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安全会议记录20

2024-05-02

道路安全会议记录20(精选9篇)

篇1:道路安全会议记录20

xxxx年9月15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主任罗笑虎主持召开省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省政府副秘书长白文晖和省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内容如下:

会议听取了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安监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办召开的甘肃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专题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强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意见的汇报。会议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省委书记王三运、省长刘伟平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各部门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全省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多发频发的态势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特别是今年发生4起重大事故,暴露出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把治标和治本、近期和长远结合起来,研究综合治理的意见,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好转。要进一步落实党政领导责任,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交通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强化重点监管措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监管职责;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努力改善道路安全通行条件;进一步强化路面管控,着力消除交通违法行为和安全隐患;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进一步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会议决定:

一、由省公安厅牵头,会同省交通运输厅、省安监局,9月底前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通告》。

二、9月下旬召开全省道路交通安全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会议,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由省公安厅负责做好会议筹备工作。

三、由省政府办公厅会同有关部门,抓紧修改完善《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行动方案》并于9月下旬印发实施,开展为期100天的“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综合整治行动。

四、由省政府办公厅会同省公安厅,抓紧征求相关部门对《关于建立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机制的意见》的意见,认真修改完善后,尽快印发实施。

五、由省公安厅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各地认真落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措施,抓紧建立健全“主体在县、管理在乡、延伸到村”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六、由省交通运输厅牵头,集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在11月底前完成今年列入省市县三级督办治理的隐患路段治理任务,在此基础上制定中长期治理方案,并有序组织实施。

七、由省公安厅负责,会同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严格执行客运车辆夜间2时至5时、危化品运输车夜间0时至5时禁行规定。待国家调整客运车辆、危化品运输车辆限行时间后,结合我省实际,明确禁行时间,确保落实到位。

八、由省安监局牵头,公安、交通运输部门配合,抓紧办结“3·3”重大交通事故遗留问题,一个月内完成“8·26”、“9·6”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工作,提出相关处理意见,并向国务院安委办上报调查报告。

九、由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组织省公安厅、省安监局相关负责人,近期赴重庆考察学习公路生命安保工程建设和改造提升方面的经验做法。

十、由省交通运输厅牵头,制定发展农村客运的具体意见,切实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出行不安全的问题。

十一、由省公安厅牵头,对近期所做的工作和采取的措施,研究制订宣传方案,报省委宣传部审定并协调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工作。

会议要求,省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会议决定事项的督办工作,及时向省政府报告落实情况。

参加会议人员:省安监局贠建民、省公安厅李宗锋、省交通运输厅赵彦龙、省发展改革委贠振荣、省高校工委贾宁、省司法厅钟建龙、省财政厅祁建邦、省建设厅马育功、省农牧厅刘志民、省卫生计生委王晓明、省工商局秦玮、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佘长江、省旅游局杨宇宏、省政府法制办龙章月、省气象局张强、甘肃保监局万金文、省工信委孟宪敦、省商务厅王颖玲、省质监局刘爱国、省军区后勤部韩清泉、武警甘肃省总队牛永福、省公安消防总队杜超仁、省公安交警总队党尕、省委宣传部王跃涛。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xxxx年9月16日

篇2:道路安全会议记录20

地点:公司会议室

人员:全体司机

内容:交通运输部关于xxxx-xxxx年防范寒潮大风工作

11月4日接到辽宁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转发交通运输部关于做好xxxx-xxxx年度防范寒潮大风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正值秋冬季节更迭之际,各地气候复杂多变,雨雪、大风、沙尘暴、大雾和霾多发。严重影响道路运输生产安全,一定要增强安全责任意识,采取有力的措施,早准备、早部署、早防范,针对冬季客运量大,司乘人员劳动强度大、行车环境恶劣健全完善应急预案。

2、组织检查,消除隐患。及时排查消除可能因雪灾和降温天气造成的隐患,要结合省局次啊发的辽交运安(xxxx)54号有关规定,在入冬前组织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重点对道路旅客运输和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及客运站进行重点检查,对问题和隐患进行整改,切实做到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对冬季使用的暖风空调系统和燃油加热设备要进行重点检查。

3、加强管理,落实责任。严格执行《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关于严格执行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车休息制度的通告》《关于在用液体危险货物罐车加装紧急切断装置有关事项的通知》采取有效措施和防止车辆超速、超员、超载和驾驶员疲劳驾驶,做好车辆换季维护保养和人员防寒防冻工作。

4、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组织开展一次冬季安全专题教育活动,播放《乘车安全须知》《安全带—生命带》等多媒体安全教育片,保障道路运输安全

篇3:道路安全会议记录20

关键词: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论战起因,论战内容,论战思考

《窦娥冤》的故事情节追求的是同情与怜悯, 《窦娥冤》的结局是告诉人们懂得去承受与忍耐, 《窦娥冤》尾声那极富浪漫色彩的无理想象又成为摧毁人们因悲愤而产生斗志的烈性腐蚀剂。它在告诉人们, 面对邪恶、面对不公, 人们无需作为, 因为“天”, 自有安排。

如果《梁祝》的结局如同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那么, “投坟”应该是它的结束, 它那完美结局式的充满浪漫主义想象的尾声将不会出现, 如果故事发展到这里戛然而止, 人们的反应会是什么?人们会思考些什么?这种思考对于统治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对于控制着人们思想的“尊法”与“礼制”是非常危险的, 于是, 我们可以明白, 为什么在传统诸家学派中忽视“悲”乐, 甚至约束、取缔“悲”乐的立场与观点。而《窦娥冤》《梁祝》等作品对于结局的想象性描写, 或许也是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求, 避免触动敏感的领域而阻碍作品的流行与传播。

中国人尚悲的倾向表现在戏曲作品中也体现为一种思考的不彻底性, 如越剧《何文秀》, 黄梅戏《女驸马》等, 他们与《窦娥冤》所不同的是, 他们不再是无奈地、被动地接受命运, 而是已经学会了思考, 想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典型, 就是故事主人公在家庭蒙冤之后发奋苦读, 科举中榜, 爬出被压迫者的行列, 成为社会的上层, 然后以一种衣锦还乡的姿态, 为自己的小家洗冤复仇。

每一个看了这种故事的中国百姓, 无不感到这是一种完美的结局。因为主人公的出身, 代表的是他们的疾苦;主人公的遭遇, 博取了他们极大的同情与共鸣;主人公的发奋苦读、科举中榜的历程, 使他们拥有了幻想, 点明了努力的方向;主人公最后的复仇, 被视为一种正义战胜邪恶的典范。其实, 在主人公复仇的背后, 隐藏着一种力量, 这种力量就是压迫者对被压迫者的特

一、新时期论战的起因分析

以“中西关系”为中心论题的“中国音乐发展论战”已持续近一个世纪。“中国音乐发展论战”在新时期再一次升温其主要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门向世界开放, 中国经济得到迅猛腾飞, 世界文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 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也随之进入, 致使中国人民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发生转变, 中国音乐在漩涡中徘徊, 再一次陷入了如何发展的思考中。由此, 中国音乐界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中西音乐文化之异同”及“中西音乐文化之发展”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再一次走向了白热化的阶段。详细分析, 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 在改革开放历史背景下, 由于文艺政策的宽松与自

由, 中国音乐界逐渐形成了一个健全的、充满生机、具有创新精神和气氛活跃的艺术创作环境, 并且一种以和平经济建设为特征的新的文化艺术规范也处于萌芽状态, 充斥着整个80年代的艺术创作。在此宽松的氛围下, 文艺工作者思想逐步解放, 言论相对自由, 具有学术意义的音乐争鸣正在向和谐的方向迈进。文艺政策的宽松与自由主要体现在:1979年邓小平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明确提出“不横加干涉”的意见, 并承认文艺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 党“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 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 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11980年, 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含义比较广泛的“文艺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针。21984年, 胡启立代表中共中央出席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上的祝词, 首次以科学的态度总结了历史上党领导文艺工作存

权, 掌权者可以恃强凌弱的特权。当人们在认可了这一故事的同时, 也无形中认可了这种力量。即, 认可天、认可礼制、认可由少数利益共同体所制定的游戏规则。

“悲”若仅对情感体验而言, 它所带给人的美感是不容忽视的, 它是一种宣泄、一种共鸣、一种人天生具有的同情弱者的心理, 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记录与反映。

汉代《艺文志》记载:“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 于是有代、赵之讴, 秦、楚之风, 皆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 亦可以观风俗, 知薄厚云。”

汉代《食货志》记载:“男女有不得其所者, 因相与歌咏, 各言其伤……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与以儒家为代表的诸家学说崇尚平和、中庸之审美观相比, 人们对“悲”的偏向肯定的是不平之美。从周代《诗经》的“十五国风”到汉代乐府, 统治阶级对于民间音乐的采集也一直极为重视, 在这些当时流行于各地的民间歌谣中, 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情绪, 包括民怨。正确对待这些信息、分析这些情绪, 对于统治者治国理政, 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乐记》云:“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 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 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 其民困。声音之道, 与政通矣。”

了解“悲”的状况, 对于政治开明, 和谐思想得到传承发展的当今社会, 依然可以警世、可以“知天下”。

王华, 上海师范大学08级音乐学硕士研究生, 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方向, 导师:刘正国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本科毕业, 学士学位。

在的缺点, 并作出了“创作自由”的许诺。3西方现代音乐和流行音乐在此和谐、宽松的文艺政策下大量涌入中国, 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审美听觉体验和新的审美感性样式, 并将中国音乐发展推向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二)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 西方现代文艺思潮被逐一的介

绍到国内, 从而引起了音乐思想和审美领域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音乐界出现了“新潮音乐”“流行音乐”“严肃音乐”并存发展的趋势。而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传统音乐受到冷漠的境遇不断被加重, 致使部分民族音乐学家在1986年的“兴城会议”上对20世纪中国音乐的发展提出了质疑, 认为我国自“学堂乐歌”伊始的新音乐运动, 导致了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最大的战略失误。4然而, 民族音乐学家的观点并没有在此次会议上引起争论, 不同意见只是在随后一篇公开的论文中被反驳, 文中说道:“批判‘欧洲中心论’是应该的, 但应该注意其内涵和适用范围, 新音乐运动所力图冲破的, 只是业已僵化了的音乐传统而已, 而并未将革新的矛头对准传统音乐。把这段历史评价为战略失误, 怕是言重了。”5这个不起眼的辩论回合, 成为了90年代末“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激烈论战展开的胚胎。

(三) 上个世纪8 0年代末, 中国文化界掀起了否定

“五四”, 批判“全盘西化”, 弘扬“国学”和传统文化的思潮, 这一思潮随着90年代海内外学术思想界“中国传统文化热”阵阵升温, 并在中国音乐理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中国音乐理论界以沈恰为代表的一批民族音乐学家公开发表论文, 以“音乐价值相对论”为立足点, 攻击“欧洲中心论”, 对20世纪的中国新音乐的创作、表演、教育、理论研究等领域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全面反思, 并对其中存在所谓“全盘西化”问题、“后殖民主义”问题提出了措辞严厉的批评。6持此观点的学者还有王耀华、管建华等。针对上述严厉的批评, 老一辈音乐史家冯文慈在其文章《近代中外音乐交流中的“全盘西化”问题——对于批评“欧洲音乐中心论”、高扬“文化价值相对论”的认识》7中, 对所谓“全盘西化”的指责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评。随后青年学者邢维凯在其论文《全面的现代化, 充分的世界化:当代中国音乐文化的必由之路——关于“中国音乐文化自性危机论”的几点思考》中, 批评了“主体危机论”“全盘西化”以及相关论断, 将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论战推向了“对话”的方式, 从而引发了一场热烈的“中国音乐文化发展”论战。

二、论战的主要内容

(一) 20世纪末“中国音乐发展”论战, 仍旧以“中西关

系”为基点, 对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传承等方面进行对话。对于“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论辩”, 梁茂春教授将其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欧化道路说” (抛开传统全盘欧洲) , 此观点以刘靖之等人为代表, 一类是“传统发展说”, 即吸收西方音乐文化, 经过融汇贯通, 有的已经成为中国音乐的新成分, 8此观点以冯文慈、牛龙菲、邢维凯为代表。管建华则将其分为“融合派”和“全面现代化派”。他认为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是单一线性进化论、单一文化价值论。并认为中国新音乐的发展历史主要是“西体中用”的历史, 认为中西音乐一开始就没有平等的话语权和对话的资格。9在音乐教育的问题上王耀华提出: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中, “欧洲中心论”的影响较为深重, 以欧洲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教育, 忽视了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深入探讨与重建, 助长了妄自菲薄、盲目崇洋的思想, 不利于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与发展。10管建华也认为中国传统音乐在本文化系统内仅占有亚文化的地位, 首先在当代中国音乐教育中它就是一种非系统化理论的音乐教育, 因为基础理论都是西方的, 西方音乐理论教学移入是系统化的, 传统文人音乐在社会中的传承几乎断裂。11还有部分音乐学者认为流行音乐的冲击是造成中国传统音乐衰落的原因之一。

(二) 部分学者认为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 在发展的过程中, 必然与他民族音乐文化的精神有所交融。

如冯文慈教授在其文章《近代中外音乐交流中的“全盘西化”问题——对于批评“欧洲音乐中心论”、高扬“文化价值相对论”的认识》12中, 用历史发展的眼光, 从音乐发展的历史脉络中两次文化交流的高峰, 说明文化交流的诸多益处, 同时也证明任何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 在发展的过程中, 必然与他民族音乐文化的精神有所交融。邢维凯教授以其深厚的理论基础, 对以“文化价值相对论”为立足点提出“中国音乐文化的主体性危机”论对话方, 指出其对“文化价值论”理论使用的偏差。“文化价值相对论”核心论点是:认为每一种文化都具有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 因此, 在比较各民族文化时, 必须抛弃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我族文化中心主义观念。他们认为, 每个民族的文化时常会有象征该民族文化中最主要特征的文化核心。……文化相对论认为, 尽管各民族文化特征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但他们的本质是共同的, 其价值是相同的, 即它们都能起到对内团结本民族, 对外表现为一个整体的作用。13从以上论述可见, 其最核心的观点精神是提倡尊重各非欧民族的文化, 包括音乐文化。然而, 这一理论传入中国后, 却被某些学者加以极端化理解, 变异为“削平一切的文化平均主义”, 变成了在中国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排除他性”的口实。14此外作者还提出在对话中“中国音乐”与“音乐文化”概念层面的交错性。“中国音乐”的概念, 长期以来没有定论, “音乐文化”这一概念却在诸多论文中频繁使用, 且使用的同时, 经常将其等同于音乐艺术。“音乐艺术”所指代的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 即由组织的乐音构成的听觉审美对象。15其的审美价值在任何时段, 是没有优略之分的。但“音乐文化”则是多种性质不同、形式不同、作用不同的音乐现象的综合物, 16它所涵盖的是一切与音乐有关文化现象, 其内容除音乐艺术外, 还包括音乐形式、音乐审美、音乐教育、音乐传播、音乐理论交流等文化现象。因此赵元任文中所指的“不同的不同”和“不及的不同”是从音乐文化的角度进行比较, 而非音乐艺术样式。从这一角度看, 我国的音乐文化的确存在上述的特点。邢维凯教授还从文化共生的角度, 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对“危机论”中提出中国传统音乐中中国特征独特性的界定进行了有力驳斥, 他指出“危机论”者在中西音乐比较中出现了比较对象的错位, 即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专业音乐的比较。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衰落, 邢维凯教授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 阐述了音乐文化必须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 以适应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和审美情趣。因此, 中国传统音乐的危机是因其自身的发展过于僵化, 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时代的发展严重脱节的必然结果。邢维凯教授在音乐文化的发展中, 提出其核心思想“人本主义”, 即人是创造文化的主体, 文化应该为人服务。因此, 音乐文化发展不能以狭隘的民族主义眼光来看待, 应该从“人本主义”出发, 音乐的形式、内容、技法、风格、特征等应为中国气质服务, 即只要能体现中国人民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 即为中国特征和气质的音乐, 不能以“民族性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 必须放在大的全球化的历史背景和语境下, 必须与全世界的现代文明、现代精神相结合, 才可能弘扬世界。17

三、论战思考

21世纪已经过去10年, 对20世纪的中国音乐发展作回顾和反思, 无疑对中国音乐文化在21世纪后续的健康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音乐届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 以不同的立论依据对20世纪中国音乐文化的道路, 发表了各自的主张。尽管有些主张由于对立论理论的理解偏差, 或是在论述自己所持观点时带有主观的思想感情, 甚至在部分文章的言论中措辞过于尖锐, 但这次论战仍旧体现出较浓的学术气氛和基本和谐的氛围。笔者对此次论战的几点思考:

(一)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 中国音乐创作应该更加强调音乐创作的个性。

在一个世纪的音乐创作历程中, “民族化”“民族性”一直作为评价音乐作品是否具有中国音乐特征的重要标准。音乐作品的创作主体是动态的人, 而音乐的本源来源于社会。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 其即具有群体性, 也具有个体性, “民族性”则是群体性的特征。因此, 在百年的音乐创作中, 个性的彰显一直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当今音乐创作凸显“人本主义”的背景下, 在音乐世界化的前提下, 尤显个性的彰显的重要性。在此, 笔者并不是因为近一个世纪强调音乐的“民族性”就否认中国新音乐的发展。笔者认为中国新音乐近一百年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在20世纪早期赴日本、欧美留学的萧友梅、王光祈、李叔同、黄自等中国音乐家等人提出“借鉴西乐、改造国乐、创造中国新音乐”的中国音乐发展道路, 把目光投向欧洲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 是符合艺术发展规律和时空交接性的。而改革开放的政策, 使得西方文艺思潮不断被介绍到中国, 中国音乐创作呈现了多元化的局面, 观念的转型、技法的创新都呈现出新时期的社会的变革和社会意识, 为中国音乐创作平稳向新千年过渡做好了思想的准备, 积累了发展的潜力。21世纪初, 中国的音乐创作以转移到挖掘中国音乐文化背后的深层次内涵以及凸显个性特征上。

(二) 中国音乐创作的发展离不开音乐教育体系的支撑。

中国虽在西周就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音乐教育学校, 由于不善于总结归纳, 终究未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上个世纪初以来, 中国在全面接收西方文化的背景下, 专业音乐院校教育的模式均参照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为标准, 延续至今。改革开放后, 因80年代末90年代初, 兴起的国学热, 作为音乐文化的一部分——音乐教育也引起了部分音乐教育家和民族音乐学家的思考。认为音乐教育严重受“欧洲中心论”的影响, 音乐教育的基础已经“西化”等观点, 必须重新振兴我国传统音乐教育。试想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经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长达几百年。而我们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一套完整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谈何容易。且建立“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参照标准是什么?中国传统音乐亦或宫廷音乐?即使建立起“中国音乐教育体系”, 其前景如何, 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会有着怎样的作用?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有待于仔细思考的。面临新千年的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家管建华认为:高等音乐院校应该培养出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 精英文化应该对大众教育有所引导。同时, 在世界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 我们应该建立起多边主义音乐教育, 使我们的音乐教育具有国际化视野, 走出单纯依附于西方音乐发展的局面。18德国学者多洛忒·巴尔特针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肤浅认识及简单做法, 探讨了多元文化教育中文化传承的意义。得出结论:学校音乐课没有义务传承各民族、民间文化和流行文化等, 学校教育应该从不同文化的不同背景出发, 帮助学生认识不同文化以及音乐在其中的意义。19笔者极为赞同后者的观点, 目前中国音乐的繁荣景象以及所取得的可喜成绩, 在世界乐坛的地位, 足以证明, 中国的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三) 传统音乐的衰落是经济发展、文化进步与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

上个世纪初, 由于西方文化的东渐, 新文化运动、新音乐的兴起, 使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受到影响。一批进步人士, 在“欧洲中心论”的大环境下, 大胆的提出并探索“中西融合”之路, 收到一定成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创作上主动探求民族化和声和调性的使用, 以求创作有中国民族气质的音乐作品;2.重视对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 其源头可追述到国立音专成立时, 学校大力提倡收集民歌, 虽因条件所限没有确切的实际行动, 但对传统音乐的保护意识已初露端倪。上个世纪40年代, 鲁艺民族艺术研究会延续了这一思想, 成立了中国民歌研究会, 国立音乐院的作曲系也由王震亚等人成立了“山歌社”, 为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做出了努力;3.对乐器改进, 刘天华在这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改变了原不能等大雅之堂的乐器——二胡的命运。新中国建立后, 在中央文艺政策的大力提倡及扶持下, 我国传统民间民族音乐文化搜集、整理、拯救的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发掘长期流落在民间的优秀艺人和优秀作品;由音乐院校聘请优秀民间音乐人才进行授课和传技;派汉族音乐工作者到少数民族地区, 进行全面的录音、记谱、整理、出版;组织专业工作者重点深入民间作实地的采风、访问等专题性田野工作。使许多濒临消亡的音乐文化遗产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和保护。这一工作在黑暗的“文革”中停滞。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社会变革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 传统音乐赖以生存的土壤减少甚快, 遭到自然或人为的损害的可能性不断增大, 保护音乐文化遗产的行动迫在眉睫。在这期间, 部分学者已经向中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稿, 并于2003年宣布了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由此可见, 我国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已经走过了近一百年的历程, 无论政府还是音乐工作者都对其进行了挖掘、利用和保护, 因此, 中国传统音乐的衰落不能简单的归结为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 其真正衰落的原因是因为随着社会结构、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人们审美情趣发生变化而对某些传统的艺术形式表现出冷漠的态度。”20

篇4:道路安全会议记录20

当地时间6月19日,经过艰苦的讨论和谈判,“里约+20”会议最终就成果文件——《我们期待的未来》达成一致意见。不过,对于在这些历年参加过巴厘岛、哥本哈根、德班气候大会的广大参与者与关注者而言,本次会议谈判的艰辛程度也在意料之内。值得一提的是,20年前,一位名为珊文·铃木(SevernSuzuki)的12岁加拿大女孩自费前往里约热内卢,并在大会上作了一篇主题为“为地球未来担忧”长达5分钟的主题发言;可巧的是,在本次会议上,同样有一位名为布列塔尼·特里尔福德17岁新西兰女孩在本次会议开幕式后,面对12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发表了演说。

本次会议继续重申了20年前设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会议原则,并引入了“绿色经济”的概念。前者是因为受到了77国集团以及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而得以继续保留,后者则主要因为在不少务实主义者看来,未来世界最终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本次大会必须要将环保理念与现代社会的市场理念列入其中。随后,《自然资本宣言》会议文本由此应运而生,该文本主张重新认识自然资源,将自然资源列为与社会、金融资本同样重要的要素,以便通过金融的方式实现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扶贫和环境的保护。

诚然,正如很多环保主义者所批评的,在讨论金融如何可能成为环境保护的工具前,首先需要讨论环境本身是否会成为金融扩张的工具。显然,这种担忧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从政府到企业,各个代表对于“绿色经济”概念解释权的争夺,也恰恰反映出它们试图洗涤自己破坏环境的形象。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索取的步伐迅速加快,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和日益膨胀的欲望之下,自然资源一度被人们认为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免费赠品。正是在这一观念的支撑下,在过去数百年里,人类创造的财富远远超过了此前几十万年人类创造财富的总和,但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也导致了诸如地球资源日益耗尽、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以及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正分别以每年6%和4%的速度消失的严重后果。更重要的是,国家和企业这两种组织形式,开始有能力成为庞大资源的占有者和巨额财富的创造者,这就使得从上世纪中、后叶开始兴起的环境保护浪潮必然会遭遇这样一个尴尬事实,即最有能力和最有力量去保护环境的主体,恰恰是环境的破坏者本身。

可喜的是,目前世界各国对于环境的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增加,这才有了两次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可持续发展大会。只不过鉴于各国发展程度不一,以及对本国利益的锱铢必较,才导致长期以来,人们面对全球政府会议所形成的各种宣言失望常常多于希望的局面。正如本次会议上一位名为库密·奈度的国际环保组织领导人所吐露的心迹:“我们期待的未来,今天显得又远了一点……”。

但悲观情绪和空洞的宣言往往无助于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克服,与会者最最终达成了“惟有行动才能真正拯救整个人类的未来”的共识。整个“里约+20”峰会从始至终也一直强调立即行动的重要性,即推动全球环境的改善,注定不仅仅是某一群体的责任,而是所有公共机构、私营机构、社会团体,乃至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个体的共同责任。

(据南都网整理)

篇5:道路安全培训会议记录

a星沙城区飞飞幼儿园湘A6S288在路口转弯时与一台私家车发生刮擦,无人伤。

b金井金龙幼儿园校车与一摩托车发生轻微碰撞,事故导致摩托车乘客脸部受伤,现在还在路口第一医院接受治疗。

C春华一台九年制校车在倒车时,后保险杠位置将一私人的花坛撞坏,无人伤。

2、高桥镇一台校车经联校通报批评,不按标牌规定线路行驶、车辆行驶过程中存在未关车门、甚至还有逆行的情况。上周已通知该驾驶员到公司接受批评教育,认真学习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做出深刻检讨并从严处罚!请在座各位驾驶员一定要引以为戒,以上行为在校车运营过程中是坚决不允许出现的!一旦发现该车还有类似行为将直接取消其校车驾驶资质!

3、校车行驶线路标牌上面没有的路段是绝对不可以通行的,请大家严格按照标牌核定线路行驶!

4、天气转凉,雨天路滑,请大家定时检查车况,轮胎、刹车等部位,发现磨损严重的要及时进行更换,消除安全隐患,切不可麻痹大意。

5、有一部分校车车内卫生状况十分不理想,请大家按时对车厢内进行清扫消毒,给乘坐校车的学生和幼儿一个温馨、舒适的乘车环境。医药箱内的药品快过期的要及时进行更换。

6、为了节省时间给大家办理标牌,以后每次检车的时间为当月的第一个周六,如另有安排将会以电话形式进行通知,请大家相互转告。检车外观拍照时要将照管人员位置上的座套取下来,必须要显露出“照管人员座位”几个字才是有效检车照片。

营运主管刘峰:

1、从8月29日至11月17日,从公司监控中共发现75起违章情况,其中大部分都是“乘车学生未坐好”,整体情况相比上个学期有所转好,但做得还不够好,公司将于近期组织以上有违章情况的校车驾驶员、照管员到公司进行批评教育,并在年度考核上进行扣分考核。请大家坚守岗位的同时注意不要违章。

2、天气慢慢转凉,早上发车时请大家先敲敲轮胎和引擎盖,防止有御寒的小动物躲在车内,以免影响车辆正常运营。

3、为了更好的保养好车辆,请大家每天提前几分钟进行发车预热,并在行驶15000公里时及时更换防冻液。

4、冷天要检查电瓶防止缺电,发现有缺电情况一定要及时进行维修。

5、为了保证好学生的安全,早上第一趟学生到校的时间不可以早于6点30分,请大家一定要落实好。

副总经理肖锋:

1、请大家牢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把安全摆在第一位,上次组织大家集体进行安全培训的时候张晓春主任就说过“没有什么交通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一定要减速慢行,及时对轮胎、刹车灯重要部位进行保养更换。

2、10月24日开始的校车各成员单位联合整治检查行动中,绝大部分驾驶员做的不错,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发扬,个别做的不好的请及时改正。

篇6:道路安全会议记录20

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时间: 2011年11月20日

地点: 门诊十二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

委员

记录:

会议纪要

讨论并督导业务执行情况:

1、对新参加工作的医、护、技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技术人员应自觉学习,了解和掌握设备的一些常见故障现象,并掌握其排除方法,以便在特殊情况下能自行排除故障,消除隐患。配合医院保卫部门做好防盗、防火和辐射安全管理的培训。

2、操作人员必须了解X线防护知识,遵守防护规程。摄片时工作人员必须进入隔离室和铅堡垒内,防止一次射线损伤。在直接曝射下进行工作的人员必须穿戴铅衣、铅帽、铅眼镜、铅围脖。合理使用管电压及电流,减少不不要曝光量,保护病人免受更多射线照射。

篇7:道路安全会议记录20

工作总结

市政府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

按照市政府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的部署,2005 年自5月10日至9月30日我市开展了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下,整治工作已完成。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周密安排

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是高风险的行业,市交通局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根据市政府和省交通厅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结合我市正在进行的05年道路运输业审验工作,成立了“市交通局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市运政处处长和交通运输集团公司总经理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相关运输企业的领导组成。加强组织领导,细化任务措施,确保整治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

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严格执行“三关一监督”,专项整治工作结合着审验工作同步进行,采取上门服务、现场查验、逐车办理的工作方式,符合一辆、签章一辆。落实责任制,按照谁审验、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贯彻执行。

(二)、主动协调,稳步推进。在工作过程当中,市交通局协调安全生产监督、质量技术监督、运政管理、交通运输集团等单位对整治工作适时检查,检查全市辖区内的危货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措施等,帮助指导危货运输企业建立健全了各种台帐、档案,搞好痕迹管理和动态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三)、开展资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危货运输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件,驾驶员须持有危货运输从业资格证,押运员、装卸人员必须持有危货运输操作证,对不符合要求的从业人员一律不得从事危货运输和作业,不得参加审验。

为此,遵照交通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对全市危货从业人员(押运员)进行了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有74人取得了《操作证》。经过培训,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事故防范意识和技能、法制观念得到了增强,提高了从业人员素质,改善了运输服务质量。

(四)、强化危货运输车辆的管理

专项整治以前,有部分运输危货的车辆是挂靠在普通货运公司运营的,整治中我们要求全市所有危货运输车辆必须整合转入到资质达标、管理制度健全、资金雄厚、专业性较强的我市的交通运输集团公司货运总站危货运输公司经营,否则通不过年审,不能继续进行危货运输。通过整治,共有17辆危货车辆转入整合到危货公司。其中对3辆危货车辆进行了整改,查验后达到了要求,给予了补审;有2辆车达不到要求则转为普通货物运输。通过审验的危货运输车辆共计50辆,其中槽罐车47辆。全市危货运输车辆和罐车都按照此次整治要求张贴了标示车辆轮廓的反光带;安装了安全告示牌;喷涂“毒”“爆”警示字样;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配装了导静电橡胶拖地带装置和切断总电源装置;安装了危险品标识,实行编号管理;槽罐车的罐体都经过质检部门检测并取得了合格证;车辆技术等级都达到了一级。从而提高了安全系数,减少了事故隐患,达到了“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为加强危险品运输管理打下了基础。

三、今后的工作和建议

道路运输市场是一个活跃的,动态变化频繁的市场,要求我们

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和依法行政水平,认真落实担负交通主管部门的领导责任,运政部门的监管责任和经营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我们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交通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在此次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建立起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交通部门“三关一监督”职责,把危货运输工作抓紧抓实抓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篇8:道路安全会议记录20

会议地点:会东县龙口山公墓第一工程项目部 会议时间:2014年4月20日上午9:30 会议议程:

一、施工单位对近期安全工作情况评述;

二、总监对参建单位在安全工作方面提出要求; 会议内容:

一、安全监理工程师对近期安全工作进行总结汇报(详见汇报材料),主要包括:近期安全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计划等。

二、总监对近期安全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1、近期检查当中存在问题的整改。通过检查发现,各参建单位在存在安全问题整改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日常检查中仍然发现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就说明日常的安全工作做的还不细致,对于安全工作在做到精、准、细、严上多做文章。每一次的检查,很多时候都是个性问题,但是通过这些个性的、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自己要延伸到其他的方面,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例如:制度及操作规程等。

2、对各种安全文件的落实。各单位下发的安全文件及项目部自己的安全文件当中所涉及到的要求是否都已经落实了呢?可以说文件内容涉及到工地上各类安全的方方面面,各时段(节假日、季节性)及国内建筑工程发生的案例,要对这些有关文件认真学习,并且传达到相关人员(通过培训)。

3、安全月活动的开展,2011年安全生产月主题为:安全责任 重在落实。希望各单位都要开展相关的活动,并且把活动内容归档。

4、内业资料的完善及现场安全的重点监控。

5、加强工人住宿生活条件改善及现场临时用电的规范使用。

6、安全生产台帐。台账是反映一个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整体情况的资料记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台帐资料的记录、整理和积累过程中起到自我督促、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的作用。

2)、是企业规范管理上档次,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

3)、对单位和安全管理人员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安全生产台帐一般包括:

1)、安全责任书(与主管单位及内部各班组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合同)。

2)、安全生产机构设置的文件(领导小组、安全组织等)。

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定期检查、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制度)。安全员、班组长等岗位职责。

4)、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制订和下发的制度性文件、通知、通报等。

5)、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学习、活动资料。

6)、安全生产检查资料。

7)、安全会议记录。

8)、花名册:全员花名册,特种作业人员花名册。

9)、新工人(含民工和临时工)三级教育。

10)、机械、电气等设备管理资料。

11)、安全技术交底资料。

12)、爆破物品管理及消防台帐。

13)、事故应急预案、事故记录和报告资料,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材料。

14)、安全设施和劳保用品购买、发放登记台帐。

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现场检查主要内容

1.临边、临水、洞口、陡壁、平交路口、道路出入口等危险作业区域现场布置和防护 是否防护和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必要时有安全员,夜间设置警示灯,大型构件堆放有稳定措施 ;

2.配置消防灭火器材(各种车辆机械、生活区、试验室、炸药库、拌合站等)

3.个人安全防护

1.外电防护小于安全距离,线路过道无保护

2.临时用电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

3.配电箱开关箱应“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电闸箱无门、无锁、临时无防雨措施,电线老化、破皮未包扎、泡水

用电

3、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两人同时工作空间,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杂物

4、配电箱、开关箱安装要端正、牢固,移动式的箱体应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配电箱内的电器应首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电器安

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配电箱箱体内,金属板与配电箱体应作电气连接。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各种电器应按规定的位置紧固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皮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3m,小于1.5m。

5、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6.潮湿作业现场照明使用36v及以下安全电压

1.设备用电按“一机一闸一保护”安装,做接零(接地)保护和漏电保护器,设备工作完毕后拉闸断电

2.预应力张拉、钢筋冷拉及对焊作业按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千斤施工机具 顶对面及后面不可站人)

3.外露传动部位的安全防护罩,露天设备的防雨设施

4、工地运输燃料的车辆和储存油料的库房(如:柴油)应有专人管理,配备消防器材

7.拌和机等设备作业和检修符合安全要求

1.起重设施应取得准用证,司机持证上岗,操作应有信号传递

2、钢筋、型钢等细长和多根物件必须捆扎牢靠,多点起吊。单头“千起重斤”或捆扎不牢靠不准吊

作业

4、多机作业,应保证所吊重物距离不小于3米,六级以上强风区不准吊。

四川江阳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会东项目部

篇9:车辆道路安全管理会议总结

一、会议认为,加强公务用车管理,是严控“三公经费”、加强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对节约财政资金、规范机关事务管理、确保用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密切配合,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二、会议就以下事项进行了明确:

(一)成立领导机构。成立岳阳楼区公务用车管理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漆胜任组长,区纪委副书记张兰、区政府办副主任陈宏伟、区编办主任李宏英、区财政局局长杨大明、区机关事务局局长王安平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分管副职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区财政局),由陈宏伟兼任办公室主任,区财政局副局长黄申荣任办公室副主任。

(二)明确工作职责。区编办负责全区公务用车的编制管理;区财政局负责全区公务用车的控购、采购、“三定”(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定点保险)、财政保障、报废处置等管理;区机关事务局负责全区公务用车司机的教育、培训和管理。

(三)规范审批程序。全区所有单位申请购买公务用车,必须先出具申请报告;有旧车的,一律按照规定先交财政处置旧车,再向区公务用车领导小组出具申请报告,经区公务用车管理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议集体研究后批准。

(四)对全区公务用车情况进行清查。由区公务用车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对全区各单位所有公务用车的编制数、实有数,按照相关文件规定进行清查。对应处置的公务用车交由区财政局依法依规统一处置。

上一篇:以担当为题的演讲稿下一篇: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