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谜语

2024-05-24

小学一年级数学谜语(精选6篇)

篇1:小学一年级数学谜语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一”字、加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二”,而是“王”。谜底是王。

2.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一”字、减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零”,而是“三”。谜底是三。

3.八分之七。(打一成语)

“八分之七”用数学符号写出来,把数字7写在分数线上面,8写在分数线下面,谜底是成语“七上八下”。

篇2:小学一年级数学谜语

(1)1、2、3、4、5(打一成语)——屈指可数

(2)1000×10=10000(打一成语)——成千上万

(3)八分之七(打一成语)——七上八下

(4)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打一成语)——缺衣少食

(5)八九不离十(打一字)——杂(6)二、四、六(打一成语)——隔三差五

(7)东坡游春(打一中国现代数学家)——苏步青

(8)联合国宪章(打一数学名词)——最大公约数

(9)两边清点(打一数学名词)——分数

(10)垂钓(打一数学名词)——等于(鱼)

(11)马术(打一数学名词)——乘法(12)协议离婚(打一数学名词)——约分

(13)十百千(打一成语)——万无一失

(14)射线的特点(打一成语)——有头无尾

(15)直线的长度(打一成语)——无穷无尽

(16)全部消灭(打一数学名词)——整除

(17)老爷爷参加赛跑(打一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

(18)故园风光雨中新(打一中国现代数学家)——陈景润

(19)72小时(打一汉字)——晶

(20)24小时(打一汉字)——旧(旦)(21)不带零头(打一数学名词)——整数

(22)春雨洒故园(打一中国现代数学家)——陈景润

(23)1、2、5、6、7(打一成语)——丢三落四

(24)7÷2(打一成语)——不三不四(25)二、四、六、八、十(打一成语)——无独有偶

(26)1%(打一成语)——百里挑一(27)555,555,555(打一成语)——三五成群

(28)夏周之间(打一数学名词)——商

(29)考试作弊(打一数学名词)——假分数

篇3: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课堂教学描述】一、复习引入

教师出示“50 + 20、56 + 2”两道题, 让学生口算, 并说说每道题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二、例题教学

1. 审题列式: 教师课件出示例题图, 让学生找找图中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 接着教师出示问题, 让学生尝试列式并简单的说明理由. (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45 - 30)

2. 探究算法

( 1) 尝试操作: 教师让学生尝试借用拨计数器或摆小棒来计算“45 - 30”. ( 每个学生都准备了计数器和小棒, 由于学生有了加法的操作经验, 很快就完成了操作并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

( 2) 数学表达: 教师指明学生上台分别演示刚才的操作过程, 并要求学生边演示边说明操作过程, 然后要求全班学生再次拨珠或摆小棒, 并同座位交流操作过程.

( 3) 方法归结: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操作方法的共同点, 都是从40 里面减掉30, 在此基础上明确“45 - 30”的计算方法, 并板书计算过程.

( 4) 巩固练习: 完成书上“试一试”的题目“45 - 3”. 让每人选一种工具 ( 或者摆小棒, 或者拨计数器) 操作45 - 3 的计算过程, 并说给你同座位学生听; 教师指明回答, 全班交流并板书.

( 5) 习题对比: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这两道题目, 它们都是45 减去一个数, 为什么一个要从十位上减, 而另一个要从个位上减呢? ( 四人小组学生讨论) 教师指明学生回答, 全班交流. (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 之所以不同那是因为一个是减30, 另一个是减3. )

三、巩固练习

(1) 基础练习:计算“54-20和54-2”, 并说明计算过程.

(2) 提升练习:教师先在计数器上拨数86, 然后问, 教师想在某一数位上拨去5个珠子, 可以怎么拨? (教师按照学生的要求进行拨珠, 并让学生根据刚才的拨珠过程写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3) 对比练习:教师出示两组题目:“68-30、60-30+8、79-6、9-6+70”.让学生计算每道题的结果, 并比较每组题结果为什么一样? (通过引导, 学生不难发现每组的下面题目就是上面的计算过程.)

(4) 开放练习:让学生自己编一道像今天学习的数学题. (教师课前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编题卡“□Ο□=”和一支水彩笔) 学生出好题后交给教师, 教师选择一些学生的题目, (符合本节课要求的题目) 给全班学生进行口算练习.

【课堂教学思考】

一、一年级数学计算教学到底该教什么?

正如前文所述, 一年级大部分学生对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不退位) 减法都能准确计算出结果, 但是能不能就此就判断学生都会了呢?我认为还不能.学生可能仅仅知道计算的结果, 但是为什么要这样算, 大部分学生想不明白说不清楚.因此, 我认为本节课, 教师的教学定位还是很准确的.本节课教师将教学重点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多次通过摆小棒和拨算珠等操作活动, 经历计算过程, 明确计算方法, 积累活动经验;二是关注学生数学表达.让学生手口并用, 不仅让学生会算, 还要学生会说, 且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三是关注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本节课两次引导学生进行对比 (一次是操作对比, 在操作“45-30”时,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不论是拨算珠还是摆小棒, 计算时都是先从40里减30;还有一次比较“45-30”和“45-3”, 引导学生观察两题的不同之处.) 包括后面“提升练习”、“对比练习”以及“开放练习”思维含量都比较大.从课堂教学现场看, 教学过程并不行云流水, 甚至有时还比较生涩, 我们能清晰的看到学生思考、困惑、顿悟的学习过程.因此我觉得本节课较好的回答了一年级数学计算教学到底该教什么的问题, 值得借鉴[1].

二、本节课值得探讨的两个环节

本节课的教学有两个环节值得探讨:一是对比“45-30”和“45-3”不同算法.教师让学生观察并说明这两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回答:相同点就是先把45分成40和5, 不同点“45-30”从40里减30而“45-3”是从5里减3.) 我认为, 在对比两题算法异同前应该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因为算法之所以不一样, 是由于算式不同造成的, 因为不同的算式造成了不同的算法.而理解算式不同不能仅仅停留在数字本身, 应该进一步理解为“45-30”表示从45里减去3个十, 而“45-3”表示从45里减去3个一.学生有了这个认识, 就不难发现为什么一要从40里减30, 而另一个从5里减3了.这样处理也为后续学习笔算加减法, 理解相同数位要对齐做铺垫.[2]

另一个环节是最后的开放题训练. (教师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编写题目, 并用编写的题目进行口算练习.) 我觉得这个练习设计得很好, 可以很好的考察学生是否真正学会了今天的教学内容.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可以进行改进, 以提升该题目的练习效果.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可以去掉练习中的第三题, 两组对比题即“68-30、60-30+8、79-6、9-6+70”. (该题目与第二题“提升练习”目标重叠.) 留更多的时间进行编题训练.为了提高该练习的效率, 可以分步进行: (1) 创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做小教师出题考考其他学生. (学生都愿意做教师) ; (2) 明确编题要求:要求编的题目必须是今天所学的题目类型; (3) 自我解题:让学生把所编题的答案写在编题卡背后, 并在心里默想你编的题目是怎么算的? (为了渲染效果, 要求学生不要发出声音, 以免被其他学生听到.) (4) 题目展示:选择学生编的题目向全班展示, 让其他学生来口算, 该学生公布准确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来评价题目编的符不符合要求, 学生公布的答案正确与否.) [3]这样练习设计和实施, 给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次发自内心深处的计算经历, 学生为当好小教师必须全力以赴. (因为很多学生课前都能准确计算出这些题的结果, 难免有学生会骄傲自满, 敷衍了事.) 因此很多学生都获得了成功, 体验了数学学习的快乐, 而对那些不能准确编题或者计算出错的学生 (教学中就有不少学生编的题目不符合要求) 通过全班学生交流帮助, 给这些孩子提供改正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汪芳.低年级估算教学的难点及教学对策[J].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 2007 (Z1) .

[2]万振兴.浅谈小学计算课教学[J].求知导刊, 2015 (2) .

篇4:打造小学一年级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058-02

夷陵区教育局近几年正在如火如荼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学校也不例外,掀起了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热潮。这学年我任教小学一年级数学,小学一年级数学内容看似简单,运用起来却需教师多动脑筋,要活用新教材,运用新教法,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集中能力时间较短。针对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我觉得高效的数学课堂必须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减轻学生负担,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因此,本人就如何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所要关注的问题与大家探讨和交流:

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怎样做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教师要精心准备每一堂课,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达到想学、乐学的目的。一节成功的课学生会思维活跃,兴趣极高,不觉得累,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就下课了,部分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有一次下课后学生说:“老师这节课这么快就上完了。”所以说教师要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其次,教师上课时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也会有一个精神饱满的状态来上这节课。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

二、要重视和加强直观教学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好,抽象思维较差,根据这个年龄特点,他们对生动、形象、具体的事物易记住,而对枯燥、单一、乏味、抽象的数学知识毫无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很重视直观教学,让学生通过耳听、手做、口说、脑想等多种感官的活动,逐步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逐渐产生对新事物的兴趣,是其学习新知识和促进思维发展的主要手段。例如,在教10以内数的认识时,通过学生动手摆小棒、画图形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的概念;在教3的分解时,形象地把它画成,并让学生拿出3根小棒,先左手拿1根,右手拿2根,合起来共3根,让学生看手说:“3可以分成1和2。”再让学生左手拿2根,右手拿1根,让学生看手说:“3可以分成2和1。”利用3根小棒,让学生边拿边说,学生很快掌握了3的组成分解和3的加减法。另外,一年级的几何初步知识尤其需要直观教学,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初步会识别几何形体。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形体时,让学生从家里找来牙膏盒、茶叶筒、药盒、皮球等,将这些东西根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进行分类,分类后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形体的特征,再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学生由于这堂课利用了直观教学,并结合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学生兴趣较大。

三、要改变教学思路,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让学生能真正深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处于导的位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的思考教师的问题,遇到难题师生要相互讨论,同学们也要相互讨论。从而在相互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上课后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多提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请学生自己试着解决问题,如遇到困难,可引导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讨论,从而解决问题。接着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述题目的解题思路。这样整堂课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学生才能真正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所学知识。

最后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此,我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四、要正确把握媒体运用的手段

“今天的课堂黑板还需要吗?”这是我们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各有各的优势,选择教学手段并不是越高级越好。一节课中,往往需要用到多种方法与手段。成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把握媒体运用的时机,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我们应该树立整合的思想,要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使用,并科学地恰到好处地使用各种媒体,就一定能显示它的优越性,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8加几”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制作了动画片:“小动物数学竞赛”的故事情境。即小花狗自夸是数学的小天才,数学题难不倒它。小猴子一听,立即出题目考考它。这时屏幕呈现一个有10个格子的空牙刷盒,接着画面变成盒里放有8把牙刷,盒外有3把。当小猴子提出共有几把牙刷?怎样列式?得什么?前两个问题的确难不倒小花狗,而后一个问题却把小花狗给难住了,这时引出新课内容。

在巩固练习时,又出现了“小动物找家”,“英语歌曲《十个印第安人》”等画面,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讨论、合作学习,相互解答,使整堂课处于层层推进,学生情趣交融,由“被动型”学习变为“主动型”学习。 实践表明,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五、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要引导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许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教学中,要多创设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

其次要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而且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做作业时精力要集中。许多学生做完题目,让老师和家长检查,这有好的一方面,同时也容易养成依赖思想。

总之,课堂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它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生活空间,数学课堂不应该只是教给孩子数学知识,而应该是一个充满色彩、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数学知识的王国,把课堂还给孩子们,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篇5:小学一年级常见谜语

1.无数线儿长又细,上连天来下接地,线长能做鞋袜,线多不能缝新衣。

(雨)2.千条线,万条线, 掉到地上都不见.(雨)

3.银线根根长又细,上接天来下着地,线长不能放风筝,线细不能织布匹。

(雨)

4.千根线来万根线,颗颗珍珠线上串,看得见来摸得着,掉在地上却不见

(雨)

5、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谜底----雪

6、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都不见.谜底----雪

7、小白花,飞满天,下到地上象白面, 下到水里看不见.(打一自然现象)谜底----雪

8、说象糖,它不甜,说象盐,又不咸.冬天有时一片,夏天谁都不见.谜底----雪

9、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

10、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 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

(风)11.生来本无形,走动便有声, 夏天无它热,冬天有它冷(风)

12、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

(风筝)

13、小小姑娘满身黑,秋去江南春来归,从小立志除害虫,身带剪刀满天飞。【谜底】燕子

14、不识字,把字排,秋天去,冬天来。(大雁)

篇6:小学一年级简单猜谜语

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谜底:雨伞

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谜底:荷花

颜色白如雪,身子硬如铁,一日洗三遍,夜晚柜中歇。谜底:碗

白嫩小宝宝,洗澡吹泡泡,洗洗身体小,再洗不见了。谜底:香皂

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谜底:西瓜

不怕细菌小,有它能看到,化验需要它,科研不可少。谜底:显微镜

是笔不能画,和电是一家,要知有无电,可去请教它。谜底:测电笔

象只大蝎子,抱起似孩子,抓挠肚肠子,唱出好曲子。谜底:琵琶

圆筒白浆糊,早晚挤一股,兄弟三十二,都说有好处。谜底:牙膏

上不怕水,下不怕火;家家厨房,都有一个 (打一生活用品)。谜底:锅

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见谁,总爱喊妈妈。 谜底:山羊

金箍桶,银箍桶, 打开来,箍不拢。  谜底:蛇

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 谜底:青蛙

皮黑肉儿白,肚里墨样黑,从不偷东西,硬说它是贼。  谜底:乌贼

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 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谜底:蜗牛

前有毒夹,后有尾巴,全身二十一节,中药铺要它。 谜底:蝎子

嘴象小铲子, 脚象小扇子, 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  谜底:鸭子

身穿梅花袍,头上顶双角, 窜山又越岭,全身都是宝。  谜底:鹿

胖子大娘,背个大筐, 剪刀两把,筷子四双。  谜底:螃蟹

小小一条龙,胡须硬似粽, 活着没有血,死了满身红。 谜底:虾

有个小姑娘,穿件黄衣裳, 你要欺侮他,她就戳一枪。  谜底:马蜂

头戴绿帽,身穿绿袍, 腰细肚大,手拿双刀。 谜底:螳螂

身体花绿,走路弯曲, 洞里进出,开口恶毒。  谜底:蛇

上一篇:好人好事作文700字左右下一篇:资金成本的含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