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元复习提纲

2024-04-08

三单元复习提纲(通用6篇)

篇1:三单元复习提纲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基础知识复习题

班级姓名编号

一、填空题:

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依法治国的依据是宪法和法律,根本依据是宪法,核心是依宪治国。

4、依法治国的内容包括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关键是执法必严,前提是有法可依,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必要保证是违法必究。

5、我国第三步战略部署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6、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7、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8、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9、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0、发展和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根本的要求和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1、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

12、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基础工程是发展教育和科学。

二、问答题:

1、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那些根本问题?

宪法规定了:○

1国家的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国 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国家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4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答:○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根本问题;○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3、如何树立宪法意识?

答: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养成自觉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尊严。

4、如何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

答: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实事求是,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不得诬告陷害、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

5、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理性消费?

答:○1在消费前先作出预算,把钱化在关键的地方;○2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 值的商品;○3不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4用环保的眼光选购商品,做到绿色消费;○5注重精神上的需求,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6、你打算怎样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答:○1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2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3树立以“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4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基础知识复习题

1、人类的最高理想和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何关系?

答: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者关系是: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2、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是什么样的小康?

答: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的祖国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答: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4、全面建设小康,人人有责,作为当代中国青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应该怎么做?

答: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树立理想、立志成才,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6、构建和谐社会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答:○1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实现自身和谐;○2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实现家庭和谐;○3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实现学校和谐;○4文明礼貌、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实现社会和谐。

7、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怎样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答:○1在生活上,注重节俭、严于律己,以朴实无华为荣;○2在学习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以精益求精为荣;○3在信念上,明确目标、坚定理想,以志存高远为荣。

8、请写两则关于艰苦奋斗精神的格言警句。

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9、理想怎样才能变成现实?

答:○1对人生做出规划,要尽可能长远、具体;○2我们的具体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对理想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3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4要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10、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答: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是明确学习意义,培养学习兴趣。

11、人生充满选择,学会选择,必须掌握哪些科学的方法和策略?

答:在作出人生的重要选择之前,我们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还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

篇2:三单元复习提纲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一、夏朝的政治制度(约前2070--前1600)第一个国家政权,依据 :出现公共权力

二、商朝政治制度(前1600--前1046)

1、内服外服

A.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统治地区B.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C.商王实权,控制有限

2、神权色彩: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3、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优先的,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各国有很大自主权.三、西周政治制度——封邦建国(前1046--前771)

1、分封制:保证王室强大,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各地,广建诸侯国

1)内容:周王:最高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

同姓:分封主体/富庶之地/战略要地/土地人口

异姓:功臣姻亲的待遇与亲族类似,分封一些殷商降族,利用他们对付商人。

2)影响:A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B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C形成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

2、宗法制

1)目的——巩固统治秩序,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矛盾

2)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4)体系——大宗、小宗相对

5)影响—A不仅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B确立分配继承制度,保障世卿世禄权

C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国”“家”结合起来

3、礼乐制:政治生活准则,实质是宗法分封的工具

注意:分封制为表,是宗法制的实质;宗法制为里,是分封制政治上的表现形式,;两者互为表里,相互联系。

第2课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一、秦朝的统一(前221年)

1、条件:A春秋开始,宗法分封遭到破坏,大宗频繁取代小宗,周王失去共主地位。

B兼并战争使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

C战国时,新兴地主夺权,诸候竞争,各国变法。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

1.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2.表现: A皇权至上B皇位世袭

3.中央: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别辅佐皇帝处理政;监察百官;

管理军务,它们之间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4.地方:郡县制。皇帝任命郡县官员。郡县乡里

5.选拔和考核官吏制度

6、秦律:细密、严苛,轻罪重刑。

三、影响:形成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的基础,对2000

多年中国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 隋唐:三省六部制

1、运行机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2、影响:

A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效率B相权分割,利于加强皇权(中唐设枢密院)

二、元朝:一省制既中书省,宰相权势过重(中书省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

三 选官制度

世卿世禄制察举制和征辟制(举荐和征聘)

隋炀帝设进士科 科举制到唐代日益完善

意义:为不具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日益

成熟,为官僚体制提供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四监察与谏议

监察

秦朝的御史大夫 汉代专设御史府,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 明清达到高峰有都察院,设监察御史

谏议 隋唐的门下省,宋代的谏院

评价 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权,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低效现象,但作为常设的制度可整顿吏治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评 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

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高度成熟的体现。这既是大一统中央集权的需要(非此不足以有效控制和管理)又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吸纳新生力量保持基础稳固,这两个方面是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一、西汉

1、王国问题出现:西汉初年,郡国并行

2、解决:A 汉景帝:削藩、平叛、废权B 汉武帝:设中朝、置刺史、行推恩令

3、影响——巩固大一统,促进经济发展,东汉后期,出现外戚和宦官专权

二、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1、背景: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后周改革—陈桥兵变—北宋建立

2、措施: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从“权、钱、兵”入手加强中央集权

A收精兵:禁军由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统领,发兵权归枢密院。

B削实权:削弱宰相、节度使、州郡和官,下设通判向朝廷直接奏报。

C制钱谷:州郡财赋,除自留小部分,其余由中央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3、影响:A改变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B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C中央与地方分权斗争处于绝对上风D皇权与相权矛盾变的突出起来

二、宋朝:分相权:“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事、“度支、盐铁、户部”—--财政

四、明朝:

(一)丞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明朝初期,沿袭元制,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教训,控制相权,加强皇权。

2、概况: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亲自掌管六部。

3、影响:1600年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发展到新高度。

(二)内阁的演变

1、殿阁大学士:明太祖因废除丞相后,事务繁多而设。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协助章奏,不参与决策。

2、设立内阁:明成祖正式设立。“票拟”、“批红”

五、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清朝建立,承袭明制,设立内阁。军国大事,由满州贵族组成的议政

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概况: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处。职权不断扩大,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

交往,日夜轮流值班,只能跪受笔录。

3影响:A简化政务手续,提高行政效率

B完全听命皇帝,大事一人裁决C皇权高度发展,成为重要标志。

六、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遭到压制。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爱琴文明

1、克里特文明:(B.C2000-B.C1700宫识图

2、迈锡尼文明:(前1400年—前12文字的泥版文书。

二、黑暗时代:前12世纪,迈锡尼文明彻底毁灭。此后300年,希腊陷入“黑暗时代”

三、古希腊城邦制度(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

1、城邦:一种国家形态,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村落。

2、殖民扩张:A

B 影响:促进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吸收先进文化成果;为创造独特文明奠

定了牢固的基础。

3、A 公民界定: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年男性成员。妇女、奴隶、外邦公民

没有公民权。

B 政体类型:君主制、寡头制僭主制、民主制、贵族制(理解)

4、影响:城邦公民享受充分政治权力,雅典民主制提供宝贵经验

第6课

1、民主初兴----贵族制:前8—前6世纪,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由君主制

终身制、世袭制走向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2、走上正轨: 前594年,执政官梭伦改革

3、确立民主:前509年平民克里斯提尼改革(扩大公民人数,陶片放逐法)

4、全面繁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二、雅典民主政治---

A.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审决国家大事。所有公民均有参与、知情、发言、选举和

被选举权。最重要的程序是辩论,促进了对知识的崇尚,大学说家辈出。

B.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准备提案、主持大会、公民大会休会期间最高

权力机构。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C.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审核任职资格,避行贿舞弊

三、1、积极:A为人类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B多数人参与,决定更民主 民主有利于①正确决策②修正错误③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④

促进文化广泛深入发展

2、消极:A非公民无民主权利

B妇女没有政治权利,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C伟大文明的催化剂,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最大局限)。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一、从共和国到帝国

1、君主制:建城之初,蕞尔小国,行君主制。

2、贵族共和制

A执政官:共有两名,任期一年,权力相等,选举产生

B元老院:决策机构,贵族组成,政事共商,少数从多数

C公民大会:平民参加,选举公职人员通过元老院议案。

D保民官:平民斗争的结果(理解:贵族不断让步),有权否定元老院的决议

3、帝制

(1)原因:积极对外扩张,成为地中海霸主,共和原则被废弃,逐渐走向帝制

(2)概况:A 屋大维——前27年,采用元首制。实质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罗马进

入200年稳定时期,史称“罗马和平”。

B 戴克里先——彻底抛弃共和外衣,实行公开君主制。

二、《十二铜表法》

1、编著:前452-前451年,在保民官提议下,编订十个法表,为贵族利益服务,前450年,增编两个法表而成。

2、内容:基本是未成文的习惯法汇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既得利益。

3、影响:A虽未给平民带来太多的好处,但是平民的胜利。

B贵族不能象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

C罗马法的渊源,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三、查士丁尼法典

1、形成:前3世纪后,帝国统治者整理、汇编各种法律,最终形成罗马法体系,代表为

查士丁尼法典。

2、查士丁尼法典。

3、影响: A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B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B.C.286罗马阿奎里亚法是现代民事侵权法的开端

第8课英国渐进的制度创新

一、《大宪章》

1、原因:英国国王削弱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2、签署:13C初限制王权,保障贵族,骑士与市民利益。

3、影响: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限制王权

二、《权利法案》1689年制定

1、目的:限制王权

2、影响:A确立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B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C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由人治转向法治。

三、责任内阁、1、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统而不治”,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 为第一任首相。

2、职责: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3、两党政治:(19世纪初时英 国王还可能按自己意愿选首相和内阁大臣)19世纪中,议会选举成为两大政党权力角逐的战场。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

2、发展: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工业资产阶级在1832年选举中取得更多席位,确保资产阶 级政体的稳定。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一、联邦宪法 1787宪法1789正式颁布、背景:美国面临新问题(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识图:费城自由钟邦联的松散状态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和主权,需要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力求在大国中确保共和政体

2、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坚持分权制衡

3A、联邦制原则。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国会掌管联邦财政;

建立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这上的联邦司法体系,但各州保留较大自主权。

B、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民主制原则: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

4、评价:A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它创立的联邦共和政体至今行之有效。

B根据这部宪法美国实行联邦制体制,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二、联邦制度

1、概念:中央与州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

2、挑战:州权主义活跃导致1861年至1865年美国内战。

3、完善: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规定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4、影响: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政治前提。

三、两党政治

1、形成:华盛顿之后,总统选举受到统治控制,国会形成两党对垒局面。

篇3:三单元复习提纲

1. 梳理生字难词, 在自主复习的基础上巩固难读字、难写字、形近字。

2. 紧扣单元主题, 讨论课文分别“观察了什么, 发现了什么”。

3. 聚焦重点句段, 体会问句在文中的作用, 研究作者如何由“观察”引出“发现”。

4. 回放单元习作, 通过找一找、添一添, 在习作修改中用好问句。

【教学过程】

一、链接学习起点, 梳理字词

1. 呈现单元生字表, 将学生自主复习时认为难读的字显红、打点。

(1) 指名读读这些字, 随机正音。

(2) 同桌互读, 评价。

2. 回顾单元词语表, 将学生自主复习时认为难写的词加以统计, 并以柱状图呈现。

(1) 聚焦书写难点——“大概”。 (全班17位同学认为这个词难写) 交流写好“概”字要注意什么。

(2) 依次呈现另外五个词语, 随机交流要注意的笔画。

(3) 现场听写词语。

(4) 校对、反馈和修改。

小结:碰上这类难字要“多用眼睛看一看, 多动脑筋想一想, 看得清, 想得明, 字词自然记心间”。

3. 呈现园地中“我的发现”, 辨析几组形近字。

(1) 同桌互读, 相互正音。

(2) 聚焦较难的两组词, 说一说它们的不同处。

干燥急躁分辨辩论

(3) 尝试编口诀识记。

(4) 完成练习, 校对。

(设计意图:有效的复习前测学习单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 准确把握课堂起点。教师根据学习单调整教学内容, 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让复习更有针对性。学生通过复习单作课前自主梳理, 对复习课知识点有提前的了解, 在课堂上的学习也将更加投入。有效的复习前测学习单起到变课堂“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的作用。)

二、紧扣单元主题, 复习句段

1. 呈现单元导语, 聚焦单元主题。

你是否留意过鲜花的开放?你是否观察过星星的闪烁?你是否注意过蜜蜂的飞行?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 都有着无穷的奥妙。让我们认真阅读本组课文, 一起去了解作者发现的秘密。我们还要留心观察, 看谁有更多的发现。

(板书单元主题:观察与发现)

2. 围绕自主复习单, 展开讨论。

结合课前梳理情况, 交流四篇课文分别写“谁观察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启发点拨: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和“发现”有序地写出来的?

3. 聚焦课文问句, 发现语言规律。

举一:聚焦《花钟》一课中的问句。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原来, 植物开花的时间, 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a. 去掉语段中的问句读一读。

b. 感受问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c. 体会疑问词在句中的作用。

反三:合作找出另外三课中的问句, 在文中做出标记, 圈出疑问词, 读一读, 体会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完成小组合作单。

(设计意图:观察总是和提问联系在一起的。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善于使用问句引发读者的思考, 以这个为学习的切入点, 通过找问句、读问句、圈疑问词, 体会作者在问中思考, 感受问句在文中的作用。既加深了对单元主题的理解, 又学习了语言表达的形式, 得意兼得言。

考虑个体差异的实际, 该环节采用四人小组协作完成。小组分工减轻了个体学习负担, 小组互助促进全员参与, 提升了学习热情。每个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 在自主学习中思考, 在合作学习中感悟, 在探究学习中成长。)

三、回放观察日记, 修改习作

1. 呈现学生习作一, 找找文中有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思考。

我们的面前摆着三样物品:杯子、棒子和鸡蛋。我心想:这三样物品能做什么实验呀?我刚想完, 老师就宣布了“:今天我们要做一个鸡蛋浮起来的实验。”实验正式开始, 老师先把鸡蛋放入水中, 然后往杯子里装水。可是, 鸡蛋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我心想:是不是该往里头加点盐才有效果呀?我正这么想着, 只见老师就往里面放盐了。

交流问句, 感受它们在文中穿针引线的作用。

2. 呈现学生习作二, 为它加上合适的问句使文章更流畅。

可是等了好半天, 鸡蛋还是没浮起来, 水也变得浑浊了。我们又放了许多盐, 哇!鸡蛋渐渐上升了。我们欢呼雀跃起来。

交流汇报。评一评, 谁补入的问句更好?更能引发思考?

3. 修改自己的习作, 展示交流。

篇4:三单元复习提纲

“不过据有关资料显示,扑克的最早起源是我们中国。相传早在秦末楚汉争斗时期,大将军韩信为了缓解士兵的思乡之愁,发明了一种纸牌游戏,因为牌面只有树叶大小,所以被称为‘叶子戏。到了我国宋代时,‘叶子戏在民间就流行起来。”“既然扑克牌的最早雏形在我们中国,那么为什么会在14世纪的欧洲完善和定型呢?”学生陷入沉思。“马可·波罗!”有人嚷了出来。“对啊!请依据课本讲出理由。”很快就有同学站起来说:“13世纪,马可·波罗一行到达中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被留在元朝朝廷中任职。他在中国生活了17年,每到一处都要认真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扑克牌的玩法就可能被他学会了。马可·波罗回国后,就把扑克牌的玩法带到了欧洲。”“很好,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扑克牌在中国产生,通过马可·波罗传播,最终在欧洲完善和定型。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和发展六、七、八三节课。”

“刚才扑克牌传播的方式是古代文明交往的哪种方式?”“和平交流。”“另外一种方式是?”“暴力冲突。”“举例。”“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希波战争的时间、作战双方、结果、马拉松比赛的由来……”

“这是哪张牌?”“梅花K!”学生齐声答道。“K是king的缩写,皇帝的意思。梅花K是哪位著名的皇帝?”扑克常见,可这个问题鲜有人注意过,教室里一片哑然。我提醒到:“我们第二课讲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就被他占据其中三个。这位皇帝要求自己的战士要把世界作为自己的故乡。”“亚历山大大帝。”学生齐声说。“请你背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时间及过程。”……

“这是哪张牌?”“方块K。”“方块K是谁?”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乱猜了。我提示说:“是我们第三课学到的,他公元前49年夺取了罗马政权。”“恺撒。”学生又异口同声地回答。“由于恺撒在罗马帝国硬币上的画像是侧面像,因此他也是四个K中唯一的侧面像,”我扬了扬手中的牌,“同时恺撒并不是罗马帝国的真正皇帝,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是?”“屋大维。”生答。“哪一年称帝?”“公元前27年。”“恺撒虽然不是罗马帝国真正的皇帝,但他为罗马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来一起比较一下凯撒的外甥屋大维开创的罗马帝国疆域图,并与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疆域图相比较……”

“罗马帝国成立后的最初二百年是帝国的黄金时期,相当于中国的……”“东汉时期。”“当时中国称它为……”“大秦。”“凯撒非常喜欢穿中国的丝绸。丝绸是怎样传入欧洲的呢?”“丝绸之路。”“对,请你再说说阿拉伯人在这条路上,给东方和西方各带来哪些物品、意义?”……

“这是什么数字?”我手捻开从1到10的任一组牌。生答:“阿拉伯数字。”“创始人?”“印度人。”“什么时候阿拉伯数字与现在写法基本一致?”“16世纪。”

“马可·波罗来华后记述东方经历和见闻的书名以及意义?”生答……归纳一下,和平交流的事例有丝绸之路、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马可·波罗来华。

“这是什么文字?”我手指着任意的JQK。“英文字母。”生答。“对啊,请看书第47页的图表,英文字母属于拉丁语,什么文字为欧洲这种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生答:“腓尼基文字。”“很好,据考证,腓尼基字母主要又是依据古埃及的图画文字制定的。请问古埃及图画文字名称、形成的时间、意义?”“还有一种古老的文字也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它的名称、创造者、意义?”“我们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

“这是哪张牌?”学生齐声说:“黑桃K。”“他是传说中所罗门的父亲David,《圣经》上记载耶稣就是David的后代,他善于用竖琴演奏,并在《圣经》上写了许多赞美诗,所以这张牌上经常有竖琴图样。说到耶稣,我们就会想到……”“基督教。”学生集体答。“对啊,下面我们共同填写表格——三大宗教的创立者、创立时间、地点、主要教义、经典和共同点。”……“我们同学都知道牌的四个花色是按照‘黑红草方的顺序,黑桃最大。K中最大的是谁?”“黑桃K——David。”“一个传说中耶稣的先人,就排在所有的皇帝前面,这说明了什么?”我进一步追问道。很快有学生回答道:“说明了在欧洲当时精神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全班满堂掌声。

我举起扑克牌说:“这是一副牌,也是一本历史书,也是一部日历。四种花色代表一年四个季节,12张花牌代表一年12个月。每个花色从1加到13等于91,四个季节就是364,加上大王等于365,就是一年,闰年再加小王366。今天我们离中考还有280天,就让我们在未来的280天内,像亚历山大大帝一样志在四方、开拓进取;像马可·波罗一样善于学习、不畏艰辛;像古代印度人一样勤于思考、勇于创造,我们一定会拥有灿烂辉煌的明天。”

上好复习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上好历史复习课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量大、琐碎、知识的时代性又不强。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读、背、默、做、练、讲,学生很快就会“活来死去、以史为死”,唯恐避之不及。因此,上课时既要充分利用书本的文字和图片,用活课本,还要加入表格、归纳、小结对知识进行条目化和系统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高于课本,尽可能多地使用教材以外的资源,以增强课堂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张力。

扑克牌大家司空见惯,可是很少有人关注它背后的相关知识,本课就是运用扑克牌取得许多出其不意的效果。首先,历史课堂上亮出扑克牌,学生觉得惊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也贴近了学生生活,贴近了社会,把遥远的历史与现实生活靠近,这既符合学生的天性又符合教学和学习的规律。第二,以扑克牌为线索把相关知识串联起来,既直观形象地呈现了梅花K亚历山大大帝和阿拉伯数字,又从方块K恺撒引出屋大维、罗马帝国的疆域图;从KQJ英文字母引出腓尼基文字,再引出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从扑克牌由来引出马可·波罗,再到《马可·波罗行纪》的意义;从黑桃KDavid引出耶稣再引出三大宗教比较的表格。三课的知识点完全为一线所牵,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扩大了知识领域,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加强了学科知识的实践性,扩展了历史教学的外延和深度,当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第三,最重要的是以身边常见的扑克牌为例,使学生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学会观察生活和关注生活,养成积极探究的良好思维习惯,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历史知识的死记硬背为探究性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了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社会实践创新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我们要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就要在历史课上设法“诱惑”他,让他要盼上、乐上历史课。如果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多多观察生活,多多想些点子,多多迈出挖掘乡土教材的步子,多多注重历史课堂知识呈现方式的多样化,那么我们的课堂也会变得多么有趣、鲜活和高效。

因此,这堂课的效果我并不担心,接下来进行目标检测,我知道他们一定会做得很好。

篇5:三单元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第六课

“我”和“我们”

1.集体生活对个人发展的作用(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① 集体有温暖(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② 集体有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③ 在集体中涵养品格。

④在集体中发展个性。

第一节 集体生活邀请我

1.什么是集体?(集体的含义):

① 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2.如何感受集体的温暖?(我们为什么要过集体生活?)

① 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人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

② 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彼此传递关爱与温暖。

③ 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3.集体的力量强大的表现?

①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的共同目标和团结协作。(集体力量的来源)② 我们可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③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4.集体力量与个人力量的关系:

① 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②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③ 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5.集体力量的作用(集体生活对个人的影响是什么):

①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② 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③ 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获得成长。

第二节 集体生活成就我

1.集体生活对涵养品格的作用:

① 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② 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我在交往中学会彼此接纳、尊重、理解和包容,学会友好相处。2.集体生活对发展个性有什么作用?

① 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②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是集体生活中重要的学习资源。

③ 实现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3.如何在集体生活中发展自己的个性?

① 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

② 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③ 我们要积极参与共同活动,把握机遇,自主发展,使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

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 第二节 节奏与旋律

1.保持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和谐的原因(为什么会产生角色冲突):(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

① 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和谐时,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融入集体。

② 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存在差异时,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节奏。③ 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节奏时,角色之间的冲突就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2.如何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怎样让自己更好的融入集体):

① 我们通常会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也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人物的紧迫程度等。

② 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三、如何看待集体中的小群体?

1.形成原因: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

2.积极作用:

① 在小群体中,彼此相互接纳,相互欣赏,体会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② 在小群体中,我们与同伴更容易互相理解、沟通,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交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4.小团体的实质:

① 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了江湖义气(哥们义气),这样的小群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至上,沦为小团体主义,只讲友情,不讲纪律。

5.如何面对小团体主义与集体生活的矛盾冲突?

① 面对这样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需要明辨是非,坚持正确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② 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出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6.在集体中解决矛盾冲突的意义:

① 我们面对矛盾和冲突,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我们学习过集体生活的经历,也是促进集体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过程。

第八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 第二节

我与集体共成长

1.怎样建设美好集体(在共建中尽责的要求):

总:集体的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① 我们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

② 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乐于服务集体、有责任心的组织领导人。

③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的“自治”精神。④ 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2.“自治”的表现:

①每个成员主动参与集体建设。②积极参加集体活动。③自觉维护集体荣誉。3.如何在担当中成长(怎样为建设美好集体努力)(如何承担建设集体的责任): 总: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主人。① 为集体出力,各尽其能,发挥所长。

② 集体的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

③ 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是自我磨砺的过程。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

④ 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学会参与,学会担当。

4.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是什么?

① 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 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的做事,提高能力,获得别人的认可与尊重,扩大自我成长的空间。

③ 可以为自己赢得信任,被赋予更大的责任,从而拥有更多的机会。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一节 生活需要法律

1.(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

2.假如我们的生活没有法律:我们不可能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3.为什么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①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②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4.调整生活矛盾和纠纷的途径: ①道德②亲情③友情④法律 5.法律的产生:

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6.法律的本质:

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②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③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7.法治的内涵:

①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8.法治的意义(作用):

①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 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9.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①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0.现代国家,法治代替了人治。

第二节 法律保障生活

1.法律、道德、纪律共同特征(作用):

① 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②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2.法律的特征:

①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③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3.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道德是自然形成的。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道德则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保证实施的。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4.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表现:

①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没有超越法律的权利。②每个公民都平等的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的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法律的作用:(1.规范作用,2.保护作用)

①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6.法律规范作用的表现?

①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③法律也为我们批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7.法律保护作用的表现:

①在生活中,我们即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一节

法律为我们护航 1.未成年人定义: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2.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

①自身原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保护。②国家原因: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了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进步的应有之义。

3.我国法律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如何给予未成年人关爱): ①我国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法(专门法律。我国为未成年人还颁布了其他法律: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等专门法律,给予了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②家庭保护(基础)、学校保护(重要作用)、社会保护(不可缺少部分)和司法保护(重要保障)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4.在法律的特殊保护下,我们该怎么做:(启发、感受)

①宪法和法律给予我们收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②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二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 1.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

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怎样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办事对我们的要求)(学会依法办事的要求): ①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②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③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通过法治方式(1.诉讼方式2.非诉讼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④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⑤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3.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

①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4.怎样树立法律信仰(树立法律信仰应该怎么做):

①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②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5.法治时代是否需要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道德水平的重要性):

①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6.遵守道德与法律意识的关系:

①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7.当自己的合法权益收到侵害时应怎么做:

篇6:三单元复习提纲

3.1 理解与宽容

1、理解他人的含义。

理解他人,就是超越狭隘的个人经验和个人好恶,以开放的胸怀去体察他人的处境、感受和想法,从而消除误解与隔阂,造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2、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

①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彼此之间千差万别。②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人渴望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③如果人们之间没有相互理解,差异就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就可能变成永无休止的战场。④理解是一种强大的认识力量和融合力量,有助于人们超越个人经验的褊狭。

3、如何做到理解他人?(通往理解的途径②③④)

①以开放的胸怀去体察他人的处境、感受和想法,从而消除误解与隔阂,造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②尊重是理解的前提;③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④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相处中努力做到主动接近、坦诚交流、细心理会。

4、宽容的内涵。宽容,就是以一种谅解和包容的心态和行为去对待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与自己不同的性格和志趣、甚至是别人的过错和冒犯,达到人与人的多样化的共处与合作。

5、为什么生活中不能没有宽容?(宽容的重要性、作用)

有宽容才能共处,有宽容才有创造,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

6、宽容的原则:(辨析:宽容意味着事事都要做出忍让)

①宽容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主张,为了一团和气,而一味地迎合别人。②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同时容纳别人合理的意见,和而不同。③既维护个人创造性又保持集体合作,是和谐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7、怎样培养宽容精神?

①培养宽容精神需要正确认识自己。②培养宽容精神需要培养良好修养和高贵气质。③培养宽容精神需要不断求知。④培养宽容精神要学会把握自己情绪,做到换位思考。

3.2 欣赏与赞美

8、欣赏他人的含义:欣赏他人就是怀着愉悦的心态,去发现、感受和吸纳他人所表现出来的优美和可爱之处。

9、为什么要学会欣赏?(欣赏的重要性、作用)

①欣赏,是审美能力的体现,也是积极人生态度的体现。②学会欣赏,善于发现,你将会眼界大开。③能欣赏他人,是一种取之不尽的人生财富。它能使心灵保持积极和愉悦,能减少自私和抱怨,让生活充满乐趣和希望。

10、如何欣赏他人? ①欣赏他人就,要怀着愉悦的心态,去发现、感受和吸纳他人所表现出来的优美和可爱之处。②要克服狭隘心态和阴暗心理,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宽容有好的心和谦虚友善的态度去发现别人身上不同体态的美、不同性格的美以及深刻的美。

11、真诚赞美的意义(作用)? ①真诚的赞美,可以把快乐的种子播向四方。②真诚的赞美是一种使人不断完善的美好途径。③需要指出别人的过失时,赞美也不失为一种巧妙迂回的方法。④用赞美去温暖别人的心灵,你也会感受别人给你的温暖。

12、如何赞美?(赞美的技巧)①赞美应该真心实意,发自内心,不能阿谀奉承。②赞美要真诚、言辞中肯、视角新颖、内容具体、区别对象、方式灵活、做到适时、兼顾他人感受。3.3 竞争与合作

13、竞争的内涵:竞争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是激发人的自我提高意识和能力的活动。

14、竞争的类型:①良性竞争:是公平合理的竞争,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②恶性竞争:是以不正当的卑劣或非法手段进行的竞争,是社会发展的破坏力量。

15、怎样理解“竞争是前进的动力”?(竞争的积极作用)

①竞争激发人的自我提高意识和能力,激发人们的上进心和创造力,使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得到充分发掘和施展。②竞争能使群体获得更快的发展进步。③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可以加速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快社会进步。

16、竞争的消极影响:①竞争会让人感到明显的精神压力,紧张和焦虑。②不能正确看待竞争结果,就可能被挫折感所压倒,陷入自卑而一蹶不振。③不能面对竞争的失败,怨天尤人,妒忌成功者,心理失衡。④恶性竞争,是社会发展的破坏力量。

17、如何正确面对竞争的压力?

①面对竞争的压力,我们需要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②面对竞争的压力,我们还必须采取正当的方式,遵守公平竞争规则,坚守自己的人格。③在竞争中要尊重对手。

18、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学业竞争的压力?

①既要有高标准、严要求,又要学会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锻炼顽强的毅力,树立坚定的信念;②既要争取好成绩,对分数名次不能过分患得患失;③要善于面对竞争,付出努力,采取正当方式,坚守人格,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

19、合作的内涵:合作就是人们通过相互配合完成某件事情或达到某个目标。20、合作的重要性?

①合作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手段,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②古往今来,每一项伟大事业的成功无不取决于团结合作。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③合作能培养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培养奉献精神。

21、怎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①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需要确立共同目标。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需要理解沟通与宽容。③建立良好的合作的关系需要有奉献精神、团队精神。

22、团队精神的含义:为了共同目标尽心尽力,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追求个人名利,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精诚合作,为了团体的成功,每个人都能够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力量。

23、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辨析:有竞争就不能有合作,有合作就不会有竞争)

(1)竞争与合作不是互相排斥的,相反,两者常常是不可分割的,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2)竞争中有合作:团体之间的竞争必然依靠团体内部的合作,个人之间的竞争,也不能缺少个人背后的社会支持力量。(3)合作中有竞争:团体内部通力合作,有利于在团体间的竞争中取胜;在合作的团体中也不排除个体之间的竞争,鼓励个体竞争是团体保持活力和优势的内在动力。

24、如何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勇于竞争,善于合作,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合作中无私奉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创造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团结合作、共赢共享的美好社会。

上一篇:德育论坛体会下一篇:父母怎么教导孩子英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