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品牌设计标准

2024-05-25

文化品牌设计标准(共15篇)

篇1:文化品牌设计标准

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指南国家标准1 国家标准《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指南》核心内容为商业企业品牌评价指标和分值,满分为1000分,共分为能力、品质、声誉、企业文化、影响等5个一级指标,以及品牌规划、品牌管理、保障机制、企业品质、商品质量、服务质量、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品牌忠诚度、社会责任、诚信、精神信念、宣传推广、顾客感知、业界交流、行业影响、社会影响等17个二级指标。评价结果的等级有四级,依次为:950分以上,五星品牌;900分以上,四星品牌;800分以上,三星品牌;700分以上,二星品牌。

颁布与实施日期 《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指南》国家标准于2011年12月31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颁布,于2012年2月1日实施。

主要内容 起草单位

该标准起草单位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北京五洲创意营销策划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中国质量协会、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五粮液股份公司、广州中标联检验认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四川沱牌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美的精品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城乡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殿友谊商城、恺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浙江金洲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梦金园珠宝首饰有限公司组成。

篇2:文化品牌设计标准

一、选题是否新颖,文字表述是否恰当,范围是否适中。

二、封面模板填写及整个开题报告行距、空格调整等是否规范,排版整体是否美

观大方。

三、目的与意义阐述是否清晰,是否能够反映出该选题研究的价值及重点。

四、文献综述中的文献是否不少于15篇(本),是否清楚交代了文献的作者、篇

名(书名)基础上比较简练的阐述出来,而不是大段的粘贴和抄袭;是否能够对文献做大体分类进行阐述;结语(即最后一段)是否能总结前述文献,并适当提出前述文献研究的薄弱或不足之处。(说明:以前有部分学生文献综述部分基本上是无出处的一般性资料堆砌,或者写成作者个人对选题的感悟,这种写法依据规范的学术研究路数,都是不合格的。)

五、选题研究内容与上述“文献研究薄弱与不足之处”是否具有一定的联系,文

章结构设计是否完整,各级标题之间逻辑是否严密,是否具有撰写的可行性。

六、选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是否具有针对性,主要问题与上述文章结构

设计中的重点部分是否直接相关。

七、研究与写作计划是否符合实际安排要求(说明:各专业各类型已提供了可复

制的模板)。

八、参考文献中的作者、篇目是否与前述文献综述中文献的作者、篇目对应,(说

明:如前述文献数量不够15篇(部),参考文献中文献则等于或多于15篇(部),可视为严重问题);参考文献是否按照以下格式填写,即序号、作者、篇目(书名)、期刊(出版社)、出版时间、出版页码,具体范例为:

[1]卢晓云.电视自制剧战略解析[J].传媒观察.2009,(9):46-47

九、学生是否能在3—5分钟左右比较清晰阐述开题报告总体情况,是否比较清

晰的回答答辩小组成员提出的有关问题。

文化与传媒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

篇3:文化品牌设计标准

1 文化元素与景观应用的基本原则

1.1 坚持以人为本

应当注意的是, 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服务, 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 在将文化元素与景观应用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最终目的。坚持以人为本为原则的同时, 做到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让水利工程能解决我国水资源匮乏的问题。而水利工程的设计也要考虑到建筑工程与环境之间的和谐, 在不影响周围生态环境的前提条件下, 促进人文精神的发展。

1.2 坚持水资源长期高效利用

水利工程的最根本原则是对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提高其使用效率, 但是这一原则应当要满足在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 在将生态景观和文化元素融入当中的根本目的也在于满足水利工程的人文精神建设需求, 满足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度。虽然在基本设计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 但是从长期的发展来看, 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和实用性仍旧是最主要的内容。在对现代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 将高质量的水利工程作为基础, 在满足基本使用要求的前提下, 对水利工程的人文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坚持水资源的长期高效利用也是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1.3 坚持水利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

质量问题是我国建筑行业最为敏感的一个话题, 近几年来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屡见不鲜, 不仅给社会各阶层人士带来了生命和财产损失, 也使得相关建筑行业的信誉一落千丈。质量问题更是水利工程的重中之重。如果其基本质量没有得到保障, 那么出现问题时对于水利工程周围的农业、制造业等都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因此水利工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另一方面, 水利工程在将生态景观和文化元素应用到其中时, 应当考虑到其经济性, 如果相关文化建设的方案会给建筑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那会让其得不偿失。因此, 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应当考虑到其安全性与经济性。

2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中景观与文化元素的应用分析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在上个世纪末就提出的口号, 而生态景观和文化元素的应用正好与这一口号遥相呼应。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应当符合当代的时代需求, 将更加科学、合理的理念应用到其设计中, 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 让整个水利工程的运转做到有条不紊, 并且将水利工程的实用性最大化的同时, 使其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2.1 水利工程周围绿化和景观设计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周围水资源的生态环境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将景观与文化元素应用到其中时, 应当考虑到其整体性, 避免由此造成其他的生态问题。水利工程的建设工程完成后, 应当对水资源附近的河滩、以及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的低段进行规划整治。水利工程的周围绿化和景观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让对当地的居民和工作人员具有更加舒适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的添加和文化元素的应用要综合考虑到水资源周围的生态环境改变, 此方面可以采用涵养水源的景观, 避免因为水利工程的修建造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这也是提高水利工程安全性和持久性的另一途径。除此之外, 对于一些特殊的位置, 例如会产生废水的地点, 采用能够净化水质的植被, 在构成生态景观建设的同时, 维护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2.2 水利工程的生态景观现代化治理

水利工程对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在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城市人口较为密集并且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高, 这就造成了水资源供应和排放的困难, 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对于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当考虑到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对生态景观水利工程的治理方面应当出台严格的规章制度, 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时, 应当让水利工程与自然相结合, 让水利工程能够通过自我修复, 彰显水利工程的舒展化、现代化。因此在水里工程的生态景观应用时应当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自然的蓄水池, 让河道的断面更加自然, 类型更加丰富。在现代水利工程生态景观和文化元素的应用过程中, 可以合理的利用河流空间, 在此基础上建设满足人们休闲、亲水需求的建筑, 让其实现生态化, 因地制宜, 选择更为适合的护岸材料。

2.3 水利工程的管理

水利工程的管理力度增大有利于其运转效率的提高, 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评价一个水利工程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水利工程的生态景观治理方面, 更是对水资源的利用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水资源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加大其管理力度具有重要意义。水利工程的运转效率制约着当地的建设与发展, 而增大其管理力度不仅保障了我国城市建设的宏观目标能够得以实施, 还能为其在生态景观与文化元素的应用提供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因为水利工程的现代化治理必然会对生态景观的建设与文化元素的融入做出明确的要求, 让现代化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景观与文化元素应用达到预期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中景观与文化元素的应用最终目的是提高其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此基础上, 让水利工程的建设更具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但是在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 在保障水利工程质量问题的前提下,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让人们具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摘要:水利工程的修建通常需要执行严格的标准, 应用标准来调配地表水和地下水, 从而达到兴利除害的目的。在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中, 将生态景观与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水利工程修建的过程之中一个热点, 设计人员应该遵循相关标准, 在实现设计理念创新的基础上, 通过对水利工程修建的全面统筹, 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理念。

关键词:水利工程,景观,文化元素,应用

参考文献

[1]魏莉莉.浅谈生态景观和文化元素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构成关系[J].城市建筑, 2016 (11)

篇4:文化地产的定义和标准

什么是文化地产?文化地产是近年来一个时常被人们提及但又实际上诠释不足的概念。

地产,除了我们能看见的一切——钢筋、水泥、高度、体量、造型、颜色等物质的东西外,还充满着符号、表情、印象、感觉等精神内涵。剔除物化的外表,地产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因为人们买的已经不仅仅是一处住所,而是对一种生活品位和格调的追求。当人们对居住和生活的要求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从产品价值上升到文化价值,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时,地产中的文化含量成为人们追求的终极意义。当一所房子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而且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时,地产就变成了我们所说的文化地产。由此可见,文化地产正是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必然结果。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文化地产:

文化地产是以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房地产开发模式,是用文化引领规划、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营销体系、物业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房地产传统开发模式是以“建筑”为核心,文化和概念仅作为营销手段;而文化地产是以“文化和生活方式、居住理想”为核心,用文化提升固化建筑价值,把“死建筑”变成“活建筑”;传统地产卖的是房子,文化地产卖的是生活。

美国著名建筑学家佩夫斯纳曾经说过,房地产并不是土地、材料和功能的市场,而是时代、文化和精神变革的产物,楼盘并不是钢筋加水泥,它产生于它所要求的文化和精神,一个楼盘只有注入了文化内涵,才能增加它的价值,产品本身就像是流行歌曲,很容易过时,只有附加在楼盘上面的文化,才能持之以恒。

曾经有人说过,地产市场缺的不是豪宅,而是名宅。名宅与豪宅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文化内涵,名宅之所以成为名宅,就是因为具有名人效应和文化沉淀,一个楼盘只有具有相应的文化,才能感召一定的目标群体,只有具有精神魅力的文化地产,价值才更有指向性,也更有冲击力。

文化地产的标准

什么样的地产才能称得上文化地产?在探讨文化地产的标准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厘清一下文化地产这个概念。

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地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凡具有文化内涵或者以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所有形态的地产。而此前还有一个狭义的概念,即有人把商业地产中的一种模式或产业地产中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称为文化地产,在这种狭义的概念里,文化只不过是地产的一个主题。狭义的文化地产是众多地产形态中的一种类型,而广义的文化地产是所有地产形态发展的一个阶段。我们这里探讨的显然是广义上的文化地产的标准。

文化地产的标准之一:文化不再是营销的概念和手段,而是建筑精神和价值的核心。房地产是消费者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在产品中提炼出其独有的价值文化,然后用它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从而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项目无论在营销上,还是在建筑风格、售后服务上都引入了文化的概念,使楼盘具有了一种文化内涵和价值倾向,尤其是具有明显个性特征的主题文化楼盘的出现,更加使楼盘通过文化的培育,倡导了自己的生活模式和生活氛围。对文化和品味的倡导,使业主不仅仅购买到楼盘本身,而且也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而这也造就了不同项目的差异性,文化软实力成为楼盘在竞争中突现自己、争取眼球的核心价值。

文化地产的标准之二:建筑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是共生关系,而非从属关系。文化软实力成为提升建筑价值的核心。地产商为什么要做文化地产?今天人们买房,已经不仅仅是在进行物质消费,也是进行精神消费。消费者不仅要寻找一个物质的寓所,同时也在寻找一个精神的寓所。现在,建筑质量、户型、设计等硬实力方面的精益求精已经不能成为消费者接受产品的理由,仅仅是不让他们找到拒绝的理由。而文化软实力才是价值的体现,文化使冷冰冰的建筑拥有了灵魂,具有了价值倾向、生活方式倡导、个性特征,成为一个具备“思想”的房子,当然这种思想是开发商的开发思想和开发理念的映射,而当这种思想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之后,他便具有了巨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文化地产的标准之三:用文化软实力统合房地产核心价值体系,用文化引领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营销体系、物业服务……的全过程。文化地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开发商需要把文化理念结合自身楼盘特点的个性定位,反映在各自项目的具体细节中。把项目的主题文化融入到平时的建筑细节与生活环境中,把项目的主题思想与建筑风格全部提炼至项目建筑与文化概念中,最后还要把这种思想和理念贯彻到营销体系,甚至落实在物业服务等情感体验中。

篇5:企业文化检查标准

标语:不符合正邦当前形式的要覆盖,并重新书写新的内容。旗子:破旧的要予以更换。

道路:明显的破损要修补好;绿化区域的护栏损坏的要进行修理;枯

死的花草要补栽。

二、宣传栏

破旧的要修补好;玻璃破损的要更换,缺少的要配齐;;内容至少每半 个月要更新一次。

三、办公室

正面:正邦标志

后面:标语:把小公司做成大公司,把大公司做成大家的公司 侧面:生产或营销进度曲线图

四、标语

把小公司做成大公司,把大公司做成大家的公司

今天我为正邦而奋斗,明天正邦因我而精彩

以人为本以正兴邦

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正邦的旗帜插上事业的顶峰

开创正邦集团生产经营工作的新局面

以提高效益为基础,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思想抓创新、工作抓重点、行动抓落实

推行规范化作业运作,严格控制责任真空和经营风险

强化正邦团队文化、突出关健人才的作用

篇6:廉政文化进机关标准

廉政文化进机关要以“廉洁奉公、艰苦奋斗”为主题,同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机关相结合,培养廉洁、高效、为民、务实的机关作风。

(1)设立廉政文化景观。利用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广告牌、走廊、大厅等设施和场地,开展廉政文化宣传;在办公场所内悬挂廉政公益广告、书画、摄影等作品;在办公桌摆放的桌签、公示牌或电脑显示屏上,印制、播放廉政格言警句等。

(2)设立廉政文化活动室。利用机关内部的阅览室或文体活动室,配备廉政文化电教和娱乐设施,提供廉政书刊、影视、歌曲、电教片等,机关工作人员定期开展活动。

(3)开展廉政文化专栏。利用机关外网或内部局域网、内部期刊杂志等,开辟“廉政文化专栏”,上载廉政文化方面的学习宣传资料,开设廉政文化互动交流平台,加强对反腐倡廉热点问题的引导。

(4)设立党务政务公开栏。公开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定期公布群众关心的党务、政务,自觉接受单位职工和社会群众的监督,营造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

(5)开展经常性教育活动。每年相对集中一段时间,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经常性教育。

篇7:安全文化的标准定义

毛海峰教授在起草我国安全生产标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时,对企业安全文化给出了一个较为简洁的定义,即“被企业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

此定义将企业安全文化描述为一种“统一体”,其含义与“整体”、“综合产物”、“总和”等说法相类似,都有“全部在内”的意思,但“统一体”比其他说法更强调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相互一致的关系,而不是简单地组合在一起。例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必然会有与其相关的“态度”出现,这种关系具有统一性。此外,这种“统一体”的表述也是中性的,并不含有好或坏、优或劣等的意思。

该定义还明确给出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即“安全价值观”、“安全态度”、“安全道德”和“安全行为规范”。这四个部分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经过深入研究、反复探讨,在国内外众多说法中筛选、总结出来的,以最精炼的形式对“什么是企业安全文化”进行了概括反映,它们构成了存在于人的精神层面的一个统一体。

安全价值观——对安全问题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简单地说,就是在人的内心中怎样回答“安全对我重要吗?”这一问题。

安全态度——在安全价值观的“指挥”下,人对各种安全问题所产生的内在反应倾向。简单地说,就是“我对安全问题关注吗?积极吗?”

安全道德——在涉及他人安全利益时,衡量人的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简单地说,就是“我对他人的安全有内在的责任感吗?”

安全行为规范——为保障安全和健康,一个人应该具有的行为举止要求和标准。简单地说,就是“我面对安全问题应该如何采取行动?”

篇8:文化品牌设计标准

一、窗口标准化、品牌化与文化建设的内涵具有一致性

检验检疫窗口是各级检验检疫公开办理报检/申报、计费、收费、签发证单、咨询、行政审批等业务的场所。检验检疫窗口标准化、品牌化是这些场所进一步规范和良好形象的展现。检验检疫各级窗口面向广大进出口企业, 点多面广, 需要统一的规范与服务, 更要打出自己的品牌。

文化是一系列习俗、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起着规范、导向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检验检疫文化是一种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之内形成的组织文化, 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 检验检疫文化是检验检疫的灵魂, 是推动检验检疫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

各级检验检疫部门在推动窗口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 打造标准化的窗口和服务化的品牌, 是检验检疫规范化的一种体现, 并被检验检疫人共同认可的一种活动。检验检疫部门通过实施窗口与文化战略, 充分发挥检验检疫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对内形成巨大的感召力和强大的凝聚力, 形成检验检疫发展和前时巨大的推动力, 对外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提高社会和市场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改善检验检疫生存和发展的市场环境, 促进各项检验检疫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文化建设是载体, 窗口标准化、品牌化是基础

检验检疫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 是检验检疫机关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一套具有检验检检疫行业特色、时代特征能代表检验检疫广大职工的基本信念、价值取向、管理理念、共同追求等的精神总和。在检验检疫文化建设中, 苏州检验检疫部门坚持以学习、教育为核心, 以举办各种活动为载体, 力争通过丰富多彩活动的开展, 着力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参与意识, 并使这种文化渗透到每名干部的思想中, 体现在对外的形象和干工作的劲头上, 从而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加强凝聚力, 彰显检验检疫责任, 探索检验检疫模式改革, 把住产品质量关, 加快建设“三区三城”。

检验检疫窗口建设既包括硬件, 也包括软件, 双重要达到标准化的要求。从窗口基础设施到窗口服务, 配备统一的办公设施, 打造宽敞、便捷的报检环境, 制定完善的管理规定。这些方面是窗口建设的一部分内容, 是实现标准化, 品牌化建设的基础, 是贯彻上级方针、政策, 实现科学管理的举措, 也是检验检疫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检验检验检疫的工作任务要靠全体检验检疫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 检验检疫人员的价值观、道德观、工作观不能统一, 那么检验检疫窗口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只能是一句口号, 一种形式。

通过窗口的标准化建设, 打造检验检疫独特的服务品牌, 塑造检验检疫窗口优质、高效、有序的行业形象, 进一步培育文明、诚信、廉洁的道德风尚, 引领规范、阳光、透明的窗口服务潮流是推行检验检疫窗口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在建设这些基础的同时, 与检验检疫文化建设有效结合起来, 借助文化建设这个平台, 苏州检验检疫部门从“精鉴明察, 修为民, 风规自远, 敬业至诚”的精神, 到“国检”护航, 到“国检”引航, 到“五区强局, 五星争辉”, 打造服务品牌, 意义更深远, 更具有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

三、建设一流窗口、品牌, 打造一流检验检疫文化

开展检验检疫窗口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是促进检验检疫工作模式改进、工作方法优化、检验检疫机关活力增强, 提高检验检疫机关工作效能重要途径, 对检验检疫文化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窗口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使检验检疫窗口环境精美、设施精良、队伍精干、技能精湛、服务精致、管理精细, 使检验检疫人员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工作质量显著提升, 服务行为和工作程序完善规范, 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事件处置能力显著提升, 工作效能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造就一支文明、规范、精干、高效、廉洁的检验检疫队伍。加强窗口标准化建设:一要加大投入, 完善窗口基础设施建设。二要优化布局, 配备便民服务设施。三要注重仪表, 提升窗口人员形象。四要完善报检流程, 加快报检效率。五要加强培训, 提高人员业务素质。

检验检疫的文化建设是检验检疫人员对做什么对社会有利、对检验检疫有利, 也是检验检疫特有的判断价值的规范性见解。在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实施指挥与控制的过程中, 文化建设核心为发展规定了基本方向和行动指南, 解决了干什么问题、朝什么方向努力及干好干坏的标准问题;另一方面, 社会需要检验检疫这样做, 将社会管理功能强化, 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是衡量检验检疫工作得失或成败的标尺, 而窗口文化建设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民意。这有这样才能树立检验检疫良好社会形象, 形成社会的良好口碑。建设好检验检疫文化有利于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有利于提高检验检疫队伍的整体素质, 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 有利于增强检验检疫的创新能力。

篇9:幸福是检验文化的惟一标准

建行山东省分行“真实”的企业文化到底怎样呢?为了避免“隔山打牛”般的虚妄,我发挥了作为山东人的长处,给我所认识的几位建行系统的朋友打了一圈电话,力图从文化的“田野”中找到“原始”的感觉。下面是几位朋友的回复:

建设银行总行企业文化管理部门的一位领导:建行山东省分行文化建设与管理在系统内名列前茅,可作为成功案例研究。

一位在建行山东省分行工作过、目前做企业高管的朋友:建行山东省分行的人和我们那时候不太一样,他们年轻、精通专业、有经营头脑。

建行山东省分行某机关的一位管理者:我个人比较认同建行的文化,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有干劲,主动性较强,内部活力较强。

在基层支行工作的一位员工:近几年员工的团队合作与营销竞争意识提高了,基层的工作压力也在加大。只是,建行的经营理念经常变化,比如风险管理改革。银行的绩效考核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很多员工虽然十分努力,但收入与付出不太成比例,挫伤了我们的积极性。大部分员工并没有明显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这不利于建设银行长期持续稳定发展。

因为有一些企业调研的经验,所以得到这样一些看似矛盾的材料并不为怪。毋庸置疑,作为一家传统的国有企业,近年来建行山东省分行在经营管理和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服务文化建设尤有独到之处,这是十分值得嘉许的。那么,在此之后,建行山东省分行的文化如何实现“升级”?我认为恐怕需要在持续提升顾客满意度的同时,持续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因为我们可以在现实中发现许多外部服务光鲜、内部怨声载道的企业!

文化这种东西,归根结蒂,无一不和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实践相关。文化最终要通过工作实践化和生活化的过程来体现。文化的核心标准,就是人们在组织文化中生活的“图式”与“样法”,其最终的结果,就是看他们从该文化中活得怎样?得到了什么?

比如有一泓水,看待水质的好坏,要看看这水是否能喝,是否能养鱼,鱼们在水里是否健康成长。要在实践的过程中看,要整体地看,而不是局部地看,比如,所有人都能喝这水?还是只供少数人喝?所有的鱼都能活,还是只有少数鱼能活?等等。这就是我认为的“众生幸福是检验文化的惟一标准”的原因。

人们往往十分注重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大谈价值观和精神。好不好?自然好!但是如果企业不能够在物质和精神上让员工有“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感觉,你的文化就永远是没有出路的。因此,从生活的现实而不是从思想的说教和外部的宣传上来建设文化,永远是核心的方向。一种文化的好与不好,关键不是看你提出了怎样的价值,而是看受这种文化约束的芸芸众生,他们的日子过得怎样。

所以,正为团队品牌发愁的大观园支行,是否可以考虑在“做一个幸福的人”方面实现“观念领先”?因为幸福是复合的、深层的,也是能够超越一般经营管理理念的。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篇10:文化品牌设计标准

标准文化即制度文化,由行为规则组成,以引导规范行为为核心,是国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惠民县国税局以深化“标准文化”为抓手,采取多项有效措施,突出亮点、以点带面,努力打造国税文化精品工程,助推国税文化建设。

一是完善税务人员培训制度,创新教育培训模式,以“不让一名干部掉队”为目标,以工作需要和干部需求为导向,开展“三三制”教育培训,践行“博学多思,学以致用”的理念,解决以往干部培训“一刀切,效果差”的问题。

二是创新绩效考评方式,采用综合积分考核,细化“五项积分”,变抽象评价为具体评价,激发干部工作的活力,为公正、平等、和谐的人才竞争机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是实施督导评议,强化过程控制,建立《督导评议办法》,努力打造强执行力机关。从事项发起到会议督导到实地督导再到反馈回复,形成完整的链条,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和沟通,推动办事高效、责任明确,运转协调规范的管理机制的形成。

篇11:班级文化墙评分标准表

1.内容:(3分)

要求:积极向上,主题鲜明,内容充实。

2.版面布局:(2分)

要求:设计合理,编排得当;墙面整洁,视觉效果好。各版块内容穿插变化,生动活泼。

3.主题:(3分)

要求:主题鲜明,体现本班的精神风貌。

4.色彩搭配:(1分)

要求:色彩清新,颜色搭配合理,不要过于花哨。

5.创意:(1分)

篇12:企业文化建设考核标准

集团公司安全文化建塑考核内容及标准(表一)

集团公司安全文化建塑考核内容及标准(表五)

集团公司安全文化建塑考核内容及标准(表六)

篇13:同步创新的标准化文化

从一言一行做起, 让标准成为习惯, 不仅让标准说在口上, 落在行动上, 更要实现标准在心中。

这是软实力的力量。

王磊:

质量宣誓就是我们的一大亮点。

“向不良习惯说不!”

软实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时光回溯到十年前。

2005年, 高速动车组项目全面实施。一场对国际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攻坚战在企业拉开序幕。这将是成就“南车四方”领跑发展的关键之战, 也促进“南车四方”优秀制造文化的建设和形成。公司领导班子敏锐认识到, 与高端、先进技术配套的必须是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新的习惯。

于是, 在精心打造技术、管理、装备等硬件建设的同时, 一场软实力再造的攻坚战同时展开。与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同步推进的, 还有“南车四方”的标准化软实力打造, 也就是标准化文化的养成和提升。

技术好改造, 思想不好改造。这场攻坚战实质上是攻心战, 其主题是制造文化, 核心点是质量、精益和标准。这场攻坚战贯穿高速动车组等项目整个过程。

“向不良习惯说不!”他们说。“南车四方”组织开展了“向不良习惯说不”全员主题大讨论等系列文化活动, 以此为推手, 用标准化改进工作习惯, 促进各个环节的更新改造。 (员工话语照片)

公司推行“先僵化、后固化、再优化”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路径, 从员工行为规范入手抓质量源头, 通过拍摄样板片、案例警示教育等方式引导员工规范作业;以“200公里项目回头看”、“质量优先保安全”、“工作责任心与质量”、“今天你零缺陷了吗?”等为题组织策划大规模的舆论宣传, 发动员工谈体会、提建议, 强化全员对质量理念的认知。

经过多重的文化洗礼, “质量”“精益”“标准”成为员工自我监督、自主管理和相互促进的特质, 进一步助推了“人人都是质量大师”“差一点都不行”职业素养的形成。

为了实现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的全面融合, 多年来, “南车四方”的文化构建始终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引领发展, 通过多重的行为规范建设和过程实践活动促进与生产经营、管理提升的全面融合, 实现看得见、摸得着、增效益的良好局面。

王磊说:“质量宣誓就是我们的一大亮点。”

他介绍, 新员工入职的第一课就是质量宣誓, 生产班组必须要班前班后站队喊话。另外, 办公室实施5S管理、制造现场实现节拍式生产和看板管理等。举个例子, 在“南车四方”制造现场, 每个工序都有一块展板, 上面列出相关工作标准、规范, 并配以图示, 对在监督检查中出现的结果, 也形成图片资料贴在板上, 供员工随时可看, 实现标准化管理不掉线, 标准化工作常提醒。可以说, 在每一次技术改进、结构调整、资源整合、流程再造的关键时期, 企业文化都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他们说。“南车四方”建立了“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职业标准。他们深知:不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安全生产, 不论是技术超越还是创造奇迹, 都要求他们在第一次推进各项工作时, 就以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把事情做好。只有他们每一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才能确保下一步工作的顺利推进, 才不会因返工而带来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 才能最终实现中国南车在世界的快速腾飞。

精益制造

在“南车四方”网站主页上有一个栏目叫“制造优势”。而在这个栏目下只有两个内容, 一个是中国高速列车产业化基地, 一个就是精益制造。这里详细解释了公司精益制造的始末。公司精益生产工作以中国南车为统领, 以质量、效率和效益为导向, 以建立具有四方股份特色的精益生产管理模式为目标, 根据“统一领导, 总体策划, 系统推进, 稳步实施”的基本原则, 按树立标杆、分线推进, 全面拓展、持续改善的总体思路, 从2008年底开始, 先后在动车组生产线、地铁生产线、动车组检修生产线全面推行节拍拉动式生产, 探索建设精益供应链, 实践运用精益生产的工具、方法, 将精益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 培养员工运用精益思想解决生产运营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断提升精益管理水平。经过近4年的精益生产工作, 在质量、效率、效益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动车组生产线在人员增加60%的情况下, 生产能力提高100%;工序在制品数量总体平均下降25%;原材料等标准物耗每年降低1%以上;通过改善提案活动, 节约可计算经济成本约6, 000余万元。”

在“南车四方”的质量文化观念里, “精益”是一大重点。为了建立先进的管理模式, 近年来, 公司引入了精益生产等现代理念, 公司党委同时从企业文化入手, 同步实施员工行为塑造工程, 以此促进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的跨越。此举不仅有效推动了企业先进制造流程、作业模式的改善和员工行为文化的培育, 更深入探索了企业文化契合企业战略、促进企业管理、创造现实效益的有效途径, 同时极大增强了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

营造了全员改善的文化氛围全员参与、持续改善

产品质量和公司效益稳中有升节约成本、减少浪费、防错管理

持续提升了公司的生产效率提高效率、满足客户需求

基础管理进一步提升班组建设与自主管理

“近年来, 在公司质量文化系列活动里, 我们推行的精益文化全员改善提案活动深入人心。”梁建英指出。仅2011年, 企业员工的改善提案就达万余项, 创造可计算的经济效益近4, 000万元。

“追求卓越、诚信四方”

为了建设具有行业的特色和广大员工普遍认同的文化, 他们始终坚持“从员工中来, 到员工中去”“自己的文化自己做”的企业文化建设路径, 企业的每一条文化理念均源于员工智慧、提炼于集体讨论、确定于大众公示、弘扬于实际践行。

遵循这个思路, 公司发动员工追溯发展历程, 挖掘员工与产品、与企业、与事业的共鸣点, 通过大讨论、座谈、问卷调查等多层次的研讨, 明确了企业的愿景、使命, 确立起“质量、创新、责任”的核心价值观和“追求卓越、诚信四方”的企业精神, 形成了企业的理念体系。

以理念体系为核心, 结合制度层、物质层建设, 搭建起了具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特点的企业文化体系。

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作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 “南车四方”对质量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质量优先是所有工作最基本的遵循。”他们说。公司坚持“质量优先”的经营战略, 将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围绕“人”和“流程”两大重点, 深入建设质量优先、安全可靠的质量文化, 下大力气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完善质量管控机制, 建立员工与质量的利益共同体。

为了加快高速动车组关键技术创新, 公司建立了“产学研用”的开放式创新模式, 在国家科技部的倡导下, 联合国内大学院所成立了中国高速列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并成为行业内唯一同时拥有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高速动车组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的企业。为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激发广大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 公司紧紧抓住重大事件开展庆典、纪念活动, 近年来, 先后组织了棘洪滩建厂2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建国60周年、企业建厂110周年、公司创立10周年等重大文化活动, 以及多次的大提速成果宣传教育活动。

“远远一看穿浅色衣服的、列队走路的、努力认真干活的, 就一定是‘南车四方’的员工。”这是高铁时代各级领导和广大客户对公司标准化售后服务队伍的评价, 也是他们致力BI (行为识别) 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 (员工照片)

标准化文化, 在“南车四方”已无处不在。文化力促进竞争力, 软实力促进执行力。在特色、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 得益于广大员工孜孜不倦、百折不挠的努力。

如今, “南车四方”这座青岛市最早的百年老企业已焕发出勃勃生机和崭新的活力。“南车四方”已成功实现从生产传统机车车辆产品向研发制造高速动车组和城市地铁车辆等高端产品的战略转型, 成为国内高速动车组上线运营数量最多、制造品种最全、安全运营里程最长的企业。

篇14:“世界”标准、文化自信与中国梦

其实,自新时期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学艺术“与世界接轨”、“融入世界”成为一种普遍性冲动,并逐渐发展为主流话语形态。由此,遵照“世界”文学或艺术的标准进行创作,成为众多作家、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三十多年来,随着“普世价值观”的大行其道,在很多人眼中,以美欧为代表的“世界”标准成了“先进”文化的象征,俨然成了判定中国文学艺术的最高价值标准。

于是就有了文学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当诺贝尔文学奖被塑造成世界文学的标杆之后,中国作家心驰神往、孜孜以求,竭力在创作中表现所谓的普遍人性和普世价值。终于莫言获奖了,中国有了“世界文学”。尽管莫言获奖有诸多理由,但至少有一点不容忽视,他的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正好成功迎合了西方主流价值观中关于中国的怪异想象。

于是就有了美术的“当代艺术浪潮”。稍有美术史知识的人都会发现,那种美国式的艺术观念和手法如今充斥在“双年展”、“798”和高等美术院校。肤浅的政治批判,失神的观念“颠覆”,无聊的技术“实验”,赢得了西方的一片叫好,“国际性艺术家”在中国不断诞生。

于是就有了电影的“奥斯卡情结”。这些年来,以奥斯卡奖、金棕榈奖、金熊奖、金狮奖等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电影价值观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电影创作。“蒙昧落后的奇观展览”、“反主流的出位批判”,甚至不惜虚构、篡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似乎唯有如此才能满足洋评委的“窥视欲”或者“想象”。终于,产生了像《金陵十三钗》这样不伦不类的“大片”。

……

当一些文学艺术家满脑子思考着全球化、“普世价值”、“先进”文化,视本民族文学文艺为“保守”“落后”的“传统”而弃之如敝履,奋不顾身扑向“世界”的时候,作为读者或观众的我们,却产生了越来越深的疑惑:他们描写或展示的是我们的生活吗?是我们的历史吗?是我们的心灵世界吗?是我们的梦想吗?一些文学艺术作品的观念、精神乃至思维、语言、趣味,都深深地烙上了“美化”、“欧化”的印记。似乎我们生活的目标只在于“被看”,存在的全部意义要由别人来定义和评判。这是何等荒唐和悲哀啊!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呢?至少有两点是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一是历史的惯性作用。近代以来,由于饱受列强侵略,中国深感自己落后于世界,开始大规模引进西方思想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进步论”发展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凡是“新的”就是“好的”,凡是“西方的”就是进步的,凡是“传统的”就是落后的。这种判断发展成为思想定见之后,就逐渐植入了中国人的观念。冷静反观上个世纪的文化发展历程,我们会痛苦地发现,中国在一个多世纪中一直处于自我否定的尴尬状态,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在相當长的时期内并不是自己的主流文化,二十世纪上半叶发挥重要影响的是欧洲文化、美国文化,五六十年代发挥重要影响的是苏联文化,改革开放之后发生重要影响的又是欧洲文化、美国文化。在这个不算短暂的历史进程之中,不少国人的文化自卑自贱心态在某种程度上已发展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到了21世纪,更加广泛、深入和剧烈的文化冲击加剧了这种焦虑感和自卑感,使得一部分文学艺术家彻底丧失自信,无力彰显自己鲜明的族群文化身份,在“世界”图景中迷失了自我,唯有向“世界”/西方寻找前路。

再一个是全球化的推波助澜。自从美、欧主导的全球化策略启动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西方国家将自己的主流价值观精心编码于文化产品之中,在经济的强势推动之下全面侵染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意识形态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此相伴随的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主权逐步旁落,不知不觉中丧失了主体价值判断和自我思维范式。有学者指出,全球化在本质上乃是西方新一轮兵不血刃的殖民主义,在文化领域尤甚。尽管中国欲以主动的姿态加入全球化,但我们其实很难摆脱被编码在强大的西方文化语境之中,难保不迷失于由西方“话语霸权”构成的意义“丛林”之中。更何况,还有一些人由于利益驱使而刻意迎合、为虎作伥,甘于“自我殖民”。由是,某些文学艺术家的唯“世界”/西方而马首是瞻就可以理解了。

我们都知道,中国梦不仅是一种政治诉求,更是一种精神诉求。中国梦的实现必然包含着中国精神的建构,文学艺术自然在其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熟知一句话,“世界的必然首先是民族的”,但是,恐怕很少有人能读懂这句话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内涵,以及自信的文化心态。对于文学艺术而言,完全的去意识形态化,只能是一种类似空中楼阁的理想;而文化自信,恰恰是被20世纪的历史巨澜推搡而来的我们最为匮乏的。中国目前处在一个关键性的转折期,历史提醒着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清理自己的“世界”观念、“进步”观念和文化心理。如果我们不能以自信的心态,在面对“世界”时保持一种独立思考与批判立场,坚持并发展自己的民族精神、民族形式与民族风格,那么,我们憧憬的中国梦必然会是苍白、空洞而缺乏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最终可能就是黄粱一梦。

篇15:创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标准

各区、市党委宣传部,安监局、总工会,市直企业,中央、省驻青企业:

省委宣传部、省安监局、省总工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鲁安监发【2009】88号),现转发给你们,望结合各区市、各企业实际认真贯彻,切实做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二〇〇九年九月十五日

山东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选标准(暂行)

上一篇:哲理人生名言警句下一篇:2018年度安规考试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