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024-05-01

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精选8篇)

篇1: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强化思想和行动自觉问题工作思想

巡视是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具体化,能不能抓好,是对党性的重要考验。党中央敢于担当、直面问题,为全党作出了榜样。湖南省委坚决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不折不扣执行好最近重新修订并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更好发挥巡视“利剑”作用,真正让铁规发力、“利器”生威。

突出问题导向,把握巡视定位。巡视是给党的肌体做体检,能不能够、善不善于发现问题,是检验巡视工作成效、衡量巡视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尺。要围绕中央提出的“四个着力”“六大纪律”去找问题,对认识不到位的、工作不得力的、群众不满意的、不收敛不收手的,就要重点巡视。这些年巡视工作实践也证明,巡视的重点越聚焦,发现的问题越精准,震慑作用就越大,整改落实的效果就越好、越持久。如果花上几个月时间去巡视,对问题只是轻描淡写,或者整出一些坐在办公室也知道的东西,或者带回一大堆成绩经验,那巡视也就失去了意义。如果对问题“巡而不视”“视而不见”或者“见而不报”,那就更是涉及失职渎职的问题了。巡视工作必须突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直接奔着问题去,让巡视“利剑”高悬问题之上,揪着问题不放。

紧扣纪律建设,深化巡视内容。纪律是不可触碰的底线,规矩是检验对党忠诚的重要标准。巡视工作要紧扣党的“六大纪律”开展监督,用好纪律这把尺子,真正让纪律立起来、严起来,重点检查是不是履行了党章规定的职责;是不是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特别是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不是执行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是不是真正落实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风”还有哪些突出表现;是不是存在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对党员干部身上的小毛病、小问题,要及时提提领子、扯扯袖子,不以问题小而放过、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使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对存在轻微违纪行为的,要通过通报批评、警示约谈、组织处理等方式,给这些党员干部悔过自新的机会。对严重违纪特别是涉嫌违法的,要从严惩处、毫不手软。巡视的过程,就是推进纪律建设的过程,更是推动和促进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过程。近期,中央对湖南省委常委班子作了较大调整,就省委常委领导班子建设,省委明确提出了始终坚持讲政治、讲责任、讲担当、讲奉献、讲团结的“五讲”总体要求。这既是省委常委领导班子建设的要求,也是对全省各级领导班子的要求。要始终牢记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四有”等要求,切实加强思想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带头遵规守纪,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带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真正做到讲政治不含糊、讲责任不懈怠、讲担当不畏难、讲奉献不忘本、讲团结不结团,自觉担当责任使命,更加奋发有为地做好各项工作。

创新方式方法,加快巡视节奏。《条例》明确,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对省区市巡视工作由指导变为领导,实行“三个不固定”(组长不固定、巡视对象不固定、巡视组和巡视对象的关系不固定),增加了抽查核实领导干部个人报告事项、向有关知情人询问情况、开展专项检查等方式,要求实现巡视全覆盖,进一步拓宽了发现问题的途径,强化了巡视权威。要对照《条例》,主动适应新规定新任务新要求,强化新举措、探索新方法、改进新方式。特别是全省目前还有148个巡视对象尚未开展巡视,实现全覆盖的任务还很艰巨。对这些巡视对象,要认真分析、统筹安排,借鉴中央“一拖二”“二合一”等有效办法,定好思路、定实措施、定准责任,加快巡视节奏。

强化成果运用,增强巡视实效。总书记强调,“更好发挥巡视在党内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对巡视成果善加运用。”巡视组反馈问题要敢于亮剑、不遮不掩,一针见血、明确具体,越具体越好,让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纪检监察机关对巡视移交的问题线索要及时优先处置,依纪监督、从严执纪、严肃问责,并按要求及时反馈办理结果;组织部门对巡视移交的选人用人问题要调查督查,切实严明干部政策和组织纪律,匡正选人用人风气;被巡视党组织要担负起主体责任,对反馈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全面整改。全省今年第一轮对9个市州、2个县市的巡视已于6月全部结束,第二轮对5个市、10个县市区的集中巡视也即将结束。从巡视情况看,问题仍然不少。对巡视发现的问题,各责任主体要切实把责任扛起来,加大力度、加快速度、保持强度,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成果运用到实处。对思想不重视、整改落实不力、成果运用不够的,要实行约谈,找主要负责同志说事。对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彻底、效果不明显、震慑作用不大的,要抓住典型、严肃问责、决不放过。

随着巡视力度不断加大、震慑作用不断显现、巡视制度不断规范,既为巡视监督提供了有力武器、赋予了更大权限,也对严格依法依规开展巡视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工作中,注意把握好几个问题:一是“常规巡视”与“专项巡视”。常规巡视犹如一次全面“政治体检”,专项巡视则是对疑难杂症的“会诊把脉”,两者各有所长,必须打好“组合拳”,实行 “双剑合璧”。尤其要紧盯重点人员、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采取点穴式、巡查式、回访式等办法,节奏“短、平、快”,打法“灵、准、狠”,出其不意,让人摸不着规律,增强巡视震慑。二是“监督”与“支持”。发挥巡视监督“利剑”作用,并不是像有的同志错误认为的那样,是对被巡视党组织不信任,或者说把干部搞得灰头土脸、谨小慎微、畏手畏脚,而是要通过巡视正风肃纪,震慑少数、警醒少数,教育多数、激励多数,从而推动解决深层次问题,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为推动党的中心工作赢得人心、赢得主动,凝聚正能量、提供强保障。要始终坚持一级相信一级、一级依靠一级,寓支持关爱于监督之中,把握尺度,注意方法,实现巡视监督的政治效果、法纪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三是“治标”与“治本”。对巡视发现的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加强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深入解剖麻雀,透过现象看本质,见微知著、由表及里,从个别中发现一般,从一般中找出重点,善于把普遍性问题找出来、把教训总结出来,提出治标和治本的对策建议,为推进改革发展提供“活”情况。四是“发现问题”与“查办案件”。巡视是发现问题的尖兵、前哨。《条例》规定,巡视组不履行执纪审查的职责。一定要在发现问题与查办案件、整改落实中把握平衡,该发现的问题必须发现,该报告的情况必须报告,该移交的问题线索必须移交,严格依法依规开展巡视,按制度、按程序、按权限办事,不能混淆职责,不能包办代替,更不允许打着巡视旗号办私事谋私利。

篇2: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5年08月06日 01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从本质上说,任何教育都是为了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思想上的关口是最重要的闸门,思想“闸门”不紧,行为做派就会“漏风”。反过来讲,思想上的返璞归真,党性上的固本培元,可以激发起行动上勘误纠错、踏实奋行的自觉。

当前,“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正在持续走向深入。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强调思想引领,用好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中央强调,专题教育不分批次、不划阶段、不设环节,不是一次活动。这一方面说明,专题教育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础上,融入领导干部经常性教育的一次探索实践。另一方面也表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学习教育一刻都不能松,要不断在学习教育上下足功夫、花足力气,切实把严和实的要求树立起来、贯彻下去。

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关键是要把深化学习教育摆在首位,尤其是要把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放在首位、贯穿始终,认真领会核心要义,掌握精神实质,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做真抓实干的模范。

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在今年4月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专题教育方案时,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最近一段时间,在浙江、贵州、吉林等地视察以及多次重要会议、多个重要场合,总书记又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深入开展专题教育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深刻领会、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就要做到“五个深刻认识”。

深刻认识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思想上高度重视,责任上强化落实,工作上扎实推进。深刻认识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的本质要求,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深刻认识运用正反典型深化专题教育的重要方法,以先进典型为标杆、以反面典型为镜鉴,提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刻认识解决“不严不实”问题的重要任务,着重突出问题导向,贯彻从严要求,既巩固和扩大从严治党成果,又有效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深刻认识专题教育促进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实的根本目的,坚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在推动改革发展上有更大的担当,展现更大的作为。

篇3: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在1921年前, 毛泽东读过私塾、上过公学、干过农活、当过列兵。思想源于实践。毛泽东特殊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学习环境、生活阅历, 使他对基层群众的生活和底层社会的苦楚有了最直接的接触、了解、体验, 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其思想发展轨迹, 使其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 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其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基础上, 带领人民群众, 追求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 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一条光明大道。

一、敬畏群众, 认为人民群众力量最强

战国时期的荀况说过:“君, 舟也;人, 水也;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荀况在两千多年前, 就已经把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用一种比喻的方式展示给统治者, 让明智的统治者从历史经验中意识到“天地之间, 莫贵于民”, 从而树立起敬畏群众的思想观念。

毛泽东早期就已经注意到了敬畏群众的重要性。他本人对人民群众心存敬畏, 认为人民群众力量最为强大, 认为发动人民群众力量可以改造国家、改造社会。1919年7月, 湖南省学联刊物《湘江评论》创刊, 毛泽东作为该刊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他在创刊宣言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什么力量最强, 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他主张平民主义, 主张联合群众。在后来出版的《湘江评论》第二号、第三号、第四号连载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 毛泽东指出, 民众大联合是改造国家、改造社会的根本方法, 他呼吁“工人、农民、学生、教师、警察、车夫各色人等联合起来, 仿效别国的方法进行革命”。由此可见, 当时毛泽东认为群众力量最强, 意识到人民群众是改造社会的最大力量来源。

不仅如此, 毛泽东于1920年6月在上海《时事新报》上发表了《湖南人民的自决》一文, 指出全国人民有责任也有力量推翻腐朽的旧社会, 以挽救民族的颓败。同年10月, 毛泽东又在长沙《大公报》发表《为湖南自治敬告长沙三十万市民》一文, 认为湖南省必须依靠长沙三十万群众的力量才能取得自治成功。从这些论述中, 我们可以看得出, 毛泽东一直主张依靠群众的力量来进行革命, 改变社会。他认为,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 都起源于市民运动, 因为人民群众的力量最大最强,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推动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的强大动力。

二、依靠群众, 改变中国命运为己任

一是接触群众, 与群众打成一片。1912年6月, 年仅十九岁的毛泽东写了题为《商鞅徙木立信论》的作文, 文章联系当时社会实际和具体情况, 认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取信于民”。同时, 毛泽东一心以改变中国命运为己任, 但从来不依靠个人独自的力量。他广泛接触群众, 以征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依靠群众力量, 形成强大合力, 1915年9月, 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 向长沙各校发出了交友启事, “愿嘤鸣以求友”, 提出要结交那些刻苦耐劳、意志坚定、有远大理想、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毛泽东的这些实际行动, 凸显他一心依靠群众, 依靠群众的力量进行革命的决心和壮志。后来事实也证明, 依靠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因素之一。

二是借力群众, 推动反帝爱国运动。毛泽东把他的群众观点通过实际行动体现出来。1919年5月4日, 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当“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湖南省后, 毛泽东决定利用这一机会, 他同新民学会会员、各校学生骨干分子、新闻界教育界的代表人物进行了广泛联系, 共同讨论了对“五四”爱国运动的看法, 提出了在湖南省开展爱国运动的具体意见和实施办法。随后与蒋竹如、陈书农等商谈并召开会议, 成立新的湖南学生联合会, 发动学生总罢课, 以推动反帝爱国运动。至7月, 在毛泽东的精心指导下, 由湖南学联发起的湖南各界联合会成立。联合会以“救国十人团”为基层组织, 七月间, “救国十人团”已发展到四百多个。十月下旬, 湖南救国十人团联合会正式成立, 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

三是发动群众, 维护群众根本利益。1918年初, 军阀混战, 北洋政府命令吴佩孚等由鄂入湘, 进攻南方军队。4月28日, 南方军阀马济率部队攻占了湖南醴陵。在醴陵一带, 南北军阀进行了拉锯战。为了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师生的切身利益, 毛泽东发动学生, 组织了以学生志愿军为基础的警备队, 并担任警备队队长, 带领同学们一道为护卫学校作出了贡献。

随后在1919年12月, 在长沙举行的第二次焚烧日货的游行示威中, 湖南学联散发传单声援11月16日福州发生的日本暴徒持器械殴打学生的“福州惨案”。在遭到军阀张敬尧镇压后, 毛泽东于12月3日和新民学会会员同湖南学联骨干、积极分子在长沙白沙井开会, 研究当时形势, 讨论应对办法。次日, 毛泽东在楚怡小学出席长沙各校教职员代表和学生代表联席会议, 会议决定开展“驱张运动”, 决定继续发动全省学校总罢课, 发动全省学校进行游行演说。之后, 在楚怡小学召开紧急会议, 一致同意组织驱张代表团, 分别到北京、天津、上海、汉口、常德、衡阳、广州等地扩大驱张宣传, 以图扩大“驱张运动”的实际效果。毛泽东立说立行, 说干就干, 于三日后率驱张请愿团离开长沙远赴北京。在赴京期间, 毛泽东等发表“快邮代电”, 向全国揭露张敬尧在湖南的罪行。同时, 为揭露张敬尧在湖南的罪恶, 使驱张运动宣传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毛泽东同张百龄、罗宗翰等组织了平民通信社, 并担任了社长。平民通信社每日发稿分送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各地报纸, 将张敬尧祸害湖南省的罪恶及各地“驱张运动”的消息, 加以传播。在长达半年多的“驱张运动”中, 毛泽东等积极发动群众, 动员群众, 为“驱张运动”造成巨大声势。1920年6月11日, 张敬尧出走, “湘自张去, 气象一新, 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从“护校行动”和“驱张运动”中, 我们看到了毛泽东从当时实际情况出发, 立足湖南省情, 放眼全国时局, 以改变中国命运为己任, 借助广大群众的伟大力量和原创力, 发动群众, 为人民群众办了好事、办了实事, 以实际行动维护了湖南群众的利益。

三、心系群众, 同情关心劳动人民疾苦

一是深入群众, 了解群众。1917年7月中旬至8月16日, 二十四岁的毛泽东和萧子升二人花了一个月时间, 通过走路的方式游历了湖南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 共计九百余里, 他们沿途接触城市乡村社会各阶层的人, 了解了一些风土民情, 目睹了社会现实情况, 以直接的办法和直观的方式获得了很多新鲜知识, 增进了对湖南城市和乡村的进一步认识。同年冬天, 毛泽东还步行到了浏阳县文家市铁炉冲陈赞周同学家, 对老同学进行探望。晚上, 毛泽东和附近农民谈心, 了解农民生产生活情况, 对农民宣传种植果树的重要性。他告诉农民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前人栽树后人食果”, 并亲自动手示范, 身体力行地在铁炉冲栽了几棵板栗树。

1918年春, 毛泽东和蔡和森在湖南湘阴、岳阳、平江、浏阳进行游历, 耗时半个多月。他们一边游历, 一边深入了解社会实际情况, 从社会实际汲取知识, 深入了解群众, 丰富阅历, 认为这是读“无字书”。同年8月中旬, 毛泽东决定到北京去, 和他同去的还有萧子升、罗学瓒、罗章龙、陈赞周等20多名自愿赴法留学的青年。那一年黄河涨水, 途中因为铁路被水冲断, 火车在河南郾城附近停运, 毛泽东利用这段时间走访了附近的村庄, 考察农民的生活状况, 还到了许昌去了解魏都旧址。到达北京后的冬天, 毛泽东还到过北京长辛店铁路机车车辆工厂进行调查研究。

从这些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 在不到两年时间里, 毛泽东如此频繁地深入群众, 了解群众, 充分说明了他具有民本思想。他心系群众, 关心群众, 以实际行动真正践行了群众路线观。

二是关心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1917年9月25日, 毛泽东发起并组织了第一师范湘潭校友会, 其目的是“质疑问难”、“互策进行, 不致孤陋寡闻”。同年10月, 毛泽东当选为第一师范学友会总务 (负总责) 兼教育研究部部长后, 积极组织各种课余的学术活动和体育活动, 并用白话文写了夜学招生广告, 广告说:第一师范办了一个夜学, “这个夜学专为列位工人设的”, “教的是写信、算账”, 而且讲义“并不要钱”。创办夜学的目的“无非是念列位工人的苦楚, 想列位个个写得、算得”。毛泽东认为, 创办夜学的原因在于当时“我国社会的中坚, 实为大多数失学的国民”, “国人虽天赋、境遇不同, 但人人应有受教育的机会”。

1918年8月, 毛泽东作出湖南学生留法勤工俭学计划, 同萧子升等驻京主持湖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工作, 后到保定迎接第二批准备赴法勤工俭学的三十多位湖南青年。次年3月15日, 毛泽东在上海参加环球中国学生会召开的赴法留学学生欢送会, 随后又在北京、上海、长沙等地送走多批赴法、赴南洋留学学生。

毛泽东还结合实际情况, 积极推进半工半读, 以提高青年男女文化水平。1920年3月, 和陈独秀、王光祈等联名写了《上海工读互助团募捐启》并在上海《申报》发表, 目的是为了“教育与职业合一、学问与生计合一”。同年9月, 毛泽东任湖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主事, 他在附小教学方面实行一些改革, 要求学生联系实际, 注意学习社会实际问题。同时, 为提高工人文化和知识水平, 毛泽东把两年前已经停办了的工人夜校恢复起来, 还在初小部开办平民夜校和失学青年补习班, 他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亲自主持教学。毛泽东还主张男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他曾于1920年11月19日在长沙的《大公报》上发表了题为《女子教育经费与男子教育经费》的短文, 指出女子同男子应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并为女子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而呼吁。

从以上事例中可以看出, 毛泽东为了改变中国当时积贫积弱的情况, 竭尽全力, 奋力奔走, 积极推广平民教育、群众教育、技能教育, 关心群众教育工作, 为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技能和文化水平作出积极贡献。

三是关心群众疾苦, 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910年4月, 由于天灾, 再加上内外原因, 湖南发生粮荒。长沙的饥民食不果腹, 他们成群结队地到湖南巡抚衙门示威, 要求平粜救灾。在被巡抚的无理答复所激怒后, 饥民冲进了衙门, 砍断了旗杆, 吓走了巡抚。后来饥民这一暴动遭到了残酷的镇压, 其中有参加暴动的饥民被砍掉了头颅, 挂在柱子上示众。这件事, 毛泽东和同学们在私塾里讨论了数日之久。这次事件给年仅十七岁的毛泽东留下很深的印象。毛泽东认为, 许多学生都同情“乱党”, 但都只是旁观, 他们并不了解这对于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只不过把这事当作一个具有刺激性的事件, 觉得很有兴趣而已。毛泽东觉得这些饥民“都是与家人一样的普通良民”, 为他们受到极不公平的待遇而愤懑。

1911年, 还是继续严重粮荒, 湖南韶山地区发生了贫穷群众发起的“吃米不要钱”的运动。毛泽东父亲经营大米生意, 但在这种情况下, 尽管本乡缺少粮食, 为了获取更多利润, 他仍然把自己存储的粮食大批量的运到城里去卖。因为这件事, 毛泽东对父亲心存芥蒂, 他关心当地群众, 认为应该先救助乡民, 帮助乡民渡过难关, 而不应该把粮食优先卖到城里去。

除此以外, 毛泽东还通过自己的手中之笔, 对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口诛笔伐。1919年9月21日和26日, 毛泽东先后在长沙《大公报》发表《表同情于师范学生》和《原来是他》两篇短文, 对摧残教育、毒打车夫等不公社会现象表示了自己的不满和愤慨。毛泽东还关心封建婚姻制度下群众所受的困苦。11月16日, 就轰动长沙城的新娘赵五贞因反对包办婚姻在花轿内自杀事件, 在长沙《大公报》发表《关于对赵女士自杀的批评》一文。文章分析了赵五贞自杀原因, 指出这是婚姻制度腐败和社会制度黑暗的所带来的恶果。毛泽东的文章引起大家讨论, 形成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一次进攻。随后, 毛泽东在十天之内又在长沙《大公报》和《女界钟》发表了九篇论文和杂感, 集中抨击封建礼教和当时中国的万恶社会对群众的束缚和压迫。

毛泽东就是这样以实际行动, 心系群众、关心群众、爱护群众、依靠群众, 为群众呐喊、为群众奔走、为群众谋利, 体现出他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因此,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史料可以看出, 在建党前, 毛泽东实际上已经形成了群众路线观, 这为后来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群众路线观是指为了群众和依靠群众的观点, 属于群众路线思想体系形成的基本组成要素。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早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 就在学习、生活、工作、革命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群众路线, 亲力亲为地走群众路线, 身体力行地践行群众路线观。毛泽东建党前的群众路线观, 是民本思想的具体表现, 孕育着群众路线思想的萌芽, 为以后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起到意义非凡的作用。

关键词:毛泽东,建党前,人民群众,群众路线观

参考文献

[1]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 (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3]肖瑜.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M].北京:昆仑出版社.

篇4:内化精神追求 外化自觉行动

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与学生共度“六一”,并发表了《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这是对海淀教育的高度认可,让我们倍受鼓舞。

作为教育科技大区,海淀区一直以来都注重立德树人,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贯穿教育改革的发展始终,结合《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制定了《海淀区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案》,并建立了海淀区教育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协调小组工作机制,由两委一室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相关科室和单位作为成员单位,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任务分工,坚持全面覆盖,强化责任落实,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系统落细落小落实。

全区中小学统筹安排,有序推进,坚持育人为本、贴近实际、知行统一、协同育人,坚持传承与创新、借势与借脑、自律与评价相结合,在中小学校中全面落实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课程育人。海淀区科学合理落实新课程计划,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价值。积极开发了《走近圆明园》《中国传统节日、纪念日活动课程指导手册》及《方案设计》丛书等区本教材。各学校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落实到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到各学科的课程建设、校本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教学研究中,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民族小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素养的提升,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六个一”工程,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学校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努力把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得更加扎实有效,使之融入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学校开展以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古诗文诵读考段活动,学生自主背诵古诗文,参与考段的闯关挑战,在传承经典的同时,得到精神的引领,从中受到教育。此外,学校自主编写了《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校本教材》,课程与活动相结合,将民族团结教育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位学生的心里。

2.文化育人。2012年以来,海淀区抓住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契机,全面启动了校园文化建设工程,积极投入,引导各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按照“遵循育人规律、体现核心价值、弘扬学校传统、彰显学校特色”的思路,开展以校史馆、校园文化墙、校园雕塑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建成了一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校本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让学生在浓郁的学校文化氛围中锤炼品德、陶冶情操。

民族小学是北京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学校建立了“习思堂”纪念馆,成为学校固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阵地。同时,学校还充分利用板报、橱窗、电子屏、广播电视台等校园传统媒体与学校网站、微信等新媒体,占领学校宣传阵地,使24个字的内容和16字的要求到处可见、人人知晓,此外,学生处处能看到楹联石刻、名言警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3.实践育人。海淀区抓住重要育人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比如组织中小学生代表观看“9·3”阅兵活动,把纪念抗战胜利和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开学典礼有机结合,爱国、诚信等成为开学典礼的关键词。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我们的品牌活动之一。

民族小学倡导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活动,把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事情变得有意义,开展的活动要让学生喜欢、乐于参与,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中华民族园、民族大学博物馆开展参观、体验活动,每个假期都会组织学生开展“践行中国传统美德,过快乐假期”的主题实践活动,并通过汇报、展览等形式,进行交流学习,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教育富有实效。学校还有一些边远地区的小学一对一结对子,学校间共同开展爱国教育活动、民族团结活动、书信交友活动。在活动中,民族小学的学生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少年儿童的嘱托和要求传递给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朋友。

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4.榜样育人。海淀区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实施“成长中的教育家”工程,推出20位海淀基础教育名家,表彰1 300多名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评选20位海淀“最美中学生”和11名“海淀区美德少年”,挖掘树立师生身边的榜样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民族小学通过开展明星教师、感动民小的人和事的评选活动,并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在教师中树立了楷模,发挥了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通过展板的形式举办了“少数民族科技文化精英人物事迹展”“海淀区道德模范事迹展”,民协的艺术家走进校园,与面塑社团的学生一起创作,并举办了抗日英雄面塑作品展,英雄人物的故事和革命精神感染教育了每一位学生。每年,学校还会举办最美少年的评选活动,通过开展美德少年事迹宣讲团和展览宣传活动,在学生中树立了“孝老爱亲、志愿服务、文明懂礼、自觉自律”的榜样。

5.评价育人。我们充分发挥考试和评价的导向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纳入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融入考试评价之中,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地反映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民族小学建立三级评价体制,每月开展“荣誉小公民”的评选活动,关注学生课堂、课下的常规表现,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使学生时时得到关注,处处获得同学们的监督与评价,为良好的品行修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合力育人。创建学校主导、家长参与、社区配合的德育协作机制。加强不同层面的“家长学校”、家委会建设,开展“示范家长学校”评选,促进家长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举行“海淀区家庭教育大讲堂”公益活动30多场,发掘区域内优秀的专家资源,将丰富的家庭教育资源送进学校、送进社区、送进军队,帮助更多的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同时,大力推动社会大课堂、金帆社区之旅等活动,进一步发挥区域优质教育和科技资源,与众多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知名大学建立广泛而深入的合作,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为广大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搭建更广阔的舞台,努力构建校内外融通、全社会育人的格局。

学民族小学与国家质检总局、知识产权局等单位合作,开展法律、安全、诚信等主题的教育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并进一步辐射到了学生的家庭之中。学校还组织家长开展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交流,在活动中,带领家长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学校定期召開家长沙龙和家长讲堂活动,开展专题讲座和研讨,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倡导形成良好的家风,重视孩子的品行习惯的培养。经过努力,家校逐步达成共识,形成育人的合力。民族小学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全校开展了“讲述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唱响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歌曲”的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唱老歌、听革命传统故事的同时受到教育,使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传递了正能量,发挥了家庭育人的重要作用。

今后,海淀区将进一步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面向全体师生抓落实,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广泛进行探索实践,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日常化、具体化、生活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乔键,北京市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

篇5: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自然生态要绿水青山,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前者关乎身体健康,后者影响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观看《清流毒——云南在行动》后,昭通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理主任师逸表示,必须坚决肃清秦光荣流毒影响,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查不遗罪、惩不漏人,有毒必清、清必彻底,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以强大正能量凝聚净化政治生态的磅礴力量。

“秦光荣、曹建方等腐败分子对云南政治生态的严重污染是全方位、深层次的,没有哪个地方、哪个部门能够独善其身!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公正用权,始终做到严守纪律、务实为民,要勇于自我革命、清淤除毒、担当尽责。”威信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王太义感叹道。

“观看完专题片,我既为我们云南发生这一系列严重污染政治生态的案件感到惋惜,也为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动真碰硬、荡涤污泥的决心和勇气感到振奋。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纪国法的捍卫者,必须以案为鉴、躬身自省,磨好‘金刚钻’,揽好‘瓷器活’,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保驾护航。”昭通市纪委监委驻市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组长李建武谈道。

“在被查处的官员中,有一些一开始还能拒绝‘糖衣炮弹’,但随着生活的腐化,逐渐丧失了自己的底线。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常思贪欲之害,踏踏实实为民办事,才能永葆党员本色,做一名对社会、人民有用的人。”观看完专题片,昭通市医疗保障局干部熊波说道。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以案为鉴,坚定理想信念,坚决肃清秦光荣流毒影响,坚决铲除‘找靠山、接天线’生存的土壤,用不懈努力和奋斗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大关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郭衍伦收看完专题片说。

“我们要主动拔除思想腐化的病根,做到对党绝对忠诚,自觉抵制流毒影响,无论在政治方向、立场态度上,还是在个人素质修养、意志品质上,都要向党中央看齐,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坚决引以为戒、以案促改、破立并举、扶正祛邪、正本清源。”水富市城投公司党委书记张伟在观看反腐警示专题片后说。

扎西干部学院教务部负责人肖薇说:“‘只要有问题迟早会暴露,只要是毒瘤都会冒出来……’专题片中的落马官员悔恨之语如警钟长鸣。作为干部学院的工作者,我们在干部教育过程中要将这些穿插在教学内容中,灌输给党员领导干部,在常态化的提醒教育中做到防微杜渐。”

巧家县移民群众刘谋富在看了专题片后说道:“我们老百姓最希望的就是加大对腐败分子的处罚力度,让广大干部能真真正正为咱老百姓办事。”

篇6: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今天在网上看到《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好东西应该跟大家分享,把错别字改掉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敬爱的党组织: 今天是最后一次党课,令我们惊喜的是我们迎来了校团委的何金晖书记,他用一些生动的事例以及自身的一些感受,向我们阐述了党铁一般的纪律,让我对党有了新的认识与体会。从革命战争年代起,中国共产党就很重视党内的纪律教育,通过不断地整风运动,强化党内的纪律观念,尤其是在处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方面,特别注意与人民群众的

联系,以身作则。正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里所唱的那样:“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第四若把东西损坏了,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第六爱护群众的庄稼,行军作战处处注意到。”正是靠着严明的纪律观念以及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保护,让中国共产党成为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无坚不摧,所向披靡。

现在的中国,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代在变,不变的是党铁一般的纪律与组织观念,而且,随着党执政时间的日益增长,随着中国社会各方面利益格局的不断变化,随着****增长而发生的权力异化的现象,党一直都在不断地变革与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直面党内****,严肃党内纪律,加强党

内监督,立志建设一支清正廉明的执政党。我们所面临的时代,确实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这使我们党经受了巨大的考验,但党从来都没有放弃,从来都没有放松纪律教育与对****问题的惩处力度。在党的纪律面前,再高的领导干部官员,如果侵犯了公共利益,违反了党的纪律,范文写作 一样要受到党纪的惩处,党纪面前一律平等。加强党的纪律,惩处贪污****,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长期的努力,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共产党更应该有着严肃的纪律,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严肃党的纪律显得更加重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市场利益原则的驱动,特别是党员队伍成分的不断更新,使得有些同志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一些年轻的同志缺乏党内生活的严格锻炼,出现了纪律意识淡化,自由主义有所抬头的趋势,对中央所作出的决策阴奉阳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例如有些贪官利用权利之便,大搞权钱交易,欺压百姓,虽然党的政策是很好的,可是照到老百姓头上的阳光却是有限的,被头顶的乌云遮住了。一些官员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不管百姓的死活,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 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之脑后,严重破坏了党的纪律,影响了党的团结统一,妨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抹黑了党的光辉形象。因此,必须把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作为当前纪律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自由主义,确保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原则性和约束性。

在党的纪律中必须把维护政治纪律放在首要位置,这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只有政治严明,才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才能保证全党纪律严明,步调一致地向前进,才能使我们党朝气蓬勃,无往不胜。其次,要克服政治上的自由主义,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完善正常健康的党内生活,必须坚持党纪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虽然距离成为一名真正的党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应该成为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 的纪律的模范,努力学习党的规章制度和国家法律规范,模范学习和遵守校纪校规,敢于同违反党纪的行为做斗争,正确处理好自由与纪律的关系,争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早日入党。

汇报人:xx XX年x月xx日

篇7: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观看电视专题片《榜样》有感(心得体会)经过认真观看电视专题片《榜样》发现,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通过访谈、讲述等形式,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生动展示了罗官章、支月英、李万君、苗振水、吴孟超、李贝、王恩东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形象,热情赞美了他们牢记入党誓词、甘做人民公仆的共产主义战士情怀。在观看节目之中,我数次被他们的事迹感动得潸然泪下,更为他们高尚的人生境界而由衷的敬佩。伏案沉思,我有几点感触: 第一,从他们身上,感悟到信仰的力量

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选择和追求。过去的士大夫以“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人生信仰。于是,就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在《榜样》节目中,罗官章、支月英、李万君、苗振水、吴孟超、李贝、王恩东等这些普通的党员,以他们平凡的事迹,再次为我们诠释了信仰的伟大力量。是啊,新中国正是在这样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共产党员引领和奋斗下,才能够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创造出美好、灿烂的今天!“民之难即党之忧,党之忧即我之责”。共产党员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执政为民,立党为公。这种信仰,既是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还包含对生命、对责任的一种敬畏,一种如履薄冰的责任心态。我想,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永远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入党誓词,做一名“仰不愧党,俯不愧民,内不愧心”的共产党员。

第二,从他们身上,感悟榜样的力量

榜样是一面旗帜,能够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榜样是一支号角,能够激励人们不断追求;榜样是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差距和不足。鞠躬尽瘁的罗官章、执着奉献的支月英、坚守信念的李万君、奋发作为的苗振水、救死扶伤的吴孟超、敢于担当的李贝、开拓创新的王恩东等,是那么的淳朴、真实、可亲、可敬、可爱,他们无疑都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和追赶的目标。

罗官章、支月英等党员干部,他们长期工作在基层,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履职尽责;他们不忘初心,牢记誓言,信念坚定。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观念、优良传统和务实作风,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人生理想和事业追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优秀品格。

篇8:变“行为规范”为“行动自觉”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怎样变“行为规范”为“行动自觉”让企业文化真正落地、深植, 开花结果, 已经成为企业关心和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 应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解决文化信仰和文化认同问题

变“行为规范”为“行动自觉”, 首先必须着力解决文化信仰和文化认同问题。文化, 只有被认同才能被传承, 只有被信仰才有价值。现在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 也下了一些功夫, 但当你深入这些企业了解后发现, 他们所说的企业文化仅仅是喊在嘴上的口号、在墙上的标语。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的文化没有被广大员工认同, 更没有被广大员工所信仰。没有对文化的认同和信仰, 就没有文化自觉, 也不可能有行动自觉, 文化落地自然就是一句空话了。

企业精神文化的“理念统一”, 是形成一种为大家所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企业价值观念。企业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上的“行为统一”, 是企业制度规范的统一, 它是企业价值观的具体化, 并支撑着企业理念的统一。因此, 要把“行为规范”变为“行动自觉”首先要解决好员工对行为规范的认同问题。但解决文化认同不是简单地发些书和手册让大家看看就完事大吉的事。海尔为了落实“真诚到永远”的价值理念就做了很多细微的工作。一次, 一位女子帮助她同楼一位老太太买空调。空调买上后她打的拉回来, 她下车去叫人来帮忙搬空调, 可那个司机一踩油门把空调拉跑了。那女子又气又急, 她每天都上街寻找那辆的士。张瑞敏知道这事后, 马上批个条, 首先给老太太送去一台空调, 还送两份礼物给老太太和那位女子, 向她们表示道歉:“我们的服务没做好”。受这件事启发, 海尔开始推行绿色通道, 每次把顾客买的东西送到家, 并摆放到位。“真诚到永远”真正成为海尔人的共同价值观。

要解决文化认同和文化信仰问题, 就要切实抓好企业文化的传播普及, 可采取培训、研讨、演讲、讲故事等多种方式让员工了解、熟悉企业文化。特别要注重用企业共同价值观统一员工的价值观, 只有把员工的各种价值观统一到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上来, 员工才能自觉执行行为规范, 才能真正做到“行为统一”。

二、着力使“行为规范”与企业各项工作紧密结合

企业“行为规范”都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品牌战略、营销活动等的要求, 整理提炼出来的一些原则、准则和标准。而要贯彻落实好这些“行为规范”, 就必须与企业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这不仅能避免相互脱节和“两张皮”现象, 而且能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

辽宁本溪烟草专卖局在落实职业行为规范和窗口岗位行为规范时, 与推进服务文化建设、打造行业服务品牌活动紧密结合, 要求员工根据规范要求提出自己的工作理念, 做到人人有理念, 科科有品牌。并通过建设服务文化, 打造服务品牌, 实现了四个升华, 即把服务要求升华为服务自觉, 变要我怎样服务为我要怎样服务;把服务做法升华为服务制度, 实现服务理念与服务制度的统一;把服务行为升华为服务习惯, 让卓越服务, 超值服务成为员工的自觉习惯;把服务品牌升华为服务品质, 让创造一流服务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追求。

辽宁好护士药业集团在落实“行为规范”时, 把落实公共道德规范与公司开展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紧密结合, 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好好做人做好人, 好好做药做好药”的活动, 使药品质量美誉全国, 他们生产的乳癖消在全国同类药品销售市场占有35%以上的份额, 2009年被评为全国驰名商标, 2010年被评为本溪市市长质量奖。

三、着力推进行为文化建设, 构建行为文化体系

贯彻落实行为规范, 解决行动自觉问题必须着力推进行为文化建设。一是因为行为文化体系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行为文化, 企业文化就无法实现。看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优劣, 通过观察该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 做人做事的态度, 礼仪场合的表现就可以做出大致的判断。理念说得再美, 制度定得再完善, 都不如做得实在。因为行为文化的核心是知行合一, 是实现企业员工从“心”到“行”的一致。二是行为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落地的关键。没有行为文化, 理念和制度都是空谈。在企业文化的层次关系中, 理念是核心, 是指导一切的思想源泉;制度是理念的延伸, 对行为产生规范和约束力;物质文化是人能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企业形象的表现形式, 但是这三个层次又都是通过行为文化来表现的。企业行为是核心价值观和企业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行为与企业精神、价值观和制度不一致, 理念就成了海市蜃楼, 制度也将是一纸空文;物质文化是行为的表现, 有什么样的行为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物质文化。三是行为文化建设是实现价值观管理的必经之路。行为规范不是制度, 而是倡导。制度是硬件的, 而行为规范会根据不同的行为主体、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手段。行为文化是通过文字规范进行约束, 慢慢变成员工的习惯, 不符合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会被无形的文化力量纠正, 不认可企业规范的人会被企业排斥。当员工已经完全接受了企业核心价值观时, 员工的行为会超过制度的要求。所以, 当员工的价值观与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一致后, 规章制度就退后了, 制度约束的行为已经变成了员工的自觉行为, 这就是以价值观为本的组织控制, 是价值观的巨大力量。

上一篇:一带一路纪录片第五集 金融互联解说词下一篇:玉屏镇拉岜村产业党建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