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状况

2024-04-15

农业发展状况(通用6篇)

篇1:农业发展状况

新疆兵团科技发展状况

一、科技队伍不断壮大

部队屯垦之初,官兵中文盲、半文盲较多,仅有少数医卫、财会、汽车修理、工兵建筑等专业技术人员。50年代初,为适应农业生产和建筑需要,连年举办短训班,培养出一批初级技术人员。1954年兵团成立后,国家开始给垦区分配大学毕业生,以后数量逐年增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兵、师、团三级党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改善科技人员待遇。经过30年来的引进和培养,兵团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末,兵团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57万人,有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18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91人。

二、科技投入持续增长

兵团科技局管理的兵团本级科技经费主要包括科技三项费、科技专项经费和科技贷款贴息经费,2008年整合为科技研发经费和科技贷款贴息经费。兵团科技三项费支出始于1960年,1991年以前没有统一规定,投入视当年的课题任务而定。从1992 年起,兵团规定科技三项费以200万元为基数,每年递增15%,至2008年已递增到1725万元;根据科技发展的需求,相继新增了博士资金、院士资金、科技支疆、条件建设等科技专项,到2008年兵团本级科技经费总额达到3869万元,比上年增长46.3%,比“十五”末增长102.6%。兵团党委高度重视科技工作,随着兵团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兵团科技经费投入,“十五”末,全兵团研究与开发(R&D)活动经费达到了1.82亿元,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达到6.25亿元,比“九五”末的4.36亿元增长43 %。

科技部高度重视对兵团科技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十五”期间,兵团共有135个项目获得科技部立项,国拨经费9353万元;“十一五”以来,科技部将兵团的科技发展纳入部区工作会商机制,启动实施了“全国科技支疆行动”,仅“十一五”前三年,兵团共有255个项目获得科技部立项,到位国拨经费已达16390万元。

三、科研条件明显改善

兵团现有国有独立科研机构17个,综合性大学2所,建立健全了专业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具有区域特征的研究与开发体系、技术推广体系、科技管理与服务体系。建有重点实验室9个,其中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个;兵团农业科技园区3个;自治区和兵团共同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个,各类中试、示范基地12个。

截至2008年底,兵团拥有科研仪器设备5574台(套),科研仪器设备原值18383.76万元。按购置科研仪器设备的时间分,1990年以前74台(套),原值138.57万元;1990-2000年以前463台(套),原值1298.14万元;2000年以后(含2000年)4880台(套),占总量的87.55%,原值15587.40万元,占总原值的84.79%。

兵团科研仪器设备购置时间统计表

四、科研产出成效显著

1978 年以来,兵团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8项,其中一等奖5项;获农业部科技进步奖和农牧渔业丰收奖72项,其中一等奖17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98项;获兵团科技进步奖1115项;获国家授权专利1739件,其中发明专利271件。仅“十五”期间,兵团就育成农作物新品种108个,研制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4个,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品25个,取得科技成果902项。“十五”末,科技进步对兵团农业和工业的贡献率分别达51%和36%。

五、科普活动日益活跃

从1983年起,兵团科普工作把面向农牧区、面向基层、面向生产作为重点,大力开展科普宣传、科技服务、科技培训、青少年科技知识竞赛等活动。“十一五”以来,兵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人均科普经费增加到0.4元,位居全国前列。以“科技活动周”、“科普行动日”、“科技

之冬”等重点科普活动为载体,在兵团广大干部、职工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开展技术培训,为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篇2:农业发展状况

方贵

绪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品质。随着都市生活的节奏进一步加快,人们开始强调慢节奏生活,利用休闲时间外出游玩,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当人们有了这样的需求,必然促使一个新的行业发展,从而为他们提供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于是休闲农业在当今社会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状况,进一步了解休闲农业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台湾经济状况等条件分析

台湾经济是一个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系。50多年来,通过进口替代、出口扩张、结构调整与自由化改革的发展轨迹,台湾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四个时期。

一、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当时台湾人口剧增,物价飞涨,工农业生产几乎停顿,而军事性开支却占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众生活困难,经济濒临崩溃。

二、以农养工发展时期(1952-196O年)当时台湾经济基本上以农业为主,劳动力过剩,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均逆差严重,外汇极度短缺,民众因收入低而无力消费进口工业品。

三、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时期(1960-1986中)从1963-1973年,工业年均增长率高达18.3%,其中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达20.1%,工业产值在台湾GDP中的比重由196O年的26.9%提高到1973年的43.8%;出口贸易额中工业制品的比重由l960年的32.3%增至l973年的84.6%。至此,台湾工业建立起了一个以出口加工区为依托,以轻纺、家电等加工工业为核心的产业支柱,由此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四、经济转型时期(l986年至今)经过近10年的经济转型,台湾经济在自由化、国际化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产业升级也初现成效,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目前已达61.5%,其中信息产业发展尤为突出,其产值已名列世界前茅。

随着台湾经济进一步发展,人们收入水平得到稳步提高,必然要求该地区休闲农业进一步发展,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用图来表示台湾经济发展状况如下图∶ 发展情况

根据台湾每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将台湾的休闲农业发展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一、萌芽期(1980年以前)——观光农园草创期

萌芽期从1965年成立第一家观光农园开始。此时期多是以观光农园之型态经营,完全是农民自发性的尝试。其实农民开放农园供人采摘果实,目的在节省自己采收的劳力,尔后发现此举又可吸引游客的兴趣,而达到增收的目标,一时创造了旅游的风潮,为农家创造了不少的利润。

二、成长期前段(1980至1989年)——休闲农业探索期

1980年,台北市政府在木栅推行观光茶园计划,这是政府推广休闲农业的肇始。紧接着1982年台湾省政府执行“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最具有指标 2

效应的是彰化县农会东势林场、台南县农会走马濑农场、宜兰县香格里拉休闲农场,在本期内相继设立营运。台湾休闲农业在此三大农场的带动下,树立了一种可借镜的经营模式。

台湾对休闲农业的定位与走向,在此时期都仍然在探索、磨合、适应之中。本阶段9年期间,休闲农业场家数增至141场。

三、成长期中段(1989至2000年)——休闲农业倡导期

本阶段的开端系1989年农委会委托台湾大学农业推广系举办“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会中确定“休闲农业”的名称,这对于休闲农业的定位与走向,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农委会同时颁布实施“森林游乐区设置管理办法”,发展森林旅游。

四、成长期后段(2000至2003年)——休闲农业茁壮期

2000年农业发展条例增订休闲农业的基本规定,显示政府对休闲农业的重视,从政策面提升到法律面。休闲农业法规随之也重订,同年订定“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放宽申请休闲农场的面积到0.5公顷的规定,奠定休闲农业在本阶段蓬勃发展的基础。

五、发展期(2004年迄今)——休闲农业发展期

休闲农业发展到此,己达到了千家的高峰,故本期不再追求量的增加,而是企求质的提升。《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在2004、2006年,先后修订两次,主要精神在提升服务质量,促进稳定发展。诸如:休闲农场评选、休闲农业区评鉴等措施都开始执行。鼓励创意开发,参加国际旅展,其目的无非都在带动提升质量。发展趋势

当今台湾越来越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从量到质的变化。如今台湾注重发展特色休闲农业,与当地民俗文化、文史资源、自然景观等相结合。具体发展如下∶

3.1 制定相关管理措施

台湾地区公布的《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列出规划休闲农业区的条件,除了具有农业生产 和农村文化资源外,必须要有“丰富之田园及自然景观”和一定的面积(属于非都市土地的面积在 50-300公顷之间,属于都市土地的在

10-100公顷之间)。休闲农场可分设“农业经营体验区及游客 休憩区”。“农业经营体验区”作为“农业经营与体验自然景观、生态维护、生态教育之用”;在 区域内只能“搭建无固定基础之临时性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建筑物。休闲农场面积在 3公顷以上的 非山坡地或10公顷以上的山坡地,除可设立农业经营体验区外,还可设置游客休憩区,但面积限制 在农场总面积的10%范围内。休闲农场的设施应符合经营休闲农业的目的,以“无碍自然文化景观 为原则”,建筑物的高度不得超过10.5公尺,不超过三层,对住宿设施,建筑物设计等均有规定。这些限制都是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景观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休闲农场有一个美好宁静的田 园景色,使游客摆脱城市喧嚣,身心安宁,融入自然。因此规划休闲农业,生态环境自然美是首要 考虑的因素。

恰到好处地开发当地文史资源提升知名度。文化和观光结合是开发休闲观光事业的源泉。休闲 农业结合文史资源才有丰富的内涵,这样才能提升知名度,而且做到经久不衰。

充分利用当地文史资源,民俗艺术,如草织、藤编、雕刻、手工艺品、地方舞蹈、戏剧、音乐 和古迹史话、传说,将过去和现实结合在一起,提升休闲农业的品位。如屏东结合民族风情、传统 文化和农渔特产,在不同季节开展不同特色的旅游,推行农业休闲观光活动。在宜兰将农业休闲、海上休闲和文化结合,举办节庆活动,使休闲和生活、产业相联结,更具活力。目前,宜兰的童玩 节,花莲的石雕节,屏东的黑鲔鱼节,苗栗的木雕节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各地的名胜特产带动休闲农业达到各具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依靠当地自然环境、资 源条件、农渔特产、构建不同特色的休闲农业,是发展休闲农业的关键。名胜古迹和名优特产已具 有一定的知名度,是无形资产,与之结合,可以提高休闲农业的社会排名。

特产和特色观光相结合,推动休闲农业、休闲渔业。屏东垦丁地处恒春半岛南端,是有名的风 景区,春季又是黑鲔鱼回游垦丁外海的季节。结合休闲渔业,这里每年举行黑鲔鱼文化观光为主的 春游,展销黑鲔鱼、油鱼子等海鲜产品。屏东还结合农产品收获期,将农业特产如黑珍珠、香蕉、凤梨,融入一年四季的观光计划中,带动观光和休闲产业的发展。台东特产的旗鱼,能加工成多种 食品,台东县计划将产业、观光、餐饮、民宿等业者结合起来,举办旗鱼 4

节,推动发展休闲渔业。

借游览胜地,统一品牌,促进农产品外销。嘉义以阿里山带动周围山区营造观光环境,同时辅 导农业向休闲农业发展,以降低入世后的冲击。嘉义地处北回归线,宜于产茶,但优质茶名称不一,有梅山茶、竹畸茶、番路茶等等,为了创品牌、保质量、促外销,嘉义借用“阿里山”这三个字 的无形资产,把这个地方产的茶统称为阿里山高山茶,并与航空公司联合,提供给头等舱客人,以 此来提高身价开拓外销。

着力打造、发展农舍民宿,规划步行小道。民宿是拓宽休闲农业服务的方式之一。发展观光民 宿一方面可满足休闲客在农村度假休息的要求,另一方面向游客提供住宿、餐饮、文化等服务,增 加在农村的消费,有助于农民致富和农业转型。

农舍民宿和宾馆旅店不同,主要是民居农宅为住宿方式。自然简朴,舒适宁静,使来客置身于 农村田园风光之中,品尝农家饭菜,了解乡野趣事,感受家庭的温馨和农家乐,这是沟通城市居民 和农民的桥梁,有很好的发展前景。2002年台湾省有关部门公布了《民宿管理办法》,规范民宿经 营。由一般农舍办民宿需要适当改建,增添消防安全设备,农民必须先投入,增加了经营风险。2003 年初,台湾农业策略联盟发展协会还推出八家民宿办音乐餐,希望休闲客在音乐声中享受农村的乐 趣。音乐选用当地传统的音乐资源和大自然的流水风声,鸟鸣虫叫,与远方来客共享。

远足旅行,亲近自然,了解生态,了解农村社会生活,避免快节奏、噪声和污染,有益健康,休闲农业的发展得到岛内社会的重视。台湾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58%,林业资源非常丰富,农业部 门发展休闲农业,利用山区护林打猎小路,串联名胜古迹,如抗日战场、抗荷遗址、文化古寺;特 别生态环境如候鸟保护区、休闲农场、观光果园、农宅民宿等,供人们休闲远足健身之用。步道将 分散的村落、休闲产业、民宿和自然文化景观联成网络,可以向休闲客提供度假、住宿、餐饮等整 套服务,对带动休闲产业非常有利。步道不完全设在林区,在农区可利用乡间小路,田埂渠旁,规 划小道,这样既可保持农村环境又可使城市来客散步田野,悠然自得。3.2 创意和行销

台湾休闲农业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注意到市场区隔,以自己的特色,形成竞争优势。因而创 办出具有独特内容和风貌的休闲农业(场)成为首要任务。

统一做到资源化行销。休闲农业关系到客人在休假期间衣、食、住、行、文化和娱乐。休闲农 业区(场)应通过媒体和信息网络向公众介绍有关资讯,如交通路线、文化特色、农渔特产、日程、民宿、旅馆、价格、地址、联系办法等等。

目前,在台湾东部的中央山脉和海岸山脉之间已形成一条观光纵谷,形成有名的风景区。台东 部三个县(宜兰、花莲、台东)拟联合组成东部观光休闲联盟,共同开展休闲事业,借以达到三赢。

参考文献

[1]颇具特色的台湾休闲农业

篇3:云南剑川县农业发展状况研究

1.1 自然条件

剑川县位于滇西北高原北部, 总面积2250km2。山区面积占90%, 耕地面积1.33万hm2, 森林覆盖率68.3%, 县城海拔2200m, 年均气温12.3℃、降雨量750mm, 平均霜期165天。全县下辖金华、甸南、沙溪等8个乡镇, 总人口17.65万人, 农业人口15.53万人。有白、汉、彝、回、纳西、傈僳等6个世居民族, 其中白族占总人口的91%, 被誉为“白族之乡”。县内最大的湖泊———剑湖, 其水域面积达7.5km2, 境内无污染性产业, 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

1.2 区位条件

剑川处于滇西与滇西北联结的咽喉要道, 自古就是茶马古道重镇。大丽高速公路的兴建, 极大地便利当地交通条件, 从剑川县城可以40分钟直达丽江, 90分钟通至大理。随着区域性经济联系的加强和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剑川在沟通区域贸易、进行物流集散中的作用会进一步加强, 对要素吸纳和外部投资的吸引力也逐渐增大。

1.3 资金支持

近年来, 国家继续执行“三项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 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剑川县的补贴资金共用于粮食综合直补、油菜补助、水稻良种补贴、购机补贴、农村低保资金等项。截至2010年3月底, 全县共发放各项农业补贴资金1530万元, 高于2009年同期的补助农业资金1419.17万元, 更高于2008年同期的1250.21万元。同时, 财政支农资金中用于科技研发和农业推广的比例逐步提高, 额度正逐年加大。

1.4 技术支持

剑川县的制种产业成效显著, 对剑川县良种覆盖率的提高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该县农技人员自主培育的“剑粳系列”水稻品种、优质马铃薯品种、玉米良种, 不仅在县域内普及推广, 更为周边县市的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耕作技术方面, 田间轮作套种多样化、反季作物收益显著。同时, 剑川还积极开展县校合作, 与云南农业大学合作实施“3+3”行动计划, 全方位利用农大的教学和科技资源, 形成大学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促进剑川农业的长效发展。

2 剑川县农业发展现状

剑川是云南省重要的农业县, 全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45%, 土地总面积按县内人口总数平均计算, 人均拥有土地近1.33hm2。全县共有12个土类49个土种, 适合多种大田作物和经济林木种植, 这使得传统的种植业成为当地农民主要的谋生手段。

2.1 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剑川是云南省重要的农业大县, 2008年,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17万hm2, 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92万hm2, 经济作物面积1800hm2, 粮经作物种植比为88:12。2008年,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13733万元, 分别为:第一产业26473万元、第二产业57763万元、第三产业29497万元, 第一产业占全县生产总值比为23.28%, 而同年云南省第一产业贡献比为17.91%。

2.2 剑川农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剑川县当前主要种植品种有小麦、蚕豆、大麦、玉米、水稻和薯类。2009年全县粮食作物生产情况如下表:

剑川县的农业生产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 种植品种仍是传统作物, 小春以小麦、大麦为主, 大春以水稻、玉米为主。剑川现在耕地面积1.33万hm2, 小春的小麦、大麦占可播种面积近一半;大春的水稻、玉米播种面积超过50%。在当地, 水稻是人民生活的基本口粮, 大麦、玉米作为饲料来发展畜牧业或养殖, 多余部分可作为商品粮销售。

第二, 薯类种植面积显著增加, 成为继水稻、玉米之后的第三大作物。剑川县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 非常适宜马铃薯的生长, 全县适宜种植马铃薯面积在5333.33hm2以上, 常年种植马铃薯面积在2333.33hm2左右, 成为当地人民一项主要的经济来源。在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的同时, 剑川县在2010年开展了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 是在2009年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完善, 用良种良法, 创建核心, 连片展示, 示范带动, 创建马铃薯高产示范样板面积1403.3hm2, 平均单产指标2500㎏/667m2;其中连片展示区133.3hm2, 平均单产指标3000㎏/667m2;百亩核心区13.3hm2, 平均单产指标3500㎏/667m2。逐步实现剑川县马铃薯产业化之路, 把金华镇和甸南镇建成种薯基地。

第三, 蚕豆是农民种植的另一个主要品种, 增收明显。2009年剑川县种植蚕豆546.7hm2, 单产194㎏/667㎡, 总产量159万㎏。按当时市场价每㎏2.8元计算, 扣除相关的成本和费用, 蚕豆每667m2收入676.21元。另外, 在最近一些年, 蔬菜经销商收购大量的青蚕豆销往昆明、下关等地, 收购价在1~1.4元之间/㎏, 增加了群众收入。

第四, 耕作制度改革、运用套种间作模式。相关农业管理部门根据当地农业基础设施等实际状况, 制定出适宜当地农业生产的措施, 实行农作物生物多样性栽培技术并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比如:大麦留空行———套种苞谷———苞谷间作大豆或马铃薯或者蔬菜。大春作物生物多样性栽培年应用3333.33hm2:种植模式为, 大小麦间作、大小麦空行大春套种苞谷或芸豆, 苞谷间作大豆或马铃薯, 马铃薯间作玉米, 大麦或苞谷间作绿肥等;小春作物生物多样性栽培年应用1333.3hm2, 蚕豆大麦间作、蚕豆绿肥混种、大麦或小麦间作绿肥等。

3 剑川县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剑川农业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 取得可喜的成绩。2008年全县人均粮食产量409㎏, 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59㎏, 超过国家确定的粮食安全基本控制线。在此次调研过程中, 仍然发现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剑川县全年降雨量偏低, 水利设施不足。比如在2005年全县旱涝保收面积仅为513hm2, 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8.64%, 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安全。到目前全县水资源利用量仅为8.5%, 农业人口旱涝保收田320.2㎡。

3.2 农业结构层次低

2008年剑川农业总产值55404万元, 各部分贡献比重如下:种植业42%、畜牧业46%、林业4.5%、渔业2.6%、副业4.4%。然而, 剑川县的林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 产值不足5%, 丰富的林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在种植业中,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800.9hm2, 仅占总播种面积的8.3%, 而在这些经济作物面积中, 烤烟1164.2hm2, 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65%, 传统粮经作物占用了种植业的绝大部分生产资源, 地方优势特色产业比较弱小, 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3.3 农业投入不足

剑川县工业基础设施薄弱, 财政收支严重倒挂, 2008年用于农林水事务财政支出6569万元, 仅占财政总支出的17.5%。农业固定资产投资5149万元,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3.6%, 农民人均纯为1775元, 严重影响了农业扩大再生产。

3.4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

在对剑川农民调查中发现:当地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全县有农业人口15.53万人, 其中劳动力9.14万人。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年限为6年左右, 劳动力中, 小学文化、文盲半文盲约占44%, 初中文化程度约占47%,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约占9%, 系统接受职业教育的劳动力小于5%, 这样的文化程度对推广农业新技术、普及新品种等有一定的阻碍。

4 促进剑川县农业长效发展的建议

4.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如前所述, 剑川县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脆弱,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低, 要实现农业的旱涝保收, 改变农民不再靠天吃饭的现状, 就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和实施水利、农业综合开发、节水农业等高效的工程和技术, 加强对农田基本灌溉沟渠的建设与养护, 提高基础各种设施利用效率, 进一步提高高产稳产农田在整个耕地面积中的比例。在农村继续实施以沼气建设为主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2 调整农业结构, 走出优质、特色发展道路

逐步改变现有种植业结构, 在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 按照高产高效、优质生态的要求, 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向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发展, 不断开拓农业增效的空间, 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充分发挥各地区的区域优势, 调整各区农业布局。使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 加快特优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稳定发展高原粳稻、马铃薯、啤大麦、芸豆等优质高效产业, 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作为目标, 全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4.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增加政策扶持

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现代农业建设资金支持中的主导地位, 形成政府资金与金融资金的联动, 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要整合各部门的支农资金,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统筹协调”的运作模式, 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效益。加大金融支农的力度, 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资金互助组织, 争取各级政府更多的资金投入, 不断拓宽现代农业建设资金来源渠道。

4.4 实施各种农民培训制度, 提高劳动者素质

建设现代农业, 要依靠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要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 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全面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在完善基础教育的同时, 应加强职业教育, 提高新一代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 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 为培养新型农民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通过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等措施, 加强对中小学、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的建设。

第二, 通过多种途径普及农业技术。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专题讲座等形式, 开展农业新技术的推广。结合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举办各种特色种养技术培训专场。利用县内教学设施, 由农业或科技部门牵头, 聘请各类型专家开展专题讲座。

参考文献

[1]车明诚.农业经济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3.

篇4:农业区域品牌发展状况分析

关键词 农业区域品牌;发展状况;对策

中图分类号:F33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1--02

1 现阶段我国农业区域品牌发展中存在不足

1.1 没有形成强烈的农业区域品牌意识

在我国诸多省份,人们尚未形成一定的农业区域品牌意识,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产品竞争机制中一直受到同质化的困扰。现阶段,对于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如何突出本区域农产品的特色仍是一个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导致现阶段区域农产品缺乏竞争力,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农业区域品牌建设[1]。为了解现阶段人们对于农业区域品牌建设的认识情况,随机对河北省群众进行了随机调查同时调研了河北省农产品种植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群众对于农业区域品牌建设的认识不足,多数人农产品品牌意识较为淡薄,调查中仅有7%的人认为农业品牌建设是非常重要的,60.5%的被调查对象不知农业品牌为何物,32.5%的调查对象认为农业品牌不重要。同时,河北省农产品种植情况从侧面表明,人们对农业品牌的重视程度,大多数地区优质品种的种植面积不足30%。

1.2 农业生产过度依赖资源环境

现阶段,在河北省的农业种植中,绝大多数农民种植农产品仍存在过度以来自然资源的情况,人们没用提高农业技术在农产品种植中起到的作用的认识。现阶段,河北省农业增长模式仍普遍采用高投入、驱动式这一传统模式。调查结果显示,人们普遍认为自然资源如土壤情况、当地日照情况以及气候情况等在培养特色农产品中起到关键作用,仅有17%的人认为,农业生产技术会起到关键作用,而认为优良品种作用重要的仅占调查对象的10%左右。这表明,现阶段,河北省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仍着重依赖当地的资源禀赋条件。

1.3 不注重农产品的深加工

由于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现阶段,河北省农业产业仍主要以种养业为主,这一产业结构导致河北省的农产品加工程度偏低,至今尚未形成完善的的农业产业链。虽然农产品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其附加值无法真正体现出来。农产品深加工对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有关研究表明[2],价值为一元的初级农产品,经过一定的深加工后,其增值在我国仅为0.40元,而这种情况在美国则会增值3.72元,在日本则会增值2.20元。对于某些发达国家而言其农产品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的比值在1∶(2.0~3.7)以上,而这一比值在我国仅为1∶0.43。仅玉米深加工一项数据便可显示我国现阶段农产品深加工的现状,在美国大约有3 000多种玉米深加工产品,这些产品在防治、化工、印染等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而现阶段,我国只有20多种玉米深加工产品,我国年均玉米加工量仅占每年玉米生产总量的10%左右,这一数据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4 没有形成紧密的农产品产销环节

调查显示,现阶段,大多数農民种植农产品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样便很容易造成丰产不丰收的现象。对于大多数农民而言其决定种植何种农作物及种植面积主要是根据其以往的种植根据经验。调查结果显示,只有约8.2%的农民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是根据与之有合作关系的龙头企业的需要种植的,市场以及政府的引导大约仅占到30%。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所以现代农业生产也应顺应市场的需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农业生产应做到市场需求什么农民生产什么[3]。目前,据调查河北省大多数农民仍沿用小而全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由于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不畅通,农村市场发育不健全等因素,农民仍无法准确的把握市场走向,这就造成了现代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农产品种植种类雷同,无法明显突出农业地域品牌的作用。

1.5 农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发展滞后

据调查,现阶段河北省仍采用分散经营的农产品生产模式,这是阻碍农业区域品牌建设的一个重要障碍。河北省大多数地区的农民组织生产和经营的模式仍以家庭为单位,其生产规模很小,使得地区农产品生产具有高度的分散性。现阶段河北省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主体中农户仍占有绝大比重,农业企业的数量少之又少。现阶段,农民不注重农业合作组织的建设,调查显示,在河北省的主要农作物种植的确建立了农业合作组织的大约进展5%,这就使得区域整体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不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所起到的作用。同时,河北省有关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发展相对滞后。调查显示,在河北省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地区仅占到13.2%左右,而大型龙头企业的数量则更少,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没有强有力的龙头企业的带动将使农产品种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无法有效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

2 区域农业品牌建设的建议

2.1 强化品牌意识

若想实现农业快速发展,农业区域品牌建设是一条必由之路,为增强人们的农业品牌意识,笔者认为,可通过一定的途径加强宣传,提高大家对农业品牌战略的认识;宣传活动可通过广告、新闻媒体、网络等渠道同步进行,宣传的重点在于使农产品生产经营人员将重心放在事实品牌战略上。

2.2 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当今社会,人们对生活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讲求绿色饮食等先进观念,因此,农业生产也应重视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做到农业生产经营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做到使农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现阶段,应不断改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逐渐使用新技术、新品种等降低农业生产对资源禀赋的依赖性,使农业生产向着低成本、低能耗、高环保、高技术、高加工、高附加值以及高效益方向转化,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2.3 借鉴虚拟组织模式发展规模农业

国外以及国内成功的农业区域品牌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农产品生产加工规模的有力保障,国家也一直在通过各项政策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起初国家推广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使我国土地资源的经营权由农户所有,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规模化这一走向,但近年来,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都明确指出在我国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适度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这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走向[4]。因此,現阶段,在我国条件成熟某些地区可以并且应该通过土地流转形式在当地形成一定的农业生产规模。另外,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农业合作组织、社会机构等的作用,通过这些机构等对农民组织生产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利用虚拟组织模式,不断发展完善订单式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灵活性、集聚度、目的性。

2.4 积极发展农业合作组织

农业组织在连接农户、龙头企业、生产基底以及市场中起到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有利于解决现阶段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分散型,有利于使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有利于切实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升级。同时,在生产经营环节,可以通过及时收集市场信息,做到以市场为导向来组织农业生产。同时,农业合作组织还可提供技术、新品种、产品交易等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的服务。

3 结论

农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其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现阶段,我国正通过各种政策不断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区域品牌建设在推动我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中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现阶段农业区域品牌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望能助推我国农业区域品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思文,刘中红.农业区域品牌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12):54-56.

[2]朱思文.浅析农业区域品牌培育策略[J].农场经济管理,2008(2):63-66.

[3]张娣杰,盛丽婷,刘壮.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与农业区域经济增长[A].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2011:7.

[4]赵丽.论农业区域品牌的内涵及建设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2(13):38.

篇5:秦朝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众所周知人口众多的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而中国的农业又以秦朝为开创先河。研究秦朝的农业与经济的发展,对今天加强我们“三农”的发展及社会的和谐构建有着不言而语的作用。

(一)农业发展的状况

秦统一中国以后,土地占有的两级结构完全确立。当时六国贵族受到打击,大批豪富被迁到关中等地,庶民地主发展缓慢,最得势的是由军功起家的官僚地主,可见秦代的地主阶级数量不多。而占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数量庞大,他们依附于封建国家,是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碣石刻辞云: 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久并来田,莫不安所。说明秦政权鼓励农民努力发展生产。

秦自商鞅变法以后,历代国君都把农业作为治国之本,非常重视水利建设,推广铁器和牛耕。战国时代所修建的都江堰灌溉系统、郑国渠以及其他数以万计的陂池沟渠,直到秦统一后仍在发挥作用。而且,秦代配合水陆交通建设,又在陇西、关中、巴、蜀、黔中、会稽等郡修建了大批新的水利设施,使更多的农田得到灌溉,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铁农具在战国已普遍使用,秦代的铁农具又有发展。近年考古发现大量秦时期的铁犁铧、铁臿、铁锄、铁镰等,不但分布广泛,而且器形有所改进。

另据《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都有具体的规定,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别处理,说明秦政权非常重视铁器的分配管理。

《战国策?赵策一》说: 秦以牛田,水通粮。可知秦国已使用牛耕。

在云梦秦简中,秦律规定对偷盗耕牛的人必须判罪。并规定厩苑所饲养的牛必须达到一定的繁殖率,完不成任务的要受处罚。而且,定期进行考课,对饲养好的予以奖励,饲养差的给予处分,说明官府非常重视保护、喂养耕牛。

目前,考古发现秦代的铁犁铧越来越多,则知牛耕推广较快。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为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深耕细作、增加耕作效率提供了便利条件。①《汉书高帝纪》。

秦代的耕作技术在战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秦简中提到应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决定每亩播种的数量,说明当时人们已经知道合理种植。另外,秦律也对如何搞好田间管理,保护农作物生长作了若干规定。特别是秦始皇相国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其中《任地》、《辨土》、《审时》等编,是记载农业耕作技术的专著,记载了改良土壤、适时种植、间苗保墒、除草治虫等方面的经验和知识。汉初流传的《耕田歌》曰: 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①实为耕作经验之谈。这首歌在秦代应已产生。

秦代的农产量一般每亩产粟一石半,折合今制每亩合粟140市斤。由于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秦代封建政权存放在各地官仓中的积粟非常丰富。秦的统治中心关中地区,也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汉书?地理志》说: 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居什六。这里农业生产一直发达,国家的粮食储备相当丰厚。秦律规定,官仓储存的粮食,栎阳(今陕西临潼东北,秦故都)二万石一积,咸阳十万一积 ②。直到秦末刘邦入关时,这里依然 仓粟多,积存大量粮食。故后来萧何 转漕关中,给食不乏 ③,使刘邦终于赢得统一战争的胜利。

中原地区是秦代粮食的主要产区,封建政权在这一带的存粮也非常之多。《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秦末陈留尚有秦 积粟数千万石.其时南阳宛地亦人民众,积蓄多.楚汉决战前夕,彭越攻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谷十余万斛,以给汉王食 ④。而秦建于荥阳、成皋间的敖仓是当时最有名的粮仓,积粟甚多.刘邦曾 据敖仓之粟 打败了项羽,后来英布叛汉时,仍有人提出 据敖庾之粟 是成败的关键。可知秦汉之际十多年间,敖仓之粟取之不竭,其存粮是非常之多的。①另巴蜀地区也是秦代的重要产粮区,《华阳国志?蜀志》云: 汉祖自汉中出三秦伐楚,萧何发蜀,汉米万船,而给助军粮。《史记?高祖本纪》还记载,因汉初饥荒严重,高祖遂令民就食蜀汉。说明秦汉纷扰之际,这里的粮食积累仍然丰富,农业生产相对稳定。

试想在那个艰苦的环境下,秦朝的农业是如何取得这样的成绩的呢?

一、耕土面积的扩大和劳动力的增加

早先的秦人主要居住在渭水上游一带。“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1],犬丘又称西犬丘也就是今甘肃礼县一带。当时的秦人还未立国,对于西周王朝来 说,它被认为是落后不开化的部落。显然,对这支飘游不定的秦人来说,西周那种“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菑亩”[2],“荼蓼朽止,黍稷茂止”[3],先进的耕作技术就与他们无缘了。但是,到了秦襄公七年春,也就是公元前770年春,“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郦山下。而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平王封襄 公为 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4]。平王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 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襄公于是始国”[5]。岐西至丰镐间的 广大地区是周民族长期经营农业的中心地域所在,代表了当时农业发展的最高水平,占有岐、丰之地,又将具有较高生产技术水平的周余民接收过来,这就使秦农业的发展置于一个新 的起点之上,有人推测春秋以前秦人口约二三万之众。公元前763年,秦文公卒,兵士七百人东猎,这是秦人入关数字的惟一记录。而有人以周制百里内五万人推算,认为周遗民归 秦者,至少应有二三十万人左右[6]。到德公时迁都于雍(今陕西凤翔)。从西犬丘到雍,秦人逐渐向东扩展,而且是沿着渭河沿岸。渭河沿岸基本都是平畴沃野,便于耕稼之地,这就为秦人农业的起步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秦穆公十四年(前646)秦晋之战以后,东向受晋所阻,转而向西扩展,乘戎族“莫能 相一”的有利形势,进军戎地,“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7]。秦国的势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使秦统治地域由关中农业区扩大到陇西、北地半农关牧地带。“它使长期以来被众多戎、狄蹂躏的广大地区,得以恢复生产,结束了支离破碎的割据,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为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8],“秦霸西戎,开始了农牧交错地带的经营活动。由于中原农业民族的社会、经济水平明显 高于诸游牧民族,他们对农业牧交错地带的开发经营,推动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地域性拓展”[9]。可见秦人的这一举动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穆公十 五年(前645)秦晋战于韩原(今陕西韩城县西南),利用“岐下善马者三百人驰冒晋军,晋军解围,遂脱穆公而反生得晋君”[10]。穆公十五年十一月,以释放晋君夷吾为条件,“夷吾献其河西地,……是时秦地东至河”[11],此时的秦人已扩展到今陕西东部,也就是说,得到了今关中地区,该地自古以来都是适于农耕的地区,特别是关中东部河谷展开,两岸原间平坦豁畅,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正如《史记·货殖列传》中说的:“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 贡以为上田,而公刘适,大王、王季在岐,文王作丰,武王治镐,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 从此可以看出,秦人在这一时期的东扩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沃野千里的关中之地,而且 还得到了大批有“先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的农耕者,这对秦人农业的发展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前文已经提到,农业生产受土地、人口、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人应该是主导因素,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根本,这二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时的秦国地广人稀,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全国的人口也不过两千万[12]。加之,当时还得需大批的精 壮 劳力去行军打仗,因而秦人在东扩的过程中,劳动力的及时补充应是秦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正由于如此,穆公时代才能实现“春秋五霸”之梦,才能实现秦国历史上的第 一次强大。这也正如秦孝公所说“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注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为后世开业,甚光美。”[13] 孝公至秦统一以前,是秦国土扩大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商鞅变法以后,国土面积已经扩展到 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游一带,并西略义渠,南取巴蜀。例如,秦惠文王取得巴蜀地后,极力经营,成都平原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是秦国粮食的重要产地[14]。当然这一时期秦人所扩之地大多为六国 的旧地。在战国时期,六国的人们已经懂得了“耕者且深,耨者熟耘”[15],“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16]等道理。加之当时在六国故地铁农具的使用和 牛耕已普遍使用和推广。可以想象,秦占领六国的故地,即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游一带大多 为可耕种的良田。这一时期还有另外一个因素使秦国耕地面积得到扩大。那就是通过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颁行“垦草”令,扩大面积,使当时秦国每个劳动力负担的耕地,增加到相当于今制15亩,比其他各国高出一倍[17]。由于这双重因素的影响,秦人的耕土面积得到空前扩大。耕土面积的扩大,给秦人带来了一个很严峻的问 题,那就是劳动力明显不足。于是又实行“诱三晋之民,利其田宅”[18]的政策,招引来三晋之民来秦国开荒。因而,正由于这一大批辛勤的拓荒者在这广阔的沃土上的不辞劳作才使秦国农业蒸蒸日上,迅猛发展,为秦荡平群雄、廓清寰宇、一统天下 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

二、勤政与重农思想对农业的影响

秦穆公时期,励精图治,勤政爱民,终于使秦国实现了第一次强大。他的开明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首先,重视人才。在春秋时期曾形成有一种“尚贤”之风,当然穆公也不例外,《诗经·小 雅·晨风》写道:“鸟穴 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未见君子,忧心靡乐”,“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左传·文公三年》写道:“《诗》曰:‘于心采繁?于沼于氵止;于以用之? 公侯之事。’秦穆有焉。”其次,善于用人之长。他曾用五张羊皮赎买曾“游闲于齐”、“ 乞食饣至人”的百里奚的事情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再次,就是穆公重民。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他不可能认识到“以民为本”的思想,但他 在这 一点与当时的奴隶主统治阶级有不同之处。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了饥荒,向秦国求援,在给与不给的问题上秦国君臣中曾发生了一场争论。最后穆公采纳了百里奚、公孙支的意见,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19]。当时秦穆 公有这样一段话:“其君是恶,其民何罪!”[20]从此可以看出,他在 当时那种奴隶主专制时代,能认识到民众的作用,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秦国的农业经济到秦穆公时期,随着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以来,秦已经发展成为当时诸侯 国中经济实力最强盛的农业大国。但是自秦穆公以后的14位国君时期,秦便一代不如一代 了。直到献公时期才开始有了一点起色。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当时的天下形势是这样 的:

“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淮泗之间小国十余。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亻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21]秦孝公面对这种凄凉的局面,痛感“诸侯卑秦,丑 莫大焉”。于是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 分土”。[22]从此可以看出孝公求贤若渴、广揽贤才的决心。在这种 情况下,便重用商鞅,变法图强。通过一系列的法令使秦国的农业经济有了迅猛发展。

当然,秦人从立国到统一,历经33代国君艰苦卓绝的奋斗,使秦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一个“车千乘,骑万匹,带甲百万”[23]的大国,这与历代国君的 勤 政与图强思想是分不开的。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言“自穆公以来,至于秦王,三十 余君,常为诸侯雄”。正因为有了这些贤君明主,才能制订出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笔者认为,在古代,谈论国家的强与弱,实质就是体现一个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因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立国,以农为本。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绝 对的主导地位。那么,秦人要实现强国之梦,就必须有诸如穆公、孝公之类的勤政明主,实施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政令,来发展农业经济,强化他的“根本”。这在商鞅变 法的内容中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只有农业经济这个坚实的基础充分发展起来,他才有可 能或者有能力成为大国。所以说,秦人的勤政是秦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秦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重农思想对秦国农业经济的影响。据文献记载,秦人的远祖曾过着游牧生活,到了西周中期,秦人才开始定居下来,逐渐完成了由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过渡。东周初年,随着秦人立国,秦国的农业已开始迅速发展起 来[24]。很显然,在秦人开始定居的那一段时期,它仍然还是一支比较落后的游牧部落。农耕经济处于原始启蒙时期,而且活动范围很小,与当时的西周臣民也 不可能有密切的来往。但是,在定居后期和秦人立国这一段时间,由于秦人国土不断向东扩展,这样,就给秦人与周民提供了一个相互融合的机会。前文已经提到平王东迁后大约有二 三十万周余民易主事秦。这部分周余民在与秦人不断融合的过程中那些先进的耕稼之法就自然而然地传授给秦人,从而使秦人的农耕经济在周人农本思想的影响下得以迅速发展。

西周时期,周人已懂得了“无夺农时,使民以时”的古训。《尚书·洪范》说:“庶徵:曰雨,曰,曰燠,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草蕃庑,一极备,凶,一极无,凶。”根据传统说法,《洪范》是西周初期的一篇重要哲学著作。这就是说雨、晴、暖、寒和风这五种天气能够均匀调顺时,庄稼才能丰收,其中这五个因素缺一不可,有一种因素过多或过少都会给庄稼带来危害。可见在西周初期周人在天时方面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已有认识。西周末年卿士虢文公提出“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蔗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就庞纯固于是乎成” [25]的思想,这种观点已具有农本思想的萌芽。另外《诗经》中载有 “以我覃耜,亻叔载南亩”。《周官·大司徒》载“有不 易之田,一易之田和再易之田”之说。同时,《诗经·小雅·大田》记载“去其螟 酟,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 从这些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当时周人不但认识到农耕时要注意天时,而且还认识到锐器农具 在农耕中的使用,田地的整治、休耕、轮作以及农田管理和防治害虫等知识。由此可见,周人对农业的重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以及水利事业的发展。从而使我国农 耕经济出现了一个划时代的转折,同时也是重农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春秋时期的墨翟,认为“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善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事不 成。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分力也,用不可不节也”,他从粮食是民生所需的角度论述了农业的重要性,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早期法家代表之一 李悝则认为“农事害”是“饥之本”,“女工伤”为“塞之源”,并提出了“农伤则国贫” [26]的看法。同时还鼓励农民“治田勤谨”[27],“力耕数耘”[28],把农业作为发展社会经济的根本。所以高敏先生认为重农思想的真正确立应从李悝时开始[29]。

值得说明的是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在这种“百 家争鸣”的社会背景下,不同流派从不同角度把农业的重要性提高到一个理性认识。对于这一时期逐渐强大的秦人来说,这种理性认识一定会辐射到秦人腹地指导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 展。

目前学术界一直认为秦人真正意义上的农本思想的形成应从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开始。孝公 即位时,面临的是一种弱肉强食的局面,相形之下,深感自惭形秽,在这种情况下他立志要寻回穆公时代的辉煌。于是便起用商鞅进行变法。变法的内容之一就是实行“重农抑商”政 策。认为“农则易勤,勤则富”。“国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30]鼓励和强制农民垦荒种田,并且把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到 了“立国”根本的高度。《商君书·垦令》篇中就有“为国之教,务在垦草”。在《垦令》 中为垦荒,发展农业生产所制定的法令就有20条之多。《史记·商君列传》:“ 眀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秦简《田律》规定“雨为澍,及诱(秀)粟,辄以书言澍稼。诱(秀)粟及豸KG-*3艮(垦)田毋(无)稼者顷数。稼已生后而雨,亦辄言雨少多,所利顷数。早(旱)及暴风雨,水漆、蚤(螽)虫、群它物伤庄稼者,亦辄言其顷数。近县令轻足行其书,远县令邮行之,尽八月□□之”由此可以说明秦国官府对农业生产情况的重视程度。又由云梦 秦简可知,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政府还制定了《田律》《厩苑律》《仓律》《徭律》《效律 》《司空律》多种经济法规,以此来发展农业生产。根据文献可知,这些法律条文除一部分为孝公时代商鞅所立以外,其余部分为秦昭王至始皇初年修订。由此可知,秦国 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并且把它上升到法律条文来指导农业生产。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始皇四年,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政府规定是年“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 级”[31]。从此可以看出,在始皇初年秦政府就懂得在农业生产受到 蝗灾侵袭的情况下,及时减轻农民负担,并奖惩各级官吏。这的确是一项救灾利农的好措施。

从以上的史料可知,秦国政府特别是在秦孝公以后,历代君主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也就是 说把农业生产看做为富国强兵的根本。正因此才有始皇帝的“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32]。总之,笔者认为秦王的勤政与秦人的重农思想是影响秦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 勤政才有可能为秦国农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了这样一个国泰民安的大环境,秦国的农业才有可能发展。农业的发展当然会为国家、人民带来丰富的物质基础。这样,秦人 就会更进一步地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从而会不遗余力地向别国人民学习,自己本身也会不断地摸索,更新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于是秦人在安于农耕,不断索取的过程中,他的 重农思想的形成又会更有利地指导农业生产的发展。所以说,秦诸王的勤政与秦人的重农思想是一个互促互进的关系。这种关系正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的观点那样,即实践—认识— 实践。

三、粮食产量的提高与粮食贮存结构的变化

前文已经谈过由于秦人国土面积的扩大和秦王的勤政与重农思想对秦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但是,既然说秦国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为秦的统一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这只仅是一个宏观的论述。那么,具体用什么来说明农业发展的情况呢?笔者认为:秦国粮食产量的逐 渐提高与粮食贮存结构的变化是最能证实这一点的。

秦国居于西方边陲,原是过着游牧、渔猎生活,但是,在以后随着秦人的立国,地盘的扩大,秦国的农业经济有了逐渐起步和发展。最早能说明秦国粮食产量提高的史料便是《史记· 秦本纪》中载道:“晋旱,来请粟。丕豹说穆公勿与,因其饥而伐之。”穆公问公孙支,支 曰:“饥穰更事耳,不可不与。”问百里奚,奚曰:“夷吾得罪于君,其百姓何罪?”于是 用百里奚、公孙支言,“卒与之粟。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当时秦国支援晋国运粮 的车船从今陕西凤翔排到山西翼城。可见数量之大,这就充分说明,当时秦国的粮食产量的确有了很大的提高。到了战国初年“一夫挟五口,治百亩田”[33]乃 是一般的生产水平,但是到了战国末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 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34],这无疑是到 了战国末年由于秦人的东扩,耕地面积的扩大,劳动力的增加以及重农思想的影响,同 时,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推广和使用,农业水利的兴修等诸因素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1975年湖北省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当时的秦国境内到处都有“万石一 积”的粮食仓库[35],栎阳并建有“二万石一积”的粮仓,咸阳的粮 仓竟达“十万石一积”[36]。以上史料充分说明秦国的粮食总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可以反映出秦国农业经济到了战国末年有了长足发展。下面,我们再从秦国粮仓的设置和变化情况来看秦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秦穆公时代戎王 使由余于秦,“秦穆公示以宫室、积聚”[37],说明此时秦人就在都 城内设置粮仓且储藏有大批粮食。

从《云梦秦简》中可知,到了战国时期,秦人已在都城和国内各县己普遍设有粮仓。在都城 设置的粮仓,秦简《仓律》称为“大(太)仓”。“入禾仓,万石一积而比黎之为户,……栎 阳二万石一积,咸阳十万石一积”,这二万石一积的栎阳仓和十万石一积的咸阳仓,可能就 是上文引律文所说的“大(太)仓”。同时,在战国时期,秦国地方行政机构普遍设立县乡两级制,所以,当时在各县也设有粮仓。《秦律十八种·仓律》有云:“入禾仓,万石一积而 比黎之为户。县啬夫若丞及仓、乡相杂以印之,而遗仓啬夫及离邑仓佐主禀者各一户,以气(饩)”,这是秦国在全国各县设置的地方粮仓。

当时,秦国在乡里也设有粮仓。如《仓律》云:“禾,刍积(索)出日,上赢不备县廷。出之未索而已备者,言县廷,廷令长吏杂封其,与出之,辄上数廷”,这说明仓设在乡里。从 以上大量的史料可以说明,秦国当时不但在都城设置有粮仓,而且在县、乡各地也有粮仓。粮仓数量的增大,可以直接地反映秦国粮食产量的提高。正如当时其他各国所形容的“秦国 境内,粟如丘山”[38],“秦富天下十倍”[39] 等说法。不难看出,秦国境内大规模地在各地设置粮仓,也进一步证实了秦国农业发展的情况。

(二)秦朝经济的发展

秦朝经济的表现与发展最突出的一个亮点就是用法规来调整经济关系

(一)保护封建国家和个人的财产权。

《商君书•定分》明显地把法和财产关系直接联系在一起,主张用法来确认私有财产权。

(二)调整经济关系,推行重农政策,兼顾林、牧、渔、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

秦朝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业自商鞅变法起一直被视为“末”作。但商鞅也认为:“农、商、官三者,国之常食官也,农辟地,商致物,官法民”。意思是商业有流通货物的作用,同农民开辟土地从事农耕以及官吏治理人民一样,都是不可缺少的社会职能。秦为了有效管理商业,制定了《金布律》等相应的法律。这些法律的主要内容是极力限制非法的商业活动。如禁止农民售酒;禁止非商业单位经商;统一商品价格,要求明码实价;统一度量衡器的误差限度;重要商品专营等。如《金布律》规定:“有买及买(卖)也,各婴其贾(价)”。即出售的商品应当分别系上标签标明价格。同时规定,市肆中的商贾对钱和布两种货币应同样对待,不得“择行钱市”;非秦人来秦贸易者,必先持证到官府办理登记,未登记而买卖是法律所禁止的。

(四)颁布《分户令》,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的生产单位,成数量众多的一家一户的个体经济,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巩固封建制的经济基础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统一货币、度量衡,颁布车同轨、书同文的法令,促进经济交流。

秦在各县设置了专门的金融机构——少内。

统一度量衡不仅有利于秦朝各地区的经济交流,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制也有重要意义。

秦统一后,因各国车辆的宽度不一致,给交通造成很大的不便。秦始皇下令:车辆的宽度统一为六尺,实行“车同轨”。车同轨对于秦国的交通运输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于战国时诸侯割据,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文字的混乱严重地妨碍着政令的推行,影响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秦始皇颁布书同文字的法令,命令用统一的“秦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

统一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字,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对于秦朝各地区的经济交流、发展,文化的传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调整经济,内容充实。

秦代经济法规的制定、运用法律调整经济关系的广度和深度、内容的充实和系统性都是空前的,有的也是后世所不及的。诸如农业、手工业、商业、财政等方面的经济法规反映了组织管理生产、调度劳动力、调节商品货币关系、控制市场等经济生活的法律化程度,也是早期封建生产力发展和秦朝经济政策实施的映照。

秦自商鞅变法后,其法律制度的建设比较系按理统、完备,对经济关系的调整符合社会发展潮流,为秦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使秦国在100多年的时间里日渐富强,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为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以历史为鉴,方可推动文明的进步。众观秦朝农业与经济的发展,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1)稳定社会环境才能保证经济的快步发展。我们老强调稳定压倒一切。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了,才能保证农业与经济的发展

(3)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是保证。无规矩不成方圆。(4)结构的调整与改革不可缺

篇6:全县农业科技发展状况汇报

一、全县农业科技发展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县农业科技水平,加强了全县农业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全县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等项工作,始终把推动全县农业科技进步作为服

务“三农”的重要工作来抓,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撑能力,使全县农业科技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并步入全省农业科技进步先进先列。

一是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普及率高。按照良种良法相结合,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政、技、物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针对全县农业技术需求,引进了具有国际专利的尖端技术产品——硫包膜缓(控)释bb肥,全县推广应用面积达1万亩以上;测土配方施肥年化验土样8000个,配方施肥面积每村100亩;引进生物防螟技术,全县年推广应用80万亩;引进主要用于蔬菜、花生等农作物的保护地栽培技术,全县推广应用面积10万亩以上;引进黄牛冷配技术,至如今,基本实现了这一先进技术在我县的普及应用。据统计,目前,全县农业新技术、新方法、新品种综合普及率达到80%以上,其中,机械旋耕、施肥起垅、复式作业应用面积已上升至30%,玉米精量点播普及率已达85%以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普及率近100%。

二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幅度大。我县主要采取送科技下乡、冬春农闲季节科技培训、农业信息平台服务、专家电视讲座、发放农业技术资料等方式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平均每年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5次、开展冬春科技培训近20场、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开展农业技术普及的电视讲座6场、发放农业技术资料50万份、利用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每年为农民提供全面丰富的农业适时技术信息达5000余条。通过以上措施,培养起了一大批土生土长的农民科技骨干,这些科技骨干在各自所在的乡镇村屯发挥科技带头人的作用,有力、有效地带动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基本上达到了“四会”,即:良种会应用、施肥全配方、生防会操作、化控会应用,全县农民学技术、用技术热情愈来愈高涨,促进了全县农业科技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全县农业科技开展情况

全县农业科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实施玉米高产课题项目,全县玉米生产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我县是农业生产大县,玉米在县域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不断提高我县玉米产量和生产水平,我县连续5年实施了玉米高产课题项目,取得了玉米产量的连续增长,不但实现了一年恢复灾前水平,而且玉米产量达到历史新高,全县粮食总产量达240万吨,在全国排行榜上名列第四。今年,在确保课题项目顺利实施上,我们在春播前及时召开了全县课题项目落实工作会议,对各项工作进行了指标分解和责任落实,明确了承担任务乡镇及部门间的工作任务、目标和要求。在全县突出抓了“三区、两方、一田”建设,核心区面积亩;示范区面积16万亩;辐射区面积达150万亩。在弓棚子镇弓棚子村抓了千亩方,在肖家乡白面铺抓了百亩方。在三岔河镇东九号村抓了高产攻关田

(二)推进全县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作用。

几年来,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上,我们狠抓了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不断丰富了平台功能,使平台集自动语音查询信息、农业专家答疑、远程教育培训、子系统智能触摸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方便了农民查询信息。在春季备耕、播种阶段及秋季农产品销售阶段发挥了很好的信息服务、信息咨询功能。

(三)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搞好专家大院建设

几年来,不断扩大科技特派员队伍,选派了三批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员队伍已达52人,在扩大特派员队伍规模的同时,我们注重从完善制度、加强引导、强化服务三方面提高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效果。目前,下派的科技特派员共承办领办各类项目40多个,幅射带动全县6万余农户。

截止目前,我县已建设国家级专家大院1个,即永平乡玉米新品种示范与推广专家大院;省级专家大院1个,即弓棚子苜蓿草产业化示范专家大院;市级专家大院4个,即扶余玉米大豆科技专家大院、玉米超标准良种化工程专家大院、四粒红花生专家大院和利民种业优质玉米品种研繁项目专家大院。

(四)加大防震减灾的科技投入,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在二中院内建设强震动数字化监测站一处,在永平农科站院内建设打宏观数字化地下水观测井一眼,对地下水温水位等异常变化进行自动化观测,并通过地震监测仪把数据直接传输到国家和省地震系统数据库,有效提高了我县防震减灾预警和防范能力。

上一篇:【打印】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下一篇:难忘的大课间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