一块, 一部分学生上了高中, 还不能用音标自己准确地拼读单词, 更不会从发音入手整体记忆一个单词。同时, 学生复习词汇的方法缺乏科学性, 导致记忆时间的浪费。我们的教学大都根据考试来安排, 而不是根据大脑的记忆规律来安排。典型例子就是语文与英语早读交叉安排。

(三) 词汇教学缺乏新颖性

新课程改革的高中词汇教学更注重对词汇所承载的深层含义的理解, 也更注重表达的灵活性和恰当性。高中词汇教学更重视语篇的支持, 重视文化的影响, 这些都要求教师必须寻求一种新的词汇教学策略。以形容词为例, 传统的一般教法是:什么是形容词, 形容词在句子里做什么成分, 形容词有比较级和最高级, 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词型变化, 句型结构, 等等。新的课程理念提倡从用的角度出发。比如, 形容词是做什么用的———是描述事物的, 比较级是做什么用的———是比较事物的差别的, 然后展示 (听、看、观察) 实际生活中人们是怎样使用的, 给学生留出思考、交流、质疑的时间, 然后为学生创设一些运用的语境, 并提供语言支持, 使学生在运用中加深理解, 学会运用。但在现实教学中, 我们的实施理念仅仅停留于此。

三、问题的解决

针对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了尝试———话题词汇教学法, 以话题为媒介, 通过各种学习任务的完成, 达到使学生系统地学习、理解、运用词汇的目标。

(一) 词汇分类

根据英语词汇课标, 教材中的词汇通常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出现频率高的“课标词汇”, 属于重点或核心词汇, 这类词汇要求学生灵活运用, 是单元词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二层次是话题拓展词汇, 属于认读词汇, 大部分不需要学生掌握, 只要求听懂或看懂、会读;第三层次是因行文需要出现的词汇, 学生只要理解即可, 并不需要掌握。

(二) 话题选择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是话题词汇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帮手”, 教材在改进后, 内容丰富精彩, 课堂活动设计形式多样。浏览高中牛津英语的十一本教材, 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共性, 即每个单元都由一个话题贯穿始终, 它们涉及文化、教育、科技、地理、人文风俗等各个领域。话题丰富, 关注学生生活、学习、个体发展的各个方面。这样, 我们的话题就应运而生了。

(三) 话题教学方法

1. 对比归纳法

我们可以在课堂的开始给出一系列有关“环境”的反义词 (下文案例都以此话题为例) , 让学生快速地比赛记忆, 掌握单词基本的形, 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单词的前缀或后缀。例如:polluted—unpolluted;illegal—legal;decrease—increase;treated—untreated;poisonous—poisonousless;desertification—anti—desertification等。学生可以很简单地归纳出表示否定的前缀有:un-, dis-, il-, in-, im-, anti-;后缀有-less。在此归纳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想出更多的与这些前后缀相关的反义词的构成, 拓宽词汇的范围。同时, 我们通过构词法来教授词汇, 既能节约学生学习词汇的时间, 又能使学生举一反三, 学会对以往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2. 直观拓展法

直观教学法是采用图片、实物、玩具、幻灯片、多媒体等一系列辅助教具, 以及手势、动作、表情等身体语言来开展新词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 加深学生对词汇的感性认识, 使他们在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领略词汇的涵义和用法。例如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 我们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和照相机, 把一些有关环境的画面拍摄下来, 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视觉碰撞。如下图。让学生通过观看照片, 自己找出身边的环境话题。引导学生呈现出cut down, air pollution, water pollution, run out of, in danger, wipe out, in harmony with等相关短语。这样学生会对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并使所教的词在一定的情景中呈现, 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把抽象概念的词具体化。

3. 练习巩固法

词汇的运用离不开语境。我们可以依据“环境”话题, 设计合理的练习, 把与话题有关的单词在语境中加以巩固, 让学生真正掌握并熟练运用。我们可以安排翻译、完成句子、同义搭配、造句等, 使学生在多次的复现中巩固所学词汇, 尽量让学生运用所学或刚学的词经常做些口译练习。所选句子应该实用, 尽量贴近生活, 具有时代感, 让学生现学现用, 充满学习的成就感, 激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我利用刚学过的cut down一词让学生运用所学或刚学的该词的不同意思, 放在不同的语境中造句和做些口译练习。

4. 话题讨论法

词汇是英语学习最关键的要素。词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英语学习听、说、读、写来服务的。老师归纳总结, 让学生“源于课本, 超越课本”, 用自己所学到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让学生主动掌管词汇。这可改变教师主讲、学生听记的“知识灌输”, 学生“有备而来”, 上课成为学生相互交流、教师指导点拨的过程。这不仅能节约课堂上教师讲、学生记的时间, 而且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用于词汇的练习和实践。“教是为了不教 (to teach in order not to teach) ”, 在英语的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机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提供特定有关“环境”的一幅漫画, 结合高考写作的要求, 让学生现学现用。例如: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the picture (about 100 words) , using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just learned (take part in;take action;in harmony with, put an end to;wipe out...) 让学生在写作中巩固和运用所有的词汇, 并把它们运用到语篇的写作中, 不是为了学单词而学。

四、结语

总之, 英语词汇是英语词汇教学里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词汇教学有许多方法, 话题词汇教学法只是其中的一个。话题词汇教学可以把原本散落的词汇整合起来, 整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可以较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打破传统词汇教学的枯燥、乏味。我们坚信, 只要我们遵循了语言教学的规律, 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就会在词汇教学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外外语教学, 2001, 4.

[2]李庭芗.英语教学法, 1992.

篇4: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法

关键词:传统词汇教法;弊端;高效词汇教学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1-01

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其他任何方面的英语教学的前提,有效的词汇教学是整个英语有效教学的保证。词汇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在传统的词汇教学中,一方面没有给词汇教学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传统词汇教学法单一,低效,不科学。从而严重的影响了整个英语教学,使得英语教学效率低下。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实地调研,总结出了一套比较有效且容易操作的词汇教学方法。

在介绍这些方法之前,先简单的分析传统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及其弊端:在传统词汇课上,老师会按照课后的词汇表对学生进行词汇教学。从第一个单词开始领读,一直进行到最后一个单词,学生会读后就让学生背词汇表。这种集中教词汇的方法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弊端一: 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所习得的单词是很容易被忘掉的。并且学生常常会把单词和它的意义张冠李戴,比如把词汇表中第一个单词和第二个单词的词义混淆了。弊端二:学生只记住了这个单词的汉语意思,但在实际语境中还是不会使用它的。弊端三:加大了学生的记忆负担,致使学生对背单词有恐惧心理,从而丧失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弊端四:学生只是大声跟读(chanting),其实脑子里根本没有思考,这样的做法更像体力活动而不是脑力练习。

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法应该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在习得词汇时给词汇以特定的语境。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这个词才有固定的意义。例如dedicate这个单词,在没有特定语境的情况下,很难说明这个单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在下列具体的语境中,它的意思是非常明确的。例如:a delicate piece of silk; The body is a delicate machine. a delicate child; Some delicate people don’t like to offend; others don’t like to be offended.

在以上原则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策略,使学生习得英语词汇更加轻松容易,更有效。

第一,通过划分音节记单词。例如contemporary 可以划分成5个音节。Con.tem.po.ra.ry

这种单词记忆法的前提是会读这个单词,然后根据读音拼写出这个单词。

第二,借助直观图形或图像来记单词。例如让学生了解house和room两个单词及其关系。可以通过平面图形让学生指出在一套“house”中有多少个“room”。学生可能会回答有living room, bath room, dinning room等等。在学生学习pyramid时,把金字塔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这做记忆效果会更好。

第三,使用英美国家低年级学生常用的word puzzles 或者crosswords 等填词游戏形式来习得单词。这种形式更适合低年级学生。它体现了“在快乐中学习”的原则。

第四,让学生“头脑风暴(brainstorm)”某个话题的相关词汇。这个方法更适合写作课的前奏。例如老师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earthquake”的作文,写作之前,老师让学生“brainstorm”尽可能多的相关词汇。学生可能会说:victim, terrible, destroy, rescue, trap,shake, collapse等。但这种策略更适合于复习以前曾经习得过的单词,而不适合习得新单词。

第五,用“单词开花”法记忆单词。这主要是依据三种构词法(派生,合成和转化)记忆单词。;例如由real可以想到really,reality,realistic等等。通过这种策略记单词的效果很好。因为只需记住一个词根,可以在短时间里产生许多其他词。

第六,鼓励学生在课内外经常使用英英词典是增加学生词汇量的有效手段之一。英英词典里用来解释目标词的单词都是英语中最常见最普遍用的词。这些词被称为是英语的“核心词”。大约有4000多个。人们完全可以用这些词进行日常的口语和书面交流。恰好这些词大部分都是高考英语必备词汇。当学生查生词时,每次都是对这些核心词的复习。所以常查英语词典,可以帮助学生习得更多的常用词汇。

第七,用单词造句法。这是一个传统的教单词的方法,但很有效。学生造句,老师点评。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记住了词行,词义,词性,也知道这个单词在不同语境中是如何使用的。它体现的是“learn by using”的原则。

以上这些方法是笔者及同事多年从事英语词汇教学而总结出来的一点经验。希望对广大英语学生及爱好者在习得词汇方面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献臣.2007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Celcemurcia, M. 1991.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C].Boston,MA: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3] 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 2006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

[4] Cowie, A. P. (Eds.). (1988). Stable and creative aspects of

vocabulary use. In R. Carter & M. McCarthy (Eds.), Vocabulary

篇5:小议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小议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长岭二中 于巍

英语词汇是英语教学之根本,英语词汇教学相应的成为英语语言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众多的英语学习者存在着“费时低效“现象。词汇问题成为学生英语学习中两极分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可见,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根本,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搞好英语教学工作。现在的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篇6: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法

摘要:IVA是目前词汇习得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分析IVA形成的特点、意义和影响IVA产生与习得效果的几个因素,以及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IVA机制进行词汇教学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IVA 词汇量 词汇教学 词汇习得

一、引言

IVA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词汇附带习得)是指学生在听、读等活动中附带习得词汇的现象。它是学生在以交际为目的的学习活动中为了维持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产生出来的“副产品”(by-product)(Huckin and Coady,,p.185)。在我国的外语教学环境里,IVA主要是在阅读时产生的。IVA给高中阶段的词汇教学注入了新的元素。长期以来,高中的词汇教学主要依靠教师课堂的传授,方法比较简单。教学时间和内容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所学的词汇无法涵盖其所有的语义内容和使用语境,导致对词汇的理解比较单一,词汇量也受到限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高了对高中学生词汇量的要求,传统的词汇学习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而目前随着各种报刊杂志和网络等学习资源的日益完善,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逐渐增多,这些资源都给高中阶段的词汇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如果了解IVA的原理,充分利用丰富的外语资源,同时又对IVA加以指导和干预,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途径。

二、IVA的特点及意义

IVA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听的活动。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为了使学习得以顺利并有效地进行,便会产生渴望成功的动机,这一动机促使他们对在学习中遇到的生词进行检索、评定和推理乃至问询和查阅词典,这一过程就促使了IVA的产生,进而习得词汇。一般认为学生学习的生词的途径无外乎有两个:一是通过教师的课堂传授,二是在独立进行听和读的活动中习得词汇。由于受到时间和学习内容等因素的限制,学生通过教师在课堂传授的方式学习词汇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讲都是相当有限的。而与课堂途径相比IVA有它独特的优势:(1)它与语境相结合,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灵活的词汇意义;(2)它具有教学功能,把词汇学习与交际活动结合起来;(3)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4)它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学生有极大的空间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5)它同时促进学生的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和其他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发展,并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IVA大多是学生在课堂外进行学习时产生的,它对课堂教学起着促进和补充的作用,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理念的环境下有着较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影响IVA产生及习得效果的几个因素

IVA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学生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核心词汇,这一部分词汇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并得到了巩固。学生具备一定数量的核心词汇才有了进行自主学习的可能。这是IVA产生的条件。其次,选择的学习材料应略高于学生原有的水平,如果太低,文章中出现的生词不足以影响对文章的理解,IVA便不会产生。如果太高,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对理解文章造成的障碍太大,学生便会失去学习兴趣进而干脆置之不理,IVA也不会产生。最后,文章中的生词能否引起学生的注意取决与它们的突显度,生词的突显度反映在其障碍度、复现次数以及性质和外形上。比如文中的生词如果对理解造成较大的障碍,其突显度就高,对IVA的形成就越有利,反之就会更低,IVA也不易产生。生词在文中的复现次数越多,对IVA的产生也越有利。

IVA的习得效果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1、 学习动机和注意力

学习动机和注意力取决于学习的目的和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的读与听的材料无非有两种:一种是为了获取信息大意的,一种是伴以任务的。不同的目的带来的IVA效果也不一样。如果学生在听与读的活动中仅仅是为了了解信息大意,那么对于遇到的生词就不会加以过多的留意,IVA的效果较差。如果学生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听或读的任务,而这些任务又与材料中的生词密切相关,那么学生就会对遇到的生词“多多关照”,IVA的习得效果就较为理想。另一个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和注意力的因素就是文章的内容。一般来说,文章的内容越是生动有趣,越接近学生的生活就越能引起学生的注意,IVA的习得效果就越好。

2、 学习方法和策略

学生在听与读的活动中为了达到理解的目的,通常会对造成理解障碍的生词做出必要的处理。这一处理过程通常要通过检索、评定、推理来实现。学习方法和策略运用得较好得学生能很快地索检到有障碍的生词,然后通过利用语境猜测、借助词形和构词方法、查阅生词注解、求助于词典或者询问他人的方式获得词义。这一部分学生大多有良好的记忆素质,IVA的习得效果更好。

3、 教师的干预与指导

在缺乏他人(教师)指导和干预的情况下,IVA的效果是不理想的。主要的原因是:(1)IVA对学生原有的词汇量有一定的要求, IVA对初学者或者学困生来说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在学生学习核心词汇时,需要教师的教授和指导;(2)IVA对语篇中所含的生词要求不能超过学生原有水平的5%(Nation,:261),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3)在某些语篇中生词的突显度不够,特别是在只是为了获取信息大意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对不造成理解障碍的生词会“置之不理”;有些语境线索不充分,导致推出的词义不精确甚至错误。同时,在这过程中学生对于这些单词只是即时理解,不足于形成长期的记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得到教师的干预和指导,就会获得较好的IVA效果。

四、IVA对改进高中词汇教学方法的启示

高中学生经过三年多的英语学习,基本上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英语词汇,可以进行简单的阅读,程度较高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全可以阅读较为浅显的英语原版文章和小说,听懂较为浅显的英语广播和电影的对白。这些条件都给IVA的成功提供了可能。尽管IVA也存在局限性,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促进其优势弥补其缺陷,达到增强效果的目的。

1、教会学生使用词典等工具书,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重要的语言学习工具,词典在提高IVA效果上起着积极的作用。查阅词典和生词注释是解决IVA过程中推不出词义或推错词义的最好手段。词典不仅拓宽学生的词汇知识,同时对IVA及其结果的记忆和保持极为有利。在初级阶段可以先教会学生使用英汉词典,待学生的词汇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再教会学生使用英英词典。无论采用哪类词典均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提高IVA的效果。

2、教给学生必要的构词法知识和有关语篇连结的知识,提高IVA的准确性。研究表明词汇的外形和性质与词义的推理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词汇的前缀后缀、与上下文关联的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以及由转化产生的一词多义都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词义推理线索。此外,在英语语篇中作者经常使用代词、省略和各种连词等手段来表现语义间的联系。通过这些联系,学生会很快地推理出词义促进IVA的发生。

3、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策略使用意识。IVA的结果与策略知识的使用密切相关。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上,策略能力较强的学生更善于调整自己的注意力,在选择学习材料上有更高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在认知策略上,策略能力较强的学生的猜词能力、记忆能力都技高一筹。因此,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特点,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独特的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表明,在同等条件下,策略能力越强,IVA的效果越好。

4、优化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干预,提高IVA效果。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水平精选好学习材料。一份好的学习材料同时预示着一个好的IVA结果。在选择学习材料时应多多考虑学习的内容、学生的水平、语篇的结构特点。在练习的设计上,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读后任务,如用关键词复述、用目标词填空或造句、找出目标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等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对生词进行深加工,促使他们把注意力放在生词的理解、记忆和使用上,保证IVA的发生和结果。在学习方法上养成学生记录单词本的习惯,教会学生使用猜测、核对、讨论、咨询等途径增强IVA的效果。

5、提供丰富的词汇学习材料,注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就目前来讲,我国的英语学习资源特别是可供学生阅读的学习资源是极为丰富的。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进行持续的、大量的阅读,不断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以激发内在和外在动机。通过各种增强方式增加学生接触生词的机会,巩固IVA的成果。

五、结语

近年来,对中学生词汇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已经得到了教学界的普遍重视。人们普遍认识到,丰富的词汇量是保证英语学习获得成功的关键。正如语言学家Wilkin(1972:111)所说:“没有语法,人们仍可以传达一点点信息,而没有了词汇,人们则根本无法传达信息”。对IVA的研究无疑在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上, 在词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上给人们带来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Gass, Susan .1999 . “Discussion: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1:319-333.

2.Troyka Lynn Quitman . . Handbook for Writers. Pearson Education Canada.

3.Marion Williams & Robert L. Burden ..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 出版

4.Virginia French Allen. 2002. Techniques in the Teaching Vocabulary.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2002出版

5.梁端俊 “L2/FL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综观” 《国外外语教学》(第4期

6.王馥芳, 陆谷孙 “外语学习中双语词典的积极作用” 《国外外语教学》20第3期

7.毕文艳 “中学生英语词典使用的调查分析”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年第5期

8.赵继政 “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策略调查” 《国外外语教学》2005年第3期

9.李 静 “浅谈自主语言学习材料的建设与发展” 《外语界》2005年第3 期

10.马德容 “英语语篇的词汇模式与中学层面语篇教学-兼谈语篇的词汇教学 ”《国外外语教学》 2005年第2期

联系电话:13877686516

上一篇:农家乐之旅初中作文下一篇:社区工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