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活着》有感

2024-04-09

品《活着》有感(精选14篇)

篇1:品《活着》有感

品《活着》有感

王腾毅

在读完两遍原著小说,观看了一遍电影之后,我想在这里简单谈一下,我对这部艺术作品的想法。

“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这是原作者余华写在活着小说中的话。乍一看,这句话有点问题,作为一个文科生,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活着是为了提升自己,创造价值,为了奉献等等。但细细品来,结合富贵的遭遇,就不难发现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是多么深刻。我在这里写一点我的拙见,我认为,当一个人经历过很多生离死别,看过了这世态炎凉,他的心或者说他的灵魂,会到达一种超然的境界。到这个时候,活着就变成了一个过程,甚至像是一个任务,到这个时候,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下面我想简单将电影与小说做一对比。

电影是视觉艺术,小说是文字语言艺术,二者相辅相成,没有优秀的小说,电影将失去灵魂,没有导演出色运镜,艺术创作和演员选择,小说将无法出色的具象化。这一点上《活着》完全达到了。尤其是巩俐的表演,让我想起了《红高粱》里的九儿,那种美丽坚强的女性的形象,被诠释的出神入化,完全让观者没有任何出戏的感觉。

电影因为篇幅的限制,无法将小说中的情节事无巨细的表现出来,所以无法避免的要对篇幅有所删改,但不能改的没有逻辑。在这一点上《活着》完美的做到了。例如:导演完全把握住了富贵的父亲,在知道儿子将家底输光后的情绪递进(从愤怒到释然)的过程,并将其适当推进,给观众造成的冲击是不亚于小说的。

先暂时写到这儿,最后我想谈一个问题: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

这个问题是值得思考一辈子的,我相信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回答。我想在这里谈一点浅薄的想法,三十岁之前为自己活,三十岁后为别人活。三十岁前你的父母还很健康,你需要做的就是努力给自己拼搏一个未来,不让他们失望,三十岁后,你可能已经事业稳定,也已经为人夫(妻),为人父(母)同时为人子女,这个时候你要做的是,要肩负起责任,要让身边的人因为你而感到幸福,但不要过分为自己的儿孙打江山,老话说的好:十分能耐使七分,留下三分给儿孙。十分能耐都使尽,后辈儿孙不如人。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想想富贵这个道理显而易见,这就是所谓为别人活。

就写到这吧,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以上仅本人拙见,敬请斧正。

生命的意义在于活着

快要收假的时候,我和妻问儿子,作业做完了吗?儿子说,还有一篇《活着》的读后感。说实话,这部小说我在很多年前读过,我试图和儿子交流,但有些情节内容已经忘却,不是那么清晰。我说要不要从网上搜一下,借鉴一下别人对这部作品的观点,儿子说不用,那都是别人的观点,他看了书,也看了电影,他有他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说起来惭愧,我在写作方面并没有给儿子辅导什么,甚至我觉得自己没有辅导的能力,很多心得在心里却无法语言表达出来,更无法深入浅出地讲给儿子听。但儿子是有一些写作能力的,他的古典诗词甚至比我写的都好,他诵读的感觉比我更专业、发音更准确,他的知识面一定程度上比我要宽广,我想如果真的说有影响,可能源自于我平时喜欢读书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吧(捂脸)!

他写完这篇读后感并没有给我看,我是在电脑页面上看到他写的,虽然很浅显,也貌似为了完成作业略显仓促,但他能用半小时时间写出这篇九百余字的作文,而且和电影比对,和所思所想结合,表达出了他的观点和想法,言辞语句也符合他这个年龄对生命,对活着的思考方式、表达特点,所以还是值得点赞的。

我想说的是,我们都在努力地活着,而且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活着,所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我们首先不能放弃希望,更不能放弃生命。时常从一些资讯报道看到一些人跳楼跳华山等各种方式结束生命,更有些综艺节目鱼龙混杂,价值观混乱,很容易误导了思想还没有成熟,还不具备稳定、健全地判断力的年轻人。活着,真的不容易,为了生存而奔波,为了活得更好而拼搏,人生没有停下来的时候,不同阶段不同高度会有不同的诉求和欲望,有时候这些欲望是褒义词,是向上的动力,它代表着理想,有时候这些欲望是邪恶的,它会伴随着贬义,促使意志不坚定的人堕落。有目标,就有方向,有压力,就有动力,我们要守住自己的底线,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的能力也有高低之分,只要尽心尽力,积极乐观地努力向上,那么你取得的无论是什么结果都是最好的结果,你用尽才智心力获得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状态!做最好的自己,痛并快乐着,创造并享受着。我选择我喜欢,我尽力了,我不后悔!可以得意不能忘形,可以怀旧,必须向前看!

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就像《活着》里的富贵,即使遭遇那么多痛苦灾难打击,就算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他至少还有一头牛,还有一块地,还可以春种秋收。生命的神圣与尊严绝对不是一篇文章一些词语可以描摹的,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状态里,冷暖自知,甘苦自知。

生命代代繁衍,每一个男人都肩负责任,撑起一片天,穷则心怀美好,砥砺前行,一家人就算酸菜稀粥依然团圆祥和幸福美满;达则兼济天下,帮助身边人,传递正能量,再往大的方面说,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化作科技动力推动社会发展,造福人间。

因为我们活着,就不能辜负生命之托!

——王雪峰

2018.8.11

作者:王腾毅

一个阳光男孩,开学即是高三,开始面临高考,面对人生第一次重要的分水岭。加油,努力!

篇2:品《活着》有感

人活着,交往要用真心!

别想着去利用谁,欺负谁,算计谁;

要想着去帮助谁,疼惜谁,温暖谁。

谁也不傻,是真是假都会分清;

谁也不笨,是好是坏都会辨明。

假情假意,迟早被人远离;

真心真意,永远被人珍惜!

人活着,处事要凭良心!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不说昧心话,不怕多心人。

扪心自问,对人对事认真;

站在世上,活得忠厚诚恳。

挣干净的钱,

才能睡踏实的觉;

做心安的事,

才能露灿烂的笑!

人活着,对人要知感恩!

吃水,不忘挖井人;

成功,莫忘指点人。

缺钱了,谁倾囊相助;

落难了,谁全力以赴;

伤心了,谁暖心呵护!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疼爱之人,当铭记于心!

人活着,要值得别人信任!

说出的话,一定要做到;

借来的`钱,一定要回报;

答应的事,一定要牢靠。

少了信任,就少了朋友;

丢了信任,就丢了感情;

没了信任,就没了人品!

人活一辈子:

钱财算什么,名声最值钱;

权势算什么,人品大于天!

到什么时候都别忘了:

说,就说一些认真的话,

交,就交一群真诚的友,

篇3:品《活着》有感

人们依然可以看到一个名叫简方宁的人, 在一如既往地忙碌。所有的人, 都不会感到缺少了什么。

活着的缺点:

简方宁自己不存在了。她变成了木偶、皮影、机械手和面具的复合体。”

简方宁在纸上冷静地列着表, 她心里已经明白, 切断了蓝斑, 就失去了快乐和痛苦的感觉, 而没有幸福的生命, 是丧失了水分的冰。那样的生命有什么意义……

又一次读完了《红处方》, 心一直很沉痛, 坐在洒满阳光的窗前, 我还是情不自禁的抱紧双臂, 简方宁的选择让我陷入了沉思……

美丽优雅的简方宁从边疆复员后, 应聘到景天星教授主持下的戒毒医院任院长。戒毒是一件类似沙上建塔的工程, 简方宁便是怀着一种深厚的人文关怀, 从事着这一艰险而又悲壮的西西弗斯式的工作。在她的努力下, 医院的影响日渐扩大, 中药戒毒方案的研究实施也已初见端倪。它的好友沈若鱼出于好奇, 以患者的身份潜入医院, 接近了形形色色、复杂多变的吸毒病人。她最终不能忍受置身于人鬼杂处的世界中的巨大的精神重负, 中途仓皇撤出。女病人庄羽在一种爱恨交织的复杂心理驱动下, 暗设机关, 使方宁也染上了毒瘾。简方宁不愿作为一个不能感知欢乐与痛苦的苟活者偷生于世, 宁可选择高贵的自杀去殉自己圣洁的事业, 以此昭示了人类的意志远超于毒品之上的强力。而沈若鱼在参加完好友的葬礼后, 决定继续好友的事业。

这是一本沉重的书, 书中凝聚了很多, 家庭、事业、人性……小说讴歌了为理想而献身的戒毒战士, 指出戒毒事业的艰难与伟大;也通过形形色色的吸毒者形象, 分析了吸毒的原因, 引导人们思考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办法。药典规定, 医生开取剧毒药品时, 必须用特殊的处方, 这就是红处方。简方宁最后为殉圣洁的戒毒事业而自杀, 用的是自己开的红处方。毕淑敏也给世人开出了发人深省的“红处方”:过分追求的欲望就像毒品, 欲望必须控制在理智的范围之内。毒能戒, 瘾难息……

毕淑敏在《红处方》中的人名身上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毕淑敏把简方宁的老师、戒毒科学教授命名为“景天星”, 使人从“天星”很自然地想到“泰斗”、“泰山北斗”。作品的女主人公名为“简方宁”。“简”, 简单、单一;“方”, 正直也;宁”, 安宁、宁静。“沈若鱼”与“神若愚”谐音。支远”与“志远”谐音, “志向远大”的意思。他凭着远大的志向、坚强的意志, 复杂的事情, 经过她的冷静分析, 就变得清晰而简单。她热爱医生的职业, 为此她迁就地嫁给了潘岗。从部队转业, 她依旧选择了戒毒医生的职业, 还是因为她热爱医生的职业。她热爱生命, 以自己的方式简单、正直、安静地活着。她是那样的优雅而高贵。这一切都让狂妄自大、心理变态的吸毒病人庄羽既羡慕又自卑。在强烈的报复心理的驱使下, 她用新型毒品“7”制造成一幅名叫《白色和谐》的画送给简方宁, 让简方宁在不知不觉中染上了毒品。

当发觉自己将被毒品控制时, 简方宁冷静地分析了形式, 知道不可能再以自己热爱的方式生存时, 她做出了抉择:宁愿有尊严的死亡, 也不要毫无感情的活着。她冷静地处理着身后事, 没有怨恨任何人, 包括背叛的丈夫, 包括像蛇一样反咬自己一口的庄羽。日落黄昏后, 在自已心爱的办公室里, 她温柔坚定地看着怒放的玫瑰, 缓缓地吃下了自己用红处方开出的毒药。以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 她此时充满了幸福。

“我是一个捕蛇的人, 我被蛇咬了。我要用自己的生命向这罪恶抗议。我要证明, 人的意志是不可战胜的, 毒品可以使我中毒, 却无法使我屈服。”“一项伟大的事业, 很多时候, 是要用鲜血来作祭品的。”“别了, 我的朋友!我愿以死殉我的事业。”简方宁走了, 很有尊严的远去了。她的好友沈若鱼深受感染, 决心去继续好友艰难的事业。毕淑敏曾说, 很多读者看了《红处方》都感慨万千, 有的“惊心动魂”, 有的“悲愤难平”, 有的说“太可怕了, 我宁愿永不知天下尚有此事”, 有的说“我不敢在睡前读这本书, 恐噩梦连连。”但孟妈阴谋的破产, 蔡医生藤医生的科研突破又让我内心升起了温暖的火光。我从沈若鱼身上看到了希望, 从戒毒成功的支远身上看到了希望, 从前来吊唁的众多的康复者身上看到了希望。

对待死亡, 世上永远有不同的声音。有人会说:“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生命, 如果跟时代崇高的责任联系在─起, 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也有人会说:“留着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只要活着就至少还有希望。”做出怎样的选择, 其实都不重要, 活着是一种顽强, 死去是一种气节。不能以自己热爱的方式活着, 简方宁选择了安静地离开。因热爱, 她高贵地活着;因热爱, 她尊严地死去。活着或者死去, 都只因热爱。简方宁的灵魂已经飘远, 但她的声音仍回荡在耳边:“世界上善良的人啊, 请热爱生命……”

摘要:毕淑敏以《红处方》中女主人公简方宁为圣洁的戒毒事业自杀的结局, 给世人开出了发人深省的“红处方”:过分追求的欲望就像毒品, 欲望必须控制在理智的范围之内。无论选择活着或死去, 皆因热爱。

篇4:品《活着》有感

而今的许多人似乎已经忘记了过程中的快乐。女儿四年级时开始学电子琴,后来又改为钢琴。一位家长对我说:“现在学已经晚了。”我惊讶地问:“怎么就晚了?”那人说:“两年之内你来不及考级,拿不到证书,对升学没有什么帮助。”我说:“我不是为了让她考级,我是为了让她能够感受音乐的乐趣。”那位家长默然,她一定不理解我的不求结果只求过程的想法。

平日里,在旅游的时候,我们往往拿着相机,选取着拍摄的角度,调整着我们笑容的幅度。我们以为拍的照片越多,旅游的收获就越大。其实,我们忽略了可以心无旁骛地欣赏自然的美好,我们以相机替代了眼睛,以拍摄替代了欣赏,我们没有感受过行进中的快乐,我们没有嗅到山上野花的清香,没有注意到岩石的纹路,没有向偶遇的小松鼠打声招呼,没有看到山里人的寻常生活。于是,我们忽略了本应该关注的东西,习焉不察地失去了一次宝贵的机会,除了照片,我们对旅行的记忆成为空白,成为空壳。

有人说,唐僧取经其实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九九八十一难,磨炼了人的意志,培养了他们对信念信仰的追求,形成了他们齐心协力战胜困难的团队精神。他在取经的过程中,用仁爱善良去唤醒世人,用坚韧去应对挫折和磨难,他感受到了精神的涅槃。这样的过程何尝不是一种目的的实现?

让我们从此重视过程!请在爬山的时候不要只想着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峰顶,请关注野花、蒺藜、酸剌、苍耳,谛听松涛、乌啼、虫呜、水声。能够最先到达山顶的人不一定就是成功者。如果他在攀登的过程中只有攀登,没有留意,没有发现,没有欢乐,没有惊喜,没有感动,如果他不能够记得山上石头的形状,没有品尝过泉水的甘甜,没有尝试跃过一道小溪……他就没有理由说:我已经去过了,我的目的已经实现。

篇5:活着就是幸福读活着有感

李强 英语学院

看完余华的《活着》,感受着书中各个人物的不同命运。福贵他爹被儿子不争气活活气死的,死在粪坑里;有庆献血救他的老师,因抽血过多而死在医院;凤霞,因生孩子失血过多也死在医院里;家珍,经历了一次次丧子之痛后,原本虚弱的身体无法承受,也失去了生命;二喜,为了使一出生就失去母爱的孩子苦根过上好日子,拼命地挣钱,也死于事故中;苦根是徐家唯一香火传人,因吃豆过多也撑死了,一家四代人就这样一个个的离开人世。只有福贵活着,与牛相伴,感受生活的苦与乐。

相比之下,我的工作虽然压力很大,我的生活虽然没有那么多彩,但我的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的确,我们得活着,是因为生命中还有牵挂,也必然还有责任在身。生活是平淡的,这种平淡不是说生活的无聊、无趣,而是指它不是异想天开的一步登天,这种平淡它需要我们懂得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的一切成败得失,懂得我们追求的理想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实现,懂得我们渴望的幸福和羡慕之种种其实就在身边。活着就是希望,希望就是活着的力量,活着就是不屈,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只要心中信念的灯亮着,所有的绝境和困苦都算不了什么。只有经历磨难的洗礼,人才会成长,才会懂得珍惜,去珍爱生命,去感受生活!艰辛的生命历程中,不仅没有流露出丝毫的胆怯和放弃,甚至不断挖掘着的乐趣。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余华是不是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仅仅活着,仅仅只是一种存在,它和其他万物一样并没有任何意义。追寻,没有其他任何过多的意义!

篇6:读《活着活着就老了》有感

圆圆圈圈

第一次听说冯唐,是从一个平日里段子颇多、热爱妇女的文艺男同学嘴里得知的。

他绘声绘色地朗诵着一些赞美女色、调戏男人的诗句,配以淫邪微醺的声音,总让我觉得写出这样诗句和文章的不是什么好人。太多的词句压根没有任何修饰和遮掩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眼前、意识、脑海里了,不好意思是真的。

经历了一路看风景的劳顿,装满了一肚子的感动、一脑袋的人和事,一身都是晨曦月光的微尘,唯独缺了几本书。行走时困倦得读不了长篇的书,直到到了广州,在大汗淋漓中醒来,又在大汗淋漓中睡去,昏睡了三天三夜。某一天,在半睡半醒间摸到床头的一本书——《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听这书名,多适合在床上读一读啊!

读着读着,竟然感觉不到空气的燥热、感觉不到汗珠的滚动。有太多的故事和人物描绘得太真实,有种错觉——这根本不是小说,就是他真实的叙事。

不厚的一本小说,很快就读完了。总觉得这样一个敢于直言女人身体,敢于直面男人欲望的作家挺酷的。

过了一段不真实的生活,回到工作中还原平凡庸碌的自己,朝九晚

五、讲课改作业、看书相亲。某一天,《皮囊》《活着活着就老了》同时出现,但从书名讲,前者更高大上、更文艺些,后者更像当下流行的心灵鸡汤、美女携手无病呻吟的作品。于是先看了皮囊。

以为蔡崇达会以专业的术语揭露当下几多人掩盖在美丽面具下的丑恶面目,以为会愤青、会抨击、会一泻千里,结果全然不对。他更像一个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说故事的奶奶,离天很近,能看见月亮、星空,可以呼吸到秸秆和秋草荒芜的香味,可以听着闻着就进入美好的梦乡。

他的语言沉稳老练,说理平易近人,故事饱含深意和泪点。做媒体的人总能很敏感地捕捉到打动人心的时刻和令人动容的词句。

读完《活着活着就老了的第一篇《文字打败时间》,开始庆幸,自己选对了读这两本书的顺序。首先感受到宽厚深情的秋天,再穿梭于炎热的夏天和凌厉的隆冬。

比之于他的小说,这本书的语言更奔放,但又那么贴切实际。

好文字仿佛好皮肤,一白遮百丑,即使眉眼身材一般,还是有人忍不住想摸想看。所以南方女孩比在沙尘暴里长大的北方姑娘好嫁。

——《什么也抵不过自己喜欢》

十回饭局,十回有色。文学女青年,文学女学生,文学女编辑,文学女记者,文学女作家,文学女混混,文学女流氓,文学女花痴。不过,有时是春色,有时是菜色,有时是妖精,有时是妖怪。

——《饭局酒色山河文章》

我喜欢这壶身上的八个字:“风雨一炉,满地江湖”,像花茶里的干枯的茉莉花一样,像她某个时刻的眼神一样,像乳头一样,像咒语一样。

——《风雨一炉,满地江湖》

调戏的对象丰富到让人难以想象。

古龙比金庸会搞女人,金庸谈恋爱,古龙搞女人,恋爱没有女人久远,古龙更好看。——《雪夜枕边读禁书》

如果老天有眼,把钱钟书和张爱玲弄成一对,看谁刻薄过谁。

——《中文小说:体会时间流逝中那些生命感动》

小品文是东直门的香辣蟹、麻辣小龙虾,啊《五更传》《十八摸》,是苏小小不让摸的小手,是董小宛不让上的小床。——《小品文的四次烂漫》

或许书评人是白痴,不知道长期“好色而不淫”是要别处前列腺的,不知道长期“悱怨而不伤”是要促成精神分裂症的。

现在的苏童、余华、贾平凹什么也不是,他们的文字扫过去,感觉好像在听高力士和杨玉环商量用什么姿势,真性情真本色的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已被骟掉了。

——《好色而淫,悱怨而伤》

作为中国人,可以骄傲的是,我上国文化博大精深,外国人所有的一切都是偷我们祖宗的,所以不是毕得格拉斯百牛定理而是勾股弦定理,所以阴阳盂是最早的计算机,所以不是Minto的金字塔原则而是老聃金字塔原则:孔丘在春秋时代开了一家有三千个咨询顾问的管理咨询公司,帮助各个野心邪跳的诸侯通过加强基础管理而提升业绩。孔丘请教老聃如何培训新招的咨询顾问,老聃说,告诉他们,第一个要掌握的原则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数。——《老聃的金字塔原则》

毋论是批判的还是崇敬的,都是三分正语七分戏谑,但在轻薄裸露的文字中却难掩广博的知识和严谨的逻辑思维,插科打诨背后自有扎实的国学基础和医学从业经验及经融业的实战感言作支撑,看似不经意、潇洒地开涮古今名人,实则是对文坛中一些风气的真实写照。

因为是杂文,故而言说的事物也更驳杂一些。从舞文弄墨谈到名人为人、俗人俗事,从怪物修炼手册谈到肉体和思想需求,从傻逼一样地活着到安定而理想地终老。整个格调也从最初的嬉笑怒骂、恣意妄为缓缓到沉稳叙事、感伤怀旧。果真就这样在一本书中渐渐老去,感知岁月远去,老之将至。

比之其他行业,作家会随着文字日渐清醒、宽容、简单。一颗敏感又执着的心,只能用放浪形骸和毫不在乎去演示,不然怎么穿越岁月的火炭针板,怎样趟过险山恶水的滚滚红尘,怎么有勇气缝补千疮百孔、鲜血淋漓的梦想蓝图?

当然,如果每天都吃牛排、喝洋酒,就是再和心意的生熟、再够年份的酒精也终会无味。如是,如果紧着一本书看下去,不过半,也已看穿了冯唐的花招和把戏,大致就是女人的奶、男人的阳具,还有对故乡北京的思恋。

读他的书适宜夹杂一些周国平的小品文,梁实秋的散文。就像逛博物馆累了,总要饱览人间春色,总要酒肉果腹,这样勉强可以保留对他酷酷的认知和喜爱。

总之,能真正喜欢一作家的所有作品,由此而喜欢他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不论是深深喜欢还是浅浅爱,不强求。

版权说明:作者圆圆圈圈,其他公众号或媒体转载,请注明作者并在文首标注以下信息:

篇7:活着是美丽的-读活着有感

可是有很多人会说:“难道就非得像福贵老汉一样过日子才有意义吗?”

其实不是的。人生在世,谁都想过上好日子。不过,所谓的好日子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幸福是一种感觉,跟物质的多少是毫不相干的,很多时候,物质的锈蚀反倒让人失去

篇8:品《活着》有感

整个开幕式中深深感受到一个“情”字。山东大汉的豪放柔情看《脊梁》、山东女子的娇柔俏丽看《春之沂蒙》。另外两个节目令人印象深刻,一个是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啊噶人》,生动再现了青藏高原上男女青年生活劳动场景,劳作、打闹、传情、回家,真实而不失艺术感。一支舞蹈,似乎就把我带到了那片净土,看到了纯净的、朴实的男男女女,还有一望无际的青藏高原。回来后,带着对这个舞蹈的念念不忘和他们手持道具的好奇查阅了资料,“打”啊噶,是藏族高原引人瞩目的一道风景。“打”啊噶的杵,是一个半尺见方的平底圆石块,中间凿个脐眼儿,安上一人高的把儿。“打”时一下一下用力提起,再落下。因为“打”啊噶,是体力活,又琐碎,一般由年轻人尤其是女青年来操持。他们排成排,边劳作边唱歌,协调飘逸,歌声悠扬,这样的劳作景象往往引来人们驻足欣赏、喝彩。作品的成功之处就在它源于生活,并选取了这一可舞性极强的劳作场景,提炼整理、加工创新。舞蹈在运用提练了藏族元素动作和队形调度的变化后,并没有失去原本的味道,在表演方面,十分自然流畅,演员唱着跳着、自在随性、随心踢踏,生活气息浓厚。另一个节目则是来自山东艺术学院的《田埂地垄一片云》,此节目还入选了第十一届全国优秀舞蹈节目,也是唯一一部代表山东展演的作品。这部作品取材于田间耕种劳作场景,通过碾步上的变化发展表现女子播种的动态,以“诗话”、“意化”形式展现了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道具的巧妙运用勾勒出多变的舞台空间,画面绮丽美妙、多姿多彩,也映射出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朴实勤劳的性格、蕴含着齐鲁文化的深层内涵。

两个剧目之所以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细细想来,它们有着共同的特征。

一、取材于生活

民间舞始终是取之于民还应用之于民的,两个作品分别取材于劳动生活,表现民间质朴真情,歌颂最平凡的劳动人民,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

二、巧妙运用元素

虽是表现同一个劳作场景,却因民族不同,运用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舞蹈代表符号。在受苏俄芭蕾教学的影响下,民间舞蹈的元素提炼法成为了传承发展民间舞蹈的方法之一。许多作品仅是运用了代表性的元素动作,再搭配上音乐,一部民间舞作品就出炉了,俨然成为了流水线上的产品。而经典的作品必有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对于元素的把握和运用都恰到好处。《啊噶人》上下台的屈伸步伐和欢乐打闹时的踢踏,体现了藏族人民悠然自得结伴外出劳作的心情;《田埂地垄一片云》向后退的碾步表现了女子播种时细腻优美的姿态;还有田露老师编创的《磨》也是仅仅运用了碾步、齐眉扇来表现山东女子在推磨劳作时的辛劳。仔细想来,这些作品在元素运用上并不琐碎,但却精准,十分贴近生活,完美突出主题,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三、融入当地文化

从演员的表演中,十分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东一西两地文化的异同。藏族的真切与自然,虔诚与豪放展现的是青藏高原上信奉佛教的精神;胶州秧歌的娇柔与俏丽,娇羞与保守表露的是齐鲁大地千百年儒释道思想熏陶的风情。

四、民间舞赋予的生命力量

民间舞本身就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源自于人们的骨髓与血液。不分美丑,有情之处自在民间舞。舞动是一种生命的升华和体验,有情人来盛会,乐之观之舞之,仅此而已。

民间舞的生命力就深埋在这融入了一方人血汗的土地里,即使是在现代意识与传统文化碰撞的今天,也丝毫没有减弱它的力量。作品只有根植于土地、尊重其文化、结合新元素,在变中坚守不变,方能一压群芳、得到认可。对于山东来讲,儒释道文化千百年的滋养,民间舞更是丰富多样、内涵深刻,坚守住山东民间舞并传承发展下去,是我们的责任和当务之急。开幕式结束后,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自豪于我国这独有的文化之花,惊叹于全民舞动的盛大场面,欣慰于走向基层的文艺政策却又奢望起更多,何时有更多打动人心的作品,何时真正地走入万家,何时举办下一次……

摘要:民间舞的灵魂贵在“情”,盛大的节日,全民舞动,秧歌与时代气息相互碰撞下的作品让人心动。通过对感触颇深的两个作品进行赏析,感受到民间舞的成功离不开养育他们的这片土地,离不开编导对于元素的把控和巧用,离不开民族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离不开民间舞与生俱来强大的生命力。

篇9:品《活着》有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结合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如,在教学《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表演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个情景:一个学生认真地学习思考,这时,另一个学生过来问他问题,这个学生很不耐烦,那个学生还继续问,这时这个学生发火了,旁边两位同学过来劝阻,才使一场风波平息。教师于是问学生:“这个学生做得对吗?如果是你怎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平时你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有哪些方法,可以分享吗?”同学们开始讨论,拉开了一节课的序幕。

把教学内容生活化,学生容易接受,很快进入学习讨论的状态。

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许多学生在做题时盲目的眼神和无奈的表情,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方法,怎样让学生既学到知识,能力得到提升,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又可以会写作业,考试能够得心应手呢?在明确学习目标后,我把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成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呈现给学生或先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其浏览全文,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再展示设计后的问题。有了明确的问题,组织学生带着问题去感知课文,独立思考,首先个人去尝试着解决这几个问题。比如,在《调解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课的学习中,我设计的问题是:(1)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有哪些方法?(2)排泄不良情绪的方法有哪些?你能谈谈你时怎样运用它们的吗?这两个问题把一节课的重难点都包括了,学生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这节课的学习就更容易了。

三、共同探讨,培养合作意识

当今社会合作能力是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在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后,心里还没底,不知道自己的看法正确与否,这时进行小组合作就可以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具体做法是前后两桌四人一组,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减少课堂不必要的混乱,可以很快进入讨论学习状态。讨论的内容就是前面学习的问题和自己在生活中的具体做法,学生各抒己见,这样问题解决的方法更具体,办法更多。这样一来就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和习惯,同时也提高了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当今社会,五彩缤纷,瞬息万变,电视、电影、网络和书籍等多媒体,对学生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为学生提供了及时而广泛的间接生活上的体验,特别是互联网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更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素材库。我们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源来拓展学生生活面,为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尤其可以把新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及时地给学生展示。比如,在学习未成年的保护一课时,我引用了新出的法律《反家庭暴力法》,及时地让学生了解到新的法律,同时展示了新近发生的对未成年人伤害的案例视频、图片,学生了解得更透彻。

五、整合教材,使教学生活化

教材是教学之本,但又不能完全照本宣科。我们能做的唯有对教材熟悉且进行必要的研究、把握、充实,像“庖丁解牛”那样先对教材仔细剖析,化整为零,化零为整,搞清楚教材的知识体系,编写意图,重点难点,前后联系,表述方法等。唯有对教材有一个透彻的把握,才能将教材中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教学内容,并且充分地发挥教材的作用,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教法得当,内容充实,突出重点,将难点准确把握。如,《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文中,同学们各抒己见,方法新颖,于是这节课轻松地拉开了序幕。

六、意犹未尽,艺术化的课堂小结

一节课就像是一场音乐会,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序曲,扣人心弦的主旋律,余音缭绕的尾声也是必不可少的。课堂结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同时对课堂教学有重要的作用。好的结尾能够对课堂教学画龙点睛,同时也能将教学效率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人回味无尽的享受。

一个好的意犹未尽的结课创意设计,既能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又能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巩固。

篇10:品《活着》有感

陈春梅

春节一口气读完余华先生的《活着》,一次次被故事中的人物所感动而落泪。人生本是一场繁华灿烂的喜剧,为何如此心酸和悲痛。

福贵本是地主家庭的阔少爷,却因为自己的劣习而败尽家产,于是一生尝尽辛酸苦辣。在成长和经历的过程中,他最终明白,原来活着就是幸福。

我们从小在父母的关心爱护下成长,不经历风雨,也不用去承受苦难。回首短短的二十年,我一路平安地走来,从稚嫩到成熟,从青涩到成长,春秋冬夏,虽不说看穿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却也懂得了恩怨得失的道理。

文章中最后福贵说了这样一段话:“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人生中最大的痛苦或许是静等死亡来临的一刻,而我在读完《活着》之后,我才明白,原来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身边的亲人朋友一个个离开自己,孤独地去面对这个世界。

在生活中,我们总爱怨天尤人,将自己无理的脾气发到身边的人身上。我们觉得这是应该的,是正常不过的事。可是,如果我们最亲近的人们都渐渐离我们而去,我们到哪里去后悔那些冲动、那些不理解和那些没有珍惜的时光?

我们往往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出言中伤他人,为不值一提的利益争来争去。可是,人生短短几十年,陪伴我们的绝对不是那些到手的物质,而是相依相伴的感情。人啊!总是看不穿功过得失,总是不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的世界永远不会精彩,只有分享的快乐才是最珍贵的记忆。

珍惜眼前的亲人和朋友,善待每一个有缘相逢的人,乐观去面对生活,豁达的人生才是理想的。当你垂垂衰老将行远去的时候,回首一生,没有孤单,这才是最充实和没有遗憾的人生。事业的成功和高高的地位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也带不走那沉重的包袱。只有心中那一丝丝温暖的情怀和一幕幕快乐的回忆,才是我们永远拥有的财富。不要等到老去才后悔,生命只有一次,而且就在短短几十年,为何不放开心胸,拥抱朋友呢?

感恩生活,珍惜眼前。现在的,才是最美好的!

篇11:读活着有感

—读《活着》有感

我坐在车厢尽头的椅子上,手里捏着的电子书《活着》还停留在小说的最后一页。我的眼眶湿润之后开始干涸,能看见的就是一车厢形形色色的人群,或开心或淡漠或悲伤的表情。我好像突然间看开了很多东西,逐渐变得安静。就像对面座位上这一对相依的老人,头发花白面容安然,只有眼睛里包裹着深深浅浅的哀伤。这让我联想起故事中的老人,福贵。这位活着就是至上的悲苦的人。

是呵,人活着需要多大的勇气!当所有人在面对逆境,面对灾难,甚至是闻到死亡气息包围的时候,福贵还能坚守着心中活着的信念是多么让人敬佩的事情。在他几次面对低谷的时候,家人是他活着的希望,但当世界只剩他孤独一人时,一头牛变成了所有活着的寄托。福贵的一生是卑微的是痛苦的,然而他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悲伤逆流成河的时候,还能支撑着他走过,他对生活的忍耐与释然,他跌倒后蹲着休息再坚持行走的勇气让我佩服。人们总是习惯同情受苦的人,而《活着》里却是一群受苦的人,让我们这些自以为高尚的同情开始转化为一种思考。生死有命,而将生与死如此集中的体现给人带来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震撼后的反思更加持久而浓厚。故事指引我们要懂得怎样生活,怎样应对扑朔迷离的人生,而不是一直在痛苦的边缘挣扎。有庆死于奉献,凤霞死于忠贞与爱,最最伟大的女人家珍怀揣着沉甸甸的爱至死都没有绝望,福贵也是,一人承受了人生所有的悲悲苦苦却依旧选择坚强的活着。这种生命意识重点在于我们应该怎样选择。春生的死却是反映了另一种现实,经受不住生活的一丁点不顺,自以为承受的太重最终被打倒。其实在福贵一家人眼里,春生面对的这点苦压根什么都不算,儿子因春生而死,但家珍选择放弃仇恨抱怨,对春生说“春生,你要活着。”的时候留给我心灵无尽的震撼。家珍所承受的不像我们表面看的那么简单,她的心里,除了对爱和家庭的渴望,生存的意识是最最强烈的。她看的清路该怎么选,人该怎么看待生活,追求一种平淡和简单,放弃人生的波澜壮阔恰恰是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生存哲学。我们一生倾尽所能所追求的,理想,爱情,荣誉利益,在生与死的选择面前其实什么都不是,这是否也代表了一种生命至上的观念?活着的确不易,或许我们时常绝望,看不到生存的意义,但是在一切自以为重要的东西都摊开了摆在你眼前,生命才是最最根本的东西不是么?

余华说:《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与宽广。这是一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眼泪不是因为事件本身的悲惨而流,而是里面蕴涵着的一股力量,震撼着人的心扉。当我们的眼泪因为同情流尽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怎样思考生活。或许我们无法从作者那里得到明确的生存之道,但福贵与老牛相依相偎的结局还是让我们对活着心存一点希望,富贵对着老牛的自言自语中,那些逝去的亲人名字仍然清晰,这让我们有一种所有人依旧活着的幻觉,至少是活在福贵的心里。其实这也是告诉我们,死亡并不代表一切的终结,死亡也不是所有情感的消失,总有些人会挂念会怀想,甚至伤心痛苦。那么我们这些卑微的存在的人们,是否也应该思考我们自以为独立的存在其实并非只是个人的,总有些人事依附着我们的存在告诉我们你应该好好活着。

篇12:读《活着》有感

小说开篇作者走近田旁听到老人福贵开导老牛“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那头牛不耕田?这可是自古就有的道理,走啊,走啊。”一人一牛,相互为伴,吸引了作者,由此引发了下文老人的自述。

老人本名福贵,原本是一个地主的儿子,家里有良田百顷,作为少爷的他每天穿梭于烟花柳巷之地,享乐玩耍,生活是何等的惬意自在。可是年少轻狂,自大,放荡不羁的他,就是不安于现状。游手好闲之际,沾染上了赌术,继而嗜赌成性,日复一日,在赌场中是输多胜少,终而败光了所有的家产,落的是倾家荡产。少爷瞬间摇身为农民,父亲气急攻心,上茅房时被“风吹到了”。穷困中母亲生病而倒,老人为母求医,半路却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了壮丁。两年从军路,老人几经生死,最终被解放军俘获并释放。老人回到家乡时,母亲早已病故,同时女儿凤霞在一次高烧之后成了聋哑,家里是一贫如洗。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使得老人明白了生的含义,这个家庭在风雨漂泊中苦苦挣扎,寻求生存。长时间的艰苦生活,使得妻子患上了软骨病,使这个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大跃进中,县长的老婆产后大出血,老人儿子(有庆)踊跃献血,却不曾想到,忙乱中老人儿子竟然被抽干了全身的血液,就此离老人而去··死了。原以为老人的苦难诉说到此便可为止,却不曾想到苦难才是刚刚开始,真正的悲剧依旧在一次又一次的演绎——女儿(凤霞)产后大出血而死,妻子(家珍)病逝,女

婿(二喜)做苦工时遇难横死,留下外孙苦根与老人相依为命,但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外孙后来竟然吃豆子意外撑死了··

死神的冰冷双手,一次又一次的伸向这个老人的家庭,留给老人的是无尽的悲伤。亲人一个个相继离去,可是老人此刻却平静的自述着往事,仿佛过往如烟,一切都早已烟消云散。留给老人的是,坚强的活着。泪水早已打湿双眸,可老人依旧淡静。在一次次与死亡的挥之别离间,老人锻造的是坚强的意志,是面对生活的勇气,是生者的无畏。无尽的黑暗扯破老人温暖的家庭,老人最终与牛为伴,平静的活着··

给牛取名“福贵”像牛一样平静的活着。活着,不是一句呐喊,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发自生命的渴望。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老人一家的苦难史,见证者自民国到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大跃进的风风雨雨。一个家庭的悲哀,见证着国家的悲壮与成长。活着的身后,是名族的崛起,是国家的振兴,是一代人对生命诠释,是一代人的生活信仰。活着——充满了力量,在苦难中依旧珍爱生命,勇敢地谱写自己的人生篇章。生活有苦有难,有时活着比死亡更需要勇气。

活着是老人最终吟唱的歌声——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生命的不同阶段,无论痛苦,失落还是煎熬,我们都应勇敢无畏的活着,努力的生存。活着不仅仅是一种对于生命的尊重,除此之外还有对生活慰藉。努力活着,面向生命的终点,在你起行的那一刻。活着不是为了别人,而更多的是对得起自己。回望成功的路途,我们看到的是日出而行,日落而息,朝九晚五,勤勤恳恳。为了生的意义,我们彳亍在自己的朝圣路上,如初,向终,一如既往,无畏风雨。如作者在书中末尾写道——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飞散后消隐了。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将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

篇13:读活着有感

读活着有感

《活着》是一本描写死亡的书。故事讲的是一个地主的儿子叫福贵,由于好赌而输光了整个家产,由一个好吃懒做的富人变成一个彻彻底底的穷人。富的时候除了具有一切富人所应有恶习外,他还要加倍;而穷的时候,甚至比所有那个时候的穷人还要穷,还要卑贱。然而,并没有因为他变成了一个穷人,命运就停止了对他的掠夺,而且这种掠夺是用最残忍的手段:死亡!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女儿、最好的朋友一个一个相继死去,每一次失去,我不知道富贵是何心情,但都让我这个旁观者悲痛欲绝,不知所措。书中人物各种不同的死因更是让我倍感死亡的恐怖。尤其看到他的儿子有庆为了怕弄坏鞋子而提着鞋子光着脚走在雪地里的时候,眼泪真的忍不住夺眶而出。我甚至有些责怪作者太过残忍和无情,不给这样一个卑贱的人留下一丁点什么。可是,书中的所有人,面对命运,他们没有任何抱怨,也许他们根据就不懂抱怨,所有的一切,除了承受,还是承受。

“活着”在我们中国人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狂傲不羁的呐喊,也不是来自于凶残猛烈的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忍受所能忍受的,忍受所不能忍受的,在绝望与痛苦的边缘继续活着,而且骄傲而坚强的活着。当读到他的最后一个亲人苦根吃豆子撑死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福贵还有什么活下去的勇气了,可是此时的他早已学会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压。他只是很单纯地为了活着而活着了。

——“我也不想要什么福分,只求每年都给你做一双新鞋。”

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许这就是家珍所认定的幸福。看完《活着》,很多细节都已经模糊了,可是家珍的这句话却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如此清晰。只有经历过分离之苦的人才知家人团聚的真实可贵吧。我们应该感激,我们活着,我们的家人活着,所以我们幸福!

——“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

这是福贵在农妇们聊天时插嘴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在经历生活的大起大落之后总结的生活真谛,很简单,朴实至极的话,却含义深刻。“福贵”老人其实只是广大中国农民的一个缩影罢了,在他们身上,遗存了太多的优良品德,勤劳、善良、任劳任怨、乐观、坚韧,正是无数像“福贵”这样的老百姓,我们的国家才能在那无尽的灾难中挺过来,他们为国家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应该感激,我们活着,过着过去许多人的努力和付出创造的幸福生活。

另外,聪明的作者在描写很多死亡的同时,也给与了我们很多希望,家珍重新回到徐家,福贵从军队逃回家里,有庆上学念书,凤霞嫁给了二喜„„每一次家人死去后都会有新的生活的希望,虽然死亡沉重,命运多舛,但终归多了些生的喘息;也正由于每一次新的生活刚刚开始,却再次被命运捉弄,才显得生命的脆弱和命运的难以琢磨。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汶川地震的幸存者,在经历过如此大的灾难后,他们需要的正是希望,祝福他们能坚强的活着。我们应该感激,我们活着,为了希望活着。

篇14:读《活着》有感

在一切开始之前,我想先说一些不大相关的事。

手中的这本《活着》,封面是黑色的,很合适。我在之前看过《活着》的书评,文中说沉重乃是本书的基调。铅一般沉重的命运,也只有浓重的黑色足以表达,足以在视觉上给人以对等的感触。

壬辰年山东高考的小说阅读,用的就是《活着》的开头与结尾,衔接得那样好,竟让我觉得即使只读这短篇小说似的一段,自己的思想也渐染了这浓重的黑色。“我孙子死的第二年”,仿若暴风雨前的第一缕轻风、深秋前的第一片落叶。福贵那样沉重的人生经历,就在这轻轻的一句话里了——虽然这句话的蕴藉并不止于此。

一个老汉,一头老牛,开了头,结了尾。一个人的一辈子就夹在之间。活着的沉重从来不是因为它本身而沉重,而是由于承载它的人的那样软弱、又那样坚强,所以活着的沉重才现出来。就像黑是因为白而黑,绝望亦是生发于最饥渴的希望。

沉重的黑色,确实是本书的主色调。有些别的东西,就在这黑色里面。

大家一提起《活着》,往往会觉出其中沉重的黑色意味。但只有真正读了这本书,你才能发现其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是受苦受难。沉重但并不窒息,这就是本书最贴切的基调表达。也许这是因为这本书乃是出自饱经沧桑的老福贵之口。那惊涛骇浪后风轻云淡的语气,本身就蕴藉深远。这就是一种来自苦难的欣慰,黑色的欣慰。

我一直支持小说艺术高低的评判标准之一就是与现实是否贴近。我觉得《边城》就是这样的一种典范。沈从文先生用美丽的当地风貌生动地勾勒出那令人沉醉的环境。即使书中那近乎美好的风土人情实在是梦境一般,但由于背景营造的真实感,人们也乐意相信那样的一个世外桃源,并从中感受到情节与情感的可爱。而《活着》中有着幸福也有不幸,这才是生活的本来面貌。其中用作社会背景的时代大事件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是,无论福贵经历了哪些苦难,其中都有值得庆幸的地方。家产没了,家人还在;龙二成了自己的东家,却念着交情分了自己很好的五亩地;被抓了壮丁,却没有死在战场,还活着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有庆死了,却与当年的战友、现在的市长春生相认;凤霞命苦,却找了个好丈夫万喜;凤霞与万喜都没了,好歹还有外孙苦根„„而直到最后,福贵自己也应该明白:无论经历了怎样的苦难与悲伤,只要自己还活着,就值得欣慰。而当“我还活着”也能成为欣慰的时候,这种欣慰也不可避免会被巨大的苦难染上深重的黑色。

其实每当我看到福贵经历了苦难的时候,我关注的地方一直在那些还值得欣慰的地方上。每当看到这些,我的心中就会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这就是生活。虽然身在其中的福贵是不可能在巨大的悲痛中感到欣慰的,但我却深深地为他感到走运——虽然当时的福贵会在知道我这么想之后赏我一耳光。

这也是这本书有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苦难、现实与命运一直是人类文学的一大永恒主题,作家也往往用苦难来塑造人物。或者是“扼住命运的咽喉”、用苦难塑造英雄人物,譬如约翰·克里斯多夫、保尔·柯察金;或者是用不可改变的现实命运塑造悲剧人物、反应可悲的社会现实,比如于连·索雷尔、李尔王;又或者是用苦难与命运来衬托人物的某种形象,进而作为某种道德或是思想的象征,例如冉阿让、浮士德。但福贵并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类,这就是《活着》的独特之处。它里面的苦难并不单是用来塑造福贵这个人物形象。更确切地说,福贵与苦难之间、福贵与命运之间是在相互塑造。福贵就是“活着”的象征,而苦难则就是苦难。

所以,福贵于我们而言还有这一种窗口的含义。我们就是通过他的叙述来看到他的苦难,再通过他的苦难来看到所谓的“活着”。而“活着”,最终又回到了福贵的身上。

福贵经历了一个平凡人所能经历的一切不幸与幸福。他并不是什么伟大的或是特别的人物,时代的矛盾并没有很突出地在他的身上集中。但他的苦难代表的乃是整个近代以来绝大多数中国平民的经历,因此他的“活着”也就有了一种深远又广泛的时代感。而更进一步说,福贵本人也是生命在与命运的抗争中的范例。这些就是福贵这个角色的意义。

本文的主角,是福贵。“活着”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就展现在他的人生之中。

福贵的一生也就是这样过来了。他赌博输光了家财,气死了父亲,进城给母亲请医生却被抓了壮丁,回到家乡又经历了儿子的早逝,女儿的难产而死,妻子的离去,女婿与外孙的死去。福贵的一生经历遍了周围人的死亡。每当我看书的时候,总是怕福贵在平安了一阵子后又出事——虽然这是肯定的。现在想来,出的事往往就是福贵的身边又死掉了一个人。

死去,就是与活着相对的存在。但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是先活着再死去。因此,死亡的沉重也就是因为活着而存在的,而这沉重也只能由活着来承受。抽象地说,死亡的可怕之处是扎根在活着的基础上的;而回到福贵的身上,我们看到,亲人与朋友的死去是要被活着的人承受的,而他可以同样选择死亡来解脱,也可以选择继续活下去。这其实要看一个人的心有多坚强,而人心的坚强,就要看他的心中是否装着什么东西。存放在心里的东西,就是希望的源头。

所以福贵能挺过来。没了家产,他还上有老,下有小,所以他不能死;被抓了壮丁,他还惦念着母亲、妻子与儿女,他不能死;儿子没了,妻子没了,女儿没了,女婿没了,他还有外孙要拉扯大,他依然不能死。

所以希望实在是一个最好的东西。这句话出自《肖申克的救赎》,这又是一个饱含深意的故事。而在这里,我看到的福贵并不是一个可鄙的懦夫,而是一个平凡又勇敢的人。他没有选择一死了之自我解脱,而是在悲伤之后继续活下去,为了明日的幸福,更是为了自己未完的责任。心中的希望由此而生。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就是中国式的勇气,中国式的活着的理由。这两句话与福贵本人一起,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苦难。只有饱经沧桑又能在苦难中绵延不绝的民族,才能有这样又窝囊又实实在在的体悟。这既是对命运的妥协,又是对命运的抗争。活着,本身就是向命运宣战。

苦难中的福贵,给我的印象就是如此。不得不说,就是因为这样的苦难、希望与勇气,使得本书成为了一部平凡人的史诗,使得福贵成为了平民中的英雄。

不过,若说福贵是为了未来的希望而活下去,我总觉得哪里少了什么,就像吃大葱没有蘸酱,吃水饺没有蒜泥。

在生命的最后,当身边的人都一个个与他天人两隔,福贵又是为了什么继续选择活下去呢?是为了希望吗?可是他已经没有能为之奋斗的人和目标了呀?这个问题的深意,也许就是那口酱与蒜泥。

活着,是有境界的。

文末的福贵,在我看来已经是一个超脱了的人。他的超脱,并非是通过修道成仙,并非是通过琴棋山林、顿悟天地,而是在一次又一次地被命运蹂躏、欺凌、碾压之后,在经历了一切的幸运与不幸之后,发现了自己的坚强,发现了生命的坚强。他知道命运已经对自己无可奈何,他已然明白了一个事实:只要我自己不选择死去,那么命运就奈何不了我。

人与命运生来就不是对等的关系。人与命运的交集,无不是浸满了泪水与鲜血。但福贵却用自己的活着来向命运挑衅。他的存在显然是在说:命运与神啊,我与你们平起平坐。

这时的福贵,已然成为了一个标杆式的英雄。如果说金字塔与长城是奇迹的标杆,爱因斯坦与特斯拉是科学伟人的标杆,那么我想说,福贵就是活着的标杆。标杆的存在,就是可以无视岁月与风雨。福贵用自己的活着,在时空面前为生命赢得了尊严。

然而这只是我的一番崇拜而已。它们与福贵无关。

老福贵会怎样想呢?他只是觉得自己活过了一生,就顺其自然吧。一切都过去了,只剩下了活着,除此之外,我一无所有,也别无选择。

黑色的欣慰,就在这里产生。

福贵也曾在苦难中脆弱过,彷徨过,不都也过来了吗?未来还会有活着的苦难等着他吗?也许会的。也许那头老牛会先他而去,也许会有飞来横祸使自己缺胳膊断腿,也许„„也许他依然会脆弱,会彷徨,依然在苦难中感觉自己要活不下去了。但就是在与作者对话时的那个福贵,是最接近“活着”这两个字的福贵。

活着选择了我们,对此我们没有选择的权力,我们只能选择在哪里结束。活着有幸福也有苦难。面对深重的苦难,有的人选择死亡来解脱;有的人选择为了未来的幸福与得救而咬牙坚持,或是为了身上的责任而义无反顾,这就是希望。这样的生命值得尊敬。

而有的人,他们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就像为了哲学而哲学,就像王尔德的为了艺术而艺术。它的本身就是目的。而一旦你要询问他们你这样做的目的,就像是你要问老福贵他为什么要继续活着。我想,老福贵也许会回答:

“我并不知道。” 或者是:

“我已经忘了。”

也许他会指着裤裆,开开玩笑: “我想看看它还能不能再硬起来。”

所以活着就是一切。只要我还在这里,我还能用屁股亲吻大地,用眼睛拥抱天空,用胸膛吐纳空气,我就要继续活下去。这本身简单至极,却充满诗意。我想帕斯卡尔也当无话可说。人只有经过苦难并在其中真正地触摸到生命庞大的根系,才能带出这一丝黑色的欣慰。这种境界离我们很远,但并非毫无意义。

《活着》这本书给我最新鲜的一个印象,就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友谊。我只记得两个:福贵与老牛,有庆与羊。当我在文末看到老牛亲热地在福贵身上蹭来蹭去的时候,我立刻想起在把羊送去宰掉时,那只羊对有庆表现出来的亲昵。

人与动物友谊,或者说那些描述动物有灵的故事,经常就流行在农村中。虽然有些故事被编得神乎其事,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我想是确实存在的。而在本书中,我觉得这种情感的叙述有其特殊的意义,因此我愿意单独拿出一节来加以表达。

在苦难与命运面前,在不可避免的死亡面前,其实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人往往以万物之灵自居,贬其他生物为可供自己任意宰割的牲畜。苦难,其实就是给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一个平等相待的机会,就像风暴中忘记了地位与差别的贵族与奴隶的携手共渡。而平等,正是友谊的基础。有庆对羊的关爱,应当是出于孩子单纯的天性。而福贵与老牛之间的情感,却是建筑在苦难之上的。老福贵过的就是苦难的一生,他的心就变得比所有人都要软,更能怜悯同在苦难中的生命,因为在苦难中挣扎的滋味他比谁都清楚。在他眼中,老牛其实就像是他的一个侧影,他们的一个代表,或者,在苦难面前的一个共同的兄弟。写到这里,我也不禁想起尼采抱着受着鞭打的驴子哭号“我受苦受难的兄弟呀”。这种情感,简直如同圣人。

在本书穿插的作者与老福贵的对话中,时常可见老牛的通人性。就在老福贵与老牛的私密交流中,这两个饱经苦难沧桑的生命同时变得可爱了。读者也在这里也稍许改变了对它们的怜悯之情,反而有了些许温暖与欣慰——是的,建立在苦难之上的,黑色的欣慰。

本书的题目“活着”的前提,自然是要有生命。而余华先生在本书用了这两个人与动物的例子,其意义却十分深远。它使得本书中的苦难、人性、温情与希望有了一种更高远的普适性,简直就是一种泛生命的兄弟情谊。两个福贵,两个饱经苦难的生命,在生命的最后相依为命。若是仅仅写福贵在生命最后对于“活着”这一沉重命题的淡然,我感觉这实在是有些悲凉与孤寂。但就是这一头老牛,与老福贵一起将本文所有的温暖与欣慰浓缩为两个摇摇晃晃、沾满泥土、互相扶持的背影,其中况味怎么不意味深长又历久弥深?

在明悟了这些之后,我仿佛也同样看到了余华先生孤独的背影。他,在孤寂的活着中可有知心的生命相随?

活着,终归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一个福贵,就这样把它浓缩成了一生。福贵谈论自己时的口气,那种清晰、那种饶有兴致实在是令人难忘。这种口气并非是纯粹的淡然,也不是什么历尽沧桑后的平静。这是一种活出了自己的人生味道的——对,我要用这个词——自豪。而这种人生的味道就来自那些数不尽的苦难之中,这也更加发人深思。

无疑,福贵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可磨灭的形象。活着与福贵,两者就这样紧密相联。活着,依然是沉重的;但福贵却使人感到轻松与欣慰。他的口气,他开的荤段子,他的一举一动都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欣喜。

这些就是余华先生的《活着》。就像一个人一辈子只有一条命一样,这本书你一辈子也只能真正地读一次。如果有来世,我愿意每一世都把它真正地读一遍。

上一篇:课文妈妈的葡萄教学设计下一篇:面接试験と自己绍介につい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