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园林县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24-05-06

国家级园林县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通用8篇)

篇1:国家级园林县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15年,住建局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绿色生态之城”建设目标,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为主线,大力实施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城市环境容貌综合整治行动,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努力打造**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升级版”。

一、科学制定“绿色生态之城”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目前完成《**县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实施方案》的起草,现已上报县政府待批并出台,方案中对2015年至2017年在领导机构建立、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绿化覆盖率、树种规划、公园游园建设、县城风貌保护、古树名木保护、基础设施完善、县城环境综合治理等众多方面将做出了明确要求。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政府县长任总指挥、相关责任单位任成员的创园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条块结合和谁主干、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分解任务,细化、量化指标。确定到2016年年底,县城建成区内的绿化、生态、市政建设指标要达到创建标准,2017年要坚决完成创建目标。

二、围绕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重点抓好县城区园林绿化工作,切实增加城市绿量。

一方面围绕“绿色、生态、舒缓、宜居”目标,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精心谋划启动了投资2340万元,占地160亩的东湖迎宾公园建设工程,目前该项目规划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工程预算已编制完成,待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投资模式后实施。另外谋划了嘉陵江路中段南侧100米绿化带工程、开发区绿化补植工程、太行道北延及绿化工程、长江路(桑兴河桥东至宣惠河段)10米绿化带工程、黄山道(黄河路至长江路段)10米景观带工程、华山道南段(钱塘江路至金沙江路)东侧10米景观带工程、金沙江路北侧10米景观带工程、淮河路中段两侧绿化工程、运河以东植物园工程、泰山道南段敬老公园工程、清馨园续建工程、104国道绿化工程、宣惠河(城区段)带状公园工程、园林式单位(小区)创建工程等14项园林绿化工程,确保“三绿”标准达标。另一方面以实施重点绿化项目为基础,严格执行绿线管制制度,并对已建居住小区绿化面积进行核查,对不达标的小区进行整改,控制新建小区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5%以上,并设置有休息活动场所。同时强化执法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抓好城市园林绿化的保护工作和城市绿化专业日常管护,建立管理长效机制,做到无非法侵占绿地、破坏绿化成果的严重事件。

三、大力抓好城市管理,加大治违、治脏、治乱力度,加强城市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一是制定完成《**县关于开展县城环境容貌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目前已上报县政府待批准后实施。今年以来通过对“五乱”行为的日常监管,共清理垃圾总量22000余吨;处理违章建筑两起;查处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摊点500余个;整治露天烧烤摊位30处;对公厕、垃圾桶(箱)进行实时保洁,确保整洁美观;各垃圾点摆放垃圾桶共计300余个;对2个商砼企业、10个施工现场、6个锅炉、14个土方、砂石、灰渣、白灰料堆及渣土运输、露天烧烤等“涉烟、涉气、涉尘”污染行为进行查处,现已全部完成整改,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城区主次干道全面实行环卫机械化作业,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以上,实现了16小时保洁,重点地段全天候保洁,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二是投资340万元谋划建设数字化城管系统,选用“以市带县”模式,利用**市软、硬件资源,节约建设资金,加快建设步伐。目前工程方案和施工预算已全部编制完成,并上报县政府批准。三是建立数字城管考评机制,已将其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加强了执法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满足及时发现、处置与解决问题的要求,构建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无缝隙的管理网络,实现管理全覆盖和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尽快完成“绿色生态之城”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确保建设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加快推进“国家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重点实施东湖迎宾公园建设,按照《**县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实施方案》的要求,抓好住建系统各项建设任务的前期规划、工程方案及预算的编制工作,为下一步实施奠定良好基础。三是尽快完成《**县关于开展县城环境容貌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修订出台,组织联合行动,利用到年终五个月的时间全面整治城市环境容貌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五乱”行为治理,同时修订完善各项管理规章、标准、制度,形成全面覆盖、相互衔接、责任清晰、管理规范的城市管理体系,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由突击型向经常型、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建立起齐抓共管、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沟通便捷、反应快速、处置及时的城市综合管理机制。

**县“绿色生态城”建设正在以更加完善、更加生态、更加宜居目标稳步前行,从而实现“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目标,为广大居民提供一个优美、清洁、舒适的绿色环境。通过创建改变、改善我们工作生活条件,让我们有个更加美好的环境,让我们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篇2:国家级园林县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平江县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辖 27 个乡镇,一个国家级工业园,总面积 4125平方公里,人口 106 万。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老区县,也是一个地域大县、人口大县、生态大县。县城位于汨罗江畔,青山绿水环抱,周围山丘逶迤,汨罗江呈“S”型绕城而过,古有“碧潭秋月”、“秀野春光”、“九曲清池”等自然景观,今有汨罗江沿江风光带、平江起义纪念馆、湘鄂赣纪念馆等人文景观,有国家森林公园幕阜山之险、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福寿山之幽、国家地质公园石牛寨之奇,生态环境优美,是一块绿色的沃土,森林覆盖率达 65.6%。先后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和联合国工发组织认定为绿色产业示范区。平江县始建于公元 809 年,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 1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0.6万;县城建成区绿地率34.2%,绿化覆盖率38.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9.8平方米,优美的生态资源,良好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底蕴,使平江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平江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主要成效

1、领导重视,创建基础牢固。县委、县政府把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作为改善县城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提升市民素质、塑造对外开放形象、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坚持“创园惠民

众,创园促发展”的工作方针,把创建园林县城工作与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相结合,把创建园林县城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推进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平江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14 名县级领导任副组长、30 个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城建的副县长任指挥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副指挥长的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指挥部,并设立了专门的园林创建综合办公室。坚持创建工作一盘棋,建立创园工作责任制,实行县四大家包区域、县级领导和县直单位包街道的路段包干责任制,对各部门、各单位、相关乡镇的园林创建工作职责和任务进行了细化明确。各单位各部门也相应成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工作人员,落实了工作措施,为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形成了上下有组织,纵横有联系,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创建工作格局。

2、理念先进,创建氛围良好。在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后,平江县领导和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创建园林县城,不仅仅是拿一块牌子,而是让老百姓切切实实地享受到城市环境发展带来的实惠。因此,平江县将切实改善城市环境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不唯创建而创建,也不唯政绩而创建,而是要让老百姓真正地享受到城市绿化建设成果,让最广大的市民以最低廉的成本分享社会经济发

展成果。因此近几年来,平江县将真正改善平江县城环境、提升县城品质作为建设的重点,最大限度地推进小街小巷的绿化建设,最大限度地实施城镇小游园建设,大力推进庭院、小区绿化建设,在些基础上适度进行公园建设,严格控制“高大上”的园林绿化项目,尽最大努力让城市绿地均衡分布在城区,让城镇绿化建设真正“接地气”,用有限的投入迅速增加了城区绿化面积,提升了绿地品质,均衡了绿地分布,让绿化建设成果老百姓看得到、进得去、享受到,切切实实地提升城市居民的绿色福利,从而得到了最广大老百姓的支持,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

3、整章建制,园林监管规范。为使平江县城镇园林绿化建设步入规范化、法制化、长效化、常态化轨道,平江县加大了园林绿化规范性文件建设力度,出台了《平江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平江县城镇绿线管理制度》、《平江县园林绿化工程管理规定》、《平江县“绿色图章”制度》、《平江县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平江县城市公园管理办法》;制定了《平江县绿荫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配套规范性文件和制度,使城市绿化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走上了制度化、规划化轨道。严格实施“绿线”管理制度,严把建设项目审批验收关,确保配套绿地达到规定标准,从源头上避免建筑物挤绿、占绿的现象。大力宣传爱绿、护绿。成立园林绿化执法大队,严肃查处侵占城市绿地、损坏花草等绿化设施及无资质证施工等行为。

二、平江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主要做法

1、园林绿化行业监管到位。一是园林绿化管理机构到位。成立了平江县风景园林管理办,是承担行政职能的副科级事业性单位,归口县住建局。二是制度建设到位。近年来,修改了《平江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出台了《平江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确保了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的制度到位。三是职能落实到位。将城镇绿线管理制度纳入建设项目报建程序,城镇规划区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均须到县园林办办理绿线审批手续,并将其作为办理规划许可等的前置条件,对确因特殊原因达不到规定标准的项目,严格依法依程序缴纳城市绿化补偿费。加大了对城区损绿、毁绿案件的查处力度,有效保护了城市绿化资源。

2、园林绿化建设稳步推进。平江县近几年来,不断加大城市绿化建设的投入,一是加大了公共财政的投入,近三年来,政府投入绿化建设专项资金 1.9 亿元,投入绿化养护资金 450 万元。二是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鼓励相关单位开展创建园林式单位(小区)活动,小区、庭院绿化建设投入加大,庭院、小区绿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通过实施绿线管理制度,要求城区各新建项目绿化指标达标等,县城绿量大幅增加,景观效果进一步提升。截止 2014 年,平江县县城建成区绿地率、绿化

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 34.2%、38.5%和 9.8平方米;绿地建设突出植物造景,乔、灌、花、草搭配有序,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例达 68%;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1%。道路绿化普及率 97%,达标率 81%,林荫路推广率达 61.5%,林荫停车场推广率达 63%。同时广泛开展鲜花进家庭,绿化进社区等群众性活动,所有主干道沿街单位全部拆墙透绿,所有居住区植树添绿,机关、单位垂直挂绿,近三年全民参与义务植树304.6 万株,植树尽责率达 95.5%,成活率达 90%,保存率达 85%。县城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为 88%;公路、河道沿线防护绿地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城镇防护绿地实施率达 82.1%,河道绿化普及率达 86.2%。

3、维护管理逐步规范。平江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公园管理,城区 2 个综合性公园,2 个广场,18 个小游园都由专门的机构实施了规范管理,公园管理规范率达到 100%;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实施率达 75%;平江县共有 371 株古树名木全部分类建档,挂牌保护,完善防护设施,古树名木保护率达 100%;制定了立体绿化实施方案和鼓励政策,推广立体绿化面积 2.6 万平方米;建立了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鲁肃山、杨梓山、羊角山等城市其他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城市园林绿地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生物防治技术推广率达 52%;主要公园绿地设置了防灾避险标识、标牌,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实

施率达 75%;城区水体岸线自然化率达 88%;平江县确定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范围,编制了历史风貌保护规划,对历史文物古迹进行了有效保护。

4、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平江县坚持市政设施建管并重、不断完善城市承载功能,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城区供水、环卫、排水排污等各项基础设施日趋完备。城市道路、桥梁安全运行,户外广告管理规范,城市容貌整洁美观,县城污水处理率达 85%,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县城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达 100%,县城道路完好率达 98%,人均拥有道路面积 9.67平方米,公共供水用水普及率达 98%、水质综合合格率达 100%,道路照明亮灯率 98.5%。加强了城镇住房保障,到 2014年底已建成廉租房 4856 套 29 万平方米,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城区道路、公园、公共建筑等普遍建立无障碍设施,使用管理良好。市政基础设施管理机构和运行管理制度健全,全城区地下管网、道路、桥梁等各项市政设施基础档案健全,管理规范,制度完善,监管有力,基础设施安全运行。

篇3:国家级园林县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城市是一个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依托的人工生态系统。一方面, 人们凭借自然资源创造了城市文明;另一方面, 工业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也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诸多严重问题。植物群落在化解城市现代通病的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把握园林绿地发展动向, 健全园林绿地功能, 实现绿地建设系统化、艺术化, 是现代园林绿地发展的基本方向。其目的是促成绿地、城市、经济协调发展。

为更详细地论述以上观点, 本文对县城绿地发展的历史、现状、动向、问题和目的进行分析, 从中理顺园林绿地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1 回顾阜南县城园林绿地发展的历史

1.1 梦回鹿鸣园

阜南, 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缘, 淮河王家坝闸为其重要标志。阜南置县, 频繁设废, 从秦置鹿上县至1947年解放成立阜南县至今, 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现城址为1947年置县时确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阜南县城规模逐步扩大, 城市人口日益增多, 县城园林绿地也随着发展。回顾阜南园林发展的历史, 鹿鸣园为其经典一页。清初著名诗人刘体仁故里就在现城址内, 他当年辞掉吏部主事一官归隐故里后, 即在故里老宅附近购地营造私家花园, 以寄情山水, 体味人生。该园冠名鹿鸣园, 取之《诗经·小雅·鹿鸣》的章节, 内有“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的佳句, 寓意世事太平, 自然祥和之意。据记载, 鹿鸣园占地1.3hm2, 内置亭台楼阁、假山池沼、小桥幽径、松簧梅兰, 堪称一时一地之名园。其时主人闲居宅园, 吟诗绘画, 著文奏瑟, 成就《七颂堂诗集》、《七颂堂文集》和《识小录》以及大量画作。1947年置县之初, 鹿鸣园和刘家墓林还有残存, 后被征用随废。

1.2 园林的新生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园林园艺已不再被皇家、权贵、大贾和名士所专享。随着生产力的恢复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开始向往美好的生活, 追求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 这也为园林带来了新生, 应运蜕变崛起成为公共绿地。1960年前后, 县城主干街道地城路、淮河路等陆续种植了法国梧桐行道树。法国梧桐速生易活, 树干端直, 根深叶茂, 能滞尘杀菌, 降温减噪, 对于县城生态保护, 环境美化发挥了长久的效益。1985年起, 地城路等主干街道修建了带状种植池, 池内种植了柳杉、松柏等常绿针叶树种, 桂花、紫叶李等花灌木, 增加了县城绿地面积, 丰富了城市景观, 绿地功能明显增强。时至1995年, 县城园林绿地有了一定量的积累, 道路绿化率达到95%, 种植行道树近万株;同时, 街头小型绿地增多, 绿地总面积30hm2。据估算, 此时人均公共绿地1.5m2, 绿化覆盖率达到5%。

1.3 园林的发展

进入20世纪以后,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相关部门秉持功能、生态、景观兼具的和谐理念, 遵循园林服务于当代生活的基本原理, 按照“植物多样性”和“适地适树”的原则, 珍惜寸土, 见缝插针, 利用城郊荒地、内外交通出入口、街头零星土地、沟塘河系、垃圾堆放场等边角地段进行普遍绿化, 使县城园林绿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绿地总量成倍增加, 各项绿地指标加速上升。2000年建设街心公园, 面积3hm2, 园内布置道路广场、喷泉雕塑、假山水池、亭台楼阁、芳草花木等景观元素, 成为人们晨练、休息、聚会、谈心、歌咏、品茗、弈棋集聚场所。2002年, 完善南湖公园设施, 在堆山理水的基础山, 布置亭子、园桥和水榭等;同时, 在湖北岸建设南山宾馆。2003年, 营造苗南河、界南河、阜地河滨河带状绿地, 宽幅20~50m, 在重要节点上, 加宽至300m, 总长度12km, 总面积达25hm2, 内部点缀园林建筑和小品, 修建滨河园路, 提升了绿地品位, 健全了绿地功能。3条滨河带状绿地就像翡翠项链一样逶迤绕城, 使小城变得美丽和温馨, 为县城风貌增添色彩和基调。2005年, 营造城东淮秀园, 面积3hm2, 以“皖风淮韵秀天下”大型浮雕为载体, 描绘淮河流域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田园风光, 并以亭台楼阁、山池树木、雕塑广场和小品等架构地方特色景观, 唱响绿地与文化渗透融合的和谐之音。与此同时, 居住小区、工业园区和机关学校绿化蔚然成风, 硕果累累, 涌现了一批绿地率超过25%、绿化覆盖率超过30%的园林绿化先进单位和花园式居住小区。至此, 县城园林绿地已渐趋雏形, 为进而实现规模化、系统化、艺术化、人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据统计, 截止到2010年底, 县城绿地总量达到155hm2,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约4.5m2,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15%。

2 分析阜南县城园林绿地发展的问题

回顾了阜南1947年置县以来园林发展的历史, 经过60年的努力, 绿地指标逐年提高, 绿地功能逐步健全;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概括起来, 有以下6个方面:

2.1 园林绿地建设滞后

目前, 阜南县城绿地指标仍然很低, 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园林绿地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人类生存的要求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用地的扩张和园林绿线的控制、当前效益和长远效益等诸多矛盾有待协调, 园林绿地规模、质量、管理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2.2 园林绿地体系不完整

县城绿地体系不完整, 分布不均匀, 比例不均衡。旧城区有6个“城中村”, 绿地覆盖严重不足。街道绿化标准低, 有些街道只是简单地种植2排行道树, 且长势欠佳。滨河带状绿地的游憩设施有待添置和完善。街头公园少, 未能实现居住区范围内500m服务半径的全覆盖。最为严重的问题是至今没有辟地建设包括多种文化娱乐设施、儿童游戏场、安静休憩区, 面积在10hm2以上的综合性公园。

2.3 园林绿地绿线控制不力

相关部门对县城绿线管控措施不力, 热衷于储存并经营土地, 认识不到一个高标准县城绿地系统规划能够对县城总体规划尤其是县城风貌进行有益的引导, 认识不到园林绿地在工业文明、环境保护和城市化进程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随意侵占绿地, 改变绿地属性的行为难免发生。1995年, 阜南县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的公园建设用地, 后被分割侵占。最为痛心的是, 在2000年前后, 各主干街道上万棵胸径在40cm以上的法国梧桐轻易地被全部砍伐。

2.4 园林绿地各项指标偏低

根据国家《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的规定, 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衡量园林绿地等级标准的3项硬指标。按照这个标准来检验, 阜南县城目前绿地等级标准均不达标, 均处于绿地标准Ⅳ级的档次上。

2.5 园林绿地的发展存在误区

相当一部分造园相关人员不了解园林绿地的属性, 对园林绿地的概念认识不足, 缺乏园林园艺、园林文化的知识, 混淆园林绿化和植树造林的区别;在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上不能有效地利用造园技法和信息技术;忽视其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基本原理, 热衷于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 在郊区居民不方便到达或无处置身的地方, 耗费大量资金粗制滥造建设广场、草坪、水景喷泉, 布置景灯, 移植大树, 违背了自然规律和公园绿地建设的根本目的。

2.6 园林绿地的文化内涵不足

园林是综合性艺术, 园林园艺本身就是文化, 园林园艺文化是几千年园林成果的积淀。阜南县城园林绿地文化内涵不足, 除淮秀园、街心公园充分表现了淮河文明和地方的历史文化外, 其它园林绿地文化设施薄弱, 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 失去弘扬传统文化和宣传现代科技文明的功能。

3 谋划阜南县城园林绿地发展的对策

目前, 阜南县城规模35km2, 居民约8万户, 人口约30万, 城市布局散乱, 分区不明确, 基础设施薄弱, 内外交通拥挤, 能源消耗加大, 各种废气、废水和生活垃圾排放量剧增, 噪音烦杂, 空气质量下降, 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现有的绿地规模和质量远远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改善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 建设适量宜居小区和舒适的办公和学习场所, 塑造县城特色风貌, 优化投资环境, 园林绿化工作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因此, 一方面通过高效利用能源和资源, 节能减排, 治理污染;另一方面, 营造植物群落和植物景观来缓和并化解这些矛盾, 势在必行, 迫在眉睫。

3.1 做大总量, 确保园林绿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坚持“植物多样性”和“适地适树”原则, 科学规划种植植物品种, 选定经过长期驯化能够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外来优良树种, 如雪松、黑松、五角枫、栾树、枇杷、香樟等, 以及既经济美观又方便管理的乡土树种, 如楝树、梓树、柿树、枣树等, 共同组成城区绿化的基调树种。要特别强调的是, 树种规划要考虑社会进入老龄化后的特殊要求, 要选择“姿”、“色”、“韵”、“质”俱佳的高大秀丽的乔木、花繁果茂的灌木、芳香宜人的花草进行艺术化配置, 有利于老人的健康和儿童的成长;绝对不能种植落毛, 散发异味, 分泌毒汁, 长满尖刺的植物, 如构骨、夹竹桃、荷包牡丹、梧桐等。坚持“生态位”原则, 根据植物品种生物学特性, 科学编制植物种植设计, 对种植植物进行科学定位。然后, 根据树种规划和植物种植设计, 精心组织施工, 乔灌花草、攀援植物综合利用, 科学搭配, 让植物在三维空间里自然生长, 构建不同种类各具特色的复合式植物生态群落, 在种植总量上实现突破。在用地紧张的区域, 要创造条件, 发展空间绿化, 选择强阳性植物, 在屋顶造园;选择攀援植物, 进行垂直绿化。在绿地率低于5%的旧城区, 要按照《阜南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和《阜南县城绿线控制规划》, 辟地建设面积在2~3hm2的小型公园绿地, 实现居住区范围内500m服务半径的全覆盖。认真履行1995年阜南县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的综合性公园建设规划, 立即着手在阜地河和界南河交汇处, 利用两河交汇所形成的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和自然风光, 建设一处面积15hm2的综合性公园, 掀开阜南县城园林建设崭新的一页。

3.2 科学规划, 确保园林绿地体系的均衡稳定

以植物造景为主, 是现代园林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突出植物造景的核心地位, 能增强园林生态效益和审美效益。要按照这个观点和相关标准, 科学编制《阜南县城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期限推到21世纪初, 以这个规划来长期指导绿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要做到“点”、“线”、“面”绿地分布均匀, 确保园林绿地体系的稳定和协调。要制定各类绿地发展指标并认真组织落实, 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来承担建设任务, 以完整的绿地体系, 构建县城生态环境整体化格局。根据《阜南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的定位, 利用中国传统美学观点和现代景观设计手法, 认真构思各类绿地之间的过渡、融合, 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 比如对比和调和、韵律和节奏、陪衬和烘托、空间布局和天际线, 务求在整体效果上协调一致, 赏心悦目。建成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高, 有赖于其外围生态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 互为补充和完善, 互为陪衬和烘托, 不能只注重建成区局部生态环境的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 而忽视与城郊大环境之间的有机结合, 要在城郊结合部建设150m宽的绕城防护林带, 与内部滨河带状绿地相互呼应, 形成绿地效应的合力。防护林带采取复层结构, 乔、灌、花、草套种, 以木材林、果树林、药用花草种植园为主, 在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 兼具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完善街道行道树种植规划, 做到“一路一树”、“一街一景”、“缓慢过渡”、“整体协调”。

3.3 加强管控, 确保园林绿地绿线的完整性

强化绿化宣传力度, 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根据建设部2002年9月出台制定的《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的要求, 高起点、高标准编制《阜南县城绿线控制规划》, 划定各类绿地控制线, 制定《阜南县城园林绿地管理办法》, 做到有法可依, 严格执法, 遏制随意侵占绿地, 随意变更绿地属性的行为发生。在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确保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工作高效规范运作。深化园林行业改革, 制定绿地养护考核管理标准, 改变“以费养人”的状况, 积极培育绿化市场运作机制, 强化养护措施, 降低养护成本, 提高绿地质量和管理水平。要控制大树移植, 尤其是不能把本地大树移植到本地, 植物总量没有增加, 反而可能导致伤害、致残甚至死亡, 而且浪费人力和资金。要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慎重引进外来树种。

3.4 把握标准, 确保园林绿地各项指标平稳上升

按照《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的要求, 规模化、系统化、艺术化、人文化营造大面积园林绿地, 是确保园林绿地各项指标平稳上升的前提性条件。要在普遍绿化的基础上, 实现绿地总量的达标, 建立稳定的绿地系统, 打造园林园艺、园林文化氛围浓厚的精品工程。要树立园林绿地建设工作新理念, 逐步减少草坪种植面积, 大量种植高大秀丽的乔木、花繁叶茂的灌木;同时, 增加乔灌木的种植密度, 提高绿地的景观效益和功能效益。要对街心公园、淮秀园、西苑广场实施改造, 在园内探索种植混交林;同时, 对4~6条主干街道进行拓宽, 建设傍街林荫道, 林下置坐凳、健身器材等, 确保一年四季居民都能够在林下休憩, 进行文化健身活动。要配套完成城中村改造项目中的绿化建设任务。确保绿化指标实现质的飞跃, 使现有绿化评价Ⅳ级标准上升到绿化评价Ⅲ级或Ⅱ级标准。要制定绿地发展动态指标, 出台各项达标措施, 确保绿地指标持续上升, 力争在2015年之前, 住宅区绿地率不低于30%, 机关企事业单位绿地率不低于35%, 文化教育单位绿地率要达到40%以上, 并且建设50个园林式庭院;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m2, 绿地率达到30%, 绿化覆盖率达到35%。

3.5 强化工艺, 确保园林绿地质量全面提高

要以生态学原理和景观学原理为指导, 从景观特色定位、施工工艺、养护管理和植物材料等方面, 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等因素, 综合考虑, 统筹布局, 形成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丰富园林绿地文化内涵, 艺术化配置植物是提高园林绿地质量的重要途径。园林绿地文化属性是园林绿地不同于植树造林的重要方面, 是高品质园林景观不可缺少的内在条件, 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所在;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物质文化的保护, 二是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要在绿地中尽可能多地布置文化娱乐设施, 如图书馆、书画社、棋社、雕塑、文化小品等, 定期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 传播淮河文明, 描绘地方胜迹, 宣传地方特色产业, 弘扬地方历史文化, 赋予公园绿地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挖掘植物本身的文化内涵,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新优树种的引进和驯化, 丰富植物景观的季相色彩。要艺术化配置植物, 提高植物景观的空间效果。要加强植物病虫害防治, 确保植物健康生长, 维护植物景观的秀丽景象不受损害。

3.6 着眼功效, 确保园林绿地永远服务于人民生活

城市园林绿地总归是服务于人民大众的, 这是发展园林绿地的根本目的。所以在建设园林绿地时, 要着眼于其功能的完备和功效的发挥, 把“城市森林”的观点运用到县城绿地的设计当中, 认真构思, 精工细作, 营造集园林园艺、园林文化于一身的高品质园林景观, 具体包括风景林带、公园绿地、林荫大道、庭院园林景观、屋顶花园等。中国的园林建筑很美, 很耐看, 是一种文化艺术产品,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 有着永久的生命力。要少建设广场、喷泉、雕塑、景灯等设施, 适当建设亭台楼阁、园林小径、健身广场等, 方便居民休息娱乐。绿地功效的发挥首先在于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改善城区小气候;降低城区噪声;防震防火防御放射性污染和有利备战防空, 以此来健全绿地生态防护功能, 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其次是提供文化、科普、教育场所, 满足居民日常游憩等娱乐活动。再次是美化县城, 发挥景观效果, 影响县城风貌。这三点是园林绿地功效的本质所在, 都是贴近人民生活或直接为人民服务的, 也是园林发展的内在动力。

摘要:本文对阜南县城园林绿地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和分析, 找出了问题和差距, 谋划解决问题的对策, 提出了洞悉园林演变, 健全绿地功效的观点。

关键词:园林演变,绿地功效,回顾,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阜南县地方编纂委员会.阜南县志[M].合肥:黄山书社, 1997.

[1]安徽通志馆文书股纂修.安徽通志稿·人物传[M].安徽:安徽通志馆, 民国23年 (1934) .

[3]童寯.江南园林志 (第二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4]吴为廉.景园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6.

[5]艾伦·泰特著, 周玉鹏, 肖季川, 朱青模译.城市公园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6]余树勋.植物园规划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

篇4:县城园林绿化工作汇报

今年,市政府将我县列入创建“省级园林绿化县城”之一。按照“一街一景、一街一品、一街一貌”和“栽大树、大栽树”的城市绿化构想,我县将凤栖街、中心街绿化改造工程和污水厂绿化工程列入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动员机关单位、居民小区绿化美化院落。截止目前,已完成绿化投资200余万元,栽植风景树3200余株,栽植高山黄杨等灌木22000平方米,种草12000平方米。现将具体工作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增绿添景为主题,大力开展园林绿化建设

1、高标准完成凤栖街及中心街转盘绿化改造工程。凤栖街及中心街转盘绿化改造工程由**西瑞霆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负责设计和施工。工程于4月2日开工建设,共栽植法桐90棵、榆叶梅、紫丁香、海棠320余棵、高山黄杨、金叶女贞、月季1100平方米、种草完成980平方米,完成投资40万元。

2、全面启动污水厂绿化工程。工程于3月29日开始实施,共栽植龙爪槐、樱花、红叶李、云杉520棵,高山黄杨5620平方米,种草3800平方米,完成投资80万元。

3、升级提档广场绿化工程。在抓好绿地建设、改造工作的基础上,我县还实施了新安广场绿地升级改造工程改造绿化2880平方米,提升了广场绿地景观质量。

4、积极实施机关单位绿化工作。本着“拆墙透绿、见缝插绿、街头增绿”的原则,按照有效保护绿化成果,逐步扩大绿化面积的思路,将城市绿化向机关单位、社区、小区、“城中村”等区域延伸。要求各单位统一规格、高标准建设单位、院落绿地,开展办公室养植花草工作。目前,机关单位院落栽植绿化树木2000余株,庭院种草11000平方米,有效改善了机关单位环境面貌。

二、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绿化管护水平

为加强对绿化苗木管理,一是委托县林业局苗圃园艺师对县城主要街道、广场的行道树、绿化苗木进行了修剪,共修剪国槐、龙爪槐、金丝柳1630余棵、绿篱820米,补植绿化苗木320平方米;二是建立了科学的管理机制,制订出台了多项园林绿地管护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绿地管护人员职责,建立了“定人定岗、定岗定责、责权分明”的新型绿化养护管理模式,使县城园林绿化管护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县园林绿化工作量大、工作面广,资金缺口大;二是我县园林绿化建设基础薄弱,还存在“绿量不足、层次不多、色彩较乱、大景观效果少”等不足;三是县城绿化起点不高,设计缺乏创意,不能与县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四是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队伍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人才抽缺乏;五是县城居民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差,绿化设施人为破坏较严重。

篇5: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

**县位于石家庄市南部30公里处,是一个半山区县,全县辖6镇、9乡、208个行政村,县城建成区面积10.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87万人。

一、创建省级园林县城进展情况

2010年以来,**县城建设借力“三年大变样”东风,**的城市规模、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均实现重大突破。2011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把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做为推进“跨越赶超、转型升级”,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打造石家庄南部区域生态、绿色之城的重要工作来抓,在上级专家的悉心指导下,通过全县上下齐努力,攻坚克难抓创建,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县城绿化指标逐年稳步增长,由于过去我县基础差、底子薄,去年8月份我县申请缓期验收。今年春季,我县针对薄弱环节,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大规模的植树绿化活动,完成了83条道路绿化、“三河”绿化、工业区绿化;城区绿化以“增绿、添景”丰富植物种类为重点,对县城主要出入口,主次干道、公园绿地进行提档升级,大量栽植速生杨、银杏树、红花槐、玉兰、黄金槐、龙桑等花卉树木,春季绿化工作累计植树262.28万株,构建了绿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城区绿化生态景观。

截止目前,我县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341.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达到382.7万平方米,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

城绿化水平,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和引领作用,我县高标准编制了《**县城绿地系统规划》,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既有长远规划,又有近期目标,既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又突出**特点,充分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充分体现了“绿色**、生态**”的特色。该规划使县城绿地系统布局更加科学完善。为建设宜居休闲生态县城提供了有力依据。

在做好规划的同时,我县始终把县城园林绿化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近年来,共投入资金4亿多元,打造了一批城市园林绿化精品工程。一是高标准建设公园绿地。以前,我县园林绿化工作严重滞后,县城仅有一个公园、两块绿地,无法满足广大居民休闲健身需要。2010年以来,我县先后新扩建了**公园、迎宾公园、长春公园、**广场、民心公园、恒山公园和寺庄绿地、南北桥游园等,到2011年底飞速增加到6个公园、10块绿地,总面积达到80.9万平方米,公园绿地建设呈现“井喷”式增长。在此基础上,今年春季,我县进一步对**广场、迎宾公园、**公园、长春公园,南北桥游园、人民会堂绿地等公园绿地全部进行了大规模提档升级,各类花木达150多种,营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同时,依据《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在街旁公园绿地中建设了凸显**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建筑、雕塑。

特别是民心公园建设,该公园是我县迄今面积最大、植物种类最丰富、投资最多的大型开放式园林,总占地20.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7.8万平方米,水面2.1万平方米。公园建设利

人民路、嘉惠街等8条主要道路两侧依街道特色规划建设了景观绿地。为提升绿量,今年,**大街、向阳街增建绿地5000平方米,县城道路绿化带面积占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6.7%,实现了“路上有绿、线上成荫、点上成景”的道路绿化景观。

三积极推进单位庭院绿化。为营造良好的办公、居住环境,我县通过积极申报争取,县委机关大院、县一中、**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天山龙湖湾小区等26个单位、小区创建成为市级以上园林式单位、小区,占总数的64.2%。同时,鼓励城区沿街各单位开展拆墙透绿、破硬建绿、见缝插绿等绿化工程,动员广大居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开展绿化,实现了庭院绿化与街旁绿化的相映、相融。

四是大气魄开展义务植树和河道整治。近两年来,我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万人绿化县城”、冬季植树月、春季植树月等一系列义务植树活动,累计植树568万株,建设防护林79万平方米。在植树工作中,实行了“冠名”认养、认建、认管责任制,对各单位栽植的树木,竖立了功绩碑,明确了管护责任,植树尽责率达到96.1%,植树成活率达到93.2%,植树保存率达到90.6%。

为改善城区环境,打造绿水相融生态环境。我县投资2亿元实施了潴龙河生态综合整治工程。对潴龙河城区段全长6千米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建设水面和生态湿地,对河道两侧实施绿化美化,将潴龙河改造成为生态景观长廊,在满足人们游憩、观赏的需要同时,还有维持生态平衡、再现自然、净化与提高河道景观

大力实施县城精细化管理,县城“脏、乱、差”等顽疾得到有效治理,县城市容市貌极大改善。

一是大力开展县城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今年以来,我县对城区施工工地及道路扬尘以及餐饮行业燃烧炉进行了集中清理,目前,城区餐饮行业全部淘汰燃煤炉,全部改用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城区17个建设工地全部实施了围档作业,出入口全部硬化,场内定期进行洒水降尘,物料进行了遮盖,配全了车辆冲洗装置,通过系列措施有效杜绝了扬尘污染。

二是实行绿化环卫分包负责制。住建局干部职工一线包绿化、包环卫制度,城区街道、公园、绿地都明确专人负责,检查组对街道清扫、垃圾清运、园林管护情况天天检查、周周评比,月月落实奖惩,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提升了管理质量,确保了公园绿地管护,街道每时每刻干净整洁。

三是大力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县政府定期组织开展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对县城交通秩序、占道经营、门店牌匾、户外广告、居民小区等开展全方位整治,取缔非法占道经营、规范户外牌匾,清除违法广告,县城秩序明显改观。

(五)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县城功能。我县坚持园林绿化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的原则,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北环路、西环路、南环路道路建设,初步形成 了“六横六纵”的县城框架;对**路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改造、城区主干道全部铺设了彩钢砖便道,县城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

建和居民住户的绿化建设,增强全民增绿护绿意识。四是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参与意识。

各位领导、同志们,“责任在心重千钧,使命在肩当奋进”,目前正值我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的关键时刻,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将对照目标查漏补缺,全力以付,攻坚克难,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决战必胜的信心,把**建设成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绿树成荫、花草遍地的省级园林县城。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篇6:蕲春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首先,我代表中共蕲春县委、县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蕲春县是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里,是享誉中外的教授名县。地处鄂东边陲,大别山南麓,长江中下游北岸,是大别山试验区和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版图面积2398平方公里,人口100.3万,下辖15个乡镇办和两个省管开发区,一个湿地公园。县城漕河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20.3万。近年来,特别是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标,大力实施“三大战略”(药旅联动、全域城镇化、集成发展),努力建设“四城目标”(医药产业城、旅游养生城、生态园林城、幸福文明城),着力推进“七大片区”组团开发,全面掀起了我县新一轮城镇化大开发、大建设热潮。在县城漕河深入开展“三城联创”,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绿化、美化、亮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形象整体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作法

(一)大员上阵,主抓创园。一是从整合资源,形成创建合力出发,实行省级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三城联创”。二是

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政委、县长为指挥长,其他县“四大家”领导为副指挥长、所有县直单位及相关乡镇场“一把手”为成员创建指挥部。并以城区路段、网格、河道为单位成立了37个创建分指挥部,分别由县“四大家“领导包保负责,担任分指挥长,所有县级领导亲力亲为、积极参与创建工作。三是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常务副指挥长,和分管副县长一起专门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并带领专班每星期开展一次检查督办活动,每月中旬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召开一次现场督办会议,每月初由书记、县长亲自召开一次创建结帐大会。

(二)建立机制,长效创园。不搞创建一阵风,坚持不懈长期抓,一步一步往前创,追求无限度,创建无止境。一是建立任务分解机制。每年年初县委、县政府都召开一次“三城联创”工作大会,对上年度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对本年度工作进行安排布置,并与各单位签订年度创建工作责任状。“创园指挥部”按照创建标准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制订了创园工作的总体实施方案和分年度的创建工作计划,建立了系统的目标责任体系。今年是创园验收攻坚年,为了进一步具体细化任务和要求,我们对各部门、各单位按月分解下达创建任务,明确责任要求和责任人。二是建立包保机制。实行县级领导包路(河)段、部门单位进网格、路段长负责制、网格长负责制、单位门前“四包”、庭院“三包”责任制等横到边、纵到底的全覆盖、无缝隙的创建包保格局。三是建立督办考核机制。建立了天天督查、每周检查、一月一次

现场督办会,一月一次考核结帐会的督办检查考核常态机制。对照每月创建任务分解表,根据督查、检查的结果,每月结帐会上打分排位,播放曝光幻灯片、下发通报文件,并严格执行奖惩兑现制度。按路段、河道、A、B类网格、机关单位5个类别,每一个类别第一名奖3000元,倒数第一名惩2000元;先进的作经验交流,后进的作检讨;月月如此,次次兑现,激发出了创先争优,不甘落后,你追我赶的创建动力。四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各路(河)段、网格、单位每月创建存在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时完成整改,不完成或不达标的交纪委启动问责。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今年将创园工作纳于各单位年度工作实绩考核,并严格实行一票否决。

(三)营造氛围,给力创园。把创园作为切实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秀美蕲春、推进我县药旅联动战略的有效载体和具体实践,作为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市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在创建之初,召开了县直单位股级以上干部、城区网格小组长以上干部参加的5000人规模创园誓师大会进行全城总动员,各单位、各网格还分别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居民群众大会再进行全面深入动员。在城区主干道旁及重要节点处制作悬挂大型公益广告近100处,开辟社区宣传栏23个,向市民发放一封公开信10万份(城区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份),单位门前、公汽、出租车的电子显示屏幕经常滚动播放有创园宣传标语,宾馆、酒店等公共场所摆放有宣传卡片,县电视台常年开创建宣传专栏(天天有节目、天天有曝光台)。通过这些形式,广泛开展创园系列社会宣传活动,有效形成了全城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人人知晓的创建氛围。

(四)顶层设计,规划创园。蕲春有医圣故里、教授名县、王府圣地三张响亮的文化名片,近年来,我们还着力打造养生之都,在创园中注重传承,融合古韵、药香、文魂等这些地域特色,充分展现出蕲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与江苏省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规划设计院、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单位和院校联手协作,进行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一是立足蕲春独有的李时珍人文资源优势,重新确立了“华夏中药谷,东方养生城”的城市发展定位。二是按中等城市规模,勾画了“一大轴线、两大核心、四大组团、七大片区”的全域城镇化发展框架。三是发挥现有山水资源和本草资源优势,打造“一山、两湖、三河、四带、五廊”的多层次复合型现代园林格局,构建“河水绕城,水绿相依,融山、城、河于一体”的依山傍水生态园林城市绿地景观,同时注重突出“引药入城”、“本草园林”特色和亮点,建成独具蕲春风格的绿色空间体系。

(五)落实投入,保障创园。近五年来,政府通过经营城市渠道筹资、每年直接投入创园经费都在8000万元以上,机关单位、社会自筹资金投入有2000万元以上,同时带动社会民间老板和招商引资以BT或BOT方式投入资金累计有4.1亿元。与此

同时,园林绿化养护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并每年有增长趋势,现每年养护投入达931万元。

(六)全民参与,合力创园。在创园过程中,始终将全体市民、全城单位、全社会力量作为创建的主体。多年来,我们一直实行周五市民活动创建日,得到了机关干部职工、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五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蕲春创园逐步成为蕲春市民的行动自觉。我们通过开展活动为载体,形成合力创园攻势。一是实施“十百千万工程”。从创园开始,我们就周密部署,整体联动,有计划有步骤认真安排建设10条标准绿化大道,100处城市绿化景观点,1000个绿化达标单位(小区)、社区、居民庭院组织10000盆移动花箱上街展示。二是实施全民造绿工程。在迎检的关键时刻,为了彻底解决绿量不够、绿量分布不均的问题,于今年春季,我们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城区义务植树活动,由政府出资购苗,由社区组织劳力,在城区成片空地、撂荒地、居民房前屋后、社区四旁、“三河”沿岸共计植树30万株,一次性新增绿地面积近100万平方米。三是开展全城护绿行动。面对今年100年不遇的夏、秋持久干旱,除园林部门对街道绿化、公共绿化投入大量人、财、物组织专业抗旱外,政府号召城区单位、居民户对庭园绿化、社区绿化、小区绿化积极开展抗旱保苗护绿行动,有效巩固了创园的成果。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绿化意识明显提升。随着创园工作的不断深入,市民对城区绿化建设和管理的关注度和对绿化的需求度都越来越高,能经常提出一此合理化建议,并能主动制止和及时举报城区各种损绿毁绿行为,自觉参与城区绿化义务植树、认养绿地等公益活动,形成了全民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在这一氛围影响下,现在居民普遍有了强烈的造绿意识:无绿不美、无绿不居、无绿不去;小区和单位有了更加自觉的绿化达标意识:先造绿、后建房,要建房、必造绿。

(二)绿化景观风貌凸显。通过连续几年的不懈努力,县城现已建成综合性公园一座(濒湖公园),其他公园两座(蕲河金岸公园、独山森林公园)、大型广场两处(人民广场、市民广场)、街头绿地小广场、游园23处(基本是每个社区1处),新建或改造道路绿化景观11条(李时珍大道、蕲春大道、齐昌大道、漕河大道、新一路等),创建园林式单位(小区、社区)97家,生态修复河道1万余米。建成区范围内绿地总面积达651.2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165.65公顷,绿地率达32.56%,绿化覆盖率达37.3%,人均公园面积8.16m。绿地面积实现了量的增大,绿地功能实现了质的提升。现在的漕河,初来乍到,真可尽情领略到满街有树、满眼是绿、满城飘香(花香、药香)的那种绿色城市的风貌;再一具体深入,细细品味,又可发现:一园(公园、游园)一特色、一场(广场)一亮点、一街(路)一景观,大有多层次复合型现代园林的格局。我们漕河变绿了,变得更加养眼和

2宜人,彻底告别了“光灰”的过去,一个山环水绕、水绿相依的生态园林城市绿地景观已显雏形。

(三)管养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强化日常养护管理,在养护机制上积极探索推行“以钱养事”的绿化管养新模式,实施精细化管养,特别注重园林绿化养护机械设备的配置和推广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强化执法监察管理,进一步规范了绿地占用、砍伐修剪、移植苗木的审批工作,从源头上控制侵绿、损绿、毁绿行为发生。三是强化行业市场管理,严格园林绿化企业资质审批,实行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四是强化“绿化”管理,县政府出台了《蕲春县城区绿线管理实施办法》,成立了绿线管理办公室,正式启用绿色图章制度,从根本上强化和保证了绿线管控的实施。

(四)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开展创建工作5年多来,共投入资金(包括财政资金、政府资金、专项资金、社会资金)30亿元,高标准完成了李时珍大道、蕲春大道、齐昌大道、漕河大道等10余条大道道路的刷黑化任务,完成刷黑面积65万平方米。所有刷黑道路都进行了绿化、地下管网、路灯、公汽站台、人行道、盲道、渠化岛、红绿灯等设施的一次性配套到位。完成了城区6条街道、3600平方米的主路面破损修复,硬化道路10万平方米,安装站石11万米,新装路灯1000盏,铺装人行道30万米。改造排水管网22万米,新建垃圾中转站50个,大型垃圾压缩处理站2处,公厕44座;完成污水处理一期工程,日处理能力达2万吨。

(五)生态环境有效改善。通过加大环境的综合整治,2012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6天,地表水三类以上水体比例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51.3分贝,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大于0.78,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低于0.9℃。“天蓝、城绿、水清、气新”的美好生态画面重新展现在蕲阳大地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们的创园工作虽然几经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自己跟自己比,现在跟过去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先进地方比,与创建标准比,也还存在较多差距。我们非常诚恳地期望:你们既对我们过去创建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又对我们下一步继续创建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看到创建成功的希望和再加努力的方向,帮助我们早日实现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奋斗目标,并为冲刺国家级园林县城、甚至生态园林城打下坚实基础。

篇7: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汇报

关于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的汇报

各位领导:

河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位于政府大院后楼,有下属、代管单位13个,干部职工186人,其中办公室34人。政府大院总面积8580m,有5座办公楼,35个单位,房屋占地面积1293 m,硬化面积6007 m,绿化面积1280 m。

我县通过省级卫生县城考核验收以后,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带领全县人民按照“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突出特色、城乡联动、整体推进,一举达标”的总体要求,全力向国家卫生县城目标冲刺。我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调动全体干部职工力量,全力配合县上开展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在县创卫指挥部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我办环境卫生面貌显著改善,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干部职工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创卫工作成效明显。现将我办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作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对创卫工作的认识

一是成立了领导机构。为了切实加强对我办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创卫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我办成立了以办公室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各下属单位负 2222-1-

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系统创卫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府机要室,负责创卫工作日常事务。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全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动员大会召开以后,我办也立即召开了全系统创国卫动员会,根据全县创建国家卫生县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结合我办实际,制定下发了河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规划》和《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我办创国卫的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使创建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同时,要求所属各单位都要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我办与下属各单位签订了《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工作。我办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定期不定期地对全系统各单位的创卫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创卫工作不重视、组织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在系统内予以通报批评。

二、强化措施,扎实开展创卫各项工作

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是全县人民的一件大事,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工作的重点。我办作为县政府的窗口单位,丝毫不敢放松创卫工作。先后多次召开室务会议和办公室全体会议,对创卫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落实专人负责。一是爱国卫生活动扎实开展。每年四月 “全国爱国卫生月”,我办积极开展以“清洁环境保健康,构建优美办公环境”为主题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坚持围绕所属各单位办公室卫生、政府前后楼卫生、政府家属

楼及食堂卫生,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开展有针对性的整治活动,效果明显。为了确保环境卫生整治成果,建立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我办规定,政府前后办公楼、家属楼、食堂及大院卫生由政府机关事务中心负责;所属各单位卫生由自己负责;社会事业服务综合楼每层楼卫生确定一个单位负责,进一步夯实责任。二是健康教育深入推进。为了保证健康教育扎实开展,我办专门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规划和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宣传栏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共制作健康教育专栏11期,开展健康教育培训活动11次,向全系统干部职工发放健康手册和创卫知识问答资料160余份,使创卫和健康知识深入人心,不断提高干部职工健康意识。积极开展“除陋习、保健康”行动,通过自我监督和相互监督,达到除掉生活陋习,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的目的。为加强控烟工作,我办在政府办公楼大厅、政府综合办公室、会议室的醒目位置张贴了禁烟标志,并广泛开展禁烟宣传,成效明显。三是病媒生物防制有效实施。为了有效控制和降低“四害”密度,我办专门成立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县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具体由事务中心负责。指定专人坚持每周一和周四对政府大院、办公楼、卫生间、锅炉房、垃圾箱进行药物喷洒(主要为百高克和卫害净),每周对政府大院前大门两侧、前后办公楼前后两处、锅炉房左右两侧、家属楼前后两处进行药物投放(主要为溴敌隆),“四害”密度明显降低。四是

单位卫生管理日趋规范。为了切实搞好我办环境卫生,创造一个优美的工作环境,我办建立了一周一检查、一月一考核制度,检查有记录、考核有措施。政府机关事务中心对政府大院、各办公楼和家属楼的环境卫生进行了责任区划分,夯实责任到人,并建立了奖惩措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为美化干部职工工作环境,我办投资12000元为每个办公室配备至少3盆花,政府机关事务中心落实专人定期对绿地及花木进行修剪、施肥、喷药和浇水。五是资料整理规范有序。我办落实专人负责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努力做到资料整理规范、分类合理、归档有序。同时,积极指导所属各单位的资料整理工作。六是积极参与全县创“国卫”活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以来,我办全体干部职工,包括领导干部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县上组织的各项创“国卫”活动。2007年以来,办公室组织机关干部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20余次,参与全县卫生大扫除活动10余次,今年5月份和9月份,我办抽调20名青年团员,参加了团县委组织的上山拣拾垃圾行动,清除县城周围山体上的垃圾。

三、加强协调,为全县创卫工作做好服务保障

我办处于政府机关的枢纽部位,为全县创卫工作做好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责无旁贷。在办文上,对于部门起草的关于卫生和创卫方面的文件,我办在严格审核把关的基础上,从快办理,不断提高办文效率和质量。在办会上,对于创卫动员会、推进会、协调会、汇报会等会议,我办从会议文件的起草、会议通知、会场布置、会中服务、会后总结等全程参与,努力提高会议质量,增强会议效果。在协调服务上,我办充分发挥职能,积极帮助相关部门协调在创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创卫工作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格局。在督促检查上,县政府督查室多次与县委督查室、卫生局、爱卫办配合,带领工商、城管、街道办等单位负责人对城区环境卫生和各部门、各乡镇的创卫工作进行综合督查,并将督查结果以督查专报的形式通报全县,不断促进全县的创卫工作扎实开展。

虽然,我办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中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县创卫指挥部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个别单位办公室仍存在卫生死角;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还不够高;创卫资料不够丰富,有些工作做了,但是没有留下资料。今后,我办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措施,完善长效机制,借创卫之机,改善单位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干部职工健康意识和健康素质。

篇8:国家级园林县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文件名称: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县城城镇标准和申报评审办法的通知 有 效 期:

文号: 建城[2012]148号 主 题 词: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县城城

镇标准和申报评审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天津市市容和园林管理委员会,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总后基建营房部工程局:

为进一步推动城镇园林绿化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护城镇生态环境、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推进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的贯彻实施,我部制订了《国家园林县城、城镇申报与评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修订了《国家园林县城标准》、编制了《国家园林城镇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一、正确引导,科学创建。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把创建园林县城、城镇作为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统筹规划、科学创建、彰显特色、量质兼顾,全面提高县城、城镇园林绿化水平。

二、加强指导,严格把关。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做好申报组织工作,规范初审程序,严格把关,切实加强对园林县城、城镇创建全过程指导服务。协调抓好园林城镇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推进城乡统筹、城乡差别化发展,指导城镇从实际出发,对照《标准》和《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园林县城、城镇创建工作方案,全面发动,广泛宣传,注重实效,稳扎稳打,有序推进创建工作,打造地域风貌特色突出、自然生态良好、人居环境清新淳朴、安全舒适宜人的县城和城镇。

三、完善体系,强化监管。各省(区、市)要参照本《标准》和《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尽快制(修)订完善本地区的园林县城、园林城镇考核标准和创建管理办法。同时,要切实加强命名后的监督管理,保障园林县城、城镇的先进

性和示范性。

执行中有何问题及建议请及时反馈我部城市建设司、村镇建设司,以利进一步修订完善《办法》和《标准》。

原《建设部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活动的通知》(建城函[2006]4号)和《关于请报送国家园林城镇候选镇的通知》(建城园函[2007]170号)同时废止。

城市建设司联系电话:010-58934023 传真:010-58934690

村镇建设司联系电话:010-58933609 传真:010-58934706

附件:1.国家园林县城、城镇申报与评审办法

2.国家园林县城标准

3.国家园林城镇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上一篇:物理教学设计免费下一篇:《电子商务》考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