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的成分和句子的主干

2024-05-08

句子的成分和句子的主干(精选8篇)

篇1:句子的成分和句子的主干

(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这两个都是主谓句,都有主语和谓语。不过前一句的主语是由名词“石拱桥”充当的,谓语是由动词“出现”充当的。后一句的主语不变,谓语则是由动词“出现”、状语“在世界桥梁史上”和补语“比较早”充当。这些状语、补语和中心语与主语、谓语都是句子的成分。这个句子的成分可以用下面两种线条符号标示出来: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或: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前边是主语,后边是谓语,下边不必再加横线。)

在构成句子过程中,各种句子成分所起的作用不完全一样,其中有些成分决定着句子的基本结构,它们是句子的主干,有些成分是附着在主干上的“枝叶”,对主干起修饰、限制、补充等作用。

所谓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即“枝叶”成分)逐层压缩掉之后剩下的部分。句子的主干一般是由主语或主语中心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宾语或宾语中心语组成的。例如: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这是一个主谓句,主语由偏正短语充当,包含中心语“方法”和定语“统筹”;谓语由动宾短语充当,而宾语又是一个偏正短语,其中包含着中心语“方法”和“一种”“安排工作进程”“数学”三个定语。只要把这些定语逐层压缩掉,剩下的部分“方法是方法”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碰到一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找出它的主干,不仅有助于弄清句子的基本结构,准确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而且有助于检查句子的结构和句子成分的搭配有没有毛病。例如:

(1)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2)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把第一句的所有定语、状语都压缩掉,剩下的主干是“发现提供证据”,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是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搭配是合理的;第二句的主干则是“青年担负建成强国”,很显然,句子的结构是不完整的,谓语中心语“担负”和“建成强国”不搭配,“担负”后边一般要有“任务”“使命”“责任”等词语作宾语或宾语中心语。这个句子缺少这类词语,因此使人觉得话没有说完全。

一个句子中,如果谓语中心语前面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等),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当中,以免主干和原句的意思相反。例如: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这句话中的“没有”应该保留在句子的主干中,否则“生物放弃破坏”就改变了句子的本意。

篇2:句子的成分和句子的主干

一、知识点:

1、掌握单句的各种成分及其基本位置

2、注意以下几种情形:

①主谓短语或复句形式作主语

②主谓谓语句

③主谓短语作宾语

④双宾语

3、掌握提炼句子主干的方法

4、注意以下几种情形:

①并列结构的中心语,要全部放在主干中

②句子的宾语是双宾语,两个宾语都要放在主干中

③碰到有否定词语,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

二、试题精讲:

1、下面句子的主语是:()

他在蒙大拿的时候,和他同住在一间小房子里的伙伴们时常遗失一些小小的贵重物品。

A、他

B、他在蒙大拿的时候

C、他在蒙大拿的时候,和他同住在一间小房子里的伙伴们

D、和他同住在一间小房子里的伙伴们

2、与“我希望他来”中画线部分在句中语法作用相同的一项:()

A、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

B、她冷得浑身打哆嗦

C、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D、奶奶一个字都不认识。

3、下列与例句的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他的试验成功,为我国的科学发展填补了一项空白。

A、他的言行表现,为全体科技人员树立了榜样。

B、他的献身精神,是大家学习的楷模。

C、他的成绩提高,给集体的进步带来了很大希望。

D、他的踏实刻苦,为取得成绩创造了条件。

E、他的倡导号召,为全体人员所响应。

4、句子主干找得正确的一项是:()

A、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主干:日光强烈)

B、总理那高大的形象总是浮现在我眼前。(主干:总理浮现眼前)

C、船长本已经不耐烦我父亲的那番谈话。(主干:船长耐烦谈话)

D、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主干:水和二氧化碳是原料)

5、对下列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灯塔上的红光和那海面的银光,在我们面前揭开了海的神秘。(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红光揭开了神秘)

B、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在句中作定语)

C、为了交流经验,共同提高,纺线也开展竞赛。(“为了交流经验,共同提高”在句中作状语)

D、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在空中”在句中作状语)

三、思考题:

1、哪一句分析有错误?()

A、我希望你们[热情地]工作

B、(永定河上的)芦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

C、[根据前人和自己观察的结果],认为以地动学说来说明天体现象,一切困难都可迎刃而解。

D、(苏州园林的门和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工艺美术的)上品。

2、对下列各句中划线部分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煦暖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宾语)

B、沙漠地区空气干燥。(谓语)

C、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主语)

D、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象舒展开来。(状语)

3、选出“对”的宾语分析正确的一项()

某些厂领导对销售人员的意见言听计从,工人对销售人员的意见却很大。

A、两处“对”的宾语都是“意见”。

B、两处“对”的宾语都是“销售人员”。

C、前一个“对”的宾语是“意见”,后一个“对”的宾语是“销售人员”。

D、前一个“对”的宾语是“销售人员”,后一个“对”的宾语是“意

见”。

4、句子主干的标示错误的一项是:()

A、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的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B、这个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C、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D、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在空中。

5、写出下面句子的主干:

建筑师极力推崇建筑工人的创造性劳动。

篇3:句子的成分和句子的主干

笔者现就我们平时所学或者是高考中出现的长难句为例, 谈谈如何去除“枝叶”, 保留“主干”, 做到正确理解长难句。

导致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长难句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找不准句子的谓语, 弄不清楚句子其他的成分。

例如, 1.The most important idea behind the kind of party planning described here is that it brings parents and children close together.这句话里有如下几个动词:describe、is和bring。哪一个才是这句话的谓语动词是找出句子主干的关键。在这句话中, described实际是一个过去分词用做party planning的后置定语, 而brings是表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is了, 所以is才是这句话的谓语动词。因此, 这句话的主干部分就是The most important idea is that it brings parents and children close together.

2.This chance discovery ended a 12-day search by the Library Company of Philadelphia for a historical treasure——120-page diary kept 190 years ago by Deborah Logan, “a woman who knew everybody in her day”.

这个句子很长, 由很多的同位语和定语以及定语从句构成。其中:a historical treasure和120-page diary是同位语;Deborah Logan和a woman who knew everybody是同位语;kep190 years ago by Deborah Logan是120-page diary的定语;who knew everybody in her day是修饰a woman的定语从句。经过这样的分析, 就不难找出这句话的谓语动词, 理解这个句子也就变得容易起来。

从所举的两个例子来看, 长难句并非不能理解, 只要能够找准脉络, 就一定能够分清附加成分和主句之间的联系, 做到准确把握句子的准确意义。

我们可以用去除“枝叶”, 保留“主干”的方法来理解长句和难句。要简化一个长句或者是难句, 就是暂时不要去管那些定语、状语、同位语、插入语、分隔性词语以及各种从句, 也可以说就是要对那些“枝叶”部分视而不见, 先找出句子的“主干”部分;然后再来理解那些附加部分。这样做能够简化句子的难度, 使长句短化, 从而能够更加清楚和简单地理解整个句子。举例说明如下。

1.Greenland, ______island in the world, covers over two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A.it is the largest B.that is the largest

C.is the largest D.the largest

前面已经讲过理解句子找准句子的谓语动词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们在做题时就要先看一下除去所填部分外, 有没有动词, 忽略两个逗号之间的部分, 其他部分是不是一个能表达完整意义的句子。不难看出主句部分就是Greenland covers over two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主句的谓语动词就是covers逗号之间的部分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插入语, 而这个插入语又是用来补充说明Greenland的内容的, 而这个插入语也就是这句话中的“枝叶”, 答案就是D。

2.E-mail, as well as telephones, ______an important part in daily communication.

A.is playing B.have played

C.are playing D.play

还是按照保留主干的方法, 把这里的插入语先跳过去不看, 剩下的部分就是如下的句子:E-mail______an important part in daily communication.这样句子就被简化成“主语+谓语动词+宾语”的简单结构, 很明显句子缺谓语动词, 再根据主谓一致的原则, 不难选出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A。

上面两例说明忽略插入语这个“枝叶”找句子主干的实用性。下面请再看一例。

3.No records that are dangerous to the person who is attempting it or to others are allowed.

这是高三英语课本第一单元The Guinness Book of World Records中的一句话, 其中含有三个动词, 那么怎样找出句子的主干部分就是对学生的一个考验。毫无疑问这句话的主语是“No records”, 那么跟在这个主语后面的“that are dangerous to the person who is attempting it or to others”是什么成分呢?实际上这是一个定语从句, 用来修饰“No records”。原来这句话是非常简单的, 也就是No records are allowed。把枝叶去掉以后这个句子就一点也不难理解了。接下来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刚刚去除的“枝叶”, 事实上这个“枝叶”确实需要我们再好好分析一下。其中的“who is attempting it”又是一个定语从句, 修饰的是the person。经过一层一级的分析, 我们才能把整个句子的意思全部弄清楚。我们可以非常形象地表述出这个句子的结构:在一棵树的主干上长出了一个分枝, 在这个分枝上有伸出一个小的分枝。不管“这棵树”——长句或者是难句有多少个分枝, 只要遵循这样的方法, 就不怕理解错误了。

4.It is the ability to do the job________matters, not where you come from or what you are.

A.until B.that C.what D.it

学生一眼可能看不出里面含有一个强调句型。但如果将句子转化为:It is A matters, not B.再推倒为A, not B matters.其中, A代替the ability to do the job, B代表where you come from or what you are, 这样用短句来代替长句, 化繁为简, 问题就自然简单许多。学生应该是比较清楚在一个句子中如果把强调结构暂时放到一边不去考虑, 句子仍然是完整的, 那么自然能选出正确答案B。

从这个例子我们应该更加肯定地说, 在碰到难句或长句时, 我们要学会先排除一些“枝叶”的干扰, 弄清主要部分, 然后再把一些细枝末节添加上去, 经过这一过程, 对句子意思的把握会更加的准确, 在考试或平时的阅读中也不会觉得困难重重了。

篇4:句子的成分和句子的主干

1.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主要出现在配对的句子成分之间,相关成分如主语和宾语之间有个相应与否的问题。成分搭配不当的现象主要有: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1.1主谓搭配不当

所谓主谓搭配不当,指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组合起来不符合常理或者不符合语言习惯。主谓搭配不当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由于对词语的意思产生误解或者马虎,有的是因为句子本身结构复杂,无法一眼看出句子主干,以致误把修饰成分当主语。

例1: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的关注。

此句中并列短语“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做主语,而“出色工作”不能与“采用”搭配。这句话应改为“这位建筑师工作出色,他的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的关注”。并列短语做主语,在与谓语搭配时容易顾此失彼,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和”、“与”、“跟”、“及”、“及其”等连词和表并列关系的顿号。

1.2动宾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中考病句必考内容,其中尤以动宾搭配最难辨析。多数情况下,考生都是依靠“搭配习惯”、“通常经验”等约定俗成朦胧处理。殊不知,有时候看似约定俗成的本身就存在认知误区。

例2:最让人高兴的是,在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下,全年的生产指标终于超额完成了。

这个句子读起来真的难以发现问题,“完成指标”、“指标完成”怎么读怎么顺口,可这确确实实是个病句。首先,“指标”指“计划中规定达到的目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生产指标)”,“指标”是一个要用数字度量的名词,是一个纯名词。“完成”指“按照预期目的结束做成”。“完成”所带的宾语通常是带有动词性或动词意味的词(组)或短语,“任务、作业、计划、使命”的本质都是事情(过程),带有动词特征,而不是纯名词。可见,“指标”与“完成”从本义上讲根本就不能搭配。

1.3主宾搭配不当

主宾搭配不当有的是同一个句子的主宾搭配不当,有的则是第一个搭配恰当,但在第二个句子中则暗换了主语,致使主宾搭配不恰当。

例3:加强全民环保意识教育,是当前非常重要的问题。

主宾搭配不当时,大多情况下,充当谓语的常常是“是”字,做有“是”字充当谓语的中考题时,应先找出主语和宾语,看它们是否对等,就知道能否搭配了。例题中的“加强全民环保意识教育”,是动宾短语做主语,宾语是“问题”,这样,句意成了“加强全民环保意识教育是问题”,主宾显然不能对等。可把“问题”改为“任务”。

2.成分残缺

2.1主语残缺

主语残缺,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或“使”字,造成主语残缺;二是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三是滥用省略,使分句中的主语残缺。

例4:抢险突击队的小李,搁下刚刚满周岁的儿子,参加抗洪斗争,第二天就晕倒了,把她送回家休息,但苏醒后又偷偷上了大堤。

“把他送回家休息”的主语应是“大家”,此处是不能省略的。顺着前边几个分句的主语往下说,应改为“被送回家休息”,最后一个分句在“苏醒后”加上“她”。

2.2谓语残缺

一般句子中都有主语和谓语这两部分,相比之下,谓语显得更重要,因为谓语是陈述主语的。如果没有谓语,就弄不清主语是怎么回事了。“谓语残缺”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不恰当的省略丢掉了谓语,造成残缺;二是误以介词短语作谓语。

例5: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

中途改变陈述主体致使谓语残缺。此句本来是说朱柯忠怎么样,可突然变成了说另外一个人。在“突然”之后补“发现”或“看见”即可。

2.3宾语残缺

宾语是动词谓语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结果,用在动词之后,回答“谁”或者“什么”这类问题。宾语残缺,动作就没有对象了,行为就没有结果了,意思就表达不清楚了。及物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解决、发展、开展、采用、扩大、提高、抓紧、进行”等。“宾语残缺”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把及物动词当成了不及物动词用;二是句子稍长,忽略了与前后成分的呼应,造成宾语残缺。

例6: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缺宾语中心语。应在“4万元”后加“的处罚”,与“给予”搭配。另外,“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还有毛病,应把“停止”改为“取消”。

3.成分多余

成分多余就是重复,句子本来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又偏偏被加了一些重复多余的成分,使话变得很啰唆,从而造成语病。成分多余包括主语多余、谓语多余、宾语多余和附加成分多余。

3.1主语多余

一般是句子较长,前一个主语说出后,紧接着有一个较长、较复杂的状语,作者可能忘了前面的主语,往下说时又另外开头,再来一个主语,就造成了主语多余。主语多余的句子,前后两个主语所指的是同一事物。

例7:我们高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要专心听讲,遵守课堂纪律。

在这一句话中,其实主语只有一个:“我们高年级的同学”,后一个“我们”是多余的,去掉之后照样通顺。正确语句为“我们高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都知道要专心听讲,遵守课堂纪律”。

3.2谓语多余

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干什么”或“怎么样”的,是一句话的表述中心,也是句子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但如果句子中已经有一个动词可以作谓语了,又加入一个动词充当谓语,那么句子的结构关系便会发生混乱,引起歧义或意思含糊,甚至造成其他语病,影响句子的表达效果。

例8:清明节那天,我们慰问了烈士家属,并且到烈士陵园举行了献花。

“献花”中已经包含了动词“献”,它可以作为句中的谓语。加了“举行”后,不仅多余,还造成了句子的残缺,因为“举行”一般要跟“活动”或“仪式”搭配才行。修改的时候,可以将“举行”删去。

3.3宾语多余

宾语紧跟在谓语的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是动作的承受者。有些句子,谓语已经带上了合适的宾语,又在后边加上一个宾语,就造成了宾语多余的语病。

例9:要帮助同学们解决怎样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问题。

篇5:句子的成分和基本句型

1.S+V;(主语 + 不及物动词)

I can swim. 我会游泳。

主语 谓语(不及物动词)

Everything changes. 万物都在变。

主语 谓语

The plane has already arrived. 飞机已经抵达。

主语 谓语

2.S+V+O;(主语++及物动词+宾语)

I like English. 我喜欢英语。

主语 谓语 宾语

They are reading books . 他们在看书。

主语. 谓语 宾语

He bought a cnputer last week. 他上周买了台电脑。

主语 谓语 宾语

3.S+V+P;(主语+连系动词+表语)

My mother is a scientist. 我母亲是个科学家。

主语 谓语 表语

She looks young. 她看上去很年轻。

主语 谓语 表语

The food tastes very delicious. 这食物尝起来很香。

主语 谓语 表语

4.S+V+IO+DO;(主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My mother bought me a dictionary yesterday. 我母亲昨天给我买了本字典。

主语 谓语 间接宾语 直接宾语

Can you give me the math book? 你能给我那本数学书吗?

谓语 主语 谓语 间接宾语 直接宾语

Will you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your school life? 你给我讲讲你们的学习生活,好吗?

谓语 主语 谓语 间接宾语 直接宾语

5.S+V+O+Oc;(主语+及物动词+宾语+补语)

We must keep our classroom clean and tidy. 我们必须保持教室干净、整洁。

主语 谓语 宾语 宾语补足语

My mother asks me to speak English as much as possible. 我母亲要求我尽可能多地讲英语。

主语 谓语 宾语 宾语补足语

I heard her singing happily in the room just now. 刚才我听到她在房间里高兴地唱着歌。

主语 谓语 宾语 宾语补足语

简单句五种基本句型巧记歌诀:

英语句子万万千,五大句型把线牵。

句型种类看动词,后接成分是关键。

系词之后接表语,不及物后无需连。

及物又可分三类,单宾双宾最常见。

还有宾语补足语,各种搭配记心间。

Exercises:

指出下列句子的基本类型

1.They are listening.

2.My mother is fifty now.

3.I have bought three books.

4.My friend gave me a birthday present.

5.I painted the wall white.

6.The boss often makes the workers work twelve hours a day.

7.They arrived at six o’clock.

8.The map is on the wall

9.Children often sing this song.

10.Mr Wu teaches us English.

11.She showed her friends all her pictures.

12.I find him a lovely boy.

请朗读以下句子,划分下列句子的成分,并指出他们分别属于简单句中的哪种。

1. Our country consumes a large number of plastic bags.

2. The super-thin bags are the main source of white pollution.

3. We should encourage people to return to carrying cloth bags.

4. The new rule came out.

5. Enviornmental groups welcne the new rule.

6. They can stop using plastic bags.

7. What is particularly positive is that it involves public participation.

8. Shops don’t offer free plastic bags to their consumers.

9. Hong Kong and Australia are considering measures to curb plastic bag litter.

10. Chinese consumers have gotten used to free plastic shopping bags.

★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

★ 短语结构类型

★ 英语五大基本句型结构语法

★ 自荐材料的基本结构

★ 语义场的结构和类型

★ 英语常见5种句子结构

★ 化学学习_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 句子结构

★ 初中作文的写作结构类型

篇6:句子的成分和句子的主干

一、导入

病句在考试中常常出现,但是很多同学做这类题时往往跟着感觉走。只有从语法的角度来审视病句才能彻底分析出病句的根源,把辨析病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句子成分划分和病句修改。

二、句子成分

所谓句子成分:是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之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按照不同的语法关系可分为六种句子成分,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1.首先来看句子的主干成分: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一般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出要说明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主要有名词和代词来充当,举个例子: “狗啃骨头”,在这句话中名词“狗”作主语。

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一般由动词或形容词来充当。例如:在“狗啃骨头”中动词“啃”作谓语。一般而言,主语与谓语是被陈述与陈述的关系,因此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多为名词或代词。在“狗啃骨头”中名词“骨头”作宾语。

划分主语、谓语和宾语的符号分别为分别划在他们的下面即可。2.句子的枝叶成分有定状补。

定语是句子里名词中心语前面的修饰成分,说明事物的领属、数量、状态、性质等。多由数量词、形容词、名词等来充当。定语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比如:形容词“小”修饰主语“狗”,数量词“一个”修饰宾语“骨头”作定语。

状语是句子里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时间、处所、程度等。状语一般由副词、形容词来充当,用在谓语的前面。例如:狗高兴地啃骨头。形容词“高兴地”作“啃”的状语。

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成分,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状态。由动词、形容词、副词来充当。多用在谓语后面。如:狗啃完了骨头。动词“完”作“啃”的补语。

在划分句子成分的时候,定语、状语和补语分别用()[ ] < >

来标示,把它们相应的内容括起来即可。

另外,定语、状语和补语常常借助“的”“地”和“得”来帮助。因此,“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得”是补语的标志。

以上内容可以用一句口诀来记: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常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主干枝叶是一个比方,一个句子好比一棵树,主谓宾是树的主干,定状补是树的枝叶。这里的主干指的是主谓宾的中心词。

例如:青青的麦苗悄悄地抽出了嫩绿的叶子。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麦苗抽叶子,“青青的”是主语“麦苗”的定语,“悄悄地”是谓语动词“抽”的状语,“出”是一个结果补语,“嫩绿的”是宾语“叶子”的定语。

因此,划分句子成分的步骤:先找句子的主干,用符号划出主谓宾;再找句子中的枝叶成分,划出定状补。由于句子是由词和短语组成,划分句子成分的时候划到每一个词或短语的层次即可。

下面同学们来做个练习。请给下列句子划分句子成分。1.我热爱祖国。2.校园里的花美极了!

3.勤劳的父母十分热爱他们的家乡。

4.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风筝》)

5.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草莓》)学习了句子成分的知识就为我们从语法的角度辨析和修改病句打好了基础。下面我们从划分句子成分的角度来看看下面句子有什么语病,该如何修改。1.中学生是培养健康情操的重要阶段。2.校领导在全校推广了我们班民主管理。

3.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4.为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我校必须建立新的规章制度等一系列工作。5.他是一位优秀的国家队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篮球教练。6.许多老师热情地在休息室里昨天都同他交谈。

第3题中是“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是介宾短语,介宾短语是由介词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前面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常常作状语,不能作主语和谓 语。作状语可以在谓语前面,也可以用在句首,用逗号隔开。那么,本题“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在句中作状语,主语呢?“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是一个动宾短语,因此本句缺乏主语。可以删去介词“由于”或“使”。这是常见的滥用介词导致的成分残缺,缺乏主语。做个练习:分析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如果有如何修改。

为了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全国上下掀起了高唱红歌的热潮。

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生安全得到了保障。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因此,凡是遇到介宾短语作状语置于句首时,我们便考虑是否存在主语残缺的语病。例如:通过…使,由于…使,等等

像第5题中宾语教练前面的定语有几项,这种定语叫多重状语。

多重定语的排列顺序有很大的强制性。跟中心语关系越密切的定语就越靠近中心语。如果排列不好,就会造成多重定语语序不当。

一般来说,最基本的规则是限制性定语在描写性定语的前面。例:姐姐的漂亮长裙非常贵。(领属+性状)

那所校园里高大的树木很多(处所+性状)

多重定语的排列顺序是:1.领属 + 2.数量+ 3.动词 + 4.形容词 + 5.名词。简化为一句口诀:“属数动形名。”

这句话正确的语序是:国家队的(领属)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性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篮球(名词)教练

练习:把“①美丽的,②红色,③几朵,④盛开的,⑤花园里”这五个定语填入到下面句子的横线上,正确的语序是: 玫瑰花被人摘走了。

和多重定语一样,多重状语也有较强的强制性,如果排列不当,也会出现语病。请看第6题。6.许多老师热情地在休息室里昨天都同他交谈。

多重状语的排列顺序一般是:条件+时间(处所)+范围+情态+对象。简称“条时范情对”。

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练习:看看下面的句子中的状语语序是否恰当,如果不当请改正。

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语序不当除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语序不当之外,还有定语与状语语序不当。例如: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充分的主观能动性。

三、辨析并修改病句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发现,句子成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造成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和成分残缺等类型的病句。因此,我们只有运用句子成分分析法才能有效地辨析病句。具体方法是:先提取句子主干,看句子主干是否有语病:一看搭配,二看残缺;再检查枝叶,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容是否有语病:一看搭配,二看残缺,三看语序。

这种辨析病句的方法又叫主干枝叶梳理法。

只有我们梳理出句子的病因,才能有针对性的修改。对于语序不当的问题,我们应该调整语序,用调位号;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用换用号;成分残缺的要补上残缺的成分,用增补号。

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来辨析并修改下列句子的语病。1.一些长期有争议的问题,经过讨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展。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

3.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我们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4.在清洁委员的组织下,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5.除了班里工作外,王羽还承担了校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6.两位我校优秀的有三十年教龄的语文老师被选为市人大代表。

今天我们学习了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掌握了句子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应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运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可以辨析出语序不当、搭配不到和成分残缺等语病。其中多重定语语序口诀:属数动形名;多重状语语序口诀:条时范情对。

篇7:句子成分的划分

教学目标:

1、了解汉语句子的含义。

2、能够掌握句子的结构类型

3、能够学会划分句子的结构、了解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并能进行判断。教学重、难点:

能够学会划分短语的结构分方法。教学辅助: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课时:

五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汉语句子的成分,并掌握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现代汉语句子概说。

什么是句子?简单的回答是:句子是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在交际和交流思想的过程中,词和词组只能表示一个简单或复杂的概念,句子才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正因为有了句子,人类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才能记载下来、巩固起来,使人类社会中思想交流成为可能。词和词组不就是句子,但是词或词组都可以成为句子。尽管这样,词、词组同句子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句子的特点在于它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的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

二、现代汉语句子的结构类型

一个句子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和结构方式。按照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可以将句子进行分类。这样划分出来的类别,一般称之为句型。

三、单句和短语

(一)主语和谓语

1、主语和谓语是组成主谓句的直接成分。主语和谓语是彼此对待的成分。

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从语法的角度来说,主语是主谓句陈述的对象,谓语是主谓句陈述的内容,主语和谓语之间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从语义的角度看,主语谓语之间有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等关系。

2、主语及其位置

(1)主语的构成(2)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3、谓

语 谓语的构成

(二)动语和宾语

1、宾语的构成

2、宾语的语义类型

(三)修饰语和中心语

1、定语和定语中心语

2、描写性定语和限制性定语

3、复杂的定语

4、状

5、补

四、现代汉语单句成分划分指导及练习题

1、运用公式:“什么” 或“谁”‖“怎么样”、“做什么”或“是什么”提取主干,再分而划之:

2、了解充当各种成分的词、短语:

主语—多是名词、代词和除偏正短语外的各类短语;

谓语——多是动词、形容词和除动宾短语外的各类短语;

宾语—多是名词、代词和除偏正短语外的各类短语

定语—多是名词、代词、数量词、形容词及联合短语和主谓短语等;

状语—多是形容词、副词、性数量词(动量性)及介宾短语及联合短语等;

补语—多是形容词、副词、性数量词(动量性)及介宾短语及联合短语等

3、实战练习

(1)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2)[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开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宾语)

(3)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4)连长‖下命令叫我们(兼语)「立刻」出发去阻击敌人。

(5)「现在」,老师和全班同学‖「都」相信,他虽然落下了不少课程,但是,只要他坚持不懈奋起直追,就一定不会比别人差!(宾语)

(6)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说明:主语下面划双横线;宾语下面划波浪线;兼语线划波浪线,再划双横线。

五、总结 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运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口诀)使句子划分简单化,继续通过练习巩固句子划分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略)

二、简化划分方法(1)抓住句子的一般格式

①.写人 格式:“谁” + “干 什么”(主语)(谓语)(宾语)例: 杨亚 ‖ 写 字 主 谓 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主 谓 宾 ②.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主 语)(谓语、宾语)例: 猫 ‖捉鱼

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例如: 他 ‖ 是学生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例: 画眉 唱 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 “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 “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②.[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③.(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④.歌唱得<好>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3)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2)纵观全局找主谓。(3)主前定状谓后补,(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三、划分句子成分练习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四、总结

五、作业题:

请分析下例单句句子成分。

1、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的伟大事业。

2、他生动感人的演讲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3、你们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士们要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

4、善于思考问题,讲究工作效率,这是老李又一优良的工作作风。

5、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善于发现有用人才。

6、在十字路口,他迅速拉开车门跳了下来。

7、“振兴中华”的口号被一群姑娘变成了激动人心的现实。

8、拜金主义的泛滥使少数人的心灵日渐变得自私、冰冷和贪婪。

9、即使贡献很大的同志,也不应该骄傲。

10、在这讽刺般的笑声中,我头一次感到自己竟这么傻。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继续通过练习巩固句子划分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略)

二、练习讲析

1、那时候,同志们都站在场地外看运动员打球呢!

2、这支战斗的曲子永远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

3、战胜灾难的决心使解放军官兵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4、一班班长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班里刚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5、今天夜里路边的灯也许会亮起来。

6、我们每一个在思想战线上工作的同志都有责任积极参加清除官僚主义的运动。

7、今天,在车间里,厂长对新工人的产品检查得十分仔细。

8、实现四个现代化已经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

9、地震发生的时候,四川省安县睢水镇道禧村的普通农村妇女文友会正走在割猪草的路 5 上。

10、战国时候的孔子就非常佩服春秋时期晏子交朋友的态度。

11、在去藏北草原的路上,我一直静静地望着起伏绵延的草原和草原尽头的雪山。

12、早在2005年,中国就发生过一场关于“要不要敬畏自然”的争论。

13、据说,聪明的老先生曾借助圣人孔子的一句话来说明这个问题。

14、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就可以判断鲸鱼的种类和大小。

15、每逢听到孩子们唱歌,我就会想起爸爸第一次教我唱《国际歌》的情景。

16、每天放学后,老师总要站在校门口看一会儿。

17、为了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解放军战士与洪水搏斗了三天三夜。18、80年代中叶,腐败现象、物价上涨和刑事案件激增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19、产值增长的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这是落后的重要原因。

20、经过一番了解,才发现这些学生平时爱好数学,中学时单科突进,却很不重视语文学习,阅读和表达能力挺差。

三、总结 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几种特殊单句及划分方法。教学过程:

一、引入单句概念

二、单句的种类:

1、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类。

(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例如: 茶桌擦得滑溜溜的发光。

他非常健康。

(2)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的构成。例如:

飞机!站住!有人敲门。

2、几种特殊单句:

主谓句中,动词谓语复杂多样,有些句式在结构和表达上有些特殊句式有: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是字句、存现句。(1)把字句

把字句是主谓句的一种。句中谓语一般都是及物动词、而且不能是单个儿的动词,应当是单个短语和动词的连用形式。例如:

我们把豹子打死了。郭全海把玉石眼追了回来。(2)被字句

被字句是被动句,是主语接受动作的句子。被动句中的主语是受事者,由介词“被”引了主动者与“被”字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例如:

豹子[被我们]打死了。

有时句中只有介词“被”没有主动者(被的宾语)如:

在罗马百花广场,布鲁诺[被]活活烧死了。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典型结构都是:“主语+状语+动词+补语”,口语中经常都是用“叫、让、给”来代替“被”。(3)连动句

连动句是用连动短评充当谓语的句子。连动句的谓语就是两个动词短语(很少用单个动词)连用。两个动词短语,互不作成分,而是共同作谓语,但在语义上有目的和方式、原因和结果、先和后的关系。因此短语的位置顺序不能相互颠倒,中间也没有语音停顿。如:

他搜集着一片片的干苔藓烧水喝。(目的)

凭着他的求生的意志,他还是挣扎着蠕动爬行。(方式)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李老师终于生病住院了。(因果)

综上所述,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连动句有主要三点: 一是必须有两个动词连用陈述一个主语。

二是两个动词短语互不作成分,而在意义上有目的,方式,原因,结果,后先的关系,位置不能互换。

三是两个动词短语中间不能有语音停顿。(4)兼语句

兼语句是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有下列特点:

第一,兼语句的谓语是由动宾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的主语。例如:

母亲叫闰土坐“闰土”既作“叫”的宾语,又作“坐”的主语,“闰土”因一身兼二任,所以叫做兼语。

第二,兼语句多有命令的意思,所以句中前一个谓语多由使令动词充当。常见的使令动词有:使、让、叫、派、命令、吩咐、禁止、请求、选举、教、劝、号召等。此外前一个谓语也可以是“有”字。如:

大家一致选小萍做代表。我有个弟弟今年考大学。

第三,兼语句中兼语的谓语(第二个动词)是前边动作所要表达的目的或产生的结果。即兼语前后两个动词的语义上有一定联系。如:

护士叫他快去请大夫。(“去请大夫”是“叫他”的目的。)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风格。

句中的兼语的谓语“想起”是前一个动词“使”的结果。

连动句,可以连续叙述一个人的几个动作;兼语句,则可以连续叙述几个人的几个动作。连动句可以扩展,连动套接兼语;兼语句也可以扩展,兼语套接连动。如:

叔叔|打电话叫我去。妈妈|禁止小妹骑车乱闯。(5)是字句

是字句专指由动词“是”构成的判断句。在是字句中,“是”的作用是判断主语和宾语的关系。主语和宾语有两种关系,一是同一关系,二是从属关系。同一关系就是对等关系,一般的“定义”就是这种关系,即甲=乙。如:正方形是四条边等长、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

从属是主语属于宾语,即宾语是一个大类,主语是其中之一。如:《读者文摘》是杂志。

(6)存现句

表示人、事物存在或出现、消失的句子是存现句。存现句的特点有三: 第一,主语常是处所词或时间词。如: 门口|站着两个兵。台上|坐着主席团。

第二,存现句的谓语多是表示存在、产生、消失的动词,即不表示动作,只表示动作产生状态的持续。如: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表示出现)到处|是欢乐的从群。(表示存在)

第三,存现句的宾语往往是动作的发出者。因此有的存现句可以转换为一般主谓句。如:

门吕站着两个兵--两个兵在门口站着。台上坐着主席团--主席团在台上坐着。

三、单句的复杂化和单句的分析

一个单句的各个成分都由词来充当,这个单句就简单,如果由复杂短语充当句子的某一个某几个成分,单句就复杂了。这各复杂短语的道理是一样的。

1、复杂单句概括起来说有两大类:

(1)单句的主语由短语或复杂短语来充当。如: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鼓舞着我们。(主语由偏正短语充当)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宾语由偏正短语充当)(2)单句的附加成分复杂化。如:

这是(我的老朋友)的作品。(定语由编正短语充当)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状语由多个短语充当)

我们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补语由介宾短语充当)还有的句子由复句结构充当了句子成分。如:

我相信,雷锋的样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2、复杂单句要进行分析时,需先找出主干。单句的主干是指把句中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掉以后剩下的部分,也就是主语(或主语的的中心语)+动词(或动词的中心语)+宾语(或宾语的中心语)。找出句子主干常常是检查病句的好方法。

分析句子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表示主谓句,界分主语和谓语。“|”之前是主语,“|”之后是谓语。如上面例名句(1)和(2)第二步,再分别分析“|”前的主语和“|”后的谓语。例如:(鲁迅先生的第一个)特点|是(他的政治)远见。

(严肃的对待文章内容)的人| {一定也在文章形式方面}提出(严格)要求。一般情况下,句子分析到此就可以了。如果某一成分是个复杂短语(如例句(2)的主语)还可以用框式图解法进行再分析。如:

严肃 的 对待 文章 内容 的 人

│ 偏 正 │ │偏正│ │

└─┬──┘ └─┬┘ │

│ 动 宾 │ │

└───────┘ 偏 正 │

└────────┘

3、分析句子,明确句子结构,不但可以更好地理解句意,同时能够检查出成分之间搭配是否合适,句子是否完整等。

四:总结 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讲析巩固有关单句划分的知识。教学过程:

一、指出作业中的问题(略)

二、讲析练习

(一)划分单句 的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一般成分弄清楚。

基本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

主语讲谁或什么,陈述主语是谓语。

动词涉及人或物,涉及成分叫宾语。

修饰限制算定状,补充说明就是补。

定语用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还有标志的地得,帮助分清定状补。

注意位置和关系,认真分析莫疏忽。

(二)具体练习

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 2.他想要改正错误

3.庄子的学说是一种崇高的美学 4.他努力地想记起他的容貌 5.周总理是一个健谈的人

6.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东奔西走地忙碌

7.一个衣服褴褛,满脸皱痕的年老水手在船上卖牡蛎 8.王老师教我们历史

9.他的伟大之外在于它能够战胜困难,重新振作起来 10.我诚恳地接受你的批评 11.这件事愁得他一夜没合眼

12.大堤出现险情这个消息很快就被登到报纸上去了

1、他非常诚恳的征求大家的意见。

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5、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

9、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

10、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

三、总结 作业布置:

篇8:浅谈英语句子成分的划分

在高中阶段,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英语, 使学生在自主快乐中学习。如在讲授阅读课时:教师在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文章梗概基础上, 再对文中难句进行讲解, 让学生主动参与对句子的理解, 对句子成分进行判断, 给学生翻译句子的机会, 看学生翻译的思路正确与否, 成分划分是否准确, 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的翻译答案与结论。这样坚持下去, 学生就会对翻译产生兴趣, 增强信心, 久而久之, 就能掌握阅读的技巧, 阅读能力不断提高, 失分必定会减少。这就更增强了学生学英语的乐趣和积极性。

任何英语句子不是随意组织的, 而是由一定规律的。一个英语句子由各个功能不同的部分构成, 这些部分叫做句子成分。句子成分分析, 对我们正确并快速理解句子的意思, 尤其是一些很长的且句型比较复杂的句子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我们能正确地分析句子, 把句子简化, 找出句子的主干, 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整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了。同样, 一个英语句子的写出, 不是简单地把英语单词按我们汉语想表达的顺序进行罗列, 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的。如果我们对句子成分 (主语、谓语、表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定语、状语、同位语) 熟练掌握, 无论是翻译或者是写英语文章都是不成问题的。准确地输入和输出英语 (听、说、读、写) 是一个人学好英语、英语水平高的标志之一。本文章就英语学习过程中划分句子成分的重要性进行浅显的说明。

虽然语法在英语高考试题中所占比重已经下降, 但培养学生划分句子成分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种能力对任何人正确运用英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学生做题相信语感,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语感在解题中有时是发挥着一定作用的, 但在高考中, 考生如果能明确说明为什么选XX答案, 这无疑会使正确率相当高, 信心大增。相反, 若仅凭语感, 讲不出解题原因及依据, 正确率可想而知。单选题正确率的高低取决于对语境的理解, 而对语境的理解取决于对句子成分划分的准确程度。

For example:

The man will use what he has______a camera for his wife.

A.to get B.got C.buy D.bought

这道单选题是我们一次月考的试题, 正确答案为A, 可是学生的正确率却很低, 很多学生选择D。他们的理由是看到了has就想到了现在完成时。若学生认真分析这句话, 划分成分, 就会很容易很清楚地发现:句中有一个what引导的宾语从句做了动词use的宾语, 句中画线部分在整个句子中做目的状语, 清楚了这些, 选A是显而易见的了。

近年来的NMET中阅读理解的句式结构趋向复杂化, 因此语法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已经日益突出。比如在阅读中遇到较难理解的长句和难句, 我们就可以借助语法对句子进行适当地分析, 搞清各部分的关系, 从而准确理解整句的意思。我现就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七第二单元Robots中文章一个句子结合实际教学进行论述:

Among his most famous works of science fiction, one for which he won an award was the Foundation trilogy (1951--1953) , three novels about the death and rebirth of a great empire in a galaxy of the future.

这是一个典型的长句、难句, 句子成分不是一眼就能分析出来的。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对这个句子进行翻译, 学生翻译得五花八门。有学生翻译成:在他最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品中, 他获一个奖是《基地》三部曲 (1951--1953) , 这三个小说是关于未来银河系中一个伟大帝国的死亡和再生。听到学生的翻译, 我知道学生其实是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 只是表达不是太好, 他是从左到右进行的翻译。当我要求学生划分句子成分时, 学生感到困惑, 分析得也是五花八门, 甚至有的学生看到如此长的句子就感到反感。为此我给学生的句子结构一一进行分析:…one for which he won an award was the Foundation trilogy...主语定语从句, 修饰one系动词表语

three novels about the death and rebirth of a great empire...the Foundation trilogy (1951--1953) 的同位语, one在此作同位语, 同时它还是替代词, 代替上文提到的科幻作品 (his most famous works of science fiction) 中的一部作品。

在以上分析完之后, 学生对这句话给出正确且适当的表达:在他那些最著名的科幻作品中, 有一部获奖作品叫做《基地》三部曲 (1951--1953) , 由三本小说组成, 讲的是未来银河系中一个伟大帝国的灭亡和再生。

同样, 只要学生在平时形成分析句子成分上的习惯, 高考阅读得高分是自然而然的事。

高考英语写作高分的取得同样依赖考生平时对语法句子成分的熟练掌握。笔者在一次作文中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教师是否应该在高中生每月放假公休中给学生留作业, 以下是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句子:

(1) On one hand, I think teachers should leave homework to the students.Because students’main task is to study.

在学生作文中这样的句子的出现是很普遍的, 我们看到此句可以明白学生要表达的意思, 可是此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复合句的真正含义, 所以才会导致Because students’main task is to study.这个原因状语从句成了一个独立的句子。正确表达应该为:On one hand, I think teachers should arrange homework tothe students because students’main task is to study.

(2) Teachers should not don’t remain or remain more.

这个句子给人很乱的感觉, 不清楚在表达什么意思, 并且句子成分是很乱的。如果学生在表达时, 掌握句子的基本构成结构, 如:主语+谓语+宾语, 这个句子是很好表达的。Teachersshould not arrange homework or should arrange less. (老师不应该留或应该少留作业。)

上一篇:有效管理八大工具心得体会下一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