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确权投标书

2024-05-07

农村土地确权投标书(通用9篇)

篇1:农村土地确权投标书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流程及具体操作办法

包括每个村组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通俗的说就是包括每个村组所有的山水田林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包括了“林权证”、“草原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它相当于身份证,其他证相当于“工作证”。我们现在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就是给农村集体土地办“身份证”,每块土 地还要编号相当于身份证号码。整个过程是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是一个依法依规相互配合的过程,要使整个过程完成顺利,必须环环紧扣,不仅要讲究依 法依规,而且还要讲究程序到位。下面我就具体的操作程序给大家做个详细的说明:(整个程序包括九个部分)

(一)工作准备阶段。

此阶段的工作主要有:成立机构、宣传发动、组织协调、业务培训、权属资料整理,编制工作方案,收集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成立乡(镇)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及土地权属纠纷调处领导小组工作机构,备登记所需表册及设备,收集资料。市集体土地发证办公室收集:

涉及国土部门(土地详查等资料)、林业部门(林权制度改革成果资料)、农业部门(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有关资料)、民政部门(行政勘界成果资料),水利部门(水域及水利设施的有关资料)规划部门(乡(镇)新农村规划资料和有关农村测绘成果)等等。村小组收集:主要是权属资料:

1)土改时、“四固定”或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土地所有证、资料; 2)山林所有权证; 3)土地承包合同; 4)山林纠纷调 解书;

5)有关农村土地权属制度的历史资料及集体土地所有权形成和演变的其它资料等。

(二)发布通告阶段。

市人民政府向辖区内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发布通告。通告的内容包括土地登记区的划分、土地登记的期限、收件地点、申请人应当提交的相关文件材料,以及需要通告的其他事项。这次通告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张帖;二是直接送达申请人。

(三)提出申请及申报飞地阶段。

申请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位,按照权属界线所封闭的宗地为基本单元申请土地登记,由村民委员会统一组织本村所辖的村民小组或自然村提出申请,其中“一村一组”或“多村一组”的以村民小组申请,“一村多组”的以联组(自然村)申请,具体操作是:

(1)村民委员会根据政府通告内容向本村所辖的村民小组下发土地登记通知书,村民小组长收到通知后,小组法人必须在通知书上签名,以示通知已收到。(2)村小组长到乡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办公室领取土地登记申请书(制作统一表格),填好后连同相关资料,一并提交到乡“三权”发证办公室,时间定在12月20日前提交。

(3)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和农民宅基地使用权证由土地使用者申请,也就是谁使用谁申请。因省里正准备研究出台农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的有关规定,所以这块工作先放后一步,先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的发证工作,待省里的规定出台后,再全面铺开这两个项工作。飞地申报包括飞在本乡本村其他村小组的,飞在本乡其他村其他村小组的以及飞在其他乡镇的,在土地座落里把乡镇、村委、村小组名称填写清楚,并提交相应的权属资料,与土地登记申请书一起(12月20日)上报乡“三权”发证办公室。

(四)地籍调查阶段。

1、具体操作是:

(1)由乡政府、国土分局、村组干部和技术队伍,组成外业调查组,分四个小组,每组3-5人。

(2)按调查计划,向调查宗地相邻单位发送指界通知,组织进行权属调查指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调查的指界人要指定村民小组长以及对权属情况比较了解的年长一些的同志参加,并由村委会出具证明,指界人可以由村民小组内多数群众推举(名单定出后,由村委会出具证明书),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指界人为土地使用者。

(3)在调查每一宗土地权属和界址时,外业调查组提前送达指界通知书,本村代表和邻村代表都要按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到实地进行现场指界,外业调查组的工作人员现场进行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

经双方认定的界线,双方指界人要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

(4)对有争议的界线,能调解的现场调解,不能现场调解的,双方填写《争议缘由书》存档。市集体土地发证办公室专门从国土、林业、农业部门抽调了技术骨干,参与纠纷的调处。

(5)缺席指界或指界人无故不签字盖章的,从调查之日起15日内不提出重新划界申请的,地籍调查界址确认表和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界线为准。缺席者如有异议,15日内提出重新划界申请的,须承担重新调查所产生的全部费用,否则视同对确定的界线无异议。

(6)作业技术队伍主要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成果资料,采用影像判读、航测成图与实地测量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建制镇调查和村庄调查,从而进行确权登记发证。

2、划界原则:

(1)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原则。土地权利归属的确定,既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政策,又要充分考虑当前土地使用的实际状况。

(2)有利于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原则。土地确权应尽可能全面考虑各方利益,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化解矛盾,解决争议。此阶段的工作,坳里乡政府和村委会干部的组织协调工作十分重要。外业调查组和带路指界人是这一阶段工作的关键,必须落实好。

(五)权属审核阶段。

①初审:审核申请书、申请登记项目、权属证明、调查结果等,提出确认情 况及初步意见。

②复审:重点审核土地来源的合法性、界址、面积的准确性,证件齐全、手 续完备、初审合格,提出处理意见。

(六)公示公告阶段。

对审核后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结果分乡(镇)社区、村委会进行公示公告,进一步征求土地登记申请者及其有关权益者意见,保证登记审核的准确性、可靠性。

公告时间为15-30天。

(七)登记发证阶段。

1、注册登记:权属资料和调查成果通过审核进行公告,公告期满无异议后,填写好土地登记审批表,外业调查人员签署初审意见,县(市)国土局签署审核意见报县政府批准,2、颁布土地证书: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土地所有权证以宗地为单位填写,并载明宗地座落位置,四至界址和土地面积。颁证人对领证人提交的证明文件进行查验,确认无误的,向领证人颁发证书;领证人同时在《土地证书签收簿》上签名。

(八)资料归档阶段。(不具体列举)

(九)检查验收阶段。以井冈山市为单位对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进行自查、初检,合格后由吉安市级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核查,合格后,以吉安市为单位,申请省级验收。总之在整个程序中,要以技术单位为骨干,乡(镇)村委组织协调为关键,市集体土地发证办公室积极工作为基础。各自的工作职责主要是:

1、技术单位的职责:地籍权属调查,影像底图判读,实地测绘勘丈,宗地制图,面积量算,分类汇总,表格填写,收集资料,建立数据库等。

2、乡(镇)村委职责:宣传动员,组织协调,土地权属纠纷调处,权属调查带路指界,带路指界签字盖章,初审公告等。

3、市集体土地发证办公室:组织协调,宣传培训,权属调处,权属审核,制作发证,资料整理,自查初检,申请验收,汇总上报,总结表彰等。总之,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尤其是土地权属纠纷调处工作需要占去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还不能立竿见影。在坳里乡的试点工作也是一个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为我市全面铺开此项工作积累经验的一个过程,因此,需要在座的同志们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协调,紧密配合,做到合理安排,环环相扣,相信在坳里的试点工作一定会在取得经验的同时按时保质完成各项任务。

篇2:农村土地确权投标书

我社区土地确权工作开展情况,经过历时三个多月的努力工作,社区土地确权登记工作进展较为顺利,截至今日,配合测量队完成全社区大部分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调查、及相应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前阶段我社区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基本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反映如下:

一、主要工作做法:

(一)成立领导机构

社区成立了以孙书记为组长,其他人为成员的土地确权工作领导小组,积极配合测量队等工作。

(二)前期调查和信息收集

测绘公司工作人员9月对社区905户家庭进行初步登记,各居民组队长及社区干部配合测绘公司进行田块登记,正确登记农户的田块多少和大小,并进行编码,方便下一步的农户指认。

(三)农户指认

测绘公司凭借上一轮工作底图农田,和社区居民组队长一起逐户指认地块,对于农户不认可的权属登记信息进行搁置,对认可的田块由原承包责任人进行签字按指纹确认,为 下一步公示打下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一)是社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给土地确权调查及资料收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等,拒绝签字。

(二)权属争议解决不到位,由于上代人承包土地,加上近年征地补偿的利益驱动,大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所以在权属问题上出现了争议,拒绝签字。

(三)社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带来纠纷不少,部分土地多轮流转、建设用地占用农田、农转非以及婚丧嫁娶分户等人口变动而土地未动、农户间互换田块、地力肥瘦折扣面积,拒绝签字。

篇3:农村土地确权分析

土地确权是指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 (或称一宗地) 的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的内容, 简称确权。

每宗地的土地登记程序包括: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核、登记注册、颁发土地证书等, 经过上述程序才能得到最后隶属关系的确认与确定。土地确权在狭义是指在土地登记过程中对土地权属的来源、权属性质确认的权属审核阶段。主要依据当前土地管理实践的要求, 尤其要依据中国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的有关规定经行确权, 确权也成为了各级人民政府的首要职责之一, 对土地权属方面的法规和政策要进行制定和完善, 积极处理土地权属争议以及办理土地权属的登记造册与核发证书等内容。要以依法、充分考虑历史背景、土地所有权的单向流动等原则为土地权属确定的基本原则。

2 土地确权意义

2.1 对农民权益的保障

土地确权可以农民的财产权益得到保护。假如农民失去土地、房屋, 意味着他们失去了生活资料;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取得衣食住收入的生产资料与生存的道路。在我国历史时期好多朝代的更替和统治局势的动荡都是由于农民失去了土地和房屋, 原本这些情况是能够避免的。从这个角度分析, 土地确权对农民权益的保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机器设备、牲畜、运输车辆等这些生产资料可以是需要这种生产资料的人自由从所有者手中购买。对于土地的供给, 在我们国家有相关的法律对土地的使用状况、什么样的买主可以买什么样的土地、购买来的土地用做什么用途都做了严格的规定, 交易是不能背离相关规定的。现在要进行的土地确权, 也要以土地使用方向不被改变为原则, 其目的是在有限范围内保护现有的耕地和建设用地改变为他用。

对于中国广大农民来说农村的土地确权, 在保证耕地和建设用地的使用方向不改变的基本条件下, 法律保护了农民的三权 (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宅基地的使用权、农民在宅基地之上自建住房的房产权) 三证 (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证、农民宅基地使用权证、农民在宅基地之上自建住房的房产证) , 对农民的财产权益进行了保护。农村的土地确权后, 在法律和政策保护下的农民的三权三证, 实现了农民的承包地、宅基地和宅基地上的房屋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侵占。若要征用农民的土地或者拆迁房屋, 就要按照严格的法定程序执行, 需要双方协商解决:拥有土地的农民;政府或政府同意下的企事业单位, 经双方协商确定好价格, 并确立合同, 严格按照确定好的价格履行合同。以此达到维护农民权利的目的。

2.2 农村土地确权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

最近一些年, 广大农村在外地务工、开厂、开店以及经商的农民改变了土地闲置或由留守老人以低效率方式自耕自收自销的观念, 转变为租赁、转包、委托经营、土地折股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企业、农业企业等方式, 让土地进行流转, 从而取得较高的收入。

2.3 土地确权后耕地面积的增加

耕地面积增加, 有下列几点原因:

2.3.1 30a前土地承包时存在着有的667m2算667m2, 有的1334m2折算667m2, 当时农民是同意的是由于当时土地质量存在差异, 有好有坏 (种植作物产量高低的区别) 。经过这些年广大承包土地的农民精心养护和调理所承包的土地, 再加之上国家在农田水利上的投入, 使原本由于灌溉不利, 土质差造成的不好的土地都变成了优质的土地, 现重新丈量土地是667m2是667m2, 农民没有争议, 因此耕地面积增加了。

2.3.2 原本的田间地头的荒地、杂草丛生的低洼地, 纵横田地间占地面积大用于范围区分的田埂还有被田埂遮挡的地块都利用起来了, 随着现在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未被开发的耕地得到开发, 有了新的区分土地区域的方式取代了原有的田埂, 这些也使得耕地面积增加。

2.3.3 由于当时农民要缴纳农业税是按照耕地面积的多少确定缴纳数量的, 所以大家都存在着能少报就少报, 大家都存在这样的状况, 所以谁也不揭发谁。现在农业税的问题被取消了加之现在存在土地可以入股、转包等情况, 如果现在少报只能让自己利益受到损失, 因此现在重新丈量土地大家都如实上报, 所以土地面积增多了。

2.4 土地确权农民收入有所增加

2.4.1 农民发家致富的源泉 (大增生产经营信心、调动起来的积极性、充沛的动力和潜力) 由于土地确权农民的承包地、宅基地、宅基地上自建的房屋的权益得到了保障, 农民的财产权明确了, 而被开发出来。

2.4.2 农民土地确权后, 有了财产权, 也就有了相应的财产收入。确权后广大农民的财产分为土地和房屋两类:土地类包括承包地与宅基地, 房屋类主要指在宅基地之上自建的房屋。农民财产承包地为农民带来的财产收益有承包地的转包费、租金、土地转让后的价值、土地入股的分红等。农民财产宅基地上自建的房屋为农民带来的财产收入有房屋出租的租金、房屋转让后的价值等;在外务工或经营商业、开店、开手工作坊的农民, 除了有工资和利润所得之外, 农村的土地转包、出租或入股后, 也为其得到了转包费、租金、入股分得的红利;农村的房屋出租得了房租收益。在有些发达的农村, 有些农民在自己的宅基地上, 将旧房进行翻盖, 盖成整洁、明亮、宽敞的现代化房屋, 既有用于自己居住也可以出租给外来经商的人或者来本地浏览美好山村风光的人暂时居住, 从中获得了收益也提高了自己的住房条件。

2.4.3 农村的土地确权后, 利用土地流转方式, 原本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从其他外出务工或经商的村民手里转包或租赁到了更多的土地, 用于扩大种植、养殖规模, 使得粮食生产、蔬菜生产、水果生产、花卉业等生产, 规模化系统化, 从而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把土地流转给他人的农民由于在城里务工、开作坊开店、设立小企业生意很好, 收入颇丰, 所以举家搬迁到城里, 农村的土房屋被租给在乡下的同乡居住, 以此来获得租金获得收益。

2.4.4 飞速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近些年专业合作社的经济实力的加强了, 经营、管理模式的改变, 专业合作社越来越规模化壮大化, 经过土地的确权, 加之相关政策的鼓励支持, 加入合作社的农民增加了, 经营合作社的农民干劲足了, 不断有新的致富观点投入合作社日常生产管理, 因此合作越来越专业化规模化, 合作社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增多。

土地确权后, 不但对广大农民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促进了土地流转, 使广大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最大的利润;国家更加准确地掌握土地的面积, 便于安排生产, 生活;增加了广大农民的收入;也缩小了城乡的收入差异。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 希望这一工作早日完成。

参考文献

[1]刘艳, 张腊梅.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中的新动向及解决路径[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9) .

[2]刘芳.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规制问题初探[J].科技展望, 2015 (27) .

篇4:一份《确权书》引发的土地纠纷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今后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农民可以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十七届三中全会被认为是新一轮“土改”的开始。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农民进城打工,家里的地有的给别人种,有的荒了,有的被政府征,有的被侵占了。因为种地收入少,对于土地流失,农民并不太当回事。十七届三中全会让农民开始意识到自己手中的土地价值,开始重视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许多地方发生了“要地”风波。发生在内蒙古包头市昆区西河楞村的土地纠纷就是其中一例,类似案件很有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再次发生。

400村民只种50亩地

西河楞村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北郊大青山脚下,共有村民约400人。

梅建勋是当地村民,他告诉《新财经》记者,他们家四口人,现在一亩耕地也,靠打零工、做小买卖维持日常生活。据记者了解,西河楞村大部分村民手里都没有耕地,空有一本土地承包证。

据71岁的乔尽忠老人讲,西河楞村原有旱地、水浇地共1300多亩,但现在只剩下50亩了。其他的土地哪里去了?乔尽忠说:“有的被政府征了,有的被政府租了,有的被工厂侵占,有的被村小组长卖了。”他还告诉记者,西河楞村的土地分布在三个地方,其中最大的一片是西梁,有1000余亩,而纠纷主要就发生这片地上。

乔尽忠说,西河楞村被征的土地有203亩。那是在1989年,上级政府向西河楞村征地,用于原包稀土铁合金厂(以下简称小包钢)建厂,村民每人获得了3000元左右的补偿款。征用后,西梁的土地还剩700多亩,此后再没有征用过。

小包钢的生产对土地污染严重,剩余土地基本也都无法耕种。经过交涉,小包钢每年给予村民一定的补偿。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小包钢破产,村民将土地平整后重新耕种。

时间一晃到了2003年。这期间,小包钢破产了,昆区政府引进了一家钢铁企业重组小包钢,发展年产60万吨不锈钢项目。为了支持时代钢铁的发展,昆区政府向西河楞村租用土地。2003年12月23日,昆区政府与西河楞村村民代表签订了一份《土地租赁协议书》,约定:昆区政府租用西河楞村集体土地约300亩,租期自2004年1月1日开始,租赁期50年。租赁费为:2004年12万元,2005年13万元,2006年14万元,2007年以后至2054年每年15万元。另外,昆区政府还要求西河楞村尽快腾出土地,并对土地上的农作物给予一定补偿。代表村民在协议上签字的,是西河楞村现任村小组长贾忠义。

至此,西河楞村西梁的地还剩下400多亩。

2007年,村民发现钢铁厂在剩余的空地上又开始新建厂房。有村民问村小组长贾忠义:“那边在建厂,怎么也没人管管?”贾忠义说:“那里的地已经置换了别处的地,反正也没人种。”但村民并不认可。他们急了,找政府,却被告知那片土地已经不属于西河楞村了。他们纳闷了。

土地是怎么失去的

发现钢铁厂开工建厂,村民们前去阻止工厂施工,双方发生了冲突,引起了上级政府的重视。上级政府表示:一定查实情况,是农民的土地,决不亏待农民;不是农民的土地,农民也不能胡搅蛮缠。

2007年10月8日下午,昆区政府副区长张福义主持召开了一次辩论会,讨论西河楞村土地纠纷一事。参会的还有:包头市国土资源局,包头市经贸局,还有村民代表等。会上争执强烈,村民代表反映钢铁厂侵占了西河楞村的集体土地,而昆区政府否认了村民的说法,他们拿出了证据——《原包头稀土铁合金厂土地权属确认协议书》(以下简称《确权书》),村民代表愣住了。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份协议书。

《确权书》签订于2003年12月24日,《土地租赁协议书》签订的第二天,在《确权书》上签字的有现任村小组长贾忠义和南排村村委会的张继刚。

《确权书》明确约定:小包钢用地面积为1533893.77平方米(约合2300亩),其中国有土地面积13331965.09亩(合2000亩),有西河楞村集体土地199928.08亩(约合300亩)。协议中所提的300亩土地就是《土地租赁协议书》中约定的300亩土地。

村民张志军说:“这份《确权书》把西河楞村西梁400多亩土地‘确’给了国家。”

西河楞村开始了“要地”行动,村里推选了四五个代表,张志军就是代表之一。

在推选代表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插曲。开始的时候,村民贾宝义也积极主张“要地”。他是现任村小组长贾忠义的哥哥,原村小组长,他对西河楞村的土地情况比较了解,因此被推选为代表之一。据张志军说,贾宝义也曾问过他弟弟,怎么就在协议书上签了字呢?贾忠义说:“我不记得签了,可能是喝了酒,稀里糊涂签的。”

能否要回土地

从区政府到包头市政府,西河楞村村民没有停歇,但结果并不理想。乔尽忠说:“政府部门总是‘踢皮球’,踢过来,踢过去,光说但没有实质行动。”

今年5月12日,村民代表上访到国务院信访办,要求有关部门撤销钢铁厂的土地使用证,称钢铁厂所持土地证里包含了西河楞村400多亩集体土地,请求撤销钢铁厂的土地证。信访办收下了申请书,让他们回去等消息。后来,国务院信访办给昆区政府发了函,让他们处理。2008年7月4日,昆区区委书记刘德军接访西河楞村村民,他说该土地权属纠纷已经上过两次常委会,但并没有明确答复到底如何解决。

上访至今无果,西河楞村村民决定走法律途径。

对于这则案例,北京蓝鹏律师事务所张起淮律师认为焦点在于:西河楞村村民主张的这400多亩土地是属于国家所有,钢铁厂依法使用?还是西河楞村村民集体所有、钢铁厂非法占用?西河楞村“要回”土地的前提有两个:一、证明土地是属于西河楞村的;二、土地是被非法占用的。

张起淮律师说:要求重新鉴定土地权属,得先推翻那份《确权书》。对此,他作了进一步分析: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关规定,村小组作出重大决定,应该召开村民会议,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者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所作决定应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如果《确认协议书》签订前没有经过村民讨论,并经参加会议的村民过半数通过,村小组领导就不能代表民意,不具有决定并签署协议的资格,《确权书》可能因违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而无效。”

篇5:农村土地确权具体细则

对于农村土地确权,农民反映较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地块权属、地块面积等方面,国家在土地确权方面采取了以下政策措施:

地块权属方面

1、代耕代种

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承包农户承担相应的农业生产成本,享受相应的农业生产收入,同时自己承担农业税费或享受粮食补贴;一种是承包农户将生产权、收益权进行转移,不承担农业生产成本,也不享受农业生产收入,即不拥有经营权,只是保留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本权利——承包权,因此也保留了承包权附带的权利和义务——承担农业税费或享受粮食补贴。

对于上述情况,农村一般有较为一致的认识,无论是重新分田、年终流转分配等,还是收取农业水电费、筹资筹劳等,均视同农户常年在家,由原户主享受或承担。

因此,在确权过程中,代耕代种地块的权属应归原承包户所有,代为耕种农户仍按照自己本身的承包地确权,即“各确各的权”。确权过程中之所以产生纠纷,主要牵涉代耕代种期间,部分代耕户为原户主承担了一定的农业税费、水电费、筹资筹劳等,他们不愿意无偿返还权属。

2、互相调田

在农户自己看来,这种调田方式已经完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移,但在法律和政策上,有的不符合《农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自治法》的规定程序。因此,在确权过程中,既要妥善照顾到农户的感情和利益,又要切实合乎法律、符合政策,把两者兼顾好。对于二轮承包之后农户私下调田的,原则上应返还权属,即“先归还、再确权”。

3、弃耕后要田

这些弃耕又要田的农户一般都是经济状况较好、较早迁往城镇的家庭,群众和确权的村组干部在感情上难以接受返还其承包权的要求。但根据确权要“长期化”、“固化”的政策,不能因为其曾经抛荒弃种的短期行为,而使其失去这份长久的、要固化的财产权。因此,对于弃田后再要田的农户,应分情况进行处置:曾经明确放弃责任田,村委会有申请书、承认书的,在本轮承包期内不确权;对举家迁入设区以上城市的,可动员其放弃要地诉求,收归集体;对举家迁入小城镇的,尊重其意愿,动员其与现耕种农户协商解决,同时予以一定的经济补偿。

4、承包地被部分征用

确权中会遇到的矛盾是:有的村组认为承包耕地是集体所有,因此将部分承包地的征地补偿费在全组农户中按照人口、承包地面积等进行分配,没有和被征承包地绝对挂钩。现在被部分征地的农户对确权工作提出要求:要么重新分地,要么重新分钱。承包地部分征收可以这样处理:征地补偿费由被征地农户享受的,已征面积不确权,其他未征收面积确权;由其他农户共享的,可以根据农户要求,按照现有人口重新分配未征地面积后再确权,即“先调田、再固化”。

5、集中居住

集中居住是指在新农村建设中,少数农户响应政府号召,拆除过去住在村组内的散居房屋,搬进统一规划建设的集中居住点。集中居住只是改变了农户的宅基地,没有改变农户的承包经营权和承包地。但对于规划建设集中居住点的村组来说,其承包经营权和承包地已经改变了。目前集中居住的试点中,一般有两种用地模式:一是征收,二是临时用地,即视同流转,每年支付流转费。对于临时用地模式,原则上要尊重农民意愿确权确地到户,如果群众有要求,也可以“确股确利”。

地块面积方面

1、承包面积

承包面积的确定是确权工作的核心。承包面积主要是根据二轮承包资料确定的。对于二轮承包资料完善的村组,先按照二轮承包资料确定合同面积;在此基础上,再与计税面积(或粮食补贴面积,下同)核对,合同面积一般应等于计税面积。如果不等,需寻找原因,剔除不合理部分或增加面积。当合同面积大于计税面积,分为实际减少和藏田两种情况,实际减少应按照小者确权,藏田应按照大者确权。当合同面积小于计税面积,分为实际增加和骗取补助两种情况,实际增加应按照大者确权,骗取补助按照小者确权。对于剔除的不合理面积,根据确权政策,可以仍归原农户耕种,不影响使用权,但是不能确权。

2、流转地块

对于没有改变界址特征的流转地块,可以直接通过测量确权。对于失去界址的流转地块,一般只能测量整个流转地块,进行四点或多点定位,得出大地块面积。各户的确权面积,即各户实测面积应等于合同面积或分田面积。对于测量溢出面积(实测面积-合同面积或分田面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有分田面积的,根据实际分田面积分摊给农户,一般不做集体收回,不与民争利,即“先分摊、再确权”;分摊方法是各户实测面积=流转地块实测总面积÷流转地块合同面积或分田面积×各户合同面积或分田面积。二是没有分田面积的,大于合同面积的溢出面积作为集体机动地处理;群众强烈要求分摊的,也可进行分摊。

3、零田

零田是指大田之外的自留地、找足地、边角地等。有的村民小组将其纳入二轮承包面积,有的村民小组没有纳入二轮承包范围;有的田有四至特征、有的田没有四至特征。因此,可以大致区分三种情况处理:对于纳入二轮承包面积且分得清界址的,指界确权;对于纳入二轮承包面积、分不清界址的,以原合同面积确权,溢出面积分摊农户或作为集体机动地;没有纳入二轮承包面积的,不管有无界址,均作为集体机动地处理,不确权。

4、宅基地、竹园

二轮承包时,有些地方将部分宅基地、竹园面积计入了二轮承包面积,主要是这些村组宅基地、竹园面积较大,超过了农村认可的0.4亩,对超过的面积,当时便作为承包面积。根据确权政策,宅基地、竹园抵算面积不确权。

5、现场指界

篇6:农村土地确权会议简报

5月10日上午,我区在区迎宾馆召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会暨业务培训会议。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冯德波,副区长曾国华出席会议。

冯德波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土地确权工作当做目前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要把握好保持社会稳定,确地为主,走群众路线,依法依规和统筹兼顾等五个原则。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实行镇干部包抓村民小组责任制,建立工作台账。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把各项工作落实好。要提高效率,把握时间节点,力争6月底前完成耕地实测面积100%,承包农户颁证率要达到70%以上,扎实、快速推进工作,确保顺利完成省、市下达的工作任务。

会上,区农业局负责人汇报了当前确权工作开展情况。据了解,近期,我区组织了国土、林业、农业等部门核实了我区耕地情况。经核查,底我区国土“二调”耕地面积为207510亩,其中,有耕地批文的有19052亩,与林地重叠的有17113亩,目前,我区已完成实测面积135465亩,占完成比例的71.14%,已完成农户数108265户,占完成比例32.35%。随后,技术业务中标公司深圳市爱华测绘公司技术人员作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水平。

篇7:农村土地确权公示修改

1、检查发包方名称(村名,组名)是否错误,如若错误直接划掉,然后再写上简体字。

2、凡是录错字的、性别、面积、地块名称、与户主关系错了的,都需要直接划掉那个字或者全部划掉,然后在下方重新写上正楷字。面积修改只在合同面积那做修改,并且每个地块面积修改后,合同总面积也必须同时修改过来。(可以不在鱼鳞图上修改)

3、对于合户的,比如张三,李四,张三的地全部合入李四,那么直接在张三的承包方姓名那一栏打把叉,然后写上转入户主编号,户主姓名如(003李四),最后将张三所有地块全部划掉,再在李四户主上把家庭成员情况修改,以及把张三的地连同地块编号(5位)一起搬到李四上。(可以不用再鱼鳞图上修改

4、对于互转地块的,例如张三(户主编号:0002 地块名称:一坵 地块编号:00012),李四(户主编号:0005 地块名称:山坵,地块编号:00032)两个地块互换,直接将张三的地块名称和地块编号划掉然后再备注那里写上转给户主0005李四,然后再把李四转过来的地块,连同地块编号和地块名称,写到空白区域,同时备注那一栏也写上由户主李四转来,同样的对于李四的地转出去的,也同样跟张三的一样,如果位置没错可以不在鱼鳞图上修改。

5、对于某个户主新加的地块,需要在公示表上,加上编号,(编号大小由本组最后一个编号,推过来,比如最后一页是00245,那么新加的地块就是00246,并且需要在鱼鳞图上加入位置

6、对于一个地块分割成两个户主的。可以在那个地块的合同面积改掉,在备注那一栏,写上划分多少亩给谁,并且需要在鱼鳞图上那里把地块分割(需要知道分割的地块形状),标上合同面积

7、对于分户地块的,比如张三6块地,那么需要分3块地给李四,需要在公示表最后加上李四这个户主,并且家庭成员也要相对应的填写上去,然后在张三那里把分给李四的3块地划掉。然后连同地块编号名称合同面积一起填写在李四上

8、对于所有删除地块的,必须是连同地块名称,编号,面积,一起划掉,对于修改的只需要划掉那个字或者那个面积然后在下面修改即可。

篇8:农村土地确权投标书

湖北省沙洋县在进行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时, 推进“按户连片耕种”, 自2015年5月启动至2015年10月, 全县承包耕地连片面积5.69万hm2, 连片率达89.56%。成功探索出土地确权的“沙洋模式”, 为解决土地“分散化”、“碎片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1.1 湖北“沙洋模式”的特点

“沙洋模式”可归纳为“确权+连片”, 其内涵是“三稳定、一调整、两集中”。

“确权+连片”是指与土地确权同步部署“按户连片耕种”, 也就是在明晰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家庭承包权的前提下, 以灌溉水源等为参考, 由村委会牵头, 按照农民意愿, 在村民小组内部采用经营权流转、承包权互换和承包地重分等三种办法, 使农户耕种的土地连成一片“不插花”, 在每户耕种土地面积基本不变的条件下, 实现农户对土地最大规模的经营。“三稳定”是指家庭承包方式、面积、期限稳定。“一调整”是指农户经营的地块调整。“两集中”是指土地经营权向单个农户集中, 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

1.2 湖北“沙洋模式”的做法

1.2.1 积极试点。

2015年前, 沙洋县有不少村不同程度地开展过按户连片耕种的探索。三坪村1997年启动土地按户连片耕种工作, 2002年形成方案并确权到户, 全村土地问题零上访。2014年湖北省全面启动土地确权试点工作, 沙洋县在完成确权颁证等规定动作的基础上, 在官垱镇鄂冢村、马良镇童沙村和拾桥镇马新村推广三坪村的做法, 将土地确权与推动按户连片耕种结合起来。试点时间从2014年4月30日开始, 9月30日结束, 以水源、住房、最大田块、产业为主要参照, 实行按户连片耕种。鄂冢村、童沙村、马新村通过在村民小组内部采取经营权流转、承包地重分和承包权互换三种办法, 使得三个村的连片率分别达到94.71%、99.21%和96.04%。

1.2.2 全面推开。

2015年, 沙洋县全面推开土地确权工作。在前期调查中发现, 农民对土地确权工作积极性不高, 有的甚至不愿意开展确权工作, 但对按户连片耕种有强烈需求, 支持率达81%, 五分之四以上的村同意率在90%以上。在总结2014年3个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沙洋县在全县开展结合土地确权推行按户连片耕种工作, 以解决农民因土地“分散化、碎片化”导致种地难、种地累、增收难等问题。截至2015年10月31日, 沙洋县已连片耕地块数83.4万余块, 连片面积5.69万hm2, 总体连片率达到89.56%。

1.2.3 加强引导。

群众意愿是核心, 政府推动是保障。沙洋县通过手机报短信、电视字幕飞播、悬挂宣传标语和召开全体党员、群众大会等形式, 广泛宣传结合土地确权推行按户连片耕种的好处, 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将按户连片耕种由政府推动转变为农民要求。沙洋县提出“干部多吃一点苦, 群众少流一点汗”, 实行“县级层面高度重视、镇级层面精准实施、村级层面抓好落实、村民小组广泛动员”的“四级联动”, 推动按户连片耕种, 带动农民积极参与土地确权。

1.3 湖北“沙洋模式”的成效

1.3.1 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分散化、碎片化“的土地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降低了经济效益, 影响了农民增收。通过推行按户连片耕种工作, 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生产效率和土地产出效益, 土地单位面积收益大大增加。同时, 把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束缚中解脱出来, 加速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向城镇集聚, 在保证土地收益的同时, 也增加了非农收入, 改变了传统的收入增长方式。

1.3.2 有利于防洪排涝抗旱。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农民投资, 而土地“分散化、碎片化”大大提高了建设成本, 严重影响了农民投资兴建水利的积极性, 农业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差, 不少农户只能“靠天吃饭”。土地连片之后, 兴建水利的成本下降, 农民愿意主动投入, 政府兴建配套的农业基础设施也得到充分利用, 有利于加强农业生产的水利保障, 提高农田的防洪、排涝、抗旱能力。

1.3.3 有利于病虫害防治。

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 普遍存在种植方式、环节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不统一的现象。同一片区, 农户种植的品种不一致, 成熟期不一致, 病虫害也不一致, 不能用同一种药去解决不同的病虫害, 这是“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难以开展的根本原因。实行按户连片耕种之后, 有利于统一病虫害防治工作。

1.3.4 有利于机械化作业。

在“分散化、碎片化”的土地上, 各种大型农机具难以使用, 滴灌等先进节水技术无法推广, 水、肥、种子浪费量大, 严重影响农业机械化和社会化生产, 不利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按户连片耕种, 有利于使用大型农机具, 有效降低单位面积的作业成本。

1.3.5 有利于减少土地纠纷。

推行按户连片耕种, 可以解决在土地确权中遇到的一系列矛盾, 解决以距离远近、土质肥瘦、水源好坏搭配给农民“分散化、碎片化”土地的弊端。同时, 农民依靠村委会帮助解决土地“分散化、碎片化”的问题, 提高了村干部的威信和效率, 保障了农村社会的稳定。据省信访局反馈, 2014年沙洋县开展结合土地确权推行按户连片耕种试点工作, 是惟一一个没有在省信访局有信访记录的县。

1.3.6 有利于发展规模经营。

由于土地分散化、碎片化, 在流转土地迈向适度规模经营的进程中, 有两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与为数众多的农户打交道, 致使交易成本增加;二是由于农户土地是分散的, 流转过程中农民往往只是部分土地被流转, 而仍有分散化的土地无法流转出去, 致使农民仍被附着在土地上, 降低了农民流转土地的欲望, 加大了土地流转的难度。按户连片耕种, 有利于解决规模经营基础差的困境。

2 创新农村水利设施经营管理模式

2.1 坚持产权制度改革, 实行部门管水向社会管水过渡

众所周知, 我国的农村水利工程是国家、省、地方政府投资和农民集中投劳建设而成。经过几十年的运行, 许多工程出现超龄使用, 病险问题频发, 整体效益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运营管理严重亏损, 阻碍了农业的健康发展。因此, 加快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必须抓紧抓好。

产权制度改革就是在摸清农村水利工程设施情况的基础上, 按照工程规模大小, 划清管理范围, 明晰产权归属, 实行以水养水, 确保持续经营。具体地讲就是国家、省、县、乡镇、村、专业户五级管理, 多渠道吸收社会富裕资金投入到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管理、经营中来, 确实保证民办公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水利部门独家建设、管理、运营向社会多家建设、管理、运营的过渡, 促进农村水利从传统水利的制约中解放出来, 向现代水利和科学水利发展, 真正满足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需要, 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保驾护航。

2.2 坚持计划用水, 实行工程节水和生理节水并进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说在世界排位很靠前, 但人均占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特别是乡镇工业发展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十分严重, 可用水量越来越短缺。在农田灌溉方面, 要按照当地水资源的实际情况, 合理地安排作物种植结构, 年初将各种农作物的实际用水量编制成完整的用水计划, 并结合多年降雨资料, 测算各时段的需水情况, 水利部门根据年度用水计划作好全年的用水分配, 全面实行计划用水。

工程节水是充分利用国家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等项目资金, 充分利用省财政水利投资和市县地方投资及社会富裕资金, 大力改造灌区灌溉工程, 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全面提高单位用水量的农业经济效率。

生理节水就是严格按照农作物生理特征, 合理地确定各生育期的用水量, 并在田间安装田间含水量检测设备, 定期检测田间的实际含水量, 做到不多灌、不欠灌, 完全按照需要组织灌溉, 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水资源的实际经济效益。

2.3 坚持有偿用水, 实行安全用水和生态保护结合

多年来, 我国农业灌溉多以漫灌为主, 特别是南方地区更加突出。究其原因原因, 除了传统灌溉用水习惯之外, 重要的一点就是供水水费标准低, 没有按实际灌溉用水量计收水费。要改变这种落后的被动局面,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行计量收费、有偿供水、优质服务。具体地讲就是在各取水口安装计量器具, 准确地计算每次灌溉的实际需水量, 并按供水水量计收水费, 做到用多少水交多少费, 让广大农民养成核算用水成本的良好习惯, 真正做到让最少的水灌更多的农田, 发挥最大的效益。

安全用水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就是严格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益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严格执行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益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要求各地水利部门加强对农业灌溉的技术指导, 在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上做好做足文章, 切实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经济效益, 真正实行科学用水、计划用水, 确保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为营造蓝天绿水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坚持按需分配灌溉, 实行专业灌水和部门灌水互补

按需分配灌溉就是在坚持科学用水和计划用水、计量用水、有偿用水, 彻底改变过去漫灌的不良习惯, 从根本上树立水资源短缺的意识, 真正实现按田间含水量检测结果和作物生理需水量控制灌水时间和灌水量, 并通过有效的灌水方法将水直接送到田间和作物根系, 努力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专业供水和部门互补就是以当地水利部门管理的前提下,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社会的富裕资金, 大力发展灌溉供水专业户, 适时地为广大农民服务, 及时解决农田干旱和生理缺水问题, 让老百姓种得下作物、抗得了干旱、收得到果实、看得到效益。当遇到大旱或特大旱情时, 专业户无法解决作物需水问题时, 水利部门要充分利用年调节、多年调节水库和长藤结瓜式井渠灌区的作用, 大面积补充水源、改善水质, 及时补充专业户灌溉用水的不足, 确保农业经济不受损失。

摘要:沙洋县结合新一轮农村土地确权工作, 在按要求完成上级“规定动作”的基础上, 主动作为, 勇于创新, 敢于担当, 在全国、全省首开先河, 推进土地按户连片耕种这个“自选动作”, 为解决农户承包地细碎化问题作了有益探索, 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分析了沙洋农村土地确权的特点与效果, 对改革农村水利经管模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土地确权,沙洋模式,水利经管

参考文献

[1]杨宏银.湖北沙洋首开全国先河整县推进按户连片耕种的土地确权模式研究[J].南方农村, 2015, 31 (5) :4-8.

篇9:农村土地确权法制初探

关键词:农村土地确权;法制建设;立法思路

一、前言

现阶段土地问题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环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弊端对农村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推动土地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其关系到各地区城乡统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所以农村土地确权法制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农村土地的权属问题长期存在制度性和根源性等障碍,并且有一些法理问题也亟待解决,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我国农村土地法制建设步伐,为此,能否解决农村土地确权法制建设中的上述问题,则关系到我国整个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农村土地确权法制建设的基本原则

1.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基本原则

农村土地确权法治建设过程中对于一些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土地确权中,应确保土地在符合当时历史事实的情况下不对其进行否定,或者是对此类土地进行改动,对于现在实际存在客观情况的土地确权要始终坚持合情、合理、合法的基本原则。这是因为历史上一些土地依据当时政策、法律而完成确权的,要坚决拥护当时政策、法律的客观性,对于一些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农村土地权属发生了实际变更的,只要在确定其非抢占性质的基础上有必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将上述基本原则灵活的应用到农村土地确权中,这样才能确保农村土地确权制度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农村居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

2.最大限度的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原则

土地确权工作的开展是由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各级人民政府会按照相关法律规制来完成对农村土地产权归属的认定,所以就土地确权工作来说是政府的行政行为,国家行政机关作为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中的主体,其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根本目的,即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农村居民的合法土地权益,为此,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应作为农村土地确权法制建设中的基本原则。

3.依法依规有序登记的基本原则

我国在土地确权立法上已经取得了初步成绩,具体包括现行《物权法》、《土地率管理法》、《土地登记办法》、《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以及《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等,这些相关法律、地方性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等均作为农村土地确权中的法律依据,同时也对农村土地确权的基本流程、操作程序进行了明确规定。为此,在农村土地确权法制建设中要坚持依法依规有序登记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农村土地权属认定中的不法行为,同时也是实现通过农村土地确权立法保障农村居民土地权益的主要路径。

4.严格遵循“主体平等”的基本原则

农村土地确权法制建设过程中要明确所有权的主体,可以按照乡镇、村、村民小组的所有权主体对其进行划分,只有这样的三类所有权主体才能将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具有所有权的主体上,避免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中发生所有权主体权益受侵害的问题,因此,就农村土地确权的法制建设中要坚持“主体平等”的基本原则。

三、农村土地确权法制建设的思路设想

1.宅基地使用权确认的立法思路

自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后农民享有了完整的宅基地产权,并且实现了宅基地自由流转的合法化,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中长期存在宅基地私下交易的行为,这说明宅基地自由流转是具备合理性的行为,赋予农村宅基地自由流转合法化后不仅可以实现土地资源财产化,同时对提高土地市场中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各地区城乡统筹工作开展中必然经历的一个环节。针对宅基地使用权确认的法制建设上,建议立法部门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对农民和非本集体人员合法拥有的宅基地、房屋等,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给予确权登记发证,明确农民和非本集体人员拥有该宅基地、房屋的永久使用权,并通过建立健全的农村宅基地流转权益保障机制来对其流转程序进行规范。第二,出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级差收益分配办法。第三,明确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在农村宅基地流转中的责任与义务,要充分发挥行政力量来实现对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监督与管理。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的立法思路

目前,国内学术界在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认问题討论上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并且学者们根据广大地区农村居民的意愿达成了统一的共识,即按照农村地区人口和土地占有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土地权利,维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基础上,赋予农村居民原有农业承包土地的永久使用权。为此,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的法制建设上要坚持农民享有原承包土地的一切权属,即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基本的物权权利,同时也明确规定禁止农村居民擅自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这样才能避免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上引发社会不稳定等问题,这也是农村土地确权法制建设中应高度中的一环。

3.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认的立法思路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中长期存在的集体建设用地隐性和非法流转现象屡见不鲜,并且很多地方政府对上述行为都持有默许的态度,所以推动农村社会集体建设用地依法进入市场可以更好的规范这一行为,这也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认法制建设中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建议立法部门还要对《土地管理法》中禁止集体建设用地出租、转让的规制进行修订,制定出符合市场经济内在发展规律的集体用地进入市场规制,这样才能确保农村居民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各地区城乡统筹进程的不断加快暴露了农村土地确权中的一些立法缺陷,并且农村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些土地流转现象对土地确权产生了极大影响,所以立法部门有必要从农村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确权的法制建设,这对维护广大农村居民的土地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丁琳琳.农村土地确权羁绊及对策:赣省调查[J].改革.2015(3):41-42.

[2]陈明.权属意识、地方性知识与土地确权实践——贵州省丘陵山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4(2):46-47.

[3]朱北仲.我国农村土地确权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经济纵横.2015(5):66.

上一篇:雷锋活动宣传稿下一篇:政府机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