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论文

2022-05-13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在传递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将培养数学语言与之紧密结合,把它看做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和准确性。本文将试着阐述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第一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论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口算是最基本、也是学生最需要掌握的一种计算方式。它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借思维和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一种口算方式。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呢?本文就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能力的教学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一年级;口算能力

一、小学一年级学生口算速度慢、能力弱的原因

(一)依赖计算器等计算工具,口算能力减弱

现在的科技飞速发展,计算器早已家喻户晓,成为人们提高学习办公效率的好帮手,而对于刚接触计算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口算能力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到了一年级,大量的口算题则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口算功底,但是有的学生为了能够节省时间,经常用计算器进行验算。这样是减少了做题的时间,但是时间久了学生的大脑没有足够的思考、活跃,就会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减弱,从而在考试中容易犯因粗心而导致的口算错误,或者是因为口算速度太慢而增加了做题的时间,得不偿失。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放下计算器,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与速度,帮助学生在考场上节省更多的时间去检查和做题。

(二)数学思维还未发展完全

一年级的学生还在生长发育中,思维还没有完全成熟,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进行口算训练。学生在口算训练过程中刚开始反映会比较迟钝,但是通过不停的训练让学生的思维活跃的发展,也在训练学生的大脑反应能力。而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天性爱玩的时候,在上课或做题时很容易走神,使得口算的速度很慢。在学习口算的过程中也是在帮助学生沉下心来,集中注意力。熟能生巧,在不断的练习下可以增加学生的口算速度,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大脑的活跃进而更好的学习。

(三)学生缺乏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等

一年级学生太小,不能认识口算对于他们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再加上他们本身对口算缺乏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写作业时边做边玩,,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所以常常会出现思维与书写不同步的情况,有可能学生明明在算这一题,但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下一题的运算上了,所以会出现口算错误、答案错位的情况。再加上书写时不规范、字写得很马虎,算后又不安心检查口算,都是导致计算错误的原因。

二、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能力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良好的口算习惯是提高口算准确率的前提和保证。首先要求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在课堂上,切忌以快为完成作业的标准,否则学生只图快,不求对,久而久之,容易养成不良的习惯;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平时板书一定不要有错,否则会让学生认为“老师都有错,他们的错误也没关系”的想法;最后,要做好检查,对于没有检查习惯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检查习惯,学习中只要有了检查的行为,并把题做对了的学生,要大加表扬,从而激发其他没有检查习惯的学生也萌发检查的习惯。学生口算习惯的培养要贯穿在数学教学的始终,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补充。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以上各点虽不全面,但相信只要一一落实,将能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关注生活,积累经验

在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鼓励同学们运用数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例如:到超市购物时,看到商品的价格做到心中有数,采用估算方法预估大概需要花多少钱,再运用准确口算的方法算出应付多少钱或需找回多少钱、比一比哪种优惠更划算……只要学生留心观察,用心体会,通过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就能体会到口算能力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三)多做多练,熟能生巧

口算是数学学习中的最基本的计算方式之一。而要熟練掌握口算技能,就必须多练习。学生要养成口算的习惯,少用计算器,要做到日日练,相信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练习下一定会有进步。除此之外学生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口算的正确性。良好的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教师应及时归纳总结口算方法,让学生熟记加法口诀,并引导学生找出规律,练习形式要多样化,练习时间应贵在坚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他们养成“看清题目、口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努力消灭口算错误,提高口算正确率,之后不断加大目标正确数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口算潜能和速度。口算快而准确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成的,还需要学生持之以恒,通过不断的练习来达到又快又准确的能力。学生应该养成习惯,在每天做题之前训练几道口算题热身,活跃思维,以此追求更高效的成果。良好的习惯加上无间断的练习,一定能够让学生的口算速度加快,能力增强。

三、结语

一个好的习惯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养成,而养成一个坏习惯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改正。所以,当教师们发现学生的口算能力出现弱化,就应该去了解原因,及时改正坏的做题习惯,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口算习惯。而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想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也必须勤加练习、持之以恒,相信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会慢慢提高口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永堂. 如何提升小学一年级口算课堂教学的趣味性[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四)[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2.

[2]陈芸芸.乐算·选算·巧算:小学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提升的实践与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2):66-67.

[3]张秀梅.农村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J].才智,2020(16):65.

[4]马咏梅.“数字化评价”方式在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8(25):10-11.

作者:魏天顺

第二篇: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语言教育研究

摘 要:在传递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将培养数学语言与之紧密结合,把它看做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和准确性。本文将试着阐述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关键词:一年级;小学生;数学语言;思维能力

一、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将生活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

教师应该从源头开始,逐渐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紧紧结合教材生动形象、图文并茂、趣味性强的特点,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说:讲台上站着一位老师;黑板上写着“元旦快乐”4个大字;榕树下两个小朋友在玩耍;天空中飞着6只小鸟等等。通过这种训练方法,让学生逐渐理解并掌握一些数量词和方位词,再如:教学6的加法时,让学生左手拿5根小棒,右手拿1根小棒,合在一起是6根小棒。边操作边说“5和1组成6,1和5组成6”,从而得到5+1=6,1+5=6;再把小棒分成2和4,得到2+4=6,4+2=6;最后分为3和3,得到3+3=6;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从中得到关于6以内的减法运算。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了表达能力,同时也拓展了思维能力。

二、讲解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小学一年级的大纲要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逐步使学生学会比较、分析、判断、综合、推理等方法。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对孩子们进行连贯性且合乎逻辑的思维训练。练习时,我们要求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说出计算方法和依据,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便会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三、加强学生用正确的语言说出应用题的能力

加强对于正确描述应用题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数学语言和有序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有效。例如在教学一个加法应用题的过程中,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第一个条件是?第二个条件是?最终的问题是?要求的是一共有多少,也就是说把这两个条件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列式为“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总和”。再例如,用4+4=?自编应用题。有的学生说:“李平有4枝铅笔,王明有4枝铅笔,两人一共有几枝铅笔?”有的学生编为:“李平有4枝铅笔,王明的铅笔和李平的同样多,两人一共有几枝铅笔?”还有的学生说:“李平和王明各有4枝铅笔,两人一共有几枝铅笔?”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不仅有利于他们理解题目的特征和解题方法,更能培养他们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上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

首先,开展小组讨论。这是课堂中常用的方式之一,每个小组选出小组长,当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可以请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最后可以由组长作为代表发表该组的讨论结果,也可以轮流发言。学生们既有机会发表见解,又有机会作为听众听取其他同学发表的看法。学生为了积极表达本小组的意见会更加主动地组织、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认真倾听,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兴奋之中。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课堂密度,又锻炼了学生们的数学语言能力,可谓是事半功倍。

其次是引导学生进行小结。课堂小结对于教学工作十分重要,通过小结,学生可以提高综合概括能力,帮助学生回忆教学内容。虽然小学生的能力有限,但是只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就可以概括的更为全面和正确。经常进行这种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概括、分析、分类等思维能力,以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五、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教学工作中重要且长期的任务。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与同学进行数学交流的机会,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参考文献:

[1]毛松柏.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几种策略[J].新课程:中,2010(11).

[2]王俊峰.小学二年级数学语言能力培养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06).

[3]周再禹.重视数学语言教育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J].甘肃教育,2006(11).

(作者单位 武进牛塘中心小学)

作者:许丽娜

第三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研究

摘要:情境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最大化的体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策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课堂上,小学生自律能力差,思想容易开小差,师生互动交流贫乏,一个合适的情境的创设,就是给学生第一个实践的舞台,让学生在近似于真实的环境中增长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能够体验的本领。在教学中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互动,实现知识的传递。一个好的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可见,教师若要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就必须努力创设,不断优化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那么,有效地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数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得到的是有发展性的学习,真正地达到“授之以渔”的目标。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创设情境”不能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

(二)情境创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任意拔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兴趣程度,导致学生“云里雾里”的学习状态。

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使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更加有效,切实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能力;促进了学生和教师能够将数学和生活很好地融合到一起,能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界定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

有效性就是立足于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改革陈旧的课堂教学目标、结构和形式,改进课堂教学策略和评价标准,根据各学科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与发现问题,共同交流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体会到学习的实际价值和学习的乐趣。

四、研究目标

通过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和现在的发现式学习的调查分析,使学生明确现在教材的编写贴近生活,情景图真实有趣且具有挑战性,创设并利用好有效情境进行数学教学,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事实出发,在研究具体问题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应用数学,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到数学思考的乐趣,也体验到学习数学是轻松而快乐的。

通过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学习态度能力得到同步发展。特别是在创新意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明顯的成效。

五、课题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针对“创设有效生活情境”研究,设计教学活动方案,进行行动实施,对研究的设想及方案进行完善。

(二)理论研究:收集和学习有关文献资料,逐步实践。

(三)经验总结法:自开展研究活动以来,我对自己的每一节数学课都认真设计,对学生的要求也由看情境(图)、听情境(故事)、做情境(游戏)到自己创设情境探究性学习,仔细分析、对比,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

(四)文献法:通过网络、杂志和报刊等媒体,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六、课题研究内容

探讨影响教学情境的相关因素,使创设的教学情境有一定的数学价值,既要关注生活现实,尽量做到贴进学生的生活,又要有挑战性,更要尊重数学的本质,讲究科学性、严密性,能够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注意事项。

1.创设情境要为教学服务。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先想想整个活动是不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还是仅仅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一时热闹,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无论是问题情境还是生活情境,提出的问题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要具体,要有新意和启发性。这样学生才能理解问题的含义,才有可能来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

2.情景创设要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包括情感系统和认知系统两方面的信息传递,在教法要诱导学生主动探索。情景创设应贯穿于常态课堂教学中,在学习过程中创设的情境要随时随地存在的数学知识上,使整个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生活化,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素材与整个课堂教学的自然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情境要有探究性。

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应该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创造动机。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方法与策略。

1.悬念情境。小学生容易被不平常的现象或内容所吸引,教师精心设疑,制造悬念,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就能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创设这样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求知兴趣。

2.操作情景。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使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学生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

3.游戏情景。学生只有对所学东西产生兴趣,才有强大的内驱力,才能进行积极探索。如果我们将游戏引进课堂,就可以使学生在游戏氛围中学习,轻松快乐,这样的氛围中才能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语言描述情境。在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语言描绘,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性作用。语言描绘提高了感知的效应,情境会更加鲜明,从而激起情感,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5.运用多媒体创造情境。随着现代教学设备的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手段,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课题研究效果

一年来,在领导和老师悉心关怀和指导下,我扎实工作,积极研讨,实验立足于数学课堂,探求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有效地创设情境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合理有效地运用和创设情境,更大程度上促进了数学问题的理解,提升了数学思维品质,活跃了数学智力的开发,加速了数学能力的形成。

(二)提高了课堂效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我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同时也关注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的教学情境,能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轻松地达到学习目标。

(四)有效的教学情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得到开启和生长,使学生学到有生命的数学。同时,有效的教学情境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变得轻松有趣,兴趣盎然。

(五)进一步培养了同学们动手、动脑、思考的能力。情境的种类和方式多种多样,而且每节课所运用的情境也不是单一的,也不是每节课运用的情境都“有效”。因此,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来了解情境、运用情境、积极参与创设情境的活动中来,以便提高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能力。让学生针对同一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问题。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的能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八、课题研究的反思

(一)情境的种类和方法很多,而且同一个教学内容教法也是因人而异,那么究竟该创设怎样的情境才最“有效”呢?如,利用多媒体上课、自制教具学具(有自创的,有教材中的情境)上课、在黑板上画简笔画上课;创设直观情境、问题情境和想象情境上课等,可谓精彩纷呈、热闹非凡。但我认为,方法虽多,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到底哪种才是最好的呢?还需要不断探索、研究。

(二)情景的設置和问题设计之间容易出现偏差。主要是表现为:问题过大或过小、问题设计无意义等;过于注重形式;往往忽视了蕴含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研究要求教师能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将自己的经验、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出来.而教学理论的不足,将制约研究过程的发展。我时时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叹,所以需要不断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并且注重经验的积累与总结,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四)在教学中还要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

(五)我在今后还要继续进行教学研究和试验,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

以上是我一年来的研究所得,虽然在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时间仓促,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各位专家、同行们不吝赐教,使我的课题研究为数学教学提供理论依据,让我在教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当然,我会继续努力,把数学课中的情境教学进行到底。

作者简介:张帆(1988—),女,汉族,河北唐山人,小学一级教师,教育学学士,唐山市路北区世嘉实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方向。

作者:张帆

上一篇:六年级数学教学论文下一篇:工民建专业毕业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