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报自觉语言规范文字

2024-04-26

小报自觉语言规范文字(精选8篇)

篇1:小报自觉语言规范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摘录

教师熟悉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自觉使用规范文字

一、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1986年《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

二、关于文字改革50年代确定的三项任务,有些还没有很好完成,需要继续完成。所以方针中明确规定要“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必须强调的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汉字作为国家的法定文字还要继续发挥它的作用。现行的《汉语拼音方案》不是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它是帮助学习汉语、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注音工具,并用于汉字不便使用和不能使用的方面。

语文工作必须遵循语言文字的演变规律,顺乎自然,因势利导,做促进工作。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文字改革工作必须稳步前进,不能急于求成。(同上)

三、关于汉字的前途周总理在1958年《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报告中关于汉字的前途的论述,今天仍然具有指导意义。汉字的前途到底如何,我国能不能实现汉语拼音文字,什么时候实现,怎样实现,那是将来的事情,不属于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现在有不同的意见,可以讨论,并且进行更多的科学研究。但是仍然不宜匆忙作出结论。(同上)

四、关于推广普通话50年代确定的“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的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是正确的,今后仍然适用。但是,形势变化了,推广普通话工作要有新的进展,工作重点和实施步骤也必须做些调整。重点应当放在推行和普及方面,在普及方面应当更加积极一些。在本世纪内,我们应该努力做到:第一,各级各类学校采用普通话教学,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第二,各级各类机关进行工作时一般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成为工作语言。第三,广播(包括县以上的广播台、站)、电视、电影、话剧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成为宣传语言。第四,不同方言区的人在公共场合的交往基本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成为交际语言。

普通话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但是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学校、不同年龄等情况,从实际出发,具体要求可以不同。我们初步设想,可以分为以下三级:第一级是会说相当标准的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很少差错。第二级是会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方音不太重,词汇、语法较少差错。第三级是会说一般的普通话,不同方言区的人能够听懂。(同上)

五、关于方言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同上)

六、关于信息处理汉语汉字的信息处理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有广阔的前景,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同上)

七、关于社会用字管理当前社会上滥用繁体字,乱造简化字,随便写错别字,这种用字混乱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国务院责成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尽快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各方面用字管理办法,逐步消除社会用字混乱的不正常现象。(1986年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的通知)

八、新时期推广普通话的方针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1992年《关于进一步做好中等师范学校普及普通话工作的通知》)

九、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三条重要意见(一)继续贯彻国家现行的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汉字简化的方向不能改变。各种印刷品、宣传品尤应坚持使用简化字。

(二)海峡两岸使用的汉字,当前可各自维持现状,一些不同的看法,可以留待将来去讨论。

(三)书法是一种艺术创作,写繁体字,还是写简化字,应尊重作者的风格和习惯,可以悉听尊便。(1992年)

十、国家语委的主要职责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将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更名为教育部。教育部是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

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并入教育部,对外保留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牌子。其主要职责是:

拟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编制语言文字工作中长期规划;制定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指导推广普通话和普通话测试工作。

教育部设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职责为:拟定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中长期规划;监督检查语言文字的应用情况;指导语言文字改革;组织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指导推广普通话以及普通话师资培训工作。

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职责为:研究并审定语言文字标准和规范,制定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标准;指导地方文字规范化建设;负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指导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研究与应用。(199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十一、“九五”期间语言文字工作方针和主要任务“九五”期间,我国语言文字工作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以江泽民同志就语言文字工作发表的三条重要意见和李岚清同志《在纪念文字改革和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继续贯彻中央制定的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坚持普通话的法定地位,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加强中文信息工作的宏观管理力度,继续全面落实国务院[1992]63号文件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十年规划。为此,要对全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化工作,带头说普通话、用规范汉字。要加强各级语委的行政职能,完善宏观管理运行机制,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切实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使语言文字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一)坚持普通话的法定地位,继续大力推广普通话;(二)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努力推进全社会用字规范化;(三)加强中文信息工作宏观管理力度,逐步实现优化统一;(四)建立语言文字法规体系,实现语言文字工作的依法管理;(五)搞好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科研工作、信息工作和对外交流。(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计划)(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根据国家语委提供资料整理)第十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的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

第十八条 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第十九条

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

第二十条 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十二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六条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话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第三十七条 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有条件的应当采取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设汉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五)《扫除文盲条例》:

第六条 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六)《幼儿园管理条例》:

第十五条 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七)《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

第十四条 民族乡的中小学可以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同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第二部分 文件摘录

(一)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二)全面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各级种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师范院校要继续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国务院要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 27.要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推广普通话、用字规范化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把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化纳入教育教学要求,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规范意识。

(三)转国家语委《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请示》(国发[1992]63号):

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普及教育、提高文化水平、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基础工程,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推广普通话,学校是基础。学校用语一律使用普通话。学校和社会的推广普通话工作要互相结合,互相促进。

学校推广普通话,必须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建立必析规章制度。学校推广普通话的重点是各级师范院校,初等和中等学校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和职业高中的幼师类、文秘类、公共服务类专业都要开设普通话课程,要把普通话作为一项重要基本功,认真训练,严格考核;普通话不合格的毕业生必须进行补课和补考,补考合格后方可发给毕业证书。用普通话教学是合格教师的一项必备条件,应当成为评估教学质量、评选优秀教师、评聘教师职务的一个内容。对语文教师说普通话的能力和水平应有理高的要求。

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教育和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初等、中等学校语文学科和大专院校中文系的有关课程,要讲授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

2017---2018学年

燕兴学校

篇2:小报自觉语言规范文字

——二(1)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1、提高对普通话的认识。

2、自觉在校园使用普通话交流,推广普通话的使用,3、增强对祖国语言的热爱。活动准备:

制作PPT、下载视频、搜集资料 活动内容:

一、介绍班会主题

“大力推行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了解普通话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什么时候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于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

三、观看《第19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宣传视频

四、绕口令比赛 三月三,小三去登山;上山又下山,下山又上山;登了三次山,跑了三里三;出了一身汗,湿了三件衫;小三山上大声喊,“离天只有三尺三”

五、朗诵比赛

六、布置活动任务

(一)进行“我寻找、我发现、我纠正”行动并完成联系单。

(二)完成“我寻找、我发现、我纠正”行动表

篇3:小报自觉语言规范文字

一、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昆明市铁路五中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健全组织, 落实人员, 形成网络, 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编制学校工作计划时一并纳入并积极实施, 把语言文字工作作为学校各类规章制度的重要依据 (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办法;教职工业务学习制度的决定;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教师考核评议办法;学生学习、生活常规等) 。

学校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明确职责, 相互配合。语文组全体教师负责学生日常“听、说、读、写”的训练, 注重学校德育活动、团队活动用语用字、校园之声广播、黑板报及写字课校本课程研究等多条途径积极配合。

二、强化宣传, 明确目标

学校通过宣传, 增强了全体师生的规范意识。1.学校为每位教师职工订购了普通话培训教材, 聘请了专家对教职工进行辅导, 组织师生学习国家语委1986年重新印发的《简化字总表》、教育部和国家语委2002年3月份颁发的《第一批异形字词整理表》, 增强教师的运用本领。2.认真组织好每年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组织学生走上街道, 走进社区, 参加“啄木鸟”推广普通话的宣传活动。3.在校园显著位置安装大幅“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等永久性宣传标语, 在教学楼道、教室、办公室张贴语言文字规范的宣传牌和宣传标语。4.通过校会、主题班会、班级黑板报、校园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 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强化宣传力度。学校设有经常性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阵地, 广播室定期播出语言文字相关知识或法律法规、语言文字工作制度等, 将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作为素质教育、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使普通话成为唯一的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

三、确立重点, 丰富形式

学校在狠抓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的同时, 加强学生写规范字教学。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 也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写字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审美能力, 增进学识修养。为此学校一方面在美术、写字课程中让学生了解包括书法、篆刻在内的语言文字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 欣赏我国书法、篆刻的代表作品,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正确认真书写, 努力做学生的表率。学校每学年都举行教师公开课、教师优质课、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活动, 把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作为主要评分标准之一。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区、市学科的课堂教学竞赛和展示活动, 连连获奖, 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的提高。学校多年举办教师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 要求教师上课的教案、板书、课件、作业批改和评语等一律使用规范汉字, 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教务处每年定期进行教案检查记录表, 其中包括对文字书写规范的检查。语文教师通过每周练字时间强化学生写字的姿势, 学校还利用校报、板报及画廊为学生创设环境, 积极组织学生学习欣赏书法作品展览, 参加书写比赛。

学校结合语文教学、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各种活动, 把普及普通话、规范用字用词引向深入。在学校的“艺术节”活动中, 举行讲故事比赛、经典诵读比赛、模拟法庭辩论、手抄报比赛、名言警句摘录、小主持人大赛、规范汉字书写比赛等综合才艺展示。这些活动不仅参与面广, 且因以学生为中心, 以点带面, 扩大了规范语言文字工作的影响范围。

四、创新模式, 凸显特色

为规范学生语言文字行为, 学校做到四个“纳入”:

1. 纳入学生的培养目标, 即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2.纳入学校基础课程, 落实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3.纳入学校拓展课程, 开设课外书法、朗诵、主持、习作等兴趣小组;4.纳入校园文化建设, 在每年的“艺术节”活动中, 安排语言专场或项目;每年组织好“推普周”活动等。

为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昆明市铁路五中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 主要抓住以下方面进行突破:

1.抓好汉语拼音教学。学好汉语拼音是学会标准普通话的基础, 也是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 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选拔、调配和培训。教师在汉语拼音的教学中发音标准, 书写规范, 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

2. 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学校按照《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把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纳入语文教学全过程, 做到训练常规化, 既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 又注重给学生创造朗读和口语表达的机会。为了纠正“重读写、轻听说”的弊病, 学校把讲普通话作为语文基本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训练。

3. 加强评价与监控。

学校将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监控与评价形成常规工作;对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进行综合考核;每学期期末对学生的听说能力和书法成绩进行考查。

此外, 学校将“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写一手规范、漂亮的板书”作为录用新教师的首要条件之一, 并将普通话水平达标作为教师聘用的基本条件, 对于未达标的教师一律不予聘用。在招聘新教师时, 要求应聘者当场进行汉字书写, 以考察应聘者的基本书写能力。

五、力求实效, 成效明显

经过长期深入扎实的工作, 昆明市铁路五中全校师生有了较强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师生在学校各项集体活动中, 能自觉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

1. 在昆明市语委的指导帮助下, 学校教职工普通话再培训率达100%。

通过多项培训测试, 现在学校教职工的普通话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明显提高。

2. 普通话现已成为学校的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 教

师撰写教案、校本教材、教辅读物、试卷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公文、证书、印章、标语、课件、会议、演出等, 用语用字规范、美观。

3. 按照相关文件要求, 学校应接受普通话测试的适龄教职工54人。

语文教师10人, 占19%;非教学人员4人, 占7%;其他学科教学人员40人, 占74%。其中, 语文教师普通话都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非教学人员和其他学科教学人员普通话都达到二级乙等。

4. 语文教师利用每天的“美文吟诵”时间和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已成为教学常规。

5. 组织学生参加由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举办的

“2010年环境小记者项目新闻作品大赛 (中国) ”, 该校王文涛同学的《干涸的水库》获照片类国家最高奖。王文涛同学的《干涸的水库》图片文字说明以中、英文两种文字呈现, 文字表述规范简洁, 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6. 市级立项课题———《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养方式、

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顺利通过课题专家组的评估验收。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 为学校随后将要进行的《外来务工子女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 成功打造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相结合的校园语言文字环境。

学校注重将规范语言文字的工作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 从2010年5月份开始策划设计的“校园文化柱”已顺利竣工。“校园文化柱”的主题是名联警句荟萃, 以高强度钢筋水泥管为骨架, 以天然红花岗岩石材为包装, 镌刻着40个文化内容, 借古开今, 集文学性、教育性、书法艺术性于一体, 显得浑厚大气, 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教育感染力, 这是学校最直观的语言文字教材。近期, 学校又完成了隶书体、规范字刻制的、具有浓厚竹简艺术效果的《三字经》文化墙的制作安装, 这一文化景观必然也对师生起着耳濡目染的效果。

篇4:使用语言文字要规范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61-02

“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一首《中国娃》道出了中国人的正直,也道出了中国人的智慧。汉字,那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徽号。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文字能像我们的汉字一样,发源远古,滋养今世,内涵丰富,生生不息。从甲骨文到金文,从石鼓文到小篆,从隶书到楷书,汉字这一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款款地从历史的深处走来,泽被华夏数千年。有人说,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我们说,汉字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汉字引人联想,给人美感。日升月落,握稳手中的笔描画横竖撇捺,笔走字现,悟字神飞。你看那“两”字,是“双雁归来细雨中”,你写那水字部是汪洋一片,那木字部是绿荫碧天,诗人余光中如是言说汉字带给他的“妙趣”。这里写汉字已不是为了信息的交流,而是为了追求生存、思维和审美的享受。

汉字音韵动听,富有乐感。汉字一字一音,音分四调,读来响亮清晰,婉转动听,富有乐感,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汉语诗文铿锵悦耳、抑扬顿挫。整句如队,匀称严整,散句如水,缓急有致。

汉字形态优美,特具观感。汉字优美,美成了一种艺术——书法。五千年前,第一个汉字的出现,照亮了华夏的黎明,汉字在天地间创生,在动物骨骸、金石纸帛上留存。汉字的横竖撇捺,或沉重朴厚,或飞扬婉转,或森严宏大,或肆意狂放,完成了每个时代美学最集中的表现。走进汉字书法,看看流动的线条之美,你会发现汉字智慧的美丽与惊喜。

汉字是我们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汉字,才有了与之相应的一切文化珍奇。若书法,若印章,若汉字文化。有了汉字,才有了隶楷行草;有了汉字,才有了欧文苏字;有了汉字,才有了字谜艺术;有了汉字,才有了文人雅趣。少了汉字,何解“凡鸟”为“凤”之由?少了汉字,怎解“莲叶何田田”之妙?少了汉字,我们的华夏文明将是怎样的文明?

但是……

看看我们的学生你就知道,我们的处境是多么地令人担忧。

我今年担任了初中一年级的语文课,第一次作文上有学生这样写到:“今天我生(升)到了初中,我第一天到这个学校就敢到(感到)很性奋(兴奋)。老师们有的长的还不孬勒,有的象个小老头。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是语文,老师先给我们了了了(聊了聊)进入初中以后应该主意(注意)的事,然后说我们以经(已经)是初中生了,以后要学会做一此(一些)自己能做到的小事,减轻父母的付担。(负担)

下午放学回家后,我想要做一件什么事呢?我看了看脚上的臭妹子(袜子),心里灵机一动,干脆就洗妹子(袜子)了。 我拖(脱)下我脚上的脏妹子(袜子),把他(它)放到水盆里。我先错(搓)了几下,然后放上了点肥早(肥皂),它起了很多泡沫,我又使劲错(搓)了几下,脏妹子(袜子)就变得很干净了。我把妹子(袜子)又刷(涮)了刷(涮),洗干净后把他(它)打(搭)在铁条上。忘着(望着)我自己洗的干干净净的妹子(袜子),我心里高兴急了(极了)。我向妈妈大声喊到(喊道):“妈妈,我自己会洗妹子(袜子)了……”

就这样短短的一篇作文,文笔和内容的好坏先不说,仅错别字就达20个,还不算重复的。如果这就是高考作文的話,那他就要先扣20分了(语文高考大纲上明确规定:语文试卷中每出现一个错别字扣一分)。真不知道他们的小学老师是怎么教的?我汗如雨下!

同时,作为他的初中语文老师,我又怎样做才能让他快速纠正自己的错别字呢?我不想让他的高中老师也仰天长叹:“乖乖,他的初中语文老师是怎么教的?”想到这个,我对我们的基础语文教育陷入了深思: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该怎么做?我不是罗丹手下的“雕像者”,但我觉得我比“雕像者”思考时的表情更加肃穆痛苦!

这样的学生不是一个特例,我相信诸位也都不同程度地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为我的学生悲哀!也为自己悲哀!更为我们国家悲哀!

著名作家王蒙撰文呼吁:当下我国的语文使用处于无序状态,已经成为影响一代中国人文化素质的大事。上海著名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郝铭鉴也在媒体上表示:当下汉语语言文字的应用,总体来说呈现“草率化、朦胧化、粗鄙化、游戏化”四大危机。

记得我念中学时,曾学过一篇表达文字作为文化之基本载体之于国家命脉重要性的思想的课文、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其中有语:“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与顾炎武的“亡国、亡天下之辩”正可谓异曲同工,至今认同。在我以为,反观今日学校中、英文教育厚“英”薄“中”之畸形,以及一些学生中文程度之差的现实,以‘错一字扣一分”起到引导学生尤其学校教育对于中文加以重视、乃至进行“矫枉”的作用,实在是并不为过!

时下,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依赖键盘“写”字,不少学生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再加上当前各种媒体语言文字使用混乱,错字泛滥、语言失范、逻辑混乱、乱用成语的错误层出不穷,以至“无错不成书”似乎成了一种常态,许多学生的汉语使用水平着实不容乐观。确实,掀开现在的报刊杂志,打开电视广播,各式各样的大众媒介,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传播着错字与病句,传播着常识性错误,严重破坏着汉语言的纯洁性和规范。许多人都认为文字差错,无关大局,所以也就注意不够,有些孩子将“刻不容缓”写成“咳”不容缓;“脍炙人口”写成“脍灸人口”;“诸侯”写成“诸候”;“火葬场”写成了“火葬厂”。 社会对汉语的忽视、篡改、恶搞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许多错字、别字泛滥,简直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写正确的汉字,是汉语学习的基础和基本功。尤其是在网络化时代电脑使用频繁的背景下,我国青少年使用不规范汉字的情况令人忧虑,‘错一字扣一分’实际上是借助高考来强化汉字的规范。”中学语文教育专家程红兵说。他分析汉字使用不规范的原因很多。比如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现在满目看过去,不规范的汉语表达方式随处可见;其次,网络语言虽然有创新之处,但也有不少负面影响;另外,当前的语文教学对文字的规范使用重视不够。“如果主流的教育渠道都不能引导学生规范使用汉字,汉字的未来真的会有严重问题。”.

高考是最有力度的指挥棒,卷面上的分值决定着教学重点。高考试卷的任何一项改动都会引起中小学教学的一系列反映。如果连常用汉字都让学生掌握不了,还有什么资格提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真心渴望通过调整检测内容和标准,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5:语言文字规范制度

1、学校成立语言文字管理领导小组,校长兼任组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朱荣、韩雪、袁明谷为成员。

2、每学期开学向学生宣传语言文字的方针和政策。

3、校牌、校徽、各种标牌、标语牌用字规范。个别不宜改动的,在近旁附规范字。

4、校内所有公文、报刊、讲义、试卷等印刷物用字一律以《简化字总表》为准。

5、各教室、图书馆布置、宣传窗、板报用字规范,符合现行规范字标准。

篇6:规范语言文字作文

在偌大的世界 上,有着数不清的语种。汉语,英语,法语,日语,汉语……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使用最广泛的是英语。每个国家都会有相当比例的人会两种以上的语言。所以语言对人类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随着社会 的不断发展,语言却不知不觉地变了味。拿汉语来说,中学 生是使用汉语的一分子,但我自认为,我们的汉语水平基本达到了国家的水准,但也有不足。比如“我”常说为“偶”,“同学”变为“童鞋”,“什么”变成“虾米”,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连我也不曾“幸免”。因为我也是流行语使用的一部分。虽然这一种只是流行语,但这也是一种较严重的语言扭曲。

除了语言,文字的使用也逐渐被语言所“传染”,乱改动成语,字词发音不准,简直可以用“猖狂”形容。

大街上,商店的招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服装店有“百衣(依)百顺”“衣衣(依依)不舍”。打开电视有“默默无蚊(闻)”“随心所浴(欲)”“乐在骑(其)中”……甚至在某些典礼或晚会上,也有发音不对的地方。今年,我在看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某颁奖典礼时,主持人竟然把“给(ji)”予读成了(geiyu)的错误。

文字也是文明 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能让错误的文字误导人们,也决不能让错误的文字蒙蔽人们的双眼,进而将错误发扬下去!

在不断进化的社会中,就让我们的文明不变,语言文字不变吧()!

篇7:规范语言文字总结

一、加强领导,确保管理到位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陆香为组长,分管校长蔡锦珠为副组长,教导处、少先队等部门参加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语言文字工作作为学校工作计划的重要内容,并通过教导处、教科室、少先队、教研组等部门具体落实工作要求,做到创建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有改进,有提高。同时,建立语言文字规范化规章制度,保障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工作的所需经费。

二、广泛宣传,营造创建氛围

针对以往校园用语用字目标管理工作个别地方的薄弱环节,我校有针对地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把创建工作纳入学校常规工作的议事日程,每半月至少研究、安排一次创建相关工作。利用每周行政会、教师会、升旗集会等时机,进行广泛的创建宣传,总结阶段性成绩,表扬在语言文字方面的优秀师生、优秀班级。

2、在校园内师生经常涉足的地方,设置醒目的标语“请说普通话、请写规范字”,时时处处提醒师生,营造浓郁的创建氛围。

3、充分运用校园网站“语言文字专栏”的资源优势,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加强校园用语用字目标管理的宣传,让家庭和社区知晓我校创建工作的进度、最新成果,进而自觉地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

4、利用推普宣传周的时机,带领师生走上街头,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散发宣传资料,表演相关文艺节目。还深入社区,查找不规范用字,向居民、店主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义。

三、开展活动,提高说写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了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各项活动,以促进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上新台阶。

1、根据教育部、国家语委规定,所有1954年1月1日后出生的教师都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学校积极动员组织测试对象积极报名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目前全校普通话达标率达100%。

2、因地制宜,挖掘校本资源,请普通话一级甲等、经常担任主持人的蔡锦珠同志对全校老师进行普通话培训,结合我校实际,分为若干专题,使不同程度的教师均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坚持开展普通话培训“师徒一帮一”活动,请每个二甲的同志带一个二乙的同志,深入其课堂,经常与其交流,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结合学校的校本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训练活动。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开设主持人训练班;利用社团活动,开设文字书法训练班、白田诗社、经典诵读社团、课本剧社团、普通话社团等。此外还根据各班出学习园地、黑板报的需要,组织好各班“班级板报设计组”,平日里加强培训,指导板报出刊,以调动积极性,增强意识,提高能力。

4、在学生当中开展“啄木鸟”行动:“啄木鸟”小队利用休息日时间举行“啄木鸟捉错别字”活动,扫除繁体字、“错别字”、“二简字”、“异体字”;学校社团开展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活动、讲故事比赛、古诗文诵读比赛、辩论赛、主持人大赛。通过开展活动来促进学生学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真正成为一位行为美、举止美、谈吐美的好同学。

四、逗硬考核,注重过程管理

学校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依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语言文字工作相关管理制度、措施,确保普通话在校园的推广使用和校园规范用字。

1、学校认真按照“三纳入一渗透” 的模式,将用语用字目标管理切实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全过程之中,使这项工作成为影响全体师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一项常规化工作。

2、把普通话作为教学的必用语言,并在校园大力倡导说普通话。一方面,在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考核评估时,将普通话水平视为其中重要内容,要求公开教学必须说普通话,不说普通话不予安排重要的公开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不仅在教学中使用普通话,还要求在与学生、家长的课间、课后交流时也使用普通话,教师之间的交流也要努力说普通话,以给学生做出良好的师表形象。

3、每月末,学校均要举行一次教师普通话、三笔字测试,规定不同年龄段的测试标准。测试工作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现场笔试、口试,及时公布测试结果,纳入教师业务水平、教育教学工作的考核。

4、以制度保障落实“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基本要求。学校红领巾监督岗特设“推普岗”,由专门的测评人员对校内使用普通话和礼貌用语进行检查,并把它列为“白田之星”、“五号学生”、“先进中队”、“模范班级”的评选项目。

篇8:语言文字规范,你做到了吗

镜头1:

早自习, 一位教师给学生读报, 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学校合唱队终于组建完毕, 100人站成四排, 学生有的高, 有的矮, 个头参差不齐。”这位教师把“参差不齐”读成“cānchā-bùqí”。此时, 学生面面相觑, 交头接耳, 课堂上顿时骚动起来。汉字中一字多音的现象很多很多, “参”和“差”便是其中的两例, “参差不齐”的准确读音是“cēncī-bùqí”。教语文的老师把这个成语给读错了, 真是贻笑大方。

镜头2:

一位老教师教《丰碑》这篇课文, 板书时, 将“丰碑”的“丰”第一笔写成撇, 学生当面指出“丰”的第一笔应是横时, 这位教师振振有词地说:“我上学的时候, 老师就这样教的, 字典上也是这样印的, ‘丰’的第一笔写横写撇都一样。”岂不知这位教师写的“丰”是已经废止的旧形字, 他说的字典是二十多年前的旧字典, 现在把“丰”字第一笔写成撇, 已是不规范的汉字。这位老师倚老卖老, 以讹传讹, 误人子弟, 实属不该。

镜头3:

一位教师给学生讲故事。她说:“小女孩望着老人, 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大, 一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 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趿拉”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中的解释是“不提起鞋的帮而把它踩在脚后跟下”。可见, “趿拉”这个动词的对象应是鞋子, 而不是没有后帮的拖鞋。“趿拉着拖鞋”犯有动宾搭配不当的语病。教师的口语表达应该在语法上用词恰当, 只有准确、规范、简洁、精练、合乎逻辑的教学语言, 才能明白无误地传授科学的教学内容, 否则会误导学生。

有的教师认为, 实施新课程后, 小学语文教学不需要语言文字知识, 只要把精力用在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上就行了。甚至有人说“不会语文也能教语文”, 似乎语文课谁都能上。他们的根据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上述看法是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误解, 是非常错误的。课程标准是在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在同语文实践比较的情况下提出“不宜刻意追求”的,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等于不学语言文字知识, 更不等于说语文教师不要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文字的使用不可视为小事。对语文教师而言, 语言是其精神的外化, 文字是其形象的衣冠。教语文就是教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对语文教师来说是命根子, 千万不可等闲视之。在这方面,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堪称典范。她教《黄河象》, 这篇老课文被她演绎得耳目一新。

学生在想象黄河象死去的经过———不一会儿老象身子一侧, 栽进河里, 它使劲挣扎, 但是越挣扎身子越往下陷。窦桂梅老师对这个想象情景中“身子一侧”的“侧”正音为“cè”, 而不读“zhāi”, 并请学生齐读这个词。窦老师说:“‘侧’读cè或zhāi都是向一边歪斜的意思, 但cè是普通话读音, zhāi是方言读音。我们要说普通话, 写规范字, 带头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法。”

再举一个例子。

语文课上, 一位教师正讲《叶公好龙》这个成语故事, 后排有两个学生窃窃私语。征得老师同意后, 一个学生站起来轻轻地说:“老师, 我听爷爷说‘叶公好龙’要读‘shè公好龙’, 读‘yè公好龙’是不对的。”话音刚落, 教室里就像开了锅似的。老师摆了摆手, 让大家静下来, 然后面带笑容地说:“‘叶公好龙’过去确实是读‘shè公好龙’, 当年我做学生的时候老师就这样教过我们。但是, 随着社会发展, 汉字的读音也在改变, ‘叶’便是一例。1963年,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把‘叶公好龙’的规范读音定为‘yè公好龙’。现在社会上还有不少老年人仍然按老习惯读‘shè公好龙’, 因为他们还不了解现在有了新的读音规范, 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应该把审音情况告诉他们, 为语言文字规范化尽一份责任。”

上一篇:我最敬佩的人初中作文800字下一篇:道路运输继续教育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