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研究论文

2024-05-1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研究论文(精选6篇)

篇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研究论文

1数字化给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带来的影响

当下,我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所采用的所有新技术中,数字化技术无疑是对其影响最大且最深远的,可以说,数字化技术打开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发展的新纪元。首先,数字化技术使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使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中素材的获取变得更为的快捷便利。素材的加工同样也不再受到限制,可对其进行无限制的重组、切割和保存,处理好的节目内容片断也可以被重复的保存和利用。其次,数字化技术还为虚拟团队和组织的成立提供了平台。在电脑和互联网之间构建的媒资管理平台上,拥有不同专业技术的人员,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中进行交流沟通和工作协调,一起合作达成共同的工作目标,其特点是弹性大、反应迅捷和作业的非线性。这种新型的工作模式省时省力,不受空间限制,同时还即时高效。再次,数字化技术还支持协同工作:以网络技术作为基础架构,辅助于电脑技术的支持,形成了电脑辅助协同设计(ComputerSupportedCollaborativeDesign,CSCD),在电脑辅助协同设计基础上,就可以实现虚拟共组的形态,以便一项专案的共同执行完成。最后,数字化技术还优化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整个制作流程和制作质量,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一成不变的线性流程,实现了节目制作的同步作业,优化了包括策划、筹备、拍摄等一系列节目制作的流程,将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的利益最大化。

2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变革

数字化环境下,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多层次、多阶段的节目内容被展示给广大的观众。此外,数字化环境下,播出技术的革新,具有数字化技术特征的广播电视节目也得以制作传播。

2.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模式的革新和改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当下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中,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工作人员有效的利用了计算机技术,改良和革新了传统的由切换台、特技机、编辑控制器组成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模式。节目后期先进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也可以使节目的表现形式的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同时黄数字化技术应用还使数字化图像技术和数字化音频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于广播电视的节目制作中。同时,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上的利用还有效的挖掘和拓展了电视节目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接节目内容更加丰富精彩,同时使广播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也的到了一个较大的提高,节目频道数量也在大幅度的增加,电视频道电视节目的时间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延长。使观众随时打开广播和电视都能听到或看到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

2.2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网络技术的应用。

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领域的应用对于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技术的应用,极大的降低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制作成本和传播成本。对此,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工作人员对于网络技术的合理利用,可以极大的提升素材的利用效率,并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资源的合理共享,从而使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工作流程得到更好的完善,并使其工作效率也得到有效的提高,使节目的制作播出更为的便捷。合理的利用自动播出设备,可以使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工作人员能够更为合理的选择和更为有效的修正电视节目的播放顺序,因此,当问题出现在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过程中时,工作人员能够做出更及时的反应,并给予修正,降低其对广播电视节目播放的影响。同时,网络技术的应用,也使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工作人员素材的获取变得更为的容易和便捷,一方面,提升了素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也高效的挖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双向传输能力。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于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水平的提升大有助益。

2.3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制作人员可通过有效的分析和研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水平的提升过程有效的了解其发展轨迹。因此,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制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发展的重要性。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不断完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传输系统、播控系统和发射系统。而合理的改善和革新这三大系统,可以促进多声道传输技术、图文电视技术、数字信息传输技术的有效发展并促使广播电视节目的功能越来越多、节目内容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节目的质量也越来越高。

3结束语

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发展进程还在不断的推进,对此,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研究,以促进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水平得以稳步的提高,并使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得以长效的发展下去。

篇2: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研究论文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的融合已是必然趋势。对我国传统媒体来说,“三网融合”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这不仅让信息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实现了信息传播效率的提升,还为我国电视节目的受众提供了更加多元的信息和方便的服务。本文阐述“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制作特点,并提出了电视节目具体制作方法。

关键词 三网融合;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9-0185-01

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为受众带来了文字、语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在“融媒体”和大数据时代,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三网融合”改变了以往互联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各自的独立性,形成了相互交叉、相互交融的状况。随着三者在业务上的不断应用,为广播电视节目受众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实现信息和咨讯接收效率的提升。

1“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制作特点

1.1 增强观众的即时参与性

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增强了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观众的即时参与性,比如“星光大道”,在节目进行时,主持人通过提示观众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因为得到了网络技术的支持,目前很多娱乐电视节目在制作过程中,都积极加强对观众的互动,观众能够通过扫描电视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参与到节目中。比如,观众可以参与对电视节目中选选手的评价或进行投票等。此外,还能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和其他现代化手段,加强与观众的实时互动。这样就让电视节目从以往的单向信息流传递,逐步转变为双向信息流传递,提高了观众的参与性,从而让电视节目能够吸引到更多观众。增强电视节目制作的参与性,能够为观众提供更多深层次的体验,这是目前电视节目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

1.2 转变电视节目制作流程

以往在制作电视节目时,主要按照采编、录制和播放的流程,但是随着对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电视节目录制、播放和反馈的同步进行。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将观众的及时反映第一时间反馈给电视节目制作人员,这样电视节目制作人员可以及时掌握观众的反映特征和需求,同时也了解观众对电视节目制作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电视节目制作人员在得到这些反馈后,能够对电视节目内容作出适当调整,提高观众的满意度,贴近观众的需求。衡量电视节目是否成功的标尺,主要是观众的真实感受和社会的客观评价,所以基于这一点,电视节目要想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节目,就要改变以往的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实现电视节目服务性的增强。

1.3 转变电视节目经济增长点

以往电视节目能够通过广告来增加收益,但是在“三网融合”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手机、电脑等观看电视节目,并屏蔽了广告,这样就无法通过广告来创造收益。因此,企业就逐步减少了对电视节目广告的投入力度,并不将其作为主要的宣传方式[1]。对此,电视节目需要及时调整自身的战略目标,不断增强电视节目的营销能力,积极拓展电视节目新的经济增长点。

1.4 电视节目质量要求更高

在“三网融合”背景下,观众有了更多的途径去观看电视节目,时间也更加广泛。观众可以在自己空闲的时间,随时利用手机和电脑观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在此期间,若电视节目制作的质量水平较低,则无法有效吸引观众的目光,导致观众转而选择其他电视节目。此外,如果电视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出现错误,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也可能引起观众的反感,从而对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随着三网的融合,对电视节目制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制作方法

2.1 改变产业运行的手段

在“三网融合”背景下,需要对地方电视广播公司的融资和运行平台的优越条件加以利用,加快对产业运行机制和管制体系的创新,让电视广播产业得到拓展,认真做好电视广播节目制作工作。根据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深化对广播影视企业的改革,要提高对电视剧、动漫等领域扶持力度,形成有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此外,还要做好对市场主体的培育,引进战略投资,实行制播分离[2]。只有这样才能让广播电视节目更加丰富,不仅实现了电视节目营销能力的提高,还形成了产业集群,让新产业经济增点得到拓展,提升了广播电视节目的竞争实力。

2.2 积极探索节目覆盖模式

在“三网融合”趋势下,电视广播在缺少线数字电视网络控制权的状况下,为实现覆盖率的提升,需要加大对无线数字电视网络的应用。比如应用近年来我国研制出的ADTB-T无线单频电视网络数字技术,该技术经济实用、覆盖面积广、效果良好、安全性高,深受广大电视受众的青睐。这是广播电视提高节目覆盖率,解决电信“农村围绕城市”运行IPTV的重要方法。此外,还要加速internet等新媒介传播项目的发展,不断推动着广播电视项目朝着internet和移动网络方向的发展。

2.3 提升广播电视节目品牌效应

处于信息化时代中,传播力逐步成为了媒体之间竞争的关键实质。为有效提升广播电视的传播力,必须坚持“新闻立台”,打造媒体公信力,确保广播电视在大众传媒中的专业性、权威性更高。广播电视必须将舆论话语权掌握在受众,针对国内重大新闻事件,要引领主流舆论,传播信息的基础上,真正承担起传播主流社会价值,构建和谐社会的媒体角色。要重视节目的制作和生产工作,通过实施广播电视节目的专业化、地域化、品牌化建设,尽快制作出广大受众满意的,具有较强品牌辐射力和区域影响力的广播电视节目。

2.4 积极寻找媒资,提高电视节目制作水平

广播电视节目多年累计不同种类的音乐、文字、图像、视频等资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资产,是广播电视节目独有的优势[3]。在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条件背景下,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要不断提高画面的清晰程度,以此实现电视节目制作质量水平的提升。对此,要建立以媒体财产治理体系为中心的台网构建,积极的建立起面向不同客户端的数字项目。此外,还要全面应用高像素客户端,比如机顶盒,以此将广播电视节目的竞争优势发挥出来。

2.5 彰显个性化宣传,维护电视节目竞争力

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为广播电视节目带来了巨大冲击,但这也为广播电视的传输内容、传播方法等提供了更多的启迪。因此,广播电视节目在制作过程中,要将区域化、个性化体现出来,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服务优势。同时要在节目内容的制作过程中,加强对娱乐节目内容的创新,要贴近本地区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注重由单方面传送逐步转变为双向传播,加强与广大受众的交流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将广播电视节目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彰显其个性化提点,维护电视节目的竞争力。结论

总之,“三网融合”正逐步融入到广播电视节目中,为电视广播节目的变革带来了良好给予。因此,广播电视节目需要遵循“以内容为主要”的原则,制作出让观众满意的电视广播节目,此外,还要及时调整经营理念,拓展电视广播产业,才能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质量水平,从而促进自身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3: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研究论文

关键词:三网融合,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 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手段的不断升级, 三者之间的技术功能逐渐趋于相同和相通, 三者所涉及到的业务也逐渐互通, 形成三者网状交叉互联互通, 众多资源相互分享, 为广大受众提供了语音、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在大数据和“融媒体”时代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三网融合”打破了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各自领域的独立性, 形成了相互交融, 互相交叉的状况, 随着三者在业务上的不断应用, 方便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更加快速、高效地接收信息和资讯, 大大增强了技术带给人们的乐趣。

1.“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概况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三网融合”, 将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三者相互交融, 逐渐形成有独特影响力的信息通信网络, 在当前技术手段下, 我国电视节目制作中所运用的“三网融合”是指, 通过三种网络技术和平台传播广播电视节目的信息内容, 充分利用三者之间的差异化和交互性进行信息的传播, 三者的紧密配合也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高效的可能。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组成的“三网融合”打破了以往广播电视节目在内容传输、电信在宽带运营领域中三者的垄断局面, 确立了三者间相互交融的准则, 明确了互相间的权利, 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在三网融合大背景下的制作提供了可能。

自从经济水平提高以后, 我国人民生活逐渐由物质追求转向精神生活的追求, 广播电视节目作为传统的信息获取渠道, 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人民群众通过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的文字、声音和形象来架构信息, 组成不同的信息类型, 其中包括生活服务类、教育生活类、新闻资讯类、故事类等节目形式, 广大受众在多种多样的节目形式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情感的表达, 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 维护了社会生活的稳定, 促进了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尤其在“三网融合”背景下,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技术形式, 宣传渠道也更加多元化, 这就更加方便人民群众获取广播电视节目资讯, 更加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2.“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优势

伴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 “三网融合”也向着日趋多功能和更加完美的方向努力。从最初的三网之间的物理方式相互交融, 到现在的三者间高层业务应用之间的融合, “三网融合”经历了由蚕到蝶的蜕变。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不仅制作方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 节目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传播方式的多元化更为广播电视节目上一个台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 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也从传统的影视公司制作播出转向综合性的全媒体技术制作主体。节目内容也一改以往的政治宣传和样板内容, 传播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故事性和趣味性浓郁, 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内容。以前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 受众在接收信息的时间上趋于稳定, 具体的时间点必须把握好, 不然错过了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就很难再看到你想看的节目内容, 现在“三网融合”技术可以为人民群众存储大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 极大的方便人民群众观看享受信息内容, 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权益。“三网融合”背景下, 受众在接收信息传播的时候可以选择多种渠道, 互联网和手机端逐渐成为主要渠道, 广播电视节目在传统电视媒体上的播出后影响力逐渐衰弱, 新媒介技术手段的采用开阔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传播途径, 也就是说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广大受众想要获得广播电视节目是可以随时随地完成的, 并且代价也更小, 获得信息资讯也更加全面。

3.“三网融合”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描绘的蓝图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三网融合”的时机也越来越成熟, 虽然我国广播电视节目在互联网时代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例如:制作粗糙、网络监督弱、侵犯版权等现象时有发生, 但是毫无疑问,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还是朝着日趋完美的方向发展的。电视电影审查制度保证人民群众接触到的节目内容都是优选后的, 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有利于提升公民整体素质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多元化为群众提供多元的节目提供了可能, 合理的审查可以为我国群众提供积极向上的节目作品, 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先进文化的渴望和需求。

参考文献

[1]白晓龙.三网融合数字化时代的广播电视[J].山西电子技术, 2012, 5 (5) :76-77.

[2]宫承波, 《新媒体概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年9月第1版

篇4:电视节目制作状况及发展研究

【关键词】电视节目;制作;发展

1.电视节目制作现状

电视节目制作主体包括三类过程,即创意以及明确节目题材过程、具体的内容拍摄以及节目的后期制作剪辑。伴随电视节目制作在我国的长期发展与不断优化,其从传统线性编辑逐步发展为当前的非线性编辑模式,实现了良好的飞跃与提升。发展初期,我国主体采用线性编辑模式制作电视节目,即应用录像带手段进行节目的剪辑。其主体将节目素材、信息内容良好的集成为一体,录制节目过程中则需要依据时间顺序进行依次排列,进而便于对素材的剪辑以及制作。该类线性编辑模式体现出效率有限,工作速度较慢的弊端。进行电视节目内容的后期制作阶段中,则较易将磁带损坏,同时呈现的画面质量清晰度有限,后期的剪辑制作则会对编导的创意思路形成阻碍影响。由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伴随电子信息技术在电视制作领域的逐步应用,计算机广泛引入电视节目制作中,发挥了高效、便捷、现代化、科学性的编辑控制功能,各类丰富、多功能性电子编辑体系呈现在电视节目制作中,为实践工作提供了较多便利。同时,真正促进我国制作电视节目由传统的线性编辑迈向了非线性编辑模式。其应用数字存储媒介优化数字音频的制作编辑,创建了一体化现代化编辑系统。可令编导科学应用计算机、借助数字处理技术优化后期制作,降低投入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并优化了节目播出画面质量。

2.电视节目制作发展

电视节目制作在我国始终处于向前发展的状态,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优化提升,其精神需求持续扩充,因此对电视节目制作的整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行业人员逐步引入现代科学技术,令电视节目制作由最初模拟设备仪器逐步转变成数字化技术设施,从单一固定录播发展为当前的多元化、实时网络直播。由此可见,电视节目制作全面实现了更高水平的数字化以及网络化发展。该类转变则对电视节目制作应用技术以及处理形成了显著的影响。目前我国各类电视台制作播出的节目总量庞大,实践水平也实现了显著提升,制作应用技术则伴随计算机硬件以及软件工具丰富拓展而持续延伸。

3.国外电视节目制作的实践发展

电视节目制作在国外行业领域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例如美国,其发展历史悠久,制作节目质量优秀,可谓应用现代化制作技术轻车熟路,即便在国际上也始终处于先进行列。主体应用数字手段、现代化技术对丰富电视节目内容实施快速处理,节目的后期制作工作,例如节目剪辑、校色、视觉效果的优化处理、内容标题的烫印以及最终的校对核查均可在同一工作室内快速完成。应用Avid Symphony体系实现了优质的校色,并针对图像展开快速科学的处理。纵观美国电视台,其广泛应用数字拍摄模式,节目编导可实现在录制节目的同时将获取拍摄的内容快速的进行后期制作,节约了工作时间,大大提升了节目制作效率,创设了显著效益。

4.电视节目制作的模式更新

新时期,我国电视节目制作模式实现了创新转变,为满足人民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电视行业提升了数字化节目制作投入,并扩充数字化技术应用范畴。相比于传统磁带录播的制作模式,应用数字化剪辑制作技术可更快速高效的完成工作,优化节目制作质量,有利于节约节目的成本投入,并提升人力资本应用效益。电视节目制作中可应用计算机手段、技术呈现出丰富生动的动画效果,并引入电视节目广告以及节目片头的制作中,进而吸引受众的广泛关注。同时,应促进传统节目的现场拍摄同计算机现代化制作模式以及特技制作效果的良好结合,进而提升电视节目感染性,营造良好的艺术效果,并获取观众的全面支持。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还可配以生动丰富的画面以及清晰明确的字幕,满足观众逐步提升的审美意识,令电视节目真正的符合大众品位。电视节目背景画面切换同样实现了优化更新发展。传统节目之中,画面始终保持单一背景,很少做切换,无法体现生动丰富的场景。观众则仅能通过某一角度观看节目。当前,则可引入优质的视频切换技术,凸显其显著优势功能,优化节目制作效果。编导人员可应用键处理令丰富的信息文字、特技效果、图像信号实现有效的叠加,令节目场景实现丰富角度的切换,进而营造多元化、生动性的视觉效果。当前,通过数字化切换台便可快速在编导管控之下实现高效转换,进而实现即便较多模拟切换台也无法胜任的功能。同时,该技术模式无需投入较多的维修管理费用,不必像模拟切换台一样进行复杂的技术调节。即使一人操作也可便利的完成,进而显著节约了应用成本,并令人力资源的投入效益进一步提升。另外,应创建多样丰富的制作节目管理制度。传统节目制作中,均实行制播分离模式,令节目的制作周期延续较长,与事实则互相脱节。该类弊端问题在新闻节目播出制作中更为明显。伴随数字化应用技术的丰富发展,为电视节目的播出制作创设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新时期,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则逐步令多台虚拟演播室体系、非线性编辑、动画制作、音频制作等单机模式系统有效的集成为统一化、先进性的节目制作系统,令制作人员可发挥自由想象,全身心投入后期创作之中。同时,还应用同步化的网络直播系统、终端,快速将节目引入网络之中。后期制作中,工作人员还可在同一时间制作编辑相同电视节目内容的不同时期片段,促进传统制作节目手段从串行合理转变成并行,进而真正实现内容信息的全面共享,进行协作制播,并全面提升工作效率,优化节目制作质量。

5.结语

总之,电视节目制作在我国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并实现了优化提升,由传统线性编辑合理向非线性制作科学发展。为提升制作水平,我们应继续扩充应用数字化制作技术,引入现代化计算机手段,进行生动、丰富、实时的后期编辑制作,方能提升节目制作水平,创建出真正精品优质的电视节目,满足大众个性化、丰富精神文化需求。 [科]

【参考文献】

[1]吕剑.新技术时代下的电视制作现状探析[J].科技风,2010(16).

[2]王建芬.浅谈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编辑[J].大众科技,2009(12).

[3]焦欣然,马增.提高电视节目制作质量的技术探讨[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6,33(9).

篇5: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一

娱乐节目是目前电视上最常见的一种节目形态。何谓电视娱乐节目?即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和大众参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种娱乐氛围的节目形态。游戏娱乐是人的天性。人们需要一种轻松和娱乐,以形成对工作劳动的调剂和补偿,并在二者的良好协调中完成生存的整体需求,娱乐游戏也因此成为社会发展的润滑剂。这种需求源自有人之始,但最初的娱乐是以人自身为媒介,群体直接参与,娱乐的方式和范围都很小。大众传媒出现后,娱乐的内涵和外延都得以扩张,但以往的传媒在组织大众娱乐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所起的作用是间接的、分散的,娱乐的社会化程度很低,像印刷媒介、广播媒介在信息上发挥的作用就胜过了娱乐。

直至电视的出现,为娱乐节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载体;它以人自身作为传播符号,实现了对感官的全方位调动;它与观众之间有着最直接的通道,让人以一种整体状态进入娱乐节目当中;它在交流互动中还原了人最初始的人性化娱乐状态,并以这种人际亲密的放松状态舒展了人的天性,与人的生命状态相和谐。同时由于电视时空与生活时空的伴随状态,使得电视娱乐节目成为人们生活流程中的一部分,构建了大众娱乐的同一时空。

通过电视,娱乐游戏更加社会化,成为现代人类生存的减压阀。

一、电视娱乐节目的基本样式

电视娱乐节目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节目样式,我们来看日渐廓清的四个节目样式。

1.娱乐资讯节目

即以娱乐为节目的信息节目,它融合了新闻性和娱乐性:

信息和娱乐并不是水火不相容,随着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换,信息娱乐化的趋势会越来越鲜明。而且大众文化所擅长的就是借助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向公众大量制造信息,把引发公众的即时娱乐作为自己的主要目的,并调动一切可能的现代化传播媒介手段去实现这一目的。娱乐资讯节目的出现和迅猛发展可谓是大众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至今,在世界各国的节目构成中,娱乐资讯节目都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据统计,美国的ABC、CBS、NBC、CNN等电视网每天都有半小时左右的娱乐资讯,欧洲多数国家的电视台都有专门的娱乐资讯节目。我国的娱乐资讯报道始自90年代末期,出现了《中国影视动态》、《影视同期声》等专项资讯娱乐节目以及《中国娱乐报道》、《娱乐无极限》等综合性的娱乐资讯节目,开始注重商业包装,并以一种栏目化的方式固定播出。

娱乐资讯节目以新闻报道满足观众对娱乐的兴趣,在新闻内容选取上强调娱乐性,既包括电影、电视、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文学等艺术门类的最新人、事动态,还包括文化娱乐产品、文化娱乐市场、政策、管理、从业人员和机构动态,文化艺术教育,国际文化娱乐业动态等等,其中不乏一些娱乐界人、事的趣闻、秘闻。

在报道形式上,娱乐资讯节目也强调娱乐性。由于娱乐资讯节目的特殊信息类别,对文化娱乐作品及其活动的展示在节目中占了相当的份额,譬如在报道演唱会的信息时,对演唱会现场会有较长时段的展示,同时还有后台的花絮,观众的反应、对明星的个人情况介绍等;在新片报道中,有对影片较为完整的段落演示及在拍摄现场的采访等。譬如《花样年华》在内地上映之际,《娱乐人物周刊》先对相关新闻进行了一定的报道,现场采访了王家卫、梁朝伟、张曼玉,紧接着就安排了“中场TV秀”。摘取了该片的精彩片段,在勾起了观众的胃口、欲罢不能之时,又进入了“明星到场”单元,在演播室现场采访该片的男主角梁朝伟,同时又结合了网民的提问、事前采制的现场观众提问,形式多样、较为充分地满足了观众对某一事件的娱乐需求,而且在“集团式”展示中,营造出娱乐的情绪和氛围,娱乐信息报道得更充分,资讯自身成为组织起大家的娱乐活动。

娱乐化新闻、全球化视角,创新风格及市场化运作,构成了一个娱乐资讯节目得以发展的基本要素。

2.真实娱乐节目

即有一定情境设计的、大众参与的、以纪实手段完成的娱乐节目。

真实生活本身的娱乐性无穷无尽,加以合理利用自然会产生深远效果。电视的技术潜能,又提供了将生活娱乐化的最大可能性——当真实生活一旦进入屏幕之后,缘于媒介对生活的贴近和放大,生活就具有了迥异的面貌,化平常为超常,让平常生活更有趣味性。而且在真实娱乐节目中,观众可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参与,并以此让整个节目成为一场狂欢。

就人的心理而言,真实娱乐节目的产生本身就是个契合现代人心理的创意,这种真实娱乐节目满足了人类的好奇天性,让人在一个不受特定道德规范约束的情况下满足自己的窥视欲望。

因此,这种真实与扮演结合的真实娱乐节目成为近年来颇受欢迎的一种娱乐节目类型。

像英美流行的纪实肥皂剧,既有纪实性,又有趣味性。既是真实的,但又不是纪录片,又不同于完全扮演的节目,这是经过精心设计、组织、加工而成的娱乐节目。

CBS近斯播出的“生存者游戏”就是一个真实娱乐节目,将经过层层筛选的16个人送到荒岛,再逐个淘汰,看谁能够最终生存下来。按照CBS制定的“游戏规则,在参赛的4个多月时间里,16个人得在不能依靠现代文明技术的条件下经受南太平洋热带风暴的洗礼,任何缺乏意志或者身体不够强健者将很快被淘汰出局;其次是面临人性的挑战——16名“鲁宾逊”定期召开“部族会议”,共同商量把谁驱逐出小岛。“游戏规则”规定人们可以发挥除暴力以外的任何手段。整个过程都是真人真事,但其依然只是一种基于真实的节目,但这种真实又不等同于生活自身,是一种经过设计的真实。首先是参与人员的精挑细选,其次是由节目而引发的特定环境和心态。自然地理条件自身就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也具有很强的娱乐性。特定情境的设计和媒介所具有的距离感,又更加激发了这种娱乐性。而且虽然几个月每天都生活在镜头下,但是最后制作出来的节目毕竟只有几十小时,既是真实,又是一种浓缩过的具有表演性质的真实,其所具有的娱乐性因有了真实的基底而显得切近人心。参与游戏的已经不仅仅是因逐渐淘汰而减少的几名参赛者,人们通过观看和各种方式的参与而成为这一场真实娱乐中的一员。“生存者”节目吸引美国电视观众的总人数超过美国其他几大电视网络观众人数的总和,达到了4000万,居美国电视节目收视率的首位。随着最后一位“生存者”浮现日子的临近,全美上下掀起了一股“生存者”狂潮。不仅到处有这款节目的“模仿秀”,连最后4位“生存者”的衣着、发型等在一夜之间都成了美国人的时尚。市场上充斥着有关这个游戏的书籍、录像带,几乎所有的酒吧都举行“生存者”派对,并且向那些扮相最像最后4位“生存者”的顾客颁发奖金。游戏节目已经演变为举国上下的一场狂欢。

广东台在其《青春热浪》栏目也曾推出过一个《生存大挑战》的专题系列节目,以一定情景设置,让青年去求生存,然后以摄像机跟踪偷拍的方法记录、制作节目。有一期是参赛的青年人只带着5元线和身份证件,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环境中生活两天一夜。

在节目中,摄像机始终跟随其后,拍下了参赛者的不同表现,娱乐性很强。纪实和娱乐之间不是不可以逾越的,真实性娱乐节目的隐含意蕴就在于模糊了现实与游戏的界限,以挑选出的个体实践行为,在集体的意念上使得游戏与生活内外融为一体,让人们在一个意念的模糊地带去感知一些隐隐约约的冒险与冲动,既有刺激又没有逾矩。

3.游戏类娱乐节目

即大众参与的,以竞技竞赛项目为核心的娱乐节目。

人类对于竞技有着与生俱来的爱好,电视的人性化传播特性又强化了游戏的竞争性和刺激性,在电视出现的伊始就有这种观众参与的游戏节目。发展至今,其基本样式是在一个特定场所就某些游戏类别或者话题进行交流和展示,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同时在节目中辅以丰厚的奖品、奖金来吸引观众、增加卖点。世界各国的游戏类娱乐节目都有着较大的市场。中国目前风起云涌的各色“快乐”、“幸运”等娱乐节目就多是游戏类的娱乐节目。中央台的《幸运52》、《城市之间》,上海台的《智力大冲浪》,广东台的《共度好时光》,湖南台的《快乐大本营》等等,都是以互动参与的游戏样式为核心构建的节目。针对不同的受众,不同的心理需求,游戏类娱乐节目各具特色。

像法国的《城市之间》共有1000多种游戏,各有其精彩独特之处。如载人货车驶过垫在数百只汽球上的木板,消防水龙头激起的水柱把轿车托向空中,上千张报纸卷成空中缆索供人攀援等等极富想像力,而节目的道具也异乎寻常的庞大复杂,连火车也能开进节目现场,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冲击。

中央台开设的游戏节目《幸运52》,是引进的风靡欧洲的互动式电视节目GOBINGO的升级模式。由现场选手竞猜和场外家庭观众参与两部分组成,既有现场的层层淘汰的比赛,又开辟了电话竞猜热线和家庭卡片等多种渠道,营造了一种场内场外共同参与、共同竞争,最终夺得幸运大奖的其乐融融的氛围。而台湾娱乐游戏节目《猜!猜!猜!》则始终围绕着“猜”来做文章,有猜成语、现场猜测表演、以及结合外景采访的内容让现场的嘉宾和观众猜测,每一猜均有一定数额的奖金刺激,每次“猜”的内容创意都比较另类,像在“人不可貌相”单元中,猜小美女、狐狸精、混血儿等等。整体而言,节目的主题设计都比较市民化并带有一些庸俗的色彩,但在城市化发展迅速、受众分层明显的今天,也有一定的市场。

在此类节目中,表演者和参与者融为一体,竞技、游戏的过程即为节目的内容,具有相当的竞争性和刺激性,观众和参与者也由此获得身心的释放和愉悦,充分体现了电视在娱乐方面的社会性和大众化特征。4.公共舞台式的娱乐节目

即以观众自我抒发、自我表现为目的,提供观众表演空间、满足观众表演欲望的娱乐性节目。

人的个体意识在逐渐增强,在对他人娱乐情境的类比或者是同化中获得愉悦之余,人们需要自己充任娱乐的主角,自己完成娱乐的全过程,更为充分地获得身心的释放,这也就导致了公共舞台式的娱乐节目兴盛。

像中央台的《梦想剧场》,每期设置一个主题,由业余人员表演,即时还有专家评点、观众评论,并选出优秀表演者现场颁奖。主持人憨厚又不乏风趣,宛如观众亲切的老友。诸多怀着明星梦想的普通人在这里做了一回演员,圆了自己的梦。既满足了观众自我抒解的心理需求,更是一种人际聚会的放大,人们在一种平等宽松的氛围中进行自我表演,在高科技的条件下还原了原始人际间交往和娱乐的形态和方式。

风云迭起的“模仿秀”节目也是一种公共舞台式的娱乐节目,报名者凭借自己各方面的条件,模仿名人,既满足了自己的表演欲望,又提供了娱乐。像福建东南台的娱乐节目《开心100》,在“开心明星脸”、“走近大明星”等子栏目中,来自各地的自愿者在台上或唱歌、或跳舞、或演小品,充分展示才艺。

这种娱乐节目中为普通人提供了一个公共舞台,个人从中自娱自乐。而观众在对他人的自我表现中也会产生一种同质共振,获得替代性的表演愉悦。此外,由于是一种非专业的介入,在各种日常鲜有机缘表现的内容中,才质与梦想之间的落差,业余与专业之间的距离,让节目天然地具有一定的娱乐性。

社会发展到今天,娱乐已经渗透到了生存活动的各个方面,人们也有了更大娱乐游戏的时间和精力,节目也因此有了更大的市场。在围绕着对人天性的满足和调动中,电视娱乐节目还在发展其节目样式,这里只略举一二。

需要强调的是,在娱乐节目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一些克隆节目、鱼目混珠节目,并由此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并不能由此对娱乐节目产生怀疑。可以说,电视娱乐节目的出现既是一种自身演变的必然,又是对人类本质天性的认知。在发展中既不能将娱乐节目直斥为庸俗进而鄙弃其存在——有悖于人的天性和媒介规则;也不能完全为商业利润原则所操纵,将平均化的文化趣味作为主流甚至是惟一的文化趣味——违背了文化的多样性和需求的综合性。

需要做的是在认知到电视娱乐节目产生的必然性的同时,在节目的品味、社会责任感上有良好的“度”的把握,在满足人的天性的同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娱乐节目。

二、构建电视娱乐节目的要点

1.独出的娱乐主题设计

娱乐是无目的的,而娱乐节目则有很强的目的性,其目的就是让观众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感性愉悦,对于电视娱乐节目而言,就需要结合大众传播、社会心理方面的规律,进行精心设计,以有心设计达到一种浑然天成的效果。

在主题设计中首先需要超越日常生活,以此形成对真实生活的减压。真实娱乐节目的设计即得益于此。在体育竞技上做文章也是超越的一种有效方式。以电视独有的视听效果,充分展示竞技所具有的独特美感和心理牵动,使得竞技成为一种娱乐。譬如AXN播出的极限运动系列,将极限运动带进普通人的生活,悬崖滑雪、跳伞竞技、钢丝驾车等让人们在虚拟中体会到了一种体能的极限和肢体的延伸,使其成为最受欢迎的娱乐节目之一。

在娱乐节目的主题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是,娱乐节目作为一种减压阀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娱乐是以不干预实际生活的方式释放情感、平衡心态的一种方法,但也存在着一种危险:一旦唤起了一种情感,它就会有可能渗入生活,并让人由此对生活产生一种幻象。也就是说,当游戏走过了一定限度的时候,其节目就不再是对人的减压,成了对人的一种莫大嘲弄,这时的娱乐节目就成为了一种增压,而一旦出现这种状态,游戏节目也就走到了尽头。

因此在主题设计始终要注意对受众心理需求、社会效果的研究,在游戏内容、方式选择、奖品设置等方面都保持一种平衡法则,以达到平衡、愉悦、和谐人际关系为最终目的。

2.主持人是节目的核心

主持人的参与程度决定了观众的参与程度,也决定了节目的传播效果。

人们在娱乐节目这种特定情境、氛围中需要的是一种宣泄,释放在其他有目的性的活动中所无法释放的自我,也就是说人们在游戏节目中需求的不是一个灯塔式的指引,而只是一个能够一起放松的朋友和伙伴,需求的是主持人以对人本精神的体察,去除一些社会性的因素而进入人的本质内核,以个体之间的撞击来激起节目的火花。

作为节目的核心,主持人需要还原到人的本真状态,不仅要亲切而且还要有个性,保持一种放松的交流状态。譬如何炅、李湘在主持中经常出现一些口误,临场的调整和自我解嘲不惟不让观众厌弃,有时甚至还能有效地调动现场的气氛;吴宗宪的主持风格在台湾被有人称为是痞子式的主持,他的一些玩笑颇有一些哗众取宠之嫌,在一定的范围内也有些言语无忌,但这也是一种个性和风格。同时因为节目主持人作为一个个体身份的代言人,他的形象塑造和话语表达在个性的旗帜下得到了媒介所代表的社会的认可,惟其个体化的展现才越发容易让观众产生认同感。这也是观众在一个安全的面具下释放自我的途径之一。

个体总是社会的投影,主持人的个性化引导也需要和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相协调,一种特定背景下的成功模式很可能在另一种背景下遭到观众的厌弃。主持人就需要将个性与社会性协调好,调节好节目的整体氛围。

3.大众参与的狂欢性

就传播角度而言,电视娱乐节目进行的是一种多点对多点的群体式的传播,讲求的是一种情感的互动和交流,所提供的是群众性的娱乐活动,提供的是一个可以充分拓展的时空。观众是游戏节目的再创造者。屏幕内观众的参与直接联系到屏幕外观众的参与,而观众的参与直接影响到节目的质量,影响到节目的存在价值。

从心理因素来看,电视娱乐节目是高度物化的社会的一种集体性的宣泄,是在高科技年代的一种纯粹娱乐,是在生存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人们在似真似幻之间对现实的逃避,是与高技术生活相对应的情感补偿。大众参与的狂欢性是娱乐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娱乐节目所引发的狂欢活动中,需要摒弃演员和观众的区分,在现场的直接参与和借助于媒介的虚拟性参与乃至最终与生活的渗透中,调整人们的心态,取消等级使人回到自身,在集体的参与中去除不和谐的杂音,而达到一种公众的和谐,形成一种狂欢中的新型人际关系。此外,在民间狂欢的表达中不可避免的有一些负面因素,如日常生活正常逻辑的颠倒,上下换位;以及粗鄙、不登大雅之堂的言谈和表达、行为、动作等等,也或多或少的在电视娱乐节目中出现了,在电视娱乐节目中需要努力发挥大众参与的积极一面,而尽力避免消极一面。

4.整体形式包装

娱乐节目追求以最直接的方式起到最为放松的效果,整体形式包装是构建电视娱乐节目不可或缺的一点。

迄今为止,只有电视最具备这种与内容环环相扣的形式美感。就技术基础而言,电视的电子和数字技术基础为娱乐节目的整体形式包装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就接受心理而言,电视作为进入家庭的媒介,提供的是一种贴身的观感,和人们形成的是一种日常相交的微妙的距离感。距离的拉近数倍地放大了这种声光电色美感的冲击力。在同样能够提供视听娱乐的电影造梦的时候,人们是有一定的心理预设的,而电视媒介的特性使人们消除了这种心理预设,以一种日常的姿态去感知非常规的画面时,所获得的愉悦和放松也是巨大的。

为充分实现这一点,电视娱乐节目就需要在主持人的服装造型,节目现场的场景、道具设计等形象营造,以及前期的情境设计、后期的剪接制作、特技运用、组合拼贴等形式结构上极尽奇思妙想,需要通过奇异的道具、场景设计和大胆、开阔的想象组接来营造一种炫人视听的情境,既与日常生活隔离开,又具有一定的审美性,以此首先给予人官感上的解放,并进而实现心理上的解放。

总体而言,对整体形式包装的重视意味着电视娱乐节目需要精良的制作和专业化的精神,而这也是电视娱乐节目具有长久活力的重要保障。

在娱乐节目中浓缩的是人的一种原初生命状态,人类天性中的娱乐成分一刻不泯灭,充分体现了人类自然性一面的电视娱乐节目就将随之绵延其生命力。但这种发展需要基于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而不是单纯的重复一些快乐的概念。实际上,当一个概念被集体性地一再重复时,它所意味的不是过剩而是匮乏。所以当打着“快乐”、“幸运”、“欢乐”等等旗号的娱乐节目一拥而上的时候,它意味着其实是人们在这方面的需求没有被真正满足。同一层面的重复起的是一种隔靴搔痒的作用,并将最终连这种浅层次的快乐都消失殆尽。从本质意义来看,娱乐节目在今天的发展不是超额而是不足。多的只是同一层面泛滥化了的娱乐节目,少的是真正体现娱乐节目的本性、切合人心的节目。

篇6: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研究论文

1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专业性不强,电视节目制作课程在我国高校确立的时间较短,因此专业教师较少,教师多是自学后从其他专业调配过来[1]。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的实践性较强,然而教师自身实践经验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自己可能都处于摸索阶段,在指导学生时必然会存在各种问题。其次,主要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较少,由于教学资源不足,学校投入资金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校内的实践机会较少,多是通过教师的理论课程来学习,使学生在毕业后进入电视台等行业时,很可能会面临学非所用等问题。最后,实验教学模式陈旧,虽然近年来高校已经重视到电视节目制作课程中实践的重要性,并逐渐增加专业资金投入,然而要使设备满足人手一台的程度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在课堂上多是教师拿着机器进行示范性教学,而在试验课教学中,也是多个学生为一组来使用设备,这就使学生能够参与实践的机会较少,更谈不上研究设备的使用技巧。

2电视节目制作课程项目化教学的优势

项目化教学指的是师生在通过的项目指导下而进行教与学的活动,项目化教学具有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发展性等特征,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因此在高校课程改革中被大力推行,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通过项目化教学,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首先,项目化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除了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水平外,同时通过项目化教学提高了沟通能力、事务处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管理和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更加具有责任感和职业岗位意识,这都有助于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更好的发展。其次,通过项目化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准确全面的认识到企业和社会,有助于其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中去。最后,对于教师而言,通过项目化教学,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明显提升,教学经验得以积累,同时更好的顺应了教学改革。

3电视节目制作课程中项目化教学的对策

3.1坚持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

虽然电视节目制作课程实践性较强,然而其同时需要理论知识做支撑,因此在项目化教学中,要针对不同教学阶段和教学目标的独特性来进行安排。如在项目一教学中,学生首次接触到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的基本概念与知识,理论知识薄弱、认识层次较低,实践时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程序教学法,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保持学生学习能力与速度,并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学生经过第一个项目的学习,进入第二个项目后,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理论知识掌握处于中等水平,此时适用于认知主义理论,即教师在教学时将重点放在学习内容的组织上,方便学生记忆与理解,从而为学生进入项目三的实践学习做准备。学生进入项目三后,此时知识基础层次较高,已经适合自主学习,此时引導学生在项目指导下进行实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坚持以职业特色为指导进行教学

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的特色是开放性、实践性与职业性,因此在进行项目化教学时必须要保证这三点,并以此为指导来进行性教学。鉴于此,在选择合作企业时,最优选择为电视台,学生在电视台内进行实践学习能够更好的接触到校内教学无法满足的一些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加系统的掌握到专业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协作能力、自自主学习能力和领悟力等。

3.3建立“经常性项目”进行教学

项目化教学的一个特色是校企合作,然而高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多将目标放在了民营影视媒体或者广告公司,这就导致项目驱动教学过程中都是“偶然性”,项目之间缺乏联系,使教学活动在开展时无法统一进行,因此在项目化教学时,要注重选择操作流程、生产标准较为统一、规律的项目[2]。学校可以加强与某一固定电视台的合作,通过设立“经常性项目”来结合课内实践教学,从而保证教学过程更加有规律的进行。

4结语

上一篇:国庆节快乐祝福语下一篇:“道德大讲堂”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