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体育《后滚翻》教学设计

2024-04-16

四年级体育《后滚翻》教学设计(通用14篇)

篇1:四年级体育《后滚翻》教学设计

四年级前滚翻小学体育教学设计

一、课的构思

本节课选择前滚翻为主要教学内容,对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等各项身体素质有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课堂上,教师营造出一个轻松、自由、快乐的学习环境,适当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在练习中积极思考、亲身实践,与同伴共同探讨相互探讨解决问题,从而更深刻的掌握技术动作,同时增强了学生之间情感,教师在教学的同时渗入“团结协作、友爱互助”学会鼓励同伴等优良的品德,让学生在课堂中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技巧是小学三至四年级体育教学的主要教材内容之一,比一二年级滚动与滚翻教材提高了动作的难度。通过技巧练习能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良好的效果。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个性活泼、思维反应敏捷,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并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乐于向同伴展示技术动作。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与同伴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但由于心理因素的原因,该阶段的学生也有自我约束能力差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要求和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我确定为以下三个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前滚翻及一些体操术语。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前滚翻的动作技术及要领。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认识自己身体素质上的`不足,培养同学互相帮助情感,感受课堂中的挑战与喜悦,喜欢体育爱上体育课。

社会适应: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信心,学会尊重并听取别人意见,互帮互学,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前后左右滚动和前滚翻的基本动作难点:团身紧,方向正,滚动圆滑

六、教学方法

1、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通过分解练习,完整练习,使学生逐步学习动作。

3、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获得自信。

4、教师巡回指导,个别纠正,发挥体育尖子生的带头作用配合老师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七、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活跃氛围

2、基础学习,人人参与

3、齐心协力,共同进步

4、展示空间,亮我风采

5、快乐体育,放松身心

振兴小学技巧课教案

篇2:四年级体育《后滚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前滚翻接球、迎面接力

准备部分是课的开始阶段,首先我用一个传接球的游戏吸引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的集中到课堂上来,然后通过一套“球”操让学生做热身活动,并且可以使学生尽快地熟悉球性,这一安排也紧扣本课的主题。

基本部分是课的`核心。前滚翻接球时机的掌握是本节课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是这样设计教案的。第一步我让大家复习前滚翻,在复习的基础上,尽量让学生丰富想象,再创新一些滚翻的动作,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第二步在熟悉球性和复习前滚翻后,进行前滚翻接球的教学,我先让学生自己学习体会,自己动脑感悟;然后指名学生出来做示范,并让大家认真看,相互评,找出优点提出不足;学生示范出现的普遍错误,我认为就是这节课的难点,针对难点解决办法是:我先做正确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概念。然后两人一组练习纠正,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第三步对于掌握好的同学,他们除了学会老师教的抛球方法外,还可以继续发挥想像力,让自己创造出更新更好的抛球、接球的方法和时机。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教师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新”精神一直贯穿始终,同时学生也一直处于发现的喜悦和乐于表现的冲动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创造出了一些教师都没有想到的抛球、接球的好方法。这是课改精神的体现。

这也是本课的亮点之一。

游戏是迎面接力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奔跑能力,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习激情达到高潮。

结束部分让学生听一段音乐并跟着音乐做放松练习,舒缓情绪,结束教学。

篇3:四年级体育《后滚翻》教学设计

课后评课中,本以为他们不太精通体育教学,评课就是走过场而已。但是他们却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如数学教师注重问题的逻辑关系,语文教师对教师的语言,课堂结构的铺垫等十分关注……起初笔者还不是十分在意他们的建议,只是处于礼貌地应付着。可是,接下来一位语文教师的发言,让笔者直到现在都还记忆犹新。“刘老师,能与你探讨几个问题吗?”“在过渡到新课时能不能这样?”“学生做错动作时,等一会纠正行不行?”“游戏的内容需不需要调整一下?”“结尾部分要是这样可能会更好?”在追问中,笔者得到了成长,此处将追问与反思撰稿如下:

追问一:学习新知识时用问题过渡好还是不好?

笔者的课堂中每个版块设置相对独立,看课者一看就知道笔者的下一步要做什么,特别是准备活动和教学内容之间缺乏有效的连续性。她建议以情境设置为载体,通过增加设疑、追问,把问题抛给学生,学生自然会带着问题去思考,进入到教学环节,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反思:过渡衔接,巧追问,水到渠成

听了这一番话,笔者很疑惑,把平时的教学情境像放电影一样在脑中呈现。的确,我们进行教学环节间的过渡,多数都是“同学们下面我们做一下准备活动”;“接下来我们学习前滚翻”;“仔细看老师的示范”……每一环节都是接下来做什么。

该教师建议笔者要注重各环节之间的过渡,该如何是好呢?在她的帮助下对教学设计进行了润色。

第二次教学实录如下:课始,教师头戴刺猬头饰出场。学生笑,称呼笔者“刺猬老师”。老师惊讶、佯装:“啊,你们都认识?今天‘刺猬老师’要带着你们这些小刺猬到森林里玩,高兴吗?”进入准备活动(音乐):“孩子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叫声?”“你们瞧那边还有大象呢。”……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音乐停了,教师追问:“孩子们在森林里玩得高兴吗?”“不过,小刺猬在森林里玩,有时是很危险的呦!”“对,森林里有狮子、老虎,太可怕了。”“当小刺猬遇到危险的时候,它该怎么办呢?”“我知道,它会缩成一团。”学生争先恐后地说着,有的学生还迫不及待地模仿着小刺猬,低头,双手抱膝。教师及时捕捉信息,请出做得较形象的学生表演。接着继续创境追问:“当小刺猬缩成一团后,老虎狮子就拿它没办法啦,这时小刺猬就会一个接一个的滚跑了。”“对,小刺猬很聪明的。”“那你知道小刺猬是怎么滚的吗?”“老师,我、我……”学生模仿动作(有的向后滚,有的横向滚……)。这时教师话锋一转:“孩子们,小刺猬一开始也是这样滚的,但是刺猬的爸爸告诉他们,‘孩子们,这样滚是错误的,应该这样(教师示范)’”。“刺猬爸爸的动作做得怎么样?”学生鼓掌。“想学吗?”……

通过创设有效情境,依托情境为载体加以巧妙地追问,从导入到教学,过渡自然,不断激发学生思考,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自然就能放开手脚,并会结合已有的经验大胆地想象,思维在探索中不断升级,达到了从要他学到自己主动学的境界。

追问二:学生练习时间能不能再增加一些?

体育教学确实有它的特点,但在教学理念方面和其它学科是相通的,教学中教师不妨汲取其他学科的教学经验,可以让学生进行分小组合作,把时间和舞台充分让给学生,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动作。不一定要什么动作都讲得透,让学生只剩下模仿了。

反思:教学现场,分主导,收放自如

教学中教师应该留点“骨头”给学生自己啃,这样才能品尝出体育的真正味道。于是第二次上课时,笔者对教学环节进行了调整:(承接导入部分,刺猬爸爸完成前滚翻动作)……“想试一试吗?”看到教师如此轻松地完成,每个学生都想自己试试(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尝试、交流、讨论)(课堂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动作:头顶着地,滚翻时方向把握不好,翻滚中分腿,翻过去站不起来……)。老师:“通过尝试,你有什么体会?你觉得在滚翻的时候,哪一环节最重要?”让学生举手回答,然后针对问题集体交流,尽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说,不足的地方教师及时补充、纠正。并根据需要适时示范,再让学生练习。

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这是新教学设计的最大亮点,改变了以往学生“被练习”的模式,采用了“曲线式教学”,教学中教师没有把动作要领全盘托出,而是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学生经历“看一看,试一试,练一练,帮一帮,评一评”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学习模仿,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在探索中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挑战意识。

追问三:游戏动作需不需要渗透教学内容?

课堂中“闯关游戏”,虽然课堂氛围很好,但也只是表面上的热闹。游戏中缺乏前滚翻教学内容的元素,动作安排不合理,缺乏针对性,不能紧密地联系课堂,实属“万能游戏”。要求在游戏中需要加入“前滚翻动作”,并要求学生游戏时不但要考虑速度,更要注重完成动作的质量。让学生不单纯地为游戏而游戏,带着任务去玩,在玩中学习,巩固动作,学生学习积极性将会得到良好的保持。

反思:游戏环节,变常规,有的放矢

在第二次教学中,笔者把“闯关”游戏的动作进行了调整,把原先让学生跨越障碍物,改为“前滚翻过沼泽地”。学生边玩,边练习,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动作,既满足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心理需求,也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追问四:结束部分激发学生带着求知欲望走出课堂是不是更好?

课堂总结是各科课堂教学均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堂总结较文化课来说过于模式化,缺乏艺术性,对学生的启迪性明显不够,仅靠两句表扬无法保持学生不断进取的动力。

反思:总结部分,唤思考,艺无止境

篇4:四年级体育《后滚翻》教学设计

【关键词】体育教学 ; 前滚翻 ; 体育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176-02

初中体育《前滚翻》教学内容为远撑前滚翻,在义务教育的体育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小学体育前滚翻教学的拓展,为后面的鱼跃前滚翻教学奠定基础。这一动作技巧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强学生肢体柔韧性和协调性,让初中生感受到身体失去平衡时滚翻技术对人的保护功能,下面以本人教学实录展开案例分析及反思。

一、《前滚翻》案例设计要求

前滚翻是体育基础技能之一,其被列入初中体育教学中,体现了该技能对于学生强身健体,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指导价值。在本案例设计时,务必做到以下几点,方可能够辅助达到预设的体育教学目标。

1.树立科学的课堂教学理念

体育教学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设计并执行体育课堂教学,必须首先树立科学的体育教学理念[1]。课堂设计,必须遵循“学生为主体,健康为主题”的价值指向,要以互动教学为课堂内容学习及交流的主要渠道,积极利用教师的主导角色,尽可能让学生在自由、民主、活泼、有趣的学习氛围中,达到课堂预设目标。

2.确立适当的课堂教学目标

在设计教学案例时,科学、层次化、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保证学生学而有趣、学而有惑的前提条件。要坚持以“团结、竞争、有趣、高效”为课堂教学主旋律,保证学生在竞赛中激进、激进中成长。

3.明晰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前滚翻》课堂内容设计时,我首先将前滚翻的技术动作分解开来,确定这些分解动作的学习与完成,可以辅助整体课堂内容的完成。这些分解动作分别为:低头、蹬腿、屈臂、提臀等,并将此作为本课中学习的重点。

在执行这些分解动作时,关键是对于分解动作的理解要到位,动作幅度与标准度要符合预定要求,故确定本课教学的难点为:低头幅度的切当;蹬地力度的达标;着地部位把控;身体紧缩程度。

二、教情学情的充分把握

虽然从某种程度来看,本节授课内容难度不大,但是如果不注重課前对于文本内容的深刻研读,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学习能力的把控,必然会降低课堂授课的整体效率。因此,通过论证,确定以下情况为课前关注点。

1.文本内容把握

在体育课标中,前滚翻技术动作是目标设置基础动作。新课标要求在活动设计时,要贴近中学生实际,既要做到层次分明,又要做到活泼有趣,更要达到课堂有效。《前滚翻》活动设计既要尊重个体发展规律,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更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升。与此同时,教师须注重体育课的特殊性质,做好保健工作,避免学生出现运动伤害。

2.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年龄层次相对集中14岁到16岁之间。可以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青春期转折带来了身体的迅速发育,从心理上来看:喜欢刺激、挑战,对于新鲜的事物充满兴趣,有强烈表现欲望;他们渴望得到认可又十分敏感,害怕失败,有时自卑。而从授课基础上来看,学生具备一定的前滚翻根基,基础性的动作要求学生已经熟悉,但是尚不熟练。他们对于课堂的新颖度期待值很高,不喜欢枯燥无聊的课堂。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必须新颖多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

三、采取情境化教学模式突破重难点

1.导入阶段

教师首先利用游戏来与学生达成互动,激发学生对本节课授课内容的兴趣度。教师用多媒体或音乐相配合,模拟动物园情境。引导学生在音乐中,积极利用肢体模仿各种动物的不同动作,以使得学生能够充分热身,并调动、活跃课堂气氛。

2.演示阶段

教师在多媒体打出不同运动中的前滚翻图片,抽取个别同学进行体验式模仿,教师要在跟前做好保护性工作。其后,教师通过讲授动作分解,并演示前滚翻基本动作要领,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同时出示口诀,要求学生背诵并深入体会。尤其要把握好关键点的规范性,如重点:蹬地时用力,团身紧;难点:撑蹬有机统一,曲臂缓冲。

3.演练阶段

教师播放“我是特种兵”音乐,演示画面,或者播放我是特种兵视频片段,营造特殊的、有浓烈趣味的演练氛围。设定特定简易任务,让学生模拟特种兵训练和执行任务,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品质,培养学生“不抛弃、不放弃”的优秀精神。

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质差异,按需求将学生分为“四人战斗小组”;要求学生在背诵口诀的前提下,进行自主体验,体验形式可以分为个体体验形式、二人合作体验形式、小组合作体验形式。不过教师可以提倡至少两人以上的合作体验,设定一人或多人体验,另指定一名学生为安全负责人员。小组成员相互协作保护和帮助,单跪垫旁,一手扶背,一手托臀,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发挥“学-练-思”结合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不断锻炼其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2]。然后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动作技巧,学生自我评价,亦可进行多人相互评价。教师巡视进行个别化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强调安全问题和动作技巧。

4.展示阶段

要求小组将具有代表性的,或进步较大的伙伴作为代表进行小组训练成果展示。邀请其他小组或组内成员进行激励性评价,教师则负责综合性评价、点拨和纠错,对于在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可重点演练,或者在反复示范前提下,解决学习重点和疑难点。

5.竞赛检验

教师通过组织小组竞赛来达到检验学生训练成果、激励其素质提升的双重目标。规则要求——通过小组展示,各组选拔出1-2名优秀代表进行小组间评比,可以邀请校内领导或者其他权威人士进行现场点评,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评。教师要通过竞赛能够提高学生体育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挖掘初中生体育潜力,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检验。

四、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作为体育活动的中心,运用分组展示成果和教师及时评价的方式,有效突破了前滚翻的教学重难点,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学生通过观看同伴与教师的动作,提高了观察能力和自我纠错能力,竞赛法开发了体育特长生的潜质。不足是受课时限制,对存在运动障碍和恐惧心理的学生关注不够,却让偏胖和胆小的学生失去参赛的信心,今后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将分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赖天德.体师女生双杠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动作的教学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1(10)28-31.

[2]体育保健学编写组.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90:194-198.

篇5:二年级体育前后滚翻教案设计

《前后滚动》水平一体育教学案例设计

宜昌点军区点军小学:汪华萍

一、教学设想:

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一堂课有一个精彩的开始这堂课将成功了一半,所以我在课的开始部分穿插音乐和开火车的游戏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激情和热身的目的,并能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各种游泳方法与姿势,再利用游泳的方法来活动各个关节已达到在学习中不受损伤的目的。在学习主教材时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学习,而是以一个小魔术引入课堂为什么球跑了而长方形的原地不动了,孩子们动脑筋想,再让学生发挥想象怎样让自己在垫子上滚动起来,先让学生进行自由滚动练习,再引出学习主题。这样一来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能轻松获得知识掌握动作,学生在自己的体验中获取知识比老师死板硬套的讲解学习要更容易掌握些,游戏环节的设计我采用一物多用的原则,利用主教材用过的垫子做春种秋收游戏。

二、教材分析:

前后滚动是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一的教学内容,这是让学生初步接触前后滚动的知识,为今后的前滚翻、后滚翻等打好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比较差,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也不会长久。所以在学习时教学内容一定要合理按排。二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模仿力、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勇于竞争、自我表现欲强他拥有这些心理特点,但是体能较弱,个体间存在身体条件、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想要整节课学生精神饱满、持久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就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探究法、竞赛法、评价法等等多种手段,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以有效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探究式的学习,90%的学生通过用器材的反复练习学生能简单说出前后滚动的动作方法和步骤。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90%可以掌握前后滚动的动作,培养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平衡和协调灵敏等素质。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积极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团身紧,滚动要圆滑。

教学难点: 团身紧,肩部、背部、腰部腹部用力均衡协调。

六、教法: 1.情景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技术动作,培养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2.讲解示范: 教师的讲解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3.积极评价: 组织学生互帮互助,建立和谐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七、学法 :观察法、尝试法、比较法、竞赛法、展示法、评价法

八、教学内容:前后滚动 游戏:春种秋收

九、教具准备:一人一垫、录音机一台

十、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常规活动、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合理安排见习生。

2、学生做火车开起来的游戏。这个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激情和热身目的。(组织:一条蛇形队形)

3、听音乐利用游泳姿势活动各个关节。(组织:四列横队)

设计意图:可以促使孩子们通过各个途径去了解和掌握课外体育知识,同时达到关节活动目的为学习下面知识做好准备

(二)基本部分 A、前后滚动

1、(玩个小魔术,内力让圆球跑了而不能让长方形跑起来)教师提问:为什么球跑了而长方形的原地不动了,怎样才能让自己在垫子滚动起来?

2、学生观看,教师边讲解边做示范动作。学生集体练习,老师观看指导。指明展示其他学生评价。

3、加大难度,学生听哨声有节奏的前后滚动。分组展示,其他小组评价找优缺点,再练习。

4、课堂延伸,让学生在掌握前后滚动后,在鼓励学生做后滚翻练习。老师指导奖励。设计意图:我用小魔术让学生在大脑里有个映像什么样子才能滚动,学生再发挥想象自己怎样才能滚动起来,再在引出学习主题。这样一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把自己方法的和老师的方法做比较哪种方法能前后滚动更好些,让学生在的体验中获取知识。这种设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组织:四列横队)B、游戏:春种秋收

游戏准备:

1、把场地上画4道跑道,每道跑道上摆四床垫子纵向排列,各垫子之间相距3米远。在每组起跑线前放一个篮筐,篮筐里装有四粒种子。

2、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4组,分别站在预备线后。

游戏方法:教师发出信号后,每组第一人迅速取出篮筐里的一粒种子,快速跑至第一个垫子上种子播种在内。迅速种第一个、第二个再跑回来击第二个人的手掌。第二个同学再收,依次进行。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采用一物多用的原则,利用主教材用过的垫子来做游戏。这个设计可以让孩子们上下肢都能得以锻炼,在游戏中我还设计了奖品落入谁家这样把课再次推向高潮并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兴趣。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组织:四路纵队)

(三)结束部分

1、听音乐学生跟老师一起做放松练习。

2、集合,评价奖励本节的学习效果。

3、师生再见!

4、归还器材!

设计意图:孩子们经过一节课体育活动,身心都比较疲劳。为让孩子们身心得 以放松能有一个良好的情绪进入下一节课的学习,我在本节课要结束的时候请 同学们听着舒心音乐跟着老师做放松练习,让孩子身心得以放松。

十一、教学密度

练习密度:40%---45%

练习心率:90次/分钟---100次/分钟

十二、教学反思

体操技能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特意提出要培养小学生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在现代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在于指导学生“学”,要把教会学生掌握身体锻炼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作为归宿,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快乐中尽情地学与练。

本课以前后滚翻为主教材,以教学竟赛为辅助教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活用”、“乐用”,使学生的柔韧能力得到发展。本课的设计,通过导趣和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同时寓环保教育于课堂,把课堂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大胆尝试乐于表现:课中我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尝试、去发现、去解决问题,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渗透到知其意、明其利、乐其趣的自主性活动中去。由于我让学生体验先前后左右滚动,再循序渐进练习前后滚翻,再知识拓展前滚翻站立,学生们的动作没有了统一,显得步调不一致,感觉有点乱,但学生们练习的比较认真,而且积极性较高,所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主体引导激发情趣:由教师直观演示动作方法,学生模仿练习,逐渐加深难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认真练习。

三、开开心心玩游戏:为了让学生上下肢得到协调发展,我特意设计《暴雨来了快收粮食》的游戏,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游戏带的乐趣、启发学生参加游戏的兴趣,达到娱乐与健康的目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发展。更好的促进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四、稳定情绪恢复身心:最后的我让学生听着美妙的音乐,作者舒展的放松操不仅消除了疲劳,还让学生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达到学生爱体育,想学好体育的目的。

这堂课我还深刻地认识到,要做好一位体育教师不但要有满腔的热情,更要关注每一个孩子,保护他们的自尊,要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孩子们点点滴滴进步。随时留意在特殊群体的行为变化,并能够机动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活动场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把课堂真正建设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乐园。还要给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机会,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十三、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湖北省 学校:宜昌市点军区点军小学 姓名:汪华萍

篇6:二年级体育《前滚翻》的教学反思

前滚翻是技巧基础动作,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所以学好前滚翻是很重要的。而前滚翻动作对初学者来说,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在学习中教师一定要认真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并做好保护帮助,以免发生危险。

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是“蹲撑,两手撑垫,同时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向前滚动。前滚时,枕骨、肩、背、臀部依次触垫。

在教学生练习前滚翻时发现有些同学会产生侧倒,产生侧倒的原因,第一:有些老师认为:双脚蹬地力量小,提不起臀部,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不足以推动身体前滚;我认为首先是身体的低头,含胸、提臀,然后才是双脚的发力。如果做到了屈臂、低头,双脚稍一用力蹬地,就能完成身体的向前滚动,所以说:“双脚蹬地力量小,提不起臀部,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不足以推动身体前滚”之说是不能成立的。第二,有些老师认为“双脚蹬地后,身体重心移至双臂时,手臂软弱无力,无瞬间撑直过程,导致上体低头含胸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只能使头顶触垫而导致侧倒”;我也认为欠妥,在翻滚过程中,手臂的`支撑是屈臂支撑,故无“瞬间撑直”之说,而“使头顶触垫”的原因是没有含胸低头造成的。

因此我认为,造成侧倒的原因,主要是双手屈臂撑垫时,没有撑住,造成身体没有稳固的支撑,因而双脚发不上力,因此形成侧倒。解决的方法有三种:

第一:加强上肢的力量练习。如做立卧撑、举哑铃、俯卧撑、引体向上等等。

第二:面对墙体站立,双手屈臂撑墙,使身体稍前倾,双手推墙,使身体直立。反复练习,体会双手用力的动作。

篇7:四年级体育《后滚翻》教学设计

二年级这个单元的课程内容是“前滚翻”,这个技术动作是小学体育的重点教材,每个水平阶段都安排不同的教学目标及相应的教学内容。今天二一班的前滚翻的.课,由于时间比较紧,导致密度大,在讲授部分,时间关系,教师讲的不够具体,重难点只是一带而过。前滚翻的着垫动作及方法没有交代清楚,导致学生练习时出现以下几点错误:

1、一部分学生在滚动时整个胸露出来,造成翻滚不过的技术性错误。这是由于翻滚时没有含胸,没有低头而产生的。于是我结合教学难点,运用简单的方式进行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引起质的变化。我举例说:假如同样向前推一个篮球和一块方砖,哪个会滚动?学生深思后纷纷举手回答。归纳学生的见解为:篮球会向前滚动,由于篮球是圆形的,接触地面比较小,所以很快向前滚动,而方砖是接触地面较多,所以很难向前滚动。接着我指出,我们学习前滚翻的动作要领跟篮球滚动一样,把身体贴紧大腿和低头。身体成篮球形姿势。接着我又进行示范、学生练习。通过结合示范练习与改进,学生对这项技术的掌握率达85%以上。

2、我发现在“后脑触垫”这个教学难点解决上不够到位,体育学习对于低段学生来说,只有老师有效的引导,学生不断尝试,才会让学生所发现。几次练习都发现学生的脚蹬地力度不够,致使很多学生头顶触垫而不能向前翻滚,也容易造成安全问题;于是我及时发现后进行纠正,但也是老师急急忙忙归纳出来,并不是学生经过尝试、比较发现的。致使游戏部分学生还是有些没有改正过来。

篇8:四年级体育《后滚翻》教学设计

一、“任务递进”教学的主要理念

所谓任务递进教学, 就是教师在课时教学总学习目标的统领下, 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的学习目标, 并把每一个小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细化为一项项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任务”, 通过完成这些小的“任务”来最终达成总的学习目标。其依据的基本理念、与学习目标和教材难度的关系表述如下:

(一) 任务是起点和目标的连接

所谓目标, 是想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所谓学习目标, 则是学生通过学习想要达到的境界或者目的。在体育课中, 学习目标应该是学生心中想要 (或者是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而期望学生) 通过各种辅助练习、专项练习等一系列的身体练习后达成的技能掌握、知识理解和综合应用等方面的目的。学习目标是清晰的, 是一个点;如果目标是多层次的, 那么就是多个点。

任务是对学习目标的具体化, 是为了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而设置各种辅助练习、专项练习的有机组合, 这样的组合是以“任务”的形式出现, 是每一位教师都根据学情的不同和学习目标的不同, 选择的能够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最适合的教学内容, 其设置的主动性在教师的手中。其基本的设置要点有两个, 其一, 任务应该是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其二, 任务应该是学生喜欢参与的内容。与学习目标的点状特性不同, 任务, 特别是递进的任务是线状的, 多个递进的任务串接起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目标。

(二) 递进是循序渐进原则的体现

循序渐进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 这和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是逐渐发展有关, 也和体育锻炼中运动量、运动密度需要渐次增加有关, 正是基于这个基本的原则, 才有了“任务递进”这一组织形式的思考和尝试。

1. 任务递进体现目标的循序渐进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达成学习目标, 我们通常会将一个大的学习目标分解成学段目标、学年目标、学习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在每一节体育中, 也会将课时目标分解成不同环节的不同小小目标, 通过不断地达成小目标来完成大的学习目标。所以, 任务递进和学习目标的递进是相对应的, 不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而是有机的结合体, 任务递进体现的就是目标的递进。

2. 任务递进体现难度的循序渐进

通常一个课时中, 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分不同层次的, 这种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设置是因为学习难度的增加而确定的。因而, 作为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任务”在教师的设置中也是必须体现出学习难度的循序渐进的。就三年级学习前滚翻这个技能来说, 高质量完成前滚翻动作难度最大, 团身动作明显基本能够完成前滚翻动作次之, 有团身动作基本能够滚翻再次之, 借助斜坡基本能够完成前滚翻动作再次之, 不考虑着垫部位基本做出滚翻动作最易。相对应的, 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特点, 由易到难, 形成5~6个学习目标, 然后根据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基本能力, 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 设置出从易到难的不同“学习任务”。

(三) 任务递进是分层教学的基础

“任务递进”是组织所有的学生从同一起点出发, 通过渐进的学习任务, 在完成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后, 达成不同层次的目标。这样的教学组织, 适合中低段 (水平一和水平二) 的学生, 因为这些学生缺乏对自己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清晰认识, 如果让学生“过于自主”地进行目标学习, 则不能够在分层学习中较为合适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极易造成“眼高手低”的情形, 导致教师教学的反复。就这个意义来说, 可以说任务递进是分层教学 (或目标教学) 的基础, 任务设置合理、组织过程顺利的“任务递进”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较为成熟的学习判断力, 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迅速地根据学习材料和个人能力定位自己的学习目标, 从而让“分层教学” (或目标教学) 在小学高段 (水平三) 以上的水平段的尝试和落实成为一种可能。

二、“任务递进”教学的基本构想

“任务递进”教学能否取得成功, 关键在于“任务”的设计。在设计“任务”时, 要仔细分析教材的难度特点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和认知特点等差异, 综合这两点之后, 设置出针对不同学习难度的, 有不同学习目标达成要求的“任务”, 以便能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自身的努力下完成任务。“任务”在教学实践中的基本构思:

(一) 任务要吸引学生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被激发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 所以, 在“任务递进”教学中任务的确定和选择一定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只有任务吸引了学生, 学生才能够投入足够多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到学习和练习中。

(二) 任务要有递进性

一个具有递进性的任务应该是系统的, 不是单个的, 递进性的任务在总的任务和小任务之间必须要有有机的联系, 关注各个任务之间知识点和技术要领的承接;递进性的任务还应该是有层次的, 学生存在着差异, 因此在任务设计的时候也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将任务分为不同的层次,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次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都能够有所收获, 在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成就感的同时, 进一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

(三) 任务要可操作

“任务递进”教学中的每一个任务都必须是明确, 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和需要达到的目标, 这样学生的学习、练习、探究才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感。反之, 如果任务是含糊不清或者是模棱两可的, 学生就无法清晰地读懂教师的要求, 弄清自己学习的目标, “任务递进”就成为了一句虚言。

三、“任务递进”教学的操作过程

在“任务递进”教学中, 任务的设计、任务的布置、任务的落实和完成情况的评价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以下以水平二 (三年级) 前滚翻教材的教学为例, 谈谈“任务递进”教学在实践中的操作。

(一) 预设任务:依据学情递进设计

学生的差异是千差万别, 从体育教学实践来看, 学生的差异主要由自身体质、技术技能、知识水平、认知风格以及兴趣特长等因素决定。由于这些因素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是综合性地表现出来的, 并且存在着一些共性, 所以在体育教学中, 笔者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体育成绩等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 然后设计出学生在前滚翻学习中 (新授课) 具有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

1. 学习目标一:

了解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知道后脑、肩、背、臀依次过垫的顺序, 明白团身的重要性, 能够大胆地进行前滚翻的尝试。对应的比较简单的学习任务:在同伴的帮助指导下, 敢于完成3~5个前滚翻动作 (可以有时向侧方滚翻) , 得到同伴的表扬2~3次。

2. 学习目标二:

着垫部位正确, 借助斜坡, 能够完成滚翻, 允许斜着身体侧翻。对应的一般难度的学习任务:借助斜坡完成3~5个前滚翻, 每次都能够用后脑着垫, 至少得到小组长的表扬1次。

3. 学习目标三:

借助斜坡, 能够顺利完成滚翻, 在滚翻的过程中, 能够做出团身动作。对应的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在下巴下和腹部夹上纸片完成3~5个前滚翻, 在滚翻中不掉落, 至少得到小组长的表扬2次。

4. 学习目标四:

能够在平地上顺利完成前滚翻动作, 能够有明显的团身动作。对应的较难程度的学习任务:在教师的面前展示, 得到教师“大拇指”的评价。

这样的学习任务设计, 虽然不能够做到“一个学生一个目标”, 但是也应该做到“一个层次的学生一个合适的目标”。给予了学生合适的目标和合适的学习任务, 学生就能够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 教师也能够依照这个目标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行观察和检测。

(二) 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任务

任务不是一次性地全部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应该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而逐一出示的,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需要有一种情境来作为烘托, 因为合适的情境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也能够让任务的出现变得自然与顺畅。

在教学中, 笔者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采用“小刺猬学本领” (有时采用“小猴子学滚翻”) 这种具有童趣的话题, 让学生扮演此类小动物, 以“争做星级小刺猬”作为口号与奋斗目标, 引导“小刺猬” (学生) 在教师讲解并示范前滚翻后, 初步体验并学习前滚翻。经过几次练习后, 就引导全体“小刺猬”进入第一个环节“争做一星小刺猬”——要求完成的任务就是比较简单的学习任务:了解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知道后脑、肩、背、臀依次过垫的顺序;明白团身的重要性, 能够大胆地进行前滚翻的尝试。只要学生完成了任务, 就授予一星级的荣誉称号, 之后依次去完成“二星级任务” (一般难度) 、“三星任务” (中等难度) 、“四星任务” (较难程度) , 体现出学习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三) 展开探索, 落实任务突出主体

展开探索的过程, 是逐一落实任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首先应该布置好一个场地, 就前滚翻的学习来说, 可以将场地设置在一个地势平缓又具有一些小斜坡的地方。其次需要把握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 尽量让学生自主地去选择任务, 允许学生不从“一星任务”开始, 但是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从最简单的任务开始尝试, 这不仅仅是让学生体验更多的成功, 更重要地是三年级的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去体验和尝试, 更能够完整地建立起前滚翻动作的概念。这样的操作,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 又不缺乏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学生展开探索, 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把握好“度”:不让学生好高骛远, 一开始就选择过于难的学习任务。同时要突出一个“导”:当学生不能够完成任务的时候, 教师一定要给予引导, 让学生明白自己不能完成任务的原因是什么, 是着垫部位不正确, 还是不懂怎么去团身, 或者是心中存在着胆怯的心理, 然后针对性地进行再次努力, 争取完成任务。在做到上述两点之后, 教师还要努力要做到“广”:视野要广, 看到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前滚翻任务完成中的情况;辅导的面也要广,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受益。

(四) 完成任务, 培养技能提高体能

在学生充分地尝试后, 学生必定能够完成至少是“一星”的任务, 因为这个任务在设计的时候就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有了几乎全部学生完成“一星任务”的基础, 学生就不会在学习中感受过多的失败和失落了, 对于完成一星任务的学生来说, 他们明白了前滚翻动作的基本要领, 尝试了前滚翻的动作, 为这个动作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对于完成二星三星任务的学生, 他们体验到了运动的快乐, 建立起了前滚翻动作的整体印象, 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对于完成四星任务的学生, 他们体会到的是成功的喜悦与自豪。在四个星级任务的探索中, 学生没有失败者;在整个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五) 评价任务, 激发学生继续努力

体育新课程提出“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在“任务递进”的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着眼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而不能只简单地关注他 (她) 们的完成任务情况, 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表现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更要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真正发挥评价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比如评价学生的大胆尝试、评价学生的不怕失败、评价学生的着垫部位很正确、评价学生的团身动作很漂亮等等。在“任务递进”的教学中, 特别要发挥组员和小组长的评价功能, 在同伴的肯定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得到愉悦的感受。

这样的评价在完成任务之后需要,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需要, 只有这样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即时的、及时的评价, 才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在不停地关注他, 关心他, 才能够不断地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地去学习和探究, 从而提高每一位学生技能学习的有效性, 提高每一次“任务递进”教学的有效性。

(六) 汇总归纳, 沉淀经验积累财富

所谓的汇总归纳, 指的是教师在每一次“任务递进”教学组织后, 都应该对教学的成与败进行一个自我的评价与反思。回头再看看自己在“任务递进”教学组织的过程中, 任务分层和设计是否合理、科学;任务的布置, 情境的营造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接受能力;任务的完成过程中, 是否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和需要调整之处。这些思考与自我评定, 沉淀下来就是巨大的财富。这些财富和宝贵经验, 能够成为自己今后教学的生动案例, 还能够为自己每一学年的论文撰写积累丰富的素材。

四、“任务递进”教学的注意点

(一) 注意任务完成过程中难度的调整

任务的难度是教师根据现在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以往教学中的经验积累设计的, 是预设性的, 而教学实际是在不断变化的, 有时教师自认为科学合理的任务设计, 在学习中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预设和实践甚至可能会脱节。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进行必要的调整, 如果任务难度偏大, 就适当降低一个星级, 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如果任务偏易, 那么还可以再增加一个最高难度的等级, 让学生有再次学习、再次拼搏的目标。

(二) 注意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表现

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学中, 收集来自学生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一些表现, 或积极的、或消极的, 都应该加以观察, 及时处理。对于那些具有积极因素的表现, 教师还应该在所有任务完成之后, 重点提出表扬。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 体育学习中完成任务很重要, 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也是被教师所关注和重视的。

篇9:浅谈体育教学中团身前滚翻教学

关键词:中学体育;前滚翻;教学

团身前滚翻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基础动作,从每个学龄段看,前滚翻这一基础动作对身体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一技术原理遵循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及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的规律,能促进对各类动作进行学习、了解。因此,教师首先应遵循体育课教学基本原则;其次,学会合理运用体育课教学的方法。

一、练习前滚翻的目的意义

练习前滚翻主要是为了在生活当中遇到突发事件时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由于受地球引力的作用,人在高处落下时有一定冲击力,高度越高冲击力越大,冲击力越大势必给身体造成的伤害也就越大。为了减缓或减少冲击力,要把垂直向下的冲击力减缓下来就要分散这个力,人从高处落下或跳下时首先屈腿缓冲以减小冲击力对自己身体的伤害,如果还是不能完全消除伤害的话就要靠分散冲击力,也就是滚动方法来分散冲击力,減少地面对自己的伤害。这是分散垂直冲击力,也可以分散横向冲击力,如踢足球时被绊倒后的自我保护也要团身滚动,不团身是滚动不起来的,要不然冲击力直接反弹到自己身体,势必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二、团身前滚翻的动作做法

由蹲撑开始,两手体前撑地(两手间的距离约为肩宽),两脚蹬低(腿伸直),同时提臀、屈臂、低头、重心前移,使头后部—背—腰—臀部依次着地向前滚动。当背部着地时屈膝团身,上体迅速紧靠大腿(初学者也可以抱小腿),向前滚动经蹲撑起立。

三、团身前滚翻的教学

1.做前后滚翻动作,体会身体依次接触地面团身滚动的感觉。

2.分腿蹲立,手撑前,反复做分腿、提臀、低头动作练习。

3.在斜面上,由高处向低处做前滚翻,以增加滚翻的动力。(根据学生技术掌握的提高,可减少斜面的角度,角度在10°~20°为最易。)

4.在熟练掌握前滚翻的动作后,可以采用连续前滚翻、滚翻接力、滚翻起立接迎面抛来的球、原地转体后做滚翻等方法,以提高学生兴趣和能力。

保护与帮助:保护者单膝跪于学生侧前方,一手托肩,当滚翻至臀部着地时,两手顺势推其背部帮助成蹲立。

四、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易犯错误:

(1)前滚翻时,头顶先着地或背部直接着地。

(2)下肢蹬伸不充分或臀部抬起的幅度较小。

(3)团身过早,动作不够伸展。

2.纠正方法:

(1)加强前后滚翻练习,体会身体依次着地的感觉。学生练习时,教师语言提示“低头”。

(2)加强分腿蹲立,手撑前,做“提臀—低头”动作练习。

(3)练习时教师语言提示“下肢充分蹬伸”。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北宋镇实验学校)

篇10:四年级体育《后滚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起立,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础上的一个组合技巧,连接的动作是交叉转体180度。这内容是新授内容,学会交叉转体180度是关键。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90%以上学生掌握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接后滚翻起立动作,30%左右学生能独立、较 连贯地完成动作;

2、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平衡素质,提高滚翻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悟技巧与技巧之间可以通过一些简单动作组合起来,组合后的动作更具有观赏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学情分析

我校五年级学生都学习过前、后滚翻,而且动作掌握教好。只要学好交叉转体180度就没问题。所以在学习这一动作过程中我们将着重对学生进行交叉转体180度新授再进行动作的组合。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起立这一教学内容的特点是要连续完成两次翻滚,采用多次练习后学生会身体不舒服,会产生厌学现象,对以后的教学不利。因此,本课我要从学生学的快乐、学生学的有效(即练习次数少些的,但同样掌握的很快)为基准。

本课是学习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起立第一课时,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情景教学(整堂课围绕雏鹰行动这一主题开展活动)来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目标。

在课的准备部分,利用到北京奥运赛场观看奥运比赛,模仿运动动作作为准备活动,激发学生的兴奋情绪。

在课的主要部分,一方面通过录象观看教师示范的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接后滚翻起立动作,通过慢镜头播放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接后滚翻起立动作过程,学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交叉的时间、团身的样子、蹲转的方向和高度,这一表象形成对学生帮助是很的,解决了现场示范多次,讲了多次也没看准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学习主要内容的过程中,由于前滚翻和后滚翻都是已经学过的内容,而前滚翻后的两腿交叉转体180度是新的内容,因此对于这里我采用了分解练习,先自主练习两腿交叉转体180度,再进行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度起立练习,最后练习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起立动作。

在提高动作技术、巩固动作上,我采用男女PK赛和观看自己和同学的练习录像,让学生在快乐笑声中了解自己的、同学的动作情况。紧接着反复练习,教师指导,达到提高动作技术、巩固动作的目的。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交叉、转体

篇11:四年级体育《后滚翻》教学设计

三年级体育《前滚翻障碍跑》教案

学习

目标、知道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并乐于反复练习。

2、通过学练,初步掌握前滚翻的动作方法,发展学生柔韧、灵敏、协调等素质。

3、通过学练,能体验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体操垫若干张,海绵球若干个,移动音箱一台

学习

内容

、前滚翻

2、障碍跑游戏

重点

难点

重点:低头团身

难点:滚动圆滑

教学流程

课堂导入--热身操--辅助练习--前滚翻教学--教师示范讲解--引出保护与帮助--学生在保护与帮助下夹球练习--读口诀练习---三线评价,控制团身练习---平垫练习----身体素质练习--放松总结--布置家庭作业---收拾器材

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准备

部分

通过课堂常规培养学生纪律意识。

通过不同形式的热身操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活动学生的关节,为课的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一、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

师生问好

安排见习生

4、宣布上课内容

二、准备部分

、热身操

、集合整队

、向学生问好

3、安排见习生,安全教育

4、宣布课的内容

、讲解原地练习

2、组织学生有序的开展热身

3、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集合整队

2、向老师问好

3、仔细听老师讲解

1、认真听老师讲解

2、积极参与热身

3、互相加油鼓励

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基本

部分

激发学生上课热情,通过蹲撑石头剪刀布游戏,任学生体会两手撑垫,双脚蹬地用力

前后抱膝滚动,快速反应抢球,为前滚翻团身教学打下基础,并活跃课堂

利用斜坡目的在于加快滚动速度,更好完成前滚翻

夹球练习目的让学生在滚动中低头,更好的完成前滚翻

目的在于让学生牢记动作要领,更好的完成前滚翻

三线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控制团身,并自评与互评

发展学生下肢力量

一、前滚翻辅助练习游戏:

、石头剪刀布

方法:前滚翻蹬撑准备姿势,两同伴对面蹬撑,脚下做石头剪刀布,输的同学做低头抱膝团身的动作。

2、前后抱膝滚动,快速反应抢球

方法:坐在垫子,抱膝前后抱膝滚动,后肩倒垫,听信号迅速蹬地起来抢球。

二、前滚翻教学、前滚翻动作要领:蹲撑,两手与肩同宽体前撑垫,两腿蹬地,重心前移,头、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屈膝收腿,两手抱住小腿,团身向前滚动成蹲立,亮相

2、保护与帮助:单膝跪于练习者一侧,一手压练习者头,一手压小腿,必要时扶腰、背,帮助练习者完成前滚翻

3、利用斜坡,在保护与帮助下夹球练习,要求后脑勺碰垫,夹的球不能落地

4、读口诀练习前滚翻

一蹲二撑三低头,前移蹬地球滚动

5、三线评价,控制团身

6、平垫练习前滚翻

7、小组展示

三、课课练:

、障碍跑

2、找朋友游戏

1、教师讲解两个游戏规则

2、组织学生游戏

、教师示范前滚翻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同时提问学生:老师是脑门还是后脑勺碰垫

3、找学生尝试性练习,同时引出保护与帮助

组织学生在斜坡上练习

要求:脖子夹球练习,后脑勺碰垫,同伴护与帮助

5、组织学生读口诀练习前滚翻:一蹲二撑三低头,前移蹬地球滚动

6、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拍摄视频纠错

7、利用三线练习,帮助学生控制团身,并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

8、组织学生平垫练习前滚翻

9、组织展示,并及时给予评价

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以及安全教育

2、组织练习、学生认真听讲游戏规则

2、积极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学生认真听讲观看老师示范

2、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老师示范

3、积极主动尝试体验前滚翻动作

4、学会保护与帮助方法

5、小组探讨,在斜坡上,同伴保护与帮助下夹球前滚翻练习

6、读口诀要领进行练习

7、三线练习:学会自评与互评,积极给予同伴评

8、平垫上练习前滚翻

9、小组展示

、认真听讲

2、积极参与练习

结束

部分

让学生放松身心

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回顾动作要领,学会综合评价自己与别人、情景放松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

3、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互评和总评

4、布置家庭作业

5、宣布下课,收拾器材、组织学生学生放松身心,消除疲劳

2、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跟着老师的语言提示,随着音乐跟老师一起放松,充分放松身心

2、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

3、积极完成家庭作业

4、帮老师一起归还体育器材

预计

负荷

平均心率120-130次/分

预计练习密度50%-55%

课后

反思

篇12:体育课后滚翻的教案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本教材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坚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自由练习、合作学习、探讨学习等教学手段为理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勇敢、团结协作的品质,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打下基础。同时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滚翻动作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学习内容。五至六年级的技巧教材,保持了低、中年级的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与学的各个层面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现在组合动作练习增加了空间和方向的变化,动作结构复杂了,难度增加了,还强调了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这一年龄段学生活泼好动,有较强求知欲。大多数学生自信心强,但有时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可能会产生恐惧和紧张心理,并会影响自己的动作品质。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初步学习后滚翻动作,70%左右的学生在同伴或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动作,30%左右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动作,个别学困生独立或在帮助下完成后滚翻成跪撑动作。

技能目标:让学生在初步学会动作的同时学会保护帮助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同伴和老师面前展示自我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臀、腰、背、颈、后脑依次着垫向后滚动

难点:后倒后双手迅速至肩了翻掌

教学过程

★ 课后反思

★ 课后反思万能模板

★ 英语课后反思

★ 高中地理课后反思

★ 音乐课后反思

★ 大班课后反思

★ 课后教学反思

★ 课后教学反思

★ 文天祥课后反思

篇13:对三年级后滚翻教学的探析及对策

关键词:三年级,后滚翻教学,反掌贴肩

一、三年级后滚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后滚翻是三年级上学期技巧单元的教材, 共有五学时, 四学时的规定教学, 一学时的自主安排。 单元技能评定:能熟练完成后滚翻成蹲撑是优秀, 能完成后滚翻成蹲撑是良好, 能基本完成后滚翻是及格。 根据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一书的单元目标及课时安排, 我在学校三年级六个班级进行认真有序的教学实验, 结果四次课后每个班仅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能基本掌握, 达到优秀的仅有十分之一, 究其原因, 不得其解, 和同事谈及此事, 他们也有同样的困惑。 再看公开课抽到这样教材的教师很为难, 想方设法地提前练习, 到课上学生还是很难完成任务, 认真总结分析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 课程的延续性没有得到落实, 按照教学计划安排, 二年级上学期学习的前滚翻, 共有4个学时的教学。 我调查了所带的六个班, 只有两个班级的学生说学过前滚翻, 其他班级根本就没有听说过, 是教师没教还是学生忘了? 专职体育教师严重不足, 代课教师每学期都有很大变化, 导致学习内容前后连贯性缺失。 没有任何滚翻基础开始就学习后滚翻, 肯定是有困难的, 这也是无法完成后滚翻教学任务的原因之一。 必须利用一两次课时进行前滚翻的复习, 再学习后滚翻才能得心应手。

(二) 教材难度较大, 课时量安排不足。 后滚翻教材对八九岁的三年级孩子来说的有难度, 总共安排了4+1课时。 分析其技术难度:蹲撑后倒、翻掌贴肩, 着垫推手、团身滚动四个环节缺一不可, 环环紧扣。 这四个环节都要在团紧身体的条件下完成, 对八九岁的孩子来说连续完整地做好难度的确很大。 八九岁的孩子反向运动的空间感受比较差, 向后一倒, 就没有了方向感, 手、脚、身体动作全变形了。 针对实际情况, 我增加了两个学时教学, 对关键的反掌贴肩专门设计了一次课, 巩固强化动作为推手滚动奠定基础, 接着对学生进行分类, 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用了六次课, 仍有六分之一的学生要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才完成。

(三) 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能下降, 协调性、柔韧性差。 和年龄大的老教师谈到此事, 他们也有同样的困惑, 原来三四节课能教完的教学内容, 现在五六次课仍教不会;以前的学生像个小皮猴, 身体灵活协调, 什么都不怕;现在的孩子动作缓慢僵硬, 柔韧性差, 胖墩多胆子又小, 稍微有难度的动作就不敢做;部分孩子不能吃苦, 遇到困难就退缩。 老师一再鼓励、帮助、好说歹说才能勉强做。 学生体质下降是全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 造成今天这种状况, 一线体育教师有责任有义务, 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 我们在思考, 在行动。

二、对策

(一) 重组课时计划。 针对实际情况, 首先增加了两个学时, 由原来的五学时变成六学时, 再留一学时的机动。 首先利用1-2次课进行前滚翻的复习, 让学生先感受前团身滚动, 体会滚翻过程中的身体感受。 知道成圆球才能滚得快, 滚翻的动力来自蹬地后到和着垫推手。 再对后滚翻的关键动作反掌贴肩、着垫推手专门设计了一次课, 为下面推手滚动奠定基础。再进行完整动作学习, 坡垫上的后滚翻, 平垫上的后滚翻、直线后滚翻, 最后复习巩固1课时。 目标实现在85%以上。

( 二) 改进教法, 设计对策: 后滚翻的教学重点是翻掌贴肩、着垫推手、团身滚动。 难点是动作连贯协调, 滚成直线。 1.在解决重点的教学环节, 我先让学生徒手练习、在垫子上练习翻掌贴肩、团身滚动。 2.把动作编成口角, 一蹬二贴三低头, 快速滚翻身似球, 两手贴肩及时推, 推垫并脚成蹲撑, 指挥边说边做, 学生在反复的练习和纠正下逐步掌握动作, 形成动作定形。 3.利用垫子进行斜坡后滚翻, 降低难度, 帮助学生滚动,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4.通过在膝盖和胸之间夹海绵块的练习, 达到团身紧的目的。 5.在练习中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技术动作掌握较好的同学在平垫上练习后滚翻, 技术动作掌握稍慢的学生继续借助斜坡进行滚动, 激励弱势群体。 6.在学生基本掌握动作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巩固提高动作, 逐步加快蹬地后倒的速度, 着垫推手有力是完成后滚翻的动力源泉。通过学生的实践由分解到完整, 环环紧扣, 水到渠成。7.为了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我设计了小刺猬遇到大灰狼团身自卫、 小刺猬跳跳跳等情景有意识地练习学生的低头团身紧, 并组织小组竞赛、 擂台赛给优秀的学生送上自己真心的笑脸, 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 也激发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 复杂的动作技术在他们一次次积极主动的练习比较中逐步提高和完善。

(三) 发挥保护帮助在技巧教学中的作用。 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 我都安排了保护帮助的环节。 先教会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保护帮助的方法;再通过两人一组, 四人一组的合作学习, 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身体验帮助同伴的那份责任, 同时感受到同伴的帮助带来的成功体验。 保护帮助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恐惧心理, 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 相互信任, 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 体育来源于生活, 又用于生活, 把体育生活化, 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之中感受生活中的体育对人们的重要性, 从而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篇14:四年级体育《后滚翻》教学设计

关键词:滚翻类体育游戏;趣味性;示范

一、什么是滚翻类体育游戏

通常的滚翻,指的就是在特定制作的体育垫子上,双手撑地,全身下蹲,头部低向胸口,双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滚去。这是前滚翻,还有后滚翻,以及侧翻。后滚翻的动作要领与前滚翻截然相反,在做后滚翻时,首先是坐在垫子上双脚用力往后甩,后滚后双膝着地,头部向上抬起。侧滚翻又分为滚翻和侧手翻,侧滚翻名副其实就是让小孩子在垫子上滚来滚去即可,侧手翻的难度相对比较大一些,我们以左脚为例,首先左脚抬起,中心后压,右脚用力,双手撑地,双脚打圆,完成一次动作。

二、滚翻类体育游戏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在本文中我们着重讨论前滚翻,因为前滚翻的实用性强,容易掌握动作要领,适用于大多数突发状况。比如,小学一二年级正是孩子调皮捣蛋的时期,小孩子之间难免推推嚷嚷,在下楼梯的时候极容易向前扑倒。如果孩子能够在体育课上学好前滚翻,则有可能会救孩子一命。又如,大型广场或人群密集的地方,遇到突发状况,被人挟持、绊倒时,顺势向前翻滚,逃生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这就是滚翻的科学性。前文的话题有点沉重,那么接下来我们探讨滚翻的趣味性。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们骨骼尚未发育完全,体育课时在垫子上翻滚来翻滚去可以舒展筋骨,对孩子身体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帮助。滚翻随了孩子爱玩的天性,让小孩子在垫子上滚翻就等于和小孩子一起做游戏,一起开心。

只有老师先在垫子上成功地示范,孩子们才可以大胆地滚翻,这和小孩子怕黑但是有大人的陪伴就会有安全感是一个道理。虽然,有些孩子在家日常玩耍的时候就已经会滚翻了,但是真正做起合格动作还是需要老师的悉心指导。不排除有些孩子会对这样的动作感到害怕,这也就需要老师在体育教学中耐心的开导。总而言之,“游戏体育”要给孩子一个表现自我、突破自我的平台,让孩子在体育课上学得开心、玩得愉快,身体得到锻炼,心智的开发是小学体育滚翻类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吴芳.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3.

(作者单位 江苏省江阴市北漍中心小学)

上一篇:浅谈对公共关系的认识下一篇:消防安全整改通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