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构架介绍

2024-04-15

公司构架介绍(精选8篇)

篇1:公司构架介绍

CPU架构,从大的层面(接受和处理信号的方式)分两类——CISC、RISC ,CISC就是复杂指令集计算机,目前专指 x86 和 x86-64 两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电脑CPU构架介绍,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概述

CPU架构是CPU商给CPU产品定的一个规范,主要目的是为了区分不同类型的CPU。目前市场上的CPU分类主要分有两大阵营,一个是intel、AMD为首的复杂指令集CPU,另一个是以IBM、ARM为首的精简指令集CPU。不同品牌的CPU,其产品的架构也不相同,Intel、AMD的CPU是X86架构,IBM公司的CPU是PowerPC架构,ARM公司的CPU是ARM架构,国内的飞腾CPU也是ARM架构。此外还有MPIS架构、SPARC架构、Alpha架构。

X86架构

X86架构(The X86 architecture)是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语言指令集。X86指令集是美国Intel公司为其第一块16位CPU(i8086)专门开发的,美国IBM公司1981年推出的世界第一台PC机中的CPU--i8088(i8086简化版)使用的也是X86指令。同时电脑中为提高浮点数据处理能力而增加的X87芯片系列数字协处理器则另外使用X87指令,,包括后来 Intel 80186、80286、80386以及80486,由于以“86”作为结尾,以后就将X86指令集和X87指令集统称为X86指令集。虽然随着CPU技术的不断发展,Intel陆续研制出更新型的i80386、i80486直到今天的Pentium 4(以下简为P4)系列,但为了保证电脑能继续运行以往开发的各类应用程序以保护和继承丰富的软件资源,所以Intel公司所生产的所有CPU仍然继续使用X86指令集,所以它的CPU仍属于X86

x86架构CPU主要应用领域: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等。在PC端市场Wintel组合(windows系统 + intel处理器)占据了大部分江山,另外一部分有ADM占领。目前国内有兆芯,从AMD和VIA获取授权,研发自己的X86CPU,有其它国产CPU + 国产操作系统(linux系)可以用于教育和事业单位以及军工行针对的是特殊用户,国产CPU和操作系统想进入民用市场,由于性能、价格以及生态系统等,仍需要继续优化打磨以及一个合适契机。

x86指令集发展

IA:Intel(英特尔)处理器的服务器称之为IA(Intel Architecture)架构服务器

IA-32:英特尔32位体系架构,X86从16位到32位是在原有的架构基础上进行修改(Intel称之为IA-32)

x86-32:现如今Intel把x86-32称为IA-32

x86-64 分为intel和AMD

AMD64:x86架构的64位拓展,向后兼容于16位及32位的x86架构。x64于由AMD设计,AMD首次公开64位集以扩展给x86,称为“AMD64”,AMD64和Intel64基本上一致

Intel64:EM64T(Extended Memory 64 Technology)扩展64bit内存技术,本质上和AMD64一样都是IA-32的增强版本。

IA-64:64位的英特尔架构,英特尔安腾架构(Intel Itanium architecture),使用在Itanium处理器家族上的64位指令集架构,由英特尔公司与惠普公司共同开发。IA是Intel Architecture(英特尔架构)的缩写,64指64位系统。使用这种架构的CPU,包括Itanium和Itanium 2。此架构与x86及x86-64并不相容,操作系统与软件需使用IA-64专用版本。

Intel推出X86架构已满40年了,同486相比,Pentium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而PⅡ的前进步伐则没有这么大了,X86 CPU的发展似乎已到了尽头。英特尔非常清楚,是X86指令集限制了CPU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因此,他们正同惠普共同努力开发下一代指令集架构(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 ,ISA): EPIC(Explicitly Parallel Instruction Computing,显性并行指令计算)。对英特尔而言, IA-64(英特尔的64位架构)是下一个10到的架构。新的ISA将使英特尔摆脱X86架构的限制,从而设计出超越所有现有RISC CPU和X86 CPU的新型处理器。

ARM架构

ARM架构,也称作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Advanced RISC Machine,更早称作:Acorn RISC Machine),是一个32位精简指令集(RISC)处理器架构,其广泛地使用在许多嵌入式系统设计。由于节能的特点,ARM处理器非常适用于行动通讯领域,符合其主要设计目标为低耗电的特性。(其它请参考ARM介绍)

目前,ARM家族占了所有32位嵌入式处理器75%的比例,使它成为占全世界最多数的32位架构之一。ARM处理器可以在很多消费性电子产品上看到,从可携式装置(PDA、移动电话、多媒体播放器、掌上型电子游戏,和计算机)到电脑外设(硬盘、桌上型路由器)甚至在导弹的弹载计算机等军用设施中都有他的存在。在此还有一些基于ARM设计的派生产品,重要产品还包括Marvell的XScale架构和德州仪器的OMAP系列。

篇2:公司构架介绍

UAP介绍

一、UAP简介

UAP(Universal Application Platform)平台是用友软件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知识沉淀,在微软.NET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提供完全支持基于领域语言(DSL)的模型驱动开发(MDD)模式,为各种复杂的企业级商业应用系统提供专业、安全、高效、可靠的开发、部署和运行企业管理应用软件的开发工具平台。通过UAP平台,使企业信息资源变得可重用、透明化,并且系统具有高可扩展性,让业务处理更加高效、简洁、安全。

UAP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统一的集成开发环境,用户可以使用包括模型设计、UI设计、报表设计、规则设计、数据库设计、BI设计等各方面的设计器,并通过可视化的界面和友好的交互操作,自动生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功能控件。使得大型的企业级商业应用软件第一次实现了技术与业务关注点的分离,并且通过快速的动态业务建模与服务组装技术,实现了企业动态业务的快速部署与应用,真正实现了“随需而变”的实时企业与全球商务的企业信息化价值理念。

1.1 UAP的目标

作为开发工具平台,UAP需要实现与操作系统、数据库、.Net Framework、Office、WMI、.Net Compact Framework、MSMQ等底层核心技术的调用与协作,通过屏蔽底层的复杂实现,提高企业应用软件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开放性。

作为应用设计平台,UAP提供了统一的集成开发环境,其中包括模型设计、UI设计、报表设计、规则设计、数据库设计、BI设计等各方面的设计器,通过可视化的界面和友好的交互自动产生需要的各种软件工件,极大地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作为运行执行平台,UAP在系统交付、安装和部署后,支撑业务系统的解析和执行;提高应用软件的可定制性与可集成性。

作为集成平台,UAP提供对OFFCIE、移动商务、第三方软件系统等企业级的集成与应用协同。

作为管理平台,UAP通过使用权限管理、EAI、数据库管理等管理工具实现对业务系统的调整和控制。

作为开放的平台,UAP通过对SOA架构的相关WS-*协议栈的支持,提供对完整产业链的全角色开发的支撑环境。

1.2 UAP的技术特征

全面支持面向服务的架构(SOA),遵循开放的技术标准,方便与其它软件的互操作。支持企业服务总线(ESB)和业务流程管理(BPM)。业务与技术相分离的架构,易于扩展和更新。

具有丰富的模型设计工具集,提供基于模式和模型驱动的开发环境。

领域驱动的可视化模型设计。

根据模型自动生成框架代码、测试用例,降低手工编码量,大幅度提供软件开发的效率 共享业务模型、特征与软件构架,并可轻松设计业务逻辑和界面。

易于扩展与维护,实现应用软件的规模化定制。

基于MVC框架的界面模型,可适应多种客户端。

基于产品线的软件工厂模式,实现ERP产品的规模化定制要求。建立可重用的核心资产库,实现基于构件的开发与组装。强大的流程设计器和工作流引擎,轻松应对业务流程的变化。

提供基于微软Report Service的报表和BI工具,简化业务数据的多角度分析。支持集中式/分布式的应用部署。内置国际化支持。

1.3 对客户带来的新价值

UAP平台通过统一的模型、界面与规则描述规范,为不同的角色(包括需求人员、设计人员、开发人员、实施人员以及客户)提供了多视图的统一应用框架。通过这种统一的模型化规范,彻底解决了开发过程中不同阶段之间的“语义鸿沟”,实现快速、高效、可视化、大规模地构建个性化的业务系统。

因此,UAP平台从不同的角度为客户所带来的新价值包括:

 从业务角度:UAP建立了一个实现应用领域模型很好的支撑框架,有助于企业根据业务对象模型形成业务领域Framework,为构建复杂的应用系统提供有力的保证。

 从技术角度:由于UAP实现了业务与技术的分离,降低手工编码量,大幅提高软件开发效率的同时,提高个性化的交付能力,使企业能够适应未来新技术的变化,降低由于客户采用新技术所带来的影响。

 从产品角度:传统的产品开发方式中,经常存在由于客户业务的变化,引起很多技术实现过程中开发效率低、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等问题。采用基于SOA的UAP平台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使得软件的开发、维护和应用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 从合作伙伴:UAP提供强大的客户化功能和二次开发平台。支持产业链的增值开发,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大的产品增值服务空间,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关系。

 从客户角度:UAP提供内置的国际化支持以及基于MVC的多客户端的支持,为客户提供多种便捷访问系统的方式,在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真正意义上实现“实时企业、全球商务”的目标。

二、UAP平台架构

2.1 UAP平台的应用体系架构

UAP平台的应用体系架构是在解决与操作系统、数据库、.Net Framework、Office、WMI、.Net Compact Framework、MSMQ等技术的调用与协作的基础上,将平台应用分成了元数据应用、设计时应用、运行时应用以及核心的开发应用工具四组应用集合。为不同的角色提供统一的应用模型、界面和规则。

元数据应用提供了UI元数据、流程元数据、服务元数据、实体元数据以及报表元数据,为整个应用系统的设计与执行提供数据基础规范。

设计时应用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应用设计工具集,包括模型设计、UI设计、报表设计、规则设计、数据库设计、BI设计等各方面的设计器,通过可视化的界面和友好的交互自动产生各种所需要的软件组件。

运行时应用为设计时应用提供了一组对应的应用框架和工具引擎,支撑业务组件与系统的解析和执行。

应用工具集提供了一组管理、开发与部署的应用工具集合,通过使用权限管理、EAI、数据导入导出工具、OFFICE实施工具、组件管理、部署工具等管理、开发和实施工具实现对业务系统的可视化的调整和控制。

2.2 UAP平台与应用系统间的整体逻辑架构

UAP平台是在国际上主流和公认的技术标准与规范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开放的企业级开发工具平台。它采用了元数据驱动的、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并提供了统一的编程抽象模型,是一个适合应用软件开发及部署的全角色平台。

其中,UAP平台提供了模型定义、服务组装、应用开发集成环境(IDE)、应用平台以及应用工具等五个核心的工具集。并通过这五大工具集为应用系统以及第三方的其它应用提供统一的模型定义、功能开发与应用集成的环境。

2.3 UAP平台的技术体系架构

UAP平台的技术体系结构采用分层的架构模式,主要可以分为数据层、业务层、表示层,并且通过抽象的控件模型提供对多种客户端的应用支持。

其中,在数据层中,持久化服务引擎主要负责访问和查询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各种业务数据,在隔离业务层和数据存储管理的同时,实现与业务层的实时交互。持久化服务的这种隔离有以下好处:

 减少数据库提供者变更带来的影响

 减少因数据对象变更带来的影响(如变更数据库的schema) 封装数据的处理操作,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测试和维护工作

 通过O/R映射机制,以维护对象和持久存储之间的一致性,减少因面向对象和非面向对象这两种技术存在着阻抗不匹配

在业务层中,业务实体对象封装了一个业务中的元数据、存储过程和触发器以及该业务的规则、过程或事件。业务实体对象是业务中实际存在的事物或概念,是对“ER”模型中概念的面向对象的扩展。业务实体对象负责执行包括强制的业务规则、应用规则、数据有效性、并发和存储等所有方面的内容。且多个独立的但有关联关系的业务实体对象可以一起协作来完成一个应用,完成不同的任务需执行很多具有不同特点的业务实体对象。

而业务服务则可以定义为一段独立的逻辑程序,当多个服务组合在一起时可完成不同类型的业务需求。服务描述了贯穿业务的工作流程和信息,同时对业务逻辑进行了封装,实现了对业务实体对象的操作,并驱动业务实体完成业务功能。服务可以由工作流系统、业务实体对象管理器、面向对象语言或交互过程定义系统实现。通过UDDI服务网关来查询、绑定内部或外部相应的服务或应用,并调度相应的一个或多个业务实体对象来实现业务处理。而业务流程对象封装了业务处理与业务策略过程。例如,一个定单处理工作流组件可能结合客户、定单等业务实体对象完成定单处理的工作流程。

在表示层中,通过MVC的模式建立业务模型、视图以及控制器之间的业务连接,并实现对各种客户端界面(包括基于浏览器的WEB应用方式、用户交互的窗体以及Smart Client等应用方式)的支持。每个窗体用来显示系统提供的信息以及传递用户的输入信息。这种基于窗体的用户界面包括两种类型的组件:

 用户界面组件: 基于.NET Framework的组件,包括Smart Client组件和Web Form组件,还支持用户基于.NET Framework定制的组件。

 用户界面处理组件: 复杂的用户界面通常需要很多非常复杂的窗体。为了提高其可复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需要创建分离用户界面处理的组件,以封装窗体和界面导航之间的相关逻辑。可以对一个窗体中组件之间的依赖、确认和导航应用相同的概念。这些UIP组件通常是一些基于诸如:Front Controller, Application Controller等设计模式的定制组件。UI和UIP组件之间的交互通常采用MVC模式。

另外,UAP技术体系架构中还包含基础服务层:即提供其它所有层都能使用的一系列基础服务。这些服务分成三类:

 安全:提供与应用和系统安全相关的服务集合。

 执行控制管理:这些服务负责管理组件或服务以及相关的资源,还负责处理容错和可扩展性等操作和控制的需求。

 通信:提供组件或服务之间的通信,包括.NET Remoting、SOAP、同步或异步消息等服务。

三、UAP平台的关键技术

UAP平台采用元数据驱动的、面向服务的分布式架构,UAP基于框架、模型、模式、模版、工具、领域相关语言,支持软件工厂化开发,为不同用户提供了统一的编程抽象模型,是一个适合应用软件开发及部署的全角色的应用平台。UAP平台采用的关键技术包含:

3.1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技术

UAP平台包含了各种设计器以及对应的执行引擎,设计器产生的工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元数据和模板。元数据中主要存储各种业务模型,而模版则对应于具体业务工件的描述文件。元数据或模板通过各种引擎将会产生一组可执行的业务组件,而这些组件在部署后又通过Portal或服务引擎转变成可运行的各种业务系统。

其中,元数据仓库和模板仓库包含系统的元数据和描述信息,例如业务模型、业务规则、报表、BI、流程、界面、数据库等各种业务系统信息。这些信息记录了系统的功能和业务特性。使用元数据仓库和模板仓库可以很好地收集各种行业用户的业务模型。通过对元数据仓库和模板仓库的分析,企业可以很容易地根据地区或行业的特性开发出各种专版,从而更好地支持用户的需求。

3.2领域特定语言

为了提供对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技术的有效支持,UAP平台提供了一种领域特定语言(DSL),其中包括了业务领域语言、表单领域语言、流程领域语言以及报表领域语言等。并针对不同的领域语言采用不同的模型化以及组件化的生成方式,例如通过业务领域语言,可以有效地建立实体模型、数据模型以及服务模型,并且根据模型的关键属性与特征生成相应的软件组件。通过多种模型生成的各种相关的软件组件在应用组装语言的支持下实现动态组装,从而快速形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

 版型: 是扩展业务实体定义的描述方法,是对业务对象进行分类识别的工具,主要用来对业务模型进行抽象,找出实体间的公共属性;每个版型可附带一个代码片段作为模版,根据业务需要由设计人员动态创建,在实体定义阶段进行引用。通过设置版型,对实体进行标识,从而易于识别,并可基于版型进行分类。比如:帐表类实体等树形实体,可通过建立版型进行识别。

 特性: 可在不同实体间复用的属性集和版型集;可复用的属性集和版型集通过实体转存为特性,在维护实体属性和方法的时候通过引用特性引入已保存的特性。

 模式: 可在不同组件间复用的实体集,以及实体间的关系。

 模式和特性: 特性是指单个类而言,模式是由多个类以及类之间的关系组成;特性组件存在相对于解决方案目录的templates目录中,模式组件存在相对于解决方案目录的patterns目录中。应用特性不能重复应用,否则会有多份复制;应用版型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 模型驱动: 领域模型用来构建特定领域软件系统的知识模型,合并了数据和行为的对象模型。完整的抽象了企业中的一切事物,它们所拥有的特怔,行为,以及它们在各种状态的各种不同表现。当事物变化,意味着领域模型的变化,由之带来数据变更,引发软件系统中相关联部分的变化。因此,一切动力在于领域模型。

3.3集成开发环境 UAP平台提供的集成开发环境(简称IDE,UAP Studio)是用于程序开发环境的应用程序,一般包括代码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和图形用户界面工具。UAP Studio 是一个工具整合平台,可以通过插件机制将各种工具轻松的整合在IDE框架内,为用户提供一套完整的工具集。同时,IDE框架为工具开发者提供一个开放的可配置的界面平台,提供多文档管理、界面布局定义、菜单工具条的定义和命令定义,让工具开发者专注于工具本身的功能开发,从而简化工具与应用开发的难度。

UAP Studio 开发工具族包括:

 领域模型设计工具: 领域模型是对企业模型的结构化和抽象,隔离了其中的技术问题,只包含领域问题,用来构建特定领域软件系统的知识模型,其内容是合并了行为和数据的对象模型。

 界面展现设计工具: 界面展现设计工具基于MVC框架,灵活适应不同的客户端。其价值在于:

 支持丰富的客户端,可用多种方式访问系统。

 易扩展的界面形式,在界面模型不变的情况下,轻松增加新型客户端。 透明:可视化的界面设计工具,隐藏了实现方式的界面逻辑,用户只需关心界面表现的业务本身。

 高效:界面代码框架可自动生成,只要少量手工编码。 可重用:一个网页部件可以组装于不同的网页中。 整体风格控制:基于皮肤的界面风格定制技术。

 流程设计工具: 工作流的价值工作流轨迹的透明、可跟踪和管理控制的灵活性。UAP For U9工作流采用的技术包括:

 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定义流程,连接服务

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Indigo):管理分布式的消息通讯  应用组装工具: 其集中体现在UAP For U9报表设计。UAP For U9的报表基于微软 Report Service的集成设计,提供封装服务,实现UI层同服务的分离,将来增加新的报表服务不用修改界面代码;创建能嵌入任何WEB应用页面的报表展现;并支持国际化,实现报表多语言设计,同时借助元数据和UI组的多语言实现方案;实现报表的自动查询和用“推”的方式报告;面向对象的查询定义方式(OQL),操作更直观,同时仍然支持传统的SQL语句查询。

四、平台的主要技术标准或规范

为了保证开台的开放性与通用性,UAP平台采用了一系列主流的国际标准与规范,其中包括了:WEB服务的标准协议栈、XML的标准协议栈、SOAP、UDDI、MOF以及UML等。其中UAP V2.5版支持的Web服务规范包括:

 WS-Addressing  WS-Policy  WS-MetadataExchange  WS-ReliableMessaging  WS-Security  WS-Trust  WS-SecureConversation  WS-Coordination  WS-AtomicTransaction

篇3:公司构架介绍

企业财务报表按照服务对象不同, 可以将其分为对外报表和内部报表两种。

1. 对外报表

企业对外报表需要定期进行编制, 并报送给上级主管部门、投资者和财税部门, 同时还需要按照规定将财务报表向社会进行公布。企业对外报表在报表格式、指标体系结及编制时间上都具有统一性, 对外财务报表定期性和规范性表现较为明显。企业对外报表主要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为主。

资产负债表是对企业报表日财务状况进行反映。利润表主要是对企业会计期间盈利情况进行反映。而现金流量则是对企业会计期间的经营、投资和融资现金流情况进行反映。在编制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 但在具体分析使用过程中三者则相互依存和影响。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能够将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更好的反映出来, 而且能够从多个角度来针对于企业的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作出报告。

2. 内部报表

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 通过编制内部财务报表来提供给内部管理人员进行使用, 内部报表对格式和指标体系没有统一的要求, 包括的种类较多, 如成本报表、财务分析报表、财务预算及其他与价值管理有关的内部管理报表。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内部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 由于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无法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需要, 这就需要进行内部报表的编制, 当前内部报表已成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企业内部报表, 能够及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企业的经营情况, 为企业管理者各项决策提供科学的信息支持, 同时对于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也能够起到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作用, 是企业业绩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保持良性的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编制内部报表过程中体现出了较好的针对性、及时性和灵活性, 不仅内容明确, 而且能够有效的突出重点, 为企业管理者的使用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二、种业公司财务报表体系的构架及使用

1. 种业公司行业特点

种业公司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种业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是伴随着农作物的生产进行, 具有非常明显的周期性特点。在种业公司生产过程中, 其生产场地主要以广阔的田间为主, 以分散的农民作为生产人员, 在种子生产过程中, 受制于生产局限性及销售对象特定性的影响, 种业公司生产经营表现为非常明显的高成本及低收益特点。由于种业公司生产销售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 这也决定了资金集中使用量较大, 导致融资问题十分突出。种子作为种业公司的主要存货构成, 其具有生命活性, 在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时还会受到自然条件及气候的影响, 同时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 其价值已不局限于种子自身的价值, 这也增加了种业公司潜在性的经营风险。针对于种业公司自身的独特性, 其报表体系构架需要能够满足其行业特点和管理需要, 特别需要做好内部报表的设计和使用。

2. 种业公司财务报表体系的构架及使用

(1) 对外报表构架和使用。种业公司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与其他企业一样需要进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但在实际工作中, 部分种业公司的管理者过多的关注利润表, 对于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有的分析和关注存在着一定的忽视。但对于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的反映及对问题揭示往往需要从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中体现出来。种业公司发展过程中核心财务问题都能够从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中体现出来, 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需要管理者对各种财务报表要进行更多的利用使用, 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2) 内部报表的构架和使用。对于种业公司内部报表的构架需要能够全面对种业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反映, 在构建内部报表体系时需要确保其能够满足以下三种作用:

首先, 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管理决策的依据。财务预算报表。在财务预算报表中主要是经营预算报表为主, 如费用预算报表和收入成本预算所表, 同时以这些经营预算报表为依据而编报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损益表也属于财务预算报表的范畴。在财务预算报表格式设计中需要对管理者的需要进行充分考虑, 进一步对编报进行细化。对于费用预算报表在进行设置时, 需要针对于企业组织机构改及费用项目来进行分部门及分项进行设置。而在收入成本预算报表中则需要根据作物的类别及经营模式化来进行分别列报。企业财务预算报表作为指导企业年度经营活动的重要纲领, 在编报使用上需要所有部门都要参与, 通过论证、沟通和协调来对报表的编报进行反复调整, 然后由财务部门进行汇总编报, 种业公司领导签批后才能下发到各部门进行执行。对于财务预算报表的执行需要企业财务部门进行全程跟踪, 并对具体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反映、控制和分析, 从而起到有效的监管职责。财务决算报表。财务决算报表主要以朋度预算执行情况报表和年度财务决算报表为主, 根据预算报表的项目进行财务决算报表的设计。在月度报表编制使用上, 需要根据种业公司经营活动的过程中, 遵循重要性原则来对主要预算项目进行编报, 从而实现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控制。年度报表在编报时需要与预算报表的所有项目进行对应, 通过详细对比, 细化预算执行偏差较大的预算项目, 并对其进行分析, 从而为管理者提供决策的重要依据。

其次, 为企业管理提供依据。种业公司统计分析报表包括的内容较多, 主要是对种业公司生产经营过程和各类经济事项进行反映, 在这类报表设计时需要以满足要企业内部管理需要为第一要务, 这类报表主是要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类经济事项进行统计分析, 从而进一步强化种业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 为种业公司绩效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对统计分析报表进行编报使用时, 不仅需要对平时数据统计工作特别关注, 同时还要对来源于多个方面的数据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对于统计分析报表企业管理者、相关经济业务部门都会进行使用, 而且还会针对报表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确保报表信息的作用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

最后, 及时了解有关经营业绩和经营情况的报表。主要以进度表为主, 如销售进度表、收购进度表及资金使用进度表等, 在对这些报表进行设计时需要遵循及时、有效和简单的原则, 要对报表的主要内容进行突出, 通常以周、旬和月作为编报的时间。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每一个年度内不同时期其工作重点都会有所不同, 通过进度报表提供的数据则能够对企业各项工作的进度进行反映, 为公司管理者对各相关业务部门的掌控和了解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三、结束语

种业公司具有特殊性, 为了能够让投资者对种业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全面的了解, 则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报表体系, 并加强对其进行使用。这不仅有利于种业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 而且通过种业公司财务报表体系的架构和使用, 能够为种业公司各项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为种业公司长远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季张娟, 冯新民, 朱国英.农业科研院所种子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会计师, 2010 (05) .

[2] .李烁.加强新形势下种子行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种子科技, 2009 (10) .

篇4:潜力公司介绍

五粮液:白酒作为稀缺品种,极有可能受到港资的青睐。虽然近几年白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但五粮液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大力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通过推出绵柔尖庄、五粮特曲、头曲系列以及五粮液低度系列产品,加上先前已有的五粮春、五粮醇品种,公司迅速完成全价位、全产品线的布局。今年10月底,公司的混改方案通过董事会批准,募集资金23亿元,将用于信息化建设项目、营销中心建设项目、服务型电子商务平台项目,企业发展有望步入新台阶。

泸州老窖:与五粮液一样,同为白酒稀缺品种。2015年为公司调整期,目前战略产品线开始清晰,公司产品包括国窖1573、窖龄酒和老窖特曲等。公司将资源聚焦于国窖、特曲等老品牌的打造,同时控货恢复窖龄酒产品价格体系,便于全国化培育招商。有分析人士保守估计公司在未来2-3年中高档产品中可产生1-2个销售额突破20亿的大单品。

云南白药:传统中药企业,同属稀缺品种。公司核心产品“云南白药”及“云南白药气雾剂”由于品牌认知度高,多年来一直维持稳定增长势头。同时,公司健康事业部也获得快速发展,未来成长动力主要源于持续推广朗健、金口健等不同定位及功效的牙膏产品系列,不断充实白药牙膏的产品线;以及以养元清洗发水和日子卫生巾为代表的二线品种发力。此外,中药资源事业部积极推进电商业务发展,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东阿阿胶:中药白马股,稀缺品牌。通过提价,公司业绩延续高增长。随着小分子阿胶的上市,公司产品线更加丰富;此外,公司与爱之味、台湾第一生化健康合资成立东润堂健康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此举有利于补充完善公司产品结构,通过已搭建的保健品快消平台,加速向滋补保健的大健康领域拓展。公司估值较低,具有净资产收益率高、分红能力强等特征,有望获外资青睐。

深圳机场:公司T3航站楼产能利用率稳定提升,在白云机场和香港机场产能利用率相对饱和的基础上,深圳机场的时刻资源有望得以进一步提升,由此树立其在珠三角地区机场的鼎足地位。公司AB航站楼建筑面积共计约21.2万平米,公司将其出租,建设O2O空港汽车综合体。根据协议,租赁期为免租期(一年)之后十五年,租金逐年从6744万递增至18081万。此外,公司保留了对配套停车场的商业开发权及户外广告使用权和经营权。根据免租期估計,AB航站楼明后两年将贡献业绩约3400万和7000万。依据深圳机场总体规划,公司远期会规划建造T4航站楼,目前正在前期规划中,但预计近几年暂无大规模的资本开支计划,公司业绩具备较大的弹性。

篇5:公司构架(范文)

粤顺物流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下设运行部,调度部,客服部,财务部,业务拓展部,仓储部,到货部等多个职能部门.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一条龙物流服务!董事会: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

总经理:对公司全权负责,对董事会、股东负责。

副总 经 理:在总经理领导下分工负责制。

行政 总 监:检查、督促各部门落实、执行公司全年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协调处理公司上下纵横方方面面关系。

总运 行 部:正确使用仓库有效面积,合理码放、堆放、整洁有序,及时将整车、零担货物配载发送,确保进出货物准确畅通,负责仓库、作业区、生活区及办公场所保卫工作。

总调 度 部:负责运输车辆的管理落实、调度,对整个公司运输能力作出调整、统筹安排,并根据厂方订单货物,作出具体方案,合理配载,对公司在途货物实行动

态跟踪,及时指令相关部门相互配合,提高公司运营能力和信誉;定期安排司机进行安全学习和业务考核。

客户服务部:经常与厂家、客户、司机、办事处沟通联系,重点在货物发运后,做好在途跟踪,随时录入新的动态信息,正确使用掌握的信息资源,做好信息反馈、信息处理工作,直至货物安全、准确、及时交给客户,实行ISO9001-2000质量服务体系,加强服务质量监控工作。

安防部:负责公司安全生产经营工作,负责货物运输的保险投保理赔(索、付)相关业务活动,收集、记录、整理相关的原始资料,做好赔付工作。对违反公司安全规定的操作、配载者进行处罚;一旦货物出险遇险或发生其它突发事故,立即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理采取强有效的果断措施,力求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客户货物安全,维护客户和公司的经济利益。

人力资源部:根据业务发展状况,提出可行的用工制度建议、管好人才资源,做到合理安排、正确使用,公开招聘或人才市场招聘,择优录用。

培训部:根据公司发展规划,注重培养和提高公司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整体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各种岗位员工进行培训、轮训,包括岗前培训、业务培训、技能培训、安全培训、中层职员培训等。

财务部:负责公司财务制度贯彻执行,加强财务审计、审查,对外结算、对内报销报账、做好成本核算,收集整理统计数据,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可行性建议,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及修正。

业务拓展部:把握物流货物源头,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在做好原有大企业、大客户的服务工作基础上,组织市场调查、市场开发、点面布置,力争扩大公司经营份额

和占有率。

安得物流有限公司创建于2000年1月,系国内最早开展现代物流集成化管理、以现代物流理念运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之一。其隶属于美的集团,同时也对外提供物流服务。六年的快速发展,安得以专业化、规模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形象跻身行业前列。公司现有员工1000余人、配套队伍3000多人,仓储面积逾64万㎡,长期可调用车辆上万辆,动力叉车等设备500多辆,并拥有国内首家由具有实际业务与运作实力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而孵化的第四方物流公司。06年5月,新加坡吉宝公司入股安得物流,资金及人才的注入,更好的满足了安得业务的发展需要。

2.安得的组织结构发展到今天这种架构也是随着业务的需求调整过多次的。公司成立之初,组织架构为“七部一室”(总经办、客户服务部、仓储部、配送部、经营部、财务部等)。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及人力资源队伍的不断壮大,同年五月调整为“三部一室”(经营部、仓储部、财务部、总经办),同年八月又调整为“两部一项目组”(财务部、经营管理部、IT项目组)。2001年,公司组织架构调整为——四部六区域(财务部、管理部、IT部、业务运营部、华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东北区域)。从2000年底接管美的原家庭电器事业部、原美的空调事业部的仓储业务,安得开始组建全国各地的网点,安得尝试区域化的管理,但此时的区域管理未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化管理。2002年,公司领导意识到开拓外部业务市场,对安得现有业务是必要补充也是公司未来盈利的目标,于是组建营销部,设立专门的市场营销员。同时撤消区域,并根据公司业务风险规避需要,成立巡查组,即四部一组架构(管理部、营销部、营运部、财务部、巡查组)。2003年始,公司组织架构再次调整,总部营销职能下放在区域分公司,标志安得对运作提升到另外的一个高度,分公司实行营销、营运一体化运作。2004年,公司在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加强管理力度,并做了适时的投资。7月,公司撤消区域平台,组建市场部,对全国市场进行统一开发、管理。到2006年,现有的组织架构正式形成。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为了让公司的发展与外部变化的环境相吻合,为了实现公司不断提升的战略目标,安得也在不断的对自己的运作流程、管理方法、信息系统等做出改变。

我在一家物流企业做销售,我就不在网上找了,以我现在的公司为例,我自己手打告诉你:

重要部门

一、货代部(海运和空运的进出口业务)

主要岗位:

1.1、操作员(出色的操作也是部门领导): 海运和空运进出口的物流操作,包括接单——订舱——报关——跟踪——签发——送达,各个步骤的内容你可以在网上找到详细的解释。另外还要把已完成的业务录入系统或文档。

1.2、报关员: 有报关,报检证,从事报关,报检工作。(也可兼操作员)

二、快件部(国内空运和国内汽运以及快递业务)

2.1、操作员(出色的操作也是部门领导):主要是国内空运的大宗汽运 接货——下单——送货——签收,其中每个环节都要跟踪。包括了联系车源和航空公司,以及把已完成的业务录入系统或文档。(我们公司里快件部操作员也兼销售)

2.2、快递员: 主要负责送货(快件,一般是小东西,开个面包车就够了)到客户手上并签收并把已送业务录入系统或文档,未送达货物写明原因。

2.3、货车司机: 公司有车的话就有这个职位,不用多解释吧。

三、行政部

3.1、财务: 不解释了

3.2、接线员: 接受订单查询等,有任何问题都要做好纪录交给相关部门的相关责任人。(我公司接线员也兼了文员)

3.3、文员: 合同,表格制作什么的。不多解释。

四、销售部

4.1、国际业务销售: 有英语基础,熟悉进出口业务,主要是销售货代部的业务。

4.2、国内业务销售: 有人脉资源,熟悉国内空运和汽运,拥有大量挂靠车源,主要销售国内空运和汽运业务。(我公司内,也兼快件部操作)

最后补充2点(我是销售人员,谈下销售方面的东西):

1、销售人才很重要,有不有钱赚就看销售;

篇6:公司构架介绍

方案一:

采用标准的三层网络设计。外部网络经过路由器(负责拨号和上网行为管理)接入后,首先接入核心层交换机(负责vlan间通信以及数据的快速转发);与核心层直连的是汇聚层千兆交换机,该层上可划分VLAN2、VLAN3...VLAN10等(VLAN :虚拟局域网,逻辑上分离无法互相通信,隔离了广播域,防止一个区域出现网络异常波及到其他区域);最下面一层是接入层百兆交换机,负责信息的接入。

优点:架构标准,利于扩展,性能稳定,速度快。大多用于大型企业。

缺点:成本高。

方案二:

该方案的设计是基于中小型企业/公司网络,信息点不超过400。与方案一不同的是采用了二层设计,除去了汇聚层,用核心层设备兼职替代了汇聚层设备。其他一样。

优点:速度快、性能稳定、结构精简,成本有所下降。

缺点:没有汇聚层,若扩展网络核心层接口不够,一般用于中小型网络。

方案三:

下面这个方案相对以上两个方案而言,保障了主要功能、性能,且在转发数据速度要求不是太严苛的情况下比较适用,主要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优点:结构精简,大大降低投入(三层核心设备价格远远高于汇聚成设备)。

缺点:若划分虚拟局域网VLAN后,彼此之间只有在能上网的情况下通信,如即时聊天软件、各种邮件服务等。若断网,同VLAN区域间可以互相访问、共享文件资料;不同VLAN之间除非将汇聚层主线拔至未划分VLAN的端口,否则不能通信。这也是唯一的缺点需要手工拔线插线,有几个VLAN就要插拔几次。

上网行为管理路由器:内嵌上网行为管理软件的路由器

篇7:公司宽带介绍信和公司社保介绍信

兹介绍我公司——****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前往领取本公司员工的社保卡,接洽为盼!

****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篇8:公司构架介绍

一、投资者保护内涵:控制权收益与投资者保护

投资者保护源于现代公司普遍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 在委托权与代理权两权分离下, 为防止公司内部人 (管理者及控股股东) 凭借控制权对外部投资者利益进行侵占, 提出通过公司治理达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目的。在Berle和Means (1932) 股权分散模式中, 投资者将资本委托公司经理人进行运营, 代理人与委托人的利益偏差使代理人可能背离委托人利益采取机会主义行为, 形成第一层委托代理关系。股东拥有公司控制权, 表现为对公司重大决策的投票表决权;同时股东凭借公司所有权拥有资本投资所创造现金流的索取权, 也被称为现金流权 (Modigliani and Miller, 1958) 。但Shleifer和Vishny (1986) 发现与分散的公司股权结构相悖, 在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的美国, 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在家族和个人投资者手中现象也不鲜见。此后, 股权集中在大股东手中现象被发现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公司之中 (La porta等, 1999) 。尽管控制性大股东与小股东都拥有控制权和索取权, 但两者存在较大差异。控制性股东不但控制或影响董事会构成及经理人选择获得间接决策权, 而且通过委托经营者或担任公司职务直接掌握公司决策管理权, 具有相对甚至绝对控制权的大股东即可采用“用手投票”决策利益, 又可通过“用脚投票”维护利益。小股东持有少部分投票权无法反对控制性股东决策, 最终只能选择“用脚投票”消极维护自身利益。小股东控制权实际上被剥夺, 大股东相应拥有超过所有权的控制权, 控制权与所有权的不对等使得控制性股东与小股东产生利益偏差, 形成第二层的委托代理关系。集中所有权本身成为解决股东与经理人间“代理问题”的有效机制, 也就使得因地位与利益差异形成的大股东与小股东间的“代理问题”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 (La porta等1999) 。

股权集中的分析范式中, 控制大股东取得与控制权相对应的索取权外, 还可以凭借手中实际控制权谋取私人利益 (Grossman和Hart, 1988) , 主要表现为精神满足感的非货币性报酬和其他货币性质为代表的收益 (Coffee、Dyck和Zingales) 。尽管定性研究时将精神享受等非货币性收益也纳入控制权私人收益范畴, 但由于无法准确度量, 使得对控制权私人收益的测量多集中在货币收益。股东对企业收益的要求权来自公司未来可分配的现金流, 如若将此种现金流视为整体, 则控制性大股东获得控制权私利实际上是对小股东收益的转移, 因而, 控制性股东占有控制权私利也就导致小股东的利益被侵害, 也因此Bebchuk和Kahan将控制权私人收益定义为:“任何能被控制性股东占有且不能为其他股东分享的收益。”综上所述, “保护中小股东的核心内容即是防止公司内部人 (管理层和控制股东) 凭借控制权对外部投资者的利益侵占” (LLSV, 2000) 。

二、投资者保护影响因素

尽管早期研究已涉及外部股东控制权转移造成“所有者地位仅变化成为单纯出资人”的问题, 但对外部投资者保护的真正关注却源于LLSV, 研究显示公司内部人常会利用企业资源谋取私利而侵害其他股东利益, 因此指出“投资者的法律保护被认为是金融市场发展, 资本和所有权结构优化及控制权私人收益约束的关键因素, 良好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引入适当的投资者法律保护”。然而, 新兴市场国家研究却显示, 投资者法律保护普遍缺失, 或即便存在相关立法但却受其他因素影响而致使法律无法有效行使对投资者的保护, 因此, 公司治理被认为是在法律缺失情况下对投资者保护的有效替代 (LLSV, 2000) 。在LLSV开启法与金融学相关性研究后, 如何通过内外部制度安排解决外部投资者保护问题成为近年公司金融研究的主要方向。继LLSV提出法律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重要作用后, 各国学者对保护投资者的方式及手段展开多方研究, 形成自上而下、由表及里的投资者保护体系。

(一) 宏观环境因素:公司外部治理硬约束

宏观层面影响因素对资本市场所有外部投资者起保护作用, 具有全局性。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作用最早被研究证实, “好的法律环境将保护潜在投资者免受企业家剥削, 增强资金供给者购置证券的意愿从而扩展资本市场的范围”。因法源差异而导致具体法规中对投资者权力的界定略显不同, LLSV (1998) 在研究中选取包括一股一权、抗董事权及强制股利三方面指标对采取不同法系国家的投资者法律保护进行评分, 评分结果显示法系对投资者保护程度大相径庭, 英美法系国家相较大陆法系国家对投资者保护程度更高。法律条文的阻吓作用还需通过有效执法才能得以实现, “如果执法不是比立法更加有效, 但至少是与法律条文同等重要。”因此学术研究在探讨法律对投资者保护作用同时也探讨司法对投资者保护的作用, 通过选择法律系统效率、政府腐败程度和会计准则等指标评价执法水平, LLSV推论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条文及法庭对条文的解释与执行是世界各国投资者保护水平存在差异的本源, 而造成司法差异的原因则“表现为监管部门缺乏坚决执行法律意志从而导致投资者保护法律执行受到阻碍”。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作用得到众多研究者首肯沿用LLSV的分析方法, 从立法和司法角度分析不同国家投资者保护水平, 但法律作为上述系列研究的外生变量其本身就存在固有缺陷, 立法者无法准确预见未来将发生的所有侵占投资者权益行为并制定法律条文, 因而“完全依赖存在固有不完备性的法律保护投资者利益显然不够, ”还需证券市场监管制度及监管机构的协调。投资者保护是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 (IOSCO, 1998) 确定的证券监管核心, 其实质是要保护投资者知情权, 确保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证券市场监管制度构建有效解决投资者因专业性与信息收集弱势造成对公司内部治理的监督不力, 因此证券市场机构监管成为立法与司法不完备的有效补充。

(二) 区域环境因素:公司外部治理软约束

在LLSV比较各国法系差异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后, 有学者探讨从法源地移植后的公司法能否与其起源国存在相似演进过程, 但研究显示出迥然不同的结果, 由此可知, “不同国家即使存在法律条文相同, 但公司治理的实际构架也并不一致”。法律制定和市场监管都以一定政治系统为前提, 政治系统不同必然导致法制内容及实施上的差异。当国家法律部门在行政部门面前表现得过于软弱时, 执法行为必然受到政治因素影响 (Shleifer and Vishney, 1993) , 又或者即使移植或设计完善法律制度体系, 但却因执行过程中遭遇政治利益影响而无法保持中立态度 (Modigliani and Perotti, 2000) 。新兴市场国家中, 法律及监管等标准投资者保护机制不尽如人意, 但资本市场高速发展却证明存在外部替代机制作为法制硬约束的补充, 表现为地方政府施压导致法律和监管执行上的弹性和妥协“软约束”, 弱化法律与监管制度“硬约束” (陈共炎等, 2007) 。产生“软约束”的原因被认为是地方政府政治目标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相悖。就我国而言, 上市公司仍以国有控制为主, 在资本市场早期, 国有最终控制凭借国家信用为上市公司提供担保, 增强投资者信心。随着市场发展壮大, 国有股权逐渐被稀释及下放,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使得国有股东无法行使监督企业内部人的作用, 反因地方政府政治目标, 加强对企业经营干预, 在国有控股比例较高的公司表现出国有股权比例与关联交易公告的超额回报负相关 (Cheung等, 2005) 。对比国内各省政府对企业干预程度的研究中也发现, 各省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水平存在差异。 (王鹏, 2008) 。发达中介组织可以弥补硬约束的监管不力, 独立审计机构、金融分析师或媒体等中介行业发展能增强企业透明度从而约束企业内部人行为 (Bushman等, 2004) , 因而, 中介组织成为投资者保护的另一“软约束”。信息技术发展, 媒体逐渐成为信息流转主体, 通过媒体扩展机制为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提供信息并积极披露因权力集中缺少约束机制而导致的各种侵占及腐败行为, 近年国内外发生的公司舞弊案中, 媒体在揭露事件及发布处理结果上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Dyck and Zingales, 2004;Monks and Minow, 2004;Miller, 2006;Joe等, 2009) 此外, 媒体中介对上市公司经营状况、资产状况及其他非财务相关信息的解读也成为影响投资者投资的重要因素 (Fang and Peress, 2009) 。媒体舆论导向功能还将社会监督渗透到公司内部治理中, 媒体曝光财务信息披露丑闻将促使企业减少对外部投资者权益的侵占 (Miller, 2006, Dyck等, 2008) , 同时曝光也引起行政机构介入从而保障投资者权益 (李培功, 沈艺峰, 2010) , 因而成为公司外部治理“软约束”对投资者实施保护。

(三) 微观环境因素:公司内部治理约束

研究证明投资者保护水平因法源等其他因素在各国间存在显著差异后, Klapper及Love进一步研究发现同一国家不同公司间也存在投资者保护差异。保护投资者的法律条文多为民商法中的任意性规范和赋权条款 (肖珉和游家兴, 2008) , 企业确立公司章程时便不会完全遵循法律中对投资者保护的相关规则, 导致法律对投资者保护的实际效果未完全体现。因而在外部因素不能完全奏效时, 投资者保护就需从公司内部着手, 通过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改善弥补外部制度环境的不足 (Dumev and Kim, 2005;Doidge等, 2007) 。尽管因法律及市场监管漏洞投资者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 但为获得资本市场投资者青睐公司公开发行会采取严格遵循法律条款或添加其他强化公司内部治理的措施, 降低代理成本和资本市场融资成本, 而有助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Dumev and Kim, 2005;Doidge等, 2007) 。在公司普遍存在的双层委托代理关系中, 外部投资者易受到内部控制人侵害, 外部独立董事的加入成为公司治理监护人, 充分发挥对内部控制人的监督效力。一方面, 独立董事通过参与董事会聘用或解雇经理人, 决定经理人薪酬等活动监督经理人职责并制约经纪人做出的重大决策而降低代理成本, 研究证明外部董事的存在与CEO的解聘正相关 (Wrisbach, 1988) , 外部董事比例高的董事会能够增加股东财富 (Lee, Rosenstein等1992) ;另一方面, 在控制性股东普遍存在的公司治理结构中, 控股股东与经理人两职合一, 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将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 “通过抑制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 提高公司透明度” (王跃堂等, 2008) 。一股独大使得控制性股东获取“控制权收益”时缺乏制约与监督, 因而对控制性股东的制约成为公司治理首选, 股权制衡即是其一。Pagano及Roel (1998) , Henrik及Mattias (2003) 研究中指出通过其他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抑制可以减少控制股东的侵占行为, 即通过“多个大股东间的竞争与制衡减少控制性股东侵占行为发生, 达到保护中小投资者目的”。当外部投资者难以知晓项目投资价值或企业需大量外部融资时, 多股东控制将更为有效率, 因而多股东控制也成为法律保护不足的替代 (Gomes和Novaes, 2006) 。最后, 内部控制制度也会减少控股股东和经理人的机会主义, 有效的内部控制减低代理成本, 提高盈余质量 (Ashbaugh-skaife等, 2008;Doyle等, 2007) 达到投资者保护目的。

三、投资者保护影响因素整合:内外部机制整合

为解决现代公司中因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形成的代理问题, 保护投资者利益而构建的各种机制统称为公司治理机制, LLSV的法律金融研究即是其一, 还包括政治、竞争性产品与要素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外部接管市场、激励合约、大股东治理、债务融资等。尽管对投资者保护影响因素的研究仍在不断完善, 但依据现有成果可初步构建从宏观环境到微观环境, 从公司外部治理到公司内部治理的投资者保护框架体系。依据对外部投资者影响范围及实施效力不同, 将各种投资者保护措施划分为公司外部治理硬约束、外部治理软约束及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三部分, 三种机制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构建投资者保护框架。在投资者保护框架体系中, 处于最外部的宏观环境由立法、司法及市场监管组成, 对处于宏观环境下的所有上市公司提供同质的法律及制度层面约束并强制力保证实施, 因而称为“硬约束”;处于中间层的区域性环境因素, 包括地方政府的政治影响出于经济发展要求而对上市公司的扶持行为, 及资本市场上中介机构、证券交易所与媒体对区域内公司整体或单一公司进行限制或减少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尽管仍属公司外部治理机制, 但仅对个别区域内或个别公司投资者产生外生影响, 此外, 对所有上市公司不具同质性且无法提供强制性约束力保证, 因而成为“软约束”;内部层则是公司内部治理约束, 上市公司内部形成的管理与监督机制, 受各公司内部控制人影响而产生不同, 因而具有内生性与异质性。

投资者保护体系中内外部机制整合至关重要, 有效整合各种机制形成合力为投资者利益提供全面保障。就本文构建的投资者保护框架体系而言, 三层治理机制间表现为相互渗透、相互补充。首先, 公司外部治理硬约束中法律与监管相互补充, 法律体系通过立法规制减少公司内部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但法律制度只能在投资者利益受到侵害后对内部人的侵占行为进行事后追究如小股东对大股东侵占行为提起诉讼, 证券市场监管成为保护投资者的另一途径, 证券市场监管为外部投资者提供更专业及更具有权威性的事前保护。其次, 公司外部治理硬约束与软约束间相互影响, 法律制度与市场监管手段及内容确定后, 地方政府成为法律制度及监管的执行者, 对执行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具有传播优势的媒体及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的专业性意见不仅为外部投资者提供信息同时成为传统政府机构监管的补充, 并为立法及司法发展与完善提供参考。最后, 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与内部治理机制相互渗透, 外部法律制度及监管措施成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存在的前提及依据广泛渗透到企业治理内部;公司强化自身内部治理机制在“柠檬市场”上向投资者发布优质企业信号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在新兴市场法制不完备及执法存在差异性时, 公司内部治理成为替代法律保护的机制 (LLSV, 1999) 。 (如图1) 。

四、投资者保护体系整合:信息披露制度构建投资者保护体系

为保障投资者利益, 国家监管部门颁布一系列公开披露制度, 要求上市公司依照规定须及时将自身经营状况及财务变化信息向证券监管部门、交易所及社会公众公告。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 信息披露制度不断完善, 各国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信息披露制度体系。信息披露通过减少外部投资者与内部控制人之间信息不对称, 抑制内部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达到投资者保护目的。就我国制度而言, 正是从宏观环境硬约束、区域环境软约束及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三个方面构建信息披露制度体系保护外部投资者利益。硬约束方面主要指《公司法》与《证券法》构建的基本法律制度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形式及时间等因素做出强制性限制, 行政法规及证监会的部门规章是对基础法律的补充, 对法律中规定的根本原则提出解释, 对企业信息披露的实际操作进行具体约束, 此外证券监督委员会对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信息及上市后持续性信息披露进行监督, 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构建宏观层面的立法与执法监督, 对所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给予同质性及强制性的规制;信息披露制度软约束则是证券市场中介部门如证券交易所信息发布则仅是指导上市公司进行信息披露, 同时依据上市发行地点不同接受不同交易所的指导, 而证券公司及媒体对上市公司经营状况或股票交易情况分析信息是上市公司信息的衍生信息, 只是增加特定公司信息披露, 减少特定公司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 具有局部性或区域性;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则表现为外部法律制度在公司内部的延伸, 由外部法律法规指导上市公司构建相关财务信息披露机制及内部控制机制, 并根据财务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外部投资者公布公司相关信息, 也因此公司内部质量机制具有异质性, 各公司会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最大化公司利益的信息披露机制。由此可见, 信息披露制度由外部、区域及公司治理内部机制共同组成, 对投资者利益实施保护。尽管法律制度对上市公司外部投资者的保护具有同质性, 但上市公司内部治理过程会依据自身情况制定不同的信息披露机制, 因而导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外部投资者保护产生异质性, 各公司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参考文献

[1]Bhattacharya, U and Hazem, D.The World Price of Insider Trading[J].Journal of Finance, 2002, (57) .

[2]Claessens, Stijn, Simeon Djankov, and Larry H.P.Lang.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East Asian corporation[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0, (58) :81-112.

[3]Claessens, Stijn, Simeon Djankov, Joseph P.H., Fan, and Larry H.P.Lang.Disentangling the incentive and entrenchment effects of large shareholding[sJ].Journal of Finance, 2002, (57) :2741-2771.

[4]Cronqvist, Henrik and Nilsson, Mattias, Agency Costs of Controlling Minority Shareholders.[J].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38, No.4, 2003.

[5]Grossman, Sanford J.and Oliver D.Hart.One Share One Vote and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8, (20) :175—202.

[6]La Porta R.F., lopez-de-Silanes, and A.Shleifer.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J].Journal of Finance, 1999, (54) :471—517.

[7]La Porta, Rafael, Florencio Lopez-de-Silanes, Andrei Shleifer and Robert W.Vishny.Law and financ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8, (106) :1113-1155.

[8]La Porta, Rafael, Florencio Lopez-de-Silanes, Andrei Shleifer, and Robert W.Vishny.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0, (58) :3—27.

上一篇:留 言——为荷洁的高中毕业留言下一篇:风一样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