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银行财务会计内控工作的意义

2024-05-01

加强银行财务会计内控工作的意义(共8篇)

篇1:加强银行财务会计内控工作的意义

加强银行财务会计内控工作的意义

摘 要:21世纪初,随着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迅猛增长,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日益增大,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的爆发使各国银行监管机构意识到,银行依赖政府监管部门的保护和约束获得生存的权利和竞争地位的时代已经过去,改善和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成为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的银行由于过分倚重监管部门的保护和约束,对内部控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粗放经营,导致经营效益滑坡,不良资产大量增加,大案要案不断发生。因此,如何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是银行业面临的一个既紧迫又现实的课题。

关键词:银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会计信息;

一、加强银行内部会计控制的意义

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完善银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完善银行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保证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银行的生存与发展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其主要作用:一是有助于管理层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二是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三是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创新内部会计控制对于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在于有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以及使企业降低成本,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无论通过什么途径降低成本,最关键的是要加强成本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这些正是银行内部会计控制的范畴。

(二)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可以保证银行资产运营的安全

实施内部会计控制为货币资金运转提供安全保证,对货币资金的事先控制可以避免公款私存、公款炒股、挪用公款等现象的发生,避免国家资产遭受损失;可以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存货的流动性较大,品种多,参与生产经营的环节多,为保证存货的安全有效地参与生产经营,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已成为必然。同时,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可以加强的建立和实施已成为必然。同时,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可以加强企业对投资的管理,针对投资目的的立项、评估、决策、实施、投资处置等环节立的会计控制,有利于加强对外投资的管理,降低投资风险;也可以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有效地控制在建工程成本的盲目扩大。

(三)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在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加大。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也将面临众多国外银行的激烈竞争和有利挑战;跨国银行在海外也遇到与国内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风险。因此,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如何以一种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到世界竞争的潮流中去,将是我国银行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和难题。这一经济现实迫切要求银行尽快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以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可以强化风险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每一个银行企业都面临着成功的挑战和失败的风险,风险影响着每个银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金融管理当局必须密切注意银行企业可能遭到的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我国银行企业的风险意识总的来说比较低,投资者风险意识普遍淡薄。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强银行企业的风险意识,银行及上级管理部门应对广大外部投资者和银行员工进行知识培训,强调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形成一种人人参与控制的良好人文环境。

二、当前银行财务会计内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观念落后

我国银行大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内部控制,有的企业甚至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对内部会计控制能合理保证银行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作用还保留态度,更为严重的还存在有章不循、执法不严的现象。部分管理

层漠视规章制度,即部分银行高级管理层没有在内部控制活动中发挥应有的带头和表率作用,常常把自身的行为置于控制之外,道德风险相当高。存在形式主义,有的银行为了应付外部检查而笼统地制定几项制度,表面上看起来很完善,实际根本不按照制度做或不严格落实执行,也不审查控制制度是否真正有效。风险管理还相当落后,目前大多数银行只对单项信贷风险比较重视,但信贷风险的管理还相当落后,对经营中面临的包括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策略风险、声誉风险等在内的各类风险根本没有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没有对各类风险设定限额,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限度内。风险管理还没有成为内部控制活动的核心内容,银行只能被动应付各种风险。

(二)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银行内控制度的中心是财务会计控制,承担内控职责的主要是会计人员。因此,财务会计人员要真正能担当内部控制的重任,更新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就显得刻不容缓。科学的内控制度,是对银行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的制度,它大大突破了财务会计的工作范畴,大大超过了财务会计的知识领域,是投资、金融、市场、营销、法律、材料、信息、机械、生产等多方面知识的融合。没有相应的知识支持,内部控制不可能完全到位。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会计人员素质低下,精通业务、懂会计电算化知识的人才匮乏,不能适应业务发展和会计管理的需要。另外一些会计人员职责不分,缺乏有效监督,他们无视财经纪律,帐外设帐,弄虚作假,篡改账目,编造虚假会计报告,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致使目前银行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不够理想。

(三)内部审计监督有限

一些银行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还相当有限,甚至成为一种摆设。突出表现在内部审计没有独立性和权威性,审计面没有覆盖所有业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改进建议得不到执行,审计力量不足等等。由于内部审计的作用没有发挥,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和缺陷就得不到及时反馈和纠正,甚至出现失控的局面。银行应根据管理的特点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本身是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方式。内部审计机构应接受银行最高管理层的领导,保持较好的相对独立性。通过内部审计制度,保证银行经营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评价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评价各级管理人员的业绩,挖掘企业发展的潜力。

(四)信息系统失真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并杜绝了业务流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银行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对原始数据收集、整理、审核等项工作,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会计人员只需做些辅助性操作。而许多银行不适应这种新环境的变化,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岗位分工、系统操作、会计档案管理和数据保密等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安全制度和措施,这为犯罪分子盗窃经济情报,通过修改程序,篡改、破坏磁盘数据而使会计数据失实,从而达到侵吞大笔钱财的目的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创新银行财务会计内控工作的途径选择

(一)更新观念,健全法规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外部治理机制。主要是发展公司控制权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市场。目前,我国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职业经理人市场也很落后。公司控制权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市场主要是通过市场对公司董事长及董事会成员、行长(总经理)及高级管理人员进行选拔和淘汰。如果公司经营状况得不到改善,或者是更换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或者就有可能发生局外人通过收购该公司的股票继而达到兼并公司的目的,这样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就会失去其对公司的控制权。其次,要营造良好的公司内部治理文化。一要树立“股份公司最高权力机关是股东大会,核心机构是董事会”的理念,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由董事会选举产生董事长和选拔任命行长(总经理);二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三要树立“内部控制主要是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责任,但银行中的每一位员工都应共同承担这一责任”的理念;四要树立“内部控制不是内控制度的简单组合,而是业务经营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的理念。再次,设置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为原则,合并缩小非业务性机构,大力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内部审计、信息管理等部门,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

(二)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1.强化预算控制。预算控制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方法,也是保证内部会计控制支持质量的监督手段。各银行必须加强预算控制各环节的管理,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全面、有效地进行预算控制。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制,限额以上的资金实行集体审批制,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

2.强化授权批准控制。各银行应明确规定涉及会计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银行内部的各级管理者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3.实施职责分离管理。职责分离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的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以提高企业工作效率,使内部会计控制得到实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4.岗位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是银行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按照岗位明确责任、考核责任的一种行为准则。岗位责任制度的建立可使单位内部包括领导在内的所有员工均有明确而具体的职权范围工作和责任。银行依据岗位责任制度政绩、定奖赏,从而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三)加强银行内部审计

银行内部控制是一个涉及到银行运行过程方方面面的体系,内部控制的执行与否、执行效果如何,能否适应新情况、需要做哪些改进等,都需要进行跟踪,而这种跟踪是不能仅仅通过规范制度要求的定期的信息披露来完成的,而是需要银行自身来不断加强监督。首先,应当有专门的机构专司风险管理职能,定期评估全行的各类风险和总体风险水平,提出风险管理建议;其次,把有效控制风险放在首位,每一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业务运营都要以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有效控制风险为主线,建立和完善资产分类制度、审慎的会计制度、损失准备金制度、互相监督牵制制度等风险制度;第三,要借鉴国际上通行的风险分类方法,把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作恰当分类,比如划分为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定期对各类风险的水平和发展方向进行全面评

估,并检讨各项控制措施是否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和明确应采取的补救措施;第四,按照巴塞尔委员会《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借鉴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创建适合于本行的风险管理模型,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风险管理。

(四)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普遍应用,管理部门对计算机产生的种种数据、报表等会计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大。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成为银行管理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子系统,是组织处理会计业务并为银行提供会计信息、决策信息和辅助银行管理控制的有机整体。当银行在系统开发和应用时,应更加强调经济业务发生时,在有关数据进入数据库之前,检查这些数据的精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必须加强对计算机的管理。首先,应严格划分使用权限,明确使用者、管理者、维护者三者的权利与责任,严禁越级和交叉操作。其次,应建立规范的计算机使用登记制度。对特殊用户和一般用户实行各自独立的密码控制,严肃使用纪律,并在以后的会计检查中,把计算机的使用情况列为检查中的重要一项。再次,对银行计算机系统实施有效的内在控制,如对输入数据要检查其精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

(五)加强内部控制的宣传教育

内部控制成败如何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而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又是关键。从理论上讲,内部控制本身也有局限性,其中主要是单位负责人控制。因此加强对单位负责人的内部控制宣传、提高他们自觉执行内部控制的意识,显得格外重要。我国一些银行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往往是单位负责人带头不执行、破坏既定的内部控制程序,对此《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负有执行《会计法》的法律责任。今后在制定控制有关规定时同样要明确单位负责人应负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由上而下共同执行内部控制要求、从而推动我国银行内部控制健康发展。

(六)发挥金融监管的推动作用

首先,金融监管当局要把银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内容。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监管当局仍将是构建有效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最主要推动力量。第一,要进一

步完善监管法规体系,并使监管活动严格地建立在法规基础之上;第二,要特别重视对银行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管;第三,要树立“监管就是服务”的监管理念,避免为“监管而监管”。其次,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强化对银行的外部监管,并以此促进银行的内部控制建设。第一,要培育或选择一批客观诚信、公正履行职责的社会中介机构,这是确保社会中介机构履行职责的首要条件;第二,督促银行全面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参与监管,允许社会中介机构参与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全面了解和掌握银行的经营活动;第三,强化金融监管当局与社会中介机构的信息沟通,促使社会中介机构全面真实反映银行的经营管理状况,共同维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再次,要加强信息披露,及时向存款人和社会公众及时准确披露有关信息,维护存款人的知情权,通过社会公众的监管来推动银行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建设。

参考文献:

[1]王铃。关于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6,(8)。

[2]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5,(2)。

[3]朱文元。完善财务内控制度的必要性及措施[J].四川会计,2005,〔7〕。

[4]刘明辉,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6,〔4〕。

[5]李连华。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J].会计研究,2005,(2)。

[6]戴彦。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6,(1)。

[7]刘静,李竹梅。内部控制环境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5,(2)。

篇2:加强银行财务会计内控工作的意义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信用社(银行)(包括农村合作银行,下同)内控制度建设,强 化防范风险的责任意识,根据全省信用社(银行)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对加强信用社(银行)内控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信用社(银行)内控制度建设是保障资金安全、实现稳健经营的基础和关键。我省信用社(银行)由于多种原因,内控建设基础薄弱,内部组织结构不健全,内控制 度执行乏力,联社职能部门责任不清,违章处罚和制裁措施不力,部分机构内部管 理混乱,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的现象比较普遍,经济案件时有发生。为此,在深化 信用社(银行)改革过程中,各级信用社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内部控制是信用社(银行)加强 内部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实现稳健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把加 强内控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把工作重点放在健全和完善内 控制度、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切实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上,形成部门内部自我约束、部门之间相互制约,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有效控制的机制,保证国家的各项金融方 针政策、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提高风险防范控制能力和综合盈利能力。

二、信用社(银行)内部控制目标和基本原则(一)内部控制目标:进一步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使每一个部门和岗位、每一项工作 和程序、每一个业务环节和步骤都有章可循,真正树立起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 的“三铁”信誉,将各种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确保金融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全 面实现自身业务发展规划和经营目标。(二)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信用社(银行)要建立适应“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 展、自担风险”要求的内控制度,重点把握好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建立内控制度必须覆盖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 的部门和岗位。

2.安全性原则。建立内控制度要以防范金融风险、安全经营为出发点。

3.及时性原则。新设立的网点或开办新的业务种类,必须先建章立制,采取有 效的控制措施。

4.有效性原则。建立内控制度必须符合国家和监管部门的要求,必须真正落到 实处,成为所有员工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

三、信用社(银行)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机构控制。要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对信用社(银行)依法进行管理和业务

指导,组织开展业务经营活动,为基层信用社(银行)提供指导、协调和服务,使联社各 职能部门分工明确、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二)加强岗位控制。要建立岗位控制制度,使每一个员工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对业 务岗位建立系统的操作规程,明确违规违章处罚标准;对管理岗位建立相互制约的 岗位责任制,加强权利制衡。要针对不同岗位特点,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加强对 要害部门、特别是要害岗位及人员的控制,明确岗位职责,防范案件发生。

(三)加强授权控制。加强对基层信用社(银行)的授权控制,主要对贷款授权授信、费用开支等业务经营权进行控制,重点要控制基层信用社(银行)单笔单户贷款最高限 额、贷款投向等。重要事项都要授权,授权应有记录备案。

(四)加强程序控制。各联社要建立健全财会、信贷、科技、安全保卫、人事教 育、纪检监察、审计稽核、档案管理等管理程序。通过加强内部程序控制,实现事 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

(五)加强目标控制。各县级联社要根据《信用社(银行)等级社管理办法》,制定3年发展规划,通过实施目标控制,对经营指标的执行情况以及组织管理活动 中的每一环节都要进行监督、控制,不定期进行检查,与计划目标进行比较,分析 差异及产生的原因,及时调整、修改计划,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六)加强行为控制。要认真组织宣传和学习教育,让每个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规范自身的行为,确保内控制度的落实。

(七)加强稽核控制。严格实行审计稽核管理,落实稽核工作问责制,强化稽核防 线,将稽核监督与各项业务的内部控制、业务状况、风险状况、经营成果等联系起来 一并进行稽核评价,增强内部控制能力。

四、明确加强信用社(银行)内部控制的管理责任

明确内控制度建设的责任。各联社理事长对辖内信用社(银行)内控制度建设和 执行负有领导责任,必须要下大力气抓好内控制度建设。联社班子成员在分管的部 门内控制度建设上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必须督促分管部门建立健全和落实内部管理 的各项规章制度。联社各部门和各信用社负有加强对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的培训、辅 导、检查和管理责任,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行、违章必纠、违章必处,敢抓 敢管。县级联社和信用社监事长要承担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风险防范的监督职责,审计稽核部门要承担辖内组织实施内部控制体系工作职责,督促各部门和辖内各单 位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内部控制工作的考核和违规处罚办法,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在 基层得到有效执行。

信用社(银行)主任对本单位各项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和贯彻落实负有领导责任,分 管主任(内勤主任)、主办会计负有管理职责。各信用社要明确柜面人员和事后监 督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责任,加强柜面事后监督工作,要经常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

题要迅速严肃处理,切实改变执纪不严、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状况,杜绝酿成重

大问题发生。

加强内控管理和落实内控制度关键在人。各地要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制度 观念,每月要安排一定的业务和制度学习时间,不断提高员工的政策、法律、规章 制度和岗位职责及具体业务操作要领的责任意识,达到在工作中严格按制度办事,在业务过程中严格按操作规程办理,确保信用社(银行)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得到严格执 行。

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工作

各县级联社和信用社(银行)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工作,县级联社要按照风险控制 和法人治理结构要求,认真履行决策、经营和监督职责。要按业务发展需要和岗位 职责要求,督促联社各部门制定完善各项业务规章制度和业务工作流程,要按内控 需要和岗位职责要求,督促联社职能部门和信用社(银行)制定完善全体员工工作行为 规范,要做到业务拓展制度办法先行。

各县级联社和信用社(银行)要对信用社(银行)各项内控制度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自 查,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要求,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内控制度,查清存在 问题,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得力措施,尽快完成建立健全各种内部管理的 规章制度,切实把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作为信用社(银行)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大事来抓。每年省联社将组织对全省信用社(银行)内控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的检查。

六、加强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类案件 信用社(银行)要通过向社会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接受社会监督,要通过社 会监督和社员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对每一个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特别是领导干 部,实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各县级联社对内部控制制度要定期进行检查,并随业务 的发展、国家政策的变化和法律的改变,及时对信用社(银行)内控制度进行相应的修 订和完善,使内控制度建设适应信用社(银行)形势发展的需要。稽核部门要担负起辖 内内部控制体系组织、实施监督职责。县级联社要以稽核监督为核心,完善内部监 督机制,充实稽核队伍,调整配备稽核力量,实行稽核员管片责任制,建立和健全 相对独立的稽核部门,形成现场稽核与非现场稽核、全面稽核与专项稽核、内部稽 核与外部稽核相结合的内部控制稽核机制。

篇3:加强企业银行承兑汇票的内控管理

一、 银行承兑汇票的概念和市场应用

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出票, 向开户银行申请并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保证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对出票人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进行承兑是银行基于对出票人资信的认可而给予的信用支持。 银行承兑汇票与商业承兑汇票同为商业汇票, 区别于商业承兑汇票的是,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信用,而商业承兑汇票是商业信用,相比之下,银行承兑汇票具有信用等级高、 流通性强等优势。

银行承兑汇票对买方企业来说,能利用远期付款, 以有限的资金购进更多货物,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营运资金的占用与需求, 同时也降低了资金成本, 相当于获得了承兑期内的免息贷款;对卖方企业来说,对现有或新的客户提供远期付款方式, 可以增加销售额,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获得资金的保障,并能用之贴现、转让,确保生产经营顺畅进行。 由于能同时满足买卖双方的共同需要, 银行承兑汇票在金融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市场规制还不健全等原因, 其也成为不法分子用来骗取巨额财产的工具。 企业应积极提高对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的识别和防御能力。

二、 银行承兑汇票的管理现状和风险

银行承兑汇票被越来越多地使用的同时,也汇集了大量的金融风险,企业由此产生经济损失的案例正在逐年攀升,相关的诉讼也逐年增多。 结合S公司银行承兑汇票流转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票据遗失、毁损及瑕疵风险。S公司收到G公司背书转让的承兑汇票一份,金额100 万元,S公司前手W公司承兑汇票财务印鉴章不清晰,兑付行要求其出具承兑汇票不清晰的说明,而此时W公司已濒临破产,很难找到办理相关业务的人员。 这种情况下,银行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取得该单位的工商吊销证明文件, 二是取得盖章。 但W公司并未办理工商吊销,吊销证明文件无从获取,导致承兑汇票到期不能托收成功。经过对S公司近两年的调研, 发现银行承兑汇票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种票面问题:(1)承兑背书签章不清晰;(2)汇票票面有污渍,票面签章无法清晰辨别, 票面有破损或撕裂;(3)汇票票面字迹不够清楚,或有涂改;(4)汇票票面项目填写不齐全;(5)汇票票面金额大小不一致;(6)承兑期限超过6 个月(非电子银行承兑汇票);(7) 银行承兑汇票交接时发生丢失或邮寄时丢失;(8) 背书不连续,或背书前后不符合逻辑关系。

(二)票据欺诈风险。 S公司收到B公司背书转让的承兑汇票一份,金额20 万元, 后B公司前手C公司谎称该承兑汇票已经遗失, 要求法院做出除权判决, 法院通知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待公示催告期届满后,法院便作出除权判决, 申请人持法院判决向付款行申请付款。 待实际票据权利人S公司在票据到期时向银行请求付款时, 才发现这张承兑汇票已被挂失止付,且票据款项已被提取。法院公示催告往往在地方性报纸上公告, 票据实际持有人未及时掌握公告信息, 也没及时申报权利,导致损失。

(三)收取变造票、 伪造票和克隆票的风险。 很多不法分子往往依托真票进行造假, 克隆汇票以假乱真,在票面真假鉴别能力不高,缺少现金防伪仪器的情况下,仅凭肉眼观察很难鉴定。 其中变造票是通过更改真票的局部信息来达到诈骗目的的票据,防伪功能齐全,欺骗性很大,金融风险也极大。 伪造票是全部进行伪造做成假票据,是凭空捏造出来的票据。 而克隆票是通过克隆真票的票面信息,加以相关的造票技术来制作假票,即克隆票的票面信息是正确的,但这张票据纸张却是假的,由于克隆票的成本比变造票的要低,成功率比伪造票的要高,所以在三种假票据中,此种假票据较多。

(四)相关人员知识匮乏引发管理风险。 笔者对S公司频繁接触承兑汇票业务的10 名购销人员进行了调查和询问,发现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 缺乏对承兑汇票的风险认识。承兑汇票相当于是一种现金等价物,应当按照保管等额现金的方式进行保管,而实际上,员工对承兑汇票的敏感程度远低于对现金的敏感程度, 上述经办承兑汇票业务的10 名员工中,仅有2 名认为承兑汇票的给付最好不采用邮寄的方式,80%的员工认为邮寄承兑汇票不会产生风险, 但如果换成是现金,员工则一致认为不能邮寄。

2. 缺乏对承兑汇票真伪、 瑕疵的鉴别能力。承兑汇票可能会被变造、克隆、 伪造, 也可能会在取得时存有瑕疵,对于真假票,员工不能准确区分。如果不能在收取承兑汇票时及时识别, 取得承兑汇票后, 会引发票据风险,如果持有至到期托收,就完全可能变成公司的一项损失。

3.缺乏对承兑汇票相关知识的学习。 员工普遍不了解承兑汇票的一些规范性限制, 不能准确识别不规范的票据,例如,纸质承兑汇票一般不超过6 个月,背书转让必须连续完整,书写必须规范,印鉴章必须清晰等。

(五)电子银行承兑汇票普及程度较低。 虽然近几年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大力推动下, 电子银行承兑汇票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在防范票据风险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在整个银行承兑汇票中的占比仍然较低, 主要是市场对银行承兑汇票的认可度还不高,根据S公司所在区域的工行统计,客户对电子承兑汇票的使用量只占总使用量的8.6%。 经过对S公司的供应商调查发现,3/4 的供应商尚未开通接收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的网银平台,1/3的供应商持票后会选择在收到票据后贴现换取现金, 他们普遍认为纸质承兑汇票市场认可度更高, 而不愿接受电子银行承兑汇票。S公司1/3 的供应商非本地, 有部分供应商的银行承兑汇票是通过邮寄的方式送达, 存在邮寄风险。 公司财务部在力推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后, 仅有几家开通了电子银行承兑汇票接收平台的供应商表示以后愿意接收电子银行承兑汇票。

三、 如何提高对企业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的管控

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但只要我们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加强银行承兑汇票的管理,就可以预防和减少风险。总结银行承兑汇票日常管理的风险,企业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风险管控:

(一)建立完善的企业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管控制度。 严格规定经办银行承兑汇票的手续和流程, 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 并对相关业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规范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手续, 提高业务人员对银行承兑汇票的识别能力和敏感性, 降低公司因此可能产生的经济风险, 减少票据法律纠纷。

(二)规范票据转让流程。 企业应规范银行承兑汇票操作的各项流程,从收取、背书转让、托收、开具到兑付等都要及时准确地做好电子台账,同时做好票据到期日提醒, 票据在手标志等。 收取票据后应等同于现金进行保管,并实时盘点对账。 在办理收取、背书、质押或贴现等手续时,应复印票据备查。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时,应留有签发记录, 并要求领取人提供收据及相应的身份证明、 领取票据的委托授权书等。

(三)履行票据查询程序。 企业应谨慎对待易发生恶意挂失单位和地区的银行承兑汇票, 关注挂失止付等相关信息, 尽可能降低银行承兑汇票的结算风险。 对于达到一定金额以上的银行承兑汇票, 企业应建立重点关注台账,并按照台账信息,主动到当地银行办理票据查询, 同时定期查询付款地的票据公示公告网信息, 防止所持有的承兑汇票被恶意挂失止付或公示催告, 在经银行查询反馈信息无不良时,方可收取入库。

(四)查看出票人信息, 重视付款人信誉。企业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后,应重点查看出票单位, 以保证出票人有足额偿付能力。 付款人的信誉对于持票人是否能到期托收款项最为关键,如果付款人信誉好,偿付能力强,即使收到的票据存有瑕疵等致使兑付行拒绝兑付, 持票人仍然可以将承兑汇票退还给付款人,要求其直接支付现金。

(五) 推广使用电子银行承兑汇票。 电子银行承兑汇票是纸质银行承兑汇票的继承和发展, 却具有纸质承兑汇票不可比拟的优势, 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安全、高效,全部流转过程通过网银端完成, 降低了票据被克隆、变造、伪造及丢失、损毁等各种风险。 其票据权利义务关系与纸质银行承兑汇票没有区别, 所不同的是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以数据电文形式替代原有的纸质实物票据,以电子章取代实体签章,以网络传输取代人工传递, 实现了票据业务过程的电子化。 电子银行承兑汇票通过采用电子签名和可靠的安全认证机制,能够保证其唯一性、完整性和安全性,降低了票据被克隆、变造、伪造以及丢失、损毁等各种风险,大大提升了票据的流转效率, 降低了人力及财务成本。 电子银行承兑汇票最长票期从6 个月延长至1 年, 最大票额从1 亿元放大至10 亿元, 流动性好、短期融资能力强。 企业推广使用电子银行承兑汇票能降低票据流转过程中各种可能的风险,同时提高流转效率。

篇4:加强银行财务会计内控工作的意义

【关键词】林业管理;会计内控;时代意义

林业会计工作主要是对林业资源的相关信息以及林业管理的诸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汇总,但是由于林业会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加强内控工作的力度。从现如今我国林业资源的管理上来看,做好会计内控工作是保证林业正常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另外,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约束不仅能够提高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对于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一、新时期林业会计工作的新特点

只有了解林业会计工作的特点,才能从根本上做好会计内控工作,进而促进林业的发展和完善。其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分析:

1.林业会计工作的内容有所增加

进入21世纪,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林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进行会计工作的過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生态建设的问题。另外,随着新时期林业性质的变化,其内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等工作成为林业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涉及到的数据资料以及核算方式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会计工作的工作内容有所增加。

2.会计电算化的普遍实行

会计工作实行电算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使得会计职能发生了变化。但是,随着电算化内容的普及,电算化单位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制度,同时要将会计软件进行完善,避免出现反记账的问题。虽然会计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保证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林业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现如今,市场经济的发展占据了主体地位,因此,资金的运行和周转成为企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方面,尤其是财务管理工作。可见,在新时期进行会计工作的内部控制有其必然性。为了完善这项工作,国家的相关部门颁布了一定的法律,强调将电子信息技术运用到其中,同时减少人工操作,主要是为了降低会计工作的失误率。但是,随着会计工作电算化的普及,给相关的会计内部控制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加强制度的控制和管理,改进不符合企业发展的工作内容。

1.确保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及合法性

所谓的原始数据就是会计工作得以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才能促进电算化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这也是进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方面。

2.准确把握授权的度

在进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应的授权来进行,虽然职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授权的恰当性会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的运行情况。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和运用,导致了电算化的功能高度集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肩负了多种任务。如果其职业道德缺失,就会在不同的岗位上谋取私利,增加了会计数据失实的可能性。因此,要经过细致地调查和研究,将授权的范围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

3.避免会计档案无纸化和电脑操作无形化带来的风险

实行电算化会计后,数据的载体不同了,如果缺乏适当的内控措施,未经批准擅自改动数据的可能性就明显增大,特别是反记账功能的使用使数据改动后不留下任何痕迹。同时电磁介质也易受损坏,且有丢失或毁损的危险习所以实施会计电算化后,不仅要保存纸介质会计核算资料,而且要保存、保管好以磁性介质方式存储的各种会计数据和计算机程序,以及系统开发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档和其他会计资料。

三、会计内控工作的主要任务

1.从源头上抓数据控制输入,保证会计资料的合法性、准确性

要使电算化会计输出数据真实可靠,首先必须保证输人的数据真实合法。因此,要加强预算收支和凭证审核制度,明确凭证审核人员、会计负责人直至单位负责人的各自审核权限及其责任,数据须经审核批准后方可输人,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在具体措施上,主要包括:(1)无关人员不能上机操作;(2)各种录入的数据均需经过严格的审批并具有完整、真实的原始凭证;(3)对输人数据有疑问,应及时核对,不能擅自修改;(4)发生输人内容有误的,需按系统提供的功能加以改正,如编制补充登记或负数冲正的凭证加以改正;(5)严格限定反记账功能的使用。

2.从核算上抓人员岗位控制,保证职责分明的责任性

《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要求,强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的控制,严格约束各单位内部涉及会计的所有人员,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机构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真正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林业会计内控工作的特点、进行会计内控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内容和任务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介绍。可见,进行会计内控工作不仅能够促进会计工作的高效运行,同时能够有效地避免会计工作相关数据和信息失实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可以促进我国林业的长足发展。因此,进行会计内控工作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魏静.浅谈林业会计工作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绿色财会,2008(06)

[2]邱美礼.立足改革做好合作组织会计工作[J].农村财务会计,2010(04)

[3]田国双.试论林业会计核算的特点[J].财会月刊,2005(26)

篇5:关于加强银行内控案防的思考

1、持续抓好内控机制建设。一是完善内控管理考核办法,全面修订内控管理十个平台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级人员在内控防案工作中的具体责任和工作内容,抓好内控管理10个平台和推进内控日常化管理;二是制定《网点内控日常管理排名考核办法》,加强网点的检查监督和管理考核,按季进行排名通报,促进网点内控管理水平提高。三是落实内控案防专职领导制,在全行辖所支行聘任了内控监察专员,落实内控案防专职领导,指定下发《丽水分行内控监察专员岗位职责》和《丽水分行内控监察专员履职考核考核实施细则》,规范履职范围,强化履职考核,有效推进营业机构的内控管理和案防工作。

2、认真落实业务高风险点防控治理工作。一是结合我行实际,制定丽水分行业务高风险防控重点,明确将客户信息真实性及资料管理、现金交接业务、参与民间融资中介、高利贷活动作为我行防控重点。二是分解落实,明确责任,将总行、省分行明确的重要风险点和市分行自定的重要风险点防控治理责任分解到各专业部室,将落实情况在季度防案分析会上进行汇报。三是及时进行提示,收集各类外部监管法律、法规和风险提示,各专业部门结合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对风险点和违规操作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提示,全行部共编发60多期各类《业务风险提示》。四是加强检查考核,组织开展重要风险点和业务高风险提示落实情况“回头看”活动,对2011年以来重要风险点和风险警示整改落实情况编制分解落实表,对整改落实情况全面进行检查,确保重要风险点和业务高风险提示学习到位、排查到位、整改到位。

3、切实做好检查监督工作。一是加强业务运营风险的核查工作,调整部室职能,将业务运营风险核查工作从运行管理部移交到内控合规部,落实专人负责,充分利用系统功能,对业务运营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监测,核查准风险事件形成原因,判断风险影响程度,落实整改,定期分析,推动业务操作和管理水平稳步提高。二是根据我行业务发展情况和风险状况,先后开展个人不良贷款专项检查、票据业务贸易真实性及操作合规性专项检查、自助设备运营管理情况专项调查,及时排查分析风险状况,研究制定风险防控措施;依据《高级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先后对11位支行领导进行任期审计,评价审计对象任期内的经营管理情况;组织开展突击检查和内控评价工作,检阅支行内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提升内控管理水平。三是配合银监会、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做好业务的自查自纠工作,对监管部门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认真落实整改,确保合规经营。四是狠抓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和责任处罚工作,先后制定下发《丽水分行操作风险事件评议管理办法》、《丽水分行不良贷款评议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问题整改责任及流程的通知》,落实问题整改,加大责任追究。

篇6:加强银行财务会计内控工作的意义

合规创造价值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科技的进步,银行业务显现多元化的趋势,但近年来银行内部引发了许多案件,原因在于内控措施不完善,内部人员利用内控的漏洞实施了犯罪行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干扰了我国的经济秩序,于是加强银行的内控建设,防范内部人员的职务犯罪,成为了新时期的重要课题。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科技的进步,银行业务日趋现代化、多样化、复杂化,近年来,由银行内部引发的案件屡见不鲜, 从案件的发生过程看,在内控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漏洞。由此,加强银行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又被提到新的高度。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同业竞争,如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内控机制

内部控制要由事后补救转向事前、事中防范转变,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内控机制。一是完善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之更全面系统并具有前瞻性,对内部控制制度要实行动态管理,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业务发展的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使银行的各项业务自始至终处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和控制下。二是完善岗位的设置和业务操作规程的设计,要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制约和控制措施,使每个员工、每项业务的办理都处在内控制度的监督和控制之下,尤其是每项业务都必须经过具有相互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才能办理,防止出现控制真空,产生风险。三是制度建设要跟上业务发展要求,防止出现空档。任何新业务的推出要体现“内控优先”原则。坚持实行制度在先、学习紧随其后、业务最后开办的模式,根据“授权有限、相互牵制”的原则,按照全面、具体、精炼、有针对性、便于操作的要求,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四是建立权利制约机制。要建立上下级和部门之间的授权授信和审批机制,在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别、职责、权限,设立不同的授权、授信和审批权限,相互制约和控制,强化整体控制能力。

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

完善的内控管理监督体系要从强化过程监控,突出内控重点,来切实防范风险。一是完善内控监督检查机制。内控监督机构人员应由熟悉业务、有责任心、作风正派的人员构成。在形式和实质上必须保持独立性和权威性。内控监督机构应对每个岗位、每个部门和各项业务实施全面监督及反馈,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检查覆盖率和检查频率,至少要涵盖主要业务和重要风险点。二是加大对内控管理的检查监督力度。针对各类案件正在朝向发案数量基层多、内外勾结作案多、作案手法方式多等特点,要在持续抓好常规检查的同时,积极开展各项专项检查、突击检查,特别要加大对重点环节、重要事项的监督检查,如授权管理、抹账管理、挂失管理、印押证管理、对账管理、印鉴卡管理、库房管理等主要风险环节。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监控手段。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在银行业务中应用的不断深入,为商业银行进行内部控制提供了新的武器。通过软件开发,将内部控制的一些规定编入程序,由软件

程序进行控制,可以起到人控、物控控不了的作用。如通过充分利用各种监管系统防范风险作用,可加强对交易、账户、资金流向的异常情况联动监测。通过对重要岗位实施电视监控和录像,可提高员工自觉执行制度的意识。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内控文化

当前,由于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少数员工的思想发生了改变,其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产生了错位。银行作为一个高风险行业,更应高度关注此类变化。一是要加强员工的法制教育和警示教育。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在押服刑人员对员工进行现身说法教育,触动职工心灵。二是通过开展谈心及座谈会的活动,对员工实行主人翁教育,促使员工树立合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控执行中变被动执行为主动执行,真正达到强根固本的目的。三是要加强内控执行力建设。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信息传导要畅通,上级行下发的一些制度、办法,要第一时间传达到员工,而且要及时组织培训;另一方面规章制度贯彻落实要到位,不能出现执行层层递减的现象。四是加强重要岗位人员管理。对于重要岗位人员要严格履行排查制,不能为应付检查而走过场、流于形式,对思想、行为、周边环境发生异常的员工要密切予以关注,关键时候可采取一对一的帮助,要尽可能地将错误的思想苗头掐死在萌芽状态,同时,对重要岗位要切实执行岗位轮换制和强制休假制。

四、建立行之有效的内控管理考核激励机制

篇7:加强银行财务会计内控工作的意义

加强内控环境建设,提高内控监督能力,是人民银行县支行(以下简称“县支行”)正确履职的重要保证。县支行内控环境,是领导者对内部控制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政策、程序和行为。它作为一种氛围和条件,决定着风险评估、内控活动、内控信息及沟通、内控监督等其他要素,决定着县支行职能的发挥。

内控环境作为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基石,保证县支行各个管理环节协调配合,为提高履职能力提供保障。县支行优化内控环境能增强员工的内控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加强金融监督管理,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县支行的社会影响力。

一、当前县支行内控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环节问题:认识有待深化,意识有待加强,知识有待提高 一般干部职工认为有了规章制度就有了内控制度,忽视了内控制度作为一种机制,是为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防范业务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对内部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和程序。这些认识上的不到位,限制了县支行内部控制的有效运作。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部分职工不能将内部控制建设作为一种贯穿于决策、执行和监督整个过程中的动态风险控制机制,不能将内控制度作为有效的管理工具使用,自然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其对业务工作应有的促进作用。

(二)基础性工作问题:对制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关注不够,无法识别、评估和分析风险

一是县支行只重视要害部门和岗位内控制度建设,弱化了内控环境的教育培训,员工对内控环境认识偏颇,概念模糊,认知程度不够;二是受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县支行只注重内控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忽视了内控环境这种“软控制”是内部控制的前提和基础,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从而无法识别、评估、分析风险。

(三)内控运行的中间问题:行为不规范,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较差

一是机关作风比较严重,员工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二是主动意识较差,被动服从安排,主动提建议、出主意、想工作的较少;三是工作敷衍应付,环境松散,缺乏严格的行为规范对内部控制加以约束,员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较差;四是工作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习惯用工作经验,甚至相互间的信任代替制度,给风险防范工作留下隐患。

(四)同级监督的问题:责任追究不到位,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未及时整改,对相关责任人起不到惩戒作用。加上对监督人员自身的责任追究乏力,弱化了监督效能。

(五)激励机制的问题:一是县支行激励机制未与内部控制直接挂钩,落实内部控制缺乏主动性;二是由于体制性和机制性的原因,县支行的考核激励机制还不能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如针对不同年龄员工的特殊需求,未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青年员工的潜能未充分激发。

二、加强县支行内控环境建设的建议

(一)加快内控环境的构造

⒈领导干部要在内控环境中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

内控环境的优化,取决于领导班子的内控理念,也取决于执行者的态度和素质。一是县支行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优化内控环境是促进内控建设的有效管理手段,认识到自身承担的责任,自觉维护内部控制的权威性;二是引导督促员工站在全局的高度审视自己的履职行为,增强其参与意识和对组织的归属感;三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的各项要求,全面熟练掌握内控建设内容,切实将内控制度落到实处。

⒉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内控文化建设

深化内控文化建设,营造县支行浓厚的内控氛围。一是逐步提炼符合县支行实际的内控文化理念,向员工传递县支行对其责任感、诚信度、道德观的期望和要求,制定严格、统一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二是通过培训、日常监督和管理等多种方式,督促员工从思想和行动上恪守行为规范,创造温馨和谐的内控文化环境;三是加快显性内控文化向隐性内控文化的转变,引导干部职工秉承央行内控文化理念、核心价值观,强化照章办事意识,真正靠制度防风险、靠制度促规范、靠制度强管理。

⒊抓好学习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整体综合素质

金融服务是县支行工作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服务工作业务岗位多,又是要害岗位,为预防金融犯罪,确保国家资金安全,县支行都制订有严密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要求业务岗位严格执行强制休假制度,人员轮岗,实现相互制约和监督。县支行要采取跟班、跟岗学习等方式,加强传、帮、带,在“两综合、两管理”的实践活动中锻炼提高职工队伍,不断提升整体综合业务素质,确保轮岗、顶岗中的工作不脱节。

(二)建立健全全方位管理模式的内控责任制

县支行要贴近自身工作职责,层层制定内控责任制度。即:明确行长是内控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行领导对分管工作的内控管理负责,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内控制度执行到位负责,业务操作员对本岗位内控制度执行到位负责,部门内控专管员负责对本部门内控运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实行业务操作员每办理一笔业务,做到认真检查录入后,送复核员进行复核,杜绝办理业务“一手清”的违规行为。内控专管员随时监督提醒操作员严格执行制度,事后监督员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并抓好落实。行长、分管行领导、部门负责人分别实行按每半年、按季、按月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以确保减少差错,防止金融案件发生。

(三)完善内控制度,规范内控管理

健全内部制约机制,提高内控制度的适应性。在内控制度建设中,要坚持全面、审慎、有效、及时、独立的原则,不断健全完善内部制约机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使县支行的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切实做到“内控优先、制度先行”。从县支行的实际出发,进一步细化各项内控制度,使各项内控制度的制定,尽量符合县支行的工作实际。对休假、轮岗人员的工作移交,要在内审监督下进行,督促该移交的工作必须全部移交,实现休假、轮岗防风险的目的,真正起到规避风险的最后关口作用。

(四)定期开展风险排查、评估,强化内控风险防控能力,建立分析报告制度

县支行要坚持采取日常、常规、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分析排查各项业务、内部管理活动的风险点,通过梳理各类风险点,在加强同级监督中引入“自我评估”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建立分析报告制度,定期向行领导和职能部门通报风险排查、评估情况和整改要求,进一步加强县支行修订完善内控风险管理措施的自我能力,增强县支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五)强化责任追究及激励机制的执行力

篇8:加强银行财务会计内控工作的意义

第一, 加强合规管理文化在一个以内控优先意识为指导的银行里, 人人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 内控体系严密, 从而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全面发展。风险文化的建立是全员参与的过程, 是所有员工建立共同价值的结果。加强员工合规文化教育, 增强员工合规意识。制度最终靠人来执行, 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为此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员工教育管理, 规范员工行为, 真正从源头上防控风险。

一是切实加强对基层员工的教育管理, 大力培育合规文化。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地域范围广、分支机构多、管理链条长, 很容易导致工作措施贯彻不到位, 信息传递不到底, 一些基层分支机构容易成为管理上的盲区。同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社会环境日益复杂, 各种腐化思想以及购买彩票等投机行为对员工的诱惑力日益增多, 个别员工在金钱、利益的诱惑面前, 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容易发生扭曲, 铤而走险, 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 必须始终把员工的教育管理放在案件防范的重要位置, 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通过切实加强合规教育, 引导员工牢固树立“违规就是风险”、“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 进一步增强全员的合规意识、风险意识和制度观念, 使每一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 增强员工的职业归属感, 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是加强培训, 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业务部门及综合监督部门的自律管理能力。积极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一线员工思想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教育形式要灵活多样、寓教于乐, 以便于更好地提高教育学习效果。要切实加大对干部职工的业务、技术和规章制度的学习培训力度, 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 使每一项制度都能得到较好落实。

三是关心基层员工生活。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 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他们, 提高他们认真履行职责的积极性、主动性, 增强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的职业归属感和使命感。

四是密切关注柜员、客户经理等重点岗位的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动态, 加强风险易发环节的风险控制, 切实防范员工道德风险。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灵活多样的方式, 加强一线人员对新业务、新制度及各项业务流程的学习, 改变业务技能单一、操作不规范的局面。另一方面, 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 用生动鲜活的例子, 教育和引导员工珍惜职业生命,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从而全面提升基层银行业务运行的风险防范能力。

第二,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提高制度执行力和基层控制力。基层营业机构内控是银行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业务经营管理的基础。适时完善, 切实提高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在内控制度建设中, 要坚持全面、审慎、有效、及时、独立的原则, 要依据实际情况, 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约机制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等相关制度规定, 要切实提高内控制度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一是要突出抓好重点业务、重点环节、重要事项的制度落实。突出重点业务, 加强票据业务、负债业务、现金收付、票据交换、代理业务管理;突出重点环节, 加强银企对账、会计主管履职、大额资金存取、查库的管理;突出重要事项, 加强预警信息核销、安全认证卡、主管授权、交易掩码、远程终端、冲抹账的管理。业务主管部门不仅要对风险进行判别、预测和分析, 还要进一步研究风险控制方法的改进和化解风险的措施和方案。要加大业务主管部门的自律检查工作力度, 要在对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的同时, 还要重点制定出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防范和解决措施。

二是要加强会计人员的配备与管理。当前, 基层机构从柜员、会计主管直到监管员, 普遍存在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项会计内控措施的落实。面对这种实际, 只有压缩机关人员, 充实一线人员, 确保各项制约机制落实到位。

三是全面落实内控管理责任制, 构筑基层机构内控管理“防火墙”。提高网点负责人的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 对网点团队合力的有效发挥至关重要。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网点负责人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加强业务制度学习, 提升管理协调沟通能力和掌控全局能力, 解决风险防范问题要有力, 确保网点业务规范有序开展。通过强化培训和学习, 使营业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各自明确在内控管理上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 并严格执行, 把内控管理的第一道防线筑牢, 使营业机构负责人与会计主管在坚持内控原则的基础上形成工作合力, 既相互制约, 又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四是积极创新监管手段和方法, 努力提高监管工作质量和效率, 在监管方法上, 应做到“3个结合”, 即非现场监管与现场监管相结合、在线监控与现场核实相结合、专项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加大现场检查的频率和力度, 不定期地按月对基层单位进行突击检查和专项检查。

五是提高认识, 重视内控制度建设。首先要进一步强化内控意识, 自觉接受内控机制的约束, 要坚持按章办事, 要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操作流程, 要克服管理和操作上的随意性。其次要扩大内控制度建设工作的覆盖面, 要使内控制度建设工作覆盖到基层人民银行的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

第三, 严格责任追究和处罚, 增强制度执行的纪律性和严肃性。实践证明, 监督检查流于形式、责任追究不力是违规违纪行为不断发生的重要原因。对违规违纪行为, 决不能心慈手软、一味姑息迁就, 否则会助长违法乱纪者的行为。因此, 要一手抓监督检查、一手抓责任追究, 做到从严管理、从严执纪, 违规必究。

一是加强执行力建设, 执行力是一切工作成功的必要条件。当前, 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日臻完善, 各项业务都有明晰的业务操作规程和相关的规章制度。基层行作为执行单位, 在运行风险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归根到底是执行力的问题, 是人的问题。

二是加大内控检查力度。审计单位要履行内控检查职责, 建立内控定期审计制, 对辖内机构内控情况进行突击、不定期检查,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针对内控的全面审计。业务部门要认真落实自律监管的责任, 一级抓一级, 一层管一层, 齐抓共管, 形成“一级抓一级、全员抓内控”的案防格局, 切实发挥第二道防线的作用。

三是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在县级支行建立违规问题台账, 将每次内外部检查发现的问题以营业网点为单位进行登记, 明确整改责任人和责任追究人, 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到位后销号, 并杜绝重复发生。如在内外部检查中发现在违规问题台账中有同类同质问题的, 对责任人进行加倍处罚。对基层网点存在的严重违规违纪问题、重大风险隐患问题和屡查屡犯问题, 依照相关程序提交有关职能部门处理、处罚。通过规章制度的完善, 强化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 营造“人人关注风险, 事事关注风险, 时时关注风险”的良好氛围。

基层营业机构内控管理和合规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且意义深远的任务, 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常抓不懈, 只有将基层营业机构的内控管理贯穿于业务发展的始终, 才能建立有效的内险防控机制, 从而促进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摘要:文章为提高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内控管理力度, 打造合规文化, 对内控制度建设完善提出几点建议。文章从员工合规理念教育与培养、制度建设与执行和责任追究3方面层层分析, 全面加强内控管理, 提高制度执行力和基层控制力, 要切实提高内控制度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确保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健全稳定的发展壮大。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合规文化,制度完善,执行,责任追究

参考文献

[1]、董萍.对加强基层央行内控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J].金融纵横, 2008 (6) .

[2]、毛文彬.加强基层银行内控管理的建议和措施[J].经济师, 2007 (3) .

[3]、宋喜林.县级银行基层管理机构的经营风险和防范[N].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6 (9) .

[4]、王玉珍.商业银行需要积极应对危机[J].金融博览, 2009 (1) .

上一篇:评优课一等奖说课稿下一篇:春末的一场大雪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