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随笔

2024-04-09

读随笔(通用12篇)

篇1:读随笔

读教育名著随笔

————爱心是一切

“爱”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他不仅热爱儿童、热爱青少年、而且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热爱祖国人民、热爱全人类在走上教育事业的这九年中,我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小学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就必须爱岗敬业,关爱每一个孩子,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者要像爱迪生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在爱迪生被开除回家的时候,把地下室让给他做实验;要像利波老板宽容法拉第那样宽容学生的缺点。”是呀,只有宽容,才会有爱迪生,才会有法拉第。孩子毕竟是孩子,免不了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不能用严厉的批评、叫家长来校等简单、粗暴的办法来压服这些屡教不改的“差生”,这样往往适得其反。只要你捧着一颗宽容的爱心对待他们,你会发现,所谓的“差生”,哪怕是顽石一块,他们总会慢慢有点进步的。

“青春不能没有理想支撑,事业不能没有激情相伴。”就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和激情,杨瑞清走上了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之路,并由此度过了20年的乡村教育生活,开创了“村级大教育”的教学模式,并在农村扎根,奉献着,耕耘着……

一个人为了自己年轻的理想而始终在艰苦的环境里拼搏,这是一种坚强意志的体现,就像杨瑞清自己说的那样,“都说我放弃各种优厚的待遇,甘愿扎根于农村,并且不怕吃苦,真是难得。但我的心里是快乐的,因为我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着,再苦也不觉得累了。”正是这样,杨瑞清在艰苦的生活中积极探索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并不觉得苦,而是快乐地不断探索着,最终实现了农民的孩子像城里孩子一样享受良好教育的梦想。杨瑞清也由一名充满理想的年轻人成为农村教育专家,实现自己年轻时的理想。正是在积极探索之中,杨瑞清才对教育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优点分享,让学生成为心灵的主人;全

员管理,让学生成为主人;自主选择,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等等。特别是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杨瑞清对学生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是唤醒好孩子还是逼出坏孩子?开发生命潜能,保护生命资源;成绩并不一定导致成功,成功并不一定导致幸福,不幸福的成功只能是虚假的成功,我们真正看重的应是成长,只要能坦然地面对成功,也能坦然地面对失败,就是最大的成功。

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信念的力量。正是陶行知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正是他对陶行知思想的执着,才会让他选择到偏僻农村,几十年如一日地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其实我们每个人初走上讲台,都曾怀抱着美好的教育理想,但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岁月流转,这份理想已是慢慢变淡,甚至不复存在,于是我们每天所从事的便成了工作,不再是一份事业,而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教育,只能出现职业的倦怠。所谓信念决定成功,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实力决定魅力,杨瑞清的成功,离不开对行知思想的坚定信仰,离不开对行知思想的再发展。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坚持的力量。在行知小学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他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与磨难,但他始终坚持,不曾放弃,他也曾遇到行知小学办不下去的窘境,那时的他,充满了自卑,充满了失落,但他恁是坚持谋发展、求出路,在中国乡村教育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扛起了乡村教育的大旗在猎猎飞奔。是啊,教育难免碰到这样那样的困惑和迷茫,在问题前面,是选择迎难而上,还是止步不前,需要的是一种勇气,一种对教育的坚持。

杨瑞清讲过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在中国搞教育的人,两个地方不能不去,一是曲阜孔庙,孔子代表了中国二千多年前教育思想的极致,堪称万代师表,二是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纪念馆,代表了近代教育家的思想,陶行知是被毛主席尊称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所以,学习、弘扬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目的还是为了发展,在万世师表的肩膀上继续往前走,真学、真做、真发展。正因为杨瑞清真学行知,认真做事,坚持不懈,真正学到了本质上,所以才能在全国学行知的千千万万学校中,明确地提出了南京浦口区行知小学的学校目标:“上千农家子弟健康成长的现代校园;上万社区农民终身学习的精神家园;众多城市学生尽情体验的乡村田园;无数有识之士热情共建的文化乐园”。

曾经,我也有着那样的激情与梦想啊!我深深地思索着,杨瑞清在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过程中,把其注重教育和生活、跟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并能像陶行知先生期待的那样,成为乡村生活的灵魂,乃至走上自己为之奋斗的探索之路。

结合杨瑞清的成长历程,我感觉自己在从教十二年后也找到了一种为之幸福的源泉,那就是在三尺讲台上与学生共同成长。我的心里有了一份坦然,不再羡慕开奔驰的同学,因为与学生共同读书的乐趣是金钱所难能买到的;我也不再埋怨教学的清苦,因为清苦的背后也有孩子童真的幸福给予;我也不再为调皮学生的不懂事而耿耿于怀,因为他们是活泼的、生动的,才如此“多情”……

如果心中有了登山的目标,还愁找不到路吗?如果登山之路已经找到,那登上峰顶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篇2:读随笔

它的内容饱满富足,没有废话,更新着读者的三观。而其语言更是精妙奇巧,一针见血。当然也离不开译者的聪明才智,转换成优美诗意不乏犀利的语言。

透着这本书,仿佛可以看到培根本人站在我们面前,论述着各种思想观念的样子。

众所周知,培根晚年被宫廷阴谋逐出了朝政,与天朝的孔子可以说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远离了政治漩涡的他,埋首静心于创作中,专心于学术研究中,曾为首席检察官和女王法律顾问的他,满腹经纶,结合自己对世界的领悟,创作出了许多对近代文学史有着巨大影响的鸿篇巨制。

由此,他不但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并给后世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财富。

《培根随笔》无疑就是他伟大作品中最经典的一部,广泛地为世人所阅读,影响了一代代人。

这本书如此出色的原因还在于,培根弗朗西斯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他以哲学家的眼光,思考了许多关于人生的问题,从而促使这本书更加的意义深远。

人的三观成长历程大致如下:幼时,脑子里都是父母灌输的健康单纯的思想,认为世界就是这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开始怀疑一切,对现有的制度提出质疑,原来的三观迅速崩塌,而崭新的,属于自己的三观飞速地建立起来。

由此,阅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建设起我们的三观,少一些迷茫,多一些坚定。做到三观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封建迷信,相信科学真理。

其次,可以知道一些关于西方国家古老的知识。如里约创世纪的一些经典语句等等。增长知识,丰富见识,开拓眼界。读之则受益匪浅。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于死亡的见解,不同于庆山的疯狂。他认为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与死有关的事物,这些会让死亡显得可怕。送葬的人,黑色的衣服,苍白的纸花,疾病的折磨,亲朋好友的泪,巨大的盘踞在胸口的惶恐,这一切都如玻璃窗上的雨水,模糊了事物的原本模样。

太多人在葬礼上对着骨灰痛哭流涕,抱怨着上天的不公,命运的残忍,时间的自私。鬼哭狼嚎惨叫着,如果能再多给他们一些时间该多好。但或许,这些人在昨夜才刚给逝者一耳光,既然不珍惜,又何必惺惺作态。

命运的公正,时间的仁慈,是平心而论便可得出的简单结论。它给予了我们几十年的光阴去使用,使用权全在自己,珍惜了没有遗憾便是最好,世界需要唯一一位执法者来维持秩序,那就是时间,所以没有什么能与时间同寿。

所以它最终会回收,轻轻携走所恩赐过的东西。《八月未央》里曾经写过:时间会带走这个人所有的情感和能量,当他走了的时候,他在其他人心中留过的痕迹会成为永远的空缺,谁也没法填满。

生命自当激烈,死亡应当沉静。生是对死亡的练习,铺垫,插曲,让我们去从容地迎接死亡,而不是如鱼溺死于汪洋大海般的挣扎。

关于生死,我听到的最好的一句话是萧红的,“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残忍,客观,但是有一种励志的力量,鼓励着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投身于学习创造中去,如弗朗西斯培根一般。

再然后,是关于宗教的论点。弗朗西斯认为,宗教是原始社会巫术祭祀礼仪的延续,是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对于现代社会来讲,真正使人受益如甘泉之水的宗教寥寥无几,大多数都是打着宗教旗号的邪教会,反社会反人类反和平,使得人心惶惶,家破人亡,荼毒百姓。

中国古代有驱魔辟邪的作法大师,然而其中又有多少不是被高居官位之人用金钱收购来栽赃加害他人的,光明正大逍遥法外之徒呢?他们利用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无所不用其极,媚上欺下,钻研出了恶毒的心头血救人等法子。

同样的,西方中世纪,被诬陷于女巫而被用烈火活活烧死的普通人更不在少数。中世纪是西方历史上黑暗的一段时间,奢侈的资本主义贵族作风,纸醉金迷的生活,教会信仰的盛行,无一不在我们面前展示了披着宗教外皮作恶多端利欲熏心的人类的丑恶面目。

如《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所认同的,有信仰总是好的,它使人们有所敬畏,有所顾忌。宗教是一种信仰,而信仰并非全是宗教。

诸如以上此类,都是培根弗朗西斯伟大的思想结晶。在浮华喧噪的现代社会,撇开有多少人能得其精髓这一点不说,从培根所生活的那个古老时代所想,在那么封建,思想文明解放程度远不如现今的以前,竟然也能孕育出那么伟大的思想。

这同时也充分地论证了一个道理。英雄不仅不问出处,更不问是什么时代的,即使所处的平行空间不同,也能意识到相同的伟大的精神。说明时间绝不是我们与这世间真理的唯一阻碍,更不会是最大阻碍。

篇3:读随笔

我是带着寒意去学校会议室浏览老师们写的随笔的。谁知这一看不仅眼前一亮、心底炽热, 还让我在会议室“折腾”了三天。我悲喜交集, 从末有过的一种圣洁和空灵的感觉, 促使我心里的小溪涓涓流出。我想, 还是首先把镜头对准这样几段文字吧……

(一) “学生两次沸腾, 有的流下激动的泪水, 场面持续20多分钟。要期中考试了, 我仅仅和他们握握小手啊, 竟然产生这样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真为自己以前对他们的态度感到羞愧。沟通太少, 方法简单。” (《握握学生的小手》———肖庆召)

(二) “世上没有两张相同的绿叶。我们的学生不见得都应该是我们喜欢的人。整个社会不可能都是我们每一个人喜欢的东西。但是, 他依然存在。” (《老师, 你怎么了呀》———彭继文)

(三) “当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 我觉得他们是那么的可爱, 那么的善解人意。平日不是自己报怨得太多, 唠叨得太多?看着他们一个个在我面前无拘无束、幽默风趣的样子, 比我看到一副副冷漠的神情有趣多了。在他们面前一个眼神, 一个微笑都能得到热烈的回应, 还有什么比这更开心的事呢?做老师真好!” (《对不起, 我迟到了》———彭清岚)

(四) “面对顽皮学生的‘故技重演’, 老师惊奇地发现他心中的底线, 就是不愿离开学校。这样的‘底线’其实也就是学生的心理防线, 老师要善于把握。再顽皮的学生也是如此。” (《刘世柱的哭泣》———周易)

(五) “讲台上乱七八糟, 到处是桔子皮。老师顺手把本子整理好, 又把桔子皮拾到垃圾桶里……老师没有暴风骤雨般的责骂, 而是默默地这样做着……奇迹发生了, 几个学生快步走上讲台, 拾桔子皮、擦黑板, 一切都在无言中进行……” (《无意中的榜样》———蔡冬香)

其实, 这不是电影的蒙太奇, 而是笔者从老师随笔中采撷下来的几片“绿叶”。读着这样的文字, 我从心里产生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愉悦。我仿佛又一次看到讲台的神圣、黑板的宽敞, 感受到一股巨大的暖流温暖着校园。不知你是怎样看的, 怎么想的。不过那时的我, 的确心动了, 的确被那些看似质朴却充满真诚的文字所感动。我觉得寒意早已离去, 只剩下一片燃烧的激情!

“感”为何物?

说实在话, 仅三天要读完七十位老师写的355篇教育教学随笔, 困难的确很大。但是我真的读完了, 不过正如文章开头所言是“浏览”。尽管如此, 我还是感到收获颇丰。我的心一次次欢腾, 一次次震撼。我看到了学校潜在的一种力量和生机, 那就是我们的老师学会了“思考”, 开始了“探究”, 重新在给自己定位。

学校是一部运转着的大机器, 每一个零部件都很重要。机器要正常运转“核心”固然重要, 但也离不开每一个零件的功效。老师好比这部运转着的大机器上的一个个零件。我感受到我们的老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已经不再只满足于按学校要求去做了。他们对自己的工作, 甚至对学校的一些工作决策多了一些理性思考。高远洲老师提出的“点面结合, 不搞一船拖”的体育教学设想颇有新意。他在分析了本县几所体育教学强校具体情况后, 结合我校实情, 思考我校体育教学工作如何“突围”, 如何“物尽其用, 人尽其才”, 让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运用。假如说, 我校108位教职工都学会这样的“思考”, 那么我们将有108条“杀出重围”的道路。“条条大路通罗马”, 这种“罗马效应”真令人拍案叫绝!事实上, 还有很多老师也学会了“思考”。《如何面对初三特长生》是姚宁老师针对初三年级美术特长生训练时间少, 内容单一, 人数多, 学生不重视学习作出的“思考”。在文章里, 他在提出教学对策的同时, 还感到“一位老师如果真的关心学生, 那么你就是再严厉, 学生也会喜欢你!”黄晓老师用一位初涉教坛新人的眼光思考着自己的教学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角色转换以及多层次的“复式教学”, 她虽然很茫然, 却用《二胡小组课的初探》一文思考自己的教学工作。文章虽然稍显幼稚, 其精神可嘉。王永芝、刘艳菊、张艳等老师也对自己的工作岗位及新教材教学问题和学生学习困难进行了“思考”。

如果说“思考”是调整教学的航标, 那么“探究”则是老师走上教育教学的航程。令人欣慰的是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 我校教师已经启航, 把一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足迹留在了教育教学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无论是学法研究还是教法探讨, 无论是教育的聚焦还是教学的反省, 都无不体现老师两种思想、多种观念碰撞的“阵痛”, 无不闪现思维火花的睿智和心灵沟通的深邃。

《走进孩子心灵》是彭娱老师与学生的一次心灵交流的体验。在六年级两个班上音乐欣赏课, 由于老师运用两种不同的心境对待学生, 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她真正“体验到走进学生心灵的快乐!”陈永红老师《用爱心去画……》, 教孩子们“用爱心去画世界上所有的东西, 不管它们是否具有生命, 我们都一样去对待。”陈老师把一颗爱心的种子播种在一片幼小的心田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我们难免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面对学生的顽皮、懒惰, 不听话或表现出来的后进现象, 请您记住“冲动就是魔鬼。”你应该马上冷静, 迅速恢复理智, 你将得到意外惊喜。看看这几位老师是怎么做的:

《面对那不足两行的日记》向坤老师压制住将要爆发的“怒火”, 选择了“引导”, 取得良好的效果。胡宇同学的日记只写两行:“今天早上爸爸说爷爷要来, 我很高兴。穿好衣服, 可爸爸又说爷爷不来了, 我很生气。”看到这样的日记的确令人生气, 但向老师却把本要批评发怒的话语变成表扬的语气, 并抓住他对爷爷的感情加以引导 (自己心怎么想, 爷爷对自己怎么疼爱……) , 效果很好。《上课插上几句幽默语, 能激发学生上数学课的兴趣》, 这是顾建新老师面对学生如此“简便计算”的现象进行的教学处理。

他说:“我没有骂这个学生, 而是说, 这位同学真喜欢走弯路, 走了几步又转回来了, 再往前走。”

《鼓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杜君老师给我们讲述的一名“后进生”在上“副课”时表现优秀的故事。她深感:“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 我会多鼓励孩子。”面对复杂的教学工作, 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 为师者也有很多困惑。即使你装了一桶水, 有时也会满足不了学生的渴求。但是, 只要你在探索, 成功的希望就在前面。在生物课上, 彭黎老师讲到《开花和结果》这一植物自然生长变化现象时, 她按教材要点述说到植物开花就是为了结果, 结果就能产生种子。然而, 学生却提出:茶花为何开两次花只结一次果的自然现象。尽管老师一时难以回答学生的问题, 但她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观察、思考和求知的品质给予赞赏, 学生对老师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很满意。向波老师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感受》一文里, 毫不掩饰地展现出自己的“教学困惑”。教学效果不理想, 却又没有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 表现出他对教学工作的沉思和焦虑。陈继全、曾传操等老师结合教材及学生学习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 写出了自己的“教学偶得”。

反省是为了更好地定位!

在浏览随笔时, 我印象极为深刻的是老师们针对参加本学期开展的“课堂创优暨专家答辩活动”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和收获。特别是三位创优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作了较为深刻的剖析。老师们都感到启发很大。大家认为本次活动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及思维进行了全方位的“洗礼”, 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随笔中, 老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触动了教学观念的“中枢”。且看曹媛老师是如何从滔滔不绝的讲述中醒悟过来的。“我一再叮嘱:同学们你们一定要仔细听, 听清旋律变化后作品所表现的意境有什么不同?只要认真听, 就一定能听出音乐所描述的情境。”正当“我”感觉良好而滔滔不绝时, 发现有一位同学眉头一皱, 脸上露出欲言又止的神色。“我”示意她站起来说话, 她犹豫片刻, 还是鼓足勇气说:“老师, 请你别说了, 我在听音乐, 你的话打断了我的思路。”曹媛老师在《尴尬》一文里说:“我大吃一惊, 颇感尴尬。自认为学生不能把握作品主题, 希望通过自己反复强调、讲解帮助他们理解作品, 进而喜欢音乐, 学会欣赏。然而, 事与愿违, 我全然没顾学生在想什么。自己总认为是一个尽责的老师, 总想把知道的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没想到学生会如此反感。在深深的自责之余, 决心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听取学生意见。”

应该说, 在教学中“一厢情愿”的现象比比皆是, 其结果苦了自己, 害了学生。他们只能“望师兴叹”, 哀其不幸!这样的反省敞开了老师的心扉, 学生拍手称赞。彭岩玉老师用一个班主任特有的经历和灵感, 反省自己班主任工作, 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身教重于言教”的典型案例。有一段时间, 她发现书写整洁美观的学生越来越潦草;本来很和气的学生嗓门也越来越高, 脾气越来越大;小肋手安排班上任务像家长在安排家务似的盛气凌人;组长收交作业像地主逼债……原因何在?一个组长的行动使她恍然大悟!彭老师说:“那天, 我很早就进了教室, 叫组长收作业。只见她 (小组长) 很严肃地走到一个经常欠交作业的同学面前厉声说到:交作业!写完了吗?正当那位同学在找作业本时候, 她又不耐烦地说:快点儿, 是不是又没写完?‘我’就知道你没有写完。她不等那位同学寻找作业本, 就把已经收到的作业本交上讲台, 并生气地说:‘老师, 他又没做完!’这一串举动太像自己。”在随笔里, 彭老师这样写到:“我终于明白了让他们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是我。作为班主任, 我常常为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做得不到位而生气, 遇到违纪学生就一通批评乱骂, 然后就扣分。特别是那些后进生就更没有说话的份儿了。课堂上, 有时为节省时间, 我的板书也潦草起来。原来学生在学老师, 他们认为这样很威风, 也能体现自己的权力, 能让手下的同学听话。只有这样才更像他们的老师。从学生的行动上可以看出, 老师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模仿他们的老师, 可见老师身教重于言教的意义有多大。”

教育的反省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做的事情。说实在的, 在浏览随笔时, 我喜忧参半。面对有些老师的随笔有时也显得十分无奈。对一部分教师摘抄的现象我感到实在难以接受 (指用摘抄内容抵任务) 。要知道学校已经说得很清楚, 宁愿少写一点, 也要真实记录教学工作的感受。还有那些马虎了事, 为了完成任务而写的随笔, 不仅质量低劣, 而且让人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我很痛心。写教育教学随笔本来是在总结反思自己的工作, 应该是一件严肃而又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可是, 有的老师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有的上交的随笔本子不规范, 像一个大杂货店的记录;还有的老师写的字就像“天书”, 似乎存心不让人阅读, 我实在看不懂!由此, 我又想到文章开头摘选的五位老师随笔的片段。我敢说, 像他们所提出研究的这些教育教学中的现象你一定经历过, 这样的思维火花也在你的脑海里闪现过, 这样发自内心的感受你也一定感受过。然而, 别人写了出来, 作了一番探讨和研究, 你却无话说出, 原因何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不善于总结过去的人是傻子, 不珍惜现在的人是愚蠢的人, 看不到未来找不准自己位置的人是疯子。只有认真反思, 才能不断进步!

当代伟大的教育家霍懋征女士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精辟的话语, 说出了做一名教师的实质, 阐述了博大精深的爱才是教育的灵魂。我们只有满腔热情地从教育工作的每件小事做起, 才会点亮盏盏心灯, 才能使心灵的震撼化作润物的春雨, 洒向孩子们的心里。

篇4:读张大干《谷口人家》随笔

张大干(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县。本名张正权,后改张爰,小名季,遂字季爰,别署大干居士。大干是法号,还俗后沿用此名。斋名大风堂。中国著名画家。

张大干写意青绿谷口山水图,多为张大干中年时期推陈出新之作品。画作构思博大(有深度和广度),布局严谨得当。主题突出(全画中的确写有谷口十二三户人家),笔力雄健。画面层次分明,色彩明艳,意韵悠远。景物繁谨,简远有度,内容丰富,造型极致,神情生动。谷口山水图表现其榭、石、泉、源等技法,古意浓厚、清雅不俗,经典之文人画意象。

张大干谷口山水图,是写意山水,表现力丰富,透晰明显,很有中国画之神韵精神。早在1956年7月毕加索在法国会晤张大干时,张大干就告诉毕加索“我们中国画不求形似,但重写意”。谷口山水图笔法运用自如潇洒,凸显了张大干的写意手法。综观全画,晨舜有诗云:“万里晴空曜锦云,松风绿野草欣欣。平湖放艇翁垂钓,谷口人家逸有勤。”谷口人家居所如画:秋韵晴岚,平湖秋水、水天一色,谷口桥横,景色清逸。正如张大干画中题诗:“谷口人家十二三,家家窗户得晴岚。干寻云木秀而野,一脉流泉清且甘。”由此可见,此地是上善宜居环境也。正因为张大干对中国画博大精深内涵的领略悠深,自出心源,使此图呈现的秋色意境,有谷口映彩霞、红叶染秋山之“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韵美感。难怪溥心畲(溥儒)在引首题跋云:“谷口生秋色,落日松风寒。何时一尊酒,遂醉青云端。”吾读画时受其意境及题跋的感染,也居然有与谷口人家共醉云游的冲动。彼此同感,妙哉!

张大干谷口山水图,中看,耐读,使人百看不厌。融入画中情景,感受绿野红树!山清水秀的谷口人家生活,品味人生,美意无限。张大干的画,富有特色,颇具感染力,有个性,形成了他清丽雅逸的艺术风格。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书画鉴定专家吕长生教授在谷口山水图题跋中指出张大干谷口山水图“笔力雄健”。这是专业眼光的品鉴。张大干是国画大师,书法造诣也十分了得。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有美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谷口山水图“笔力雄健”在画中充分显现,笔力直追古人。笔墨者,传统中国画之精魂。大画家黄宾虹有云:“笔是骨,墨是肉,缺了这两者国画就难以立起来。”没有笔力做底,国画就没有神韵。韵律在画中流徜全在于笔墨(彩)。造型线条的清晰灵动如何,全靠书法的功底。笔到什么程度,画作的线条、骨力就到什么程度。书法的功底让画的线条优美、景物传神,让画作逸气横流,气象万千。“大象无形笔落砚,神飞翰逸画生辉。”张大干谷口山水图线描笔力表现出来的炉火纯青,正是如此。图卷物情美、物态美、彩色美、构图美,教人回首,仔细研读,用心体味,受益匪浅,乐趣无穷。

张大干谷口山水图卷,引首溥心畲(溥儒)题跋;拖尾刘海粟题跋;“压轴”有中国国家博物馆吕长生题跋,重点结论说此图:“画与题俱为真迹无疑……三家三美合于一卷,真乃稀世之宝也。”如今,张大干山水长卷已组成了四家四美合于一卷。可以断定,张大干谷口山水长卷更显弥足珍贵,提高了升值空间。吾估计其超过亿元人民币的市场底价,将是必然的事实。

人物档案:

吕长生(1940.11-),男,陕西永寿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美术理论专业毕业,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保管部研究馆员,馆文物征集鉴定委员会委员,国家级书画鉴定专家、著名书画评论家、书画史专家。1973年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曾任保管部文物组组长、登编室主任。国家书画鉴定泰斗级人物。台北张大千大风堂书画研究会顾问。

收藏家简介:

龙国祥。广仁斋堂主人,广东古董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出身于收藏世家,祖父龙信荣热爱收藏,精于品鉴。受父辈的影响,从小就开始接触古董、字画、瓷器等艺术,年十几岁,自始收藏邮票,旋至书画,及长,兴趣愈广,至今,收藏史已近30年,收有藏品千件,其中有张大干的《谷口人家》、李可染的《峡江轻舟图》、乾隆官窑莲子缸、唐三彩马等,精品良多。(且经多名国内知名专家鉴定,俱为真品。)秉承“文物,乃文化传承之器物”的共识,积极参与、个人举办书画古董收藏品博览会、古董展览,让更多的人见识和了解文物,弘扬中国收藏文化,在业内声名鹊起,现专事艺术收藏。

作者简介:

徐国建,字晨舜。中华国礼中心特邀书画家,文化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文化遗产保护部评定之国家一级书法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并持有该部书画润格证书。国家一级美术师网入网认定证书持证人并录入该网查询系统。其简历及认定资格在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之《青年文摘》杂志上予以公告。作品编入《中华国礼——书画名家风采集》珍藏版画册,并被采用为封面、封底作品供欣赏与收藏。

篇5:读《培根随笔》有感

看了《培根随笔》,让我感触颇深。事实上,我并非每一篇文章的内容都能看懂,如:《论宗教统一》、《论放贷》、《论世道沧桑》我就无法体会其意旨是什么,因为里面涉及到的内容实在太广,我一个初中生怎能深刻品味一位大文豪家的杰作呢?借助了注释我有些仍是似懂非懂地领略了一些皮毛而已。可就是这点儿皮毛却已经让我感慨万千了。

正如法国人文主义作家米歇尔・浴っ商锼说的:“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我的无知在看了《培根随笔》之后展现得淋漓尽致。《论真理》让我知道“人生至乐莫过于高踞清新纯洁的真理之巅,俯瞰谷底种种缪误迷惘,云遮雾障。”,《论死亡》让我明白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与死亡俱来的一切。《论逆境》让我发现原来顺境容易暴露恶习,而逆境却能展示美德,其铸就出的品质更令人折服。《论作伪与掩饰》让我知道有时我们竟能“说一句假话,套一句真话”。《论善与性善》让我学会了如何正确的为善,明白了何谓真正的正确的善。《论贵族》让我知道新贵与世族的内在品质与分别,知道“新贵凭借权力的烘托,世族则经受过时间的洗礼”。《论旅游》让我了解到旅游并不单纯只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旅游对年轻人而言是一种教育,对年长的人而言是一种经历。《论狡猾》让我明白狡猾其实不是一种恶,也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技巧。《论言谈》让我明白言谈的措辞恰当、说话的得都胜过雄辩滔滔、美艳阔论。《论野心》让我领悟野心的真谛,野心也会有积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进取,但野心也不能过大。《论建筑》让我了解了建筑选址的重要性以及其它方方面面有关建筑的事情……。此刻,我赫然发现我的无知竟是如无底的深渊般,种种言论使我受感颇丰。

但我也并非是全都能理解,也有些是我的意料之外,心中困顿。如《论婚姻与独身》中,作者为何那么肯定地说“有家室之累者难成大业,只能听任命运的摆布,无论为善为恶均成不了气候,妻子儿女将成为他行动的绊脚石”。难道真是如此吗?如《论大胆》中,作者为何肯定大胆就是无知之子、卑劣之子、是等而下之的伎俩呢?难道大胆就不是伟人所能具备的吗?如《论殖民地》中,作者开头为何说道:“殖民是先民的英雄业绩。”等等。诸多不解也许会是我错误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或者是我学识不够,无法去体会出其涵义,甚至可能是作者的观点比较不符合现在的世界……种种疑问与分歧我想或许只能随着我阅历的不断增长而会有所改变吧!

篇6:读培根随笔有感

培根,戴着顶圆边宽沿帽,一头棕色卷发被帽子压向两边,零散的遮住耳朵,宽大的额头下挑着两道浓密的眉,深陷的眼窝中迸出两束睿智的光。他,或许在官场上是一个常败的政客,但在文坛上却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作家。作为“法律之舌”、“科学之光”,他的目光透过尘世,洞悉真理,而我亦是最爱他的《谈真理》一文。

他说,“真理会暴露过多的虚假,而虚假能愉悦人的想象”。从小我就一直认为一个人的肉体是不能长存的,但是他有思想,有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永久地留在世界上。若是阅读好书是思想、精神的沟通与升华,我想,我那还仅为雏形的思想在经历了培根犀利笔锋的洗礼后更为成熟了。他告诉我,真理乃人类唯一的安身立命之处。

多少年来,古代的无数哲人苦苦追寻真理,而培根却直指这背后的根由。“真理是时间之产物,而不是权威之产物。”由此看来,真理实是为人处事的真诚和单纯。在这样的社会里,要追求真诚并非易事。然而,若我们心中有真诚之柱,真理之火就会将它点燃,照亮心中每一个闭塞的角落。

说到真理,就不得不提一提谎言。培根认为,为人处事的真诚是道德上的真理,而说谎则是奇耻大辱。说谎,不仅要面对来自良心上的谴责,还要逃避别人的怀疑和揭穿。这对于健全的心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煎熬。想必,从小到大,不管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没有谁从没说过谎,那就一定体味过这种滋味。他告诫我,不到万不得已,切勿说谎。

说谎,乃人之丑态。培根的《谈美》则揭示了美之本质。容貌美不如行为举止美,而美总是转瞬即逝。也许美并不在“点”中,而在于完整的人性和德行的展现。培根说:“青春美其实赶不上成年美。”但我并不赞同,我认为青春美和成年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青春有青春的活力和朝气,成年有成年的成熟与稳重,两者并不能比较。培根从他的社会地位、角度和时间轴上发表他的看法,而我则站在现代社会的高度上评价,这便是思想与思想碰撞产生的火花吧。

培根的文字并不是为了自娱,而是为了改造社会、富国利民。有些字句虽然颇显深奥,但细细品读后无不叹其妙处所在。他赞扬的,是传世千古的美德,他批判的,是历史遗留至今的丑恶,他传播的,是潜藏在现实的表皮之下,难以发觉却又被苦苦探求的智慧、理性与艺术。

合上书,我静静回想《培根随笔》陪我走过的多少个挑灯点烛的夜晚,才明白,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培根随笔》调动我的思想,与他一同思考,一同辩证。正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而这本书恰是拥有使人读了就放不下的魔力。

篇7:读培根随笔有感

五十八篇随笔,篇篇语言简短凝练,最长的文章也只有五千多个字,就像他自己在《谈快捷》里说的冗长而玄妙的讲话不利于快捷,就像长袍拖裙不利于赛跑一样。而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也说过类似的话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乏味的枝叶,肤浅的花饰。这样的简洁在他的文章中便可以看出。短短的五十八篇随笔,却包括了为人、处事、治国、艺术、情感、德行诸多内容,且要每篇都能与人或国家的利害扯上关系。每一篇都如小说一般布局、结构严谨,却又像诗一般圆滑凝练,精短隽永。也难怪大诗人雪莱会称赞:培根勋爵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有一种甜美与庄严的节奏,这满足我们的感官

他在官场几经浮尘,历经大风大浪,饱受世态炎凉,阅历丰富,思想敏锐,他笔下的文字发人深省,篇篇名言警句层出不穷。德行犹宝石,镶嵌在最素净处最佳。成人惧怕死亡恰如儿童怕进黑暗。美德如同名贵的香料,焚烧碾碎时最显芬芳用短小的句子讲清了道理,适当摒弃了空洞,肤浅,聒噪,使句句深刻,深入人心。他并没有像一般的随笔一样,文字悠闲,幽默,闲适,田园清新风扑面而来,而是犹如聆听一位德高望重,阅历丰富的长辈的教诲,这不是普通的随笔,也不是故意卖弄的文字游戏,而是饱阅人世百态后的的喟叹,来自长者的警告。有趣的是,他的那一套治国理念有些相似于中国的法家,且大有法家之气度。

虽然文中不难看出培根明显的贵族立场,利己之心,热衷于权力,做官的野心,但是取之精华,去其糟粕还是很关键的。

篇8:读随笔

本书收录了华应龙老师的12节数学课, 每节课都有独特的色彩和闪光点, 有丰富的内涵。每篇课例包括课前慎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专家点评等几个部分。其中既有华老师的教, 也有专家对他的课评;既有他教学实践的反思, 也有他对人生的感悟。研读此书仿佛亲历专家如何雕琢一堂堂好课, 受益匪浅。

感想一:幽默。华老师的言语幽默风趣、真诚又富有情意。下面我摘录一些与大家分享: (1) “那看来我们是山重水复, 找不到路了”; (2) “我刚才发现, 动脑子的人, 算一会儿, 出现问题就不算了;可不动脑子的人呢, 他就一直往后算。所以老师想告诉大家一句话——— (板书) 千金难买回头看”; (3) “刚才画了角, 你从量角器上看到了角, 现在不画角, 你就看不到了?哈哈, 就像一个人穿了马甲, 你认识, 他把马甲脱了, 你就不认识了。”

感想二:善于发现差错, 善于思考, 善于乐观地对待挑战。好的数学课不避讳出现差错, 华老师的课确实由于容错而精彩, 老师和学生共同面对这些差错, 从差错中悟出道理, 有所收获, 使一节课变得有味道。心理学中的“试误”、“最近发展区”为有差错的课提供了理论的诠释。华老师把课堂中的差错作为资源来看待, 让差错为开展教学活动、解决教学问题服务。他认为:“数学课堂差错资源化的要义是尊重学生的劳动,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增强学生对错误的免疫力, 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 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直面错误、超越错误的品质。”作为一直在一线的数学教师, 我想我们在教学中可能还应当有意识地利用“差错”, 为学生的学习设置“陷阱”。教师不仅不能回避差错, 而且应设置一些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情境, 以了解学生的差错出在什么地方, 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活动, 才能真正做到针对学生需要做出课堂决策。从某种意义上说, 课堂教学中真正的生成性来自于学生出现差错时教师的处理和师生的互动。

篇9:读郭应禄院士随笔有感

目前,医生仍被认为是一种“专才”,而且我们的教育体制也是以这种理念来塑造医生的。虽然“学有所专”是好的,但若“专”得过分了,就不好了。不少医生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对其他方面的事情并不关心,甚至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漠。

医生到底是治病,还是医人?我想,在这个问题上,医生的人文素质、医院的人道主义,是特别重要的。医生首先要把病人当成一个“人”来看,而不能仅仅针对他的“病”。医生应当把病人当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思维、有感受的人,要关心其心理感受、情感世界和思想活动,还要注意尊重他们的隐私,决不能把病人当成冷冰冰的、可试验的动物或机器,更不能把病人当作可以摄取财富的工具。

有些医生提出,医生也是人,现在医生的工作压力很大,每天从早忙到晚,哪有时间思索人文关怀的事?这样的提问相当尖锐。不错,医生也是人,如果整个社会的人文素质没有明显提高,病人殴打医生的暴力行为时有发生,单方面要求医生注重人文关怀,或许不太现实。不过我想,无论外部环境多么恶劣,如果我们暂时无法改变它,就应该从改变自身做起,在人格修养上,下点功夫。医生,首先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次要做一个济世救人、饱含同情心的人,要拥有高尚的心灵和高贵的人格。如果我们都能做到这一点,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乃至和谐社会的形成,都不应该是一种奢望。

篇10:读随笔心得

读随笔心得

读了陈嘉宁老师的《孩子们的“帮倒忙”》后我深有感触,她是以一件幼儿自制玩具被风刮倒在地时,幼儿们一拥而上七手八脚争着去帮老师的忙来说明了中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而使出现帮了倒忙的现象。事情发生后教师先表示自己的谢意后,请个别幼儿回到自己的座位并即时回去处理完事情后,与幼儿一起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越帮越忙的现象,并帮助幼儿一起分析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使幼儿不仅意识到了帮助要看具体情况,而且直观的感受到了如何有效的帮助别人,有序的`做事。

篇11:读《乡关何处》随笔

最近喜欢上了玩儿微博,几个朋友冠我以“新浪微博发烧控”的称号,天天在粉与被粉中徘徊,就在前些天,盛传土家野夫的贴子,我仅仅鼠标指向野夫头像,弹出的简介上显示粉丝数十万,心想是个名人,果断粉了。伴随着几天的了解,清楚了他的新书《乡关何处》好评如潮,我虽然一直很相信自己的眼睛,但还是禁不住20大洋收入囊中。

四级考试在即,我把它放在我的包儿里背着往自习室跑,其实是在读它。野夫是鄂西人,鄂西是楚辞的故乡,民歌和韵文一直是平民之趣。未出几时,我便被野夫的文字吸引住了,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约耗时一周,自我感觉速度很慢,颇有不忍卒读之嫌,生怕览闭之后没有别的文字来充斥我空虚的神经,当然,除了四级真题和模拟。在咀嚼野夫的炼字中,嚎啕大哭倒不至于,好歹堂堂n尺男儿,岂能轻弹泪,但哽咽了无数次。我承认自己的脆弱,也相信自己的坚强。但男人的泣血文字绝不是驾驭玩耍的花拳绣腿,那必是包含忧愤的大悲悯。他的文字扮演着魔鬼,发出凌厉的声和另类的光。笔下那些砍断骨头连着筋的血亲,是怎样被一截一寸搅碎榨干,那些美妙温软的情感是怎样被一阵阵的风雨冲刷干净。我从中读到了他的心,看到的是

他的泪。那独立之姿,清正之气„„

曾几何时,九把刀用两个小时让亿万华人陷入欢喜与伤感,让我们明白,回忆时令人灿若桃花,或潸然泪下。而野夫与众不同的经历让人不禁感慨万千,土家人,重感情,硬汉子,三年灾害时出生,童年青年在文革中度过,恢复高考后步入大学„„四处奔波,牢役之灾„„

野夫写苏家桥,写刘镇西,写投河自沉的李如波,都是几千字写完一个人的生平,类似《史记》中的列传,他的文字锻造,也来自古文。写文章时,看得出遍遍锤打,壳落白出。有时候有些地方显得过于锤炼了,但写得好处,真是“天地为之久低昂”。

但是我看得疼痛,从历史的样子,触摸到真实,而现实里的泡沫剧不断更迭。我们的时代,需要多少撕裂的疼痛,需要多少真挚的温暖,需要多少含不住的泪水,才可以重拾美好„„不错,一个没有罪感的社会,也必然是一个没有耻感的社会。

如今,我们生活在新疆,允许我篡改一下歌词:你难道不知道吗,这里是新疆,是我们“征战放肆”的地方;你难道不知道吗,这里是新疆,使我们“希望自由”的地方。希望可以感受自由,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就算我们并非强者,但是有野夫这位圣者,我们就能够完成自我救赎。

最后,默默地对即将到来的12级师弟师妹们说上几句:你们各自怀揣着梦想,拥抱着对未来的希望,带着无数人的牵挂,来到新疆,祖国西部这蓝蓝的天空,将见证你们哭过笑过的青春!

篇12:读《培根随笔》有感

八(3)班陈灵敏

“读诗使人聪慧,读吏使人明智,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辨。”这句话是弗兰西斯·培根所极力倡导的,他同时也是英国的哲学家和科学家。

在现在社会中,书是必不可少的。在我看来,它同时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本好的书就像是一位老师,不同的内容教着我们不同的知识,也是做人的道理。由于我从小就特爱看一些课外书,其中我最喜欢看的就数《培根随笔》了。

培根的随笔是英国散文随笔的滥觞之作。它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文学史上占据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读之犹如聆听高人赐教,受益匪浅。

其中我最喜欢和最受益的那一篇是“论求知”。这是一篇论说性的随笔,也是最有影响的一篇。虽然文章并不是很长,但里面却把“学问”这两个字论得极其透彻,字里行间闪烁前一位哲人的真知灼见。

里面重点谈了跟书相关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读书的目的,读书的作用,读书与运用,以及如何读书。在培根看来,读书是可以“补天然之不足”的。书中形象地指出,“读书之于天性,犹如修剪之于花草,”在这里培根智睿地点明了“读书”,“天然”与“经验”之间的辩证关系,即读书可以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其可用主义的哲学理念在字里行间可见。

培根谈到的读书方法:“书有可尝者,有可吞者,少数则须咀嚼 1

消化”,这里培根用形象的语言,将几种不同的读书方式区别开来。培根的这种对各种书籍的区别,在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这篇文章论述特别有力,逻辑特别严谨,同是也显示出作者作为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的睿智,既有格言式的精辟,又有符合情理的演算,这也是我所喜欢的地方。

同时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件事,如果不读书,“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读书的话,那么,他就必须有很强的狡黠之才,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

所以,读书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都很重要,对个人而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工作的能力。对社会而言,能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提高社会发展水平。

上一篇:学系列讲话,增进大局意识,强化责任担当下一篇:姐姐小传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