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书

2024-05-02

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书(精选9篇)

篇1: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书

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书

县检察院:

申请人:柴小玲,女,现年46岁,土家族,农民,住慈利县杉木桥镇三斗村5组,系被羁押人柴海平之母。

被羁押人:柴海平,女,现年16岁,住址同上,因涉嫌介绍卖淫罪于2016年6月27日被执行逮捕,现羁押于张家界市看守所。

申请事项:对被羁押人柴海平申请取保候审,解除羁押。申请理由如下:

1、柴海平系慈利四中高中部一年级在籍学生,其涉嫌犯罪系初犯、偶犯。

2、柴海平涉嫌犯罪后,能如实交待在籍的犯罪行为,认罪态度好。

3、柴海平涉嫌犯罪为非暴力性犯罪,不羁押不至于再具有社会危害性。

4、柴海平系未成年人,尚处于身心成长阶段,取保候审后有利于家长严格管理和教育,让其能彻底悔改过错。

综上所述,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1条、53条、54条、55条、56条及57条之规定,我作为被羁押人柴海平的母亲,愿意以人保的方式为其提供保证,改为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并保证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做到以下五点:

1、遵纪守法;

2、保证随传随到;

3、不干扰证人作证;

4、不作毁灭、伪造证据和串供的行为;

5、保证不离开在籍所居住的县市。

恳望批准!

申请人:

2016年7月12日

联系电话:***

篇2: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书

申请人: 广东历恒律师事务所律师

联系方式:

申请事项:对犯罪嫌疑人徐福源羁押必要性审查 事实与理由:

作为杨某的代理律师认为:没有必要羁押犯罪嫌疑人杨某。

依照刑诉法的有关规定,适用逮捕的前提是犯罪嫌疑人有较大的社会危险性。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重心自然应当是社会危险性。笔者认为,对受贿案件犯罪嫌疑人捕后羁押必要性的审查,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悔罪态度。犯罪嫌疑人对自己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主观心态,直接反映了其主观恶性和社会危险性。认罪悔罪态度好的嫌疑人会积极配合检察机关的侦查活动,主动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认罪悔罪态度不好的嫌疑人,在一开始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对抗情绪,拒不交代犯罪事实,甚至订立攻守同盟,极力逃避侦查;有的虽在证据和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罪行,但供述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缺乏悔罪表现,社会危险性显而易见,如变更为非羁押性的强制措施,毁灭、伪造证据、串供或者打击报复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等干扰诉讼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受贿犯罪数额。受贿罪是一种贪利型职务犯罪,本质在于钱权交易。受贿数额是判断嫌疑人主观恶性及社会危险性的重要依据。我国《刑法》规定,受贿数额达10万元的,量刑起点为10年有期徒刑。刑诉法第79条明确规定,“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应当予以逮捕”。对于此类案件应当慎重审查,在无法定减轻处罚情节或者其他特殊情形的,一般不予变更强制措施。同时,对于数额巨大的受贿案件,犯罪行为往往具有连续性、复杂性等特点,社会危险性较大。对于受贿数额10万元以下的嫌疑人,在确保诉讼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可以变更为非羁押性强制措施。

退赃情况。与盗窃、抢劫、诈骗等侵财类刑事案件不同,受贿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经济状况一般较好,贿赂财物往往被妥善保管,很少被挥霍殆尽,嫌疑人完全具备退赃的客观条件,是否退赃往往取决于本人及其家属、特定关系人的主观意愿,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本人的主观恶性。因此,退赃情形不仅是受贿犯罪的一个量刑情节,更是衡量其认罪悔罪态度的重要参考。对于立案侦查后,能够及时、主动、足额退赃的,一般都积极配合侦查、认罪服法,争取宽大处理,社会危险性相对较低。

二、对嫌疑人杨某没有羁押的必要性 1.杨某在2010年5月21日被取保候审,已经说明杨某涉案情况不严重,没有羁押的必要。此次被关押完全是侦查机关多年不作为后为推卸自身承担责任滥用权力。

2.杨某在2010年5月21日被取保候审后,至今已经5年半的时间,没有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也没有传唤不到案的情况。朔州市公安局在杨某被取保候审期间随意中断案件的办理,杨某取保候审时间到期不解除对杨某的取保候审,本应当追究朔州市公安局相关办案人员的渎职责任;但是朔州市公安局不仅不承担不作为的责任,而是将杨某列为网上追逃人员,谎报案情骗取朔州市人民检察院作出批捕的决定。3.即使杨某构成犯罪也没有羁押的必要

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规定(试行)》第17条第4款之规定,本案在2010年启动,至今已经5年多,案件事实基本查清,证据已经收集固定,符合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条件。

依据第18条之规定:经羁押必要性审查,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具有悔罪表现,不予羁押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向办案机关提出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

辩护律师认为,本案案发在2010年,杨某在2010年5月就被取保候审,2016年1月20日重新羁押的主要原因是在长达5年多的时间,朔州市公安局违法不结案,而非杨某逃避。即使杨某构成犯罪,其也具有第18条之规定中的情形:共同犯罪中的从犯或者胁从犯;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较小的初犯;可能被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宣告缓刑的。因此辩护律师认为对杨某没有没有羁押的必要。

三、杨某不构成非法邮寄弹药罪

1.本案中,寄件人并非杨某本人,杨某是太原某公司的职工,不构成非法邮寄弹药罪的犯罪主体。杨某在2008年9月23日与太原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书》,杨某系太原某公司的职工,其工作属于职务行为,而非个人行为;即使追究责任也应当是由太原某公司的相关责任人承担,而非杨某。

2.杨某与寄件人没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杨某作为快递从业人员,主观上不可能有非法邮寄弹药的故意。

本案中,涉案寄件人为淘宝卖家,经常需要寄出物品,杨某作为太原某公司的快递从业人员并不知道寄件人邮寄的是禁止寄递的物品。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法释[2009]18号第一条第三款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军用子弹十发以上、气枪铅弹五百发以上或者其他非军用子弹一百发以上的构成犯罪。本案中,寄件人邮寄的是弹壳,不属于法律处罚的的范围。

综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特为杨某提出申请,解除对杨某的羁押。

申请人:徐晋红

篇3: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书

一、羁押必要审查制度的重要性

(一) 利于尊重、保障嫌疑人的人权。

以往我国司法注重打击犯罪, 忽视保障人权, 这就造成再实践中羁押率过高、超期羁押的状况。而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是根据对犯罪嫌疑人个人的人身危险性的综合评估, 来决定是否有必要继续羁押, 改变以往对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不力的境地, 将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二) 有利于教育、感化、挽救犯罪嫌疑人。

使其改变其不合法的行为, 对于那些确实已无人身危害、其矛盾已经消除的人, 最适当的方法是采取取保候审、或是监视居住以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或导致再次犯罪, 依法变更强制措施更有利于教育、感化、挽救犯罪嫌疑人, 使其真心悔悟, 重新融入社会, 降低再犯罪率。特别是对于无羁押必要性的未成年犯罪人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防止其在看守所受他人的影响, 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接受教育、从而感化并挽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三) 更利于瓦解、分化其共同犯罪人。

对共同犯罪人对共同犯罪人适当的使用必要的检查机制, 可以促进从犯, 胁从犯争取他的犯罪事实慈悲和积极的忏悔, 检举、揭露其他犯罪的罪行, 甚至协助司法机关调查, 逮捕、缉拿其他犯罪嫌疑人, 更好地促进案件的调查, 更好地促进案件的侦破、取证工作。

二、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基本含义

从《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可以看出, 监护权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指对在押的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涉嫌犯罪, 情节和收集证据的固定, 犯罪嫌疑人的性质, 被告的悔罪态度, 审查是否是危险的犯罪或阻碍诉讼, 如果取保候审, 监视居住足以防止这样的危险性的发生。在此基础上, 决定是否逮继续羁押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羁押必要的考试系统包括以下内容:

(一) 审查主体

从检察机关移送审查逮捕, 以事实和证据调查, 很有可能会改变, 犯罪嫌疑人是在继续拘留条件一致将会改变。因此, 公诉部门经审查在开始的情况下检察公安机关的收据, 有必要首先回顾嫌疑人的拘留, 考虑是否需要继续羁押的必要性, 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在保护设置监所检察部门的房间, 监督管理秩序和保障功能和发现拘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在审查起诉阶段的拘留是没有必要的, 可以提出释放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强制措施或变更。

(二) 审查内容

在我国,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羁押, 往往伴随着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拘留、逮捕而产生, 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是否采取羁押手段, 要经过严格的、法定的司法程序进行审查。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1、对羁押合法性的审查, 其主要包括是否形成了犯罪要件, 也就是间接对逮捕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 之前环节的批准是否得当、合法, 有无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事实证据有没有发生确切的变化, 是否继续羁押与报批、羁押有没有超期限等问题。

2、对羁押合理性的审查, 其主要包括根据的事实, 证据, 包括具体案件的处理, 根据法律, 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 还需要继续羁押嫌疑人。

三、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程序

(一)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启动

羁押必要性审查既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也是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的一种司法救济机制。因此, 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的启动, 可以分为依职权主动启动和依申请被动启动。主动启动是检察机关从保障被羁押人权利的角度, 依照法定职权主动积极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的活动。监护权进行必要的检查活动。被动审查,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 近亲属, 主张适用条件。修改后刑诉法第九十五条赋予了被羁押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的权利, 申请人有可能依据修改后刑诉法第九十条的规定, 申请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 因此, 受理上述申请也是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启动的基本方式之一。上述人员在提出申请时, 应当要求其提供不适宜羁押的相关证据材料或说明理由。检察机关应当认真、全面地进行审查, 不限于被羁押人一方提出的线索和证据。

(二)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方式和步骤

按照“承办人审查、集体讨论、检察长决定”的规定, 羁押必要性审查由具体办案人审查, 经公诉部门集体讨论后, 报主管副检察长做出是否同意继续羁押的意见。意见分歧较大的案件或重大案件应当提交给检察委员会讨论再作决定。对于没有必要再进行羁押的犯罪人, 应采取其他强制措施或释放, 检查院应当向人民法院发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

摘要:我国《刑事诉讼法》将宪法确立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作为基本原则予以规定, 从而促使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更好地遵循和贯彻这一原则。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 作为新《刑事诉讼法》新创建的一项重要制度, 也是宪法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本文重点研究的回顾和拘留审查制度审查起诉阶段的必要性, 本文从其意义、基本内涵、审查程序以及监督机制入手, 探索基层检察实务中得羁押审查制度的必要性。

关键词:审查,起诉阶段,羁押,审查制度

参考文献

[1]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2]邓正来, 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理论的研究路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篇4: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书

通过分析上述案例,影响批捕部门是否作出逮捕决定的因素,主要有:(1)外来人员,在京无固定住所、无固定工作;(2)未对被害人予以经济赔偿;(3)同案犯、窝藏者在逃,有串供可能;(4)久案不归,长期在逃;(5)认罪态度不好;(6)事后有逃避法律处罚的行为;(7)犯罪数额较大;(8)双方矛盾较大,有再次发生冲突的可能;(9)被害人家属向多个司法部门反映情况,可能引发涉检信访;(10)持械伤人,情节恶劣的;(11)多次入室盗窃,情节恶劣的。

在审查起诉阶段,公诉部门作出变更逮捕措施,其考量因素主要有:(1)犯罪行为较轻;(2)赔偿或者挽回被害人损失,被害人表示谅解;(3)真诚认罪悔罪;(4)在北京有固定住所,或者有稳定关系的亲属担任保证人;(5)供述稳定,供证一致;(6)初犯、偶犯;(6)坦白,或者有自首情节;(7)被害人具有一定的过错;(8)过失犯罪;(9)疾病;(10)不适宜继续羁押的其他情形。

通过比较上述两个阶段的考量因素,影响审查起诉阶段变更逮捕措施的因素,主要有:(1)是否达成赔偿协议;(2)社会矛盾是否化解;(3)案件事实认定的变化;(4)案件情节的变化。

二、影响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因素

(一)羁押必要性审查影响检察机关决定的严肃性

有观点认为,检察机关针对同一案件既决定适用逮捕,又决定适用取保候审,前后作出的决定不一致,损害检察机关的权威性。该观点单纯从前后一致性的角度分析检察机关的决定,忽视检察机关是执法办案机关,强制措施旨在保障诉讼程序的进行。随着案件办理进程的发展进程中,当逮捕条件发生变化以后,逮捕措施的变更是案件办理过程中对事实、证据、新情况作出的必然反应,是正确执法、践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必然要求。

(二)审查起诉阶段变更逮捕措施的脱保风险

审查起诉阶段变更逮捕措施,如果嫌疑人脱保,特别是流动人员的脱保问题,是变更逮捕措施必须考虑的因素。我国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为保证金保证和保证人保证两种。部分外来人员没有足以提供担保的财产,提供不出符合条件的保证人,且没有固定居所,无法保证诉讼需要,缺乏取保候审的保证条件。

在审查起诉阶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来讲,逮捕措施的变更直接影响其是否判处实刑,如果其“脱保”,将不得不面对的是审前羁押;而如果其保障诉讼进程将可能获得缓刑的处遇。另外受案件审查期限相对较短的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处于一种“脱保”处罚必然重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存在“罪与非罪”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处理“实刑与缓刑”的问题。

(三)“不捕即放纵犯罪”的舆论倾向

普通民众一般也认为“不捕”,就是把人放了,不追究或者从轻追究犯罪人的责任,是放纵犯罪。这种观念使得检察机关在变更逮捕措施时慎之又慎。如果案件处理不能取得被害人理解,嫌疑人不能取得被害人谅解,变更逮捕措施有可能引起涉检上访。

例如,在轻伤害、交通肇事及其他过失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性不深,情节也较轻,但在民事赔偿上不能达成和解。被害人索要的赔偿数额甚至高出法定数额的几倍,达不到目的就要求逮捕,并四处上访告状,给检察机关施加压力。对于这类案件,逮捕已成为促使犯罪嫌疑人赔偿的措施,而不是保障诉讼的措施。

(四)承办人的责任风险

承办人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根据案件事实、证据以及犯罪嫌疑人当时的情况作出的判断,办案人员依照法律及办案规范做出了不予逮捕的决定,如果嫌疑人在变更强制措施后脱逃,或是变更决定引发了当事人的不满,或者嫌疑人又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可能对承办人带来较大的压力。

三、审查起诉阶段完善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措施

(一)加强捕后信息沟通

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移送至公诉部门后,公诉部门承办人应当与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律师加强沟通联系,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就捕后出现影响定罪量刑情节及时通报,及时掌握案件的进展情况,发现有符合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第619条规定者,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有关机关提出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书面建议。

(二)明确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的案件范围

明确规定对捕后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对继续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例如:(1)依法可能适用缓刑,变更羁押措施有利于犯罪嫌疑人改过自新、回归社会的;(2)共同犯罪中同案犯已被判处非监禁刑,该犯罪嫌疑人为从犯的;(3)轻微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系家庭、亲属、邻里、同事等特定社会关系,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主动向被害人赔礼道歉且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与被害人达成刑事和解协议,并已获得被害人谅解的;(4)未成年犯罪嫌疑人、75周岁以上老年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情节轻微,且犯罪嫌疑人本人系初犯、偶犯、过失犯案件以及被诱骗或者被教唆实施的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确有悔罪表现,与被害人达成刑事和解协议,并已获得被害人谅解的;(5)犯罪嫌疑人属于预备犯、中止犯、未遂犯,犯罪情节轻微的;(6)犯罪嫌疑人所实施的行为系防卫过当、避险过当,且犯罪嫌疑人人身危险性不大,无再犯可能的;(7)初次、偶然实施轻微犯罪,犯罪嫌疑人人身危险性不大,无再犯可能性的;(8)因生活无着偶然实施轻微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人身危险性不大,无再犯可能性的;(9)其它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处罚的案件,或者公安机关提出从宽处理建议的案件。

(三)建立羁押必要性审查中的评估制度

审查人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审查范围包括犯罪嫌疑人自首、立功等法定从宽情节的真实性;积极退赔、与被害人达成和解的真实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对羁押必要性的建议和意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等具体内容。同时还应当对变更强制措施后对刑事诉讼的影响进行评估。对于“社会公众反映强烈或被害人积极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或双方当事人无法达成和解协议”等社会矛盾尚未化解的案件,应当慎重适用变更强制措施。对经过评估变更强制措施不致影响诉讼顺利进行,也不致发生涉检涉诉风险的,制作《建议变更强制措施通知书》,建议予以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

评估制度为承办人有效进行适用提供了具体的操作可能,便于在各类考核检察时予以参照,降低办案人员的责任风险承担等现实问题。办案人员依照法律及办案规范做出变更逮捕的建议,即便嫌疑人在取保候审后脱逃,或是取保候审决定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以及引发其他风险,也不应追究办案人员的责任。

(四)规定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的方式和程序

我国《人民检察院刑事证据规则》明确规定了羁押期限的监督。其中,侦查阶段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由侦查监督部门负责;审判阶段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由公诉部门负责;监所检察工作阶段,由监所检察部门进行监督,发现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可以提出释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但对于审查起诉阶段的羁押必要性由那个部门进行监督,却没有明确规定。笔者认为,由公诉部门进行监督比较科学。审查起诉阶段案件已经移送到公诉部门,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8条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公诉部门要对案件进行从事实到证据等全面审查,通过审查以及直接接触被告人的案件承办人,能够更加清楚的全面了解案情事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身基本状况,对于是否继续羁押,能够从案件的社会危害性、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全面把握,比其他部门更有发言权。

在审查方式方面,可以采取调取案卷材料进行书面审查、向有关部门调查了解情况等方式。对犯罪嫌疑人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对被告人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后,审查人要根据审查情况提出意见,形成《羁押必要性审查报告》,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主管检察长决定。

(五)完善脱保责任追究

篇5: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书

申请人:马雨娜,女,汉族,1984年9月11日生,住祥符区杜良乡三里寨一组,系孙建敏妻子。

请求事项

请贵院对犯罪嫌疑人孙建敏的逮捕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

事实和理由

孙建敏故意伤害夏学飞、夏建良一案,是因孙建敏向夏建良讨要工人工资协商不成,一时冲动加上误解引起的,主观上孙建敏并没有伤害夏建良的故意,只是想吓唬夏建良一下,夏学飞误以为孙建敏要伤害其父,从背后殴打孙建敏后,孙建敏才伤害夏学飞的,其主观恶意不深,社会危害性不大。民事赔偿已与被害人达成协议,且已履行完毕,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孙建敏是家中主要经济来源,目前家庭生活困难,仍需孙建敏务工来养家糊口。

对于刑事案件的羁押必要性,主要目的体现在防止犯罪嫌疑人“实施新的犯罪”;防止“危害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发生;避免出现 “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情形;防止“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防止犯罪嫌疑人“企图自杀或者逃跑”以及案件的刑罚在3年以下的犯罪分子。根据本案的事实及性质,孙建敏的刑罚应当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缓刑。因此对孙建敏解除羁押措施不具有上述风险。况且,本案事实清楚,证据基本固定,对其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已经没有羁押的必要性。

鉴于上述事实与理由及法律依据,申请人认为对孙建敏解除羁押措施合乎法律规定,特申请启动对孙建敏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

此致 金明区人民检察院

申请人:

篇6: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书

申请人:吴贝,湖南唯楚律师事务所律师,系犯罪嫌疑人刘**的辩护人。

犯罪嫌疑人:**,男,1991年11月7日出生于湖南省衡南县,因涉嫌协助组织卖淫罪,于2016年4月18日被刑事拘留,现羁押于长沙市第一看守所。申请事项:

对犯罪嫌疑人刘**的逮捕措施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并建议侦查机关变更对刘诗斌的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事实与理由:

犯罪嫌疑人刘**系罪犯兰*、贺*等人组织卖淫的辅助人员,在兰*等人组织卖淫活动中,刘**参与时间短、仅从事外围工作,在协助组织卖淫中处于从属地位。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2014)开刑初字第00318号刑事判决已经生效,该判决书中除股东兰*、贺**和管理人员唐*、严*被判一年以上有期徒刑之外,其他协助组织卖淫人员均被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宣告缓刑。

辩护人认为,犯罪嫌疑人刘**在共同犯罪中系从犯,自2014年以来没有再次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且可能被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宣告缓刑。特提请人民检察院根据《人民检察院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规定(试行)》第十八条第(二)项、第十一项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刘**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并建议侦查机关将其强制措施变更为取保候审。

此致

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检察院

申请人:吴贝

篇7: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书

申请人:*** 申请事项:

请求依法对被羁押于政和县看守所的非法采矿罪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并建议办案机关政和县公安局对犯罪嫌疑人予以变更强制措施取保候审。

申请理由:

犯罪嫌疑人***于***年**月**日非法采矿罪被政和县公安局刑事拘留,于**年***月被贵院逮捕,本人由于很困难,犯罪嫌疑人***不需要继续羁押,理由如下:

一、犯罪嫌疑人***在共同犯罪中起的作用小,参与程度不深,是从犯。

二、本案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不至于发生社会为危险性,理由如下:

1、犯罪嫌疑人***主要恶性不深,已真诚悔罪,不可能实施新的犯罪;

2、犯罪嫌疑人社会关系简单,务农,家庭和睦,***不具有危险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业务证明表明嫌疑人正在实施或预备实施上述违法犯罪行为;

3、犯罪嫌疑人***认错态度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故不存在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串供的可能性;

4、犯罪嫌疑人***家庭和睦,故没有逃跑企图,也没有自杀的倾向;

5、嫌疑人***有大片农田稻谷要秋收,嫌疑人***是主劳动力;

6、家有八十岁的老父亲生活不能自理,疾病缠身,需要嫌疑人***照顾。

综上所述,申请人认为嫌疑人***的情况符合《人民检察院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事件规定(试行)》第十七条第2、4项及第十八条2、5、11项的规定。特此申请检察机关向办案机关政和县公安局提出对犯罪嫌疑人***予以变更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的建议为感!

此致

政和县人民检察院

申请人:***

篇8: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书

关键词:羁押,审查,逮捕

新《刑事诉讼法》施行后, 侦监部门启动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 便可以改变“现行法律规定对于审查逮捕之后至移送审查起诉之前阶段的侦查活动的监督, 基本处于空白或真空状态, 即使有规定, 也存在明显的缺陷与不足”[1]的现状。

一、侦监部门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的必要性

检察权是一种监督权, 检察机关对逮捕的审批权是建立在对侦查机关法律监督的基础上, “审查逮捕作为司法程序, 其合理的诉讼构造, 应当是在检察机关与侦查机关、犯罪嫌疑人之间形成一种类似审判的的三角形, 使犯罪嫌疑人同侦查机关形成诉讼制衡。”[2]侦监部门作为侦查活动的重要监督部门, 对侦查活动的监督应是包括审查逮捕前、审查逮捕中、审查逮捕后的全程监督。但由于对审查逮捕后至移送起诉前这一时间段监督的缺失, 导致检察机关在侦查机关、犯罪嫌疑人之间关系的失衡。由侦监部门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 有利于对捕后变更或撤销强制措施, 以及捕后侦查等活动监督。

二、侦监部门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程序

(一) 启动程序

侦监部门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 应当建立依职权审查为主以当事人申请为辅的审查模式。在审查过程中, 侦监的承办人为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第一责任人, 负责程序的启动和跟踪办理。承办人在办案过程中, 建立说明制度, 如在受案时, 要求侦查机关负举证说明对犯罪嫌疑人适用羁押的必要性, 出具《羁押必要性理由书》;在结案时, 告知犯罪嫌疑人、辩护人说明对犯罪嫌疑人适用羁押措施的必要性, 以及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救济途径。在办案同时, 告知被羁押者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有权提出使用非羁押措施的要求, 承办人应听取上述当事人的陈述。

(二) 审查程序

侦监部门承办人应结合监所部门提供的有关犯罪嫌疑人的身体状况、羁押表现等, 对侦查活动进行适时监督, 了解案件的事实和证据是否发生变化, 是否出现非法搜集证据的情况。在逮捕后两个月的侦查羁押期限届满前, 侦监部门应主动审查对犯罪嫌疑人是否仍需继续羁押;在侦查机关提请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 侦监部门应加强对延长羁押必要性的审查。对于“附条件逮捕”案件, 尤其需要建立捕后跟踪监督机制, 加强羁押必要性的审查, 应每月固定时间, 对侦查部门的进展进行了解, 对犯罪嫌疑人的羁押必要性进行详细审查。

在审查过程中, 应完善听取意见制度。2010年, 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公安部共同制定了《关于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规定》, 规定了检察机关听取犯罪嫌疑人申辩和律师意见等机制。侦监部门除听取犯罪嫌疑人、辩护人的意见外, 还需增加听取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被害人及其代理人的意见, 以便对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进行全面了解, 在羁押必要性审查时作出准确判断。

(三) 听证程序

根据高检院《关于深化检察改革2009-2012年工作规划》, 有条件的地方检察机关, 可对争议较大的案件, 试行当面听取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师意见的类似于听证程序的审查批捕机制。在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的过程中, 建立听证制度是加强羁押活动监督效果的有效途径。侦监部门应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的监督, 对重特大案件变更强制措施, 必要时应举办羁押必要性审查听证会。听证程序可以考虑通知或者由被害人主动申请参加, 准许其对羁押听证发表意见和看法。

三、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对当前侦监工作的要求

一是提升侦监干警的素养。包括职业修养和法学修养两方面的提升。关于羁押必要性的审查程序, 世界通行的惯例是由法官行使逮捕羁押的司法审查权, 其基本前提:一是法官独立;而是进行审前司法审查的法官日后不能担任审理该案的法官。由于我国的诉讼结构和检察机关的实际地位, 新《刑事诉讼法》规定由检察机关作为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主体, 检察官在作出羁押必要性的价值判断时, 担负着一定的职业风险, 因此需要较高的职业素养, 才能在行使羁押必要性审查权的时做到公平公正, 不因考核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审查程序的运行有失偏颇。

二是加强对审查程序的监督。在侦监部门因羁押必要性审查作出变更或者撤销强制措施时, 除案件管理部门对审查程序、案件质量进行整体把握以外, 还需要加强对侦监机关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的外部监督, 听证程序的启动将有利于侦监部门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更透明的运行。

参考文献

[1]李乐平, 吴小强.审查逮捕后之移送起诉钱侦查监督机制之构建[J].人民检察, 2012 (4) :13.

篇9:论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

内容摘要: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是羁押必要性制度的核心内容,对于维护被羁押人合法权益,提升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正当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与逮捕标准的关系入手,分析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定义、特征和分类,提出设置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应当坚持的四项原则。

关键词:羁押必要性审查 审查标准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确立将是否有必要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进行暂时性剥夺的审查从逮捕决定时延伸到捕后羁押的全过程,与拘留、逮捕制度和国家赔偿制度一起,形成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羁押措施适用前、中、后三个阶段的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是对羁押这一限制人身自由强制措施的重构与再平衡,填补了刑事强制措施立法领域的空白,对于规范与控制羁押措施,降低羁押率,纠正隐性超期羁押,减少不必要羁押意义重大。《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了羁押必要性审查职能,《刑事诉讼规则》设定了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主体、程序及保障等问题,但缺少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具体规范。实践中,如何建立健全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防止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空转是对检察机关的考验。本文尝试对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进行多角度剖析,以期为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构建和完善贡献力量。

一、明确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意义

(一)有利于更好地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

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实现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统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任何因刑事指控被逮捕和拘禁的人,有权在合理的时间内受审判或被释放。等待审判的人受监禁不应作为一般规则,但可规定释放时应保证在司法程序的任何其他阶段出席审判,并在必要时报到听候执行判决。”[1]建立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一方面可以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辩护人根据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提出审查申请,有效寻求救济;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办案机关更好地把握羁押的本质,避免办案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捕了之,法院被迫对已羁押期限“实报实销”等弊端。

(二)有利于提升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正当性

《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规则》对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正当性进行了法律背书,但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在功能和价值上的正当性还有待实践证明。“正是由于我国在立法上没有对逮捕必要性的证据依据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导致公安机关轻视、忽视对逮捕必要性相关证据的收集,也令检察机关对逮捕必要性条件的审查陷入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直接影响了逮捕必要性条件的有效适用。”[2]羁押必要性审查也应避免类似情形。建立统一的审查标准有利于明确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证明对象和证明尺度,既可以限制审查自由裁量权,避免羁押必要性审查对于正当羁押的过度干预,甚至超越法律授权,以变更羁押措施建议权绑架变更羁押措施决定权,又可防止制衡不足,避免审查者认知偏差。

(三)有利于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的健康发展

“新《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的作用在于强化人民检察院对羁押措施的监督,防止超期羁押和不必要的关押。”[3]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建立使得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启动、评估、建议都处于规范的约束之下,将为审查部门放权给司法人员提供坚实的基础,也将与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相衔接,降低审查风险,使司法人员有章可循,防止受而不理、审而不查、建议不合理以及效率低下现象的发生。

二、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内涵

(一)羁押必要性审查与审查逮捕的区别和联系

在讨论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之前,有必要理清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与审查逮捕标准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不同于审查逮捕标准。首先,羁押必要性审查不是对逮捕决定的复查。逮捕在前,羁押在后。但办案机关做出的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和决定也不是对先前羁押决定的“否定”,而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原逮捕羁押的基础上就是否有必要继续羁押作出的新的评判,不应以改变羁押措施判断逮捕是否正确。其次,羁押必要性审查与审查逮捕是相互独立的制度设计。审查逮捕是一次性审查,而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持续性审查。两者在法律依据、审查主体、启动方式、法律后果等方面均有不同。羁押必要性审查与审查逮捕都是对犯罪嫌疑人是否应当处于被“羁押”状态的评判过程,前者侧重点在于保障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后者的侧重点在于保障被羁押人的合法权益,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逮捕后一直处于羁押状态。再次,逮捕标准是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参考条件,羁押必要性的审查范围大于逮捕必要性的审查范围。基于我国逮捕与羁押紧密相连的逻辑关系,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可以参照适用逮捕的条件,可能实施新的犯罪、企图自杀或逃跑等既是逮捕的理由,也是继续羁押的理由。可以说,逮捕标准为羁押必要性审查划了一条参考线。但逮捕标准的重点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逮捕条件,羁押必要性审查则侧重考查行为人被羁押后,各类危险性是否降低到不必要羁押的程度,或者是否出现了可改变羁押状态的新情况,需要考量的因素大于审查逮捕时需要考虑的内容。如继续羁押将会超过可能判处的刑期,在时间序列上,这种情形只能发生在逮捕之后,批捕程序并不涉及这一问题。

(二)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定义

根据《现代汉语大辞典》的解释,“标准”一词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衡量事物的准则;另一种是作为衡量准则的事物。笔者认为,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是指在启动审查程序、评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具有继续羁押的必要性,以及提出变更强制措施或者释放的建议时所应遵循的各类准则的集合或统称。其中的各类准则应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理由层面,一个是事实层面。例如,判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具有羁押必要性时,必须依据一定的客观事实,并通过逻辑演绎表明有关事实的出现与消失与继续羁押理由的增加与减少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以及该种理由达到何种程度才是无继续羁押必要。

(三)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特征

1.客观性。对羁押必要性的判断需要建立在客观的事实基础之上,有明确和具有相当证明力的事实为根据。《刑事诉讼规则》第619条在对无继续羁押必要性的理由的表述中都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如案件证据发生重大变化、羁押期限届满等等。

2.预判性。羁押必要性审查所依据的是已有事实,所解决的却是预判性问题,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来不实行某种危险行为可能性的预测,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因为是预测,所以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能证明的只能是“社会危险性”等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3.系统性。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含启动审查的标准,评估羁押必要性的标准和建议变更强制措施的标准,各标准都包含性质、范围、程度不同的事实和理由。实践中,可以区分案件性质,建立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体系。

4.开放性。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应当具有开放性。在不断发展的刑事诉讼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各地替代性强制措施等刑事司法环境的实际情况,定期分析被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出现出现串供、打击证人(被害人)、脱逃、再犯罪等情况,适时调整标准,提高标准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四)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分类

1.抽象标准和具体标准。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抽象标准和具体标准。程序保障、社会危险性、人身危险性,乃至公平、正义等法治原则都是对羁押必要性审查有着重要指引意义的标准,因其抽象性可称之为抽象标准。具体标准是抽象标准的具体化。例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首立功表现、是否达成刑事和解取得受害人谅解等。

2.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的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刑事诉讼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证明标准,侦查机关、批捕部门、公诉部门、法院刑庭在羁押利益方面也有不同的考量,审查标准也应与诉讼阶段紧密联系。例如,侦查机关在捕后侧重于补充、固定证据,审判机关侧重于确保被告人到案并顺利交付执行。所以,不能简单以侦查阶段羁押必要性审查对“社会危害性”的判断,来衡量公诉、审判阶段是否有继续羁押的“必要性”。

3.启动标准、评估标准、建议标准。羁押必要性审查是一个完整的法律监督过程,包括监督信息的获取、监督程序的启动、监督事实的查证及变更建议的提出。参照刑事案件办理流程,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应当根据办案阶段分为启动标准、评估标准和建议标准。

启动标准是指受理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或者依职权发现羁押必要性审查线索后,申请或线索性的事实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时才能启动正式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的标准。对启动标准应通过列举的方式明示,规定出现可能降低羁押必要性的事实时,必须启动审查程序,以及存在特定事实时不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以增强启动程序的刚性。

评估标准是指对涉及羁押必要性的因素进行综合评判,考量羁押必要性强弱,并最终明确是否具有继续羁押必要性的标准。“‘有羁押的必要是羁押实质条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4]。羁押必要性的评估标准应当明确、具体,增强可操作性。实践中,可以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变更强制措施后可能对诉讼活动、社会和自身照成的各类危险的种类和大小进行量化,以数值的形式体现羁押必要性的大小。

建议标准是指对拟建议变更强制措施的案件,应当建议释放还是变更强制措施,变更为取保候审还是监视居住,以及需要建议采取什么样的监管措施的标准。建议标准涉及解除羁押的可行性,限制着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效果。

三、设置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原则

(一)全面审查原则

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审查对象的全面性。基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和未经法院判决不得确定有罪的刑法原则,罪行的轻重不应当成为羁押的直接理由。“绝对的羁押必要性理由如同将某一类案件排除出羁押必要性审查范围一样,都有可能导致此项监督职能出现机制性的监督盲点,使涉嫌重罪的羁押普遍成为刑罚预支”。[5]所以,在启动标准的设置中应禁止规定羁押后不需要审查的案件,使得无论是对是重罪案件还是轻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有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机会。二是审查内容的全面性。羁押必要性审查既应当审查羁押的合法性,又应当审查羁押的合理性。其中,合法性审查侧重于审查羁押程序是否合法以及羁押事实是否存在。羁押合理性审查侧重于审查羁押事实与羁押理由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根据犯罪后表现、取证进展状况、犯罪记录、教育背景、性格特征等判断有无逃避诉讼等可能性。

(二)兼顾羁押功能与人权保障的原则

在所有的强制措施中,羁押的诉讼保障功能最好,但对自由损害最大。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一定程度上担负着平衡国家刑事追诉权与公民个人基本权利,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的重任。捕后羁押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在较长的时间内限制在看守所这一特定的场所内,具有多方面的利益考量。例如法国的未决羁押理由包括为了保存证据、线索;为了防止其影响证人作证;为了防止其与共犯伪诈串供;为了保证被指控人能及时按照法官的要求出庭;为了防止他们重新犯罪等。[6]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司法实践来看,羁押主要是为了满足侦查需要、实现社会防卫、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等目的。但在许多情况下,将剥夺人身自由变为限制人身自由或恢复人身自由,同样能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刑事责任,达到上述羁押目的。在设置科学的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时应当把握好尺度,宽严适当。否则,审查标准设置过宽,则干扰正常的办案工作,有损监督权威,设置过严,则难以有效控制羁押,对人权保障产生负面影响。

(三)兼顾诉讼利益与非诉讼利益的原则

在设置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过程中,不但需要考虑羁押或不羁押对诉讼过程、相关人员的影响,还需要考虑一些非诉讼利益。例如,刑事和解是通过个人和解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诉讼利益,但将其作为启动和评估标准的事实内容,可以消除案件负面影响。又如,某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公司、企业负责人,或者国家重大项目关键人员,或者关涉重要外交利益,如果其人身危险性较小,不变更强制措施容易导致公司、企业倒闭、破产,国家、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就需要予以特殊考虑,实现办案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四)比例性原则

在羁押必要性审查中,必要的羁押应当也是合理的羁押。如何认识合理是羁押必要性审查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审前羁押处遇无差别化的情况下,羁押的合理与否主要是与犯罪的严重程度、案件的紧急情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诉讼可控性等因素紧密相连的。而比例性原则是判断羁押是否合理的关键。一般认为,所谓比例性,其“基本含义是未决羁押的使用及其期限应当与指控的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和可能科处的刑罚相适应,或者成正比例关系”。[7]对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来说,比例性原则主要有以下三项功能:一是明确羁押措施的适用界限。《刑事诉讼法》第60条第1款规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显然,这种“必要”是对适用羁押措施的限制,只有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无法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时,适用逮捕才是合理和必要的,一般情况下应当尽量适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这是设置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时必须考虑的底线。二是确定羁押必要性的层次。比例性原则要求羁押措施不能超出必要的限度,不光要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危险性,还应当证明这种危险性达到相当程度,达到“非羁押不可”的状态,才应当继续羁押。根据对羁押必要性事实和理由等因素的考量,羁押必要性的评估结果可以合理分层,例如,可以分为完全不必要、有必要,很必要,应当等程度。相应的,也可以根据羁押必要的层次设置分层对应的羁押必要性评估标准。三是适应实践需要,设置多样化的羁押必要性评估标准和建议标准。根据比例性原则,羁押期限应当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罪名轻重,以及可能被科处的刑罚的不同成比例对应。为确保审查结果的公平、合理,在评估标准的具体设置中,对涉嫌过失犯罪、轻伤害等相对较轻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标准可以相对较宽,但是涉嫌危害国家安全、黑社会性质犯罪、毒品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则应从严把握。同理,建议标准的设置也应当与罪行轻重、犯罪后果以及被羁押人的具体情况相适应,这样才能使得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更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注释:

[1]联合国1976年3月23日通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我国于1998年10月5日签署该公约。

[2]樊崇义主编:《公平正义之路——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条文释义与专题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52页。

[3]陈卫东主编:《刑事诉讼法修改条文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200页。

[4]闵春雷、刘铭:《羁押的理性控制——羁押实质条件之完善》,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5期。

[5]项谷、姜伟:《人权保障观念下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诉讼化构造》,载《政治与法律》2012年第10期。

[6]参见《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第144条,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上一篇:崔寨镇先进性教育分析评议阶段工作总结下一篇:陕西商洛疗养院综合楼工程施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