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2024-04-26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精选6篇)

篇1: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高考政治专题归纳: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知识归纳】

1、是什么(含义)

(1)国家制度:平等;少数服从多数→统治阶级中的多数→阶级性

2、为什么(原因、必要性)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

(3)民主程度:不成熟、不完善

3、怎么样

(1)要求和任务: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基层民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2)原则

①三统一(根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②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能照搬西方政治的模式。

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3)制度(政策)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A、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与地方国家权力的统一;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B、坚持和完善: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加强人大的立法职能和监督职能;密切人大与群众的联系。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A、相互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B、前提保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民主党派在组织上是独立的,与共产党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C、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典型试题】

1.(06广东34)某省有一位全国人大代表,为方便同选民的沟通,设立了自己的全国人大代表联系点,并且通过电视广告向选民征集议案,这种做法在国内尚属首次。简要谈谈你对人大代表强化同选民沟通的认识。(9分)

(1)强化同选民的沟通便予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自已的合法权利,如提案权等。(2分)(2)强化同选民的沟通便于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2分)如:主动密切联系群众;(1分)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l分)(注:若答及“人大代表代表人民意志”,可给2分。但本要点最高分不得超过4分。)(3)强化同选民的沟通有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3分)

2.(08年四川38)2006年W市环保局收到市人大和市政协有关环境

保护的议案和提案共35件,其中多件涉及塑料袋的使用问题。到2007年底,全国有10多个省市地方政府,在本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贩建议和督促下,相继出台并实施了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的规定。在总结各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并决定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国务院通知要求,采取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等六项措施,以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2)分析上述材料,指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自发挥的作用。(8分)

人大代表针对烹购物袋危害环境的问题向人大提交议案,行使了提案权;人大代表对政府保护环境、执行国家法律政策的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监察和督促,行使了国家权力机关成员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

政协委员针对为什么限制塑料购物袋、如何限制塑料购物袋等问题向政府建言献策,为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作出了贡献;对政府部门履行保护环境的公共职能、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情况发挥了民主监督作用。

3.(09上海38)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走过了55年的历程。这一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伟大实践,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民主权利的自觉选择,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

运用政治常识论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

①人大制度是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而创造的,人大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②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在于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是通过政体即人大制度来来实现的。③人民选

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委以国家权力;人大根据人民意志统一行使立法权、决定权等国家权力,产生“一府两院”;“一府两院”根据人大的委托,分别行使国家行政权、审判权与检察权。由此,实现人民当家作主。④人大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一府两院”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由此防止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意志,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4.(08上海36)周恩来同志说:我们党的寿命有多长,民主党派的寿命就有多长,一直要共存到将来社会的发展不需要政党的时候为止。2007年11月15日,国务院发表中国的政治制度白皮书,首次概括了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即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和维护稳定。从十六大到2007年8月止,中共中央召开和委托有关部门召开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加的协调会、议政会达93次,其中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主持27次;从十六大至2006年底,各民主党派中央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直接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意见或建议102件,许多提案得到采纳实施,成为制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重要依据。目前,全国各级人大代表中共人士有18万多人,有35万多人成为各级政协委员,全国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党外干部有3.1万人。

请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①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②周恩来同志的有关论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进行多党合作有悠久的历史,也反映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③中国的政治制度白皮书的发表,是我国民主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白皮书所概括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对于促进我国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④中国共产党多次召开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协商会通报

会,说明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处于领导地位,也体现了通过多种形式实行政治协商。一定数量一定比例的民主党派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民主党派中央积极建言献策,体现了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反映了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真实性和优越性。

5.(09重庆38)材料一近年来,为促进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重庆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出台《关于加快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每年安排5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其特色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做出关于批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的决定,审议通过《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市政协多次到该地区调研,形成的多项提案被市政府采纳。

(1)结合材料一,谈谈重庆市推动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的做法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12分)

①坚持依法治国原则;②履行经济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③坚持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④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决定权、立法权、监督权;⑤发挥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职能。

篇2: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崔静

一、民主政治的内涵、基本原则、主要特征

(一)民主政治的内涵

1、民主:古希腊语demos(人民)和kratelnc(治理),合在一起构成“民主”,意为“人民的统治”。

2、民主政治:是凭借公共权力,和平地管理冲突,建立秩序,并实现平等、自由、人民主权等价值理念的方式和过程。民主政治是奉行多数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与君主制、寡头制和独裁制相对立。

(二)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1、多数原则:少数服从多数。

2、少数原则:尊重个人和少数人的权利。

3、平等原则:没有特权,人人平等。

4、程序原则:民主政治运行必须遵循预定的程序和规则。

(三)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

1、民意政治

2、责任政治

3、法治政治

4、透明政治

二、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

(一)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

“一个根本政治制度,三个基本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完善,焕发出新的活力。

2、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开创了由人治向法治过渡的新局面。

3、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并把它写入宪法。

4、保障人民的“表达权”,言论自由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

5、干部制度改革方面成效显著。

6、党内民主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深化。

7、从多方面探索和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机制。

(三)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制度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1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发挥人民创造精神方面还存在不足。具体来说:

1、人民的民主权力体现得不够充分,人大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基本没有改变,权力制衡机制有待于建立健全。

3、党内民主发展有待于进一步推进。

4、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规范化程度不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5、民主政治建设所要求的公民意识薄弱,有待于加强对全社会民众的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三、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人大制度,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二)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保障权力的正确行使。

(三)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

(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搞好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五)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打造民主政治建设的良好基础。

四、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加快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借鉴西方政治文明成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借鉴不等于照搬

(二)避免“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现象

(三)要注重研究西方国家制度设计的理念

思考题:

1、如何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如何理解加强权力监督主要是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

篇3: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 中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多在农村。如何扩大和发展农村基层民主, 使农民在所在村庄真正当家作主, 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问题, 直接影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2]。

1.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体现。

我们以前提的建设小康社会更多的是侧重于经济建设, 偏向于物质文明建设, 这种小康是不全面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要求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 特别是以前相对比较薄弱的体现政治文明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也是全面小康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2.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内在要求。

我们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 如果单从基层组织建设入手, 也很难取得实效。如在有些村“两委”关系不协调的地方, 村党支部比较难以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 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召集权在村委会, 村党支部要依靠民主来规范村委会的行为缺乏有效的途径。因此, 要发挥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必须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入手, 如通过推行村党支部选举“两票制”、探索村委会执行角色与监督角色分离、充分发挥村民会议 (村民代表会议) 的作用等农村基层民主的方式, 扩大村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影响, 提高村党支部的群众基础, 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是集中民智民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前, 村干部整体上还比较少, 而且还存在文化素质较低、发展经济能力不强、创新水平不高等现象, 如果光靠村干部的力量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无疑是难以实现的。只有通过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充分调动广大党员、村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把他们的智慧、力量集聚到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去, 才会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4.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是实践证明了的凝聚人心、推进工作的有力措施。

近几年来推行的民主听证会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等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实践情况表明,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 既是推进基层民主、体现村民自治精神的过程, 同时也是统一群众思想认识、集思广益推进工作的过程。

二、目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部分农村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比较淡薄, 对民主的真正内涵认识不到位。

这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部分村社干部简单地认为“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只要任何一件重大事务是大多数人投票通过的就是民主。这种只重结果, 不重过程的认识, 事实上剥夺了每一个农民群众真正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 在许多实际决策的过程中, 由于农民对所议之事掌握的信息和村社干部不对等, 在议事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按照事先拟定好的规则参与表决, 没有真正达到民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求。还有部分村社干部认为农民群众的素质还普遍偏低, 请他们参与村级事务的管理是在搞形式, 在农村推进民主建设时机尚不成熟, 也没有必要。还有些村干部担心扩大了民主会使自己在一些事务中“做不了主”, 影响威信。第二, 农民群众对民主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 在笔者多接触的农民群众中, 大多数认为只要符合自己的利益或满足了自己的要求的就是民主, 对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带有强烈的反感情绪, 很多群众和干部不愿民主、不敢民主、不懂民主。

2. 村民自治各项制度不完善。

通过这么多年来的村民自治活动, 农村基层政治建设, 村委会的各项制度已经基本建立和健全, 包括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等制度, 虽然已制定出来并制度上墙, 但有的制度很不完善, 需要充实完善, 特别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要求不一致的要坚决纠正;有的制度坚持得不够好, 如村民代表会议召开了, 但是没有注意记录, 或者记录不全, 有的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有记录, 但会议形成的决议和讨论的事项没有记录;村委会有专用记录本, 但不写在专用记录本上, 而写在自己的笔记本里, 这与村民自治活动的要求不相符。因此, 今后要按照村民自治示范活动的要求, 切实完善和坚持各项制度, 使村民自治活动向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3. 村务公开没有坚持开展, 流于形式。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 特别是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村务公开已成为村民非常关注的敏感问题, 目前村务公开工作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 没有建立档案、存档制度。村务公开栏有内容, 有数字, 但普遍没有保留档案, 每期公开的内容, 要么抄在一张纸片上, 要么抄在笔记本上, 没有建立专门的档案存档。 (2) 公开的内容不规范。涉及到公众利益的事务和经济活动, 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都要公开, 但村委会公开的内容普遍只有村财务收入情况, 救济、救灾物资发放情况, 有的村甚至只把公开栏当作财务栏来使用, 其他项目没有公开, 特别是领导任期目标, 年度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领导班子年度考核评议结果, 集体经济项目承包经营情况等内容没有公开。 (3) 公开的程序不规范。在实行村务公开过程中, 确定公开的内容, 事先没有征求群众意见, 没有经监督小组审核并签署意见;公开的时间、次数、结果也没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加以改进。 (4) 公开的方式不规范。有的只公开规章制度, 没有公开办事的具体要求和标准, 特别是涉及到收费项目, 有的公开了, 但不在显眼的位置, 不易被人发现, 也就不便于群众监督了;有的制度虽然上墙, 但规格大小不一, 影响美观和统一;有的字体太小, 并且久挂不换, 发黄、变质等;有的甚至放在办公室里, 群众根本看不到, 更谈不上群众监督了。 (5) 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光讲已经成立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 但没有文字材料, 也没有档案记录, 公开的内容、时间、次数没有受到群众的监督, 随意性很大;有的甚至没有建立公开栏, 有的虽然建立了公开栏, 但内容没有上墙, 有的甚至没有公开内容, 所有的这些问题, 今后都有待于加强和不断的完善, 村民自治仍然任重而道远。

4. 部分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导致民主政治建设的滞后。

经过近几年长足的发展, 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然而, 不可否认的现实是, 除了极少数先富的农户外, 还有相当多的农户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 少数农户的基本生活还不能得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解决生计和提高生活水平上, 而无暇顾及参与民主管理。全村无任何集体经济, 村级活动经费没有保障, 很显然, 在生存权和发展权没有切实得到保障的前提下, 客观上影响了他们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 因而谈不上有真正意义的民主政治建设, 至少也是没有活力的民主政治建设。

5. 传统性心理和习惯性服从心理定式的影响。

由于农村的特殊环境, 很多农户之间都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形成不同的宗派、家族势力, 在这种群体的影响下, 使农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提出自己的批评建议带有很大顾忌性, 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的从众心理而不愿当“出头鸟”。还有, 由于过去长期过分强调个人服从组织 (实际上就是组织一把手的意图) , 因而形成了习惯性的服从心理定式, 对要求他们积极发扬民主作风心存疑惑, 甚至认为是一种变通的形式主义。在我所参与的村党代表选举过程中就表现出许多党员存在的这个问题。这些因素使得党员、村民不能真正参与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去。

三、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 提升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

提升自治主体的政治法律素质, 塑造广大村民的现代民主政治人格。要及时提升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自由”、“平等”、“民主”的理念和精神, 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培养村民对村级政治体系的认同感和自己的政治责任感。而且要对当前村民的政治心理进行正确的规范、控制和引导, 过滤、消解可能导致价值冲突的观念性隐患, 调适并维持个体参与的方向、强度、平衡性, 为个体参与村民自治提供心理上的支持。

整合不同层次的政治法律文化资源, 形成推动村民自治健康运行的合力。要整合当前乡村不同群体不同结构的政治法律文化, 及时引进乡村社会外部的现代政治法律文化资源, 发掘和提炼传统政治法律文化中同村民自治制度相融合的资源, 增强村民政治行为、政治理性和政治情感的统一性, 尽可能减少乡村政治法律文化与村民自治运行发展的不同步性和摩擦性, 弥补转轨时期村民产生的心理失落感, 为村民自治在乡村的推行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法律环境。不断激发群众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2. 进一步健全农村基层民主制度, 不断拓宽民主渠道。

要进一步理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两者的关系, 把两委成员的思想和工作重点统一到帮助群众致富奔小康上来。一是村支部要自觉执行好民主集中制原则, 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二是村委会要不断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利益诉求机制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三是抓好乡镇干部驻村联户, 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联户, 民主恳谈, 绩效公示, 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制度的落实。四是不断优化党员干部的年龄、文化结构, 提高两委班子的整体素质。

3. 理顺村委会与党支部的关系。

党支部的核心领导地位是保证村民自治制度发展与实现基层民主的关键, 因此要坚持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 并构筑二者的和谐关系[3]。具体为:第一, 坚持村党支部的领导为基本原则, 厘清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的职权范围。村党支部应起到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导向作用, 对于村具体事务应由村委会自己管理。将重点放在指导村民自治组织的建设, 协调各组织之间的关系, 帮助和支持村民自治组织独立开展活动。第二, 加强村党支部自身建设, 提高党员和干部素质。要加强对村委会的监督, 防止村委会背离村民意志, 独断专行。第三要搞好组织发展工作, 将村委会中成员发展为党员。要发扬党内民主, 建立健全党内各项制度, 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和党员在村民自治中的领导和带头作用。

4. 加快经济发展, 为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用好各种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惠农政策, 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 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通过发展经济, 使农民群众解除物质生活的后顾之忧, 激发政治热情, 增强民主意识, 提高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2007.10.

[2]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10.

[3]冯耀明.村民自治实践中两委关系及冲突解决模式探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 (4) .

篇4: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文明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集中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法制的实现程度。它是人类改造社会所取得的政治成果总和,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1]

政治文明是一个体系,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在这个系统中,第一,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在政治文明建设中起着先导的作用,政治意识文明包括文明的政治意识形态、文明的政治心理、文明的政治思想和文明的政治道德,包括公平、公正、正义、理性、博爱、民主、法治等政治理念;第二,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政治意识的规则化和条文化,是政治行为的具体规范,没有政治制度,政治意识便没有载体,政治行为就会迷失方向,政治文明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和价值;第三,政治行为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外在表现,是政治意识和政治制度作用于环境的活动。政治行为文明是政治文明建设中最为艰难的任务,政治行为文明既是一定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能动反映和体现,又是一定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源泉。

因此,我国政治文明的建设也要围绕着政治制度文明、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来进行,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主要通过这三方面得以全方位实现。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由于社會公共资源稀缺性的特征和人类本性等等方面的原因,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中始终存在着矛盾和冲突[2],这是人类政治生活固有的困境之所在,也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阻力所在。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困境,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导向功能,促进政治文明建设,增强社会的整合力,使政治生活呈现有序的运作和发展状态。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和启发文明的政治意识的基本途径

政治意识文明是人民群众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高度的积极心态和政治责任感,启发和培育现代政治意识,使增强公民的政治信赖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能,而当前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阻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

首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呈现出浓重的臣民政治文化色彩,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的基本原则是服从,而不是积极的参与。由此在中国民众心理上积淀了以“权威崇拜”、“与世无争”等复杂的小农意识为主体的政治意识。因此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广大公民克服传统臣民政治文化的束缚,形成参与民主政治生活所需要的政治文化观念。

其次,由于建国以来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人们主动参与的意愿被遏制,习惯了被动的政治参与,使人们普遍地产生了对政治参与的畏惧心理和排斥心理。因此,培养公民参与的积极心态,也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长期、系统而又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

再者,当下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转型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必然带来思想的多样化,从而我国政治主体的政治价值取向和观念体系也呈现高度的多元性,给社会主义的政治意识文明建设进程带来巨大阻力和制约,这就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化”和“内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完成。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创建文明的政治制度提供了重要保障

建设高度的政治制度文明,就是要在依法治国、保持政治稳定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制度体系,这就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力支持。

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人们正确地看待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共资源的分配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使人们对政治现实产生认同,达成政治共识,对社会政治表现出积极的合作态度,使人们的政治意识倾向和政治行为相对集中并与政府目标保持一致,为创建文明的政治制度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规范和形成文明的政治行为的重要向导

当下我国政治行为不文明的现象还十分突出:如少数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义、欺上瞒下、以权谋私、任人唯亲、欺压百姓等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背道而驰的丑陋政治行为,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政治文明建设所要求的稳定的社会政治秩序造成危害。

文明的政治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促成文明的政治行为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行为导向功能,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行为导向机制给参与政治活动的群体和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选择以巨大的压力,从而把各种政治主体政治行为控制在一定的秩序范围内,最终走上规范化和文明化的轨道。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政治文明建设的主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同时,也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和理性观念,逐渐形成文明的政治制度,从而最终内化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虞崇胜.政治文明概念辩析[J].理论前沿,2002(04)

[4]刘占良,黄长才.论政治文明的内涵及其建设[J].南昌大学学报,2002(10)

[5]虞崇胜.政治文明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6]许浩.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J].理论月刊,2005(09)

作者简介:

篇5: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具体讲,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两个层面的内容。从现代意义上理解政治文明,可有以下三个角度:一是政治文明意味着一种得以产生并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政治形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有资本主义的政治文明,也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和人类共同的政治文明。二是政治文明意味着社会政治领域的进步。三是政治文明更意味着政治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民主制度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2.法制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依法执政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4.决策机制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二、五位一体

篇6: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又取得了重大进展。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怎样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记者: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您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房宁: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探索前进的10年,也是取得显著成效的10年。比如,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基层民主扎实推进,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进一步壮大了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了海内外中华民族的广泛团结,形成了振兴中华的强大力量;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三统一”、“四制度”、“五不搞”

记者: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关键是要做到什么?

房宁: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反复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战略,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这条政治发展道路,其中的关键是坚持“三统一”、“四制度”、“五不搞”。

在党的十六大上,我们党第一次完整准确地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规律的深刻揭示。在中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实行民主政治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人民群众要成为社会的主人,需要有一个能够代表和反映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将自己组织起来,形成自觉的意识和有效的行动,这离不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党的领导的本质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意味着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行使各项权利,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三统一”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当代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

经过长期建设和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逐步定型,其主要内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四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制度保障,具有中国特色和政治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能普遍反映人民的呼声和要求,有效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志,又能有效支持和监督各级国家机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通过这个制度,既实现了广泛的民主参与,又有利于集中统一、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各民族无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利,从而形成和谐的民族关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城乡基层单位和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的民主制度,能够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这四项制度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点已经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所充分证明。

发展民主政治,不仅要在客观上形成符合国情和发展要求的政治制度和体制,还要深刻认识民主政治在本国的发展规律,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持正确原则,防止错误倾向。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这“五不搞”进一步厘清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具体区别,保证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抓住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记者: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也必然会继续向前推进。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房宁: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而这一进程并没有完结。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可以沿着三个重点方向探索前进。

一是稳步扩大有序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的民主政治实践中政治参与占有重要地位,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我国的政治参与有多种途径,如民主选举、意见征询等,通过这些形式使党的执政能够准确地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扩大有序政治参与是当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我们在这一领域必将进行新的探索,迈出新的步伐。

二是积极推进政治协商。政治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优良传统、一大优势。政治协商有利于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协调与整合,有利于化解利益群体之间的分歧与对立,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尤其是处于现代化进程中转型时期的国家,社会利益关系迅速变化、经济社会结构变动不居,政治协商是较为适合、较为有利的民主形式。

上一篇:认识网络工程专业下一篇:燃气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