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的选择

2024-05-01

应届毕业生的选择(精选8篇)

篇1:应届毕业生的选择

一、 你是那种人?

进企业的人有两种:一是,靠工薪吃饭;二是,将来自己创业。在选择企业前,你首先要知道自己的长远规划是什么:做技术专家,高级管理人员,还是为了将来自己创业进入你心中那个公司所属的行业中相似的企业?这篇文章主要探讨前者,即工薪族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案例中的两人就是这种类型,在毕业初期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不会创业的工薪族。

二、 你的兴趣是什么?

每一个求职者都应该明确自己的兴趣是什么:研发?技术?测试?(硬件、软件)市场?销售?投资?人事?财务?这个因素将决定求职者最初的岗位。案例中的丽丽就在求职前很好地分析了自身的特点,才不至于向秀秀一样做个前台咨询,”因为整日机械式的工作,在三个月前就提交了辞职报告”.兴趣是职业发展的持续推动力。干任何工作,如果你对它失去了激情,那么,要么是你在被迫受到煎熬,要么是你在虐待自己,但最终的结果都导致员工和企业双方利益受损。

这里所说的兴趣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由于自身性格特点所形成的兴趣;二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专业知识方面的兴趣。根据调查,职业的发展受这两方面综合影响,相对而言,前者影响可能更大一些。

三、 行业发展前景及行业回报率。

良好的行业发展前景是公司光明前途的基础;较高的行业回报率是企业利润的保障。丽丽的个人职业发展就是很好的证明。判断行业发展前景及行业回报率应该不是太难的事,可以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请教相关领域的专家或熟人。

但是,大家在选择不了朝阳产业中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时,也可以选择行业回报率一般甚至较差中实力较强的企业。其实,生活中在这种情况下成功的例子也数不胜数。前面一种选择相对长远利益来说风险收益率高一些。

四、 企业的地域、性质、规模、及前景

求职者去比较适合自己的区域,就能够得到好的配套,比如比较好的平台、比较好的培训、更宽广的视野大城市的机会更多,而且激烈的竞争更能够激发个人潜能,更容易达到更高的职业高度等等;否则缺了某个环节,比如得不到培训、事业狭窄等等你就很难得到发展。单纯的说要去大地方发展或应该固守一隅都是不对的。因为更换地域而获得发展或发展受阻的例子都很常见,这里只说明这是个值得考虑的因素。在职业发展的初期要尽可能在比较发达的地方工作,等你已经在职业发展上达到相当的程度再考虑生活上更能接受的城市。

关于企业的性质,粗略来说,国内的企业大致可以分为外企、国企和民企,政府部门可以归到国企中去。总的来讲是外企更看重能力,国企需要处理公共关系方面的能力较强一点,民营企业二者兼备。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具体选择什么性质的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决定。

应届毕业生社会经验非常少,很难处理得好很多的关系,非常容易对社会和职业等等方面形成一些错误乃至极端的看法。这个时候最好是到规模较大制度规范的企业。这样在一个规范的体制下面学到的东西应该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实用,而且接触先进管理理念的机会较多。

如果你想在一个企业中长期干下去,那么对你影响最大的因素莫过于企业的发展前景了。一个朝阳产业中会有很多性质相似的企业,它们之间也会有优胜劣汰,企业并购重组。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良好发展前景的前提保证。那么选择企业时,就要选择已经践行着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

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了解了上述思路的情况下,求职者可以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分析,找到一些适合自己行业中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或者是适合自己企业的一些标准,然后根据这些标准在铺天盖地的招聘信息中找到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这样可以提高应聘成功率,一方面求职者可以在节省求职费用的前提下找到适合自己的企业,另一方面企业能够在降低招聘成本的同时招到合适的人才,实现双赢。

当然,无论最终你选择了哪个企业,都应该脚踏实地,勤学好问。把握身边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这种机会,不仅仅是业务上的逐步熟悉,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更快的融入社会,如何接受企业的文化,如何和同事协同并进,如何待人接物。刚刚介入职场的大学生们,无论是正在寻求理想的职位,还是已经成为准职业人,都应该从过程中不断汲取教训,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总结:很多毕业生都会选择众人眼中好的工作,但好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如果只是单纯的为了朋友家人的劝说,为了眼前的虚荣利益而选择并不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即使得到别人羡慕的眼神,但快乐与否只有自己才可以体会得到。况且,在大规模的企业,尤其是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很少能和公司的高层领导交流,在人才济济的公司里自己也很少得到重视,发展的步伐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阻碍。而在看起来只是规模相对小些的企业,员工们有着更为和谐的工作环境,并且更容易得到老板的关注。遇到问题也可以随时交流,一般工作的覆盖面也相对广些,可以扩大知识面,做个多面手,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篇2:应届毕业生的选择

导语:加入一家成熟公司还是一家迅速增长的初创公司会有助于你学得更快呢?这取决于你自己的喜好和舒适程度。作为一名刚跨出校门的毕业生,你应该侧重于学习——无论是学习专业技能、如何创建一款产品、如何带领一个团队,或别的东西——选择自己可以学到最多东西的工作环境。

社交问答网站Quora软件工程师埃德蒙·刘(Edmond Lau)

我建议,作为一名刚跨出校门的毕业生,你应该侧重于学习——无论是学习专业技能、如何创建一款产品、如何带领一个团队,或别的东西——选择自己可以学到最多东西的工作环境。你很可能要在第一家公司工作一段时间,而为自己创建适当基础将使你未来获得更多的职业机会。

加入一家成熟公司还是一家迅速增长的初创公司会有助于你学得更快呢?这取决于你自己的喜好和舒适程度。以下是一些值得考虑的不同方面。

1.培训和指导

谷歌投入相当多的资源创建了codelab——这一资源解释如何使用核心抽象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为何存在、指导如何编制不同编程语言的最佳方法、设计解释基 础设施主要部分背后的原理和细节的文档。

我硕士毕业后就加入谷歌的搜索质量团队,在入职后的头六个月里,我大量学习了这些材料,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我在 《埃德蒙·刘为何喜欢在谷歌工作?》(How did Edmond Lau like working atGoogle?)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更多的论述。如果你很好奇而且好学的话,有海量的知识库向你开放。

初创公司不会有这样多的资源,但任何希望帮助新员工尽快提升能力的迅速增长型初创公司也会投资创造类似的培训资源。比如,在社交问答网站Quora,我们 编写自己的codelabs,以帮助新员工了解一系列关键的抽象概念,把我们Quora内部的大多数流程、基础设施和最佳做法做成文档,并且向每位新员工 分派一名指导,每位指导的任务就是确保新员工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并且在入职后的头八个星期内融入团队。相比之下,我在谷歌的第一位指导只不过在我上班的 第一天把我领到我的办公桌前而已。

据说,在谷歌,新员工需要提升能力六个月,才能成为有工作成效的员工。像谷歌这样的成熟公司或许能够负担得起这么久的时间,但初创公司无法消受这

样的奢 侈。我们需要我们的新员工入职几周后便有工作成效,而且我们正努力确保我们招聘到适合的人才,并且为做到这点而配有适当的培训及指导流程。

2.工作节奏

不用说,初创公司的工作节奏比成熟公司快得多。提交前的编码审查,每周、每两周甚至每月一次的发布周期,推出产品清单,正式的产品批准会议,这些都是规模 较大公司旨在形成体系并且把损耗降至最低的所有机制及流程,但往往以牺牲产品的开发速度为代价。初创公司的持续部署(每次提交都可以直接投入运用),提交 后的编码审查及轻负荷批准流程旨在提供基本质量控制的同时,使版本更新能够加快。

在初创公司工作未必意味着你在使工作成为你生活的重心,但的确要预期工作时间超过谷歌的每周40小时,而且不要期望这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充满活力的初 创公司的氛围有时可能会令人更加有压力(比如网站出故障),但也更加令人兴奋,时常推出更多功能,而这类差异和环境只对某些人有吸引力。

3.团队

我想目前仍然如此,但我在2005年向谷歌求职时,常规做法是在新员工已正式接受工作合约之后,才把他们分派到不同的团队去。对于一家拥有3万名员工的公 司来说,各工程师在技术能力方面以及各经理在领导能力方面的差异实际上相当大,对于这种规模的公司而言,为了有助于招聘,其招聘条件一定要降低。你可能会 被分配到一个能力很强的团队或者能力处于平均标准以下的团队;除非你在应聘时就自己加入特定团队进行了磋商,否则这实际上取决于你侧重的领域及你抽签的运 气。相反,在一家规模较小的初创公司里,你实际早已通过面试认识了公司团队中的大部分同事,并且对可能共事的同事的技术能力有了大致了解。

使团队问题更加复杂的是,在诸如谷歌等成熟公司里,转换团队存在相当多的阻力;成熟公司通常期望你在一个团队至少待上6个月至一年的时间。因此,你入职后 的第一个团队、项目及分管经理最终会对你的职业发展及工作愉快的情绪造成显著影响,尽管相对而言这些都是你无法控制的(同样,除非你在加入公司前主动设法 让自己分派到一个不错的团队)。

虽然在初创公司里,你可能(或者可能无法)控制项目的选择,但初创公司较快的工作节奏意味着,即便你对分派到的第一个项目不感兴趣,你反正很可能会被分派到别的项目上去。

4.项目结构

在谷歌,你很可能与同样团队的人一起更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特定领域。比如,在谷歌的第一年里我从事的是查询优化,在第二年期间我从事的是搜索时域及搜索历 史的用户界面实验。如果你有感兴趣的特定区域并且因此而专门获聘,或者你希望专注于特定领域的深入研究,那么这相当不错。成熟公司进行的项目往往更有组 织,你能从技术负责人、产品经理或业务经理那里获得更多有关如何开展日常工作的指导。

初创公司是否如此呢?这取决于特定初创公司的团队结构。在网络视频平台服务商Ooyala(该公司的员工人数在我任职期间从30名增加到70名),我花了 一年时间担任数据分析的技术负责人,那年我几乎完全专注于数据分析。我发现自己真的很喜欢Quora的一个方面是各团队轮换项目,而且大多数项目往往持续 数周时间。在我任职于Quora的一年半时间里,我有机会从事于注册转化、旨在提高答案质量的机器学习、问答主持工具、专题讨论小组、建议及关联指标、垃 圾邮件检测以及各种用户发展举措。我从事的各种项目以及我有幸共事的大量团队成员,使我的工作更加充实而且更加愉快。

5.风险

与谷歌相比,在初创公司你很可能会接受减薪以换取更多的股权,但在一家已成功完成首轮风投融资的初创公司,事实上并没有多大风险,以至于你得住办公室里或 者需要靠吃方便面维生。当然存在初创公司可能失败的风险,但在一家成熟公司里,也存在类似风险,比如你所从事的项目可能毫无进展或者也被炒鱿鱼。

谷歌每年会终止一些项目——尤其是在拉里·佩奇(Larry Page)担任首席执行官(CEO)之后,许多项目在进行了数月甚至数年之后从未被推出。如果你目前身在硅谷,而且是一名非常有能力的工程师,那么这里工 程师的聘用需求非常高,如果你真的需要另谋高就的话,事实上并不难找到另一份工作。

6.作用和影响

鉴于在初创公司,团队规模小得多,而且专攻的产品功能涉及面宽泛得多,你最终能在小公司里施加比在大公司明显更多的影响。当我在谷歌从事用户界面实验时,任何明显变化(甚至是实验性的)都得通过每周的用户界面审查。在初创公司,你很可能会自己(或者与你的直接团队一起)作出许多决定。

这种影响适用于产品层面(创建什么或不创建什么产品以及如何创建)及团

队层面(如何进行招聘及面试,我们要鼓励什么样的编程方式,如何安排团队的优先事项)。在像谷歌这样的成熟公司施加几乎同样影响确实更加困难,因为许多惯例早已经牢固确立了。

7.额外待遇

初创公司确实无法与诸如谷歌等成熟公司拥有的20家园区咖啡馆、一个网球场、一个保龄球馆或者一些其他额外待遇相比。根据你在谷歌任职的团队,你也许能够前往世界各地不同的谷歌办事处工作。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像Quora这样的初创公司里,我们不会设法让工作变得更有乐趣,比如音乐会、卡拉OK、举办电影之夜或棋盘游戏之夜、观看旧金山 巨人队(Giants)的棒球比赛、组办滑雪旅行、举行跑步比赛,或极限飞盘比赛(ultimate frisbee,即飞盘争夺比赛)。看,Quora是一个饶有乐趣的工作场所吧?

8.人脉交际

初创公司在帕洛阿尔托(Palo Alto)、山景城(Mountain View)及旧金山密集分布意味着经常会有许多初创活动(聚会、烧烤、交际活动),还有一家家人气旺盛的咖啡馆,在那里你经常会意外碰到在各家初创公司工 作的其他同仁。如果你正在考虑未来成立自己的初创公司,在一家初创公司工作给你提供了加入初创圈子的一个很好机会。要想在谷歌寻找类似的人脉交际机会就会 有点困难。

9.独立

你如果能够埋头研究陌生的代码基础、加以理解并对其进行修改,并且具有开发各种工具来帮助自己更快更新版本的先见之明,那么你就能在初创公司里大有作为。在像谷歌这样的成熟公司里,你可以指望有专业团队负责设置数据库来提高运行速度,修复编译程序错误,开发构建工具,以及监督生产服务。在像Quora这样 的初创公司里,你可能会被分派找出如何完成上述任务的办法。当然,我们仍然会在需要帮助时咨询适当的第三方专家,但责任最终还是落在你的身上。

10.规模

像谷歌这样的成熟公司显然经营规模明显较大,每天要服务数十亿次的搜索查询,处理以帕塔字节(petabyte,即1015字节)计的数据。你要编写在数千台电脑上进行大规模运算的MapReduce编程模块,而这样的机会在其他公司就很少。

大多数初创公司现在使用亚马逊网络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也可能有机会使用弹性MapReduce(Elastic Map Reduce)模块或联网使用多台机器,但其规模相对较小。即便如此,你并不需要通过以数十亿字节计的数据运算规模才觉得自己正大有作为。

在初创公司和成熟公司中选择哪个更为明智呢?这取决于你自己。我会说,就我个人而言,我曾在大型成熟公司及规模较小的初创公司工作过,我觉得自己很难再回到工作节奏不如初创公司快的一家规模较大的成熟公司工作了。

篇3:应届毕业生的选择

一调查内容、对象及方法

1. 调查内容

应届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就业前景、就业影响因素和就业指导四个方面。

2. 调查对象

选取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 包括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发放调查问卷243份, 回收问卷239份, 回收率98.4%。调查时间为2014年12月。

3. 调查方法

利用自制的就业意愿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首先对被调查者讲解本次问卷调查的意义, 然后发放问卷调查表, 最后要求当场完成并收回。

4. 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就业前景和形势

很多人认为, 有了好的就业前景及个人发展空间, 在今后的工作中才有好的前途, 也更容易成就事业。调查结果显示, 关于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认为“很好”的占15.1%, “一般”的占59.8%, “不好”的占22.6%, 选择“不清楚”的占2.5%。结果表明, 大部分毕业生对当前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少部分毕业生表现比较消极, 有的还是茫然无措。

大学生就业由原来的“统包统分”到现在的“双向选择”, 使得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在此形势下, 真实体现了应届毕业生对目前就业形势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 毕业生认为目前就业形势“非常乐观”的占7.5%, “还可以”的占60.3%, “形势不好、非常担忧”的占29.3%, 还有2.9%的觉得“无所谓”。由此我们可看出, 大部分毕业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 有部分学生比较消极、担忧, 表现出面对社会竞争的恐惧, 特别少部分的“无所谓”态度的毕业生, 在今后就业指导中需对其了解情况, 对症下药, 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观念。

2. 就业意向

第一, 就业去向的选择。在被调查的应届毕业生中, 有79.1%的选择“就业”, 10.9%的选择继续“深造”, 还有10%的“不确定”毕业之后要做什么。从调查可以看出, 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后首选“就业”。少部分毕业生选择深造, 笔者对选择深造的毕业生进行深入调查, 有各种原因:其中大多数毕业生选择深造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想增强专业技能知识;部分毕业生继续深造是为了个人理想;还有部分毕业生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有少数是迫于家庭方面的压力而选择继续深造。笔者认为, 对于就业还是深造这一问题, 毕业生应根据自身实际与意愿进行全面评估, 做好选择。

第二, 工作地点的选择。笔者对毕业生们普遍中意的理想工作地进行调查, 让其在众多选项中选择最想去的三个并排序, 结果如图1所示:七成左右的毕业生都认为理想工作地是生源所在地;半数毕业生认为是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城市和大中城市;少数毕业生认为是那些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或农村地区。从调查结果可看出, 这一结果其实挺符合当今整个社会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加大了就业竞争力。笔者认为, 毕业生们可以向边远地区进发, 那些地方竞争相对较小, 就业形势不是那么严峻, 到那些地方可以有更多机会实现人生价值。

第三, 工作单位的选择。对毕业生们普遍认为的理想工作单位进行调查, 让他们在众多理想工作单位中选择最想去的三个并排序, 结果如图2所示。64.9%的毕业生选择毕业后去国有企业工作, 30%的毕业生青睐于党政机关, 13.8%选择去基层工作。从简单的调查中也折射出毕业生的普遍思想, 大家还是喜欢到机关、事业单位、大企业等“体制内”的单位。笔者认为, 学院应加强就业引导, 鼓励学生重视外出就业;同时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 为创业奠定一定的基础。

3. 择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对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调查, 让毕业生选出认为影响自己最大的三个因素, 统计结果见图3。毕业生考虑最多的三个因素分别为“薪酬高低与福利”“工作地点”“个人发展空间”, 其比例依次为74.5%、61.5%、54.4%, 而对于“专业是否对口”“公司规模或名气”“岗位级别”考虑得比较少。结合前文中毕业生对工作地点和工作岗位选择的结果可看出, 毕业生最在意的还是舒心的工作环境、优越的物质条件、较高的社会地位, 但笔者还是认为, 刚出校门的毕业生, 应避免盲目自信, 清醒评估自己的能力再做出选择。

4. 毕业生需要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对毕业生需学院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做了调查, 结果显示:76.6%、53.6%、46.9%的毕业生分别认为“求职方法与技巧”“职场中为人处世原则的指导”“职业礼仪与形象指导”, 这是毕业前所需的三个重要的职业指导;部分毕业生认为“专业技能培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也是比较重要的;少部分毕业生认为“简历制作技巧”更重要。从调查结果中可看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但大都又是集中统一的。因此, 学院在今后的就业指导中应增强针对性, 提高实用性, 为他们的求职助力。

三结论

通过调查可知:食品科学技术学院2015届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就业形势大都比较乐观, 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意识不强, 但相信通过他们自身努力和学校学院的帮助, 一定会成功就业。从调查中也看出, 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和心理同现今社会大部分毕业生就业意愿和心理很像, 在择业时考虑的重点一般都为薪酬待遇、工作地点、工作环境、“体制”内岗位等这些非常实际的因素。笔者认为, 应届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再择业, 通过不断的锻炼和积累经验, 最后向更好的岗位过渡, 实现人生的追求。

四建议与对策

1. 毕业生应端正就业观, 认清形势, 全面评估自己, 做出正确选择

第一, 端正就业观念和认清就业形势。在当今大环境下, 就业人数居高不下与“名优”岗位稀缺的矛盾一直存在。在尖锐的矛盾下, 必须端正就业观念。“体制内”又在发达地区、工资待遇不错的如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和外企等提供给毕业生的岗位非常有限,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不如暂时退一步, 进行自主创业, 或是到基层去, 那里人才需求正盛, 国家出台很多优惠政策进行帮扶和支持, 在那里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通过历练, 等待时机, 厚积薄发。

第二, 全面客观地评估自己, 结合自身实际做出正确选择。刚出校门没有工作经验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没有娴熟的技能, 一心想着进好单位, 拿过万薪资, 这些想法都是不现实的。首先, 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性格特征进行客观的评估, 评估自己目前所具备的技能是什么, 能为单位创造出什么样的价值;其次, 评估自己到底喜欢干什么, 能干什么。综合多方面考虑, 通过客观评估发现自己的优势, 获取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

2. 学院应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

第一, 学院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院结合用人单位和本专业学生的特点,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 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增加实操课程来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最终适应就业市场需要。

第二, 学院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学院一方面多开展就业指导讲座。邀请专业人员为毕业生进行劳动法律法规的咨询、面试方法与技巧、职业礼仪、简历制作或求职分享等的培训;另一方面, 提供高质量就业信息和举办高质量招聘会。通过多渠道联系用人单位, 及时地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信息, 创造实习机会, 让毕业生离校前就可进入用人单位考察和体验, 通过桥梁作用为双方搭建更直接的双向选择平台, 最终实现共赢。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 大学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 就业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应届毕业生就业意愿相关情况进行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意愿以及当前就业形势对他们的影响, 最终得出真实数据为学院就业指导提供依据。

关键词:应届毕业生,就业意愿,云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恩川、简志鹏、蔡新颖等.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 (1)

篇4:应届高中毕业生的留学选择

留学专家认为:首先,要明确出国读大学的目的。一般来讲,高中生选择去国外读大学,无外乎四个原因。

第一,高中阶段的成绩优秀,但不排除与名校擦肩而过的可能,即便被很不错的学校录取,心有不甘,所以会选择到国外读大学。

第二,高中阶段的成绩不太理想,升入大学的机会不大。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类学生认为,与其在国内重读或花较高学费进入民办大学,还不如出国留学。

第三,在国外有亲属的学生,留学目的是为了将来在国外长期定居或者移民。为了尽早适应国外生活,所以选择出国读书。

第四,向往国外的灵活教学模式,没有明确的目的,就是想体验西方的高等教育。

其次,要了解国内大学与国外大学在本科阶段的教育有哪些差别。

01、从专业选择方面看,国外的很多院校设有预科,学生可以在这一阶段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再做出选择。另外,在国外读大学可以随时更换自己的专业。

02、从课程设置方面来看,国外的大学基本上都以学习专业课程为主。

03、从教学方式来看,国内的教学方式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授课方式也注重多样化以及灵活性。但相对来说还是国外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要强一些,特别是课堂的互动效果明显要好。

04、从就业前景与出路方面看,有留学经历,并且在国外读书期间有实习经验或者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毕业后进人大型外企工作的机会大于在国内读大学的毕业生。对于早已有移民打算的学生来讲,有在国外读书学习的经历,申请移民的成功率要高很多。

05、从生活方面看,如果高中毕业立刻出国读书,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讲具有挑战性。

06、从费用方面看,如果在国外读大学,不仅家长要为学生提前准备足够的资金,有时候学生本人也会需要边读书边自己赚一点钱,当然这无疑会分散学习的精力。

篇5:应届毕业生如何选择工作单位?

2、去大公司的优缺点:大公司有品牌,有规模,比较规范化,工资待遇一般也高,让人感到荣耀,所以成为很多毕业生的首选,但也一定要注意大公司的问题就是官僚化、程式化、专业化和重要的岗位一定是老人把着。所以,你进到大公司时,会很容易迷失自己,原来的天之骄子,变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你会有失落感,而且因为大公司人才济济,如果你的竞争能力和文凭并不具备优势,你可能会很长时间从事技术含量低、技术面窄的工作,因此3年下来,你可能会发现,你其实会的不多,只会规规矩矩地干点某些特别工种的活,这会对你未来闯荡江湖带来不利的影响。

3、去小公司的优缺点:去小公司,主要看老板的水平了,好的老板,经历过大阵仗的小老板,当开始创业时,公司并不能给你太多的荣耀感,但会逐渐发展起来,而你如果能一直跟着干,则可能随着公司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甚至在公司发展很大时也能居于重要位置,或者得到较多经济回报,当初和马云一起干的那18个人,后来都发达了,比那时去大公司打工的人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但如果这个小公司的老板品格不高,心胸不大,只是凑合着混口饭吃,你一定要迅速地退出来,否则3年下来,你也需要啥都不是了。因此,去不去小公司,主要看老板。看老板,主要看是否在大公司干过,是否人到中年正能干,是否可信赖,是否大气

4、其实做适合大家去的是100人到500人这个规模的中等企业。这个级别的企业一般有5到历史,从众多小公司中脱颖而出,老板和公司都具备了坚实的体格,正是准备大发展的时期(但一个公司如果快了还这个规模,也说明就这个水平了,上不去了 ,不属于我说的这类),这个时候,公司应该有很多事情要做,个人也有很多快速发展的机会,比如说,你可能在这样的公司2年就有机会做个小头目了,但是在大公司恐怕得5年才有这样的机会,所以这样的公司是非常值得珍惜的好单位,建议大家毕业时首选这类公司,但这类公司因为一般没机会去名校参加校园招聘会, 所以你可能不容易发现这样的公司,如果要真找,需要你到智联之类的人才网站上去看招聘信息,然后勇敢地投下简历和自荐信

5、另外,工作单位所在的城市也比较重要,在中国,IT软件业比较发达的城市,第一阵营是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大连、广州,其他的一些省会城市是第二阵营,都差不多,非省会城市出了几个特别的,其他的原则是上是一个本科毕业生刚毕业时不适合去的,除非你想转行,否则那里没你的发挥机会,也基本没有太像样的软件公司。本人鼓励大家优先选择第一类城市,就像出国就最好去美国一样,可以在工作5年后本事修炼差不多后考虑落脚到第二类城市,找个不错的公司不错的位置好好奋斗工作。

篇6:国有企业如何选择应届毕业生

陈硕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市场竞争的背后最终还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已经成为业界不争的事实。目前,人才来源的渠道固然很多,但是,招聘应届毕业生仍是一条重要的引才之路。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从法律上提高了终止试用期的门槛。因此,企业在招聘人才时,稍有不慎招进不满意的“人才”,就会出现领导不满意、“请神容易,送神难”的尴尬局面。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学习和掌握一些人才招聘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相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仅就国企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方法和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首先应明确他们的哪些特质与潜力是企业所需要的。结合个人胜任特征与国企长远发展,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特征需要特别强调:

1、人品端正。国企的优良传统决定了正直人品的重要性,员工必须能够讲真话、守信用,具有坦诚精神和谨慎态度。

2、好学求知的欲望。对自身永不满足可使他们不断汲取知识,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带动企业向前发展。

3、一定的职业成熟度。职业成熟度不是指他们具有工作阅历与经验,而是指应对变化的能力与弹性,学会妥协,能够自我调节,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

4、有长远成长潜力。企业需要能够脚踏实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员工,更需要有极大发展潜力并能够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人,而且后者更为重要。

以上四点特性在招聘应届毕业生的环节上需要重点把握与掌控。招聘的环节主要包括学校选择、简历筛选、电话预约、面试选拔、背景调查及录用定夺六个环节,以下将分别进行阐述。

一、学校选择

对学校的选择主要把握以下两点:

一方面,企业在与高校“联姻”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企业所在的行业类别和企业自身的行业名次,做到“门当户对”。

另一方面,因每个高等院校都有自己最出色的学院与专业,企业要选择高校的“第一集团军”的专业进行合作,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招聘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招到优秀的专业人才,使企业的人才储备更为优秀。

二、简历筛选

要针对不同的简历内容作不同的分析与选择。在快速浏览学习经历与技能水平的同时详细分析社团经历与实习经历。因他们没有工作经验,不能像招聘社会人员一样通过分析工作经历获知其职业发展与性格倾向,但实习经历或在学校参加的社团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同标本,窥见一斑。并应将其个人所描述的性格特点、职业意向与其实习经历或社团经历相结合,进一步验证。

通过简历分析初步选取面试人员,一般应该将面试人数与招聘岗位数的比例控制在5:1较为合理。

三、电话预约

电话预约在面试环节中担当了“先头部队”的作用,仅此“蜻蜓点水”便可见“波面涟漪”,通过了解毕业生们待人接物的语气和态度,可考察他们更深层次的胜任度。

四、面试选拔

面试选拔是招聘中的关键一环。国企的面试环节一般采用结构化面试中的行为面试最为有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面试考官

参加面试的人员最好包括企业招聘岗位的部门负责人、主管招聘的人事负责人及一名领导共

同参加,这样做不仅可以在面试提问过程中优势互补,而且还可以对最后的录用人员共同讨论和敲定提供帮助。

2、面试形式

方式采用集体面试。使面试者相互之间看到优势与差距,考察他们的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体现个人的社会角色与自我概念,能够更为真实的反映出人的性格。

面试过程尽量轻松、活跃。通常毕业生都会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面试感到紧张,考官最好能够调动现场气氛,让他们放松的面对,发挥出正常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水平。

3、面试内容

结合国企固有特点进行提问,将国企的稳定性强、人情味浓但节奏缓慢、薪资水平不高等特点融入问题中,有的放矢。

4、面试方法

(1)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 E I)深度了解简历信息。针对每个人的简历描述单独询问其典型行为,着重于实习经历与社团经历,进一步了解思维方式、待人接物、情绪控制及其关注结果,并参考STAR模式(情景、任务、行动、结果)进行交谈,了解其秉性与潜质,找到与企业的最佳契合点。对于问答较为满意的毕业生可以随机加以追问,增进了解。

(2)用“文件筐测验”测试事情处理能力。因其较强的针对性与高效性可深度发掘毕业生的思维方式与处理事务的潜力。

(3)用“情景评价”测试其人际沟通能力和职业成熟度。将其置于某种模拟环境中,采用多种测评技术观察其交往行为,对其人际适应能力及压力控制能力做出判断。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面试过程中的考官一定要敏感,尤其是主管招聘的管理人员。要深入应聘者内心,通过说话语态、表情变化及身体语言等直观印象揣摩应聘者的心理特征。

五、背景调查

背景调查是探知应届毕业生人品的有效途径。背景调查的第三方一般是学校或者实习单位,调查的重点应该放在以下两点:、本人的党团组织关系情况。招用的员工要与国企的政治思想与理论觉悟保持一致,候选人的政治资本可以使其“ 锦上添花”。

2、核实面试中的B E I案例,重视客观调查的内容,忽略候选人性格的主观评价。一方面考察了候选人的诚信,另一方面通过对典型事件的确认可进一步证实候选人的特征是否与企业相吻合。

六、录用定夺

岗位的匹配性决定了选择应届毕业生应以“企业长远发展”为根本,以“职位最佳匹配”为原则,以“个人胜任特征”为依据进行录用定夺。因此,需要结合毕业生胜任特征与企业面试情况进行比较与衡量,最终确定录用人员。在此过程中,有以下两点需要强调:

1、防止“首因效应”与“光环效应”的产生。候选人的“第一印象”与其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会使考官出现以偏概全的评分。

2、考官全局的眼光与客观、长远的评价尤为重要。考官一定要站在企业发展的全局考虑问题,在满足企业当前需要的同时权衡长远规划,明确企业战略方向并以培养企业后继人才为目的招用毕业生。

篇7:应届毕业生的选择

1.选择公司应先选“行业”再选公司

在职位和薪水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究竟是选择大型公司还是中小型公司?本人认为:应选择自 己能发挥的“行业”更重于公司大小的选择!一般公司对应届生的选拔,大多是跟专业有关系的,比 如:汽车行业的公司在招聘应届生的时候,绝大部分会选择车辆工程专业、电子专业、机械专业、化 工专业等等,因为这些专业在汽车这个行业都用得上。所以在求职面试前,应该搞清楚自己所学的专 业能够适应哪些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这一点很重要,恰恰很多人不重视行业的选择。

2.大公司之好与小公司之优

一般而言,到大公司工作的好处在于:职位分工清楚,能获得公司系统化的培训,在公司强调团 队合作的氛围里,能学习沟通与协调等组织运作能力。缺点是:工作范围狭窄,大公司能人众多,晋 升竞争较激烈。

到中小公司工作的优势是员工需要身兼数职,强调独立作业的能力,可以获得较多的实践经验; 缺点是中小公司风险较高,职位变动较频繁,今天做这明天做那,培训以及工作历练方面较薄弱、不 系统。

建议,大学生们要经多方面考虑后再决定最适合自己的公司是什么样的。例如,如何根据个人的 个性、行业景气循环的考虑、产业前景等因素来考虑。

就个性而言,个性积极并富有冒险精神的人,可以考虑中小公司或高风险高机会的公司;反之,个性沉稳的人则应优先考虑大公司。

就产业景气循环而言,形势不好时,大公司能够较为沉稳地应对不景气的冲击。中小公司由于较 敏感,人力与福利容易紧缩;但经济状况转好时,中小公司比大公司更有弹性和机会获得成功。但是任何事情没有绝对的公式。个性与职位的匹配和求职者在选择事业的过程中,应该辩证地看

待职业选择中的“个性”作用。在职业选择中,并非人人都能如愿以偿,还有许多人在自己不喜欢的 职业领域中平凡地工作。那么,我们是否一定要通过职业转换来使自己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呢?其实,一个人最好是从事与自己性格匹配的职业,但人的个性并不能决定他的社会价值与成就水平。当你发 现你的个性与职业的匹配度不高时,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来弥补自身不足。特别是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困 难的情况下,人才网最好能先寻找到工作,再来谋求长远的发展,这才是上策。

3.如何选择职位?

篇8:应届毕业生的选择

陈威涛是清华大学法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春节之前, 学校通知他要参加一个座谈会, 作为基层代表, 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发表一些看法。陈威涛说, 他的发言持续了10分钟左右。在会议上他提出的两个建议:一, 措施的落实应当尽快和切实, 营造全社会关注就业、关心就业的氛围, 使得更多的同学享受到政策的优惠;二, 国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应当发挥中坚和表率作用, 承担起社会责任, 给同学们更多信心!

◎“中南海挺平常”

3月1日早晨, 在清华大学紫荆公寓宿舍楼前见到了清华大学学生代表陈威涛, 1米七左右的个头, 一张娃娃脸, 热情的从宿舍楼里出来迎接采访。对于媒体的采访他似乎很熟悉, 带我到附近的学生食堂。“从见完总理后, 大概接受了十几家媒体了吧”。“你看上去可不像见过总理的啊, 挺好打交道没什么架子。”他不好意思的说“那当然, 我还是学生呢”。采访这天也正是陈威涛22岁的生日。在清华大学食堂初春温暖的阳光里我们开始了轻松愉快的交谈。

从google地图上看中南海是大片的绿和整个北京城区的灰色调比起来很显眼, 记者开玩笑说, 中南海好像是平房吧。陈威涛笑笑答, “虽然是平房, 但挺整洁。其实中南海没有我们想象的神秘, 挺平常的。”

◎“我是一个幸运儿”

记者:你是如何从全国大学生里被选上参加总理座谈的?

陈威涛:据说过程很复杂, 当时我在老家, 具体到院系、学校、教育部、国办层层的过程我自己了解的也不是很详细, 大概的时间点是在年前, 有一个选拔的过程。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很激动, 但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特别激动、兴奋, 睡不着……。印象中, 总理以前也和来自基层的大学生代表在中南海交流, 去年是南开大学的学生。总理很亲和, 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 我担忧能不能把这些意见说好。提前做了了解对相关政策和身边同学就业的情况, 写了一个大概的发言题纲。

我还真没有想过为什么在清华这么多学生里选我, 或者是全国六百万毕业生里选我。我觉得我是一个幸运儿。以前我在学生会做主席, 现在作党政书记和校团委的一些工作。

记者:去见总理这件事对你的生活有影响吗?

陈威涛:有两点, 一是和总理交流过程中坚定了我原先的想法, 总理也是非常希望在自身想清楚的情况下能够到基层去, 结合自己的专业在基层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 逐渐的锻炼成长。总理的这番话对我触动很大, 更坚定了我到基层的想法;另一方面就是回来后面对的媒体很多, 每一个问题我都认真回答, 我怎么想就怎么回答。过了这段时间我就不会再接受采访了, 我还是要普普通通的生活, 踏实工作。

◎总理鼓励下基层

记者:创业, 下基层等很多方面, 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 你怎么理解这些政策下达后, 对个体所产生的意义。

陈威涛:总理也在说这些政策的出台能惠及到多少人谁也不敢保证。国家有政策在, 关键取决于自己的定位, 自己愿意选择及能力所及去选择, 要结合各种因素去考虑。

记者:这些政策落实到你们身边了吗?在你去中南海见总理之前你对这些政策了解吗?

陈威涛:落实的还没有这么快。我们讨论的核心是国办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里面有一些是非常新的、突破性的政策, 有些是以前有现在又拿到一起阿做青一/C个F总P结。《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是1月19号发布的, 在这之前有一些政策比较了解, 但一些新的还是要看。

记者:了解到你现在的选择是下基层, 见过总理后会对你的选择有压力吗?

陈威涛:我是从大三开始就下决心要到基层, 和这次见总理是没有关系的。我的状态和同学们比起来, 他们可能觉得自己要毕业了要走入社会去, 需要一份工作。这个时候我觉得我应该去做一件事情, 一份事业。究其原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是土身土长的农村人, 农活我都会干, 对乡村的感情非常深厚, 这与从小父母对我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 大学里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事业观成型的时期。毕竟在首都对国家政策接收得会比较快, 逐渐形成的这样一个择业的观念。

记者:下基层的学生遇到的很大的问题是融入农村。不是没有能力做工作, 是无法开展工作。基层和城市的工作背景是不同的, 你有这样的担心吗?

陈威涛:之前媒体对大学生在基层的报道很多, 说的是一些表面性的问题, 但核心问题是带有学生气的接受四年本科教育的大学生从文化认同上不能够融入村庄的整个文化,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也从很多老师的书中去寻求一些解答, 如研究上个世纪农村的陶景新老师, 费孝通老师, 到现在的贺学峰老师, 他们都有很多关于农村发展变化大局上面把握的内容。我自己就是从农村出来, 一直对农村比较关注, 这可能也会帮助我在农村的环境中找到一个更好的切入点去发展。

记者:以后你打算再回北京吗?

陈威涛:我也和同学聊到去基层, 他们会问我, 你想在基层呆多久, 把基层做成什么样。这个问题的回答并不是我一个人意志所决定的。当我到农村工作, 很多事情不是由我来决定的, 而是整个领导班子, 我自己能做多久上面有一条线, 下面有一个面。面是群众, 线是组织关系。自己能做到哪个层面是和个人能力, 组织的考察, 群众的口碑各个方面相关联的。但作为一个还没有走出校门的学生, 我并不能去判断自己能做到什么样的地步, 我也不能说一到农村立刻一个“大雷”。来了一个清华大学生给农村。没有这样想过, 因为很多困难是现在料想不到的。就是把到基层当做自己的一份工作, 和在律所、在国企是一样的, 认真把工作做好, 一辈子留在农村也可以。

记者:家乡你毕业那年有多少考到清华?

陈威涛:我们村到现在只有我一个。

记者:你的选择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吗?也许会有人说考到了首都的清华, 又回到了农村。

陈威涛:我做这个选择不是受鼓舞一下子热血沸腾。这个问题我想了近一年的时间做出的选择。这期间经历了多次的反复。最初想去西藏, 父母不是很同意, 之后退而求其次, 现在他们也认同我的选择。这个过程中我和学院的老师都有过很多次的交流, 希望从他们那边得到关于尽忠还是尽孝这之间的矛盾的解决。最后决定去江苏基层。每个人做出一个选择不仅仅是自己利益, 背后还有很大的整体, 我的家庭、族人, 往大了说就是整个社会和国家。最主要的因素还是社会的需要。

记者:三十年前的上山下乡和今日的下基层你怎么看时代的变化。

陈威涛:三十前的上山下乡确实带来了很多的问题, 如返城的就业等。对其中某些个体而言并不是坏事, 从更大的角度还是有很多的益处。如今的下基层和三十年前的上山下乡不是同一个性质, 现在是自主选择, 国家的鼓励和引导有很多的计划、政策的保障和配套措施, 也让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记者:清华母校对于你的选择, 以及清华前辈的选择对你有影响吗?

陈威涛:不能说一个具体的个人, 是清华整体的校园文化或大学精神。入学的时候讲清华的文化可能意识不到, 什么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当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渐渐形成, 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 反过头来再思考的时候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大, 如果自己能真正的接受这样一种文化融入这个文化就会产生影响。

现在快毕业了有很多感触, 回忆当年入校的每一幕, 四年的时间实在是太快了, 一眨眼过去了。有很多的书还没有读, 有很多事还没有做, 有很多想要认识的人还没有认识, 大四了就会很感伤。

记:你给我的感觉是很冷静和成熟的, 看上去超出你的年龄。

陈威涛:我是穿着看上去成熟, 换套衣服也一样打球, 我在宿舍也玩游戏的, 和同龄人一样。

说成熟, 这和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有关系吧, 我中学就离开家到外面上学, 一直和宿舍的同学相处非常好, 以前我一个人要把宿舍里每个人的水全打回来, 一次拎五瓶水。我觉的人和人相处就是真心, 不用去计较什么。

记者:你下步有什么计划?

陈威涛:从工作上说, 我在复习三月底的考试, 参加回江苏的选调生计划, 同时复习公务员考试;从学业角度上讲, 还有一些课要上, 论文的方向是:“知识产权方面的山寨机。”从学生工作角度, 在校团委做一些工作, 在班里做党支部书记。

我自己就是从农村出来, 一直对农村比较关注, 这可能也会帮助我在农村的环境中找到一个更好的切入点去发展。

上一篇:赴梁家川、马安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埠头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