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复习题(社会主义)

2024-04-16

政治经济学复习题(社会主义)(共6篇)

篇1:政治经济学复习题(社会主义)

1、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一,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解决当前社会突出问题的迫切要求。

第二,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迫切要求。

第三,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2、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国市场经济理论认识的又一次飞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紧紧抓住的主攻方向。当前,我国仍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竞争不充分,政府权力过大、审批过杂、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影响了经济发展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决定》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广泛考虑各方面意见,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修改为起“决定性作用”。这一修改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对市场的作用是一个全新的定位。它表明我们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认识上的一个新突破。“决定性”的意思是,由市场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决定采用什么方法生产,决定产品和服务的初次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其他力量可以影响和引导资源配置,但决定资源配置的力量只能是市场。“决定性作用”和“基础性作用”,这两种定位不是矛盾和对立的,而是前后衔接、继承发展的,前者是在后者基础上的与时俱进,是认识上的升华和飞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党对市场作用认识的新飞跃。

3、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及完善产权制度的意义。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这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全会还提出了“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政策主张,明确指出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将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是一项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制度建设。

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及对混合所有制的认识。

目前我国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合作经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混合所有制经济等。混合所有制经济本质是股份制经济,是一种富有活力和效率的资本组织形式。

《决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篇2:政治经济学复习题(社会主义)

一、简答题(简明扼要回答,每题8分,共32分)

1、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它们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教材13页)

2、经济规律的特点及类型。(教材18页)

3、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教材39~41页)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教材42~43页)

5、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及其两者的联系和区别。(教材63~64页)

6、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划分与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划分的区别。(教材90页)

7、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教材91页)

二、辨析题(判断对错并简述理由,每题9分,共36分)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教材10页)

2、在现代生产条件下,商品的价值是由“总体工人”共同创造的(教材55页)

3、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也不能离开流通产生。(教材59页)

4、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与其它商品是完全相同的。(教材59页)

5、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教材64~65页)

6、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教材68页)

7、垄断能够消除竞争。(教材73页)

三、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1、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为什么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企业必须不断改进技术。(教材52页)

2、述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教材68页)

3、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教材75、76页)

4、试述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必然性、目的和手段。(教材105~106页)

篇3:中考政治复习策略

一、了解初中政治考试的基本题型

中考政治主要涉及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以及材料分析题, 在备考时, 考生一定要了解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以及解题技巧。选择题的形式主要有单选、多选。解答这类题型应注意以下几点:审清题干, 要准确理解题干中背景材料的意思;分析选项, 在选择时首先排除本身错误或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 然后将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入选。简答题的主要形式有背景材料型、图表型、漫画型。要解答好这类题应做到:准确审题;答题要精练;答案要点要全面, 注意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作答;表述一定要用政治术语。辨析题类题型具有思辨性、灵活性, 能综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型的辨析题先要对题目观点进行判断, 指出其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然后进行分析, 即说明正确的理由、错误的理解。解答这类题型一定要认真审题。材料分析题:它也叫分析说明题, 是政治中考最重要的题型, 其分值和难度也相对较大。要解答好这类试题, 必须明白:材料分析题最基本的技巧就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在提取有效信息的同时, 也一定要认真思考, 它和规定所考的相关课本知识、哪些章节有联系。只有了解了初中政治考试的基本题型, 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才能在中考文综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二、夯实基础知识, 提高知识贯通能力

中考政治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只有积淀深厚的基础知识, 才能有效地解决中考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在面对多变的题型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因此, 在复习政治时, 首先, 学生要夯实基础知识, 做到紧扣教材去复习, 仔细阅读课本, 全面掌握知识, 不留学习死角。特别是对概念、观点、重点句及重点段要花时间阅读, 力求熟记并准确理解它们的内涵及使用范围。其次, 要提高基础知识的贯通能力。夯实基础知识, 不仅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储备, 更重要的还要将所学不系统、不连贯的知识, 加以概括、归纳、综合, 以构建条理有序的知识体系, 这利于知识的存储、记忆和提取。

三、了解时事热点, 捕捉有效信息

中考政治命题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 多以时政为背景, 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国内外重大时政的能力。因此, 学生在复习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 而应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关心国内外大事, 并运用学过的基本观点去理解、解释这些现象, 进行多角度的思考, 拓展课本知识。比如, 2013年的时政热点, 同学们应关注十二大的召开、新交规法的制定、国五条的出台等。

四、关注身边事情, 理论联系实际

近几年中考命题形式日趋生活化, 它贴近学生思想、心理、生活实际, 注重学以致用,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 政治复习中, 考生应从实际出发, 关注现实, 注重从身边发生的事件入手, 学会正确处理好“我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 理性消费, 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 提高环保意识, 并增强法制观念, 践行道德, 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珍惜水电资源, 远离不良诱惑, 学会在生活中维权等。

五、回归课本, 找准结合点

学生要关注社会政治热点和生活热点, 在收集到有价值的信息后, 还要把收集到的信息结合教材所学进行加工整理, 将教材内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与时政热点和熟悉的身边事有机地进行重组和整合;要明确时政热点与教材的哪些内容是吻合的, 与哪些内容是有联系的, 哪些内容是需要拓展的, 在找准了结合点后进行分类训练。例如,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物权法》这一时政热点, 可联系的教材观点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具有最高立法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等。

六、从实际出发, 针对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备考策略

1.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还不牢靠的学生, 其主要任务是强化重点, 熟背考点, 熟悉常考题, 特别要掌握好学习指导书的知识点和试题。还要善于结合习题, 加强对重点知识的反复把握, 加强对各种题型的专门训练。

2.对于基础知识已经掌握得比较熟练的学生, 其要重点加强解题技巧的训练, 不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努力通过一定量的训练, 达到选择题不丢分, 材料分析题少失分。具体来说, 要切实掌握以下能力:

(1) 准确审题, 把握题意, 不能看错要求, 弄错试题指向。

(2) 提高联系所学知识和实际的能力, 不能张冠李戴、知识错位、生拉硬套。

(3) 具体试题具体分析, 善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组织答案, 不盲目大段地抄书。

(4) 简洁有序, 规范答题。

3.对于基础知识已经掌握得比较扎实, 且具有一定解题技巧、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 其要努力在细微之处下功夫, 争取更好的成绩。具体来说, 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试题措词的准确性。

(2) 注意答题的规范性。特别是在回答材料分析题时, 要注意该题有几个要点。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有几分就写几点, 回答的要点尽量宽泛点。

(3) 注意答案的完整性。近年来, 中考的开放性、灵活性越来越强, 往往要求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一事件进行分析, 这就需要学生训练发散思维, 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回答, 注意答题的广度。

(4) 注意答题的深度。作为选拔性考试, 试卷中总会有几道难度较大的题目, 这就需要学生加强能力训练, 学会如何审题、如何分析, 灵活作答, 不能满足于对知识的一般掌握和泛泛回答。

总之,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 我们要注重中考政治的复习策略, 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政治复习方法, 才能帮助学生在中考政治中取得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詹桂贤.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诌议[J].辽宁教育, 2008 (10) .

篇4:政治经济学复习题(社会主义)

全面准确地掌握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人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知识进行整合。

1.人民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大代表

(1)产生:①县级以上人大代表采取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方式。②县级以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采取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方式。每届任期五年。

(2)权利:审议、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監督。

3.人民代表大会

(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它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2)职权: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性质: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

(3)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表现在: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在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国家行政、司法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4)坚持这一制度的原因:①理论上: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并维护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②意义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高效协调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③实践上: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结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热点点拨:根据宪法关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的规定,自2011年起,全国县乡两级人大将进行新一轮换届选举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会同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5月6日至7日在京举办学习班,对换届工作作出部署,这标志着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启动。这次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2010年3月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更好地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参加这次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达9亿多人,参加乡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达6亿多人。数亿选民通过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

分析: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数亿选民通过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②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做好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工作,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然要求。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意义: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1)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2)三者的关系:科学执政是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依法执政是保障。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注意点: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比较

热点点拨: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他强调,全党同志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分析: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90年的历史和实践证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②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始终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三、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基本内容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重要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協围绕着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3.优越性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热点点拨: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人民政协主动作为,履职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模式的重要组成内容和基本力量。据统计,目前全国政协已经发展成为涵盖8个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主要人民团体、56个民族、5大宗教、34个界别以及2 000多名政协委员的政治组织,全国、省、市、县四级政协组织3 000多个,各级政协委员60余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人民政协所承担的新任务和面临的新要求不断加强,加大创新力度、拓展工作方式便成为未来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日益重要的工作。

分析: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目前全国政协的不断发展壮大,有利于完善这一基本政治制度。②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主动作为,履职创新,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经济和文化、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祖国和平统一大业。③人民政协围绕着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随着人民政协所承担的新任务和面临的新要求不断加强,人民政协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四、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2.我国的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详见下表)

3.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民族关系。

(2)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

(3)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与破坏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言行作斗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其他民族群众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

热点点拨:2011年7月19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在中央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自治区历届党委和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开拓奋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西藏各族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走上了跨越式发展道路,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优秀文化得到保护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全面加强。西藏6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新西藏。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繁荣、更加进步、更加美好的明天。

分析: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繁荣、更加进步、更加美好的明天。②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的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继续推进西藏的繁荣进步,必须坚持上述原则。

五、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公民有信仰宗教与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何种教派的自由,有何时信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热点点拨:2011年4月25日,伊斯兰教“解经”工作十周年总结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于2001年4月在京成立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开始“解经”工作。此项工作通过编写推广新“卧尔兹”(讲经)的形式,对当代中国穆斯林的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依据伊斯兰教经典及其内涵,从教义和教规的角度作出既符合伊斯兰教信仰精神,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解释,维护伊斯兰教信仰的纯洁性,坚持中道,反对极端主义,促进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0年来,“解经”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实践证明,“解经”工作是伊斯兰教工作中抓根本、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是团结、引导广大穆斯林群众的法宝,是与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斗争的利器,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创举。

分析:①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解经”工作是伊斯兰教工作中抓根本、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是团结、引导广大穆斯林群众的法宝,是与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斗争的利器,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创举。②“解经”工作既符合伊斯兰教信仰精神,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解释,促进宗教与社会相适应,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六、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1.主权国家

(1)地位: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它作为一个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对内至高无上性和对外独立性是其两大特征。

注意点:①主权和政权有时并不一致,如港、澳、台都有自己的地方政府组织(立法院、行政长官等),即政权,但主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行使,因此,它们都不是主权国家,而是地方行政区域。②主权和人权相辅相成,主权是充分享有人权的前提和保障,主权高于人权。“西方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是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3)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4)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国际组织

(1)含义: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这就是国际组织。

(2)分类:①性质上: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②地理范围上:全球性的和区域性的。③职能范围上:一般性的和专门性的。

(3)积极作用:①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②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③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注意: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有其局限性)

3.联合国

(1)性质: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本身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4)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5)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作用: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热点点拨:2011年9月21日,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研究了关于加强地区反恐怖机构内部建设、推动务实合作、开展对外交往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同时,为应对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变化,各方决定,成员国边防部门之间将开展合作,重点防范和打击“三股势力”向本地区渗透。此次会议是中方担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和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理事会轮值主席国期间主办的一项重要活动。

分析:①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②上海合作组织是政府间的、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在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各成员国在反对“三股势力”、维护地区和平等方面存在重要的共同利益是上合组织取得重要成就的根本原因。④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上合组织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反映成员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上合组织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

七、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1.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国家间发生分歧、引起摩擦乃至冲突的根源。

2.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3.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①我国的国家利益是什么: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②为什么要维护我国国家利益: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③怎么维护我国国家利益: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的合理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热点点拨:2011年8月10日,中国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2011年8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海军通过改装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号的首艘中国航母平台早上10时许从海试海域回到大连,至此,我国航母平台首次出海航行试验顺利结束。中国航空母舰将是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定海神针,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稳定力量与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能有效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同时,拥有航空母舰的中国海军仍将继续奉行近海防御战略。

分析: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我国发展航空母舰,是为了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以及周边国家的共同利益。

八、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1.时代的主题

(1)和平成为时代主题

①和平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求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②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世界人民正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艰巨任务。

(2)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①发展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追求发展也成为时代的主流。②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注意:“和平问题”≠“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发展问题”≠“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前者讲述的是问题本身,后者讲述的是问题的现状。

2.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及解决途径

(1)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2)有效途径: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3.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中国主张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赢得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和支持。

4.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1)世界多极化的表现: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以欧盟、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等为代表。

(2)世界多极化的意义:世界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3)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

热点点拨:近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争端又起。2011年6月9日,中国渔船在南海海域正常作业时,遭到越南当局武装舰船的非法驱赶;为期11天的美国与菲律宾的联合海上军演2011年7月8日刚结束,美国和越南7月15日起又举行了一连串的海军交流演习;2011年9月9日,菲律宾、日本举行首次副司局级磋商,探讨东海、南海海域主权问题,南海问题出现紧张局势。

分析: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威胁和平与发展的障碍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②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

九、我国的外交政策

1.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3.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我们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热点点拨:为落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三亚宣言》及行动计划,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竞争机构负责人2011年9月21日在北京举行第二届金砖国家国际竞争大会,并签署《北京共识》。除东道主外,来自42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的55个机构的代表、专家学者近300人出席了大会。《北京共识》指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進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是金砖国家共同面临的任务。增进各国和地区竞争机构间共识,采取积极有效的竞争政策,对于保护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5:政治经济学复习题(社会主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 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2)我国的政党制度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理解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懂得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理解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优越性

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 了解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专题训练第一部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和性质是

A.它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

B.它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立法机关的常设机关 C.它是我国的最高司法机关

D.它是国家权力的最高执行机关、2007年9月26日,在山西省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山西省重点工业污染监督条例》获得通过,于今年11月1日起开始施行。据了解,《条例》是在充分研究全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该省的环保法律法规,结合该省环保执法的实际制定出来的,弥补了该省以往环保法律法规的空白。这说明

A.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立法权

B.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C.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D.省级人大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透视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在省级领导干部代表大幅缩减的同时,一线工人和基层农民代表大幅增加。其中,一线工人代表比上届增加了一倍以上,基层农民代表比上届增加了70%以上。这意味着

A.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B.优化代表结构,有利于更好地聚集民意 C.基层群众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D.人民具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基层代表大幅增加,其中农民工的当选成为了媒体聚焦。农民能够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体现了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优越性

C.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了充分的实现

D.广大农民获得了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人大代表不管来自哪个地区,也不管来自何种行业,都 ①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②可以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③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④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在每年的“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总是向大会提交许多的议案。代表们之所以向“两会”提交议案,且十分注重议案的质量,是因为 ①全国人大拥有最高立法权和决定权 ②人大代表来自人民,肩负着人民的重托

③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只有在两会期间才能得到解决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为民办实事的国家机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因为这一制度 A.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 C.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 D.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近年来,在各级人大换届选举中,干部代表的比例过大,老板代表有增多趋势。人大代表涉嫌犯罪时有发生,对代表公信力产生了负面影响。据此,说说如何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选举制度?

【参考答案】要使人民代表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首先就要优化代表结构,要适当减少官员和老板的代表,增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少数民族、归国华侨等代表,以体现代表选举的广泛性和民主性。其次,要提高人大代表自身的素质,人大代表要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并接受人民监督。再次,实行差额竞选、扩大代表候选人自荐范围等办法,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材料一:在2007年8月召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腾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8名县人大常委会成员联名提出了《关于腾县非法开采钛矿屡禁不止问题的质询案》,并向腾县国土、环保、水利、建设、安监5个政府职能部门“发难”。以上5个职能部门对质询案提出的问题一一予以答复,并结合各自的职能对今后如何整治非法开采钛矿现象进行表态。材料二:2007年6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对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二条的修改,授权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征或者减征个人所得税。7月20日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

(1)结合材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哪些职权?人民代表行使了哪些权利?

(2)结合材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是何种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哪些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1)腾县人大常委会对政府职能部门的质询体现了人大行使监督“一府两院”的监督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个人所得税法修改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腾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联名质询国土、环保、水利、建设、安监5个政府职能部门并要求给予答复体现人大代表行使质询权。

(2)①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国家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去执行。②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也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参考答案】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这一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在我国,凡属国家管理范围内的一切重要制度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直接或间接创建和决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材料一:由中央和地方有关领导、69位两院院士和各界爱国人士联合发起的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历时7年论证后,于3月1日起正式启动。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建设地点选在孔孟故里的山东省济宁市,规划建设区域约300多平方公里,总投资约300亿元。其总体构思是: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核心精神理念、核心道德信仰,世代呵护、世代延续、世代传承,具有中华优秀文化标本价值,属于全球华人的东方文化圣城和共有精神家园。

材料二:在2008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115名名政协委员签名提案反对建中华文化标志城。新浪网的民意调查显示,高达67%的网友表示反对,认为“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不等于大兴土木”。而全国人大代表、济宁市市长张振川说“允许有争论,但是肯定要建。”

你觉得这一重大工程该不该建应该由谁说了算?为什么?

【参考答案】山东省的地方有关领导,以为有了部分中央领导人和60多位院士的同意,就能上马工程的想法是错误的。①花巨资建造中华文化标志城,不能仅仅由少数领导、专家说了算,在决策前必须向社会公示,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因为他们是纳税人,重大项目的建设资金投入的是纳税人的钱。②花巨资建造中华文化标志城,属于国家大事,应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由代表表决,坚持民主集中制。因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专题复习教案 第2课时多党合作制度 【专题训练第二部分】、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从1996年开始,中纪委、中组部就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共派出10批巡视组,对20个省区和中央国家机关6个部门开展了巡视工作。巡视制度的实施

A.表明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B.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C.有利于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D.体现了反腐倡廉成为国家的中心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主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

A.民主执政

B.依法执政

C.科学执政

D.依法行政、2007年初,农工党中央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出建议,教育部给予了长达6页的书面答复,并制定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7项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这一问题的解决。这表明民主党派是在

A.履行文化管理的职能

B.参与国家政策的执行 C.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

D.参与国家权力的行使、每年3月,我国都要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汇集北京,共商国是。以下关于“两会”代表、委员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代表的任务是参政议政,委员的任务是政治协商 B.代表参加制定国家法律,委员协商国家重大事务 C.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政协是最高国家监督机关

D.人大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政协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有提案权,但又有所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提案 A.通过后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

B.是否有专门机构办理

C.是否有一定的制度保障

D.是否由政府等机关答复、2003年以来,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各单位共提交提案23081件,经审查立案21843件。截

2008年2月20日,99.13%提案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处理和回复,提案反映的许多问题已经解决,许多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这表明

①人民政协具有部分立法权②人民政协履行了民主监督的职能

③人民政协具有重大国家事务决定权④人民政协履行了参政议政的职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这一准则的基本内容包含 ①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一样,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

②各政党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③各政党都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④各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完全平等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目前,全国各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有党外人士50余万人,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有3.2万人,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基本上都有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担任副省级职务。广大党外干部和我们党的干部亲密团结、真诚合作,依法管理国家事务。这体现了 ①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都是中共中央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后由政府和各地区、部门贯彻执行。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方针政策作为国家意志具有最高的权威性 B.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领导核心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政权并产生各级国家机关

D.中国共产党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是一致的、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它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塑料购物袋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6年W市环保局收到市人大和市政协有关环境保护的议案和提案共35件,其中多件涉及塑料袋的使用问题。到2007年底,全国有10多个省市地方政府,在本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贩建议和督促下,相继出台并实施了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的规定。在总结各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并决定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国务院通知要求,采取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等六项措施,以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分析上述材料,指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自发挥的作用。

【参考答案】人大代表针对购物袋危害环境的问题向人大提交议案,行使了提案权;人大代表对政府保护环境、执行国家法律政策的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监察和督促,行使了国家权力机关成员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

政协委员针对为什么限制塑料购物袋、如何限制塑料购物袋等问题向政府建言献策,为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作出了贡献;对政府部门履行保护环境的公共职能、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情况发挥了民主监督作用。

材料:2008年2月25日至27日举行的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拟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通过《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同意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2008年2月27日,中共中央举行民主协商会,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共中央拟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向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征求意见。2008年3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你从材料中感悟到哪些政治生活的道理?

【参考答案】①中共中央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提出《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组织领导和政治领导。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体现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法行使最高任免权和最高决定权,也体现了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③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中共中央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拟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向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征求意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周恩来同志说:我们党的寿命有多长,民主党派的寿命就有多长,一直要共存到将来社会的发展不需要政党的时候为止。

2007年11月15日,国务院发表中国的政治制度白皮书,首次概括了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即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和维护稳定。

从十六大到2007年8月止,中共中央召开和委托有关部门召开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加的协调会、议政会达93次,其中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主持27次;从十六大至2006年底,各民主党派中央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直接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意见或建议102件,许多提案得到采纳实施,成为制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重要依据。

目前,全国各级人大代表非中共人士有18万多人,有35万多人成为各级政协委员,全国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党外干部有3.1万人。

请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参考答案】(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

(2)周恩来同志的有关论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进行多党合作有悠久的历史,也反映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3)中国的政治制度白皮书的发表,是我国民主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白皮书所概括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对于促进我国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3)中国共产党多次召开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协商会通报会,说明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处于领导地位,也体现了通过多种形式实行政治协商。

(4)一定数量一定比例的民主党派人士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民主党派中央积极建言献策,体现了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反映了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真实性和优越性。《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专题复习教案

第3课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专题训练第三部分】、1947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开创了内蒙古历史的新纪元。内蒙古地区之所以能够建立民族自治区,主要因为

①蒙古族对国家统一有强烈的政治认同 ②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③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人口构成单一

④蒙古族在我国民族人口分布上有自己的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依法享有和行使自治权的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

A.全体人民

B.少数民族人民

C.国家机关

D.自治机关、《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一规定表明

A.各民族自治区都有权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行使自治权 B.各民族自治区都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 C.各民族自治区的地方性事务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

A.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

B.坚持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C.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D.坚持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以年均l6.6%的速度增长,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被称为“内蒙古现象”。这表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和繁荣

C.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D.使各民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实现了平等、国务院最新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这体现了 ①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是该地方唯一的自治机关 ②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③将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④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国家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A.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据2004年《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统计,西藏自治区共有藏传佛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清真寺4座,伊斯兰教信徒约3000余人;天主教堂1座,信徒700余人,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进行。这表明 A.我国保护各种宗教活动

B.我国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

C.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信仰的国家,宗教信仰自由已作为一项公民基本权利载入宪法。下列对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理解正确的是

A.公民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B.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C.国家保护正常宗教活动 D.宗教与社会主义是一致的、连日来,西藏宗教界爱国人士强烈谴责、愤怒声讨以**为首的分裂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扰乱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罪恶行径。这反映了,在我国

A.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宗教主要起积极作用

B.宗教界人士自觉维护国家的最高利益,放弃了有神论信仰 C.宗教组织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D.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以下关于我国宗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宗教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

B.社会主义社会为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抑制宗教的消极因素创造了有利条件 C.在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D.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就是保护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将在奥运村设置专门的宗教服务中心,届时将有专业神职人员为信仰宗教的各国运动员和官员提供宗教服务。这表明 A.宗教思想与科学世界观不存在根本的对立 B.正常的宗教活动都是在宗教服务中心进行的 C.宗教信仰与奥运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D.我国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是 A.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

B.我国实行真正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C.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D.我国民主主体、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材料:1959年民主改革前,西藏长期处于政教合一、僧侣和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占总人口约5%的农奴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和绝大部分生活资料,约95%的农奴处于社会最底层,其黑暗、残酷比中世纪欧洲的农奴制度有过之而无不及。1959年后,西藏实行民主改革,百万翻身农奴当家作了主人。2007年西藏广大农牧民生活整体上已达到小康,到2010年,西藏将实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进入全国中等行列的目标。结合《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藏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取得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现阶段坚持民族团结具有怎样的意义? 【参考答案】(1)①粉碎了封建农奴制枷锁,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②党和国家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调动了西藏人民建设家乡的积极性。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央政府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采取特殊照顾政策,全国人民大力支持西藏发展,西藏与发达地区优势互补、互惠互利。④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在我国,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现阶段坚持民族团结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土尔扈物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

篇6:经济政治与社会第四单元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的标志是()A、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公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政治自由

C、公民广泛的真实的民主权利 D、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2、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合法渠道有()

①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②通过人民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 ③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 ④通过政治协商制度行使监督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A、民族团结原则 B、民族互助原则 C、民族平等原则 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4、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1)环境问题(2)和平问题(3)资源问题(4)发展问题 A、(1)(2)B、(1)(4)C、(2)(4)D、(2)(3)

5、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①坚持民族平等 ②坚持民族团结 ③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坚持消除民族差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两会”召开前,多名农民工建议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向“两会”提交一份关于农民工子女入学、如何解决欠薪、农民工培训等方面的提案。农民工的行为是()。A、依法间接参与民主决策 B、依法间接参与民主管理 C、依法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D、依法直接参与民主管理

7、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政治自由 C、监督权 D、宗教信仰自由

8、下列形式属于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是()。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社会听证制度④农村实行的“一事一议” 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就“如何理解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提出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A、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信教者而言的 B、宗教信仰自由意味着可以到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

C、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D、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10、任何国家在对外交往中,都必须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那么,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①经济利益 ②政治利益 ③文化利益 ④国家安全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C、独立自主 D、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2、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下列做法中符合这一发展道路要求的有()。

①同世界各国广泛开展交流合作 ②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发展 ③坚持对外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④在世界和平发展环境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3、2010年6月26日至27日,二十国集团(G20)第四次峰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胡锦涛主席出席G20金融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声音”受到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发挥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声音”受到关注的根本原因在于()。A、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C、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D、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民能够通过政府信息公告栏获取相关政务信息,这体现了()。A、监督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 B、政府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C、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利 D、政府必须依法公开全部信息 15、2007年3月21日,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首度就职称外语考试在网上征求民意,让民众开口说话,在收到的有效邮件中,有近9成赞同调整职称外语考试政策。中国人事科学院网上征求民意,有利于()(1)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2)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3)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4)有利于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A、(1)(2)B、(3)(4)C、(1)(3)D、(2)(4)

16、据2004年《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统计,西藏自治区共有藏传佛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清真寺4座,伊斯兰信徒约3000余人;天主教堂1座,信徒700余人,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进行,这表明()

A、我国保护各种宗教 B、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 C、我国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 D、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17、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利益 B、国家性质 C、综合国力 D、国际竞争

18、我国参与民主决策的制度有()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③专家咨询制度 ④社会听证制度 ⑤重大是向社会公示制度 ⑥舆论监督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

19、当代中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是()。

A、必须对人民负责 B、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C、无序的政治参与 D、有序的政治参与20、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努力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全面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大力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A 独立自主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1、2004年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5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举行,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④尊重和维护世界文明的多元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2007年7月,国务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并将在3年内全面推开。这表明政府在履行()。

A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23、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履行国家职能的是()。

A 国务院颁布有关教育方面的文件 B 公安部部署“严打”活动 C 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 D 人民政协行使参政议政职能

二、判断题:

1、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加强政治对话与促进经济合作。

2、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内容是相对稳定的。

3、在我们国家,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府的行政权力都由人民赋予。

4、在国际关系中,有永久不变的敌人,也有永久不变的朋友。

5、实现民族平等就是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别。

6、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7、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代表的权利.8、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9、和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10、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三、简答题:

1、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2、简述我国公民应自觉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的内容和重要意义。

上一篇:优秀共产员先进事迹下一篇:名医获奖者代表的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