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结业论文

2024-05-23

音乐美学结业论文(精选6篇)

篇1:音乐美学结业论文

音乐美学结业论文

主题:论迪里拜尔与吴碧霞演唱《一杯美酒》的区别。

摘要:《一杯美酒》是一首新疆民歌,它有它浓郁的民族特色。演唱者们,由于生长环境不同,接受的艺术熏陶也不同,所以,在演唱同一首歌时,受个人的理解,演唱习惯,伴奏元素等因素音影响,产生不同的风格,给人不同的感觉。

关键词:音乐美学

吴碧霞

迪里拜尔

新疆民歌

引言 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有年轻的学科,他是音乐和美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具有哲学性质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他研究的是1人与音乐的审美关系。2音乐的价值和功能3音响结构及其表现对象4音乐实践中的美学问题5美学史的研究。音乐美学的研究,从三个方面着手:1心理学角度2社会学角度3心态分析学角度,进行分析。

当代著名声乐表演艺术家——迪里拜尔(Dilber)和曹秀美(Sumi Jo),同为美声歌坛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亚裔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她们一位来自中国,一位来自韩国,拥有近似的东方文化背景和相似的艺术成长经历。然而,她们却在声乐作品演唱方面表现出了不尽相同的理解,并形成和确立了截然不同的个人演唱风格。本文拟从两位歌唱家的个人生平入手,对其人生成长经历加以相应的比较;而后对照二者在演唱相同或不同的古典艺术歌曲、歌剧作品和本国声乐歌曲时所采用的演唱速度、旋律音调、演唱技术、吐字方法、力度、歌唱音色和作品诠释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整体的综合比较,进而对二人的演唱风格作较为全面的研究;并通过具体比较分析先天生理条件和后天环境因素对歌唱家们的影响,继而探究其演唱风格的形成原因。笔者将声频分析法、音乐心理学、能力心理学、音乐人类学等学科研究方法交叉渗透到论文中,对迪里拜尔和曹秀美的演唱风格及其成因进行对比分析,力求“点面兼顾”、“客观理性”地给予中肯的评介。

声乐是一种社会性的艺术,它是以有组织的、在时间上以流动的音响为物质手段,用人的声音结合语调为表现手段,来塑造一定的音乐形象,表达人们的审美情感,体现艺术美的歌唱艺术。但由于地理环境、审美情趣与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尤其是语言的差异,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声乐艺术风格。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源于传统的戏曲艺术,在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历史孕育之下,民族声乐文化瑰丽多彩,并通过千百年来的声乐艺术实践、交流吸收及演化

声乐艺术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本文就我国习惯性化分的三种唱法中的美声、民族两种唱法从产生渊源、发声特点进行阐述,并着重就其异同进行比较,就我国现今美声化的民族唱法及民族化的美声唱法提出了见解。

吴碧霞:吴碧霞,被称作是在民歌和歌剧里穿行的“中西合璧的夜莺”。吴碧霞:“中西合璧的夜莺”

吴碧霞是首位集中华民族唱法和西洋美声唱法于一身,并获得最高国际奖项的歌唱家。她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清澈、纯净、甜美的极佳音色和高超的演唱技巧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在中外两类声乐作品演唱中做到游刃有余,被海外媒体誉为“中西合璧的夜莺”。

在声乐上中西兼修,她不仅是音乐界少见的一个,更难得的是,不论唱民歌还是唱歌剧,她均有很好的成就,在国内。“不幸的是,父亲患了喉癌,人们都说,父亲的嗓子是给了吴碧霞。”吴碧霞出生在湖南常德一个热爱音乐的家庭,父亲是花鼓剧团团长,从小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吴碧霞受到很好的民间音乐教育,而在演唱中,父母借鉴戏曲手法,对她进行的训练,也使她受益终生。

长着一张娃娃脸、身材矮小的吴碧霞曾被人戏称为“袖珍歌手”,也是因为这一点使她受过挫折,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她学习的脚步,这也是让我钦佩的地方,她用自己的歌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被称作是在民歌和歌剧里穿行的“中西合璧的夜莺”。

一、“取”得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鱼和 西班牙报界称其演唱为“天上传来的声音”,俄罗斯媒体称她为“来自东方的声乐天使”,中国人民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法国竞赛周刊等多家媒体对吴碧霞亦有专题报道。吴碧霞:歌喉婉转的夜莺@莫恩你为歌唱而生晶亮的眼眸里蕴涵着湘女火辣辣的热情无论是在西班牙...吴碧霞近影9突围生命的“高度”——记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教师吴碧霞!本刊记者@丁丁在人的一生中,高度并不仅仅用尺寸来丈量,因为它常常意味着某种域限。比如说一个人的体态、相貌、意志力、品格等等。这种“高度”有的与生俱来...百度“吴碧霞吧”中常常有人提出:我的民歌应该和谁去比,我的外国作品应当和谁去比,吴碧霞更适合发展哪一条路等等。这些问题我从不评论,但心里一直在思考。我没有将二者看作截然不同的东西,而外界却一定要强迫我去选择。如同吃饭,用筷子或刀叉都行,没有...迪里拜耳

迪里拜尔是中国著名的世界级歌唱家。她在声乐方面的造诣极高,特别是在演唱中国传统曲目时,做到了西方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歌艺术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风格。与此同时,她在声乐艺术上的成长经历与奋斗过程更是值得众多声乐艺术工作者学习。更多地关注和研究歌唱家们的歌唱艺术,对于促使声乐艺术的正确向上的发展是必需的条件。作为中国优秀的艺术家、歌唱家,迪里拜尔的成功是中国美声教育成功的典范,对她的艺术成长道路及歌唱特色进行研究和总结,对于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以及对年轻一代的声乐艺术学习,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借鉴价值。迪里拜尔出生于新疆喀什一个维吾尔族知识分子家庭,这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她,能歌善舞的民族文化氛围使她从小就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的音乐也一直都保留着很多民族性的东西。迪里拜尔很早就显示出不凡的音乐天赋,先后师从两位声乐名家——郭凌弼教授与沈湘教授。两位老师的教育风格与艺术理念对迪里拜尔产生了终身的巨大影响,这两段学习经历也为迪里拜尔以后声乐艺术的发展与成功打下了坚实深厚的基础。迪里拜尔的声乐演唱艺术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特征。她发声圆润、吐字清晰、音色纯净,精湛的花腔技巧和大师艺术修养的完美结合使她在全世界获得盛誉。与此同时,她在演唱不同声乐题材如不同国家艺术歌曲、歌剧以及中华民族歌曲时,都能根据其题材的不同风格加以精彩演绎,体现出高超的表演能力与精湛的艺术技巧。她的成长道路和声乐艺术,以及沈湘教授的声乐理念与教育方式,都对当今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声乐教育事业的进步以及声乐工作者具有巨大的贡献和启发意义。当今国内对迪里拜尔声乐艺术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她对歌曲的诠释能力和歌唱的艺术特点还有待我们去发掘和整理。我希望通过论文的写作,能对迪里拜尔的歌唱艺术有更进一步的思考,使自己今后在声乐学习、演唱以及教学水平等方面有一定提高。

美声唱法要求歌唱的发声自然,声音宏亮,音色美妙清纯,有适当的共鸣和圆润的连贯音,特重的起音法,巧妙的滑音,稳定的持续音,有规律的渐强、渐弱以及装饰音等,其目的是要使旋律演唱得更华丽、更灵活、更圆润、更富有光彩,音高更为准确,声音更具有穿透力。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罗西尼认为美声唱法应该具有三项要求:

一、具有自然优美的嗓音,在整个歌唱音域范围内能将声音保持均匀与统一。

二、通过严格训练后,达到对极为华丽的、具有高度技巧性的音乐作品能够唱得毫不费力。

三、通过聆听赏析意大利优秀歌唱家的歌唱并能融会贯通,充分掌握美声唱法的风格。这三项要求,给美声唱法做了一个较为科学、完整的总结。

民族唱法听起来声音明亮,位置靠前,语言清晰,演唱亲切自然、提倡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在呼吸的运用上,借鉴戏曲唱法中的“气沉丹田”,在共鸣的运用上,更多地使用口咽腔与头腔的共鸣,紧抓额窦、眉心,使声音集中靠前。运用民族唱法的歌手喉器的位置相对美声唱法歌略显得高一些,这无碍于歌唱,但必须要处于相对稳定的位置。在放松下腭,打开颌骨,提笑肌,舌头平放,脖子、肩部放松,强调腰腹肌的力量等方面的要求与美声唱法一致。近年来,民族唱法大胆地吸收美声唱法的精髓,在保持我国民族风格的原则上,在高音区的发声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解决了民族唱法中高音区的演唱问题,这是民族唱法一个新的突破。不仅如此,在我国,通过美声化的民族唱法或通过民族化的美声唱法同样赢得了人们的认同和喜爱。气息的支持与对抗以及高音区运用关闭或掩盖的方法来找到转换之后的最佳高音等方面,出自中国人手笔的作品不论是旋律还是行腔都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理想与情趣,无不体现出固有的民族风格与特点。民族唱法美声化、美声唱法民族化,是中西文化相互溶合、相互影响的结果,也是我国声乐教育发展取得的一大成果。

总之,声乐艺术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传情达意的方式是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代替的。美妙的歌声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是无价之宝。它可以使歌唱者自己引为无限的愉悦和荣光,并能感动万千听众。

新疆

新疆古称西域,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小,所以各民族性格开朗外向,自由奔放。新疆音乐蓬勃舒展,直抒胸臆,热烈绮丽,太阳般光辉明朗,壮美绚丽。新疆是我国著名的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万花筒般绚新疆地区各族民歌的统称。流行于新疆以至会国各地。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居住着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回、柯尔克孜、乌孜别克、锡伯、满、塔吉克、塔塔尔、达斡尔、俄罗斯等十三个民族。他们能歌善舞,故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各族民歌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结构规整对称,情绪热烈欢快,大多采用七声自然调式,也有用五声调式,b7、#

1、#

2、#

4、#5等变化音的使用丰富而有变化,色彩鲜明独特,乡土气息较浓。主要伴奏乐器有手鼓、冬不拉、热瓦甫、铁鼓等。歌词通俗易懂,大多结合现实生活,民歌手与民间诗人普遍受到尊敬,他们在民歌的创作、加工以及传播等工作中,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维吾尔著名的大型民族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长期流传民间烂。

篇2:音乐美学结业论文

经过一个学期的音乐美学课的学习,我的体会颇多。尤其是老师在讲音乐欣赏活动的美学原理中的音乐欣赏的一般本质时深深触动我。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形式。聆听音乐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理解音乐欣赏的本质则有助于我们对音乐作品欣赏与理解。

关键字: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的本质 韦伯 《自由射手》歌剧

从美学上认识音乐欣赏的本质

在经过一个学期学习音乐美学,老师孜孜不倦的讲解,让我懂得什么是美,美在音乐中是如何体现的,也让我逐渐感觉到音乐的美其实就在我们的周围。音乐美可以大到一步庞大的音乐著作,小到我们身边几个动作发出的音响。也让我明白了罗丹的一句话 “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我就从美学角度上谈谈我对音乐欣赏本质观点欣赏的理解。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形式。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早已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脱离了音乐欣赏,离开了听众,音乐创作活动和表演活动也就会失去意义。在课堂上,老师已经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音乐欣赏的本质有:

1.听觉审美的需要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显现。我们人的耳朵不仅有接受外部信息的功能,还有对音乐美与丑的判断,即听觉审美的能力。

2.感性体验是音乐欣赏的根本目的。我们人通过听觉获得对音乐内容的体验,享受从美好的音乐感觉来获得音乐价值。

3.理性认识对音乐欣赏活动具有强化作用。理性认识我认为就是在欣赏一部音乐作品之前,我们对作品所作的功课,即了解这部音乐作品创作的背景,以及作曲家的生平品经历和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下面我用实例来解释一下我对音乐欣赏活动的本质的理解。

我第一次听《自由射手》歌剧时,只是知道到这部歌剧大概内容是讲,一个守林园马克斯与护林官的女儿相爱。为了能与阿加特成婚,马克斯必须在射击比赛中获胜。第一天马克斯在射击比赛中失败了,为此他忧心忡忡。这时出现了一个猎人轿卡帕尔,卡帕尔把自己的灵魂卖给了魔鬼,为了赎回自己的灵魂,他骗了马克斯去与魔鬼交换一种叫百发百中的魔弹。魔鬼给了马克斯七发魔弹,并告诉他第七发子弹打中的猎物要归魔鬼所有。第二天,比赛时马克斯六发全中。王子命马克斯用最后一发子弹射向一只白鸽,但是没想到这只白鸽居然是与他相爱的阿加特化身。王子特别生气,决定要治马克斯的罪,就在这时,丛林中走出一位老人为马克斯求情,最后马克斯与阿加特终于结为伴侣的爱情故事。欣赏音乐剧时,我其实很不理解音乐为什么这样出现。只能感觉到音乐律动所带来的美。通过这一节课的讲解,我知道欣赏音乐要有听觉审美,通过音乐审美对音乐内容的感受。再通过了解音乐作品的写作背景,以及与作曲家的生平及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于是我又重新对这部歌剧进行了一番功课。

《自由射手》又叫《魔弹射手》,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人物韦伯的作品。韦伯创作高峰是他完成《自由射手》,这部作品也被认为是最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德国民族歌剧。浪漫主义音乐形成于法国大革命后的复辟与反复辟的历史时期,浪漫主义的作曲家在黑暗社会现实下,他们强烈渴望追求新的社会理想,阐发新的音乐思想,表达自我的感情色彩。这些在韦伯的《自由射手》都有体现。歌剧的序曲用圆号和单簧管的配合表现了作者向往的社会生活。森林自由和平,欢乐的生活。突出了猎人马克斯与护林官女儿阿加特相爱的浪漫气息。第一幕中马克斯在射击比赛中失败所唱的宣叙调和咏叹调 “无法忍受失败的痛苦”,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绝望,然后用抒情的咏叹调表述自己的失败回忆起以前欢乐的记忆不由得心痛,最后能听到单簧管显示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也为下一幕做了铺垫。第二幕,主人公向恶势力屈服,也表现了浪漫主义时期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平。祈祷歌“微风轻吹,将我祷告带上天”表现力女主人公善良的心。第三幕,带有民族风格的合唱“猎人大合唱”雄伟壮观,与序曲中的圆号描写的森林自然景色相互照应,也能从这里表达出韦伯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从韦伯这一部作品能够深刻体会到音乐欣赏活动本质,理解认识对我们欣赏音乐审美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对音乐欣赏的本质从美学方面的理解。

音乐学院关于音乐的本质

音乐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由古代的相对单一到近现代的复杂多变,音乐也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地提升自己。在音乐充斥着世界每一个角落的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习惯于伴着音乐的节奏生活,可以说,没有音乐,世界将变得异常寂寞。如今,音乐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已不言而喻,然而,生活在音乐海洋中的人们也许很少深思过音乐到底是什么,音乐对人类社会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的问题。关于音乐的本质的问题,即音乐究竟表现什么的问题,自音乐产生以来便长久地困扰着人们,同时也吸引着人们为之探索,并导致了一门专门学科一音乐美学的诞生。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思想家、音乐理论家都曾孜孜以求,在音乐本质问题上耕耘播种,著书立说,形成众多的美学流派,这些流派在音乐艺术发展的各个时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然而迄今为 止,仍找不到一种较为完善、普遍为世人所接受的权威理论。但是这些流派和学说的存在,对于音 乐本质问题的探索无疑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对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窥探音乐王国的奥秘,进行音乐欣赏是大有好处的。以下将介绍几种主要理论:

一、造型说

造型说是音乐美学史上较早产生的一个美学流派。这个流派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立的 “模拟论”为理论依据,认为音乐是对于客观现实中各种音响的模拟,它从属于现实,也依赖于现实;现实中的声音原形象是第一性的,根据现实中声音原形象而创造的音乐形象是第二性的。

二、表情说 音乐学中造型说的缺陷引起了表情说的出现,并与之相抗衡。表情说以感情论作为立论的根据,在德国的唯心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观念中得到了特别的发扬。它倾向于主要地、有时是绝对地把音乐的内容看做是人的感情和灵魂的“内在世界”的表现。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认为,音乐 “仅仅与具有完全直接性质的内在精神运动有关,可以说是与没有思想的情绪的音响有关系”。

三、快乐主义

快乐主义的音乐美学倾向在古代就巳出现。该倾向认为,音乐不能模拟任何东西,不能影响人 们的精神生活。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因素具有纯形式的性质,而音乐所给予人的快感,类似于烹调艺 术产品、吃饭和饮水带来的快感。

四、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的美学观点与快乐主义是对立的。快乐主义强调的是感性,而形式主义则完全诉诸 于理性,但两者都否定音乐内容。

(五)快乐主义强调的是感性的享受

形式主义的美学观认同理性,把纯粹而狭隘的职业性提到首位,将音乐外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人类的情感等隔离起来。尽管以上理论的美学观点各不相同,但各派理论都同意音乐具有意义。自音乐产生以来 , 西方音乐以不同的审美思想、艺术风格,以及相应的体裁形式为标志,形成了不同时期的流派和思潮。各个时期的流派对音乐的本质和意义均有不同的理解,音乐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它不仅为我们带来审美的愉悦感,而且可以起到调节情绪、净化灵魂和陶冶化育的作用 在音乐艺术的大千世界里 , 各种美学标准和艺术需要造就了丰富多彩的风格、类别、形式和体 裁, 这一切都体现在浩瀚的音乐作品中,并且 , 还在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丰富和发展。因此,很难用美学观点来解释音乐的全部本质和意义。但是, 各种理论观点对于我们站在宏观的角度上了解、探索和把握音乐艺术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作品进行具体的观照和体验 , 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美学论文浅谈音乐美学(二)

周训能用之 , 和乐如一。“移风易俗,莫乐于安;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孔子提出“兴”、“观”、“群”、“怨”这组观念,叶郎先生对这组观念有提出新的看法,他认为: “一般认为,孔子在这里谈的是诗的社会作用。但是如果单就“兴”、“观”、“群”、“怨”这组概念来说,我以为主要是对诗歌欣赏的美感心理特点的一种分析。荀子,著有《乐论》。荀子认为,“礼”和“乐”的社会作用与功能是相辅相成的。乐合同,礼别异。如果每个人都无限制得去追求自己的欲望,必将产生“争”和“乱”。因为“乐” 最终是体现 “道”的,是“道”对于人的情感欲望的节制和规范。由此可见,在荀子看来,音乐所起的“和” 的作用,首先作用于人的心灵,有了人心灵的净化与 “和”,才会有社会关系、社会秩序的“和”。《乐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比较系统的音乐美学著作。《乐记》认为,“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记》认为,不但“乐”和“礼”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而且它们同“刑”、“政”也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有关音乐的功能作用主要集中在对所谓“淫声”的论述。各歌其所好,各咏其所为。而“太平由实非由声”,则否定了音乐社会功能的无限性。

关键字:音乐美学 社会功能 孔子 荀子 《乐记》 白居易

音乐美学从诞生开始,就渗透着人的认识思维与人的某种需要的欲望,正因为有了这种认识思维与需要的关系,才有了音乐起源的各种学说。虽然,人类早期的音乐活动需要的实际性远远大于审美的表现性,而只有当创造以表现性审美为目的的感觉的形式,也就是艺术形式不再被简单的定义为模仿的时候,表现的审美功能才得以显现。古代文献中曾对 《葛天氏之乐》 做过如下描述: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本》,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长》,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这段话战国末年《吕氏春秋》中的文字描述,为我们描绘出原始先民在当时的现实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音乐和整个音乐生活的全过程。

这一远古的歌舞形式标明,“音乐是明显的与原始人的人际关系、人际互动、人与自然以及他们在这些关系基础上所诱发出的情感、情绪联系在一起的,即音乐是与原始社会联系在一起的。更确切的说,原始先民们只知道运用音乐和运用到什么地方,只知道音乐对神有用,而不知道音乐本身是什么,不知道总结出一种音乐与社会直接相连的观念。他们虽然相信神灵,但是并没有亲眼见到神灵。他们所受遇的所谓所谓神灵给予的祸福凶吉,其实本身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后果,其本质是社会、自然现象。只不过是他们还未充分掌握其规律、无能为力而已。因此,他们认为的音乐对神有用,即音乐作用于神,其实就是我们所认为的音乐作用与社会的观念。”自然也包括它的社会功能。而对人类音乐现象的认识,以至于总结、归纳出人类某一时期的音乐思想,这显然是人类在认识领域的一大进步,一大飞跃,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成熟的标志。由此看来,探讨音乐美学的历史本质,已历史存在为依据,客观的研究和分析它的特殊存在和意义。据有关史料显示,我国先秦时期的人们,已经初步具有了相对成熟的音乐社会观念。《国语 郑语》记载:“公曰 : “周其弊乎?”对曰:“殆于必弊者也。”《泰哲》曰:“民之欲,天必从之……周训能用之 , 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无一物讲……得乎?。” 史伯的观点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天、人关系。这是一种“天人合一”观念,“天”仍有意志,但已不再凌驾于人,因而少了人格神的色彩,具有客观规律的意义。第二,客观规律是“和实生物,同则不断”。即“以他平他”,异类相杂,才能产生新的事物,并使之繁衍不息;“以同裨同”,同类相加,则只有量的增多,而不可能产生新的事物,事物也就不可能继续发展。

第三,所谓“以他平他”,异类相杂最基本的就是“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万事万物都是由这五种事物构成,音乐也不例外。另外,史伯从他的哲学观点特别是政治观点出发,认为音乐的作用在于“聪”周王之耳,即培养周王听取臣下不同意见的品德,而能妥善处理一切矛盾,达到“和乐如一”的“和之至”的境地,维护周王的统治。在史伯看来,不仅音乐的形式和内容,而且音乐的作用都在于 “和”,“和”是真、善、美的统一。

孔子提出“兴”、“观”、“群”、“怨”这组观念,并不是独立的、互不干涉的,而是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叶郎先生对这组观念有提出新的看法,他认为: “一般认为,孔子在这里谈的是诗的社会作用。如果从孔子的整段话来看,这样说自然没有错。但是如果单就“兴”、“观”、“群”、“怨”这组概念来说,我以为主要是对诗歌欣赏的美感心理特点的一种分析。孔子关于诗的社会作用的理论,就是建立在他对美感心理特点的这一分析的基础上的。” 他进一步认为: “在孔子看来,美感活动不单纯是认识活动,它同时包含理性的内容;美感活动不单纯是认识活动,它同时是情感活动;美感活动不单纯是被动的接受,它同时是主动的抒发;美感活动不单纯是的人的活动,她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活动。这样来理解美感活动,是比较全面的,因而也是比较客观的,比较深刻的。

荀子认为,“乐合同” 主要是通过音乐以影响人的情感而起作用。人的“性”是天生的,“性”能产生好恶喜怒哀乐之情。如果每个人都无限制得去追求自己的欲望,必将产生“争”和“乱”。因而必须通过音乐对人的情感欲望加以节制和规范。因为“乐” 最终是体现“道”的,是“道” 对于人的情感欲望的节制和规范。荀子说: “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故乐者,所以道乐也;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乐行而民乡方矣。故乐者,治人之盛者也。”荀子还认为:“社会效果的正与负,在于音乐内容的正与反。”强调了音乐功能对人的心灵的影响作用。“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生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其成像而治生焉。”正声引起“顺气”,对社会的影响是“治”奸声引起“逆气”,对社会的影响是“乱”。

美学论文浅谈音乐美学(三)

论述了作者对人的情感,理智,艺术,音乐和美的认识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的认识。通过分析情感,理智,艺术,音乐和美的关系及其社会价值,得出了情感决定理智的实践对象,而理智的精确分析又反馈于情感;就个人来说“美”是人认识世界的原则和改造世界的方向;就社会来说 “审美” 体现了社会的现状也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音乐美的本质在于音乐传递了美;创造力来源于对广义艺术的感知等结论。

关键词: 音乐美学,广义艺术,美,情感,理智,创造力

一、情感与理智

1.情感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心理学大辞典》 中认为: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概括而言,情感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情感是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能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也是人际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

2.理智

理智,一种人类的心智能力。它被认为是一种思考、计算、衡量、推理与逻辑的能力,通常被当成形容词来使用。当我们说一个人是理智的,代表他的行为都是经过思考,考虑过对错、前因后果,有道理,合乎逻辑的。具备这样能力的人,我们会说他是理性的。与理性相对的心智能力,为直觉、感觉、情绪等,这些都是不经过仔细计算与推理,由内在冲动引导,进行决策的能力。可见理智的作用在于使人能够精确,准确,客观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情感和理智的关系

情感与理智的关系概括来说就是情感告诉理智要做什么,理智则结合实际情况,对情感要求进行分析和判断,并精确的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满足情感的需要。因此情感对人类的实践起了主导作用,没有情感只有理智的人是没有创造力的,没有情感的社会更是无法发展和进步的。一般来说,理性往往被看作高级的能力,享有真理在握的荣誉,而作为低级能力的情感则被看作对真理的干扰。因此,历来理性一直被视为学术研究的基础,而情感则最多只能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然而,然而这是错误的看法。人是情感动物,也是理智动物,二者不可缺一。在人类一切事业中,情感都是原动力,而理智则有时是制动器,有时是执行者。或者说,情感提供原材料,理智则做出取舍,进行加工。世上决不存在单凭理智就能够成就的事业。所以,无论哪一领域的天才,都必是具有某种强烈情感的人。区别只在于,由于理智加工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对那作为原材料的情感,我们从其产品上或者容易认出,或者不容易认出罢了。情感和理智是一对合作伙伴,如同一切合作伙伴一样,它们之间可能发生冲突。有几种不同情况。其一,两者都弱,冲突也就弱,其表现是平庸。其二,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情感强烈而理智薄弱,或理智发达而情感贫乏。在这两种情形下,冲突都不会严重,因为一方稳占支配地位。这样的人可能一事无成,也可能成为杰出的偏才。其三,两者皆强,因而冲突异常激烈。然而,倘若深邃的理智终于能驾御磅礴的情感,从最激烈的冲突中便能产生最伟大的成就。这就是大天才的情形。可见情感决定理智的实践对象,而理智的精确分析又反馈于情感,但归根结底情感在实践和认识中起了主导作用。

二、谈“美”

美,一般指 “ 某一事物引起人们愉悦情感的一种属性 ”。美的哲学定义: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环境、现象、事情、行为、物体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的特殊性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人们在密切接触具体事物,受其刺激和影响产生了愉悦和满足的美好感觉后,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丑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美不能够离开具体事物单独存在。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与丑是对立统一的,即,如果没有丑的存在也就没有情感对美的追求。丑的本质在于情感对美的趋向。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总是先通过感觉来感受,并用最简单的美与丑来评价,评价结果决定了你是否对被认识的事物感兴趣,然后才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进行理性认识。我们知道追求愉悦和美好的感觉远离痛苦是情感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在前面论述情感和理智的关系时提到,情感对人类的实践起了主导作用,如此一来人类便在情感所认识的美的指导下通过理智的实践去创造美好消灭丑陋。从这种意义上来看的话,显而易见的是:就个人来说“美”是人认识世界的原则和改造世界的方向。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从人类社会角度来看,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美的评判标准不一样,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恐怕无法统一,因此不同的人对如何改造世界的观点也不相同,这就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出现。换句话来说人类社会内部矛盾的根源来自于社会内部的人有着不同的审美观。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当一段时期的矛盾化解后,新的社会就形成了,从而社会总体的审美观是区分社会所处的时代的标志。可以想象,在理论上你到了一个未知的文明之后,你只要用统计学的方法了解多数人的审美观,就可以知道那是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民族。说到这读者可能会想到,审美观如此重要,它是怎样形成的?能否通过通过某种方式改变某个人的审美观,进而化解社会内部的矛盾?

我的看法是审美观是在人类的实践中形成的,通过教育的方式传播实践经验可以塑造或者改变人的审美观。如果你是古代的一个皇帝,你想让社会更安定,你肯定会通过政治思想教育的方法让社会中人的审美观统一,使社会更团结,这样你的统治就更方便了,当我觉得从促进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应当保护审美观的多样性,这样社会才可能更快的进步。事实上只要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和第一个资本主义社会诞生后的社会相对比就不难发现这一点,前者不允许有不同审美观(在中国必须为孔子的审美观)后者则保护思想的自由。可见就社会来说“审美” 体现了社会的现状也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

三、艺术和创造力

艺术的目的分为两类即无动机的目的无动机的艺术是指那些本来就是人类不可或缺一部份的艺术,这类的艺术超越个人,或是不是为某一特定目的所创作。以此观点,艺术和创造力一様,是人类依其天性而来的,因此超过实用的层面。这些常常没有特定实际的目的,人类学家认为这些是文化的一部份,多半不是由个人提供,而是许多世代变化之后的结果,也和此文化和宇宙的关系有关。有动机的目的有动机的艺术是指那些因为特定目的产生的艺术。可能是为了政治的变革、对社会的某一议题表示意见、表达特定的感情或是态度无动机的目的、陈述个人心理、描述另一个事物、销售产品,或是作为一个交流的工具。

在我看来狭义的艺术指的是,人类用于表达情感的而创造的事物,目的是人为的表达和传递某种情感。这里所谈的是广义的艺术,即艺术就是令人产生某种情感的事物。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事物,只要在某一时间能令人产生某情感,那么在人体验这种情感的过程中,这个事物被认为是广义的艺术。即艺术是由主观认识决定的。狭义的艺术是情感的载体,广义的艺术是个人通过情感对世界的认识方式。当久居城市处于喧闹,光污染,雾霾的你,有一天登上青藏高原面对青海湖时会产生很多情感,是什么是你流连忘返?当一个军事指挥官面对强敌临危不惧的发布一条条军令,将敌人击溃的时候是什么令你拍手叫绝?当困扰全世界科学家的一个个世界难题,被爱因斯坦1905 年发表的 3 篇论文巧妙的解决的时候,是什么让你看到这论文后惊呼,原来是这样是艺术,在那一瞬间你的眼里这些都是艺术,很多事物使你经历的情感震撼不亚于那些顶级艺术家的作品。这就是广义的艺术。体验到这种艺术的瞬间,创造力仿佛瞬间被激发,右脑的想象力变得异常兴奋,随即便是不可阻挡的灵感洪流,强烈的创造欲望。用情感认知世界的能力和在情感驱使下改造世界的欲望决定了人的创造力。当别人看来平平常常的事物都能够给你精神震撼的时候你的创造力就会被激发。往往这种艺术感知力强的人创造力强,很多被誉为天才的人都有超常的感知力。

要提及的是,现代社会高度结构化,我们住在规则的楼房里,走在平整的公路上,每天生活在人造环境中,到处都是前辈已创造的东西,感知不到最本源的东西,因此对广义艺术的感知正在逐渐减少,所以创造力正在下降,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中国流行音乐创作就会发现这种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狭义的艺术内容是有限的,长期依赖于对狭义艺术的感知而进行创作其造成的结果只能是灵感逐渐枯竭一代不如一代。反观当代社会,中国善于“山寨”乐于“山寨”把外国人的产品看作艺术来欣赏拿来模仿,却不从实际生活中去感知,什么样的产品会让人们生活的更美好,长此以往永远不能创造有价值的东西。忽略对世界的广义艺术感知是不会有创造力的,即使有也不过是在完善已经有的理念。

总之人对广义艺术的感知力决定了人的创造力,培养艺术感知力在认识和实践中情感去感知世界的一切,而不是仅仅用理智,才能使你拥有灵感涌动的大脑。

四、音乐之美

1.音乐和语言

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就音乐与语言的关系来说,音乐的功能相当于语言中的一个字的作用,音乐和组成语言中的一个字都是用来刻画一个意向,只不过音乐刻画的意象更加清晰完善。比如让一个不识字也没听过音乐人听一段音乐,他能够感觉到音乐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象,但让他看一个字他就不知道这个字是表达什么,得经过长期领悟才能直到这个字的表达的什么。但是如果描述一件事情,单纯的用音乐来表达,恐怕就很难让人领悟到音乐表达了什么事情。不过用语言来表达就容易多了。看来语言善于描述事情音乐善于描述感觉,往往用音乐描述事情时就要加入语言形成歌曲,用语言描述感觉是就要加上音调与节奏形成朗诵。

2.音乐的作用

音乐善于描绘形象,感觉等这些必须用情感认知的东西,可以说音乐是情感的载体,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音乐是情感的记录仪,它可以将当时人的感觉记录下来,一段时间后当你再听到同一段音乐后会有相同的感觉。然而几千年后的人听到今天的音乐能否体验到今天的人的情感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是不那么准确罢了,这是因为时代变迁引起的。前面论述过 “审美”体现了社会的现状也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当代人和未来的人,和古人审美观都不同,因此体验到的东西也还会有所偏差,只有先了解作曲人的审美观才能体验作曲者的感情。这就是音乐具有了时代性,也寄托了社会理想。对于个人而言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音乐充斥着世界每一个角落的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习惯于伴着音乐的节奏生活,可以说,没有音乐,世界将变得异常寂寞。

1)情感与理智的桥梁

前面说过 情感决定理智的实践对象,而理智的精确分析又反馈于情感,但归根结底情感在实践和认识中起了主导作用。理智的精确分析反馈于情感的时候就可以音乐为桥梁。例如情感使一个人拥有了远大的理想,而理智去脚踏实地的向理想前进,当你懈怠的时候就可以理智的选择一些音乐,让情感坚持下去不要放弃,继续努力美好的理想终究会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情感和理性是通过音乐来沟通的。

2)情感与情感的桥梁

同一段音乐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感觉,人们往往会选择一些和自己情感相近的音乐来听,并且将自己的感觉寄存于音乐中。这就实现了人的情感沟通。例如,国歌沟通了整个公民对国家的情感。教会音乐沟通了有相同信仰的人。流行音乐沟通了同一时代的人。

3.音乐美的本质

音乐本身不是情感,但能传递情感音乐美的本质在于音乐情感传递的作用,前面说过,情感总是会趋向美的事物,因此音乐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实际上传递了美和对美的追求。音乐美的本质在于音乐传递了美。

五、结论

篇3:音乐美学结业论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美学,美育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 实施美育是高中阶段音乐课的重要性质之一。美育是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一个学生缺少了美育的滋养和熏陶, 那么他将是一个素质不健全的人。同时, 美育还影响着一个人性格的形成, 如不能及时给基础教育中的学生以正确的情感和审美方面的引导, 那么将对他们性格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研究音乐审美的学科, 与《标准》指出的高中音乐课程要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紧密契合, 对实施美育有巨大的协助作用。同时, 音乐美学培养人正确的审美观、提升人对美的鉴赏力, 对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性格和健全的素质有很大的效能。如果能将音乐美学与高中音乐课程巧妙结合, 利用音乐美学的特性协助美育的实施, 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审美情趣、丰富讲课内容、完善美育水平是大有裨益的。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美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甚至可以独立的解释自己眼中的美了, 但由于高中生的身心都还处于发展阶段, 很多正确的观念都尚未形成和确立, 所以就特别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

一、以音乐带动学生

高中阶段的学生喜欢追逐时尚流行, 爱听流行音乐几乎是普遍现象, 流行音乐配器时尚、通俗易懂, 极易宣泄情绪, 再加上演唱者都是俊男靓女, 正好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所以喜欢流行音乐是很正常的。但是, 高中音乐课本中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又极少甚至没有, 所以, 学生的喜好和教材的内容成了一对矛盾体。高中音乐教材以古典音乐、民族民间音乐和近现代音乐为主, 与现在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 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这些音乐形式, 并且主动去体验蕴含在这些音乐里的美呢?笔者认为, 可以尝试用流行音乐来引导学生的审美旨趣。

时下的流行音乐并非是横空出世、孤立发展的, 它的产生也是建立在深厚的音乐历史文化上的, 它的发展也是要汲取古典音乐文化营养的。台湾著名歌手周杰伦的音乐现在很受欢迎, 其中就运用了中国的民族乐器和古典诗词, 可以说, 如果不是将这些民族元素巧妙地融合到了歌曲中, 他的中国风作品也不会让人如此着迷。正是在这些作品中, 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远与博大, 产生了审美共鸣。所以, 如果要讲授民族器乐二胡, 可以先放一段《东风破》, 让学生感受一下二胡的魅力所在。然后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二胡的知识, 而不是单纯乏味的讲二胡。这样做, 不但丰富了二胡形象, 拉近了二胡与学生的距离, 而且会使学生真正自愿地进入到审美状态中, 从而收到良好的授课效果。同理, 也可以用陶喆的《苏三说》引入中国京剧, 用SHE的《不想长大》引入莫扎特的交响曲。这种流行引导古典的做法, 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到古典音乐的亲近感, 更能使他们在这种兴趣的引导下, 不自觉的领略古典音乐文化的魅力, 从而爱上古典音乐, 提升了审美旨趣。

同样, 版本比较的方法更能产生亲和力。著名歌手斯琴格日乐翻唱过广西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 她的演唱风格比较时尚, 易于被现代人所接受。如果讲授中国民歌的话, 可以先放斯琴格日乐所演唱的版本, 学生听后会感到熟悉而亲切, 为后面的讲课做了良好的铺垫。听罢流行版本并做必要的讲解后, 就可以引入刘三姐演唱的原版了, 学生看后不但会更好地理解这首歌的时代背景和歌曲涵义, 并且还会不自觉的将这两个版本进行比较, 从而总结出两个版本节奏、配器、演唱方法等方面的不同。这样做, 不但使学生能发现中国丰富的民歌资源、真切地体会到中国民歌的美, 更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比较能力, 达到了更进一步的审美目的。

二、以美学感染学生

美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 它与众多其他学科有密切的联系。特别是音乐美学, 与哲学、美学、音乐史学、音乐技术理论等学科都密不可分。要想把音乐美学讲的透彻明晰, 就必须把各个姊妹学科的知识都渗透进来, 特别是历史和文化的辐射,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让学生听懂并理解, 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美学素养。如果只是一味地单独讲音乐美学, 不但使授课内容单调无趣, 而且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乏味。只有密切联系姊妹学科知识, 才能把音乐美学讲得有血有肉、形象丰满, 才能真正提起学生对音乐美学的兴趣来。

一部作品总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了解历史背景对理解作品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否则, 总是觉得与作品有隔阂。例如, 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 本是通过描写春夏秋冬的景色来隐喻对祖国的真挚怀念。如果不了解创作背景, 而演绎成了对恋人的思念, 岂不歪曲了歌曲的内涵、误读了作品的意义。再如, 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 这部作品是柴可夫斯基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是以历史事实为素材创作而成的。高中生平日对古典音乐接触较少, 若不加以详细讲解和介绍, 肯定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再者, 还可以设置一些相关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作品, 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所以, 在介绍一部作品之前, 一定要将其创作背景、作者当时的创作心态等内容讲透, 让学生在欣赏时带着这些背景, 怀着作者的心情, 以此得到一个丰富的音乐形象, 与作者产生跨越时空的心理共鸣, 从而达到理想的审美效果。

一种艺术的独特的美植根于产生它的文化之中, 文化是一个活的、具有无限生命力和生发力的根, 艺术只是它所孕育的一朵艳丽的花朵。1要想准确解释一部作品, 就必须把蕴藏在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 将作品与文化的深层对照关系呈现在桌面上, 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作品的独特之处和别样韵味, 从而更快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例如,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是根据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的, 它采取了换头合尾的变奏手法, 表现了微波荡漾、柔美恬静的春江景色。这首乐曲是学生较熟悉的民族器乐曲, 所以在讲解时更要讲出新意。《春江花月夜》取材于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古诗《春江花月夜》, 唐朝是我国古代最强盛的时期之一, 不但经济发达, 文化艺术也高度繁荣, 唐诗更是唐朝文化艺术的辉煌写照。《春江花月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美誉, 一千多年来倾倒了无数读者。《春江花月夜》作为唐诗中的优秀代表作之一, 不但在思想、艺术上达到了一个高峰, 而且还把对人生哲理的追求贯穿诗中, 折射出古人的

浅析高师声乐教学中情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

李雪玲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随着高师声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声乐教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声乐教学模式理论的研究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并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浅析声乐教学之情知教学模式的含义》通过对情知教学模式的具体含义的分析, 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稚嫩的, 新的, 可继续研究的一种教学理论。

关键词:声乐教学;情感与认知;含义的理论依据

情知教学模式是指在声乐教学活动中, 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 让受教育者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 同时又陶冶情感的一种教学模式。“情”是指人的情感上, 情感本身就是心理的主要品质, 它是人对客观办的内部感受和心情的反映, 属感性范畴。“知”, 即认知, 也可理论为“思想、智力”, 是意志与知觉的综合映象, 属理性范畴。

一、情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情知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在感性认知与理性控制的条件下, 通过“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和“协商会话”等环节,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而它重视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 提倡用细化“过程”来强化“结果”。是一种在马克思唯物辩证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主导——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不是简单的套用西方流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也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而是在深入地分析研究了这两大类教学模式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之后, 提出的一种博采众长、优势互补的新型教学模式。

由于我国高师声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承担各大、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课程的音乐教师或声乐教师, 所以, 在对考生的音乐技能要救应上, 主要取决于考生的声乐条件和声乐综合技能水平。但是, 学生在声音上所具备的条件和素质, 并不是对他们进行取舍的唯一因素, 所以造成高师声乐教学所面对的学生,

理想与智慧。民族器乐曲《春江花月夜》的意境与张若虚的诗紧密契合、如出一辙。不仅赞叹了大自然的秀丽景色, 更重要的是把这些景物与人类的情感相结合, 表达了人类追求美的真谛和人生哲理的美好愿望, 从而赋予了这些景物以新的含义, 汇成了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所以, 在讲解时, 就不能单单停留在乐曲所描写的景物, 而要把蕴藏在乐曲中的丰厚的哲理和诗人的感怀呈现出来, 让学生在领略大唐遗韵的同时, 也对古人的理想与情感有所触摸, 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首乐曲的深层涵义。

三、结语

高中阶段的音乐课是美育的课堂, 音乐课的主要教学目的也是美育的实施。如今, 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而美育无疑是巨大的推动力量。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研究审美的学科, 是美育教育的好帮手。提高学生的音乐美学修养无异于强化了审美理念, 契合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要求。音乐美学修养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阶段予以大力培养和充分提高, 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业和人生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

学生在音乐课堂上, 聆听着美妙的音乐, 欣赏着不同类型的艺术表演形式, 丰富了审美对象, 拓宽了审美范围。在老师的讲在声乐条件和素质上的参差不齐, 形成了高师声乐教学的一大特征, 并为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情知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情知教学论, 此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情意过程和认对过程的高度统一。情意系统的功能起动力作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启动、定向、维持和调节作用;而认知系统的功能则承担对知识的吸收、贮存和转化的任务。只要两种系统同步、协调发展并相互促进, 就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完成教学任务, 并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依据一:新的学生观

按照通常看法,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学习能力的高低。但是, 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姆通过多年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方面会变得十分相似。”“在适当的学习条件下, 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学校所教的知识。”在我国的心理学理论中了也有“在相同的学习条件下, 学生的情感影响着学生学习结果。”的理论观点, 心理学提出的这些结论, 不但支持着情知教学理论的发展, 而且促进了整个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过程。科学、合理的运用这些理念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发展学生对于学校与学习的正确态度, 发展健康的自我观念, 从而能主动努力地去参与学习。

依据二:“非指导性”教学理念

“非指导性”教学理念,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实现 (即潜能) ”的作用。教师在这修过稆仅仅起“促进”“失去”和“指导”的作用, 鼓励学生自由的发表观点、阐述理念和表达情感。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他们所愿意讨论的任何声乐问题, 教师不规定任何学习框架和学习结构, 不进行任何强烈的批评, 不

解下, 了解了不同作品的不同创作背景, 不同作家的不同创作风格, 吸允了音乐文化的丰富给养, 体验了动听乐曲带来的快乐。学生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下, 音乐美学修养得到了提高, 进而审美情趣也得以陶冶, 而这正是美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同时, 学生因为音乐美学修养的提高, 性格也会朝着更加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可以说, 音乐美学修养像一只无形的手, 推动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性格的形成。

音乐的美将会在学生的学业和以后的人生中彰显别样的魅力, 为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发挥长效作用。总之, 提高高中生音乐修养是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 在现在以及不远的将来, 它将为学生素质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发挥重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4:音乐美学与大众音乐审美

关键词:音乐美学 大众音乐审美 龚丽娜 “忐忑”

一、从音乐美学内容中的同构连觉来分析

音乐的基本要素及其组织形式与其表现对象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教授在《音乐美学》一书中提及到了四个方面,主要从空间、方向——高低,程度、幅度——强弱,节奏、速度——快慢频率,紧张度——张弛这四个方面来探讨的。在高低来看,《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样解释道:“音响越低沉,体验到的颜色越深,较高的音响会引起浅亮的色觉”.在周海宏2008年7月29日发表在腾讯娱乐网的《有关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审美价值问题的分析》中,周海宏认为“人类审美知觉能力发展的一般特征,从听觉上看,总体来说,听知觉能力不太发达的人喜欢简单、鲜明、柔和、协和的音响;反之,能力发达的人则相对喜欢复杂、细腻、刺激、紧张的音响。”

从“忐忑”这首曲目的音区来看,由于高涨,低沉等情绪,出现的同构联觉是不明显的。在强弱方面,也富有了中国传统戏剧里的鼓点因素,变化无穷,把欣赏该曲目的人们,带到了无限的遐想之中,在心里运动振幅体验上,产生了同构联觉。速度是该曲最值得一提的,在此不得不提及到该曲用的唱词,没有用具体的歌词,让演唱速度极快。“速度与节奏是物理的引动现象,物理运动的每一个过程都对人的心里产生刺激,与其相对应的心里反映频率级构成了人的主观心理体验中的速度与节奏。”

“忐忑”以笙、笛、提琴、扬琴等乐器伴奏,运用戏曲锣鼓经作为唱词,融合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多种音色,在极其快速的节奏中变化无穷。但是龚丽娜的这首神曲,除了要在音乐上选用高音,一般也用较快的速度,虽然是非常快的速度,但是该曲打破了常态,速度的快,没有对应到轻快的同构联觉。讲到紧张度——张弛,其实也是该曲最值得讨论的问题之一。我们不管是听西方的奏鸣曲,交响乐等,都是张弛有度,再听中国的“白毛女”,“梁祝”,也是张弛有度的,但是我们听到的这首“忐忑”似乎已经只有张,没有弛,全曲没有给听众半点的松弛体验,而是始终让听众产生高度的紧张性的心理活动。

二、从音乐美学与大众审美的关系来分析

音乐美学是在音乐存在的基础上,对人类音乐审美实践活动的完整认识及剖析。音乐美学是从音乐的本质及形式来研究音乐审美的。大众音乐审美是音乐审美活动中及其重要的一部分。但是音乐本身所具有的表现形式、内容和创作主体等等因素就决定了大众中的每个个体不可能拥有完全一致的审美情趣。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因为不同的经济水平、年龄结构和教育、职业背景,想要用一杆大旗来指引人们对音乐的诉求显然是不现实的。

用音乐美学的理论基础,积极指导大众音乐审美活动。大众音乐审美,既是最容易被大众接受,却也是最不精确的衡量标准。虽然每个人对音乐的审美判断不尽相同。在判断哪首曲目好听,或是感觉差不多,大多数人作出的这些判断往往是相近的,有些和音乐专业人士的认识还很相近的。当音乐作品中有和声进行,有不同演唱形式等技术问题时,大众音乐审美需要用音乐美学理论做指导。

“忐忑”通过龚琳娜演唱的形式表现出来,早在2009年荣获欧洲举办的“聆听音乐作家作品演唱大奖”,但是中国极少人知道有这部作品。然而,在2010年5月,网络爆红。正因为龚琳娜夸张的表情,不同于常态的民族唱法来演绎这首作品。可惜的是,在这首曲目的大众审美来看,对该曲审美出现了偏颇,大部分欣赏者只是认为好玩,甚至还在恶搞的层面,没有看到该曲的真正艺术涵义。

三、关于“忐忑”是否为“严肃音乐”的思考

就“忐忑”是否是“严肃音乐”,我们选择了28名音乐专业研究生,对该曲目多次鉴赏后,20名同学认为“忐忑”创作手法新颖,演唱形式独特。也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听懂该曲目的真正涵义。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接受不了这首曲目,认为该曲目缺乏美感,没有主动欣赏的意愿。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决定“严肃”的关键是一个音乐心理学的问题——人的审美听知觉能力发展的问题。“通俗音乐”之所以“通俗”——易于为大众所接受,而“严肃音乐”之所以“不通俗”——需要具有较高的修养的人才能欣赏的根本原因。

“忐忑”在网络上的爆红,点击率的超高,能说明什么呢?是大众能轻易接受这首“严肃音乐”,都具备欣赏该曲目的能力,还是很大一部分专业音乐学习者,甚至工作者欣赏不了这首曲目。普通的大众音乐欣赏者中,真的都能听懂,都觉得好听吗?我们看到的是在众多评论的观点中,把“忐忑”这首爆红的“通俗音乐”与“爱情买卖”、“江南style”等曲目在网络窜红放到一个层面上来评价是一样的。“忐忑”这首极具中国传统特色,把声乐与戏曲结合在一起的创新形式,有专业的作曲技法,由良好的演唱者及演奏者,是名副其实的“严肃音乐”。

出现这首需要有一定鉴赏功底的人才能读懂的“严肃音乐”被大众热捧的怪现象。作为专业音乐学习者,未来的音乐工作者,不管自身对该曲接受多少,但应该把审美的高度提升到专业的要求,用音乐美学的审美原理去指导创作、欣赏等。不仅让学习提高自身,更重要的是,大众的审美需要专业工作者的努力。

四、努力提高大众音乐审美能力

要提高大众的音乐审美情趣,一定是一个引导的过程。所谓的“高雅艺术”的标准,也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但是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在现代社会中,真正在推进文化、发展艺术的主体,既非某一种集团和利益团体,又非抽象的民族国家,而是富有创造力的个人和团体.“忐忑”虽然是一种小团队或者个体现象,但是,正是无数这些有独立个性,富有天赋的个人和团体才真正去推进了音乐及一切艺术水准的进步,只有营造一个允许他们生长的大环境,建立一种宽松的制度性构架,让他们尽情表达情感,才能使其向真正的百花齐放、争相辉映的局面。而各种音乐形式的繁荣是促进音乐艺术整体繁荣的保证,也是促进位于音乐艺术欣赏金字塔尖的“高雅音乐”能获得更多受众的保证。伟大的美国女性美学家苏珊.朗格在她的《音乐与情感》一书中提到的这样的观点:“音乐是情感生活的临摹描写”。作曲者老锣与演唱者龚琳娜的个人艺术经历,也是造就“忐忑”的根源。而在我国的音乐美学研究者中钱仁康认为:“音乐可以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和声和音响的色彩变化,在运用中表现情感的变化发展,这是任何语言艺术所不能企及的”。但是音乐如果只是技术和知识的体现而不能是欣赏者和作品所要的情感达成共鸣,那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所在了。

作为音乐工作者,在当遇到《忐忑》这种大众欣赏和理解的盲区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去帮助人们认识、理解、正确的欣赏到《忐忑》的“神”的部分,让大众知道它神在哪里,而不是一味的人云亦云,甚至被大众牵着鼻子走,当大众封之为神曲时,作为音乐工作者,才紧张起来讨论该现象。我们更加感受到了身具重任,如果我们所有的音乐工作者,能更有预见性,能为大众审美多做一些贡献,我们的大众也会更准确的、理性的欣赏每一首曲子,《忐忑》只是一个个列,但反映出来了大众审美存在的问题和音乐工作者的艰巨任务,提倡和培养人们对通常所说的欣赏能力也是提高全民族的艺术修养的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修罗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钱仁康.音乐的内容和形式[J].音乐研究,1983,(01).

篇5:浅谈接受美学对于音乐美学的启示

1、音乐作品意义的实现取决于接受者的创造

在音乐欣赏这一环节中,作为审美主体的欣赏者是怎样对音乐作品进行能动的再创造的伊瑟尔在其接受美学理论中提出了文学本文的“召唤结构”这一概念。这种“召唤结构”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充满“不确定性”和“空白”,具有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所有这些组成文学作品的否定性结构,成为激发读者进行创造性填补和想象性连接的驱动力。当一部音乐作品以其鲜明、优美的旋律激发起听众的激情、想象时,欣赏者就会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以及独特的理解置入音乐作品中,并通过本身的理解对作品进行具体化,将作品中的空白填充起来。当欣赏者将作品具体化后或许会有一些对作品的新的发现,而这些发现可能是作者也不曾意识到的东西。

正是有了作品中的这些“不确定”的“空白点”、有了它们被“具体化”了的意义,听众才有了广阔的自由想象的空间,才能让人们在意象之外的艺术世

中得到满足和享受;也正是作品中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的“空白点”,一部又一部经典的作品才能够被不同时代的人所接受、所欣赏,并不断的对它进行新的创造,赋予它新的意义。论文百事通

2、音乐史的形成离不开接受者

当我们打开音乐史册,不难看出,传统的音乐史几乎是一部反映音乐创作的历史,音乐史中所研究的对象也主要是作曲家居多。因此在考察音乐史的过程中也应把接受者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在我们讨论音乐接受者对音乐史的形成的影响之前,先来明确两个概念:一个是接受者对音乐作品理解的历时性,即垂直接受;另一个是接受者对音乐作品理解的共时性,即水平接受。前者指的是,一部音乐作品一经产生,它将要面向的不仅仅是当时代的接受者,而是从它产生之日起,就要受到不同时代的接受者的欣赏和理解,同时也就会赋予它不同的意义。后者指的是,即使一部音乐作品在同一时代,也要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接受者的欣赏。所以,因为审美主体的差异,对这部作品的理解也会大相径庭。

因此,即便我们肯定了接受者对于音乐史形成的影响,当我们在考察这种影响的时候,也要将接受者对于作品的垂直接受和水平接受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更客观地对待一部音乐作品。

二、音乐理解的多解性与共同性

1、多解性

接受美学家强调接受者在接受活动中的核心作用,他们认为在考察接受活动的时候应充分考虑接受个体的存在。在音乐审美活动中接受者的核心作用就体现在审美主体对作品的理解上。音乐理解是音乐审美的高级阶段,审美主体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精神和理性的双重满足。在整个音乐实践过程中,作为音乐作品的接受环节,可以说,音乐理解不仅体现在接受者和作品的相互作用之中,它还直接影响到音乐创作活动。因为音乐创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音乐接受,只有通过音乐接受这一环节一部音乐作品才能真正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而音乐作品能否被人理解接受,理解接受者有多少,这常常也是衡量一部音乐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

2、共同性

接受美学虽然强调审美主体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但并未走向“读者中心论”。该学派也从未放弃过对“本文”的研究,也就是说它从未否认过客体的共同性。多解性虽然是音乐艺术中的一个突出现象,但它们在最基本的方面,却有着一定的共性。在音乐理解活动中无论听众的理解多么具有创造性,都不可能脱离开音乐作品本身对他的制约和规定。否则音乐理解活动就会成为无端的臆想。

三、音乐审美活动的交流性

首先,作曲家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创作活动。在这一环节中,作曲家具有中心地位。任何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总是把自己的创作置于社会和时代之中。音乐家也一样,他们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与自身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他们对社会动态有着敏锐的反应,并以此做为音乐创作的思想依据。作曲家不会毫无目的地去从事创作,他们的创作情绪的由来以及灵感的激发都基于对生活的感受。因此,作曲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心理个性和思维方式等,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作品之中。如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式英雄的形象,符合当时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的要求,反映了他本人的理想与希望。

其次,音乐审美活动的表演环节。与文学、美术等艺术活动的呈现方式不同,音乐艺术活动的特殊之处在于在音乐作品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表演环节。前面我们从音乐理解的多解性的角度谈了音乐表演者在在其表演中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演奏中掺入自己的理解。因此,如果说音乐创作是第一个创造过程的话,那么音乐表演则是对作品的第二个创造过程,即“二度创作”。作为二度创作,音乐表演的本质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一度创作的忠实传达和再现,这是使音乐表演获得真实性的基本保证;二是对作品的再创造,用以填充和丰富音乐作品的内涵。

篇6:音乐美学结业论文

关键词:美学 音乐美学 “模仿论” “典型说” “美在整一”

摘要: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宗教、自然科学和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即为艺术“模仿论”,反对艺术“天性说”,同时,他还开启了艺术“典型说”的萌芽;提出了美的存在方式为有机整体的观点;界定了艺术的外延;揭示了音乐的特殊性,对音乐本质展开了探讨;高度肯定了艺术广泛的社会作用等等,这些不朽的关于艺术、美学、音乐的论述犹如大河之源掀起了后世艺术科学发展的滚滚洪流。然而,由于时代视野和阶级的局限,他的美学思想也深深打上了时代和阶级的烙印。

一、美学思想的核心――艺术“模仿论”

艺术“模仿论”是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核心。他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相互之间有且只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模仿说其实是古希腊的传统说法,赫拉克利特就有过艺术模仿自然的见解,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也有类似的说法。到了柏拉图把模仿说系统化了,但他的模仿说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他认为理念世界才是唯一真正的实在,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模仿,而艺术模仿现实世界则是“模仿的模仿”。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相反,否认“理念世界”的存在,肯定物质的感性世界是真实的,而艺术模仿现实世界,艺术是真实的,进而对模仿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模仿论”的新观点主要在于如下两点:其一认为艺术模仿的主要对象是“在行动的人”[1]7,即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1]21。其二是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的天性,即善于模仿。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的起源有两个原因,而且都出于人的天性。第一,模仿是艺术的本质,而模仿出自人的天性,人具有模仿的本能。第二,音乐感和节奏感也出于人的天性,而音乐感和节奏感是构成艺术的形式方面的重要因素,特别对于音乐、诗歌、舞蹈更是如此。

天性说在今天看来当然是不科学的,甚至显得有些幼稚,但在2000多年前的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因为在柏拉图那里把艺术看做是少数人的“神灵凭附”,把艺术神秘化了。而亚里士多德的天性说肯定了模仿是人的本能,并且是“人和兽的分别之一”,所以就应得到尊重,这就增添了艺术存在的合法性。

二、“典型说”的萌芽

文艺创作中的艺术典型一般都是实际生活的真实反映,但又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鲜明,更有集中性,更带普遍性,从而更富有审美价值。亚里士多德虽然没有按“典型”这个命题来论述,但实际上已涉及典型说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通过个别表现一般,通过个性表现共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般不是处于个别之外,而是寓于个别之中的,他批驳了柏拉图关于理念是在具体事务之外,在现实世界之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要求每个人物既要有类型特征,又要有个性特征。他认为普遍性是抽象的东西,是各个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艺术应该由“这个”制作出一个“如此”,即“这个如此”。“如此”就是普遍的、一般的性质,而“这个”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人、具体的事物。

(二)诗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诗比历史具有更高的真实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诗的目的不是描述个别现象,而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通过个别的东西去表现普遍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地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1]28―29。

(三)触及到了艺术的理想化问题

亚里士多德反对把模仿看做被动地抄袭事物的本来面目,主张把事物加以适当的理想化,进行艺术创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脱离原型,而是以现实事物为基础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可使事物比原来的更美好,或更坏;悲剧人物要求人物比一般人更善良。这里,实际上已触及到了艺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问题了。

总之,典型说的萌芽,是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精华之一,也是他在当时条件下的伟大发现。他为最早的典型说奠定了基础,这是很大的贡献。当然,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解决与典型性有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典型性与个别性之间的关系等。

三、美的存在方式――有机整体

(一)美在整一

柏拉图把美看做美的理念,一切个别事物的美,看做是“分有”美的理念。亚里士多德则与他截然不同,他不仅不承认美的理念,还把美看做是客观事物存在的一种特殊方式,他从具体事物本身去寻找构成美的客观因素,也就是去探索美的存在方式是什么。

在《形而上学》中,他指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所谓秩序是时间上的匀称,所谓匀称是空间中的秩序,而从秩序与匀称中见出明确,三者实际是统一的。后来在《诗学》中,他进一步提出“美在整一”的概念。只有整一的东西才能见出秩序、匀称与明确。秩序、匀称、明确是整一所造成的感官印象。亚里士多德强调各部分紧密连接,见出秩序,这就是各部分在整体里不仅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而且位置也是不可移动的。这样,整体的各部分一切都是必然的、合理的、有机的整体。他主张美的事物不仅各部分有一定的安排,而其他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一个事物美还是不美,首先要取决于美的客观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体积大小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的和谐统一。

(二)寓杂多于统一

多样统一的理论并不始于亚里士多德,最早把这一理论用到美学上的,则是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把多样统一的原理,用到了悲剧结构中。他认为事件不妨多,但结局则必须单一,这样才能既丰富又不枝蔓,既统一又不单调。他认为人物性格,也要有多样的统一。人物的性格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每一个人总有一个性格核心和总的方向。

(三)关于“三一律”问题

“三一律”也被称为“三整一律”,用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的定义,就是指“要用一个地点,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并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的充实”。“三整一律”被拆开理解就是包含“时间整一律”、“地点整一律”和“情节整一律”。而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首先提出了“情节整一律”。他从有机整体的概念出发,认为戏剧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情节结构,而不是人物性格。因为以情节为纲,容易见出事迹发展的必然性,所以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悲剧中尤其强调悲剧情节的完整和紧密。

四、艺术的界限

首先是关于艺术与自然科学的区分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自然事物中带永久性的东西,自然科学的方法是证明,它本身具有连续性,成果可以不断积累、传授。而艺术是一种心理性的生产状态,艺术以创造为目的,而且必须是从头创作,所以艺术家本人的修养、造诣和情操就显得尤为重要。

亚里士多德认为诗要靠天才,而不是柏拉图观点,即认为靠灵感或疯狂。亚里士多德还认为诗要有真情实感,要能把人物描写得活生生的,为此,诗人本身要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否则不可能激起观众的情感。他指出文艺创造过程中是有理性活动的,他要求诗人在创造过程中要具有清醒的理性。 其次是关于艺术与道德的区别问题。柏拉图认为艺术服从道德要求,艺术家首先应是道德家。其实柏拉图使艺术成为道德说教,是取消了艺术的应有地位。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与道德相近,但二者是有区别的:道德是行为,艺术是生产;道德属于道德家本身,艺术属于广大观众,属于社会,艺术并不依附于艺术家。

再次是关于艺术与技艺的关系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二者的共同点是都体现了运用推理创造事物的才能。不同点主要有:1)目的不同:艺术为了娱乐,技艺为实用。2)对象不同:艺术的对象是整个自然,艺术要表现事物的本质。而技艺只作用于个别、偶然的事物上。3)性质不同:技艺可以因袭、模仿和雷同,但艺术则必须创造。

可贵的是亚里士多德不但指出了艺术与技艺的差别,而且对艺术内部也作了细致区分,建立了最早的艺术分类体系。他根据模仿的手段、对象和方式的不同来细分各种艺术门类。

五、音乐的特殊性

(一)音乐能表现感情

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是表现感情的,是与人类的心灵契合共通的。比如他认为“节奏和乐调是一种最接近现实的模仿,能反映出愤怒和温和、勇敢和节制以及一切互相对立的品质和其他的性情”。他认为最适合教育目的的调式是严格的、从容的多里亚调式,认为竖笛或竖琴之类用于技巧比赛的乐器,不宜用于教育,因为吹竖笛会使人的口形变得丑陋,所以应该采用那些能够使听者变成高尚的人的乐器。

(二)音乐是一种运动

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声音的产生是由空气的运动决定的,声音的质量、音量、音色则与动物发声器官及乐器本身有直接的关系。他认为音乐的声音是从有秩序的运动中得到的,音乐的性质,音乐的节奏、旋律,音乐的构成都是由于运动这个因素决定的,尤其是音乐和人的心理的关系,也是由运动这个因素决定的。音乐的节奏和音调之所以能反映人的道德品质,就是因为音乐的运动形式直接模仿人的动作的运动形式。绘画和雕刻仅次于诗歌和音乐,就是因为绘画与雕刻不传达运动,不能直接表现道德的性质。

总之,关于音乐具有运动的性质,因而能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或道德品质,这是亚里士多德最先提出来的,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三)音乐具有群众性

亚里士多德没有直接论述音乐的群众性问题,但他无疑认为音乐是“凡人”都能享受到的娱乐,同时,各种年龄和各种性格的人都爱听它,音乐对各种听音乐的人都有净化作用。亚里士多德主张音乐教育不限于听赏音乐,而应当使人在实践中认识这门艺术,所以青少年最好能学会一种乐器。

六、艺术广泛的社会作用

(一)艺术的认识作用与审美作用

首先,与柏拉图否认艺术的认识作用相反,亚里士多德强调艺术的认识作用,肯定模仿能使人获得知识,认为人的最初知识就是从模仿得来的,因此模仿对认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艺术所模仿的不是现实世界的个别偶然现象,而是必然的普遍性的东西,也就是说艺术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与经验相比较,艺术才是真知识。

其次,艺术还能引起人的快感,因此,除了认识作用外,还有审美作用,也就是具有审美价值。亚里士多德赋予模拟说新的.解释,在于他断定人们从模拟过程中得到知识,并且由于求知欲望得到满足,从而产生一种快感。例如,他认为:“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2]44―45亚里士多德是最早为快感辩护的哲学家,也是最早提出审美过程中产生快感这一重要美学问题的哲学家。与柏拉图比起来,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感情受理性的控制,它是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的。认为快感不是恶,是正常现象,不应加以压制。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所以能引起快感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快感是由于求知而产生的,另一方面快感也可能不是由模仿所引起,而是“由于技巧或着色或类似的原因”[1]11―12,也就是说,是由艺术的形式因素所引起。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提出不同种类的艺术所激发的情绪不同,它们在各自所产生的净化作用和快感也不同。例如,悲剧所产生的快感只是哀怜和恐惧两种情绪净化后的那种特殊的快感。写善恶报应所产生的快感以及写滑稽性格所产生的快感就只适宜于喜剧而不宜于悲剧。

(二)艺术具有教育作用――艺术能陶冶人的性情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中心是“中庸之道”,他认为美德就是适中,就是情感需求适度。恐惧和怜悯太强太弱都不好,须求适中、适度。悲剧的卡塔西斯①作用就是使它们成为适度的情感。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能陶冶人的情感,使之合乎适当的强度,借此获得心理健康,可见悲剧对社会道德有良好影响。

(三)音乐具有广泛的社会作用

以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为一方把音乐看做是最重要的道德教育手段,也就是说只强调教益。另一方则是怀疑主义的、快乐主义性质的倾向。认为音乐只能供人娱乐,认为音乐与睡眠和酒一样,仅仅是医治疲劳和苦恼的良药,仅仅是使人能得到休息的娱乐。亚里士多德则想综合这个两个极端,于是提出了“高尚的享乐”的概念。他认为音乐能达到道德教育、消遣闲暇和精神享受的目的。

首先是音乐具有净化作用。亚里士多德不仅把“净化”作用的思想用于悲剧,而且还用以解释音乐,他的净化论,具有相当广泛的美学意义。他认为:“各种和谐的乐调虽然各有用处,但是特殊的目的宜用特殊的乐调,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就应选用伦理的乐调……”亚里士多德不仅认为音乐具有净化作用,还明确认为音乐能对人的性格给予显著的影响。如他认为:“节奏和乐调是一种最接近享受的模仿,能反映出愤怒和温和、勇敢和节制以及一切互相对立的品质和其他的性情。”[2]106―107

其次,音乐具有娱乐作用。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听音乐是高尚的享乐。他把音乐列入教育课程,为的是让人们学会消遣闲暇”[3]。他进一步指出“音乐是必须的,它可以使自由的人在闲暇中享受精神方面的乐趣,而这种乐趣之所以高尚,因为它是美与愉快的结合,它能令人心畅神怡。和谐的乐调与人们心灵的和谐相契合,对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4]。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卓越的教育家,他有关音乐的娱乐作用的论述,实际已包含有寓教育于娱乐之中的思想。

七、简评

亚里士多德在美学中最大的贡献是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使其自身的美学思想接近了唯物主义。他不仅把模仿论建筑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同时提出了典型说,提出了艺术属于人类创造活动的主张。他要求美的事物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美在整一的思想包含了美与善结合而又有区别的意思。他也是最早提出寓教育于娱乐思想的第一人。

当然,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生活在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制时代的思想家,这也注定了他身上有他自身无法克服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他的美学思想深受他的哲学世界观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影响,并且最终滑向“神”的概念。亚里士多德是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他不把奴隶当人,为奴隶制的合法性辩护,在美学观点上,主张只有上层贵族阶级的人物才可以担当悲剧主角。

总之,亚里士多德美学观点对后世影响是巨大的。他的学说在欧洲有如万流之源,其影响所及后来各种流派。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上一篇:云南省农村信用社2014年玉溪市招聘基础预习题下一篇:医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