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依法行政综合监察材料

2024-05-08

民政局依法行政综合监察材料(共5篇)

篇1:民政局依法行政综合监察材料

一、婚姻登记(内地居民)

1、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

2、办理结婚登记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一)本人户口簿、身份证;

(二)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3、办理离婚登记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一)本人户口簿、身份证;

(二)本人的结婚证;

(三)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

二、收养登记

1、被收养人的条件。《收养法》第4条规定:“下列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

(一)丧失父母的孤儿;

(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

(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2、送养人的条件。《收养法》第5条规定:“下列公民、组织可以作送养人:

(一)孤儿的监护人;

(二)社会福利机构;

(三)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

3、收养人的条件。《收养法》第6条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无子女;

(二)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年满30周岁。

三、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

1、申请筹备成立社会团体,发起人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一)筹备申请书;(二)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三)验资报告、场所使用权证明;(四)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五)章程草案。

2、行政许可基本程序:确定管辖、初审、作出决定、制作文件、送达、颁发证书、归档等。

3、行政处罚基本程序:确定管辖、立案、调查取证、作出决定、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的执行、送达、结案、归档等。

四、救灾工作

1、救灾资金。自然灾害救助资金主要分六类:(1)灾害应急救助资金;(2)遇难人员家属抚慰金;(3)受灾群众生活救助资金;(4)倒塌、损坏农房灾后重建补助资金;(5)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金;(6)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资金。

2、县级民政部门要严格按照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的工作规程。

3、工作程序:(1)申请;(2)办理;(3)拨付:应急救助资金,县级应在5日内落实到灾民手中;其他救助资金和冬春生活困难救助资金,县级要在15日内落实到救助对象手中。

五、社会福利工作

1、孤儿基本养育标准:自2011年1月起,社会散居每人每月不低于600元,机构供养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

2、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自2009年起,为二级以上城镇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50元生活补助,为二级以上农村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30元生活补助。

六、社会救助工作

(一)城乡低保

1、城乡低保标准:城市低保标准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40%,农村低保标准为城市低保标准的60%,农村五保标准为当地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

2、低保对象的范围:我市常住户口的城乡居民,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低保标准的,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均可申请。

3、低保对象家庭收入计算的范围: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总和。货币收入包括:工薪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4、低保的申请、审批程序。

(1)申请程序: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社区居(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同时根据申请家庭实际情况提交有关证明材料;

(2)审批程序:

①社区居(村)委会负责入户调查和初审工作。入户调查工作人员至少2人,入户调查结果应由入户调查人和申请人签字确认;组成“低保评议小组”进行民主评议和监督,并进行张榜公示;公示后无异议的,由社区居(村)委会签署意见后,上报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

②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审核。符合条件的,由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签署意见并盖章后,将申请材料上报县级民政部门;不符合条件的,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③县级民政部门负责审批工作。县级民政部门完成入户抽查、审批工作后,对拟批准的对象,经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通知社区居(村)委会再次张榜公示。公示无异议的,由县级民政部门下达书面批准通知书。城市低保:从批准之日的下月起享受其待遇。农村低保:按照动态管理要求,于每年10月至12月受理申请、集中审批,自批准后下一起享受其待遇。(3)发放:由县级民政部门委托金融机构按月或按季足额发放。

(二)城乡医疗救助

1、城乡医疗救助实行属地管理,救助对象为具有当地户籍的以下五类人员:

(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2)重点优抚对象(不含1—6级残疾军人);

(3)革命“五老”人员(即:老地下党员、老游击队员、老接头户、老交通员、老苏区干部);

(4)重度残疾人,特指肢体、智力、精神、视力残疾等级为二级(含二级)以上并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低收入家庭的残疾人;

(5)当地民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和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老年人。

2、医疗救助方式和标准

(1)资助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

第1—4类医疗救助对象,个人应缴纳的费用由县政府全额资助;第5类医疗救助对象,个人缴费如有困难的,由县政府酌情予以资助。

(2)住院救助。

①对于患重大疾病而无力治疗的救助对象,经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诊断和县民政部门调查审核后,由县民政部门酌情给予1000—5000元的医前救助。

②医疗救助不设起付线。第1—4类医疗救助对象因病住院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扣除医疗单位减免、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保报销后,个人实际负担可报销的医疗费用在600以内(含600元)的,给予全额救助;累计可报销的医疗费用超过600元的,超过部分再按60%给予救助。第5类医疗救助对象因病住院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扣除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保报销后,个人负担费用可报销部分按30%给予救助。

③第1—4类每人每年累计享受的住院救助最高为20000元;第5类每人每年累计享受的住院救助最高为5000元。

(3)门诊救助。①第1类中的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以及70周岁以上低保对象等特殊困难人员,每年发给100—200元的门诊救助金。②患有特殊病种、需要长期药物维持治疗以及急诊、急救等产生的个人负担医疗费用,扣除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农合报销后,剩余部分第1—4类按60%,年累计救助最高为14000元;第5类按30%给予救助,年累计救助最高为3500元。

(三)城乡贫困家庭临时救助

1、临时救助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家庭;家庭月人均收入高于当地低保标准但低于低保标准2倍范围内的低保边缘家庭;当地政府认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

2、对突发性危重病患者的临时救助,原则上一年只能申请一次,一次性救助金额最高限额5000元,一个家庭全年临时救助累计最高限额10000元。

3、申请和审批程序

(1)申请程序:由户主及家庭成员或受委托人,向户籍所在地的居(村)委会提出申请,同时出具户口簿、身份证、低保证或家庭成员收入证明等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并填写《泉州市临时救助申请审批表》。(2)审批程序:

①社区居(村)委会受理。社区居(村)委会接到申请之日起,于5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核实,签署意见盖章后连同申请材料一起上报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

②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审核。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自接到申请材料后,通过入户核查、社区调查等方式,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对符合条件的,由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后,加盖公章后上报县级民政部门;

③县级民政部门审批。自接到申请材料后,对符合条件的,5个工作日内予以批准,大额临时救助实行张榜公示。

(3)发放。

七、优抚工作

(一)死亡抚恤

(1)一次性死亡抚恤标准:烈士,100个月工资;因公牺牲,60个月工资;病故,30个月工资。月工资或者津贴低于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的,按照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发放。

获得荣誉称号或者立功的,在享受一次性抚恤金的基础上,按照下列比例增发:

①获得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35%; ②获得军队军区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30%; ③立一等功的,增发25%; ④立二等功的,增发15%; ⑤立三等功的,增发5%;

多次获得荣誉称号或者立功的,按照其中最高等级奖励的增发比例发放。(2)定期抚恤的条件:①父母(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费来源,或者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

②子女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或者残疾无生活费来源的;

③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无生活费来源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

(二)残疾抚恤

(三)补助:一是定期定量生活补助;二是生活困难补助。

(四)优待

(五)优抚事业单位建设

篇2:民政局依法行政综合监察材料

开展依法行政综合监察工作总结

2009年以来,我局严格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的要求,认真抓好综合执法监察、专项执法监察,并把执法监察与政风行风建设、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以及创先争优活动、“三服务一促进”活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大局、促进和谐)结合起来,注重执法监察督办检查,促进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我局推进依法行政综合监察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保障措施

(一)健全依法行政工作体制机制。努力构建依法行政组织领导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局机关人员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明确民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承担主管责任,股室(单位)负责人承担直接责任,进一步健全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股室(单位)负责人抓落实的组织领导体制,完善了“层级分工、责任对应”的工作机制,切实推动依法行政工作深入贯彻到民政业务的各个环节。

(二)完善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强化考核监督,切实将依法行政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一是制定《武夷山市民政局依法行政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细化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指标,将考核责任明确到股室(单位),推动依法行政绩效评定由定性评估到量化考核转变。二是印发《武夷山市民政系统开展依法行政综合监察工作方案》,明确考核工作要求和方法,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工作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三是严格执行《武夷山市民政局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落实依法行政问责制度。构建起法制

机构协调指导,综合、监察等股室参与考核监督的依法行政问责管理体系,做到奖罚分明,权责一致。

(三)加强民政系统内部职工法律法规学习教育。几年来,坚持利用局务会、民政工作会认真学习了新的《农村五保供养条例》,明确了工作重点,统一了思想;学习培训了《婚姻登记条例》、《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村委会组织法》、《居委会组织法》、《收养法》、《社团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殡葬管理条例》、《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军人优待抚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宣传面达100%。根据民政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和修改,一方面组织股室人员有目的的参与省、市的培训,使其适应工作需要;另一方面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和全市民政工作人员学习,提高执法服务水平。

二、坚持依法行政,推动民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在依法行政过程中,我们认真处理好了严格执法与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关系,努力做到对法律负责,对社会负责,让人民群众满意。

(一)着眼于构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继续加强各项为民解困工作。

1、落实民政专项资金,推进救灾款物管理机制的完善。为加强救灾款物的管理,建立健全救灾款物的管理使用机制,我局主要采取三项措施:一是严格要求管理使用救灾款。做到专款专用,重点使用并及时下拨,在具体分配时,会同市财政以受灾实际情况为依据。拟定分配方案,报请市政府同意后下拨。二是加强对乡(镇)街道救灾款物管理使用的监督。要求发放救灾款物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得截留、挪用,不得擅自扩大使用范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款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并要求按照统一制定的《救灾救济资金拟发放情况公示表》进行公示,将救灾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作为重要内 2

容列入考核体系。二年来我们采取检查和自查相结合的办法,由局领导带队、监察、救灾救济、财务等人员组成检查小组,对部分乡镇进行检查,发现个别乡镇上的资金在本没有及时核销,还有个别乡镇在发放时存在有漏签名现象,我们及时向乡、镇领导汇报,并要求及时整改,明确整改期限、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措施。三是救灾物资采购阳光操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凡采购救灾物资,按程序上报市政府采购办公开采购。2009年以来,我市先后遭受了洪涝、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特别是“6.19”洪涝灾害给我市人民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为保障灾民灾后“五有”问题,我局会同市财政部门及时下拨应急救灾资金253.5万元,购买救灾物资31.5万元,及时发放棉被、草席、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有效的确保了灾民灾后的基本生活。2009年至今年上半年,累计下拨各类救灾款1577.6万元,购救灾物资71.7万元,另市财政直拨救灾资金297万元。全市灾后重建总户数686户。其中,集中重建点8个537户,分散重建149户。确保了灾民和困难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有效的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2、落实防灾减灾措施,推进全社会防灾减灾保障工作。结合我市防灾减灾工作实际,修订并完善了《武夷山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并监督各乡(镇)、村结合实际完善本级预案。为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每年5月12日,我局都开展了宣传防灾减灾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近万份。为提高救助能力,维护社会稳定。自2009年起,全市225736人实行了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保费总额为338604元,凡属武夷山市户籍人口在南平市辖区范围内由于各种自然灾害、见义勇为、飞行物及其他空中运行物体坠落、森林火灾、非战争状态下,有组织的配合部队军事行动等原因造成人身伤亡,保险公司按保险合约予以赔偿。

3、落实五保供养政策,加快推进农村福利机构建设步伐。我局 3

认真开展了农村社会化养老现状和对策调研工作,特别对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提出了管理新模式,在确保五保供养“按标施保”的前提下,我局计划逐步把农村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区域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二年来,按照《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机构的意见》文件精神,加强领导,细化目标任务,切实抓好农村敬老院建设。新建了武夷山市光荣院福利院、兴田镇、洋庄乡敬老院。全市现有农村敬老院14所,床位229张,供养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武夷山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已完成首期一号楼建设,将为我市老年人创造一个功能齐全,舒适的养老场所。

4、落实城乡低保、医疗救助政策,民生保障进一步改善。一是进一步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力度,对患病的低保对象的医疗费用,在“新农合”报销后生活仍然有困难的,给予二次救助,2010年又调整了救助范围和标准,医疗救助效果进一步凸显。今年上半年资助6682人参加新农合,资助资金20.05万元。2009年以来,共救助城乡低保对象1452人/次,累计发放救助金175.98万元。二是认真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城乡低保制度经过几年的运行,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动态管理开展有序,保障人数相对平稳,逐步形成“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良好运行机制。全市城市低保对象924户,1985人,2009年至今年上半年累计发放资金1179.41万元;农村低保对象2390户,5337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108.41万元;农村五保对象580户,605人,累计发放五保供养资金370.6万元;核减注销城市低保93户297人,新增169户274人;退出农村低保350户700人,新增302户739人。同时,加大监督力度,通过媒体公示,设立举报电话等形式,增强了低保运行全过程的社会参与度,实现了动态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管理目标。三是及时调整城市低保标准。今年上半年,根据省上、南平市关于提高城市低保标准的精神,市政府批准我局调整方案:由单人户每人每月228元、4

双人户及多人户每人每月216元统一提高到340元,为南平市十个县市区最高标准。四是完成了城乡低保对象信息录入工作。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低保基础数据的信息化,业务监管的智能化,低保资金发放的社会化,资金管理的规范化,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五是开展社会救助政策落实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去年,省民政厅下发了《关于开展社会救助政策落实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我局配合上级检查组开展了社会救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全面清查社会救助人数与资金使用情况,通过专项督查,针对存在的一些操作问题,采取一对一的形式,下发了整改通知。

(二)着眼于服务国防建设,努力做好双拥优抚安臵工作

1、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推进我市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2009年以来,为了迎接新一轮“省级双拥模范城”检查验收工作,进一步加大了拥军宣传力度,建立健全了双拥工作组织机构,完善拥军优属服务网络,广泛开展帮助优抚对象排忧解难各项活动,一是进一步深化双拥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二是进一步做好落实各项优抚安臵政策,解决军人的后顾之忧。三是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进工厂、进乡村、进机关、进社区、进连队等军民共建“五进”活动,依法推进双拥工作进程。四是做好迎接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打造亮点,力争在硬件上少丢分,在软件上不失分,在特色上多加分。由于双拥工作基础扎实,我市再次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称号。近年来为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进一步加大了拥军宣传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落实优抚政策,进一步提高抚恤保障能力。一是认真贯彻《军人待遇抚恤条例》,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努力做好“两个确保”、“一个低保”和再就业工作。2009年以来,共投入自然增长经费44万元。二是认真落实义务兵家属优待政策。根据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拥军优属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5

农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按上农民人均收入的100%,城镇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按上城镇职工可支配收入的30%发给。2009年至2010年二年累计发放城乡义务兵家庭优待金292.55万元;三是解决优抚对象“治病难”的问题。全面落实重点优抚对象和革命“五老”人员医疗补助;给510名重点优抚对象和享受定补参战退役人员免费体检,支付体检费用7.65万元。四是解决企业单位复员退休人员生活困难补助问题。根据省民政厅,劳动厅等部门《关于解决1953年前参军复员到企业工作退休人员生活困难问题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全市共有42人享受困难补助,其中由财政支付14人,支付补助金1.68万元,企业自行解决28人,支付补助金3.36万元;发放参战退役军人生活困难补助84人28.59万元。

3、城镇退役士兵安臵改革稳步推进。自2009年以来,我市共接收退役士兵355人,需安臵的城镇退役士兵115人,转业士官11人。已安排工作2人,自谋职业124人,发放一次性自谋职业金185.73万元,安臵率100%。同时,认真贯彻《福建省民政厅关于做好评选推荐优秀复员退伍军人工作的通知》精神,全面推行安臵就业和自愿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办法,采取退伍报到时就为他们定制《退伍士兵花名册》,便于日后跟踪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各乡(镇)召开座谈会,征求他们的就业意见,为他们积极联系单位,解决就业。今年上半年,民政局、双拥办、劳动局三家为退役士兵举行专场招聘会,共有25家企业参加,现在他们大都已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

4、积极开展复退军人稳控工作。进一步加大复退军人稳控工作力度,深入排查,适时掌握动态,完善应急预案,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并针对重点对象采取“一对一”、“交朋友”的方法,对参与上访人员耐心细致做好教育疏导工作。“八一”期间,走访了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烈士家属和参加四川抗震救灾官兵家属,并给予每户300元的慰问金。各乡镇民政办为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了棉衣、棉被。6

端午节、中秋节期间,组织人员慰问了军队离退休人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确保“两个待遇”落实到位。

(三)着眼于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组织好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1、依法换届选举完成村(居)委会工作。2009年是全市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年,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全市115个村委会和16个居委会参加了换届选举。有113个村委会和16个居委会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以换届选举为契机,深入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认真做好村务、居委、社务公开,调动广大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依法保障广大村民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全市村务公开规范有序,坚持经常,实施率达到100%。

2、认真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根据《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精神,解决好社区人员少,任务重问题,加大了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力度,采取“选、派、聘、兼”等形式,着力配强社区“两委”班子,公开向社会招聘录用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了居务公开、民主评议,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加强了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全市16个社区居委会和农村居委会都达到和谐社区标准,90%以上社区建设示范达标,并继续抓好“六进社区”活动。各社区深入开展了创建“党建先进单位”、“和谐社区”、“平安社区”、“绿色社区”等活动,全市八个社区被武夷山市政府授予“和谐社区”称号。二年来累计服务居民达1.5万人。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促进社区建设工作更加贴近社会,更加贴近居民,更好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主题。

3、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活动。去年我市共建立了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点,有专兼职助老队伍4支,专职1O人,兼职26人;志愿者队伍3支,共2O人;得到服务老年人56人(其中享受无偿服务2人,志愿者服务54人)。

同时,完善社区民主管理制度,建立领导责任制度,不断完善居规民约。在抓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检查和指导,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

(四)着眼于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和“依法行政”,加强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工作

1、进一步规范对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和监管。一是以贯彻落实《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为重点,对110 家社团及48 家民非进行了年检,完成年检率91%。经过清理整顿发现有17家社会团体两年未参加年检,作为自动注销处理。二是加强社会团体规范化建设。①督促社会团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结合的社会组织年检工作,结合日常监管工作,结合社会组织创先争优工作,监督指导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②继续开展行业协会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问题工作。结合年检工作,在确认无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问题的基础上方可通过年检。目前没有发现社团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的问题。③继续开展全市性行业协会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工作。④规范社会团体收费行为,开展社会团体“小金库”专项治理活动。去年,配合市纪委、审计、财政局开展社会团体“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下发了《武夷山市社会团体“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了软件培训工作,指导全市性社会团体开展了自查自纠工作,对部分社会团体进行了重点检查。

2、继续推进社会福利事业改革。一是认真贯彻《残疾人保障法》,继续做好“肢残助行工程”,为7名残疾人配发6支假肢,并发放轮椅5张。按照省民政厅部署,2010年9月完成“肢残助行”配发人员资料收集工作,目前,省假肢中心已直接通知残疾人员到该中心装配假肢,完成假肢配发工作。同时,继续做好“助孤工程”,2009年资助困难孤儿67名(当递补助养孤儿6名);2010年资助困 8

难孤儿64名(当递补助养孤儿7名)。按每人每年600元的标准发放助养金。

3、救助管理和收养工作稳妥实施。认真执行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收养法》。成立了武夷山市救助管理站,积极实行人性化的社会救助。2009年以来,及时有效地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83例,送精神病医院治疗13人,接收弃婴入福利院养育9人,办理收养关系 29 人。

4、积极开展了区划、地名、勘界联检等工作。一是规范地名命(更)名管理。按照南平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地名管理的通知》要求命(更)名。二是做好乡镇标准化地名标志设臵工作。与福建省环球文化传播公司签订了《地名设标承建合作协议》,完成了乡镇所在地街路牌地名设臵安装工作。三是加强城市标准地名标志管理巡查工作,修补缺损标志牌19块,确保城市标志牌总体上保持完整。四是完成了《福建省政区手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核对工作;五是开展地名信息采集和边界地区社会稳定工作。对全市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水利电力、纪念地与旅游景点等12大类43小类地名信息进行了普查、整理,并按规范要求录入微机,共完成1453条地名信息的录入。为巩固“闽赣线”勘界工作成果,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做好2009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的通知》(闽民勘„2009‟11号)部署和要求,与江西省广丰、上饶、铅山等外省邻县,开展了第二轮界线联合检查工作。对闽赣线武夷山段100.71公里的边界线(其中与广丰县5.21公里、上饶县39.5公里、铅山县56公里)进行了实地联合检查,对4颗界桩进行了刷漆、描红、拍照,并签订了平安边界线协议书。

5、婚姻登记管理工作积极有效。认真贯彻《婚姻登记条例》,按照《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要求,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 9

水平,提升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窗口示范单位品牌。为减轻新婚夫妇负担,降低了婚照收费标准,在硬件建设方面,投入5万多元资金改善办证大厅设施,做到办证、婚照一体化服务。二年多来,共办理结婚登记6861对,补领结婚证1081对,离婚1090对,合格率达100%。

6、殡仪馆改革扎实推进。加大殡葬改革政策法规宣传和执法力度,开展了专项治理乱埋乱葬工作,对“三沿五区”内乱埋乱建行为进行了清理,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手软。并加强对骨灰流动的有序管理,从源头上杜绝“二重葬”。2009年至今年上半年,累计火化尸体3244具,火化率达100%。2009年以来,为389户农村五保户、城市“三无”人员全免火化费用、减免公墓费用累计22.86万元。加强清明期间祭祀活动的应急管理,在原有停车场的基础上再扩建一个约800平方米的停车场。并主动与交警部门协调,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同时增加交通疏导员与交通警察一起在主要路口、停车场等地进行交通疏导,有效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同时向公交公司租用8辆公交巴士,清明期间分两条主要交通线路,免费接送清明祭扫市民乘坐,缓解了交通高峰压力。

(五)严格规范制度,加强财务管理

由于民政服务对象,大多是优抚对象、老弱病残等救济对象和受保障的低保对象,因此民政资金对他们来说尤其重要,当作“救命钱”、对我们是“高压线”。我局把搞好民政专项资金作为稳定农村形势,融洽党群、政群关系的大事来抓,始终坚持层层把关,步步设防,强化监督,精打细算,专款专用。一是强化制度监督,根据社会保障财务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完善了《救灾款物管理办法》、《低保管理办法》、《机关公用经费包干管理办法》、《优抚事业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严格按制度办事,促进了财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强化民主监督。在民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实行“四公开”:公开有关规定,公开有 10

关标准,公开发放对象,公开审批程序,增加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强化财务监督。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对全市民政业务严格实行“五统一”:统一会计帐簿、统一会计科目、统一计帐方法、统一按季会审、统一管理预算外资金,保证了民政财务规范,管理严格。四是强化检查监督,坚持定期检查和平时抽查相结合,每年组织一次全市民政资金专项检查,对重要的款项跟踪检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并主动配合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查处乡镇违纪违规民政资金,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有效地防止了民政资金的挪用、截留、转移和贪占。

此外,党风廉政建设、机关效能建设、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信访、综治平安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健全完善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若干规定,制定完善了车辆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后勤接待制度,首问责任制度等规章制度。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凡属涉及全局工作的重大问题,如财务开支、大宗办公用品采购、投资改善办公环境、人事调整等都提交局务会议集体研究决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如:救灾款、优抚款、福利金等专项资金的分配均由股室提出方案,会同财政部门共同研究安排,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各项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制定了民政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方案,提出了全市民政系统纠风工作的总体要求,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本着简便易行、方便群众和有利于监督的原则,主要采取“一网、一话、一箱、二栏”的形式进行政务公开。通过局内外公开栏,将考勤情况、电话费使用情况,招待费、差旅费、福利费、党费收缴情况及时公开,让大家了解监督。邀请市行评监督员对民政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组织行评代表对民政窗口单位如低保股、救灾救济股、婚姻办证大厅、光荣院、福利院、殡仪馆、陵园进行明察暗访,查摆存在的不足,加以纠正和完善,如殡仪馆停车场拥挤、“烧纸炉” 11

周围存在火灾隐患、收费标志不明显、申请低保表格和每月发放低保金未上网、农村公益性公墓价格偏高等问题,都一一得到落实和整改。

同时,根据我市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工作的部署要求,我局制定出台了《武夷山市民政局关于印发推进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完成了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文件汇编。为适应民政事业科学发展需要,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结合民政工作实际,本着科学分解、责权一致、相互制约的原则,做到执法依据合理、权责分明、流程清楚、期限明确、适用法律文书符合法定形式,在去年梳理行政职权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制定了《武夷山市民政局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文件汇编》。

总之,2009年以来,我市民政部门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坚持以“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宗旨,做好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从执行法律法规方面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民政部门是政府组成部门里法律法规最多的部门之一,各类法律法规多而杂,涉及各相关部门单位,法制工作十分繁重。目前虽然绝大部分民政工作的开展已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的民政法律建设还比较滞后,行政管理的某些方面还存在立法空白,立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与规章之间缺乏协调和统一,使行政执法者难以适从;有些法律、法规的一些条款太原则,不便操作;有些法律法规出台时间较早,已严重不适应新的社会形势需要;还有一些法律、法规对某些行政机关的依赖性过大,使民政执法主体有名无实,使民政执法力不从心;行政程序法律化严重影响了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影响依法行政顺利进行的根本原因是民政立法滞后。一是已有的法律法规滞后于形势发展要求。比如社会救助管理工作,近几年,到我市的跨省救助人数呈增长趋势,许多人不符合救助政策,在遭到拒绝后,态度恶劣,往往要出动保安甚至公安才得以解决,影响了机关工作的正常开展。急须尽 12

快出台一个操作性比较强的规范性文件,杜绝不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骗取救助的现象,此外救助信息管理系统也须加强和完善,以保证救助更加准确高效。二是已经出台的民政法律法规强制性不够,柔性有余刚性不足。许多民政法律法规都是强调必须怎样做,应当怎么办的比较多,而对如果违反这些规定应当怎样处理强调得较少,处理则不多。三是许多民政工作立法尚处空白,迫切需要立法来规范,如救灾救济工作是民政的一项传统工作,任务重,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但至今没有一部法律或行政法规来约束,使民政部门难以有效地依法开展救灾救济工作。因此,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和支持民政立法工作,着眼于民政工作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攻坚任务,把立法决策与改革发展结合起来,将改革的难点和重点,通过立法使法规规章在破解难题处理焦点矛盾方面起到应有作用,力求在立法难点上有重点突破,推动民政依法行政工作上新水平。

篇3:民政局依法行政综合监察材料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四川省监察厅2009年行政监察工作要点的通知

(川办发[2009]19号)

《四川省监察厅2009年行政监察工作要点》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转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四川省监察厅2009年行政监察工作要点

2009年,我省各级行政监察机关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省纪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确立的全省工作总体取向、基本思路、目标定位和战略部署,切实履行行政监察职能,着力抓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着力加强对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着力解决政风政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行政效能,保证政令畅通,把反腐倡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实现“两个加快”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一、强化对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各级监察机关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两个加快”,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情况的监督检查,保障各项任务的落实。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把恢复重建作为加快灾区发展的重要契机、作为促进全国发展的强大引擎”的精神,按照“既快又好”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顺利实施、尽快见效。认真执行《四川省扩大内需促进增长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办法》、《港澳特别行政区援助四川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监督检查办法》等制度规定,切实加强对政府投资和国债资金的监管,突出对大额资金调拨使用、大宗物资采购、重大项目招标投标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的监管。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以及在政府采购、项目实施和资金分配使用中索贿受贿、贪污私分、截留克扣、挪用挤占等行为。

(二)加强对“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通畅、环境治理”等民生工程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富民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督促实施好民族地区民生工程,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注重查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侵占、转移农村集体财产及林权改革中的典型案件和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违背群众意愿的行为。

(三)会同环保等部门对各市(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项目执行节能减排政策情况进行检查,防止和纠正违规审批或核准立项,特别是借机上马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等问题。配合有关部门对节能减排年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重点对未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的市(州)进行监督检查,强化目标责任,督促整改落实。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督促有关部门和地方认真落实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重点湖泊污染治理要求,集中整治饮用水源地环境违法违规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社会影响较大、群众反映强烈以及基层查处阻力较大的环境保护违法违纪案件。

(四)加强开展天然林保护和退耕(牧)还林(草)工程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执法监察。组织循环交叉检查,加强对资金管理使用、后期管护责任制建立等工作的监督检查,跟踪整改,巩固提高建设成果。

(五)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不断完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沟通协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大责任事故调查处理力度,坚决查处失职渎职行为和腐败问题。

(六)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督促落实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督促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和资金的监管,严格控制新上党政机关办公楼、培训中心等楼堂馆所项目,促进投资健康发展。

(七)加强对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政策规定执行情况的检查,坚决纠正破坏、浪费土地资源以及落实耕地保护政策中弄虚作假的问题,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八)加强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开发建设等环节的监督检查。重点对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进行专项整治。督促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2007年以来各地提高容积率、变更用地性质的房地产项目进行清理,坚决纠正城乡规划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以及对容积率的调整搞“暗箱操作”等问题,着力遏制房地产开发领域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二、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针对社会关注程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监督检查,积极开展专项治理,推动问题解决。

(一)加强对中央、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截留、挪用、克扣、贪污强农惠农补贴资金和涉农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乱摊派以及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等违规违纪行为。

(二)督促配合有关部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开展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督检查,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巩固药品医疗器械市场整治成果,严肃查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三)深入推进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工作,督促配合有关部门巩固和深化全省药品、医用耗材集中上网阳光采购工作成果,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制止和纠正各种乱加价、乱收费和开大处方等行为。

(四)督促有关部门深化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加强对落实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调整和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规范执法行为,严肃查处公路“三乱”问题。

(五)进一步治理教育乱收费,加强对国家免费义务教育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各级各类学校办学和收费行为,纠正和查处各种乱收费、高收费问题,规范高校招生录取工作。

(六)督促配合有关部门继续抓好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监管,严肃处理违纪违规问题,维护资金安全。

(七)督促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公共服务行业、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的监管,规范公共服务行业、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

(八)进一步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着力解决过多过滥问题,逐步建立健全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长效机制。

(九)督促各地和有关部门继续做好企业治乱减负工作,纠正和查处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其他增加企业负担的行为,努力营造企业发展良好氛围。

(十)继续巩固控制和规范党政机关举办节庆活动工作成果,纠正和查处党政机关利用举办节庆活动铺张浪费,增加基层、企业和群众负担等各种违纪违规行为。

(十一)督促有关部门继续开展价格监管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

种价格违法行为,确保市场物价基本平稳和灾区建材价格控制在合理正常水平。

(十二)坚持纠建并举、寓纠于建,认真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健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热线、互联网站相结合的政风行风建设监督体系,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

三、积极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

围绕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等,积极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切实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县级以上纪检监察机关要尽快建立完善行政效能监察机构和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全面推行和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对象的行政问责制、服务承诺制、办事公示制,实行行政告诫制度、行政效能绩效管理和评估制度。不断完善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将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工作纳入电子监察系统,充分发挥各部门电子监察系统的作用,制定完善电子监察工作制度。对行政许可事项、其他审批事项和涉及政府部门的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工作实施全程实时电子监督。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重点加强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政务公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工作的专项监察。加强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工作,进一步拓宽投诉渠道,认真组织调查处理,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回访工作。加强行政效能问责,对违反行政效能建设规定,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员的责任。

加强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监督,督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对《四川省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试行办法》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

四、继续保持查办案件的力度

切实加强信访举报工作,进一步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建立健全信访举报规范管理、案件线索集体排查、快速调查处理回复等机制,充分发挥好案件线索主渠道作用。以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为重点,严肃查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案件,利用人事权、司法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的案件。严肃查办领导干部干预招标投标获取非法利益的案件,非法批地、低价出让土地或擅自变更规划获取非法利益的案件,违法审批探矿权和采矿权、违法入股矿产开发的案件,环境执法和环保项目审批评审中谋取非法利益的案件,金融领域违规授信、内幕交易、挪用保险资金、违规核销贷款和资产处理的案件,国有企业重组改制中隐匿、侵占、转移国有资产以及企业领导人员搞同业经营、关联交易的案件。严肃查办严重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买官卖官等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严肃查办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为黄、赌、毒和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加大对违纪违法人员及其亲属非法所得的追缴力度。

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巩固和扩大自查自纠成果,狠抓突出问题的整改。

重点查处灾后重建、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领域以及银行信贷、证券期货、商业保险等方面的商业贿赂案件,依法惩处各类行贿和受贿行为。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商业贿赂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构建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

五、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狠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针对当前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的突出问题,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严禁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收受干股以及违反“四不准”规定打麻将、参与赌博等行为;二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从业、投资入股、到国外定居等规定和有关事项报告登记制度,严禁发生与公共利益冲突的行为;三是治理违规组织集资合作建房等问题,纠正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发放住房补贴、多占住房、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置住房或以劣换优、以借为名占用他人住房等问题;四是严禁领导干部利用和操纵招商引资项目、资产重组项目,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私利;五是严禁领导干部相互请托,违反规定为对方的特定关系人在就业、投资入股、经商办企业等方面提供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

大力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风,坚决反对和制止奢侈浪费。各级监察机关要配合有关部门深入推进规范津贴补贴工作,健全完善防治“小金库”的有效机制。规范公务接待,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和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坚决纠正超预算、超标准新建和装修办公用房,以及超标准超编制配备小汽车的问题。认真落实《四川省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管理规则》,深入开展党政干部出国(境)旅游专项治理。

认真抓好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工作,严格执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和《四川省省属国有企业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认真落实国有企业(含金融机构)领导人员廉洁自律的“七项要求”。深入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加强对经营管理者履职行为的过程监督。进一步规范企业领导人员薪酬管理,健全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企业重大决策失误追究制度。

六、不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

各级监察机关要围绕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通知》(中发〔2008〕9号)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印发〈四川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办法〉的通知》(川委发〔2008〕23号),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重点,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深入推进预防腐败试点工作,不断加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力度。

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领域监管制度,推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公示制、代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举报投诉处理机制,推行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招标投标的监管。严格执行公共资源市场交易目录及操作规范,完善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严格执行经营性土地、工业用地和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规定,严肃处理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违纪违法行为。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强化政府采购监管。加强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健全和落实企业国有产权和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交易监管制度。加强对各地各部门深化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积极拓展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领域。

注重发挥行政监察机关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职能作用,坚决查处领导干部在维护社会稳定尤其是在维护藏区稳定中失职、渎职行为,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认真开展向民主党派通报反腐倡廉工作情况和邀请民主党派参加反腐败专项检查工作。做好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工作,充分发挥特邀监察员的监督作用,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以学习王瑛同志先进事迹为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监察机关和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加大对下一级监察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察干部培训力度,提高监察干部依法监察的能力和水平。

篇4:民政局依法行政综合监察材料

XXX,男,1955年11月出生,汉族,山东省高青县人,1970年1月参加工作,1999年从事纪检监察工作,2005年9月从事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至今。现任XXX地区纪委监察局行政效能监察中心主任。

一、善于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XXX同志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努力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纪委十七届二次会会精神,钻研反腐倡廉、机关作风建设、行政效能监察理论和政策。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正确对待手中权力,对事业充满激情、对工作充满热情,始终保持顽强拼搏、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展现了纪检监察干部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开拓创新,抒写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新篇章

该同志自2006年担任XXX地区纪委监察局行政效能监察中心主任以来,开创了XXX地区行政效能建设和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新局面。

一是狠抓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制度建设。2006年初XXX地区行政效能监察中心成立之时,在XXX同志的组织下,起草了《XXX地区关于改进行政机关作风和提高行政效能的暂行规定》,2006初XXXX地区行政效能监察中心成立之时,在XXX同志的组织下,起草了《XXX地区关于改进行政机关作风和

提高行政效能的暂行规定》,2006年5月由行署常务会议通过并印发。为了便于全面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先后制定了《行政效能监察中心主要职能》、《行政效能监察中心投诉受理流程图》、《行政效能监察中心办事承诺》、《行政效能监察中心投诉须知》等一批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方面的制度。随后相继指导地、县,市,相关单位不断完善了首问负责制度、一次性告知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在他的组织、带领下制定的一批行政效能建设和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制度,充实了XXX地区行政效能建设制度体系,引领了地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向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二是指导县,市,组建行政效能监察中心。XXX同志有着扎实的行政效能建设理论基础和独到的办案能力,日常工作中能够学以致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业务经验。地区行政效能监察中心成立之初,作为地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业务骨干,组建县,市,行政效能监察中心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XXX同志的肩上,他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连续作战精神,深入县,市,反复调研,先后指导8县1市成立行政效能监察中心。同时,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指导县,市、地直单位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开展。

三是认真受理群众投诉,严查行政效能投诉案件。据统计2006年、2007年,在他指导下地、县,市,行政效能监察中心共受理行政效能投诉381件,办结率100%,共解决群

众反映的问题316个涉及金额达到318.6万元。重点解决了地区原红旗坡农场学校、医院移交地方过程中在工资套改、工龄认定和毕业证书上存在弄虚作假、以权谋私的投诉,他参与调查后纠正了63人身份、工龄认定不准。

毕业证书弄虚作假的问题。他组织调查了对原地区实验林场一中教职工集体上访反映“个人取暖费”和“年终一次性奖金”等问题的投诉,经多方协调,责成XXX市政府补发了该市449名工作人员2005的个人取暖费277900元,责成地区实验林场补发了原该场111名工作人员2004的年终一次性奖金85480元。

三、清正廉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XXX同志深知作为有着33年党龄的纪检监察干部,要监督别人,首先要约束自己,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严于律己才能使人口服心服,才能站得住脚跟。几年来,他做到了三点,一是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一律不吃,二是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一律不去,三是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坚决不拿。在他的脑子里始终装着这三条戒律,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所以才安于清贫,淡薄名利,耐住寂寞,顶住诱惑。地区行政效能监察中心在他带领下,所有工作人员都做到了清正廉洁,洁身自好,秉公办案。

他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事业兢兢业业,勤勤

恳恳,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政治责任感。一是坚持原则、求真务实。办事情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从不说假话、空话,不颠倒黑白。二是雷厉风行、讲究工作效率。坚持“当天的事情当天办”、“马上办”。对领导交办的事情从不推诿,从不拖拉。三是团结同志、助人为乐。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很注重团结。他始终牢记“两个离不开”,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在工作中,他与少数民族 干部关系融洽,从来没有发生过争执。他团结同志,处处为别人着想,单位的同事都喜欢与他相处。

篇5:民政局依法行政综合监察材料

一、加强软件、硬件建设,增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保障性

行政效能监察是一项综合性、创新性的工作,需要在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软件、硬件方面给予充分保障。

一是建立和健全领导和工作机构,为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提供组织保障。XX年4月,省、市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交流会召开后,县委、县政府把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如何有效开展此项工作,并给予了组织、人力和物力的充分保证。一是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的行政效能监察工作领导小组,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领导小组;二是成立了县“行政效能监察投诉中心”,编制2名,专门调配一间办公室,安排8万元起动经费,配备了电脑等硬件设施。同时,各镇、县直各有关部门也相应成立行政效能监察机构,形成了全县由上而下的行政效能监察网络,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建立和完善行政效能监察各项制度,为规范和完善效能监察工作提供坚实基础。我县非常注重抓好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充分学习福建省、潮汕地区和深圳市等地的先进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县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实施方案》、《**县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暂行规定》和《**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三项制度,由县政府颁布执行,明确了机关效能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及工作范围、内容、措施和要求等,要求全县各镇、县直各单位从“完善办事制度,深化政务公开,强化内部管理,优化机关服务,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开展效能建设。同时,为保证日常工作正常开展,还制定《**县行政效能监察投诉中心工作规则》、《**县行政效能监察投诉登记表》、《**县行政效能监察转办函》等行政效能监察工作配套措施,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实现用制度管事管人,保证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

二、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增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广泛性

拓宽行政效能社会监督渠道,是开展行政效能监察的关键。通过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广大群众监督作用,解决干部群众对行政效能监察认识不深、投诉与受理机制不畅等问题。

一是广泛宣传,营造舆论氛围,为效能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们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作,多层次、多角度宣传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入开展行政效能建设的决定。XX年初,在**电视台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宣传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工作性质,公布投诉方式,受理范围,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监督。据统计,我们共制作标语27条,在电视台连续宣传1个多月,播放100多次,并印发《投诉指南》3000多份。同时开设《行政效能之窗》电视专题栏目,及时报道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动态,总结和推广各单位行政效能建设的经验做法,曝光典型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通过广泛宣传,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营造了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是拓宽投诉监督渠道,形成投诉举报快速受理办结机制,保证监督到位。通过公布举报热线电话、电子信箱,设立举报信箱等多种形式,受理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投诉。XX年以来,县行政效能监察投诉中心共受理投诉29件次,了结29件次。对4个单位作出改进工作作风的监察建议,对5名有关责任人给予诫勉教育,对2名有关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作出书面检讨。对于群众投诉的问题,做到快速受理、快速出击、快速查处,能现场解决的就地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规定时限办理完毕,形成“有诉必理,有理必果”的机制。如XX年6月,一外省群众反映县交警大队处理一宗交通事故半年没有结果,导致受伤者无法医治的问题。县投诉中心接到投诉后,马上对投诉件进行调查跟踪。通过多次找县交警大队负责人和办事人员调查了解,与当事人协调,仅一个星期,县交警大队就按有关规定对事故进行裁决,使该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由于严格依法办事、正确履行职责,对群众投诉的办理及时、准确、有效,为群众解决了难题,县行政效能监察投诉中心很快在群众中树立了公信力,在各部门各单位中形成了效能监察权威。

三是与“行风热线”、行风评议等纠风载体相结合,确保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实效。今年初,我们建立行政效能监察与“行风热线”节目的互动机制,把在“热线”节目中反映的政府机关办事效率、工作作风等问题,迅速交由行政效能投诉中心调处,并在“行风热线”节目中对调处情况进行反馈。此外,把行政效能监察与行风议、“万众评公务”活动结合起来,把机关效能建设纳入到民主评议活动中,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面对面评议,让人民群众和全社会来检验效能建设的效果,促进单位和部门主动研究措施,改进工作。如XX年3月,群众在节目中反映电信部门在没有通过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开通了固话彩铃并向用户收取每月5元的服务费,县纠风办与行政效能投诉中心迅速纠正电信部门的行为,要求其将多收每月5元服务费退回用户,并对所有开通固话彩铃的用户重新电话回访、确认消除影响,群众非常满意。

三、选准切入点,增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针对性

效能监察工作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工作,领域十分广阔,内容十分丰富,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选好切入点,突出重点,着力解决行政机关中阻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一是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展行政效能监察。行政效能监察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通过行政效能监察,深入推进行政审批、财政管理、干部人事等制度改革,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步伐。XX年,我们围绕《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开展行政效能监察专项检查,取消1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同时,积极适应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加大县投资服务中心建设力度,推行“窗口式”办事制度,要求25个行政单位46项审批事项统一在中心办理,在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收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推进政府审批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

二是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工作部署开展效能监察。我们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抓住影响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去年,围绕县委的 “外资民资富县”的战略开展行政效能监察,把16个乡镇分管工业领导、企业办主任以及80家各种类型的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定为工作联络对象,建立与企业双向互动联络机制,不定期召开座谈会,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听取企业意见,及时了解、解决各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阻、梗、塞”问题,全面提升我县的行政服务水平和行政审批效率。如通过与企业的互动联络机制,了解了部分企业对环保、建设、规划、国土、气象等部门项目勘察不“协调”,国土局的土地测绘费、规划局的两证收费不明确等问题,县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及时向县政府进行反馈,并协调有关部门进行了调处。

四、加大追究的力度,增强行政效能监察检查和责任工作的严肃性

责任追究是保证效能监察工作不断深入、并取得实际成效的关键环节,也是保证各单位正确、及时、高效实施管理,防止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发生的重要基础。

一是加强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责任追究,是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不可缺少的手段。我们对监察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及时通过《监察建议书》、《整改通知书》等形式向被监察单位指出,促使问题及时解决;对工作责任心不强、办事拖拉、推诿塞责、失时误事等各种影响效率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对经批评教育不思悔改的,根据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对情节特别严重,造成违法的,还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决不手软。XX年7月开展窗口部门的效能建设专项检查,对公安、建设、外管、龙溪镇府等单位存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窗口授权不充分、行政许可程序不严格、收费不规范等问题,共提出12条整改意见,并采取了纪委常委与有关单位一把手约谈、发出《监察建议书》等方式予以整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是严肃处理典型案例,促进效能监察成果的提高。实践证明,只有集中力量,狠抓典型,才能在广大公务员中起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教育作用,才能凸显工作力度和工作效果,增强效能监察工作的威慑力,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年多来,对受理的行政过错和行政效能行为投诉,我们除以督办、转交有关部门办理等方式进行处理外,还从中筛选一些有代表性的投诉,由投诉中心直接办理。在追究过错责任的同时,我们还在抓整改上下功夫,深入研究分析引发行政过错和行政效能的深层次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建议,帮助有关部门抓好整改,堵塞漏洞,力争查处一宗案件,解决一类问题。如今年3月,对县环保局存在违规越权审批的行政乱作为和对企业排污、年审、生产规模、限期治理工作不力等行政不作为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对相关责任人赖某等7人作出党内撤职、行政降级、记大过等处分。通过查处环保局的问题,严肃追究行政机关存在的行政乱作为和不作为行为,促使全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意识有明显增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得到有效纠正。

上一篇:大班世界水日教案下一篇:高血压中医保健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