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政策

2024-05-10

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政策(通用13篇)

篇1: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政策

新《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宣传标语

(1)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2)迅速掀起学习贯彻新《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热潮

(3)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全面纳入新《条例》管理的法制轨道

(4)加强新《条例》宣传,增强干部群众法律意识

(5)依法控制人口数量,全面提高人口质量

(6)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7)依法执行计划生育公务受法律保护

(8)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9)公民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10)阻碍依法执行计划生育公务应承担法律责任

(11)依法履行计划生育职责,切实维护合法权益

(12)已婚育龄妇女应自觉落实避孕节育措施

(13)维护妇女婚姻和生育的合法权益

(14)男孩好,女孩好,比例和谐更美好

(15)性别比长期失衡,社会家庭后患无穷

(16)严禁溺弃,虐待女婴,依法保护妇女儿童权益

(17)出生性别源于自然,人为选择有害社会

(18)流动人口是人口,不变的是服务

(19)流动人口走四方,计生服务暖心房

(20)外出务工莫忘计生,健康服务一路行

(21)奖励扶助政策好,计划生育帮养老

(22)奖励扶助引路,优生优育致富

(23)蓝天之下你我他,关爱女孩靠大家

(24)婚育新风进万家,文明幸福你我他

(25)倡导婚育新风,促进生育文明

篇2: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政策

(2002年7月28日安徽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6月26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修正)

……

第三章生育调节

第十九条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夫妻,可以申请再生育:

(一)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二)双方均为少数民族,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三)双方均为归国华侨,或者来本省定居不满6年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只有一个子女在内地定居的;

(四)再婚夫妻,一方未生育过,另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五)再婚夫妻,一方未生育过,另一方是有两个孩子且丧偶的;

(六)婚后不育,夫妻双方均满30周岁,依法收养一个子女的;

(七)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八)二等乙级以上的残疾军人,五级以上的因公(工)致残人员,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九)矿工井下作业连续5年以上,并继续从事井下工作,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十)农村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十一)男方到女方家落户且女方没有兄弟的农村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的(仅适用女方姐妹中一人);

(十二)农村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十三)大山区的乡,女方在农村,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篇3: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政策

1.1 30年国策, 成效显著, 困境渐显建国之初, 在“英雄母亲”、

“人多力量大”等观念的灌输下, 大陆年均人口增长率一路飙升, 甚至曾达到罕见的2.5%, 8年内增长1亿人。1971年, 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 中央开始正式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提出了“晚、稀、少”的具体政策, 1980年, 面对接近10亿的人口数量, 中央发布了著名的“9.25公开信”, 正式提出“每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政策, 1984年, 被称为“7号文件”的《中共中央批转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关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汇报〉》一度尝试进行政策微调, 适度放开了二胎及多胎的生育条件。然而1990年人口普查大陆11亿人口的数字震惊了高层, 1991年中央发布“9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 要求全国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负责计划生育工作, 实施严厉的“一票否决制”。由此, 大陆再度确立了刚性的生育政策, 具体实施多依赖行政力量对违反计划生育者进行处罚。

严格的生育政策显示出了巨大的成效, 有统计称, “1971-1998年间,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 全国少生了3.38亿人, 为家庭以及国家节省了74000亿元抚养费。”但是对人口数量30年的人为干预, 使一系列社会问题凸显出来。“一胎制”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 加上某些地方上的政策执行不当, 导致超生游击队、暴力执法、人员死伤、上访、倾家荡产……不仅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痛苦, 也令当地干群关系、党群关系趋于紧张甚至对立。在有些地区, 下乡的计生干部甚至需要警力配合, 否则根本无法进村或出来。针对强制进行的经济处罚, 一些超生妇女本身就经济困难, 再对她们进行经济处罚, 她们的处境就更糟, 母婴得不到良好的营养。另一方面, 人口政策从松到紧的遽变, 无可避免地带来一场随时间推移越来越严重的困境:性别比例失调, 老龄化社会的抚养压力, 国民经济发展后劲堪忧……而这一困境将覆盖城乡所有人群。

1.2 4000万光棍是谁惹的祸据官方最新透露的信息称, 大陆现在男女出生性别比高达117:

100, 即每出生100个女孩的同时会有117个男孩出生, 在海南省, 这个数字甚至达到135:100。而根据人口发展的规律, 要保持人口的性别平衡, 这个比例应该在105:100左右。过高的出生性别比意味着在2020年, 大陆将会有4000万男性找不到配偶, 成为“光棍”。

男性比例过高, 除了会造成婚姻压力外, 还会加剧性犯罪、卖淫嫖娼、拐卖妇女儿童等现象的出现, 并加大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有观点认为,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大陆执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对此, 国家人口计生委高官纷纷在公开场合进行辩驳, 认为这一现象与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的关系, 但没有必然的联系”。他们以韩国尽管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但是人口出生性别比也曾达到过116:100为证, 说明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儒文化国家重男轻女、姓氏沿袭的文化传统。“但是在过去, 老百姓生男孩的愿望可以通过多生来实现, ”大陆某学者指出, “实行计划生育, 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后, 他们会更多的选择通过流引产, 只生一个男孩。韩国虽然也出现过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现象, 但是那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 我们这里面政策的客观因素更多一些。”

1.3 从人多力量大到老龄化问题严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使

新出生的人口和老龄人口比例都很低, 整个社会的抚养负担降低, 且劳动力供给充足, 这就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机会。但是,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字显示, 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 占总人口的6.96%。依照人口年龄结构的标准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陈友军说, "这是我们厉行了30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回报, 但是当今天庞大的青壮劳动力进入老年后, 就会变成巨大的压力。据劳动保障部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 2002年大陆几近3/4的劳动者没有养老金, 在农村, 公共养老金制度覆盖的比例仅为11%, 多数人完全依靠沿袭了几千年的家庭赡养方式, 几乎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

2 中国人口战略走势

显然, 仅仅对生育政策进行调整, 无力帮助中国走出现有困境。2003年3月, 原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以求从人口战略高度综合研究人口问题。人口生产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人生出来, 就不能回去, 所以政策的修改, 要慎之又慎。但是, 肯定可以确定的是, 计划生育工作的工作方式是一定要改革的。在计生委任政策法规司司长的于学军的预想中, 计生工作方式有四个阶段:以处罚为主;奖罚并重;以奖励为主;不奖不罚。于说, 最终的目标是人口问题变成个人行为, 政府不干涉, 就像现在的发达国家一样。

3 对策

人口控制的基本矛盾, 用一句话来说, 就是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的矛盾。因为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对人口数量的增长要求不一致, 于是才制定生育政策限制群众的生育意愿, 从而形成了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的矛盾。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 扭转失误, 使今后的人口控制走上科学的道路。

3.1 提高育龄群众素质, 降低人口风险。

素质教育, 从娃娃抓起。“多子多福, 子多势重”的思想积疾难医, 仅靠一代人、二代人难以转变, 所以我们要从青少年抓起, 让他们从小就接受先进的思想教育, 耳闻目染计划生育对自身和社会的作用, 抛弃父辈们落后的生育观。从而逐步实现群众对自身生活行为的自觉控制。同时, 我们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降低人口生育风险和非生育风险。如随着“生命周期”的展开, 我国最早一批独生子女和“计划生育新生代”已步入成家立业的阶段, 同时他们的父母也开始步入老年。独生子女家庭, 双女家庭的风险问题及后顾之忧以及其他计生家庭的养老保障问题。如不解决好这些问题, 那么实行计划生育的先行群体就可能成为农村中一个不断扩大的困难群体和新的不稳定因素。

3.2 抓好队伍建设, 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

首先要抓好三项落实。一是要抓好计生网络的落实;二是要抓好日常计生工作的落实, 重点抓好宣传教育, 知情选择和避孕节育措施落实;三是要抓好工资报酬的落实, 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3.3 发挥部门作用, 实现资源共享。

计生、公安、卫生、民政、劳动等部门各司其职又互有关联, 如能实现五者联网, 互通信息, 整合人口资源, 共同建立统一的, 各部门共享的全市人口资源信息库, 那么就能及时发现育龄人群的流动情况, 婚育信息, 及时识破个别无诚信人员的瞒骗, 避免结婚、出生的漏报, 从而更好地为育龄群众服务。

3.4 针对流动人口, 出台地方性法规, 尤其对中止计划外怀孕要有具体、实用、有力度、可操作性强的条款。

篇4: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政策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快速增加,随之而来的出现了有关流动人口管理及服务,特别是计划生育管理等方面的许多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篇文章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原则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问题;建议

1.新时期流动人口变化的宏观背景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国内流动人口规模和数量急剧增加。几十年过去了,外出务工的流动人口以其不怕苦、不怕累的坚韧精神,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有力的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我们注意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当前在流动人口的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问题。所以,找出能够有效解决新形势下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新方法、新机制就非常重要了。

2.新时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困难

2.1新时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面临的突出问题

2.1.1流动人口权益和法律的保障总体加强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的相关单位为了做好流动人口的权益保护工作,做了很多的努力和尝试,实际效果和产生的影响却不大。我们了解到,流动人口的居住权、迁徙权、就业权、教育和培训权、社会保障权等许多权益得不到合法的保障,这是因为和流动人口相关的各种权益不能得到全国性和地方性法律、条例的支持和保护。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就会严重影响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还会引发流动人口的消极不健康心态,从而诱发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的各种问题,中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所以,做好新时期流动人口各种合法权益的维护和保护工作,将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2.1.2人口流动与现有的户籍制度冲突

十八大以来,全国范围内的很多省份都对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试验性的改革,但是这种改革力度不大,不能完全消除原有的户籍制度造成的“社会屏障”。此外,和户籍制度密切关联的子女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计划生育管理制度等许多制度性障碍又对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使流动人口不能有效、合理、有序的更上一级向社会各阶层流动,最终让他们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

2.1.3政策法规的建设滞后于流动人口管理的工作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有关流动人口的工作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和困难性。从这些日益突出的问题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制定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法规的滞后,这种滞后性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看出来,第一:劳动人口合理流动和权益保护,国家层面缺乏顶层设计。应该在国家层面,尽快出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的指导性政策措施。第二:法规的系统性和规范性还不完善,许多部门对流动人口进行重复管理,或出现监管空白地带,各部门制定各部门的规章条例,这些规章条例没有有效的配合性,这就导致了规章条例落实的时候出现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建立统一的权威性法规;第三:法规的制定没有明确的目标,有一些法律法规不能有效的满足和流动人口有关的管理和服务要求,有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

2.1.4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跟不上形式的发展

现在,相关部门还不能对流动人口劳动力市场供给足够多的公共服务信息,这既是因为缺少正规劳动市场中所应该有的服务功能,也原于没有科学建立与就业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计划生育服务有关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关,而且政府对形式多样的劳动就业中介服务组织的指导工作不全面、不具体。所以,以至形成一些地方流动人口就业压力大、生活成本高、流动的无目的性增强一些地方用工荒等许多问题。

2.2新时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面临的突出问题

2.2.1计划外超生问题管理难度大

新时期流动人口的生育信息较难获得,例如管辖区内人员外出打工,出去后多年不回户籍地,计生干部无法了解流动人口去向,无法得到准确的计生信息。有些流动人口的法制观念薄弱,计划生育意识浅薄,有意逃避计生部门的监管,采取在不同地区流动,违法生育。对于流动人口的种种行为,加大了户籍所在地的计生干部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中的难度。

2.2.2基层计生干部工作重压力大

街道或乡镇等基层计生干部的工作和思想压力比较大。计生干部的压力来源于计划生育要求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服务。但具体的工作需要基层计生干部去做,虽然基层计生干部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是难上加难。目前,部分基层计生干部对于掌握不了或掌握不全面流动人口的信息很苦恼,因为基层计生干部的工作任务重,既要管辖区内人员计划生育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

3.新时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急待加强

3.1构建有效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组织机构

提高流动人口管理的认识,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人口流动对于社会经济以及城市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远远大于其负面影响。因此,要从决策思维上提高认识,构建有效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组织机构,树立大人口观和鼓励人口流动的思想,清除对流动人口的排斥心理,取消各个方面,特别是管理组织结构部门的某些歧视性规定,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融合在一起,统一进行统筹协调工作,做到同安排、同落实、同服务、同考核的公平公正的管理。

相关部门要把流动人口管理资源充分整合起来,建立统一、权威、全面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等综合管理服务组织机构。加强人口流出地计划生育部门和人口流入地计划生育部门之间的联系,并建立起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让流动人口和本地居民享有平等的计划生育服务资源和公正的待遇。只有这样,就能实现我国城乡社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3.2实施居住地人口登记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户籍制度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我们要以此为契机,逐步落实常住人口的居住地人口登记制度和流动人口的暂住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的办理,如实掌握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信息,完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改革现有户籍制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使人口合理、有序的流动,根据流动人口在其工作地的年限考虑让其转让本地户籍。

改革现有户籍制度的具体实施策略如下:第一,若要全面改革现有户籍制度,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允许居住一定年限的流动人口转为本地市民,随时更新流动人口的居住地。其二,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身份证管理”的人口登记制度,逐步分离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导致流动人口各种身份、福利等许多限制,增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意识,提高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效率。

3.3依法管理流动人口,提供优质服务

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工作,建设一个良好的政策法规框架,为流动人口的管理确定法律基础。国家应该能够尽快制定并出台统一、全面、权威的《全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办法》,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法制保障。与此同时,应该建立和完善与保障流动人口就业、教育、卫生、计生、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利益有关的政策法规体系。

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服务,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网络建设,理顺管理体制,确保执法主体合法。二是配齐配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素质。

参考文献:

[1]郭奕晶.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03)

[2]李昱.女性农民工的“融城”困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篇5: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版

计划生育是指有计划的生育子女的措施,计划生育于1982年3月13日成为中国一项 基本国策。下文是关于安徽省最新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最新全文。

篇6: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政策

根据2014年1月22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关于修改《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修正)第三章 生育调节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夫妻,可以申请再生育:

(一)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是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二)双方均为少数民族,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三)双方均为归国华侨,或者来本省定居不满6年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只有一个子女在内地定居的;

(四)再婚夫妻,再婚前生育子女合计不超过两个的,但不适用于复婚夫妻;

(五)婚后不育,夫妻双方均满30周岁,依法收养一个子女的;

(六)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七)夫妻一方为一级至六级的残疾军人,一级至五级的因公(工)致残人员,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八)旷工井下作业连续5年以上,并继续从事井下工作,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九)男方到女方家落户且女方没有兄弟的农村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的(仅适用女方姐妹中一人);

(十)农村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十一)大山区的乡,女方在农村,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第二十一条 符合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再生育:

(一)妊娠14周以上,违反《安徽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规定》终止妊娠的;

(二)故意致婴儿死亡的;

(三)自报婴儿死亡但没有证据证明的。

第二十二条 初次生育的夫妻,在孕期内应当到夫妻一方户籍所在地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办理妊娠登记,免费领取生殖保健服务证,并于生育后45日内办理生育登记。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将妊娠登记和生育登记情况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报告。

生殖保健服务证由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免费发放。

第二十三条 要求再生育子女的夫妻,应当向一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并附送双方所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自收到申请和证明材料之日起20日内(需要进行病残儿鉴定的除外)提出审核意见,并报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在2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符合条件的,签发生育证;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二十四条 禁止下列生育行为:

(一)未依法取得夫妻关系生育子女的;

(二)不符合本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再生育的。

第二十五条 收养子女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等法律、法规。

禁止借收养、代养名义违反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

禁止以送养、寄养方式违反本条例规定再生育子女。

第二十六条 实行以避孕为主的节育措施。

第二十七条 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避孕节育措施,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和避孕节育情况检查。提倡已生育子女的夫妻选择长效避孕措施。

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妊娠的,应当及时终止妊娠。

第二十九条 禁止歧视、遗弃、虐待女婴。

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的妇女。

禁止歧视违反本条例规定生育的子女。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的,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下列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

(一)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征收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社会抚养费。但生育时已达到法定婚龄,并在被告知征收后3个月内补办结婚登记的,不予征收;

(二)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对夫妻双方分别按所在地县(市、区)上一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以下简称计征基数)的5倍征收社会抚养费;家庭年实际人均收入高于计征基数1倍以上的,对夫妻双方分别按家庭年实际人均收入的5倍征收社会抚养费。每再多生育1个子女的,依次递增5倍征收社会抚养费;

(三)符合本条例规定可以再生育,但未申领生育证生育的,征收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社会抚养费。第四十九条 借收养、代养、送养、寄养名义违反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按违法生育处理。

第五十二条 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有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情况,经申请被批准允许再生育的,收回其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停止享受独生子女保健费等各项待遇,追回其依照本条例规定享受的所有物质奖励。

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违反本条例规定生育的,收回其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追回其依照本条例规定享受的所有物质奖励,并按本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第五十九条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以及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倒卖、变卖政府免费提供的避孕药具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记过以上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条 拒绝、妨碍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并予以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河塌乡人民政府

篇7: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政策

第三十五条 计划生育技术事故、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的申报、鉴定和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 接受绝育手术后,符合再生育条件,要求再生育的,依照本条例规定申请领取生育证后,凭生育证施行恢复生育手术。恢复生育手术的费用,由受术者所在单位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给予补助。

第三十七条 政府免费向已婚育龄人员提供的避孕药具,由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计划生育服务人员负责发放,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药具管理机构负责发放管理和服务工作。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倒卖、变卖政府免费提供的避孕药具。

食品药品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对避孕药具经营活动实施检查和监督。

第三十八条 鼓励和支持计划生育新技术、新药具的研究、应用和推广。

第五章 奖励与社会保障

第三十九条 男25周岁、女23周岁登记结婚为晚婚。已婚妇女满24周岁初次生育为晚育。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应当给予晚婚、晚育的职工以下奖励:

(一)晚婚的初婚者,延长婚假20天;

(二)晚育的初产妇,延长产假30天;

(三)在产假期间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延长产假30天,男方享受10天护理假;夫妻异地生活的,护理假为20天。

职工在前款规定的婚假、产假、护理假期间,享受其在职在岗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

农民以及城市无用工单位的人员晚婚晚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四十条 妇女妊娠、生育和哺乳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特殊劳动保护。

第四十一条 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可以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申请,免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在子女满16周岁前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享受下列奖励和优待:

篇8: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政策

一、计生思政工作中的说服教育艺术

说服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或方针。邓小平曾经明确地指出:“坚持对思想上的不正确倾向, 以说服教育为主的方针, 不搞任何运动和‘大批判’。”他反复强调, 对于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 要坚持说服教育, 不能搞强制, 只能“有针对性地深入细致地进行思想教育, 使人乐于接受”。要切实有效地实施计生思政的说服教育, 必须讲究说服教育的艺术。要将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教育的信息, 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宣传或说教, 能让人服心服, 心悦诚服, 并改变他们的观点或行为, 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北京大学龚文庠教授著有《说服学》一书, 不少内容值得借鉴和参考。在具体实施说服教育的过程中, 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讲究艺术性。

1. 善于用可比性事实教育人

用雄辩、确凿的事实进行说服教育最具说服力, 也最令人折服。因为事实是现实存在的, 是无可争辩的, 是看得见、摸得着、可感可知的, 只要不心存偏见, 男女老少, 中外东西, 大家都会面对事实抱诚服尊重的心态。因此, 用事实教育人是进行计划生育说服教育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例如, 我们在进行计生思政工作时, 可以利用我国的人口国情事实来进行教育, 包括省情、县情、乡情、村情等, 讲清人口过快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和资源保护、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强化人口意识和人均观念。由于事实常常表现为杂乱纷呈的事务现象的堆砌, 因此, 要真正达到用事实说服人的目的, 必须在运用具体事实材料时讲究艺术性, 善于利用群众中的真实事例来进行思想教育, 才能容易使得群众接受。

2. 应用利弊对比之理说服人

说服教育的关键在以理服人, 这里所指的“理”, 可以解释为“道理”、“理论”、“事理”、“政策”等等, 在多数情况下, 指的是道理的意思。思政工作中要努力克服“就人口讲人口”、“就计划生育讲计划生育”的刻板性和单调性,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帮助他们分析优生与多生的利与弊, 把生产、生活、生育结合起来进行利弊的对比分析, 教育群众在计生过程中, 既要掌握节育技术、避孕方法、又理解科技致富、人才致富的道理, 而非以人口数量取胜的传统观念。

3. 研究人们的心理特征, 驾驭说服的艺术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说服信息能否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观点或行为方式, 取决于人们普遍具有的三个心理特征, 即心理需要、自我形象、心理平衡等。据此, 在计生思想政治工作中, 要想说服工作对象遵守国家政策, 就应设法使说服信息, 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 维护人们的自我形象, 力促人们的心理平衡。由此出发, 人的需要还可以衍生出安全感、价值感、不朽感等各种不同的心理需要。思政工作中应着重研究为何人们要多生育的观念, 对于基层群众和流动人口管理中, 很多群众持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所以要在数量上占据优势, 多生才可以使得自己的安全和归属感得到满足, 因此, 思政工作者应把国家对老年人的保障和提供的各种补助清楚的转述给群众, 让群众了解到国家对自己的保护, 同时, 要教育群众明白一个道理, 尊敬和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必须履行的义务, 因此, 繁衍和养育后代的目标不应定为“以数量取胜”, 而应更加关注如何提高后代的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 使之成为国家高素质的栋梁之才。据此, 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选择或设计能够满足人们心理需要的说服信息, 以取得说而服之的效果。

二、以情感人的计生思政教育艺术

所谓感情, 指的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 人是有感情的, 有些感情, 比如对母亲的爱恋之情, 又是人类共同的感情。在进行计生思想教育时, 同样需要将情感融入理论教育中。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要想收到好的效果, 在晓之以理的前提下, 还必须动之以情, 讲究用情的艺术, 以达到以情动情, “情感和谐”, 优化教育效果的功效。例如, 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实践证明, 重男轻女、男尊女卑仍然是一些地方过多生育的主要原因, 传宗接代的旧的生育观念还在支配着人们的生育行为, 加上客观存在的事实上的男女不平等, 这些传统观念就成为推行计划生育的障碍。因此, 要大力宣传男女平等, 消除性别歧视, 宣传我国关于男女平等的一系列法规, 宣传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就业和家庭等方面有和男子同样的权利。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宣传时代不同了, 男女都一样, 妇女能顶半边天, 为引导群众树立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新型生育观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 要积极组织妇女走出家门, 学知识、学文化, 参与经济、参与社会, 通过妇女自身素质和经济地位的提高, 来提高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 还要大力发展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

三、换位思考的计生思政工作的艺术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中, 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位置上, 而社会对处于这个位置上的人总有一种期望或规范要求。某个人如果处在这个位置上, 并按照社会的期望或规范要求去言论和行动, 这时, 我们就说此人担当了这种社会角色。为了增强宣传的针对性, 教育工作者应该要设身处地的进行换位思考, 站在群众的角度去理解群众为什么多生, 为什么认为多子才多福?为此, 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思路明确要求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要与发展经济相结合, 与引导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 与建设文明幸福的小家庭相结合。因此, 农村的宣传内容也要更加贴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 在进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婚育科学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 要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知识服务, 提供致富信息, 使宣传、管理、服务为一体, 使群众体会到少生才能快富, “养儿防老”不如“致富防老”, 帮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尽快富裕起来, 为群众彻底转变生育观奠定经济基础。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帮助群众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儿童死亡率, 提高妇幼保健水平, 完成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计生思政教育、宣传工作要与提供实际服务相结合, 寓教育、宣传于服务之中, 为群众提供科学文化知识服务、咨询服务、保健服务和脱贫致富等服务, 设法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让群众感到计划生育工作者是关心他们, 为他们着想的。否则, 在群众生育意愿和生育政策矛盾较大的情况下, 仅靠计划生育宣传很难为群众所接受, 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瑄.超低生育水平下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D].复旦大学, 2003.

[2].杨发祥.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浙江大学, 2004.

[3].石人炳.浅谈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J].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05) .

篇9: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政策

摘要:在新的世纪到来之际,人口过多仍是我国首要的问题,尽管计生政策在人口数量的控制上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为21世纪的中国甚至世界解除了一颗最大的“人口炸弹”,但对人口数量长达30多年的人为干预,已逐渐暴露出自身的困境与危机。为了走出困境,中国政府已超越单纯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思路,开始着手制定21世纪中国人口战略。

关键词:中国人口 计划生育 困境与对策

1 困境

1.1 30年国策,成效显著,困境渐显 建国之初,在“英雄母亲”、“人多力量大”等观念的灌输下,大陆年均人口增长率一路飙升,甚至曾达到罕见的2.5%,8年内增长1亿人。1971年,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中央开始正式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提出了“晚、稀、少”的具体政策,1980年,面对接近10亿的人口数量,中央发布了著名的“9.25公开信”,正式提出“每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政策,1984年,被称为“7号文件”的《中共中央批转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关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汇报〉》一度尝试进行政策微调,适度放开了二胎及多胎的生育条件。然而1990年人口普查大陆11亿人口的数字震惊了高层,1991年中央发布“9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要求全国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负责计划生育工作,实施严厉的“一票否决制”。由此,大陆再度确立了刚性的生育政策,具体实施多依赖行政力量对违反计划生育者进行处罚。

严格的生育政策显示出了巨大的成效,有统计称,“1971-1998年间,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全国少生了3.38亿人,为家庭以及国家节省了74000亿元抚养费。”但是对人口数量30年的人为干预,使一系列社会问题凸显出来。“一胎制”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加上某些地方上的政策执行不当,导致超生游击队、暴力执法、人员死伤、上访、倾家荡产……不仅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痛苦,也令当地干群关系、党群关系趋于紧张甚至对立。在有些地区,下乡的计生干部甚至需要警力配合,否则根本无法进村或出来。针对强制进行的经济处罚,一些超生妇女本身就经济困难,再对她们进行经济处罚,她们的处境就更糟,母婴得不到良好的营养。另一方面,人口政策从松到紧的遽变,无可避免地带来一场随时间推移越来越严重的困境:性别比例失调,老龄化社会的抚养压力,国民经济发展后劲堪忧……而这一困境将覆盖城乡所有人群。

1.2 4000万光棍是谁惹的祸 据官方最新透露的信息称,大陆现在男女出生性别比高达117:100,即每出生100个女孩的同时会有117个男孩出生,在海南省,这个数字甚至达到135:100。而根据人口发展的规律,要保持人口的性别平衡,这个比例应该在105:100左右。过高的出生性别比意味着在2020年,大陆将会有4000万男性找不到配偶,成为“光棍”。

男性比例过高,除了会造成婚姻压力外,还会加剧性犯罪、卖淫嫖娼、拐卖妇女儿童等现象的出现,并加大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有观点认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大陆执行了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对此,国家人口计生委高官纷纷在公开场合进行辩驳,认为这一现象与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的关系,但没有必然的联系”。他们以韩国尽管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但是人口出生性别比也曾达到过116:100为证,说明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儒文化国家重男轻女、姓氏沿袭的文化传统。 “但是在过去,老百姓生男孩的愿望可以通过多生来实现,”大陆某学者指出,“实行计划生育,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后,他们会更多的选择通过流引产,只生一个男孩。韩国虽然也出现过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现象,但是那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我们这里面政策的客观因素更多一些。”

1.3 从人多力量大到老龄化问题严重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新出生的人口和老龄人口比例都很低,整个社会的抚养负担降低,且劳动力供给充足,这就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机会。但是,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字显示,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依照人口年龄结构的标准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陈友军说,"这是我们厉行了30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回报,但是当今天庞大的青壮劳动力进入老年后,就会变成巨大的压力。据劳动保障部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大陆几近3/4的劳动者没有养老金,在农村,公共养老金制度覆盖的比例仅为11%,多数人完全依靠沿袭了几千年的家庭赡养方式,几乎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

2 中国人口战略走势

显然,仅仅对生育政策进行调整,无力帮助中国走出现有困境。2003年3月,原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求从人口战略高度综合研究人口问题。人口生产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人生出来,就不能回去,所以政策的修改,要慎之又慎。但是,肯定可以确定的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工作方式是一定要改革的。在计生委任政策法规司司长的于学军的预想中,计生工作方式有四个阶段:以处罚为主;奖罚并重;以奖励为主;不奖不罚。于说,最终的目标是人口问题变成个人行为,政府不干涉,就像现在的发达国家一样。

3 对策

人口控制的基本矛盾,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的矛盾。因为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对人口数量的增长要求不一致,于是才制定生育政策限制群众的生育意愿,从而形成了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的矛盾。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扭转失误,使今后的人口控制走上科学的道路。

3.1 提高育龄群众素质,降低人口风险。素质教育,从娃娃抓起。 “多子多福,子多势重”的思想积疾难医,仅靠一代人、二代人难以转变,所以我们要从青少年抓起,让他们从小就接受先进的思想教育,耳闻目染计划生育对自身和社会的作用,抛弃父辈们落后的生育观。从而逐步实现群众对自身生活行为的自觉控制。同时,我们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降低人口生育风险和非生育风险。如随着“生命周期”的展开,我国最早一批独生子女和“计划生育新生代”已步入成家立业的阶段,同时他们的父母也开始步入老年。独生子女家庭,双女家庭的风险问题及后顾之忧以及其他计生家庭的养老保障问题。如不解决好这些问题,那么实行计划生育的先行群体就可能成为农村中一个不断扩大的困难群体和新的不稳定因素。

3.2 抓好队伍建设,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首先要抓好三项落实。一是要抓好计生网络的落实;二是要抓好日常计生工作的落实,重点抓好宣传教育,知情选择和避孕节育措施落实;三是要抓好工资报酬的落实,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3.3 发挥部门作用,实现资源共享。计生、公安、卫生、民政、劳动等部门各司其职又互有关联,如能实现五者联网,互通信息,整合人口资源,共同建立统一的,各部门共享的全市人口资源信息库,那么就能及时发现育龄人群的流动情况,婚育信息,及时识破个别无诚信人员的瞒骗,避免结婚、出生的漏报,从而更好地为育龄群众服务。

3.4 针对流动人口,出台地方性法规,尤其对中止计划外怀孕要有具体、实用、有力度、可操作性强的条款。

篇10: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政策

一、根据《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制定本解释。

二、夫妻双方均是外省(市、自治区)户籍,现居住地在我省的,生育政策适用户籍所在地省(市、自治区)的规定,其他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管理服务可以适用我省条例。

夫妻一方是外省(市、自治区)户籍、另一方是我省户籍,在我省申请再生育的,可以适用我省条例。

三、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中的“独生子女”按下列标准确定:

(1)夫妻双方只生育一个子女或无子女的夫妻只收养一个子女的;

(2)夫妻双方所生育子女只有一个存活,其已死亡子女未曾生育或收养过子女的;

(3)由社会福利机构抚养成人且没有兄弟姐妹的;(4)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离异后,一方与该子女共同生活,未再婚或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

(5)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丧偶后,未再婚或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

四、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另一方为少数民族或归国华侨的,比照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一)项执行。

五、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三)项中归国华侨身份的认定,由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侨务工作的机构根据本人申请审核认定。

六、妇女被拐卖、强奸生育的子女,在该妇女与他人生育审批时可以不计入其子女数。

七、夫妻双方均为我国内地居民,在国外、境外生育的子女回我国内地居住,办理了入户手续或两年内累计居留满18个月的,应当计算该子女数;但夫妻双方均为在国外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留学人员的,按照国家计生委《出国留学人员生育问题的规定》(计生政函„2002‟34号)执行。

夫妻一方为我国内地居民,一方为港澳台居民或外国人的,在国外、境外生育的子女回我国内地居住,办理了入户手续或两年内累计居留满18个月的,在我省申请再生育时,应计算该子女数;其婚前已有的子女以及与我省公民结婚后生育的子女不在内地定居或入户的,在我省申请再生育子女时,不计入其子女数。

八、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五)项中的“婚后不育”,包括因患有不孕(育)症未生育子女和有生育能力但尚未生育子女两种情形。

九、第二十条第一款第(六)项中的残疾儿的认定,以设区的市级以上计划生育科技专家委员会作出的医学鉴定为依据。

十、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七)项中的“因公(工)致残”,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以及被诊断为职业病的。因公(工)致残人员伤残等级认定以省、设区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出具的鉴定结论或省级民政部门审核签署的鉴定结论为准。

十一、第二十条第一款第(八)项中“矿工井下作业”是指井下开拓、掘进、采矿、救护、放炮等工种。

十二、第二十条第一款第(十二)项“大山区的乡”,是指省政府确认的二十个山区县(市、区),由山区县(市、区)的人民政府拟定大山区的乡,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二十个山区县(市、区),包括歙县、祁门县、休宁县、黟县、石台县、太湖县、旌德县、绩溪县、金寨县、霍山县、潜山县、岳西县、东至县、宁国市、泾县、广德县、青阳县、贵池区、黄山区和徽州区。

十三、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九)项、第(十)项、第(十一)项的“农村夫妻”,是指双方均为农业户口或“居民户口”栏中为“农民”,且本人或父母有承包土地的。非农户口转为农业户口的,在生育审批时,不能视为农村夫妻;农转非户口再次转为农业户口,且本人或父母有承包土地的,视为农村夫妻。

第二十条第一款第(十二)项中“女方在农村”,按照前述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第二款中的“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

十四、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是指户籍所在地县(市、区)城镇居民享受的社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以及入学、就业、拆迁、安臵补偿、保障性住房分配等福利待遇。当事人有权享受,但本人选择放弃的,视同已享受。

十五、已领取生育证,因情形变更不符合再生育规定,由发证机关注销其生育证。但情形变更时已怀孕的,其生育证继续有效。

十六、第二十一条第(一)项中,妊娠14周以上,违反《安徽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规定》终止妊娠的,不包括下列情形:

(1)在拐卖妇女、强奸等刑事犯罪中,当事人意志以外的怀孕(以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为准);

(2)当事人妊娠后因离异、丧偶以及出国(境)或脱产学习一年以上的等。

十七、初婚男女只有一方达到晚婚年龄,达到晚婚年龄的一方可以按照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的享受晚婚假。

十八、符合规定可以再生育的再婚夫妻,女方为晚育的初产妇,可以享受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的奖励。

十九、没有达到晚婚、晚育年龄,但在产假期间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可以享受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的奖励。

二十、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三十九第二款规定的晚婚、晚育等假期,与国家法定节假日、双休日重合的,不再顺延;女教师产假若正值寒暑假期间,按照《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女教师产假有关问题的复函》(教人[1992]8号)执行。

第三十九第三款中的奖金标准可参照其所在单位平均奖数额。

二十一、只生育或收养一个子女,离异或丧偶后未再婚或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可以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待遇。

二十二、子女满16周岁后,可以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但不享受第四十一条规定的各项奖励优待政策。

二十三、再婚夫妻,一方未生育过,另一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生育子女的一方可继续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待遇,未生育子女一方可享受第四十五条规定的奖励。

二十四、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经批准再生育的,其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及其各项奖励费由发放单位收回。

二十五、夫妻双方均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职工的,独保费由双方单位各发一半;只有一方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职工的,独保费由其所在单位全额发放;夫妻离异或丧偶的,由子女跟随一方全额发放。

夫妻双方户籍在不同县(市、区)的,由其户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各发一半。第四十一条中的“国有企业”是指资本全部或主要由国家投入,其全部资本或主要股份归国家所有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绝对控股公司。

二十六、提前退休的职工,经批准之次月起,可享受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第(二)项或第四十五条的奖励。

二十七、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职工,退休后子女死亡的,不再享受第四十五条待遇。

二十八、第四十六条“一次性奖励”的发放主体,参照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独生子女保健费的规定执行。

二十九、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聘用制工作人员(含劳务派遣人员)的计生奖励和补助经费,由所在单位承担。

十、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中的“其他人员”,包括农村居民、城市无用工单位居民、非国有企业职工等;第(二)项中的“其他人员”,包括城市无用工单位居民、非国有企业职工等。

十一、生育审批和社会抚养费征收时子女数的认定,以夫妻双方现有存活子女数累加计算,再婚夫妻分别以各自现有存活子女数累加计算。子女数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和养子女,子女在未曾生育或收养过子女前死亡的,在生育审批时,不计算子女数。

十二、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中,生育第一个子女是双(多)胞胎的,按照两(多)个一孩征收社会抚养费;生育第二个子女是双(多)胞胎的,按照两(多)个二孩征收社会抚养费;依此类推。

十三、对符合结婚、生育实质要件再生育子女,但未领取结婚证、生育证的,告知当事人在三个月内补办结婚证、生育证(病残儿自鉴定批文之日起顺延三个月),当事人在限期内补办上述证件的,按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三)项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

对符合再生育数量规定,但未达法定婚龄生育的,责成当事人达到法定婚龄后三个月内补办结婚证、生育证,参照第四十八条第(一)项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

上述两款中,当事人在法定时限内拒不补办相关证件的,分别以各自子女数按第四十八条第(一)项或第(二)项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

十四、第五十一条第(一)项中“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第二个以上子女的,给予开除处分”,不包括符合条例规定可以再生育,但未申领生育证生育的。

十五、违法生育的子女在社会抚养费征收完结或征收期间死亡的,已征收或部分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不予退还;未征收的,终止征收。

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已下达,因本人情形或法律法规发生变更后,又符合生育条件的,已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不再退还;未征收或未征收完结的,终止征收。

篇11: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政策

根据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自1月1日起,我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二、生育第二个子女还需要审批吗?

生育两个以内子女的,由夫妻自主安排生育,不需要审批。我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三、如何办理生育登记?

生育第一个或第二个子女的夫妻,可以到一方户籍所在地或现居住地乡(镇、街道)、受委托的村(居),免费办理生育登记。

四、哪些夫妻生育子女仍需要审批?

双方合计已有两个及以上子女的夫妻,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并办理再生育审批手续。具体包括三种情形:

(一)一方婚前未生育,一方婚前已生育过一个子女,且双方婚后共同生育一个子女的;

(二)双方婚前合计生育两个及以上子女,且没有共同生育子女的;

(三)已生育的两个子女中,有经病残儿医学鉴定机构鉴定为病残儿,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五、如何办理再生育审批手续?

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的夫妻,可向一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办事处书面提出再生育要求,经县(市、区)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后生育。受委托的村(居)也可以接受再生育申请材料。

六、收养的子女在适用生育政策时如何计算?

依法收养的子女,不计入生育的子女数,不影响夫妻按照政策规定生育。

七、流动人口如何办理生育登记和再生育审批?

居住在本省的流动人口,可以按照规定在现居住地办理生育登记。

夫妻一方为本省户籍、另一方为外省户籍的,可以选择适用本省的再生育规定,在本省办理有关手续;也可选择适用外省户籍一方所在地的再生育规定,在外省办理有关手续。夫妻双方均不是本省户籍的,不适用本省的再生育规定。

八、婚假、产假和男方护理假是怎么规定的?

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在享受国家规定婚假的基础上,延长婚假十天。自201月1日起,符合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延长产假三十天,男方享受护理假十五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不计入以上规定的假期。

九、年1月1日以后,还能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吗?

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不再生育的,以及依法生育两个子女,其中一个子女死亡,以后不再生育的,可以按照规定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未及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可以继续申请领取。

2016年1月1日以后生育子女的夫妻,不再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十、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可以继续享受奖励扶助吗?

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按照有关规定继续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年老后按照规定继续享受相关奖励扶助;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的,按照规定获得扶助。

十一、独生子女家庭再生育的,要退回《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吗?

独生子女家庭再生育的,应当交还持有的《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未交还的,证件失效,予以注销。自再生育子女出生之日起,停止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此前已享受的不用退还。

十二、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前的违法生育行为如何处理?

篇12: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政策

第十八条规定有关再生育条件问题

夫妻符合新《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条件经批准再生育一胎后,该夫妻再次以符合该规定中的条件申请再生育的,不再批准(经批准再生育的子女死亡的除外)。

第十八条第一款第(四)项适用于双方此前没有违法多生育且子女中有病残儿的夫妻。再婚夫妻以再婚前一方生育的子女为病残儿为由申请再生育的,该病残儿应随该夫妻生活。

第四十一条规定有关征收基数及征收标准问题

鉴于国家城乡住户调查制度改革原因,在适用第四十一条第一款“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时需使用2015年及以后年度数据的,对应使用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数据。

城镇农村居民的界定以公安户籍登记的户口性质为准。实行户籍制度改革、不再划分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地区,农村居民一般是指具有农(渔)村经济合作社成员身份的居民。

适用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时,对男女双方实行统一定性,分别计征。对再婚夫妻或无婚姻关系的男女的征收具体按以下办法执行:

1 不符合法定条件多生育子女的.再婚夫妻,如此前双方均未违法多生育过,对应第(一)项计征;如此前一方已违法多生育过,另一方未违法多生育过,前者对应第(二)项计征,后者对应第(一)项计征;如此前均已违法多生育过,对应第(二)项分别计征。

符合再生育条件未经批准生育的再婚夫妻,对应第(三)项计征。

2 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子女的,如双方合计子女数为两个及以内的,分别对应第(四)、(五)项计征;如双方合计子女数为三个及以上的,分别对应第(一)、(二)项计征。

3 有配偶的一方与他人非婚生育的,对有配偶的一方对应第(六)项计征,对无配偶的一方参照上述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子女的计征方式计征。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六条规定中“不符合法定条件多生育的”对象范围问题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六条中“不符合法定条件多生育的”包括应当依据新《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第(一)、(二)、(六)项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对象。

有关政策衔接问题

违法多生育行为发生在2016年1月1日至1月13日期间的,按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界定多生育胎次,违法多生育行为发生在2016年1月14日及以后的,按照新《条例》规定界定多生育胎次。

对符合新《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再生育条件的夫妻,生育行为发生在2016年1月14日以后但未及时办理审批手续的,可在2016年7月31日前补办手续,不做社会抚养费征收处理。

本意见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此前相关文件规定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关于晚婚假和产假的规定

新修改的省条例删除了晚婚晚育奖励假的规定,意味着2016年1月14日以后登记结婚的夫妻,不再享受晚婚假待遇。但2016年1月14日之前已经办理登记结婚手续,尚未休晚婚假的夫妻,仍可享受晚婚假待遇。

省《条例》规定,“2016年1月1日以后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下列福利待遇:(一)女方法定产假期满后,享受三十天的奖励假,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并计算工龄;用人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给予其他优惠待遇;(二)男方享受十五天护理假,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发。”

关于《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规定

依据新修改的国家法,新修改的省《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经申请,由生育管理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也就是说,在2016年1月1日以后,自愿终生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不能再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2016年1月1日前只生一个子女、且自愿终生只生一个子女的夫妻,仍可以继续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奖励扶助: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篇13: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政策

从领导科学方面讲,一个部门工作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班子团结、决策科学、领导得力。为了搞好班子团结,从乡计生办主要领导做起,不推卸责任,对干部职工充分信任,发挥他们的能力和水平。一切从大局出发,提高全局整体工作水平,形成一个团结且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奋进精神的领导班子。

近几年,我乡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起点逐步提高,加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正处于一个变革时期,重点、难点很多。县计生委从我乡的实际情况出发,没有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摊子铺得过大,而是紧紧围绕责任状,以务实的精神全面夯实基础,以此达到争名进位的目标。首先,对我乡提出的村民自治、生殖保健、分线考核、综合改革等几项创新工作进行全面完善,整体推进。其次,围绕责任状,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对各项工作指标进行认真分析,逐项落实,不走过场。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我乡共有乡、村计生干部10人,管理7717多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其工作性质要求计生干部要具备较强的政策和业务素质,以及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计生服务站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多次召开本系统业务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基层计生人员的业务素质。

计划生育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群众性工作。回顾过去,由于法制不健全,在群众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新的历史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标志着计划生育工作已经走上了法制轨道。计划生育工作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以育龄群众为服务对象,把党的各项计生政策更好地落实到群众中去,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计生办在工作中不断强化计生干部的法制意识,要求严格执法程序,维护群众利益,学会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把党的各项计生政策,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使广大群众家喻户晓。群众上访逐年减少,干群关系进一步得到缓和,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一再提高,计生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工作形象。

乡计生办为了更好地调动全系统的工作积极性,采取充实和个别调整的方法,积极采纳提出的各项工作建议,充分发扬民主,从整体上提高了全乡计生队伍的向心力。通过齐心努力,全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财物管理上,领导班子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厉行节约、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形成一种风尚。通过对全系统人、财、物的有效管理,工作业绩有目共睹,受到一致好评。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近年来,为了夯实计生工作各项基层基础工作,计生办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全乡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普及率达到了92%以上。一方面开展了“一法四规”的大宣传、大落实活动,另一方面,加大了入户宣传力度,对重点户、重点人做到了包教包会。各重大节日期间,乡计生办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加大政策推动力度,全面兑现独女户、双女户的奖励及优惠政策。全乡共有独生子女户、双女户156户,发放奖励资金30余万元,除此之外,还因地制宜地帮助一些典型户开展各种致富项目,发展畜牧业、养殖业,带动更多的计划生育户脱贫致富,在群众中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上一篇:研究生各类专业信写作指南下一篇:科长竞选正科级岗位演讲稿