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诗词集结

2024-04-15

梅尧臣诗词集结(精选6篇)

篇1:梅尧臣诗词集结

梅尧臣诗词全集

1.《七夕》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古来传织女,七夕渡明河。

巧意世争乞,神光谁见过。

隔年期已拙,旧俗验方讹。

五色金盘果,蜘蛛浪作窠。

2.《鹤》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何时别辽海,像啄杂庭鹍。

去作仙人驾,来乘卫国轩。

云中晴引唳,松上旧能言。

但说长千岁,予非学羡门。

3.《蜂》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春风无主撩乱时,分群养子各守脾。

争掇花腴为蜡蜜,年年共割不我稽。

俄逢主人若过虑,畏尔有虿成噬脐。

密将恶物毒尔族,尔曾不得同醯鸡。

王虽尔名尔何补,造甘为利乃自取。

4.《蝉》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柳上一声蝉,沙头千里船。

行经朝雨後,思乱暑风前。

物趣时时改,人情忽忽迁。

感新犹感旧,更复几多年。

5.《田家》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6.《田家语》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

里胥扣我门,日夕苦煎促。

盛夏流潦多,白水高于屋。

水既害我菽,蝗又食我粟。

前月诏书来,生齿复板录;

三丁籍一壮,恶使操弓韣。

州符今又严,老吏持鞭朴;

搜索稚与艾,唯存跛无目。

田闾敢怨嗟,父子各悲哭。

南亩焉可事?买箭卖牛犊。

愁气变久雨,铛缶空无粥。

盲跛不能耕,死亡在迟速。

我闻诚所惭,徒尔叨君禄;

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

7.《蝉》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柳上一声蝉,沙头千里船。

行经朝雨後,思乱暑风前。

物趣时时改,人情忽忽迁。

感新犹感旧,更复几多年。

8.《元日》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频年无入合,今日预朝元。

丹陛发金奏,侍臣称玉碗。

旗旌摇细仗,云雾启千门。

却出苍龙阙,衣冠万马屯。

9.《雪》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朔云生晚雨,腊霰集狂风。

不数花多出,安知天更工。

漫阶夜已积,万物晓初蒙。

谁忆新丰酒,乘驴灞水东。

10.《自咏》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闭户无还往,端居废礼容。

花为贫富焰,燕是旧过从。

持屐对人蜡,绽衣看妇缝。

非同叔夜傲,切莫怪疏慵。

篇2:梅尧臣诗词集结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篇3:梅尧臣的诗歌创作风格

从梅尧臣生平经历与其诗歌创作实际进行研究, 可以探求梅尧臣诗歌创作、诗风诗论的建树与革新。梅尧臣生于1002年, 其从少年时代就开始了诗歌创作。到33岁即是景佑元年存诗一百二十余首。北宋初期, 经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 政权稳定, 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发展。安定的社会生活环境给梅尧臣的成长提供了足够稳定的社会条件。梅尧臣早期的诗歌创作成为梅尧臣的文学基础, 为以后诗风的转变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这个时候的梅尧臣诗歌创作虽给诗坛带来了清新之气, 但是其革新性不强, 更多地是对前代的一种传统意义上的继承与发展, 没有大幅度地跳出西昆体的窠臼。

仁宗景佑三年丙子 (1036年) , 因为当时权力的争斗, 在十三天之内, 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相继落职。之后蔡襄、苏舜钦亦被卷入该政治斗争漩涡之中。梅尧臣对范仲淹的抱负是熟悉的, 他认为范仲淹的立场完全是为国家大局的。于是他把范仲淹比喻为啄木鸟, 是为啄去大宋王朝的蠧虫。不幸却被树的主人所伤。《彼䴕吟》这首诗中把“广庭木云美, 不与松柏比。臃肿质性虚, 杇蝎招猛觜”比喻当时的腐败的北宋朝廷, 范仲淹等人锐意改革, 但是却遭到皇帝的误解, “主人赫然怒, 我爱尔何毁!弹射出穷山, ”因此小人更加喜悦“群鸟亦相喜。啁啾弄好音, 自谓得天理”, 这是一个怎样的颠倒黑白的世道啊!之后他作了直抒胸臆三首诗, 《闻欧阳永叔谪夷陵》《闻尹师鲁谪富水》《寄饶州范待制》这一组诗中“宁作沉泥玉, 无为媚渚兰”及“古来中酒地, 今见独醒人”均比较明显地看出梅尧臣屈骚精神的继承与使用。

同年, 梅尧臣又做了著名的《灵乌赋》寄范仲淹。梅赋中用诗骚比兴手法力劝范仲淹要少说话, 少管闲事。诗中劝他不要像啄木鸟一样, 啄了林中虫, 却招来杀身之祸, 面对贪官污吏不要过于耿直;说他在朝中屡次直言, 都被当作乌鸦不祥的叫声, 劝范仲淹应学报喜之鸟, 而不要像乌鸦那样报凶讯而“招唾骂于里闾”, 希望他从此拴紧舌头, 锁住嘴唇, 不要多事。从中可以看出梅尧臣对于朋友的万般叮咛, 拳拳关切之情。

范仲淹立即也回写了一首同样题目的《灵乌赋》给梅尧臣, 他在赋中斩钉截铁的写道, 无论如何他都要坚持正义, 坚持真理, 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 他始终都是“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范仲淹的这句名言, 和他的另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一样为世人所千古传颂, 范仲淹的这种精神也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欧赋表现出屈原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 照应了屈原说:“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 夫唯灵修之故也。”的献身精神。

把这种引类譬喻由含蓄蕴藉升格为辛辣直白的怨刺的是同年这样一个作品《猛虎行》, 它本为乐府《平调曲》名。《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六·猛虎行》郭茂倩题解:“古辞曰:‘饥不从猛虎食, 暮不从野雀栖。野雀安无巢, 游子为谁骄?’”后人作此题者, 或写客行, 或写劝勉, 或写功业未建的苦闷, 或以猛虎喻贪暴苛政, 题旨不尽相同。像这种讽刺力度的诗古今都是比较罕见的。这一首深刻的讽刺诗里我们看到的是满篇的“吃人”的逻辑。在猛虎的眼里, 吃人是一件堂堂正正的事。梅尧臣壮怀激烈地批判那些残害忠良的奸臣。

中国诗经强调温柔敦厚的传统, 如“怨而不怒, 哀而不伤”等, 可是梅尧臣的作品却已超过了《离骚》的辛酸苦辣。从此诗我们也可以品出宋朝诗人们的一个共性, 就是忠君体国的忧患意识, 梅尧臣的这首诗便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但他是以感愤的心态来写这首诗的。到了苏轼、黄庭坚出现之后, 这种精神虽然没有变化, 但苏黄的就很少用梅尧臣这种激烈的方式来表达了, 而换成了一种比较明快、诙谐的形式。

综上, 在对梅尧臣诗歌创作的阶段性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 我们不难看出, 梅尧臣在宋诗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其诗歌创作实际和诗论的革新都为出现与唐诗双峰并立的宋词的发展有着极大“导夫先路”之作用。

摘要:笔者从创作生态的角度出发, 以史证诗, 通过对梅尧臣生平经历与其诗歌创作实际的结合研究, 探求梅尧臣诗歌创作、诗风诗论的建树与革新。

关键词:梅尧臣,诗歌创作,革新,创作生态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3]艾思同.论梅尧臣的诗风.山东师大学报 (社科版) .

[4]吴莺莺.宋诗的“开山祖师”——梅尧臣.合肥学院学报 (社科版) .

[5]李剑锋.陶渊明接受史新局面的开创者梅尧臣.山东师大学报 (社科版) .

[6]朱东润.梅尧臣传.中华书局, 1979年5月, 第1版.

[7]梅尧臣.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11月, 第1版.

篇4:梅尧臣重写报告

洪水逐漸退去,而在呈给皇帝的报告中,梅尧臣和朋友发生了分歧。下属把写好的报告交给梅尧臣审阅,遭到了梅尧臣的否定。他亲自动笔,朋友十分担心地劝他说:“这场水灾是百年不遇,突如其来,你把灾害的原因归为大自然的不可抗力,皇帝不会怪罪你的,而你为什么把责任全揽在自己头上?”原来梅尧臣在报告中面对民众遭遇的严重困境,不推责,不诿过,没有将这场洪水归结为百年不遇、突如其来,没有蓄意将人祸论证为天灾,更没有将责任推给“临时工”,而是把责任完全揽到自己身上,字里行间充满着对自身无法避免灾害、无法及时拯救百姓的内疚与自责。梅尧臣有些动情地说:“这是场自然灾害不错,可你看看灾后民众的生活,就知道我为什么这样了。”朋友说:“你已经尽力了,日夜坐镇指挥,临危不乱,率先垂范;开仓赈灾,消毒防病,措施得力,抚慰百姓,访贫问苦,与民同甘共苦,百姓情绪稳定,可你为什么不实事求是地写出你的做法?”梅尧臣痛心地说:“襄阳保住了,可襄阳城外的百姓遭难了,只要有人在这场水灾中受苦受难,就说明我没尽到责任。”朋友劝阻不住。皇帝看到报告,认为梅尧臣没有尽职尽责,罢免了梅尧臣。

这就是勇于担当的一代名臣梅尧臣的风范。

(编辑/张金余)

篇5:梅尧臣优美诗词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篇6:梅尧臣优美诗词

自置五色丝,色透缣囊过。

意在留补缀,恐衣或绽破。

上一篇:当有陌生人敲门时五年级作文下一篇:供配电设施维护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