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区司法局青山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汇报

2024-04-13

石鼓区司法局青山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汇报(精选12篇)

篇1:石鼓区司法局青山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汇报

石鼓区司法局青山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汇报

社区矫正工作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从去年七月份开始就在我所范围内进行了摸排,九月份开展了与公安部门的交接,共接收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矫正对象7人,截止目前,其中到期解矫转入安置帮教的共2人,目前在册矫正人员还有5人,没有一名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的,在家庭中、社会上表现良好,受到其家属和社区居民的认可和好评。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现有矫正对象5人,我们对矫正对象从接收、管理、教育、公益劳动到扶贫帮困等五个环节的工作都在按规定落实,有条不紊,规范有序的开展。

一是接收环节。对接收的矫正对象及时办理登记手续,填写社区矫正对象登记表和社区矫正对象移交接收花名册等表格。给矫正对象下发《社区矫正告知书》,让其签订《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进行教育谈话,使其了解社区矫正工作的性质和内容,明确矫正对象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其服从监督管理;与具有监护能力的矫正对象直系亲属或单位、社区居委会鉴定监护协议书,明确司法所和监护人的责任。

二是管理环节。对每名矫正对象实行一人一档,详细记载了矫正方案、志愿者协议书、监护人协议书、公益劳动记录、每月小结、谈话记录、电话汇报等方面的资料,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基础性台帐。坚持依法、规范、科学、文明管理,实行人性化管理和严格的制度管理相结合。一方面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要求服刑人员每月书面汇报一次,电话报告每周一次,随时掌握服役人员的行为动态;另一方面宽严相济,充分调动社区服刑人员改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社区矫正工作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在日常监管工作中,注重对矫正对象的走访,每月至少到每个矫正对象家中走访一次;特别注重运用朋友式的个别谈心,提倡见面谈、经常谈,了解现实思想、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社区服刑人员不脱管、不失控,并重点预防其重新犯罪。

三是教育环节。我们认真了解分析矫正对象的不同犯罪类型、心理特点、年龄特征和生活状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做到一人一案,定期或不定期地把矫正对象请到司法所谈心,并随时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谈心教育有一定的效果。着力实施个性化矫正,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分类施教,因人施教。

我们着力对矫正对象加强教育矫正,提高矫正对象的自新意识。在矫正过程中,通过集中教育、个别教育、专题教育、组织参加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安排法律常识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时政教育及职业技能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悔罪意识、自新意识,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教育过程中注重加强正面教育,使其正面认识社会,迷途知返,有所作为。如集中教育,我们邀请派出所警官给矫正对象做了一场道德法律知识讲座,提高了矫正质量和效果。四是公益劳动环节。我们每月组织每个矫正对象完成不少于12小时的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公益劳动,增强他们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回报社会,减轻他们的罪责感。如金山社区矫正对象陈某犯故意伤害罪,通过矫正以后,经常主动地参加公益劳动,擦洗楼梯栏杆,打扫社区卫生,受到居民好评,贴近了与居民的关系。

二、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工作的新举措:

在管理社区矫正人员的工作中,市、区司法局为解决社区矫正基本上依赖人工管理、书面汇报,矫正人员位置信息监管不到位、强制力不够、矫正对象的法律文书普遍缺少、日常管理执行难度大等问题,需要一套可以使社区矫正工作合理化、人性化、智能化、效率化的信息系统,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管理的进步。在2010年11月份,市、区司法局和衡阳市电信局联系制作了一套手机定位监管系统,青山司法所有幸最先试行该系统,在试行该系统中,登陆网页“衡阳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系统”,我们一一了解了该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一是区域监控,实现对矫正对象位置监控。在设定的时间内了解矫正对象是否离开安全活动范围,并提供考核依据能随时随地察看报表可以对矫正对象进行随机查询。

二是信息交互,实现对矫正对象进行及时的信息交流。通过集团网服务,矫正工作者、矫正对象相互间通话免费,双方可有效沟通。可通过手机查询每月的考核情况。通过平台下发教育文件、教育通知、劳动通知、心理咨询等各类信息。三是警示告知,实现矫正对象越界警示及解矫提示。矫正对象超出安全活动范围,平台自动报警,自动备案,自动发送信息通知矫正工作者及矫正对象矫正期满前自动发出警示, 保证准时解矫。

四是档案管理,实现矫正对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立矫正对象个人档案信息库(年龄、住址、矫正内 容、心理类型等基本信息)按分级授权的矫正机构对矫正对象进行分类、分组

五是考核管理,实现矫正考核管理信息化。通过系统对矫正对象集中学习、公益劳动、思想汇报、奖惩登记、请假登记、警示告知等情况进行加分和扣分,系统自动统计累计得分

通过试行衡阳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系统以来,我们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感到工作开展起来非常轻松便捷,主要有:一是随时可以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动向,对矫正对象离开本地自动报警,自动查询;二是在网上试行电子办公,各社区矫正对象一人一档,信息准确,通过上网对矫正人员发送信息等非常方便便捷,还不要钱。(呵呵!)三是对矫正对象的集中学习,攻击劳动等进行电子办公,自动累计得分。

石鼓区司法局青山司法所

2011年4月25日

篇2:石鼓区司法局青山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汇报

社区矫正工作自开展以来,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一直在不断地摸索前行。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管理格式化,教条化趋式,司法所的固定管理模式已在一定程度上被服刑人员所了解,逐渐开始出现“服刑人员今天到司法所参加活动,明天出现重新犯罪”的现象。社区矫正工作需要改变管理模式,创新多元化管理,避免让社区矫正矫正工作流于形式。

20XX年初,XX区XX司法所依据省司法厅开展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巩固年”活动的意见,明确社区矫正安全监督管理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对辖区内21个社区村推行了网格化的社区矫正工作管理方法。所谓网格化管理即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地区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内部的管理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结合的形式。根据雄州的地域特点,司法所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网格管理工作:

司法所根据规范化建设的要求,从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管理,建立有组织的网格化管理阶层出发,通过社区划分网格,完善社区矫正监管的稳定体系。

1、设立社区管理办公室,落实社区矫正管理人员。司法所联合社区民警对街道辖区内21社区的警务接待室内加设一间社区矫正管理办公室,落实了基层的办公地点。各个社区的一把手书记是本社区内社区矫正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具体从事综治工作的分管负责人和村官作为社区矫正网

格片区管理人,与社区民警和社区志愿者共同开展对网格内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社区矫正方面的管理工作。

2、基层联合办公,定期开展检查。对于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重点人员与重大问题,司法所联合社区网格管理责任人、社区民警共同开展工作,作好对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社区网格管理责任人、网格管理员每月对社区矫正监管安全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自查自改,及时发现和督改管理隐患。街道司法所定期组织人员对网格片区的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监管安全检查。对于社区服刑人员多的、重点人员多的社区加强检查力度,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认真记录,及时开会研究处理。

对社区的网格管理制定相关的制度,要求网格管理责任人严格遵守并实际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对于在城社区地方大,人员多的现象,各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将网格片区分级划分,一级片区为社区书记总管理,二级片区为综治主任负责,三级

片区详细到各小区的各幢楼,由社区内的社区矫正志愿者负责,以便真正将监管工作开展到实处。

1、落实分级包干责任与工作例会制度。社区责任人、社区综治主任对所属社区矫正安全责任网格片区进行定期监督管理检查。司法所矫正责任人直接负责指导社区矫正监管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与社区民警、社区综治主任、社区志愿者共同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每季度召开社会管理综合治

理工作会议,将社区矫正监管安全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汇总、通报阶段性社区矫正监管工作情况,研究和解决本网格社区矫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对社区矫正监管安全重要活动、重大问题,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

2、实行定期报告与严格考核奖惩制度。各个社区矫正监管网格管理员、社区内部社区矫正责任人必须切实掌握本网格社区矫正监管安全基本情况,定期向街道司法所所长或社区矫正责任人汇报。社区矫正监管安全网格管理员每月配合司法所社区矫正责任人、社区矫正专职社工对社区内所有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走访、谈话,了解相关工作、生活情况,掌握服刑人员的心理状况,并汇报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对于发现的重大监管安全问题,需及时向司法所汇报并落实整改。将社区矫正监管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街道、社区村综治工作考核范畴,做到同部署、同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于社区矫正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成效显著的社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造成重新犯罪等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取消综治考核评先评优资格的奖惩措施。

3、落实管理人员组织社区服务。社区网格片区根据每名社区服刑人员的具体情况落实网格管理责任人,成立由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矫正管理责任人、社区民警、社区志愿者、家属在内的“五帮一”社区服刑人员帮教小组,对社区

服刑人员开展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网格管理社区每月组织本单位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内的社区活动中心开展有益的社区服务,如在各社区“18广场”等大型广场活动中担任志愿者为民众服务,进入各个小区为小区居民除小广告等公益活动;对于在城社区的服刑人员,由三级网格管理员安排“户对户,点对点”的社区服务形式,即一个服刑人员定点对一户困难家庭定期进行上门帮助。这种方式让很多服刑人员觉得很有意义,他们在服刑期满后也能主动对定点的家庭继续帮助,这些多样化的社区服刑,让他们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并从服务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提高矫正管理的实效性。

4、联合司法所进入家庭走访谈话。司法所联合社区网格管理员每月对本社区内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走访、谈话,进入社区服刑人员的家庭,对其本人、家属或邻居了解在服刑期间的生活情况,排除不安定因素。为个别心理存在问题的服刑人员进行单独谈话,了解存在问题的原因与困难,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对一些生活困难的社区服刑人员,司法所主动联系社区为他们介绍工作、落实低保,保证他们在社区服刑期间生活有着落。瓜埠红光社区服刑人员孙某因病无法工作,了解情况后,司法所与社区网格责任人一同上门走访,并送上了慰问金,孙某非常感动,表示一定服从管理,病好后努力工作,不给国家和组织添麻烦。

1、建设教育设施,组织志愿宣传。网格片在对社区服

刑人员的日常管理中加入法律法规教育学习,确保学习教育形式多样。利用社区法制宣传栏、法制学校宣传法律教育内容。依托各社区的法制学校、社区服务中心建没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等群众性组织的作用,开展经常性法制宣传活动并配发标识、旗帜等,增强法制宣传效果。

2、针对重点人员,强化多样帮教。对于重点管理的社区服刑人员针对他们实际情况,专门制订相关帮教措施,要求他们每月两次书面活动情况汇报,每周两次口头汇报,并对他们进行24小时手机定位监控。每个重点管理人员都进行“五帮一”重点帮教。三级网格管理人员利用社区便利条件时时关注相关情况,司法所每月走访他们的家属、村居、民警等至少两次以上,了解在服刑期间的生活工作情况,保证他们认罪服法,积极生活,不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除此之外,对重点人员单独开展专项法制学习并定期进行考试,让他们能够将社区矫正管理规定铭记于心,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网格化的管理模式是配合司法所日常的社区矫正来开展的,它为固定的管理模式起辅助管理作用。只有通过多元化管理,结合司法所与基层的力量才能将社区矫正工作真正做细,做实。网格化管理作为新的管理办法刚刚进入使用阶段,雄州的网格管理工作也刚刚开了个头,希望能在实际的

篇3:石鼓区司法局青山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汇报

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实施意见》。新区司法局起草的《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办法》已走在全市前列, 要尽快以区委、区政府名义下发, 把市委、市政府要求尽快落地, 并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落实到位。

二是要高起点起步、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推进滨海新区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新区司法局要以走在全国前列为目标, 在机构设置、体制机制、经费保障、队建制建设等方面创新引领、大胆尝试。

篇4:石鼓区司法局青山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汇报

刑罚的适用和执行从出现发展至今已经有很多年了,从最早期的死刑和肉刑,到监禁邢的盛行,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非监禁刑,被称为社区矫正。社区矫正的概念最早在1954年诞生于美国,如今美国的刑罚适用已经从监禁刑过渡到了以非监禁刑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将司法社会化引入到社区矫正中后,能够进一步完善司法执法制度。目前,我国刑罚适用还是以监禁刑为主,从21世纪初上海进行了社区矫正的实验,并在近十年内不断推广发展。

一、社区矫正和司法社会化概述

社区矫正的概念。社区矫正,community corrections,指的是针对监禁刑罚的缺点,帮助犯罪人员更加顺利的回归社会,将条件相符的犯罪人员放在社区中执行刑罚的刑罚制度,具体的方法包括:缓刑、假释、中途之家、工作释放、监外执行等等。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

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我国的专家学者将其定义为将一些不适合进行监禁的犯罪人员放置在社区中,由政府机构下属的相关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志愿者提供帮助,在法定的时间内矫正犯罪心理和行为,促使犯罪人员回归社会的活动。此外,还包括社区执法、矫正活动、收容教养制度、劳动教养。

司法社会化的概念。司法社会化指的是犯罪人在调解人的引导下充分领会自己的错误行对被害人和社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自己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最后帮助犯罪人员重新回到社区中。社会化的司法更关注的是弥补错误,愈合犯罪人和被害人的所处社区。

司法社会化的意义。采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罪犯的改造教育,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改变以往的沟通态度和看待犯罪人员的心理,有效引导罪犯接受更好地改造。采用社区矫正方式能够有效带动整个社区,共同参与到改造罪犯这项积极的活动中来,一改以往的唯警化意识。令社会更好地接受犯罪人员重归社会,承担起改造矫正罪犯的一部分责任,主动提供帮助。

二、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现状及现存问题

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现状。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就是指将社区矫正这一刑罚应用到社会福利中执行开展,社会工作者们充分调动起个人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帮助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这是一项助人的职业。

目前我国还没有大规模推广这种刑罚方式,只是在某些地区进行了试点试验。例如:广州北部城市的花都区南部,有一个华新街,区政府部门就设置在这里。2009年,由省委省政府领导,在该地区建立起了了总面积为2300m?的综合服务中心,并在同年投入使用,总服务人口达到了十万人,共有十二大项的服务,配备了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社区矫正服务隶属司法服务中的一个子项,主要是为服刑人员提供一系列的社会服务,帮助他们融入新生活。

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现存问题。我国正处于社区矫正试点阶段,社会工作还不够专业化,没有充分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效用,主要问题如下:

专业方法应用不熟练。社会工作过程多采用个案和小组的专业性工作方式,由于缺乏相关性经验,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难免会出现不太熟练的问题,例如:面谈时交流内容流于表面,对矫正对象的实际需求无法真正了解等等。

专业社会工作者和从前的矫正人员无法协调工作。通常来说,从事过一段时间的矫正工作人员都会掌握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其专业水平往往比较低,而刚参加工作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们虽然专业素质很高,但是工作经验不够充足。二者之间很容易发生冲突,进而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效率也无法提升。这也是社会工作者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组织安排的限制。试点地区的社区矫正工作通常都是直属接到司法部门管理,但是司法部门往往兼管了很多工作,再添加一项工作后,司法部门的工作量明显上升,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资金,但是司法部门的工作者们很难再挤出时间来关注社区矫正了。

三、在司法社会化的条件下完善社区矫正制度

想要解决上述问题,最根本的解决策略就是建立起完善的社区矫正制度,规定出社会工作者们的上岗条件和工作职责。建立起的社区矫正机构要具备能够独立行使权力的功能,具备完整意义上的矫正权力。当前的社区矫正工作由于没有具体明确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没有行使其职责的权利,从而,具体的工作也就没有严密的制度约束。根据实际情况将现有机构作出科学合理的调整,同时制定出专门用于社区矫正方面,并具有实际意义的法律法规,社区矫正就可以依法行使应有的权力。

考虑到社区矫正工作的专业性、政策性、法律性都很强,应该安排接受过专业的培训的社会工作者,并通过考核以后,才能正式上岗。聘用社会工作者要根据规定的程序合理配置工作岗位。社会工作者并不是一定要求法律专业毕业,只要是经过专业培训的高素质人才都可以正常参加工作。具体的培训内容要综合考虑工作内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主要是对犯罪分子进行改造教育,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后能够正常生活,不再重复犯罪。所以,培训内容涉及到多种学科:犯罪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等,社会工作者们经过这些学科的培训后便能承担起这项工作了。

采用社区矫正制度代替监禁刑罚是社会管理的一项进步,罪犯在社会环境中接受改造教育,在日后将会更好地适应社会,避免再次犯罪。社区矫正制度经过完善以后,适合在我国更多的地区推广应用,社会工作者们要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更好地帮助罪犯回归社会。

篇5:城关司法所社区矫正执法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在此我代表全所干警,对各位领导光临城关司法所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欢迎各位领导对基层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感谢各位领导对基层司法所的关心和鼓励。

近年来,城关司法所在县司法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规范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从接收、管理、教育、考核、奖罚、解矫六个环节严格规范执法,对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帮助、教育,确保了刑罚的顺利执行。截止目前,累计共接收矫正人员52人,解矫28人,现有24人在矫;其中未成年人4人;缓刑23人,假释1人。现将矫正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一是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担任,成员由司法所、派出所、民政办、社保所、综治办、共青团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司法所,主任由司法所长担任。二是制定了城关镇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意义、内容、制度和要求。三是组建由社区矫正工作者和社区矫正志愿者组成的社区矫正工作小组,从矫正人员的日常监督管理、档案记载和法制教育,到联络掌握其实时动态、制裁违法行为,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将矫正工作落到实处。社区矫正工作者主要由司法所、派出所和各村(居)委会工作人员组成,目前有61人。社区矫正志愿者由来自社会各界的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奉

献意识的人员组成,目前有78人。四是强化物质保障。我们腾出一间办公室专门作为社区矫正办公室,并将社区矫正各项制度及矫正工作流程图全部上墙,为社区矫正工作正规化管理打下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保证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

二、严格程序,规范运行矫正工作

首先严格档案管理。为确保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进行,我们规范了社区矫正人员接收、管理、请销假、考核、解矫等一系列的工作流程。为了便于管理,印制了规范的法律文书,每个社区矫正人员一人一档,详细记载矫正人员基本信息、矫正方案、志愿者协议书、监督协议书、公益劳动记录、每月思想汇报等资料,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基础性台帐,从而明确了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应遵守的规定和内容,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和责任,保证了矫正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严格加强教育管理。要求矫正人员坚持学习法律知识,每周以电话形式向司法所报到汇报思想状况,每月进行书面思想汇报。司法所每月对其进行走访,实施动态管理,与其沟通谈心,了解其思想行为动态,确保了矫正人员不脱管、不失控。每月组织集体学习法制知识,提高其悔罪意识、自新意识,促使他们成为一个能够被社会所接纳、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在管理机制上,充分发挥镇、村两级管理网络的作用,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制定和建立了司法所、镇村干部、公安干警“四帮一”的帮教制度,充分利用各方面工作优势,灵活机动地开展帮教活动。严格请、准、销假制度,按照制度办事,坚决杜绝不假而走、脱管漏管。

第三定期组织社区服务。为引导矫正人员正视自己过去的

错误,我们每月组织矫正人员集体公益劳动,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目前已确定了县烈士陵园、城关镇三角池敬老院两个公益劳动基地,社区服务主要是扫墓、帮助敬老院打扫卫生、种菜等,具体安排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矫正人员通过公益劳动洗涤心灵,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体会自己的社会价值,为早日融入社会奠定心理基础。

三、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矫正和帮扶解困工作

在矫正工作中,我们根据各矫正人员不同犯罪原因、性格类型、家庭情况、就业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努力探索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的教育管理和行为引导。通过对矫正人员的走访、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及思想表现,引导他们自觉履行义务,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和生活中的困难,提高其积极性,做到“思想教育从严,生活关心到位”。

例如,2012年年底,城关司法所接收了一名新的矫正人员刘某,其1995年因杀害丈夫入狱,留下了两个十岁左右的男孩。经过积极改造其争取到了减刑、假释的机会,但出狱后面临着沉重的现实压力:家中房屋因建设北环大道而拆迁,现全家在外租房居住;长子一家三口挤住在一间十余平米的出租屋内;次子十余年来对其拒不相认,冷若冰霜;她本人身体多病,生活无着。我们了解情况后,特事特办,积极争取从各方面对其救助,以慰藉其绝望的心灵。首先与其耐心交流,对其进行开导;然后进行家访,劝导其两个儿子对其给予关心、照顾,唤醒他们对母亲的亲情,以亲情融化刘某心头的坚冰;与其亲属见面谈心,与他们沟通共同促进刘某母子改善关系;同时,通

过居委会为其争取解决低保,通过村委会给其两个儿子划分了宅基地,补发了刘某的过度安置房租费;最后,向镇党委、政府争取通过民政渠道进行救助。12月17日,刘某家属到城关镇民政办领取了1000元现金、100斤面粉、两床棉被及棉衣。刘某家属深受感动,刘某的心态也逐渐安定。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12月18日,司法所倡导矫正人员为意外受伤致残的矫正人员周某进行了募捐,共得捐款1140元,大家用暖暖真情关爱他人,也提高了自身的思想境界,事半功倍地取得了矫正效果。

四、狠抓矫正工作者业务素质教育

为有效开展矫正工作,使矫正工作取得失效,我们大力加强对矫正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先后两次组织全所工作人员和各村矫正工作者进行集中培训,有针对性地学习社区矫正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文件,进一步增强他们对矫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熟悉工作程序,了解矫正政策。同时,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对矫正志愿者进行教育培训,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对矫正对象进行教育和监督。

五、创新的思路和存在的问题

工作中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目前的公益劳动仅局限于扫墓等活动,略显单调、单一,我们对矫正工作中的公益劳动产生如下设想,借鉴国际上的义工制度,与社会各界协调沟通,挖掘社会公益劳动岗位,在最大限度尊重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倡导矫正人员为社会多做贡献。如能与相关单位协调,隐去矫正对象的身份,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组织他们参加创卫、创文、创园劳动活动,动员他们回报社会,取得一举多得的良

好社会效果。这一思路是否可行,有待研究商榷,上级明确后再行付诸实施。

我镇的社区矫正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但与领导的期望和工作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1、人员不足问题。目前司法所人员少工作量大,矫正工作需要经常走访、谈话,宣传社区矫正法律知识,填写大量档案资料,在网络上扫描录入大量资料,上报报表,并且平时要及时掌握矫正人员情况、去向和心理变化,要做的事情很多。要把矫正工作做的更精细、更专业,需要增加矫正专职人员。而司法所平时要解决法律援助、调解纠纷等等方面的大量工作,精力严重不足,这一矛盾亟待解决。

2、经费问题。矫正工作要做的工作非常多,要把每个矫正人员的动态牢牢掌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和思想方面的难题,探索创新更好的工作方法,组织矫正人员开展更多的社会活动,完善奖惩激励机制等,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

3、矫正人员的就业谋生问题。矫正人员的就业、安置、救助、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健全,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协调,以创造适应的环境,解决矫正人员谋生求职问题。

篇6:司法所第一季度社区矫正工作汇报

在社区矫正日常管理中,xx所坚持从严管理,切实发挥社区矫正作用,认真改造社区服刑人员,努力将他们改造成为社会中守法的良好公民。

1.严把社区矫正接收关,做好人和材料两齐全,为接下来的社区矫正打好基础。

2.严格社区矫正日常管理,按照社区矫正相关规定,认真落实社区矫正各项要求。

3.严防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做好每月走访和谈心工作,切实发挥排查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消除矛盾。

4.严密社区矫正组织网络,做好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沟通工作,整合资源,形成齐力,共同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5.严谨社区矫正调研,结合日常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分析解决办法,探索社区矫正管理新方式方法。

6.严守清廉公正本色,对社区服刑人员一视同仁,杜绝在管理过程中拿社区服刑人员东西、和服刑人员吃饭。

篇7:黄牛铺司法所社区矫正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很荣幸今天能够和各位前辈共同探讨交流社区矫正工作!下面,我就黄牛铺镇的社区矫正工作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黄牛铺镇位于凤县北部, 地处秦岭主梁以南、嘉陵江源头地带。地理条件优越,宝成铁路、212省道贯穿全境,境内建有黄牛铺、秦岭2个火车站,镇、村道路建设完善,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378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总人口7993人,其中农业人口6600人。2011年实现当地生产总值(GDP)4.297亿元。

黄牛铺司法所位于镇政府大院外侧,在县司法局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落实了司法所办公室用地,现有4间办公室,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在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上统一了标志牌和标识、印章,建立完善了20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司法所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业务能力建设,所务管理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了司法所工作整体水平。黄牛铺司法所现有工作人员3名,专职2人,政府临时分配1人,担负着全镇8个行政村、42个村民小组、9个驻镇企事业单位的司法行政工作。

二、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成员单位分工负责密切协作 自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黄牛铺司法所在县司法局的坚强领导下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定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通过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逐一排查摸底,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从而实现规范化管理。县局和黄牛铺镇党委、政府一直把社区矫正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严格按照“积极稳妥、依法规范、协调配合、质量为本”的工作原则,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规范工作程序,推进社区矫正各项工作,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为全县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根据有关文件精神,镇上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主管领导为副组长,司法所长、派出所长、综治、信访、宣传干事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同时各村(社区)也相应成立了矫正小组,切实保障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且黄牛铺镇社区矫正工作小组成员由司法所人员、公安派出所管辖民警、村委会工作人员和工作志愿者组成。在交接工作第一天就成立了社区矫正志愿者协会,并与5名志愿者签定了《社区矫正志愿者协议书》,从而为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和水平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为切实抓好社区矫正工作,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义务,在全镇8个行政村,明确了8名分管领导和8名工作人员为社区矫正联络员,负责协同处理涉及本村、本单位的社区矫正相关事宜。各成员单位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密切配合,相互协作,积极发挥职能优势,有效促进了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发挥职能,严格管理,确保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 我镇共有社区矫正对象5名,其中被判处缓刑的社区矫正对象5名,年龄阶层分为:20—40岁的3人,40—60岁的1人,60岁以上的1人。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年龄差别大;二是地域分布广;三是文化水平差异大;四是就业岗位

不同;五是对社区矫正认识态度不同;六是家庭生活状况差别明显。他们中有的是文盲,有的是小学或初中毕业;有的相对有一些固定收入,有的则没有;有的能积极配合社区矫正,参加各项政治学习和公益劳动,也有少部分人思想不够稳定,认识模糊,认为社区矫正管理比“派出所管得还要严”、司法所经常叫其汇报让他“丢了脸”、“经常参加矫正例会耽误打工挣钱”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我所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用温情和亲情来进行教育和感化。尽管矫正对象有这样那样的想法,给我们工作也带来了许多难度,但我们始终本着他们是罪犯,同时也是一名普通公民的原则,不冷待他们、不歧视他们,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采取了各种方法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加强教育管理,时刻让他们对今后生活充满希望,时刻将他们纳入视线管控范围,时刻用温情来感化他们。同时,积极做好其家属的思想工作,用亲情来温暖和感化,让矫正对象感觉到社会和家庭并没有放弃他,让其尽早弃恶从善,回归社会。

二是建章立制,严格管理,树立社区矫正的严肃性。在进一步贯彻和执行社区矫正各项工作制度的同时,我所重点加强了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结合社区矫正工作行为,建立了请示报告制度;二是建立了信息宣传、统计等制度,并定期向县矫正办上报各项信息和数据;三是建立了请销假、谈话制度,对请销假的矫正人员要求到司法所报到、请、销假;四是建立社区矫正分级管理制度,对辖区内社区矫正人员按照矫正期、犯罪类型、平时表现和心理测试进行三级管理。严格执行考核与奖惩制度,对矫正对象接受教育矫正的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考察和评定,同时,为了使社区矫正

工作更加规范,增加严肃性,我所还专门设置了社区矫正宣告室,为矫正对象开展学习、谈心、汇报思想情况等活动提供了固定的场所。

三是坚决做到不漏管、不脱管。在接管之初,我所首先给所有社区矫正对象明确告知了社区矫正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同时,要求矫正对象每周一进行口头或电话汇报、每月1日进行书面汇报,并坚持做到“六个必须”,即矫正工作初期必须与矫正对象见一次面、必须进行一次谈话、必须建立一份档案、重大节假日必须上门走访、矫正对象思想波动时必须过问、矫正对象本人及家庭出现困难时必须在政策范围内帮困解难。尤其是在与矫正对象第一次见面时,当面向其宣读《社区矫正宣告书》,由矫正对象签订《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牢固树立和强化其服刑意识。对于矫正期满的人员,我所在其矫正期满前20日,根据其实际表现,写出书面鉴定材料,报黄牛铺镇社区矫正领导小组,经审议批准后,我所根据解矫制度的规定,在矫正期满当日,以在社区矫正宣告室当场宣告的形式宣布对矫正对象解除矫正。并随即将其纳入安置帮教对象中进行管理。这些工作程序的规范不但强化了矫正对象遵纪守法的意识,也使我镇接管的矫正对象中未出现一例漏管、脱管现象,真正做到矫正对象管得住、管得牢。

四是做到社区矫正程序化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在认真执行《刑法》、《刑事诉讼法》及社区矫正有关规定,依法进行矫正的基础上,我所还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矫正对象进入社区矫正环节后,我们都要进行调查和走访,全面掌握其基本情况,制定《矫正方案》,逐人建立档案;

为每名矫正对象确定1名工作人员和2-3名志愿者组成帮教小组,负责全程监督、教育、管理;同时,建立社区服刑人员信息采集表,并制作成电子版以便于动态管理。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没有执法权。对于拒不接受社区矫正管理的社区矫正对象,司法所没有执法权来进行处罚,对其宣称的“如不服从管理要建议检察机关进行收监”等话语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如果真不服从管理,司法所也是无可奈何。

二是没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和证件。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在走访社区矫正对象时,经常监管对象及其家属对于工作人员的身份和是否对其具有监管权,均持怀疑态度。在社区矫正对象面前工作人员形同一个老百姓,和以前派出所民警着警服进行管理有着天壤之别,甚至有个别社区矫正对象的家属要求工作人员出示证件,可是是司法所居然连个执法证都没有,更不要说在其面前树立威严感和严肃感。

三是缺少经费。根据有关规定要求司法所每月对矫正对象进行谈话和回访,但车辆出行和办公经费成为一个首要问题。虽然司法局每年给黄牛铺司法所下达2万余元的办公经费,但是司法所每年要调解130余件矛盾纠纷,同时还要进行普法宣传、安置帮教和“维稳”工作,在履行好九项职能的同时,要搞好社区矫正工作,这点经费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篇8:石鼓区司法局青山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汇报

自今年2月份以来, 按照《天津市司法局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监管教育安全年活动的通知》的部署要求, 南开区司法局制定了《南开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监管教育安全年活动实施方案》, 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制定了《南开区社区矫正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强化执法队伍建设;二是联合区公、检、法等相关部门, 集中开展惩治社区服刑人员违规违纪行为专项活动;三是制定了《天津市南开区社区服刑人员外出请假办法》, 规范社区服刑人员外出请、销假制度;四是通过手机定位管理、指纹识别系统等手段做到每月一排查, 重大节日必须排查, 重大政治活动期间加密排查, 切实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五是坚持集中、个别教育相结合, 认真落实周汇报、月总结、季评议、年鉴定等制度, 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六是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困难社区服刑人员家庭的帮困扶助工作, 争取家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七是组织司法所干警进行社区矫正突发事件演练, 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八是会同区委政法委、区检察院对辖区司法所进行专项执法检查;九是针对社区服刑人员违规违纪行为, 与区检察院联合开展集中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

日前, 天津市司法局检查组赴南开区司法局进行督导推进, 检查组对南开区司法局“安全年”系列方案、制度、一系列举措及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并建议将成功经验进行固化, 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并争取推广到其他区、县司法局。

篇9:2013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档案

一、执行档案(副本)

二、工作档案

(一)社区服刑人员基本信息表

(二)首次谈话记录

(三)社区服刑人员分级管理测定表

(四)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管理等级测定报告

(五)社区矫正宣告书(宣告掠影)

(六)社区矫正责任书

(七)社区矫正志愿帮教协议

(八)社区矫正监督协议书

(九)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协议书(公益基地)

(十)社区矫正小组名单

(十一)社区服刑人员周汇报记录表

(十二)社区服刑人员思想汇报

(十三)社区服刑人员()月份考察表

(十四)社区服刑人员考核计分表

(十五)矫正方案

(十六)社区服刑人员公益劳动情况登记表(附图片资料)、免除公益劳动审批表,附(残疾证明、医院证明等)。

(十七)社区服刑人员汇报记录表

(十八)社区矫正工作者走访登记表(走访纪实、附图

片资料)

(十九)监督人情况反馈登记表

(二十)社区服刑人员参加集体教育情况登记表(二十一)社区服刑人员扣分情况登记表(二十二)社区服刑人员()年()季度考察表(二十三)社区服刑人员帮困解难登记表(二十四)社区矫正期满鉴定表

三、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队伍建设卷(花名册、图片资料信息、协议书等相关内容)

四、社区服刑人员信息管理卷(社区矫正人员花名册、分级管理汇总说明)

五、台账信息卷(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年示范样本所要求的内容)

六、集体学习教案及考勤表、图片资料

七、社区矫正工作信息

八、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卷(上级来文、本级制度、计划、小结、领导小组等)

九、社区服刑人员帮困解难工作卷

社区服刑人员免除公益劳动审批表

篇10:官寨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积极开展社区矫正人员“走访入户”

活动

织金县官寨司法所陈明

为认真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律法规和有关社区矫正政策精神。2011年12月份以来,官寨司法所积极开展辖区内社区矫正人员“走访入户”活动。

一是摸清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司法所3名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内的9名社区矫正人员家中,了解和掌握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有关单位予以解决。目前,正在协调民政部门为符合条件的社区矫正人员办理最低生活保障金。二是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促其实现就业。在走访入户中,向他们宣传地、县关于做好社区矫正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系列优惠政策,引导他们准确理解精神,依法把握机遇,争取尽快就业。三是加强法纪教育,增强其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走访入户中,要求他们认真汲取教训,痛改前非,树立“危机意识”、“责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争做守法公民。四是排查矛盾纠纷,及时调处化解。深入开展社区服刑人员与邻居、村干部之间的矛盾纠纷排查,遇有矛盾纠纷,及时调处解决,防止矛盾转化升级,为构建和谐村寨奠定了基础。通过走访入户活动,1

摸清了辖区内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生活、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情况,为下一步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教计划和矫正措施提供了依据。

篇11:xx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案例

一、基本情况

张某,男,1982年8月出生,大专文化程度,已婚,妻子姚某,住商丘市xxxxxxx小区,案发前任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商丘分公司理赔中心xxx理赔部负责人。2013年11月19日张某因犯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 5年。

二、背景资料

1.家庭背景:

蔡某和妻子姚某还有女儿一家三口,女儿还在上小学,家庭关系比较融洽。

2.生活经历及主要社会关系:

张某自幼上学,商丘师范毕业后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商丘分公司工作,参加工作后结婚生子,人生轨迹比较平稳。案发时任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商丘分公司理赔中心夏邑县理赔分部负责人,张彦民身为理赔负责人,具体负责理赔案件的材料整理、审查工作,其为了完成公司的投保任务,伙同他人,在农业险投保工作中,弄虚作假,搞虚假投保、垫付保费,不认真审查理赔资料、查验理赔现场,反而参与制作虚假理赔材料,进行虚假理赔,致使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其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三、存在问题

1、社会适应情况

张某的性格内向,老实本分不善言辞,容易被人利用。因此,张某案发时人们感到很突然。

2、思想观念问题

由于受到了法律制裁,经历了这些后使张某越发趋于沉闷,思想负担过重。纳入社区矫正后,自认低人一等的张某所想所思羞于向亲朋好友交流。自卑感与日俱增,心态已不正常。

四、风险评估

张某的犯罪性质,应属法律意识淡薄犯罪行为。现能够被判缓刑,说明张某的悔罪态度较好,现已不至于危害社会,只要我们以平等的观念对待张某,接纳他,尊重他的性格,以个别化,人性化的观念对其开展矫正工作。相信经过一定时间,花上一定的功夫,齐抓共管,张某是能够矫正好的。

五、矫正介入与方案

1、介入理念

张某犯罪属职务犯罪,且文化水平较高,性格内向,案发前做为单位部门主管,案发后无业在家,这个地位差距张某短时间难以适应,我们要有针对的对张某进行个别化,人性化,社会化的服务,做到因人施教。

蔡某固执,内向的性格,决定他不善与人交谈,交往,也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简单的说教,对他来说,只能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但这种人自尊心很强,往往人敬他一尺,他敬人一丈,因此,从信任他,接纳他,尊重他的价值和尊严,运用探索,描述,宣泄的方法,让他主动对我们敞开心扉,一泻无余,以便我们对症下药。

2、矫正思路与方案

①建立档案与签订合同,实施目标管理。②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借助社会力量。

③对蔡某进行行之有效的日常管理,有的放矢。

④亲情感化,攻心为上。我们组成了有其妻子在内的矫正小组,动员其亲属给他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鼓励,使其刻骨铭心,感激涕零。通过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亲情感化,定能收到成效。

六、矫正措施与分析

1、制定全年的集中教育学习计划,进行目标控制。

2、每月对张某等矫正对象进行集中教育学习,以学习法律为主要内容。每次授课后组织对象们进行讨论,双方互动,当日消化。

3、每月组织张某到街道进行公益劳动旨在培养和确立其为社会服务,为他人服务的观念。公益劳动的监督员,对张某的劳动表现评价很高,张某对我们说:“通过无偿的公益劳动,多少能回报一点社会,我人感觉充实了,轻松了。”

4、要求张某每月按时交一份思想汇报,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重点是反映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家庭等方面的情况。

5、每月至少和张某谈话1次,谈话前事先构思好谈话的目的,内容,方式,并提前两三天通知张某,用和风细雨般的语言来打动他、触动他。并有目的地让张某表达情绪,进行宣泄,在思想和情绪的交流中,使张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七、效果评价

通过一段时间的社区矫正工作,矫正收到的效果比较明显,张某能够自愿接受社区矫正,自觉遵守矫正中的规章制度,主动服从日常行为的管理,具体表现在:

1.张某的精神已振作起来,自卑的心理已基本消除,心态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张某在矫正小组的帮助下找了份办公室文员工作,找到一个能发挥特长的平台,逐步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其现在能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握住自己的感情,稳的住自己的心态,大有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的意味。

3.自觉参加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活动积极性较高,表现在集中学习时认真听讲,互动中联系思想实际及时消化,按时交自己的思想汇报,积极参加公益劳动,表现出在劳动中积极主动。初步确立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思想。

八、进一步跟进与反思:

虽然对张某的矫正工作有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有一些方面需要继续探讨,需要跟进。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执法工作,依法矫正正是我们对矫正对象进行日常行为管理的基本准则,研究、把握和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矫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社区矫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1.进一步融合社会资源,充分运用社会的一切资源,形成社区与职能部门共同作用的矫正体系,共同构筑一个资源网络。增强矫正对象取得资源和运用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发挥社区矫正志愿者帮教所用。

篇12:石鼓区司法局青山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汇报

一、解析社区矫正

2003年起始, 司法部预设了全面范畴的社区矫正, 拟定多个试点。社区矫正被涵盖在刑罚之内。它面对的对象, 是刑满释放的、带有违法倾向这类的青少年。妥善予以安置, 选取帮教手段, 并整合着多样对策。相比于调节、其他范畴的社区工作, 社区矫正侧重拟定的五类罪犯:判处管制的、宣告缓刑的、判处假释的、剥夺政治权利、暂时予以监外执行这一类的。在这之中, 罪犯拥有着较为轻微的主体恶性, 或者是未成年、女性以及初犯、老年犯罪主体、过失犯罪主体。

非监禁情形下, 社区矫正注重预设某一时段的改造, 侧重教育性能。在社区协同之下, 纠正了惯常的恶习, 纠正偏差心态。强化服务帮助, 督促罪犯最短时段内回归社区, 回归整个社会。与此同时, 还要辅助他们, 尽早寻找出最为适宜的平日工作, 供应最低保障。妥善处理平日内的生活关系, 例如家庭关系、邻里间的关系。重树生活信心, 正确认知自我, 处理各类矛盾[2]。

从司法视角看, 社区矫正设定出来的本源目的并非单纯予以惩罚。它并不很严厉, 针对轻微罪犯, 注重纠正及帮扶。这类温和刑罚有时成效优良;但有些情形下, 受到多样约束, 它却没能显出期待中的矫正实效。有些罪犯自带的恶性还是偏大的, 若缺失了管控, 很易倾向犯罪, 带来多样的不安定。这就决定着:社区矫正有着偏复杂的特性, 它是很艰巨的。

、选取调研实例

某城区范畴的司法所拟定了这一工作, 逐渐完善体系。社区矫正中, 王某被设定为干事。2010年初, 王某来到这一区段的司法所, 作为矫正人员。他接管的首位矫正对象为张某。

王某回忆:张某年过半百, 只有小学文化, 当地都称他老滑头。自从得知此人, 直至获取联系, 花费超出了半年这样的漫长时段。张某没出去工作, 也没有成家。张某犯了盗窃, 被判处了缓刑。顾及到张某身体状态并不优良、年龄又偏大了, 就让他接纳了社区矫正。然而, 自从回归社区, 张某天天很少归家, 都在外面闲散。如果打过电话, 他一直都不接;即便偶尔接听, 也是对付了事, 从来都不报到。过了半年以后, 王某经由打探才获知:张某闲散在外, 每晚10点才会归家。面对社区矫正, 他也并不配合[3]。

那年冬天内, 王某每到下班就守在张某自家门口, 等待张某归来, 希求能与其谈话。有些情形下, 张某在远处瞧见了王某, 就会远远躲开, 没能表露一丁点希求见面的意思。直至半月以后, 两人勉强见面。张某告诉王某:他不再想接纳这样的矫正, 想要回到监狱, 因为监狱至少供应了他的伙食。多次交谈之后, 张某才被说服, 愿意留在社区。张某被说服后, 小区增设了社区矫正必备的新系统。王某感慨:若能早安设这类体系, 早日寻到张某, 他就会早早来认错了。

矫正系统搭配着新颖的定位途径。只要输入电话, 即可辨识精准的方位, 便利查找人员。此外, 社区矫正这类的工作者常常反映:最为重要的事, 就是顺畅沟通。类似于张某, 偏多矫正对象都没能接纳现有的自身, 很反感被矫正。若单纯被监管, 他们很难接受。作为工作人员, 常会顾此失彼, 疏漏某些对象, 直至逃脱法网。像王某这样的, 依靠挨户查找、依靠“捕捉”类的面谈, 很难吻合现今态势下的人员流动情形[4]。信息化状态下, 亟待予以改进。

二、偏旧流程弊病

最近几年, 社区矫正渐渐接纳了信息化。然而, 从某些试点看, 仍凸显了偏旧流程的多样弊病。某些日常疑难, 仍亟待被化解。完善社区矫正, 要接纳大数据这一形态之下的新颖手段。考量矫正实践, 政法部门应能协同配合, 借助网络融汇, 随时获取信息。详细而言, 社区矫正依循的偏旧步骤含有如下的弊病:

(一) 缺失全面信息

有些基层职员没能明晰社区矫正选出来的一切对象信息。构建个体档案, 缺失完备信息。录入信息没能完整, 遗漏必填项目。这样一来, 档案归结的信息就很难折射出全面态势下的监管信息, 缺失了精准性。针对基层单位, 接纳矫正对象应能依循自带的信息审慎予以创设档案。手动录入时, 明晰各类项目, 侧重填写得出最为完备的个体信息。在手动填写时, 不可规避疏漏[5]。

服刑人员理应接纳监管, 借助社区管控, 应能协助他们尽早来改造。日常监管流程, 不应伤害到他们本源的某些权益。不要觉得服刑就应被剥夺固有的一切权利。但目前矫正中, 常常没能凸显更高水准的维权, 泄露对象信息。泄露个体信息, 侵害到了根本的人格, 没能维护权益。

(二) 网络衔接不佳

社区矫正日常获取的信息、政法部门布设的专用网络, 二者彼此脱节, 没能紧密衔接。很长时段以来, 政法部门平日内的信息互通都不十分顺畅。社区矫正应被看成总体范畴的必要业务, 网络应当对接。针对各类职能, 还没能创设分享信息依托的优良系统。很难增添合力, 很难规避人机分离这一潜在形态。从很大程度上, 它带来了管控之中的偏多漏洞。

(三) 虚设整体价值

社区矫正配有的信息化体系, 若缺失了搭配着的大数据, 就很难凸显更适宜的整体特性, 没能发挥性能。有些司法局、地方的司法所, 它们配有的信息体系只被单纯看成管控及跟踪必备的, 忽视其他性能。基层架构内的司法所并没能录入筛选出来的完备信息, 划归整体监管。

此外, 信息体系没能设定明晰的导向, 缺失结合方式。现有社区矫正, 仍旧侧重跟踪, 缺失更高层级的指引特性。应当注重的是:社区矫正被安设于社区范畴, 应当协同社区, 共同予以矫正[6]。例如:创设开发平台, 增添教育依托的视频模块, 添加模块服务。借助矫正时机, 创设更为顺畅的民警网络, 强化彼此互通。整合矫正治理, 优势互通互补。教育及平日之内的管控应被整合在一起, 注重常规矫正。

三、大数据架构下的平台设计

(一) 平台的总构架

针对现有疑难, 在调研的根基上, 矫正人员归结得出了政务依循的详尽流程。针对矫正时段内的真实难题, 构建移动体系, 拟定数字化特有的化解途径。社区矫正特有的侧重点, 在于明晰管控对象日常情形下的行为轨迹、获取有效信息。在这类信息内, 含有日常出行、罪犯饮食起居、其他日常行为。LBS特有的新颖定位被融汇于MAS之内。这样一来, 就创设了更为完备的、有着规范特性的综合管控方式。创设了智慧司法云, 构建移动体系。把偏旧路径下的静态管控变更为新颖的动态管控, 提升监管水准。

(二) 新颖平台特性

基于新颖系统, 针对筛选出来的矫正对象, 可增添固有的定位精度、定位密度更高。预设某一时段的空间限制, 每间隔一小时, 就查验得出明晰的定位轨迹。这就添加了无形限制, 协同矫正机构予以随时辨识对象的范畴, 掌控日常活动。对于平台界面, 整合了公益劳动、日常情况汇报、设定集中教育、考核记录分值、日常谈话走访、审批及辨识风险。依托矫正平台, 网上办公路径增设了审批、查验电子档案、解析智能数据、手机协同的管控定位。

除此以外, 对于划定出来的某一区段, 还增设了告警, 随时互通信息, 创设电子档案。经由全面考量, 获取了矫正流程之内的多样信息, 活化这一流程。整合专业数据及日常基础信息。依托记载系统, 可灵活予以录入多样的信息。社区矫正依凭的信息都被归整为完备的记事薄, 便利随时分享。社区矫正选出来的负责主体都觉得:原先平日工作依靠笔头、自行车。这种传统步骤, 虽归结得出了珍贵的初始材料, 但它们仍偏单一, 记录得来的信息还是偏少的, 覆盖范畴偏窄。矫正越是深入, 后续查验遇有的疑难就越多。安设平台之后, 社区矫正表征出来的信息程度、规范程度更高, 实现跨越转变[7]。

(三) 新颖平台价值

新颖流程填补了偏旧途径之下的人手不足, 修补模式漏洞。它提升了社区范畴的技术水准, 布设了全天的、远程态势下的全方位查验。真正管控到位, 变更了人工情形下的勤务方式。针对动态调控, 是有序的提升。

例如:依托综合平台, 王某经由查验界面即可辨别特有的矫正对象。对方打开电话, 就会很快找到:他位于区段内的办公楼。观察几分钟后, 对方没动地方。于是王某得知:他应该在工作。因此, 他现有的平日状态还是较为优良的。每天的上下午, 王某都会查验这一对象, 查看新近变化。一旦识别他移动出预设的区段, 例如移出城区, 平台就会报警。在这时, 王某呼叫矫正对象, 询问外出事由;若是违反规程, 要求即刻返回。

四、矫正中的平台运用

(一) 司法运用成效

智慧司法云协助之下的综合平台, 有序助推了长时段的矫正进展。市司法局之内的职员觉得:现有社区矫正, 拟定出来的量化目标更易予以落实, 考量更为便捷。依托成熟条件, 预设了年度时段内的综合考量。深入日常矫正, 构建动态特性的、双月时段的日常考核。营造优良氛围, 助推更为深化的矫正进步。考核办法被拟定出来以后, 社区矫正添加了新颖的远程考核, 杜绝迎来送往[8]。借助移动管理, 信息系统延展至区县, 增添双月份特有的评价。考核得出结果, 在最短时段内可被通报。考核被设定成无纸化, 增添了真实性, 缩减考核成本。创设出来的新颖氛围:争先做好矫正, 赶超优秀职员。

常态架构下的矫正考核契合了动态监管依循的本质, 吻合矫正的内涵。它依循以人为本, 变更了偏旧的单一考核流程, 打破认知的障碍。各个时段之内, 都要查验表现出来的真正业绩。构建良性互动, 平日矫正及预设的考核显出了双重的进展走向。从考核结果看:双月考核之中, 基层单位拟定了明晰的排名。这就锻炼了基层范畴内的职员, 考察矫正水准。针对全市工作, 也增添了固有的竞争实力。

(二) 无纸办公成效

无纸办公规避了日常范畴内的冗余流程, 解脱繁琐步骤。它规避了偏低端的手动流程, 矫正人员可聚集于预设的核心事务。从整体视角看, 它增添总体成效, 信息可被调控。缩减了消耗掉的矫正资金, 督促后续执行。依托这种步骤, 矫正管控更倾向于完备[9]。智慧司法云依托了物联网, 有着移动特性。借助综合监管, 缩减了日常耗费掉的司法成本。罪犯被改造后, 重新犯罪这一概率也被缩减, 降低了家庭范畴的负面干扰。

(三) 优良矫正结果

矫正结果表示:数据平台助推了日常矫正, 助推工作进展。安设系统以前, 每名选出来的工作者接纳最多12人, 平均管控10人。每月监管中, 消耗金额常会超出两千元, 含有通信金额、日常办公耗费、交通中的耗费。累计得来的总金额, 常超出三千元。但增设平台后, 每人耗费掉的金额被缩减成每月五百元;最多矫正人数也增添至20。综合管控耗费被缩减成了每月230元, 均衡耗费金额300元, 节省下来每月为200元[10]。

截至去年年底, 市司法局借助增设的这一矫正平台, 创设三级联网。公检法经由这一平台, 无缝对接数据。网络范畴管控超出了4600人, 留存了等同数值的档案, 属于电子档案。被矫正的对象没有一人脱管, 都遵守了规程, 没有重新犯罪。

五、未来探析重点

首先, 要侧重辨别出矫正对象潜藏着的危险性, 审慎评估危险。量化评定要素涵盖着认罪情形、日常矫正行为、自身背景经历、主体人格特性。参照量化结果, 估测得出未来时段内的重犯可能, 识别强弱趋势。针对每一对象, 都应给定如上的评价。经由评价识别, 积极供应正面范畴的干预及指引。在最大限度内, 预防并着力去规避潜在的这一罪行。增添主体理性, 帮助回归社会, 恢复人际关系。依托管理平台, 可以辨别多层的这一危险倾向, 识别对象分布。登陆这一系统, 掌握详细情形。

其次, 应当归结报表。大数据框架内的矫正系统, 含有细分出来的子系统, 包含给定报表。依照统一流程, 拟定精准的表格形式, 逐层予以上报。给定报表细分成不同时段, 归结这一区段的案件状态, 统计案件类别、被矫正的人员。这样一来, 即可全面辨别出区域以内的动态矫正现状[11]。

再次, 随时提醒报警。报警针对着的情形可分成:对象移出区域、对象人机分离、非常态的关机。识别如上情形, 平台发出报警。拟定自动短信, 在辨别异常时把它发给这一矫正对象, 随时进行提醒。若超出了三次, 就要启动预案, 最短时段内处置这一非常态情形。

结束语

社区矫正依循的偏旧模式内, 管理人员偏少, 平日工作繁琐, 查验手段也凸显了落后的弊病。针对矫正对象, 很难拟定量化的查验指标, 缺失有序管控。大数据态势下的新颖模式密切衔接着综合平台, 显出管理优势。依托信息平台, 随时查验留存下来的电子档案、设定定位监管;便利日常考核, 精准识别了隐患。解析各类数值, 平台增设了提早预警这一性能。智慧司法云特有的新颖平台, 创设了全面架构内的细致监管[12]。对接政法网络, 添加了细分出来的调研模块, 强化网络互通。

参考文献

[1]刘立霞, 单福荣.社区矫正协同检察监督研究[J].法学杂志, 2014 (02) :120-125.

[2]程代娣, 郑林.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模式新探[J].宿州学院学报, 2014 (04) :23-26.

[3]沈飞.协同视角下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11) :124-126.

[4]刘用全, 谢平海.社区矫正的制度困境及解决路径探析——以福州市为考察视角[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4 (04) :31-39.

[5]吴善积.广州市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J].中国司法, 2015 (02) :63-67.

[6]梁文彩.甘肃省社区矫正工作调查研究[J].西部法学评论, 2015 (02) :105-111.

[7]李素琴, 谭恩惠.美国社区矫正制度对我国的借鉴[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5) :149-156.

[8]张霞.韩国社会服务令对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启示[J].政法论丛, 2012 (06) :70-77.

[9]陈和华.论我国社区矫正的制度建设[J].犯罪研究, 2010 (01) :39-47.

上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的实施方案下一篇:浑沌凿窍的原文和翻译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