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活着有感

2024-04-25

看活着有感(通用9篇)

篇1:看活着有感

为了活着而活着

——读余华《活着》有感 张生福 在书店拿起这本书时单纯觉得封面比较好看,也依稀记得老师曾在课堂上提起过余华,室友见我拿了《活着》便笑言:你很压抑吗?当时就想,这本书到底是写得是些什么。后来一口气读了这本书,发现这段不长的时间我的心里一直是压着一块石头的,每看几页,都有我眼泪湿润的感觉,坏运气总是降临到福贵的头上,在小说的最后,悲剧和失败越来越多,眼泪和痛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我真的不想继续我的痛苦,我真的不想再折磨自己,想自己也知道内容是虚构的,怎么在这个时候会为了一个并不关乎自己任何前途命运的一本书而“浪费”自己的感情,我当时真的在心里痛斥大骂这个余华,为什么一定要把人家弄那么悲惨,仗着自己有点才华就那么肆意的折腾读者的感情,真是太没人道了,不过,倔强的自己还是顽强的把这本上看完了,另一个心思却不得不叹服作者的文学艺术造化,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是我看过的书中最有艺术价值的书之一,我也因此想到了美国短篇小说作家艾米丽·卡特对中国著名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的评价,艾米丽对《活着》的语言、情节,娓娓道来的叙述方法,简朴优美,未曾雕饰的魅力及小说中关于生、死、命运的内涵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艾米丽写道: “如果现在要读一些东西,显然你应该读一些永恒的东西。”

纵观全书,作者在此书中讲述了,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等他再回到家,女儿已经成了哑巴,母亲也病了,家里一点吃的也没有。命运就是这样的作弄人,这样的令人无法琢磨,令人尴尬的无奈着,痛苦着。一次又一次战乱和动荡,这个家庭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新中国成立,在大跃进运动中,饥荒饿得福贵的妻子家珍驼了背。邻居们为争抢剩余的发了霉的红薯大打出手,福贵的儿子为救学校校长的老婆产后大出血,踊跃献血,忙乱中被抽多了血,死了„„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作家余华在小说《活着》中,精心构思了一位正在艰难而平静地活着的普通中国老人的人物形象。这位老人——他的名字叫福贵。在他的人生生涯中,与之相关的九位亲人或朋友或对手,父母亲、妻子儿女、赌徒对手、战场战友,年长的、年少的„„全部都死了。他们都死在福贵的前面:他们或死于落迫,或死于疾病,或死于意外,或死于狂热,或死于不幸,或死于饥饿„„唯有他福贵老人家一个人还活着,他与一条同样老态龙钟的老牛,一并地活着,当然,他也会死去。他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随地准备死去:他的床头,悄悄地保留了十元钱,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去用它的。因为,“村里人都知道它是给替他收尸的那个人,他们都知道他死后是要和他的家人埋在一起的。”

读完了这本书,不禁为福贵的悲惨遭遇而心痛,然而心痛之余,体会的更多的是书中对活着和死亡的探讨。余华在书中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这段话作者在韩文版自序中有一次提到,“活着”作为一个词语,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忍受,忍受生活赋予的快乐和痛苦、幸福和不幸、悲伤和高兴以及兴奋和无奈等等,哪怕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也要坚强的忍受,这个就是书的本意内涵吗?这个是我猜测的一种。

《活着》中更多的是非正常的死亡,福贵作为一个过去的不肖子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直到人们以为他们该死的时候依然活着, 而他的亲人: 慈爱的父母、温顺宽厚的妻子、美丽善良的女儿、充满朝气的儿子、年轻力壮的女婿、聪明活泼的外孙却相继走向死亡。对于福贵来说,“活着”就是承受一次次死亡的打击, 是用自己的双手亲手埋葬自己的亲人,这里没有丑恶与美丽的区别, 也不存在善良与正义,美丽鲜活的生命或消于贫穷疾病, 或亡于事故灾难,无边的苦难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 不断向人靠拢, 直至摧毁他脆弱的生命。“死亡”对我们来说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 它是如此的真实, 袭击着可以触摸到的人的生命, 而同时我们感受到的也不再是余华以往给予我们的关于死亡的阴冷、战栗与恐惧, 凶残与暴力, 死亡不再是血淋

淋的感觉, 这些都随着平静温情的叙述淡淡化开, 死亡像日暮火红的夕阳渐渐隐失在天边, 纵然是悲哀的结局, 也给予了我们一个壮美的欣赏过程。《活着》展示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悲苦的美。朱光潜所言:“悲剧全在于对灾难的反抗——对悲剧来说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 而是对待痛苦的方式”。《活着》用“死亡”直击着我们的心灵, 而它在背后要努力展现的是福贵与他一家人对待苦难的方式。“活着”,原本是中国人的一种最朴素的生存愿望,也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生存要求,同时也是人类奋斗的目的。但在“活着”的背后,又分明地洋溢着一种对生命的感恩和对命运的无奈,需要有难以想象的忍耐力,具备自然生命的坚韧。纵然是这样,我们在这部小说中,还是能看到小说主人翁的那种乐观精神,随口唱两句歌谣,说两句酸话。福贵牵着一头老牛,在阳光正浓的树荫下平静地向我们讲述着他的一生,他很感谢有人听他的故事,在他的内心深处,没有悲伤,没有痛苦,只有怀念,每次向别人述说自己的故事,就好象是又重新活了一次。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活着就是这样,简单却深藏哲理,要想好好的活着,不仅要有坚韧的毅力,还要有那种看透生死,敢于直面死亡的乐观精神。

在一部著名的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的母亲说过一句话:“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看似一句简单的话,却

蕴含着一个哲理,就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说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意思是说,众生万物,一产生出来,也就开始了死亡的过程;一完成死亡,也就开始了新的产生过程,此乃生死之一体两面。死亡,作为和爱情一样古老而永恒的主题,穿越种族和时代的隔阂在一代代生者的人生字典里反反复复地被重提和推敲。在余华的小说《活着》中,那种生与死的探讨值得我们去深思。福贵作为小说中的主人翁,他虽然只是一个非常卑微的人,活了几十年,却真正弄清了一直困扰人的问题。他在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显得是那样的从容,好像是在说一个与他无关的故事,没有对命运感到悲伤,没有对死亡产生恐惧,安然地和自己的那头老牛相伴度过最后的时光。用他的话说,亲人们虽然先于他死,但是有他亲自埋掉,而自己也不用担心,村里人会把他和家人埋在一起。就好像他并不是去死,只是到了另一个世界,那个可以和家人团聚的世界。佛教推崇“生死轮回”,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深受佛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的老百姓认为,人死了以后灵魂是不灭的,他会再次轮回获得生命。有庆死的时候,福贵就对自己死去的父母说:“有庆要来了,你们带他好一点,他活着时我对他不好,你们就替我多疼疼他。”死亡是在人一出生时就开始伴随了,生命是一个过程,死亡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部分而已。但是,就是死亡,才能凸现出生命的可贵,凸显出“生”作为一个过程的内涵。

余华在致上海贝塔斯曼书友会会员的信中说:“很多人告诉我,他们在读《活着》时,眼泪常会不期而至。如果你也遭遇到和他们一样的阅读经验,我想对你说,谢谢。我正是为象你一样善良的人写作。虽然,善良在任何时代都不是会有‘走红’的品质,但它是我们的血与肉。我书中的主人公,也都是一些善良的人,他们不断遭遇苦难、失败和死亡。但我绝不是在控诉命运的残暴,相反,我希望你读到的是生命的韧性、力量、爱情、友谊甚至本能焕发的快乐,以及幽默,一切美而朗朗欢笑的东西,它们无视命运的暴戾而独自存在。善良的人同情一切苦难,同时也反对假借命运之名的自暴自弃。善良绝不仅仅是悲伤软弱的眼泪,而更应该是对所有美好高尚事物的关怀与肯定。它举重若轻地保护着我们的心,在艰难世道里保持热情与希望。”“我决定写下这样的小说,就是《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迎接不可逆转的死亡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方式。阅读《活着》,让我们在百感交集的体验中,留下福贵一生中温情而朗朗欢笑的一切,留下一种疼痛无比的亲切。

书的最后似乎没有忘记又留下的讲述者自己在慢慢降临下来的夜幕中说的一句令人回味的话,“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 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真的有种不愿意的猜测,余华是不是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福的,生命只是仅仅活着,仅仅只是一种存在,它和其他万物一样并无任何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而没有其他任何过多的意义?在表达手法上,他用一种近乎冰冷且似乎没有温度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人的命运就是如此这般的循环往复,一代又一代的周而复始。

活着是一种状态,一种坚强,一种抗争。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己的活法,有的人活着为了自己,有的人活着为了别人,有的人浑浑噩噩什么都不为,有的人则为的是某种追求,倒是尼采说得有些极至: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人生苦短,草生一秋,人生一世,每个人在时间的面前都是平等的,但时间的脚步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付出过了,努力过了,就不必那么计较得失所在,享受的乐趣是过程而不全在于结果。人是为苦难而生,乐观是手中最好的武器,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地享受人生呢?人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调整自我的过程,也许跟困难甚至苦难作斗争便是人生的重要内容。

我确是被《活着》里的故事真真切切地感动了,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生活故事。或者让我流泪的是死亡——生命的

终结。福贵一家相继去世,死亡的原因常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小说中每一个人物的消亡都给我强烈的震撼。生命坚强而又脆弱。“这是一个死亡的故事,却不乏温情。”福贵全家相互偎依着生活,在贫困饥饿的重压下,相互搀扶着在人生路上艰难地行走。

为了活着而活着。承受着苦难,憧憬着未来,这就是——生活。

篇2:看活着有感

———影片《活着》有感 活着,多么显眼而富有内涵的两个字啊,实在太令人深思了,值得我们去琢磨一翻。可是,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太在意这个词,更没有好好地思考过,也许是它太平凡太普遍了;平凡的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普遍的失去了它的实在意义。直到那一次,《活着》以影片的形式触摸着我的眼球,唤醒了沉睡的思想,不禁扪心自问: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是的,活着就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跳动的心脏、流淌的血液和完整的躯体,三者相协调进行最基本的新陈代谢,那就是简单的活着,那就表明你是存在的;然而,人类的存在和发展需求是逐级递增的,活着,也讲究价值和意义以及精神追求。

记得汶川大地震后,温总理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时对他们说过这样一句话:死了的,就让他们安心的去;活着的,就要好好的活!的确,生死离别乃是人之常情,这是无法改变的社会事实。没有人能预料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可是当悲剧发生时,人们就会陷入痛苦之中,痛不欲生。摆脱不了的,就要坚强地面对,毕竟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珍惜生命、珍惜自己,好好的活吧!然而,《活着》影片中的各种悲壮、伤感、伟大、悲惨的事迹都给予我很大的启发:感悟到仁义的重要性,为人要正直,百行孝为先,情意深似海,更重要的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活着的信念来自亲人的需要;来自朋友的鼓励和支持;来自对事业和对自己的追求;来自对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期望;因为有了信念,人类就永生不灭!在现代人类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保持着自己的生命现状,奔波于学业、事业、生活、爱情、、、、、、之中,扮演着不同等角色;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在这种高度紧张和压力重重的生活状态下,人们是否感觉到忙碌而不充实呢?是否仔细地想过,这样的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自己在追求什么呢?

篇3:从人生角度看余华的《活着》

一、动荡时代下的苦难人生

《活着》的主人公福贵曾经是地主家的少爷, 由于赌钱输光了家产, 气死了父亲。他成了一个贫农, 从此以后他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离他而去。有病死的, 如他的母亲, 他的妻子;有因为人祸而死的, 如他的儿子有庆, 被抽过量的血而死。还有他的女儿凤霞, 表面上是产后大出血而死, 实际上也是因为文革期间批判学术权威, 不学无术的红卫兵上手术台导致的人祸。当然也有天灾, 如女婿二喜被石板砸死, 外孙苦根因为吃黑豆撑死。一个个亲人死亡的故事给整个小说笼罩上了一种悲剧感, 这也是小说打动我们的原因。悲剧的价值用震撼来给我们一种恐惧与颤栗, 同时也不尽让我们为主人公产生同情。

纵观《活着》中的苦难叙事 (死亡叙事) , 我们会发现产生这种苦难的原因有福贵个人的原因, 他年少时执迷不悟于赌博, 以及他作为一个农民, 文化水平不高导致的愚昧。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时代造就的苦难, 国共两党大战引发的生灵涂炭映衬下, 主人公的九死一生勉强活命, 母亲因为福贵抓药时被国民党抓丁, 病痛而死, 女儿发高烧诊治不及时而成了哑巴。大炼钢铁背景下老百姓缺衣少食, 营养不良, 个别领导干部的生活奢侈, 有庆的死折射的就是官民之间的对立。文革中天天革命下小人物也遭殃及的悲剧不幸上演在凤霞身上。饥荒下孤寡老人生活的困顿直接导致了小馒头的非正常死亡。

《活着》写出了中国老百姓的生命韧性, 任何苦难, 任何死亡, 都不能压垮他们求生的意志。福贵在痛丧亲人哀伤过后, 依然坚挺地活着。小说的结尾, 他, 一个孤独的老人和一头行将就木的老牛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仿佛寓意着苦尽甘来之后生存的喜悦。

二、苦难叙事下的人文关怀

《活着》这部作品一改以往余华小说中的零度叙事, 叙述者在讲述故事的时候绝对客观, 作者的态度深深地藏于叙述者之后, 让我们无法猜透作者的想法。当然进入二十世纪之后, 西方的小说开始追求客观, 追求作者的消失, 卡夫卡、海明威等作家为中国作家树立了一根标杆。

余华等作家新时期以后开始走上文坛。他和马原、格非等先锋派作家通过学习西方现代派作家在现实主义一统江湖的时代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当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市井乡土文学还在寻求一些理性、民族、国家、家园的时候, 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如何讲, 而不是讲什么。他们那种标新立异的文学风格, 现实荒诞充满暴力的主题, 都迥异于同代作家的创作。他们给读者和评论家们更多的是惊喜, 同时也为那些八十年代大量传入的西方现代后现代批评理论的狂欢, 提供了舞台。

严格意义来讲, 余华等先锋派的创作在当时主要是一种实验的意义, 这也是他们向西方大师当学徒阶段的产物。时至今日看来很多作品主题的生硬, 过于模仿孤独、异化、荒谬等西方现代文学母题, 以及技巧上的过度使用, 有时候仅仅是为了技巧而技巧。这些作品, 过多打上了西方舶来品的痕迹, 和中国的民族审美心理相距甚远, 因而也导致了他们从来都是受众面比较窄, 很难融入普通读者的视野, 也很难同他们产生共鸣。

所以等到九十年代这些先锋派作家纷纷选择了改变。马原基本上不再写作了, 而是到大学教书, 试图让更多的人来理解现代派作品 (当然也包括先锋派的作品) , 余华则开始了走向世俗, 开始和现实缓和。《活着》写的是小人物的悲欢苦乐, 在苦难的叙述中, 余华逐渐用同情的目光看待笔下的人物, 这是一个让读者可喜的发现。余华以后的《许三观卖血记》继续对小人物施以同情的眼泪, 在叙事模式上一如既往地在苦难叙事中保留着温暖人心的东西。文学必须俯身于普通人, 关注小人物的冷暖人生才会赢得人们的尊重。一个作家应该有终极关怀, 这是一个作家的使命。

《活着》体现出作家身上的人文关怀, 终有赢得了读者的认可。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的苦难不会全部加于单独某一个人身上, 但福贵作为一个苦难农民的典型, 他身上浓缩了中国几代农民的苦难, 小说写出了他们的血与泪, 写出了他们散失亲人后的心境。一个作家有勇气正视现实的苦难, 然后用笔把它们表现出来, 并对主人公寄予同情与关怀, 这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大凡西方伟大作家总关注人, 尤其是普通人的人生问题, 余华在经过写作的摸索之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写作题材和写作对象。

三、启蒙视角下的保守局限

然而我们不能完全把这部作品神话化, 虽然这部作品比起九十年代许多作品要优秀得多, 也值得在文学史上书写一笔, 甚至有人把《活着》奉为人生的行为准则, 笔者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发端于鲁迅, 鲁迅启蒙视角下对国人的关注, 永远引发我们对国民性, 以及道路问题的关注。李泽厚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曾经把五四新文学概括为启蒙性质的文学, 只是由于三四十年代时局的动荡, 民族危机的加剧, 文学慢慢偏向救亡, “救亡压倒启蒙”。启蒙民众从愚昧中觉醒的任务并没有完成, 所以等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 在国内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启蒙运动。反思中国传统文化, 译介西方现代思想, 成了学术界最热衷的事情。当然其中不无囫囵吞枣的成分, 但是这反映了解冻之后人们迫切寻求与世界接轨, 在精神上走向现代的一种尝试。在此思潮影响下的当代文学, 也纷纷寻找自己的方向。总体上八十年代人们关注的还是人的精神, 都仍在继续关注“病态社会下不幸的人们。”

到了九十年代, 经济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思想进入了沉寂期。许多学者不再关注启蒙这个敏感的话题, 纷纷把目光转向历史, 或者关注自我, 写一些学者散文陶冶一下自己的情操。文化保守主义横行, 真正关注民生的学者少了。作为文学在文化的反映, 余华这部90年创作的作品就有了某种代表意义。在摆脱了西方大师的拐杖之后, 余华也开始放慢了自己艺术探索的脚步。我们在余华的自述中不难发现, 他对恶采取了理解之后的超然态度, 从某种意义上他认为恶是理所当然的, 这与他在80年代对恶、暴力等一如既往地揭露相比, 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读出来一种苦难历尽之后活着真好的感慨, “人不是为某种价值而活着, 而只是为活着而活着”。确实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不图能为国家做多大贡献, 只图个平平安安。这种人生观还是自然经济下的产物。然而在八九十年代的社会转型之交, 持有此人生观的人在现实中总充满了太多的不适应与惶恐。

作家作为一个社会的精英, 余华也体现出了自己对这些小人物的关注与同情, 但是我们会发现他对这种人生观实际上是持一种赞赏的态度, 一种经历劫难之后的唏嘘。人进入现代社会这是谁也无法回避的事实, 从启蒙的角度来讲, 社会精英应该把民众从传统的小农意识中唤醒, 应该呼唤他们参与这个现代化进程,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这个进程,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多数民众参与的现代化进程, 会给他们带来真正的福祉。余华曾经受陀思妥耶夫斯基影响很大, 《罪与罚》中女主人公以宗教教义中的忍耐来抗拒苦难, 最终走向幸福的人物原型, 我们依稀可以在余华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主人公福贵、许三观身上看到。但中国没有严格意义的宗教, 小人物可以“受活”, 社会精英没有受活的权利, 他们应该成为社会的脊梁, 应该继承鲁迅先生开创的文学传统, 直面惨淡的人生, 正视淋漓的鲜血。

在《活着》中, 我们发现余华更多的时候是“哀其不幸”, 而没有“怒其不争”。一味咀嚼别人的苦难而没有对造成苦难的根源给予足够的批判, 那么他和那些争着跑来听祥林嫂诉说自己的苦难之后, 故意在眼角留下两行满意的泪水的柳妈等人又有什么区别?余华在95年写完自己的同类题材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之后有将近十年的时间没有大的作品问世, 其中有很大原因就在于他对苦难的这种超然态度。等到06年时他的重磅作品《兄弟》出来之后, 我们会发现他在创作中除了继续书写小人物的苦难之外, 又重新采用八十年代那种对恶的揭露与批判, 小说在技巧上更加圆熟, 思想上的分量更加然让人沉重。

摘要:本文主要从人生角度来分析余华的小说《活着》, 从而发现余华苦难叙事中对小人物生存之不易的同情, 但是余华反映的人生观也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 这是一种只求生存, 不求更高追求的人生观, 人不是只为活着而活着, 在此意义上我们应该在扬弃中阅读这部作品。

关键词:活着,余华,启蒙,保守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 南海出版公司, 2003年1月第2版

[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8月第1版

篇4:透过《活着》看生命的意义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国民党抓壮丁进了部队,在那两年的时间里,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也体验了身边战友离去时另人伤心的友情,但是,两年后,他依然活了下来,他的命运还在继续。

回到家后,他的母亲已经死了。他开始与妻子儿女一起过安稳日子。但祸不单行,他儿子出意外夭折了。他是多么伤心啊!他又一次受到打击。但这就是他的命运,他还要活着!在好不容易把又聋又哑的女儿嫁到了一个好心的人家后,没过多少幸福日子,女儿也因难产死了,仅仅把徐家的根留下了,一条苦命的根。他老伴不久也伤心地走了,接着,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他的孙子,最后一个亲人,也意外地死了。命运是如此的捉弄福贵!他的命好悲苦!

这是一部满溢血泪,用死亡做脚印在冰冷中叙述残酷的小说。故事讲述了一位老人——福贵,从富家子弟到倾家荡产,气死了自己的父亲,好不容易浪子回头勤勤快快跟家人过活却被拉去当壮丁,几经周折回到家,母亲已不在人间,女儿也变得又聋又哑,儿子刚懂事,却因为救人被医生抽干了血而无辜的死去,女婿因意外而不幸身亡,女儿因产后大出血而死去,妻子操劳成疾而去世,最后连可爱的小孙儿也死去这一血淋淋的生命过程。

读完全书,一种从未有过的“失重”的感觉让我觉得,我曾经的痛苦算不了什么。世上最痛苦的莫过于亲眼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开自己。“家里的人全是我送的,全是我亲手埋的。”福贵这样淡淡地诉说死亡。他依然地活着,他以笑的方式哭,用“活着”这一亘古的姿态诠释着生命的最真实的状态。

我总在想,也许,生命中的每一处伤痛、挫折和打击都有他的意义吧。我们总是企图努力地去抚平这些滴血的伤口,那么为何不往伤口里种一粒种子呢?用我们的心血去浇灌它,让伤痛开成美丽的花朵。

悲欢离合生离死别仅仅只是生命的一个开始,人生的旅程还有许多故事发生,其实生与死只是一线之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从你拥有生命的那一刻起,你就必须活下去,这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责任和使命。

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是任务,活着不需要理由,因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理由。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苦苦追寻活着的意义,我们看不到生命的方向,于是我们开始迷茫,我们对于生命有了质疑,我们的痛苦是无以掌控命运,于是生命有了不幸有了绝望。

福贵的命运昭示“活着”的意义。生命只是静静地“活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我们不要对生命有太多的奢望和追寻,生活中其实是没有幸福和不幸的,生命只有一种存在,不要沉迷于舔尝痛苦,如福贵一样笑着哭吧!

篇5:我们为何活着——读《活着》有感

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转瞬即逝的记忆,勾起了一场漫长的命运和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一句简短的对白,一句随便的谈话,又或是一段朴实的故事,铺满了一地幸福和苦难,无聊与平庸。这是他一生的故事,他告诉了我关于生活,关于苦难,还有活着的意义。

简简单单的“活着”一词,却散发着无穷无尽的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呐喊,也不是来自孤掷一注的搏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为何活着?为了名,为了利,还是为了这喧嚣浮华的世界?那个叫福贵的老人诠释了活着的真帝。他与命运抗争,却又与命运携手前进。他们相互感激,却又相互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他告诉我们,活着是为了在困境中求生;他把幸存的每一天,都当作生活。

也许在我们看来,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但是,他的眼里,却充满了幸福和快乐。因为他坚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儿女们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儿女,他有着那些曾经一起生活过的明友们,还有回忆时的点点滴滴。他爱着这个世界,对生活充满着渴望,他是那个时代中不朽的英雄。他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我们为自已而生活。

“我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这是福贵对自己的评价。其实,生活超越了一切财富。虽然人生巨大的苦难会无时无刻降临可是苦难让我们懂得了眼泪的意义。

生活中从来都不存在绝望,绝望的只是人心。只要明白了活着的意义,我们就会拼尽全力地去抗争。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的年代,我们很久已经尝不到苦难的味道,连一点点的因难挫折都会吓退我们。我们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或借口去抱怨,去逃避,我们从来就没有拿出过迎难而上的勇气,更别提活着的意志。当你退缩的时候有扪心自问过吗?我究竟为何活着?活着,就是为了不屈不挠地抗争,在抗争中成长与坚强;活着,就是为了永不言败地拼搏,打破绝望的懦弱与彷徨。

“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篇6:活着是美丽的-读活着有感

他在《我与地坛》中写到: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就是这样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文字间透着哀伤和悔恨,因为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母亲已不在,他已不能再做一点作为子女该做的事,唯一能做的就是哀叹和回忆。

他回想起小时候,他问母亲:“你给大伙买过糖吃吗?”母亲回答:“为什么我要给大伙买糖?”“那你结过婚吗?”母亲大笑,揪着他的耳朵说:“我没结婚就敢有你了吗?”而当时他怎么会懂得这跟他有什么关系。每次想起这些,他总是禁不住笑起来,然后望着天空,眼中闪过泪光。我想不只是他会这样,任何一个了解他、关心他的朋友,甚至读者都会为之感慨。

史铁生的印象里,年轻时的母亲漂亮,且天性浪漫。她有过很多愿望,而愿望多的人似乎注定生活的不快乐。史铁生的姥爷在他未出生前就离开了人世,也因此,他的年轻的母亲没上成大学,很多梦想随之消散。长大后的史铁生还未有工作却已双腿瘫痪,以后他便悄悄的学写作,他的母亲知道后,跟他说:“我年轻时的梦想也是写作。”但她说这话时,是那样惭愧地张望四周,看窗上的夕阳,看院中的老海棠。

在史铁生四十六岁那年,他第一次回自己的涿州老家,去看母亲出嫁前的那间小屋,他想:那时我在哪儿?那时是不是已经注定,四十多年后她的儿子才会来看望这间小屋,来这儿想象母亲出嫁时的情景?

他幻想自己在拒马河畔,看见一个19岁的年轻姑娘,那就是他的母亲,在桥上邂逅了他的父亲。然而这一幕只是虚幻,即使它是真的,那也只是发生在四十多年前。现在母亲已经走了,走了二十年了。

史铁生的一生能说坎坷,而他的母亲何尝不是呢?

篇7:看活着有感

蒋文洁

我们会来到这个世界,是不得不来;我们最终会离开这个世界,是不得不离开。

有幸,在同学的推荐下阅读了余华先生的《活着》,故事算不上多么的惊天地泣鬼神,但笔下的事情是那么的真实。

故事发生在大时代的背景下,男主人公富贵原本为徐家大少爷,却因吃喝嫖赌输光家产。

而身边的家人又相继去世,最后的徐家大少爷,只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独存。

读完这本书之后突然有点累,倒不是一下子读完的时间过长,这本书的内容过于震撼到我,富贵的家人不断不断的死去,以各种各样的方式。

而其中除去富贵的父亲、母亲和妻子家珍外,其他人的死亡都无不处于意外。

在这本《活着》中相继地死亡了那么多人,其中除了感受到我们生命的渺小外,又无不深思。

我们既然都是要死之人,又究竟为什么要活着?

通俗又不走心的回答是:我们为了长大之后报答社会。但其实究竟真的是为了什么?这一点我想了很久也没有想明白。

现在的我们很理所当然的,读完了幼儿园,就该读小学以后还会读高中和大学,这条人生轨迹,大多数人都出奇的相似。

我们只是像一个执行命令的机器人,而从不知道为什么活着,我们究竟是活了365天,还是只活了1天重复了364次。

很多人宁愿死亡也不愿意活着,例如项羽又例如书中因被批斗而上吊的县令,他们用自杀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前者是感觉自己对不起父老乡亲,而后者则是觉得他的死其实未必是解脱。

但是生,却一定是折磨。他们选择了以自我终结的方式表达出一些情感,但又为什么不选择活着?

活着意味着什么,即使没有人能真的参透,没有人能把自己的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但活着就该思考如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哪怕是向死而生。活着是一生的开始,而死亡才是我们的终点。

世界上也有很多东西是不死的,例如思想,例如宗教,但这也仅仅只是存在而从不管这叫活着,只有自然界的生物才会有死亡和活着的意义和区别。

我们是活着的,小猫小狗也是,花鸟虫鱼也是,但是在这大自然中又只有人,是真正有死的生命体,我们也知道生命是唯一的也是不可重复的。

我们一切的生命活动都只不过是在死亡面前的抵抗,却最终抵不过死神的债。

如果有一天真正研究出了不死药,或许自杀的人反而更多,因为这样的.生命没有了价值没有了利益也没有了目标。

现在的人啊都把死看的太过平淡,新闻上总能看到很多人因为各种问题而选择自杀的消息,平时也总是“死了,死了”的挂在嘴边仿佛下一秒这个在眼前活生生的人就会消失不见。

但是往往面对死的时候我们又会极其的害怕,那人躺在你面前软软的,比往常重了很多,却再不能动,那种恐惧是很多人所不敢面对的。

但是无论是生生死死,都是我们生命的过程和最重要的两个点,抹也抹不去,改也改不掉。

这人的一生啊,追逐过的名利啊,遇见过的大富大贵啊,平时所拥有的啊,可悲的是,这死了就是在这一个小方盒子里,什么都带不走的。

前几个月,我爷爷走了,很安详也很好,只是至今为止都还在想,若是在世时对他好一点,不要把那么多钱剩下来,给爷爷多花一点,而不是节俭,导致现在后悔。

奶奶天天以泪洗面,好好的吃一顿饭就开始看墙上爷爷的照片,说着爷爷走之前都因病没好好让他吃肉,每天一顿的晚饭都变得及其压抑。

书中的徐家大少爷面对了每一个人的死亡,从每个人死亡的最后一句遗言中学会了道理,又带着那些大道理面对下一个死亡之人。

你看,村东的那些墓碑边又多了一个,当中那个空着的是我的,紧挨我媳妇儿。

当我们面对死的时候,我们才会明白生的意义,明白生前做的许多事情的意义和无意义,明白生命的可贵和价值。

或许啊,这才是我们所应该想到的生生死死,不是那么简单那么平淡,一个人的生死影响的不止是自己,还有周围的环境和一切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对于死,我们该活着,代表着家人,代表着这过去的一切,带着一切的念想和祝福,带着未完成一生的徐家大少爷的故事继续走下去,不是选择自杀,以自我放弃的方式结束这独一无二的生命。

篇8:看活着有感

关键词:活着的士兵,创作意图,思想,局限性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石川达三 (1905-1985) 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1937年12月21日, 他以中央公论社特派记者的身份赴苏州、南京等地采访, 直到1938年1月底回国。其后他根据在华期间的见闻, 创作了长篇小说《活着的士兵》。该小说于1938年3月在《中央公论》杂志发表, 尽管发表当时删除了约80页的文字, 但还是在发表当天就被禁止出售, 而且杂志发行责任方和作者本人都以违反“新闻纸法”而被起诉。同年石川达三被判处监禁四个月缓期三年执行的徒刑, 并且被检事控诉, 造成“笔祸事件”。战后这篇作品作为单行本很快得到出版 (1946年) 。日本许多评论家将这篇作品列入日本反战文学。但通过从创作意图和文章的艺术角度来分析, 《活着的士兵》有其不可回避的局限性。

《活着的士兵》以日本上海派遣军第16师团为原型, 描写了高岛部队由华北到南京的战斗情况, 披露了一些日军在中国烧杀抢掠、残害平民的事实。通过对下士笠原、一等兵近藤、平尾、从军和尚玄澄和少尉仓田等几个人物的刻画, 反映了“皇军”烧杀、抢掠、奸污妇女的骇人听闻、灭绝人性的暴行, 其客观暴露了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本质。就一定意义上来讲, 它揭穿了当时日本统治者的欺骗宣传, 给读者全面了解日军和战争以一定的启迪。在侵略战争处于所谓“节节胜利”的时期, 在军国主义法西斯暴政的严酷统治下, 敢于如此暴露“皇军”的, 在整个战时文学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 也是难能可贵的。但是本作品在创作意图, 思想性等方面是有局限性的, 本文拟对其进行探讨。

二、作品局限性

1、从创作过程上来看

1937年7月, 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 日本国内媒体逐步沦为法西斯战争的宣传机器。其报社、出版社竞相把作家派到中国战场采访, 并开辟了刊登战争报道和战争特写的专栏, 大肆美化战争, 为侵略战争摇旗呐喊。同年12月13日, 日军攻占南京后烧杀抢掠, 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媒体却大肆宣扬日军的赫赫战功, 对其残酷暴行只字不提。石川达三时任中央公社论的编辑, 面对这股风潮, 他气愤地说:“来自中国内地的新闻报道是虚假的, 日本大本营方面的公告更是胡扯。说什么‘日本发动的战争史圣战, 日本军队是神兵, 占领地充满了祥和气氛’等等, 我认为战争并不是那么难的而值得庆贺的事情, 战争应该是充满凄惨、悲壮而狼藉一片的世界。”

关于创作意图, 石川达三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及。他在1938年接受第一次审判时陈述道:“假如能给一般民众看到真实的战争情况, 这绝不是徒劳无益的。”“虽然国民把出征士兵视为神仙, 认为在我军所占领的土地上马上就可以建设起乐土, 中国的民众对此也予以协助, 但战争并不是那么悠闲的事情。我相信告知国民有关战争的真实情况, 对于让国民真正认识非常时期、面对这种时局采取坚定的态度也是确有必要的”。他还在单行本《活着的士兵》序言中写道:“通过将战争的本来面目告知社会, 希求后方沉湎于胜利之中的人们进行深刻的反省”。综上所述, 石川达三创作该小说旨在通过把战场的真实情况准确无误的传达给日本民众, 打破他们对战争抱有的幻想, 让他们对时局有清醒的认识。即石川达三的创作目的不是为了批判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 而是希望提供更为真实的战场信息。

2、从艺术手法的来看

《活着的士兵》看上去具有相当的客观性特点。这种客观的特点是由其自然主义的创作手法决定的。自然主义的基本主张是把环境和本能视为决定人的本质的东西。在《活着的士兵》中, 石川达三就突出的变现了环境和遗传本能这两点。

一方面, 石川达三从“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出发, 认为“战场这种地方似乎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强力作用, 它不知不觉地把所有的战斗员变成同样的性格, 变成只考虑同等程度的事情、只有同样的要求的人”, 即在作者看来, 战场会夺取人的理性乃至人性, 人只要到了战场上, 不管原来的人性如何, 都会变得像笠原伍长那样的残暴。因此他任务不论原来是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生近藤也好、有教养的为人师表的教师仓田少尉也好, 也不论是从军的和尚也好, 他们之所以一到战场就失去了人性而沦为杀人工具, 正是战场这个环境使然。作者认为战争可以使人变为兽, 而和平环境可以使人由兽再便成人。作者在1965年东都书房出版的《战争文学》第一卷《活着的士兵》的“作者的话”中曾说:“在战场上人变成了难以理解的野兽。《活着的士兵》之中的士兵, 在难以理解的心情的驱使下行动着。用平时的常识不能判断”。他在这里进一步的点明了他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另一方面, 他把本能看作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这种看法, 从他创作伊始到战后, 一直没有改变。他曾说:“生物界里, 相互生存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离奇的。我以为说明这个最终不过是两种方法:其一是研究本能这种东西, 如果仍不可解就得用神去说明, 别无他法。总之, 生物本能, 是可以和神匹敌的伟大的东西。”例如, 作者在描述平尾惨杀姑娘之后的叙述中说:“杀人时一种以痛苦中逃脱的本能, 同时也是浪漫的嗜虐心理”。说笠原杀人是“对战友有类似的本能的爱”。而日本士兵“像狗追兔子似的到处寻找女人”就更是“本能”的一种表现了。他把“皇军”哪些兽性表现统统归之于人在特殊环境下的本能, 客观上掩盖了战争的性质和军队的罪恶。

平野谦曾尖锐的指出, 该作品“虽然以无情地夺取人的哀乐悲苦的战争的强大机构为主题, 却把这种无情简单地当做一种必然予以肯定, 而未能超越一般战争风俗小说的水平”。 (小林切秀雄, 1957:22)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有人指出石川达三这部作品并非为了揭发日军的暴行,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试图为这些日军辩护。

3、从战争认识角度来看

这部作品虽然多方面暴露了日军的暴行, 但作者几乎没有进行批判。谴责, 更没有表现出抗议, 有些地方甚至为之做了辩解。他对所描述的日本法西斯侵略军的种种罪恶行径, 无不通过对士兵的描述来反映其这么做的理由。笠原砍下中国青年的脑袋, 是因为青年“放火”烧了被日军强占的自家的房子;平尾刺死姑娘是因为她的哭声“影响了士气”;武井刺穿中国伙夫的胸膛, 是因为他偷吃了“给部队长官做菜的白糖”;近藤一刀刺进中国姑娘的心脏, 是因为那姑娘反抗轮奸, “可能是个间谍”;随军和尚大开杀戒, 连连砍死中国人, 是出于“为战友报仇”的心情。部队成批地屠杀俘虏, 是因为“在追击战中带着不便”;随意抢夺老板姓的牛马, 那是因为“”进军太快, “运输跟不上”;部队走时放火烧毁村庄城镇, 是为了“预防敌人再回来”;日本商人霸占中国人的房屋财产, 那是因为“日本的占领区”等等。

尽管这部作品没有像国策文学那样狂热的吹捧“皇军”, 积极的肯定侵略战争, 但从作者的基本立场看, 不能不说是消极的肯定了这次战争。仅就他们对战争的立场态度而言, 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固然作者暴露了日军在战场上的野蛮残暴表现, 并对某些表现多少流露出反感, 但反对战场上的那种表现, 并不等于反对侵略战争。

《活着的士兵》将笔触伸向了官兵面对杀戮的道德苦闷和精神惶惑, 但他没有否定当时侵华战争的信条。面对杀戮时, 他或许同情受害者, 但却还没有达到反法西斯的精神高度, 他“试图将人性之心与非人性的战争显示加以调和”。开篇时的笠原杀戮, 对于整部作品来说, 起到了榜样的力量。在此, 人性的丰富与良知被战争肢解。这中间既有战争本身的残酷性, 也有部队宣传、奖励杀戮的表彰鼓励。由此可看出《活着的士兵》叙事的潜在话语:战争文化将战争主题敲打成黑色的铁, 需要的指示人性的坚硬与冰冷。

三、结论

在日军军国主义猖獗的年代, 石川达三通过其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客观上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日军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野蛮行径, 具有一定程度的史料价值且为战后的人们认识战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是该作品不管是从其创作目的上来看, 还是从文学艺术及思想的角度来分析可以看出, 作者并没有有意识地批判日军发动的这场不义之战。其战争本质认知的不足也为其数月后再次奔赴中国, 创作下歌颂侵华战争的《武汉会战》埋下伏笔。

参考文献

[1]平野谦, 等.战争文学全集 (2) [M].东京:每日新闻社, 1972.

[2]刘振生.石川达三与日野葦平——以《活着的士兵》、《麦子与士兵》为中心[J].日本学论坛, 1999 (2) :53-55.

[3]何建军.战时没有敲响的警钟——评析石川达三《活着的士兵》[J].山东外语教学, 2007 (6) .

[4]王向远.真实与谎言, “笔祸”与罪责——对石川达三及其侵华文学的剖析与批判[J].国外文学, 1999 (4) .

[5]孙利人.谈《活着的士兵》[J].日本研究, 1985 (4) .

[6]白石喜彦.石川达三的战争小说[M].翰林书房, 2003:41.

篇9:孩子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

后来,她终于还是在老师的鼓励下,磕磕绊绊地完成了自己的节目。

那天放学后,她的情绪一直十分低落,连最喜欢的动画片都没看,就早早洗洗睡了。看着她那扇紧闭的房门,我知道,这个小小的人儿,平生第一次品尝到了自尊心受伤的滋味。第二天早上,平时并无起床气的她,一反常态地赖在被窝里不肯起来。待我弄好饭菜进去看她,她才告诉我自己今天不想去幼儿园了。

她那点小心思自然瞒不了人,而我并不拆穿。接着问她:“那明天去不去?”“不知道。”她嗫嚅着回答。“那你告诉妈妈为什么不想去?”“昨天,我的节目没演好,怕小朋友们笑话我。”说到这她眼里开始有了泪光。“你觉得这个失误很严重,是吗?”“嗯。”她重重地点了一下头,“金豆子”再也抑制不住滴落下来。我边帮她擦眼泪,边对她说:“妞妞,妈妈想告诉你,人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是为自己。当然我们都希望获得成功和掌声,但失败了也没关系,下次好好表现就行了。如果连出门的勇气都没有了,谁还会来看你唱歌跳舞?”她若有所思地沉默了一会,很快就从被窝里爬了起来。经过这件事以后,我发现内心敏感的她变得皮实多了。

随后这些年,因为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渴望尝试的热情,诸如此类的失败和尴尬她没少遭遇。自我感觉良好地请同学吃饭,结果却煎糊了鸡蛋饼和牛排;野外生存拓展夏令营里,爬上危险地带采蘑菇,被带队老师惩罚打扫全体队员的宿舍卫生(包括刷厕所);全班唯一一個不买老师的账,坚决抵制商业保险而被发配到角落半年(这事直到她中学毕业我才知道)……所幸的是,渐渐长大的她依然勇敢坚定、乐此不疲。

如今,“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这句话,成了她坚持自我、勇于尝试的座右铭。也就是在这不怕丢脸的尝试中,她获得了更多锻炼心智与适应能力的机会。相较于同龄的孩子,她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更理性、也更伤得起。尽管此时的她,学习成绩不是非常优秀,但她并不因此沉重压抑,照样过得很开心。

用不了多久,她就要离开我去上大学了。和身边那些忧心忡忡的妈妈们不一样,我一点都不担心她搞不定自己的生活。即便会摔跟头、会受伤,我相信她也一定能很快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继续前行。

上一篇:浅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下一篇:力和运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