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2024-04-30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通用10篇)

篇1: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答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决定意义的特点,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

篇2: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篇一】

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书记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了11个方面的要求。其中第一条,他强调,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和带头守法上。

领导立法,一方面,体现在党内法规的不断完善上,比如《党章》《共产党问责条例》《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的修订,今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等公布和实施。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民法典》等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上,都离不开党对党员同志、人民群众的关切,以及通过立法的方式将人民的意志上升为法律规定。

保证执法,党员干部应当模范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党组织也在执法的过程中产生了重大而直接的影响,为相应法律法规和党内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支持司法,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腐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相应的司法工作得以排除人为干扰、人情裹挟,按照法定的程序和规范开展,司法公信力得以体现。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离不开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支持,以及全体党员的支持。

带头守法,我们党严格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员干部同志不但模范遵守党纪党规,同时遵守宪法法律,更为重要的是,面向基层民众,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了依法治国在全社会的深入学习和共同参与。

在今后的党务和业务工作中,我们也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保证工作和生活适应新形势,符合新要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建设。

【篇二】

第22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文章强调,要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夯实依法治国社会基础。

笔者认为,推进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实际上就是要在全国上下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大环境,法治不但要有“广度”“深度”“力度”“硬度”,还更应有“温度”,只有充满了“温度”的法治,才能让人民无“法”不爱。

法治“从人民中来”,须做到“立法有温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的文章中指出,要加快建立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这表明立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人民的所急、所需、所盼,加快完善保障民生民本的法律制度和法治体系,让法律成为人民捍卫自身权利的坚强后盾。国家所立的每一项法其实都是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无论是经济、教育、交易,还是健康、医疗、养老等都离不开人民的身影,法治“从人民中来”,也就是每一项立法都应是深入人民、关注人民、了解人民之后的“立法为公”的集中体现,让人民在法治中也能不断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如此才算得上是“立法有温度”,为公立“法”方能为民所“爱”。

法治“到人民中去”,须做到“执法有温度”。法治的作用是为人民明示可为与不可为之事、矫正偏离正轨之行为以及预防可见性错误的发生,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法治最终还是要“到人民中去”。法律作为人民最严格的行为规范,却依然有部分人会有意或无意地出现违法行为,或轻或重地造成自身或他人的人身或财产损害,在人人平等的法律面前,违法则必究。事实上法律本身就是带有“温度”的,如“免除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等等,然而,法治温度的体现最关键还是在于“执法有温度”,执法有温度就是要让恶意违法者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而还受害者一份公道,让无意违法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受到最轻处罚,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法治只有先做到了“执法为民”,才能做到“执法有温度”,为民执“法”方能为民所“爱”。

在推进社会法治建设进程中,无论是“立法”还是“执法”,只有坚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才是有温度的法治,而这样的法治社会自然会让人民无“法”不爱。

【篇三】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文章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强化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观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党员干部用权理政、修身律己,都要依法依规进行,只有心中有纪法、知敬畏,才能手中有办法、有分寸,办事有章法、知轻重。

心里有纪法,不出事。党员干部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直接与群众打交道,近距离服务群众,必须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带头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把党章党纪和法律法规装在心里,时刻心存敬畏,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要在学法中不断增强法治定力,用法律约束个人言行,坚守法律红线,确保行得正、站得直、不出事。要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公序良俗的教化、约束作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公平诚信的社会主义新民风,筑牢守法用法的社会基础。

手中有办法,干成事。要在党纪国法允许的范围内,倾尽所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深入基层一线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矛盾、平衡利益、协调关系,帮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和各种争端。尤其是对一些群众“信访不信法”的突出问题,要耐心引导,依法依规进行处置,坚决捍卫法律的权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

办事有章法,办好事。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工作,不能在涉及纪法的工作中掺杂个人感情,打法律的擦边球,尤其是在人事任免、职务晋升、工程项目等敏感问题上,必须严格依法依规进行,决不能心存侥幸、徇私舞弊。特别是公检法、工商、税务等各种涉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必须规范执法、文明执法,不能凭着个人好恶任性执法、粗暴执法,更不能借职务之便优亲厚友、知法犯法。要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不断加强学习,锻造业务过硬、执法从严的执法工作队伍。

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天下大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组织意识、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形成遵纪守法、懂规守矩的良好氛围,坚持做到法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规制度没有特权、执行法规制度没有例外。

【篇四】

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全面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面对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矛盾风险挑战,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对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地位更加突出,意义更加重大。

坚持党对依法治国的全面领导。全面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保证。坚持实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对于确保全面依法治国正确方向,将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和社会治理效能具有重大意义。只有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的领导,才能始终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自觉,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良好的治理能力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夯实依法治国的制度根基。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领域。事实证明,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要夯实依法治国的制度根基,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探索和实施群防群治、共创平安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发展,构建社会治安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立体工作格局。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进程,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坚持加强依法治国的队伍建设。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强大的队伍作保障。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强化法治意识,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坚持带头尊法,维护法律法规的崇高地位;带头学法,切实学懂弄通学以致用;带头守法,坚决不碰法律红线,不打法律“擦边球”;带头用法,拿起法律武器为人民群众维护权益、谋取利益。要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司法行政和执治队伍,以秉公用权、公正执法、依法行政,努力提升执法司法的质量、效率、公信力,更好把社会主义法治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坚持发挥依法治国的群众力量。法治中国的宏伟画卷,需要全体公民共同绘就。要在全社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让法律知识、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入脑入心,让守法用法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充分保障人民平等参与权利,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篇五】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深刻理解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意味着党和国家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国家治理领域的战略目标,意味着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全面法治化。在理念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通过国家顶层设计,全面厉行法治,从治理理论、治理目标、治理模式、治理制度等全方位推进。在内容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领域覆盖的制度安排。在方式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党依法执政、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对国家和社会实施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的治国理政方略。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篇3: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在法治建设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就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本法治观。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与法关系的理论, 人是法律之源, 是法律的主体和目的, 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决定着法的内容与发展, 本质上是一种人本法治观。《决定》提出了“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观点, 体现了与人本法治观的高度契合。过去, 有些人和部门习惯于把人单纯看做法的受动者、服从者, 片面强调人民的守法意识而忽视让人民参与到立法、执法、司法实践中来, 人民群众在法治意识上往往只能自化、自正而难以做到自主, 这正是法治建设中人民主体意识缺乏的表现。长此以往, 极易造成法治建设主体、价值错位, 动摇、削弱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基和力量源泉。因此, 在法治观念相对淡薄的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必须凝聚人民主体的社会共识和行动自觉, 最大限度树立和弘扬人是法律之本、人是法律之目的、人是法律主体的人本法治观, 为确立人民在法治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在法治建设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就要确保人民群众广泛、充分参与法治建设进程。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进程中形成的一条宝贵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法治建设之所以不断取得新成果, 其根本动力就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法治建设的巨大热情和创造力。《决定》指出, “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 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 并通过“建立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公众参与依法决策”、“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等具体规定, 贯穿“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的要求, 凸显人民主体地位, 让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法治建设全过程。现实中, 一些执法、司法机关习惯于自己主导执法、司法过程, 忽视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执法、司法功能, 不愿向群众公开执法办案的过程和结果, 把执法、司法权异化为部门职能权力, 偏离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本质属性。如果人民没有参与权, 就不是真正的法治。因此,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最关键的是通过各种途径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深入参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 使人民真正成为法律最主要的执行主体、监督主体。惟其如此, 才能使法治建设更有力、更阳光、更科学, 从而走上健康发展的“绿色通道”。

在法治建设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就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权力监督主体作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受人民监督, 对人民负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和本质。毛泽东在1945 年就提出,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 才不会人亡政息。习近平同志在2010 年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的讲话中也强调,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 权为民所赋, 权为民所用。强调权力取之于民必须用之于民, 作为掌握国家权力的广大领导干部应当努力培养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 要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 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 接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四大监督。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让人民监督权力,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 “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 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这是党在决策层面打出的一组有关人民监督权力的组合拳, 是将人民监督权力的具体措施上升到制度层面, 赋予其强制力和执行力。这些论断充分说明人民既是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参与者, 同时又是权力监督的重要主体, 是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突出体现。

在法治建设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就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完善优质的法律服务。法律权威需要人民维护,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对法治国家公民而言, 每一部法律都写满了人民权利, 塑造良法善治并配套优质法律服务是保障人民权利丰润的需要, 也是每个公民的福音, 这意既是法治建设的基石, 又是衡量法治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决定》指出, “法治建设必须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承担应尽的义务, 维护公平正义, 促进共同富裕”。贯彻这一要求, 需要立法机关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 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需要执法、司法机关要严格、公正、规范、文明、高效执法司法, 保证国家法律的实施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需要国家和社会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让法律服务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这也是在法治建设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题中之义。

在法治建设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就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的核心地位, 牢牢把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正确方向, 这是我国法治与西方所谓“宪政”的根本区别。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和核心,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只有做到三者有机统一, 才能解决好中国要不要搞法治、搞什么样的法治、怎样搞法治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当前, 一些人鼓吹和宣扬“西方宪政”、“三权分立”、“司法独立”, 其要害就是削弱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 否定人民主体地位, 割裂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对此, 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 从理论和行动上自觉主动地同破坏和损害“三者有机统一”的现象做斗争, 真正达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依法治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八大报告.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篇4: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依法治国 党的领导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依法治国的历程,“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四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这个关系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了基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最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者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用什么样的方式治理好国家,如何更好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党的领导集体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开创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伟大事业。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在“文化大革命”中,国家法制惨遭破坏,新中国的法制事业遭受了挫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总结经验教训,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依法治国进行了积极地顶层设计。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写入了政治纲领和党章,把它确定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新要求,从“全面”到“深入”,只是两字之改,却体现出依法治国的进度。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对依法治国进行了顶层设计,制定出路线图、时间表。

(二)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针引领者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的法治建设方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十六字方针,丰富并发展了社会主义法治内容,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则在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有针对性地回应了人民群众呼声和社会关切。

(三)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略实践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党始终发挥着根本性、全局性领导作用。只有把党建设好,才能真正代表人民、带领人民、组织人民正确制定和严格实施法律。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才能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进,依法治国就难以把握正确的方向。我们要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

当前,社会转型进入深水区,法治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末端治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至关重要。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必须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全过程。

(一)领导立法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党的领导集中代表了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只有依靠共产党这个政治领导核心的权衡和引导,立法机关才能把握立法的方向,才能捕捉立法的时机,才能使法律符合实际需要,符合客观规律,才能最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二)保证执法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坚持党对法律监督的领导。实践证明,没有执政党领导与参与,这种监督是难以实现的。党的领导作用就在于健全和完善以权力机关监督为核心的,以党的监督为灵魂,以检察监督为主体的,包括社会监督、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在内的法律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之成为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保障。

(三)支持司法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四中全会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对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冤假错案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确保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的引领作用。

(四)带头守法

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过程中,党要加强自身建设,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党的建设的制度体系。只有坚持依据党内法规从严管党治党,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使党始终成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核心。通过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党内法规制度,强化“不敢腐”氛围,逐步实现“不能腐”“不想腐”,确保各级党员干部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参考文献:

篇5:《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读后感

十四五计划即将开启之际,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在11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之后,中央关于在十四五期间法治中国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各级党员干部身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更是示范者、引领者,要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自觉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真正成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模范和表率。主要要从以下四方面以身作则开展好全面依法治国工作:

一、要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意识。

树牢法治理念,争做尊法崇法“领头雁”。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尊崇法治,行动上才会遵守法律。广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善于从法律角度想问题、作决策,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过程中注重落实法治要求,在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过程中注意运用法治方式,在说话做事前先考虑是否合法,将法治理念贯穿工作始终、刻入从政信仰,筑牢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基石。要时刻绷紧法纪这根弦,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坚决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提升法治能力,争做学法懂法“法律通”。领导干部手握公权、责任重大,必须慎重用权,法律就是行使权力的最明确依据,只有彻底了解掌握了这个依据,才能正确开展工作。法律知识具有变化快、数量多、专业性强的特点,需要持之以恒进行学习,广大领导干部要克服“工作太忙没空学”等

错误思想,利用一切机会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既要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根本精神,也要掌握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法律法规,对分管领域涉及的法律法规做到“通”,对履行职责需要的法律法规做到“精”,切实提高自己的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努力成为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家里手。

坚持依法办事,争做守法用法“践行者”。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作为领导干部,学法知法懂法只是基础,守法用法才是关键。要坚持把法律作为执政用权的标尺,一事当前,首先考虑法律是怎样规定的,制度是怎样要求的,明确哪些事该办、哪些事不该办,坚决不能搞任何违法违规的“暗箱操作”。要牢牢把握“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工作要求,既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按照法律规定切实履行好分内职责,也要守牢权力的边界,自觉在法律约束下、制度笼子里行使权力,在“聚光灯”“放大镜”下开展工作,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是放在第一位的。“第一位”不仅说明党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使命光荣,还意味着要肩负更多责任,担子如山,更意味着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充分体现了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在新时代的大担当。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为民实践,生动地展现了人民至上。“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

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

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无论是“法”“律”“令”都是为了实现善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更是为了全面的善治。这善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民,就是要依法保障人民群众权益,增进人民群众福祉。近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先后修订完善了人民群众十分关切的涉及食品安全、外商投资等一些系列法律法规,还通过了被人民群众称之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可以说,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既是一个以良法求善治的过程,更是一场良法源于民心,以民为本、立法为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生动实践,鲜明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底色,更加凸显了“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深刻变革,再次彰显了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和时代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绘就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总蓝图,这不仅在中国法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再次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质。这种特质是源于中国共产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强烈革命精神,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始终永葆纯洁性、先进性和时代性的坚定决心。打铁还需自身硬。正是这种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50多名党员发展到了今天的9191.4万名党员,才更加凝聚人民,以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的意志和力量带领中国人民闯关夺隘。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护航利器,让我们更加坚定自信地朝着更伟大目标前进。“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带头牢固树立法治思维,不断增强法治意识,争做学法、懂法、宣法、用法的表率,更加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进一步推动各项改革事业有序开展,行稳致远。“其身正,不令而行。”依法治国离不开道德滋养,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加强道德修

养,养廉洁浩然正气,养为民造福志气,养攻坚克难锐气,更加成为人民群众心中可信赖、可依靠的人,更加发挥好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相融合、相促进的带头作用,尤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去,使全面依法治国更加闪耀新时代的社会精神和社会价值。

三、依法治国要践行人民至上。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各方面制度体系不断成熟,我国在法治为民实践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彰显出了强大生命力。明确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要从人民立场出发,充分体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价值导向和本质属性,把牢民本法治“指路标”,实现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

运用法治思维,增强为民意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能力既是强化公权使用方向的现实需要,也是维护群众权益的前提与基础。要将法律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和具体规范作为指导为民实践的价值支点,增强党的政治领导本领,牢固树立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的法治观,不游离于法治之外、不凌驾于法治之上,始终将法治作为认知问题、分析情况、作出决策的视角与边界,心中有“知法”的明镜高悬,手中有“懂法”的戒尺紧握,脚下有“守法”的红线制约,以法治思维牵引法治习惯和法治行为,以法治思维取代特权思维和关系思维,增强依法维权、守法护法的自觉性,在法治思维的指导下守初心、明责任、担使命,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

坚持法治为民,践行为民服务。坚持法治为民,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一方面要把握内在机理和外在变化,在遵循发展规律、总结实践经验中立法修法,在民生领域上全面发力,在公平正义上纵深推进,在短板漏洞上多点突破,实现立法和群众所需相衔接、与群众所盼相呼应,打造法治规范、实施、监督、保障全链条,形成具体完备、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法律体系,发挥法律定纷止争、维权维稳的作用,以及时的法律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另一方面,要夯实法治的民意基础,做到民有所呼,法有所应。广泛地听取人民群众在食品安全、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意见,将民众所达成的共识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让人民群众成为法治中国的建设者、参与者,感受到更直接、更实在的法治保障。

推进法治建设,保障人民权益。从宪法修正案到立案登记制改革,从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到新婚姻法的出台,从公共卫生法律保障体系的补充到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法治建设紧紧围绕人民权益,把立法为民落到实处。法治建设在保障人民权益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法治既是深化民生领域改革的尺度规范,也是着力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矛盾问题的现实考量,要借助法治之力破除利益固化藩篱,确保法治分配正义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要推动法治建设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取得新进展,创新法治为民服务模式。创新是法治建设的生命力所在,要以更加成熟定型的法治体系更好地为民解忧解难,为人民群众提供长久可靠的法治保障。

“立法术,设度数,所以利民萌,便众庶之道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推进为民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一项历史任务。要坚持人民在法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以良法维护良序、以善法实现善治,谱写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篇章,在主动谋划、积极践行和强化保障中不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四、全面依法治国让抗“疫”更有“型”。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大考当前,科学立法是我们科学防控的“定星盘”,能够沉下心来、冷静分析、仔细研判;

严格执法是我们有序防控的“稳定器”,能够稳扎稳打、有序推进、全面铺开:公正司法是我们精准防控的“校准仪”,能够严厉打击、规范秩序、落实有力;

全面守法是我们联防联控的“吸铁石”,能够统一思想、增进共识、团结奋战。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法律是有序推进疫情防控的“坐标尺”。行止有度,言字有法。事物的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社会的进步依靠法律法规。法律之于疫情防控尤为重要,试想如果缺少了法律的约束,很多工作将无从进行。前段时间,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全国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开展的交通管制和居民出行管控,就是最为直接的例子。法律看似无情,但社会主义的法律却是对人民感情最深刻的表达。法律中的条款都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最终目的,这也体现了我党的性质和国家的性质。在推进疫情防控的工作中,我们要握紧法律标尺,准确定位和检测其间的社会各层面,确保一切都在“度量”之内。让抗“疫”之树,没有旁逸斜出、病侵虫蠹,只有这样才能枝繁叶茂、有“型”成长,为人民群众撑起一片健康的蓝天。

法律是有效维护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抗“疫”只是我们前进过程中的一个小小坎坷,其最终目的还是发展和复兴。因此,社会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这是基础。所以疫情防控,不能动摇根基,不能破坏稳定。而法律正是巩固国家根基,维护社会稳定的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中华民族的复兴航船会面临狂风巨浪,必须具备强有力的“压舱石”,才能攻坚克难,化险为夷。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都以其权威性和客观性维护稳定。面对疫情,不能乱了方寸。心乱,则皆乱。在法律强大的稳定力量下,我们得以迅速投身战“疫”,有序开展工作。如今,复工复产工作也已经陆续开展,经济建设正有条不紊地推进,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法律稳,则社会稳。法律“压舱石”让我们迎风更稳定,抗“疫”更有“型”。

法律是有力保护人民健康的“定心丸”。我国的宪法在根本上确立了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其他衍生法律都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完善,并最终建立起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也是我们全力开展疫情防控的根本和初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法律就是准则。为了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和法治的优越性,通盘谋划,全局掌控。集中力量办大事,汇聚共识战疫情。第一时间为人民群众吃下“定心丸”,人心稳,人心齐,必克时艰,闯难关。危难时刻,有法律稳战局,有党中央定乾坤,人民群众是有依靠的,战胜疫情是有保障的。挂群众于心,以法律为准绳开展疫情防控,是给人民群众最大的温暖,是有“型”抗“疫”的落脚点。

篇6: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12月9日习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讲话的要点。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发挥领导干部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的关键作用。

《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是月23日习近平同志就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出的指示。指出: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补齐党建方面的法规制度短板,力争到建党一百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全面做好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是5月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政法大学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法治人才培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是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要阵地,也是推进法治理论创新的重要力量。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学术话语体系,尽快把我国法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立起来。法学教育要处理好法学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要坚持立德树人。法治教育要注重抓领导干部。

篇7: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基层干部权力虽小但事项较多,权力行使的廉洁状况直接影响到服务和改善民生的效率和质量,关系到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作为村一级因指定小微权力清单,“什么事情村干部能干、什么事情村干部不能干”,这样以来群众对此就更清楚了。再往下进行宣传推进,明确职责任务、运行程序及自身的行为规范,畅通了监督渠道,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权益,零距离服务群众。

强化监督和问责,实现权力监管无盲区。基层治理事务繁杂,小微权力点多面广,每一项都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因此,开展全方位的监督十分必要。

强化学习意识,村党支部班子应该带头学习“小微权力”清单,充分利用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院落会议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小微权力”清单内容,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

强化宣传指导。采用召开居民民代表会议、利用公示栏、微信等多种形式宣传“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对群众不清楚、不了解的事项及时指导、解答,使群众清晰明了所办事项的具体步骤,让群众明白自己的事“去哪里办、怎么办”。

强化群众监督。设立群众监督举报电话,群众可对“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运行中“应公开而未公开、未按规定时限内办结和办理结果不满意”等问题进行反映和举报。村级建立财务公示栏,对涉及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大病救助、残疾申报等情况定期公示,充分保障群众对居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为村内各项事务的有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篇8: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最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 一) 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者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用什么样的方式治理好国家,如何更好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党的领导集体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开创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伟大事业。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在“文化大革命”中,国家法制惨遭破坏,新中国的法制事业遭受了挫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总结经验教训,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依法治国进行了积极地顶层设计。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写入了政治纲领和党章,把它确定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新要求,从“全面”到“深入”,只是两字之改,却体现出依法治国的进度。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对依法治国进行了顶层设计,制定出路线图、时间表。

( 二) 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针引领者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的法治建设方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十六字方针,丰富并发展了社会主义法治内容,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则在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有针对性地回应了人民群众呼声和社会关切。

( 三) 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略实践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党始终发挥着根本性、全局性领导作用。只有把党建设好,才能真正代表人民、带领人民、组织人民正确制定和严格实施法律。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才能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进,依法治国就难以把握正确的方向。我们要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

当前,社会转型进入深水区,法治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末端治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至关重要。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必须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全过程。

( 一) 领导立法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党的领导集中代表了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只有依靠共产党这个政治领导核心的权衡和引导,立法机关才能把握立法的方向,才能捕捉立法的时机,才能使法律符合实际需要,符合客观规律,才能最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 二) 保证执法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坚持党对法律监督的领导。实践证明,没有执政党领导与参与,这种监督是难以实现的。党的领导作用就在于健全和完善以权力机关监督为核心的,以党的监督为灵魂,以检察监督为主体的,包括社会监督、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在内的法律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之成为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保障。

( 三) 支持司法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四中全会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对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造成冤假错案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确保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的引领作用。

( 四) 带头守法

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过程中,党要加强自身建设,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党的建设的制度体系。只有坚持依据党内法规从严管党治党,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使党始终成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核心。通过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党内法规制度,强化“不敢腐”氛围,逐步实现“不能腐”“不想腐”,确保各级党员干部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必须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全过程。

篇9:试论依法治国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关键词:依法治国;人民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A4;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24-03

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4月24日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鲜明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①这句话为我们倡明了,作为一个政党不论是从其政治主张、政治立场,都必须根植于人民,同时,这句话也充分凸显了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及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这也表明了作为主体的人民的在我们党成长、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促长作用。我们党开宗明义就表明了其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由此在根本大法中依法确立了人民在我国的主体地位。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主体推动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社会昌明和发展的主体力量。但一段时间以来,人民之主体地位在一些人的心里是否已经被淡化或漠视了,口号震天响,行动上却是另一套,阳奉阴违,笑意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四风”盛行,致使民怨加大、民声不合、民心不定,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有的人以权压法、以权代法,漠视国法,心中无法,导致法不能举;有的人是一朝权在手,法律靠边走,依法不依法,此舵我来把,可以任意强奸国法;有的人善于“乾坤大挪移”,混淆视听,愚民于法,仿佛法就是己,己即为法,法之行规以己念为准等等,问题的出现,是一种警示。如果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就有可能会出现基础松动,大厦不稳的景况。针对问题的出现和严重性,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适时提出了惩治腐败,使权力走上法治的轨道,继而又重申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两项活动的开展,其主题就是树清风、扬正气、回民声、顺民意,这充分显明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党中央召开了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会议,表明了我们党走依法治国的道路的决心和勇气。此次会议在提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的过程中,提出的“五个坚持”之一,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再次强调和彰显人民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历史作用。

一、依法治国,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离开人民这一主体,其他一切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表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有以民为本、以民为主,方能万事兴焉;以民为天,则能风调雨顺,民心归附;以民为地,则能根基牢固,物华丰实,万物茂盛,民心安定。我们党历来都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等作为制定国家方针政策出发点、落脚点和归宿,这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最终目的。我国《宪法》总纲第一条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国家性质的规定,两次突出强调“人民”,说明了人民是党和国家制定方略的主体,也是我们党推进依法治国和人民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的表现。正如《决定》中指出:“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这三个“必须”的提出,充分说明我们党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能够听取民意、反映民愿,集思广益地汲取人民智慧,以促进我国各项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使一切制度机制都运行在法治的轨道上,不能脱轨,更不能越轨,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体,法治的受益主体,同时还能成为法治的监督主体,依法治国的力量主体。国家以什么为主体,政党以什么为根本,这是关系到其兴衰存亡的第一等大事。因为,如果民心不顺,则大事受阻;民生不达,则事业受阻;民意不表,则发展受阻;民声不畅,政令受阻。牢固民为国之本的主体思想,是国家兴旺发达、民族昌盛的力量支撑和源泉。

《决定》提出的三个“必须”,其一,就是强调人民主体地位为主基调,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以人民的利益为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法制建设中,始终把人民作为主体和充分享受法治建设的成果为目的,这与我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其公检法、政府、人民代表大会等都冠以“人民”二字这一根本相一致,这充分显示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其二,是人民在依照各项法律法规行使其权力并参与管理国家各项事务时,必须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不能超越法律规定的范围和权力,必须坚信党的领导的正确性并与党的领导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因为:“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否则,没有一定之规,没有中枢神经指挥系统,一切将会陷入无序,主体地位也得不到体现。其三,《决定》强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人民在运用法律武器时,必须要明法,而不能不明所以的乱法使用,也就是要学法、尊法、守法,在此基础上才能“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维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既突出自身的主体地位,又能够很好地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力及义务。让法治建设像阳光一样温暖和普照在每个人的身上和心里。

nlc202309011325

二、公平正义,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愿望和诉求

公正公平是法治的生命线,同时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及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的闰化剂。这条生命线能否做到生命不息、绵绵不绝、力量不断、欣欣向荣、活力无限,就要看在法治的建设中能不能做到法治的公平正义。法律为谁而定,法治为谁而行,这是体现人民主体地位和公平正义的关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其实质就是要全方位多层面覆盖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目标。公平正义是依法治国的支柱,它体现了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同时也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参与者和管理者,而不是被“管治”的对象。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是否有序,人民是否安平乐道,是否积极向上的一把幸福尺子,实现好和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必然涉及到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在践行人民主体地位的法治建设中,只有切实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才能和谐,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才能达到上下同意、全民同心、民族同德、国家同忾、全党信仰不动摇、党民同信念,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家制度在法治建设的轨道上正常运转,规则才能代表民意,才能做到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在法治建设中摒弃那些不合理、不合法、不合民意的做法和行为,也就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道路上,要做到我国各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权利公平,必须要让人民的权利不因职业和职位的差别而有所不同,其合法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等权益得到同等的保障与尊重。机会公平,必须要让人民能普遍地参与社会发展并分享由此而带来的成果。过程公平,必须要让人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项活动的过程公开透明,不允有的人通过对过程的控制而谋取不当利益。结果公平,必须在分配上兼顾全体人民的利益,防止两极分化过大化,利益集团及权力集团操控法治的成果,以利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愿望得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依法治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要使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在价值取向上达成一致,使这个机体在法治建设中健康发展,社会各级层的利益不能因其地位、权势、垄断而致分配不均,致使社会不稳定、民心不安定,因而,从我国社会各个层面推进和体现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应该成为依法治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要想使民之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就要让民之愿望能够上传下达,民之合理诉求能够依法解决,国家意志即全民意志能够充分表达,如此,就能够在党的领导下,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健康地推进依法治国之路。依法治国,要达到合乎民心、公平正义有两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反腐倡廉之路要依法持续下去,因为,腐败不只是损害党的形象,使党组织涣散,信念摇摆、信仰动摇,还祸害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同时还动摇党的根基—人民的信任;在涉及法律的问题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权干预法律法规的正常运行和实施,这会使人民寒心,从而招致离心离德,不利益依法治国的宗旨;一是塑造风清气正、清正廉明的为官讲德的道义之风。那就是,官清则民静,官净则民安,官德则民纯,官实则民厚,官公则民向,官义则民德,官爱则民定,官谐则民和,官正则民拥,官廉则民爱。这两方面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阻滞或影响依法治国之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就不能得以依法妥善解决,人民期盼法治到来的公平正义的愿望就难以实现。

依法治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理念要得以完善地贯彻和落实,形成公平正义的大好环境,就必须在制法、执法、司法的的过程中,真正能把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公正性做好做到位,就像天平一样要均衡均等,不能失之偏颇,前仰后抑,要把国家的意志、人民的意愿充分表示出来,就像阳光对每个人都一样,依宪法定规,依法执政行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依法治国、人民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公平正义的一个负氧离子圈,形成一个生态的法治环境,由此,中国就会更加欣欣向荣、繁荣昌盛,国家的希望,人们的期盼相信能够早日得以如意。

注释: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篇10: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第一,加强法治为民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为民办实事中落实以人为本”。这就说明了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摆在第一位。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法治工作的指路标。我们要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

第二,加强法治护民职责。现今网络上,人民群众对执法者乱作为和司法不公平的呼声比较高,这就是我们法治护民中的薄弱环节。《韩非子•心度》中写道“严刑则民亲法”——只有使刑法公正严明,民众才会信任法律。所以,对于执法不作为,我们需要加强制度规范,文明执法,杜绝冲突的发生,促进执法者与人民群众互相理解、和谐共赢。对于司法不公平,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错放一个坏人,让每一个人感受到正义,感受到公平就在身边。我们要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才会信任我们。

第三,加强法治亲民形象。法治对于以往人民群众来说是一件严肃而又遥远的事情。实际上,我们的法治工作恰恰需要亲近人民群众,走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在这过程中,创新立法方式,推进民主立法,扩大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途径,改变人民群众对法治的固有思想是改变法治不亲民的问题关键。法治工作亲民了,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问题。

上一篇:桂花糕作文600字下一篇:名著家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