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论文

2024-04-17

服装论文(通用6篇)

篇1:服装论文

我们常说“衣、食、住、行”是日常生活的四大基本要素,而“衣”排在基本要素的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从物质生活上来看,服装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从精神生活层面分析,服装是能反映出人们的审美品位甚至是文化知识水平。服装设计是服装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直接反映服装层次高低的重要环节,而服装结构是服装设计基础的进一步延伸,并且设计对于品牌的销售和推广,即服装管理有一定影响。

1服装设计的概念

服装设计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加以美学特点而形成的,借助绘画的形式进行展示,选择合适的材料配合剪裁的方式理念,最后完成样衣实物的制作,它是整个服装的基础部分。服装设计工作包含多个方面,如服装的结构构思、面料选择、剪裁方式、工艺运用甚至是配饰装饰等一系列的设计,服装设计同时也能够体现设计师的思想理念、审美水准。每一件服装的设计都能传达出设计师的思想,代表了其设计的态度。消费者对于服装的选择是结合自身的外在体态结构和内在审美水准,服装的穿戴会影响一个人在他人心中的印象,从更深层次上来讲,服装设计的结构反映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社会文明程度、民族宗教信仰等。服装是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也是设计师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传递了设计师自身的观念,所以服装的设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篇2:服装论文

服装结构基本要素一般分为三大类:一是服装的整体造型设计,展现服装的整体表达效果和风格,也是消费者对服装设计层次的首要印象;二是服装的结构细节设计,具体体现在服装各个部分的裁剪方式和细节处理,像衣兜的设计、纽扣的颗数和排列方式等一系列细节设计都属于此;三是服装的工艺设计,这是服装从设计理念转化为样衣成品的重要过程,从设计图纸的平面设计转化为立体的表达效果,具体又可以细分为服装的面料材料选择、服装的附带装饰品设计等。由此可见,这三项基本要素在服装结构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把握好服装结构中的各个要素,才能更准确表现服装设计理念。

2.2服装设计对不同人群服装结构的影响

不同的人对于服装结构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身形和体态会有所不同。比如,欧洲和美洲人的身形比较高大,而亚洲人的身形相对就比较瘦小。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传统服饰,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应针对差异性考虑服装结构的个性化;在同一地区也要考虑消费者的身份、年龄以及不同场合来设计不同的服饰,所以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合理的服装结构设计,尽可能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以达到完美的设计效果。

2.3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艺术理念的影响

篇3:我国服装消费与服装产业升级

1.产业升级

关于产业升级的定义, 有各种说法。笔者将产业升级与产业链结合起来, 认为一个企业的产业升级, 是指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 由上游产业到中游产业、下游产业的转移;一个国家产业升级, 是指在这个国家的某个产业里, 能够起到支柱作用的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什么位置, 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有多少。然后, 循序渐进地采用各种政策使支柱企业向发达国家靠近, 向产业链的下游前进。

2.产业链

产业链依据各环节产生价值的不同, 分为下游、中游和上游。

(1) 下游游企业是整个产业链中创造价值最大的环节, 是产业的技术标准发布地, 有很强的行业壁垒, 上游企业掌握了行业的关键技术, 有很强的技术密集型特点, 并且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占据了产业内最大利润的环节。

(2) 处于中游的厂商主要是根据上游企业提供的技术标准, 运用自己的生产工艺对上游企业提供的初级加工产品进行精加工, 中游企业的技术含量不高, 利润主要来源于降低成本和扩大生产规模, 属于劳动密集型, 他们扮演的是技术追随者的角色。大多数处于中游的企业对技术革新的压力不大, 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减少成本和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利润, 这比技术革新要容易得多。但是有少部分企业的生产规模已经足够大, 对成本的管理也很有效率, 就是说减少成本和扩大规模带给他们的利润已经十分薄弱, 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这些企业来说, 他们的升级压力要远大于那些还处于可扩大规模期的厂商, 他们追求技术升级的动力来自于利润。

(3) 对于大多数行业来说, 上游企业主要负责为中游厂商提供初级产品, 基本不需要技术含量, 行业进入壁垒较低, 处于完全竞争市场。由于下游厂家数量多且规模小, 对中游厂家的计价能力较弱, 最重要的是他们承担了因为技术革新和规模经济所带来的产品价格不断下降, 以及短期内因价格动荡所带来的风险。一般来说, 下游的利润是整个产业链中最低的, 并且不断趋于下降的趋势。但服装产业有所不同, 为服装产业提供初级产品的上游产业也需要很高技术含量, 服装面、辅料需要较强的技术性, 其好坏决定了服装的质量和款式。实际上, 我国服装纺织业中的染整业技术落后, 是造成服装行业迟迟得不到发展的“瓶颈”之一。

3.服装企业的产业链和产业升级

服装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及企业价值的增值速度, 取决于服装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及各环节的增值速度同步。目前, 世界纺织业发达的国家都在服装面、辅料行业投入相当大的力量, 试图掌控服装行业链上游最有价值的部分。

产业结构高度化, 源于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其根本动力来自于产业附加值的提高。传统的服装产业链如图1所示。其中, 上游企业提供服装原材料, 包括面料、辅料、各种服装配饰;中游企业根据订单进行加工生产;下游企业批发或者零售, 实现产品价值。节相对应服装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价格。其中, P1指的是服装面料、辅料的市场价格;P2指的是服装厂商对服装面料、辅料加工之后的出厂价格;P3指的是服装消费的价格, 也就是消费者面对的价格。但随着服装产业的发展, 服装市场越来越庞大, 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现代服装产业链和价值链对传统服装产业链作了如下修改 (见图2) :

图1的左列是服装产业链, 右列是与产业链每一环

现代服装产业是趋向于综合能力的企业, 而原本处于下游的企业最初的只能是服装销售, 他们主要面对的是消费者, 任务是将服装销售出去, 实现产品的价值, 至于销售何种类型的服装并不由他们决定, 厂商生产什么样的服装, 消费者就购买什么服装, 销售企业起的是连接纽带作用。但自从以法国设计师为首的设计行业兴起之后, 这一情况发生了重大改变。设计师从选择面料, 到设计服装款式, 再到揣摩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可以说整个服装产业链中都有他们的身影。当设计师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之后, 整个服装产业链变得更加紧密, 同时业更加有组织性。

图2的左侧仍然是服装产业链, 但其中的下游企业与修改之前 (图1) 有所区别, 修改之前的下游企业仅仅是指服装销售企业, 修改之后则包含了服装设计企业, 或者说是包含了服装设计环节。右侧的价格链中增加了P’。P’是指P3加上服装设计所赋予服装价值之后形成的新的价格。在价格链中, P1包含了服装面、辅料的利润, P2-P1是服装厂商的利润, P’-P2是服装销售业的利润。在整个价格链中, 利润最高的是P’-P2, 而P2-P1利润非常薄。这就是为什么服装加工企业在金融危机中最易受到冲击, 尤其是为国外品牌做代工的企业, 利润薄弱使得他们无法承受价格波动、汇率变动及国际市场低迷等种种的负面冲击。

因此, 服装企业的产业升级反映在一个企业利润的增长, 这种增长不是由企业规模、降低劳动力或其他成本带来的, 而是由于服装企业在服装产业链上位置的前进, 也就是在价格链上前进到了比以前有更丰厚利润的环节。

我国服装消费市场分析

1.城镇居民服装消费结构的变化

1995~2011年, 我国服装消费市场迅速扩大, 服装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表现出的是服装消费数量的变化, 量变引起质变。图3、图4显示的是我国城镇居民服装消费结构的变化。1995~2011年间, 随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逐渐增长, 人均服装消费支出逐渐增加, 而居民人均消费服装数量也从1995年的5.37件, 增至2011年的8.74件。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与人均纯收入保持同步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图3可看出, 城镇居民服装消费量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而且在2001~2002年后, 服装消费量增长率迅速提高, 这应该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 纺织服装业迅速发展, 但存在滞后效应。2005~2006年之后, 服装消费量增长速度比前一阶段更快, 这是由于2005年取消了纺织配额限制, 有效促进了服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图4可以看出, 城镇居民人均服装消费量和人均服装消费支出同步增长。自2003年之后, 人均服装消费支出年均增长率大大提高, 而人均服装消费量增长并不明显, 说明在这一阶段, 服装价格的大幅上涨。我国城镇居民自2005年以来, 平均每人每年服装消费支出, 从1995年至2000年增幅不大, 2000年之后, 增幅逐渐增大, 尤其是2005年之后, 服装人均消费增长率越来越大。1995年, 城镇居民人均服装消费为288.02元, 到了2011年, 达到1273元, 平均每年增长20%。从趋势图可看出, 2002年以前增长较为缓慢, 2002年之后增长迅速, 这可能是由于2000年加入WTO给我国服装产业带来的效应需要一两年之后才能体现出来所致。

2.农村居民服装消费结构的变化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增长比例相近。1978~1997年,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人均衣着消费同比例增长。2007年以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放缓, 到2011年,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接近7000元, 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衣着消费支出接近350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图5可看出, 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还不是很明显, 说明在边际消费曲线上, 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还未越过曲线的最高点,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收入水平的两极分化严重。1996年, 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开放阶段, 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但农村居民收入提高有限。1996~2011年, 我国GDP增长6倍, 但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增仅长了3.5倍。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甚大, 贫富分化、社会福利制度不完善、教育水平和金融服务体系的不平等影响居民收入来源不统一是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 由此带来的服装消费水平差距明显。

目前, 我国政府不断出台新政策, 从居民收入来源、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新农村等方面, 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逐渐缩小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同时, 也鼓励企业开拓农村市场, 并给予各种资金和政策补贴。对服装企业来说, 城镇居民的服装消费已经进入了追求品牌、时尚的阶段, 而对大部分中小服装企业来说, 在品牌上要与大企业竞争, 有很大难度, 而且缺乏资金和人才的支持, 因此农村市场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农村居民已经基本摆脱了服装的生理需求, 进入追求品质和质量的阶段, 对品牌的注重不如城镇居民, 而大品牌也极少考虑农村市场。中小服装企业可以以此为契机, 扩大市场份额, 挖掘市场潜力, 不仅为农村居民提供优质产品, 也为自身的发展积累资金支持。

我国服装产业升级现状分析

我国服装产业经过30年的发展,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如服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科技创新贡献和品牌贡献”的意识与自觉行动在服装行业日益盛行, 名族品牌和自由品牌不断壮大, 服装产业和多元时尚文化齐头并进, 国内市场成为服装产业新的增长单, 整合国际资源, 走向现代运营模式等现象出现。但同时我国服装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严重不足, 如服装市场需求低迷;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专业人才匮乏;处于世界服装产业链的低端等。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国际服装消费市场持续低迷。从下表看, 我国最大的纺织服装出口市场欧盟的出口增长率起伏不定;美国和日本市场在2009、2010年纺织服装出口低迷 (2011年有所回升) ;东盟作为我国服装出口的新市场在度过危机后增长较明显。但从2012年开始, 服装消费国际市场再度出现需求低迷现象, 2012年, 我国对欧盟的服装出口量增长13.6%, 对美国出口仅增长3%, 对日本出口则增长1%。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整理)

我国服装产业的发展使不少纺织品服装生产商都陷入了“贫困化增长”:压低生产成本—以低价抢占市场—进口商进一步压价—出口商再降低成本、更低价出口, 获得更少利润———更以低成本的规模生产降低成本、更低价出口, 最终陷入几乎无利润的境地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中国服装协会报告显示:从分块区域板块构成来看, “长三角”地区服装产量下滑明显, 其中浙江省服装产量下滑最快, 广东的服装产量和出口量居全国首位, 但其以产品加工为主, 过分依赖出口, 企业规模不大。随着沿海地区生产成本日益提高, 土地等资源稀缺, 东部服装产业集群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江西、湖北、河北、辽宁、河南、安徽等省份的生产均呈现良好的势头, 中部地区服装产量占全国服装总产量比重达11.46%。服装产业的竞争日益成为产品与创新力的竞争, 而东部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非中心城市, 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县级地区, 这些地区的总体人文环境、产业氛围及人才资源等远不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

我国服装产业自21世纪开始, 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向———设计、研发中心向大城市转移, 形成新的以大城市为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倾向。这一倾向开始于1999年我国服装业规模最大的彬彬公司把总部从宁波迁往上海, 有些公司则选择将设计中心放在香港、深圳, 将营销中心和设计中心放在上海, 而把公司总部留在本地。产业的双向转移, 促使东部产业集群面临新的产业定位。如何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之上, 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 引导产业在经历量的积累之后, 向产业链的高端发展, 成为其面临的重要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 国务院公布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 东部沿海纺织工业发达地区充分利用资金、研发、品牌、营销渠道的优势, 跟踪国际最新技术和产品, 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纺织行业和产品。

纺织服装企业是典型的需求拉动型产业, 对市场的依赖性很大, 是历次经济调整中产能过剩问题比较严重的行业, 而现在的产能过剩更多地表现为结构性过剩 (如低档产品过剩, 中高档产品缺乏) 。其产能过剩的根源, 在于纺织服装产业高投入、高产出、投资见效快, 地方政府往往出于做大GDP的动机, 为低水平扩张大开绿灯, 而政策的支持, 又导致了土地、信贷等要素价格的进一步扭曲偏低。“不转型升级等死, 转型升级找死”, 使纺织服装产业的利润率极低。不少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困难, 抗风险能力低, 而从基础设施建设, 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引进, 再到品牌建设等都需要注入庞大的资金, 甚至承受极大的风险, 这对勉强生存的企业来说是有困难的。作为发展最快、市场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以“物美价廉”走向国际市场, 产业的整体利润率极低。

建议

综上所述, 我国服装产业升级需要企业与政府共同努力。

1.企业层面

企业在产业升级上所做的努力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从消费的角度, 应从消费市场的分析中, 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 根据顾客不同的消费行为和习惯, 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二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 应提高品牌知名度, 提升品牌价值, 提高顾客忠诚度。

2.政府层面

政府一方面应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因为消费能力的提高, 才是产业升级最有力的后盾;另一方面, 应在政策支持和引导上, 促进企业的产业升级, 包括制定有利于服装产业升级的各项政策、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等等。

参考文献

[1]李敏.北京中产阶层服装消费文化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 2008, 12.

[2]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分层[J].中山大学学报, 2007 (4) .

[3]当前中国服装消费需求及变化情况[J].纺织服装周刊, 2009 (9) .

[4]王瑶.浅析服装消费认知心理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营销 (学苑版) , 2011 (9) .

篇4:传统服装教育与现代服装教育探究

[关键词]服装教育 传统服装教育 现代服装教育

[作者简介]高毅(1969- ),男,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主要从事服装设计的研究开发及教育工作。(上海200235)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0-0185-01

一、我国服装行业现状

1.服装市场分析。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服装企业比较分散,规模较小,服装设计水平、制作技术水平不高。90年代,出现了“百业经商”的局面,服装数量供求趋于平衡,市场对服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传统工艺和仿制已不能适应市场多变的需求。进入21世纪以后,服装市场的需求更趋旺盛,品牌意识增强,除世界各大品牌更多地进入我国外,我国的服装企业也逐步从“订单加工厂”走向了“品牌的创立”,国产品牌服饰越来越得到认可,但仅停留于中低端市场,对高端市场份额的占领仍很小。

2.服装人才现状。当前服装业竞争激烈,其实质是对人才的竞争。目前,我国的服装人才现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表现为:(1)服装人才不断涌现,但领军性的人才、综合能力顶尖的人才奇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前瞻性设计师寥寥无几。(2)在全国,甚至在国际各大比赛中获奖或实际工作中做出成绩的设计人才,由于缺乏进一步深造发展的长效机制而不断流失,当然也难得到国际承认。(3)企业领导层对服装人才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仍乐于依靠廉价劳动力产生短期效益。同时,对服装设计的概念也产生误解,认为新的款式只需在国外流行式样上稍加修改即可产生,使服装人才逐渐丧失了生存空间。因此,服装教育任重而道远。

二、传统服装教育探究

1.服装教育的兴起。中国服装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即有“上国衣冠”之美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设计艺术就已有相当丰富的设计理论。中国服装的悠久历史,不仅是我国服装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而且对日本、韩国、泰国、老挝等国的衣着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服装业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以个体裁缝铺的手工操作为主,以来料加工解决老百姓的衣着问题,因此,最初的服装教育是师徒传承式的。这种方式固然能在反复的实践中造就优秀人才,然而,这种方式的从业人员以解决温饱为目的,他们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理论贫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很难满足后来的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

2.传统服装教育的重要性。传统的服装教育方式仍然很有意义,因为没有牢固、持久的传统,就不会有鉴赏和鉴赏的标准。传统服装教育采取经验传递的方式为现代服装教育奠定了各种范畴,使服装文化能够持续、稳定地流传下来。同时,也正是由众多小作坊进行小规模生产的历史传统使服装领域的规范变得更宽容并敦促它承认了价值的多样性,为各个历史时期服装文化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为今天服装设计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提供了可能。

3.传统服装教育的特点及其作用。模仿与借鉴是传统服装教育的特点,尽管现代服装人才的主要工作是“创造”而不是“模仿”,然而,模仿与借鉴仍是非常重要的。毋庸置疑,真正独创性的天才是罕见的,对一般有创造性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是怎样从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中得到滋养。模仿与借鉴不是死记硬背和简单重复,通过不断的模仿和借鉴,再进行改正,具有创造性的作品就可能产生。不只如此,还必须在做出改正之后概括出新的教育法则来影响更多的人,开始新的模仿—创新—模仿的循环,这才是模仿与借鉴的最大作用。因此,盲目的借鉴与模仿当然需要摒弃,但是一味地反对传统方式,同时也就抛弃了有益的经验,也是不可取的。所以,服装教育应该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多元性实践。

三、现代服装教育探究

1.我国现代服装教育的分类。做好服装教育的分类,有助于对服装教育领域更好地进行探究,按照层次的不同,服装教育可分为三类:(1)高等服装教育。它属于高等教育层次,包括两种,一种属于综合研究型。注重设计、工艺、管理、营销等各环节的训练,主要培养能熟练掌握高科技手段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领军人才,以及理论知识深厚、能与国际接轨、可以走在国内服装业最前沿的人才。为了实现培养目标,综合研究型高等服装教育要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提高,在教学中提高高科技的应用比例。另一种偏向于应用型,主要是高职高专及相关成人教育学校,除了理论教育之外,这类教育更注重对服装职业技术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应用型高等服装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服装领域中的高级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因而,它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高等教育类型,与服装生产及服务的现实结合得更为紧密,与传统高等教育形成了有效的互补。(2)中等服装教育。中等服装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文化技术素质的、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技术人员,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来承担。中等服装人才在服装领域生产一线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不但可以熟练地从事制造工作,而且可以参与、协助一线的管理工作,还具有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知识的空间。(3)在职服装教育。由于种种原因以及地区差异,目前,服装企业中许多一线员工的职业素质参差不齐,需要参加各种职业培训,同时,服装企业为了长远发展的需要,对在职员工进行培训,使他们取得相应的岗位职业技能证书,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职服装教育逐渐兴起,而且前景广阔。

2.外部环境对现代服装教育影响很大。服装是艺术载体,服装教育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必然的需求。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服装教育的历史和现状,不难看出,大环境对服装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如三百多年来,巴黎服装一直处于世界领袖地位,其原因是法国政府十分重视著名设计大师的作用,对服装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首先,表现在对设计师的扶植和鼓励,国家出台法律规定服装业的作品应享有与其他艺术、文学作品同样的荣耀。政府高层领导经常出席各种时装活动,接见时装设计师,这对服装人才与服装教育备受推崇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次,法国政府还为服装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艺术环境,许多博物馆、图书馆、剧场可供学生免费参观、阅读、欣赏。这些都使法国的各种服装学院长盛不衰,为全世界服装爱好者所向往。

3.现代服装教育需要大力开展校企合作。现代服装教育是面向市场的,服装院校只有与服装企业紧密合作,才能使双方长效发展。一方面,合作可以促使学校实现新技术的推广,进行产学研究,使学生更适应市场需要;另一方面,合作也为企业员工专业理论知识的再培训建立了良好的平台,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高等服装院校大部分仍停留在自身的学术性研究中,“深藏闺中”,而多数企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也未向相关院校伸出“橄榄枝”。校企合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还是企业缺乏主动性,因此,高等服装院校应主动出击,积极联系企业,通过对企业的优质服务来取得他们的信任,并在合作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篇5:服装论文

运用

随着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丰富,服饰的美感与独特性越来越对人们的审美产生影响,服饰所体现的文化风格代表着一个民族在当代文化的风潮,其演变和发展也与之密切相关。

上世纪70年代,地下与街头的文化如浪潮般涌入当代社会下层阶级,非主流文化逐步占据人们的眼球,“朋克风格由此兴起,其风格在当代服装设计文化的影响以及后来的发展与演变让

无数设计师们的创作方向发生了质变,“朋克元素以及其风格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1朋克的起源与发展

1.1朋克风格的起源

20世纪七十年代初,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全球经济处于一片大萧条时期,大量工人随之失业。

处于英国基层阶级的青少年产生了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甚至绝望的情绪,他们愤恨的批判社会的所有方面,并通过一种野性的宣泄来表达他们的思想,他们将之引入到文化和艺术中。

朋克的音乐家们通过简单的和弦,表达人类简单的情感,同粗俗清晰的语言,讲述人性的美与丑。

他们生活糜乱,却又呼喊着社会拯救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

他们讨厌战争和暴力,却也无时无刻不在生活中用到武力。

他们情绪低沉,却也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无限热爱与向往。

他们颠覆着旧的靡费文化的同时也创造者新的靡费。

他们代表着人类内心的多重情感和矛盾,同时却也体现出人类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1.2朋克风格的发展

(1)20世纪70年代的朋克60年代兴起的嬉皮士风格逐渐退出历史舞台,70年代朋克文化逐渐占据人们的眼球和日常生活。

年轻人喜欢突破正统的服饰,通过反叛的服装,在服饰上获得突破,来解决他们不容易满足的好奇心和欲望,情感得到疏导和宣泄。

朋克原先是属于音乐的范畴,与摇滚密切联系在一起,70年代的契机使之与大众相接触,嬉皮士文化得到了发展并延续下去。

随意的穿着服装产生了刻意的冲击效应。

用塑料垃圾袋或者故意撕裂的衣服,然后用安全针固定,染成鲜艳色彩的莫西干发型并用五颜六色的羽毛装饰顶尖,甚至日常用品都变成了装饰。

对于大多数亚文化群体的青年都依靠着在二手服装市场找来的旧服装来创造新的风格,这些材料在服装的独特风格上标志着它和传统服装的不同。

(2)20世纪80年代的朋克到了80年代,旧朋克风格形势逐渐低落,大多数朋克乐队随之解散,人们开始寻求新的延续和理念,新浪漫主义随之诞生。

其中最出名的数“乔治男孩,他在上世纪80年代的英国乐队文化俱乐部酒吧乐队当主唱,在当时风靡全球,他英俊的外表和惊艳的妆容打扮,可以说是视觉系统的始祖。

80年代初,朋克已经逐渐成为流行在伦敦街头的服装风格,人们几乎见怪不怪了,媒体已经开始寻找新的刺激。

在这个时候,一个新的浪漫主义者出现在伦敦的酒吧里。

他们用各种华丽、柔软的织物精心打扮着自己,优雅而不是朋克的粗陋,精致而不是朋克的庸俗,所以他们也被成为“装扮者。

他们渴望有一个能让他们盛装打扮的地方,把他们的观点发泄出来,把朋克的潮流推到时尚新的理念上。

(3)20世纪90年代的朋克在上世纪90年代初,人们逐渐对狂躁的朋克摇滚音乐感到厌弃,来自西雅图的后朋克的延续,gen-eration-X新一代风靡无数人群,它融合了重金属思想与朋克哲学思想的一部分。

垃圾与时尚的口号团体发展起来,由变得世故的街头青年和歌手组成,穿着邋遢的服装(比如T恤,格子衬衫,ma-1夹克,军装裤,用牛仔裤、厚底运动鞋等)作为他们的象征。

总之,垃圾时尚的座右铭就是穿着低调。

垃圾时尚持续的时间很短,但是高峰期的特征已成为时装设计师们重要的灵感来源。

事实上,虽然垃圾时尚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但是它的影响已经渗透到服装的发展趋势中。

流行了许多年的军装裤子就是一个例子。

(4)当今朋克风格的青年形象由于青少年亚文化对于时代的限制,现在对朋克服饰的风格主要是由年轻人主导,也是因为青年亚文化和心理年龄关系非常接近,属于一个年轻的心给予发泄不满。

所以发展到21世纪,同样也是这个躁动不安的青春时代中,也会出现类似“朋克的青年。

目前的社会环境和上世纪七十年代相比,更加具有包容性,人们可以随意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

年轻人的接受能力也是不能相提并论,自由的选择越来越广泛。

已经混杂了许许多多各方面文化形式的朋克风格,已经不再像当初的简单明了,正逐渐变得深刻富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正如你可以看到从街头朋克青年的衣服,金属带,短裙,红色格子和锥形金属饰品,莫西干发型,化妆的颓废,纹身,穿孔,这些都是小混混从来都不可缺乏的““必需品。

高筒靴很少,取而代之的是帆布鞋(阿迪达斯、耐克、匡威等品牌)。

这些标准件和目前流行的“嘻哈风和其他流行的款式混合如拖延、造型夸张的服饰,在街头形成独特的风景线。

2朋克的主要风格和代表元素

2.1款式

街头喜爱朋克风格的青年们越来越喜欢穿皮质的夹克,裤裙,牛仔裤上常见用多余的铆钉、拉链等作为装饰,特大号的T恤、印着各式各样或暴力的图案或粗俗的文字。

70年代中期以来,朋克女孩开始穿着引人注目的迷你裙,和流失年代中期意大利电影中一样(穿着宽松的外观,黑色的塑料,或者苏格兰图案的迷你裙,滑雪裤)。

如今的街头仍能见到青年们穿着些少许破碎的衣服或者牛仔裤等,这些都是朋克的经典元素所留下的产物,成为服装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将继续流传下去。

2.2色彩

朋克中最抢眼最美丽的颜色通常不在服装,而是在头发和纹身上。

他们非常喜欢将头发染成不可思议的颜色,比如一些暗绿色,橙色以及淡紫色。

黑色在朋克中是最常用的颜色,衣着上由红色、黑色和白色为主。

他们经常会搭配一些醒目的颜色,比如粉红色和橙色掺杂在一起的颜色,或者在纯艳刺颜色装饰的黑色皮革装饰,或是通过苍白面孔上布满雀斑与闪亮的金属链子、搭配胸针,随着气氛的紧张对比出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2.3图案

早期的朋克在图案上与现在有极大不同,T恤和牛仔裤上印有暴力等的图案,或是手画粗俗的口号,朋克青年经常在装饰上用骷髅图案。

此外,苏格兰传统的模式也是朋克时尚风格的特征之一。

如今的朋克少了些暴力和血腥,更多是青年们自己设计的logo,表达着青年自己内心的积极和理想。

2.4面料

与嬉皮士的理念不同,朋克的青年更喜欢运用一些陈旧的或者粗制的面料,例如化纤制的织物,或者工业的产物比如橡胶,塑料等等。

将衣服故意弄脏、破破烂烂的感觉,比如各种挖洞和撕成条,染脏。

把面料破坏再重组,是朋克面料的精髓所在。

2.5配饰元素

安全别针、剃须刀片等日常用品都能成为配件。

年轻人把安全别针做成耳环,有的干脆直接钉在皮肤上,在腿上或者脖子上松散的绑着金属链条,装饰着铆钉的机车手套、腰带、鞋子以及网袜都是必不可少的朋克服装风格的配饰。

他们最喜欢的东西就是一条狗链或者白色自行车的链子,它可以环在脖子上或绑在腿上。

2.6形象

受到已经过时的恐怖影片以及原始部落的影响,“莫西干发型逐渐流行,将两边的头发剃光,留中间的一束,头发的颜色多种多样,十分醒目。

除此之外,朋克青年们还喜欢用白的粉涂面,配合黑色眼影,造成一种阴森暗淡的感觉,将眼影做出十分夸张的造型,并涂上闪闪发光的亮片,这些都是朋克经典的形象。

装饰着多余的金属、铆钉、拉链的黑色夹克,带着破洞、撕扯的牛仔裤,露出不健康的暗淡肤色,印着各样图案涂鸦的破烂T恤,鞋底厚到夸张的牛皮靴。

朋克女孩穿裙子,渔网袜搭配型,塑料耳环,高高的楔形凉鞋。

碎落的布、凌乱的衣服撕开或者打结,制造一个朋克青年极其叛逆,放荡不羁的形象。

3“朋克元素在女装中的设计应用

朋克风格女装服饰的设计方法,以面、辅料再造技术为主,以产生服装特立独行以及大胆不羁的表达效果。

作者使用高科技手段来改造织物,与撕扯、印染、加缝等技术相结合,赋予面料新的外观和感觉,使朋克女性更加具有现代的时尚前卫感。

3.1款式一设计理念:

,此款造型主要采用黑灰色扎染布,以及黑色花纹皮革,上身采用不对称剪裁,做出斜裁领子的效果,左边装袖右边裸臂使得穿着者更加具有女人独有的.魅力感,一片袖上故意剪裁镂空,衣片前面采用故意撕扯出裂缝以及空洞。

下身是一条蛋糕皮裙,运用褶皱的效果使得裙子更加立体,裙摆的斜向处理也使服装整体看起来活泼了许多。

3.2款式二设计理念:

本款式主要采用的面料是黑色花纹皮革和红黑白迷彩色雪纺布,皮革制的外套采用不对称剪裁出不同的风格,在部分区域上钉上铆钉,缝上拉链和亮片作为装饰,内搭是一

件抹胸领连衣裙,裙角裁出不规则流苏并撕扯出随意的形状,外套的中性与内搭的柔美产生反差,显得更具特色。

3.3款式三设计理念:

本款式主要采用的面料是黑色扎染布和黑色皮革,上身是一件T恤,肩部采用夸张的耸肩和挺阔的袖子,肩部缀着铆钉和亮片,胸前做深V领用布条相接,衣服下摆及腰围上用金属链条做装饰。

下身是一条皮裤,主要采用拼接的手法,使服装整体效果显得十分个性。

4结语

朋克风格从最初的地下和街头的少数人风格已逐渐成长为一种大众流行的服装风格,并作为现代意识形态之一,深刻影响着现代人们的生活和审美。

现在流行的“摇滚,“中性的趋势和其他现象的影响都是源于朋克文化的影响。

新生朋克放弃了原本的张扬与颓废,朋克元素被设计师各种分解与重组,体现在风格上的独特魅力依然不变。

朋克的形象和个性越来越被更多的年轻人所接受。

朋克的精神已经渗透到了全世界,并成为非主流文化中的主流时尚,不仅仅属于那些追求潮流的年轻人,平民大众化的思想普及,使得朋克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创新,朋克“无处不在。

作者:陈思玮 程冰莹 单位:盐城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卉,严加平.浅议朋克风格的女装设计[J].艺术与设计,(4):233-235.

[2]常琳琳,王玉秀.朋克服饰及其发展趋势[J].广西纺织科技,(2):49-51.

[3]孟小愉.论服装设计中现代朋克风格的应用[J].戏剧之家,(11):216.

[4]庞敏婷.探讨蒸汽朋克风格在服装设计的运用[J].现代装饰,(10):120.

篇6:服装CAD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消费者对服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经从原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转变成为对个性化、多样化的需要。许多消费者不仅希望在模特身上看到服装的标准样式,还希望能够看绷自己穿上身的效果,因此,服装CAD技术的产牛就满足了这样的需求,利用计算机让消费者能够观察和选择服装的样式和尺寸。本文简述服装CAD及其发展历史。

CAD 就是“Computer Aided Design”的缩写,意思就是计算机辅助设计,那么服装CAD就是计算机辅助服装设计,一般有创作设计(款式、色彩、服饰配件等),出样,放码,排料等。服装CAD全名就是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服装Computer Aided Design的缩写。服装CAD技术。是指计算机辅助服装设计技术,利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技术来对服装的工艺过程、服装新产品和按照服装设计的基本要求,来进行相应的设计、输入和输出的专门技术,服装CAD技术足利用传统的服装设计方式和现代计算机有效的结合,是产品从设计到制造过程的信息集成和信息自动化。

一、服装CAD的历史

自本世纪40年代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60年代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Evensouthland教授发明了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从而使计算机有了处理和显示图像的功能,为CAD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服装CAD是从20世纪70年代才起步发展的,但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服装CAD技术发展也很快,其在产业中的运用日益广泛。1972年,美国研制出首套服装CAD系统—MARCON,美国Garber公司率先把服装CAD系统推向市场,收到企业的欢迎。该系统为缓解工业化大批量服装制作过程中的瓶颈缓解—服装工艺设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之后,法国、日本、英国、西班牙、瑞士等国家也纷纷推出了类似的系统。目前,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肚子CAD技术已基本普及,是否应用计算机绘制服装样板图,已成为衡量企业实际水平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而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在艺术领域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例如计算机回话、彩色广告创意、装璜设计、产品设计、图案设计、动画以及电影制作等领域中,计算机的应用不断发展和创新。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体现了材质、款式、造型、花色等多方面的美感,其中又包含有严谨的科学和技术,是艺术和设计两者的协调和统一、互相紧密结合的一个领域。计算机极强的科学计算能力和艺术创作的潜力,在这一领域可以得到最终分的发挥和施展。80年代以来,服装CAD系统从服装工艺设计部门,开始想服装款式和服装结构设计领域发展。以彩色图形处理技术为基础的彩色服装款式实际系统,是设计师们不用笔和颜料就能实现自己的艺术构思,激发他的创作灵感和激情,更灵活、更快速地完成款式设计图、时装画的创作。90年代以Garbe公司为首的开头样系统,使用计算机进行样片设计逐渐被服装设计师所接受。从此,由服装款式设计、样片设计和放码、排料1分系统组成的服装CAD系统,覆盖了服装设计的全部过程,它使设计师的灵感和经验与科学技术和信息紧密结合,给服装设计带来了一场深刻变革。

二、服装CAD系统软件

服装CAD的软件是硬件的灵魂,从功能上来分一般包括:服装款式设计系统:包括服装面料的设计以及服装款式的设计;服装纸样设计系统:包括结构图的绘制功能,纸样的生成,缝份的加放,标注标记等功能;服装样片推码系统:由单号型纸样生成系统多号型纸样;服装样片排料系统:设置门幅、缩水率等面料信息、进行样片的模拟排料,确定排料方案。随着近年来CAD技术的开发,发展,软件价格逐渐合理化,价位有了较大的下调,尤其国产服装CAD软件。国外服装CAD品牌有:OPTITEX,格柏,爱维斯,派特,东丽,度卡,力克,微捷,日升,key,旭化成,爱思特AST等。国内服装CAD品牌有:博克,盛装,唐装,服装大师,ET,时高,佑手,宝仙路,立格,富怡,爱科,突破,英格,航天,羽

田,比力,智尊宝纺,樵夫等。目前,在我国所使用的服装工业制版系统有几十种之多,例如美国的格柏系统,法国的力克系统和PGM系统等。美国的格柏系统主要分为服装打版、服装推版和排版三个部分。打版主要是通过建立相应的待打版的尺寸,以此来确直必耍的尺寸和各尺码的档差,并且利用软件所提供的作图工具来有效的实现定点连线,来制作某一尺码的衣版,打版系统中还提供实物样板的输入功能,利用数字化仪将样板的信息读入电脑系统,形成衣版资料,供进一步处理。推版部分由尺寸表规定各部位的档差放缩产生全部尺码的衣版。排版部分足通过给定的衣版资料由电脑自动排料并可手动对局部排料修正,最大限度提高布料的利用率,从而节约原料,降低产品成本。而在服装款式设计系统方面,则使用 CAD技术在电子计算机取代草稿纸、铅笔,在较短的时问内设计绘制出服装款式草图,或根据用户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款式图,在设计绘图过程中随时修改,加速了服装设计的过程。美国格柏公司的GCD-200系统,法国力克公司的Sketch系统,都有这样的功能;服装面料配色方面,搭配的颜色可在CAD系统的彩色荧光屏上及时显示,并可随时对服装色彩修改直到满意为止。用特殊的照相机或彩色印蒯设备即町将较佳的配色输出保存。如系统中配合摄象装置,在服装配色的同时还可将面料的图案、组织加到配色草图中,以使色彩达纠最佳效果;在服装尺码推档方面。人体的体型有高、矮、胖、瘦的不同,由这些特征义组合成非常多的类型,如服装设计人员要为众多的体型设计同一款式的服装,则将是件极为繁重的工作。况且服装的变化更日趋加快,流行周期愈来愈短,这更使服装设计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加上设计不同尺码的同一式样服装,设计的单调、重复还严霞影响到设计人员创造性的发。而服装CAD可极方便地在服装设计人员设计了一件适中规格的服装后,再根据极少量不同体型的差异辅助设计出所有体型的各种尺码的服装衣片;在服装已完成推档的各种尺码的排料方面,服装衣片,在布幅、布纹、花格对齐、尺码搭配等制约条件下合理、最优确定在布料上的位置以便裁剪加工,这一工序称排料。它对最有效地利用布料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是降低服装成本的关键。服装CAD提供交互式排料,被排的衣片呈现在荧光屏上方,屏幕下方模拟为布料,操作人员可将衣片定义为组进行排料,衣片排料可方便地转动,翻转,以达到合适的位置。服装CAD系统中设有服装样版调整功能。如原设计的服装为长袖,利用样版调整对袖片处理即可得到短袖服装。其他如尖领改为圆领,某些部位的直线条调整为弧形线条,都可通过对原设计的衣片调整而达到,而且系统还能对其他各尺码进行自动调整,并且还可以使用样版调整对原设计的衣片进行多种方式切割,而从中分离出各拼接衣片。

三、服装CAD技术发展及应用

服装CAD系统应用人才的技能培养,是服装CAD系统在服装企业广泛应用的关键。有一些CAD系统具有自动打版系统,系统可根据样版师自己在计算机中建立的打版规则自动产生所要的纸样.但建立规则需要样版师精通计算机程序设计技术。而目前我国服装企业样板师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层次使他们很难胜任这样的工作,这就造成了现有服装CAD系统的一些功能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故加强服装CAD技术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未来的一个重大方向,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服装CAD技术也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着,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仍然是现代服装CAD技术未来发展的总趋势。将极大地推进服装工业的发展,为提高服装行业的生产效益做出更大的贡献。掌握服装CAD对于求职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服装行业使用服装CAD的厂家很少,普及率很低。但国际上优秀的服装企业已经广泛采用服装CAD技术,不仅提升了企业形象,同时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服装业内人士已经开始意识到服装CAD的重要性,并把它纳入引进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掌握服装CAD已经是服装专业的大学生求职的一项重要技能。在学校就已经掌握了服装CAD这一先进技术,会在求职中增加求胜的法码。

企业使用服装CAD的好处:服装CAD可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能预知生产数据及生产计划,降低库存资金占用,有效地与国际市场接轨,方便数据传输;能有

效控制生产成本,减轻工作压力,减少行政管理;能有效地进行数据管理及数据查询,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时间、空间效益,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提升服务品质。下面用具体数字和指标说明使用服装CAD的好处。

1、可缩短产品上市周期,提升企业竞争能力。据资料统计,产品提早上市一周,可能提高企业利润20%;

2、从板型确立到数个规格推档出来,通常需要2~3天,使用CAD,只需3~4个小时,效率提高了600%;

3、样板设计人员可减至2~3名。仅此一项,可为企业节省费用6~9万;

4、使用CAD后,可以精确计算用料。据不完全统计,CAD排料系统普遍提高用料率3%~5%;

5、以3年为一个时间段,企业的有形资金节约至少为40万元。使用CAD完全是一种长期的、行之有效的发展企业生产力的方法,及早使用,就会及早给企业带来效益。

服装CAD创作设计系统,让设计师在屏幕上设计服装款式和面料以及色彩。电脑中存储大量地款式和花样供设计师选择和修改,设计过程可大为简化,提高设计的时效,减少工作量;由于可参照地资料多了,设计师地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就丰富了。设计师可在电脑屏幕上与顾客共同讨论款式花样,按照客户要求随时进行修改,并有可能在计算机屏幕上实现试穿效果;由于计算机地快速反映能力,用传统方式设计一个款式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而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只需要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能大大缩短服装设计周期;应用计算机来设计绘制服装图形将大大减轻设计师的手工劳动,对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也可相对降低;服装设计的信息存储在计算机内,可随时调用,便于管理;对于放码系统,提高放码的精度,减小误差;提高放码的速度,缩短时间,提高效率;对于排料系统,可以全局的观看整张麦架,电脑运作加快,提高效率。但CAD系统也有其不足,主要体现在对于一些复杂的纸样,比如晚装的出样,就是不停的修改,所以运用出样系统并不方便。

上一篇:现代文学期末考试题下一篇:自由它在哪里的优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