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前滚翻教案免费

2024-04-15

鱼跃前滚翻教案免费(共8篇)

篇1:鱼跃前滚翻教案免费

初中体育《鱼跃前滚翻》教案

水平

(四)课型:新授

课时:共4节课 第3课时

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体操类项目是初中生必修学习中的项目之一。初中生可根据条件和爱好,从体操类运动中选择某项内容学习,以满足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采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体育与健康》教材《体操》章节《鱼跃前滚翻》单元。教材从课的性质上看;“鱼跃前滚翻”属于滚翻类教材,从课的类型看,本课是一堂单一课。“鱼跃前滚翻”教材在七年级《体操》章节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难易度较适中,学会容易,学好难。因此学会动作可以加强学生的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学好动作可以为体操类项目打下好的基础(尤其是基本姿态)。“鱼跃前滚翻”在本学期安排4课时,本课是第三课次。鱼跃前滚翻是在学习前滚翻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为以后技巧联合动作教学服务。“鱼跃前滚翻”的蹬、跃、撑、滚等各技术环节,同其他滚翻类动作技术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学好“鱼跃前滚翻”对以后的滚翻类教材的学习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鱼跃前滚翻”动作要点概括讲四个字:蹬、跃、撑、滚;经常参加“鱼跃前滚翻练习:可提高身体柔韧、灵敏、协调素质,培养学生动作灵活,反应敏捷,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践指导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针对本校七年级学生。结合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学、兴趣广泛、模仿能力强特点,因此,在教案的总体设计上,本着求实、拓宽、探索、创新的思路来展开,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 “教”的重要性,又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七年级学生特别喜欢体育活动,经过大半学年的学习,身体素质有所提高,班级纪律好,集体荣誉感强,学生接触新事物时兴趣较浓厚。在鱼跃前滚翻前两次课次后,大多数学生的前滚翻动作已经掌握较熟练,对“鱼跃前滚翻”基本技术动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本课次授课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在前两次课后已经有几个体育尖子生较好的掌握了技术动作,在课上他们能起到小老师的作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技术结构,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懂得身体跃起腾空是区别于前滚翻的关键

技能目标:6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鱼跃前滚翻动作,20%的学生完成动作圆滑优美,具有明显的腾空过程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自我评价能力,提高审美和鉴赏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蹬、摆、越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衔接,动作的连贯性

教学难点:蹬越的高度、远度,远撑后团身滚翻的技术动作

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讲解示范法、预防和纠正错误发、积极性评价法、分层次递进法

学练法:观察法、模仿练习法、小团体练习法、小团体评价法、自我评价法、保护帮助法、体育游戏法

教学流程1。常规准备活2.专项准备活3.复习前滚翻4.新授鱼跃

前滚翻5.学生展示教师点评6.集合放松

教学步骤

(一)常规准备活动

1、围绕操场跑一圈热身

目的:充分热身,尽快进入状态,深呼吸时为了让学生尽快恢复。预计时间:3分钟

(二)专项准备活动

1、行进间扩胸运动

2、头部运动2/8拍

3、上肢韧带:腹背运动2/8拍

4、全身活动:双手举平蹲下抱膝 2/8拍

目的:为本节课做好准备,尽量避免伤害事故发生。预计时间:3分钟

(三)前滚翻练习

过程:学生分小组练习前滚翻5-6次,教师小组间进行指导,具体由体育尖子生负责本小组的练习,并进行帮扶

分组:按水平男女生各分成2个小组(课前已经分好),水平高的组提醒学生保证动作的质量和身体姿态(一般指导),水平一般的组重点放在动作完成的连贯性,完成程度,让学生能较熟练的完成动作(重点指导)

学完教师总结过渡到本节课内容《鱼跃前滚翻》

目的:回顾前面学的内容,巩固提高技术动作,为本节课做准备预计时间:5分钟

(四)鱼跃前滚翻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播放视屏《鱼跃前滚翻》

(1)蹬摆协调、充分,保证有足够的高度和远度

(2)空中保持含胸,低头眼看后下方,展髋,整个身体在空中保持一个弧形

(3)远撑后,快速曲肘、低头、含胸、收髋、团身,向前滚翻

(4)并腿从蹲立过度到站立,双手侧平举,动作完成

(5)教师进行示范

(6)时间:约2分钟

2、组织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帮扶学生立即到位,立于体操垫一侧

(1)练习次数:2-3次(2)时间:约3分钟

3、集合学生进行交流、谈体会

(1)时间:约2分钟

4、教师进行小结,特别点出易犯错误,及其造成的原因

原因1.蹬地摆臂不够充分、不协调,导致蹬摆高度不够、远度不够,这是整个动作的基础

原因2.空中动作不舒展,没有成一个弧形,展髋不充分,收髋过早

原因3.远撑后,没有及时低头团身,或后背直接着地

原因4.滚翻时团身不紧,过早的放腿时间约2分钟

时间:约2分钟

(六)拓展练习

时间:约12分钟

(七)学生展示

选择部分同学进行汇报展示,展示好的同学,同学们给予掌声,教师进行点评

时间:约5分钟

(八)集合放松

1、整队集合,播放音乐《高山流水》,进行放松,放松内容《太极推手》。

2、教师进行小结,同时布置器材的回收

3、师生再见宣布下课

4、时间:约4分钟

篇2:鱼跃前滚翻教案免费

一、教材:

本课教学内容是鱼跃前滚翻。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八年级教材内容。“鱼跃前滚翻”在本学期安排2课时,本课第二次课。鱼跃前滚翻是在学习前滚翻和远撑前滚翻的基础上学习的。“鱼跃前滚翻”的各技术环节,同其他滚翻类动作技术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学好“鱼跃前滚翻”对以后的滚翻类教材的学习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鱼跃前滚翻”动作要点概括讲四个字:蹬、跃、撑、滚;经常参加“鱼跃前滚翻练习,可提高身体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等素质,培养学生动作灵活,反应敏捷,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践指导作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蹬、跃。教学难点是:腾空明显,动作伸展,滚翻圆滑,即跃和撑相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让学生懂得身体跃起腾空是区别于前滚翻的关键,这样学生就能很好掌握“鱼跃前滚翻”动作。

本课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技术结构,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懂得身体跃起腾空是区别于前滚翻的关键。(2)技能目标:8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鱼跃前滚翻动作,30%的学生完成动作圆滑优美,具有明显的腾空过程。(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自我评价能力,提高审美和鉴赏美能力。

二、教法与学法:

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积极性评价法、分层递进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分层递进教学法,因为在教学中“鱼跃前滚翻”的腾空高度和手撑的远度,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定。比如学生的力量,技术和能力,不能统一规定,强求一致。所以本课用分层递进教学法。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自己选择练习的手段、练习的难度、练习伙伴,学生自主的练习,依据教师设计的评价标准,由学生对自己的技术水平、运动能力、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反馈及时调整练习手段、练习难度和评价标准。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本次课的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工倍的效果。

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小团体练习法、小团体评价法、自我评价法,保护与帮助法,体育游戏法。

三、学生:

本课教学对象为本校初二全体学生,结合初二学生好动、好学、兴趣广泛、模仿能力强特点,因此,在教案的总体设计上,本着求实、拓宽、探索、创新的思路来展开,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教”的重要性,又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第一课次后,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前滚翻”基本技术动作,这为本课次授课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在第一次课后已经对体育委员张凯以及4名小组长进行了辅导,他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技术动作,在课上他们能起到小老师的作用。四,教学过程 :

首先是课堂常规,做一个小游戏来活跃氛围,例如“报数成团”。这样做目的: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兴奋性。在学生情绪得到调动后,带学生做准备活动。然后做诱导练习,团身滚动,目的:为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为学习技巧做好身心准备。

准备活动做好后,接下来学习鱼跃前滚翻。学习前先做前滚翻练习8次; 要求在练习过程中两腿伸直。手撑标志线做远撑前滚翻练习8次,要求双手远撑。目的:复习已经掌握滚翻技术动作,为下面学习做好热身。

接着教师示范鱼跃前滚翻完整动作,讲解鱼跃前滚翻动作要领,及保护帮助方法。目的:让学生了解鱼跃前滚翻完整动作,教师优美示范动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接下来学生在保护帮助下自由练习鱼跃前滚翻。技术好的同学可以做跃过同伴平举的手做鱼跃前滚翻动作。要求练习者可自由调整平举手的高度和远度。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多次用语言强调学生在空中膝关节不要弯曲,以免造成运动损伤。目的:该练习内容的设计主要是为完成本课教学重点,跃过同伴平举的手,因为这样大大的增加了练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挑战自我的情绪,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后,根据自己练习情况结合教师评价,组内讨论进行自我评价,然后选择练习难度,通过练习反馈,进行自我调整。练习难度分三组,基本完成组、达标组、提高组。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巡回指导,分组后对基本完成组同学要进行重点辅导。目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力,自由组合充分的展示自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体育运动乐趣。

最后请2--3名不同类型的同学示范。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能分析动作,然后教师客观评价,并小结鱼跃前滚翻练习情况。目的:培养学生观察动作的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审美能力。

结束部分是教师领做放松操,学生模仿练习。在音乐伴奏下,师生同做。

最后教师总结讲评,归还器械,师生道别。目的:有组织的结束教学活动,逐渐恢复学生机体功能,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五,教学特色:

教师通过运用“三自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自主选择练习的手段、练习的难度、练习伙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在心理和生理上有一种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感受;激发了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身心基础。同时,学生互帮互学。小集体的共同意识、责任感得到加强,与他人的合作及人际关系得到培养,在教学中得到充分落实。“三自教学”可以说是本次课最大的教学特色。六,场地器材,预计课的效果:

篇3:鱼跃前滚翻教案免费

关键词:鱼跃前滚翻,恐惧心理,教学技巧

一、引言

鱼跃前滚翻是技巧教材中的单个较有难度性的一个动作,经多年体操课堂教学观察,约90%的学生在初学鱼跃前滚翻动作时,对身体从地面蹬跃后的腾空高位向垫子低位俯冲撑地快速前滚翻,存在本能的恐惧心理,表现为不敢用力蹬地,不敢向前摆臂,不敢做动作,即使蹬地跃起后,也往往因恐惧而扒在垫子上,或用面部撞地,或撑地时两臂僵硬,造成腕关节挫伤和撑地后没依次前滚过早屈髋,两腿向下落压屈膝撞击面部导致面部挫伤和鼻骨骨折的现象。此种状况,不仅给受创伤的学生造成了心理上压力和障碍,而且影响了其他学生,使教学过程和学习气氛趋于紧张,从而较大程度地阻碍了教学进度。所以消除学生的上述不良行为和心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提高鱼跃前滚翻教学的关键。

二、分析学生存在心理恐惧的原因

1. 身体素质、协调性差,动作具有一定的难度。

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与协调能力是学生完成技巧练习的基本条件,当动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自身条件又不能满足或无法达到自己对安全的心理需要时,学生就会产生焦虑或恐惧等心理,这些心理障碍的存在影响了学生正常地学习动作的技术。在鱼跃前滚翻的教学中,若学生具有一定的滚动基础,在滚动过程中手能控制滚动的节奏、团身圆滑,那么学习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技术就容易形成,否则教学就存在一定的难度,若教学没有针对性或是进度太快就容易造成部分学生心理恐惧,不利于动作技术的形成。

2. 学生意志品质较差,缺乏自信。

学生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因对自身素质认识不足、对动作难度过于夸大而造成缺乏信心,不敢迎难而进的情况,也会出现学习中因为失败动作的再现或看到其他学生做了危险动作而产生心理恐惧,严重地影响动作技术的正常学习。鱼跃前滚翻的动作由于要求腾空要高,撑臂要远,因此部分学生在练习时一开始就缺乏信心,再加上看到其他同学或自己做了叠腰或跌背的危险动作,于是就更加害怕练习了。这都是因为学生缺乏勇敢顽强、知难而进的意志品质。

3. 教师的片面要求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有的体育教师会对学生不分层次地按同一标准片面要求,对学得好的学生逐步提高要求,而差的学生可能会逐渐被忽视,于是部分学困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心理负担越来越重,从而产生心理恐惧。鱼跃前滚翻教学在教师的片面要求下,最容易造成许多基础差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衔接动作的各个环节,简单的练习还未完全掌握就过渡到要求更高的练习中去,这样学生就会产生焦虑的心理,随着教师要求的提高,动作难度的增加,产生恐惧心理。

4.缺缺乏乏有有力力的的保保护护与与帮帮助助措措施施。。

保护与帮助是技巧练习中十分必要的手段,有力的保护与帮助措施有助于学生尽快地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同时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身体负担,消除顾虑,增强信心。在鱼跃前滚翻的教学中由于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两手托大腿的时机、前送的力度难以把握,因此教师有可能自己承担全班学生保护与帮助的任务,这样教师可能会太辛苦而疏于保护。当然教师也可能让一些学生参与保护与帮助,但又不注意培养学生保护与帮助的能力。保护与帮助措施不足,容易造成学生在练习时缺乏安全感,从而害怕练习,产生恐惧心理。

三、避免或克服学生恐惧心理的方法

1. 熟练掌握动作技术形成的理论知识。

对于鱼跃前滚翻的教学,教师应熟练掌握鱼跃前滚翻动作形成的基本理论。应该把握好动作从易到难、腾空从低到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完成鱼跃前滚翻的教学方法。具体教学步骤应是:(1)前滚翻;(2)远撑前滚翻;(3)保护帮助下做鱼跃前滚翻;(4)跃过一定障碍物做鱼跃前滚翻;(5)独立完成动作。教学重点是:蹬地有力,鱼跃有高度和远度,团身滚动圆滑。教学难点是:屈肘团身的时机。易犯错误的动作及纠正方法主要是:(1)腾空不够,应多加做一定高度障碍的鱼跃前滚翻;(2)撑手距离太近或太远,造成叠腰或跌背,应规定距离做远撑前滚翻(画标记);(3)没有支撑、缓冲不好,应帮助体会支撑动作及屈臂缓冲动作;(4)团身不紧、滚动不好,应多做团身滚动练习。保护帮助的方法:帮助者站在练习者侧前方,在其落地时两手托大腿顺势前送。

2. 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在体育教学中,轻松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更快更主动地掌握各种技术、技能,而且能增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体会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愉悦。当然,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具有一定难度或者有一定危险性的动作时难免会有心理障碍,但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关怀、鼓励、表扬等积极的心理暗示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因此,在鱼跃前滚翻的教学中,体育教师除了认真安排练习教授技术动作外,还应该努力营造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一种学生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团结互助的和谐气氛。对有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对练习失败产生自卑情绪的学生应该给予及时的鼓励,以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对自己动作认识不足而没有信心的学生应在他们完成动作后给予表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完成的动作是有一定质量的,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动机;对缺乏安全感的学生应强调保护的力度和安全的措施,同时加以鼓励,等等。

3.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组织教学。

鱼跃前滚翻是体操中的技巧项目,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教师若采用针对性不强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很容易造成少部分心理素质差或是身体协调不好的学生产生恐惧心理,致使教学效果不佳。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即根据学生前滚翻动作质量进行分层,特别是看学生在进行前滚翻时手的控制能力与团身的好坏来进行分层。可分为好、中、差三层,然后按各层人数的多少进行分组,若人数差不多可各分一组,若好的少差的多可好、中分为一组,差的分两组,根据分组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练习。好的一层在前滚翻及远撑前滚翻的练习中过渡应快一些,重点练习放在跃过障碍做鱼跃前滚翻,强调腾空的高度及手撑垫子后屈臂缓冲团身滚动的协调一致的动作,同时可在这一层的学生中进行保护与帮助的学习,培养保护与帮助的骨干,以便协助教师进行保护与帮助;中间的一层在远撑前滚翻的练习中要加强体会直臂支撑后屈臂缓冲动作以增强手的控制能力,然后才逐步过渡到跃过障碍做鱼跃前滚翻的练习,同时要加强保护与帮助;差的一层应先强化前滚翻练习,特别加强团身滚动练习,强调手的直臂支撑过程与屈臂缓冲的时机,增强手的控制能力后,再过渡到远撑前滚翻及保护帮助下做鱼跃前滚翻。

另外,由于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同,在结束课前可重新进行分层,分层的方法一是参照练习结束时学生的学习进度;二是参照学生练习中的表现特别是对学生心理的把握,有恐惧心理的可分在差的一组或专门分成一组。再次分组的目的是便于复习课中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魏润俊.体育课中学生恐惧心理的成因及其克服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 1999, (3) :18-19.

[2]陈志山, 陈铁炎.如何消除恐惧心理[J].中国学校体育, 1999, (3) :19.

[3]王农, 杨朝霞.跳箱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 1999, (4) :33.

[4]体操教材编写组.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5]体育心理学教材编写组.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6]秦婕, 高小爱.助跳板在鱼跃前滚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 2003, 25 (5) :425.

篇4:体育说课 鱼跃前滚翻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授课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结合初中阶段学生好动、好学、兴趣广泛、模仿能力强特点,因此,在教案的总体设计上,本着求实、拓宽、探索、创新的思路来展开,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教”的重要性,又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更要关注其运动的快乐感,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其个性发展,力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成,重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好体育游戏这一非常好的教育手段,通过游戏规则要求,教师言语激励,评价反馈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实事求是,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和优秀体育道德作风。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体现体育的教育性原则。

二、教材分析:

本次课的教材主要内容是鱼跃前滚翻。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全一册教材内容。本教材它既在技能教学、身体锻炼及身体素质评价上提供具体的指导,同时又有丰富的生理健康、体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鱼跃前滚翻”属于滚翻类教材,鱼跃前滚翻是在学习前滚翻和远撑前滚翻的基础上学习的,难度较大,所以定为新授课。它的蹬、跃、撑、滚等各技术环节,同其他滚翻类动作技术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在初中滚翻类教材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学好“鱼跃前滚翻”对以后的滚翻类教材的学习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也是为以后技巧联合动作教学服务。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同济附中七年级学生,共40人,男女比例协调。他们的年龄为13岁左右,正处于青春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和挑战,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但由于他们的神经系统兴奋占优势,并极易扩散,所以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该班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比较好,同学间团结互助,集体荣誉感初步形成,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但运动技术较差。

四、教学目标:

根据上面的分析,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技术结构,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懂得身体跃起腾空是区别于前滚翻的关键。能清楚地知道如何进行保护与帮助。

2、技能目标:9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鱼跃前滚翻动作,20%的学生完成动作优美,具有明显的腾空过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团结协作并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以及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自我评价能力。教学重点: 蹬和跃的动作 教学难点:前跃和撑腰动作的结合 教法与学法:

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纠正错误法、积极性评价法; 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小团体练习法、小团体评价法。

五、教学过程:

根据认知事物的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将本课分为三个部分:

(一)准备部分包括两个内容:(10分)一是教学常规:包括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及要求,安排见习生(进行帮助与保护)

二是准备活动,包括热身操(①头部;②扩胸;③转体;④全身;⑤手腕脚踝)和游戏(喊数抱团)。这样安排一是使学生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从相对较低水平逐渐调动起来,为人体进入活动状态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并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二是旨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平时枯燥的跑步活动寓于游戏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学习动机。

(二)基本部分:安排时间30分

第一个内容是复习前滚翻技术动作,进一步巩固在滚翻技术动作中 “撑”和“滚”的衔接。时间安排5分钟。

第二个内容是学习“鱼跃前滚翻”。时间安排25分

第一步:教师进行技术动作的讲解和示范(注意队列队形和示范面:采取正面示范和侧面示范)。

第二步:由个别学生进行示范。在学生示范的同时,教师从旁进行保护与帮助,同时向其他学生讲解保护与帮助的要领及注意事项。

第三步:学生4人一小组,进行分组练习。个别学生练习的时候,其他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教师检查学生练习情况,及时纠正指导。

第四步:召集学生,指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较多错误的地方。并再次重点讲解前跃和撑腰动作衔接。(教师可以提问:如何使鱼跃前滚翻动作做得舒展优美?学生讨论)

第五步:学生再次练习。学生小组互评、选出动作优秀学生进行表演示范。

(三)放松部分: 配用轻音乐进行放松(时间安排5分)组织:学生站成四列横队。要求学生在教师提示下对颈、肩、腰、臂等部位进行放松。让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得到放松。使学生体验到上体育课的乐趣。之后,教师作出课堂小结,指出本次课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达到鼓励学生和继续提高的目的。然后布置器材回收。最后师生道别,再次拉近师生距离,养成文明礼貌习惯。

六、预计效果: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90%左右的学生能基本掌握动作要领。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5%左右,最高心率为150—160次/分,平均心率达120—130次/分。课堂效果较好。

篇5:中学体育说课稿,鱼跃前滚翻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体操——鱼跃前滚翻。

一、指导思想:

新的《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五在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主要着重于帮助学生认识运动价值,增强学生体能,提高学生情绪调控,培养和谐人际关系与良好合作精神。

二、教材分析:

鱼跃前滚翻是《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五系列2体操的基本内容,是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增强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项目。本节课将在学习了前滚翻与远撑前滚翻的基础上,初步学习鱼跃前滚翻的技术动作。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10名学生。高一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的能力和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自学自练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了解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技术结构,懂得身体跃起腾空是区别于前滚翻的关键。

(二)、技能目标:7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鱼跃前滚翻动作,25%的学生完成动作圆滑优美,具有明显的腾空过程。

(三)、情感目标:通过自我练习,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同伴间相互保护帮助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方法:

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纠正错误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

六、教学过程:

(一)、体会热身阶段:通过“鱼”的引入,使学生体会鱼跃前滚翻动作构成,并进行准备热身。(绕场跑+徒手操);

(二)、发现学习阶段:教师示范鱼跃前滚翻动作,引导学生复习前滚翻的动作,提高滚动圆滑性,并复习远撑前滚翻。

(三)、实践练习阶段:讲解鱼跃前滚翻动作和保护帮助方法,组织学生练习。纠错后再次组织学生练习,各组展示练习成果。

(四)、总结放松阶段:教师总结学习情况,带领学生放松并安排收还器材。

七、结束:

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学生的身心特征及规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指导,完成了教学,并最终达到了预定效果,提高了自我认识水平。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篇6:初中体育说课:鱼跃前滚翻说课

课的内容:鱼跃前滚翻

本课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保健指导纲要为依据,本着求实、拓宽、探索、创新的思路来展开,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教”的重要性,又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模式上,本课采用“三自”教学模式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自己选择练习的手段、练习的难度、练习伙伴,学生自主的练习,依据教师设计的评价标准,由学生对自己的技术水平、运动能力、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反馈及时调整练习手段、练习难度和评价标准。“三自”教学模式将僵化的教学分组转化成为动态的临时组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往合作机会。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不同兴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身心基础。在教学过程 中,充分运用体育游戏这一体育教育的好途径,通过游戏规则要求,教师言语激励,评价反馈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实事求是,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和优秀体育道德作风。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体现体育的教育性原则。

一、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保健》二年级教材。鱼跃前滚翻(新授);

二、教材分析:

二个教材从课的性质上看;“鱼跃前滚翻”属于滚翻类教材,“变向跑”属于跑类教材,从课的类型看,本课是一堂综合课。“鱼跃前滚翻”教材在初二教材中首次出现,虽然上过一次课,但是它难度较大,所以定为新授课,变向跑教材在小学和初中一年级教材中已经出现过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运用,所以把它定为复习教材。“鱼跃前滚翻”在本学期安排2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第二课次。变向跑教材,本学期安排0。5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次。鱼跃前滚翻是在学习前滚惫和远撑前滚翻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为以后技巧联合动作教学服务。“鱼跃前滚翻”的蹬、跃、撑、滚等各技术环节,同其他滚翻类动作技术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学好“鱼跃前滚翻”对以后的滚翻类教材的学习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初中滚翻类教材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鱼跃前滚翻”动作要点概括讲四人字:蹬、跃、撑、滚;重点:蹬、跃;难点:跃和撑腰结合。变向跑:重点在跑进过程中,快速降低重心和快速变向;难点:控制身体重心和快速变向的协调能力。经常参加“鱼跃前滚翻:和变向跑练习可提高身体柔韧、灵敏、协调素质,培养学生动作灵活,反应敏捷,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践指导作用。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邱隘实验学校初二年级,二(3)和二(4)班的男生,共40人。该两班男生特别喜欢体育活动,身体素质普遍较好,班级纪律好,集体荣誉感强,在鱼跃前滚翻第一课次后,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鱼跃前滚翻”基本技术动作,这为本课次授课打下良好基础。

四、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了解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技术结构,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懂得身体跃起腾空是区别于前滚翻的关键,理解变向跑运动在生活实践中的现实意义。

2、技能目标:8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鱼跃前滚翻动作,25%的学生完成动作圆滑优美,具有明显的腾空过程。学习变向跑提高快跑过程中控制身体,调整速度和判断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自我评价能力,通过艺术操教学,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审美和鉴赏美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

收心热身---愉悦身心阶段。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

育心强体----增智促技阶段。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积极性评价法、分层递进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小团体练习法、小团体评价法、自我评价法。恢复身心阶段。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积极性评价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

六、教学过程 :

(一)收心热身阶段1--2’

教学步骤 :

1、课堂常规

2、有效无效口令。5--6次

目的:加强组织纪律,明确教学任务。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兴奋性。组织队形(图示一:见教案)

(二)愉悦身心阶段8’

教学步骤 :

1、游戏“组着地点”3’

2、结合技巧特点: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做垫上健美操。六节,4*8拍5’

3、诱导练习:团身滚动,4次。半蹲后摆开始做兔跳练习,5次。

目的:为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为学习技巧做好身心准备。

组织队形:图示二(见教案)

(三)增智促技--育心强体阶段30’

1、鱼跃前滚翻18’

教学步骤 :

A、前滚翻练习,2次; 要求:在练习过程中两腿有伸直过程。

B、手撑标志线做远撑前滚翻练习3--4次;要求:双手远撑。

C、教师示范鱼跃前滚翻完整动作,并结合图解,归纳、诱导、讲解鱼跃前滚翻动作要领,及保护帮助方法。

D、学生在保护帮助下自由练习鱼跃前滚翻。

E、跃过同伴平举的手做鱼跃前滚翻动作并逐渐过渡到穿越呼拉圈动作。要求:根据练习者要求可自由调整平举手的高度和远度。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多次用语言强调学生在空中膝关节不要弯曲,以免造成运动损伤。

F、根据自己练习情况结合教师评价,组内讨论进行自我评价。选择练习难度,通过练习反馈,进行自我调整。练习难度分三组,基本完成组(A组)、达标组(B组)、创新提高组(C组)。

组织见图示三(见教案)。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巡回指导,分组后对基本完成组同学要进行重点辅导。

G、请2--3名不同类型的同学示范。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能分析动作,然后教师客观评价,并小结鱼跃前滚翻练习情况。

2、变向跑12’

教学步骤 :

A、反应练习:背对或面对前进方向,从不同预备姿势开始,听信号转身跑2次3’。要求:不抢跑,转身快。

B、复习各种形式的变向跑:“之”字形跑、绕圈跑、折返跑,各2次3’。要求:变向一瞬间,动作要快。

C、变向跑接力游戏。要求:遵守游戏规则,相互鼓励。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巡回指导、评价、监督。

目的:培养学生控制身体能力,培养学生快速反应,应变能力。

组织队形:见图示四(1)、(2)

(四)恢复身心阶段5’

教学步骤 :

A、教师领做放松操,学生模仿练习。1。5’

B、在音乐伴奏下,师生同做。2。5’

C、教师总结讲评,归还器械,师生道别。1’

目的:有组织的结束教学活动,逐渐恢复学生机体功能,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组织队形:图示五(见教案)

七、教学媒体:

48块小垫子、一块大垫子、录音机一台、磁带二盒、4根接力棒、20个呼拉圈、一个篮球场。

八、预计课的效果:

篇7:鱼跃前滚翻教案免费

1.设计思路

观看《鱼跃前滚翻》一课时,笔者发现本课设计了大量的组合练习。在对组合练习进行整理与思考后,可以得知本课的设计思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精心设计的。

从“鱼跃前滚翻接体操兔跳+鸭子步”到“收腹抱膝跳接鱼跃前滚翻+鸭子步(后换成弓箭步走)”,再到“跳过小垫子接鱼跃前滚翻+弓箭步(后换成蹲跳)”,最后到“收腹抱膝跳接跳过小垫子再接鱼跃前滚翻”。其中,从鸭子步、弓箭步走、蹲跳均为练习后空闲的时间里进行练习,可以看出本课能充分利用好“空隙”时间,体现出“体能的补偿性练习”、增加练习密度、有效运用上课时间的设计思路。

从与鱼跃前滚翻有关的组合练习中可以看出组合练习动作是由简单到复杂的,所需要的体能是逐渐加大的,体现了循序渐进、完整锻炼身体的设计思路;从垫子上的“三条横线”可以看出本课对学生的练习要求也是逐渐加大的,足以体现出既面向全体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思路。同时,学生在组合练习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目标,以目标引领着动作的发展变化的,体现出“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这些都是本课组合练习的优点,值得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借鉴与运用。

2.存在问题

然而,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明确设计思路和本课的优点的同时,笔者认为本节课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本课依旧关注单个技术教学,难以体现出组合练习的整体性。体育教师将若干个体育技术组合起来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关注的依旧是单个技术,未能抓住组合练习的“链接点”。从组合练习是一个完整的练习的角度进行剖析,只关注单个技术动作的练习往往会破坏组合练习的整体性,也违背了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如,本节课并没有讲清楚每一个动作之间是怎样的衔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进行串联,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等等。其实,这些“链接点”才是组合练习的关键,其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所有组合练习的整体上。当然,在一节课或者一个单元中,教师的设计也可以以某一个技术为主,其他的技术为辅,但是必需从整体的视角进行设计。如,本单元中,教师可以在前面两个课时中设计以单个技术学习为主的教学;当单个动作熟练掌握之后,设计几个课时着重以组合动作的练习为主;最后的1~2个课时以组合动作的运用为主。这样细化到本节课中,可以以鱼跃前滚翻的技术学习为主,体操兔跳、收腹抱膝跳为辅。

第二,教学组织形式较为单一,难以感受到组合练习的趣味性。本节课虽然能根据浙江省“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和实施单元教学的理念进行教学,技术教学的效果较好,但是教师的组织形式较为单一,学生的练习形式也显得单调(纵观本课,始终是教师讲解与示范后,学生分小组练习),这就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和无趣。

第三,过于注重体育技术教学,难以体验到组合练习的教育性。纵观本课,教师在教技术,学生在学技术,而在教与学的同时,教师并没有组织学生就练习要求和练习目标进行思考,以判断是否达到要求或者达到目标;没有引导学生就自身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也没有就自己和同伴的练习提出自评与互评等等。其实,体育教学需要有效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身体练习,发现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最好能深度挖掘体育技术的内涵,懂得与他人交往、合作、探讨等等,以激活学生的体育思维,学会体育学习,最终在身体练习中体验出的组合练习的教育性。

二、提高“组合练习”有效性的途径与策略

1.提出明确的目标,以目标引领着技术练习

在组合练习前,教师设计了单个动作的练习,一是复习鱼跃前滚翻,二是学习体操兔跳。这两个练习教师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表明执教教师没有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练习目标:要做到什么样的程度。这就使得少数学生在组合练习中未能完成鱼跃前滚翻而影响了整个组合练习的效果。因此,在单个练习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目标:所有学生都能做出鱼跃前滚翻和基本做出体操兔跳。这样在组合练习时就不会还停留在单个动作的复习与巩固上。总体上说,在组合练习时,能力较强的学生要设置撑到第三条线的目标,而能力较弱的学生只需要明确在原地做或者靠近第一条线完成鱼跃前滚翻动作(笔者在视频中看到倪老师有这样的教学)。教师要提出“单个动作与单个动作之间”衔接与串联的问题,注重整体组合练习目标的设置。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在难度、美观等方面要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而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分到一组进行个别辅导。

同时,笔者认为组合练习的时间、速度、难度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很大,全班学生完全可以进行不同的组合练习。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分层次、分内容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组合练习。一方面可以多设计一些学生已经掌握的技术动作,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发展与较难技术动作相关的体能,为较难技术动作的学习提供体能储备和良好的自信心,这样学生会逐渐提高练习的兴趣,对较难的技术自然而然不再担心、害怕与生疏了。另一方面,教师在设计组合练习时可以多安排一些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较难的动作,让同样的动作重复地出现,学生就会在反复地练习中,加快了体育学习的效率,降低了动作遗忘的比率,最终能掌握相应的技能。

2.创设有效的问题,将问题融合到组合练习

基于整体视角下的体育教学,其核心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与技术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问题中体验并运用技术,也就是通过有意义、有意思的问题来激活有意义、有意思的技术练习。一旦有了有效的问题情境,学生在感知技术练习的进程中,就能够意会到所学体育技术的动作方法、练习要义、运用途径以及功能等等。比如,本节课可以设计:当在走路中,突然看到前脚下有个石头(小垫子),此时怎么才能不摔倒、获得安全呢?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可以采用之前学过的鱼跃前滚翻动作来躲避危险。当鱼跃前滚翻做完后不能立刻站起来,怎么办呢?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相应的方法,可以接一个前滚翻或者侧滚翻,还可以接一个兔跳。怎么才能撑到前面第三条线呢?那就得用力蹬地与摆臂。相关的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需要教师去挖掘。当创设的问题增多后,其组合练习的方式必定会随之增多。这样学生在身体练习中会体验到技术动作的方法和技术动作的运用,自然而然地发展了体能。同时,在问题的解决中也提高了组合练习的趣味性。

3.建构完整的任务,将评价贯穿于组合练习

本课设计了4人一组的小组学习形式,主要学习过程为:A进行相关的组合练习,B观看,C抵住大体操垫,D组合练习完后做补偿性练习,依次循环练习。在视频中,学生每人练习了5次,每次均各自独自完成,对别人的动作漠不关心,同伴之间缺乏对话、沟通与交流。基于整体的视角,教师完全可以将评价贯穿于组合练习之中,学生明确了在练习过程中和练习后需要对自己和同伴的动作、表现等方面作出评价,那么学生必定要主动去观察、思考、分析、感悟和判断,最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由此,针对视频中的学生活动,体育教师要让学生弄清楚练习过程中的学习任务(修改后的学生活动)(见下表)。学生明确了在每个位置或者环节中的任务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有序的进行练习,并且给予适时的指导、帮助,使得4个人一个小组形成团结向上、积极学习的良好氛围。

篇8:前滚翻教案

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是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新课标》的需求,也是体现主体性教学的一种现代教学思想。本次课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为主要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学生在生活中的所见或亲身体验,创设情境,引出本次课的主要学习内容与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在主要内容的教学中,一改过去传统的被动教学模式,而是采用先学练、后讲解、再学练的教学方法,即课前学生对照课本文字、图解先自学,课中教师示范后先让学生学练,使学生在学练中积极思考,创新学法,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学生间相互帮助、观察、评价、探讨和改进学法意见。然后教师再讲解、讲评、解答或和学生共同探讨疑问,使学生明确所学动作的要领。最后再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升华),进行新的实践(学练)尝试,进而达到解决问题(掌握所学动作),发展个性,培养能力等目的。此教法的优点是:①、先学练,能发展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性、创造性以及相互帮助、合作的精神。②、后讲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因为他们在学练中遇到的疑难急需教师来解答和点拨,使自己尽快掌握所学动作。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将现有的经验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③、再学练,学生的疑难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动作要点也基本明确,再加上前面学练时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样掌握起动作来就容易多了,因为这时的学生既有积累的经验,又有刚获得理论指导。④、教学中能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间、师生间互动观察、探讨、评价与交流,增进了相互间的人际交往。⑤、教学过程遵循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规律。学生通过学练、思考、总结、自评与互评,充分展示了自我,发展了个性,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价值,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班级:

人数:

人(男:

人,女:

人)

时间

****年**月**日

第 周 第节

教学内容:

1、前滚翻。

2、素质练习(仰卧起坐)。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练习体验,培养学练能力。

2、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高定向

和控制能力,启发学生学会并掌握前滚翻技能。

3、培养自信、果断顽强的精神,提高对学习技巧的兴趣。

4、树立安全意识,学会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培养互观、互

学、互帮的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练习体验,培养学练能力和互观、互帮、互

学的品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自信,树立安全意识。教学难点:

学练主动性的激发,自信、安全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身心适应

(一)、集合整队,常规检查(人数、着装等)。

△△△△△△△△△ △△△△△△△△△ △△△△△△△△△ △△△△△△△△△ △△△△△△△△△

(图一)要求:

1、学生集合快速,安静、整齐。

2、教师要精神饱满,声音宏亮。

(二)、师生问好。

(三)、创设情境,引出本次课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1、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可能看到过或自己亲身发生这样的场面,就是不慎向前摔倒而把面部擦伤,严重的甚至把牙摔掉。生:回想看到过的或自身发生过的场面。

2、师:那么,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们身上,有没有一种防止发生创伤的保护方法呢? 生:尝试回答。

3、师:小结,引出本次课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有,那就是我们本次课所要学习的其中的一种---前滚翻(教师可模仿一次向前摔倒采用前滚翻自保的场景)。该动作除在生活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也是学好或参与其它运动项目的基础(例举:足球守门员鱼跃扑球,排球运动员鱼跃救球等),另外,通过前滚翻练习还可以发展身、心素质,提高定向和自控能力等。

学习目标:

1、积极主动参与练习体验,培养学练能力,学会并掌握前滚翻技能。

2、通过前滚翻练习发展身、心素质,提高定向和自控能力。

3、增强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树立安全意识,培养果断顽强等精神和对技巧的学习兴趣以及同学间互观、互帮、互学的品质。

引入: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那么在学习前还需要做什么工作?(准备活动)。

(四)、安排见习生活动内容(见情安排)。

(五)、准备活动。

1、慢跑250米。组织: 按两路纵队(女生在前,后一列按一路纵队)。教法:

教师带领绕操场进行。

2、徒手操(重点颈部运动)。组织:

按图一队形,左右一臂间隔散开。教法:

教师口令指挥并领学生分别练习。要求:

按教师口令练习,动作幅度要到位。

二、主要学习内容与步骤

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学习前滚翻→ 仰卧起坐)

(一)、学习前滚翻。

要领:

蹲撑,两腿蹬直,同时屈臂,低头,提臀,收腹,团身向前滚动。前滚时,后脑、肩、背,臀依次着垫,然后抱小腿团身成蹲撑。

前滚翻技术单线图

学习重点:

两腿蹬地,低头,团身向前滚动。学习难点:

两腿蹬地蹬直,收腹团身。

易犯错误:

1、用前额着垫。

2、两腿不能蹬地用力,身体机械地滚过去。

3、两臂撑垫不均衡,滚动时身体向一侧倾倒。

4、团身不紧。

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保护者单膝跪地于练习者体侧,一手托肩,一手压小腿帮助滚动。必要时再扶腰帮助恢复成蹲撑。

组织:

1、教师讲解、示范按图二队形进行

△△△△△△△△△ △△△△△△△△△

△△△△△△△△△ △△△△△△△△△ △△△△△△△△△

(图二)

2、学生练习,全班分男生4小组、女生2小组按图三队形顺序进行练习。

○(保护与帮助)

△→

△△△△△△△△△

(图三)教法:

1、先学练(1)、教师做前滚翻完整示范(目的是让学生在大脑中初步建立前滚翻动作的完整概念)。(2)、教师布置学练的组织方法并提出建议。

①、在学练中同学们要积极开动脑筋,想出更好的学练方法和帮助方法,尽可能的掌握好所学动作,最好能比老师做得还标准、优美。

②、希望每位同学能记住在学练中遇到的疑难,待老师来解决或我们共同探讨来解决。③、同学间要相互帮助、观察、评价,共同提高,创造好的学法。

(3)、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老师提出的建议进行学练(练习4-6次)。

(4)、教师在学生学练时不作任何评价和指导性意见(让学生自由发挥,独立或共同研究去解决),但要注意观察,特别要注意观察学生具有新异、独创的学法。

2、后讲解(1)、学生自评(学练的主动性、对动作概念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2)、教师点评小结。①、评价在学练中运用新异、独创学法的学生,并激励其他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创新更好、更新的学练法。

②、指出学生在学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解疑,明确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①引入:在学练中,同学们之所以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因为你们还没有完全明确前滚翻的动作要点,如果我们能论清以下几个问题,前滚翻的动作要点也就明确了,存在的问题也将很快被解决。

②师生共同探讨下列问题。

a、通过球与不规则物体滚动对比,哪个物体滚动圆滑(球)?为什么(它是圆的)? b、将球放在垫上,球是圆的,为什么现在不滚了(没推它或没给它力的作用)?

c、汽车两前轮若一个有气,另一个没气,在路上行驶将会怎样(向没气一侧倾倒或东倒西歪)?

d、教师蹲撑团身,问学生,老师身体的哪一部分最接近球体(头的后部到臀部的这部分)?

③师生共同小结前滚翻的动作要点。

a、球是圆的,因而易滚动,所以我们在做前滚翻时身体要尽可能的团身成球状。

b、球能向前滚动,是因为我们给它力的作用,那么我们做前滚翻时身体向前滚动的力来自两腿的蹬地,但蹬地后要迅速收腿还原成团身状。

c、造成汽车行驶时东倒西歪的原因是两前轮气体不均衡,因此我们在做前滚翻时两臂撑垫要均衡。

d、因人体头的后部到臀部部分最接近球体,在做前滚翻时头的后部要领先着垫。

(4)、教师结合示范讲解前滚翻动作要领(要突出要点)。

(5)、师生共同探讨最佳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6)、教师提供几种辅助练习的方法供学生参考(如:由蹲撑开始做蹬伸低头动作;团身前后滚动;膝夹纸等做前滚翻)

3、再学练(1)、教师建议。

①、动作掌握较好的同学要力求动作完美。

②、动作没能完全掌握的同学可结合动作要点,选择针对性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③、动作尚不能独立完成的同学,可选择一些辅助性练习,然后再进行完整练习。④、动作完全掌握的同学,可辅导、帮助动作掌握欠佳的同学。

(2)、学生再练习。

(3)、教师观察,适当时对个别学生提出指导性意见,帮助和纠错。

(4)、教师点评。

(二)、素质练习(仰卧起坐)

组织:

两两一组,相互协作,在垫上或草坪上交换进行。

教法:

1、教师结合示范简要解决动作方法。

2、教师布置练习的组织方法并提出经建议与要求。

3、学生练习(5-10次*3-4组),教师巡视,语言激励。

建议与要求:

1、同学间要团结协作,相互激励,共同完成任务。

2、每位同学要各尽所能,力争达到要求的质量和次数。

三、课的结束

1、集合,做相关部位的放松运动,感受本次课的学习体验。

2、教师总评。

3、布置收拾器材。

4、师生道别。

注:

1、所需器材:技巧垫8床。

2、场地布置:西半操场,东西向,南北一字排开。

上一篇:爱护校园环境作文400字下一篇:机关干部竞岗演说材料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