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体育前滚翻教案

2024-05-13

免费体育前滚翻教案(共13篇)

篇1:免费体育前滚翻教案

前滚翻和后滚翻体育教案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知道体操动作术语

学习内容:贴大饼

前滚翻和后滚翻 学习步骤: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1.教师组织游戏<贴大饼>.邀请学生对以前游戏进行总结.2.教师进行点评并组织游戏的队形.3.教师巡回指导.随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学生活动:1.积极的总结以前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2.认真听教师的点评,知道游戏中应该注意的地方以便更好的完成游戏.3.进行游戏.组

织:以圆形进行游戏.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

点:改进滚翻的动作

点: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熟练性

教师活动:1.邀请学生为同学们做示范动作。并进行点评

2.讲解动作的要领并进行示范。

3.组织学生进行滚翻练习。

4.组织学生进行前后滚翻的练习。及时的进行小结指出存在的问题。继续练习。

学生活动:1.大胆、踊跃为同学们展示动作。

2.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并进一步的掌握技术动作要领。

3.进行滚翻练习时要注意两腿的夹紧和团身要紧。

4.认真的进行前后滚翻的练习。在教师小结后继续练习。

织:

场地器材:

课后小结:1.在做练习的时候,同学的团身不够,通过在团身的滚动以求动作的改善.2.在练习中有分腿的现象,通过在两膝之间夹一张纸解决这个问题.3.在做后滚翻时同学们的推手动作不明显通过倒肩和推掌的辅助练习来提高推掌的作用

篇2:免费体育前滚翻教案

教材内容

1、前滚翻;  2、投掷:轻物投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前滚翻和多种轻物投准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模仿前滚翻和投掷轻物的基本方法。使95%左右的学生初步学会前滚翻的团身动作和多种轻物投准的基本方法,提高投掷的准确性,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模仿和游戏练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活泼、上进、刻苦、善思、团结友爱等优秀品质。

过程

教学内容

组织

教法

次数

强度

小目标及要求

准备部分

6’

一、常规

二、创设情景:

1)游动物园:模仿动物(走、跳、跑、滚动等)

2)模仿动物游戏:

1、由四列横队成双圆形队形

2、双圆形

1、整队

2、配乐进场成双圆形队形

3、师生共习动物走等

4、师生共习动物游戏

1

1

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

活泼、快乐

基本部分

31’

一、前滚翻

(为学生提供创新空间和时间)

动作要领儿歌:

两手前撑垫前蹲,

低头团身向前滚,

像球滚过稳站起,

动作要领牢记心。

保护与帮助:

单跪垫旁,一手扶背,一手托殿。

思想教育儿歌:

两人一组齐练习,

互相帮助增友谊,

运动安全请注意,

为国锻炼从我起。

二、课中舞:

《小白船》

三、多种方法投准:

1)侧身投:

面对投准物  两脚要站稳

瞄准向前投  看谁办法多

2)正面抛投:

3)各种方法(自创)投准

4)评价:如何才能投得准?

谁投的方法又多双准?

双圆形队形

双圆形队形

一、前后滚动:

1、复习;

2、2人一组自练;

3、“你做我学,我做你评价”。

二、前滚翻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一蹲二低三团身”

2)学生初步尝试,对比评价,纠正错误。

3)学生边练习边念儿歌(统一练习)

4)思想教育和运动保健教育

5)配乐自由练习,注意保护与帮助

6)短评

三《小白船》课中舞

师生同习

四、投掷:

1)示范、讲解启发学生思考

2)分组练习

3)发展个性,改变条件练习

4)激励评价,自选练习

5-7

8-9

5-7

1

5-6

6

2-3

“团身似球”

重点:低头团身

兴趣高昂,积极主动

结束部分

3’

放松舞蹈

双圆形队形逐渐向中心靠拢

1、师生配乐练习

2、教师小结

3、收回器材

放松活泼、体现民族气息

场地设计

器材:小垫子40块;体操垫1块;竹圈8个;跳高架8个;羽毛球100只;录音机1台

负荷预计

平均心率:110--120次

最高心率:150次/分;

篇3:免费体育前滚翻教案

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及《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技巧模块远撑前滚翻的第一次课,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 他们的身体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在心理上渴望求新、求异、求趣, 但又怕危险, 既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与肯定, 又缺少一定的自信心。而且该阶段的学生学习兴奋点分散, 不喜欢单调的课, 所以在教学设计时, 要力求场地新颖、器材颜色亮丽、练习方式变化多样, 技能学习循序渐进。

三、教材分析

本课以远撑前滚翻为主教材, 该教材在整个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小学教学内容前滚翻的延伸和中学教学内容鱼跃前滚翻的基础。通过本课的学习, 为鱼跃前滚翻的教学打下基础,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的惧怕心理。另外, 针对初中生喜欢竞争的特点, 结合主材进行素质练习比赛, 营造有序、活跃的教学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 并在比赛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流程

游戏 (喊数抱团) →自编垫上操 (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 →蹲撑运动→蹬撑运动→低头望月 (直腿前滚翻) →远撑前滚翻动作练习 (高向低练习及规定手远撑距离的一组练习) →检测 (学生展示) →拓展练习 (过障碍远撑前滚翻练习) →“课课练” (尝试蹲撑跳、蹲撑跳接力) →放松→讲评、回收器材。

点评:

本课的教材内容是七年级的远撑前滚翻, 这是承上启下的一个教材内容, 如果掌握得好, 就为后面的鱼跃前滚翻的学习打一个良好的基础。本课从教学设计来看, 严格按照《课标》以“目标统领内容”的指导要求,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也符合技能形成的规律。在学习目标的定位上紧紧抓住了“行为、条件、标准”三要素。整个课堂教学较好体现了江干区域教学的指导思想, 即“体质与心理和谐发展, 体能与技能和谐提高”的要求。

以下几点值得肯定:一是课堂主线条明确清晰。本节课的难点是“屈臂缓冲与低头团身的衔接”。教师从课的开始部分安排了蹲撑、蹬撑运动、直腿前滚翻, 到基本部分安排了从高向低滚翻的一组单个动作的练习策略, 层次清晰、由浅入深, 让学生不断挑战自我, 发展了学生“蹬摆结合”能力和滚翻能力。同时, 增强了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现自我的自信心;结束部分还安排了蹲撑跳接力的练习和比赛等, 都在围绕难点这个主线条展开, 教学思路清晰。

二是课的流程安排比较合理, 有复习教材的练习, 复习有重点、有具体要求, 有新授教材的学习和练习, 还有检测环节和拓展练习, 最后还为学生讲解、示范了生活应用, 不仅体现了教材的应用价值, 同时较好地体现了课堂教学“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和谐统一”的要求。

三是利用小组合作形式上课, 改变与丰富学练形式, 在提高课堂练习密度的同时, 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意识, 以及学习的主体性, 这也是体育课程教育人、发展人的价值所在, 也是体育课教学呈现生命的活力。

建议:浙江省从2015年开始, 对常态体育课提出“开始有队列、准备兼体能、教材3个1 (1个动作学习、1个组合练习、1个围绕该动作的游戏或比赛) 、精讲且多练、复习成环型、放松系列化和安全组织佳”的“7个1”要求。按这个常态课的标准来看, 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如, 开始部分的队列练习, 可以在喊数抱团游戏前加入四列队形变两列, 再到一列的练习会更好;再如, 在基本部分中, “教材3个1”中单个动作的学习策略比较丰富, 但“围绕单个动作的组合练习”稍缺乏, 如可以“远撑前滚翻+前滚翻, 远撑前滚翻+远撑前滚翻;远撑前滚翻+燕式平衡、远撑前滚翻+蹲跳起”等选择1~2个组合练习, 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让学生自觉学习, 不断挑战自己, 并提高课的运动负荷, 在不同条件下复习远撑前滚翻的同时, 发展体能与滚翻能力, 提升课的教学效益。

在“围绕该动作的1个游戏或比赛”环节, 可以结合素质练习, 如, 学生做完远撑前滚翻后, 可以在返回时采用双脚跳、单脚跳、快速跑等进行接力游戏或比赛。当然无论在“组合练习”, 还是“游戏或比赛”环节, 教师的评价与指导都应该指向本课的教学重点与主教材内容的学习。

点评人:莫豪庆 (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 310020)

执教感受:

巧用技能迁移, 促进技巧教学

技巧是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技巧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对场地器材条件要求不高, 是广大中学生喜欢和易于开展的运动项目。

笔者通过执教王汉军老师的水平四 (七年级) 《技巧:远撑前滚翻》教案, 深深地体会到王老师在深入解读技巧教材的同时, 巧妙地运用技能迁移理论, 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 培养了学生练习技巧的兴趣, 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一、巧用类比

本课紧紧围绕滚翻这一主题, 通过准备部分的“坐垫不倒翁”, 到基本部分的“复习前滚翻”、“学习远撑前滚翻”, 到“课课练”环节的“蹬撑跳接力”, 四个环节环环相扣, 技术动作的类比性强, 学生在掌握前一种技能后会对后一种技能的学习和应用产生明显的影响, 为快速掌握或熟悉下一个技能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如, “不倒翁”是让学生充分体会滚翻时低头团身紧的动作要求;“前滚翻”则要求学生“一蹲、二撑、三低头, 团身滚动像圆球”, 要求学生团身后要像“圆球”一样;“远撑前滚翻”是“蹲地远撑缓屈臂, 低头、滚动、团身快”, 在要求学生团身“像圆球”的基础上, 结合屈臂缓冲实现“滚动快”的练习要求;“课课练”则对学生的蹬地远撑动作做了进一步的强化。虽然随着教学进程的发展, 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由于各环节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自主地进行着正迁移, 学习起来不会感到吃力, 并且由于易于掌握, 学生自信心得到提升, 学习的热情高涨。

二、逐层递进

技能迁移理论认为, 在运动技能学习中, 只有知识技能得到巩固和清晰时, 才可能实现技能的迁移。这个特点在主教材部分的学习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在复习掌握前滚翻的基础上, 在学习“远撑前滚翻”环节, 王老师采用了“高向低—高向低0.5m—高向低0.6m—高向低0.7m—过障碍远撑前滚翻”的教学设计, 这四种练习, 技能要求在结构上高度相似, 每次都是在前一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一点难度, 学生在达成第一个目标的同时很自然地会向下一个目标迈进, 技能的迁移发生是顺向地、自然地。同时这也符合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泛化─分化─巩固”规律。

三、情境转移

在“课课练”环节, 安排了“蹲撑跳接力”的小游戏, 要求学生通过蹬地与远撑动作, 实现在垫子间的蹬撑爬行。在主教材“远撑前滚翻”的教学中, 教学的重点就是“蹬地与撑垫技术”, 教师创设蹬撑跳接力的教学情境, 变换练习方法, 目的是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策略与概念应用于其他情境中, 提高练习者的概括水平, 从而做到对未来情境的顺向迁移。

四、两点建议

1. 保护与帮助缺乏

众所周知, 技巧类的教学与训练离不开保护与帮助, 保护与帮助也是技巧类项目的重要内容, 它不仅是预防伤害事故的重要安全措施, 也是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迅速掌握动作的重要手段。纵观王老师这节课, 除了在“课课练”环节提到了“注意保护与帮助”的字眼, 对于如何开展保护与帮助则是语焉不详。在“复习前滚翻”和“远撑前滚翻”的学习中, 对于教师对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如何开展有效地保护与帮助更是只字未提。不得不说, 这是该教案的遗憾之处, 一旦在教学中发生伤害事故, 会给学生在今后的技巧学习中留下深刻的负面影响。

2. 未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课标》中提出应根据学生年龄层次、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的差异, 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 进行分层教学, 更好地从学生的运动基础、兴趣特点出发来实施体育教学, 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学习得到发展和提高。在本节课中, 教师虽然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层次递进, 如, “从高到低”的距离的不断加大, 到最后实现成功的“过障碍做远撑前滚翻”。但是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却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 也没有为之采取明确的教学措施。为此笔者将教学目标调整为“全体学生能够实现从高向低0.7m做远撑前滚翻, 85%的学生能够实现过障碍做远撑前滚翻。”通过这样的调整, 在一般要求的基础上, 针对部分体育学困生, 实行因材施教, 区别对待。

五、题后话

本次教案试讲, 囿于时间关系, 没有进行更多的试讲体验, 对于教案设计的精彩之处感悟不足, 尤其是几点建议, 更是班门弄斧, 一家之言, 权且抛砖引玉, 更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篇4:免费体育前滚翻教案

【关键词】体育教学 ; 前滚翻 ; 体育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176-02

初中体育《前滚翻》教学内容为远撑前滚翻,在义务教育的体育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小学体育前滚翻教学的拓展,为后面的鱼跃前滚翻教学奠定基础。这一动作技巧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强学生肢体柔韧性和协调性,让初中生感受到身体失去平衡时滚翻技术对人的保护功能,下面以本人教学实录展开案例分析及反思。

一、《前滚翻》案例设计要求

前滚翻是体育基础技能之一,其被列入初中体育教学中,体现了该技能对于学生强身健体,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指导价值。在本案例设计时,务必做到以下几点,方可能够辅助达到预设的体育教学目标。

1.树立科学的课堂教学理念

体育教学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设计并执行体育课堂教学,必须首先树立科学的体育教学理念[1]。课堂设计,必须遵循“学生为主体,健康为主题”的价值指向,要以互动教学为课堂内容学习及交流的主要渠道,积极利用教师的主导角色,尽可能让学生在自由、民主、活泼、有趣的学习氛围中,达到课堂预设目标。

2.确立适当的课堂教学目标

在设计教学案例时,科学、层次化、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保证学生学而有趣、学而有惑的前提条件。要坚持以“团结、竞争、有趣、高效”为课堂教学主旋律,保证学生在竞赛中激进、激进中成长。

3.明晰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前滚翻》课堂内容设计时,我首先将前滚翻的技术动作分解开来,确定这些分解动作的学习与完成,可以辅助整体课堂内容的完成。这些分解动作分别为:低头、蹬腿、屈臂、提臀等,并将此作为本课中学习的重点。

在执行这些分解动作时,关键是对于分解动作的理解要到位,动作幅度与标准度要符合预定要求,故确定本课教学的难点为:低头幅度的切当;蹬地力度的达标;着地部位把控;身体紧缩程度。

二、教情学情的充分把握

虽然从某种程度来看,本节授课内容难度不大,但是如果不注重課前对于文本内容的深刻研读,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学习能力的把控,必然会降低课堂授课的整体效率。因此,通过论证,确定以下情况为课前关注点。

1.文本内容把握

在体育课标中,前滚翻技术动作是目标设置基础动作。新课标要求在活动设计时,要贴近中学生实际,既要做到层次分明,又要做到活泼有趣,更要达到课堂有效。《前滚翻》活动设计既要尊重个体发展规律,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更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升。与此同时,教师须注重体育课的特殊性质,做好保健工作,避免学生出现运动伤害。

2.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年龄层次相对集中14岁到16岁之间。可以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青春期转折带来了身体的迅速发育,从心理上来看:喜欢刺激、挑战,对于新鲜的事物充满兴趣,有强烈表现欲望;他们渴望得到认可又十分敏感,害怕失败,有时自卑。而从授课基础上来看,学生具备一定的前滚翻根基,基础性的动作要求学生已经熟悉,但是尚不熟练。他们对于课堂的新颖度期待值很高,不喜欢枯燥无聊的课堂。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必须新颖多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

三、采取情境化教学模式突破重难点

1.导入阶段

教师首先利用游戏来与学生达成互动,激发学生对本节课授课内容的兴趣度。教师用多媒体或音乐相配合,模拟动物园情境。引导学生在音乐中,积极利用肢体模仿各种动物的不同动作,以使得学生能够充分热身,并调动、活跃课堂气氛。

2.演示阶段

教师在多媒体打出不同运动中的前滚翻图片,抽取个别同学进行体验式模仿,教师要在跟前做好保护性工作。其后,教师通过讲授动作分解,并演示前滚翻基本动作要领,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同时出示口诀,要求学生背诵并深入体会。尤其要把握好关键点的规范性,如重点:蹬地时用力,团身紧;难点:撑蹬有机统一,曲臂缓冲。

3.演练阶段

教师播放“我是特种兵”音乐,演示画面,或者播放我是特种兵视频片段,营造特殊的、有浓烈趣味的演练氛围。设定特定简易任务,让学生模拟特种兵训练和执行任务,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品质,培养学生“不抛弃、不放弃”的优秀精神。

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质差异,按需求将学生分为“四人战斗小组”;要求学生在背诵口诀的前提下,进行自主体验,体验形式可以分为个体体验形式、二人合作体验形式、小组合作体验形式。不过教师可以提倡至少两人以上的合作体验,设定一人或多人体验,另指定一名学生为安全负责人员。小组成员相互协作保护和帮助,单跪垫旁,一手扶背,一手托臀,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发挥“学-练-思”结合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不断锻炼其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2]。然后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动作技巧,学生自我评价,亦可进行多人相互评价。教师巡视进行个别化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强调安全问题和动作技巧。

4.展示阶段

要求小组将具有代表性的,或进步较大的伙伴作为代表进行小组训练成果展示。邀请其他小组或组内成员进行激励性评价,教师则负责综合性评价、点拨和纠错,对于在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可重点演练,或者在反复示范前提下,解决学习重点和疑难点。

5.竞赛检验

教师通过组织小组竞赛来达到检验学生训练成果、激励其素质提升的双重目标。规则要求——通过小组展示,各组选拔出1-2名优秀代表进行小组间评比,可以邀请校内领导或者其他权威人士进行现场点评,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评。教师要通过竞赛能够提高学生体育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挖掘初中生体育潜力,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检验。

四、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作为体育活动的中心,运用分组展示成果和教师及时评价的方式,有效突破了前滚翻的教学重难点,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学生通过观看同伴与教师的动作,提高了观察能力和自我纠错能力,竞赛法开发了体育特长生的潜质。不足是受课时限制,对存在运动障碍和恐惧心理的学生关注不够,却让偏胖和胆小的学生失去参赛的信心,今后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将分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赖天德.体师女生双杠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动作的教学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1(10)28-31.

[2]体育保健学编写组.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90:194-198.

篇5:免费体育前滚翻教案

教学

内容

1.前滚翻。

2.发展跳跃能力的身体素质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复述前滚翻的动作要领,了解其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2.80%以上的学生前滚翻做到团身滚动,能创编多种姿势的前滚翻,发展滚翻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学生乐于多次重复练习,并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情绪高,气氛好。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执行情况

负荷时间

常规

一、在操场的西跑道北侧集合,检查着装,接受学生体委的报告。

二、向学生问好。

三、向学生宣布课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到操场西跑道的北侧集合整队,体委发令,检查出勤人数并向教师报告。

二、齐声向教师问好。

三、注意听好记住目标。

排头在南面向西,成两列横队

队列练习

内容:四面转法

口令指挥,语言提示,声音洪亮,富有感召力。

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动作整齐。

队形同上,在原地练习四面转法。

趣味跑

一、方法

1.前排左后转弯后排右后转弯并队从直线进入圆。

2.到达另一端时列队跑,到达近端再并队跑,跑2圈并呼口号。

二、发口令、口号。

一、认真听,明确内容和方法。

二、迅速做出反应。

三、充分发挥想象里。

健美操

一、播放音乐,带领学生做健美操(踏步、并步、习腿)。

认真听音乐,模仿教师动作,动作要有韵律感,有节奏。

游戏

游戏名称:老鹰捉小鸡

规则:所有学生分成2组(一排为一组),每组选出一名“老鹰”和一名“老母鸡”,其他学生为小鸡,后边的.学生抓住前边学生的衣服成一排,老鹰的目标是捉住小鸡,掉队也是被老鹰捉住。

一、认真听,明确游戏规则。

二、尽力做好自己的角色。

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展示个性。

规则:老鹰捉完小鸡游戏结束,活动2-3分钟。

篇6:小学四年级体育前滚翻教案

教学内容:

1、技巧

2、游戏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本课的练习方法,能初步了解前滚翻动作的技术要求

2、技能:通过本课练习,使85%以上的学生正确掌握前滚翻动作

3、情感:学生能积极参与练习,并能大胆尝试高难度动作 教学过程:

1、课堂常规

ⅹ ⅹ ⅹ ⅹ ⅹ

ⅹ ⅹ ⅹ ⅹ ⅹ

○ ○ ○ ○ ○ ○ ○ ○ ○ ○

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并安排见习生

1、激发学生兴趣:小游戏(炮伐)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并请一位同学协助老师完成示范动作

(2)、组织学生分散练习脚夹沙袋射击的动作方法,提示学生要快速收腹举腿(3)、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组织:两人一组,相隔1.5米至2米

百度文库

2、前滚翻

(1)、教师组织学生自发式练习滚翻动作(2)、教师讲解前滚翻技术动作(举例说明)前滚翻动作分解动作:

1、蹲撑,两手撑垫,两脚蹬地

2、屈臂,低头,使头后部、肩、背、腰依次着垫

3、背部着垫时抱小腿团身

4、起立成立正姿势

重点:滚动园滑,直线滚动 难点:蹬地有力,头后部着垫

(3)、学生分组练习,小组长带领,教师巡视指导

3、大胆尝试性练习高难度动作(鱼跃头顶、前滚翻抛接球)选择性练习

(1)、教师讲解动作的技术要求,并示范

鱼跃头顶动作:在指定地点进行助跑到垫子时,自己重心下移,前脚掌快速登地,在滑翔时,眼睛看好球的路线,用自己的前额顶球,前滚翻抛接球:双手向自己正前方抛球,紧跟着做一个前滚翻动作,起身,接球(2)、请小足球队员进行表演

(3)、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项目进行练习(4)、教师巡视指导

4、稳定情绪放松身心

百度文库

(1)、随教师提示完成放松动作

(2)、教师点评本课

(3)、归还器材

(4)、师生再见

篇7:免费体育前滚翻教案

一,学情阐发:

三班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乐于参加体育运动活动,并乐于向同伴展示运动动作。思维反映敏捷,模仿能力和接管能力强。

二,为何教──本课设计的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为本,教学目标是按体育运动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五个进修领域目标来确定的,即运动介入、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形态顺应。经由过程本课教学让学生初步学会前滚翻正确的动作方法.

三,用什么教──对于教材的熟悉、理解和安排

技法是小学三至四班级体育运动教学的主要教材内容之一,比一二班级滚动与滚翻教材提高了动作的难度。教学内容从学生喜爱的仿生动物开始,过渡到简便易行的单个动作,然后上升为适合学生实际的难度组合动作。

四,教什么──对于重点、不容易处理完成的地方的考虑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况,将本课重、不容易处理完成的地方定为:前滚翻,团身动作要接气、协调为重点。两臂撑推使劲平均,用头的后部着垫,滚动团身紧,顺势起立为不容易处理完成的地方。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并示范”一蹲二低三团身“,全过程示范分化动作,突出前滚翻中滚翻团身的动作技法与顺势起立突出重点

五,怎么教──谈教学过程

整堂课运用境地教学法,其焦点在于激发学生的进修乐趣,使主动介入到体育运动活动中。教学过程设计如下。第一阶段:创设境地,激发乐趣。第二阶段:进入教学境地,分层次冲破重、不容易处理完成的地方。第三阶段:情致延续,娱乐身体和精神。第四阶段:调节情绪,放松活动。

六,教给谁──谈谈学生

《课标》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课教学内容的选取是以学生受益的角度来考虑,增设学生喜欢的、贴近生活的内容。教学中不仅强调运动技术的掌握,而且确保每位学生受益,重视学生的感情体验,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进修能力。

-9-9

历史上的今天:

江苏省高中信息技术考试(九)-01-0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案一边在奔跑一边在思虑2011-01-03

历史上的今天:

篇8:免费体育前滚翻教案

一、榜样激励, 振奋学心

每四年一次的国际性体育盛会———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球体育爱好者的盛会, 期间, 全球几十亿的体育爱好者都会将目光聚集于此。而当学生看到自己熟识, 特别是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时, 内心深处那份澎湃的体育热情不由得被激发。而此时, 如果对他们进行相关的体育教学, 效果会事半功倍。

远撑前滚翻属于体操类项目, 在课堂的导入部分, 教师运用提问法, 将体操界的明星引入课堂教学中, 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师可以问:“有没有学生知道李宁这个人呢?”学生回答后, 教师就让学生观看李宁的部分获得冠军的视频 (视频尽量选取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性较大的内容) 。教师还可以问学生, 除了李宁是否还有喜欢的体操明星。这样, 通过榜样的激励, 让学生带着一颗激动的心, 走进魅力十足的体操世界。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需要注意榜样的选择不仅只局限于体育明星, 教师也可以将生活中、学习中或是其他一切具有积极性的榜样人物引进课堂, 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学任务的达成,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主动性、积极性的激发。

二、动物模仿, 撬开心灵

很多教师认为, 动物模仿只适合抽象思维未建立的小学生, 其实不然, 动物模仿的科学运用, 同样适合于抽象逻辑思维已建立的中学生, 因为它会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撬开学生较为密闭的心灵, 并缓解来自文化课学习的紧张感, 让学生带着笑声走进课堂, 并尽情地将汗水挥洒在阳光下。

远撑前滚翻的技术动作与兔子跳技术动作中含有的共同要素较多, 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导入部分, 可以从兔子跳这一环节进行导入。如, “同学们有没有看过兔子跑呢?”这样,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 进行讨论, 回想兔子跳, 并模仿兔子跳, 接着教师找学生示范兔子跳的动作。当学生首次看到自己的同学模仿兔子跳的一瞬间, 会受到深深触动, 同时, 大脑会发出“跳”的冲动, 这样, 在教学开始部分, 设计兔子跳的目的就达到了。但要注意, 在学生“跳”的期间, 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兔子跳的关键, 即“后脚蹬, 前脚伸”。

三、生活实际, 引入课堂

新课改的实施使得多数教师逐渐意识到教学设计、评价与实施过程的重要性, 开始追求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进而将课堂引入时尚行列, 过多强调“高大上”的教学模式, 将一系列“高大上”的教材内容引入课堂, 从而忽略学生生活的实际, 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圈, 使得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内容、知识, 与自己实际生活的轨道偏离, 学生接受的学习内容与自己生活中的信息相差甚远, 学习内容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久而久之,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淡化了, 社会适应能力、交往能力等综合能力就会处于较低水平, 而不能达到学校教育的初衷。

在远撑前滚翻教学导入中, 将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兔子跳”、“青蛙跳”或是“低头看天”等引入课堂, 而非一开始就强调“远撑、低头含胸收髋”等动作要领, 这样会更易于让学生接受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清楚“教材是跳板而非圣经”, 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将教材教法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使之能够指导学生生活实际, 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 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建立奠定基础。

四、游戏竞赛, 欢声笑语

在课堂的导入部分, 安排适当的游戏与竞赛, 会很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及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游戏竞赛设计安排尽量与本节教学内容, 即主教材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投入度, 提高教学效果, 也有助于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另外, 游戏竞赛的导入, 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氛围, 如果教师能够加入游戏竞赛中, 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 会很大程度上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提供条件。

在远撑前滚翻教学导入的过程中, 教师将学生按人数分成四组, 分别站在云梯中的四角处, 听哨声, 以兔子跳的形式进行接力赛或是追逐赛 (比赛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 教师设计的“兔子跳”的长度不宜过长, 可按学生每次4—5次跳完全程来安排。这样的教学设计, 既提高了教学效果, 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又活跃了课堂氛围, 拉近了师生关系, 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五、科技创新, 拓宽视野

在科技发达的当代社会, 需要教师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库,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能够将时代赋予的产物有机地运用到现实教学中, 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学任务的达成, 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如在教授远撑前滚翻时, 教师可以在导入的部分,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如ipad、电脑等播放远撑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

远撑前滚翻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 因此课堂的导入、教学的设计更为重要, 否则, 因为教学任务过于简单, 使得内容挑战性较小, 会很大程度的降低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因此, 教师要注重远撑前滚翻的导入环节。

总之, 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 不仅要注重教学的基础部分, 还要注重教学的导入技巧, 时机、方法、内容要适当, 与主教材相关,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使之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为了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体育课堂教学的导入过程, 探究体育课堂教学导入技巧, 主要从榜样激励, 振奋学心;动物模仿, 撬开心灵;生活实际, 引入课堂;游戏竞赛, 欢声笑语;科技创新, 拓宽视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导入,教学,远撑前滚翻

参考文献

[1]谢雪平.常规式、游戏式、情景式三类准备活动案例分析:以七年级《远撑前滚翻》为例[J].体育教学, 2012 (9) .

[2]刘季武, 卢兴永.远撑前滚翻教学设计[J].体育教学, 2015 (8) :59-60.

[3]陈亚琴.远撑前滚翻教学设计基本部分[J].体育教学, 2014 (8) :58-59.

篇9:浅谈体育教学中团身前滚翻教学

关键词:中学体育;前滚翻;教学

团身前滚翻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基础动作,从每个学龄段看,前滚翻这一基础动作对身体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一技术原理遵循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及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的规律,能促进对各类动作进行学习、了解。因此,教师首先应遵循体育课教学基本原则;其次,学会合理运用体育课教学的方法。

一、练习前滚翻的目的意义

练习前滚翻主要是为了在生活当中遇到突发事件时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由于受地球引力的作用,人在高处落下时有一定冲击力,高度越高冲击力越大,冲击力越大势必给身体造成的伤害也就越大。为了减缓或减少冲击力,要把垂直向下的冲击力减缓下来就要分散这个力,人从高处落下或跳下时首先屈腿缓冲以减小冲击力对自己身体的伤害,如果还是不能完全消除伤害的话就要靠分散冲击力,也就是滚动方法来分散冲击力,減少地面对自己的伤害。这是分散垂直冲击力,也可以分散横向冲击力,如踢足球时被绊倒后的自我保护也要团身滚动,不团身是滚动不起来的,要不然冲击力直接反弹到自己身体,势必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二、团身前滚翻的动作做法

由蹲撑开始,两手体前撑地(两手间的距离约为肩宽),两脚蹬低(腿伸直),同时提臀、屈臂、低头、重心前移,使头后部—背—腰—臀部依次着地向前滚动。当背部着地时屈膝团身,上体迅速紧靠大腿(初学者也可以抱小腿),向前滚动经蹲撑起立。

三、团身前滚翻的教学

1.做前后滚翻动作,体会身体依次接触地面团身滚动的感觉。

2.分腿蹲立,手撑前,反复做分腿、提臀、低头动作练习。

3.在斜面上,由高处向低处做前滚翻,以增加滚翻的动力。(根据学生技术掌握的提高,可减少斜面的角度,角度在10°~20°为最易。)

4.在熟练掌握前滚翻的动作后,可以采用连续前滚翻、滚翻接力、滚翻起立接迎面抛来的球、原地转体后做滚翻等方法,以提高学生兴趣和能力。

保护与帮助:保护者单膝跪于学生侧前方,一手托肩,当滚翻至臀部着地时,两手顺势推其背部帮助成蹲立。

四、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易犯错误:

(1)前滚翻时,头顶先着地或背部直接着地。

(2)下肢蹬伸不充分或臀部抬起的幅度较小。

(3)团身过早,动作不够伸展。

2.纠正方法:

(1)加强前后滚翻练习,体会身体依次着地的感觉。学生练习时,教师语言提示“低头”。

(2)加强分腿蹲立,手撑前,做“提臀—低头”动作练习。

(3)练习时教师语言提示“下肢充分蹬伸”。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北宋镇实验学校)

篇10:免费体育前滚翻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起立,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础上的一个组合技巧,连接的动作是交叉转体180度。这内容是新授内容,学会交叉转体180度是关键。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90%以上学生掌握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接后滚翻起立动作,30%左右学生能独立、较 连贯地完成动作;

2、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平衡素质,提高滚翻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悟技巧与技巧之间可以通过一些简单动作组合起来,组合后的动作更具有观赏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学情分析

我校五年级学生都学习过前、后滚翻,而且动作掌握教好。只要学好交叉转体180度就没问题。所以在学习这一动作过程中我们将着重对学生进行交叉转体180度新授再进行动作的组合。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起立这一教学内容的特点是要连续完成两次翻滚,采用多次练习后学生会身体不舒服,会产生厌学现象,对以后的教学不利。因此,本课我要从学生学的快乐、学生学的有效(即练习次数少些的,但同样掌握的很快)为基准。

本课是学习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起立第一课时,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情景教学(整堂课围绕雏鹰行动这一主题开展活动)来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目标。

在课的准备部分,利用到北京奥运赛场观看奥运比赛,模仿运动动作作为准备活动,激发学生的兴奋情绪。

在课的主要部分,一方面通过录象观看教师示范的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接后滚翻起立动作,通过慢镜头播放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接后滚翻起立动作过程,学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交叉的时间、团身的样子、蹲转的方向和高度,这一表象形成对学生帮助是很的,解决了现场示范多次,讲了多次也没看准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学习主要内容的过程中,由于前滚翻和后滚翻都是已经学过的内容,而前滚翻后的两腿交叉转体180度是新的内容,因此对于这里我采用了分解练习,先自主练习两腿交叉转体180度,再进行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度起立练习,最后练习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起立动作。

在提高动作技术、巩固动作上,我采用男女PK赛和观看自己和同学的练习录像,让学生在快乐笑声中了解自己的、同学的动作情况。紧接着反复练习,教师指导,达到提高动作技术、巩固动作的目的。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交叉、转体

篇11:《前滚翻》体育教学反思

为了激发学生的活力,体验到体育锻炼的乐趣,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由前滚翻开始,让学生轻松愉快得氛围中热身。针对垫上运动的特点,还有意识地将鱼跃前滚翻一些技术动作与垫子操相结合,为学生进入主教材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基础。鱼跃前滚翻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教材,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把动作的要领口诀化,以加深学生的领悟和记忆;利用图解分析给学生观察与思考的空间,提示观察点,指导学生如何观察与分析,发现和改正存在的问题;创设问题的情境,针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课的教学特色采用“三自”教学模式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自己选择练习的手段、练习的.难度、练习伙伴,学生自主的练习,依据本课设计的评价标准,由学生对自己的技术水平、运动能力、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反馈及时调整练习手段、练习难度和评价标准。

自我设计提高鱼跃高度与远度的方法(如跃过重叠的垫子,解决鱼跃的远度;跃过一定高度的垫子,解决鱼跃的高度;跃过三个一定间隔和高度的垫子,解决鱼跃的高度与远度)等;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利用现有的器材,发挥小组的集体智慧,创设练习的方法,在提高动作质量的同时,享受鱼跃给他们带来的乐趣。练习过程中倡导观察体验—探究思维—合作互助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主动体验、交流探讨、相互指导、合作练习领悟和掌握动作要领,使学生的思维与身体活动相结合。挖掘教材内在的因素,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是实现学生自我提高的动力。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自我设计多种有效的练习方法与手段,让学生在不断挑战中提高自我。在跑跳练习中,让学生通过交流、展示,认识自我。我通过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平台上进行尝试与体验、思维与活动、自主与互动,实现能力的提升。

篇12:小学体育《前滚翻》说课稿

一、本课教材:

1、技巧:前滚翻;

2、游戏:轻物投准

二、教学创意:本课教学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以团结协作、竞争欢乐为主题,以游戏练习为主线,结合三要、四自的教学风格与特色,选用一材多用、大容量、高密度、小强度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激励的手段,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中学、学中玩。抓住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和学生实际,积极创造机会,自然渗透德育和运动保健教育。

三、教材分析:本课教材选自省编小学《体育与保健》第六册第六课。主教材《前滚翻》是《大纲》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也是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一种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是团身紧、方向正、滚动圆。本课另一教材是轻物投准。这也是投掷教材的基本内容。本课主要是学习正确挥臂姿势,屈肘向前,发展投掷能力。对学生进行投掷安全教育,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两个教材都为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等素质。因此,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意运动保健,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运动基础较薄弱,侧重于感性。学生对动作的模仿能力较强,且好奇、好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直观示范法,多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结合运动保健,注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保健与育人相结合。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前滚翻和多种轻物投准的动作要领——保护自己。

2、技能目标:模仿前滚翻和投掷轻物的基本方法。使95%左右的学生初步学会前滚翻的团身动作和多种轻物投准的基本方法,提高投掷的准确性,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模仿和游戏练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活泼、上进、刻苦、善思、团结友爱等优秀品质。

六、教学过程:

1、课的开始与准备:本部分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基本部分提供必要的心理与生理准备。设计如下:

教学过程模仿动物走入场--;常规---;模仿动物游戏运动负荷 中 小 中运动时间 2’ 1’30 2’30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师生共习法教学原则 从实际出发原则、直观性原则教学目标 引发动机、进入状态

2、基本部分:本部分是整堂课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本课重点,要完成两个教学任务。因此,要求学生情绪饱满,认真练习,讲求效益,并注重劳逸结合。教学中注意层次、面向全体,发展个性,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学。主教材前滚翻是基础教学,作为教材体系中滚翻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重点是团身紧、滚动圆动作连贯。通过讲解、示范、模仿、多媒体教学,巩固方法,提高平衡、协调、灵敏性。轻物投准在本课以游戏的形式出现,通过游戏法、实践法、比赛法,掌握投掷轻物的方法。基本部分设计如下:

教学过程前滚翻小白船轻物投淮运动量

运动负荷前后滚动

5*3

中前滚翻

6*4

大(课中舞)

小连续投掷

3*2

中统一投掷

3*2

中升级投掷

中运动时间18’3’10’教法讲解示范法、重复练习法、游戏比赛法、传统与多媒体教学法学法模仿练习法、循序渐进、观察法、实践法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体育观念

3、结束部分:主要是放松机体、调节身心,教师进行讲解,小结:

教学过程放松舞蹈;小结讲评;布置作业;收回器材运动量12—56—1运动负荷小中大—小运动时间1’301’30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师生共舞教学原则自然过渡教学目标放松、调节

七、场地器材:

篇13:免费体育前滚翻教案

一、“任务递进”教学的主要理念

所谓任务递进教学, 就是教师在课时教学总学习目标的统领下, 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的学习目标, 并把每一个小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细化为一项项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任务”, 通过完成这些小的“任务”来最终达成总的学习目标。其依据的基本理念、与学习目标和教材难度的关系表述如下:

(一) 任务是起点和目标的连接

所谓目标, 是想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所谓学习目标, 则是学生通过学习想要达到的境界或者目的。在体育课中, 学习目标应该是学生心中想要 (或者是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而期望学生) 通过各种辅助练习、专项练习等一系列的身体练习后达成的技能掌握、知识理解和综合应用等方面的目的。学习目标是清晰的, 是一个点;如果目标是多层次的, 那么就是多个点。

任务是对学习目标的具体化, 是为了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而设置各种辅助练习、专项练习的有机组合, 这样的组合是以“任务”的形式出现, 是每一位教师都根据学情的不同和学习目标的不同, 选择的能够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最适合的教学内容, 其设置的主动性在教师的手中。其基本的设置要点有两个, 其一, 任务应该是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其二, 任务应该是学生喜欢参与的内容。与学习目标的点状特性不同, 任务, 特别是递进的任务是线状的, 多个递进的任务串接起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目标。

(二) 递进是循序渐进原则的体现

循序渐进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 这和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是逐渐发展有关, 也和体育锻炼中运动量、运动密度需要渐次增加有关, 正是基于这个基本的原则, 才有了“任务递进”这一组织形式的思考和尝试。

1. 任务递进体现目标的循序渐进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达成学习目标, 我们通常会将一个大的学习目标分解成学段目标、学年目标、学习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在每一节体育中, 也会将课时目标分解成不同环节的不同小小目标, 通过不断地达成小目标来完成大的学习目标。所以, 任务递进和学习目标的递进是相对应的, 不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而是有机的结合体, 任务递进体现的就是目标的递进。

2. 任务递进体现难度的循序渐进

通常一个课时中, 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分不同层次的, 这种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设置是因为学习难度的增加而确定的。因而, 作为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任务”在教师的设置中也是必须体现出学习难度的循序渐进的。就三年级学习前滚翻这个技能来说, 高质量完成前滚翻动作难度最大, 团身动作明显基本能够完成前滚翻动作次之, 有团身动作基本能够滚翻再次之, 借助斜坡基本能够完成前滚翻动作再次之, 不考虑着垫部位基本做出滚翻动作最易。相对应的, 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特点, 由易到难, 形成5~6个学习目标, 然后根据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基本能力, 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 设置出从易到难的不同“学习任务”。

(三) 任务递进是分层教学的基础

“任务递进”是组织所有的学生从同一起点出发, 通过渐进的学习任务, 在完成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后, 达成不同层次的目标。这样的教学组织, 适合中低段 (水平一和水平二) 的学生, 因为这些学生缺乏对自己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清晰认识, 如果让学生“过于自主”地进行目标学习, 则不能够在分层学习中较为合适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极易造成“眼高手低”的情形, 导致教师教学的反复。就这个意义来说, 可以说任务递进是分层教学 (或目标教学) 的基础, 任务设置合理、组织过程顺利的“任务递进”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较为成熟的学习判断力, 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迅速地根据学习材料和个人能力定位自己的学习目标, 从而让“分层教学” (或目标教学) 在小学高段 (水平三) 以上的水平段的尝试和落实成为一种可能。

二、“任务递进”教学的基本构想

“任务递进”教学能否取得成功, 关键在于“任务”的设计。在设计“任务”时, 要仔细分析教材的难度特点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和认知特点等差异, 综合这两点之后, 设置出针对不同学习难度的, 有不同学习目标达成要求的“任务”, 以便能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自身的努力下完成任务。“任务”在教学实践中的基本构思:

(一) 任务要吸引学生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被激发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 所以, 在“任务递进”教学中任务的确定和选择一定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只有任务吸引了学生, 学生才能够投入足够多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到学习和练习中。

(二) 任务要有递进性

一个具有递进性的任务应该是系统的, 不是单个的, 递进性的任务在总的任务和小任务之间必须要有有机的联系, 关注各个任务之间知识点和技术要领的承接;递进性的任务还应该是有层次的, 学生存在着差异, 因此在任务设计的时候也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将任务分为不同的层次,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次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都能够有所收获, 在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成就感的同时, 进一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

(三) 任务要可操作

“任务递进”教学中的每一个任务都必须是明确, 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和需要达到的目标, 这样学生的学习、练习、探究才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感。反之, 如果任务是含糊不清或者是模棱两可的, 学生就无法清晰地读懂教师的要求, 弄清自己学习的目标, “任务递进”就成为了一句虚言。

三、“任务递进”教学的操作过程

在“任务递进”教学中, 任务的设计、任务的布置、任务的落实和完成情况的评价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以下以水平二 (三年级) 前滚翻教材的教学为例, 谈谈“任务递进”教学在实践中的操作。

(一) 预设任务:依据学情递进设计

学生的差异是千差万别, 从体育教学实践来看, 学生的差异主要由自身体质、技术技能、知识水平、认知风格以及兴趣特长等因素决定。由于这些因素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是综合性地表现出来的, 并且存在着一些共性, 所以在体育教学中, 笔者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体育成绩等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 然后设计出学生在前滚翻学习中 (新授课) 具有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

1. 学习目标一:

了解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知道后脑、肩、背、臀依次过垫的顺序, 明白团身的重要性, 能够大胆地进行前滚翻的尝试。对应的比较简单的学习任务:在同伴的帮助指导下, 敢于完成3~5个前滚翻动作 (可以有时向侧方滚翻) , 得到同伴的表扬2~3次。

2. 学习目标二:

着垫部位正确, 借助斜坡, 能够完成滚翻, 允许斜着身体侧翻。对应的一般难度的学习任务:借助斜坡完成3~5个前滚翻, 每次都能够用后脑着垫, 至少得到小组长的表扬1次。

3. 学习目标三:

借助斜坡, 能够顺利完成滚翻, 在滚翻的过程中, 能够做出团身动作。对应的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在下巴下和腹部夹上纸片完成3~5个前滚翻, 在滚翻中不掉落, 至少得到小组长的表扬2次。

4. 学习目标四:

能够在平地上顺利完成前滚翻动作, 能够有明显的团身动作。对应的较难程度的学习任务:在教师的面前展示, 得到教师“大拇指”的评价。

这样的学习任务设计, 虽然不能够做到“一个学生一个目标”, 但是也应该做到“一个层次的学生一个合适的目标”。给予了学生合适的目标和合适的学习任务, 学生就能够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 教师也能够依照这个目标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行观察和检测。

(二) 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任务

任务不是一次性地全部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应该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而逐一出示的,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需要有一种情境来作为烘托, 因为合适的情境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也能够让任务的出现变得自然与顺畅。

在教学中, 笔者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采用“小刺猬学本领” (有时采用“小猴子学滚翻”) 这种具有童趣的话题, 让学生扮演此类小动物, 以“争做星级小刺猬”作为口号与奋斗目标, 引导“小刺猬” (学生) 在教师讲解并示范前滚翻后, 初步体验并学习前滚翻。经过几次练习后, 就引导全体“小刺猬”进入第一个环节“争做一星小刺猬”——要求完成的任务就是比较简单的学习任务:了解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知道后脑、肩、背、臀依次过垫的顺序;明白团身的重要性, 能够大胆地进行前滚翻的尝试。只要学生完成了任务, 就授予一星级的荣誉称号, 之后依次去完成“二星级任务” (一般难度) 、“三星任务” (中等难度) 、“四星任务” (较难程度) , 体现出学习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三) 展开探索, 落实任务突出主体

展开探索的过程, 是逐一落实任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首先应该布置好一个场地, 就前滚翻的学习来说, 可以将场地设置在一个地势平缓又具有一些小斜坡的地方。其次需要把握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 尽量让学生自主地去选择任务, 允许学生不从“一星任务”开始, 但是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从最简单的任务开始尝试, 这不仅仅是让学生体验更多的成功, 更重要地是三年级的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去体验和尝试, 更能够完整地建立起前滚翻动作的概念。这样的操作,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 又不缺乏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学生展开探索, 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把握好“度”:不让学生好高骛远, 一开始就选择过于难的学习任务。同时要突出一个“导”:当学生不能够完成任务的时候, 教师一定要给予引导, 让学生明白自己不能完成任务的原因是什么, 是着垫部位不正确, 还是不懂怎么去团身, 或者是心中存在着胆怯的心理, 然后针对性地进行再次努力, 争取完成任务。在做到上述两点之后, 教师还要努力要做到“广”:视野要广, 看到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前滚翻任务完成中的情况;辅导的面也要广,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受益。

(四) 完成任务, 培养技能提高体能

在学生充分地尝试后, 学生必定能够完成至少是“一星”的任务, 因为这个任务在设计的时候就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有了几乎全部学生完成“一星任务”的基础, 学生就不会在学习中感受过多的失败和失落了, 对于完成一星任务的学生来说, 他们明白了前滚翻动作的基本要领, 尝试了前滚翻的动作, 为这个动作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对于完成二星三星任务的学生, 他们体验到了运动的快乐, 建立起了前滚翻动作的整体印象, 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对于完成四星任务的学生, 他们体会到的是成功的喜悦与自豪。在四个星级任务的探索中, 学生没有失败者;在整个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五) 评价任务, 激发学生继续努力

体育新课程提出“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在“任务递进”的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着眼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而不能只简单地关注他 (她) 们的完成任务情况, 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表现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更要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真正发挥评价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比如评价学生的大胆尝试、评价学生的不怕失败、评价学生的着垫部位很正确、评价学生的团身动作很漂亮等等。在“任务递进”的教学中, 特别要发挥组员和小组长的评价功能, 在同伴的肯定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得到愉悦的感受。

这样的评价在完成任务之后需要,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需要, 只有这样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即时的、及时的评价, 才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在不停地关注他, 关心他, 才能够不断地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地去学习和探究, 从而提高每一位学生技能学习的有效性, 提高每一次“任务递进”教学的有效性。

(六) 汇总归纳, 沉淀经验积累财富

所谓的汇总归纳, 指的是教师在每一次“任务递进”教学组织后, 都应该对教学的成与败进行一个自我的评价与反思。回头再看看自己在“任务递进”教学组织的过程中, 任务分层和设计是否合理、科学;任务的布置, 情境的营造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接受能力;任务的完成过程中, 是否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和需要调整之处。这些思考与自我评定, 沉淀下来就是巨大的财富。这些财富和宝贵经验, 能够成为自己今后教学的生动案例, 还能够为自己每一学年的论文撰写积累丰富的素材。

四、“任务递进”教学的注意点

(一) 注意任务完成过程中难度的调整

任务的难度是教师根据现在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以往教学中的经验积累设计的, 是预设性的, 而教学实际是在不断变化的, 有时教师自认为科学合理的任务设计, 在学习中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预设和实践甚至可能会脱节。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进行必要的调整, 如果任务难度偏大, 就适当降低一个星级, 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如果任务偏易, 那么还可以再增加一个最高难度的等级, 让学生有再次学习、再次拼搏的目标。

(二) 注意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表现

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学中, 收集来自学生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一些表现, 或积极的、或消极的, 都应该加以观察, 及时处理。对于那些具有积极因素的表现, 教师还应该在所有任务完成之后, 重点提出表扬。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 体育学习中完成任务很重要, 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也是被教师所关注和重视的。

上一篇:工程信息简报第29期下一篇:一下海洋教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