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工作汇报

2024-04-25

司法所工作汇报(精选9篇)

篇1:司法所工作汇报

****司法所2012年工作计划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县局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力加强基层依法治理,全面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紧紧围绕发展地方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主题,推动“六五”普法开局发展,认真开展各项司法行政业务,为我镇的平安建设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一、人民调解工作

1、加强对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充分认识加强基层调解组织的重要性,健全组织网络,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水平,发挥他们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

2、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按照上级有关部署,成立由党政统一领导、司法行政为主、有关部门参与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按照“预防为主,调防结合”的原则,认真排查不安定因素,对排查出的矛盾,制定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依照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公德,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对重大疑难纠纷,群体纠纷,运用各种手段,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控制事态发展,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对“双节”、“三夏”和特定时期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总结,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民调解员协议书制作水平。

3、坚持重大纠纷快报制度和社情分析制度,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确保年内无上访、集访,矛盾纠纷调解率100%,调处成功率达95%以上,着力提高人民调解工作实效。

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2012年是 “六五”普法的发展之年,是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的关键的一年。法制宣传工作按照“六五”普法规划和依法治镇规划的总体要求,着力打造改革发展的法治氛围。

1、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今年我们将以广播、横幅、标语等媒体为主渠道,以法制宣传咨询台为依托,传统形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社会法制宣传模式,为经济发展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每逢北关集会设立法律咨询台,利用对各村发生的民事纠纷案件进行调处的同时,在群众聚集地,采取“以案说法”,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同时利用各村的广播进行宣传《婚姻法》、《继承法》、《土地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使村民的一些行为纳入法律轨道,受法律约束,促进依法治村。

3、在****镇各中小学轮流上法制课,普及法律知识,大力推进法制宣传,从源头抓起,加强法律知识培训力度,多角度、宽领域、深层次在各行业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

4、积极开展“12.4”法制宣传月活动,营造学法、懂法、守法氛围。

三、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强化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按照司法厅规范化司法所“五有”、“六统一”的要求,立足我镇实际,在申报规范化司法所的基础上,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进一步规范司法所建设。

四、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

落实各项帮教安置、社区矫正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大刑释解教人员回归衔接和管理力度,定期召开例会,明确职责,各项工作做到有安排、有措施、有检查、有结果,及时向上级汇报情况。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减少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犯罪率。探索并做好社区矫正工作,认真抓好社区矫正对象的移交、衔接和管理,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扎实有效进行,不断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新经验。

五、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做到应援尽援,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六、做好信息调研工作。

以信息化建设为牵引,时刻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抓住重点,及时向上级司法行政机关报送反映我镇司法行政服务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动态的信息,力争圆满完成年初局下达的工作任务。

+

建议:基层司法所肩负着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职能作用,由于司法所工作人员少,任务重,一人一所的所不但要抓中心工作,更要抓业务工作,严重影响了司法行政工作的整体推进,弱化了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作用,建议给基层司法所充实工作人员。

篇2:司法所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路街道办事处对司法局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级领导多年来对**路街道办事处司法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将办事处2009年司法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

一. 立足事情,因地制宜,不断推动司法机构建设。**路街道司法所成立很长时间了,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进入司法垂直管理的序列。但我们不等不靠,一方面积极和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一方面结合办事处实际积极开展工作。我们多次组织司法工作人员到其他司法所学习相关业务知识,自学相关业务知识,逐步熟悉业务,紧紧围绕办事处中心工作,积极发挥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作用。尤其是在辖区房屋征迁和涉迁居民安置入住过程中,大力宣传征迁安置补偿政策等相关法律法规,使群众认识到政府是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各项工作的,减少了大量的群众上访和矛盾纠纷。二.把握问题关键,突出工作重点。

1.以领导干部学法为龙头,不断提高决策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决策水平,我们相继学习了《典型案例剖析》,《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读本》等,以领导干部与时俱进的学法,来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与办事处纪检监察室结合,多次组织机关干部职工观看警示教育片,用生动的实例教育干部职工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自觉运用法律知识规范自身行为,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2.以征迁安置为切入点,广泛宣传法律知识。

随着开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征迁的补偿政策以及以后的安置和生活出路问题,成为老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我们一是从宣传区开发建设的美好前景入手,不断宣传新城区的征迁安置政策,二是干部包村包户进行宣传,做群众思想工作,逐步使群众解开了心中的疙瘩,保证了区开发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在各村的征迁安置,使部分群众受到了深刻的普法教育。

3.以信访问题为主线,开展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普法教育。

从信访案件统计来看,信访案件大多反映的征迁安置政策,生活出路,生活保障及贫困救济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办事处专门成立了以信访,民政,计生,综治和司法等部门为主体的联合调节机制,以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为准绳,依法行政开展工作,普及法律宣传教

育。

4.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

对于人民调解工作,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专门成立了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在宣传法律法规的同时,依靠各调委会做好纠纷排查工作,发现纠纷苗头,及时引导解决。不断坚强基层工作建设,从创建“平安**”维护辖区社会稳定入手,为群众根本利益提供法律保障。

5.积极协同有关部门开展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确保辖区大局稳定。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事关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为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实处,我们采取多种帮教方式,对辖区 刑释解教人员名单登记造册,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因人施教。现在,辖区许多的刑释解教人员凭借自身优势,在本地搞地材运输或在附近厂矿企业打工,日子过的红红火火,成了村里的勤劳致富的能人。通过有针对性的帮教活动,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无重新犯罪现象,呈现出了人心安定,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办事处办公楼正在筹备建设中,司法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电脑、打印机、交通工具等必需办公设备基本没有。,2.办公经费匮乏,致使司法工作运转困难,制约了司法

所正常工作的开展。

3、由于**区是以开发建设为主要工作任务,相关司法管理机构不够完善,司法工作开展的不够规范、具体。

4、个别村调委会业务水平急待提高,未能起到“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5、两劳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须进一步加强。以上是办事处司法工作一年来的工作及存在的不足,距上级司法部门建设规范化司法所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恳请上级司法主管部门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在工作上给予指导帮助,我们还需借鉴经验,强化管理,不断提高司法行政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开创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力争将我办事处司法所建设成为一个整合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安置帮教、法律宣传等职能为一体的规范化司法所,为新城区的开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再次对各位领导莅临指导工作表示感谢。

篇3:司法所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 南开区嘉陵道司法所以提高队伍能力为目标, 着力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 有的放矢地开展了技能培训、实战测试、模拟走访等形式多样的练兵活动。

一是坚持技能培训, 切实增强岗位练兵的实效性。针对全所干警需要理论知识“充电”这一情况, 集中时间开展技能培训。针对《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矫正管理制度进行系统的学习, 使大家对矫正管理制度、程序等方面的内容熟练掌握。同时加强了人民调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等工作培训, 邀请市人大代表、南开区嘉陵道街罗江里社区居委会主任孙兰敏宣讲关于社区调解工作以及如何化解矛盾纠纷等业务知识, 收到了较好效果。

二是坚持实战测试, 努力突出岗位练兵的针对性。司法所以增强管理能力为核心, 以提高工作水平为重点, 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 主要考核矫正管理的任务、制度、内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对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坚持模拟走访, 不断增强岗位练兵的生动性。坚持寓教于乐, 通过开展模拟走访活动, 以矫正人员可能出现的问题为素材, 模拟走访现场重点培养工作人员的情况分析、法规适用、问题处理、信息汇总等能力提高了岗位练兵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用心打造基层司法行政队伍廉洁自律良好形象

2014年9月3日下午, 天津市南开区向阳路司法所在管的社区服刑人员李某来所里例行报到, 其在向阳路司法所干警不知情的情况下, 暗自将8箱水果梨放在司法所外墙处, 待其例行报告结束后, 才将此事告知向阳路司法所干警。向阳路司法所干警在电话里义正辞严拒绝其所送礼品, 并立即通知他的姐姐叫来出租车将8箱水果梨负责运回其住所。目前, 8箱水果梨已如数退还给李某本人。

篇4:司法所人民调解工作之思考

在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有如下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与思考:

调解协议书的效力缺乏强制性。调解以自愿参与为前提,一方当事人拒绝调解,则调解不能进行。调解协议书签订后,只具备法律意义上的约束力,而不具备法律上强制性的执行效力。当事人一方可以随时反悔,不遵守调解协议,而对方当事人无法追究。遇到这种情况,只能去法院起诉。法院的判决书是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但调解协议无此效力。矛盾纠纷调解的本意就是通过非诉手段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的稳定,但是,调解协议书强制性的缺乏,却使得这种矛盾纠纷的解决手段非常乏力。各方面工作人员耗时耗力调解完毕,签订了协议书,当事人一方随时可以反悔,另一方当事人还要去起诉,这样既浪费了国家的公共资源,又使矛盾纠纷得不到解决,同时,调解的公信力也会下降。

调解员的工作缺乏专一性。人民调解工作在现实中由街道司法所和各社区的专职、兼职调解员具体实施。专职调解员包括司法所长,司法所工作人员,各社区治保主任担任。兼职人民调解员由街道劳服,计生,民政,安检,综治,信访等科室的负责人以及各社区上述工作的专干人员担任。就专职人民调解员来说,司法所长、司法所工作人员、各社区治保主任是专职人民调解员,但是,调解工作却是他们负责的众多工作中的一项而已。以W司法所为例,司法所长一人,司法所工作三人,其中一人是社区矫正专职社工。四个人要完成司法所的所有日常工作,包括社区矫正,人民调解,法制宣传,安置帮教,法律援助,同时还有配合完成街道办事处综治,法制,信访,稳控等等工作。他们能有多少精力投入到调解工作中。社区的专职调解员为各社区治保主任,一个社区的治保主任为一人,他们的工作就更加繁杂了。兼职调解员为街道各部门负责人,社区各项工作的专干,他们本身就要负责一个部门或者一块业务的工作,又能有多少精力参与到调解工作中来。缺乏专一的调解员,使调解工作得不到人力上的保障。

调解经费缺乏保障。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适当的调解补助,既是调解工作开展的前提,也是调解员工作积极性的保障。调解分为主动调解和依申请调解。主动调解以深入群众进行排查为基础。到群众中去,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调解矛盾,第一时间化解矛盾,这是调解工作最好的方式。但是,现实情况是,连路费都没保障。所以主动调解,现实中,基本无从谈起。依申请进行的调解,都是矛盾纠纷已经产生,甚至激化之后而进行的调解,失去了矛盾纠纷刚产生时进行调解的最佳时机。经费的缺乏,使得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受到打击。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通过下列方式予以解决:

通过立法赋予人民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人民调解协议,是在调解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情况下,自愿订立的协议书。当事人双方签字按指纹的同时,即表示调解协议成立,当事人自愿按照协议内容履行相关义务,享受相关权利。事后一方当事人反悔,致使另一方当事人无法享受其应得权利时,应该有相应法律条款保障其利益得以实现。这种保障方式,就应该是申请强制执行。只要调解协议书是在双方当事人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并且协议相关事宜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强制性规定,那么,此调解协议就应该被赋予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效力。调解协议的强制执行性,是确保协议内容得以实现的必要手段,是确保协议双方当事人权利的必要手段,是确保调解协议书公信力的必要手段。

设立真正的“专职”人民调解员。市司法局、区政法委、区司法局以及街道办事处,应该协同配合,尽快制定措施,要么招聘,要么在现有工作人员中确定,在各街道司法所以及各社区设立专岗专干的人民调解员。一方面,此举有利于矛盾纠纷的及时排查化解。现实情况中,主动调解很少,大多是依申请调解,其原因就是因为调解员无法做到专岗专干。调解员岗位的专岗,能够使得调解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入户走访,排查矛盾纠纷;能够使得调解员在知道纠纷的第一时间,能够上门调解;能够使得调解员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调解当中去。第二方面,此举有利于针对性的开展调解员培训。法律法规的熟悉,调解技巧的提高都离不开义务培训。现实中,无专岗调解员,司法所工作人员和社区治保主任,都是轮流去参加培训,结果就是大家都会一点,但是都不精通;遇到了矛盾纠纷,谁有空谁去调解;谁都可以调解,但是,都不能调到最好。为避免种尴尬情况,设置专岗调解员,统一由他们参加培训,熟悉法律法规,掌握调解技巧,遇到矛盾纠纷统一由他们去调解。在培训中学习理论,在实践中磨练技巧,这样才能让调解工作越来越好。

加大经费投入。一方面加大调解员调解补助。调解员排查走访,入户化解矛盾,首先就牵扯到路费和误餐费。制定相应的标准,给予适当的补助,无疑对促进工作的开展和调动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都有好处。另一方面加大调解室的建设投入。可仿照法庭的布置来布置调解室,使得当事人进入调解室,就直觉的感受到人民调解是神圣、公正、庄严的事情。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要做好审计工作。各司法所应当按照季度上报调解经费的使用情况,列请明细,附带发票,以供纪委和审计部门审核,要做到每分钱都用在实处。

人民调解工作是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以上举措,笔者坚信,人民调解工作会在社会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5:江安司法所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江安司法所围绕市司法局的工作部署,结合我镇实际,紧扣“融入中心、服务民生”两条主线,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现将我所今年以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层基础建设

(一)、加强硬件建设,改善服务环境

今年江安司法所在江安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搬入新的办公楼办公楼。搬入新办公楼后的江安司法所办公面积达600余平方米,环境整洁、功能齐全、设施完备,集接待区、调解区、办公区、文库区于一体。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江安司法所也十分重视服务软环境的打造,实行一站式办公和柜台式服务,按照“谁受理、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确保做到有求必应、有来必理,有理必果,有果必公。

(二)、加强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

江安司法所始终将自身队伍建设视为司法所建设的生命,江安司法所目前共有工作人员12人,其中:政法专编3人,全部具有法律专业或法律背景;专职调解员4人,这4人具有较高的群众威信、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专业社工5人,全部在35周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二、人民调解工作

2011江安镇镇村全年共调解成功各类纠纷320起,其中镇调处成功33起,占比为10.3%。镇调处中心着力于解决重大疑难矛盾纠纷,主要集中于赔偿纠纷及合同纠纷,全年共化解各类疑难纠纷10起,涉及金额70多万元。村级层 面的矛盾纠纷中,邻里纠纷与婚姻家庭纠纷占比达76.2%,多为相邻界址、赡养类纠纷。

(一)、加强村级人民调解工作硬件设施建设

江安镇全面深化市委政法委加强村级综治警务室标准

化的要求,全面建立集综治办、警务室、信访接待室、依法治理办公室、调解工作站、帮教工作站、防邪反邪工作站和司法维权工作站于一体的“八位一体”的村级标准化综治服务中心,镇财政对通过验收的村居补贴4000元,年底统一发放。同时,江安司法所将各村居综治服务中心工作纳入月度考核,同各村居工作考核挂钩。

(二)、建立健全专职调解员队伍

1、深化市委政法委的要求,每村配备三名专职调解员。我镇按照每村配备3名专职调解员的要求,在全镇25个村居建立了一支拥有77名专职调解员的专职调解员队伍。

2、民主选举产生专职调解员队伍。今年4月25日在徐葛社区举行了专职调解员选举现场会,通过村委会推荐、村民代表选举、公示、由镇村共同把关民主推荐选举产生专职调解员。目前全镇25个村居专职调解员均已全部选举到位。

3、加强专职调解员业务培训。今年以来,江安司法所采取跟班培训和现场观摩的方式,组织全镇25个村居专职调解员进行业务轮训。同时在各片组织工作交流会,通过介绍工作经验、心得体会,促进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4、健全专职调解员队伍激励保障机制。江安镇由政府财政全额为专职调解员拨付补助金,对于考核合格的专职调解员,按照每人500元/月的补助标准发放;同时为专职调解员办理意外伤害险45人、老龄险24人、社保险13人,有力地维护了专职调解员的生命健康权益。

(三)、加强对各村居人民调解工作考核

1、制定考核细则。江安司法所(调处中心)作为我镇人民调解工作考核的具体实施部门,专门制定了《江安镇村(社区)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考核细则》,考核细则从组织建设、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其它工作四大类共21个方面对我镇所有村居调解工作进行考核打分。

2、组织专职调解员互查互评。我所对各村居的人民调解工作采取“推幕式”检查的方式,组织各片的专职调解员

互查互评,在对比中取长补短,从而对各村居的人民调解工作起到激励的作用。

(四)、深入推进大调解体系建设

1、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江安司法所(调处中心)将今年5月份定为“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月”,在“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月”重点排查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通过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月活动,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84起,化解纠纷82起,解决信访老户1人。

2、做好重点时期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我所在“两会”、“两节”期间,通过建立矛盾纠纷监测预警体系、信息日报制度、以及排查化解制度,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有力地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重视大调解信息化建设。江安司法所坚持做到大调解信息系统由专人操作并能够实时更新,并组织各村居专职调解员到司法所进行大调解信息化平台业务培训。同时,做到调解一键通覆盖到全镇所有村居,方便老百姓寻求调解。

二、特殊人群管理

今年来,江安司法所接收社区矫正对象32名,解除社区矫正27名。目前在册的社区服刑人员有54名,其中缓刑38名,假释8名,剥夺政治权利8名。目前所有在册的社区服刑人员均未发生又犯罪现象。今年来,江安司法所累计衔接刑释解教人员15人,安置13人,目前在册的刑释解教人员有47人。为了做好特殊人群管理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专业社工队伍建设。今年11月份江安司法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5名工作人员,全程主动邀请市纪委驻司法局纪检组、镇纪委监督招聘工作,做到公平竞争、择优录取。

(二)、重视日常管理

1、采用“三三三”管理模式。江安司法所在日常管理

中坚持“三三三管理模式”,即依据矫正对象风险评估和月度考核情况实行司法所长、专业社工、公检法三级管理,依据社区矫正对象的现实表现和季度评审考核情况实行绿色(宽管)、黄色(普管)、红色(严管)三色管理,依据社区矫正对象的犯罪类型分别采取“情法并举”、“一管、一教、一监督”、从严管理三种不同的管理方法。

2、严格请假外出。江安司法所为请假在外社区服刑人员办理了GPS定位手机22部,坚持“一月一请”,入矫三个月以内的不得请假外出,同时对外出请假人员要进行请假评估,综合矫正对象的表现、社区矫正监督人、帮教协议人以及司法所所长的意见做出是否批假的决定;另制定病休假请假制度,社区服刑人员凭相关证明方可免除劳动义务。对请假在外的实施“劳动补课制度”。今年以来,共为社区服刑人员办理事假67人次,病假16人次。

3、实行信息员盯防。利用信息员能贴靠、意识好、群众工作方法好的优势实时关注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的动态,预防又犯罪现象发生。

4、开通社区矫正短信平台。江安司法所运用企信通平台,通知各种矫正相关事项、公示各类矫正相关信息,表扬好人好事、通报违法违纪行为以及进行法制教育。今年以来,累计发送短信57条。

(三)、丰富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学习形式

1、成立德育教育基地。今年6月4日,江安镇在江安敬老院挂牌成立了南通市首家社区服刑人员德育教育基地,建立由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的教育辅导员队伍,每月定期为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德育教育。

2、开展红色教育。江安司法所依托江安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红色教育。7月1日,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到江安镇鄂埭村参观如皋第一个党支部遗址,听取鄂埭村老党员讲述革命史、奋斗史。8月1日,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观红十四军纪念碑,让社区服刑人员亲身感受革命先

烈坚忍不拔的品格和忠于党、忠于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注重培育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责任感。江安司法所鼓励社区服刑人员检举揭发犯罪活动、为有关机关提供重要破案线索,同时积极引导社区服刑人员参与社区法治文化共建,组织社区服刑人员签订“秸秆禁烧”责任书,积极培育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在江安司法所的鼓励和引导下,社区服刑人员张女主动将通缉在逃犯罪嫌疑人张某某带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社区服刑人员毛某某出资1万元帮助江安镇中心社区建设法治文化园;社区服刑人员苏某某出资数万元邀请南通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为江安镇新建村绘制四面民主法治文化墙。

4、开展“一帮一”、“一带一”、“一对红”等结对活动。在社区服刑人员中开展互帮活动,以先进带动后进,共同进步。选择平时表现好的社区服刑人员对后进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谈话沟通,解开心结,使得他们自觉地遵守社区矫正的各项监管规定。目前已结成11对,转化9对,另有2对正在转化中。

(四)、加强人文关怀

1、创立就业基地。建立阳光就业扶助基地,安置无业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就业。今年来,共安置社区服刑人员8人、安置劳改、劳教人员7人。

2、推行身体、心理、思想三体检制度。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生理、心理及思想方面体检。今年共为43名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了身体体检、为32名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了心理测试。同时注重三体检结果的运用,藉此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矫正。

3、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帮助45名社区服刑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有效化解社区服刑人员参加集中活动往返途中及工作生活中的意外伤害风险。

4、建立社区服刑人员互助基金。江安司法所建立社区服刑人员互助基金,设立专门的银行账户并将银行账号向全体

社区服刑人员公开,鼓励经济条件比较好的社区服刑人员向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社区服刑人员捐款捐物。基金建立以来,共组织捐款捐物188人次,捐款总额6899元,捐物193件。

5、自觉接受社区服刑人员监督,维护社区服刑人员的基本权益。在入矫时,江安司法所都会向社区矫正对象发放廉政建设监督卡,设立举报热线,自觉接受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同时,司法所也积极争取政府财力帮助,对生活困难社区服刑人员给予临时性补助5人,为符合条件的对象积极联系办理五保1人、低保2人,维护了社区服刑人员的基本权益。

三、法治创建

今年江安司法所法治创建围绕法治文化及民主法治示范村“强基升级”工程开展,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公民法治驿站高标准建设

今年来,江安司法所积极推动公民法治驿站建设,25个村居均建立了公民法治驿站。同时要求已建成的公民法治驿站在场所设置、人员配备、规范职责、制度明确、台帐建立等方面均要求达到标准化。

(二)、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江安司法所江安司法所协助镇政府建成龙游法治文化广场和映泉法治文化街,协助各村居创建村级法治文化园14个。同时,江安司法所还组织我镇中心社区申报首批“如皋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

(三)、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

我镇共建立“民主法治示范村”22家,其中南通级18家,江苏省级4家。今年来,江安司法所抽调精干力量,为我镇新建村创建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朗庙、马堡、鄂埭、徐葛等四个村居的南通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提供业务上的指导。

四、法律服务

(一)、强化法律援助工作站规范化建设

今年来,江安司法所按照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江安司法所积极开展辖区内的法律援助工作,做到应援尽援。今年江安司法所共接受法律咨询310起,帮助符合条件的对象申请法律援助31件。今年9月24日,我所依据市司法局的工作部署,联合黄市法律服务所、江安法律服务所开展“双促双助”、“三融三推”集中服务日活动,通过分发法律宣传资料、接受法律咨询,为江安广大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学法普法的良好平台。

(二)、坚持法律宣传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我所坚持法律宣传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依据政府不同时期的工作侧重点,有所选择地进行法制宣传。通过短信平台、法制宣传栏等渠道,宣传小城镇建设、土地流转、征兵、婚姻家庭、道路交通安全等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涉及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知识,努力提高全镇干部群众的法律水平。

(三)、指导管理江安、黄市法律服务所开展业务 今年以来,江安司法所指导江安、黄市法律服务所积极营造发展环境、提供温情服务、拓展发展空间。今年以来,江安法律服务所接受法律咨询197人次、为12家企事业单位担任法律顾问、诉讼代理64起、非诉讼代理9起、代书95起、法律援助8起、挽回经济损失161万余元;黄市法律服务所接受法律咨询186人次、为10家企事业单位担任法律顾问、诉讼代理70起、非诉讼代理8起、代书82起、法律援助6起、挽回经济损失168万余元。

篇6:司法所“七五”普法工作汇报

2018年5月

“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清浦司法所在清江浦区司法局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及上级相关文件要求,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清浦的总体目标,突出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和重点法规学习宣传,广泛开展“法律七进”活动,通过创新普法载体,拓展普法阵地,整合普法资源,传播法治文化,从“广撒网”转变为“精聚焦”,努力满足群众多元法治需求,着力提升全民法治信仰,形成了让老百姓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为推进清浦街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快推进

为进一步抓好“七五”普法工作的实施,街道把“七五”普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每一年街道对各村、社区及各部门的科学跨越发展目标考核,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为组长,街道各相关部门及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七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在全街道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的通知》(清浦委〔2017〕26号),召开了清浦街道“七五”普法工作动员大会,街道党工委与各相关单位签订了责任状,将“七五”普法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分解布置到各村、社区及街道各相关部门。不定期召开街道班子专题会议,研究推进“七五”普法工作,定期召开各村、社区及街道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对“七五”普法过程中的新任务、新问题进行研判,开展交流,形成了各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搭建平台、筑牢根基、完善阵地强基础

一是搭建“新型化”宣传平台。积极适应新媒体、自媒体发展趋势,以创新模式、开辟渠道为推手,着力丰富法治宣传教育平台和载体,积极搭建“新型化”公众普法平台,构筑“微时代”普法新格局,向辖区群众提供及时、有效、便捷的法律资讯服务。依托“清浦司法”微博,竭力“弘扬法治精神,集聚社会正能量”,定期推送最新的法律图文、视频讯息,实现“指尖上”的交互普法。充分利用辖区5个大型户外LED电子屏不定期滚动播放法治宣传视频,努力扩大法治文化的影响力。在清浦街道网站推出普法专栏,开通“互联网+”普法通道,及时发布普法动态、法治新闻、工作指导、法治成果展示等内容,传播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搭建司法行政机关与百姓之间的“连心桥”。利用集会、夏日纳凉等机会,深入居民广场等人口密集地段播放露天法治宣传微视频、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既普及了法律知识,又丰富了群众生活。利用政务短信群发平台,以街道机关全体工作人员、村居两委班子成员为主要对象,每周定期发送最新的法治教育短信,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理念。据不完全统计,“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微博、短信、网站等平台共计发布普法宣信息12200余条。

二是拓展“实效化”普法阵地。先后建成富春花园法治文化广场、蔬菜村法治文化长廊、新新家园居民法治广场等一批便捷民众、功能多样、特色鲜明的法治文化阵地,辖区15个村居均有法治宣传栏、法律图书角、村(居)民法治学校,实现了基层法治宣传阵地的全覆盖,为群众日常学习法律知识提供了方便。“七五”普法以来,在巩固法治学校、“法律广场”、法律图书角等传统宣传教育阵地基础上,清浦司法所积极完善普法阵地建设,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在街道辖区主要道路两侧设置法治宣传公益广告牌。在富春花园法治文化广场、南港小游园、蔬菜村民广场、东风花园社区广场等群众集聚区域,利用回廊、石凳、花坛、宣传栏等设施,通过增设法治宣传图牌、标语等设施,宣传婚姻家庭、劳动就业、交通、安全生产、人民调解、社会保障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居民在休闲娱乐之余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将法治理念传播给受众群体,进而提升群众的法律素养。“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共计在各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开展普法宣传活动98场次,受教育人数达8000人次,累计发放各类法律法规宣传材料28000余份。

三是开辟“零距离”法宣阵地。

在街道14个500户以上居民小区的调解委员会,将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建设部《业主大会指导规则》、《物权法》和《淮安市物业管理实施细则》等与业主相关的法律法规向业主广泛宣传。借助各村、社区居民学校、道德讲堂等教育阵地,对辖区居民进行健康知识、社区矫正、消防安全、平安创建等知识培训。依托街道和各村、社区共16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打造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各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中向双方当事人宣传《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权法》《继承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法办事。

三、突出重点、精准聚焦,注重创新促实效

一是开展“精聚焦”普法活动,提高普法的针对性。结合实际,针对不同的对象,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普法宣传,变以往“广撒网”为“精聚焦”,提升了普法效率。对领导干部重点加强法律素养和法治思维养成,街道三套班子成员均开通了无纸化学法用法平台学习帐号,研究制定党委中心组学法计划,推动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有序、有效开展,切实提高了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的能力。通过举办新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专题讲座,强调辖区工业企业主体责任,增强其法治意识。文明城市,普法先行,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等中心工作,大力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为淮安市“两城”同创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春节前夕,在火车站设立法律咨询流动点,帮助返乡农民工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维权意识,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在“三·八”妇女节前夕,开展了“反家暴促和谐”为主题的反对家庭暴力普法宣传活动,受到妇女群众一致好评。邀请江苏银行进社区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提高老年朋友的防范意识,遏制和减少了电信诈骗犯罪的发生。联合清江浦区检察院共同开展以“法治护成长共筑蓝天梦”为主题的系列讲座,通过讲解“校园暴力”的反面案例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以法治教育守护青少年成长。针对辖区贫困户群体,在开展帮扶的同时加强赡养纠纷、财产纠纷等法规的宣传。以人为本,将法治宣传教育自始至终贯穿于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管理、谈话汇报等工作中,引导他们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用法止纷争,使他们能够做到学法守法用法,更好地融入社会。大力宣传城乡规划法、土地法、房地产管理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积极为快速路先导段、天津路西侧AB地块棚户区改造等中心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提供精准务实的专项法律服务,助力房屋征收依法有序开展。紧紧围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涉法涉诉、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党委政府关心、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努力使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从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二是注重“特色化”亮点打造,提高普法的创新性。“七五”普法以来,清浦司法所主动思考,巧做结合,积极打造“特色化”普法宣传亮点,让宣传形式“生动鲜活”、宣传内容“入耳入脑”,收到显著实效。把印制带有司法所地址、联系电话的“法律服务连心卡”并向辖区居民发放,变“群众找我办事”为“我帮群众解难”,居民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通过连心卡上的联系方式第一时间和司法所取得联系,实现了司法为民服务零距离。在南港社区“服务百姓快捷通”APP中植入普法模块,实现普法工作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新突破,为“指尖族”、“低头族”免费学法、用法提供了更加方便、专业的新选择。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在《淮三风采》社区报中开辟普法专栏,就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物业管理、安全知识等最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普法宣传。在港口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设置普法书架,上架120余册法律书籍,实现法律图书社会化与法律服务便捷化。联系淮阴工学院情近未来志愿者服务队,在辖区各社区开展青少年普法系列讲座,用法治理念缤纷青少年成长历程。在延安路小学开展“娃娃学法”法治漫画创作大赛活动,实现以优秀作品展览进一步带动法治宣传教育。

三是锻造“专业化”普法队伍。按照“单位推荐、自愿报名”的原则不断壮大普法志愿者队伍,经过筛选,选定一批具备法律专业背景或从事法律工作、热心法治宣传的人员担任普法志愿者。目前,清浦司法所共有普法志愿者166名,主要由村居热心普法事业的工作人员、活跃在基层的法治文艺工作者和淮阴工学院法律专业的大学生组成。形成了针对中老年朋友普及法律知识,奏响社会主弦律的“夕阳红普法宣传文艺队”、面向辖区青少年学生开展法治讲座的“金松普法志愿队”,以诗书画艺术弘扬法治精神,助推法治清浦建设的“清浦普法诗社”等特色普法队伍,为普法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队伍保障。“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共组织普法志愿者培训4次,培训志愿者398人次,进一步提升了普法志愿者队伍综合素质。组织普法志愿者采用法治讲座、解答法律咨询、发放法律宣传资料,编绘展出法治图板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讲座42次,参与法律七进活动56场次。

“七五”普法工作启动以来,虽然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各村、社区的普法工作督察指导不够到位;二是普法工作发展不平衡,工作开展的声势和力度有待加强;三是普法工作创新力度还不够,打造的创新亮点还不多。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篇7:XX司法所工作汇报

XX司法所在司法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和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全力打造社会和谐稳定这一主线,“狠抓落实,夯实基础,提升素质,全面规范”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好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和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平安社会”、“文明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司法所基本情况

司法所区域地势平坦,人口密集,商业兴旺,市场活跃,交通便利。

我司法所办公设施齐全均已达到规范要求,装备有电脑、传真机、打印机数码相机、复印机,档案柜、电话以及办公桌椅等,开通了互联网和司法专网。

二、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作用,有效的化解和预防了大量的民间矛盾纠纷。严格按照《人民调解法》有关要求,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例会制,纠纷分析会、纠纷登记、回访、“半月报”、“零报制”以及矛盾纠纷排查 1

调处目标责任制等工作制度,同时还建立了十户信息员防线、调解小组防线、居委会调解委员会防线、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防线和协调中心防线等“五道防线”,使矛盾纠纷化解及时,处置得当,调处有力,确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调处在萌芽状态。

二是充分发挥司法所和各级组织作用,有效控制了社

区矫正与安置帮教两类高压人员的重新犯罪现象,为构建“平安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化解矛盾,是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主要职能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利益格局不断调整,人民内部矛盾逐步突显。今年,上级又把化解矛盾纠纷列为政府工作的“三项重点”之一,这充分说明了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从源头上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我们充分发挥了司法所、调解中心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主力军作用,调处了大批各类矛盾纠纷,为我街道大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发挥作用,是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根本

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好坏,取决于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发挥的如何。我们在抓好司法所建设基础性工作的同时,还注重挖掘司法行政资源,千方百计的调动司法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作用。特别是在普法依法治理、特殊人群的管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

实效。

篇8:司法所工作汇报

司法工作室是司法行政向基层发展延伸的重要载体, 在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14年初部署该项工作以来, 南开区司法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大力推行基层司法行政法律服务, 通过建立社区司法工作室, 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全力搭建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平台, 构建覆盖全区的司法行政服务网络, 直接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社区司法工作室设有人民调解庭、司法工作办公室。工作内容包括:调处各类矛盾纠纷、社区矫正人员监管、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法律宣传等。同时将全社区划分为着干网格, 实行网格化管理, 每个网格都确定信息员、调解员、法制宣传员、社区律师, 实现了司法行政工作在社区的延伸。通过将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社会稳控等工作职能延伸到基层, 形成零距离司法为民服务体系, 为社区群众及时解决各种实际困难。

篇9:积极加强司法宣传工作

关键词:司法;宣传

高基庙司法所是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了解关注司法工作的“窗口”,是社会主义法制宣传阵地的前沿。积极适应新形势发展,回应社会关切,传播司法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全面及时、准确客观地向社会传递人民司法公正司法、为民司法的工作举措和工作成果,充分发挥司法宣传工作鼓舞士气、激励斗志、凝聚力量的作用,全面提升司法公信,维护司法权威,树立良好形象,对于促进辖区平安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结合本县司法实践,笔者认为,切实抓好基层司法宣传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司法所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去年12月,建起了镇区中心街道司法行政文化一条街,总长度两公里,在77根电线杆上挂起了154块宣传牌,内容涵盖了司法行政的四大职能。通过各种途径的法律宣传,切实提高了基层广大干部及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为法治社会的有效建立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发挥司法所贴近基层,服务便捷的优势,为广大基层组织和弱势人群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帮助。今年上半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件,涉案金额达117.8万元,切实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做到了制度化、经常化,近几年来无一例重新犯罪。特别是人民调解工作成绩斐然。在抓人民调解工作时,狠抓人民调解队伍的培训。做到了网络全覆盖,镇、村、组、户均建有调解组织和信息员,每月全镇组织一次矛盾纠纷排查、一次调解主任例会已形成惯例。发现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做到了“小纠纷不出组,大纠纷不出村,疑难复杂纠纷不出镇”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大调解”工作机制。近三年来,我镇无一例未调结的纠纷。在“人民调解文化社区行”工作中,通过各种途径广泛进行宣传。通过宣传栏、漫画、人民调解文化一条街等形式,宣传人民调解文化的氛围。每年并印制人民调解文化纸巾两万份,分发到全镇各中小酒店、宾馆及各种娱乐休闲场所,让过往的消费人群体会到人民調解文化的氛围。今年,我所已办理人民调解案件12件,并建有纸质卷和电子卷各一份。下面将重点介绍二方面司法宣传工作的经验。

一、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积极发挥司法所工作效能

高基庙司法所在石首市司法局党组及高基庙镇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努力实现党委、政府满意,人民群众信任为已任的工作目标。该所认真贯彻石首市司法局党组提出的“以数字司法为总览,以打造三大工程为主线,以构建五大平台为载体”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认真做好“四篇借势文章”。在普法依法治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中,制定了具体工作目标,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改进工作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创建平安石首、法治石首,服务人民群众、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认真总结,深入分析,正确把握司法行政宣传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近年来,高基庙市司法行政系统各级党委和宣传部门全面、准确、及时地向社会宣传高基庙司法行政工作自身改革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的情况,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等方面采取的重要举措和取得的突出成效,增进了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对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作用的理解和认同。在人民调解工作中,以大调解中心为载体,狠抓组织网络及队伍建设。全镇共建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27个,村民调解小组201个,聘请调解信息员932人,做到了人民调解网络遍布城乡。近两年来司法所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7件,调解成功率100%。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疑难重大纠纷23件,赔偿标的达351.3万元。实现了小纠纷不出组、大纠纷不出村、疑难复杂纠纷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处理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3至5月间,高基庙镇某企业连续发生3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高基庙司法所闻讯后,主动请战,积极组织调解,将3起可能引起群众性事件的纠纷得以圆满化解。其中有一件受损方当事人系湖南省华容县人,最终领到7.2万元赔偿金时,感慨万分,对司法所工作人员说:“外乡人的权利同样可以受到法律保护啊!”近年来,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高速公路建设、铁路建设、公路扩建、招商引资项目等迅猛发展,征地拆迁无疑增多,由此带来的矛盾纠纷日趋增加。在司法所人员本身不多的情况下,只得不分白天黑夜,无法定的双休节假日,每天穿梭于田间地头、村组农户进行走访调查,摸排矛盾纠纷隐患,及时调处化解。在调解过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一桩桩难事得以化解,让一对对紧皱的眉头漏出了笑脸。

参考文献:

[1]包美霞.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对策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5,(3):81-85.

上一篇:厨房原料加工阶段管理下一篇:于高三历史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